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68 全唐文-清-周紹良 (master)


欽定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三


[0523-01a]


劉怦



怦。幽州昌平人。累遷涿州刺史。朱滔稱大冀王。偽署怦范
陽留守。貞元二年滔死。軍中推怦總軍事。詔授幽州大都
督府長史兼御史大夫幽州盧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
彭城郡公。死年五十九。贈兵部尚書。諡曰恭。


與朱滔書



司徒位崇太尉。尊居宰相。恩寵冠藩臣之右。榮遇極矣。今
昌平故里。朝廷改為尉卿司徒里。此亦大夫不朽之名也。
[0523-01b]
但以忠順自持。則事無不濟。竊思近日務大樂戰。不顧成
敗。而家滅身屠者。安史是也。暴亂易亡。今復何有。怦忝密
親。世荷恩遇。默而無告。是負重知。惟司徒圖之。無貽後悔
也。


楊於陵



於陵字達夫。宏農人。舉進士。穆宗朝戶部尚書。拜太常卿
東都留守。寶歷二年授太子少傅。封宏農郡公。以左僕射
致仕。大和四年卒。年七十八。贈司空。諡貞孝。


賀冊皇太后表



[0523-02a]


臣某言。伏奉月日制書。奉太上皇后尊號曰皇太后。坤儀
鎮定。孝德昭升。大義冠於人倫。盛德光於史冊。凡在臣子。
不任抃躍。中賀。臣聞周室興王。文母同其經理。漢皇嗣聖。
明德贊其徽猷。伏惟陛下宏闡睿圖。誕膺昌歷。皇太后宣
明懿範。超邁前修。家國慶靈。慈孝交感。堯門薦祉。延寶祚
於無疆。長信頤神。播歡心於率土。由我愛敬。致茲雍熙。何
幸萬邦之人。親逢千載之運。臣叨承獎任。職守藩條。阻拜
彤庭。雖違於常典。載馳丹懇。倍過於恒情。


[0523-02b]


為崔冀公賀登極赦表



臣某言。送赦書使某人至。伏奉月日恩制。大赦天下。臣聞
獻歲之初也。惟天所以布和。將以發生萬類。故降之春雨。
俾澤及㣥品也。明后始立也。惟君所以施令。將以昭蘇萬
國。故降之以大赦。蓋與人更始也。伏惟陛下道叶千齡。克
膺聖嗣。光乘八葉。式纂鴻休。則高天以布和。法文明以施
令。故大赦天下。殊澤霈然。德及㣥生。宥加殊死。薄賦棄債。
恤孤養老。不頒瑞物。所以戒驕也。節省其用。所以防侈也。
卑宮菲食。所以昭儉也。黜邪去佞。所以懲惡也。任才用能。
所以勸善也。賞勞錄効。所以報功也。睦親敦族。所以明孝
[0523-03a]
也。招諫納言。所以聞過也。尊賢容眾。所以興化也。三事用
殷。六府孔修。九功既備。無得而稱。四海乂安。斯為盛矣。矧
夫省不急之務。損太官之膳。外廢五坊。內減六宮。釋鷙鳥
於長林。縱猛獸於深谷。俾鳥獸咸若。黔黎用康。舉五常之
闕遺。行三皇之聖化。自三皇兩漢以來。無可比也。臣權叨
連帥。職守藩隅。備位明朝。幸逢昌運。不獲與千官接武。稱
慶闕庭。無任。


賀梟賊叛將楊惠琳表



臣某言。臣得當道進奏官高振報。夏州叛將楊惠琳。庸賊
[0523-03b]
匹夫。凶頑習性。憑依壁壘。竊弄干戈。陷我邊鄙之人。將流
蜂蠆之毒。伏惟陛下道包覆育。威貫風雷。乃命戎人。恭行
討罰。文告纔布。已見其攜離。天誅未加。倏從於梟戮。革車
不頓。餽餉靡勞。宸算不遺於指蹤。王師蓋本於無戰。雖巴
庸醜類。樂禍一隅。顧其巢幕之危。因同破竹之勢。妖氛坐
埽。仁壽可期。臣職忝藩條。任分師旅。遠承慶捷。倍萬恒情。
無任踴躍之至。


賀收劒門表



臣某言。伏見正月二十九日制書。以劉闢擢於非次。授任
[0523-04a]
節旄。不立朝章。擅有侵軼。詔命左右神策行營節度使高
崇文領馬步將士嚴礪李庸等計會討伐。臣又得上都進
奏院官高振報。嚴礪下告捷官嚴公貺奏。正月二十二日
復收劒門。破賊五千。斬偽授劒州刺史武德昭訖。又夏州
叛將楊惠琳。援絕城孤。勢窮力屈。王師進襲。計已克平。凡
在遠邇。不勝慶幸。臣某中賀。伏惟皇帝陛下誕敷元德。廣
被文明。寰海乂寧。戎夷款附。蕞爾狂狡。敢縱姦凶。藉方伯
任用之資。乘軍城變故之際。阻兵拒命。肆虐讎鄰。陛下志
在安人。尚為含垢。頃令申諭。許以自新。誠以改過感恩。迷
[0523-04b]
而知復。而乃恣情干紀。長惡不悛。既慝稔而禍盈。俾人怨
而神怒。今戎臣授律。睿畧遐宣。迫脅者知有所歸。忠義者
得以自效。因利乘勢。犄角攻驅。固無遺鏃之勞。佇見輿尸
之變。臣職忝藩服。授任偏師。憤激之誠。倍百常品。無任踴
躍之至。


