KR4h0168 全唐文-清-周紹良 (master)


欽定全唐文卷八百八十八


[0888-01a]


徐鍇



鍇字楚金。與兄鉉齊名。事南唐嗣主。為祕書郎。授右拾遺
集賢殿直學士。忤權要。以祕書郎分司東都。復召為虞部
員外郎。後主立。遷屯田郎知制誥集賢殿學士。及貶制度。
改拜右內史舍人兼兵吏部選事。開寶七年卒。年五十五。
贈禮部侍郎。諡曰文。


奉和送鄧王二十六弟牧宣城詩序



敦牂御嵗。蓐收宰時。鄧王受詔。鎮於宣城之地。離宴既畢。
[0888-01b]
推轂將行。時也宵露未晞。凉月幾望。苑柳殘暑。宮槐半晴。
滄波起乎掖池。零雨被於秋草。皇上以敦睦之至。聽政之
餘。逍遙大庭。顧望川陸。理化風物。詠謝安高興之詩。登山
臨水。嗟騷人送歸之景。暫軔征軸。宴於西清。蓋所以申棣
萼之至恩。徵文章之盛會也。絲簧輟奏。惟擲地之鏘然。組
繡不陳。見麗天之煥若。將使宗英臨務。知理俗之以文。朝
宰承恩。識太平之多暇。然則明明作則。敦敘之德無疆。濟
濟維藩。夾輔之功何已。有詔在席。進敘及詩。下臣不敏。職
當奉詔。謹賦詩如左。


[0888-02a]


曲臺奏議集序



三代之文既遠。兩漢之風不振。懷芬敷者聯袂。韻音響者
比肩。子虛文麗用寡。而末世學者。以為稱首。兩京文過其
心。後之才士。企而望之。嗟夫。為文而造情。汚準而粉顙。若
夫有斐君子。含章可正。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周旋俯仰。
金石之度彰。摛簡下筆。鸞鳳之文奮。必有其質。乃為之文。
其積習歟。何其寡也。有能一日用其本者。文遠乎哉。我欲
仁。斯仁至矣。潁川陳表用。今為晉安人也。徧讀七經。尢明
[0888-02b]
三禮。蟠極造化之說。升降損益之文。徙之不煩於輜車。蓄
之殫盈於腹笥。發為詞令。文之本歟。昔之自遠而至者。陸
機以詞章言。譙秀以隱論顯。况以禮律者動足之蹊徑。幹
局者為政之權衡。自入朝為太常博士八年。動而不阿。靜
以有守。議之所及。書辭無頗。禮者所疑。援經以對。酌於古
而無悖。施於今而易行。君雖急賢。位未充量。道有悠久。豈
終否哉。觀其條奏簡墨之文。探索比詳之說。證古者不訐。
救時者不諛。簡而周。約而舉。信守官之善作。伸道之名言。
知余直筆。訪余為序。保大丙辰嵗六月一日。於集賢序之。
屯田郎中知制誥徐鍇述。


[0888-03a]


陳氏書堂記



古之學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此繫乎人者也。
聖王之處士也就閒燕。孟母之訓子也擇鄰居。元豹隱南
山而成文章。成連適東海而移情性。此繫乎地者也。然則
稽合同異。別是與非者。地不如人。陶鈞氣質。漸潤心靈者。
人不若地。學者察此。可以有意於居矣。潯陽廬山之陽。有
陳氏書樓。其先蓋陳宜都王叔明之後曰兼。為祕書少監。
生京。給事中。以從子褒為嗣。至鹽官令。生瓘。至高安縣丞。
[0888-03b]
其孫避難於泉州之仙遊。生伯宣。著史記。今行於世。昔馬
總嘗左遷泉州。與之友善。總移南康。伯宣因來居廬山。遂
占籍於德安之太平鄉常樂里。合族同處。迨今千人。室無
私財。廚無異爨。長幼男女。以屬會食。日出從事。不畜僕夫
隸馬。大順中。崇為江州長史。乾寧中。崇弟勛為蒲圻令。次
弟玫。本縣令。能嗣其業。如是百年。勛從子袞。本州曹掾。我
唐烈祖中興之際。詔復除而表揭之。旌其義也。遂以為族
既庶矣。居既睦矣。當禮樂以固之。詩書以文之。遂於居之
左二十里曰東佳。因勝據奇。是卜是築。為書樓堂廡數十
間。聚書數千卷。田二十頃。以為游學之資。子弟之秀者。弱
[0888-04a]
冠以上。皆就學焉。自龍紀以降。崇之子蛻從子渤族子乘
登進士第。近有蔚文尢出焉。曰遜曰範。皆隨計矣。四方遊
學者。自是宦成而名立。蓋有之。於戲。文如麻菽。求焉斯至。
道如江海。酌焉滿腹。學如不及。仁遠乎哉。昔北海有邴鄭
之風。離騷有江山之助者。皆古也。門生前進士章谷。嘗所
肄業。筆而見告。思為之碣。會陳氏之令子曰恭。自南昌掾
入仕至都下。因來告別。援翰以授之。時太嵗己巳十一月
九日記。


