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68 全唐文-清-周紹良 (master)


欽定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三


[0683-01a]


李藝



藝。貞元時人。


唐故寧遠將軍守左金吾衞大將軍隴西李公墓誌銘并序




天為淳源。支流一派。後楫先軌者。葢紐宗子相襲焉。由士
時望扃扇和風昔附獨於前聞也公諱宗卿。字同係。

臨汝郡人。曾祖蘭州刺史日州龍遊縣瑱。考朝議郎
泗州虹縣尉援本。以敦序時衣冠及位。公道亮取時。宏
[0683-01b]
性測初。勵躬祇廙克事難濟國操節侔搢。拖義為紳。常
以顯進會於道並泰則何宦而自董武崇階總
宗族處朝襄交在位隟伺內薦冀乎公植其
風。忽遺其命也。時貞元十三年歲次夏口官舍。嗚呼。春
秋六十有二。夫人汲郡康氏。毀躬長子德方次子直方
宏方季子幼方等。主奠號天。哀河南元氏先公之淪次
女十六娘。已許於天水趙氏。幼女十茹泣貫心
月十一日權禮也。於戲。修榦挺空而見摧。君子不幸於
生誠藝通忝殊眷。孟伯之子。恭命為詞。


[0683-02a]


杳杳邃氣顧巖作度闕其一噫云夢奠倏歎頹
其二曙興神輦告赴原塋却負至情其三


穆寂



寂。貞元時人。


南蠻北狄同日朝見賦以渡瀘款塞咸造闕庭為韻




我皇道叶神化。功高睿算。萬國之光斯臨。八聖之業是纂。
遐哉辮髮之俗。既竭赤誠。逷爾椎髻之人。亦輸丹欵。豈不
[0683-02b]
以陰陽煥乎金鏡。律呂諧乎玉琯。德該動植。而以信以寬。
仁及飛走。而不麛不卵。故得殊方述職。異俗來庭。歸我元
造。沐我皇靈。曉逾赤坂以向日。夕過白登以占星。磧路誠
遙。委毳幕氊裘之質。山梯雖險。致穿胸儋耳之形。然則自
南自北。或馳或渡。俱為九譯之鄉。各涉萬里之路。同臻禁
地。事且叶於不期。並列盛時。禮若符於有素。是以坦王道。
恢帝圖。蕩然與龍山非隔。廓爾將鳳穴靡殊。集六蠻而輝
赫九域。萃五狄而光耀八區。邇無不賓。鄙周宣勤乎薄伐。
遠無不服。笑諸葛矜於渡瀘。遂能革至性於方外。柔獷俗
於面內。大行人明其近遠。懷方氏導其進退。靡僭晷刻。既
從荔浦之源。罔復斯須。爰自榆林之塞。有以見化溢舍宏。


[0683-03a]


恩覃覆燾。膳豐館給。禮洽郊勞。孰云胡越之異。來若同心。
且殊虞芮之爭。會如兩造。以其逾絕漠。逗懸巖。葢由君邁
軒轅顓頊。臣掩伊陟巫咸。不然。則焉能抵秦川。來魏闕。皆
展遐方之貢獻。共備同日之朝謁者哉。


盧仝



仝。范陽人。隱居少室山。自號玉川子。以諫議徵不起。甘露
之變。因宿王涯第被害。


門銘



[0683-03b]


貪殘姦酗。狡佞訐愎。身之八殺。背惠恃己。狎不肖。妒賢才。
命之四孽。有是有此余敢辭。無是無此余之師。一日不見。
余心思其人。懼其人。其交其難。敢告於門。


櫛銘



人之有髮兮。旦旦思理。有身兮。有心兮。胡不如是。


掩關銘



蛇毒毒有形。藥毒毒有名。人毒毒在心。對面如弟兄。美言
不可聽。深於千丈坑。不如掩關坐。幽鳥時一聲。


龜銘



龜汝靈於人。不靈於身。致網於津。吾靈於身。不靈於人。致
[0683-04a]
走於塵。龜吾與汝隣。


章孝標



孝標。桐廬人。元和十四年進士。除秘書省正字。太和中試
大理評事。


王師如時雨賦以慰悅人心如雨枯旱為韻




念黎庶兮。罹於毒痡。我興師以翦屠。如旱歲之稼穡。得膏
雨之霑濡。豈不以垂渥澤。潤涸枯。草木之心。寧慮暵其乾
矣。天人之意。將使衞討邢乎。至乃銳戈矛。齊卒伍。誠告虔
[0683-04b]
於上帝。祈發生於下土。龍旗電掣。疑驅蔚矣之雲。鼉鼓雷
奔。似送沛然之雨。匪六師之是侵。實百姓以為心。所謂謀
臣如雨。猛將如林。馳之驟之。似得時而將降。六伐七伐。謂
決渠而就深。既踴躍而成列。象沈陰之欲泄。青萍刜而破
塊將分。白羽麾而散絲不絕。奚潤草之芳茂。信洗兵之是
閱。異苞茅之貢矣。爾職不恭。同陰雨以膏之。我心則悅。不
疾不徐。箕張翼舒。向兵革而自弭。喻霶[:#AS-814A:⿱雨⿰氵它]之有餘。多鼓鈞
聲。知上善之不若。密雲不雨。想西郊之未如。且宣王六月
兮非旱之備。高宗三年兮適足為費。惟鬼方之是懼。何人
倫之足慰。豈比指綠林於一戎。養蒼生於百卉。知我者信
[0683-05a]
號令如春。不知我者疑甘澤隨輪。一鼓而風雲作氣。再麾
而寰宇清塵。以此出征為活國。不能無戰乃愛人。故得戎
羯來王。淮夷納款。嗟螻蟻之猶聚。將刑戮而尚緩。今挾泰
山壓危卵。不得已而用師。如救嵗之大旱。


