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68 全唐文-清-周紹良 (master)


欽定全唐文卷十八


[0018-01a]


睿宗皇帝



帝諱旦。高宗第八子。龍朔二年生。封殷王。乾封元年徙封
豫王。總章二年徙封冀王。初名旭輪。改名輪。上元三年徙
封相王。永淳二年又封豫。改今名。嗣聖元年二月即位。武
后臨朝。天授元年降為皇嗣。仍名輪。聖歷元年又封相。復
今名。神龍二年改封安國相王。唐隆元年六月復辟。延和
元年八月傳位元宗。在位三年。年五十五。諡曰大聖貞皇
帝。廟號睿宗。加尊元真大聖大興孝皇帝。集十卷。
[0018-01b]


受禪制



門下。朕聞自古帝王。光膺圖籙。則尊尊親親之義。著於典
謨。諒在至公。蓋非獲巳。我大唐乘時撫運。累聖重光。當四
海之樂推。受三靈之眷命。大行皇帝奄棄㝢縣。痛結仇讎。
朕志掃巨逆。保寧嗣主。今皇帝哀煢在疚。託於朕躬。勤懇
再三。願成茲意。朕以不德。猥承丕緒。念今追昔。載感於懷。
若涉大川。罔知攸濟。思荷宗祧之業。屬此惟新。式揚渙汗
之恩。與之更始。可大赦天下。


誡諭天下制



[0018-02a]


頃屬昊穹降禍。雲馭上僊。外戚成挾主之謀。奸臣起移國
之計。皇太子隆基。見危而起。補天立極。朕方息肩朱邸。拭
目清時。幸太平之無事。期小山之自逸。溫王以推崇叔父。
固禪萬機。隆基以克獎帝圖。進登儲貳。此則明有日月。幽
有鬼神。朕不敢執私而廢公。違衆而專意也。今君臣既定。
天下巳安。欽奉鴻業。思臻至理。推心兆人之上。畢至千秋
之下。猶望始終一德。無有貳心。人其視余。天實知我。如聞
在外尚有浮言。睥睨朝廷。窺測閒隟。或云朕意欲脫屣宸
居。或云東宮乃主器非長。嗚呼無識。曾莫之思。昔唐堯。帝
[0018-02b]
摯之弟也。昇於帝位。王季。太伯之少也。立為太子。能明俊
德。光啟邦家。闕四字屢有流言。潛圖廢立。止以為中宗之時。
吾乃一王耳。憂危不暇。今靜禍難。安社稷。天下利之。所謂
非常之事。不可以常禮議之。


成王千里還舊官制



地有二南。載懷敦睦。罪非七國。奄隔休明。故左金吾衞大
將軍兼益州都督上柱國成王千里。懿親賢德。高才重器。
強力幹事。獨冠等倫。保國乂人。克成忠義。願除凶醜。翻陷
誅夷。永言淪沒。良深痛悼。俾復舊班。用加新寵。可還舊官。


[0018-03a]


贈甯嘉勗永和縣令制



甯嘉勗能重明節。事高欒向。幽塗巳往。生氣凜然。靜言忠
義。追崇襃寵。可贈永和縣令。


定刑法制



門下。朕聞唐虞膺錄。畫象而人知禁。夏商御圖。設刑而罪
不息。周秦以降。沿革罕同。漢魏而還。條流浸廣。雖或輕或
重。一弛一張。義在於訓人。事期於肅物。然則刑辟勿用。見
稱於昔典。法令滋章。貽譏於前哲。朕情在愛育。志切哀矜。
踈網恢恢。實素懷之所尚。苛政察察。良夙心之所鄙。方冀
[0018-03b]
化致無為。業先刑措。近見所司進律令格式。一一自觀。至
於經國成務之規。訓俗懲違之範。萬目咸舉。一事無遺。但
能奉以周旋。守而勿失。自可懸諸日月。播之黎庶。何事不
理。何化不成。先聖憂勤萬務。省念庶績。或慮須有弛張。所
以迅令刪定。今既綱維備舉。法制宏通。理在不刊。義歸無
改。豈可更有異同。別加撰削。必年月久遠。於時用不便。當
廣延㣥議。與公卿等謀之。今未有疑。無容措筆。其先律令
格式之本。宜早宣布。凡厥在職。務須遵奉。輒造異端。妄踰
軌躅者。咸禁除之。庶用刑符於畫一。守法在於無二。內外
[0018-04a]
寮寀。知朕意焉。