謝潘侍郎到宣慰表



臣伏奉八月二十四日敕。陛下以江淮旱歉。軫念蒸黎。命
度支鹽鐵轉運使戶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潘孟陽宣諭慰
安。蠲除疾苦。以今月二十九日到臣本州。頒賜詔書。以示
[0523-05a]
恩化。臣及官吏百姓等。咸蒙聖慈。特加存問。爰自城邑。達
於里閭。喜氣浮川。歡聲被野。臣忝守藩服。恭承德音。荷載
寵光。跼蹐無地。中謝。臣聞天覆無私。雖幽必燭。人心有係。
惟聖能通。伏惟皇帝陛下德冠君臨。澤均子愛。一物失所。
如軫於納隍。一人不獲。載懷於馭朽。敷求至理。懋建大和。
明命施行。率土欣戴。臣實庸瑣。叨領方隅。奉陛下亭育之
仁。當海濱旱歉之後。人多遷徙。賦亦逋懸。夙夜憂兢。冰炭
交戰。忽承慈旨。特降使臣。優貸俯及於藩條。勤恤徧加於
凋瘵。以制國用。思致於均平。以勗庶官。俾甄其課效。發號
[0523-05b]
而生靈交暢。先春而和氣導迎。宇雖廣而煦嫗必周。天雖
高而感通寧遠。臣幸逢昌運。薦沐殊私。誓將罄竭駑駘。上
裨萬一。無任激勵踴躍感恩之至。謹遣討擊副使曹序奉
表陳謝以聞。


謝恩宣慰并賜手詔表



臣某言。押領日本國朝貢使迴。伏奉宣聖旨。并賜臣手詔。
寵私累降。荷載難勝。臣某中謝。伏惟皇帝陛下重光嗣聖。
元德升聞。九有來王。萬方率職。以日本國使遠獻琛贄。畢
事旋歸。言念梯航之勞。厚其行李之費。恭承詔旨。伏見天
[0523-06a]
慈。臣當道發遣。素有舊例。今則稍加豐備。上副懷柔。已具
別狀。分析聞奏。


謝手詔許受吐蕃信物表



臣某言。奏事官戴誠迴。伏奉墨敕慰問臣。並以臣所進助
山陵材木收納訖。及吐蕃東道都元帥尚乞悉羅與臣及
邵崇政等信物。並蒙聖慈。許令收領者。殊私累降。感抃難
勝。臣某中謝。臣以庸鈍。叨膺任寄。憑奉聖畧。藩守疆陲。而
亭障無虞。戎夷獻款。每示綏懷之德。願輸臣妾之心。昆夷
喜附於漢疆。禮物遠通於邊將。陛下以覆載之廣。延納是
[0523-06b]
宏。假其專受之名。外示不疑之禮。仰承宏貸。俯積兢慙。今
臣及邵崇政所與迴答信物。並準詔據舊例量事發遣訖。
其敬國清已牒本鎮令勘。待報到續具文奏。又蒙宸慈。特
賜答蕃書本。宣威示信。體遠懷人。俾無飾詐之虞。實感曲
成之道。誓當戮力。以俟一時。永絕虛名。乃臣職分。無任感
荷屏營之至。


謝敕書宣慰表



臣某言。中使馮仙鶴至。伏奉手詔。兼宣口敕。慰撫臣及將
士等。聖恩曲被。戴荷無階。臣某中謝。臣謬承驅策。盪滅凶
[0523-07a]
殘。役未踰時。恩無曠日。九天之上。詔下斯須。千里而遙。威
如咫尺。示臣攻守之勢。勗臣進取之期。斷敵用奇。皆憑睿
畧。指蹤制勝。盡出宸衷。但當戮力悉心。捐軀致命。冀申微
効。仰答鴻私。


為判官郭彥郎中謝手詔表



臣某言。監軍使判官馬某至。伏奉敕書。奉宣口敕。慰撫臣
及將士等。恩獎殊常。寵驚無地。臣某中謝。臣幸承朝命。叨
佐戎旃。無借筯之謀。詎申微効。有挈瓶之智。備守成規。戮
力彼軍。悉心留務。雖事皆關白。旌斾非遙。而職在防虞。城
[0523-07b]
池是切。豈謂常憂罪戾。忽降綸言。每驚寵辱。特荷恩私。聖
澤載覃。不遺於細物。天書忽降。曲賜於賤臣。手捧紫泥。心
馳丹闕。以欣以抃。戴荷無階。上答殊恩。百生多幸。俯慙微
命。萬死難酬。


請修寫銓選簿書奏



臣伏以銓選之司。國家重務。根本所繫。在於簿書。承前諸
色甲敕等。緣歲月滋深。文字凋缺。假冒踰濫。難於辨明。因
循廢闕。為弊恐甚。若據見在卷數。一時修寫。計其功直。煩
費甚多。竊以大歷以前。歲序稍遠。選人甲歷。磨勘漸稀。其
[0523-08a]
貞元二十一年以後。敕旨尚新。未至訛謬。縱須論理。請待
他時。臣今商量。從大歷十年至貞元二十年。都三十年。其
閒出身及仕宦之人要檢覆者。多在此限之內。且據數修
寫。冀得精詳。今冬選曹。便獲深益。其大歷十年向前甲敕。
請待此一件修畢。續條貫補緝。臣內省庸薄。又忝選司。庶
効涓埃。以裨朝典。謹具量補年月。及應須差選官吏。并所
給用紙筆雜功費用。分析如前。


