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g0007 大般涅槃經疏-隋-灌頂 (T@HARA)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五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聖行品中



起卷廣明集諦。文為三。初明集諦。次會通。三
料簡。初又三。一標名。二釋體。三明是非。初
標名二。先牒章門。次釋云集因能得陰果。故
言是陰因緣。所謂集者下。二釋體。昔教以業
煩惱為集。煩惱之中具足十使。今但言煩
[015-0127c]
惱不明於業本是煩惱煩惱潤業。於煩惱中
偏說貪愛。愛是繫地之惑潤業故生。


華嚴
云。無業無煩惱苦諦無所住。無明無所行平
等行世間。又十二緣不生不滅是為平等。乃
名集諦。若十二因緣生滅是集非諦。此中有
七番。一明集因。於果已起即是五陰成辨於
愛。還愛此有是愛陰身。次愛有二種下。是明
二種愛。己身是我。所須是所。三二種愛欲得
已得。四即三界愛。五三種謂業因緣愛。以報
因故感此苦果。如鴿雀多欲皆先業果。次言
煩惱因緣愛者。以習因故生愛可解。次苦因
緣愛。為脫重苦於輕苦生愛。如畏死苦而苦
治令差。然針炙實苦因此得差即便生愛。六
復有四愛即是四事。七復有五種愛即是五
陰。善男子愛有二種下。第三明是非。若不善
愛則是集。若善愛則非集。其中復三番料簡。
初將聖對凡簡。次舉菩薩對二乘簡。三諦非
諦簡。故云凡夫愛名為集不名為諦。菩薩愛
者名為實諦不名為集。菩薩愛者名為實諦
不名集者。取其解智故名為諦。凡夫不爾。故
但名集。若例此義俗亦非諦。若望解了則得
名諦。若復隨情則稱於俗。迦葉白佛下。第二
會通。昔說業惑為集。今云何獨說愛為苦因。
先問次答。問中先引四經。次正結難。初引經
中言六觸者。即是六識取塵而有觸對。此亦
是集緣此識心得來世果。如四識住處為五盛
陰今以何義下正結難。次佛答中又二。先歎
其問。次正答初如文。次正答中意云。昔教今
教。兩不相違。是故今日說愛是陰界本。就今
[015-0128a]
教又二。初明愛是根本。二明愛之過患根本。
又二。謂法說次譬說。凡三譬謂大王膩衣濕
地皆如文。善男子菩薩下。第二明愛過患又
二。先標列九章門。後一一廣釋釋中自為九
章。一一章中仍當分合譬。前一為二乘作譬。
後八為凡夫作譬。初文者二乘未斷習如還財
未盡。下八為凡夫尋文可見。次善男子以是
義故下。第三料簡。苦集世間因果已竟。於四
諦中間。結前有作苦集。起後無生四諦。忘前
是忘生死。忘後是忘涅槃。約此生滅。文中料
簡。即令第二三。四三番皆顯。所以者何。若見
有苦則有苦生。若有苦生則有苦滅。既解苦
無苦苦則不生。苦既不生苦則不滅。大品云。
即色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空中無生亦復
無滅。淨名云。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
若能如是解苦無苦而有真諦。夫集從苦生
既解苦無苦寧復有集。解集無集即是真諦。
苦集滅故名為滅諦。既無苦集寧得滅諦。滅
本不然今則無滅。是為解滅無滅而有真諦。
道治苦集既無所治亦無能治。故道不二解道
