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五百大阿羅漢 (T@SHENG)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五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結蘊第二中不善納息第一之九


有五補特伽羅。謂隨信行隨法行信勝解
見至身證。乃至廣說。問何故尊者此結蘊中
依五補特伽羅作論。後智定蘊中依七補
特伽羅作論。謂於此五加慧解脫及俱解
脫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復次此
結蘊中依有結者而作論故不說後二。智
定蘊中依有智定者而作論故。有結無結
者俱應說之。復次此結蘊中依有煩惱者
而作論故不說後二。智定蘊中依有智定
者而作論故。有煩惱無煩惱者俱應說之。
復次此結蘊中以補特伽羅為章。以煩惱
為門故不說後二。智定蘊中以補特伽羅
為章。以智定為門故亦說後二。是故此彼
依五依七補特伽羅而造於論。云何隨信行
補特伽羅。謂有一類。本來稟性多信多愛多
恩多樂多隨順多勝解。不好思量觀察簡
擇。由彼稟性多信等故。有時遇佛或佛弟
子為說法要教授教誡。廣為開闡無常苦
空無我等義。彼作是念。所為我說無常
苦空無我等義甚為善哉。欲令我修如是
觀行。我應無倒精勤修學彼勤修學無常苦
空無我等觀。既淳熟已漸次引起世第一法。
[054-0278b]
次復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一
切皆名隨信行者。此隨信行補特伽羅。或是
預流向。或是一來向。或是不還向。謂若具縛
或乃至斷五品結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
道十五心頃名預流向。若斷六品或乃至
斷八品結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
心頃名一來向。若離欲染或乃至離無所
有處染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
頃名不還向。云何隨法行補特伽羅。謂有
一類。本來稟性多思多量多觀察多簡擇。不
好信愛思樂隨順及與勝解。由彼稟性多
思等故。有時遇佛或佛弟子為說法要教
授教誡。廣為開闡無常苦空無我等義。彼作
是念。所為我說無常苦空無我等義。我應
觀察。為實為虛審觀察已知無顛倒。復作
是念。甚為善哉。欲令我修如是觀行。我
應無倒精勤修學。所餘廣說如隨信行。云何
信勝解補特伽羅。謂隨信行得道類智捨隨
信行得信勝解問彼於爾時何所捨得。答
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隨信行名。
得名者得信勝解名。捨道者捨見道。得道
者得修道。此信勝解補特伽羅。或是預流果。
或是一來向。或是一來果。或是不還向。或是
不還果。或是阿羅漢向。謂住預流果未勝
進來名預流果。若從此勝進名一來向。若
住一來果未勝進來名一來果。若從此勝
進名不還向。若住不還果未勝進來名不
還果。若從此勝進名阿羅漢向。云何見至補
特伽羅。謂隨法行得道類智。捨隨法行。得
[054-0278c]
見至。問彼於爾時何所捨得。答捨名得名
捨道得道。捨名者捨隨法行名。得名者得
見至名。捨道者捨見道。得道者得修道。此
見至補特伽羅。或是預流果。乃至或是阿羅
漢向。如信勝解應說其相。云何身證補特
伽羅。謂信勝解或見至以身具證八解脫
未以慧盡諸漏。彼捨信勝解或見至得身
證。問彼於爾時何所捨得。外國諸師作如
是說。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信
勝解或見至名。得名者得身證名。捨道者
捨信勝解或見至道。得道者得身證道。迦
濕彌羅國諸論師言。此捨名得名。非捨道
得道。信勝解等得滅定時不捨不得無
漏道故。云何慧解脫補特伽羅。謂信勝解或
見至但以慧盡諸漏。未以身具證八解脫。
