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68 全唐文-清-周紹良 (master)


欽定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九


[0139-01a]


魏徵



徵字元成。鉅鹿曲城人。少以策干李密不用。後隨密來降。
授祕書丞。隱太子引為洗馬。太子敗。太宗引為詹事主簿。
及踐祚。遷祕書監。參預朝政。進侍中。封鄭國公。拜太子太
師。薨年六十四。贈司空相州都督。諡曰文貞。


道觀內柏樹賦并序




元壇內有柏樹焉。封植營護。幾乎二紀。枝幹扶䟽。不過數
[0139-01b]
尺。籠於衆草之中。覆乎叢棘之下。雖磊落節目。不改本性。
然而翳薈蒙蘢。莫能自申達也。惜其不生高峯。臨絕壑。籠
日月。帶雲霞。而與夫擁腫之徒。雜糅茲地。此豈所謂方以
類聚。物以㣥分者哉。有感於懷。喟然而賦。其詞曰。


覽大鈞之播化。察草木之殊類。雨露清而並榮。霜雪霑而
俱悴。唯丸丸之庭柏。稟自然而醇粹。涉青陽不增其華。歷
元英不減其翠。原斯木之攸挺。植新甫之高岑。干霄漢以
上秀。絕無地而下臨。籠日月以散彩。俯雲霞而結陰。邁千
祀而逾茂。秉四時而一心。靈根再徙。茲庭爰植。高節未彰。
貞心誰識。既雜沓乎衆草。又蕪沒乎叢棘。匪王孫之見知。


[0139-02a]


志耿介其何極。若乃春風起於蘋末。美景麗乎中園。水含
苔於曲浦。草鋪露於平原。成蹊花亂。幽谷鶯喧。徒耿然而
自撫。謝桃李而無言。至於日窮於紀。歲云暮止。飄蓬亂驚。
愁雲疊起。冰凝無際。雪飛千里。顧衆類之颯然。鬱亭亭而
孤峙。貴不移於本性。方有儷乎君子。聊染翰以寄懷。庶無
虧於善始。


請陪送葬建成元吉表



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質東宮。出入龍樓。垂將一紀。前宮結
[0139-02b]
釁宗社。得罪人神。臣等不能死亡。甘從夷戮。負其罪戾。置
錄周行。徒竭生涯。將何上報。陛下德光四海。道冠前王。陟
岡有感。追懷常棣。明社稷之大義。申骨肉之深恩。卜葬二
王。遠期有日。臣等永惟疇昔。忝曰舊臣。喪君有君。雖展事
君之禮。宿草將列。未申送往之哀。瞻望九原。義深凡百。望
於葬日。送至墓所。


諫格猛獸表



臣徵言。臣聞書美文王。不敢盤於遊田。傳述虞箴。稱夷羿
以為誡。昔漢文臨霸坂。欲馳下。袁盎攬轡曰。聖主不乘危。
不僥幸。今陛下騁六飛。馳不測之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
[0139-03a]
縱欲自輕。其奈高廟何。孝武好格猛獸。相如諫曰。力稱烏
獲。捷言慶忌。人誠有之。獸亦宜然。卒然遇逸材之獸。駭不
存之地。雖有烏獲之猛。逄蒙之伎。不可得用。而枯木朽株。
盡為難矣。雖萬全而無患。然本非天子所宜近。孝元郊泰
畤。因留射獵。薛廣德奏稱。竊見關東困極。人民流離。今日
撞亡秦之鐘。歌鄭衞之樂。士卒暴露。從官勞倦。顧如宗廟
社稷何。憑河暴虎。未之比也。臣竊思此數帝之心。豈同木
石。獨不好馳騁之樂。而割情屈巳。從臣下之言者。志存為
國。不為身也。臣伏聞車駕近出。親格猛獸。晨往夜還。以萬
[0139-03b]
乘之尊。闇行荒野。踐深林。涉豐草。甚非萬全之計。願陛下
割私情之娛。罷格獸之樂。上為宗廟社稷。下慰㣥僚兆庶。
則天下幸甚。


遺表藳謹按魏鄭公諫錄徵亡太宗遣人至宅就求其書得遺表一紙始立藳草字皆難識惟有數行乃稍可分辨云云




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善人則國安。用惡人則國亂。公卿
之內。情有愛憎。憎者惟見其惡。愛者惟見其善。愛憎之閒。
所宜詳審。若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賢勿
貳。可以興矣。


[0139-04a]