無道而有真諦。又寄此中間簡無生者明二
邊無生。世間因果既其不生。出世因果亦復
不生則無四諦。只解世間苦集無苦集。只解
出世道滅無道滅即是無生四諦。其意無量
且略言之。若欲簡出第三番者。解苦無苦而
有實者。是就實中又有二意。次第實不次第
實。次第實者即是無量四諦。不次第實是無
作四諦。還就簡四諦為四章。初簡苦諦自有
兩本。若舊本則言凡夫之人合聲聞緣覺皆
[015-0128b]
言有苦諦。若新定本於集諦中。則開凡夫二
乘有異。凡夫但有苦無諦。二乘則有苦有諦。
此於二乘而與奪之。舊云苦是境諦是智。凡
夫無智但有於境所以唯苦無諦。二乘之人
有少分智故有苦有諦。無真實者不能觀苦
解苦無苦故非真實。集諦例爾。道滅二諦不
論凡夫者。唯二乘與菩薩道滅二諦有真偽
之異。以二乘人不能觀滅諦非諦故非真。
菩薩能知故是真實。從善男子下。第三廣明
滅諦。雖復滅道寄彼生滅中間。而料簡之以
生滅滅道猶未釋故。故更釋之。無生等三後
自廣釋。次釋滅諦文為三。先唱兩章門。次
釋。三結唱。見滅見滅諦兩門。若見滅即是斷
章門。見滅諦是離章門。二乘灰身滅智但
有斷離兩事。菩薩具智德等事云云。二所謂斷
一切煩惱下是解釋。初八字釋見滅門。是斷
惑之無以之為斷。若煩惱下是釋見滅諦章
門為二。初用次體。初用中凡五句。初四句是
四德。或謂五德。今且作四德是就用為言。常
於色聲下二就畢竟寂滅是約體論。三善男
子菩薩下結如文。善男子云何下第四廣明
道諦。文為二。初明道諦。次會通。初為三。一
章門二解釋三結。釋中先譬次合。初譬中言
因燈者即譬八道。然燈照物。物即常無常等
雖異終是一道隨緣異說。次合譬中云陀羅
驃者。河西云。是真實諦。求那是莊嚴瓔珞功
德等。舊云主諦依諦。非陀羅即非真非求。那
即非俗。迦葉白佛下。第二會通佛昔種種異
說今但言八道是故會通。文為二。先問次答。
[015-0128c]
問中二。先問次難。初問為三。一唱不相應。二
釋不相應。三結不相應。初如文。次何以故下
釋者。十四經多是阿含等教信心乃至布施
說道不同。次世尊若八聖道下難。又三。一以
今難昔。二以昔難今。三結過。初文者若昔是
則今非。二若今是者昔何不說云云。三結如
文。佛答為二。第一歎問。善男子去正答。又
二。謂法譬。法說中意者。以機別故說異。會齊
故理同。譬如良醫下譬說也。凡舉六譬。一良
醫。二飲水。三金師。四然火。五一識。六一色。
皆先譬次合。初良醫譬可見。河西解。水名尼
婆羅者。煮訶梨水名鉢晝羅。煮樹葉為湯。
以樹為名。次飲水中波尼罽賓水名。欝特者
東天竺水名經本或言欝特。今未定相承為
欝特𦀟利藍中天竺水名。婆利聲論水名。波
耶藥和水名。三金師譬合。文云。或說五種。所
謂信行等。見到道者。即信法兩行。是見諦道
中人信解與見到亦名見得。此二是思惟道
中人。四人在兩道各分利鈍。信行在見諦時
鈍。入思惟還成信解鈍。法行可知。一往如此。
數習則利。不習則鈍。翻覆不定。數人云。十五
心是見諦道十六心去是思惟道。論家不爾
十六皆是見諦道。論家分利鈍在五停心中。
入見道無利鈍。譬如平。水乘船有遲有疾。得
風順流無復利鈍。餘三文可見。善男子是四
諦下第三總結。迦葉白佛下。第三明無量四
諦慧。文為三。初明無量無量。二結為四無量
慧。三結為二無量。他謂此文會通四諦。開善
謂是攝法盡不盡。今謂。正是無量無量慧章。
[015-0129a]
初文問答。問中先舉昔事。昔舉大地草木喻