先聖廟記



[0888-04b]


昔夫子禀天地之靈。膺期運之數。體山岳之成形。合堯禹
之宏度。跨三五以傑出。邈千載而高步。豈惟民哉。泰山之
於邱垤。鳳凰之於飛鳥也。然而日月有薄蝕之運。生民有
淪胥之期。老耼已逝。蹈流沙而不返。文王既沒。顧天下而
誰宗。是以則天以化民。屈已以濟物。使夫子志在於為君
也。則當假道百里。因基一成。受祿以有民。逆取而順守。然
後革命創物。錫土苴茅。布子姓於九州。班正朔於四裔。因
王法以行禮。假號令以濟人。然而不屑意者。以為堯湯既
遠。武有慚德。樂則有司失其傳。禮則孟孫病其儀。風俗崩
[0888-05a]
弛。皇綱解散。是以周流天下。遑遑列國。一車二豎。訪萇
宏而觀周廟。四科十哲。昭日月而播微言。假陪臣以尊周
公。修春秋而正王室。匡輔元精。陶冶情性。因國風而正樂。
順人情而定禮。萬物既治。我無位焉。此則夫子所受老子
之元言。老子所以釋負而去之之義也。至夫載贄諸境。濡
足當時。止璠璵而救季孫。斬侏儒而存魯國。故令君臣懸
解。井樹不刊。而地靡立錐。權輕飛羽。諭醯雞於道室。譬喪
狗於東門。野餫弗糝。門徒菜色。坐席不煖。炊突不黔。其利
物也甚豐。其為巳也至約。是以子貢有言。夫子賢於堯舜
[0888-05b]
遠矣。豈不謂然乎。夫近道者道亦近之。遠道者道亦遠之。
是以七國冰解。嬴秦灰滅。所以夫子欲見於衞妃。諸生發
憤於陳涉。有由然矣。漢高甚武。心涵帝度。為舊君而袒哭。
望魯國而輟攻。受天明命。將半周室。其遺言祠祀也。則自
闕里而徧寰區。出壁中而寶東序。蓋帝王之崛起。大數之
中興焉。夫子非求祀於人。而人皆祀之。非衒書於人。而人
爭售之。自非大庇生民。其孰能至於此。聖歷中否。㣥雄大
馳。衣冠禮樂。不絕如綫。聖皇紹祚。文思累洽。掃大學之煨
燼。編羽陵之蠧簡。濟濟焉。煌煌焉。民德歸厚矣。猶慮隈隅
[0888-06a]
未潤。蓬艾未光。慎彼觀風。敬茲有土。保大壬子嵗。以樞密
院副使兼尚書吏部郎中李君徵古有幃幄之効。克定之
謀。俾守於袁。下車視事。解甲息兵。巡省農功。周行廬室。以
為導化有本。振葉由枝。而孔廟頺替。誦堂風雨。顧禮器而
赩恧。振儒衣而凄泫。於是攷圖牒。徵碑版。蓋天寶中太守
房公琯始立廟於州城北門之外五十步。乾元中太守鄭
公審始移之。會昌中又遷於州東。大中中復於房公之卜。
不常厥所。於今四遷。乃永奠陔次。大興力役。糞牆俱墁。非
宰我之難杇。壞屋可炊。知顏生之不惑。迴廊月照。接武雲
[0888-06b]
征。洞戶靜深。重簷奄靄。徵兩楹而正坐。儼四科而列侍。如
嘗不寢。似欲無言。植以美材。綷以藻泳。靈衣兮披披。華蘂
兮蘘蘘。黍稷令芳。籩豆暜淖。解危冠於季路。見繪事於卜
商。足以目擊而道存。不言而心喻矣。昔魯恭壞宅於舊國。
廬陵伐木於孔門。金石為鳴。父老歎息。然則夫子之道。得
其人而後行。文翁之風。感於心而自化。是以袁江之上。袁
山之阿。朝為崆峒。夕成洙泗。用此道也。若夫敷孔業而無
祠宇。是猶棄筌蹄而待貌。叩寂寞而求音。盛趨翔而無至
心。是猶依猨狙為周公。假詩禮而發冢也。是以李君炳筠
[0888-07a]
川之靈。錫鍾陵之秀。行出鄉里。名聞京師。題橋以起途。懷
綬而返國。昔之去國而衣錦者。蘇秦無守土之實。終軍無
表里之名。君之兼總。其稽古之謂。故分符之際。勅改君筠
州萬載縣所居高侯鄉高城里曰懷舊鄉孕秀里。君又以
私財百萬。代其鄉輸稅。增閭里之氣。為儒者之華。功成不
居。無待刊紀。而庠序之作。所以聳善懲惡。託予敘述吾師
也。故為之記。至其遏寇虐。浚溝湟。則有底績之司。書勳之
府焉。唐保大癸丑嵗正月二十日廟成之日也。


