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14 妙法蓮華經文句-隋-智顗 (T@JIA)



妙法蓮華經文句第八上


天台智者大師說


「漸漸具足菩薩」下,第二,授記。文為七:一、明
因圓;二、「過無量」下,明果滿;三、明國土廣淨;
四、明國劫名字;五、明佛壽量;六、明法住大
久;七、明佛滅後供養舍利。就第三國廣淨
中復五:一、明國大嚴淨。「地平如掌」者,經直
言如掌不言手掌,手掌不平則非所引,
海底有石名掌,此石無有一微塵許不平,
當知類如海掌耳。又《賢劫經》正明如佛手
掌,非引人掌也。二、明純是善道。三、明人天
福慧具足,《月藏》第九法食、喜食、禪食,經文總
言法喜禪悅,分別應有三種差別。四、明菩
薩聲聞眾數甚多。五、總結。《月藏》第五云「不
殺得十功德,一於一切眾生得無所畏,乃
至第十命終生善道後作佛,國無害仗之
具國人長壽;不盜十功德,一果報具足而大,
為事決斷無有難礙,乃至第十死生善道,
後作佛國華寶莊嚴充滿;不婬十功德,一諸
根律儀為事決斷,乃至死生善道,後作佛國
無女人;不妄語十功德,一眾生信其言,乃
至死生善道,後作佛時國無臭穢常滿寶
華;不兩舌十功德,一身不可壞,乃至死生
善道,後作佛國魔不能壞眷屬;不惡口得
十功德,一柔軟語乃至死生善道,作佛國法
聲充滿;不綺語十功德,一天人愛敬,乃至死
生善道,作佛國眾生強記不忘;不貪十功
[008-0106b]
德,一身根不缺,乃至死生善道,作佛國無
魔外道;不瞋十功德,一離一切瞋,乃至死
生善道,作佛國人得三昧;不邪見十功德,
一心性柔善,乃至死生善道作佛國人正信。」


偈有二十一行半,頌上發迹授記。初,有十
四行,頌發迹;次,七行半,頌授記。初復二:前
七行,總發諸聲聞迹,頌上我等之意也;後
七行,頌上發滿願迹。總中有五:初一行,總
標佛子為行難思,已得垂迹之法。次「知眾
樂小法」下,第二,一行,明垂迹之由。次「以無數
方便」下,第三,二行,明垂迹利益。次「內祕」下,第
四,二行,明內懷大道外現小失。次「若我具
足」下,第五,一行,指略抑廣。「小欲」者,示求小
乘也;「懈怠」,示退大乘也。非但示為聲聞,亦
作外道及三毒凡夫也。身子示瞋、難陀示
貪、調達示癡云云


「今此富」下,第二,七行,頌
發滿願迹本。上文有三,今略頌二。初,五行,
頌顯過去本;後「未來亦供養」下,第二,二行,
頌三世中佛所行因;略不頌七佛及現佛
也。「供養諸如來」下,七行半,頌授記。上文有
七,今頌其四:初半行,頌因圓。次半行,頌果
滿。「其國名淨」下三句,超頌國劫名號。「菩薩眾
甚多」下五行三句,頌國土廣淨。略不頌壽
命、法住、滅後起塔也。


第二,授千二百記:一、念
請,二、與記,三、領解。請、記如文。授記文有長
行、偈頌。長行有三:一、總許千二百記;二、別
授陳如,陳如最初悟道,居首上座故別授
記;三、別授記五百,五百名同須別與記。


問:


但見五百得記,不見千二百。


答:
此五百即
[008-0106c]
千二百數,頌中末後一行半總授七百,故是
千二百也。又〈持品〉云「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
已授記」,即指今一行半,非是止授七百聲
聞也。


偈頌有十一行,為二:初九行半,頌記
陳如及與五百;後一行半,總授一切聲聞記。
五百領解,文有長行、偈頌。長行先經家敘其
歡喜,次自陳領解。經家先慶今得解歡喜,
次愧昔不解故自責。慶中先明內心慶喜,後
明外形恭敬也。悔過自責者,即是明其愧
昔不解也。「世尊我等」下,第二,自陳領解,有
二:一、法說,二、譬說。法說中初悔得少為足,
次責根鈍難悟。從「世尊」乃至「滅度」,是悔責
昔迷得小為足不知求大;從「今乃知之」,是
責根鈍始悟不早知之,今知小非究竟、大
為真實也。譬中二:初、略,次、正舉譬。「如無智
者」,略舉譬況。「所以者何」下,釋無智意也。譬
說有二:一者醉酒譬,譬法說自悔得少為
足不知求大,領前法譬宿世中施權意;二
者親友覺悟譬,譬法說自責根鈍難悟,今乃
知之,領前法譬宿世中顯實。就初復三意:
一者繫珠譬,領上王子結緣;二者醉臥不覺
譬,領上遇其退大;三者起已遊行譬,領上
接之以小。「譬如有人」者,即二乘人也。「親友」
者,昔日第十六王子也。「家」即大乘教為家也。
「醉酒而臥」者,當于爾時大機暫發無明暫伏,
得聞經內心微解,以無明重故還復迷
失。醉有二義:一、重醉,都不覺知;二、輕醉,微
覺尋忘亦名不覺。雖有二義,終成繫珠如
毒鼓耳。「官事當行」者,明王子餘處機興逗
[008-0107a]
緣往應,故云「當行」。弘法化他此非私務,故
云「官事」。「無價寶珠」者,一乘實相真如知寶
也。「繫其衣裏」者,慚愧忍辱能遮瞋恚及防
外惡,即是外衣;信樂之心內裏善根,即是內
衣。于時聞法微信樂欲,即了因智願種子
也。第二,「醉臥不覺知」者,無明心重尋復不憶,
此領中間懈退不受大法也。第三,「起已遊
行他國」者,領上中間接之以小,受三乘化
也,善根欲發厭苦求樂,故云「起已遊行」。無
明覆解不知向本求大乘衣食,故言向他
國求於小乘衣食。若魔佛相望,生死魔界
為他國,佛法大小皆為本國;就小大相望,
小乘未免生死,猶是他國,大乘永免生死,
乃為本土。究竟還源也,明背大乘國往小
乘土,不知從珠取給,而傭作自資獲一日
價,得少為足也。


「於後會遇」下,第二,親友發
覺譬,領上以是本因緣今說《法華》等賜大
車也。此為三:先、呵責,二、示珠,三、勸貿。呵
責譬上動執生疑,示珠譬宿世因緣,勸貿
譬得記作佛,三周皆有此三意。法說中我令
脫苦縛,即是呵責;五佛章即是開示;身子得
記即是勸貿。譬說中我先不言皆為菩提,即
是呵責;三車一車即是示珠;中根得記即是
勸貿。下根宿世因緣汝等善聽,即是呵責;覆
講結緣還為說大,即是示珠;下根得記即是
勸貿。繫珠中三意望三周者,始在佛樹以
大擬,即是繫珠;無機息化即是醉臥;尋施
方便即是起行。譬喻中二萬億佛所,即是繫
珠;遣傍人追悶絕不受,即是醉臥;三車引
[008-0107b]
得即是起行。因緣中大通智勝佛所,即是繫
珠;中路懈退即是醉臥;接之以小即是起
行。此等皆名領權也。「某年日月」者,指大通
佛所也。「佛亦如是」下,第二,合譬。譬本有二,
今各有三意:從「教化我等」下,合初一繫珠;
「而尋廢忘」,合初二醉不覺知;「既得羅漢」下,
合初三起已遊行。「一切智願」下,合後親友覺
示譬。上有三,今亦三。從「智願不失」者,是合
後一呵責;從「我久令汝」下,合後二示珠;從
「我今乃知」下,合後三勸貿所須也。


第二,偈
頌,有十二行半,為二:初一行半,頌內心得
解,又二:初一行,頌慶喜,次半行,頌悔責也。
次「於無量佛寶」下,第二,有十一行,頌自陳領
解。上文有二,今初半行,頌悔責得少為足,
略不頌難悟今乃知之。「如無智愚人」半行,
頌略舉譬。「便自以為足」,頌釋無智意。次十
行,頌譬說開合,初六行頌開,後四行頌合。
上開有二,今初四行頌捨寶不知,後二行
頌親友覺悟。餘文易見。


釋授學無學人記品



研真斷惑名為學,真窮惑盡名無學。研修
真理慕求勝見,名之為學。學位在三果四
向真無漏慧也;阿羅漢果,研理已窮勝見已
極,無所復覺故名無學。約教釋品者,析
法研真名之為學,惑盡真窮名為無學,三
藏意也。體法研真名之為學,無真無惑名
為無學,通意也。自淺之深名之為學,通別
惑盡權實理窮名為無學,此別意也。研如來
藏有學無學,法性實相非學非無學,而學
[008-0107c]
而無學云云。是二千人,或是學或是無學人,
同是一流,一時受記同一名號,故別為一品
也。此品是授記文中第二段也。就此文為
二:一、請記,二、授記。請中復二:一者二人請,
二者二千請。二人請記復有二:一默念,
二者發言請記。發言請記復二:一者引例
亦應有分,二者引望。二人最親時眾所望,
羅云是佛子俗中親重,阿難持佛法藏道
中親勝,勝重兩人不蒙別記,則眾望不足
也。


問:
若重若勝應同上流,何意在此?若如
列眾,二人在上數中獲記,何意居下?