於無量無量。手中少許喻有作無生。當知先
說者少不說者多。如此之多四諦攝盡。四攝
不盡若盡不應言多。不盡應有第五諦。佛答
亦攝盡。亦攝不盡。同名四諦。名攝則盡分別
相貌。彼竟不說攝則不盡。名同義異故有盡
有不盡。今佛答之以名往牧則皆攝盡。迦葉
復白去。第二結無量無量為四無量慧。文有
問答。答中二。先示根辨智。次正釋諦相。初文
者具論諦智。應有三品。下是凡夫不足可論
故不說之。但舉中上者。就四人中判於中上。
若就法者應指四種四諦以判中上。有作無
生如前說。無量今當辨。夫無量者。非是超然
出四諦外。還是四諦種別不同。故文云分別
校計有無量種。若委論者應從地獄乃至於
佛凡聖五陰種別不同。於一一陰復更分別
無量界入。豈是聲聞緣覺所知。是無量苦諦。
又從地獄乃至於佛行業不同。一一行業分
別校計有無量種。亦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為
無量集諦。又從地獄乃至於佛。應以何身應
說何法令其修學。一一身法分別校計無量
法門以為眷屬。亦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為無
量道諦。又從地獄乃至於佛。得解脫時因緣
不同。一一解脫復有無量解脫。分別校計有
無量種。亦非聲聞緣覺所知。是為無量滅諦。
如此四境既異有作無生。亦非二乘中智所
及。名稱同異為四諦相。如大地一名為無量
其相浩然。今當略說。就正釋中四諦為四。初
苦諦中經文但約陰入界三。及重明陰略示
[015-0129b]
苦相初陰者。文云。知諸陰苦是名中智。分別
諸陰有無量相是名上智。云何分別六道。陰
者是蓋覆義。蓋人天善及無漏善。蓋人天善
則沈沒三塗。蓋無漏善則輪迴諸有。二乘陰
者蓋覆等德。蓋四等則不能化度眾生。蓋四
德則不能至於寶所。菩薩陰則蓋覆生死涅
槃蓋生死則大悲拔苦。蓋涅槃則大慈與樂。
佛陰則蓋覆法界事理。蓋事則以應身遍應
一切機根。蓋理則以法身遍一切處又六道
陰苦。二乘陰樂。菩薩陰雙是。佛陰雙非。如此
分別豈是二乘所知。次知入為門名為中智。
分別諸入。有無量相是名上智。云何分別六
道六入。名為入門亦名會入。眼根色塵會入
有為。乃至意根法塵會入有為。二乘入者。入
無常無我會入無為。菩薩入者。眼根入施會
入檀波羅蜜。乃至意亦如是。眼根入戒忍進
禪慧之門會入諸波羅蜜。乃至意亦如是。諸
佛入者。佛眼是入普門。普門入一切法界慈
悲喜捨。法界咸應會入薩婆若海。乃至意亦
如是。諸經中明六根。為寂靜門平等門。此義
甚多云云。又六道之入。是入苦門。二乘之入。
是入不苦門。菩薩之入。入亦樂亦苦門。諸佛
之入。入非苦非樂門。三又知界分性者是名
中智。分別諸界有無量相是名上智。云何分
別六道。眼界性分唯見於色不能聞聲。色界
性分但對於眼不對於耳。乃至意界性分但
能知法不能見聞。法界性分但對於意不對
耳眼。二乘界者。眼界性分。但是無常苦空無
我不得常樂。乃至意界性分亦復如是。菩薩界
[015-0129c]
者。菩薩眼界性分。但見色空不能即空即假
即中。乃至意界性分。但能即空不能即假即
中亦復如是。佛諸界者。眼是法界法性性分。
即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即空即
假即中不可思議具足一切無量佛法。乃至意
