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68 全唐文-清-周紹良 (master)


欽定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0133-01a]


陳叔達



叔達字子聰。陳宣帝第十六子。封義陽王。歷都官尚書。入
隋授絳州通守。高祖義師至絳。以郡歸款。累官侍中。封江
國公。貞觀中拜禮部尚書。九年卒。諡曰繆。後贈戶部尚書。
改諡忠。


答王績書



賢弟千牛及家人典琴至。頻辱芳翰。索下官所撰隋紀。雖
承厚眷。懣然自失。誠恐持郄克之質。入邯鄲之墟。奏曹鄶
[0133-01b]
之音。歷莖英之肆。所以遲迴牘。伏念旬時。輒揆短懷。仰違
前命。今奉來札。誨責逾深。既以驕鄙相訶。又以緘縢致誚。
欲加之罪。其無辭乎。正當要使必致耳。了不知賢兄芮城
有隋書之作。足下既圖繼就。須有考尋。謹依高旨。繕錄馳
送。然僕雖不佞。頗聞君子之論矣。嘗以謂為國以禮。君舉
必書。故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者申立德立功之意也。事
者敘立德立功之迹也。所以明勸沮。所以別是非。自非可
以關社稷之安危。涉天人之興廢。古之君子。何嘗取諸。襃
貶之作。有由然也。自微言泯絕。大義乖墜。三代之教。亂
[0133-02a]
於甲兵。六經之術。滅於煨燼。君人者。尚空名以夸六合。史
官者。貴虛飾以佞一時。下及馬遷。爰逮班固。咸有述作。庶
幾聖賢。其於斟酌典謨。表章微絕。曾不能觸其藩籬者也。
魏晉之際。夫何足云。中原板蕩。史道息矣。然國於天地。有
與立焉。苟能宅郊禋。建社稷。樹師長。撫黎元。雖復五裂山
河。三分躔次。規模典式。豈徒然哉。是賢兄文中子知其若
此也。恐後之筆削。陷於繁碎。宏綱正典。暗而不宣。乃興元
經。以定真統。蓋獲麟之事。夫何足以知之。叔達亡國之餘。
幸賴前烈。有隋之末。濫尸貴郡。因霑善誘。頗識大方。至若
[0133-02b]
梁魏周齊之閒。耳目耆舊所接。風流人物。名實可知。衣冠
道義。謳謠尚在。頃者皇建其極。君子道亨。憑藉時來。妄叨
近侍。廟堂多暇。典墳自娛。覽後魏周齊之紀傳。考下官之
所聞見。曾不喜怒隨意。曲直任情。敘致浮雜。襃貶阿黨。述
時望者。以爵祿為榮談。陳國紀者。以狙譎為能事。至於密
會王道。濳濟生人。既昧於知音。咸寢而不記。貪敘寫其祖
父冠冕。子嗣婚姻。以為譜牒之證耳。豈不痛哉。風俗之壞。
一至於此。雖人倫王化。備列元經。而恢談碩議。或不可捨。
是以薛記室及賢兄芮城。常悲魏周之史。各著春秋。近更
[0133-03a]
研覽。真良史焉。古人云。過高唐者。學王豹之謳。遊睢渙者。
學藻繪之功。竊惟隋氏之王。三十六年。成敗否泰。目所親
覩。誠懼後之作者。復習向時之弊焉。故聊因掌壺之暇。著
隋紀二十卷。騁辭流離。則媿於心矣。書事要。則嘗有志焉。
孔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附之於行事。儻近是乎。謹恃
疇眷。以塵清覽。當積兼金。以購黜竄耳。又恐足下紀傳之
作。須備異聞。今更附王冑大業起居注往。


大唐宗聖觀銘



眇矣靈化。元哉妙門。飛形九府。鍊氣三元。黃庭秘籙。金格
[0133-03b]
微言。玉京留記。金竈還魂。揚塵東海。問道西崑。物色函關。
抒容清廟。建標伊始。層壇雲峭。綺井虹伸。風窗電笑。元都
正律。帝臺仙召。挹髓捫星。餐霞引照。豁虛罔象。無名至要。
高廂久縣。清泉餘療。宅心勝侶。游息衆妙。絕壁翠微。潀流
丹竅。鞠草如結。周原甚奥。聖道將宏。重光顯曜。明明我后。
積德累功。陶埏㝢縣。叱咤雷風。庸稽太室。禮盛酆宮。時乘
正位。道配元穹。四維載仰。百世斯隆。有截於外。無思自東。
祥符浹遠。瑞采澄空。百神咸秩。千齡是崇。宗元壯觀。詔蹕
康莊。雲行輦道。吹發山梁。飛文協玉。接禮神皇。五旌回首。


[0133-04a]


