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68 全唐文-清-周紹良 (master)


欽定全唐文卷四百三十


[0430-01a]


李翰




翰字子羽。第進士。上元中官衞縣尉。入為侍御史。累遷左
補闕翰林學士。大歷中卒。


蘇州嘉興屯田紀績頌并序




禹平水土。溝洫之功大。棄粒蒸人。稼穡之務重。自古有國
家。未嘗不率由斯道。底慎其業。故登平足以厚生殖。禍難
[0430-01b]
足以定凶災。未有易此而能理者。自羯戎亂常。天步多艱。
兵連不解。十有四年。因之以饑饉。重之以夭札。死者暴露。
亡者惰游。編版之戶。三耕其二。歸耕之人。百無其一。將多
於官吏。卒眾於農人。古者八家為鄰。一家從軍。七家從之。
猶曰興師十萬。內外騷動。不得操農桑者七十萬家。今乃
以一夫家食一伍。一餘子衣一卒。師將不立。人將不堪。此
聖上所以旰食宵興。求古今令典。可以濟斯難者。莫出乎
屯田。廣德初。乃命相國元公倡其謨。分命諸道節度觀察
都團練使統其事。擇封內閒田荒壤。人所不耕者為之屯。
求天下良材善政。以食為首者掌其務。屯有都知。㣥士為
之。都知有治。即邑為之官府。官府既建。吏胥備設。田有官。


[0430-02a]


官有徒。野有夫。夫有任。上下相維如郡縣。吉凶相恤如鄉
黨。有誅賞之政馭其眾。有教令之法頒於時。此其所以為
屯也。雖天子命之。股肱贊之。至於宣上命。齊下力。經地域。
制地事。辨土宜。均土法。穡器。修稼政。陳三省之種而敬其
始。考九農之要而成其終。則都知之職。專達其事焉。詎可
以非其人哉。浙西觀察都團練使御史中丞兼吳郡守贊
皇公。經國大賢。憂公如家。慎擇厥官。以對明命。浙西有三
屯。嘉禾為大。乃以大理評事朱自勉主之。且揚州在九州
[0430-02b]
之地最廣。全吳在揚州之域最大。嘉禾在全吳之壤最腴。
故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公首選
於眾。獨當其任。有寬惠和之德。知艱難勤儉之事。政達乎
本。智通乎時。仁愛足以結下。機權足以成務。嘉禾土田二
十七屯。廣輪曲折千有餘里。公畫為封疆屬於海。濬其畎
澮達於川。求遂氏治野之法。修稻人稼穡之政。芟以殄草。
剔以除木。風以布種。雨以附根。頒其法也。冬耕春種。夏耘
秋穫。朝巡夕課。日考旬會。趨其時也。勤者勞之。惰者勗之。
合耦助之。移田救之。宣其力也。下稽功事。達之於上。上制
祿食。復之於下。敘其勞也。至若義感於內。誠動於中。


[0430-03a]


徇國忘家。恤人猶已。野次露宿。簞食瓢漿。盡四體之勤。趨
一時之役。大寒栗烈。而猶執鼖鼓。盛暑赫曦。而不傳車葢。
如登高去梯。與之死生。投醪均味。忘其饑渴。然後知仁義
之政。必見於耕穫。井田之法。可施於甲兵。夫如是。人將竭
其力。地將盡其利。天將與其時。自贊皇為郡無凶年。自朱
公為屯無下歲。元年冬。收入若干斛。數與浙西六州租稅
埒。朝嘉厥庸。授廷尉評。公又稽氣授時。如前代法。有白雀
集於高豐屯廩。蓋大穰之徵也。屯官某乙等。聚而稱曰。初
[0430-03b]
公為屯。人有二懼焉。邑人懼其暴。屯人懼其擾。今溝封犬
牙。而不相侵。疆場日履。而人不知。方舟而上。以饋師旅。此
功及於國也。登量而入。以寬征稅。此德加於人也。古者智
效一官。政修一鄉。猶歌之咏之。手之足之。况朱公之績。如
此其大者乎。遂相與斵琬玉。表阡陌。南陽太守。豈專刻石
之功。桐鄉嗇夫。終踐大農之位。其辭曰。