加鎮國太平公主實封制



門下。功定宗社者。可以高邁等夷。事超縑者。故能永昭
徽烈。鎮國太平公主。若華分景。穠李流芳。以同氣之親。鍾
先朝之愛。忠孝行己。仁明絕倫。才無不周。識無不綜。頃夷
國難。爰戴朕躬。大義動天。懇誠貫日。氛祲巳廓。每聽鳴謙
之詞。井田未優。復聞辭貴之請。朕方至公被物。豈以小節
從人。宜增土宇。更傳帶礪。可加實封一千戶。


贈太子重俊諡節愍制


[0018-04b]


朕聞曾氏之孝也。慈親惑於疑聽。趙虜之族也。明主哀而
望思。歷考前聞。率由舊典。重俊。大行之子。元良守器。往罹
搆閒。困於讒嫉。莫顧鈇鉞。輕盜甲兵。有此誅夷。無不悲惋。
今四凶咸服。十起何追。方申赤暈之冤。以紓黃泉之痛。可
贈皇太子。諡曰節愍。陪葬定陵。


贈裴炎益州大都督制



慎終追遠。斯乃舊章。表德旌賢。有光常策。故中書令裴炎。
含和稟粹。履信居貞。望重國華。才稱人秀。唯幾成務。績宣
於代工。偶居無猜。義深於奉上。文明之際。王室多虞。保乂
[0018-05a]
朕躬。實著誠節。而危疑起釁。倉卒罹災。歲月屢遷。邱封莫
樹。永言先正。感悼良多。宜追賁於九原。俾增榮於萬古。可
贈益州大都督。


以崔日用參知機務制



門下。才為於時。以宣可大之業。精貫於日。以定非常之勛。
古稱王佐。今乃人傑。太中大夫守兵部侍郎兼知雍州長
史修文館學士騎都尉安平縣開國子崔日用。果行育德。
修辭立誠。孝則揚親。忠於事主。堂堂乎貌。暢君子之風。諤
諤其言。蘊大臣之節。故能書讀萬卷。文窮四始。高步登朝。
[0018-05b]
平心待物。日者醜孽未殄。嘉謀潛斷。臨危不顧。見義而作。
是用厎績。實所繄賴。師兵戢矣。京兆晏如。宜緝台階之政。
式拜掖垣之寵。可銀青光祿大夫行黃門侍郎參知機務
學士。勳封如故。主者施行。


授蘇[:#AS-9061:⿰王褱]左僕射制



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許國公蘇[:#AS-9061:⿰王褱]。自
周旋近密。損益樞機。謨猷有成。弼賛無怠。頃者遺恩顧託。
先意昭明。奸回動搖。內外危逼。獨申讜議。實挫邪謀。況藩
邸寮屬。念殷惟舊。無德不報。抑惟令典。可尚書左僕射。


[0018-06a]


禮葬韋后安樂公主制



皇后公主。既尊且親。有遷幽之義。無戮辱之典。倉卒之時。
亂兵所及。致不以禮。深用憮然。宜矜罪戾。且慰泉壤。韋氏
可一品禮葬。悖逆庶人可二品禮葬。所司準式。


贈薛季昹左御史大夫制



故儋州司馬薛季昹。剛幹義烈。早承先顧。驅策中外。績譽
昭宣。有張湯之推舉。同汲黯之強直。屬醜正操衡。除其異
巳。橫加竄責。卒至殂亡。言念忠冤。有懷嘉悼。可贈左御史
大夫。仍同敬暉等例。與一子官。
[0018-06b]


追贈燕欽融諫議大夫制



故許州司戶參軍燕欽融。先陳忠讜。頗列章奏。雖干非其
位。而進不顧身。永言奄亡。誠所傷悼。方開諫路。宜慰窀穸。
可贈諫議大夫。仍令備禮改葬。特授一子官。


追贈蘇安恒諫議大夫制



故蘇安恒。文學基身。鯁直成操。往年抗䟽。忠讜可嘉。屬回
邪擅搆。奄從非命。興言軫悼。用惻於懷。宜贈寵章。式旌徽
烈。可贈諫議大夫。


追贈張柬之中書令制



[0018-07a]