六轡齊驤。宸儀展敬。享福無疆。巍然高碣。播此遺芳。


薛收



收字伯襃。蒲東汾陰人。隋司隷大夫道衡子。道衡為煬帝
所殺。收不仕隋。高祖入關。授秦府主簿。遷金部郎中。東都
平。授天策府記室參軍。封汾陰男。以本官兼文學館學士。
武德七年卒。年三十三。貞觀七年贈定州刺史。永徽六年
又贈太常卿。


琵琶賦



[0133-04b]


惟茲器之為宗。總㣥樂而居妙。應清角之高節。發號鐘之
雅調。處躁靜之中權。執疎密之機要。遏浮雲而散彩。揚白
日以垂耀。爾其狀也。龜腹鳳頸。熊據龍旋。戴曲履直。破觚
成圓。虛心內受。勁質外宣。磅礡象地。穹崇法天。候八風而
運軸。感四氣而鳴絃。金華徘徊而月照。玉柱的歷以星懸。


上秦王書



世充據有東都。府庫填積。其兵皆是江淮精銳。所患者在
於乏食。是以為我所持。求戰不可。建德親總軍旅。來拒我
師。亦當盡彼驍雄。期於奮決。若縱其至此。兩寇相連。轉河
北之糧。以相資給。則伊洛之閒。戰鬬不已。今宜分兵守營。


[0133-05a]


深其溝防。即世充欲戰。慎勿出兵。大王親率猛銳。先據成
臯之險。訓兵坐甲。以待其至。彼以疲弊之師。當我堂堂之
勢。一戰必克。建德即破。世充自下矣。不過兩旬。二國之君。
可面縛麾下。若退兵自守。計之下也。


隋故徵君文中子碣銘



蓋聞運無常寧。治窮則亂。教不終廢。人存則闡。故曰天下
有道。制作歸乎帝王。斯文或墜。財成寄乎明哲。才之不可
以巳。其在茲乎。周道竭而孔子興。隋風喪而夫子出。五常
[0133-05b]
為之式序。三綱為之無昧。道沖而用。故無德而名。功足化
成。故匪爵而重。於稽其類。其生物之匠乎。夫子諱通。字仲
淹。姓王氏。太原人。初高祖晉陽穆公自齊歸魏。始家龍門
焉。若乃門風祖業之舊。鴻儒積德之冑。事賁家諜。名昭國
史。今可得而略之。粤若夫子。洪惟命世。盡象緯之秀。鍾山
川之靈。爰在孺年。素尚天啟。亦既從學。家聲日茂。偉容貌。
肅風神。以孝悌為心極。以人倫為巳任。步中規矩。響諧音
律。術無遠而不窮。理無微而不詣。故夫要道之本。中和之
節。九疇六藝之能事。元亨利貞之至美。悉備之矣。豈惟行
為世範。言成士則而巳哉。十八舉本州秀才。射策高第。十
[0133-06a]
九除蜀州司戶。辭不就列。大業伊始。君子道消。達人遠觀。
潛機獨曉。步烟嶺。臥雲溪。軒冕莫得而干。羅網莫得而迨。
時年二十二矣。以為卷懷不可以垂訓。乃立則以開物。顯
言不可以避患。故託古以明義。懷雅頌以濡足。覽繁文而
援手。乃續詩書。正禮樂。修元經。讃易象。道勝之韻。先達所
推。虛往之集。於斯為盛。淵源所漸。著錄踰於三千。堂奥所
容。達者幾乎七十。兩加太學博士。一加著作郎。夫子絕宦
久矣。竟不起矣。朝端聲節天下聞其風采。先君內史屈
父黨之尊。楊公僕射忘大臣之貴。漢侯三請而不覿。尚書
[0133-06b]
四召而不起。盛德大業。至矣哉。道風扇而方遠。元猷陟而
逾密。可以比姑射於尼岫。擬河汾於洙泗矣。夫教思之宗。
聖達之節。形氣之域。古今同盡。六經既就。一德時成。拂衣
啟手。其天意乎。以大業十三年五月甲子。遘疾終於萬春
鄉甘澤里第。春秋三十二。嗚呼哀哉。天不憖遺。吾將安仰。
以其年八月。遷窀穸於汾水之北原。棺木衣衾。以從中制。
不封不樹。是遵上古。門人考行。諡曰文中子。禮也。收學不
至穀。行無異能。奉高跡於絕塵。期深契於終古。義極師友。
恩兼親故。遭世道之衰微。屬衣冠之板蕩。將以肆力王事。


[0133-07a]