茫茫九區。陽九[:#AS-8850:⿰足⿸厂⿱田坴]災。兵荒瘥札。田卒汙萊。天步未移。連師
滿野。不耕不穫。仰食於下。嗷嗷遺人。餬口饋軍。帝曰予憂。
爰立其屯。且戰且耕。古之善經。辟師肅祗。王命是將。嘉禾
之田。際海茫茫。取彼榛荒。畫為封疆。朱公莅之。展器授方。


[0430-04a]


田事既飭。黎人則康。我屯之稼。如雲漠漠。夫伍棊布。溝封
綺錯。朱公履之。勸耨趨穫。稂莠不生。螟蝥不作。歲登億計。
征寬稅薄。息我蒸人。遂其耕鑿。我屯之庾。如京如坻。嘉量
是登。方舟是維。贊皇獻之。達於京師。飽我六軍。肅將天威。
畎距於溝。溝達於川。故道既湮。變溝為田。朱公濬之。執用
以先。浩浩其流。乃與湖連。上則有塗。中亦有船。旱則溉之。
水則泄焉。曰雨曰霽。以溝為天。俾我公私。永無饑年。公田
翼翼。私田嶷嶷。不侵其畔。不犯其穡。我倉既盈。爾廩維億。
[0430-04b]
屯人熙熙。邑人怡怡。不擾其務。不干其時。我無爾暴。爾無
我欺。我有官屬。朱公訓之。我有徒侶。朱公恤之。我有眾役。
朱公率之。我有微功。朱公序之。起於田中。印綬纍纍。何以
况之。福祿如茨。何以久之。刻篆於碑。


進張巡中丞傳表



臣聞聖主裦死難之士。育死事之孤。或親推轜車。或追建
封邑。厚死有以慰生。撫存有以答亡。然後君臣之義。貫以
生死。激勸之道。著於存亡。君所以不遺於臣。臣所以不背
其君。君恩臣節。于是乎立。伏見故御史中丞贈揚州大都
督張巡。生於昌時。少習儒訓。屬逆胡搆亂。凶虐滔天。挺身
[0430-05a]
下位。忠勇奮發。率烏合之眾。當漁陽之鋒。賊時竊據洛陽。
控引幽朔。驅其猛銳。吞噬河南。巡前守雍邱。潰其心腹。及
魯炅以十萬之師。棄甲於宛葉。哥舒以天下之眾。敗績於
潼關。兩宮出居。萬國波蕩。賊遂僭盜神器。鴟峙兩京。南臨
漢江。西逼岐雍。㣥師遷延而不進。列郡望風而出奔。而巡
獨守孤城。不為之卻。賊乃遶出巡後。議圖江淮。巡退軍睢
陽。扼其咽頷。前後拒守。自春徂冬。大戰數十。小戰數百。以
少擊眾。以弱制強。出奇無窮。制勝如神。殺其凶醜。凡九十
餘萬。賊所以不敢越睢陽而取江淮。江淮所以保全者。巡
[0430-05b]
之力也。孤城糧盡。外救不至。猶奮羸起病。摧鋒陷堅。俾三
軍之士。噉膚而食。知死不叛。及城陷見執。終無撓詞。顧叱
兇徒。精貫白日。雖古之忠烈。何以加焉。伏以光天文武大
聖孝皇帝陛下聰明文思。睿哲神武。提一旅之眾。復配天
之業。賞功裦節。大賚㣥臣。遂贈揚州。官及其子。此誠陛下
發德音之美也。而議者或罪巡以食人。愚巡以守死。臣竊
痛之。今特詳其本末。以辨巡過。以塞眾口。惟聖聰鑒焉。臣
聞人稟教以立身。刑原情而定罪。故事有虧教。則人道不
列。刑有非罪。則王法不加。忠者臣之教。恕者法之情。今巡
[0430-06a]
握節而死。非虧教也。析骸而爨。非本情也。春秋之義。以功
覆過。咎繇之典。容過宥刑。故大易之戒。遏惡揚善。為國之
體。錄用棄瑕。今眾議巡罪。是廢君臣之教。絀忠義之節。不
以功掩過。不以刑恕情。善遏惡揚。錄瑕棄用。非所以獎人
倫。明勸戒也。且逆胡背德。人鬼所仇。朝廷衣冠。沐恩累代。
大臣將相。從逆比肩。而巡朝廷不登。坐宴不與。不階一伍
之眾。不假一節之權。感肅義旅。奮身死節。此巡之忠大矣。
賊勢憑陵。連兵百萬。巡以數千之眾。橫而制之。若無巡則
無睢陽。無睢陽則無江淮。賊若因江淮之資。兵彌廣。財彌
[0430-06b]
積。根結盤據。西向以拒王師。雖終於殲夷。而曠日持久。國
家以六師震其西。巡以堅壘扼其東。故陝鄢一戰。而犬羊
北走。王師因之而制勝。聲勢纔接而城陷。此天意使巡保
江淮。以待陛下之師。師至而巡死也。此巡之功大矣。古者
列國諸侯。或相侵伐。猶有分災救患之義。况諸將同受國
恩。奉辭伐罪乎。巡所以固守者。非惟懷獨克之志。亦以恃
諸軍之救。救不至而食盡。食既盡而及人。乖其本圖。非其
素志。則巡之情可求矣。設使巡守城之初。已有食人之計。
損數百之眾。以全天下。臣猶曰功過相掩。况非其素志乎。


