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68 全唐文-清-周紹良 (master)


欽定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四


[0524-01a]


雍維良



維良。信都棗強人。貞元初官殿中侍御史內供奉。遷主客
員外郎倉部郎中。


對文可以經邦策



問。三雄鼎立。四海瓜分。魏氏獨跨於中原。孫劉割據於南
土。五勝更襲。唯受命以當塗。四大居尊。咸仗義而稱帝。二
十八宿。指躔次於何方。三十六郡。列封疆於何所。醇化懿
綱。非無寬猛之規。愛國治人。自有弛張之度。皇皇祖考。並
[0524-01b]
建鴻名。眇眇子孫。俱聞失德。為功業之厚薄。而存亡之後
先。至如獻納忠規。縱橫武節。既自方於樂毅。或見比於張
良。各有其人。詳諸史傳。所行事迹。咸請縷陳。


對。天命靡常。地變其宗。三雄鼎據。分割乾坤。或利近江海
銀銅之凑。或邑居河洛桑梓之餘。用能仗風雲。采松竹。開
物成務。廣運靖人。至如仰緯星躔。傍分列郡。成都應乎井
絡。建業開於斗牛。若乃發跡譙墟。圖光畢昴。竟能一紫宙
之意。兆黃精之符。然而物運弛張。得失成敗。此關諸天意
也。諒非人事也。豈功業之厚薄。何存亡之先後。長想前修。


[0524-02a]


載述古跡。且為人臣者。善指事之要。專切直之言。然則荀
氏之比張良沈機已迅。葛侯之方樂毅。希古自高。俱能明
允克誠。興光大化。代收其器。人獻其謀。觀國以取肅軍容。
退惡以力扶王室。其理甚博。厥美惟先。畫為九州。時更七
代。徒勤短思。有媿縷陳。謹對。


穆質



質。懷州河內人。舉賢良方正。累擢給事中。改太子左庶子。
出為開州刺史。


[0524-02b]


論喪服疏



臣聞三年之喪。自天子達於庶人。漢文帝以宗廟社稷之
重自貶。乃以日易月。後世所不能革。太子人臣也。不得如
人君之制。母喪宜無厭降。惟晉既葬公除。議者詭辭以甘
時主。不足師法。今有司之議。虧化敗俗。常情所鬱。夫政以
德為本。德以孝為大。後世記禮之失。自今而始。顧不重哉。
父在為母期。古禮也。國朝服之三年。臣謂太重。唯行古謂
得禮。


論服墨衰疏



太子於陛下。子道也。臣道也。君臣以義。則撫軍監國有權
[0524-03a]
奪。父子問安視膳。固無服衰之嫌。古未有服衰而廢者。舒
王以下服三年。將不得問安視膳耶。太子舒王。皆臣子也。
不宜甚異。且皇后天下之母。其父母士庶也。以天下之母
為士庶降服。可也。太子臣子也。以臣子為母降。可乎。公除
非古也。入公門變服。今期喪以下慘制是也。太子晨昬侍。
非公除比。墨衰奪情。事緣金革。今不監國撫軍。何抑奪耶。
子之於父母。禮異而情均。太子奉君父之日遠。報母之日
少。忍使失令名哉。


對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問陸贄作



[0524-03b]



問。皇帝若曰。蓋聞上古有道之君。垂拱無為。以臨四海。不
理而人化。不勞而事成。星辰軌道。風雨時若。邈乎其不可
繼。何施而臻此歟。三代以來。制作滋廣。異文質之變。明利
害之鄉。威之以刑。道之以禮。敦其俗而彌薄。防其人而益
媮。豈澆淳必繫於時耶。何聖賢閒生而莫之振也。朕祗膺
累聖之業。猥居兆人之上。虔恭刻勵。如恐墜失。憂濟庶務。
夕惕晨興。永惟前王之典謨。是憲是則。師大禹以崇儉。法
高宗以求賢。興夏啟之征。作周文之伐。旌孝悌。舉直言。養
高年。敦本業。平均徭賦。黜陟幽明。勵精孜孜。勤亦至矣。然
[0524-04a]
而浮靡不革。理化不行。暴亂不懲。奸犯不息。五教猶鬱。七
臣未臻。鄉黨廢尚齒之儀。烝黎無安土之志。賦入日減而
私室愈貧。廉察日增而吏道愈濫。意者朕不明歟。勢不可
歟。何古今之事同。而得失之效異也。思欲剗革前弊。創立
新規。施之於事而易從。考之於文而有據。備陳本末。將舉
而行。無或憚煩。畧於條對。自頃陰陽舛候。祲沴薦興。仍歲
旱蝗。稼穡不稔。上天作孽。必有由然。屢為凶災。其咎安在。
傳曰。時之不乂。厥罰恒暘。又曰。堯湯水旱。數之常也。二者
相反。其誰云從。今人靡蓋藏。國無廩積。朕屢延卿士。詢訪
[0524-04b]
謨猷。至乃減冗食之徒。罷不急之務。既聞嘉話。亦已遵行。
而停廢之餘。所費尚廣。欲轉輸於江徼。則遠不及期。將搜
粟於關中。則擾而無獲。節軍食則功臣懷怨。省吏員則多
士靡歸。中心浩然。罔知攸濟。子大夫蘊蓄才器。通明古今。
副我虛求。森然就列。匡朕之寡昧。拯時之艱災。畢志直書。
無有所隱。


