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68 全唐文-清-周紹良 (master)


欽定全唐文卷一百三十


[0130-01a]


吳越武肅王錢鏐



鏐字具美。杭州臨安人。乾符中為董昌裨將。乾寧初累授
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開國公。二年討董
昌。授檢校太尉兼中書令。領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四年
平田頵。賜鐵券。五年授檢校太師。光化三年封南康王。四
年加守侍中。改封彭城王。天復二年改封越王。天祐元年
改封吳王。梁開平二年進封吳越王兼淮南節度使揚州
大都督充淮南四面招討制置使加守太保。四年加守尚
[0130-01b]
書令兼淮南宣歙等道四面行營都統。貞明二年加諸道
兵馬元帥。尋進天下兵馬都元帥。龍德三年冊封吳越國
王。後唐同光三年依梁前授官爵。長興三年三月薨。年八
十一。唐主詔以王禮葬。諡武肅。


賜童頵拜西扇都巖將誥



制左軍同十將充西扇都巖將頵。早係轅門。久居巖界。星
霜屢換。警察無欺。寡人自襲丕圖。廣施慶澤。睠茲勤瘁。宜
示陟遷。克固前脩。更期後奬。可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
賓客兼監察御史上柱國充十將。餘如故。


[0130-02a]


謝鐵券表



恩旨賜臣金書鐵券一道。臣恕九死子孫三死者。出於睿
眷。形此綸言。錄臣以絲髮之勞。賜臣以山河之誓。鐫金作
字。指日成文。震動神祇。飛揚肝膽。伏念臣爰從筮仕。逮及
秉麾。每自揣量。是何叨忝。行如履薄。動若持盈。惟憂福過
禍生。敢冀慎初獲末。豈期此志。上感宸聰。憂臣以處極多
虞。慮臣以防閑不至。遂開聖慮。永保私門。勗以功名。申諸
帶礪。以上八字一作屈以常刑宥其不死雖君親囑念。皆云必恕必容。而臣
[0130-02b]
子為心。豈敢傷慈傷愛。謹當日謹一日。戒子戒孫。不敢因
此而累恩。不敢承此而賈禍。聖主萬歲。愚臣一心。臣誠惶
誠恐頓首頓首。


鍾廷翰攝安吉主簿牒



勅。淮南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牒將仕郎試祕書省校書
郎鍾廷翰。牒奉處分。前件官儒素修身。早升官緒。寓居霅
水。累歷星霜。克循廉謹之規。備顯溫恭之道。今者願求錄
用。特議掄材。安吉屬城印曹闕吏。俾期差攝。勉效公方。倘
聞佐理之能。豈超升之奬。事須差攝安吉縣主簿牒舉者。
故牒。


[0130-03a]


授張蘊江陰令牒



前攝蘇州長洲縣令文林郎前守洪州都督府參軍張蘊。
牒奉處分。宰千里之邑。寄百里之命。巽懦則絲棼繩亂。用
剛則土曠民離。苟得適中。庶幾可守。前件官窮經任已。明
吏藩身。御札承制。正授常州江陰縣令。表次錄奏。仍牒舉
者。


劉仁規等改補節度散子將牒



勅。淮南鎮海鎮東等軍節度正隨身劉仁規等。牒奉處分。
[0130-03b]
前件人久在軍門。志懷忠幹。或比差隨逐。皆推奉上之心。
或職列巡封。備顯歲寒之節。今者驂隨歸使。合議甄升。各
加超擢之恩。以示奬酬之寵。事須改補節度散子將仍牒
知者。故牒。乾化四年四月日牒使尚父守尚書令吳越王。


大宗譜序



若夫古先垂訓。賢哲修身。莫大於上承祖禰之風。下廣子
孫之孝。是故堯舜之化理天下。其先則曰敦睦九族。然後
平章百姓。協和萬邦。詩不云乎。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是知
為人子人臣之道。無過於尊奉祖先。揚名立身者也。念予
遠承祖派。紹襲宗風。爰自幼年。志攻學術。屬世道之屯否。


[0130-04a]


憤豪猾之僭昏。擲筆硯於天目之山。練干戈於錢塘之域。
推赤心而效順。仗一劒以除奸。勦薛朗於姑蘇。累施擒縱。
殄漢宏於甌越。粗展機謀。鎮越安吳。匡君輔國。自兵符而
陞郡印。以廉車而建節旄。綰三鎮之藩方。受六朝之委任。
尊居師右。位極人臣。雙封兩國之榮。冊掌中臺之任。家藏
玉冊。手執瓊珪。襲華袞而駕輅車。錫寳券而森門㦸。榮光
祖禰。寵被親姻。子孫皆忝勳華。宗族盡沾爵祿。長源衍慶。
累葉承庥。考本尋根。實由祖德。況賜甲第於茅山之下。改
[0130-04b]
鄉名於故府之前。尋準勅書。建制私廟。昭三代追崇之盛。
耀祖先贈典之榮。存歿光輝。雲仍浹慶。但以歷世[:#AS-92F9:⿰帛⿱丿糸]遠。慮
乖次序。余總戎政之暇。考閱譜圖之祥。乃命區分。別為卷
軸。上自少典。次及彭籛。孚公更錢氏之文。讓公為過江之
祖。高曾積善。德厚流光。棣萼既繁。蘭芽轉茂。遂各堂構。析
以諸房。切慮百代之後。流派愈多。難窮婚宦之由。有墜祖
宗之業。今則先鋪血脈。次列尊卑。粗明纂襲之風。永奉烝
嘗之道。傳示來葉。勿墮箕裘。