[0430-07a]


在周典之三宥。其一曰宥過失。故語巡之忠。則可以敦世
教。議巡之功。則可以繫中興。原巡之情。則可以宥過失。昔
夫子作春秋。明裦貶。齊桓公將封禪。畧而不書。晉文公召
王河陽。書而諱之。蓋以匡戴之功大。可以掩僭禪之過也。
今巡蒼黃之罪。輕於僭禪。興復之功。過於匡戴。罪疑惟輕。
功疑惟重。聖人之訓。昭然可徵。臣故謂巡者足可以為訓
矣。臣又聞罰不及嗣。賞延於世。此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今
巡子亞夫。雖受一官。不免饑寒之患。江淮既巡所保。戶口
[0430-07b]
充完。臣謂宜封以百戶。俾食其子。臣又聞強死為厲。游魂
為變。有所歸往。則不為災。巡既身首支離。將士等骸骼不
掩。臣謂宜於睢陽城北。擇一高原。招魂葬送巡并將士。大
作一墓而葬。使九泉之魂。猶思效命。三軍之眾。有以輕生。
既感幽明。且無寃厲。亦國家志過旌善。垂戒百世之義也。
臣少與巡游。巡之生平。臣所悉知。今巡死大難。不覩休明。
惟期令名。是其榮祿。若不時紀錄。日月寢悠。或掩而不傳。
或傳而不實。而巡生死不遇。誠可悲焉。臣敢採所聞。得其
親覩。撰傳一卷。昧死獻上。伏惟陛下大明在上。廣運臨下。
仁遐之德。洽於艱難。有善必紀。無微不錄。儻以臣所撰。編
[0430-08a]
列史官。雖退死邱壑。骨而不朽。臣翰誠惶誠恐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


