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68 全唐文-清-周紹良 (master)


欽定全唐文卷七百十七


[0717-01a]


柳澈



澈字直方。元和中官太子通事舍人飛騎尉。


保唐寺毗沙門天王燈幢贊幷序




周天宇。環四極。明照品類。陽和發生者。其唯日月。鬱儀含
光。結璘潛耀。曦暉窈昧。煒煌掩翳者。其唯燈燭。而瓊室眄
睞。幽奧發揮。辯[:#AS-FEEF:●]
[:#AS-FBED:●]片纎穠。無奪物務。燈之
為用。其大矣哉。則有若白毫相。如意珠。徹照大千。傍覿沙
[0717-01b]
界。明冠兩曜。流輝五靈。出世之耿光也。非獨昭彰曖昧。抑
亦雨寶蓮華。貨貝紛布。以資生靈。天莫測。人莫辯。千載盛
事。歸於我唐。於戲。道之行也。德之修也。其或懋建。必生奇
偉。卓然興之。迴拔峩峩。其流必大。則今之建功立名。位階
三事。高謝四科。文明藻麗者。可勝道哉。幢之建也。本於毗
沙天王。燈之照也。興於玉殿霞敞。事之源也。肇自平康里。
蜀之符節掌留務闕二字闕二字闞名闕一字大歷十一年景
辰以宅奏闕四字年甲戌闕二字從道僧名覺勝。爰於寺宇。手
素天王。容飾未周。報齡將謝。祈感帝夢。帝闕三字儀形聿修。
紺殿斯立。事詳豐碑。幢則叙天王之鎮保唐也。闕七字哉靈
闕二字儼若覩相形

[0717-02a]
肅金闕十三字闕一字掌塔瞪注。持矛傑立。而鬼神闕三字
二字百由旬內。為依為怙。僧藍以之闕五字之安寧。日月明

於外。燈燭耀于內。同乎闕五字魄夜朗無宵晝矣。至於興感
化。允人望。祈願必遂。幽贊多方。不可遽數。其有奉蘭膏。照
華殿。燈明不絕。歸信如流。則其為福也。展無疆之休。其益
算也。續靈長之壽。當寺內供奉大德了法。上座超證。寺主
靈皎。都維[:#AS-8BB1:⿰冉⻖]超元。購良工。奉珍財。求翠珉。斲而磨之。徵雕
龍。序而贊之。文則陋矣。敢揚光烈。贊曰。


天王垂迹。肇興于闐。威靈傍洽。仰之鈐鍵。爰祚我唐。昭孚
[0717-02b]
變現。廓土開疆。闕一字騰電烻。其一惟王有國。惟神有靈。教興
印度。德洽大庭。綿闕一字歲紀。天資克成。僧藍是託。國步爰
旌。其二燈幢昭赫。邈哉天王。炳靈垂休。帝業其昌。翠殿含耀。
徘徊煒煌。慶于闞闕一字祚于保唐。其三


梅彪



彪。元和時人。


石藥爾雅序



夫爾雅者。古人以訓釋難尋之所作也。每想此機捷。妙無
以加。故朝廷用之兼經。多歷年代。余西蜀江源人也。少好
[0717-03a]
道藝。惟攻丹術。自弱至于知命。窮究經方。曾覽數百家。論
功者如同指掌。用藥皆是隱名。就於隱名之中。又有多本。
若不備見。猶畫餅夢桃。遇其經方。與不遇無別。每噫嗟此
事。悵恨無師。由何意也。因見參同契云。未能悉究。當施直
義。其理盡矣。經曰。吾欲結舌不言。恐畏獲罪誅。寫情於竹
帛。恐泄天之符。故知聖賢至道元妙之法。不欲流俗偶然
之所聞解也。故委曲其事。令上士勤而習之。使下士棄而
笑之。理昭然也。但恐後學同余苦心。今附六家之口訣。衆
石之異名。象爾雅詞句。凡六篇。勒為一卷。令疑迷者尋之
[0717-03b]
稍易。習業者誦之不難。兼諸丹所有別名。奇方異術之號。
有法可營造者。條列於前。無法難作之流。具名於後。時唐
元和丙戌。梅彪序。