錢氏九州廟碑記



若夫本大枝長。源深派遠。哲賢之後。靈慶常存。我錢氏實
[0130-05a]
黃帝之苗。彭祖之裔。三季之前。兩漢之際。軒冕勳業。翬映
士林。祖德家聲。迄於唐史。臨安縣有遺廟九所。水旱祀焉。
俗謂錢氏九州廟。年代寖遠。銘記不存。空仰威靈。罔知官
宦。鏐始戡越難。遂忝珪符。復救吳災。又叨節制。因歸寧故
里。歷覽遺蹤。噫。承天子之優恩。亦吾祖之餘慶也。因以俸
錢。新其廟宇。式刊貞石。用播清塵。鏐常閱家牒至讓公。未
嘗不執卷移時。恍若神會。讓公字德高。仕後漢。剛毅武勇。
學通韓詩。時太守薛固舉孝廉。遷歷陵安章等郡牧。後固
為廷尉所枉。公朝賀之際。大呼稱冤。順帝令虎賁以矛楯
[0130-05b]
夾腋。問所陳之事。公辨舌如流。神色不異。百辟莫不俯伏。
遷征東大將軍。破賊功高。為徐兗二州刺史。後十四代孫
逵。字通甫。出身入仕。與讓祖相類。梁大同中。為廬陵王國
侍郎羽林監。及陳祖龍飛。遷東海太守。娶瑯琊王氏。生九
子。皆相次為將軍郡守。因移家江南。子孫隆盛。初立祠堂。
年代綿邈。居人祀焉。故老相傳九州廟。或作洲字。非也。元
顯聖跡。出在汀河。故有此誤也。予鏖兵之暇。與紀其事。以
示來者云。第一造公。字子榮。陳蕩寇將軍。遷高密二州牧。
第二瑋公。字慧高。陳太建中由句容令拜神武將軍。遷都
[0130-06a]
督虜山鎮使。押禦北藩。至唐武德中。鎮唐溫滔州。終於王
事。第三勢公。字道摹。陳太建中除伏波將軍。又拜和戎將
軍鎮威將軍。鎮山。第四環公。字德冏。太建中亦拜伏波
將軍。理新蔡。第五瑤公。字德珪。太建中拜宣威將軍鄱陽
王府中兵參軍。至德四年除驃騎大將軍。第六珍公。字智
武。至德四年拜昭遠將軍。隋大業十年授溪陽令。唐武德
七年與郡王平湯祐。改授宜春。第七瑱公。字軒直。太建十
四年拜宣猛將軍。隋大業九年平滄海道。征與大將軍周
法尚西討。破賊楊元威。加朝散大夫。第八瑃公。字子玉。仕
[0130-06b]
陳為親信子弟內衙直。大業九年平滄海道。征與瑱同破
楊元威。加朝散大夫。第九瑜公。字子橫。亦為親信子弟羽
林宿衞。同破賊賞功。與瑱瑃並同。兄弟九人。顯達相次。時
人以為荀龍賈虎。無以相若也。烈祖顯榮。煥赫前史。鏐忝
為後裔。麤繼清風。特創新祠。兼剖貞石。時玉輅東還。新主
登極。兩浙渠魁已殄。十州內獲安。將示後代宗支。知於祖
禰。文德元年七月七日記。


羅城記



大凡藩籬之設者。所以規其內。溝洫之限者。所以虞其外。


[0130-07a]


華夏之制。其揆一焉。故魯之祝邱。齊之小穀。猶以多事。不
時而城。況在州郡之內乎。自大寇犯闕。天下兵革。而江左
尤所繁併。余始以郡之子城。歲月滋久。基址老爛。狹而且
卑。每至點閱士馬。不足迴轉。遂與諸郡聚議。崇建雉堞。夾
以南北。矗然而峙。帑藏得以牢固。軍士得以帳幕。是所謂
固吾圉。以是年上奏。天子嘉以拙政。優詔奬飾。以為牧人
之道。其盡此乎。俄而孫儒叛蔡。渡江侵我西鄙。以翦以逐。
蹶於宛陵。勁弩之次。泛舟之助。我有力焉。後始念子城之
[0130-07b]
謀。未足以為百姓計。東眄巨浸。輳閩粵之舟楫。北倚郭邑。
通商旅之寶貨。苟或侮劫之不意。攘偷之無狀。則向者吾
皇優詔。適足以自策。由是復與十三都經緯羅郭。上上下
下。如響而應。爰自秋七月丁巳。訖於冬十有一月某日。由
北郭以分其勢。左右兩翼。合於冷水源。綿亘若干里。其高
若干丈。其厚得之半。民庶之負販。童髦之緩急。燕越之車
葢。及吾境者。俾無他慮。千百年後。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
亦以此城。苟得之人而損之巳者。吾無媿與。景福二年十
一月日記。


