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690 楞嚴經玄義-明-傳燈 (CBETA)




大佛頂首楞嚴經玄義卷第三
天台山幽溪沙門 傳燈 述


第六因究竟者。四教因位各各不同。若三藏一往約
菩薩論。始從停心終至三十四心。通教從初乾慧至
於九地。別教始從十信終至等覺。圓教始從五品乾
慧終至等覺。辨此為三。一始終改不改。二因果異不
異。三因心作不作。初始終改不改者。若藏通始終唯
一空觀。無復可論改與不改。若別教菩薩三觀俱脩。
先空次假後中。是則始終節節須改。唯今圓人初心
即脩首楞大定。以此大定為歷位之本。豈唯因心不
改。至於果地亦秪證此大定而已。故經總結五十五
位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
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脩證漸次深入。次因
果異不異者。果無生三德之果也。藏通之果[厂@火]身滅
智。果尚生滅因豈無生。若別教登地。證與圓同。妙覺
位中生滅之心雖猶未盡。然皆稱理分證。亦得果名
無生。若因心空假。既不即中。是故脩之與成無非生
滅。此則因生滅而果無生也。今之圓人。既聞生滅去
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是則發
軫。便須以無生之智脩此大定。故經明二種決定中
云。汝等若欲捐捨聲聞脩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
[003-0023a]
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若於因地以生滅
心為本脩因而求不生不滅之果無有是處。又云汝
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生
死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虗妄滅生復
還元覺得元明覺無性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
地脩證云云。此即天台所謂全性起脩全脩在性因
果始終無非常住者也。三因心作不作者。前之三教
不知生死煩惱即涅槃菩提。是故所有業惑定須翻
破。故其因心皆成有作。今之圓人知陰入處界本如
來藏。陰入處界何須翻破。如來藏性亦無煩別顯。故
初心行者直下體此圓理以脩大定。至於果成而見
思塵沙無明任運銷落。如來藏三諦之理法爾證得。
故乾慧地中即云執心虗明純是智慧。二信即云陰
入界三不能為礙。何況住行向地等位耶。是名因究
竟。


第七果究竟者。果地有二種德。所謂智斷。智德名菩
提。斷德名涅槃。總云菩提。別則有三。謂一切智道種
智一切種智也。總云涅槃。別亦有三。謂圓淨涅槃方
便淨涅槃性淨涅槃也。此果人所證之法也。約能證
人則有三身。約所居土則有三土。謂法身居寂光土。
報身居實報土。應身居有餘土也。辨此為三。一圓證
不圓證。二究竟不究竟。三有所得無所得。初圓證不
圓證者。藏通不聞圓名豈論圓證。若別教教行二道
雖不明圓。至初地證道證與圓同。則一證一切證。三
[003-0023b]
智三德三身悉能分得。特以圓家之真因為別家之
極果與圓為異耳。若今圓人。則教行證道無不俱圓。
故名字圓聞。觀行圓脩。至於分真究竟則一證一切
證。三種智斷及以三身一時頓得。故今初住位云。心
精發輝十用涉入。乃至十身靈相一時具足。自非圓
證莫能銷釋此語矣。第二究竟不究竟者。藏教果佛。
發真無漏三十四心。斷見思習氣。證一切智。坐木菩
提樹下。生草為座。成劣應身佛。居方便有餘淨土。薪
盡火滅入方便淨涅槃。通教果佛。以一念相應慧頓
斷見思殘習。證一切智。坐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
座。成劣勝應佛。居方便有餘淨土。薪盡火滅入方便
淨涅槃。別教破十二品無明。證一切種智入妙覺位。
即圓教二行。坐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
王座。成圓滿報身。居實報無障礙土。入圓淨涅槃。此
三教果佛地位雖殊。要之悉未究竟。唯今圓佛。破盡
四十二品無明。入妙覺位。諸法不生。般若不生。不生
不生名大涅槃。以虗空為座。成清淨法身。居常寂光
土。故經云。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又云。入妙莊嚴海圓滿菩提。第三有所得無所得者。
前之三教。由不聞生死煩惱即是菩提涅槃。必須去
生死煩惱之故證涅槃菩提之新。故至果地似有所
得。今經圓人。既知生死煩惱即是涅槃菩提。則生死
煩惱之故故則非故。涅槃菩提之新新則非新。故若
非故雖在生死煩惱又何所失。故云陰入處界本如
[003-0023c]
來藏。新若非新雖證涅槃菩提又何所得。故云圓滿
菩提歸無所得。是名果究竟。