亦如是。又六道以苦為界。二乘不苦為界。菩
薩亦樂亦苦為界。佛以非樂非苦為界。又知
色壞相是名中智下。重廣約陰。文云。分別諸
色無量壞相是名上智。六道之色壞善壞定。
二乘之色壞因壞果。菩薩之色壞有壞無。佛
色者壞上諸壞。壞為法界。非壞非不壞悉是
法界。又六道色壞樂。二乘色壞苦。菩薩色壞
雙是。佛色壞雙非云云。又知受是覺相是名中
智。分別是受有無量相是名上智。六道之受。
受違受順受不違順於違起瞋覺。於順起貪
覺。於不違順起癡覺。二乘之受。於三覺中。一
一皆起五分法身。須陀洹人初覺無漏云云。菩
薩受者。受佛法受眾生。受佛法時覺於十力
四無所畏諸波羅蜜。受眾生時覺於慈悲喜
捨四無量心。諸佛受者自覺覺他。即覺不覺
非覺非不覺悉是法界。又知想取相名為中
智。分別是取有無量相是名上智。六道之取。
但取人我眾生壽命色香味觸。二乘之取。取
於無常苦空無我。取於涅槃。菩薩之取。不取
二邊但取中道。如來取者。取即不取即非取
非不取悉是法界。又知行作相是名中智。分
別是行無量作相是名上智。六道之行。能作
二十五有。二乘之行。能作涅槃。菩薩之行。作
諸波羅蜜。諸佛之行即作不作即非作非不
[015-0130a]
作作等法界。又知識是分別是名中智。分別
是識無量知相是名上智。六道分別。取此取
彼飲苦食毒。二乘分別。厭生死沈涅槃。菩薩
分別離邊會中。諸佛分別非邊非中。經文約
苦諦竟。二知愛因緣能生諸陰是名中智。知
一切愛是名上智。六道之愛是後陰因緣。二
乘之愛五分因緣。菩薩之愛是無等等色。乃
至無等等識因緣。諸佛之愛是色解脫乃至
識解脫因緣。三知滅煩惱是名中智。知滅煩
惱不可稱計。滅亦如是。不可稱計是名上智。
凡夫六道亦得有滅差已還生。二乘之滅灰
斷不起。菩薩自滅復令他滅。諸佛之滅。滅一
切滅即是法界。道離煩惱是名中智分別。能
離之道無量無邊是名上智。六道之道離善
之惡離惡之善。二乘之道離漏之無漏。菩薩
之道離邊之中。諸佛之道無離無至。何以故。
一切諸法即是佛道故。動見修道品。不動見
修道品。亦動亦不動見修道品。非動見非不
動見修道品云云。是為分別無量四聖諦竟。從
知世諦者是名中智去。是第三結四無量為
二無量又二。先明二諦。次明二諦慧。初文即
是二諦。文中直知世諦是中智。分別世諦無
量無邊是上智。直知三法印即是中智。知第
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是上智。世間人但
言第一義諦真諦涅槃。只得是一不得有二。
況復無邊。今文明第一義諦不可稱計。豈唯
一種。此中言無常涅槃等真諦者。與數論不
同。數云。四諦十六諦並皆見真得聖悉是第
一義論家唯無我一種通於真俗餘皆世諦。
[015-0130b]
而皆相從言是真者。以無常盡於常等倒。苦
集隨真相從名真依。淨名云。不生不滅是無
常義。盡是實相皆第一義。又是三法印。爾時
文殊下。第二明二諦慧者。先出舊解六種二
諦。一有空。二虛實。三世流布亦言隨事。四相
續。五相待。六因生。空有指大品。虛實流布
指阿毘曇。相續相待因生指成論。又解意同
名異。一凡聖。二虛實。三空有。四假實。五事
理。六親疏。舊釋名云。俗是浮虛真名真實。世
是代謝。第一義是無過。俗待不俗。不俗名真。
真待不真。不真名俗。虛實相待真俗名生。他
問真是真。實可稱為諦。俗是浮虛何以稱諦。
彼解云。審實浮虛。若爾諦義兩釋。俗以浮虛