答:

與千二百記,二人已同上流,今更索別記
耳。阿難是學人,羅云弟子位,故入覺無
覺章耳。二千請記但有默念、引例,二意同
故言如阿難願耳。無發言者,無重無勝等
事也。授記復二:一、先記二人,後記二千。阿
難記中復五:一、長行,二、偈頌,三、八千菩薩生
疑,四、如來發迹釋疑,五、阿難顯本述歎。疑
者,通疑聲聞今日發心即蒙佛記國淨若
此,昔方等中記諸菩薩,無量劫行乃得佛
記,佛即發迹釋疑,昔日與我同發大心即
是同學,由我精進前超得佛,由彼多聞猶
故持經,迹為侍者本地如此,今授妙記何
足可疑。餘記悉如文。


釋法師品



此品五種法師: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
五書寫。《大論》明六種法師:信力故受,念力故
持,看文為讀,不忘為誦,宣傳為說,聖人
經書難解須解釋。六種法師,今經合受、持
[008-0108a]
為一,合解、說為一,開讀誦為二,足書寫
為五。別論四人是自行,一人是化他。《大經》
分九品,前四人無解是弟子位,後五人有
解是師位。通論若自軌五法,則自行之法
師;若教他五法,則化他之法師。自軌故通
稱弟子,化他故通稱法師。今從通義故名
「法師品」。若作減數說者,束五為四,即四安
樂行,如後說;若束四為三者,受持是意業,
讀誦說是口業,書寫是身業,別論口業是化
他,身意是自行,通論三業自軌,即是自行之
法師,三業教詔,即化他之法師,故言「法師
品」。又是三門行此五法以自熏修即福德門,
弘宣五法廣利益者即化他門,自修益彼
皆順佛教即報恩門。別論者,自修報恩名
自行,益彼即化他;通論自軌軌他皆稱法
師,故言「法師品」也。又讀誦書寫是外行,即
如來衣;受持是內行,即如來座;解說益他是
如來室。如來室別論是匠他,衣、座別論是自
匠;通論不爾,慈悲覆物惠利歸己名之如
室,遮彼惡、障己醜名之為衣,安心於空
方能安他,安他安己名之為座,此則自軌
三法亦名法師。利物必以慈悲入室為首,
涉有忍辱為基,濟他以忌我為本,
能行三法大教宣通,即世間依止,故名法
師。又束為二,謂自行、化他,此易解,不復記。
又束為一,謂如來行具一切行,悲拔一切
苦,謂四趣三界二乘菩薩等苦,慈與一切
樂,謂人天涅槃常住等樂;柔和衣障一切醜,
謂四住無知無明等醜;空座亡一切相,謂
[008-0108b]
有相無相非有相非無相,此則通意。別意者,
慈悲生一切善,柔和遮一切惡,坐座蕩一
切相。又慈忍立一切福德,空座成一切智
慧,智慧是目所謂五眼,福德是足所謂六度。
又慈悲勝一切聲聞緣覺,柔和勝一切凡夫
外道,空座勝析體偏等菩薩。故淨名云「譬
如勝怨乃可為勇」。又慈悲破天魔,柔和破
陰魔,空座破煩惱魔、死魔,大品云「化一切眾
生,觀一切空,魔不得便」云云。又慈悲故能
問,空座故能答,具二莊嚴。又觀空故能問,
慈忍故能答,慈忍故能種能立能資,空慧故
能耘能破能導。又慈悲故何所隔?柔和故何
門礙?空座故何所諍?出三諦故名為勝
幢,包含普攝名摩訶衍,是如來行故稱三昧
王。經言,一切善法慈為根本,忍辱第一道無
相最上,若論圓行說不可盡云云


問:
何故
約三法明法師?


答:
事而往論,必須登堂
整服坐座,乃可敷弘,故約三耳。又事理合
論,夫迷惑不出三種:一、約苦果起惑,二、約
結業起惑,三、約諦理起惑,故用三門而示
導之。又約理,迷真故墮苦,故用慈悲門;迷
俗故沈空受樂,故用和忍門;迷中故成智
障,故用空門云云


法者軌則也,師者訓匠
也,法雖可軌,體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種通
經皆得稱師,舉法成其自行,皆以妙法
為師,師於妙法自行成就,故言法師。又五
種人能以妙法訓匠於他,故舉法目師,故
稱「法師品」也。若自軌法、若法匠他,俱名法
師者,則因緣釋品也。凡多種解,皆約圓教
[008-0108c]
法門而釋品也。前三周是迹門,正說領解受
記竟,此下五品是迹門流通,非止蔭益當
時,復欲津洽來世,故有五品流通。〈法師〉、〈寶
塔〉兩品,明弘經功深福重,流通未聞利益巨
大;〈達多〉一品,引往弘經彼我兼益,以證功德
深重;〈持品〉八萬大士忍力成者,此土弘經,新
得記者他土弘經;〈安樂行〉一品,舊云,接退流
通,或當如此未必全然。外凡初心欣斯勝
福,見聲聞畏憚,聞菩薩擯辱,顧己力弱,無
益自他,便生退沒,佛為此人說安樂行,
依之法弘不慮危苦。又〈法師品〉,釋尊自說
弘經功福命覓流通;〈寶塔品〉多寶分身,且證
且助勸觀流通,〈法師品〉初長行偈頌,歎善美
五種法師能持法人,後長行偈頌,歎美所持
之法。又示通經方軌,初復二:一、就稟道弟
子門功深福重,二、授道師門功深福重。弟子
門又二:一、佛世弟子,二、滅後弟子。初「因藥王
告八萬」者,因者憑寄也,欲以妙法憑寄藥
王,使其領受告諸八萬,皆流通也。指人
問其見不者,的示持經得福之人也。佛世
又二:一、從「告藥王」下,簡出人類;二、從「咸於
佛前」下,簡出得記之緣。苦於佛前當機妙
悟者,是多聞深解二千五百者是也,皆已現
前與總別記竟,今所簡類或是八部之類,
或是四眾三乘之類,絓法華座席。「咸於佛前」
者,明其時節,值佛在座也。「一句一偈」者,聞
法極少也。「乃至一念」者,時節最促也。「皆與記
當得菩提」者,明其聞極少、時極促,隨喜之功
遂得佛果,何況具足得聞、盡形受持,五種流
[008-0109a]
通三業供養云云。「聞一句一偈」者,聞少解淺之
類今皆與記,少者尚記況復多深?以少況
多普廣若此。下周既爾,中上亦然,可以意
知不俟更說。《見實三昧經》別與四天王記
同名火持,三十三天同名因陀羅幢王,拘
翼同名無著,焰天同名淨智,兜率同名釋
法王,上兩天亦通與記不顯別名,梵天名
大智力,此是聞多解深之類,今與聞少解
淺之類耳。舊云,支佛菩薩無受記,此文三
乘皆記,不須疑也。「一偈一句」者,《增一集》云
「隨取經中要偈,如四諦之流者是也」,《十住
毘婆沙》云「惡賤名厭,不求名無欲,心無垢
名解脫,捨檐名涅槃;惡賤於集,不求於
苦,無垢是道,捨檐是滅」。又云「佛語滿宿,我
有四句,所謂四諦四念處」等是也。觀心者,
以一一句、以一一偈,無句無偈而不一者
云云。若取迹門中要句開示悟入,乘是寶乘
遊於四方,四安樂行勸發四意等是也。「一念
隨喜」者,自未有行但隨喜法及人,功報尚多,
況行到耶?隨喜之心有二:若聞開權顯實,
即於一念心中,深解非權非實之理信佛
知見,又能雙解權實事理圓融,雖具煩惱
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此即豎論隨喜;又若
聞開權顯實之意,即於一心廣解一切心,
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無有障礙,若欲分別辯
說無窮,月四月至歲旋轉不盡,雖未得真
隨喜心能如此解,法既如此人亦如是,此
約橫論隨喜。即橫而豎、即豎而橫,故《大經》
云「寧願少聞多解義味」即此意也,後當更
[008-0109b]
說。


從「告藥王又如來滅後」下,明佛滅後弟
子,亦二:先出弟子類略舉於人,例上可
知;次言「我亦與記」,功報如前解也。


「若復有
人」下,第二,師門,有長行、偈頌。長行有二:先
別、後總。別者,人談下,上時談現未;總者,
無論下,上及以現未,通明逆之得罪、順之
得福也。就別復二:一、明現世,二、明來世。
就現世復二:先明下品師,後明上品師。下
品師為二:初、明師相,次、明師功報。師相者,
即是五種法師,十種供養也。次「藥王當知是
諸人等已曾供養」下,明下品功報也。「曾供養」
者,先因深也。「愍眾生故生此人間」,明現功大
也。「若有人問」下,明未來報重也。從「何況有人盡
能受持」者,明上品師,亦二:先況出上品師
相;次「藥王當知,是人自捨清淨業報」,此明上
品功報也。「若是善男子我滅後能竊為一
人」下,明滅後師亦有下上。下品亦二:先出
下品人者,即是但豎得其意,有慧無聞止
堪竊說未可處眾,故是下品之師;「竊為一
人說一句」者,雖得一句之解,既不廣聞多
學異義,不可眾中而說,一切問難有所不
通,便令正理不得宣弘,如《釋論》明有慧
無聞,譬如小雨無雷,若欲申此一句正言,
且當竊說耳。「當知是人則如來使」者,明其
功報。經是如智所說、說於如理,今日行人秉
此如教宣於如理,即是如來所使也。「行如來
事」者,如智照如理為事,今日行人依如教
行如理,即是行如來事也。一如智、一如理,
化眾生為事,今日行人能有大悲,以此經
[008-0109c]
中真如之理,為眾生說令得利益,亦名行
如來事也。觀心解,如來使者,智心觀境境
即真如,境來發智,智為如所使也。「如來所
遣」者,觀智從如中來也。「行如來事」者,歷一
切法無不真如,真如即佛事也。「何況於大眾
中」下,明上品人,略不格量功報,此意可知
也。「若有惡人」下,第二,總明五種法師,逆者
得罪順者得福也。此中罪福不論福田濃
瘠,但約初後心明其輕重。初心學人既具
煩惱,若加障礙則所學事廢,故獲罪多;佛
則平等,惡不干偪豈能障礙?故言罪輕。供
養亦爾,此人有待,若得供養,所修事成,故施
其福勝;佛則無待,眾事滿足,雖復獻供於佛
無益,故言報劣。譬如王子在難,供奉所須
其功甚大,若辱王種獲罪不輕,故罪福俱
重;若獻大王衣食為要事微,汝欲侵陵不
能致損,故罪福俱薄。「藥王」下,明讀誦、如佛
莊嚴,即是順之得福。佛以定慧莊嚴,此人
能修定慧故也。「為如來肩荷」者,在背為荷、
在肩為檐,修非權非實法身之體,即是為
如來荷,能權能實二智之用,即是為如來
檐。「隨所向方應向禮」者,上明以法為師,今
明堪為物師。此人有趣向,悉與實相相應,
皆可敬順,順即是向、敬即是禮,敬而順之及
興供養等云云