通典序



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勞而少功。何哉。其患在於習之不精。
知之不明。入而不得其門。行而不由其道。何以徵之。夫五
經㣥史之書。大不過本天地。設君臣。明十倫五教之義。陳
政刑賞罰之柄。述禮樂制度之統。究理亂興亡之由。立邦
之道。盡於此矣。非此典者。謂之無益世教。則聖人不書。學
者不覽。懼人冥煩而無所從也。先師宣尼。祖述堯舜。憲章
[0430-08b]
文武。七十子之徒。常宣明大義。三代之道。百代可師。而諸
子云云。猥復制作。由其門則其教已備。反其道則其人可
誅。而學者以多閱為廣見。以異端為博聞。是非紛然。塞胸
滿腹。鴻洞茫昧。而無條貫。或舉其中不知其本。原其始不
要其終。高談有餘。待問則泥。雖馳驅百家。日誦萬字。學彌
廣而志彌惑。聞愈多而識愈疑。此所以勤苦而難成。殆非
君子進德修業之意也。今通典之作。昭昭乎其警覺㣥迷
歟。以為君子致用在乎經邦。經邦在乎立事。立事在乎師
古。師古在乎隨時。必參今古之宜。窮終始之妙。始可以度
[0430-09a]
其終。古可以行於今。問而辨之。端如貫珠。舉而行之。審如
中鵠。夫然。故施於文學。可為通儒。施於政事。可建皇極。故
採五經㣥史。上自黃帝。至於我唐天寶之末。每事以類相
從。舉其終始。歷代沿革廢置。及當時㣥生論議得失。靡不
條載。附之於事。如人支脈。散綴其體。凡有八門。勒成二百
卷。號曰通典。非聖之書。乖聖人微旨。不取焉。惡煩雜也。事
非經世緯俗程制。亦所不錄。棄無益也。若使學者得而觀
之。不出戶。知天下。未從政。達人情。罕更事。知時變。為功易
而速。為學精而要。其道甚直而不徑。其文甚詳而不煩。推
[0430-09b]
而通。放而準。語備而理盡。例明而事中。舉而措之。如指諸
掌。不假從師聚學。而區以別矣。非聰明獨見之士。孰能修
之。淮南元戎之佐曰尚書主客郎京兆杜公君卿。雅有遠
度。志於興邦。篤於好古。生而知之。以大歷之始。實纂斯典。
累紀而成。杜公亦自為序引。各冠篇首。或前史有闕。申高
見發明。以示勸誡。用存景行。近代學士。多有撰集。其最著
者。御覽藝文玉燭之類。網羅古今。博則博矣。然率多文章
之事。記問之學。至於刊列百度。緝熙王猷。至精至粹。其道
不雜。比於通典。非其倫也。嗚呼。今之人賤近而遺遠。昧微
[0430-10a]
而觀著。得之者甚鮮。知之者至稀。可以歎息也。翰與杜公
數旬探討。故頗詳旨趣。而為之序。


崔公山池後集序



崔公吏于華。葉再黃矣。士之才也。天高其興。益之以小山
焉。山臨清池。峭絕孤踊。岑無一仞。波無一勺。而洲嶼縈帶。
巒崖盤鬱。則巫廬衡霍。不出於庭閒矣。若其琴幌朝開。書
堂晚清。綠筠森疏。下見松雪。登蕙蘭之徑。諷瓊瑤之章。則
雍雍詠歌。盡在丹壁。又與一二文士。以吟以賦。謂之後集
焉。


[0430-10b]


河中鸛鵲樓集序



後周大冢宰宇文護軍鎮河外之地。築為層樓。遐標碧空。
影倒洪流。二百餘載。獨立乎中州。以其佳氣在下。代為勝
槩。四方雋秀有登者。悠然遠心。如思龍門。若望崑崙。河南
尹趙公。受帝新命。宣風三晉。右賢好事。遊人若歸。小子承
連帥之眷。列在下客。八月天高。獲登茲樓。乃復俯視舜城。
傍窺秦塞。紫氣度關而西入。黃河觸華而東匯。龍據虎視。
下臨八州。前輩暢諸。題詩上層。名播前後。山川景象。備於
一言。上客有前美原尉宇文邈。前櫟陽郡鄭鯤。文行光達。


[0430-11a]


名重當時。吳興姚係。長樂馮曾。清河崔邠。鴻筆佳什。聲聞
遠方。將刷羽青天。追飛太清。相與言詩。以繼暢生之作。命
予紀事。書於前軒。


尉遲長史草堂記



吾友晉陵郡丞河南尉遲緒。節闊達。志遐遠。含和而不假
修。推誠而不詭行。外若可渾。其中甚清。外如可雜。其中甚
靜。夫求賢達之趣。當考其中。若然。夫子其達者歟。而境或
超詣。心或獨得。飄飄然不知冠冕之在已。浩浩然不知天
[0430-11b]
地之為大。其冥機慎道。跡繫心曠。人或未覩。吾能知之。大
歷四年夏。乃以俸錢搆草堂於郡城之南。求其志也。材不
斵。全其樸。墻不彫。分其素。然而規制宏敞。清冷含風。可以
却暑而生白矣。後有小山曲池。窈窕幽徑。枕倚於高墉。前
有芳樹珍卉。嬋娟修竹。隔閡於中屏。由外而入。宛若壺中。
由內而出。始若人閒。其幽邃有如此者。夫子又有雄辭奧
學。潤色其事。階上何有。有㣥書萬卷。階下何有。有空林一
瓢。非道統名儒。不登此堂。非素琴香茗。不入茲室。是知草
堂之貴。夫子之靜。天下茫茫。人未易悉。吾與夫子。昔同賓
賦。三十四年於茲矣。吾則棄於世矣。歎夫子下位。每求其
[0430-12a]
故。而有疑焉。今觀夫子之志。乃鄰於道。寥寥草堂。自致之
資。書於壁。微吾奚俟。其歲秋八月乙丑朔記。


