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68 全唐文-清-周紹良 (master)


欽定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0138-01a]


虞世南



世南字伯施。越州餘姚人。歷官陳隋。復事竇建德。入唐為
秦府參軍。累轉祕書監。封永興縣子。年八十一卒。贈禮部
尚書。諡曰文懿。圖像淩烟閣。


白鹿賦



惟皇王之盛烈。表帝德之休符。有金方之瑞獸。乃曜質於
名都。既馴洽於郊甸。亦騰倚於山隅。素毳呈彩。霜毫應圖。
宴嘉賓於雅什。偶仙客於天衢。故能著美祥瑞。流名典謨。


[0138-01b]


秋賦



觀四時之代序。對三秋之爽節。雲既淨而天高。潦將收而
水潔。凝珠露之淒冷。鏡青山之滉澈。燕違幕而巢空。雁驚
㣥而行絕。於斯時也。登綺閣。臨飛觀。開霧縠之踈幌。褰輕
綃之碧幔。映金波之皎潔。明玉繩之燦爛。看夜鵲之繞枝。
望牽牛之隔漢。蓮尚香於江浦。草猶青於河畔。


獅子賦



惟皇王之御歷。乃承天而則大。洽至道於區中。被仁風於
海外。通鳳穴以文軌。襲龍庭以冠帶。舍夷言於藳街。陳萬
[0138-02a]
物於王會。渺渺地角。悠悠嶂表。有絕域之神獸。因重譯而
來擾。其所居也。巖磴深阻。盤紆絕峻。翠嶺萬重。瓊崖千仞。
馬頓轡而莫升。車摧輪而不進。聚方服之君長。召積風而
奉進。爾乃發烏弋。過白狼。踰絕巘。跨飛梁。越流沙而遙集。
超積石而高驤。其為狀也。則筋骨糾[:#AS-8563:⿰⺯⿸厂⿱田坴]。殊姿異制。濶臆修
尾。勁毫柔毳。鉤爪鋸牙。藏鋒蓄銳。弭耳宛足。伺閒借勢。暨
乎奮鬣舐脣。[:#AS-8BE1:●]來忽往。瞋目電曜。發聲雷響。拉虎吞貔。裂
犀分象。碎遒兕於齦齶。屈巴蛇於指掌。踐藉則林麓摧殘。
哮吼則江河振蕩。是以名將假其容。高人圖其質。罄其威
[0138-02b]
以淩厲。美其風而賛述。鑒倚伏以榮身。乃有識之高軌。彼
白猿之騁妙。終取斃於弧矢。雖元豹之幽棲。亦捐軀於巖
趾。並同亡而異術。豈行藏之足紀。何茲獸之明智。獨出處
以殊倫。雖奮武以馴摯。乃知機而屈伸。去金方之僻遠。仰
元風之至淳。服猜心與猛氣。遂感德以依仁。同百獸之率
舞。共六擾而來馴。斯則物無定性。從化如神。譬鱗羽變質
於淮海。金錫成器於陶鈞。當是時也。兆庶欣瞻。百僚嘉歎。
悅聲教之遐宣。屬光華之在旦。臣載筆以叨幸。得寓目於
奇翫。順文德以呈祥。迺編之於東觀。


[0138-03a]