偈有十六行,為三:初二偈,
不頌長行,別獎勸自行利他;次十三行,頌
上師門別通;後一行歎經。頌別總中又二:初
七行頌別,後六行頌總。上別門有現未,今
初四行頌現,後三行頌未。上現未一師各有
[008-0110a]
上下。今初,「若有能」下一行,頌下品,上半出法
師,「當知佛所」下,半出功報也。「諸有能受持」,
此三行,頌現在上品師,初半行出上品
師。「捨於清淨土」下,第二,二行半,頌功報也。
「吾滅後」下,此三行頌未來,初二行超頌況
出上品,為二:今初「吾滅後」下半行,頌法師,
長行中本闕功報,今偈則有。「當合掌」下,第
二,一行半,明功報也。「若能於後世」下,第二,
一行,追頌下品師。初半頌出人,次「我遣在」
下,第二,半行頌,功報也。「若於一劫」下,第二,六
行,總頌上總門。上總門亦二:初二行,頌逆者
得罪;「有人求佛道」下,第二,四行,頌順之得
福也。「藥王今告汝」下,第三,一行,歎經尊妙。


從「爾時佛復告」下,第二,歎所持法及弘經
方法。所持法是自軌法,弘經法是軌他法。有
長行、偈頌。長行,初、歎經法,次、方軌。歎為五:
一、約法歎亦格量歎,二、約人歎,三、約處歎,
四、約因歎,五、約果歎。法妙故人貴,人貴故
處尊,處尊因圓,因圓果極也。初歎法者,已、
今、當說,此經為最。有師解,已是《般若》,當是《涅
槃》,《法華》之前小大相隔,《法華》已後已得會同,
此經正是會三之始、歸一之初,故言第一。經
歎《法華》在已、今、當外。此師闕一節云云。今初,
言「已」者,《大品》已上漸頓諸說也。「今」者,同一座
席,謂無量義經也。「當」者,謂《涅槃》也。《大品》等
漸頓皆帶方便取信為易;今無量義一生
無量,無量未還一,是亦易信;今《法華》論法,
一切差別融通歸一法,論人則師弟本迹俱
皆久遠,二門悉與昔反,難信難解,當鋒難
[008-0110b]
事《法華》已說,《涅槃》在後則易可信也。「祕要
之藏」者,隱而不說為祕,總一切為要,真如
實相包蘊為藏。「不可分布」者,法妙難信,深智
可授、無智益罪,故不可妄說也。「從昔已來
未曾顯說」者,於三藏中不說二乘作佛,亦
不明師弟本迹,方等《般若》雖說實相之藏,
亦未說五乘作佛,亦未發迹顯本,頓漸諸
經皆未融會故名為祕。此經具說昔所祕
法,即是開祕密藏,亦即是祕密藏。如此祕
藏未曾顯說。「如來在世猶多怨嫉」者,四十餘
年不得即說,今雖欲說而五千尋即退座,
佛世尚爾,何況未來!理在難化也。


「如來滅後
其能書持」下,第二,約人歎也。此法在人則人
尊貴。「如來衣覆」者,即是修學大忍為衣也,
上文云「如來莊嚴」也。「佛護念」者,實相為佛、
實智為子,尊崇實相發生實智,即為諸佛
所護念也。四信為「信力」,四弘為「願力」,大智
為「善根力」也。信則信理,理即法身;志願是
立行,行即解脫;善根根固難動,此即般若。
當知三力,即是三德祕密之藏,初心栖此
與佛不殊,故名「與如來共宿」也。又信力修
畢竟空如來智,如來栖畢竟空為舍,此人
信力亦學畢竟空,故與如來共宿。「手摩頭」
者,此人以願力善力自行權實以為機感,
機感名頭;如來以化他權實二智名手,開
發前人自行權實之頭,感應道交故言摩頭,
摩頭即授記也。


「在在處處」下,第三,約處歎。此
法在處即處貴。夫佛生處、得道、轉法輪、入涅
槃等處,法王所遊皆應起塔。此經是法身
[008-0110c]
生處、得道之場、法輪正體、大涅槃窟,此經所
在須塔供養。「不復安舍利」者,《釋論》云「碎骨
是生身舍利,經卷是法身舍利」,此經是法身
舍利,不須更安生身舍利。生法二身各有
全碎,皆可解云云


「若出家」下,第四,舉因歎。「若
未善行菩薩道」者,稟前三教即是碎散法身
舍利未能巧度,若入圓教即是全身舍利
則巧度,巧度為善行也。「其有眾生」下,第五,
舉果歎。文為五:一、明近果,二、開譬,三、合
譬,四、釋近,五、簡非。今初,明近果。「當知必
得近三菩提果」者,〈安樂行〉中名為「近處」。此
菩提果,佛眼佛智知見處為體,則有二種:
一者初心菩提,二者後心菩提。今言近者,正
近初住菩提。又望圓果而修圓因得似解
者,名之為近。前約因歎,修通別因即是未
善,去圓果遠也;若修圓因即是善行,去
圓果近也。今以圓如實智為因,還以為果,
道前真如即是正因,道中真如即為緣因亦
名了因,道後真如即是圓果。故《普賢觀》云「大
乘因者即是實相,大乘果者亦是實相。」《釋論》
云「初觀實相名因,觀竟名果。」就理而論,真
如實相無當因果亦非前後,若約眾生修
行,則有前後及以因果也。


「譬如有人」下,第
二,開譬。為二釋:一、約觀門,二、約教門。觀門
者,眾生之心具諸煩惱名「高原」,修習觀智
名「穿掘」,方證理味如得清水。依通觀,乾
慧地如「乾土」,性地為「濕土泥」,見諦為得清
水。別觀從假入空,但見空不見不空,斷四
住如鑿乾土,去水尚遠;從空出假,先知非
[008-0111a]
假今知非空,因是二觀得入中道,能伏
無明轉見濕土,去水則近也。圓觀中道非
空非假而照空假,如漸至濕泥,四住已盡
無明已伏,已得中道相似圓解故言如泥,
若入初住發真中解,即破無明如泥澄清,
得見中道如見清水。《法華論》云「佛性水」當
知次第。次,約教門者,土譬經教,水喻中
道,教詮中道如土含水。三藏教門未詮中
道猶如乾土;方等、波若帶於方便說中道
義,如見濕土;法華教正直顯露說無上道,
如見泥。因法華教生聞思修,即悟中道
真見佛性,所發真慧不復依文,如獲清
水無復土相。故《華嚴》云「十住菩薩所有慧身,
不由他悟也。」有人言,初教如高原乾土,《大
品》如濕土,《法華》如泥佛果如水。有人言,《維
摩》、《思益》如乾土,無量義如濕土,《法華》如泥,
佛果如水。有人言,《大品》如乾土,無量義如
濕土,《法華》如泥,佛果如水。三家皆五時之
說。生師云「受持法華求佛道,欲得如渴;
三乘於一乘難信,於法華求解如高原;
受持讀誦為穿。未能如聞而解,為未聞如
乾土,能解為至泥。」注家同。有人云,此一解
去佛遠,一解去佛近,初三師明諸教去佛
遠、法華去佛近,後二解但於法華中論遠
近。尋經應二義:一、舉餘經對《法華》明遠
近,二、就《法華》論遠近。諸師失經旨。


問:
餘經
何故去佛遠?


答:
未開權,求佛人未決,《法華》
唯一無三,永出退心,故去佛近,文云「決了
聲聞法」。


問:
波若云何去佛遠?