論時政䟽



臣觀自古受圖膺運。繼體守文。控御英傑。南面臨下。皆欲
配厚德於天地。齊高明於日月。本支百代。傳祚無窮。然而
克終者鮮。敗亡相繼。其故何哉。所以求之失其道也。殷鑒
不遠。可得而言。昔在有隋。統一寰宇。甲兵強盛。三十餘年。
風行萬里。威動殊俗。一旦舉而棄之。盡為他人所有。彼煬
帝豈惡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之長久。故行桀紂。以就滅
亡哉。蓋恃其富強。不虞後患。驅天下以從欲。罄萬物以自
[0139-04b]
奉。採域中之子女。求遠方之奇異。宮宇是飾。臺榭是崇。徭
役無時。干戈不戢。外示威重。內多隘忌。讒邪者必遂其福。
忠正者莫保其生。上下相蒙。君臣道隔。人不堪命。率土分
析。遂以四海之尊。殞於匹夫之手。子孫殄滅。為天下之笑。
深可痛矣。聖哲乘機。拯其危溺。八柱傾而復正。四維絕而
更張。遠肅邇安。不踰於朞月。勝殘去殺。無待於百年。今宮
觀臺榭。盡居之矣。珍奇異物。盡收之矣。姬姜淑媛。盡侍於
側矣。四海九州。盡為臣妾矣。若能鑒彼之所以亡。念我之
所以得。日慎一日。雖休勿休。焚鹿臺之寶衣。毀阿房之廣
殿。懼危亡於峻宇。思安處於卑宮。則神化潛通。無為而理。


[0139-05a]


德之上也。若成功不毀。即仍其舊。除其不急。損之又損。雜
茅茨於桂棟。參玉砌於土階。悅以使人。不竭其力。常念居
之者逸。作之者勞。億兆悅以子來。㣥生仰而遂性。德之次
也。若惟聖罔念。不慎厥終。忘締構之艱難。謂天命之可恃。
忽采椽之恭儉。追雕牆之侈靡。因其基以崇之。增其舊而
飾之。觸類而長。不思止足。人不見德。而勞役是聞。斯為下
矣。譬如負薪救火。揚湯止沸。以暴易亂。與亂同道。莫可則
也。後嗣何觀。夫事無可觀。則人怨神怒。人怨神怒。則災害
[0139-05b]
必生。災害既生。則禍亂必作。禍亂既作。而能以身名令終
者鮮矣。順天革命之後。將隆七百之祚。貽厥孫謨。傳之萬
世。難得易失。可不念哉。


第二䟽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
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望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
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
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
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凡百
[0139-06a]
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
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
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
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
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
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
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
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懼滿溢。則
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
[0139-06b]
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
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
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
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
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
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
為之大道哉。


第三䟽



臣聞書曰。明德慎罰。惟刑之恤哉。禮云。為上易事。為下易
[0139-07a]
知。則刑不煩。上多疑則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夫上易
事。下易知。君長不勞。百姓不惑。故君有一德。臣無二心。上
播忠厚之誠。下竭股肱之力。然後太平之基不墜。康哉之
詠斯隆。當今道被華夷。功高宇宙。無思不服。無遠不臻。然
言尚於文。志在於明察。刑賞之用。有所未盡矣。夫刑賞之
本。在乎揚善而懲惡。帝王之所以與天下為畫一。不以親
䟽貴賤而輕重者也。今之刑賞。未必盡然。或屈伸在乎好
惡。輕重由乎喜怒。遇喜。則矜其情於法中。逢怒。則求其罪
於事外。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瘢
[0139-07b]
痕可求。則刑斯濫矣。羽毛可出。則賞斯謬矣。刑濫。則小人
道長。賞謬。則君子道消。小人之惡不懲。君子之善不勸。而
望治安刑措。非所聞也。且夫暇豫清談。皆敦尚於孔老。威
怒所至。則取法於申韓。直道而行。非無三黜。危人自安。蓋
亦多矣。故道德之旨未宏。刻薄之風尚扇。夫上風既扇。則
下生百端。人競趨時。憲章不一。稽之王度。實虧君道。昔州
犂上下其手。楚國之法遂差。張湯輕重其心。漢朝之刑以
弊。以人臣之頗僻。猶莫能申其欺罔。況人君之高下。將何
以措其手足。以叡聖之聰明。無幽微而不燭。豈神有所
[0139-08a]
不達。智有所不通哉。安其所安。不以恤刑為念。樂其所樂。
遂忘先笑之變。禍福相倚。吉凶同域。唯人所召。安可不思。
頃者責罰稍多。威怒微厲。或以供帳不贍。或以營作差遣。
或以物不稱心。或以人不從欲。皆非致理之所急。實乃驕
奢之攸漸。是知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致。富不與奢期而奢
自來。非徒語也。且我之所代。實在有隋。隋氏亂亡之源。聖
明之所臨照。以隋氏之府藏。譬今日之資儲。以隋氏之甲
兵。況當今之士馬。以隋氏之戶口。校今時之百姓。度長比
大。曾何等級。然隋氏以富強而喪敗。動之也。我以貧寡而
[0139-08b]
安寧。靜之也。靜之則安。動之則亂。人皆知之。非隱而難見
也。非微而難察也。然鮮蹈平易之途。多遵覆車之轍何哉。
在於安不思危。治不念亂。存不慮亡之所致也。昔隋氏之
未亂。自謂必無亂。隋氏之未亡。自謂必不亡。所以甲兵屢
動。徭役不息。至於將加戮辱。竟未悟其滅亡之所由也。可
不哀哉。夫鑒形之美惡。必就於止水。鑒國之安危。必取於
亡國。故詩曰。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又曰。伐柯伐柯。其則
不遠。臣願當今之動靜。必思隋氏以為殷鑒。則存亡治亂。
可得而知。若能思其所以危。則安矣。思其所以亂。則治矣。