行宮置寢議



園寢非三代制。自秦漢以來。附陵置寢。或遠或邇。則無聞
[0523-08b]
焉。韋元成等議園陵於興廢。初無適語。且寢宮所占。在柏
城中。距陵不遠。使諸陵之寢。皆有區限。故不可徙。若止柏
城。則故寢已燔。行宮已久。因以治飾。亦復何嫌。或曰。太宗
創業。寢宮不輒易。是不然。夫陵域宅神。神本靜。今大興荒
廢。囂役密邇。非幽穸所安。改之便。


祭權相公文



維元和十四年歲次己亥七月丁丑朔六日壬午。尚書戶
部侍郎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宏農郡開國公楊於陵。謹以
旨酒庶羞之奠。敬祭於故相國贈尚書左僕射權公之靈。


[0523-09a]


伏以世濟明德。天資上才。默識中照。襟靈洞開。言成典誥。
筆落風雷。扣寂窮妙。神交思來。百代遐騖。九流兼該。傾詞
人之藪澤。為作者之杓魁。粵自童年。飛聲天下。論交請益。
莫非賢者。荏苒藩服。發揮文雅。遽徹明庭。難留諸夏。騏驥
之步。騁於康莊。鸞鳳之舞。暢於朝野。望九霄於瞬息。指千
里於尋常。遵曲臺之講肄。修諫省之封章。帝曰絲綸。代予
言語。詞之頗僻。政亦乖阻。爾其專掌。爾必師古。亟換官榮。
屢移星序。春泉涌溢。彩翰飛舞。丕變澆訛。裁成訓詁。六官
[0523-09b]
之貳。我踐其五。朗鏡高懸。時髦盡取。陶鈞之柄。義利求分。
詭情異態。抑有前聞。公之雅素。迥拔㣥倫。知以藏用。忠惟
愛君。將所以懲止誇競。儀刑搢紳。豈獨辨是非於毫髮。較
輕重於逡巡而已哉。日居月諸。或處或出。分陜東之憂寄。
統漢上之師律。懋官之典。雖荷於朝章。福善之徵。尚期於
陰[:#AS-84EC:⿰⻖⿱步馬]。如何不淑。大禍俄鍾。方佇朝天之慶。翻成夢奠之凶。
歎人倫之殄瘁。哀令子之疚窮。幸斯文之不泯。將千載之
為宗。於陵爰自壯年。獲承嘉惠。以蕭蘭之菲質。荷松柏之
深契。鍾陵攜手。禁掖連袂。講德談元。依仁遊藝。平生之恨。
常嗟離別之多。零落之悲。何堪衰暮之際。嗚呼。謀及龜策。


[0523-10a]


言旋洛師。風凄晚籟。霧偃靈輀。收淚舉酒。升階致詞。儻交
情之不昧。實神鑒之來思。尚饗。


韋貞伯



貞伯。貞元中官御史中丞。


劾吏部銓選不實奏



貞元七年冬。以京兆府踰濫解選。已授官總六十六人。或
有不到京銓試。懸受官告。又按選格銓狀。選人自書。試日
書跡不同。即駮放。殿選違格文者。不復驗及。降資不盡。或
[0523-10b]
與注官。伏以承前選曹乖謬。未有如此。遂使衣冠以貧乏
待闕。奸濫以賄賂成名。非陛下求才審官之意。


崔元翰



元翰名鵬。以字行。博陵人。舉進士。應博學宏詞賢良方正
直言極諫科三舉。皆甲第。累遷禮部員外郎知制誥。終比
部郎中。


為河東副元帥馬司徒請罷節度表



臣燧言。臣聞享其名者。必有其實。受其賞者。必有其功。臣
以往年奉詔。東征田悅。尋又伏奉恩命。加臣魏博節度使。
方將收其土地。撫彼黎人。致天誅以伸威。布王澤而施惠。


[0523-11a]


不得不居其任。何事而辭。其後摧敗雖多。剪滅則未。其賊
偷延數刻。獨保孤城。田悅以潰亂殞身。田緒以窘迫歸款。
聖恩復加宏貸。悉復舊封。以臣有擒制之所係縲。綏懷之
所降附。人徒之眾。將吏之多。特敕別置保寧軍節度。仍以
臣兼充其使。臣又方以勞來為事。實且慰安其心。尋屬西
討河中。內清關輔。事殷任重。勞力焦神。正在憂虞。未遑辭
讓。今臣舉軍還鎮。解甲息師。况當歉歲未康。疲人方困。若
復虛兼二使。別創兩軍。職任既繁。祿廩逾倍。且臣非有收
[0523-11b]
郡邑壁壘之實。不宜復加名位。非有保城池封畧之才。不
宜別開軍府。而乃妄為繁費。謬積恩榮。在私心懷苟得之
羞。於國典為虛受之失。伏乞罷保寧節度。停臣此使。以保
寧軍兵馬隸屬河東節度。則聖朝有省約之利。愚臣減盈
滿之憂。且臣尊爵大官。窮榮極寵。何待加茲一職。乃為被
以鴻私。今保寧河東軍兵馬。久同征行。以相和協。有同一
體。不必異名。頗亦便安。伏希裁擇。無任悃款之至。