思存管樂。不獲躬守孔塋。自同游夏。攀昊蒼而不達。俯元
堂而巳隔。敢揚徽烈。而作銘曰。


兩儀既位。三才式甄。器象雖顯。神機未筌。匪聖孰作。匪明
孰傳。文王逝矣。孔子出焉。顯允經籍。作為邦紀。天之未喪。
載誕夫子。奄有㣥言。遂荒精理。百氏銜璧。九流齊軌。濳龍
勿用。鳴鶴在陰。我有宏德。人靈是欽。摳衣遞進。鼓篋相尋。
七十成列。三千若林。煥乎經濟。沖乎典則。教思風行。徽猷
允塞。庶幾克饗。匡此王國。如何不祐。殲我明德。嗚呼喪亂。
[0133-07b]
胡及我長。嗚呼哲人。胡棄我往。王室方厲。帝邦無象。梁木
斯壞。蒼生奚仰。綢練既設。披崇既張。野寒川曠。泉深路長。
盛德無沒。嘉言孔彰。永為洪範。於何不臧。


李綱



綱字文紀。觀州[:#AS-945B:⿱艹修]人。初名瑗。字子玉。讀後漢書張綱傳。慕
而改之。初為周齊王憲參軍。入隋為太子洗馬。拜尚書右
丞。為楊素蘇威所惡。以屬吏。會赦免。賊帥何潘仁署為長
史。高祖義師至京城。授丞相府司錄。封新昌縣公。累拜禮
部尚書兼太子詹事。進太子少保。貞觀四年拜太子少師。
五年卒。年八十五。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貞。


[0133-08a]


論時事表



臣綱言。臣伏見武德五年之後。四海初定。陛下自負太平。
日就驕侈。傷於酒德。稍怠萬機。專與幸臣。旦夕遊宴。所重
唯聲樂。所愛唯鷹犬。夷夏進送。道路不絕。又斥辱功臣。多
所輕侮。或發其微時細過。或加捶撻於殿庭。德澤漸虧。下
將疑懼。而戚藩公主。皆踰憲式。嬪媛之家。多違法度。不加
禁止。頗有侵漁。行路之閒。非無喧籍。又皇太子令及秦齊
二教。共詔勅並行。唯計日之先後。州郡之職。無所的從。授
[0133-08b]
官分賞。任意所欲。不復論功伐。才行矣。加以每歲秋冬。田
遊無度。王公主。雜糅其閒。或時逢考選。皆在原野。至於歷
時不返。京邑略無居人。億兆失望。陰懷歎息。朝之綱紀。漸
以弛紊。而陛下不悟政教日頹。在內不許論事。當朝略無
諫者。愚臣竊懷慄畏。誠有危亡之慮。臣不敢不盡言。伏待
刑憲。


諫以舞人安叱奴為散騎常侍䟽



臣謹按周禮。均工樂胥。不預於仕伍。雖復才如子野。妙等
師襄。皆身終子繼。不易其業。故魏武使禰衡擊鼓。衡先解
朝服。露體而擊之。云不敢以先王法服。為伶人之衣。唯齊
[0133-09a]
高緯封曹妙達為王。授安馬駒為開府。既招物議。大斁彞
倫。有國有家者以為殷鑒。方今新定天下。開太平之基。起
義功臣。行賞未遍。高才碩學。猶滯草萊。而先令舞人致位
五品。鳴玉曳組。趨馳廊廡。故非創業垂統。貽則子孫之道
也。伏惟陛下聽察之。


諫太子建成書



綱耄矣。日過時流。墳樹巳拱。幸未就土。許傅聖躬。無以酬
恩。請效愚直。伏願殿下詳之。竊見飲酒過多。誠非養生之
術。且凡為人子者。務於孝友。以慰君父之心。不宜聽受邪
[0133-09b]
言。妄生猜忌。


姜謩



謩。秦州上邽人。隋大業末為晉陽長。高祖建義。引為司功
參軍。從平京城。除相國兵曹參軍。封長道縣公。拜秦州刺
史。改守隴州。貞觀元年卒。贈岷州都督。諡曰安。


將赴隴右上高祖奏



天人之望。誠有所歸。願早膺圖籙。以寧兆庶。老夫犬馬暮
齒。恐先朝露。得一覩昇紫殿。死無所恨。


蕭瑀



[0133-10a]


瑀字時文。後梁明帝子。封新安郡王。入隋累官河池郡守。
高祖入京師。遣書招之。以郡歸唐。封宋國公。拜民部尚書。
進右僕射。貞觀中圖形淩烟閣。進太子太保同中書門下
三品。罷為商州刺史。二十一年卒。年七十四。詔贈司空荊
州都督。太常諡曰肅。帝以其性忌。改諡貞褊。


臨終遺子書



生而必死。理之常分。氣絕後可著單服一通。以充小斂。棺
內施單席而巳。冀其速朽。不得別加一物。無假卜日。惟在
[0133-10b]
速辦。自古賢哲。非無等例。爾宜勉之。