[0139-09a]


思其所以亡。則存矣。知存亡之所在。節嗜欲以從人。省畋
遊之娛。息靡麗之作。罷不急之務。慎偏聽之怒。近忠厚。遠
便佞。杜悅耳之邪說。甘苦口之忠言。去易進之人。賤難得
之貨。採堯舜之誹謗。追禹湯之罪巳。惜十家之產。順百姓
之心。近取諸身。恕以待物。思勞謙以受益。不自滿以招損。
有動則庶類以和。出言則千里斯應。超上德於前載。樹風
聲於後昆。聖哲之宏規。帝王之盛業。能事斯畢。在乎慎守
而巳。夫守之則易。取之實難。既能得其所以難。豈不能保
[0139-09b]
其所以易。其或保之不固。則驕奢[:#AS-886A:●]佚動之也。慎終如始。
可不勉歟。易曰。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是以
身安而國家可保。誠哉斯言。不可以不深察也。伏惟陛下
欲善之志。不減於昔時。聞過必改。少虧於曩日。若能以當
今之無事。行疇昔之恭儉。則盡善盡美。固無得而稱焉。


第四䟽



臣聞為國之基。必資於德禮。君之所保。惟在於誠信。誠信
立。則下無二心。德禮行。則遠人斯格。然則德禮誠信。國之
大綱。在於父子君臣。不可斯須而廢也。故孔子曰。君使臣
以禮。臣事君以忠。又曰。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文子曰。


[0139-10a]