義興周將軍廟記



[0888-07b]


君字子隱。義興陽羨人。晉鄱陽太守魴之子。少而跅弛。任
俠自處。不護細行。鄉人以為暴焉。嘗感父老之言。以南山
之虎。長橋之蛟。幷巳為三害。於是入山殺獸。既而搏蛟。浮
沈三日。竟斷之而出。初里人以為君之沒也。室家相慶。既
出。始知人患巳之深也。乃入吳。尋二陸而師之。學成義立。
以忠烈自處。朞年而州府交辟。嗟夫。觀過知仁。則向之所
為。非巨惡矣。吳末為無難督。及王渾平吳。置酒高會。調吳
人曰。諸君亡國之餘。得無戚乎。君曰。漢室分崩。三方鼎足。
魏滅於前。吳亡於後。亡國之戚。豈獨一人。渾有慚色。荊楚
[0888-08a]
之烈。氣淩太原。兵滅之餘。折而不撓。及為廣平太守。積紀
滯訟。決之一朝。君之果也。於從政乎何有。以母疾罷歸。為
楚內史。徵拜散騎常侍。君曰。古人辭大不辭小。乃先之楚。
化行俗易。然後從徵。及居近侍。多所規諷。遷御史中丞。糾
劾不避寵戚。梁王肜違法。君深文按之。齊萬年反。權臣惡
君之強直。以君討之。移孝於忠。有死無二。賊策之曰。周君
才兼文武。若專斷而來。不可當也。如受制於人。此成擒耳。
嗚乎。盜有道焉。其知之矣。及六陌之役。梁王為帥。軍人未
食。肜促令進。而絕其後繼。君自知必敗。賦詩曰。去去世事
[0888-08b]
已。策馬觀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終。言畢而戰。自旦
至暮。斬首萬計。弦絕矢盡。而援不至。左右勸之退。君以為
鑿門而出。義不旋踵。遂歿焉。夫梁王以宗戚之貴。義兼家
邦。非不知良材為國之所憑。蓋利欲之誘深。而愛國之情
淺也。而况悠悠㣥品。安足言哉。由是而言。君之所按。非深
文也。夫奸臣之與直士。其不合有三。佞直不同。嗜好亦異。
一也。邪正相形。才望相絕。雖欲企尚。不能效之。撫心內愧。
遂成讎惡。二也。以小人之性。度君子之心。以為善人之進。
必來排已。三也。有此三者。至於反兵。賢人既殞。遂及於國。