獨孤郁



郁字古風。常州刺史及子。貞元十四年進士。元和初舉制
科高等。累官秘書監。卒年四十。贈絳州刺史。


對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



問。皇帝若曰。朕觀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業業。承天順
[0683-05b]
地。靡不思賢能以濟其理。求讜直以聞其過。故禹拜昌言
而嘉猷罔伏。漢徵極諫而文學稍進。匡時濟俗。罔不率繇。
厥後相循。有名無實。而又設以科條。增求茂異。捨斥已之
至論。進無用之虛文。指切著明。罕稱於代。茲朕所以嘆息
鬱悼。思索其真。是用發懇惻之誠。咨體用之要。庶乎言之
可行。行之不倦。上獲其益。下輸其情。君臣之間。驩然相與。
子大夫得不勉思朕言而茂明之。我國家光宅四海。年將
二百。十聖宏化。萬方懷仁。三王之禮靡不講。六代之樂罔
不舉。漏澤於下。升中於天。周漢已還。莫斯為盛。自禍階漏
[0683-06a]
壞。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大半。農戰非古。衣食罕儲。念
茲疲甿。未遂富庶。督耕殖之業。而人無戀本之心。峻榷酤
之科。而下有重斂之困。舉何方而可以復其盛。用何道而
可以濟其艱。既往之失。何者宜懲。將來之虞。何者當戒。昔
主父懲患於晁錯而用推恩。夷吾致霸於齊桓而行寓令。
精求古人之意。啟迪來哲之懷。眷茲洽聞。固所詳究。又執
契之道。垂衣不言。委之於下。則人用其私。專之於上。則下
無其功。漢元優游於儒術。盛業竟衰。光武責課於公卿。峻
政非美。二途取捨。未獲所從。余心浩然。葢所疑惑。子大夫
[0683-06b]
熟究其言旨。屬之於篇。興自朕躬。毋悼後害。