天柱觀記



[0130-08a]


天柱觀者。因山為名。按傳記所載。皆云天有八柱。其三在
中國。一在舒州。一在壽陽。洎今在餘杭者皆是也。又按道
經云。天壤之內。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如國家之有
藩府郡縣。遞相稟屬。其洞天之內。自有日月分精。金堂玉
室。仙官主領。考校災祥。今天柱山。即真誥所謂大滌洞天
者也。內有隧道。暗通華陽林屋。皆乘風馭景。焂往忽來。真
蹤杳冥。非世俗所測。而況大江之南。地兼吳越。其峯巒。西
接兩天眼之龍源。次連石鏡之嵐岫。東枕浙江之迢派。可
[0130-08b]
謂水清山秀。兼通大海。及諸國往還。此外又有東天目西
天目及天竺之號。得非抗蒼崖於穹昊。聳絕壁於雲霄。立
天為名。以標奇特耶。若乃登高望遠。則千巖萬壑。金碧堆
謺。龍蟠虎踞。靈粹滋孕。代生異人。非山秀地靈之所鍾襲。
其孰能與於此乎。就中天柱。風清氣和。土腴泉潔。神蛇不
螫。猛獸能馴。自漢武帝酷好神仙。標顯靈跡。乃於洞口建
立宮壇。歷代祈禳。悉在此處。東晉有郭文舉先生。得飛化
之道。隱居此山。㣥虎來柔。史籍具載。乃於蝸廬之次。手植
三松。虬偃鳳翹。蒼翠千載。今殿前者是也。洎大唐創業。以
元元皇帝為祖宗。崇尚元風。恢張道本。天皇大帝握圖御
[0130-09a]
宇。授籙探符。則有潘先生宏演真源。搜訪神境。宏道元年。
奉勅創置天柱觀焉。仍以四維之中。壁封千步。禁彼樵採。
為長生之林。中宗皇帝玉葉繼昌。元關愈闢。特賜觀莊一
所。以給香燈。於是臺殿乃似匪人工。廊檻而皆疑化出。星
壇月砌。具體而微。則有被褐幽人。據梧高士。挹澄泉之味。
息青蘿之陰。葉天師法善朱法師君緒吳天師筠暨天師
齊物司馬天師承禎夏侯天師子雲皆繼踵雲根。棲神物
表。骨騰金鎖。名冠瑤編。出為帝王之師。歸作神仙之侶。金
錯標字。翠珉流芳。昭晰具存。不俟詳錄。其餘三泉合派。雙
[0130-09b]
石開扉。藥圃新池。古壇書閣。各有題品。足為耿光。鏐此際
蒙聖朝謺委藩閫。綰闔閭之封略。統句踐之山河。寵極蕭
曹。榮兼渾郭。緬懷斯地。實邇維桑。素仰真風。備詳前事。但
以此觀剏置之始。本對南方。後有朱法師相度地形。改為
北向。雖依山勢。偏側洞門。其洞首陰背陽。作道宮而不可。
致左右崗壠與地勢以相違。背洞門而不順百靈。使清泉
卻侵白虎。致使觀中寥落。難駐賢能。皆為尊殿背水激衝
之所致也。乾寧二年。鏐因歷覽山源。周遊洞府。思報列聖
九重之至德。兼立三軍百姓之福庭。於是齋醮之餘。徧尋
[0130-10a]
地理。觀其尊殿基勢。全無起發之由。致道流困窮。二時而
不辦香燈。竟歲而全無醮閱。遂抗直表。上聞聖聰。請上清
道士閭邱方遠與道衆三十餘人。主張教跡。每年春秋四
季。為國焚修。鏐特與創建殿堂。兼移基址。山勢有三峯兩
乳。兼許邁先生丹竈遺跡猶存。遂乃添低作平。減高為下。
改為甲向。是五音第一之方。而乃添培乳山。卻為主案。尋
即一二年內。法主兩霑渥恩。道侶益臻。常住咸備。青牛白
鹿。堪眠琪樹之陰。絳節霓幢。不絕星壇之上。得不因移山
勢。而再振元風者哉。尋又續發薦章。奏閭邱君道業。聖上
[0130-10b]
以仙源衍慶。真派流輝。方瑤水以遊神。復華胥而入夢。欲
闡無為之化。欣聞有道之人。勅賜法號為妙有大師。兼加
命服。雖寒棲帶索之士。不尚寵榮。在法橋勸善之門。何妨
顯赫。其次畢法道士鄭茂章。生自神州。久棲名嶽。元機契
合。負笈俱來。鏐幸揖方瞳。常留化竹。副妙有大師三元八
節。齋醮同修。福既薦於宗祧。惠頗霑於軍俗。尋發特表。蒙
鴻恩繼賜紫衣。焚修於此。其大殿之內。塑天尊真人。龍虎
二君。侍衞無闕。其次別剏上清精思院。為朝真念道之方。
建堂。乃陳鼎擊鐘之所。門廊房砌。無不更新。天風每觸
[0130-11a]
於庭除。地籟時聞於窗戶。兼為親柰[:#AS-FBED:●]籴觀額。以炫成功。
非矜八體之能。貴立永年之志。妙有大師閭邱君。靈芝稟
異。皓鶴標奇。誕德星[:#AS-8850:⿰足⿸厂⿱田坴]。披靈霓洞。朝修虔懇。科戒精嚴。實
紫府之表儀。乃清都之輔弻。加以降神之地。即舒州之天
柱山也。遊方有志。躡屩忘疲。自生天柱之前。駐修天柱之
下。察其符契。信不徒然。此乃修崇。實同搜抉。所謂道無不
在。代有其人。爰自開基。至於功畢。備仙家之勝㮣。暢聖祖
之真風。遂錄畫圖。封章上進。奉光化二年十一月二十七
日詔旨。勅錢鏐。省所奏進重修建天柱觀圖一面。事具悉。
[0130-11b]
我國家襲慶仙源。遊神道域。普天之下。靈跡甚多。然自兵
革薦興。基址多毀。況茲幽邃。豈暇修營。卿考一境圖經。知
列聖崇奉。親臨勝㮣。重葺仙居。仍選精慤之流。虔備焚修
之禮。冀承元貺。來祐昌期。豈唯觀好事之方。抑亦驗愛君
之節。既陳章奏。披翫再三。嘉歎無已。想宜知悉。冬寒。卿比
平安好。遣書。指不多及。懿夫地出靈阜。天開洞宮。三皇之
前。真聖非一。莫匪乘虛躡景。出有入無。雖或挂於傳聞。不
可知其名氏。皆分洞天而理。即大滌居其一焉。天柱觀即
漢以來。迄於唐室。修真之士。繼躡清塵。當四方俶擾之時。
見一
[0130-12a]
境希夷之趣。今也仙宮嶽立。高道雲屯。六時而鐘磬無虛。
八節之修齋罔闕。有以保國家之景祚。福兩府之蒸黎。鏐
今統吳越之山河。官超極品。上奉宗社。次及軍民。莫不虔
仰神靈。遵行大道時也。聖明當代。四海歸心。忝蒙委以東
南。封爵功臣。兼頒金券。家山衣錦。兼兩道之油幢。上承一
人倚注之恩次乃是正真護持之力。元元至聖崇敬福生
大道真科。是無為化致乃及身於此。合刊貞石。用俟後賢。
時光化三年七月十五日記。