答:未開權,邊
[008-0111b]
則遠,始行菩薩不覺《般若》密化付財,則於
其是遠。夫般若實慧方便,是三世佛法身父
母,求佛者如老病人,兩健扶之遍能遠去,
當知般若最勝。《法華》開權不異《般若》顯實,
非般若外別有法華,法華、般若異名耳。既
是諸師異釋,故錄之耳。


次「菩薩亦如是」下,第
三,合譬。於《法華》中獲聞思修,即是圓觀三
慧方能近果,非乾濕等教中聞思修也。


「所
以者何」下,第四,釋得近意也。「一切菩薩」者,
明諸權因也。「三菩提」者,明一切權果也。權
因權果皆攝屬此經,如乾濕等土悉依於
水,故言攝屬也。「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者,光
宅云:「昔鹿苑機雜,盛說三藏未明一理,爾
時以權隱實,一理為權教所閉;今王城赴
大機顯於真實,真實既顯則廢除昔教,昔
教被廢故方便門開,一理既彰真實相顯也。」
私謂此解乃是破方便,非開方便也。河西
道朗云:「直名三為方便,即是開方便門。昔
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門閉,今詺三為方
便,即示一為真實也。」私謂此釋符文。有人
解,開教身兩方便,示教身兩真實,三世諸佛
唯有形聲權實,約此開示則十二八萬煥然
了矣。私謂前二師約教開示,後人加之以
身,此竊龍印之義而為己釋,還是破方便
意非開義也。


問:方便當體是門?為通實相
故為門?私答:具二義,為實相門,可解。當體
是門,如《華嚴》尋善知識得種種法門,弄砂
觀海等。此二門各有開閉,昔不言三是方
便,故其門掩;今說三是方便,故其門開。昔
[008-0111c]
不說一是真實真,實門掩;今說一是真實,故
實門開。二者,此方便復通實相,故三乘方便
為一乘門。實相亦二義:一、當體虛通故名之
為門,如《淨名》不二門、《華嚴》法界門等;二、能通
方便作門,劉虬云「通總之功乃由乎一,
故一為方便之門,汲引之效頗賴於三,故
三為真實之相。言非三則方便之門得開,
語唯一則真實之相可示。」有人云,具論有
三義:一、以三為方便一為真實;二、三一皆
方便,非三非一為真實;三、三一為二,非三
非一為不二,二不二皆權,非二非不二為實。
此三章互得為門。如以三為一門,此以權
通實,若以一為三門,以實起權,乃至二
不二亦爾互得為門,亦互得為相,但不得
互為權實耳。私謂以三為一門者,三乘
通實相不?若不通則非門,須開三始得是
門。若開三者非復三也,云何以三為實相
門?又三非佛因,那得是實相門?破此一義,
餘二例去云云


問:方便真實互得為門,亦得
方便為方便門,實相為實相門不?此有四
句,二如前,三、實相為實相門,四、方便為方
便門。如名為義門、義為名門,由方便名
顯方便義,故名為義門;由方便義應方便
名,故義為名門,實相亦爾,《中論.序》云「實非
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即其事也。


問門:得
以三顯三、以一顯一不?此亦四句,二如前,
以三顯三者,言昔三異今一,此三在一外,
今一異昔三,此一在三外,故一非三一,三
非一三,悉是執見。破此病故,於一佛乘分
[008-0112a]
別說三,故三是一三,汝等所行是菩薩道,
故一是三一。三一既不相異,因緣之義,以
因緣三一,顯自性三一,亦以自性三一,顯
因緣三一,故云以三顯一、以一顯三。有人引
十五處明門,〈方便品〉有二,〈譬喻品〉有六,〈信
解品〉有三,〈化城品〉有二,〈法師品〉有一,〈觀音
品〉有一。〈方便〉二者,智慧門,權智為實智門,
生師云:「言教為門,言教說實智,故言教是
實智門。」《法華論》同也。次云以種種法門宣示
佛道,此用大乘教為門,譬喻六者:一、其家
廣大唯有一門,還以大乘教為門;二、云所
燒之門,此約三界限域為門,如詺家為
門;三、唯有一門而復狹小,還是大乘教為
門;四、三車在門外,還以三界為門;五、以佛
教門出三界苦,此用小教為門;六、在門外
立,依大乘用二死限域為門,小乘亦出一
切煩惱外正習已盡,名在門外立也。〈信解
品〉住立門側,大乘理教為門;二云猶在門外
亦如前;三云長者門內如前。〈化城〉請開甘露
門,亦大小教門,重門高樓閣,亦用小乘三
空門。〈方便〉門如前釋。〈觀音〉亦以大教為門。
今釋「開方便門」者,昔所不說今皆說之。昔
說一切世間治生產業,何曾是於方便?今皆
開之,即是實相不相違背。昔說小乘方便若
小乘果,小乘果尚非實相門,況小方便而當
是門?今皆開之即是實相,汝等所行是菩薩
道,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昔說二為方
便門者,今皆開之即是實相,寧復是門?咸
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色一香無
[008-0112b]
非佛法,若門若非門,悉皆開之示真實相
顯佛性水。若不開者則深固幽遠無人能
到,而今開之即得見水無乾土也。又作三
慧釋,一切皆屬此經,即圓聞慧也;此經開方
便,即圓思慧也;示真實相者,即圓修慧也。此
三幽遠,佛今開示即得覩真。


「藥王若有菩薩
聞」下,第五簡非。若菩薩聞此說而驚疑、聲
聞上慢,悉是乾土,尚非濕土況見水耶?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下,第二,略示
弘經方法。又為二:一、示方法,二、明利益。方
法為三:一、標章門,二、解釋,三、勸修。修如來
室是大慈悲,若就同體即法身也;若被眾
生即是解脫;能令眾生會於同體即是般
若。修如來衣者,若就所覆,即法身也;若就
能覆嚴身,即寂滅忍也;若和光利物即
解脫也。若就能坐即般若也;若就所坐即
法身也;身座冥稱即解脫也。又大慈安樂即
資成,柔和伏嗔斷惑即觀照,坐座即法身。
〈安樂行〉中還廣此三法,上文「如來莊嚴」即衣
也,上云「如來肩所荷檐」者即此座也,檐者即
檐運是入室也。「我於餘國」下,第二,舉五利
益勸獎流通:一、遣化人,二、遣化四眾,三、遣
八部,四、見佛身,五、與總持也。若初心未淳,
止可遣化人,未可遣化四眾八部,若見天
龍倚此自高妨損其道,故不可令見況見佛也;
若心無倚著則堪見佛,況復天龍,況得
總持自證利益耶?


偈有十八行半,為三:初
一行,總勸不頌長行;次十六行半,頌上長
行;後一行,結勸。上約果歎文有五,今初一
[008-0112c]
行半頌開譬;次「藥王汝當知下」,第二,二行半,
頌合譬,略不頌餘三,近果、釋、簡非等也。上
通經方軌中有二:方軌、利益;今十二行半頌,
初三行半,頌方軌方軌,中有三,今亦頌三意
也。「我千萬億」下,次九行,頌利益。初一行總
明如來以五事利益之意,正由應身遍滿
十方,能為五事守護行人。「若我滅後」下一
行半,頌第二遣四眾。「引導」下一行半,頌第
一遣化人。「若說法之人」下二行,頌第五令
得總持。「若人具是德」下一行,頌第四令得
見佛。「若人在空閑」下二行,頌第三遣八部
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八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八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釋見寶塔品



梵言塔婆,或言偷婆,此翻方墳,亦言靈廟。
又言支提,無骨身者也。此塔既有全身不
散,則不稱支提。《阿含》明四支徵知荷反,謂生
處、得道、轉法輪、入滅四處起塔,今之寶塔是
先佛入滅支徵。經云,佛三種身從此經生,
諸佛於此而坐道場、諸佛於此而轉法輪、
諸佛於此而般涅槃,只此《法華》即是三世諸
佛之四支徵。先佛已居,今佛並坐,當佛亦然。
此塔出來明顯此事,四眾皆覩,故言「見寶塔
品」。《瓔珞經》善吉問「生身全身碎身功德等耶?」
[008-0113a]
佛言「不等。色身言教化訓,三業具足清淨,眾
生得至道場;全碎舍利正可威神光明,供
養得福,是故不等。」又問頂王如來「十二那術
劫說法教化,舍利亦爾此應是等。」佛言「皆頂
王如來神力所作耳。」彼經格全碎舍利皆由
生身佛力,今經格生身全碎舍利、法身偏圓
舍利皆從經出,顯此經功德弘持力大,從地
踊來證明此事,四眾皆覩,故言「見寶塔品」。
北地師云:「佛為身子說經時,寶塔已現為
作證明,若說經竟,來證何等?經家作次第,
安置三周後耳。」此乃人情則不可信。今依
《薩雲分陀利經》云「佛說法華無央數偈時,
有七寶塔從地涌出,中有金床,床上有佛,
字袍休蘭羅,漢言大寶,歎釋尊言:『我故來
供養,願坐我金床,更為我說《薩云分陀利》。』」
依此經證即是說三周,後更請壽量,明文
聖說而不肯用,人之穿鑿那可承耶?此塔正
為證前請後從地涌出,四眾皆覩,故言「見
寶塔品」。地師說多寶是法身佛;《釋論》說多寶
誓願化身來證經,此文亦爾。師言,法身無
來無出,報身巍巍堂堂,應身普應一切,若
即此謂是三佛者,未盡其體也,只是表
示而已,多寶表法佛,釋尊表報佛,分身表
應佛,三佛雖三而不一異,應作如是說,
如此信解也。此四番即四悉檀解見寶塔
云云。塔出為兩:一、發音聲以證前,開塔以
起後。證前者,證三周說法皆是真實,若略
言真實者,皆與實相相應也;若廣言真實
者,離四句絕百非也;若處中說者,八不名
[008-0113b]
真實。塔從地涌示不滅,分座共坐示不生,
入塔示不常,現塔示不斷,分身示不一,全
身示不異,多寶讓座示不來,釋迦坐半座
示不出,八不顯然,故是真實。又證迹門流通,
持經功深弘宣力大,皆真實也。「平等大慧」者,
與般若云何?《釋論》七十九云「般若是三世諸
佛妙法,如一城門四方皆入」,當知波若亦
稱妙法,此經稱平等大慧,二文相指其意可
知。起後者,若欲開塔,須集分身明玄付
囑,聲徹下方召本弟子論於壽量,久遠之
塔從地涌出,開自在神通之力,顯過去世
益物也。發大音聲,開師奮迅之力,顯現
在十方開權顯實也。有大誓願,未來諸佛若
說此經,我之寶塔皆到其所為作證明,開
大勢威猛之力,顯未來常住不滅也。又塔
在空中亦證前起後,七方便人藏理未開
無明所隱,如塔在地;聞三周開三顯實開
佛知見,顯出法身如塔涌空此即證前;修
得法身久已明著,如塔在空無能開者,表
本地久成眾所不識。若發迹顯本了達無
疑,此即起後也。若塔從地出,表法身顯,
與餘經亦同亦異,菩薩顯法身則同,二乘
顯法身則異。若塔在空開門見佛,表發迹
顯本,與餘經永異。若塔來證,前事已彰灼,
蓋不須疑;塔來起後,密有其意眾所未
知,今取後義預作此釋亦復無咎。觀心解
者,依經修觀與法身相應境智必會,如塔
來證經,境智既會則大報圓滿,如釋迦與
多寶同坐一座,以大報圓故隨機出應,
[008-0113c]
如分身皆集,由多寶出故則三佛得顯,由
持經故即具三身,《普賢觀》云「佛三種身從
方等生」,即此義也。有人分此品下十一品,是
神通身輪開本迹,從「彌勒問」下,是說法口
輪開本迹,本迹意未彰,從此分文太早