對。臣聞天發生以雷雨。聖人發生以號令。天道帝道。並行
於上。㣥僚庶物。感遂於下。伏惟陛下與天為仁。與雷作解。
臣則蠢動之一物也。氣下乃出。安知其由。比於金石草木。
物之無心者也。和之或大鳴小鳴。終始相生。清濁雜作。變
而成文者。以聖人擊考之。不得藏其聲也。若臣者。樸直蠢
愚。陛下考之而無聲。是不如金石草木之無心矣。敢不極
聞以對。伏以陛下發德音。訪巖藪。招賢士。求直言。詢可行
之謀。垂不倦之聽。欲使上獲其益。下輸其情。君臣之間。驩
[0683-07a]
然相遇。此禹所以稱大漢所以稱盛者。用此道也。臣何足
以仰承之。臣以為有國不患無賢。患不能用賢。不患無直
言。患不能容直言。今夫朝廷之大。百官之眾。非無賢也。然
陛下黈纊凝旒。或未之察。㣥臣各默默。來朝而退。雖有賢
才。孰能辨之。觀易卦乾上坤下否。坤上乾下泰。乾為君。坤
為臣。君意下降。臣誠上達。則是天地交。泰之時也。君意不
下降。臣誠不上達。則是天地不交。否之時也。若太宗文皇
帝每一視朝。未嘗不從容問㣥臣政之得失。下有一毫之
善。上無不獎。上有一毫之失。下無不諫。或有引入禁內。或
[0683-07b]
周旋禁中。疾則幸其第。沒則臨其喪。君臣之道。可謂至矣。
是以無遺才。無闕政。巍巍蕩蕩。與天無窮者。上下交泰也。
秦帝胡亥。信用左右。左右欲專秦柄。乃教胡亥曰。陛下富
有春秋。初即位。奈何與公卿廷決事。事即有誤。示㣥臣短
也。於是胡亥常居禁中。㣥臣希見者。不聞其過。天下所以
亂者。上下不交也。伏惟陛下上法天。下法地。中法太宗。每
坐朝宣旨。使㣥臣各有所陳。陛下賜之溫顏。盡其啟沃。言
語侍從之臣。得以奉其職。左右有所書。以貽來代。諫諍之
官。與聞其政而獻替之。使此輩無有所補。黜之可也。使其
[0683-08a]
稍識大體。陛下與之論道講政。豈不可裨於萬一也。孰敢
不輸其情乎。苟居位者不與之言。獻直言者不與之用。又
何必搜羅巖穴。遠訪不用之人。勤求不信之言乎。賢者又
何來也。來者又何言也。此體用之要。求賢濟理之術。盡於
是矣。惟陛下行之。若生人之困於衣食。而無戀本之心。但
兵宿中原。如此。實由方面大臣之罪也。夫方面大臣。宜直
播天子之休風。保撫其人如赤子。而乃傾其脂血。剝其生
財。聚其技慧淫巧。以蕩上心。天子誠以為物力有餘。而不
知其情也。執事者又未嘗聞以生人艱苦為言。而得罪者
[0683-08b]
豈其盡直而不用乎。夫王者居於九天之上。非臣下痛激
肝血。指明而言。亦何由而達也。若臣下者。草木孤賤。宜周
旋其所以能而言之也。今天下困於商稅不均。可謂甚矣。
百姓之忘本。十而九矣。昔嘗有人有良田千。柔桑千本。居
室百堵。牛羊千蹄。奴婢千指。其稅不下七萬錢矣。然而不
下三四年。桑田為墟。居室崩壞。羊犬奴婢。十不餘一。而公
家之稅。曾不稍蠲。督責鞭笞。死亡而後已。於是州伯邑長。
方以人安賦集。攘臂於其間。趂辦朝廷。用昇考績。取彼逋
責。均其所存。展轉奔逃。又昇戶口。是以賦益重而人益
[0683-09a]
貧。不均之甚一也。是故欲人之財賦均一。而無自蹙之患。
宜視通邑之盈虛。使鄉戶坐於田。迭相隱覈其上下。不使
貪官贓吏紛動其間。則有無輕重。可得而均也。夫古有四
人。今轉加七。計口而十分之。其所以盡悴出賦。而衣食其
九者。農夫蠶婦而已。絳衣淺帶。以代農者。人十之一。縵胡
之纓。短後之服。仰衣食縣官者。人十之一。矒頭壞衣。不耕
不蠶。坐而供養者。人十之三。審曲面勢。以飭五材。鬻工而
衣食者。人十之二。乘時射利。貿遷有無。取倍稱之息而衣
食者。人十之二。游手倚市。以庇妻孥。以給衣食者。人十之
[0683-09b]
一。其餘為農桑之藪焉。農夫糠覈不足。而十人者畜馬厭
梁粟。蠶婦衣不蔽形。而十人者咸襲羅紈。是以性近儒則
入仕。近武則從軍。善計則貿遷。避事則矒削。技巧則為工
師。拙奸則為駔儈。非戇愚耑一無他腸者。孰肯勤體効力。
為稼穡之苦乎。且以田廢而衣食罕者。戶口所在減而背
本之利多。不均之甚二也。陛下誠能寬農人之徵而優樂
之。杜眾邪之門而困辱之。則農桑益而衣食有餘也。自兵
革以來。人多流散。版籍廢絕。戶口蕩析。加以憂懼。越於異
鄉。末以僥倖。利其苟且。寬之則偷於朝夕。勤之則挺而陷
[0683-10a]
於邪。又訛言焉。屋室聚為瓦礫。田野俱為榛蕪。賦稅不均。
居者日困。又為此也。伏望陛下勅百姓。所在編為土著。不
即歸之舊鄉。繕黃籍。生則書之。死則去之。庶男女之所生。
戶口之多少。可得而知也。無田者給與公田。假種食。因其
井泉。制為民居。藝桑麻。種蒲蔬。育狗彘。三年不輸官。自初
即於三年。人猶有之他者。所至得以重罪罪之。然後人安
其生。樂其業。而無奔亡之患矣。安土則敦本。敦本則人庶
矣。稅均則斂輕。斂輕則人富矣。以此阜俗。不盛何為。以此
濟人。何難之有。若夫鹽榷者。經國之所資。財用之大寶也。
[0683-10b]
然而當今之務。若修其業。除其弊。亦可以無重斂之困也。
夫鹽榷之重弊。失於商徒操利權。州縣不奉法。賈太重而
吏太煩。布帛精粗不中數矣。夫以商徒操利權。則其利有
時而廢。州郡不敢誰何。是勸農人以逐末也。州郡不奉法。
則各私其人。而盜煮者行矣。賈太重。則貧者不堪矣。吏太
煩。則糜費之者眾矣。布帛精粗不中數。則女工徒損。風俗
偷薄。而上困矣。即如此。宜罷鹽鐵之官以省費。停郡府之
政令以一其門。禁人為商以反其耕。損其厚賈以利其人。
速其售而布帛必精。以齊其俗。以厚其利。如此。亦可大裨
[0683-11a]
於國。大賴於人矣。酒酤之人。罷之可也。夫既往之失。不能
久於其道。將來之虞。中道盡也。自古帝王未有不勤儉於
其初。天下歸焉。滿假於其終。天下離焉。陛下以勤儉為恒。
滿假為戒。勤而不已。損之又損。慎終如初。守而勿失。天地
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運行不息也。陛下其可息乎。可懈
乎。晁錯所以急繩七國者。欲尊天子。恐削弱遲而禍大矣。
主父所以推恩子弟者。因其欲而分裂諸侯之易矣。今天
下一家。盡為郡縣。無諸侯強大之患。無宗室葭莩之親。而
以推恩為言。臣恐未可以令天下也。齊桓之時。列國相傾。
[0683-11b]
管夷吾欲輔霸業。恐諸侯先謀而為之備。是以修其寓令。
而兵食足焉。使戰者必耕。耕者必戰。無事則散之壠。有事
則授之甲兵。此古人之意可行之騐也。夫舜之所以為聖
人。以其選賢任能也。五教契也。五穀棄也。五刑臯陶也。八
音夔也。虞伯益也。水土禹也。喉舌龍也。共工垂也。舜無事
焉。是以執左契垂衣裳而天下理。豈以必躬必親。侵於百
職。然後以為聖乎。必也信而顯之。作而行之。任之而績用
不立。則有竄三苗於三危。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
殛鯀於羽山。刑罰有可必加矣。孰敢用其私乎。儒家者
[0683-12a]
流。示人以中。而為之節。訪其所至。而導其不至。使夫君臣
父子。各得其正。此其所長也。然迂者為之。則執古以非今。
凝滯而不變。夫責課者。所以俯仰百官也。然光武用之而
非美者。責人之効重也。伏惟陛下取漢光武之求實。勿務
速成。用漢元帝之崇儒。知其凝滯。任人而示之所為。端拱
而不失其勇。取捨之間。於此乎判矣。陛下不能用臣言。
不當問也。謂臣不能言其事。不當來也。既來矣。陛下問狀。
宜直其辭。既問矣。微臣盡忠。宜採其策。盡忠者不易持也。
直者誰欲為也。忠未見盡。直必有恡。恡構而直不悔。不信
[0683-12b]
而忠不追者。葢有之矣。由未見其為人也。非天之與其剛
健。地之與其直方。內不疑其身。外不疑於人。憂君而不顧
其己。濟物而不求其利者。孰肯悃悃欵欵。出於骨髓。發於
肝膈。如此其切於天下乎。夫天下者。天下之天下也。天子
安。微臣得保其生。不安。微臣不保其死。是以懷其効以天
下為憂。不懷其身以天下為念。知所以責難於君者。所以
懷其身。所以懷其身者。宜及天下如此。况陛下宗廟之重。
其可忽乎。屬之於篇。勉之於上。是在陛下酌之而已矣。謹
對。