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誠在令外。然則言而不行。
言不信也。令而不從。令無誠也。不信之言。無誠之令。為上
則敗德。為下則危身。雖在顛沛之中。君子之所不為也。自
王道休明。十有餘載。威加海外。萬國來庭。倉廩日積。土地
日廣。然而道德未益厚。仁義未益博者何哉。由乎待下之
情。未盡於誠信。雖有善始之勤。未覩克終之美故也。其所
由來者漸。非一朝一夕之故。昔貞觀之始。聞善若驚。既五
六年閒。猶悅以從諫。自茲厥後。漸惡直言。雖或勉強時有
[0139-10b]
所容。非復曩時之豁如也。謇諤之士。稍避龍鱗。便佞之徒。
肆其巧辯。謂同心者為朋黨。謂告訐者為至公。謂強直者
為擅權。謂忠讜者為誹謗。謂之為朋黨。雖忠信而可疑。謂
之為至公。雖矯偽而無咎。強直者畏擅權之議。忠讜者慮
誹謗之尤。至於竊金生疑。投杼致惑。正人不得盡其言。大
臣莫能與之爭。熒惑視聽。鬱閼大猷。妨化損德。其在茲乎。
故孔子之惡利口之覆邦家。蓋為此也。且君子小人。貌同
心異。君子掩人之惡。揚人之善。臨難不苟免。殺身以成仁。
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惟利之所在。危人以自安。夫苟
在危人。則何所不至。今將求致治。必委之於君子。事有得
[0139-11a]
失。或訪之於小人。其待君子也。則敬而䟽。遇小人也。必輕
而狎。狎則言無不盡。疎則情不上通。是則毀譽在於小人。
刑罰加於君子。實興喪所在。亦安危所繫。安可以不慎哉。
此乃孫卿所謂使智者謀之。與愚者論之。使修潔之士行
之。與汙鄙之人疑之。欲其成功。可得乎哉。夫中智之人。豈
無小慧。然才非經國。慮不及遠。雖竭力盡誠。猶未免於傾
敗。況內懷姦利。承順顏旨。其為禍患。不亦深乎。故孔子曰。
君子或有不仁者焉。未見小人而仁者。然則君子不能無
小惡。惡不積。無妨於正道。小人或時有小善。善不積。不足
[0139-11b]
以立忠。今謂之善人矣。復慮其時有不信。何異夫立直木
而疑其影之曲乎。雖竭精神。勞思慮。其不可得。亦巳明矣。
夫君能盡禮。臣能竭忠。必有在乎內外無私。上下相信。上
不信。則無以使下。下不信。則無以事上。信之為道大矣哉。
故自天祐之。吉無不利。昔齊桓公問於管仲曰。吾欲酒腐
於爵。肉腐於俎。得無害於霸乎。管仲曰。此固非其善者。然
亦無害於霸也。公曰。如何而害霸乎。曰。不能知人。害霸也。
知而不能用。害霸也。用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
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參之。害霸也。晉中行穆伯攻鼓。經
[0139-12a]
年而不能下。魏倫曰。鼓之嗇夫。倫之知。請無疲士大夫。而
鼓可得。穆伯不應。左右曰。不折一㦸。不傷一卒。而鼓可得。
君奚為不取。穆伯曰。倫之為人也。佞而不仁。若使倫下之。
吾不可以不賞。若賞之。是賞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晉國
之士。捨仁而為佞。雖得鼓。將何用之。夫穆伯列國大夫。管
仲霸者之佐。猶能慎於信任遠避佞人也如此。況乎為四
海之大君。應千齡之上聖。而可使巍巍之盛德。復將有所
閒然乎。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雜。必懷之以德。待之以
信。勵之以義。節之以禮。然後善善而惡惡。審罰而明賞。則
[0139-12b]
小人絕其邪佞。君子自強不息。無為而化。何遠之有。善善
而不能進。惡惡而不能去。罰不及於有罪。賞不加於有功。
則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錫祚允。將何望哉。


韋宏質妄議宰相䟽



宰相有奸謀隱慝。則人人皆得上論。至於制置職業。固是
人主之柄。非小臣所得干議。古者朝廷之士。尚各守官業。
思不出位。況韋宏質賤人。豈得以非所宜言。上黷明主。此
是輕宰相矣。後漢太學諸生頗干時政。其時謂之處士橫
議。望陛下知其邪計從朋黨而來。每事明察。遏絕將來之
[0139-13a]
漸。則朝廷安靜。邪黨自銷矣。