[0888-09a]


夫剖巢破卵。鳳凰不翔。殺犨損犢。聖人亦逝。將軍既歿。此
西晉之所以淪胥也。二子繼德。此東晉之所以光啟也。君
既除害。鄉里稱之。又嘗著陽羨風土記。則精靈所留。遊盼
有在矣。鍇以癸亥奉詔為祠官。東禱山嶽。歷將軍之廟貌。
想先賢之高風。周旋徜徉。欲去不忍。惟君之見危授命。當
官必理。雖百代之王者。願以為臣焉。郡縣既以時致祀。敢
即其圖像而為頌曰。


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左湖右瀆。君子之家。烈烈周君。國之
[0888-09b]
爪牙。梁摧國圯。命也如何。越在童齔。所游非類。見善則遷。
過而無遂。眈眈白額。擇肉朱殷。矯矯長蛟。噴沫飛涎。摧斑
碎掌。潤草丹川。無文曷行。不學將落。裹足時彥。見機而作。
學成德備。敭我王庭。所居成政。所歷傳名。敏而應敵。正以
持傾。亦既霜臺。糾斯強禦。自親及疎。何吐何茹。翩彼權倖。
假國之威。妒賢醜正。言遂其私。取彼賢人。委之豺虎。君實
致身。曾無二慮。恭聞仙誥。惟忠是與。仰料將軍。解形而去。
遼東千嵗。歸鶴來翔。威加四海。魂魄還鄉。矧茲蘋藻。在渚
之陽。斯文曷補。實德無疆。


茅山道門威儀鄧先生碑



[0888-10a]


原夫性與天道。夫子祕而不言。神之格思。詩人謂之難度。
况乎窮幽極奧。鍊氣陶形。而庸庸之徒。交臂於遺金。爽口
於緣鵠。涂窮於缺甃。智極於轉丸。奔馳莫逢。視聽莫見。真
人隱而下士笑者。又焉足怪乎。宏之在人。可得而言矣。故
茅山道門威儀鄧君啟霞。字雲叟。其先南陽人。今為丹陽
金壇人也。開元時有鄧天師者。道上聖。屈乎下風。光國垂
勛。隱景遁化。君即其後也。祖諱文。考諱章。皆不仕。君性理
和敬。神識宏深。咸通元年。始詣茅山太平觀柏尊師道泉
[0888-10b]
為弟子。方羇丱。六年乃披度為道士。十二年詣龍虎山。十
九代天師參授都功正一法籙。乾符三年。詣本觀三洞法
師何先生元通進授中盟上清法籙。何即桃源黃先生洞
元之弟子也。與瞿仙童為同學之友焉。其源流隱顯。著自
前聞。固非末學所能談悉。天祐四年。吳太祖旌別元異。始
加署。尋為本山道副。九年為山門威儀。再賜紫服。華陽洞
天仙聖游集太平觀。即太宗文皇帝為昇真先生之所立
也。雖神真所處。杳以靜深。而外迹繫時。與之崇替。中和之
際。寇盜星馳。人力所為。翦焉將燼。世之後學。無所式瞻。君
誓高日月。誠貫金石。周流勸諭。力與志幷。人物感其
[0888-11a]
精誠。神明助其尋度。荊棘隕蘀。並為芝丹。鴟梟革音。復見
鸞鶴。像設嚴毖。垣楹輪奐。其所經始。三百餘間。山樓所須。
田疇帑庾。什器等率皆稱是。夫紫葢兆於建業。茅山連於
金陵。君之纘修。靈境光復。而有唐中興之業。亦自此而基。
神理幽通。不期而會者矣。義祖武皇帝作鎮江表。特加禮
異。至誠所啟。罔有不從。是以力役復蠲。樵蘇有禁。梁懷王
藩屏淛右。親圖寫其像焉。君既拱此元珠。輕其尺璧。內以
宏道。外以成人。貞素先生王君。理解清深。牆宇高嶷。未嘗
不攝齊捧袂。虛往實歸。舒其憤悱。致於夷曠。偏得其道。以
[0888-11b]
居京師。君於世學。多所精詣。體此敏博。沖而用之。既居其
實而去其華。養其內而遺其外。故不復為稱矣。夫流光迅
馳。道俗同在。若竝轡半嶺。而升降則殊。及夫百齡有窮。萬
物將蛻。眾自此淪厭。君自此躋升。真俗之間。由是而判。幽
冥恍惚。昧者不知。春秋八十有五。太和四年嵗在壬辰。解
化於山門。君所傳經籙。昭顯於時。則故元博大師真素先
生王君棲霞。惠和大師康君可久。茅山威儀王君敬真。麻
姑山威儀王君體仁。表歎大德賜紫安君光美。左街焚修
大德張混成。廬山道副重安寂。竝被國寵。翊於道風。入室
[0888-12a]
弟子故太平觀都監陳修一陳守一今茅山都監主教門
事表歎大德鄧棲一監觀倪宏一等。竝隨其性習。間參道
要。山門教宇。棲一有其勞。君遺世雖遙。貞石猶缺。真迹未
勒。門人懼焉。鍇之蒙淺。雖晚聞道。昔嘗逮奉貞素伏申之
敬。貞素之上清門人今右街章表大德劉君德光。為啟霞
之友。鄧君棲一因而見托。故鍇不為讓焉。其銘曰。