李大亮



大亮。雍州涇陽人。隋末署韓國公行軍兵曹。與李密戰敗。
賊帥張弼異而釋之。高祖入關。自東都歸國。授土門令。超
拜金州總管府司馬。太宗立。封武陽縣男。復以功進爵為
公。領太子右衞率兼工部尚書。十八年卒。年五十九。贈兵
部尚書秦州都督。諡曰懿。


昭慶令王璠清德頌碑



六義垂訓。有國風之詞焉。十翼發揮。有震雷之體焉。雷也
者。一同法雷而分地。風也者。萬井宣風以代天。周列子男
[0133-11a]
之班。漢䟽令長之任。銅墨彰其美製。龜蛇寵其旐斿。中都
之男女異途。灌壇之風雨不作。魯仲康之仁恕。作踐三台。
常伯魏之清貞。終居九列。雕瓊鏻琬。謂之不忘。翼子謀孫。
謂之不朽。傳芳播美。其在茲焉。公諱璠。字伯玉。其先瑯琊
人也。系文武之遙源。紹靈仙之慶緒。導揚前烈。垂裕後昆。
秦則三將登壇。漢則五侯通軌。迪哲踵武。論道槐庭。邦淑
國華。慶興椒掖。奕葉不泯。非共筮蓂。室家君王。無虧礪岳。
曾祖岌。隋任北海郡長史。德表題輿。材稱展驥。襲海沂之
謙讓。為慶源之重望。祖德。皇朝義陽郡義陽縣令。龎水生
[0133-11b]
金。崑峯產玉。撫桐鄉之耆老。先問百年。靜蒲邑之階庭。巳
聞三善。父知。皇朝潁州郡襄城縣令上柱國。桂林一枝。鳳
毛五色。龍泉出匣。彩發珠星。鵲繞臨臺。精含滿月。擅子游
之文學。政洽絃歌。伏門豹之英雄。人懷畏愛。公稟粹辰象。
降靈海嶽。歲方童丱。子將為其題目。未及志學。士季識其
非凡。天與聰明。帝資㯋悟。班孟堅之文彩。黃叔度之波瀾。
精微之書。殆將三絕。溫柔之旨。蔽在一言。儕輩挹其多能。
敏悟嘉其才對。洞張華之博識。昇晁錯之甲科。以國子監
太學明經擢第輝揚。授上黨郡長子縣主簿。又任北京樂
[0133-12a]
平縣主簿。長子望邑。樂平帝畿。黃綬班雄。朱絲抗直。秩滿
授此縣令。河東士女。不忘遺恩。灃北編甿。首欣來晚。此土
分晉餘境。全趙名都。覆釜前通。登僧後鎮。風烟臨代。斜望
寶符。郊壤連邢。傍臨玉井。冀州既載。陶唐帝都。士庶殷繁。
桑麻條暢。公下車宰邑。視俗施教。先之以敬讓。示之以好
惡。明察則俗無幽枉。正誼則吏不忍欺。聲調子賤之琴。塵
覆史雲之甑。妾不衣帛。有類季孫。父對霜縑。雅同胡質。或
讓魚留犢。辭玉謝金。不之過也。公之清潔也如此。建初啟
運。先皇陵寢。聖上虔恭之所。㣥下肅雝之地。崇奉塋域。發
[0133-12b]
自宸衷。裒建美名。實由天旨。改象城而為昭慶。貴先祖而
創嘉聲。郡之與縣。俱同十望。國資孝理。寄在循良。妙帝心。
授公此令。至若公卿巡謁。夙夜祗共。物有備而無虧。俗惟
勤而不覺。公之幹蠱也如此。欲求忠臣。出於孝子。公仁慈
惻隱。累代同居。幼子童孫。家無異爨。每志攝享。竭力禋誠。
陵側居人。數餘千戶。或旁聖英傑。或招復逃遷。茂陵陽
陵之儔。三徙七遷之邑。並加撫育。有同赤子。公之異化也
如此。鶬鶊春囀。勗之以耕桑。鴻鴈秋飛。敦之以收穫。田夫
執耒。蠶妾承筐。鳳粟徧於郊原。鵷綺盈於杼柚。遂得冰
[0133-13a]
絲委筐。露積如山。婦子饁而無辭。田畯悅而相賀。勵朽勉
惰。載酒勞勤。公之勸農也如此。縲索繩犯。降綏誌偷。伺繩
而執凶徒。焚飾而擒賊煞。境絕探丸之客。途逢守劒之夫。
不假埋梧。無煩候稻。豺狼自屏。鉤距無施。巳除梁上之奸。
詎用史瞞之木[:#AS-FBED:●]率。公之明略也如此。孝弟者人之本。慈
愛者化之先。道協五常。倫分十等。蟹筐蠶績。蟬冠范緌。既
革知人之非。方識宰君之化。人同李郭。俗齊曾閔。境無鹿
犯。塊有鳥銜。感應通誠。公之孝理也如此。地邇幽燕。境連
趙魏。土多剽悍。人尚櫜鞬。自戎馬在郊。鳴鼙接響。騎射馳
[0133-13b]
逐。罕習詩書。公撫教以仁。崇文備武。斌斌雜半。君子道存。
開設學校。檢閱庠塾。人如顏閔。俗同鄒魯。公之興學也如
此。大君有命。中使巡風。激濁揚清。旁求俊彥。昭慶闔境。以
公清平。感恩申狀。使司覽奏。尋以名聞。總衆美而為最。擇
其義而臨之。撫字纔周。芳聲滿歲。昔甘棠勿翦。歎羨詩人。
伐枳興謠。見稱輿頌。緇黃道路。率有雅詞。兒齒台背。願旌
其善。四子講德。尚著篇章。百姓預謀。宜刊厥績。莫不他山
採石。異邑求文。請鐫無媿之詞。用紀非常之德。大亮精非
吐鳳。思盡懷蛟。過談見推。辭不獲免。其詞曰。