[0683-13a]


上權侍郎書



貞元十三年八月日。獨孤郁謹上書於舍人三兄閣下。郁
以世舊。遂獲謁見敘故。大賢之遇郁也。亦不以常交言之。
眷意甚露。郁鬱堙。三年無聞。摧頹折羽而不喜者。非失意
之謂。非尤人之謂。葢將因事自罪而不喜也。借如豫章生
於擁腫小木之中。樵蘇見之。亦以嗟矣。一有不嗟。則必自
與擁腫者亦不多遠也。珠璣混於礫石之中。童子弄之。亦
以驚矣。一有不驚。則必自與礫石者亦不多遠也。鏌鎁臥
[0683-13b]
於鉛鈍之下。下工覩之。固亦知矣。一有不知。則必自與鉛
鈍者亦不多遠也。毛嬙後於宿瘤而行。有目者覩之。固即
分矣。一有不分。則必自與宿瘤者亦不多遠也。苟與乎擁
腫礫石鉛鈍宿瘤輩果殊異。則不能移凡眼所擇。况逃乎
良工巧冶有識者之目哉。今禮部侍郎之目。固亦國之良
工巧冶有識者之目也。於中再擇再不中。是真已為擁腫
礫石鉛鈍宿瘤矣。何止與斯不遠哉。此所以因事自罪而
不喜也。或諭之曰。今之道尚光。子之所以不振者晦遏也。
子之道豐蔀也。子且真有崒天之材而隱植之。有照乘之
珍而密櫝之。有切玉之利而謹橈之。有傾都之艷而
[0683-14a]
深帷之。雖使離婁左執光而右拭眥。迫而索之。固亦不能
知子矣。子何不移植露光。披鋒示貌。使識者覩而駭之。彼
之所誨。固亦郁所不能焉。已必不材也。必不寶也。必不利
也。必不姝也。且遍過於有識者之目。是自揚其短也。已必
材也。必寶也。必利也。必姝也。雖小示其光鋒幹貌於一人。
驚我亦已多矣。所不驚者。是予四事果不足異於族凡也。
郁病直拙。獨大賢於郁分殊。尚不能以亟。况悠悠者與。郁
常行乎時輩之間。多酌其言語善者鄙者。而自減盈消息。
其旨稍有可驚。不敢不於許言者言之。今之後學者。或歎
[0683-14b]
曰。吁後學何所歸哉。此且非宜長者所當聞也。亦非宜長
者所不當聞也。今朝廷先達。病在不能公也。或能公而不
能為力也。覽其文。則贊美稱嗟。無不至也。其間善惡輕重
進退。則心以別矣。此其所以為不能公也。鮮有知其必善
而風鼓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此其所以為公不能為力。致
使遑遑之倫。其下才者亦曰。今夫在位者。其無公歟。其無
心歟。有一善未嘗肯稱也。意曰非我事也。又慮與之談者
不與我符愛也。是使諸子竊竊然自以無聞為不辱。遂相
與擇捷趨邪。紛屯於主司之跡。親者苟能致譽。則不詰其
[0683-15a]
所以致譽者之賢不肖。而曹趨之矣。此實今之躁進苟得
之風也。在朝廷大賢。主而名之。驅而正之。於其善者。扶之
持之。有善而未具者。決之導之。使四方學士。知嚮方焉。何
如其曰非我事也。若使一人曰非我事也。十人曰非我事
也。舉朝廷皆曰非我事也。苟非我事。則無所不非我事。無
所不非我事。則天地之間。無乃已寂寥乎。昔孔子飭詩書
禮樂。以化齊弟子。而至天下。使孔子亦曰非我事也。則今
者安盡聞夫七十子之賢。詩書禮樂之盛。七十子亦曰非
我事也。又孰為播孔子之聖如此其大乎。今文亦如是。朝
[0683-15b]
廷先達亦如是。後之達者亦如是。若不相播。則人文禮義
知己復往之道。不幾乎息乎。郁不肖。辱承大賢之心深矣。
非又敢以假喻自薦也。意欲以大賢擇眾賢。如七十子之
徒。是亦方孔子於大賢也。何如。不宣。郁再拜。