元傑



傑。元和時人。


湞陽果業寺開東嶺洞谷銘幷序




陰陽精氣。結為山嶽者。則為勝為異。為奧為閟。故萬嶺交
峙。而嵩華辨其方。㣥岳効靈。而瀛壺拔其類。是知仙居靈
宅。其必有黨乎。鳴弦之北趾。果業之東阜。高不百仞。廣纔
[0717-04a]
千畝。層巖石室。幽谷靈洞。殊境異觀。秀絕奇偉。雖瀑流之
下鑪峯。懸磴之躋丹嶠。路遠莫覿。余不知其倫擬焉。桉寺
記云。昔有方士。於是山鍊金變形。羽服登仙。故石座丹竈。
至今存焉。觀其東嶺削成。石瑩如玉。岡巒峭竦。巖壁重複。
捫藟而昇。如造雲根。縹緲嬋娟。似霞衣可攀。真氣勝而塵
累捐。五蓋破而清機閑。蕩然放懷。如羽翼之已生。赤城之
可接。噫。境變志遷。若符契之協從也。下臨長川。澄波吐瀾。
煙霞夕收。飛鳥不喧。杳渺逶迤。流注無間。西直巨壑。連嶂
如屏。林靄朝翠。巖光晝清。篠簜藏輝。杉松下冥。虛廓寂寥。
[0717-04b]
涵風有聲。緣嶺未極。劃開洞門。黛容崢嶸。詭狀輪囷。疑伏
龍怪。鎮含煙雲。又有古木。倒傍絕壁。盤根網結。掛絡空碧。
崩崖傍傾。猿逕下仄。羽人幽會。此焉瑤席。搏翠壁而直上。
軋崎嶇於紫氛。雙巖屹以中斷。奔屏蹙而成室。涵孕精爽。
澄凝氣源。信列仙之攸居。豈塵俗之所止哉。嗚呼。鶴駕一
去。鳳簫響絕。荊榛蔽路。危磴敗滅。跡留人境。而舉世莫知。
地聯精剎。而㣥遊莫至。吁可怪乎。其晦藏也。元和丙申歲
秋八月。余以膠鬲之困。寓居精舍。再從兄昭肅。時假茲邑。
政便於人。務簡多暇。與當寺僧知捷。日探道源。捷亦好古
[0717-05a]
饕奇之士也。因語故實。緬思羽客之元風。以為靈跡神蹤。
精誠必復。乃操刃持畚。履險通幽。梯絕棧而歷巉巖。排蒙
籠而登杳靄。時更不稔。而神居祕躅。粲然皆睹。嗟乎。芝田
元圃。豈遠乎哉。天之與人。氣通則合。客有顧咨而諗予者。
或應之曰。天之運。否泰相濟。故善利稱德。有下民昏墊。人
之道。行藏有數。故棘津蓬蔂。時惟鷹揚。靈物必通。道在斯
著。不然。何荒阻千祀。勃焉而興歟。乃為銘曰。


鑿石通道兮援木枝。仰攀洞口兮踐欹危。奔龍伏虎兮勢
狀奇。林攢峯倚兮蟠雲螭。下臨陰谷兮神以慄。嵌巖巖兮
[0717-05b]
洞無極。老松肅瑟兮生遠風。興雲霈霈兮煙霧黑。懸巖排
空兮色噴黛。堅根網絡兮層霄外。披霓解帶兮羽翼生。下
眺遙江兮入青靄。世道紛綸兮何足謂。朝為榮華兮夕顦
顇。不如幽谷兮閱仙經。冀接浮邱兮整煙轡。我窺丹竈兮
坐山腹。衆峯參差兮隱雲族。鑿仙嶺兮望瑤臺。朝霞照海
兮錦綺開。信赤松之所昇降。王喬之所往來。道或用晦兮
靈物斯潛。殷道未昌兮說築傅巖。紛予感此兮勒銘雲根。
山既不朽兮與名長存。


盧頊



[0717-06a]