釋諦。真以審實釋諦。興皇云。諦未曾二約緣
故二。俗於凡為實。真於聖為實。俱用實以釋
諦不用浮虛。今問真於聖為實聖。有照真實
智可得稱為諦。凡於俗為實。凡無照俗智安
得稱為諦。若凡無照俗智而於俗為實得稱
俗諦者。凡無照真智於真亦為實亦應稱真
諦。凡於真無智不稱真諦者。凡於俗無智安
得稱俗諦。又聖於真為實而稱為諦者。聖何
以於俗不實不得稱為諦。是則聖人無權智。
今言諦者還是審實。淨名云。四諦是菩提不
虛誑故即是審實。有隨情審實隨智審實。隨
情智審實故。隨凡隨聖。約真約俗。俱得稱諦。
喻如一色。凡夫謂有。賢聖為無。亦如一日醉
醒不同有轉不轉。一諦二諦其義亦爾。舊解
二諦一體不異龍光云。既稱二諦寧當一體。
二諦有二體亦俱通緣。假法為世體。無相理
[015-0130c]
為真體。雖有二體而實相即俗。雖名相即無
名相。真無名相不妨名相。又言。二諦一體空
為理本故。以真為體俗是其用。或言從俗取
真。俗為其體真是其用。開善云。二諦共以中
道為體。義皆不然。若二諦二體則世無第一。
第一無世但是不相即不得有相即。若其一
體但是一諦則無二諦。若其二諦以中為體。
取相障真無知障俗。誰復障中。二諦之智不
能見中。焉得為體。若二諦二體二體各異不
論相即。若二諦一體只是一諦與誰相即。仁
王般若云。二諦不相即猶如牛二角。大品即
色是空。淨名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
及此經中皆云二諦相即云云。舊云。合四諦為
二諦。或言苦集世間是世諦。道滅出世是真
諦。或言。三諦是世諦。唯滅是真諦。或言。四
諦皆是世諦明因果故。無相因果乃是真諦。
或言。只四諦是世諦。即世諦是真諦。文云。解
苦無苦而有真諦。餘三亦爾。今明非但四諦
開合不同。只就二諦開合非一在後當說。就
文兩番。問答初問為三。一直審。次世尊下。雙
定定相有不。三如其有者下雙難。難中意者。
若言有者。即是一諦真俗相即故。真中有俗。
俗中有真。二諦不異故言是一。如其無者。即
是虛妄實而言之。定有定無。定一定異。皆是
虛妄。皆出經者互現其文。若定有無便成斷
常虛妄之說。善男子下。如來直答二諦相即
不斷不常定非虛妄。世尊下第二番問答。初
問意者。還成一諦故云則無二諦。如長在短
中則失長。真在俗中則失真只成一諦。佛答
[015-0131a]
有二。初略明大意理實中道唯有一體。善巧
方便為緣說二。若隨言說下第二廣說。凡有
八種。一世出世。二名無名。三實不實。四定不
定。五法不法。六燒不燒。七苦不苦。八和合。
他亦作六種二諦。若言空有虛實等諦。皆言
有虛有實兩理鏗然故非經意。今文云。隨順
眾生說有二諦。如隨醉人說則有轉日。當用
此意以釋經文。一師云。七種一統隨緣說異。
一師言。七種各異。今明智者大師有七二
諦。名雖不同其義可會。一生滅。二無生。三禪
俗複真。四禪俗禪中。五複俗禪中。六複俗複
中。七圓二諦。若依法華玄文。名相稍別義意
必同。讀者應知。就一種中復各三種。謂隨情
隨智隨情智。今欲以彼七種二諦來釋此文。
佛旨難知。且出一師之見八種不同。即為八
文。初約世出世兩人。判二諦者通冠下七。一
一二諦各有此意。世情多想束為世諦。聖智
多知束為真諦。此即隨情智判二諦。次善男
子五陰和合者。約名無名判。攬陰名生即世
諦。即陰離陰如性知之性即真諦。此約有作
四諦立之。三復次善男子或有法有名有實