[0133-14a]


偉哉聖賢。生德自天。山澤通氣。孕育雲僊。凝禎沙禁。稟粹
沂川。英俊之地。黻冕相連。王孫公子。令聞不巳。西北玉璽。
東南箭美。傳家蘭桂。司徒繼軌。松竹堅貞。霜霰難毀。挺生
良佐。望重州端。恤人以惠。濟猛以寬。化消蜂蠆。俗比鵷鸞。
不異邦國。齊甿共歡。資父事君。以配祖考。忠為令德。不貪
為寶。義陽襄城。異邑同道。上以化物。猶風靡草。仕為時須。
天工人代。下車作宰。吏懷畏愛。肅高潔。庶甿仰賴。正直清
平。百城之最。虔奉陵廟。惟精惟一。公仰巡謁。以兢以栗。良
[0133-14b]
宰攝享。神歆元吉。明德惟馨。芳猷秩秩。務嗇勸分。不愆穮
蔉。兆人勤藝。惟邦之本。禁令嚴刻。鮮不為則。雖賞不竊。罕
用徽纆。刑賞無差。教化之柄。寧僭不濫。用恤人命。我有箴
規。孝弟恭敬。君子萬年。室家相慶。下之從政。猶泥在鈞。不
敢暴虐。不敢違仁。道兮不遠。德兮有鄰。吾君敷化。可書諸
紳。


請停招慰突厥䟽



臣聞欲綏遠者。必先安近。中國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
猶於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自古
明王。化中國以信。馭夷狄以權。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
[0133-15a]
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自陛下君臨區宇。深根固本。人
逸兵強。九州殷富。四夷自服。今者招致突厥。雖入提封。臣
愚稍覺勞費。未悟其有益也。然河西甿庶。鎮禦藩夷。州縣
蕭條。戶口鮮少。加因隋亂。減耗尤多。突厥未平之前。尚不
安業。匈奴微弱以來。始就農畝。若更勞役。恐致妨損。以臣
愚見。請停招慰。且謂之荒服者。故臣而不納。是以周室愛
人攘狄。竟延七百之齡。秦王輕戰事胡。故四十載而絕滅。
漢文養兵靜守。天下安豐。孝武揚威遠略。海內虛耗。雖悔
輪臺。追巳不及。至於隋室。早得伊吾。兼統鄯善。且既得之
[0133-15b]
後。勞費日甚。虛內致外。竟無所益。遠尋秦漢。近觀隋室。動
靜安危。昭然備矣。伊吾雖巳臣附。遠在蕃磧。人非中夏。地
多沙鹵。其自樹立稱藩附庸者。請羈縻受之。使居塞外。必
畏威懷德。永為藩臣。蓋行虛惠而收實福矣。近日突厥傾
國入朝。既不能俘之於江淮。以變其俗。乃置於內地。去京
不遠。雖則寬仁之義。亦非久安之計也。每見一人初降。賜
物五匹。袍一領。酋長悉授大官。祿厚位尊。理多靡費。以中
國之租賦。供積惡之凶虜。其衆益多。非中國之利也。


宇文歆



[0133-16a]


歆。武德中官右衞將軍。


諫齊王元吉書



王在州之日。多出微行。常共竇誕遊獵。蹂踐穀稼。放縱親
昵。公行攘敓。境內六畜。因之殆盡。當衢而射。觀人避箭。以
為笑樂。分遣左右。戲為攻戰。至相擊刺。毀傷至死。夜開府
門。宣淫他室。百姓怨毒。各懷憤歎。以此守城。安能自保。