頊。德宗朝昭義留後王虔休辟掌書記。授洺州別駕。


禱聰明山記



聰明山之神。蓋俶落上古。不知其始興也。若曰福善禍淫
之謂聰。降祥毓物之謂明。美稱備焉。取名斯在。觀夫㣥山
逶迤自西北。而茲鎮秀拔。屹臨東夏。揖岱宗於遠邑。延旭
日於高標。豁開廣平。千里如砥。靈源森麓。迴合窈冥。禳祈
必徵。肸蠁如覩。祀典曰。山川邱陵。能出雲為風雨。有功及
物曰神。諸侯在其地則祭。元和丙戌歲。右僕射范陽王總
[0717-06b]
戎之三年。詔自上黨撫巡東封。登車誓師。顜若畫一。萬旅
齊列。千輪比衝。振蕩林巒。翩翻斾旌。雷動雲馳。不聞人聲。
公清明在躬。文武是憲。翼聖濟俗。宣威靖難。申伯旋謝。太
公祖齊。華夏具瞻。今古榮觀。冬仲月生魄。至於茲山。齋莊
廟庭。躬執祀事。於是大備椌楬。畢陳犧牲。神之格斯。歆我
明德。君子曰。惟精誠通乎神。惟聰明應乎人。天地交泰而
賢人用。神人和叶而茂勳立。公之舉也。神之助也。不然。何
年祀未幾。而變化神速臻於是耶。故詩曰。天降時雨。山川
出雲。又曰。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其在於公乎。頊謬職分符。
今逾一紀。獲奉威命。舊邦惟新。黎庶其蘇。邦家之慶。祝公
[0717-07a]
壽考。永固河山。夫言而無文。行之不遠。乃刻石以紀。傳於
後人。自公及監軍使幕客郡守列將等。咸載名氏云。元和
四年七月九日記。


陸行儉



行儉。汴宋節度使長源子。


代淄青諫伐淮西表



臣某言。臣聞忠以事君。則正其詞。所謂誠臣也。諂以事君。
則偽其詞。所謂諛臣也。臣以多幸。生逢昭代。受方隅之重
寄。藉日月之餘輝。荷寵益深。殺身難報。而心尚謇直。志無
[0717-07b]
回邪。苟利國家。敢陳無隱。一昨中使李誠義銜命遠降軍
中。蒙以淮西事宜俯賜宣示。跪捧宸諭。枉受德音。仰荷自
天之恩。下訪列藩之將。恭承聖問。思露下情。芻蕘之言。慮
有塵黷。誠義迴日。已附表奏聞。雖詞達於上。而誠款動天。
彷徨轅門。懼獲罪戾。伏以堯舜在上。伊臯立朝。陛下謀及
宰臣。詢於卿士。並以弼諧帝道。匡贊皇猷。在臣何知。豈宜
獻計。然臣擁旄歲久。受國恩深。元造未酬。赤誠空竭。得申
犬馬之志。敢逃湯鑊之誅。仰天誓心。白日所鑒。伏以陛下
君臨萬國。子育兆人。覆載所均。無遠不至。溥天之下。孰非
[0717-08a]
王土。率土之濱。孰非王臣。永言雨露之澤。豈隔遐邇之人。
今少陽云亡。允子在疚。賞未追於後嗣。兵已纏於四郊。然
則一方之人。豈非陛下聲教所加。盍示懷柔。俾霑恩信。竊
料中外日獻章疏。來陳所見。以惑上心。夫為奸邪者。則願
師旅薦興。秉忠誠者。則願干戈再戢。㣥情不一。豈叶大中。
伏望聖明燭幽。宸鑒及遠。誠宜辨邪正於衆口。斷可否於
萬機。擇善而行。從諫則聖。如臣愚直。謬竊寵私。不敢以息
兵沮議。今所上表。貴以直書。非敢私於淮西。誠願安於宇
宙。不然者。恐煩聖上之慮。有費天府之財。不惟塗炭一方。
[0717-08b]
誠亦憂危四海。盡忠於國者。猶自銷難。不忠於國者。因此
生禍。國之理亂。實所攸繫。伏冀陛下宏以好生之德。降以
推恩之典。使死者獲媿於幽壤。生者盡節於聖朝。凡在臣
子。孰不幸甚。陳露愚懇。輕冒天威。周章失容。進退無據。臣
限以戎閫。不獲陳露闕庭。無任憂惶隕越之至。


韋辭



辭字踐之。京兆扶風人。兩經擢第判高等。文宗朝拜中書
舍人。出為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湖南觀察使。大和四年
卒。年五十八。贈散騎常侍。


[0717-09a]