彼捨信勝解或見至得慧解脫。問彼於爾
時。何所捨得。答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
名者捨信勝解或見至名。得名者得慧解
脫名。捨道者捨修道。得道者得無學道。云
何俱解脫補特伽羅。謂慧解脫或見至或身
證。以身具證八解脫亦以慧盡諸漏。彼捨
慧解脫或見至或身證得俱解脫。若先得阿
羅漢果後得滅定。彼捨慧解脫得俱解脫。
但捨名得名。非捨道得道如捨信勝解等
得身證說。若先得滅定後得阿羅漢果。彼
捨身證得俱解脫。捨名得名捨道得道。
捨名者捨身證名。得名者得俱解脫名。捨
道者捨修道。得道者得無學道。若諸菩薩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彼盡智時捨見至。得
[054-0279a]
俱解脫。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見
至名。菩薩修位名見至故。得名者得俱解
脫名。諸佛皆是俱解脫故。捨道者捨修道。
得道者得無學道。西方師說。菩薩學位先
起滅定後得菩提。彼捨身證得俱解脫。迦
濕彌羅國諸論師言。三十四念得菩提故。菩
薩學位未起滅定故。盡智時定捨見至得
俱解脫。必無鈍根未得滅定得盡智時
成俱解脫故。無捨信勝解得俱解脫者。


問何故名俱解脫。答障有二分。一煩惱障。
二解脫障。於二分障心解脫故名俱解脫。
問若先得阿羅漢果後得滅定者彼於解
脫障何等心解脫。有漏耶無漏耶。有說有漏
以無漏心得盡智時已解脫故。評曰應作
是說。有漏無漏俱得解脫。所以者何。解脫
有二種。一者行世解脫。二者在身解脫。彼未
得滅定時入出定心不得行世。不行世故
不得在身。若得滅定入出定心行世在身
故名解脫。是故有漏無漏二心俱得解脫。如
俱解脫依義立名。前五立名亦應依義。問
何故名隨信行。答由彼依信隨信行故名
隨信行。謂依有漏信隨無漏信行。依有縛
信隨解脫信行。依有繫信隨離繫信行。
由信為先得入聖道。如是種類補特伽羅
從本以來性多信故。若聞他勸汝應務農
以自存活彼不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
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
便。聞已便作。或聞他勸汝應商賈。或應
事王。或應習學書算印等種種伎藝以自
[054-0279b]
存活。亦不思察。廣說乃至。聞已便作。或聞
他勸汝應出家亦不思察。為應出家不
應出家為能出家。不能出家。為能持戒
不能持戒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他勸
已即便出家。既出家已。若聞他勸汝應誦
習彼不思察。為應誦習不應誦習。為能
誦習不能誦習。為有宜便為無宜便。為
素怛纜。為毘柰耶。為阿毘達磨。聞他勸已
即便誦習。或聞他勸營理僧事亦不思察。
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
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作。或聞他勸
住阿練若亦不思察。我為應住為不應
住。我為能住為不能住。為有宜便為
無宜便。聞已便住。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
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
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信行。問何故名隨法
行。答由彼依法隨法行故名隨法行。謂依
有漏法隨無漏法行。依有縛法隨解脫法。
行。依有繫法隨離繫法行。由慧為先得
入聖道。如是種類補特伽羅從本以來性
多慧故。若聞他勸汝應務農以自存活。彼
便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