琵琶賦



若夫巢木為金門之始。轉蓬乃玉輅之先。斯蓋前古之樸
略。而後代之精研。是以鼉鼓質而罕聽。葦籥輕而莫傳。笛
不為於商律。瑟見毀於繁絃。此皆白圭。玷以成疾。嗟近者
之莫言。歎知音之不述。惟皇御極。書軌大同。鑠矣文教。康
哉武功。既象舞之載設。亦夷歌之遠通。乃定八音。論六樂。
成均弦誦之藝。制氏鏗鏘之學。辨新聲於變徵。研奇操於
清角。鏞管咸奏。絲桐畢陳。有琵琶之妙曲。乃越衆而超倫。
[0138-03b]
器便時而適用。節每段而逾新。謐四座以傾耳。歎和聲之
入神。爰詔百辟。備序厥因。於是大司樂進而稱曰。臣以末
學。聞諸前志。尋斯樂之所始。乃絃鼗之遺事。強秦創其濫
觴。盛漢盡其深致。爰有達人。演茲奇器。參古今而定質。擬
神明而攄思。慰遠嫁之羇情。寬絕域之歸志。既而班爾運
能。鉤繩相設。求嘉木於五嶺。取殊材於九折。析文梓而縱
分。剖香檀而橫列。木瓜貞柘。盤根錯節。或錦散而花開。或
絲縈而綺結。徒觀其為狀也。則象形斗極。殊姿巧製。隨良
樸之修短。任規模之巨細。既異材而合體。亦刓方而就銳。
惟適道以從宜。故無取乎凝滯。若乃琢玉範金之巧。雕文
[0138-04a]
鏤采之奇。上覆手以懸映。下承絃而仰施。帖則西域神獸。
南山瑞枝。屈盤犀嶺。迴旋鳳池。開寶撥以更運。帶文綬而
旁垂。聲備角商。韻包宮羽。橫却月於天漢。寫迴風於洛浦。
始聞絃之既調。乃長弄而徐撫。應緩步之疎節。隨輕身之
妙舞。悲紫塞之昭君。泣烏孫之公主。季倫歡金谷之宴。仲
容暢竹林之聚。至如七德昭備。六軍凱旋。諧戎麾而威遠。
合金奏而功宣。詠燕山之巳勒。美瀚海之方鐫。亦有飛梁
邸。游楚館。聞促柱之再調。聽鳴絃之疎彈。叶高文而自遠。
飛羽觴之無算。又如長河草綠。高樓月下。入小苑而看花。
[0138-04b]
游上蘭而藉野。泛澄波而轉鷁。息長松而繫馬。臨清流而
揮絃。與殊方而俱寫。其奇趣則抑揚嘈囋。聯[:#AS-92F9:⿰帛⿱丿糸]斷續。紆餘
雙鶴之唫。清壯三秦之曲。望南山之遙翠。見西江之始綠。
少年有長命之詞。倡女有可憐之調。願百齡兮眉壽。重千
金之巧笑。逮乎嘉客既醉。高宴將闌。浮觴劇飲。披襟極歡。
乃摧絃而急調。交酬獻之無端。若以河而注海。亦柸來而
始彈。蓋感物動神。和心悅耳。豈振木之為輩。奚繞梁之足
擬。夫道以易為尊。物以精微為貴。嗟四絃之巳約。乃包含
於元氣。叶笙鏞之律呂。參鍾石之經緯。於是鳳簫輟吹。


[0138-05a]


龍笛韜吟。元雲掩影。白雪藏音。故以暢皇風之威武。悅大
雅之神心者也。


上山陵封事



臣聞古之聖帝明王所以薄葬者。非不欲崇高光顯珍寶。
具物以厚其親。然審而言之。高墳厚隴。珍物畢備。此適所
以為親之累。非曰孝也。是以深思遠慮。安於菲薄。以為長
久萬代之計。割其常情。以定之耳。昔漢成帝造延昌二陵。
制度甚厚。功費甚多。諫議大夫劉向上書。其言深切。皆合
[0138-05b]
事理。其略曰。孝文居霸陵。悽愴悲懷。顧謂㣥臣曰。嗟乎。以
北山石為槨。用紵絮斮陳漆其閒。豈可動哉。張釋之進曰。
使其中有可欲。雖錮南山猶有隙。使其中無可欲。雖無石
槨。又何戚焉。夫死者無終極。而國家有廢興。釋之所言。為
無窮計也。孝文寤焉。遂以薄葬。又漢氏之法。人君在位。三
分天下貢賦。以一分入山陵。武帝歷年長久。比葬。陵中不
復容物。霍光暗於大體。奢侈過度。其後至更始之敗。赤眉
賊入長安。破茂陵取物。猶不能盡。無故聚斂百姓。為盜之
用。甚無謂也。魏文帝於首陽東為壽陵。作終制。其略曰。昔
堯葬壽陵。因山為體。無封無樹。無立寢殿園邑。為棺槨足
[0138-06a]
以藏骨。為衣衾足以朽肉。吾營此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
後。不知其處。無藏金銀銅鐵。一以瓦器。自古及今。未有不
亡之國。無有不發之墓。喪亂以來。漢氏諸陵。無不發掘。至
乃燒取玉匣金鏤。骸骨並盡。豈不重痛哉。若違詔妄有變
改。吾為戮屍於地下。死而重死。不忠不孝。使魂而有知。將
不福汝。以為永制。藏之宗廟。魏文此制。可謂達於事矣。向
使陛下德止如秦漢之君臣。則緘口而巳。不敢有言。伏見
聖德高遠。堯舜猶所不逮。而俯與秦漢之君。同為奢泰。捨
堯舜殷周之節儉。此臣所以尤戚也。今為邱隴如此。其內
[0138-06b]
雖不藏珍寶。亦無益也。萬代之後。人但見高墳大塚。豈謂
無金玉也。臣之愚計。以為漢之霸陵。既因山勢。雖不起墳。
自然高顯。今之所卜。地勢即平。不可不起。宜依白武通所
陳周制。為三仞之墳。其方中制度。事事減少。事竟之日。刻
石於陵側。明邱封大小高下之式。明器所須。皆以瓦木。合
於禮文。一不得用金銀銅鐵。使後代子孫。並皆遵奉。一通
藏之宗廟。豈不美乎。且臣下除服用三十六日。巳依霸陵。
今為墳隴。又以長陵為法。恐非所宜。伏願深覽古今。為長
久之慮。臣之赤心。唯願萬歲之後。神道常安。陛下之孝名。