對。臣聞帝王之理殊塗。而諫諍之道一致。五諫之要同歸。
而直諫之用為急。今朝廷之不聞直聲久矣。伏惟陛下採
唐堯師錫之義。降禹湯罪已之詞。詳延直臣。博求失政。自
[0524-05a]
近古以來。憂勞思理。未有如此其至者。且何患乎不得為
堯舜而已。若欲陛下之德。與天比崇。欲陛下之名。與天無
極。斯乃天之意也。臣之志也。不然者。臣當退從作者七人
之八耳。孰為來哉。制策曰。上古有道之君。垂拱無為。以臨
四海。不理而人化。不勞而事成。星辰軌道。風雨時若。邈乎
其不可繼。何施而臻此歟。三代以來。制作滋廣。異文質之
辨。明利害之鄉。威之以刑。道之以禮。敦其俗而彌薄。防其
人而益媮。豈澆淳必繫於時耶。將聖賢閒生而莫之振也。
臣聞三皇以道化。五帝以德化。故曰修已以安百姓。垂衣
[0524-05b]
而化天下。天何言哉。帝何力哉。無為而已。遂性而已。至道
既往。至德寖衰。而三代之主。先之以禮義。故有法度之制。
質文之變。高其隄防。崇其刑辟。不臻大化。迄可小康。上古
之君。三代之主。教道既異。勞逸自殊。則知理之盛衰。皆德
所致。效在德有優劣。非時有澆淳。繼三代者。其降殺可知
矣。制策曰。朕祗膺累聖之業。猥居兆人之上。虔恭刻厲。如
恐墜失。憂濟庶務。夕惕晨興。臣聞舜禹日兢。湯武日業。皆
前代帝王之所以為理。憂勤之至也。臣竊聞陛下憂勞大
道。勤績庶務。無大無小。必躬必親。靡不關心。靡不經手。勤
[0524-06a]
亦至矣。憂亦至矣。然神太用則竭。形太勞則弊。古人云。人
生處代。如白駒過隙耳。何忽自若如此。又陛下一則罪已。
二則罪已。若然者。復何用宰相乎。何用有司乎。制策曰。永
惟前王之典謨。是憲是則。師大禹以崇儉。法高宗以求賢。
興夏啟之征。作周文之伐。旌孝弟。舉直言。養高年。敦本業。
均平徭賦。黜陟幽明。厲精孜孜。勤亦至矣。然而浮靡不革。
理化不行。暴亂不懲。奸犯不息。五教猶鬱。七臣未臻。鄉黨
廢尚齒之儀。蒸黎無安土之志。賦入日減而私室愈貧。廉
察日增而吏道愈濫。意者朕不明歟。勢不可歟。何古今之
[0524-06b]
事同。而得失之效異也。思欲剗革前弊。創立新規。施之於
事而易從。考之於文而有據。備陳本末。將舉而行。臣聞事
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陛下追惟前王之典謨。是稽
古之道也。然陛下師古為理也。欲何為乎。為皇乎。為帝乎。
為王乎。驅天下之人。欲令歸忠耶。歸敬耶。歸文耶。漢文帝
以清淨為宗。近稱刑措。漢宣帝以刑名律下。亦謂中興。自
古以來。未有不舉綱而目正。不澄源而流清者矣。此亦陛
下熟聞之矣。是憲是則之宜。更申明之。使在下者有所趨
也。臣聞大禹稱三王首者。以其卑宮室。菲飲食。裕人克已。


[0524-07a]