修浯溪記



元公再臨道州。有嫗伏活亂之恩。封部歌吟。旁浹於永。故
去此五十年。而俚俗猶知敬慕。凡琴堂水齋。珍植嘉卉。雖
欹傾荒翳。終樵採不及焉。仁聲之感物也如此。今年春。公
季子友讓。以遜敏知治術。為觀察使袁公所厚。用前寶鼎
尉假道州長史。路出亭下。維舟感泣。以簡書程責之不遑
也。乃罄撤資俸。託所部祁陽長豆盧闕六字歸喜獲私尚。會
余亦以恩例自道州司馬移佐江州。帆風檝流相闕六字
[0717-09b]
寶鼎竦然曰。茲亭刱治之始。既銘於崖側矣。至於水石之
秀。賦詠所及。則家集存焉。然自空閴。時餘四紀。士林經過。
篇翰相屬。今圬塓移舊。手筆亡矣。將編於左方。用存此亭
故事。既適相會。盍為志焉。余嘉其損約貧寓。而能以章復
舊志為急。思有以白之。故不得用質俚辭命。元和十三年
十二月六日。江州員外司馬韋辭記。


崔元略



元略。博州人。第進士。穆宗朝為黔南觀察使。徙鄂岳。入拜
大理卿。敬宗朝遷戶部侍郎。文宗朝轉戶部尚書。為東都
留守。遷義成軍節度使。卒贈左僕射。


[0717-10a]


論免課役人奏



伏准賤役令。內外六品已下官。及京司諸色職掌人。合免
課役。伏以設官之際。大關隄防。給蠲之時。不免踰濫。至有
因緣假冒。多非本身。臣自受比官已來。無日而不見論請
蠲牒。必恐從茲不已。天下無復有應役之人。伏請自今以
後。應諸司見在官。及准式合蠲免職掌人等。竝先於本司
陳牒責保。待本司牒到。然後給符。其前資官。即請於都省
陳狀。准前勘責。事若不實。竝准詐偽律論。其孝子順孫。義
[0717-10b]
夫節婦。及割股奉親。比來州府懸免課役。不繇所司覆請。
從今已後。應有此色。勅下後亦須先牒臣當司。如不承戶
部文符。其課役不在免限。


自訴疏



一時府縣條疏。臺司舉劾。孤立無黨。謗言益彰。不謂詔出
宸衷。恩延望外。處南宮之重位。列左戶之清班。豈臣庸虛。
敢自干冒。天心所擇。雖驚特進之恩。衆口相非。乃致因緣
之說。


興元元從正議大夫行內侍省內侍知省事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贈特進左武衛大將軍李公墓