鎮東軍牆隍神廟記



[0130-12b]


若夫陰陽共理之規。人神相賛之道。傳於史冊。今昔同符。
切以浙東地號奧區。古之越國。當舟車輻湊之會。是江湖
衝要之津。自隋末移築子牆。因遷公署。據臥龍之高阜。雉
堞穹崇。對鏡水之清波。風烟爽朗。緬惟深固。宜叶冥扶。故
唐右衞將軍總管龎君諱玉。頃握圭符。首臨戎政。披榛建
府。吐哺綏民。仁施則冬日均和。威肅則秋霜布令。屬牆愛
戴。黔庶謌謠。尋而罷市興嗟。餘芳不泯。衆情追仰。共立嚴
祠。鎮都雉之岡巒。宰軍民之禍福。殿堂隆邃。儀衞精嚴。式
修如在之儀。仰託儲靈之廕。往載釁生劉氏。妖起羅平。予
[0130-13a]
躬稟睿謀。恭行天討。數年擐甲。兩復越牆。皆資肸蠁之功。
以就戡平之業。特為重增儀像。嚴潔牲牢。邇來四野無塵。
重門罷析。丁卯歲揚旌東渡。巡撫軍民。躬奠椒漿。目瞻靈
像。每暢吳風越俗。共歌道泰人安。昔為兩鎮之疆。今作一
家之慶。遂馳牋表。請降崇封。所冀朝恩與漢牧齊標。美稱
共泰巒對聳。尋蒙天澤。果賜允俞。頒崇福之嘉名。升五等
之尊爵。其所奉勅命。具列如左。嗚呼。人惟神祐。神實人依。
爰自始建金湯。肅陳祠宇。奠茲中壘。三百年來。雖享非馨。
未登列爵。今則值予佐國。連統藩維。啟吳越之雙封。為東
[0130-13b]
南之盟主。況遇金星應籙。梁德克昌。道既泰於君臣。澤遂
加於幽顯。獲申奏薦。遽降徽章。今則象軸煥新。龍綸遠至。
表勳名於當代。昭靈感於千秋。固當永荷皇靈。長垂幽賛。
衞我藩宣之地。遐清災沴之源。保泰斯民。乂安吾土。烜矣
赫矣。永作輝華。今當吳越雙封。一王理事。亦仗土地陰[:#AS-84EC:⿰⻖⿱步馬]。
冥力護持。神既助今日之光榮。予亦報幽靈之煥耀。但慮
炎涼改易。星歲徂遷。不記修崇。莫原事始。聊刊貞石。以示
後來。時大梁開平二年歲在戊辰四月。啟聖匡運同德功
臣淮南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守侍中兼中書
[0130-14a]
令吳越王錢鏐記。