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審思察
已然後作之。餘廣如前隨信行說。彼漸次
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
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法行
問隨信行者。如有爾所信亦有爾所慧。隨
法行者。如有爾所慧亦有爾所信。何故一
名隨信行。一名隨法行耶。答或但信他展
[054-0279c]
轉修行而入聖道。或自思察展轉修行而入
聖道。若但信他展轉修行入聖道者名隨
信行。若自思察展轉修行入聖道者名隨
法行。復次或由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皆不
廣大而入聖道。或由三力皆悉廣大而入
聖道。若由三力皆不廣大入聖道者名隨
信行。若由三力皆悉廣大入聖道者名隨
法行。復次或由止行而入聖道。或由觀行
而入聖道。若由止行入聖道者名隨信行。
若由觀行入聖道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樂
奢摩他。或樂毘鉢舍那樂奢摩他者名隨
信行。樂毘鉢舍那名隨法行。如樂憙欲亦
爾。


復次或由止為先而入聖道。或由觀為先
而入聖道。若由止為先入聖道者名隨信
行。若由觀為先入聖道者名隨法行。復次
或有奢摩他增或有毘鉢舍那增奢摩他增
者名隨信行。毘鉢舍那增者名隨法行。復次
或由止熏心依觀得解脫。或由觀熏心依
止得解脫。若由止熏心依觀得解脫者
名隨信行若由觀熏心依止得解脫者名
隨法行。復次或有鈍根或有利根。若鈍根
者名隨信行。若利根者名隨法行復次或
有說智或有開智。有說智者名隨信行。
有開智者名隨法行。復次或由緣力而入
聖道或由因力而入聖道若由緣力入聖
道者名隨信行。若由因力入聖道者名隨
法行。復次或得增上心奢摩他非增上慧毘
鉢舍那。或得增上慧毘鉢舍那非增上心奢
[054-0280a]
摩他。前名隨信行。後名隨法行。復次如世
尊說二因二緣能生正見。一外聞他法音。
二內如理作意。若外聞他法音多者名隨信
行。若內如理作意多者名隨法行。復次如契
經說。人有四法多有所作。一親近善士。二
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若親
近善士聽聞正法多者名隨信行。若如理
作意法隨法行多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有多
住無貪善根。或有多住無癡善根。多住無
貪善根者名隨信行。多住無癡善根者名
隨法行。復次或有外信有情。或有內思正
法。外信有情者名隨信行。內思正法者名
隨法行。問何故名信勝解。答由彼依信得
信勝解故名信勝解。謂依見道所攝信得
修道所攝信勝解。依向道所攝信得果道所
攝信勝解。復次由彼補特伽羅以信為先
心脫三結是故名信勝解。問何故名見至。
答由彼依見得至於見故名見至。謂依見
道所攝見得至修道所攝見。依向道所攝
見得至果道所攝見。復次由彼補特伽羅
以見為先心脫三結是故名見至。問信勝
解亦應名信至見至亦應名見勝解。何故
一名信勝解一名見至耶。答如信勝解名
信勝解見至亦應名見勝解。如見至名見
至信勝解亦應名信至。而不爾者欲現異
相異門說法令諸智者愛樂受持不相雜亂。
問何故名身證。答由彼以身證八解脫。未
以慧盡諸漏故名身證。問何故名慧解脫。
答由彼以慧盡諸漏未以身證八解脫故
[054-0280b]
名慧解脫。俱解脫名如前已釋。


問如見道中依利鈍別建立二種補特伽羅。
謂隨信行及隨法行。修道中亦依利鈍別建
立二種補特伽羅。謂信勝解及見至。何故無
學道中不依利鈍別建立二種補特伽羅。
而總說一。或慧解脫或俱解脫耶。答欲界乃
至無所有處。或有漏道為斷對治。或無漏道
為斷對治。若非想非非想處唯無漏道為斷
對治故。總立一補特伽羅。復次前位或有貪
多行者。或有不者若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