者。他云。世諦有名名名於體。物應於名。真諦
但有名而無實。今文反此。世但虛名而無真
實。不生不滅與法相稱即是真諦。不能即色
而空故有名無實。能即色是空。故有實有名。
此依無生四諦立之。四善男子眾生壽命如
旋火輪。此禪俗複真以論二諦。假名幻化熱
焰火輪但有其名而無其實。稱世流布即是
世諦。真與中合共為真諦。若禪以真為第一
[015-0131b]
義者。不得言苦集滅道是第一義。俱指四諦
即真中合此明無量四聖諦中若真若中同為
第一義諦。前文云。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
說。五善男子世法五種去。此約禪俗禪中以
明二諦。上以熱焰火輪五譬。以譬人我而為
世諦。今以五法而為世諦。五法如焰輪。焰輪
譬法。法譬互舉同是禪俗。心無顛倒如實知
之即禪指中道以為如實。此明有作無生等
苦集為俗。指下一實諦為真。六善男子若燒
若割去。此約複俗禪中以明二諦。若燒若死
此明體法始終。若割若壞此明析法始終。即
以兩始為有兩終皆無。此之有無合之為俗
即是複俗。禪指中道非有非無故無燒割即
第一義。明上有作無生之真俗同名為俗。指
下一實諦而以為真。七善男子八苦有無去。
此約複俗複中以明二諦。複俗如向。言複中
者非禪指理。即事而理法界圓備名為複中。
此合上來有作無生真之與俗皆名為俗。指
下一實不可思議而為真諦。文雖不顯義推
自成。然此一番猶是複俗。複中二諦。八復次
善男子下。先譬次合明圓二諦真俗相即皆
不可思議。譬如父母和合生子。一人多能以
譬圓俗。十二緣和合三道即是三德即第一
義以顯圓真。是名不可思議二諦。一切二諦
悉入此中。方便隨俗說諸二諦無量無邊。止
論七種何足驚怪。能如是知名慧聖行。古來
皆迷此二諦文。今用天台大師七種二諦義。
來釋八番義。則相應真順聖慧。文殊師利下。
第三明一實諦慧聖行。若前文中舉四舉二
[015-0131c]
共顯一實。何不從四至三而超至二。非無三
諦。但此中文束四為二。其義則便。束四為三。
義少不便。故不言三。解者不同此間以常住
佛果是一依一實諦。引勝鬘云。一苦滅諦即
是真實地人云。除妄顯黎耶即是實諦。中假
師云。除斷常顯中道為一實諦。興皇悉不用。
佛果所依能依。焉是一實。妄惑與黎耶為一
為異。若一既除。妄惑亦除黎耶。若異待妄說
實豈是一實。對邊說中中還是邊亦非一實。
然一切法本無所有畢竟清淨。實無所有何
曾有實及以不實。諦與不諦為緣方便假設。
言教依文正以一道清淨為一實諦是正真
法。故華嚴云。法性遠離是故今明。若非彼是
此非一實諦。若隨緣異說得意無咎。文顯一
實甚自分明。就文為二。一標宗。二論義。初標
有問有答。答中有八。善男子初二共成初義
則有七不同。一約境。二約心。三約言說。私謂
亦可約言行。四據人。五約教。六約因體。七約
果體。文殊白佛下第二論義還論七章。初約
境論義。有問有答。問中先領問。一往似問如
來虛空佛性三種有何差別。尋下答意。正是
問此三種與一實。諦有何差別。佛答有三。一
倡兩章門。二釋。三結。初倡章門又二。初倡昔
四諦。次倡今一實。興皇名初為實滅章門。次
為滅實章門。取教為實滅。取理為滅實。亦以
四諦教中之實即是實諦。若虛空佛性皆是
理實。即為諦實。故名為諦。今此初倡昔四諦
章者。各有三句。苦是苦境。諦是苦教。亦是苦
智實是苦諦之理不二為實。又云。除苦一句。
[015-0132a]