[0717-11a]
誌銘幷序



夫王者統極垂理。其外必有英哲。宣力股肱。其內必有專
良。布達心膂。以成帝道。古今而言君臣相會。兼之者鮮矣。
厥有內侍李公。可謂會而兼之者也。公監軍河中。以元和
十年正月十七日薨於官次。行路悽咽。元戎以聞。皇帝軫
悼。寵以殊禮。襃贈特進左武衛大將軍。品冠朝端。位崇禁
衛。詔下之日。人不謂優。有以見公出入中外。始終無過之
地矣。公諱輔光。字君肅。其先京兆涇陽人也。曾祖望。皇京
[0717-11b]
兆府華原縣令。祖萬靖。皇涇王府長史。父思翌。皇涇州仁
賢府左果毅賞緋魚袋。公即果毅之第三子也。質表華茂。
氣懷恭敏。建中歲。德宗御宇。時以內臣干國。率多縱敗。思
選賢妙。以正宮掖。故公特以良冑入侍。充白身內養。俄屬
皇輿巡幸。公於斯時。參侍指顧。應對皆愜。遂賜綠超授奚
官局令。勳以元從之號。其年又遷掖庭局令。興元初。輦入
宮闈。公屢含天憲。復命之日。皆中機要。遷內寺伯。時有北
虜入覲。將以戎馬充獻。數盈累萬。國朝故事。每一馬皆酬
以數十縑帛。拒之即立為邊患。受之即王府空竭。公承命
為印納使。迎之朔陲。諭以信實。交領之際。虜不敢欺。必以
[0717-12a]
精良者闕一字後充算省費之校。億兆相懸。生靈所資。安危
是繫。即公之於國。可謂有大功矣。聖情歡悅。遂有銀章朱
紱之賜。由是方隅重事。咸所委屬。嶺嶠之南。漸於海日。邕
管地偏人狡。闕三字將有缺溪洞連結為盜者。僅廿萬衆。王
命稽擁。逮於周歲。鄰道節使。咸請進討。德宗皇帝且曰。以
吾人伐吾人。剋之非利。於是命公招諭。驛闕二字驅。遽臨所
部。公乃訊詰疑懼。昭示恩威。浹辰之間。咸知所嚮。公素練
兵機。具見腰闕二字巡視川谷。占其要害。奏請於海口置五
鎮守捉。至今帖然。人受其賜。獻功未幾。又屬太原軍帥李
[0717-12b]
自良薨於鎮。監軍使王定遠為亂兵所害。甲士十萬。露刃
相守。公馳命安撫。下車乃定。便充監軍使。前後三易節制。
軍府晏如。十五年間。去由始至。遂特恩遙授內給事。又有
金章紫綬之賜。元和初。皇帝踐祚。旌寵殊勳。復遷內常侍
兼供奉官。明年。銀夏裨將楊惠琳。西蜀副倅劉闢。或以長
帥薨歿。皆恃塞怙險。初有邀君之心。終成悖亂之跡。公密
表請發當道步騎誅討。功成之日。有詔裦美曰。卿志懷嫉
惡。情切奉公。繼遣偏師。克平二寇。雖嘉將帥之勤。足見監
臨之効。拜內侍省內侍知省中事。署之貴寵極於此。尋因
[0717-13a]
入覲。懇請畱侍。乃充鴻臚禮賓使。又轉內弓箭庫使。曾不
累月。皇帝以蒲津重鎮。監統務切。復除河中監軍兼絳州
銅冶使。自元和四年至九年。元戎四換。交代之際。人心如
一。斯蓋公約已廉。與士信。靜專動和。推安便物之所致也。
聖恩表異。圖形省閣。易簀之日。享年七十有四。以其年四
月廿五日吉辰。遷窆於涇陽縣咸陽原之陰。詔下所司。備
鉦鼓笳簫儀衞禮物。中使監導。出於都門。榮觀路人。寵被
幽壤。士君子聞者。咸亦知勸。夫人輔氏。邑號扶風郡。閨儀
端懿。母德溫淑。如賓之敬。見於喪禮。有子四人。長曰希晏。
[0717-13b]
前將仕郎掖庭局宮教博士。次曰仲昇。開府儀同三司檢
校太子詹事兼殿中侍御史充河東節度保寧軍使。次曰
希暹。內養將仕郎守內侍省內府局丞。次曰希昇。並皆克
奉規訓。志存忠孝。懿勳茂績。始見其進也。門吏晉州司法
參軍巨雅。以元畧長兄。嘗賓於北府。以元畧又從事中都。
俱飽內侍之德。將命錄實。見託為誌。勒之貞石。且無愧詞。
銘曰。


涇水之涘。高原堀起。其上新墳。葬我將軍。將軍之德。實彰
家國。水竭原遷。斯文乃傳。


[0717-14a]


張述



述。大和朝官司封郎中。出為袁州刺史。


代韓僕射辭官表



臣某言。臣以夙疾多時。受任非淺。常有負靦。冒據官榮。將
貽折足之尤。以速素餐之謗。昨者輒陳章疏。冀蒙矜免。不
意血誠徒懇。聖慮未迴。懷荷寵私。有如氷炭。臣聞力小任
重。久則致敗。功微祿厚。過則生災。故經垂知足之言。易著
負乘之誡。皆明力不勝任。才不當官。臣雖孱微。嘗所執守。
[0717-14b]
且臣受[:#AS-96F7:⿰金戊]閫外。二十一年。弟執金吾。男居藩服。窮極寵幸。
萃臣一門。每夙夜憂惶。常恐身先犬馬。不獲策勵駑蹇。上
報鴻恩。今臣寔懼不逮。是以告訴。况臣心力未减。猶可支
持。筋骸已傷。或難勉強。伏望聖慈哀察。賜徇懇誠。恐其再
有陳聞。許以病免。丹儻遂。沒齒為榮。無任懇迫之至。