此品有長行、偈頌。長行有三:一、明多寶
涌現,二、明分身遠集,三、明釋迦唱募。初文
有六:一、塔現之相,二、諸天供養,三、多寶稱
歎,四、時眾驚疑,五、大樂說問,六、如來答。「七寶
為塔」者,明法身之地以性得七覺七聖財寶,
塔者實相之境,法身所依處也。「高五百由旬」
者是二萬里,豎明因中萬行、果中萬德也。「廣
二百五十由旬」即是一萬里,橫用萬善莊嚴
也。「地」者,無明心地也,以無所破,破於無明;
以無所住,住第一義空。「種種寶物」者,眾多
定慧而莊校也。「欄楯」是總持也。「龕室千萬」者,
無量慈悲之室,亦是無量空舍。「幢幡」是神通
勝相也。「垂寶纓絡」者,四十地功德,上莊嚴法
身,下被眾生也。「寶鈴萬億」者,八音四辯也。
「四面出香」者,四諦道風吹四德香也。「高至四
天王宮」者,窮四諦理也。


從「三十三天」下,第
二諸天供養,事解可知,更復約理。三十心
為三十,十地為一、等覺為一、妙覺為一,合
為三十三,同依實相境也。「雨天曼陀羅」者,
初心亦具四十二地功德,後心亦爾,皆以四
十地所有因花歸向法身也。「餘諸天龍」下,
即是內凡外凡等,亦依實相向果行因也。


「爾時寶塔中」下,第三,多寶稱歎,正證前開權
顯實不虛也。「平等大慧」者,即是諸佛智慧,
[008-0114a]
如前行步平正義也。平等有二:一、法等,即
中道理;二、眾生等,一切眾生同得佛慧。「大」者
如前高廣義也。約觀心者,空觀豎等、假觀
橫等、中觀橫豎平等,平等雙照即是平等大
慧也。「如是如是」者,一、如法相是,二、如根性
是也。「皆是真實」者,如法相說故真實
也。


「爾時四眾見」下,第四,時眾驚疑。文有二:
一、得法喜,二者疑怪也。


「爾時有菩薩」下,第五,
大樂說因疑請問。若望下答意,應為三問:
一問、何因有此塔?二問、何故塔從地出?三
問、何故發是音聲也?


「爾時佛告」下,第六,佛
答。此三:一、先答第二問,此佛有願為證法
華,故從地涌出也。「彼佛成道」下,追答第一
問,由彼佛命令造此塔也。次「其佛以神」下,
第三答第三問,為作證明,故發是音聲也。
《釋論》明多寶佛不得說法而取滅度,師解不
爾。彼佛告諸比丘,比丘即是受化之人,何謂
不說?當知是多寶亦得開三不得顯實,故
《釋論》云不得說法耳。以是義故,雖復滅
度,在在處處有說《法華經》,便隨喜作證也。


「大樂說以如來神力」下,第二,明分身遠集。就
此有七:一、樂說請見多寶,二、應集分身,
三、樂說請集,四、放光遠召,五、諸佛同來,六、
嚴淨國界,七、與欲開塔。釋初請,云「承佛神
力」者,欲開塔須集佛,集佛即付囑,付囑
即召下方,下方出即應開近顯遠,此是大
事之由,豈非佛神力令問也?餘段如文。「爾
時佛放白毫」下,四,放光遠召。三變土淨者,此
正由三昧,三昧有三,初變娑婆,是背捨能
[008-0114b]
變穢為淨;次變二百那由他,是勝處轉變
自在;後變二百那由他,是一切處於境無
閡。又初一變淨表淨除四住,次一變淨表
淨除塵沙,後一變淨表淨除無明。「是時諸
佛坐師子座」,第七,與欲開塔,復五:一、諸佛問
訊說欲,二、釋迦開塔,三、四眾皆同見聞,四、
二佛分座而坐,五、四眾請加。諸佛與欲
開塔,如僧中作法與欲意也。《大集》明若干
佛與欲,《華嚴》亦說十方若干佛同說《華嚴》,《大
品》亦云千佛同說《般若》,皆不云是釋迦分
身;準今經者應是分身,彼帶方便故時中
不顯說耳。今經非但數多,亦直說是分身
咸來與欲也。「爾時釋迦見」下,第二,開塔者即
是開權,見佛者即是顯實,亦是證前,復將
開後。「如却關鑰」者,却障機動也。「以大音聲」
下,第二,釋迦唱募覓流通人。復為三:一、大
聲唱募。「如來不久」下,第二,明付囑時至。「佛欲
以」下,第,三明付囑有在。「有在」者,若佛在世
隨機利物,自說正法無待他人;今佛化緣
機盡,欲令此法利益無窮,故須付囑流通
也。「付囑有在」者,此有二意:一、近令有在,付
八萬二萬舊住菩薩此土弘宣;二、遠令有
在,付本弟子下方千界微塵,令觸處流通,
又發起壽量也。


偈有四十八行,頌上三意:
初有三行半,頌多寶滅度;第二有八行半,
頌分身集;第三有三十六行,頌釋迦付囑。
前二如文。「告諸大眾」下,第三,復二:初八行半,
舉三佛以勸流通;次有二十七行半,舉難
持之法以勸流通。就初有三:初一行半,募
[008-0114c]
覓其人;次「其多寶」下,第二,有三行,正舉三
佛以勸持經;次「其有能護」下,第三,四行,能
持此經,即是供養三佛及見三佛,以釋勸
意。「諸善男子」下,第二,二十七行半,舉難持
之法以勸流通,復二:初二十行,正舉勸;
二,七行半,釋勸意。就初復三:初一行,誡勸;
次「諸餘經典」下,第二,十七行,正舉難持以
勸流通。「後我為佛道」下,第三,二行,釋難持
意,若有能持即持佛身,此意豈易?第二,「諸
善男子我於」下七行半,明能持難持能成
勝德以釋勸意。就此復三:初一行半,重募
持經人;次「此經難持」下,第二,一行半,明能
持難持則諸佛喜歎;次「是則勇猛」下,第三,
四行半,明能持難持即成勝行,勝行有
自他也。「恐畏世」者,天竺名沙悖,此云
恐畏,天竺云颰陀,此云賢劫之異名耳


釋提婆達多品生時人天心熱,因此立名,即因緣釋名也;因行逆而理順,即圓教


之意,非餘教意也。本地清涼,迹示天熱,同眾生病之耳


《寶唱經目》云「《法華》凡
四譯,兩存、兩沒。曇摩羅剎,此言法護,西晉長
安譯,名正法華。護仍敷演,安、汰所承者
是也。鳩摩羅什,此翻童壽,是龜茲國人,以
偽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於長安逍遙
園譯《大品》竟,至八年夏,於草堂寺譯此
《妙法蓮華》,命僧叡講之,叡開為九轍,當時
二十八品,長安宮人請此品淹留在內,江
東所傳止得二十七品。梁有滿法師,講經
一百八遍,於長沙郡燒身,仍以此品安〈持
品〉之前,彼自私安未聞天下。陳有南嶽禪
師,次此品在〈寶塔〉之後,晚以《正法華》勘之,
[008-0115a]
甚相應。今瀆混和,見長安舊本,故知二
師深得經意。」提婆達多亦言達兜,此翻天
熱,其破僧將五百比丘去,身子厭之。眠熟,
目連擎眾將還,眠起發誓誓報此怨,捧三
十肘石廣十五肘擲佛,山神手遮,小石迸
傷佛足血出;教闍王放醉象蹋佛;拳花
色比丘尼死;安毒十爪欲禮佛足中傷
於佛,是為五逆罪。若作三逆,教王、毒爪
並害佛攝。以其應行逆,生時人天心熱,從
是得名,故言天熱,此迹也。若作本解者,眾
生煩惱故菩薩亦熱,同其病行而度脫之。
此品來意引古弘縛傳益非謬,明今宣化
事驗不虛,舉往勸今使流通也。文為二:
一、訖「生佛前蓮花化生」,明昔日達多通經、釋
迦成道;二、從「於時下方寶所從菩薩」下,
明今日文殊通經、龍女作佛,稟教尚然,宣通
之功益豈不大矣!故提婆達多受記,文殊可
以意知云云