開舜井得重華石記



吳越國王寶正三年八月十九日。重開舜井。收得重華石
一片。竊恐年移代遠。莫測端由。特令鐫刻。用記年月。己丑
歲林鍾之月二十九日。天下兵馬都元帥吳越國王記。


新建風山靈德王廟記



蓋聞天地氤氳。運寒暑而滋品彙。幽靈肸蠁。司土地而福
生民。人神理在於相須。顯晦期臻於感契。雖先聖著難明
之說。而禮經垂嚴祀之文。爰自五運相承。百王理化。或以
[0130-14b]
勞定國。或盡力勤王。或利濟及於蒸民。或威烈光於史策。
並皆立嚴祠於境土。享廟食於春秋。而況江浙古區。魚鹽
奧壤。歷象則區分牛斗。封維乃表裏江山。昔年霸越強吳。
今日雙封列國。曠代之靈蹤不少。前賢之廟貌實多。寡人
自定亂平祅。勤王佐命。五十年撫綏軍庶。數千里開泰土
疆。四朝疊受冊封。九帝拱扶宗社。改家為國。興霸江南。一
方偃息兵戈。四境粗安耕織。上荷元穹眷祐。次依神理護
持。統內凡有往帝前王。忠臣義士。遺祠列象。古跡靈壇。悉
皆褒崇重峻於深嚴。祀典常精於豐潔。冀承靈貺。同保軍
[0130-15a]
民。其有風山靈德王廟。本係屬城。近歸畿甸。考諸舊記。即
先是武康縣風山。又按史記云。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
今屬吳興武康縣。稽立廟之初。則年華渺邈。詳圖牒之說。
則詞理異同。唯有元和年再構簷楹。見存碑記。彼既已具
敘述。此固不復殫論。聊書封置之由。直述旌崇之意。丙戌
年春。寡人以玉冊疊膺於典禮。清宮未展於嚴禋。遂輟萬
機。暫歸錦里。尋屬節當炎暑。猶未却迴刺史陸仁璋。佐
國精忠。事君竭孝。心懸扈從。徧祝靈祇。以風山靈德王昔
年因舉兵師。曾陳禱祝。無虧響應。顯有感通。遂懇悃告虔。
[0130-15b]
許崇堂殿。洎清秋却歸披覩陳既忠誠感動神明。行
襃贈先酬靈貺。次乃親分指畫。委仗腹心。按山川展拓基
坰。順岡阜增添爽塏。形勝並皆換舊。規模一概從新。居中
而殿宇崇嚴。四面而軒廊顯敞。周迴戶牖。甃砌堦墀。搆之
以梓楩柟。飾之以元黃丹漆。外則浚川源之澂澈。內則添
竹樹之青蒼。至於廣廈神儀。崇軒侍衞。車輿僕從。帳幄簾
櫳。鼎餁庖。籩簦器皿。請福祈恩之所。獻牲納幣之筵。並極
鮮華。事無不備。丙戌年八月二十四日起首。至其年十一
月畢功。土木皆是精新。禋祀常嚴豐潔。仍展牲牢簫
[0130-16a]
鼓。慶樂迎神。耀威靈而萬古傳芳。標懿號而千秋不朽。一
則酬忠臣之啟願。二則答陰[:#AS-84EC:⿰⻖⿱步馬]之相扶。唯冀明神。永安締
構。稟元化而同垂恩福。鎮土疆而廕護軍民。保四時風雨
順調。永絕天灾地沴。常歡俗阜時康。巍乎煥乎。美矣盛
矣。今則功用既就。良願已酬。因勒貞珉。聊書摭實。所貴後
來賢彥。知予精敬神明。不假繁文。粗紀年月。時寶正六年
重光單閼歲為相之月二十有三日記。天下都元帥吳越
國王錢鏐。


真聖觀碑



[0130-16b]


若夫真聖之教。大道為先。恍惚難名。虛無罔象。剏極於元
黃之始。施功於融結之前。籠罩九森羅萬物。可大可久。
元之又元。豈推步之能窮。非名言之可載。太上老君者。神
凝太素。氣積混茫。誕形雖感於星精。崇德實標於道祖。當
驪陸犧軒之代。則同出而異名。洎陶唐殷夏之年。乃殊途
而一貫。抗世立法。為師為臣。恢張沖漠之風。振蕩希夷之
迹。及乎姬周建國。仙聖膺期。託孕元姝。寓形楚國。指李言
姓。視耳傳名。雙柱三門。式表儀形之異。龎眉鶴髮。更彰耆
耋之尊。然而隱跡公朝。韜光柱史。魯宣父起猶龍之嘆。尹
[0130-17a]
先生知望氣之祥。莫不經演五千。齡高八百。唐朝將基王
業。遠託真源。廣啟元關。累崇徽號。由是普天之下。悉立道
宮。皆以紫極為名。冀以奉行齋醮。當府頃嘗建置。歲月已
深。後因大盜經過。恣其煨燼。緬惟道館。久曠真風。因為重
興。俾延多福。竊詳載籍。靜究源流。但以老君稟虛無精。應
混元氣。託神明之質。先天地而生。在三皇五帝之時。則自
號鬱華廣壽。及殷商成周之代。則官居柱史王師。出入自
然。應期而現。後以周王之世。再誕於苦縣瀨鄉。道震中華。
化行西域。然而位居太乙。尊號帝君。統御十方。施生萬物。
[0130-17b]
配三光而普照。綿萬劫以長生。前朝欲濬靈源。仰攀仙系。
寧同血允。聊比宗祊。則老君自是大道之至真。非唐家之
枝派。夫軒轅大聖。必問道於崆峒。周穆至仁。亦學仙於瑤
水。是以追崇道教。廣務勝因。絳闕朱臺。遠比蓬萊之境。星
壇月殿。大新焚醮之場。必冀元功。克臻靈貺。其餘隙地。閒
植松筠。白鹿青羊。自遨遊於春嶺。清風皓月。更縈帶於秋
江。立吳都元教之觀名。千秋不朽。改越國紫宮之真聖。萬
載永隆。足使大道常興。真風不墜。大顯元元之教。永資邦
國之休。宜刻貞珉。式揚光烈。