答孟郊論仕進書



某還白。天下病不言久矣。吾子猥貺嘉言。以篤鄙人之志。
是勗天下之心也。幸何獨乎鄙人也。利何獨乎是文耶。夫
言豈一端而已矣。知惡而不言。是使天下之為惡者不思
其懼也。知善而不言。是使天下之為善者不勸其慕也。此
[0683-16a]
二者。天下之達道也。僕嘗論之。安敢不爭斯語。直以阨蒙
摧頹。吾子之所聞見。雖欲激昂以是非。天下其誰一從僕
之所云耶。吾子知僕將宦遊。訪僕曰。是役也。為身之役歟。
為人之役歟。意甚善。古人曰。仕非為貧也。又曰。君子之仕。
行其義也。僕雖不肖。寧獨以衣服飲食犬馬聲色屋室。使
僕之屑屑歟。僕將沈棄蹇連乎。則撫循吾之軀何為也。其
將奮飛騰淩乎。則君之建官行封。豈私吾饑而寒也。又曰。
親戚處乎大位。力主人也。足下之所謂親戚者。曷若僕之
有身耶。足下所待僕者。寧以曲私從義乎。天下之君子。固
[0683-16b]
當有以自力也。粵其果有茂異。僕幸側聞其風。曷敢不踴
躍話道。於彼不識。况親戚之無間乎。苟不能藉此。第僕能
富貴之。且猶莫許。而况又妄於他人耶。又曰。不待位而言
之。大道之言也。信哉。古人有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芻
蕘者得進其狂妄焉。足下念僕孱性。而欲輔僕愚心。共至
公於天下。是直諒多聞之益也。某則何幸。其將責僕以必
聞。以至公之道。為市價於天下也。某何人哉。昔張安世為
大司馬車騎將軍錄尚書事。常有所薦。其人來謝。安世大
恨。以舉賢進能。豈有私耶。謝絕之。有郎功高不調而自言。


[0683-17a]


安世應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執事。何短長而自言
乎。絕不許。己而郎遷幕府長史。郎辭去之官。安世問以過
失。長史曰。將為明主股肱。而士無所進。論者以為譏。安世
曰。明主在上。賢不肖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薦之。
其匿名迹遠權勢如此。彼推揚賢哲。乃公卿大夫四岳十
二牧之職也。而富平陰用。陽不敢當。如僕瑣瑣方困。奈何
以上官他人之任。反以許乎人哉。東野用心。冀有以相照。
幸無以僭越之道。深望於鄙人也。某頓首。


[0683-17b]


與田將軍書



天子賞將軍之勳。自裨校領十萬軍。率給麾幢節符。佩黃
金印者數四。廟祖於京。開東第駟門。號公侯家。子弟姻族。
以將軍故。皆為好官。將軍之勳名。可謂盛矣美矣。然某聞
古人曰。成功不久難處。且物禁太盛。昔者周公以至聖之
德。致太平之功。以成王幼小。不忍而去。召公有不悅色。何
者。勢逼不能無嫌故也。夫以聖處猶難。况非聖哉。故范蠡
畱侯知其然。去之而遠害。昔者李斯為秦破山東從。擒諸
侯。尊秦為天子。秦王以為丞相。任事。秦廷之貴惟斯耳。斯
知盛滿不行。卒為秦擒。韓信為漢誅趙魏。破齊楚。尊漢為
[0683-18a]
天子。漢裂土封王於荊。漢將之貴惟信耳。信不知降挹。一
旦蜚言被疑。卒受呂后之誅。彼二子可謂巧於為人。拙於
為身。故二子始有周呂勳。卒受參夷誅。何則。日務進而不
知退。故今上封足下為公為王。為十萬戶侯。傳子襲孫。居
為夔為龍。出為桓為文。且令召公無不悅色。足下豈不賢
於周公哉。夫今之遊宦者。辛勤數千萬言。得一官。俸不過
三二萬。數僕不過一二人。滿當罷。戀戀不欲去。豈非顧其
利耶。况夫遭時變。即據千里土。權殺生柄。不覺炎燠更變。
歌僮侍兒俳優不離前。為樂萬方以娛情。惟恐其不歡。無
[0683-18b]
纎憂能鑽其胸。豈不願畱之耶。顧其勢不可。是以取古堯
讓天下而長有天下。孫叔敖不悔去者三。願將軍無受吳
張元之說。納馬援鄒陽之策。思畱侯陶朱之舉。悟韓信李
斯之惑。立竇融河西之績。覽郭馬李高數賢之事。稽叔敖
三去之美。昔蔡澤之說范雎也。引鞅起踵以擊奪其位。睢
受說而歸相讓澤。非不知澤情而受市也。葢審理必然。今
某來非縱橫時。豈澤之徒歟。既非奪位而來。又豈欲騁口
衒世。直以惜賢人之業耳。惟將軍無猜焉。


辯文



[0683-19a]