第一有三:一、明往昔師弟持經
之相,二、結會古今,三、勸信。第一有長行、偈
頌。長行有四:一、明求法時節;二、「於多劫中」
下,正明求法;三、「時有仙人」下,明求得法師;
四、「王聞」下,明受法奉行。第一如文。「於多劫
中」下,第二,復二:一、明發願;「為欲滿足」下,二,
明修行。行中復二:一、明欲滿檀那勤行布
施,如文;二、「時世人民」下,明為滿般若推
求妙法。偈有七行半,頌上長行。初二句,頌
第一求法時節;次「雖作」下,第二,一行半,頌第
二正求法;次「時有阿私」下,第三,一行半,頌
第三得說法師;「時王聞仙言」下,第四,二行半,
[008-0115b]
頌受法奉行;「後亦不為已」下,第五,一行半,
結證勸信。


「告諸比丘王者」下,第二,結會古今,
復二:一、正結會古今,如文;「由提婆」下,第二,
明師弟功報俱滿。滿中復二:先明弟子因報
已滿;次「佛告四眾」下,第二,明法師妙果當
成。弟子中復三:先明因滿;次「三十二相」下,
明果圓;後「皆因提婆」下,結證由通經者益。
初,「具足六波羅蜜」者,度義甚多,如《大論》說,
捨依正名檀,防止七支名戒,打罵不報
名忍,為事始終名精進,四禪八定名禪,分
地息諍名般若。又若束十善為六者,不殺
至不妄語是檀,不兩舌是尸,不惡口是忍,
不綺語是進,不貪瞋是禪,不邪見是般若。《菩
薩善戒》第十云「六波羅蜜有三種,一對治,
謂慳惡瞋怠亂癡云云;二謂相生,謂捨家持戒
遇辱須忍,忍已精進,進已調五根,根調知
法界;三謂果報,富具色力壽安辯。」又餘經
云,施報富,戒報善道,忍報端正,進報神通,禪
報生天,智報破煩惱。如是等例皆是三藏明
六度相也。若施受財物三事皆空名檀,不
見持犯名戒,能忍所忍不可得名忍,身心
不動名精進,不亂不味名禪,非智非愚
名波若,如此流例即通教中六度相。若言
檀有十利,慳伏煩惱,捨心相續,與眾生
同資產,生豪富家,生生施心現前,四眾愛
樂,處眾不怯畏,勝名遍布,手足柔軟,乃至
詣道場,恒值善知識。戒有十利者,滿一切
智如佛所學,智者不毀,誓願不退,安住於
行,棄捨生死慕樂涅槃,得無纏心,得勝三
[008-0115c]
昧,不乏信財。忍有十利者,火刀毒水皆不
能害,非人所護身相莊嚴,閉惡道生梵
天,晝夜常安,身不離喜樂。精進有十利者,
他不能折伏,佛所攝,非人所護,聞法
不忘,未聞能聞,增長辯才,得三昧性,少
病惱,隨食能銷,如優鉢花增長。禪有十利
者,安住儀式行慈境界,無悔熱,守護諸
根,得無食喜,離愛欲修禪不空,解脫魔
羂安住佛境,解脫成就。般若有十利者,
不取施相,不依戒,不住忍力,離身
心精進,禪無所住魔不能擾,他言論不能
動,達生死底起增上慈,不樂二乘地。四
事應修檀:一、修道者破慳貪故;二、莊嚴菩
提故;三、自他利益,欲施施時施已皆歡喜
名自利,飢渴者得除是名利他;四、得後世
大善果,後世獲大尊貴饒財。四事應持戒:
自修善法滅惡,戒莊嚴菩提攝眾生,臥覺
安、不恨悔、於眾生無害心,後受人天得
涅槃等樂。四事應修忍:修忍除不忍,莊嚴
菩提攝眾生,彼此離怖畏、後世無瞋、眷屬
不壞、不受苦惱,得人天涅槃樂。四事應須
修精進:進破懈怠,莊嚴菩提攝眾生,增善
法是自利、不惱他是利他,後得大力致菩
提。四事應修禪定:定破亂心,莊嚴菩提
攝眾生,身心寂靜是自利、不惱眾生是利
他,後受清淨身、安隱得涅槃。四事應修般
若:智慧破無明,莊嚴菩提攝眾生,智慧自
樂是自利、能教眾生是利他,能壞煩惱及
智障等是大果。如此流例,是別教明六度
[008-0116a]
相也。《月藏》第一云「若眾生唯依讀誦求菩
提,是人為著世俗,尚不調己煩惱何能調
他?是人著嫉妬名利富貴,高心自是輕慢毀
他,尚不得欲界善根,況色無色善根?況二
乘菩提?況無上菩提?如星火不能乾海,口
氣不能動山,藕絲不能稱岳。何者?世俗不
能滿菩提。何者是第一義?謂造一切福事,
若修身修心修慧,以第一義熏修,則速滿
六波羅蜜:若行若坐捨攀緣想是檀,捨攀
緣不犯是尸,於境界不生瘡疣是羼,不
捨於離是精進,於事中不放逸是禪,於
諸法體性無生是般若。復次於陰捨是檀,不
計念陰是尸,於陰無我想是羼,於陰起
怨想是進,於陰不熾然是禪,於陰畢竟棄
是般若。於界捨是檀,於界不擾濁是尸,於
界捨因緣是羼,於界數數捨是進,於界不
起發是禪,於界如幻想是般若。如是等是
名第一義諦善巧方便甚深法要,能滿六波
羅蜜。」以此法自為、為他,三世菩薩悉修是
法成菩提,故非世俗也。此法能息眾生煩
惱道苦道,安置菩提道。華嚴七地方明念
念具十波羅蜜修習一切佛法:以求佛道
善根與一切眾生是檀,能滅一切煩惱熱
是尸,於一切眾生無所傷是忍,求善無厭
是進,修道心不散常向一切智是禪,忍諸
法不生門是般若,能起無量智門是方便,
求轉勝智是願,魔邪不能阻是力,於一切
法相如實說是智,是十波羅蜜具故,四攝、道
品、三解脫、一切助菩提法,於念念中皆具足,
[008-0116b]
諸地皆念念具足,此地勝故。如此例是圓教
六度相也。


次「三十二相」下,明果圓。「三十二相」
者,足下平如奩底,足趺隆如龜背,兩相共一
修堅固布施;千輻輪但一修,安慰恐怖者;足
跟長、手足指長、圓直身,三相共一修,謂不殺
戒;七處滿、肩頸臂脚一修,謂恒作施主;手足
合縵及柔軟,兩相一修,謂四攝;足跟直、踝不
現、毛右旋,三相共一修,恒以善法饒益眾
生;鹿膊腸相一修,以經書教人不悋;皮膚
不受塵垢相一修,如問而答;黃金色相一
修,忍辱好衣施;陰馬藏相一修,和合諍訟;
梵身圓等相、手摩膝二相共一修,慈等心教
導;肩圓、項光、師子臆,三相共一修,恒令施
得增長;萬字相一修,不惱眾生;紺眼、牛王
睫,二相共一修,不恚愛視眾生;頂髻、青髮,
二相共一修,諸功德在人前;一孔一毛、白毫,
二相共一修,不妄語;四十齒、白齊,二相共一
修,不兩舌;廣長舌、梵音聲,二相共一修,不麁
惡語;師子頰一修,不綺語;四牙一修,離邪命。
一切眾生功德等佛一毛,佛諸毛功德等一
好,諸好等一相,諸相等白毫肉髻,白毫肉
髻百千萬億乃成梵音聲。三十二相因雖各
各,論其真因者,持戒精進,精進無戒尚不
得人天身,況餘相耶?此則三藏教相本也。空
無生是通教相本,道種智是別教相本,實相
是圓教相本。「八十種好」者,二十指手足表裏,
八處平滿,踝膝髀六處好;妙肩肘腕六處滿,
兩髂奇中三處好;髖尻二處馬藏一,兩膊二
腰齊二,脇腋乳六,腹胸背項四,上下牙上下
[008-0116c]
唇齶,兩頰兩鬢兩目兩眉,兩鼻孔額兩[月*叉]兩
耳頭圓,若分別四種好義,準相可知。


「告諸
四眾」下,第二,明師妙果當成。師中復三:初、
明正果成。《分陀利經》云「調達作佛,號提和羅
耶,漢言天王,國名提和越,漢言天地。」「時天
王佛住世二十」下,第二,明化度。「時天王佛般
涅槃」下,第三,明滅後利益。


「佛告比丘」下,第三,
勸修,如文。「蓮華化生」者,《胎經》云「蓮華生者,
非胎、卵、濕、化之化生也」,非化而言化耳,實
不如四生中之化生也。《請觀音》云「蓮華化
生為父母」,《無量壽觀》云「處華臺久者為胎
生,實非胎也,例蓮華生者亦稱濕卵,而非
濕卵」云云