[0130-18a]


建廣潤龍王廟碑



蓋聞四靈表瑞。則龍神功濟於生民。百穀熟成。則水旱事
關於陰[:#AS-84EC:⿰⻖⿱步馬]。而況浙陽重鎮。自古吳都。襟帶溪湖。接連江海。
賦輿甚廣。田畝至多。須資灌溉之功。用奏耕桑之業。錢塘
湖者。西臨靈隱。東枕府城。澄千頃之波瀾。承諸山之源派。
梁大同中。湖干嘗置唐咸通中。刺史崔彥曾重修。鑿石為
門。蒸沙起岸。自予扶翊聖運。移節建旄。舊日湖隄。盡為城
宇。澄滓有同於鏡水。濟時每及於生靈。一郭軍民。盡承甘
[0130-18b]
潤。逐年開豁。淼若浤長居一尺之深不竭元陽之失
度其中菰蓮鬱茂。水族繁滋。蒸黎實藉以畋漁。河道常資
於灌注。壯金城之一面。不異湯池。潤綠野之萬家。常如甘
澤。固有神龍居止。水府司存。降景佑於生靈。興旱涸之風
雨。原其自編祀典。積有歲年。雖陳奠酹之規。未施展敬之
所。蓋為古來藩侯牧守。不能建立殿堂。予統吳越山河。綰
天下兵柄。前後累申祈禱。皆致感通。既荷陰功。合崇祠宇。
昨乃特於湖際。選定基坰。剏興土木之功。建立欒櫨之構。
至於殿庭廊廡。門楹階墀。悉親起規模。指揮擘劃。俱臻壯
麗。以稱精嚴。然後慎選良工。塑裝神像。威容赫奕。冠劒陰
[0130-19a]
森。陳將僚侍衞之儀。列鐘鼓豆籩之位。以至車轝僕馬。帳
幄盤筵。祭器爨。無不臻備。馨香薦獻。不闕四時。況鏡水清
流。烟波浩渺。其湖周百餘里。其派數十餘川。濟物於人。功
能及衆。亦無龍君之廟貌。予遂與錢塘龍君。一時建立廟
堂。同表奏聞。乞加懿號。果蒙天澤。並降徽章。其所奉勅旨。
具錄如後。勅。錢塘重地。會稽名邦。垂古今不朽之基。繫生
聚無疆之福。有茲舊跡。特剏新規。豈曰神謀。實因心匠。蓋
水府受天之職。庇民之功。歲時罔闕於牲牢。祈禱必觀於
肸蠁。得一方之義化。致兩境之安康。錢鏐普扇仁風。久施
[0130-19b]
異政。至誠所切。遂致感通。其錢塘湖龍王廟宜賜號廣潤
龍王。鏡湖龍王廟宜賜號賛禹龍王。牒至準勅旨。若夫人
惟神賛。神實人依。信冥陽共理之言。乃幽顯相須之義。今
者式嚴廟貌。永受烝嘗。四時之殷薦不虧。萬姓之禱祠無
闕。神其受天朝之寵賚。千古之光輝。常鎮吳邦。豫消灾
沴。必使原田肥沃。克昌廣潤之名。穀稼豐登。更表土龍之
德。今則嚴禋已立。邃宇咸周。聊記歲月。刻於貞珉。後來觀
者。其鑒之哉。


投龍文



[0130-20a]


大道弟子天下都元帥尚父守中書令吳越國王錢鏐。年
七十七歲。二月十六日生。自統制山河。主臨吳越。民安俗
阜。道泰時康。市物平和。遐邇清晏。仰自蒼昊降佑。大道垂
恩。今則特詣洞府名山。遍投龍。恭陳醮謝。上答元恩。伏願
合具告祈。兼乞鏐壬申行年。四時履歷。壽齡遐遠。眼目光
明。家國興隆。子孫繁盛。志祈元祝。允協投誠。謹詣太湖水
府金龍驛傳於吳越國蘇州府吳縣洞庭鄉東臯里太湖
水府告文。寶正三年歲在戊子三月丁未朔二十六日壬
[0130-20b]
申投。