第二表



臣某言。為臣之道。臣實聞之。有難則授命而不敢辭。事君
無苟安之責。已安則避位而不敢處。量己無昧進之譏。况
[0523-12a]
福過忌於滿盈。任重憂於顛覆。臣之所懼。孰以為宜。臣少
無材能。進非經術。因逢屯難。遂効驅馳。陛下每錄微功。累
加高秩。皆緣恩澤。備盡寵光。名列台司。位兼宰輔。總戎巨
鎮。居守舊都。比又以東討魏州。招降頗重。伏奉恩命。別以
為保寧軍節度。又以臣兼充其使。重以四征㣥寇。總帥諸
軍。加臣河東保寧奉誠等軍節度。并管內諸道兵馬副元
帥。臣亦欲懷來款附。統一攜離。以此因循。不即辭避。今者
寇戎剪埽。區宇混同。方將撫綏。無事征伐。則臣不宜復居
副元帥之任。保寧軍將士與河東將士。久同居處。並以和
[0523-12b]
寧。不必別為節度。伏請停此二使。許臣但以河東節度使
鎮守北藩。猶有尊官。又兼寵祿。已為厚甚。不可復加。雖尚
偷榮。近於量力。豈將飾讓於外。實為陳請於中。伏乞聖慈。
俯垂照鑒。臣無任懇款屏營之至。


為河東副元帥馬司徒謝實封表



臣燧言。某月日。中使某乙至。伏奉手詔。復以收河中功。賜
臣實封五百戶。通前為七百戶。功微賞重。恩積生輕。報効
何階。祗懼惟甚。臣某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臣頃奉詔與諸
道同討逆賊。上稟謨算。克致誅夷。越升官榮。真食戶邑。且
[0523-13a]
有後命。再荷殊私。伏以聖德結於人心。皇威加於物表。將
帥克宣其力。凶逆盡伏其辜。此皆國之福也。至若分閫作
藩。秉旄仗節。扞禦患難。翦埽寇讎。此固臣之職也。幸無獲
戾。何以為功。爵秩既崇。封賞又重。絲髮未効。涓塵莫施。雖
復捐軀。豈能上答。無任感荷恐懼之至。


為文武百官請復尊號第一表



臣等言。臣竊觀前代之盛。列辟之英。咸保鴻名。而崇明號。
或配其德。或昭其功。蓋所以揚耿光。彰淳懿。而示遠也。其
有闇然不耀。後嗣何觀。蔽而不揚。㣥臣之罪。伏惟皇帝陛
[0523-13b]
下由正統而臨祚。承聖緒而受圖。稟高明之姿於天。侔博
厚之德於地。端教化之本。制刑禮之中。聲震八區。威加六
合。運造化之柄。靡有不通。成陰[:#AS-84EC:⿰⻖⿱步馬]之功。眾莫能測。是用光
膺聖神文武之號。其後雖逢阨運。尋睹昌期。誠我武之埽
清。猶自咎而抑損。同罪已之義。明愛人之仁。㣥臣等上順
聖心。以成恭德。而退懷大懼。謂掩全功。五年於茲。若墜冰
谷。方今百職皆理。庶績其凝。人用咸和。俗惟丕變。陳師鞠
旅。無犯塞之虞。封疆畫界。無專地之患。四海寧謐。萬類蕃
滋。薄刑溢不寃之聲。逋賦蒙勿收之惠。西成有穰歲之報。


[0523-14a]


南極見壽星之祥。靈貺屢加。天恩允答。豈宜固為菲薄。以
掩盛明。尊號之崇。願復如舊。况臣等親奉平明之理。久蒙
覆露之恩。恥德美之不彰。憂罪戾之將及。伏惟陛下復循
舊典。俯徇㣥心。誠天地神祗內外臣庶之所望也。臣等無
任屏營悃款之至。謹詣朝堂奉表陳請以聞。臣某等誠勤
誠懇頓首頓首。謹言。


第二表



臣某等言。臣等前詣朝堂上表。伏願復加尊號。奉被還旨。
[0523-14b]
未遂懇誠。拳拳禺禺。不勝大願。臣等伏以崇明號。昭盛德。
爰自中古。實為上儀。以至於我祖宗。莫不膺茲典禮。伏惟
皇帝陛下有廣運之德。宏覆載之仁。燭幽以明。威遠以武。
惠澤之被。誠浹洽於八方。英聲之揚。宜越軼於千古。而乃
久為抑損。以守謙恭。事有曠而不遵。禮有缺而未備。臣等
又以為不私與已。是謂至德。有美之而莫敢辭。有非之而
莫敢隱。必推於物。而順於人。既以徇於㣥心。又思叶於古
帝。此皆聖王之事也。且夫虛而失實。則夸耀而誣。質而不
華。則朴畧而固。而王度資於潤飾。帝者務於恢崇。蓋將以
法日月之昭明。配天地之廣大。聳遠人之觀聽。兼前代之
[0523-15a]
軌模。然後表其全功。謂之盡善。不可以方當陛下臨位。㣥
臣在庭。而使鴻名不彰。盛典猶闕。既無以光昭眾美。又無
以丕承舊儀。則臣等蒙恥於今。獲罪於後。實為大懼。敢忘
盡規。尊號之崇。願從㣥議。伏惟陛下俯回宸睠。察納愚誠。
不惟臣等受恩。天下幸甚。無任區區懇迫之至。謹昧死重
詣朝堂奉表固請以聞。臣等誠懇誠勤頓首頓首。謹言。