身等無貪故總立一補特伽羅。復次前位或
有癡多行者。或有不者。若離非想非非想處
染時身等無癡故總立一補特伽羅。復次前
位或有慢多行者或有不者。若離非想非
非想處染時身等無慢故總立一補特伽羅。
復次以無學位解脫平等故總立一補特伽
羅。如契經說。如來解脫與阿羅漢苾芻解
脫等無差別。復次以無學位同剪三界煩
惱重髻。同截有頂煩惱頸首。同越三界後有
關津。同棄三界所有愛欲。故總立一補特伽
羅。有作是說。無學位中亦有二種補特伽
羅謂時解脫不時解脫。問若爾唯應建立二
種補特伽羅。謂鈍及利。或應立六補特伽
羅。謂見修無學位各有二種。即隨信行乃至
第六不時解脫。如何立七補特伽羅。答由五
緣故建立七種。一由加行故。二由根故三
由定故。四由解脫故。五由定及解脫故。由
加行故者。謂隨信行及隨法行。由根故者謂
信勝解。及見至。由定故者謂身證。由解脫
故者謂慧解脫。由定及解脫故者謂俱解脫。
[054-0280c]


隨信行者或應說一。謂七種中名隨信行。
或應說三謂由根故即下中上。或應說五
謂由種性故。即退法乃至堪達。或應說十
五。謂由道故。即苦法智忍乃至道類智忍位。
或應說七十三。謂由離染故。即欲界具縛
離一品乃至九品染為十。離初靜慮一品
乃至九品染為九。欲界第十。即初靜慮具縛
者故不別說。後類應知。乃至離無所有處
一品乃至九品染為九合七十三。或應說
六百五十七。謂由所依故。即三洲六欲天所
依各有前說七十三種。若以根種性道離
染所依二合三合四合五合其數增長如理
應思。若以在身剎那分析應說無量。隨信
行者此中總說一隨信行。如隨信行數隨法
行亦爾。根道離染所依等故。唯種性別以
隨法行唯是不動種性攝故。信勝解者或應
說一。謂七種中名信勝解。或應說三。謂由
根故。或應說五謂由種性故。或應說八
十一謂由離染故。即欲界具縛離一品乃至
九品染為十。離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各一
品乃至九品染為六十三。離非想非非想處
一品乃至八品染為八合八十一。有說離染
故應說八十二。謂前說八十一加離有頂第
九品染無間道時。或應說四百五。謂由所
依故即欲界所依有八十一。初靜慮所依有
七十二。第二靜慮所依有六十三。第三靜慮
所依有五十四。第四靜慮所依有四十五。空
無邊處所依有三十六。識無邊處所依有二
十七。無所有處所依有十八。非想非非想處
[054-0281a]
所依有九謂彼具縛及離一品乃至八品染
為九合四百五。有說此應說四百一十四。
謂欲界所依有八十二。初靜慮所依有七十
三。第二靜慮所依有六十四。第三靜慮所依
有五十五第四靜慮所依有四十六。空無邊
處所依有三十七。識無邊處所依有二十八。
無所有處所依有十九。非想非非想處所依
有十。謂彼具縛及離一品乃至八品染為
九。離第九品無間道時為彼第十。此依九
地所依分別。若依二十九處所依分別其數
多少如理應思。以根種性離染所依二三
四合數更增廣。若以在身剎那分折應說
無量。信勝解者此中總說一信勝解如信勝
解見至亦爾。根及離染所依等故。唯種性
別以諸見至唯是不動種性攝故。身證者或
應說一謂七種中名身證。或應說三。謂由
根故或應說六謂由種性故。即退法乃至
不動法。或應說九。謂由離染故即非想非
非想處具縛及離一品乃至八品染為九。
復有說者。此應說十。謂即前九加離第九
無間道時為彼第十。或應說二十七。謂由
所依故。欲界所依有九。色界所依有九。無
色界所依有九。此唯非想非非想處。非三無
色。得滅定者不生彼故。有說此應說三
十。謂三界各加第九無間道時。此依三界
所依分別。若依地處所依分別其數多少如
理應思。以根種姓離染所依二三四合數
更增廣若以在身剎那分折有無量。身證
者此中總說為一身證慧解脫者或應說一
[054-0281b]
謂七種中名慧解脫。或應說三。謂由根故。
或應說六。謂由種性故。或應說九謂由
所依故。即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所依此
依九地所依分別。若依二十九處所依分別
成二十九。若以根種性所依二三合數如理
應思。若以在身剎那分折即有無量慧解