[0138-07a]


揚於無窮耳。


論山陵䟽



漢家即位之初。便營陵墓。近者十餘歲。遠者五十年。方始
成就。今以數月之閒。而造數十年之事。其於人力。亦巳勞
矣。又漢家大郡都五十萬戶。即曰人衆未及往時。而工役
與之一等。此臣所以致疑也。


諫獵䟽



臣聞秋獮冬狩。蓋惟恒典。射隼從禽。備乎前誥。伏惟陛下
[0138-07b]
因聽覽之餘辰。順天道以殺伐。將欲躬摧班掌。親御皮軒。
窮猛獸之窟穴。盡逸材於林藪。夷凶翦暴。以衞黎元。收革
擢羽。用充軍器。旌旗較獵。式遵古典。然黃屋之尊。金輿之
貴。八方之所仰德。萬國之所繫心。清道而行。猶戒銜橛。斯
蓋慎重防微。為社稷計也。是以馬卿直言於前。張昭變色
於後。臣誠微賤。敢忘斯義。且天弧星罼。所殪巳多。頒禽賜
獲。皇恩亦溥。伏願時息獵車。且韜長㦸。不拒芻蕘之請。降
納涓澮之流。袒裼徒搏。任之㣥下。則貽範百王。永光萬代。


破邪論序



若夫神妙無方。非籌算能測。至理凝邈。豈繩準所知。實乃
[0138-08a]
常道無言。有著斯絕。安可憑諸天縱。窺其窅冥者乎。至如
五門六度之源。半字一乘之教。九流百氏之目。三洞四檢
之文。苟可以經緯闡其圖。詎可以心力到其境者。英猷茂
實。代有人焉。法師俗姓陳。潁川人。晉司空㣥之後也。自梁
及陳。世傳纓冕。爰祖及伯。累葉儒宗。法師少學三論。名聞
朝野。長該衆典。聲振殊俗。威儀肅穆。介節淹通。留連清翰。
發摘微隱。比地方春。藏用顯仁之量。如愚若訥。外闇內明
之功。固能智周測海。道亞彌天。豈止摻類山濤。神侔庾亮
而巳。爾其文情。乃典而不野。麗而有則。猶八音之並奏。等
[0138-08b]
五色以相宣。道行則納正見於三空。拯㣥迷於八苦。既學
博而心下。亦守卑而調高。實釋種之梁棟。生人之羽儀者
矣。加以賑乏扶危。先人後巳。重風光之拂照林牖。愛山水
之負帶烟霞。願力是融。晦迹肥遁。以隋開皇之末。隱於青
溪山之鬼峪洞焉。迥構巖崖。則蔽虧日月。空飛戶牖。則吐
納風雲。其閒採五芝而偃仰。游八禪而寢息。餌松术於溪
㵎。披薜荔於山阿。皆合掌歸依。摩頂問道。經行恬靜。十有
餘年。然其疊嶂危岑。長松巨壑。野老之所棲盤。古賢之所
游踐。莫不身至目覩。攀穴指歸。仍撰青溪山記一卷。見行
[0138-09a]
於世。太史令傅奕。學業膚淺。識慮非長。乃穿鑿短篇。憑陵
正覺。將恐震茲布鼓。竊比雷門。中庸之人。頗成阻惑。法師
愍彼後昆。又撰破邪論一卷。雖知虞衞同奏。表異者九成。
蠅驥並驅。見奇者千里。終須朱紫各色。清濁分流。訶以凡
測聖之舋。責以俗校真之咎。引文證理。非道則儒。曲致深
情。指的周密。莫不轍亂旗靡。瓦解冰銷。入室有操矛之圖。
厥角無容頭之地。於是傳寫不窮。流布長世。若披雲而見
日。同迷蹤而得道。法師著述之性。速而且理。凡厥勒成。多
所遺逸。今散採所得詩賦碑誌讃頌箴誡記傳啟論。及三
[0138-09b]
教系譜釋老宗源等。合成三十餘卷。法師與僕。情敦淡水。
義等金蘭。雖服制異儀。而風期是篤。輒以籐綆。聯彼珪璋。
編為次第。其詞云爾。


