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f0008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宋-法護 (T@UNKNOWN)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
十六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
試光祿卿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
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勝慧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四


「復次舍利子!一切有學阿那含辟支佛,於此
福行應先發起如是勝心,得不退轉一生補
處,次當作佛。菩薩摩訶薩亦應於此發隨喜
心,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此福行中一切
善根亦皆隨喜,勸請諸佛轉妙法輪。此福行
中以一切菩提善根悉共回向。未發菩提心
者語令發起,已發菩提心者諸菩薩為說回
[036-0875a]
向。以利養攝諸貧窮,以醫藥施諸疾病,於諸
怯弱亦當親近為作憐愍,於諸毀戒以法覆
護,出離罪報令住涅槃。於和尚阿闍梨尊
重供養如佛世尊,於講法處精進勇猛。求諸
法師設百由旬亦應故往,樂聞正法而無厭
足。於說法者無所希望,常當親近恭敬供
養,如己父母不生疲厭。又福行中,於身口意
不生動亂、離諸過失。住佛塔廟,攝受梵福集
諸善本,圓滿相好莊嚴化身。離諸口過莊嚴
語業,決定勝解莊嚴一心,遊戲神通莊嚴
佛剎,以清淨智莊嚴法相。聞彼正法離諸障
礙得無障礙,於說法者歡喜稱讚,於所說法
不生執著,亦無損壞如是莊嚴解脫法門。以
諸園林施佛及僧,如是莊嚴佛菩提樹,植諸
善本憐愍一切,業惑清淨得無生滅,如是莊
嚴菩提道場。發無盡願施諸玩好,獲得圓滿
無盡寶手。遠離顰蹙平等如掌,樂施一切而
先獲得面目端嚴,後諸有情共喜樂見。光淨
嚴飾施諸有情,而獲光明普照一切。讚美言
辭非由積習,戒福德藏悉皆清淨。生人天
中,十善道業亦復清淨,神通變化亦不唐捐。
順諸佛教不起分別,深心清淨平等開化,為
諸有情之所愛敬。於最上法及勝解行隨力
為說,而能攝受一切福行。又當發起一切智
心,具七聖財信為先行,一切世間之所愛敬。
是故決定最先開導,而能圓滿一切佛法及諸
善法。此說是為菩薩摩訶薩福行善巧。


「云何
諸菩薩智行善巧?謂於因緣發生智解。云何
因緣?謂深心樂欲隨知法會,勤求善友住於
[036-0875b]
佛智,不依聲聞辟支佛智,於論議師極生信
樂。其說法者,知彼器已內心具足,於其智慧
無有慳惜,相續為說甚深妙法。彼聞法者,為
作如是求法相應,則能於此智行相應。云何
求法相應?謂於法師得是少義,而於初夜後
夜思擇稱量,此等云何是理非理?展轉研究
乃至心無所得,離諸障礙及無垢染,得出離
智發真實行。於此甚深法、廣大法無邊法、勝
外道法,智解通徹常放光明,最極高顯踰於
山峯,勇猛精進不捨重擔,行殊勝行心唯
一境,富樂作意不捨杜多,常樂法樂不持世
行,求出世法憶念不忘隨為宣說。聖族弟子
咸皆歡喜,開導勝緣奉持禁戒慚愧莊嚴,趣
向佛道,無明暗蔽諸無智者悉自遠離,而得
慧眼清淨,廣大覺悟、深妙覺悟、極妙覺悟。以
觀察智,復能分別自他功德,而使純熟圓滿
清淨業報。是為菩薩摩訶薩智行善巧。