傅仁均



仁均。滑州白馬人。武德時授員外散騎常侍。除太史令。卒
[0133-16b]
官。


陳修歷七事表



其一曰。昔洛下閎以漢武太初元年歲在丁丑創歷。起元
元在丁丑。今大唐以戊寅年受命。甲子日登極。所造之歷。
即上元之歲。歲在戊寅。命日又起甲子。以三元之法。一百
八十去其積歲。武德元年戊寅為上元之首。則合璧聯珠。
懸合於今日。其二曰。堯典為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前代造
歷。莫能允合。臣今創法五十餘年。冬至輒差一度。則卻檢
周漢。千載無違。其三曰。經書日蝕。毛詩為先。十月之交。朔
日辛卯。臣今立法。卻推得周幽王六年辛卯朔蝕。即能明
[0133-17a]
其中閒並皆符合。其四曰。春秋命歷序云。魯僖公五年壬
子朔旦冬至。諸歷莫能符合。臣今造歷。卻推僖公五年正
月壬子朔旦冬至則同。自斯以降。並無差爽。其五曰。古歷
日蝕。或在於晦。或在二日。月蝕或在朢前。或在朢後。臣今
立法。月有三大三小。則日蝕常在於朔。月蝕在朢前。卻騐
魯史。並無違爽。其六曰。前代造歷。命辰不從子半。命度不
起虛中。臣今造歷。命辰起子半。度起於虛六。度命合辰。得
中於子。符陰陽之始。會歷術之宜。其七曰。前代諸歷。月行
或有晦。猶東見朔以西朓。臣今以遲疾定朔。永無此病。


[0133-17b]


對王孝通駮歷法議



宋代祖沖之。久立差術。至於隋代張冑元等。因而修之。雖
差度不同。各明其意。今孝通不達宿度之差移。未曉黃道
之遷改。乃執南斗為冬至之恒星。東井為夏至之常宿。率
意生難。豈為通理。夫太陽行於宿度。如郵傳之過逆旅。宿
度每歲既差。黃道隨而變易。豈得以膠柱之說。而為斡運
之難乎。又案易云。治歷明時。禮云。天子元端。聽朔於南門
之外。尚書云。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孔氏云。上日。朔日也。
又云。季秋月朔。辰不集于房。孔氏云。集合也。不合則日蝕。


[0133-18a]


隨可知矣。又云。先時不及時。皆殺無赦。先時為朔日不及
時也。若有先後之差。是不知定朔之道矣。詩云。十月之交。
朔日辛卯。又春秋日蝕三十有五。左邱明云。不書朔。官失
之也。明聖人之教。不論於晦。唯取朔耳。自春秋以後。去聖
久遠。歷術差違。莫能詳正。故秦漢以來。多非朔蝕。而宋代
御史中丞何承天。微欲見意。不能詳究。乃為太史令錢樂
之散騎侍郎皮延宗抑止。孝通今語。乃是延宗舊辭。承天
既非甄明。故有當時之屈。今略陳梗概。申以明之。夫理歷
[0133-18b]
之本。必推上元之歲。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夜半甲子。
朔旦冬至。自此以後。既行度不同。七曜分散。不知何年更
得餘分普盡還復總會之時也。唯日分氣分。得有可盡之
理。因其得盡。即有三端之元。故造經立法者。小餘盡即為
元首。此乃紀其日數之元。不關合璧之事矣。時人相傳。皆
云大小餘俱盡。即定夜半甲子朔旦冬至者。此不達其意
故也。何者。冬至自有常數。朔名由於月起。既月行遲疾無
常。三端豈得即合。故必須日月相合。與冬至同日者。始可
得名為合朔冬至耳。故前代諸歷。不明其意。乃於大餘正
盡之年。而立其元。法將以為常。而不知七曜散行。氣朔不
[0133-19a]
合。今法唯取上元連珠合璧。夜半甲子朔旦冬至。合朔之
始。以定一九。相因行至於今日。常取定朔之宜。不論三端
之事。皮延宗本來不知。何承天亦自未悟。何得引而相難
耶。