第二表



臣某言。伏以累獻表章。微誠務達。屢塵聖聽。罪犯已多。臣
聞固陋寒賤。人之所惡。富貴榮達。人之所欲。自臣忝謬。即
宜推陳。豈可蓄縮偷安。敓襄[:#AS-FBED:●]攵苟得。若禮乖當植。得者
不勸。故禮以旌德。賞以勸勞。諒或苟差。何以沮勸。臣自叨
幸高
[0717-15a]
位。二十一年。手足風病。十有餘歲。每恨國恩未答。沉瘵遂
嬰。命竊極於公侯。身實降於廢棄。幸逢明詔。獲睹闕庭。天
顏咫尺之間。稠[:#AS-8178:●]慈諭。彤庭拜舞之際。宣賜人扶。焉有臣
對君上。獲此恩禮。陳於明庭。雖丞相乘車入朝。酇侯劒履
上殿。臣忝僥倖。竊被殊榮。未知何功。寵光及此。史冊莫載。
今古全無。皆陛下降稽天之仁。垂極地之德。特開貸納。俯
賜舍容。君父之恩。不可稱量。臣每退朝之後。感極涕流。唯
思訓子導孫。披誠瀝懇。率令致命。不止終身。蓋由感深。遂
切肌骨。但臣去就如此。保固官榮。尚稽覆載之私。更安顯
[0717-15b]
重之位。則何以標明賞典。準約朝綱。臣是以陳露鄙誠。罄
竭于此。昨者再披悃款。冒死奏聞。蒙賜批諭。特加獎飾。錄
其微功。未賜允從。臣今輒敢復獻表章。觸法陳乞。特仰恩
私。養疾衡門。則陛下無虛授之名。微臣免曠官之責。不奪
之志。告訴豈懼于再三。觖望之誠。允許庶幾于萬一。陛下
儻恕塵黷。俯察區區。容其病免。以徇誠請。雖死之日。猶生
之年。


為鄭滑李僕射辭官表



臣某言。臣聞虞舜之朝。九官皆讓。西漢之盛。二疏云去。蓋
[0717-16a]
上以淳風盪俗。下以廉恥激節故也。况寵辱之際。不驚則
愚。進退之間。不知則殆。中謝。伏惟皇帝陛下德超邃古。功
格上元。誕敷文教。丕變頹靡。天地日月。載惟貞明。動植翔
泳。罔不咸若。臣某席以枝蔭。階緣休運。弱齡入任。四紀于
茲。三省微躬。一何厚幸。是以每莅一職。每徙一官。未嘗不
心効權衡。操懷竹柏。雖齷齪廉謹。曾無異績。而毫釐過犯。
未汚簡書。知臣在君。匪敢矜述。自陛下嗣臨寶位。一十七
年。不以疲駑。猥蒙獎拔。授以疆土。假以麾幢。入居宗廟之
司。出典股肱之郡。八座之貴。臣拜者三。六條之榮。臣守其
[0717-16b]
五。四開戎府。一佐中軍。至如宮相臺丞。侍臣堯印。兼命稠
謺。累遷頻速。輝光既極。盈滿是憂。間歲初領華州。方宣聖
澤。俄以滑臺選帥。非次及臣。雙旌自天。匹馬之鎮。此州當
四達之地。控兩河之境。兵雖勁逸。人至凋殘。臣遠仗皇威。
推誠撫衆。服勤吏事。盡瘁牧人。遂得黎庶就耕織之時。士
伍知訓習之禮。此皆大化光被。臣敢貪天之功。常恐三至
奪慈。孤立速謗。此臣所以怵惕惟厲。中夜以興。願披血誠。
上達旒扆。伏惟陛下少加憐察。臣竊以酬恩徇節。心實無
涯。引重致遠。力誠有極。臣先以嶺南染風毒腳氣。今年春
[0717-17a]
又患發鬢。分將不起。命及阽危。幸沐亭育之恩。免從帷蓋
之斃。臣年逾知命。齒髮已衰。疾經沉痼。方寸頓減。久當繁
劇。必慮闕遺。臣又聞制閫者以重鎮為雄。仗鉞者以專征
為務。臣器幹不足以在任。方畧不足以持權。何以統節制
之師貞。定否臧之戎律。且陳力就列。訓誥攸存。審才則然。
以病宜免。况巖廊多士。宇宙無虞。為官擇人。皆出臣右。胡
可晏安冒寵。尸素妨賢。乞降賜骸之恩。以全折足之咎。臣
獲退就散秩。保養餘年。候筋力之復彊。申赴蹈而寧晚。臣
於當部勸課營田。及以羡餘優恤將士等事。一一列具條
[0717-17b]
奏。冀明輯睦。上副憂勤。塵黷宸嚴。冰炭交臆。無任懇切屏
營之至。