吳越文穆王錢元瓘



元瓘字明寶。初名傳瓘。武肅王第七子。乾寧元年授鹽鐵
發運巡官。又授金部郎中。天祐中累授檢校右僕射。梁貞
明中進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龍德二年加特進
檢校太尉兼侍中。後唐同光二年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
太師兼中書令。長興三年。武肅王薨。襲位。改今名。加守中
書令。四年封吳王。應順元年進封吳越王。晉天福元年授
天下兵馬副元帥。五年授天下兵馬都元帥。六年加守尚
書令。八月薨。年五十五。諡文穆。


[0130-21a]


乞復父舊號表



竊念臣父天下兵馬都元帥吳越國王臣鏐。爰自乾符之
歲。便立功勞。至於天復之初。已封茅土。兩殄稽山之僭偽。
頻叨鳳詔之襃崇。賜鐵券而礪岳帶河。藏清廟而銘鐘鏤
鼎。歷事列聖。竭誠累朝。罄臣節以無虧。荷君恩而益重。楚
茅吳柚。常居㣥后之先。赤豹黃羆。不在諸方之後。雲臺寫
像。盟府書勳。勠力本朝。一心體國。常誡臣兄弟曰。汝等諸
子。須記斯言。父老起自諸都。早平多難。素推忠勇。實效辛
[0130-21b]
勤。遂蒙聖主之疇庸。獲忝真王之列壤。恒積滿盈之懼。豫
懷燕翼之憂。蓋以恩禮殊尤。寵榮亢極。名品既逾於五等。
春秋將及於八旬。不諱之談。爾當靜聽。而況手殲妖亂。親
覩興亡。豈宜自為厲階。更尋覆轍。老身猶健。且作國王之
呼。嗣子承家。但守藩臣之分。臣等鯉庭灑袂。鴈序書紳。中
心藏之。敬聞命矣。頃以濟陰歸邸。梁苑稱尊。所在英雄。遞
相倣斆。互起投龜之詬。皆興逐鹿之謀。惟臣父王。未嘗隨
例。從微至著。悉蒙天子之絲綸。啟土封王。自守諸侯之土
宇。乙酉歲。伏蒙莊宗皇帝遙降玉冊金印。恩加曲阜營邱。
顯自大朝。來封小國。遂有強名之改補。實無干紀之包藏。


[0130-22a]


兼使人徐筠等。進貢之時。禮儀有失。尚蒙赦宥。未寘典刑。
敢不投杖責躬。負荊請罪。且爽為臣之禮。誠乖事上之儀。
夙夜包羞。寢食俱廢。捧詔而神魂戰慄。拜章而芒刺交并。
伏以皇帝陛下濬哲文思。含宏光大。智周萬物。日闢四方。
既容能改之非。許降自新之恕。將功補過。捨短從長。矧茲
近代相持。豈足深機遠料。且臣本道與淮南。雖連疆畛。久
結仇讎。交惡尋盟。十翻九覆。縱敵已逾於三紀。弭兵纔僅
於數年。諒非脣齒之邦。真謂腹心之疾。今奉詔書責問。合
[0130-22b]
陳本末端由。布在衆多。寧煩覼縷。彼既人而無禮。此亦和
而不同。近知侵軼荊門。乖張事大。儻王師之問罪。願率衆
以齊攻。必致先登。庶觀後效。橫秋鵰鶚。祗待指呼。躍匣蛟
龍。誓平讎隙。今則訓齊樓櫓。淬礪戈鋋。決副天威。冀明臣
節。伏以臣父王鏐。已於汎海。繼有飛章。陳父子之丹誠。高
懸皎日。展君臣之大義。上指圓穹。其將修貢賦於梯航。混
車書而表率。如虧奉職。自有陰誅。今春已具表章。未蒙便
賜俞允。地遠而經年方達。天高而瀝懇難通。伏乞聖慈。曲
行明命。淩霜益翠。始知松柏之心。異日成功。方顯忠臣之
節。臣瓘等無任感激祈恩戰懼依投之至。謹遣急腳閒道
[0130-23a]
奉絹表陳。乞奏謝以聞。


請建龍冊寺奏



襲爵四年。曾無顯效。受鳳池之真命。降龍冊以雙封。臣特
於府城外造寺一所。前百步起樓號奉固。其寺額乞以龍
冊為名。


楊瑫等改補節度子將牒



勅。淮南鎮海鎮東等軍節度散子將充上直從散員旗副
將檢太子賓客楊瑫等。牒奉處分。前人毅勇資身。忠貞秉
志。或屢隨征討。或頻效飛馳。予自紹統山河。已曾遍施酬
[0130-23b]
奬。昨者疊膺雙冊。繼耀土茅。今則特均雨露之恩。溥示維
持之命。更聞盡節。薦可甄升。事須改補節度子將仍牒知
者。故牒。清泰三年正月日牒。


吳越忠懿王錢俶



俶字文德。文穆王第九子。晉天福四年除內牙諸軍指揮
使。開運四年出鎮台州。是年忠獻王薨。弟宏倧襲位。內牙
統軍使胡進思廢宏倧。迎俶立之。漢乾祐二年授東南面
兵馬都元帥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
太師中書令杭州越州大都督上柱國吳越國王。三年加
[0130-24a]
守尚書令。周顯德中加天下兵馬都元帥。宋建隆元年進
授天下兵馬大元帥。太平興國三年再朝京師。遂上表納
土。封淮海國王。雍熙元年改封漢南國王。出為武勝軍節
度使。尋改封南陽國王。表辭國王。改封許王。端拱元年徙
封鄧王。八月薨。年六十。追封秦國王。諡忠懿。