傅奕



奕。相州鄴人。隋開皇中以儀曹事漢王諒。高祖踐位。召拜
太史丞。遷太史令。貞觀十三年卒。年八十五。


請廢佛法表



臣奕言。臣聞犧農軒頊。治合李老之風。虞夏湯姬。政符周
[0133-19b]
孔之教。雖可聖有先後。道德不別。君有沿革。治術尚同。竊
聞八十老父。擊壤而歌。十五少童。鼓腹為樂。耕能讓畔。路
不拾遺。孝子承家。忠臣滿國。然國君有難。則殉命以報讎。
父母有疴。則終身以側侍。豈非曾參閔子之友。庠序成林。
墨翟耿恭之儔。相來羽翊。乃有守道含德。無欲無求。寵辱
若驚。職參朝位。荊山鼎上。攀附昇龍。緱氏壇邊。相從駕鶴。
瑤池王母之使。具禮來朝。碧海無夷之神。周行謁帝。所以
然者。當此之時。共遵李孔之教。而無胡佛故也。自漢明夜
寢。金人入夢。傅毅對詔。辨曰胡神。後漢中原。未之有信。魏
[0133-20a]
晉夷虜。信者一分。笮融託佛齋而起逆。逃竄江東。呂光假
征胡而叛君。跱立西土。降斯巳後。妖胡滋盛。大半雜華。搢
紳門裏。翻受禿丁邪戒。儒士學中。倒說妖胡浪語。曲類蛙
歌。聽之喪本。臭同鮑肆。過者失香。兼復廣置伽藍。壯麗非
一。勞役工匠。獨坐泥胡。撞華夏之鴻鐘。集蕃僧之偽衆。動
淳民之耳目。索營私之貨賄。女工羅綺。翦作淫祀之旛。巧
匠金銀。散雕舍利之塚。秔粱[:#AS-8456:⿺麥丏]米。橫設僧尼之會。香油蠟
燭。枉照胡神之堂。剝削民財。割截國貯。朝廷貴臣。曾不一
悟。良可痛哉。伏惟陛下定天門之開闔。更新寶位。通萬物
[0133-20b]
之迍否。再育黔黎。布李老無為之風。而民自化。執孔子愛
敬之禮。而天下孝慈。且佛之經教。妄說罪福。軍民逃役。剃
髮隱中。不事二親。專行十惡。歲月不除。奸偽逾甚。臣閱覽
書契。爰自庖犧。至於漢高。二十九代。四百餘君。但聞郊祀
上帝。官治民察。未見寺堂銅像。建社寧邦。請胡佛邪教。退
還天竺。凡是沙門。放歸桑梓。令逃課之黨。普樂輸租。避役
之曹。恒忻效力。勿度小禿。長揖國家。自足忠臣。宿衞宗廟。
則大唐廓定。作造化之主。百姓無事。為犧皇之民。臣奕誠
惶誠恐。謹上益國利民事十有一條如左。謹言。武德四年
[0133-21a]
六月二十一日上。謹按益國利民事十一條其文巳佚惟
釋氏書所引尚存梗概謹裒集于後一曰衆僧剃髮染衣
不謁帝王違離父母非忠孝者夫父母之體不可毀傷何
故沙門剃髮去髭反先王之道失忠孝之義易曰男女搆
精萬物化生此則陰陽父子天地大象不可乖也今衞壯
之僧婉孌之尼失禮不婚仇匹內通衣形外隔夭胎殺子
違禮逆天減損戶口不亦傷乎今佛家違天地之化背陰
陽之道未之有也請僧尼六十巳下令作丁則兵強農勸
尋老子至聖尚謁帝王孔某聖人猶跪宰相況道大無取
[0133-21b]
德義未隆下忽公卿抗衡天子如臣愚見請同老孔弟子
之例拜謁王臣編于朝典者二曰西域胡旦末國兵三百
二十人小宛國兵二百人戎盧國兵三百人渠勒國兵三
百人依耐國兵三百五十人郁立師國兵三百三十一人
單相國兵四十五人孤胡國兵四十五人凡八國胡兵合
有一千八百九十一人皆得紹其王業據其土地自相征
伐屠戮人國況今大唐丁壯僧尼二十萬衆共結胡法足
得人心寧可不預備之哉三曰諸州及縣減省寺塔則民
安國治者蓋聞釋迦生於天竺修多出自西蕃名號無傳
於周孔功德靡稱於典謨實遠夷所尊敬非中夏之師儒
廣致精舍甲第當衢虛費金帛福利焉在西域胡人因泥
而生是以便事泥瓦塔像今猶毛臊人面而獸心道人土
梟驢騾四色皆是貪逆之惡種佛是妖魅之氣寺是淫邪
之祀由妖胡虛說造寺之福庸人信之爭營寺塔小寺百
僧大寺二百以兵率之五寺強成一旅總計諸寺兵多六
軍侵食生民國家大患寺驍僧衆妖孽必作如後趙沙門
張光後燕沙門法長南涼道密魏孝文時法秀太和時惠
仰等並皆反亂自餘凶黨至今猶在請必除蕩用消胡氣
浹旬之間宇宙廓清維是寺舍請給孤老貧民無宅義士
三萬戶州惟置一寺草堂土塔以安經像遣胡僧二人傳
示胡法銷像而絕鐫鑄貨泉可以無損毀經以禁繕寫廢
僧以從編戶竊謂益國利人興家多福也四曰僧尼衣布
省齋則貧人不饑蠶無橫死者臣聞佛戒僧尼糞掃衣五
綴缽望中一食獨坐山中清居禪誦此佛之章法也若殺
蠶作衣佛戒不許今則知佛理虛故生違犯五曰斷僧尼
貝[:#AS-FBED:●]居貯則百姓豐滿將士皆富禮佛不得尊豪設齋不
得富貴六曰帝王無佛則大治年長有佛