論治道䟽



臣聞君為元首。臣作股肱。齊契同心。合而成體。巳成不備。
為未成人。然則首雖尊高。必資手足以成體。君雖明哲。必
資股肱以致治。禮云。人以君為心。君以臣為體。心莊則體
舒。心肅則容敬。書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萬事康哉。元首
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然則委棄股肱。獨任胸臆。具
體成理。非所聞也。夫君臣相遇。自古為難。以石投水。千載
一合。以水投石。無時不有。其能開至公之道。申天下之用。
[0139-13b]
內盡心膂。外竭股肱。和若鹽梅。固同金石者。非惟高位厚
秩。在於禮之而巳。昔周文遊於鳳凰之墟。襪系解。顧左右。
莫可使結者。乃自結之。豈周文之朝。盡為俊乂。聖明之代。
獨無君子哉。但知與不知。禮與不禮耳。是以伊尹有莘之
媵臣。韓信項氏之亡命。殷湯致禮。定王業於南巢。漢祖登
壇。成帝統於垓下。若夏桀不棄於伊尹。項王垂恩於韓信。
豈肯敗巳成之國。為滅亡之虜乎。又微子骨肉也。受茅土
於宋。箕子良臣也。陳洪範於周。仲尼稱其仁。莫有非之者。
禮記稱魯穆公問於子思曰。為舊君反服古歟。子思曰。古
[0139-14a]
之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故有舊君反服之禮也。今之
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泉。無為戎首。不亦
善乎。又何反服之禮之有。齊景公問於晏子曰。忠臣之事
君。如之何。晏子對曰。有難不死。出亡不送。公曰。裂地以封
之。䟽爵而待之。有難不死。出亡不送。何也。晏子曰。言而見
用。終身無難。臣何死焉。諫而見從。終身不亡。臣何送焉。若
言而不見用。有難而死。是妄死也。諫而不見從。出亡而送。
是詐忠也。春秋左氏傳曰。崔杼弒齊莊公。晏子立於崔氏
之門外。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
[0139-14b]
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
亡之。若為巳死而為巳亡。非其親暱。誰敢任之。門啟而入。
枕尸股而哭之。興。三踊而出。孟子曰。君視臣如手足。臣視
君如腹心。君視臣如犬馬。臣視君如國人。君視臣如土芥。
臣視君如寇讎。雖臣之事君。無有二志。至於去就之節。尚
緣恩施厚薄。然則為人上者。安可以無禮於下哉。竊觀在
朝㣥臣。當樞機之寄者。或地隣齊晉。或業預經綸。並立事
立功。皆一時之選。處之衡軸。為任重矣。任之雖重。信之未
篤。信之不篤。則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則心懷苟且。心懷苟
[0139-15a]
且。則節義不立。節義不立。則名教不興。名教不興。而可與
固太平之基。保七百之祚。未之有也。又國家重惜功臣。不
念舊惡。方之前聖。一無所閒然。但寬於大事。急於小罪。臨
時責怒。未免愛憎之心。不可以為政。君嚴其禁。臣或犯之。
況上啟其源。下必有甚。川壅而潰。其傷必多。欲使凡百黎
元。何所措其手足。此則君開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變。無
不動亂者。禮曰。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若憎而不知其
善。則為善者必懼。愛而不知其惡。則為惡者實繁。詩曰。君
子如怒。亂庶遄沮。然則古人之震怒。將以懲惡。當今之威
[0139-15b]
罰。所以長奸。此非堯舜之心。非湯禹之事。書云。撫我則后。
虐我則讎。孫卿子曰。君舟也。人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
覆舟。孔子曰。魚失水而死。水失魚。則猶為水也。故堯戰戰
慄慄。日慎一日。安可不深思之乎。安可不熟慮之乎。夫委
大臣以大體。責小臣以小事。為國之常也。為理之道也。今
委之以職。則重大臣而輕小臣。至於有事。則信小臣而疑
大臣。信其所輕。疑其所重。將以致理。其可得乎。又政貴有
恒。不求屢易。今或責小臣以大體。或責大臣以小事。小臣
乘非其據。大臣孰得其所守。大臣或以小過獲罪。小臣或
[0139-16a]
以大體受罰。職非其位。罰非其罪。欲其無私。求其盡力。不
亦難乎。小臣不可委以大事。大臣不可責以小罪。任以大
官。求其細過。刀筆之吏。順旨承風。舞文弄法。曲成其罪。自
陳也。則以為心不伏辜。不言也。則以為所犯皆實。進退惟
谷。莫能自明。則苟免其禍。大臣苟免。則譎詐萌生。譎詐萌
生。則矯偽成俗。矯偽成俗。則不可以臻至理矣。又委任大
臣。欲其盡力。每官有所避忌不言。則為不盡力。若舉得其
人。何嫌於故舊。若舉非其任。何貴於䟽遠。待之不盡誠信。
何以責其忠恕哉。臣雖或有失之。君亦未為得也。夫上之
[0139-16b]
不信於下。必以為下無可信。若必下無可信。則上亦有可
疑矣。禮云。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上下相疑。
則不可以言至理矣。當今㣥臣之內。遠在一方。流言三至
而不投杼者。臣竊思度。未見其人。夫以四海之廣。士庶之
衆。豈無一二可信之人哉。蓋信之則無不可。疑之則無可
信者。豈獨臣之過乎。夫以一介愚夫。結為交友。以身相許。
死且不渝。況君臣契合。實同魚水。若君為堯舜。則臣為稷
契。豈有遇小事則變志。見小利則易心哉。此雖下之立忠。
未能明著。亦由上懷不信。待之過薄之所致也。此豈君使
[0139-17a]
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乎。以陛下之聖明。以當今之功業。誠
能博求時俊。上下同心。則三皇可追而四。五帝可俯而六
矣。夏殷周漢。夫何足數焉。