或曰。文所以指陳是非。有以多為貴也。其要在乎彩飾其
字。而慎其所為體也。又曰。文章乃一藝耳。是皆不知上流
之文。而文之所由作也。夫天之文位乎上。地之文位乎下。
人之文位乎中。不可得而增損者。自然之文也。故伏羲作
八卦以象天地。窮極終始萬化。無有差忒。故易與天地準。
此聖人之文至也。但合其德。而三才之道盡。後聖有作。不
能使之為五或七而九洎曲折者。是其文之至也。文字既
生。治亂既形。仲尼作春秋以繩萬世。而褒貶在一字。是亦
[0683-19b]
文之至者乎。然則易卦之一畫。春秋之一字。豈所謂崇飾
之道而尚多之意耶。夫文者。考言之具也。可以革。則不足
以畢天地矣。故聖人當使將來無得以筆削。果可以包舉
其義。雖一畫一字。其可已矣。病不能然。而曰必以彩飾之
能。援引之富。為作文之秘訣。是何言之末歟。夫天豈有意
於文彩耶。而日月星辰不可踰。地豈有意於文彩耶。而山
川邱陵不可加。八卦春秋豈有意於文彩耶。而極與天地
侔。其何故得以不可越自然也。夫自然者。不得不然之謂
也。不得不然。又何體之慎耶。夫天地八卦春秋。惟止於此
者也。吾得定其所云。其不至於此者。惟吾何學焉。吾安能
[0683-20a]
以天下之心也。是則其心卓然絕於俗者。其文不求而至
也。無得子為教。苟於聖達之門無所入。則雖劬勞憔悴於
黼黻。其何數哉。是故在心曰志。宣於口曰言。垂於書曰文。
其實一也。若聖與賢。則其書文皆教化之至言也。徒見其
纎靡而無根者多。紿曰文與藝。嗚呼。


陳岠



岠官泗州徐城令。


朝廷卓絕事記序



余宰邑秩滿。暫寓居於重光寺。空院塊然。無以遣日。緬想
[0683-20b]
人生在世。如白駒之過隙。有美事高烈。猶可稱述。如碌碌
凡愚。河魚草木。隨時凋落。蔑爾無聞。因思朝廷古今耳目
相接。名賢碩德。遺芳餘躅。是非共五十餘條。載為一卷。不
敢傳諸好事。但自抒於鄙懷。時貞元十四年夏六月記。


王真



真。德宗朝官漢州刺史。充威勝軍使。


道德經論兵要義述表



臣真言。臣聞昔者庖犧氏作。承天地。理萬物。猶以為皇道
不足。故寂然思化。精義感通。然則天既不言而生。地既不
[0683-21a]
言而育。故河出龍圖。洛出龜書。所以示其文也。由是得以
畫卦象。制文字焉。逮夫智慧萌生。真樸潛消。則文字之理
又不足。故載誕我元元皇帝。以代天地而言。將善救其弊
者也。是以諄諄然五千之文。殷勤懇惻。斯亦至矣。可謂啟
道德之根源。絕言語之枝葉。比之文章。則三辰昭回於天
也。擬乎動植。則萬物充盈於地也。論其教戒。則百行全備
於人也。何為禮者亂之首。亂猶理也。亂矣。非禮則無以理
之。故曰亂之首也。夫文者武之君也。武者文之備也。斯葢
二柄兼行。兩者同出。常居左右。孰可廢墜。故曰忘戰則危。
[0683-21b]
好戰則亡。是知兵者可用也。不可好也。可戰也。不可忘也。
自軒轅皇帝以兵遏亂。少昊以降。無代無之。暨於三王之
興。雖有聖德。咸以兵定天下。則三王之兵。皆因時而動。動
畢而後戢。戢即不復用也。及至嗣君。或驕或僻。或暴或淫。
或怒或貪。或矜或忌。乃為我師我旅。我國我家。動必取強。
用必求勝。載窮載黷。且戰且前。或不戢而自焚。或無厭而
取滅。塗萬姓之肝腦。快一人之忿慾。毒痡海內。災流天下。
是以道君哀其若此。又不可得而廢去。遂不得已而用之。
夫聖人用兵之道。不以其慍怒也。不以其爭奪也。不以其
[0683-22a]
貪愛也。不以其報怨也。葢整而理之。蓄而藏之。以謹無良。
以威不譓。非用之於戰陣。非用之於殺伐。非用之於田獵。
非用之於強梁。此聖人用兵之深旨也。又怒者逆德也。兵
者凶器也。爭者人之所甚惡也。若以逆德用凶器。行人之
所甚惡。豈容易哉。故曰上德者天下歸之。上仁者海內歸
之。上義者一國歸之。上禮者一鄉歸之。無此四德者。人不
歸也。人不歸則用兵。用兵即危之道也。故謂不祥之器。又
曰死地。所以王者必先務於道德而重用兵也。抑臣又聞
之。創業之主。亡亡以成其功。繼體之君。存存以保其位。故
[0683-22b]
聖人以必不必。則兵戎可得而戢。眾人以不必必之。則戰
伐益興。故道君非獨諷其當時侯王。葢亦防其後代人君
輕用其兵也。由是特建五千之言。故先舉大道至德修身
理國之要。無為之事。不言之教。皆數十章之後。方始正言
其兵。原夫深衷微旨。未嘗有一章不屬意於兵也。何者。伏
惟道君降於殷之末代。征伐出於諸侯。當其時。王已失眾
正之道也久矣。且不得指斥而言。故極論沖虛不爭之道。
柔弱自卑之德以戒之。夫爭者。兵戰之源。禍亂之本也。聖
人先欲堙其源。絕其本。故經中首尾重[:#AS-8178:●]。唯以不爭為要
[0683-23a]
也。夫唯不爭。則兵革何由而興。戰陣何因而列。故道君叮
嚀深誡。其有旨哉。其有旨哉。夫天地何言。陰陽不測。是以
道君強為之名。而立文字。欲人知之。使其行之。非難知也。
非難行也。况我國家祖有道而宗有德。源聖裔而派仙源
乎。唐哉皇哉。不可得而稱也。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聰
明文思。濬哲溫恭。纘十葉之鴻輝。傳千億之命緒。闡皇道
而育萬物。宏帝德而貞百度。寂然不動。神而化之。戢干戈
於方興之時。却行陣於已列之地。無為無事。上德上仁。貴
五千之至言。賤百二之重險。結繩而理。大化克被於生靈。
[0683-23b]
擊壤之歌。至德亟聞於野老。天下幸甚。天下幸甚。臣少習
儒業。長無武功。覩昇平於明盛之時。賴亭育於仁壽之域。
是以不揆庸陋。敢侮聖人之言。甘心從鼎鑊之誅。儌倖納
芻蕘之志。臣伏以道德經文。遠有河公訓釋。中存嚴氏指
歸。近經開元注解。微臣狂簡。豈敢措詞。今之所言。獨以兵
戰之要。採摭元微。輒錄道德經中章首為題。序列如左。各
於題後。粗述元元皇帝聖旨。或先經以始其事。或後經以
終其義。謬將臆度。用達管窺。既無百中之能。庶均萬分之
一。因號曰道德論兵要義述。詞理荒鄙。塵凟宸嚴。無任惶
[0683-24a]
懼戰越之至。謹言。