「復次
求智菩薩於法師所行四種施。何等為四?謂
樺皮紙筆墨等及妙法座、一切利養、法集偈
讚。是為四種,於智行中而得成辦。又智行中
於法師所,應當成就四種守護。何等為四?一
者守護身,二者守護善,三者守護處所,四者
守護所化徒眾,是名為四。又智行中,而復成
就四種重擔。何等為四?所謂法、智、財物及與
菩提,是為四種。又智行中成就五力:一者信
力,於法勝解。二者精進力,勤求多聞。三者念
力,於菩提心而無忘失。四者定力,於一切法
決定平等。五者勝慧力,復樂多聞。是為五種,
於智行中而得圓滿。又智行中成就四戒。何
[036-0875c]
等為四?謂真實法戒、勤求法戒、決定法戒、向
菩提戒,是名為四。又諸勤求法者,於智行中
成就四忍。何等為四?一者敝惡人來毀生
罵辱,不應加報,善言悔謝;二者風日寒熱及
飢渴等悉能忍受;三者於和尚阿闍梨隨
轉給侍;四者於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住大
法忍;是為四種。又復成就四種精進。何等為
四?所謂多聞精進、總持精進、辯說精進、正行
精進,是為四種。又智行中而復成就四種勝
定。何等為四?所謂離相寂靜、心一境性、入神
通定、悟佛知見,是名為四。又智行中成就四
法。云何為四?謂諸有不住、非自然性、四緣生
滅是無主宰、唯一信解,是名四法。又復成就
四種方便。何等為四?一者隨轉世間,二者隨
轉契經,三者隨轉於法,四者隨轉於智;是為
四種,於智行中而得具足。又復成就四無礙
道。何等為四?所謂波羅蜜多、七菩提分、八聖
道支及一切智智,是為四種無障礙道。又復
成就四種無厭。何等為四?謂多聞無厭、辯說
無厭、尋伺無厭、智慧無厭,是名四種。又智行
中如是知見,而復隨順一切有情、一切剎土,
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勝慧、慈悲喜捨。
所以者何?舍利子!乃至諸菩薩決定於諸智
中以是知見而為先行,彼若安住是智而得
通達一切智行,諸佛威神之所護念,諸有魔
等皆不得便,普為集會一切智智。舍利子!是
為菩薩摩訶薩於勝慧波羅蜜多得智行善
巧。


「云何諸菩薩念處善巧?菩薩念處此有四
種。何等為四?一者以身觀身念處,二者以受
[036-0876a]
觀受念處,三者以心觀心念處,四者以法觀
法念處。云何以身觀身念處?舍利子!此諸菩
薩修身觀時,觀身前際、觀身後際、觀身現在,
而此身者從顛倒生、隨因緣滅,無動無作無
自性無執取。譬如諸外山林藥草種等,從因
緣生,亦無自性及無執取。又此身者如墻壁
瓦礫草木影像,謂蘊處界是無執是空、是無
我我所、是無常是速朽滅、是不精實、是顛倒
法、是可厭離、是不堅固。諸菩薩摩訶薩應如
是觀,當樂勤求堅固之身。所以者何?謂如來
身。如來身者,即法界身、金剛身、不可壞身、堅
固身、於三界一切最勝妙身。修是觀時,當知
凡夫麁重穢惡具諸過患;彼復能離一切過患,
得獲如來最妙身相。又當觀念諸有情身,由
何所造相續不斷?謂四大種及阿賴耶識造
作執持薰習功能有無量力。譬如地界、水界、
火界、風界,外四大種有種種門、種種處、種種
名、種種相、種種物,由是一切有情任持命根。
身四大種集起亦復如是,有種種門、種種處、
種種名、種種相、種種物,由是一切有情於其
命根亦復任持。以別相觀身無常,而不厭離
生死。以別相觀身是苦,而不樂住涅槃。以別
相觀身無我,而不遠離化度有情。以別相觀
身空寂,而無畢竟寂滅。以別相觀身遠離,而
不捨善法。彼能如是以身觀身者,應當了知
是不堅固、是不可愛。觀內身者而知煩惱不
能容受,觀外身者了諸煩惱不共合集,而得
成就清淨身業,及得清淨莊嚴身相,為諸天
人之所讚仰。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得以
[036-0876b]
身觀身念處。