「於時下方」者,第二,明今日文殊通
經利益,復二:初、明文殊通經;二、從「文殊言
我於海中」下,明利益。第一復五:一、明智積
請退。《分陀利經》云「下方佛所從菩薩,名般若
物羅,漢言智積」。二、「釋迦」下,明釋尊止之,
令待通經利益之證。智積謂多寶為證經
故出,勸物流通既訖,是故請還。釋迦止者,
雖迹門事訖,本門未彰,故託在文殊以留
多寶,佛之密意非菩薩所知。從「爾時文殊」
下,第三,文殊尋來。四、「智積菩薩」下,智積問所
化幾如文。五、「文殊師利言」下,文殊答非口所
宣也。就第五復七:一、答利益甚眾。「所言未」
下,第二,蒙益者集證。「此諸菩薩」下,第三,皆是
文殊所化。「本聲聞人」下,第四,本聲聞人,先稟
權教住二乘道。《分陀利經》云「蓮華從池出
者,本發菩薩心,其華在空中說摩訶衍事;
本發聲聞心者,華在空中但說斷生死事。」
[008-0117a]
從「今皆修行」下,第五,今聞實教,悉住大乘
法。「文殊謂智積」下,第六,文殊結益。「爾時」下,
七智,積偈讚也。


從「文殊言我於海中」下,第
二,明利益。文為九:一、文殊自敘,二、智積問,
三、答,四、智積執別教為疑,五、龍女明圓釋
疑,六、身子挾三藏權難,七、龍女以一實除
疑,八、時眾聞見得益,九、智積身子默然信伏。
第五,龍女明圓釋疑:初、經敘現申敬。次有
三行半偈,為三:初半行,明持經得解;次二
行,明成就二身;後一行,引佛為證。「罪福」者,
約七方便傳作,今偈深達無罪無福入一
實相,名為「深達」也。「十方」即十法界,同以實
慧朗之,故言「遍照」也。「具三十二相」者,深得
法身之理即備相好,如《大品》明:欲得一切
法當學般若,如得如意珠也,二乘但得
空,空無相好也云云。第六,身子復難,先總
難信,後釋出五礙。第七,龍女現成明證,復
二:一者獻珠表得圓解。圓珠表其修得圓
因,奉佛是將因剋果,佛受疾者獲果速也,
此即一念坐道場,成佛不虛也。二正示因
圓果滿。《胎經》云「魔梵釋女皆不捨身不受
身,悉於現身得成佛故」。偈言「法性如大
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
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第八,「爾時娑婆」
下,明時眾見聞,復二:先、明見聞;二、人天歡
喜,彼此蒙益。南方緣熟宜以八相成道,此
土緣薄只以龍女教化,此是權巧之力。得
一身一切身,普現色身三昧也。


釋持品


[008-0117b]


二萬菩薩奉命弘經,故名「持品」;重勸八十
萬億那由他弘經,故名「勸持品」。


問:
何故爾?


答:
二萬是〈法師品〉初別命之數,故奉旨受持,
八十萬億那由他等前無別命,止是通覓。今
佛眼視,令其發誓此土通經,通經證驗深
重佛意殷勤,是故蒙勸而弘,故有二意也。


就文為二:先明受持,後明勸持。初文復三:
一、二萬菩薩奉命此土持經,二、五百八千聲
聞發誓他國流通,三、諸尼請記。


問:
此諸聲
聞已成大士,何故不能此土弘經?


答:
為引
初心始行菩薩未能惡世苦行通經,復欲
開於〈安樂行品〉也。


第二勸持,有長行、偈頌。
長行有五:一、佛眼視,二、菩薩請告,三、佛默
,四、菩薩知意,五、發誓通經。眼視默勸而
不告言者,上來雖不別命,而舉持經功德
深厚引證分明,多寶分身遠來勸發,此之殷
勤事義已足,有欲應命宜即發誓無繁
復言,又將護聲聞他方之願故不稱揚也。
偈有二十行請護持經,不復細分,尋文可
解。前十七行,被忍衣弘經;次第二,一行,入
室弘經;次第三,一行,坐座弘經;次第四,一
行,總結請知。《中阿含》第六云「阿蘭若此翻
無事,頭陀此翻斗藪。」《寶雲經》第六云「阿練
兒處比丘,見王王子婆羅門及一切人來,比
丘唱善來可就此坐,彼即共坐,彼不坐比丘
亦不坐,當為說法令歡喜。」佛滅後末惡世
不應式比丘,雖說戒法而得活,而於戒
法不樂行,歷五分法身,餘一切道法亦如
是,說如齆鼻人說栴檀既自無香亦不
[008-0117c]
自聞,天人、龍神、鳩槃荼終不供養無戒人,
餘四分亦如是說,無有將妙法來,必
由淨戒之所起,餘四亦如是。若遇垂死最
重病,痛惱逼迫極無聊,念佛三昧常不捨,
一切苦切奪其心,彼人自解是法故,則知
一切諸法空。「忍辱鎧」者,《中阿含》第五云「黑齒
比丘訴佛云:『舍利弗罵我說我。』佛疾喚舍
利弗。『實罵說不?』舍利弗言:『心不定者或說
罵,我心已定云何說罵?如折角牛不觸嬈
人,如殘童子恥不惱彼,我心如地水火風,
淨與不淨大小便利涕唾受而不罵,心如
掃[竺-二+帚],淨不淨俱掃,又如破器盛脂置之日
中,渧渧恒漏,自觀九孔常漏不淨,云何罵
說於他?又如死蛇狗等繫淨童子頸,慚恥自
愧不罵說他。』佛問:『如是惡人汝云何觀?』答:
『人有五:一、身善、口意惡,但念其善不
念不善,如納衣比丘見糞聚弊帛,左捉右
舒,截棄不淨而取於淨,念用其身淨以規
我身,棄其口意以誡我口意。又口行淨、身
意不淨,亦念其口、棄其身意,如熱渴者值
多草池披草掬水涼身止渴。又意淨、身口
不淨,亦念其意、不用其身口,如行路熱渴
唯牛跡少水,我若用掬若手水則渾濁,應
兩膝跪兩手憑口就吸之以除熱渴。又三業
皆不淨者,雖無可用當痛念之,如路見
病人安置使穩,念此不淨使得值善知識
治其三業,勿令墮落三途。又三種皆淨,常
念是人以自訓況,念齊願齊,如清涼池多
諸花草,熱渴入中以自蘇息,常念境界以
[008-0118a]
去我惡。』」此是三藏教中用苦、無常、不淨、無我、
空為鎧也。《毘婆沙》第八云「念罵是一語,餘
皆喚聲,終日喚聲於我何為?又此方是卑陋
語,他方是稱讚語,我若念此卑語,無處得
樂。又觀此字罵,若顛倒此字即成讚。又罵
是一界少分,一入少分,一陰少分,罵少不罵
多。又誰成就罵,罵者成就,成就自彼,於我
何為?又罵是一字,一字不成罵,二字成罵,
無有一時稱二字者,若稱後字,前字已滅。
又能罵所罵一時,同一剎那俱滅,於我何為?」
如是等用空為鎧也。十七云「凡聖俱有三
受,云何差別?凡夫於苦受有二:一、身受苦,
二、心受憂悲,如三毒箭,失樂則瞋、得樂則
喜、不苦不樂則癡;聖人但有身受而無心
受,於苦不瞋、於樂不愛、於不苦不樂不
癡,三使不能使,於使得解脫,故有凡聖
之異。」如此等有無差降者,此用別教為鎧
也。今經明鎧者,以念佛為鎧,是念法佛
第一義,佛即是法故。文云念佛告勅即法
也,佛即是僧,僧即事理俱和,盧遮那遍
一切處也,如此之鎧,一鎧一切鎧,即圓教
鎧也。


釋安樂行品



釋此品為三:依事、附文、法門。事者,身無危
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安心樂故能進
行;附文者,著如來衣則法身安,入如來
室故解脫心樂,坐如來座故,般若導行進,
此附上品文釋耳。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
卒暴故心樂,觀諸法實相故行進。又法門
[008-0118b]
者,安名不動,樂名無受,行名無行。不動者
六道生死,二聖涅槃所不能動,既不緣二
邊則身無動搖。上文云「身體及手足,靜然
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則安住
不動如須彌頂,常住不動法門也。樂者不受
三昧廣大之用,不受凡夫之五受,乃至圓教
中五受生見亦皆不受,有受則有苦,無受
則無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無行者,若有
所受即有所行,無受則無所行,不行凡夫
行,不行賢聖行,故言無行,而行中道,是故
名行,即法門也。今更廣事解,夫安樂者即
大涅槃,從果立名也;行者即涅槃道,從因
得名也。諸餘因果俱苦,如常見外道行於
苦行還得苦果;若因樂果苦,如斷見外道
恣情取樂後得苦報;若因苦果樂,如析法
二乘無常拙度加功苦至方入涅槃。今言安
樂行者,因果俱樂,即是大品如實巧度。《大經》
云「定苦行者謂諸凡夫,苦樂行者聲聞緣覺,
定樂行者謂諸菩薩也。」絓七方便麁因麁果,
皆非安樂行;獨此妙因妙果,稱安樂行也。
更廣依文釋者,安樂行是涅槃道,涅槃有三
義,謂三德祕藏;行有三義,謂止行、觀行、慈悲
行。止行者,三業柔和違從俱寂,即是體法
身行,即上文如來衣也。觀行者,一實相慧無
分別光,即體般若行,即上如來座也。慈悲
行者,四弘誓願廣度一切,即體解脫行,即
上文如來室也。總此三行為涅槃道,總於
三德為行之境,境稱安樂、道稱為行。《大論》
云「菩薩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因時用
[008-0118c]
此三行法,導三業為行,三業淨故即是淨
於六根,六根若淨發相似解而得入真,果
時名佛眼耳等。」因名止行,果名斷德;因名
觀行,果名智德;因名慈悲,行果名恩德。又
因名三業,果名三密;因時慈悲導三業利
他,果時名三輪不思議化。如此觀時無復
分別,一切法中悉有安樂性,一切眾生
即大涅槃不可復滅,行於非道通達佛道,
此即絕待明安樂行,此行與涅槃義合。彼
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如來是人、安樂是
法,如來是安樂人、安樂是如來法,總而言
之,其義不異,別亦不異。此明寂滅忍法空
座如來室,彼明金銀寶樹,寶樹即無漏寶林,
無漏與空寂滅忍合,金沙大河直入西海,
即一實慧與諸法空合,得道女人則無諂
曲,此無緣大與慈如來室合,彼呼為無餘
義,此呼為無上道。又五行義亦與衣座室
意同也。


問:
《大經》明親附國王持弓帶箭摧
伏惡人,此經遠離豪勢謙下慈善,剛柔碩乖
云何不異?