論御臣之術



臣聞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則無以睦
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則無以齊萬國。萬國咸寧。一人有慶。
必藉忠良作弼。俊乂在官。則庶績其凝。無為而化矣。故堯
舜文武。見稱前載。咸以知人則哲。多士盈朝。元凱翼巍巍
之功。周召光煥乎之美。然則四岳九官。五臣十亂。豈惟生
[0139-17b]
之於曩代。而獨無於當今者哉。在乎求與不求。好與不好
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馬。西旅之獒。
或無足也。或無情也。生於八荒之表。途遙萬里之外。重譯
入貢。道路不絕者何哉。蓋由乎中國之所好也。況從仕者。
懷君之榮。食君之祿。率之以義。將何往而不至哉。臣以為
與之為忠。則可使同乎龍逢比干矣。與之為孝。則可使同
乎曾參子騫矣。與之為信。則可使同乎尾生展禽矣。與之
為廉。則可使同乎伯夷叔齊矣。然而今之㣥臣。罕能貞白
卓異者。蓋求之不切。勵之未精故也。若勗之以公忠。期之
[0139-18a]
以遠大。各有職分。得行其道。貴則觀其所舉。富則觀其所
養。居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
觀其所不為。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長。掩
其所短。進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則不嚴而自勵。不勸而
自勉矣。故說苑曰。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則榮。犯
六邪則辱。何謂六正。一曰萌芽未動。形兆未見。昭然獨見
存亡之機。得失之要。預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榮
顯之處。如此者聖臣也。二曰虛心盡意。日進善道。勉主以
禮義。諭主以長策。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如此者良臣也。三
[0139-18b]
曰夙興夜寐。進賢不懈。數稱往古之行事。以勵主意。如此
者忠臣也。四曰明察成敗。早防而救之。塞其閒。絕其源。轉
禍以為福。使君終以無憂。如此者智臣也。五曰守文奉法。
任官職事。不受贈遺。辭祿讓賜。飲食節儉。如此者貞臣也。
六曰國家昏亂。所為不諛。敢犯主之嚴顏。面言主之過失。
如此者直臣也。是謂六正。何謂六邪。一曰安官貪祿。不務
公事。與代浮沉。左右觀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
曰善。主所為皆曰可。隱而求主之所好而進之。以快主之
耳目。偷合苟容。與主為樂。不顧後害。如此者諛臣也。三曰
[0139-19a]
內實險詖。外貌小謹。巧言令色。妬賢嫉能。所欲進。則明其
美。隱其惡。所欲退。則明其過。匿其美。使主賞罰不當。號令
不行。如此者奸臣也。四曰智足以飾非。辯足以行說。內離
骨肉之親。外搆亂於朝廷。如此者讒臣也。五曰專權擅勢。
以輕為重。私門成黨。以富其家。擅矯主命。以自顯貴。如此
者賊臣也。六曰諂主以邪佞。陷主於不義。朋黨比周。以蔽
主明。使黑白無別。是非無閒。使主惡布於境內。聞於四隣。
如此者亡國之臣也。是謂六邪。賢臣處六正之道。不行六
邪之術。故上安而下理。生則見樂。死則見思。此人臣之術
[0139-19b]
也。記曰。權衡誠懸。不可欺以輕重。繩墨誠陳。不可欺以曲
直。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君子審禮。不可誣以奸詐。然
則臣之情偽。知之不難矣。又設禮以待之。執法以御之。為
善者蒙賞。為惡者受罰。安敢不企及乎。安敢不盡力乎。國
家思欲進忠良退不肖。十有餘載矣。徒聞其語。不見其人
何哉。蓋言之是也。行之非也。言之是。則出乎公道。行之非。
則涉乎邪徑。是非相亂。好惡相攻。所愛雖有罪。不及於刑。
所惡雖無辜。不免於罰。此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者也。或以小惡棄大善。或以小過忘大功。此所謂君之賞
[0139-20a]
不可以無功求。君之罰不可以有功免者也。賞不以勸善。
罰不以懲惡。而望邪正不惑。其可得乎。若賞不遺䟽遠。罰
不阿親貴。以公平為規矩。以仁義為準繩。考事以正其名。
循名以求其實。則邪正莫隱。善惡自分。然後取其實。不尚
其華。處其厚。不居其薄。則不言而化。期月而可知矣。若徒
愛美錦。而不為人擇官。有至公之言。無至公之實。愛而不
知其惡。憎而不知其善。徇私情以近邪佞。背公道而遠忠
良。則夙夜不怠。勞神苦思。將求至理。不可得也。



[0139-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