第三表



臣某等言。臣等前再上表。請加尊號。實以功德俱茂。典禮
宜崇。然而不能鋪陳。無以動寤。愚誠雖竭。天鑒未回。臣某
[0523-15b]
等誠懼誠恐頓首頓首。臣某等謹按白武通曰。號者功之
表也。神農有教田事之勤。燧人有興火食之利。伏羲正五
始。祝融續三皇。人為之名。以美其事。其後帝王之盛。洎我
祖宗之明。咸因人心。而慎古道。雖損益或異。其於表功明
德一也。臣等所以遵有國之令典。采上古之遺文。察人志
於謳謠。觀天意於符瑞。敢以為請。累表陳誠。曩者運丁艱
難。時或順動。陛下思成湯之罪已。念周宣之側身。去徽號
而不稱。垂炯戒而自儆。應天以德。示人以恭。聞於蠻貊戎
夷。告於天地宗廟。是故咸知陛下之志。慕義而歸仁。潛感
[0523-16a]
陛下之誠。垂靈而助順。今者君臣和德。上下叶心。百職畢
修。庶官以序。法令明具。教化流行。方內歡康。天下寧壹。四
人遵業。萬類樂生。嘉應休徵。神物靈貺。形於草木。著於星
辰。而辭之以仁壽未臻。至化猶鬱。遂使德誠可絕。名號未
崇。不告於明神。不示於殊俗。將何以知陛下之戡難。將何
以表陛下之致平。下無以威於四方。上無以報於九廟。其
不可一也。淳古之至化。邈而不追。烈祖之威儀。廢而不續。
其不可二也。庶正㣥官。宗室支屬。西土耆老。太學諸生。黃
冠之倫。緇衣之侶。萬眾伏闕。彌旬織路。而乃不從人心。以
[0523-16b]
違公議。其不可三也。守謙恭卑讓之志。忽光大宏遠之圖。
臣等誠雖至愚。以為大謬。伏以恒久之德。貞夫一也。元始
之義。善之長也。并包覆露。天之大也。清淨元默。道之妙也。
睿智之周物。不可以不稱夫聖也。妙算之無方。不可以不
稱夫神也。行仁義。修典法。歌詩頌。考文章。不可以不稱夫
文也。攘却戎夷。戡翦暴逆。邊兵以整。禁衞以嚴。不可以不
稱夫武也。而合於唐堯乃聖乃神乃武乃文之德。臣某等
謹稽之乾符。叶於古帝。侔德澤之廣。配功業之崇。昧冒萬
死。伏請上尊號曰貞元大道聖神文武皇帝。臣等竭其精
[0523-17a]
誠。發於交感。庶以回日。其能動天。無任屏營懇悃之至。謹
詣朝堂奉表固請以聞。臣某等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謹言。
及大會議戶部尚書班宏又請加奉道字故又改其文博
施不息而萬物以生推功不宰而萬化以成又合於書之
奉若天道之義伏請上尊號曰聖神文武奉道皇帝


第四表



臣某等言。臣等去年九月三度詣闕上表。請復上尊號。懇
悃雖竭。精誠未通。又懼於累塵聖聽。是用中輟。大願未畢。
㣥心靡寧。臣某等誠勤誠懇頓首頓首。臣等生逢昌運。早
[0523-17b]
列清朝。獲睹文明。繼迹賢俊。亦嘗考前載於史氏。訪遺儀
於禮官。至於保鴻名尊號之榮。昭茂功盛德之美。皆烈祖
之垂法。為累代之成規。子孫之所宜丕承。臣下之所宜崇
奉。陛下纂聖緒而臨下。遵令典而制中。則亦俯從公卿大
夫之請。尤膺聖神文武之號。閒者陛下以禍亂之故。特貶
損而自儆。以從一時之宜。信為恭也。今乃欲遂變更而不
復。以廢先祖之典。則若專焉。豈陛下或未之思。然臣等實
以為懼。雖欲行陛下之志。奈先祖之典法何。伏惟陛下因
於憂勞。深自咎責。命祝史告於天地。陳圭幣祠於祖宗。布
於㣥臣。聞於兆庶。固能降開祐之福。致感悅之誠。咸和以
[0523-18a]
叶心。盡瘁而畢力。弻成神造。康濟艱難。寇逆埽除。暴強擾
順。侯衞奉守屏之職。夷狄為來庭之賓。兵戎不興。邊鄙不
聳。文軌同於四海。貢賦修於九州。至若時候將。必惟思而
內省。皇情微軫。遂交感而潛通。陰陽和而風雨時。年穀熟
而財用足。休祥數見。福應屢臻。此皆天地祖宗。垂靈錫祉。
以成陛下之志。明無不荅不享之咎也。陛下宜承天意。以
悅神心。增修盛儀。再加明號。崇昭報之禮。表恢復之功。而
辭以仁壽未臻。至化猶鬱。則若尚懷不足。以要天地祖宗。
雖有固讓之勤。而非重請之義。且夫號者。其來尚矣。燧人
[0523-18b]
神農。各旌其事。湯以甚武。而曰武王。迨我祖宗。亦崇高古
道。垂著新法。陛下獨為辭讓。以守謙沖。則皇王將有媿於
前。祖宗將不悅於後。而帝德是非之辨。固有所歸。國典異
同之文。後難以守。且陛下本為炯誡。以示敬恭。誠謙德也。
今以先王之道。而不敢不法。烈祖之訓。而不敢不承。又謙
德之大也。若乃守獨善而遺公議。執小讓而忽宏規。違臣
庶之心。廢祖宗之典。乃所以失陛下之恭德。又徒以掩陛
下之全功。臣等雖誠至愚。竊所不取。輒敢徵之國典。酌於
經義。取貞者事之幹。元者善之長。以配聖謨神化之盛。