答:
《大經》偏論折伏,住一子地,何
曾無攝受?此經偏明攝受,頭破七分,非無
折伏。各舉一端適時而已,理必具四。何者?
適時稱宜即世界意?攝受即為人意,折伏即
對治意,悟道即第一義意也。


廣法門釋者,
應明不動門、不受門、不行門,略不記也。此
品是迹門流通第四意,若二萬八十億那由
他受命弘經,深識權實廣知漸頓,又達機
緣、神力自在,濁世惱亂不障通經,不俟更
示方法;若初依始心,欲修圓行入濁弘
[008-0119a]
經,為濁所惱,自行不立亦無化功,為是
人故須示方法明安樂行,故有此品來
也。此安樂行有何次第?然法華圓行,一行無
量行,不可思議,何定前後?今且一緒,〈法師
品〉略示弘經,則以益他為本,光明入室,
此中辨惡世弘經安諸逼惱,先著如來衣,
前後互現耳。若約行次者,諸法從本來,
常自寂滅相,若乖寂起相,應先以般若蕩
累,則初坐座;諸法不生而般若生,同體慈悲
愍眾生故行道,次入如來室;既以慈悲化
世必涉違從,決須安忍,次著如來衣。雖
作此次,說非行時,行時入室即具一切
法,況慈忍耶。


四安樂行者,舊云:一、假實二空
為體,二、說法為體,三、離過為體,四、慈悲為
體。基師云:一、空,二、離憍慢,三、除嫉妬,四、
大慈悲。龍師云:一、身遠諸惡漸近空理,二、
除口過,三、除意嫉,四、起慈悲。南岳師云:一、
無著正慧,二、口不說過,三、敬上接下,四、大
慈悲。天台師云:止觀慈悲,導三業及誓願,
身業有止故離身麁業,有觀故不得身,不
得身業不得能離,無所得故不墮凡夫;
有慈悲故勤修身業廣利一切,不墮二乘
地,有止行故著忍辱衣,有觀行故坐如來
座;有慈悲故入如來室,止行離過即成斷
德,觀行無著即成智德,慈悲利他即成恩
德,恩德資成智德,智德能通達斷德,是名
身業安樂行。餘口意誓願亦如是。


品文有問、
有答。問中先歎前品深行菩薩能如此弘
經,後問淺行菩薩云何惡世宣說是經。「佛
[008-0119b]
告」下,第二,答,中有三:一、標四行章行,二、解
釋修行方法,三、總明行成之相。初標章如
文。「一者安住」下,第二,解釋方法,即為四別。
初文又二:一、釋方法,二、結行成。修行有長行、
偈頌。長行又二,
:謂行
處、近處。或云內凡初行名行處,若久習純熟,
漸能近理名近處,引前品近果之行為例
也。或云行處約因、近處約果,行處明智、近
處明境。瑤師云:「七住已上心體於理為行
處,已過分段也,自此已還無生未能現前,
漸近於理為近處。同是分段,此二是行始,
通為一安樂行也。」私謂初家以行為淺,若
《大經》云「十地菩薩以行故見不了了」,當知
行則不淺。後家以近為淺,若《淨名》云「近無
等等佛自在慧」,此則近更成深。若兩行俱深,
則成前品菩薩弘經之行,不關初心方法;
若兩行俱淺,即七方便人所行,何關圓行方
法?故不可偏據深淺。然行名進趣,近名親
習,親習故進趣,進趣故親習,復何淺深?又行
近是上方法,行處是如來衣,近處是如來座,
座衣既不淺深,行近何得優劣?又忍辱必內
懷至理歷緣耐事,目之為行;空座必體
達外緣栖息真境,目之為近。蓋事理互
現,復何淺深?若爾,何故分行近?詣理略說
名行處,附事廣說名近處,說有廣略、理無
淺深。


今約三法明行處。一、直緣一諦,一諦
為一切所歸,為一切作本,而遍無分別,
一切所歸者,即忍辱地也。地即中道,諸法歸
[008-0119c]
之,故名為地。眾行休息,故名忍辱。此即行
不行之行也。為一切作本者,如萬物得地而
生,眾行得理而成,若得理本,在剛能柔、在
逆能順,在暴能治、在驚能安,無量功德從
中道地生,地無所生而生功德,即不行行
之行。遍無分別者,則不分別不行與行差
別之相,故云又復不行不分別等也,即是非
行非不行。無三行而三行,故名為行;同一
實諦,故名為處。如此行處合上經文,休息
眾行合如來衣,隨生功德合如來室,遍無
分別合如來座,是名一法釋行處,是弘經
方軌也。


二、約二法,即生、法二忍,二忍即生、法
二空。二空異二乘。何者?人、法二空約真俗
假實,明二空二忍悉見中道,故不同二乘。
若更開者即四忍,若作五忍指善字為信
忍,若作六忍指和字為和從忍;若對地即
開四十二忍,一地尚有四十一地功德,一忍
寧無四十一忍法耶?今且約四忍消文,謂
伏、順、無生、寂滅忍。此四忍與別教異,彼
前二忍是生忍,位則淺;後二忍是法忍,位則
深。今圓生法悉通,四忍亦通。何者?二空理即
是中道,初住修四忍入中見二空理,乃至
後心亦二窮空理。《大經》云「發心畢竟二不
別」。若約無淺深判四忍者,從初發心圓
伏五住,至金剛頂皆名伏忍;初後悉不違
實相,名順忍;初後悉不起二邊心,名無生
忍;初後悉休息眾行,名寂滅忍。聞生死不
怱卒畏苦,聞涅槃不怱卒證樂,聞佛常與
無常、二乘作佛不作佛,聞生死涅槃異與不
[008-0120a]
異,聞佛道長短難易非長非短非難非易
等皆不驚怖,行此行者,從始至終以二
空理忍諸法,即著如來衣;安住二空理,即
坐如來座;愍諸眾生,即入如來室。二空四
忍名為行,理即是處,是名約二法明行處
為弘經方軌也。


三、約三法,三法即不思議
三諦也。「住忍辱地」總論三諦,如有地可據,
方能忍辱也;「柔和善順」者,善順真諦,能忍
虛妄見愛寒熱等,故言善順也。「而不卒暴
心亦不驚」者,安於俗諦,忍眾根緣稱適機
宜,故云不卒暴,體忍違從故心不驚也。「於
法無所行」等者,即安中諦,能忍二邊,故云
無所行。正住中道故云「觀實相」,亦不得中
實,故云「不分別」。此則據三諦之地名處,忍
五住之辱名行。行亦為三,謂止行即行不
行,觀行即非行非不行,慈悲行即不行行,合
上衣座舍等,是為約三法明行處,辯弘經
方軌也。


龍師云:「住忍辱地總舉生、法二忍,
下別明二忍,『柔和善順』明身業也,『而不卒
暴』是口業,『心亦不驚』是意業。此就三業明
修生忍。『於諸法無所行』,不行有相也;『而觀
如實相』,行空平等也;『亦不行不分別』,不行
無相也,有無兩亡會於中道,此三句明修
法忍。得是二忍,結為行處。」彼明二忍,未知
約何?若三教二忍,全非《法華》之義;若約圓
教,不應隔別不融云云


「云何名近」下,第二,近
處。文為三:遠十惱亂,即遠故論近,亦是附
戒門助觀:修攝其心,即近故論近,亦是附
定門助觀也;觀一切法空,即非遠非近論
[008-0120b]
近,亦是附慧門助觀。上直緣理住忍辱
地,今戒門廣出眾辱之緣應修遠離,非持
刀仗亦不棄捨,但以正慧而遠離之,當知
遠近廣上行所不行也。上直明不暴驚,今
定門廣出修定心、修定處、修定要門,以定
力故,在暴而治、在驚而安,當知即近論
近,廣上不行行也。上直明無所行,今廣觀
一切空具歷諸境,無量無邊無礙無障,當
知非遠非近,廣上非行非不行。就初有十
種應遠者:一、豪勢,二、耶人法,三、兇險戲,四、
栴陀羅,五、二乘眾,六、遠欲想,七、遠不男,八、
遠危害,九、遠譏嫌,十、遠畜養等。「路伽耶」,此
云惡論,亦云破論。「逆路」者,逆君父之論。又
「路」名為善論,亦名師破弟子;「逆路」名惡論,
亦名弟子破師。「那羅延」者,上伎戲,亦云綵
畫,其身作變異,又云緣幢擲倒之屬也。分
十種為二邊:九是生死,一是涅槃,二俱遠
離,即寂滅之異名耳。觀心釋十種云云,近
近處有三意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