[0133-22a]
則虐政祚短者自庖犧巳下爰至漢高二十九代父子
君臣立忠立孝守道履德生長神州得華夏正氣人皆淳
朴以世無佛故也秦起秦仲三十五世六百三十八年漢
明之時佛法始來有之為損無之為益故未有佛法之前
人皆淳和世無篡逆佛法來到多興悖亂天道無親頓成
虛闡禍淫福善胡其爽歟因何損替者翻享遐齡崇道者
無終厥壽計應蘊福延慶積惡招殃何乃進退矛盾情狀
皎然去取自乖若為酬對七曰封周孔之教送與西域而
胡必不肯行八曰海內勤王者少樂私者多乃外事胡佛
[0133-22b]
內生邪見翦剃髮膚迴換衣服出臣子之門入僧尼之戶
立謁王庭坐看膝下不忠不孝聚結連房且佛在西域言
妖路遠拾親逐財畏壯慢老重富強而輕貧弱愛少美而
賊耆年以幻惑而作藝能以矯誑而為宗旨然佛為一姓
之家鬼也作鬼不兼他族豈可催驅生漢供給死夷賤此
明珠貴彼魚目違離嚴父而敬他人何有跪十箇泥夷而
為卿相置一盆殘飯得作帝王據佛邪說不近人情欲求
忠臣孝子佐世治民惟孝經一卷老子二篇不須廣讀佛
經佛滑稽大言不及旃孟奢侈造作罪深桀紂入家破家
入國破國者九曰隱農安近市㕓度中國富民饒者十曰
帝王受命皆革前政者十一曰直言忠諫古來出口禍及
其身者


請革隋制䟽



龍紀火官。黃帝廢之。咸池六英。堯不相沿。禹弗行舜政。周
弗襲湯禮。易稱巳日乃孚。革而信也。故曰革之時大矣哉。
有隋之季。違天害民。專峻刑法。殺戮賢俊。天下兆庶。同心
叛之。陛下撥亂反正。而官名律令。一用隋舊。且懲沸羹者
吹冷齏。傷弓之鳥驚曲木。況天下久苦隋暴。安得不新其
耳目哉。改正朔。易服色。變律令。革官名。功極作樂。治定制
[0133-23a]
禮。使民知盛德之隆。此其時也。然官貴約。夏后官百。不如
虞五十。周三百。不如商之百。又曰。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
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衞鞅為秦制法。增
鑿顛抽脅鑊烹等六篇。始皇為挾書律。此失於煩。不可不
鑒。


請除釋教䟽



佛在西域。言妖路遠。漢譯胡書。恣其假託。故使不忠不孝。
削髮而揖君親。遊手遊食。易服以逃租賦。演其妖書。述其
邪法。偽啟三途。謬張六道。恐嚇愚夫。詐欺庸品。凡百黎庶。
[0133-23b]
通識者稀。不察根源。信其矯詐。乃追既往之罪。虛規將來
之福。布施一錢。希萬倍之報。持齋一日。冀百日之糧。遂使
愚迷。妄求功德。不憚科禁。輕犯憲章。其有造作惡逆。身墜
刑網。方乃獄中禮佛。口誦佛經。晝夜忘疲。規免其罪。且生
死壽夭。由於自然。刑德威福。關之人主。乃謂貧富貴賤。功
業所招。而愚僧矯詐。皆云由佛。竊人主之權。擅造化之力。
其為害政。良可悲矣。案書云。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
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於
而家。凶於而國。人用側頗僻。降自羲農。至於漢魏。皆無佛
[0133-24a]
法。君明臣忠。祚長年久。漢明帝假託夢想。始立胡神。西域
桑門。自傳其法。西晉以上。國有嚴科。不許中國之人。輒行
矒髮之事。洎於苻石。羌胡亂華。主庸臣佞。政虐祚短。皆由
佛教致災也。梁武齊襄。足為明鏡。昔襃姒一女。妖惑幽王。
尚致亡國。況天下僧尼。數盈十萬。翦刻繒綵。裝束泥人。而
為厭魅。迷惑萬姓者乎。今之僧尼。請令匹配。即成十萬餘
戶。產育男女。十年長養。一紀教訓。自然益國。可以足兵。四
海免蠶食之殃。百姓知威福所在。則妖惑之風自革。淳樸
之化還興。且古今忠諫。鮮不及禍。竊見齊朝章仇子佗上
[0133-24b]
表。言僧尼徒衆。糜損國家。寺塔奢侈。虛費金帛。為諸僧附
會宰相。對朝讒毀。諸尼依託主。潛行謗讟。子佗竟被囚執。
刑於都市。及周武平齊。制封其墓。臣雖不敏。竊慕其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