「云何諸菩薩以受觀受念處?謂
諸菩薩於彼一切苦樂等受,應以智慧方便
善可了知,於諸樂受無貪惜意,若見諸惡道
受苦觸時,起大悲心無緣息意,於苦樂受觸,
無無明意隨念了知。如是苦、樂、非苦非樂得
出離見。而諸菩薩以智慧方便,於諸有情,或
為成就、或為遠離。然此有情於受出離無所
知解,於此樂受隨樂施與,於彼苦受隨為除
滅,於非苦樂受隨順一切智智得獲輕安,以
大方便善巧而攝受之,為說妙法,令諸有情
亦獲輕安。何等因緣說如是受?謂於善成就
而有樂受,於不善成就乃有苦受。復於是處
我人眾生壽者起種種受,所謂執受、取受、顛
倒受、遍計受、惡見受、眼想受乃至意想受、色
想受乃至法想受,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以要言之,乃至於內外法意觸為緣所生諸
受,是中或苦、或樂、非苦非樂說名為受。


「復次於總聚中,或有一受,謂一心所表。二受,
謂內外所表。三受,謂過去未來現在所表。四
受,謂四大所表。五受,謂五蘊作意。六受,謂
六處遍計。七受,謂七識住處。八受,謂八邪相
應。九受,謂九有情居。十受,謂十善業道。乃
至總略諸受種種作意,是故應知有情無量
受亦無量。又諸菩薩觀樂受時,見諸有情住
生死際,令發智慧,為彼開示善不善受。舍利
子!是為菩薩摩訶薩以受觀受念處。


「云何諸
菩薩以心觀心念處?謂諸菩薩祕密守護正
念不動,觀察此心速疾生滅,無有狀貌及無
住處,亦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知初發
[036-0876c]
心最極微量遠離心相,於其方分了不能得。
是心所集一切善根,最極微量亦皆遠離,及
無方分。又於是心回向菩提。於自體相,無心
所了、無心所觀、無心所入。」


佛言:「是故得成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謂菩提心與彼
善心,於其作用而不共行,又善根心與菩提
心亦不共行,又善根心與回向心亦不共行,
又回向心與菩提心及善根心悉不共行。應
當如是觀察,不生驚怖,次復獲得甚深緣起
不壞因果。然法性心即有情自性,如是還屬
諸法因緣,無動無作及無主宰,彼如覆障不
共相應。是故應知,此法性心亦不共行。云何
法性及覆障心?法性心者,謂於是處悉無所
施。若復以一切所有回向遍覆莊嚴佛剎,是
心覆障。如彼幻化於剎那頃最極寂淨,名
法性心。若復集諸禁戒回向一切迅疾神通,
是心覆障。猶如夢想畢竟盡盡無餘,名法
性心。若復樂忍辱力乃至回向遍覆莊嚴,是
心覆障。猶如陽焰畢竟離身心相,名法性心。
若復發起一切精進回向圓滿一切佛法,是
心覆障。如水中月無執無見,名法性心。若復
以一切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回向諸
佛三昧,是為覆障。無色無見無對無表,名法
性心。若復以智分別宣說一切清淨句義回
向圓滿諸佛智慧,是為覆障。種種施設,名法
性心。若復於諸善根有所間斷,是為覆障。心
無因生,名法性心。若復因菩提分法所起,是
為覆障。解脫六境,名法性心。若復於佛境界
有所斷滅,是為覆障。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如
[036-0877a]
是行以觀心行時,安住神通,得彼神通於一
心中,而能了知一切有情心之所趣,知已隨
其本性而為說法。又復安住大悲,得彼大悲
而能化度一切有情無有疲倦,於此觀行加
持是心無盡無滅。設復入生死際斷諸繫縛,
而於此心念智不起、超諸行法,一切聲聞辟
支佛所不能及,而得安住是心乃至圓滿一
切佛法。是心於剎那頃能與勝慧平等相應,
決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舍利子!
是名菩薩摩訶薩以心觀心念處。」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