襃德紀功。事華典冊。飾終追遠。理光名教。吏部尚書張柬
之。翼戴興運。謨明帝道。經綸謇諤。風範猶存。往屬回邪。搆
成釁咎。無辜放逐。淪沒荒遐。言念勳賢。良深軫悼。宜加寵
贈。式賁幽泉。可贈中書令。封漢陽郡公。


襃長安令李朝隱制



夫不吐剛而諂上。不茹柔而黷下者。君子之事也。踐霤必
繩。登車無屈者。正人之務也。中大夫行長安縣令李朝隱。
見義不回。強直自遂。亟聞嘉政。累著能名。近者品官入縣。
有乖儀式。遂能責之以禮。繩之以愆。但閹豎之流。多有憑
[0018-07b]
恃。柔寬之代。必弄威權。每觀載籍。常所歎息。朕規誡前古。
勤求典憲。能副朕意。實賴斯人。昔虞延持皇后之客。梅陶
鞭太子之傅。古稱遺直。復見於今。思欲旌其美行。遷以重
職。為時屬閱戶。政在養人。宜加一階。用表剛烈。可太中大
夫。特賜中上考。兼絹百匹。


追復李多祚官制



以忠報國。典冊所稱。感義捐軀。名節斯在。故右羽林大將
軍上柱國遼陽郡王李多祚。三韓貴種。百戰餘雄。席寵禁
營。廼心王室。仗茲誠信。翻陷誅夷。賴彼神明。重清姦慝。永
[0018-08a]
言徽烈。深合襃崇。宜追歿後之榮。以復生前之命。可還舊
官。仍宥其妻子。


貶趙彥昭歸州刺史制



潞州刺史趙彥昭。交結回邪。諂附凶孽。輿金輦貨。冒寵祈
榮。可歸州刺史。


勘責授官制



建官惟賢。典誥丕訓。任人以器。先王令圖。蓋欲庶政和平。
萬邦祗乂。朕以寡昧。克纉休業。求衣側席。無忘寤寐。頃屬
奸回擅權。撓亂綱紀。互相引進。遞為比周。點汙清朝。實繇
[0018-08b]
於此。遂使玉石無辨。涇渭莫分。其制勅授官。宜令所司勘
責。不因別功。遂越賞授。先有負犯。罔冒得官。並量事處分。
彰善癉惡。異等區分。梟鸞不接羽。蒿蘭不同類。宣示中外。
知朕意焉。


令西城昌隆公主入道制



元元皇帝。朕之始祖。無為所庇。不亦遠乎。第八女西城公
主。第九女昌隆公主。性安虛白。神融皎昧。並令入道。奉為
天皇天后。宜於京城右造觀。仍以來年正月令二公主入
道。


[0018-09a]


令所司舉人制



才生於代。必以經邦。官得其人。故能理物。朕恭膺大寶。慎
擇庶僚。延佇思英。無忘終食。思欲蕭艾咸採。葑菲不遺。而
商山幽曠。渭濱寂寞。夫以貴耳賤目。殊通方之論。捨近謀
遠。非應務之術。今四方選舉。㣥才輻湊。操斧伐柯。求之不
遠。其有能明三經。通大義者。能綜一史。知本末者。通三教
宗旨。究精微者。善六書文字。辨聲象者。度雅曲。和六律五
音者。習韜略。學孫吳。識天時人事者。暢於詞氣。聰於受領。
善敷奏吐納者。咸令所司。博採明試。朕親覽焉。
[0018-09b]


命皇太子監國制



惟天生人。牧以元后。維皇立國。副以儲君。將以保綏家邦。
安固後嗣者也。朕纂承洪業。欽奉寶圖。夜分不寢。日昃忘
倦。茫茫四海。懼一人之未周。蒸蒸萬姓。恐一物之失所。雖
卿士竭誠。守宰宣化。緬懷庶域。仍未小康。是以求下人之
變風。遵先朝之故事。皇太子隆基。仁孝因心。溫恭成德。深
達理體。能辨皇猷。宜令監國。俾爾為政。其六品巳下除授。
及徒罪巳下。並取太子處分。


令僧道並行制



[0018-10a]