書旨述



客有通元先生。好求古迹。為余知書啟之發源。審以臧否。
曰予不敏。何足以知之。今率以聞見。隨紀年代。考究興亡。
其可為元龜者。舉而敘之。


古者畫卦立象。造字設教。爰寘形象。肇乎倉史。仰觀俯察。
鳥跡垂文。至於唐虞。煥乎文章。暢於夏殷。備乎秦漢。洎周
[0138-10a]
宣王史史籀。循科斗之書。採倉頡古文。綜其遺美。別署新
意。號曰籀文。或謂大篆。秦丞相李斯。改省籀文。適時要。號
曰小篆。善而行之。其倉頡象形。傳諸典策。世絕其迹。無得
而稱。其籀文小篆。自周秦以來。猶或參用。未之廢黜。或刻
於符璽。或銘於鼎鐘。或書之旌鉞。往往人閒。時有見者。夫
言篆者傳也。書者如也。述事契誓者也。字者孳也。孳乳寖
多者也。而根之所由。其來遠矣。先生曰。古文籀篆。曲盡而
知之。愧無隱焉。隸草攸止。今則未聞。願以發明。用袪昏惑。
曰。至若程邈隸體。因之罪隸。以名其書。朴略微奧。而歷禩
[0138-10b]
增損。迄以湮淪。而淳喜之流。亦稱傳習。首變其法。巧拙相
沿。未之超絕。史游制於急就。創立草藳。而不之能。崔杜㭊
理。雖則豐妍。潤色之中。失於約。伯英重以省繁。飾之銛利。
加之奮逸。時言草聖。首出常倫。鍾太傅師資德昇。馳騖曹
蔡。倣學而致一體。真楷獨得精妍。而前輩數賢。遞相矛盾。
事則恭守。無捨儀則。尚有瑕疵。失之斷割。逮乎王廙王洽。
逸少子敬。剖㭊前古。無所不工。八體六文。必揆其理。俯拾
衆美。會茲易。制成今體。乃窮奧旨。先生曰。於戲。三才審位。
日月爥明。固資異人。一敷而化。不然者。何以臻妙。


[0138-11a]


無相奪倫。父子聯鑣。軌範後昆。先生曰。書法元微。其難品
繪。今之優劣。神用無方。小學疑迷。惕然將寤。而旨述之義。
其可聞乎。曰。無讓繁詞。敢以終序。


筆髓論原古



文字經藝之本。王政之始也。倉頡象山川江海之狀。蟲蛇
鳥獸之跡。而立六書。戰國政異俗殊。書文各別。秦患多門。
定為八體。後復訛謬。凡五易焉。然並不述用筆之妙。及乎
蔡邕張索之輩。鍾繇王衞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


[0138-11b]


 辨應


心為君。妙用無窮。故為君也。手為輔。承命竭股肱之用。故
為臣也。力為任使。纖毫不撓。尺丈有餘故也。管為將帥。處
運動之事。執生死之權。虛心納物。守節藏鋒故也。毫為士
卒。隨管任使。跡不拘滯故也。字為城池。大不虛。小不孤故
也。


 指意


用筆須手腕輕虛。虞安吉云。夫未解書意者。一點一畫。皆
求象本。乃轉自取拙。豈成書耶。太緩而無筋。太急而無骨。


[0138-12a]


側管則鈍慢而多肉。豎管則乾枯而露骨。及其悟也。麤而
不鈍。細而能壯。長而不為有餘。短而不為不足。


 釋真


筆長不過六寸。捉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
右軍云。書弱紙強。筆強紙弱。筆強者弱之。弱者強之也。遲
速虛實。若輪扁斵輪。不徐不疾。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口
所不能言也。拂掠輕重。若浮雲蔽於晴天。波撆勾截。如微
風搖於碧海。氣如奔馬。亦如朶鉤。變化出乎心。而妙用應
[0138-12b]
乎手。然則體約八分。勢同章草。而各有趣。無問巨細。皆有
虛散。其鋒員豪蕝。按轉易也。豈真書一體。篆草章行八分
等。當覆腕上搶。掠豪下開。牽撆撥走[:#AS-FBEE:●]歷。鋒轉行草。稍助
指端鉤距轉腕之狀矣。


 釋行


行書之體。略同於真。至於頓挫磅礡。若猛獸之搏噬。進退
鉤距。若秋鷹之迅擊。故覆筆搶豪。乃按鋒而直引其腕。則
內旋外拓。而環轉紓結也。旋豪不絕。內轉鋒也。加以掉筆
聯豪。若石璺玉瑕。自然之理。亦如長空游絲。容曳而來往。
又似蟲網絡壁。勁實而復虛。右軍云。游絲斷而能續。皆契
[0138-13a]
以天真。同於輪扁。又云。每作點畫。皆懸管掉之。令其鋒開。
自然勁健矣。