進道德經論兵要義述狀



右。臣伏以君之至明。貴能下聽。臣之至誠。貴有上聞。微臣
性識庸愚。知慮寡薄。久從戎府。不到朝廷。特蒙陛下曲貸
殊私。擢居重任。四年之內。再領方州。無分聖主憂勤。不救
生靈罷弊。胡顏尸素。久冒寵榮。夙夜兢慚。啟處無地。臣每
伏念筋力駑鈍。無可以驅馳。身命輕微。不足以報効。退難
補過。進實思忠。願獻芻蕘。庶裨萬一。至於上明天道。中酌
人情。下稽地理。莫不竭盡臣子之誠。冀報君父之德。惟詩
[0683-24b]
也三百。義必在於無邪。惟經也五千。理必歸於至正。伏惟
皇帝陛下體至道為人君。以無事理天下。一自臨馭。萬國
康寧。日月不照之鄉。聲教猶暨。霜露表均之地。恩信仍加。
刑罰措而得謂無寃。干戈戢而必不復用。無為無事。雖休
勿休。海內歡娛。天下幸甚。是以微臣狂簡。輒敢竊疏前件
論兵要義述上下兩卷。令離為四卷。幷敘表等。不揆荒蕪。
用申懇欵。伏乞聖慈昭鑒。俯賜優容。布問公卿。式明穿鑿。
然後退死溝壑。臣所甘心。瀝血吐誠。伏待罪責。不勝悃迫
戰越之至。謹差子將尚瓘謹具別封進上。謹奏。元和四年
[0683-25a]
七月日。


鄭太穆



太穆官金州刺史。


上于司空頔書



閣下為南溟之大鵬。作中天之一柱。騫騰則日月暗。搖動
則山嶽頹。真天子之爪牙。諸侯之龜鑑也。太穆幼孤。二百
餘口。饑凍兩京。小郡俸薄。尚為衣食之憂。溝壑之期。斯須
至矣。伏惟賢公息雷霆之威。垂特達之節。賜錢一千貫。絹
一千匹。器物一千事。米一千石。奴婢各十人。分千樹一葉
[0683-25b]
之影。即是濃陰。減四海數滴之泉。便為膏澤。


支喬



喬。貞元時人。


尚書李公造華嚴三會普光明殿功德碑并序




闕一字象至高。六位表陰陽之度。佛乘最妙。四諦斷生滅
之疑。猶患愛水亂流。耶山蔽日。用拯㣥溺於習坎。殖智牙
於大闕十二字之以闕一字律不求髻寶。自得衣珠。至若了義滿
字之元宮。真空妙有之大道。為三藏百法之長。其惟華嚴
道塲者歟。此萬封山門闕五字闕一字闕二字河東節度觀

[0683-26a]
支度營田等處置使北都畱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禮部
尚書兼御史大夫太原尹上柱國隴西縣開國闕八字李公
說之所營建也。我尚書捧日天枝。干霄帝緒。勳逾稷卨。德
邁蕭曹。明鏡懸臺。何秋毫之闕八字闕三字況復詞鋒冠陽
春之華。仁德同愛日之煦。是則九層峻柱。萬里長城。聲政
聞乎王庭。謳歌溢於塞下。至若興土宇之闕五字之梯航。旃
闕二字童子童孫。家至聽法。增上慢之匹夫匹婦。比屋談
元。鳳苑龍城。多新戶牖。豐宮沛寢。倍薦華香。故得邵政感
闕四字闢新施祿俸闕一字因人天證知。存沒沾被。上棟下宇。