代韓僕射諫伐淮西表



臣某言。某月日。中使某至。伏奉手詔。兼宣聖旨。以淮西事
體。今臣謬竊藩隅。每慙叨忝。職惟承命。恩深隕越。陛下特
迂宸聰。議及凡品。累從聽之德。慙啟聖之才。感恩徘徊。難
酬寵遇。敢不罄陳愚瞽。竊備芻蕘。伏以少陽男元濟。不取
聖裁。擅理戎務。國有常典。罪必當誅。或恐淮西一使。曾經
反側。衆情所裁。覬自偷安。元濟此時。求免無路。陛下式遏
[0717-18a]
為心。固合深除剪滅。猥蒙詢訪。無有寇能不死。勢必萬全。
天討淹畱。衆心前卻。則千戈難弭。殺戮滋深。陛下愛人之
心。異殷湯釋網之意。伏願與輔弼信臣。朝廷碩德。平章利
害。以取厥中。使兆庶安生。四方蒙福。寔天下幸甚。豈惟臣
一方。臣所部兵馬。排比有序。但思報國。恭候指揮。伏惟賜
鑒微詞。俯察愚懇。輕陳睿烈。慚懼伏深。


代魏博田僕射辭官表



臣某言。臣聞中原息戰。子房得以乞身。東吳既平。范蠡終
能行志。二臣皆因時効用。遇主成功。進咸展於盡忠。退各
[0717-18b]
安於秩考。所以立名萬古。保慶一時。愚臣夙心。私有所慕。
况蒲柳先邁。駑蹇易疲。審已無堪。量力知止。吐誠上達。罄
寫中懷。仰覬天慈。俯照愚悃。中謝。臣雖長於戎旅。幼業詩
書。每稟効忠之言。早勵為臣之節。當河朔承襲之日。在軍
幕危疑之間。每動險中。幾隣於死。常以捐軀報國。率彼頑
人。受命指蹤。掃清餘孽。用攄宿憤。以答明時。一覩天庭。百
生願足。但懷感激。豈意遭逢。伏遇陛下神武應期。聖謀獨
斷。臣得盡陳忠款。見委赤心。唯將擐甲啟行。執殳畢力。上
憑睿算。凶寇自夷。今日獲覲天顏。躬承睿渥。平生之願既
[0717-19a]
遂。休老之志宜申。豈可更貪寵光。久冒榮祿。使貽官謗。取
笑將來。臣自總魏師。初率歸化。當時結念。便誓此心。祈於
素誠。非是飾讓。匹夫之志。猶不可奪。臣一昨自離本鎮。亦
以此意明言。陳諭聖恩。勉其忠義。將士等皆懷皇化。盡激
丹誠。則一軍幸安。且無足慮。在於今日。臣何所任。豈可久
職妨賢。待譏竊位。此時不退。何日宜退。臣犬馬之齒。未云
甚高。筋力之問。已知不健。加以少罹憂患。鬢髮早衰。久經
行陳。心力已耗。若許其優養。或冀保餘年。儻抑其愚性。則
生理必沮。且身兼將相。人臣之位已極。滿朝子弟。人臣之
[0717-19b]
家至盛。於國何補。獨荷殊私。所以憂餘惡盈。樂在知足。擊
壤自歡於聖日。懸車豈待於禮年。是用瀝膽披肝。冒昧陳
乞。伏惟尊號皇帝陛下德邁羲軒。恩深覆載。蕩除餘祲。理
致太和。動植含靈。無不遂性。方將旁求英俊。共洽昇平。如
臣以鷹犬之微。獲申搏噬。累塵高位。常積厚顏。福過災生。
自當勇退。且富貴榮樂。是人所欲。苟心有所尚。意趣或違。
彊其不能。適足增苦。儻蒙恩造。獲遂優閑。許歸衡茅。取樂
餘齒。是天地曲成之德。君父莫大之恩。五湖迴舟。生無慙
於越相。都門揮手。死不愧於漢臣。言披血誠。情切中素。無
[0717-20a]
任悃款懇迫之至。