 釋草


草則縱心奔放。覆腕轉蹙。懸管聚鋒。柔豪外拓。左為外。右
為內。起伏連卷。收攬吐納。內轉藏鋒。既如舞袖。揮拂而縈
紆。又若垂籐。樛盤而繚繞。蹙旋轉鋒。亦如騰猨過樹。逸虯
得水。一作躍鯉透泉輕兵追虜。烈火燎原。或氣雄而不可抑。或勢
逸而不可止。縱狂逸放。不違筆意也。右軍云。透嵩華兮不
高。踰懸壑兮能越。或連或絕。如花亂飛。若強逸意而不相
[0138-13b]
副。亦何益矣。但先緩引興。心逸自急也。仍接鋒而取興。興
盡則巳。又生[:#AS-FEEF:●]
[:#AS-FBED:●]族鋒。仍豪端之奇象。兔
絲之縈結。轉剔刓角。多鉤篆體。或如蛇形。或如兵陣。故兵
無常陣。字無常體矣。謂如水火。勢多不定。故云字無常定
也。


 契妙


欲書之時。當收視返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妙。心
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書則顛仆。其道同魯廟之器。
虛則欹。滿則覆。中則正。正者沖和之謂也。然字雖有質。跡
本無為。稟陰陽而動靜。體萬物以成形。達性通變。其常不
[0138-14a]
主。故知書道元妙。必資於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機巧必須
以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字形者。如目之視也。為目有止限。
由執字體也。既有質滯。為目所視。遠近不同。如水在方圓。
豈由乎水。且筆妙喻水。方圓喻字。所視則同。遠近則異。故
明執字體也。字有態度。心之輔也。心悟非心。合於妙也。借
如鑄銅為鏡。非匠者之明。假筆傳心。非毫端之妙。必在澄
心運思。至微至妙之閒。神應思徹。又同鼓琴。輪指妙響。隨
意而生。握管使鋒。逸態逐毫而應。學者心悟於至妙。書契
於無為。苟涉浮華。終懵於斯理也。


[0138-14b]


勸學篇



自古賢哲。勤乎學而立其名。若不學。即沒世而無聞矣。且
會稽之竹箭。湛盧之斷割。不括而羽之。不淬而礪之。終不
見利用之材耳。羲之云。耽翫之功。積如邱山。張芝學書。池
水盡墨。當其雅趣。求彼真意。無圖其形容。而滯於體質。此
貴乎志意專精。必有誠應也。余中宵之閒。遂夢吞筆。既覺
之後。若在胸臆。又因假寐。見張芝指一道字用筆體法。斯
源也。足明至誠感神。信有徵矣。故羲之於山陰寫黃庭經。
感三台神降。其子獻之於會稽山。見一異人披雲而下。左
[0138-15a]
手持紙。右手持筆。以遺獻之。獻之受而問之曰。君何姓字。
復何遊處。筆法奚施。答曰。吾象外為宅。不變為姓。常定為
字。其筆迹豈殊吾體耶。獻之佩服斯言。退而臨寫。向逾三
歲。竟昧其微。況乃不學乎。羲之云。自非通靈感物。不可與
談斯道。夫道者。學以致之。飽食終日。而無所用心。則去之
逾遠矣。不得其門而入。雖勤苦而難成矣。今立以君臣之
體。類以攻戰之勢。將以近而喻遠。必因筌而得免。務欲成
其體要。啟其戶牖。庶將來君子。思而勉之。


帝基帖



[0138-15b]


世南聞大運不測。天地兩平。風俗相承。帝基能厚。道清三
百。鴻業六超。君壽九宵。命周成算。元無之道。自古興明。世
南。


樂毅論帖



賢兄處見臨樂毅論。便是青過於藍。欣忭無巳。數願學耳。
世南近臂痛。發書不堪覼縷也。虞世南呈。十三日遣書。謹
空。得書為慰。可言也。


東顧帖



疲朽未有東顧之期。惟增慨歎。今因使人指申代面。必公
[0138-16a]
力也。鄭長官致問極真。而其三人恒不。蕩蕩將如何。故承
後時有所異責。


設齋䟽



弟子早年忽遇重患。當時運心。差愈之日。奉設千人齋。今
謹於道場供千僧蔬會。以斯願力。希生生世世。常無疾惱。
七世久遠。六道怨親。並同今願。


孔子廟堂碑



微臣屬書東觀。預聞前史。若乃知幾其神。惟睿作聖。元妙
之境。希夷不測。然則三五迭興。典墳斯著。神功聖跡。可得
[0138-16b]
言焉。自肇立書契。初分爻象。委裘垂拱之風。革夏翦商之
業。雖復質文殊致。進讓罕同。靡不拜洛觀河。膺符受命。名
居域中之大。手握天下之圖。象雷電以立威刑。法陽春而
流惠澤。然後化漸八方。令行四海。未有偃息鄉黨。棲遲洙
泗。不預帝王之錄。遠跡胥史之儔。而德侔覆載。明兼日月。
道藝微而復顯。禮樂弛而更張。窮理盡性。光前絕後。垂範
於百王。遺風於萬代。猗歟偉歟。若斯之盛者也。夫子膺五
緯之精。踵千年之聖。固天縱以挺質。稟生德而降靈。載誕
空桑。自標河海之狀。纔勝逢掖。克秀堯禹之姿。知微知章。