脫者此中總說一慧解脫。如慧解脫數俱解
脫亦爾。有差別者謂彼所依以俱解脫不
在下三無色處故。


此五補特伽羅於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
成就幾不成就。此中尊者以補特伽羅為章
以諸煩惱為門故作斯問答隨信行於三
結苦類智未已生皆成就。苦類智已生二成
就一不成就。二成就者謂戒禁取疑。彼通三
界二四部故。一不成就者謂薩迦耶見。彼
唯通三界見苦所斷故。於三不善根未離
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皆不成就。此三唯是
欲界繫故。已離欲染者彼異生位先已離故
後准應知。於三漏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
染二成就一不成就。二成就者謂有漏無明
漏。一不成就者謂欲漏。於四瀑流軛取未
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三成就一不成就。
三成就者謂有見無明瀑流軛見戒禁我語
取。一不成就者謂欲瀑流軛取。於四身繫未
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二成就二不成就。
二成就者謂戒禁取此實執身繫。二不成就
者謂貪欲瞋恚身繫。於五蓋未離欲染道法
智未已生皆成就。道法智已生四成就一不
成就。已離欲染皆不成就。五蓋唯是欲界繫
[054-0281c]
故。四成就者謂前四蓋一不成就者謂疑蓋。
道法智已生彼已斷故。於五結未離欲染皆
成就。已離欲染二成就三不成就。二成就者
謂貪慢結。通三界繫故。三不成就者謂瞋嫉
慳結。唯欲界繫故。於五順下分結未離欲
染苦類智未已生皆成就。苦類智已生。四成
就一不成就。四成就者謂初後各二。一不成
就者謂有身見。已離欲染苦類智未已生三
成就二不成就。三成就者謂後三。二不成就
者謂初二。苦類智已生二成就三不成就。二
成就者。謂後二。三不成就者。謂初三。於五
順上分結未離色染皆成就。已離色染四成
就一不成就。四成就者。謂除色貪。一不成就
者。謂色貪。於五見苦類智未已生皆成就。
苦類智已生三成就二不成就。三成就者。謂
後三。二不成就者。謂初二。於六愛身未離
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未離梵世染。四成
就二不成就。四成就者。謂初後各二。二不成
就者。謂鼻舌觸所生愛身。已離梵世染。一成
就五不成就。一成就者。謂第六。五不成就者。
謂前五。於七隨眠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
染五成就二不成就。五成就者。謂有貪等五。
二不成就者。謂欲貪瞋恚。於九結未離欲
染皆成就。已離欲染六成就三不成就。六成
就者。謂愛等六。三不成就者。謂恚嫉慳。於
九十八隨眠未離欲染。苦法智未已生。皆成
就者。謂具縛者苦法智忍時一切隨眠無不
成就。餘廣說如本論。問何故不說道類智
已生耶。答彼若已生非隨信行。是故不說。
[054-0282a]
如隨信行隨法行亦爾。此二地道離染所依。
若定若生無不皆等唯根有異。謂鈍根者
名隨信行。利根者名隨法行故。信勝解於
三結皆不成就彼唯見所斷故。於三不善
根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皆不成就。彼
唯欲界繫故。未離欲染者。謂預流果一來
向一來果不還向。已離欲染者。謂不還果阿
羅漢向。彼或異生位已離欲染。或至聖位方
離欲染後准應知。於三漏未離欲染皆成
就。已離欲染二成就一不成就。二成就者。謂
有漏無明漏。一不成就者。謂欲漏於四瀑流
軛。未離欲染三成就一不成就。三成就者。謂欲
有無明瀑流軛。一不成就者。謂見瀑流軛。已
離欲染二成就二不成就。二成就者。謂有無
明瀑流軛。二不成就者。謂欲見瀑流軛。於四
取未離欲染二成就二不成就。二成就者。謂
欲我語取。二不成就者。謂見戒禁取。已離欲
染一成就三不成就。一成就者。謂後一。三不
成就者。謂前三。於四身繫未離欲染二成就