[0523-19a]


文德武功之崇。叶紀年之嘉名。遵舊號之美稱。以如開元
故事。謹昧冒萬死。請上尊號曰貞元聖神文武皇帝。伏惟
皇帝陛下沛然回慮。俯徇㣥情。然後聖德之光昭。元功之
茂著。後代得揚盛美而鏡至清。是㣥臣之願也。不勝懇迫
之至。謹復奉表詣闕固請以聞。臣某等誠勤誠懇頓首頓
首。謹言。


第五表為文武百僚太子少保于頎以下作




[0523-19b]


臣頎等言。臣等伏以尊號未復。累表陳情。伏奉詔旨。固守
謙恭。臣頎等上援天地神靈。次奉祖宗典法。列經義而順
古。因人心以從時。詞繁而不能陳明。誠竭而未蒙察納。德
美盛而猶蔽。憲度缺而莫修。罪戾是憂。冰炭交集。臣頎等
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臣頎等伏以先王之道。由大中而可
久。近古之化。以彌文而益彰。則守謙而為恭。不如立中而
垂法。表樸而禮畧。不如文明而化光。况於文質異時。而國
家自有制度。豈直為一王之法。固以過三代之文。其於規
模。信為宏遠。陛下嗣訓先祖。貽謀後聖。當踐修以纂承。奚
變更而廢墜。臣等又伏讀詔書曰。遐想哲王。則自燧人神
農殷湯之時。有其事也。又曰。欽若典訓。則自代宗肅宗元
[0523-20a]
宗而上。有其儀也。又曰。所誡者滿。所尚者謙。守之以誠。期
於終始。臣等以為去鴻名而貶損。謙之始也。遵舊典而奉
承。謙之終也。造次而未嘗違於禮。守之以誠也。敬恭而無
或蹈於專。所誡者滿也。又曰。虛美崇飾。所不敢當。伏惟皇
帝陛下恤人之心。動天之德。致理之文教。戡難之武功。著
於頌聲。光於史氏。上有其實。無虛美之謙。下盡其誠。非崇
飾之偽。又曰。勉一乃心。共康庶政。曩者公卿大夫。侍御攜
僕。或從扞牧圉。或備持戈矛。蓋有同力之誠。而無離德之
閒。今者四嶽㣥后。九土庶邦。外自藩維。內及宗室。黃髮耆
[0523-20b]
老。青衿諸儒。或僉以同辭。或遠而抗疏。一心之効也。㣥材
序進。百職交修。烽燧不驚。兵戎以息。鑽鑿不用。獄訟以衰。
六氣和而風雨時。五穀昌而倉廩實。庶政之康也。誠由教
化。以致雍熙。自當冠於皇王。寧復謝於堯禹。宜加明號。以
表成功。陛下雖以為辭。臣等未知其說。又伏奉詔旨。令臣
等斷表。伏以君親一致。臣子一例。而春秋之義。以王父命
辭父命。不以父命辭王父命。則臣頎等得遵先帝之典。以
違陛下之詔。謹冒昧萬死。伏請復上尊號如前。不勝惶懼
懇迫之至。謹復詣朝堂奉表固請以聞。臣頎等誠惶誠恐
[0523-21a]
誠勤誠懇頓首頓首。謹言。