[0138-17a]


可久可大。為而不宰。合天道於無言。感而遂通。顯至仁於
藏用。祖述先聖。憲章往哲。夫其道也。固以孕育陶鈞。包含
造化。豈直席卷八代。并吞九邱而巳哉。雖亞聖鄰幾之智。
仰之而彌遠。亡吳霸越之辨。談之而不及。於時天歷寢微。
地維將絕。周室大壞。魯道日衰。永歎時囏。實思濡足。遂迺
降跡中都。俯臨司寇。道超三代。止乎季孟之閒。羞論五霸。
終從大夫之後。固知栖遑弗巳。志在於求仁。危遜從時。義
存於拯溺。方且重反淳風。一匡末運。是以載贄以適諸侯。
[0138-17b]
懷寶而游列國。元覽不極。應物如響。辨飛龜於石函。驗集
隼於金櫝。觸舟既曉。專車能對。識罔象之在川。明商羊之
興雨。知來藏往。一以貫之。但否泰有期。達人所以知命。卷
舒惟道。明哲所以周身。羑里幽憂。方顯姬文之德。夏臺羈
紲。弗累商王之武。陳蔡為幸。斯之謂歟。於是自衞反魯。刪
書定樂。賛易道以測精微。修春秋以正襃貶。故能使紫微
降光。丹書表瑞。濟濟焉。洋洋焉。充宇宙而洽幽明。動風雲
而潤江海。斯皆紀乎竹素。懸諸日月。既而仁獸非時。鳴鳥
弗至。哲人云逝。峻嶽巳隤。尚使泗水却流。波瀾不息。魯堂
餘響。絲竹猶傳。非夫體道窮神。至靈知化。其孰能與於斯
[0138-18a]
乎。自時厥後。遺芳無絕。法被區中。道濟天下。及金冊斯誤。
玉弩載驚。孔教巳焚。秦宗亦墜。漢之元始。永言前烈。襃成
爰建。用光祀典。魏之黃初。式遵古訓。宗聖䟽爵。允緝舊章。
金行水德。亦存斯義。而晦明匪一。屯亨遞有。筐筥蘋蘩。與
時升降。靈宇虛廟。隨道廢興。炎精失御。蜂飛蝟起。羽檄交
馳。經籍道息。屋壁無藏書之所。階基絕函丈之容。五禮六
樂。翦焉煨燼。重宏至教。允屬聖期。大唐運膺九五。基超七
百。赫矣王猷。蒸哉景命。鴻名盛烈。無得稱焉。皇帝欽明睿
哲。參天兩地。迺聖迺神。允文允武。經綸云始。時維龍戰。爰
[0138-18b]
整戎衣。用扶興業。神謀不測。妙算無遺。宏濟艱難。平壹區
宇。納蒼生於仁壽。致君道於堯舜。職兼三相。位總六戎。元
珪乘石之尊。朱戶渠門之錫。禮優往代。事踰恒典。於是在
三睠命。兆庶樂推。克隆帝道。丕承鴻業。明玉鏡以式九圍。
席蘿圖而御六辯。寅奉上元。肅恭清廟。宵衣食。視膳之禮
無方。一日萬幾。問安之誠彌篤。孝治要道。於斯為大。故能
使地平天成。風淳俗厚。日月所照。無思不服。憬彼獯戎。為
患自古。周道再興。僅得中算。漢圖方遠。纔聞下策。徒勤六
月之戰。侵軼無厭。空盡貳師之兵。憑淩滋甚。皇威所被。


[0138-19a]