朕聞釋及元宗。理均迹異。拯人救俗。教別功齊。豈於中閒。
妄生彼我。不遵善下之旨。相高無上之法。有殊聖教。頗失
彞章。自今每緣法事集會。僧尼道士女冠等。宜令齊行並
進。


韋安石等罷相制



自頃以來。政教尤闕。時或水旱。人多困弊。府庫益竭。寮吏
日滋。僶俛政途。罔然如失。雖繇朕之薄德。固亦輔佐非才。
安石可尚書左僕射東都留守。元振可吏部尚書。懷貞可
左御史大夫。說可尚書左丞。並停知政事。
[0018-10b]


郊禋大赦制



朕以眇身。紹膺鴻緒。紫機夙讓。黃屋非尊。屬天衢未亨。王
室多難。載迫公卿之議。遂膺歷數之重。凜乎馭朽。慄若涉
泉。自臨萬邦。斯為三載。頃者居遏密之際。莫議郊禋之禮。
霜露之思。日月增深。今三元告辰。萬物伊始。假於清廟。昇
彼圜丘。躬耕祈穀。率禮斯備。太官視膳而牲潔。奉常陳樂
而邕和。爰自降制之始。迄於禮畢之際。祥風律。瑞日揚
光。卿雲紛集於壇場。甘露傍流於郊甸。非常之慶。豈獨在
予。宜因天地之心。式覃雷雨之澤。可大赦天下。


[0018-11a]


禁請仗下奏事制



設官分職。本期致理。惟賢是任。匪私親昵。若使才勝其任。
望重於時。一日累遷。固未為速。如或化工無取。考績非明。
十年不調。豈應論屈。頃者官失其序。僥倖路開。人不務德。
惟速是視。在職無幾。妄希遷陟。又每謁見之時。多請仗下
奏事。不聞公議。惟乞榮班。王爵與能。豈繇干請。朕雖遠慙
聖哲。多媿大明。自臨寰宇。斯焉兩載。卿士人材。皆所知悉。
不被昇擢。蓋自取之。當務責躬。何宜往訴。且難進而易退。
君子格言。後己而先人。往哲明訓。周文多士。虞舜舉才。克
[0018-11b]
讓滿朝。故稱為理。今位參臺省。階列通班。唯務趨競。餘何
足紀。朕方欲大革澆浮。俾歸淳俗。自今巳後。謁見之日。若
更有干冒祈榮者。雖地處親勳。才稱俊秀。皆當格之清議。
一從屏黜。崇廉恥之節。洽昇平之化。


襃恤魏元忠制



故左僕射齊國公魏元忠。代協人望。時稱國良。歷事三朝。
俱展誠效。晚年遷謫。頗非其罪。宜特還其子著作郎晃實
封一百戶。


訪察官司請託制



[0018-12a]


王道至公。所以承於天地。臣心一德。所以固於邦家。朕紹
膺丕業。務存惠。冀有恥且格。無侵于刑。如聞百司非常
寬縱。凡是與奪。公然囑請。及其不遂。即生謗鑠。御史縱知。
亦不彈糾。文昌會府。衆務所歸。御史憲司。繩劾斯舉。自今
巳後。王公朝士有囑請者。所繇官密奏聞。若苟相容隱。御
史訪察彈糾。


頒新格式制



朕聞措刑由於用刑。去殺存乎必殺。明罰峻典。自古而然。
立制齊人。於是乎在。自我朝建國。僅將百年。天下和平。其
[0018-12b]
來巳久。往承隋季。守法頗專。比襲時安。持綱日緩。況朕薄
德。甚莫逮先。惟人難理。遠不如昔。粵從守位。三載於茲。庶
務煩勞。不損晷景。嘗謂自我作則。感而成化。痛乎迷俗忘
返。不威罔懲。將至純風。先歸重典。比者贓賄不息。偷濫公
行。放心未寧。禁犯無懼。此焉暫革。期於永平。遂割小慈。以
崇大體。自今巳後。造偽頭首者斬。仍沒一房資財。同用廕
者並停。奪非頭首者絞。其承前造偽人。限十日內首。使盡
官典。主司枉法受贓。一匹以上。先決杖一百。其緣贓及惡
狀被解及與替者。非選時不得輒入京城。縱家貫在京。不
[0018-13a]
得輒至朝堂。妄有披訴。如有此色。並決杖。仍加貶斥。其先
在京城者。限三日內勒還。上下官僚。輒緣私情相囑者。其
受囑人宜封狀奏聞。成器巳下。朕自決罰。其餘王公巳下。
並解見任官。三五年閒。不須齒錄。其進狀人別加襃賞。御
史宜令分察諸司。若有罪過不能糾獲者。貶與外官。