大道汎兮。物無不在。人代有敝。真風無改。於鑠鄧君。情遺
所宰。惟道是求。惟道是采。脫落畎畝。超登雲海。天作茅峯。
人作㙗壘。君始從師。逸而功倍。教法遙邈。君能復之。一匡
[0888-12b]
輪迹。允洽昌期。君既往矣。誰能嗣之。弟子棲一。承茲道基。
敬仰高風。刻石為碑。俾爾後學。高山仰之。


樂史



史字子正。撫州宜黃人。仕南唐。官祕書郎。入宋。太平興國
五年復登進士。歷水部員外郎。使兩浙巡撫判西京留司
御史臺卒。


僊鵝池祈真觀記



崇仁縣古巴陵之府。隋開皇中降為縣。縣之西北有祈真
觀者。山水迴合。實列仙之攸館。嵗月電謝。碑石罹於兵火。


[0888-13a]


置觀之由。不吾知也。其所聞者。耳目相接。傳云太和年中。
住持道士杜仙興。嚼玉蕤。[:#AS-84CB:●]金髓。燒五色藥。望三素雲。本
郡杜使君師仁聞其名。就觀修黃籙齋。忽有仙鵝七隻。下
門外池中。因是名曰仙鵝池。逮仙興羽化。僊磬響沈。玉宇
琳房。鞠為茂草。至保大初。有道士劉道肱者。亦精嚴法籙
之流耳。言慕幽迹。賁然來思。繇是斤斧雲峯。放出杉松。曾
不崇朝。化為靈宮。紫篁清節。一皆新之。噫。能拂凄凉之地。
重為朝禮之庭。若非修道之輩。孰至是哉。悲夫。自太和中
[0888-13b]
至乾德初。約四百十載。而仙鵝一去。池樹毿毿。晴山似畫。
著水如藍。非靈羽有不願之心。蓋人世無至誠之感。乾德
元年嵗終癸亥四月。彭城劉司直元載字能。好奇之名士
也。製錦是邑。詢故事得仙鵝之實。翌日焚香。覬靈禽之來。
願言之抱。如影隨形。是月十八日。有仙鵝二百餘隻。萃於
觀之松篁。一鵝殊偉。若蜂蟻之有王。皆玉衿絳趾。丹觜霜
翎。不飲不啄。宿而後飛。二之年四月二十三日。三之年四
月二十八日。有百餘隻而至。於時五月初二。忽㣥飛於縣
邑。盤旋久之。如留戀焉。是嵗劉君自南宮承制。經於舊邑。
稅駕祈真東之佛舍。明日。有仙鵝五十隻於池南。自茲
[0888-14a]
一去。又隔三年。迨開寶三載。嵗在庚午四月十九日。有仙
鵝三十隻現於池北。於當月二十五日。又百餘隻過於郊
郭。時扶風馬司空憲絃歌此邑。馬君湘潭玉葉。好事之君
子也。亦嘗命駕祈真。祈禱真迹。果一月中仙禽兩現。余家
於邑中。熟諳本末。已曾為能撰仙鵝記。甚得詳悉。今請告
南歸。道肱又以觀記見請。不可不重道仙鵝之來去矣。昔
杜師住之日仙鵝少。今劉師住之日仙鵝多。由此而論。劉
之道緣。優於杜也。又念巴水之地。名迹實繁。自觀之東抵
縣。縣有景雲觀。則蕭子雲侍郎書牌額之所。觀東北接五
[0888-14b]
峯山。山前有百鳥湯。觀之北近高富山。山前有過至孝墓。
予惜其少於傳記。恐隙駟不留。將來之人。不得知矣。今染
翰之次。得以叢而附焉。甚愧不文。直書其事云耳。