淮南節度行軍司馬廳壁記



司馬蓋元武之官號。周官大司馬。掌王之六軍。將皆命卿。
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將亦命卿。軍有司馬。
見於古矣。周衰。惟晉秉禮尊主。屢因大蒐。以正三軍。鄢陵
之役。韓厥為司馬。雞澤之會。魏絳為司馬。絳將新軍。張老
代之。蓋今之行軍司馬。出於周制矣。秦罷侯。鑠天下之兵。
列郡不復有軍。軍司馬由此廢矣。漢制將軍不常置。四夷
[0430-12b]
背誕。則命將征之。趙充國以軍司馬從貳師。班超以軍司
馬從竇固。討虜皆其職也。自魏至周。南北分王。建置不同。
時方戰爭。眾軍恒設。凡將軍杖節鎮仍開府者。以將軍開
府居刺史者。皆有其官。隨將廢置。隋開皇混一天下。省罷
眾軍。司馬之官。不專武事。廢為州吏員矣。國家修唐虞大
同之化。庭周漢不賓之俗。邊雖有防。示不久設。軍出於內
謂之將。鎮於外謂之使。佐其職者謂之行軍司馬。行軍司
馬之職。弻戎政。掌武事。居常習蒐狩之禮。有役申戰陣之
法。凡軍之攻。戰之備。列於器械者。辨其賢良。凡軍之材。食
[0430-13a]
之用。頒於卒乘者。均其賜予。合其軍書契之要。比其軍符
籍之伍。賞罰得議。號令得聞。三軍以之。聲氣行之哉。雖主
武。蓋文之職也。舊制朱衣銅印墨綬。開元故事多選臺郎
為之。淮南節度行軍司馬尚書戶部郎中兼侍御史王公。
以經邦緯俗之才。佐淮夷方面之寄。敦詩說禮之學。當節
府大賢之舉。政協乎邦要。慮通乎事微。奉中權之旗鼓。戒
㣥帥之鐃鐲。師律既和。軍容丕肅。淮南之府。有功宣王室。
身佩侯印。將門良家。藩國貴種。以禮綏之則恭。淮南之眾。
有吳楚銳士。燕韓勁卒。奇材劍客。猿臂虬鬚。以恩撫之則
[0430-13b]
順。淮南之地。提封千里。徵令百役。稅以足食。賦以足兵。以
寬征之則安。淮南之衝。南走閩越。北通幽朔。關梁不閉。朝
聘相望。以歡交之則固。自韋公統戎旅。王公翼戎行。威加
於大。則將不驕。惠及於細。則卒不惰。減役輕斂。則人不困。
待賓省旅。則境不危。堂堂然混一體以為力。雄雄然鼓眾
心以為氣。封疆之外。隱如敵國。封疆之內。不知有軍。古人
云。懸勢於上。而下自定。置器於平。而物自安者。蓋用是也。
茲所謂銷患於未形。制危於未萌。伐謀之功。大於積甲山
齊。攻心之術。強於虎賁百萬。彼善師不陣。未戰先勝。却軍
[0430-14a]
於談笑之際。折衝於樽俎之閒。今古一時也。夫舉善人以
行其教。大則四海服。小則邦國寧。舜舉皋陶。蠻夷率服。帝
王之事也。秦任百里奚。巴戎致貢。諸侯之舉也。國僑為政。
乃子皮之功。晉侯勤王。信魏絳之力。任賢用善。合契同德。
盛府有焉。翰獲庇於有禮之俗。遂安於無虞之境。書績示
後。豈待命乎。揚州本大都督府。親王居中。長史理人。有府
號而無兵甲。至德初。羯胡難作。始以長史為節度。而有行
軍司馬。古者敬其事。則命以始。乃自初置。列敘之於壁云。
大歷五祀夏五月丁丑記。


[0430-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