餘二亦得判實。又但取實除兩句只用實為
諦。次如來非苦下。第二倡一實章門三種皆
是實。非苦者非境。非諦者非教。是實者是理。
後三諦亦爾。如來虛空佛性亦爾。顯時名如
來。隱名佛性。虛空取隱顯不二。所言苦者下。
第二釋兩章門。只約四諦即為四別。一一諦
中皆先釋實諦。實諦即是昔四諦中之實。次
釋諦實皆如文。復次言真實者即是如來下。
第三結章門又二。先結三法與真實相即更
無異體。次從有苦有苦因下。更結是非又兩。
初結三法異於四諦。故是諦實。次結三法異
於有為有漏。是故是實。所言有苦即苦諦。苦
因即集諦。苦盡即滅諦。苦對即道諦。問非虛
非實稱為實者。非虛非實亦應稱諦。答如所
問。問二義若齊何故二乘稱諦。如來稱實。答
與奪之殊二乘審知是苦。又解苦無苦與其諦
名。未窮理實故奪其實。文殊白佛言如佛下。
釋第二據心章門。先問次答。初問意云。諦攝
倒不。如其攝者云何得言不倒為實。若不攝
者復違前言攝法皆盡。進退兩望悉皆有過。
然下文具明是苦集攝。此中但明是苦諦者。
偏據果報酬因之義。第三問答釋約言說章
門。其中二事可見。私請準佛答文既約斷惑
知是約行。文殊言如佛所說下。第四就人為
問云。二乘所說為實不實。佛不定判實與不
實。約斷惑邊是實。而非常住義當不實。文殊
魔說下。五就教為難。魔所說者聖諦攝不。佛
答意云。四諦之中苦集諦攝。問外道二十五
六等諦為屬何諦。又外道所說四諦之中為
[015-0132b]
壞幾諦。今明但壞苦集不壞道滅。何者。彼云
冥初生覺。後生五大五微等。生覺是因壞佛
集諦。大微是果壞佛苦諦。二十五六為佛苦
集二諦所攝。文殊師利言如佛下。第六釋約
因體章門。文殊牒佛一道清淨是實諦者。外道
亦云一道清淨。應是實諦。佛答意明外道但
有苦集無道滅。於非滅中而生滅想者。即橫
計非想以為涅槃。非道道想者。計雞狗戒而
以為道。非果果想者。計於萬物微塵世性之
果。非因因想者。計微塵世性是萬物因。問前
云不壞滅道。今計非想雞狗等戒。豈非壞耶。
答此起橫計橫壞道滅。前則不爾。彼明二十
五諦直言冥初生覺等。六諦之中但言主諦
依諦。何處云計非想之與狗戒。故知不壞道
滅二諦。又問外道有苦諦者。前何故云凡夫
有苦無諦。答直言有苦境以為苦諦非謂苦
智。文殊言如佛所說下。釋第七據果體章門。
先問次答。問為三。一唱外道有四德。二釋。三
結。此初唱有如文。何以故下釋。凡有二十四
復次。計有常樂我淨即為四別。初八復次計
有常。二五復次計有樂。三三復次計有淨。四
八復次計有我。此初八復次計常文。在初者
通以因果故知有常。二列殺生因必得惡果
故常。三據能專念故常。四舉憶想據所念。五
舉修習。六舉算數。七據讀誦。八據形相。皆如
文。次計樂有五復次。一據因果。二據有求。三
據樂因。四據樂緣。五據三品。三三復次計有
淨。一據淨因。二據淨緣。三據淨器。四八復次
計有我。一據造作。二據相貌。三據別味。四據
[015-0132c]
作業。五據求乳。六據名字。七據有遮。八據伴
類。世尊諸外道等下。第三總結外道應有實
諦。佛言下二如來。答文為三。初略。次廣。三
結。初文二。初非後釋。初如文。次何以故下釋
非。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五
[015-013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