儉之至也。其道堙沒。不嗣久矣。惟陛下獨能師而行之。苟
綸言之可復。則天下之可化。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雖令不從者也。臣聞自古求賢。各以類至。三皇師其
臣。五帝友其臣。三王臣其臣。取其師之禮。黜位而朝之。取
其友之禮。以身先焉。取大臣之禮。以皮幣先焉。陛下欲為
皇。則行事師之禮。欲為帝。則行取友之禮。欲為王。則行取
臣之禮。自昔哲王。則有感夢而行。傅巖惟肖。則有協卜而
出。渭濱親載。則有卑辭以厚禮。湯命五返於處士。則有可
[0524-07b]
就不可屈。備獨三顧於草廬。此皆陛下備聞之矣。臣竊見
國家取賢之道。其禮部吏部。失之遠矣。則制策之舉。最為
高科。以臣言之。不得無弊。且陛下弓旌不出。元纁深藏。無
聘問之先。有投刺自媒者。無軟輪之禮。有躡蹻而來者。支
離於京闕。會計於有司。又廣張節文。妄設條格。禁禦約束。
鄰諸盜賊。防賢之意。甚於防姦。崎嶇困辱。曠日永久。然則
一覩天顏。一承聖問。臣恐皇王佐畧。不可由此而致也。今
之所得者。乃臣輩瑣瑣者耳。彊名曰賢。賢者固如是耶。厚
顏包羞。臣竊自笑。則高宗求賢之意。似或不然。此乃國家
最弊之務。伏惟陛下加恩。重而慎之。陛下文可經天地。武
[0524-08a]
可定禍亂。我武載張。則河壖亡命之寇。既以指朝自滅。我
文載修。則淮瀕逋逃之醜。可以不日自來。道冠古今。功格
上下。夏啟周發。曾何足云。陛下旌孝弟。而孝弟未能化人。
旌之未得其實也。舉直言。而直言未得上達。舉之不得其
人也。養高年。則廢禮已久。未有聞焉。敦本業。則失農者多。
鮮有勸者。平均徭稅。而怨嗟日生。姦贓之吏未去也。黜陟
幽明。而善惡同貫。考課之法未精也。陛下師從儉之遺訓。
則浮靡何患不革。前王之典謨必用。則理化何患不行。行
則暴亂懲。姦犯息。然後禮義可浹。而五教自宣矣。七臣者。
[0524-08b]
豈非孝經所謂天子有諍臣七人乎。今朝廷列官致位。有
以諫為名者。左右前後。拾遺補闕。其數甚眾。不止七人。使
陛下有未臻之歎。其過將有所歸矣。以陛下養高年之禮
著於上。則鄉黨不廢尚齒之儀。均徭之法行於吏。則蒸黎
有安土之志。安土則樂業。樂業則務本。務本則興農。興農
則家給。家給則賦不減而人不貧矣。吏道愈濫者。吏不精
也。臣竊見吏部。課最者遺其實。以資歷為優。試材者失其
本。以書判為上。加以檢驗滋章。牘繁揉。瞶眊淹滯。吏緣為
姦。事壅於上。權移於下。胥徒末品。得擅官府。所以財賄
[0524-09a]
公行。不殊市道。量職求直。價若平準。然古則為官擇人。今
則為財擇官。反古害今。其弊如是。又有通經之目。試文之
科。不同歸於吏部。選之至於此。雖廉察日增。固不及也。若
剗革前弊。明詔固當疾行。創立新規。微臣以為不可。且烈
祖之憲章未改。前王之法度粲然。德輶如毛。在克已而已。
何必改作。然後成功。因人之欲。順天之時。則易從。行古之
道。得理之中。則有據。制策曰。自頃陰陽舛候。祲沴洊興。仍
歲旱蝗。稼穡不稔。上天作孽。必有由然。屢為凶災。其咎安
在。傳曰。時之不乂。厥罰恒暘。又曰。堯湯水旱。歲之常也。二
[0524-09b]
者相反。其誰云從。人靡蓋藏。國無廩積。朕屢延卿士。詢訪
謀猷。至乃減冗食之徒。罷不急之務。既聞嘉話。亦已遵行。
而停廢之餘。所費猶廣。欲轉輸於江徼。則遠不及期。將搜
粟於關中。則擾而無獲。節軍食則功臣懷怨。省吏員則多
士靡歸。中心浩然。罔知攸濟。臣聞旱蝗者。稽諸洪範。為言
不乂之罰也。言之不乂。令之不信也。言者西方金也。金失
其性。為木所傷。木東方少陽。古云陽騰。所以為旱。陽既亢
極。氣又囂蒸。是則介蟲為孽。螽斯為害。臣見比年旱魃為