犁顙厥角。空山盡漠。歸命闕廷。充仞藳街。填委外廄。開闢
以來。未之有也。靈臺偃伯。玉關虛候。江海無波。熢燧息警。
非烟浮漢。榮光莫河。楛矢東歸。白環西入。猶且兢懷馭朽。
興睠納隍。卑宮菲食。輕徭薄賦。斵琱反樸。抵璧藏金。革舄
垂風。綈衣表化。歷選列辟。旁求遂古。克巳思治。曾何等級。
於是眇屬聖謨。凝心大道。以為括羽成器。必在膠雍。道德
潤身。皆資學校。矧乃入神妙義。析理微言。厲以四科。明其
七教。懿德高風。垂裕斯遠。而棟宇弗修。宗祧莫嗣。用紆聽
[0138-19b]
覽。爰發絲綸。武德九年十二月廿九日。有詔立隋故紹聖
侯孔嗣哲子德倫為襃聖侯。乃命經營。惟新舊址。萬雉斯
建。百堵皆興。揆日占星。式規大壯。鳳甍騫其特起。龍桷儼
以臨空。霞入綺寮。日暉丹檻。窅窅崇邃。悠悠虛白。圖真寫
狀。妙絕人功。象設巳陳。肅焉如在。握文履度。復見儀形。鳳
跱龍蹲。猶臨咫尺。口[:#AS-FBED:●]完爾微笑。若聽武城之絃。怡然動
色。似聞簫韶之響。襜襜盛服。既覩仲由。侃侃禮容。仍觀衞
賜。不疾而速。神其何遠。至於仲春令序。時和景淑。皎絜璧
池。圓流若鏡。青葱槐市。總翠成帷。清滌元酒。致敬於茲日。
合舞釋菜。無絕於終古。皇上以幾覽餘暇。遍該㣥籍。乃製
金鏡
[0138-20a]
述一篇。永垂鑒戒。極聖人之用心。宏大訓之微旨。妙道天
文。煥乎畢備。副君膺上嗣之尊。體元良之德。降情儒術。遊
心經藝。楚詩盛於六義。沛易明於九師。多士伏膺。名儒接
武。四海之內。靡然成俗。懷經鼓篋。攝趨奧。並鏡雲披。俱餐
泉湧。素絲既染。白玉巳雕。資覆簣以成山。導涓流而為海。
大矣哉。然後知達學之為貴。而宏道之由人也。國子祭酒
楊師道等。偃元風於聖世。聞至道於先師。仰彼高山。願宣
盛德。昔者楚國先賢。尚傳風範。荊州文學。猶鐫歌頌。況帝
京赤縣之中。天街黃道之側。聿興壯觀。用崇明祀。宣文教
[0138-20b]
於六學。闡皇風於千載。安可不賛述徽猷。被之雕篆。迺抗
表陳奏。請勒貞碑。爰命庸虛。式揚茂實。敢陳舞詠。迺作銘
云。


景緯垂象。川岳成形。挺生聖德。實稟英靈。神凝氣秀。月角
珠庭。探賾索隱。窮幾洞冥。述作爰備。邱墳咸紀。表正十倫。
章明四始。繫纉羲易。書因魯史。懿此素王。邈焉高軌。三川
削弱。六國從衡。鶉首兵利。龍文鼎輕。天垂伏鼈。海躍長鯨。
解黻去佩。書燼儒坑。纂堯中葉。追尊大聖。乃建襃成。膺茲
顯命。當塗創業。亦崇師敬。胙土錫圭。禮容斯盛。有晉崩離。


[0138-21a]


維傾柱折。禮亡學廢。風頹雅缺。戎夏交馳。星分地裂。蘋藻
莫奠。山河巳絕。隋風不競。龜玉淪亡。樽俎弗習。干戈載揚。
露霑闕里。麥秀鄒鄉。修文繼絕。期之會昌。大唐撫運。率繇
王道。赫赫元功。茫茫天造。奄有神器。光臨大寶。比蹤連陸。
追風炎昊。於鑠元后。膺圖撥亂。天地合德。人神攸賛。麟鳳
為寶。光華在旦。繼聖崇儒。載修輪奐。義堂宏敞。經肆紆縈。
重欒霧宿。洞戶風清。雲開春牖。日隱南榮。鏘耾鐘律。蠲絜
齍明。容範既備。德音無斁。肅肅升堂。兟兟讓席。獵纓訪道。
[0138-21b]
橫經請益。帝德儒風。永宣金石。


高祖神堯皇帝哀冊文



維貞觀九年歲次癸未五月乙未朔六日庚子。大行太上
皇崩於大安宮。殯於前殿之西階。粵十月甲子朔二十七
日庚寅。將遷座於獻陵。禮也。九天落構。七曜沉暉。引鷺翿
於雙闕。駕龍轜於六飛。哀子嗣皇帝諱。擗踴崩心。攀號泣
血。悲慕望其如在。痛音顏之巳絕。去昭景而不留。即幽途
而永訣。孝以追遠。哀惟慎終。爰詔史冊。敘德宣風。其詞曰。
元覽載籍。逖聽皇王。立德可久。應運斯昌。天基崇峻。帝系
悠長。虹暉降祉。真氣呈祥。葱珩朱紱。熊軾龍章。契叶禎符。


[0138-22a]