第六表



臣頎等言。臣等今月七日所上表。昨十五日下詔旨如初。
辭讓愈固。臣等感謙沖於盛德。而私有舊典隳廢之憂。懼
煩凟於聖聽。而內懷微誠懇迫之切。進退兢惕。不知所措。
臣頎等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臣頎等伏以為事貴舉其中。
立名惡浮於實。得其中不宜變之而失正。有其實不必避
之以為恭。况以祖宗之矩儀。國家之典制。陛下道尊教備。
德博化光。奚取於貶損而自卑。朴畧而太者也。昔漢宣帝
[0523-21b]
謂元帝曰。我漢家自有制度。諸葛孔明誡其主曰。不宜妄
自菲薄。前史載之詳矣。幸陛下思之。臣等又為執小讓之
賢。不足以方得禮合度之善。去鴻名之敬。不足以補變法
改作之專。陛下行之。將何所守。伏以高祖受茲明命。歷代
承以聖德。至陛下又有下武繼文重熙累盛之美。不可謂
德之不嗣也。躬上聖之資。合至神之化。戡禍亂制夷狄之
武。修禮樂垂憲度之文。不可謂實之不孚也。比年以來。俗
化斯厚。人少犯法。吏無舞文。獄犴將空。桎梏不用。可謂人
皆遷善。豈曰俗未勝殘。若固辭之。所未悟也。况於尊號
[0523-22a]
之美。陛下已受於初。去之既由於艱虞。復之宜因於康靖。
若示其罰。不旌其功。何以知區宇之削平。何以知宗廟之
紹復。似非陛下之本意。但自欲改先祖之遺儀耳。內外臣
庶。跋履山川。思報主恩。誓雪讎恥。亦欲攄其宿憤。表其成
勞。陛下猶掩鴻名。不彰其事。則此等有如未盡。不以為歡。
倘陛下以自咎責之心。尚或未弭。則㣥臣不能匡輔之罪。
是亦未除。將何以蒙陛下之恩私。將何以受陛下之爵賞。
君猶含垢。臣以偷榮。㣥下之情。必深反側。又無以示於萬
古。無以威於四夷。皆非遠圖。且乖大體。臣等懷此數者。悢
[0523-22b]
悢而不能自安。謹冒昧萬死。重違詔旨。伏請復上尊號。以
如前表。伏惟皇帝陛下思聿修無念之言。顧屈己從人之
義。再膺大典。俯徇㣥心。因來月謁太清宮太廟。郊祀上帝。
遂以告祠。實臣等之至誠。實臣等之厚幸。不甚惶懼懇迫
之至。謹復詣朝堂奉表固請以聞。臣等誠惶誠恐誠勤誠
懇頓首頓首。謹言。及大會議國子祭酒韓洄請歷數近日
徵應祥瑞故又改其文如後表又伏見陛下以今年四月
以來方當雩祭之修而有旱備之請纔期而未害於物深
軫念而將恤其人氣潛通而交感以和澤旋流而滂霈思
遠由是風雨時而霜雹不降稼穡茂而蝗螟不生農功以
成年穀大熟休祥數見福應屢臻仁木連理而垂陰嘉禾
同穎而挺秀壽星舒景炎之盛芝草布葩英之重白麞凝
彩而雪暉蒼烏取象於天色將徧於


[0523-23a]
郡國相繼於歲時右具如表


為百官賀舒州甘露表



臣某等言。伏見舒州奏。懷寧縣界天柱山東南谷寺降甘
露。今月五日下尚書省者。臣等謹按皇王以來圖牒所載。
皆以為天地之合。神靈之精。感中和之茂育。彰太清之至
理。故鶡冠子曰。聖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萬靈。
則甘露下。禮曰。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則甘露降。伏惟
皇帝陛下元化醇茂。沐澤汪洋。合覆幬持載之功。配高明
博厚之德。恩加㣥物。禮及百神。可謂同符。實如前載。又據
[0523-23b]
舒州刺史宇文適所奏。云天柱山者。柱石之象也。表山岳
之靈。懷寧縣者。寧謐之義也。表懷柔之理。伏以遠夷懷恩。
輔臣納忠。觀其所言。信而有理。臣等親聞聖政。獲覩殊祥。
無任。


與常州獨孤使君書



月日。崔元翰再拜上書郎中使君閣下。天之文以日月星
辰。地之文以百穀草木。生於天地而肖天地。聖賢又得其
靈和粹美。故皆含章垂文。用能裁成庶物。化成天下。而治
平之主。必以文德致時雍。其承輔之臣。亦以文事助王政。


[0523-24a]


而唐堯虞舜禹湯文武之代。則憲章法度禮樂存焉。臯陶
伯益伊傅周召之倫。則誥命謨訓歌頌傳焉。其後衞武召
穆吉甫仍叔。咸作之詩。並列於雅。孔聖無大位。由修春秋。
述詩易。反諸正而寄之治。而素臣邱明游夏之徒。又述而
贊之。推是而言。為天子大臣。明王道。斷國論。不通乎文學
者。則陋矣。士君子立於世。升於朝。而不繇乎文行者。則僻
矣。然患後世之文。放蕩於浮虛。舛馳於怪迂。其道遂隱。謂
宜得明哲之師長。表正其根源。然後教化淳矣。閣下紹三
[0523-24b]
代之文章。播六學之典訓。微言高論。正詞雅音。溫純深潤。
溥博宏麗。道德仁義。粲然昭昭。可得而本。學者風馳雲委。
日就月將。庶幾於正。若元翰者。徒以先人之緒業。不敢有
二事。不遷於他物。而其顓蒙樸騃。難以為工。抗精勞力。未
有可採。獨喜閣下雖處貴位。而有仲尼誨人不倦之美。亦
欲以素所論撰。貢之閣下。然而未有暇也。不意流於朋友。
露其嗤鄙。而乃盛見稱歎。俯加招納。顧惟狂。何以克堪。今
謹別貢五篇。庶垂觀察。儻復裦其一字。有踰拱璧之利。假
以一言。若垂華衮之榮。不宣。元翰再拜。


判曹食堂壁記



[0523-25a]