二不成就。二成就者。謂前二。二不成就者。謂
後二。已離欲染皆不成就。前二唯欲界繫。
後二唯見所斷故。於五蓋未離欲染四成
就一不成就。四成就者謂前四。一不成就者
謂後一。已離欲染皆不成就。前四後一皆欲
界繫故。於五結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
二成就三不成就。二成就者。謂貪慢結。三不
成就者。謂瞋嫉慳。於五順下分結。未離欲
染二成就三不成就。二成就者。謂前二。三不
成就者。謂後三。已離欲染皆不成就。前二欲
[054-0282b]
界繫。後三見所斷故。於五順上分結。未離色
染皆成就。已離色染四成就一不成就。四成
就者。謂除色貪。一不成就者。謂色貪。於五
見皆不成就彼唯見所斷故。於六愛身未
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未離梵世染四成
就二不成就。四成就者。謂初後各二。二不成
就者。謂中間二。已離梵世染一成就五不成
就。一成就者。謂後一。五不成就者。謂前五。
於七隨眠。未離欲染五成就二不成就。五成
就者。謂欲貪瞋恚有貪慢無明。二不成就
者謂見疑。已離欲染三成就四不成就。三成
就者。謂有貪慢無明。四不成就者。謂餘四。
於九結未離欲染六成就三不成就。六成就
者。謂愛恚慢無明嫉慳結。三不成就者。
謂見取疑結。已離欲染三成就六不成就。三
成就者。謂愛慢無明。六不成就者。謂餘六。
於九十八隨眠。未離欲染十成就八十八不
成就。十成就者。謂三界修所斷。八十八不成
就者。謂三界見所斷。已離欲染未離色染六
成就九十二不成就。六成就者。謂色無色界
修所斷。九十二不成就者。謂三界見所斷。及
欲界修所斷。已離色染三成就九十五不成
就。三成就者。謂無色界修所斷。九十五不成
就者。謂三界見所斷。及欲色界修所斷。如信
勝解見至亦爾。此二地道離染所依。若定若
生無不皆等。唯根有異。謂鈍根者名信勝
解。利根者名見至故。身證於三結三不善
根皆不成就。以三結唯見所斷故。三不善
根唯欲界繫故。身證必已離三界見所斷
[054-0282c]
及下八地修所斷故。於三漏二成就一不成
就。二成就者。謂有無明漏。一不成就者。謂
欲漏。於四瀑流軛。二成就二不成就。二成就
者。謂有無明。二不成就者。謂欲見。於四取
一成就三不成就。一成就者。謂我語取。三不
成就者。謂餘三取。於四身繫及五蓋皆不成
就。前二身繫及五蓋唯欲界繫故。後二身繫
唯見所斷故。於五結二成就三不成就。二
成就者。謂貪慢結。三不成就者。謂瞋嫉慳
結。於五順下分結皆不成就。前二唯欲界
繫。後三唯見所斷故。於五順上分結。四成
就一不成就。一不成就者。謂色貪。四成就
者。謂餘四。於五見皆不成就於見所斷久
已離故。於六愛身一成就五不成就。一成就
者。謂第六。五不成就者。謂前五。於七隨眠
三成就四不成就。三成就者。謂有貪慢無
明。四不成就者。謂餘四。於九結三成就六
不成就。三成就者。謂愛慢無明。六不成就
者。謂餘六。於九十八隨眠。三成就九十五不
成就。三成就者謂無色界修所斷。九十五不
成就者。謂三界見所斷。及欲色界修所斷
問頗有聖者成就九十八隨眠耶。答有。謂
具縛者入正性離生住苦法智忍時。問頗
有聖者已斷八十八隨眠。未斷十隨眠而
未得果耶。答有。謂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
住滅類智時。彼欲界三十六隨眠。色界三十
一隨眠。無色界見苦集滅所斷二十一隨眠
已斷。未斷無色界見道所斷七及修所斷三
隨眠而未得果住向道故。問頗有已斷九
[054-0283a]
十八隨眠而未得阿羅漢果耶。答有謂已
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彼
已斷欲界三十六隨眠。色界三十一隨眠下
三無色三十一隨眠。而未得阿羅漢果彼或
是異生。或是不還者故。評曰彼不應作是
說。九十八隨眠依界建立不依地故。由此
彼問應答言無。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