唐景雲觀碑



景雲觀者。皇唐景雲年中所建也。在崇仁縣西北隅。巴山
翠其檻。巴水潄其門。山水周遮。松蘿堆摐。士君子賞為神
仙之勝跡。斯言不誣矣。予家於觀之北。童稚時聞耆老傳
云。往時觀碑額故。將新之。因中元節。眾道士推能書者。明
日染翰。是日晚。有一道士。形容羸。衣褐荒。栖栖焉。人皆不
[0888-15a]
物色。自言攻篆隸。請書之。眾口囅然而阻截。迨夜參半。其
道士於堂中張燈火。動筆硯。大書門扉上景雲觀三字。有
未睡者潛觀焉。遲明。觀其筆力遒健。光彩射人目。於時令
佐至。嘆訝者數四。雖覺異人。發問未暇。請於新碑更書之。
而辭不能也。齋罷告行。行至三門。令佐暨諸道士隨而且
留。自言曰。吾是蕭子雲。眾拜之。舉首不見。於是坼其門扉。
緣飾為碑。至危太傅全諷為川將。時人移於黃田寨上失
之。得非神仙之物。容易而難留。子雲者。梁黃門侍郎。於玉
笥山得仙矣。先有大鐘一。牌額離後。一夕風雨亡。異時捕
[0888-15b]
魚人見在觀南溪潭中。取之不獲。今有小鐘一存。上題開
元二十七年鑄。又有香爐一。上題許真君名號。傳云真君
化身來捨。嵗月將永。事不可尋。今雖已亡。又不可不存其
梗㮣。觀之屋宇。自黃巢攘臂之際。已赴灰燼。今堂殿樓臺。
尚殘基址。因知昔時締構。壯麗不無。洎後雖曾完葺。具體
而微。一片衡茅。四時風雨。王孫之草。幾犯於階庭。金母之
桃。半歸於樵採。顯德年中。彭城劉司直元載。慕道之高士
也。宰是邑。惜其名迹。無人尸之。乃召請道士蔣道元者住
持。道元門傳金籙。力學玉書。不以艱難破其心。不以荒凉
[0888-16a]
役其意。一味焚修。俟其振發。予昨自班行南歸故園。每行
樂於觀之溪岸。道元以觀中元無碑記。便以斯文見請。且
曰。恐神仙之踪跡。不聞於後人矣。予聞斯言。意甚嘉賞。况
居近仙館。素欲揮翰。今既會宿心。得以直書其事。乃為銘
曰。


巴山四瞰。巴水東流。景雲觀者。在巴水頭。景雲年立。仙境
最尢。有蕭子雲。本梁公侯。把琉璃盌。上鳳麟洲。鳳麟為駕。
駕言出遊。觀額將故。道士云修。遇我蕭侯。書蹤夜留。組繡
光動。龍蛇勢浮。鳥啼花落。嵗月悠悠。僊人銀鈎。罹亂誰收。
[0888-16b]
空餘古觀。松蘿一邱。松風瀏瀏。松雨颼颼。古鐘尚存。仙爐
亦休。道士好事。恐墮其由。請我揮翰。金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