加邠王守禮實封制



門下。疇庸懋賞。允屬親賢。利建䟽封。式固藩屏。光祿勳兼
左金吾衞大將軍邠王守禮。器資文武。節蘊忠貞。容範霞
軒。孝友天至。豈如服儒歸美。諒以樂善稱仁。載叶推恩。增
[0018-13b]
其井賦。作夫屏翰。誓以山河。


加宣城公主實封制



門下。敦教睦親。事光彞典。分形共氣。理冠恒倫。宣城公主
慶聯霄極。榮開邸館。柔應圖。婉順為範。義歸從子。榮匪
求郎。國難初平。朝獎思及。宜加井賦。式崇優寵。可加實封
五百戶。


贈吉頊御史大夫詔



故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吉頊。體識宏遠。風規久
大。嘗以經術之才。允膺匡佐之委。曩時王命中圯。人謀未
[0018-14a]
輯。首陳反正之議。克創祈天之業。永懷忠烈。寧忘厥勳。可
贈御史大夫。


立平王為皇太子詔



門下。舜去四凶而功格天地。武有七德而戡定黎人。故知
有大勳者。必受神明之福。仗高義者。必為匕鬯之主。朕恭
臨寶位。亭育寰區。以萬物之心為心。以兆人之命為命。雖
承繼之道。咸以冢嫡居尊。而無私之懷。必推功業為首。然
後可保安社稷。永奉宗祧。第三子平王隆基。孝而克忠。義
而能勇。比以朕居藩邸。虔守國彞。貴戚中人。都無引接。㣥
[0018-14b]
邪害正。兇黨實繁。利口工言。讒說罔極。韋溫延秀。朋徒競
起。晉卿楚客。交搆其閒。潛結回邪。排擠端善。居人集木。君
子阽危。愒日視陰。朝不保夕。擁羽林萬騎。率左右屯營。先
害朕躬。并及太平公主。中外良士。咸擬剿屠。隆基密聞其
期。先難奮發。挺身鞠旅。衆應如歸。呼吸之閒。凶渠殄滅。安
七廟於幾墜。濟㣥生於將殞。方舜之功過四。比武之德逾
七。靈祇望德。昆弟樂推。一人元良。萬邦以定。為副君者。非
此而誰。可立為皇太子。有司擇日。備禮冊命。


葬譙王重福詔



[0018-15a]


集州刺史譙王重福。幼則兇頑。長而險詖。幸託體於先聖。
嘗通交於巨逆。不臣不子。自絕於天。有國有家。莫容於代。
往者頗不含忍。長令幽縶。自大行晏駕。韋氏臨朝。將肆屠
滅。尤加防衞。洎天有成命。集於朕躬。永懷猶子之情。庶叶
先親之義。所以開置寮屬。任隆刺舉。冀其悛改。以怙恩榮。
而詿誤有徒。狂狡未息。便即私出均州。詐乘驛騎。至於都
下。遂逞其謀。先犯屯兵。次燒左掖。計窮力屈。投河而斃。雖
人所共棄。邦有常刑。我非不慈。爾自招咎。具聞其故。有惻
於懷。昔劉長既沒。楚英遂殞。以禮收葬。抑惟舊章。屈法申
[0018-15b]
恩。宜仍舊寵。可以三品禮葬。


揀擇刺史詔



朕聞彰善癉惡。有國之常典。糾寬濟猛。為政之通規。朕以
薄德。濫膺明命。瞻言賞罰。未適時宜。至使忠良未進。小人
未退。貪吏未懲。流亡未安。賢良者未歸。懷冤者未理。在予
之責。有愧良深。不能致君於堯舜者。亦㣥公㣥士之所恥
也。卿等將何規補。使致咸亨。各以狀聞。朕當親覽。其才望
兼優。公清特著。可以宣風道俗者。具以名聞。但百司承寬。
共為苟且。事多[:#AS-8FBB:●]咎。無復紀綱。令各本司長官。審善惡才
[0018-16a]
識。限十日進狀。