[0683-26b]
搆輪奐之福庭。或丹或青。赫莊嚴於梵域。自然膺舟檝之
望。入鳳凰之池。壽日[:#AS-FBED:●]冄彭封闕一字帶礪闕三字靈翼衞千
闕二字八座之應戩穀也。粵若內政保於宜家。中堂合於
進饋。佐君子以仁惠慈愛光啟尚書以盛闕一字信能闕二
夫人闕一字樂安任氏。疎通妙性。黼藻智牙。桃李光於肅

邕。芝蘭茂其靜慎。贊成我尚書集此造殿功德者。其惟
二字夫人之謂歟。自然順坤儀闕三字出世之道。如月之亘。

森菌桂以馨香。如山之容。冥大椿之壽考。以宏鵲巢之美。
式佐甘棠之功。斯蓋夫人之功德也。普光明殿者。即毗盧
闕四字演三

[0683-27a]
處再會之法堂也。觀夫七處九會之樓臺。六峯六天之塔
廟。如瓶沙之苑囿。類須達之園林。何必瞻烏。豈煩偃草。彤
霄赩闕一字詎減天台。綠樹闕二字忽疑靈鷲。南瞻花縣。則櫛
比閈閎。北睨晉山。迺合沓松石。此皆禪師恣心目之所精
選也。我尚書聞微妙之迹。在菡[:#AS-FEED:●]
[:#AS-FBEC:●]欿之峯。闕一字秉鉞事殷
乖於飛蓋巡乃驟迴鸞之札。慰沃禪林。緘龍藏之經。慇
懃正法。初禪師之肇朕華嚴道塲也。濫闕一字一剎一堂
一字設於七處九會。闕二字於善財也。則眾塔星攢乎絕頂。

妙拯於慈氏也。乃諸天雲靄乎㣥峯。蜃氣成樓于上方。月
[0683-27b]
輪作殿於下界。尊經寶闕一字闕一字繒緗闕二字分身眾多
塔廟闕二字明實沈之分野。廣大鹵之有情而已哉。禪師俗
姓元氏。法字道融。鳳翔天興人也。力微皇帝之遠條後魏
闕一字宗皇帝之華緒。外勁竹楨。內闕三字談元乃香象威儀。

傳法則師子奮迅。心學龍樹。德邁天親。操自在之戒珠。揭
無畏之法印。貌正滿月。目凝明星。闕三字闕一字寒輟餔救
餒士無放於闕二字闕一字禁於下山。轉龍藏則惟精惟勤。
禮華嚴則一句一拜。其安禪也。情無散亂。其得定也。身不
動搖。幽明降心。闕三字福地祇叢闕一字而護法山靈闕一字
安人。


[0683-28a]


至若神光瑞井之休祥。梵僧童子之應瑞。貓虎曳練以表
素。文字隱石以呈奇。異跡孔多。此不具載。於是闕一字殿
二字因山搆成。始審曲面勢而工闕一字不瞻星揆日而事

集。將施夏屋之力。果符大壯之規。諒杍人僝功侔造化以
暗會其蕆事也。庀畚鍤以鳧趨鶴躍。駢闕一字木而電耀雷
奔。叢楹戢孖[:#AS-FBEC:●]曰以齊闕二字梁偃蹇以橫亘。仰藻井以反
照。乘鸞鈴而嚮風。五色比象於其間。眾聖列坐儼其內。陽
闥澒洞以互曜。陰牕玲瓏而焜煌。金石之所嚴措。絡珠之
[0683-28b]
所分別。香泥淨鴛鴦之瓦。雨起青煙。寶網散琉璃之文。風
搖佩影。寒暑隔閡於峻宇。日月迴薄於雕甍。目麗譙之崢
嶸。上干碧落。寫高閣之窕窱。下戛闕三字井可以傍窺。烟霞
可以俯闞。寧知非覩史他之移至乾闥婆之幻遊。遲想像
於萬卦。第登陟於三休。豈羨夫崑崙山之九重闕二字陟降
已哉。我尚書成茲紺殿。必有豐碑。且地有靈蹤。山稀巨石。
禪師至懷憂念。寢處無遑。乃杖策諦尋。隨意墾劚。忽逢
三字中碑材礱之斲之。唯除分寸。豈非禪師之所心致。抑

尚書德感之所致也。喬智慙測海。識陋窺天。敢罄芻蕘之
詞。用深功德之海。乃闕一字銘曰。


[0683-29a]


闕二字靈山。疏峯挾障。六天九會。併在其上。陰陽助巧。造
化資匠。如有龍鬼。岑崟肸蠁。若存聖賢。夕護朝降。其一
三字岧蕘化城。闕一字有方廣。闕一字來此京。闕五字岫崢嶸長

驅五蔭。俯就三明。彤梯寶階。普濟㣥生。其二廣殿崇墉。迥出
烟外。繡楹日逼。紺瓦雲靄。寶山真闕六字傳法者。樹別天籟。
闕一字剎垂闕五字 其三聖師高渺。岧然勝輪。嵌空彩閣。繚繞卿

雲。梵響難到。天聲易聞。誰其建之。八座當闕一字豐碑永傳。
闕四字其四


[0683-2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