害已甚矣。則洪範之徵亦明矣。無乃陛下詔令不信乎。抑
[0524-10a]
又聞軍旅之後。必有凶年。其握兵者。不本乎仁義。貪於殘
戮。人用愁苦。怨氣積下。以傷陰陽之和也。則國家兵先於
河北。河北旱蝗隨之。次及河南。河南旱蝗亦隨之。次及關
中。關中又蝗旱。旱既仍歲。蝗亦比年。無乃陛下用兵者不
詳其道也。臣謹稽古典。參於歷代。禳除異術。祈禱多門。至
若貶食省用。稼穡圭璧。求邪於幻術。覬福於釋流。土龍矯
首於通衢。㣥巫分袖而鼓舞。此又從人之欲也。至若兩漢
舊儀。三公當免。卜式著議。宏羊可烹。此又一時之事也。然
俱非救旱之本。去災之道。則有一郡一邑。一宰一牧。勤恤
[0524-10b]
人隱。精達神明。或以身禳。或以心禱。蝗且出境。旱不為災。
牧宰之微。尚或臻此。况陛下尊為天子。德為聖人。神動而
天從。氣使而時變。至誠所感。何往不通。臣伏見陛下去年
八月二日所下德音。避正殿而不居。損常膳而不御。議獄
緩死。掩骼埋胔。詔文始書。害氣將究。詔書始下。和氣自生。
故不旬朝之閒。凶渠殲殄。兵革偃息。甘雨薦降。氛災自銷。
天之監人也。明矣速矣。然則陛下之德。有以動天。天且不
違。况於鬼神乎。若堯湯之災。陰陽之數。此則先儒之言畧
矣。小臣不敢傳疑。惟洪範之徵信也。謹而言之。陛下鑒之
[0524-11a]
可也。臣聞堯之水。湯之旱。而國無捐瘠者。蓄積多而備先
具也。今國家或時不雨。一歲不登。堯湯比之懸矣。人至困
竭。國為空虛者。備之不早。頃所以賦斂無極。怨讟日盈。權
須詭求。朝令夕具。豈不以兵食乎。今蒲同勞師既還。關輔
生人纔息。不急軍食。不煩軍須。則搜粟關中。重擾未可。轉
輸江徼。雖遠可期。關兵食以廩儲。雖節食猶慮費用者多。
則功臣何因而懷怨。擇賢才以實官。雖省員猶慮曠職者
眾。則多士何憂而靡歸。臣聞方內之理亂。由君上之所執。
上有所執。則下有所守。臣竊觀國理。似或不然。無可久之
[0524-11b]
圖。無常備之制。用無本末。舉無條綱。任運而行。應急而化。
若虛舟之觸。用濟江河。如亂絲之棼。望成綸綍。所以遇運
則福至。遇厄則禍生。遇歲惡則勞。遇歲豐則逸。坐迎天命。
不關人謀。聖心浩然。罔知攸濟者。乃彞倫不敘之故。制策
曰。子大夫蘊蓄才器。通明古今。副我虛求。森然就列。匡朕
之寡昧。拯時之艱災。畢志直書。無有所隱。此乃陛下厚禮
眾君子之意。微臣曷足以當之。若臣者。生為唐人。馬牛之
齒。甫以壯矣。道不得行。身不得遂。陋矣賤矣。與螻蟻何異。
然詩書天人之際。皇王經緯之道。三墳六經。九流百氏。前
[0524-12a]
人沿革之要。歷代興亡所由。既嘗經之於心。頗亦備之於
學。雖未之究。可畧而言。至若時政之損益。任賢之得失。刑
辟之有輕有重。生人之或利或病。臣又耳或有所妄聞。身
遠與寡。莫為之先。且無因至陛下言之爾。皇天后土。宗廟
社稷。實宜知臣之心。每用憤發悃歀。隱憂愊臆。激於肝血。
藏於骨髓。思有以一陳之久矣。蒙陛下開天地之德。降雷
雨之施。深詔執事。旁延郡國。俾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
舉。臣也幸。苟有志。人乃舉之。此亦上天降祐皇唐。使陛下
錫臣此便。得有路索言之於上也。若賢與良。則臣豈敢。惟
[0524-12b]
諫與直。或有可觀。言不直。諫不極。是微臣不忠之罪。孤陛
下虛聽之德也。至如忌諱挾誅。誹謗附律。脯醢淫戮。鼎鑊
濫刑。此乃昬主暴君亡國之具。亦陛下之所明知。故臣不
復有虞於聖朝耳。是故竭慮極愚。指陳其切。是耶納而行
之。非也容而宥之。所謂言之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也。謹對。