古之上賢。必有祿秩之給。有烹飪之養。所以優之也。漢時
尚書諸曹郎。太官供膳。春秋時。齊大夫公膳日雙雞。然則
天子諸侯於其公卿大夫。蓋皆日有饔餼。有唐太宗文皇
帝克定天下。方勤於治。命庶官日出而視事。日中而退朝。
既而晏歸。則宜朝食。於是朝者食之廊廡下。遂命其餘官
司。洎諸郡邑。咸因材賦。而興利事。取其奇羨之積。以具庖
廚。謂為本錢。雜有遺法。列曹掾史之於郡上丞諸曹郎。推
本其位。又諸侯大夫之比。其有食也。於古義最為近之。凡
[0523-25b]
聯事者。因於會食。遂以議政。比其同異。齊其疾徐。會斯有
堂矣。則堂之作。不專在飲食。亦有政教之大端焉。越州號
為中府。連帥治所。監六郡。督諸軍。視其館轂之衝。廣輪之
度。則彌地竟海。重山阻江。銅鹽材竹之貨殖。舟車包篚之
委輸。固已被四方而盈二都矣。其人處險而怙富。易擾而
難理。事之紛錯。差於他州。而亞於荊揚幽益諸府舊矣。故
其設官之制。劇曹皆二人。而紀綱之職。亦分為兩。以統其
事。以其府署之內。建旆設旄之盛。飛纓薦紳之眾。堂皇閈
閎之壯。而食堂之制。陋而不稱。期年。故太子少師皇甫公
來臨是邦。始更而廣之。居麗譙之西偏。背崇墉以南嚮。而
[0523-26a]
其棟梁梠桷。則皆松柏楩楠。縱施五筵。衡容八几。洞以二
門。挾以四牕。有爽塏之美。無濕燠之患。頤神寧體。君子攸
處。後二歲。而御史大夫崔公為之備食器。增食物。虞人之
獻禽者必分焉。故其鼎俎有芻豢之羊豕。田獲之麋鹿。鱉
蜃鮐魚[:#AS-FBED:●]比之異。橘柚筍蒲之新。庶物豐矣。由飲食以觀
禮。由禮以觀禍福。由議事以觀政。由政以觀黜陟。則書其
善惡而記其事。宜在此堂。乃列其名氏。繫以年月。敘之於
後。各以其職相從云。


右補闕翰林學士梁君墓誌



[0523-26b]


唐右補闕翰林學士皇太子諸王侍讀史館修撰梁君。諱
肅。字寬中。其先安定人。繇漢魏已降。至於隋氏。世有爵位。
家貴門盛。刑部尚書邯鄲公曰毗。君之五代祖。以至於唐
朝散大夫右臺侍御史趙王行臺記室宜春公曰敬。實公
之高祖。朝散大夫右臺侍御史曰愕。君之曾祖。祖昱。終於
莫州任邱令。父逵。止於司禦率府兵曹參軍事。安卑於燕
薊。避亂於吳越。故其世少衰焉。君嘗為司禦府君靈表。以
表其墓。自敘其世系甚備。公建中初以文詞清麗應制。授
太子校書。請告還吳。相國蘭陵蕭公薦之。擢授右拾遺修
[0523-27a]
史。以太夫人羸老。有沉痼之疾。辭不應召。其後淮南節度
使吏部尚書京兆杜公表為殿中侍御史內供奉。管書記
之任。非其所好。貞元五年以監察御史徵還臺。於是備諫
諍而侍於大君。傳經術而授於儲后。典文章於近署。垂勸
戒於東觀。授赤紱銀印之錫。聞者榮之。九年冬十有一月
旬有六日。寢疾於萬年之永康里。享年四十有一。詔贈禮
部郎中。賻以布帛。十年春正月二十八日。葬於京師之南
小趙村之原。子徽之宏之。俱未冠。嘗學文矣。幼子未名。小
字振振。夫人京兆韋氏。抱之以縗。從其輤車。哀感行旅。嗚
[0523-27b]
呼。君之寓於江南。年十六而先府君歿。事祖母以至孝聞。
在羈旅之中。當離亂之際。貞固而未嘗忘於道。廉讓而未
嘗虧於義。年十八。趙郡李遐叔河南獨孤至之始見其文。
稱其美。由是大名彰於海內。四方之諸侯洎使者之至郡。
更遣招辟而賓禮之。其升於朝。無激訐以直已。無逶迤以
曲從。不爭逐以務進。不比周以為黨。退則澹然而居於一
室。傲遺乎萬物。貫極乎六籍。旁羅乎百氏。考太史公之實
錄。又考老莊道家之言。皆覩其奧而觀其妙。立德玩詞以
為文。其所論載諷詠。法於春秋。協於謨訓。大雅之疏達而
[0523-28a]
信。頌之寬靜形焉。博約而深厚。優游而廣大。其三占之遺。
有文集三十卷。為學者之師式。嘗著釋氏止觀統例。幾乎
易之繫辭矣。前後五歲。職必更於清顯。擢必首於俊造。歿
之日。位未及於裦贈之典。然而天子憯怛悼痛。恩有加焉。
假之以壽。則將有器使之寄。柄用之重。是直屈於短夭而
無命。非不遇也。執友博陵崔元翰哀之。乃為銘於墓門。識
其邱隴。銘曰。


懿文德。垂典則。以藻身。又華國。命之短。哀何極。



[0523-2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