命皇太子釋奠太學詔



庠序之興。教自元子。禮經之最。奠始先師。中古迄今。斯道
無替。皇太子天資聖敬。日就文明。絃誦之業巳高。元良之
德斯茂。自昇儲博望。主器承華。執經之問雖勤。用幣之意
未展。今仲丁獻吉。有事兩塾。備禮三尊。宜遵舊章。俾緝徽
典。


停修金仙玉真兩觀詔



營建創造。必有所因。豈欲勞人。蓋不獲己。朕頃居諒闇。煢
[0018-16b]
疚於懷。奉為則天皇后東都建荷澤寺。西都建荷恩寺。及
金仙玉真公主出家。京中造觀。報先慈也。豈願廣事營構。
虛殫力役。朕每卑宮菲食。夕惕宵衣。惟木從繩。虛心啟沃。
所欲修營兩觀。外議不識朕心。書奏頻繁。將為公主所置。
其造兩觀並停。其地便充金仙玉真公主邑司。令竇懷貞
檢校。所有錢物瓦木一事。以付公主邑司收掌。諸處供兩
觀用作調度。限日送納邑司。朕當別處創造。終不勞煩百
姓。此度修葺。公私無損。若有干忤。當寘于刑。


付史館紀皇太子等勸進詔



[0018-17a]


朕聞御宸極。握靈圖。為天下之尊。居域中之大者。上以奉
宗廟。下以育黎元。迹宜彰於編。事須聞於朝野。朕高宗
少子。特蒙慈愛。顧復之至。禮絕諸王。運屬上仙。時遭家難。
中宗出藩。大聖天后臨朝。以權立朕為嗣。朕自惟虛薄。固
讓中宗。誠願上從。用寧社稷。比居藩邸。深嘉清閑。不意景
龍之閒。先帝暴棄天下。凶族潛計。謀覆邦家。高祖之業。幾
墜於地。皇太子隆基。忠孝天感。仗義行誅。一夕之閒。戡定
禍難。朕當宿夕。初不聞知。及見事平。且悲且慰。方與四海
同奉嗣君。子溫王幼沖。頻屬艱疚。因發驚悸。日夜啼號。因
[0018-17b]
以先聖立朕為太弟之意。令鎮國太平長公主諫議大夫
薛稷等奉承先旨。朕固誠請。至於再三。乃使中書舍人蘇
頲奉表陳乞。襄王便不肯視事。避於別宮。中外皇皇。莫知
所向。隆基鎮國太平長公主成器範業薛稷劉幽求麻嗣
宗等。以為宗廟不可無主。萬幾不可暫曠。且從人望。因定
策禁中。朕又固辭。僉謀卿士。得蕭至忠崔湜韋嗣立趙彥
昭麻嗣宗薛儆鄭萬均唐晙等同辭勸進。以為幼主之心。
既不可奪。先聖之旨。固不可違。事不獲巳。乃順衆望。要盟
之言。其文猶在。朕纂承洪業。於今三年。謂宗廟郊天。大禮
[0018-18a]
斯備。永惟所以獲奉宗禋臨兆人者。蓋非朕之本心。實乃
鎮國太平長公主皇太子諸王郡公之意也。雖禺禺之誠。
四海同望。然因時致力。在此數人。巳依西漢舊章。各酬其
德。董狐執筆。闕而未書。宜勅左右。編於史冊。


答皇太子讓禪位表詔



汝為孝友。須遵朕命。用陟元后。無宜固辭。汝為季俗多虞。
淳風未洽。欲朕回慮。兼理萬幾。昔舜之禪禹。猶躬行巡狩。
況朕授汝。豈忘家國。其軍國大務。及授三品巳上。并重刑
獄。當兼省之。
[0018-18b]


復劉幽求官爵詔



劉幽求風雲元感。川嶽萃靈。學綜九流。文窮三變。義以臨
事。精能貫日。忠以成謀。用若投水。茂勳立艱難之際。嘉謨
盈啟沃之初。存讜直以不顧。為姦邪之所忌。釁萌頗露。譖
端潛發。元宰見逐。讒人孔多。既殄㣥凶。方宣大化。期問政
於經始。載登賢於夢卜。可依舊金紫光祿大夫守尚書左
僕射知軍國事監修國史上柱國徐國公。仍依舊還封七
百戶。并賜錦衣一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