對雙耦射判



 庚為士雙耦射御於大夫或非之越次辭云非害禮文



將欲觀德。式崇講義。所以大射有諸侯之禮。五善標六義
[0524-13a]
之首。惟庚是時。謬其盛禮。疾徐得中。應采蘩之節。揖讓
而進。忝大夫之耦。既而心平體正。儀備樂和。雖不爭而為
仁。亦發彼而有的。且尊卑異等。在法典而則然。德義同歸。
豈班列而為閒。庚為稽古。或乃謏聞。


與僧彥範書



某偶忝名宦。皆因善誘。自居班列。終日塵㞕。却思昔歲臨
清㵎。蔭長松。接侍座下。獲聞微言。未知何時。復遂此事。遙
瞻水中月。嶺上雲。但馳攀想而已。和尚薄於滋味。深於酒
德。所食僅同嬰兒。所飲或如少壯。常恐尊體有所不安。中
[0524-13b]
夜思之。實懷憂戀。


韋執中



執中。京兆人。河南縣令。歷泉州刺史。


海人獻冰紈賦以四夷即敘海不藏珍為韻




憬彼員嶠兮。阻夫窮海。厥貢冰紈兮。備諸渥彩。產非中夏。
故致用之所資。來自殊方。表懷人之斯在。然則蠶雖土育。
紈實人力。稟鱗角以成質。則或屈或伸。因冰雪以爽容。而
匪雕匪飾。作九服之上貢。應五方之正色。雖寒暑鱗次。必
藉至陰之時。而風土所宜。則異中和之域。既生既育。是準
[0524-14a]
是則。諒因時之所致。實希代之莫識。所美夫得之斯難。所
貴夫遠而能即。亦由我后洪化浹洽。淳風遐被。方五帝而
可六。比三王之可四。是使貢獻遠物。德格異類。爰發跡於
僻界。肆涉遐而執贄。獻土地之所生。攜筐篚之云洎。亦既
覯止。侯其孔臧。不灼不濡。將火鼠以比義。或朱或綠。豈橦
花之足方。既同練雲。繚繞而交映。又似仙花。暐煜而含芳。
閒衮龍以發色。集黼黻以成章。昔包茅不貢。昭周室之壞
法。今冰紈入獻。覩邦家之耿光。非夫混一車軌。茂育華夷。
何則。不遠其遠。獻茲在茲。既有勞於跋涉。亦多歷於歲時。
[0524-14b]
標為貢首。雖一時之可不。獻於君所。知四方之咸熙。是則
其求匪易。其用何珍。儻見加於翦拂。庶暉光之日新。


白雲無心賦以山川出雲天實為之為韻




英英白雲。合莫為質。義則難究。覽之不一。觀其發。雖有類
於知機。稽其理。乃無心而自出。蓋元造之潛運。而神功之
陰[:#AS-84EC:⿰⻖⿱步馬]。時止時行。或徐或疾。結自元氣。生乎㣥山。將離兮孰
制而合。既往兮孰召而還。非欲恢宏自覆乎大荒之際。焉
知酌損不逾於膚寸之閒。徒見其紆餘上漢。繚繞飛天。形
不常而屢易。居靡定而頻遷。謂變通之不倦。將有至於必
[0524-15a]
然。斯乃生有於無。假虛為實。勢乍分於逐火。色暫渝於帶
日。油油裔裔。雖在空而可觀。杳杳冥冥。考攸往而無必。觸
石蒼野。揚埃白泉。不恒厥所。有開必先。搖颺縈空。滅烟光
於遠嶠。輪囷委地。雜波景於遙川。氤氤氛氛。或聚或分。其
散也氣。其興也雲。忽羨溢以洪舒。若練之曳。乍縈紆而交
錯。如絲之棼。所謂化於無象。著於無為。匪知咎於進退。惟
契道而推移。夕隨重陰。則黯以霮䨴。晝混陽景。則煥然赫
曦。歘上騰而蓊蔚。俄謺影以參差。既有遇而必變。則無心
兮可知。然則陰陽不測。天實為之。不然者。雷何憑而隱隱。
[0524-15b]
雨何施而祁祁。雖思慮而不假。何卷舒以應時。儻帝鄉之
可陟。何自致兮在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