宗鏡錄序



詳夫域中之教者三。正君臣。親父子。厚人倫。儒。吾之師也。
寂兮寥兮。視聽無得。自微妙升虛無。以止乎乘風馭景。君
得之則善建不拔。人得之則延貺無窮。道。儒之師也。四諦
[0130-24b]
十二因緣三明八解脫。時習不忘。日修以得。一登果地。永
達真常。釋。道之宗也。惟此三教。並自心修。宗鏡錄者。智覺
禪師所撰也。總乎百卷。包盡微言。我佛金口所宣。盈於海
藏。蓋亦提誘後學。師之智慧辯才。演暢萬法。明了一心。禪
際河游。慧閒雲布。數而稱之。莫能盡紀。聊為小序。以頌宣
行云爾。


黃塔記



敬天修德。人所當行。矧俶忝嗣丕圖。承平滋久。雖未致全
盛。可不上體祖宗師仰瞿曇氏慈忍力所沾溉耶。凡於萬
[0130-25a]
機之暇。口不輟誦釋氏之書。手不停披釋氏之典者。蓋有
深旨焉。諸宮監尊禮佛螺髻髮。猶佛生存。不敢私祕宮禁
中。恭率瑤具。創窣堵波於西湖之滸。以奉安之。規模宏麗。
極所未見。極所未聞。宮監宏願之始。以千尺十三層為率。
爰以事力未充。姑從七級梯旻。初志未滿為慊。計甎灰土
木油錢瓦石。與夫工藝像設金碧之嚴。通緍錢六百萬。視
會稽之應天塔。所謂許元度者。出沒人閒凡三世。然後圓
滿願心。宮監等合力。於彈指頃。幻出瑤坊。信多寶如來分
身應現。使之然耳。顧元度有所不逮。塔成之日。又鐫華嚴
[0130-25b]
諸經。圍繞八面。真成不思議劫數大精進幢。於是合十指
爪以賛歎之。塔曰黃云。吳越國王錢俶拜手謹書於經之
尾。


梵天寺經幢記



竊以奉空王之大教。尊阿育之靈蹤。崇雁塔於九重。衞鴻
圖於萬祀。梵剎既當於圓就。寶幢是鎮於方隅。遂命選以
工人。鑿於巨石。琢鞭來之堅固。狀涌出之規儀。玉削霜標。
花雕八面。勒佛頂隨求之嘉句。為塵籠沙界之良因。所願
家國咸康。封疆永肅。祖世俱乘於多福。宗親常沐於慈恩。


[0130-26a]


職掌官僚。中外寧吉。仍將福祉。遍及幽明。凡在有情。希沾
妙善。乾德三年乙丑歲六月庚子朔十五甲寅日立。


新建佛國寶幢願文



蓋聞慧炬西然。法雲東被。眷言興建。實煥編。我國家列壤
受封。帶河礪岳。既勤王而繼世。諒荷寵以乘時。言念真宗。
聿懷多福。於是旁搜勝景。廣闢宏規。築湖畔之山岡。搆城
西之佛閣。莫不遐森梓。妙選楩柟。營窣漢之基坰。列倚天
之像設。釋迦化主。中尊而高儼睟容。慈氏彌陀。分坐而淨
[0130-26b]
標妙相。仍於寶地。對樹法幢。雕築琅玕。磨礱圭璧。勒隨求
之梵語。刊佛頂之祕文。直指丹霄。雙分八面。伏願興隆霸
祚。延遠洪源。受靈貺於祖先。助福禧於悠久。軍民輯睦。疆
埸肅寧。宗族以之咸康。官僚以之共治。四十八願。永符法
處之良因。八十種好。更備曇摩之圓智。得大堅固。不可稱
量。凡在含生。同躋覺路。天下大元帥吳越國王錢俶建。時
大宋開寶二年乙巳歲閏五月日。


閩第六主王羲



羲初名延羲。閩太祖審知少子。康宗遇弒。自稱威武節度
使閩國王。更今名。改元永隆。三年僭號皇帝。六年為拱宸
[0130-27a]
都指揮使朱文進閤門使連重遇所弒。僭諡睿文廣武明
聖元德隆道大孝皇帝。廟號景宗。


奏晉帝書



久增景慕。莫會光塵。但循戰國之規。敢預睦鄰之道。一昨
安州有故。脫難相歸。邊校貪功。乘便據壘。矧機宜之孰在。
顧茫昧以難申。否臧皆凶。乃大易之明義。進取不止。亦聖
人之厚顏。適屬暑雨稍頻。江波甚漲。指揮未到。事實已違。
今者猥沐睿咨。曲形宸指。歸其俘獲。示以英仁。其如軍法
朝章。彼此不可。揚名建德。曲直相懸。雖認好生。匪敢聞命。
[0130-27b]
其杜光鄴等五百七人。已令卻過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