誕生睿聖。彤雲晝聚。黃星夕映。舒卷潛躍。幾深道性。地載
天臨。日暉川鏡。歷試藩岳。風移俗正。火德云謝。㣥龍戰野。
蚩尤曜旗。王良策馬。拔山曀日。滔天泯夏。蕩析黎元。阽危
宗社。提劒創業。仗鉞專征。風驅雲動。海運天行。伐謀上略。
制勝神兵。尊王踐土。復帝夷庚。職惟上相。任隆㣥辟。六階
巳平。四門咸闢。殊物顯命。彞章典冊。錫重介珪。禮優乘石。
烟雲改色。鏞筦變音。觀圖受命。負扆君臨。仁霑動植。化感
飛沉。殷輅周冕。禹迹堯心。削觚返樸。抵璧藏金。商俗未改。
[0138-22b]
遺氛阻亂。沙塞虔劉。伊叛渙。應變雷動。乘機電斷。十角雲
消。三川冰泮。漸以文教。致諸王道。制禮和樂。尊儒養老。翠
鳳栖桐。丹魚在藻。水浮元貝。階榮朱草。威加海外。澤被區
中。要荒合軌。鞮譯遐通。沒羽沈浪。飛輪駕風。眷言釋負。有
懷高謝。[:#AS-8BE1:●]爾櫟陽。杳同姑射。趨詩禮以承天。稟義方以成
化。聿應景福。方期大年。玉几奄及。金縢遂騫。絕五日之晨
省。遽千齡而上仙。攀幃扆以孺慕。抱劒舄以[:#AS-8563:⿰⺯⿸厂⿱田坴]綿。嗚呼哀
哉。虔奉顧託。式遵遺志。捐珠玉而不藏。即陶甄以成器。貽
儉德以為謨。垂風聲於後嗣。嗚呼哀哉。永去天邑。言遵地
市。背沃野於神臯。越通川於渭涘。懷岐下之前跡。睠新
[0138-23a]
豐之舊里。笳哀噎以留思。旐聯翩而顧指。悲風急而古木
吟。平野晦而愁雲起。嗚呼哀哉。惟綴衣之如昨。忽馳光之
不駐。亟時遊而節改。俄涉新而履故。野蒼蒼以日衰。歲凜
凜而行暮。感物悲於氣序。銜哀踐於霜露。泣川水之東流。
動商山之風樹。蹐厚地而無感。仰高天而何訴。嗚呼哀哉。
曰聖與仁。誰前誰後。炎昊無金石之固。勳華異松喬之壽。
孰歷世而長存。惟令名之不朽。矧元功與至德。冠列辟而
為首。俾軼五而登三。與造化而長久。嗚呼哀哉。


文德皇后哀冊文



[0138-23b]


維貞觀十年歲次甲申六月巳未朔二十一日巳卯。大行
皇后崩於立政殿。粵九月十一日丁酉。將遷座於昭陵。禮
也。殯宮夕啟。靈轜曉前。儼帷帟於空殿。肅陛衞於靈筵。皇
帝親臨宵載。義深追遠。瞻青蒲而永絕。悼玉階之莫反。蜃
輅將引。犧[:#AS-82F9:⿰罇]巳徹。爰詔記言。式揚徽烈。其詞曰。


二儀合德。兩曜齊光。列聖觀象。邦家克昌。猗歟華族。英靈
降祉。比齊越姜。匹宋踰子。育德高門。騰芬素里。體仁將聖。
披圖閱史。造舟為梁。嗣徽前德。履和思順。自家刑國。淑問
不巳。柔風允塞。紃組執勤。王[:#AS-FBED:●]怱珩垂則。時逢昌聖。運屬
休徵。


[0138-24a]


代邸膺歷。唐侯嗣興。紫宮並曜。黃道階升。化宣風始。業賛
丕承。比德無競。凝神不測。應物達理。撫機先識。體備賢能。
暉無朓側。績苞九亂。恩加八極。性道希夷。言容莊敬。戒奢
處約。懷沖履正。景曖風暄。霜嚴冰淨。領略三古。箴規六行。
源濬流遠。時昌祚延。國貞誕睿。皇支挺賢。談高辨日。學貫
通元。慈訓所及。懿德光前。五福云備。千齡方永。地紀絕維。
月輪韜景。晨興弗豫。德音彌整。馬鬣無封。鶴珠斯屏。嗚呼
哀哉。異人神於[:#AS-8BE1:●]忽。變容服於平生。改清蹕以哀挽。易朱
[0138-24b]
旗以素旌。昔照朝景。響環珮於增城。今冥永夜。吟松柏於
山楹。嗚呼哀哉。氣變灰飛。暑退寒襲。烟觸樹而凝慘。露分
枝而泫泣。聞哀雁之夕飛。聽悲風之曉急。仰雲霄而永慕。
慟陵寢其何及。嗚呼哀哉。背元武而北轅。絕牽牛而橫度。
途去去而逾遠。馬駸駸而不駐。想渭水之貫都。歎黃山而
隱霧。嗚呼哀哉。嗟人生之浮促。若飄風之過牖。牖何風而
蹔停。人何生而能久。惟承天與載物。邈慈深而德厚。邁任
姒之高蹤。播英聲而無朽。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