長孫巨澤



巨澤。元和時人。


盧陲妻傳



汾州刺史崔恭幼女曰少元。事范陽盧陲。陲為福建從事。
既構室。經歲餘。言於夫曰。余雖胎育人世。質為凡女。本金
闕玉皇侍書。每秋分。輒領㣥仙府刺落丹誠。錄修學者名
氏。多由觸染而墮。與同宮三侍女。默議其狀。怳然悟世情
之穢慾。共憤歎之。未竟。而仙府責其心興慾端。各謫降下
[0717-20b]
世。為盧氏妻二十三期。今及年矣。當與君絕恩息念。常獨
居一室。不踐夫域。自列本末復仕前名也。陲或中夜聆室
中有語音。試潛窺伺。有古鬟長綃衣女數人共坐。指陲而
歎。皆梵音不知其言。但見肌髮衣服。悉有光照。其妻獨不
彰朗。暨旦告其妻。曰。天界真仙皆梵語。再詢之。則曰。若恣
傳泄。必生兩責。又言於盧曰。吾不及為太上所召。將欲返
神。還乎無形。復侍玉皇。歸於玉清。君無泄是言。貽吾父母
之念。盧亦共祕之。常異日戚戚不樂。謂陲曰。事迫矣。不告
吾父母。是吾不女也。遂啟絳箱。取黃庭內經。獻於恭曰。尊
[0717-21a]
之孺人算極於三月十七日。非內景經不能保護。然尊之
孺人念之萬過。只可延一紀。恭驚曰。汝焉知吾之運日月
邪。吾嘗遇異術人。告余前期。吾不能出口。而心患之。汝將
若之何。女乃設三机。敷重席。白筆具萬過功章。以召南斗
主算天官。令恭潔衣再請命。髣髴有三朱衣就坐。進羞酒
竟。持功章而去。由是父母皆異之。仍曰。今泄露天事。不可
復久。月餘告終。及葬。舉棺如空。畱衣蛻而去。初陲既驚異
其跡。乃請道於妻。畱守一詩一章。曰。世有修福之門。無知
道之士。君至丙申年。神理運會。遇異人琅琊君。必與開釋
[0717-21b]
此詩。君今未屬於道。不可與言無為之教。長孫巨澤之友
曰棲真子王君。行於陜之郊。覯陲。備言妻之狀。復以守一
詩詢於王君。君覽詩駭然曰。此天真祕理。非可苟盡。遂演
成章句。目之曰元珠心境。以授陲。時元和丁酉歲。巨澤聆
於王君。乃疏本末為傳。其淵密奧旨。具列章句云。


楊虞卿



虞卿字師臯。虢州宏農人。元和五年進士。又舉博學宏詞
科。累拜諫議大夫宏文館學士。轉給事中。出為常州刺史。
入拜工部侍郎。授京兆尹。貶虔州司戶卒。


[0717-22a]


上穆宗疏



臣聞烏鳶遭害。則仁鳥逝。誹謗不誅。則良臣進。况詔旨勉
諭。許陳愚誠。故臣不敢避誅死。以獻瞽言。竊聞堯舜以天
下為憂。不以位為樂。况今北虜方梗。西戎弗靖。兩河之瘡
痍未平。五嶺之妖氛未解。生人之疾苦盡在。朝廷之制度
莫修。邊儲屢空。國用猶屈。固未可以高枕而息也。陛下初
臨萬幾。宜有憂天下之志。當日延輔臣公卿百執事。凝旒
而問。造膝以求。使四方內外。灼有所聞。今自聽政以來。六
[0717-22b]
十日矣。入對延英。獨三數大臣。仰龍顏承聖問。其他侍從
詔誥之臣。偕入而齊出。無所咨詢。何足以聞政事哉。諫臣
盈廷。忠言不聞。臣實羞之。蓋主恩疏而正路塞也。夫公卿
大臣。宜朝夕接見論道。賜與從容。則君臣之情相接。而理
道備聞矣。今宰臣四五人。或頃刻侍坐。天威不遠。鞠躬隕
越。隨旨上下。無能往來。此繇君太尊臣太卑故也。自公卿
已下。雖歷踐清地。曾未祗奉優睠。以承下問。鬱塞正路。偷
安幸門。雖陛下神聖如五帝。臣下莫能望清光。所宜周爰
顧逮。惠以氣色。使支體相輔。君臣昭明。陛下求治於宰相。
宰相貴治於臣等。自然上下孜孜相問。使進忠若趨利。論
[0717-23a]
政若訴冤。此而不聞過失。不致昇平。未之有也。自古天子
居危思安之心同。而居安慮危之道則異。故不得皆為聖
帝明王。小臣疏賤。豈宜及此。獨不忍冒榮偷祿。以負聖朝。
伏惟陛下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