第八教究竟者。教為能詮。既無別有體相。是則前之
所辨七種究竟。而教究竟在其中矣。但別相雖彰總
相未了。故亦立三意以辨明之。一七法整足不整足。
二七法俱圓不俱圓。三教道可廢不可廢。初義者。此
七種義遍布如來一代大小偏圓教中。於諸經內或
有整足不整足者。今經七義如向所引最為整足。次
俱圓不俱圓者。或七種俱圓此是圓教。七種偏小此
是前教。或前偏後圓此是別教。或圓接通別。或前後
俱圓中間帶一二種偏名。此是圓教借名之意。如今
經當機證初果三果地位之中。借通教初乾慧地。及
借藏教四加行位。雖是偏名義無不圓。三可廢不可
廢者。前三教所詮七種既非究竟故。或被方等彈呵
而廢。或被般若淘汰而廢。此二時若廢而不轉。必待
法華開顯而廢。若不預法華三周廢者。又須涅槃捃
拾而廢。如退席聲聞是也。又前二時但能廢人不能
廢教。或有廢者以機未熟尋又建立。必待法華畢竟
而廢。若此經純圓。在方等般若則為諸佛菩薩之所
褒歎。何況能廢。縱令法華亦不能廢。故法華云。是諸
人等聞我所說已入佛慧等云云。蓋於四時之中。求
為法華網目之圓融整足無愈楞嚴矣。是名教究竟。
約八法行布。釋首楞嚴竟次約諸字圓融釋者。前明
八法既皆究竟。則因超果海。果徹因源。理智行位重
[003-0024a]
重互入故。法身報身應身如來之大多勝也。奢摩他
三摩禪那密因之大多勝也。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
滿菩提歸無所得。修證之大多勝也。以三菩提上求
佛道。三慈悲下化眾生。諸菩薩之大多勝也。有三摩
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萬行之大多勝也。
法身本覺。二德始覺。始本不二。大佛頂之如來也。中
道屬性。空假屬修。修性不二。密因之如來也。修惡即
性。善惡不二。六種位次無不即理。修證之如來也。發
心究竟二不別。諸菩薩之如來也。緣即了正。了正即
緣。萬行之如來也。三德祕藏如天主三目。大佛頂之
密因也。法報應三如世伊三點。如來之密因也。煩惱
即菩提菩提即煩惱。六不妨即。即不妨六。修證之密
因也。大乘因者諸法實相。諸菩薩之密因也。有三摩
提具足萬行。萬行之密因也。正因屬性。緣了屬修。全
性起修。全修在性。大佛頂之修證也。如者本覺。來者
始覺。如來之修證也。三止三德體一名異。修者修此。
證者證此。密因之修證也。性具諸法。離性無人。諸菩
薩之修證也。本有名具此屬於理。該攝積聚此屬於
事。萬行之修證也。微妙三德遍在十界。大佛頂之菩
薩也。諸佛果地融通全證眾生理本。如來之菩薩也。
方便隨緣止止於俗諦。蜜因之菩薩也。不滅不生合
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修證之菩薩也。本有為
具性具十界。萬行之菩薩也。三種具足即是三德。大
佛頂之萬行也。復有一行是如來行。雖是一行而具
[003-0024b]
五行。如來之萬行也。有三摩提具足萬行。蜜因之萬
行也。住前圓修。登住圓證。修證之萬行也。普賢願海
萬行莊嚴。諸菩薩之萬行也。楞嚴教旨微妙如斯。了
義之說莫此加矣。故曰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釋別名竟。


次釋通名者。經之一字也。梵云修多羅。舊云有翻無
翻。歷貫線等五一一約教行理成十五義。委如妙玄。
今但略釋為二。一約通別以明教體。二約相代以訓
經義。初義者。神寶記云。夫經者聖人所以示教也。因
教以悟道。則有通有別。通謂十方佛土該於六塵皆
為教體。故淨名云。以一食施於一切。於食等者於法
亦等。於法等者於食亦等。此則偏用舌根所對為經。
或有國土以天衣觸身即能得道。此偏用觸塵為經。
或見佛光明得道。此偏用色為經。或寂然無言觀心
得道。此偏用意為經。如眾香土以香為佛事。此偏用
香為經。蓋由他方根識峻利。故得通以六塵為經。又
若推而廣之。彼一一塵皆具六根。而一一根皆具六
塵。徧法界中根根塵塵皆可入道。無適非經。縱使教
外別傳心要至於無說無字。但有一法當情及無當
情者是亦教體。何處何法為別傳耶。自非深見此理。
難以筆舌既也。次別者。他方六根識利。六塵可得為
經。此方三根識利。唯以色聲及法塵為經。以聲為經
者妙玄云。如佛在世金口演說。但有音聲詮辯聽者
得道。故以聲為經。大品云從善知識所聞也。用色為
[003-0024c]
經者。若佛在世可以聲為經。今佛去世紙墨傳持。應
用色為經。大品云從經典中聞也。用法為經者。內心
思惟。心與法合。不由他教亦非紙墨。但心曉悟。即法
為經。故云修我法者證乃自知。此三塵為經施於此
土也。私謂次以色為經唯在滅後可爾。若初聲為經
不局佛世。如今時自有不識文字亦因聲得悟。然能
說者終從色法紙墨中得。故大師偏約佛世說也。第
三用法為經。則佛世滅後皆可論之。又此通別。蓋是
因明教體故作此說。若行理皆名為經。則此土根塵
識三亦遍可為經。如二十五聖從十八界悟入。此行
經遍也。普賢觀經云。毗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
無非佛法。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此理經遍
也。故知若約行理而論。根根塵塵遍法界中皆可為
經。次約相代以訓經義者。古以修多羅翻為經者。開
善云。非正翻也但以此代彼耳。此方聖說為經。賢說
子史。彼聖稱經。菩薩稱論。既不可翻。宜以此代彼。故
稱經也。既以此代彼。此方經義訓法訓常。法乃萬代
軌則。常則百王不易。佛經亦然。天魔外道不能沮壞。
是為教常。真正無雜無能逾過。是為行常。湛然不動
決無異趣。是為理常。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名
教軌。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是名行軌。覺海性澄
圓圓澄覺元妙。是名理軌。釋名竟。


二辨體


大章第二辨體者。體是主質。前文解釋大佛頂等二
十來字皆能詮名。今辨此名所詮之體。欲令學者因
[003-0025a]
筌得魚尋名顯體。尋名意在忘名。顯體知無別體。此
乃今家釋名辨體之妙意也。大分為三。初明諸經通
體。次出此經別名。三以別合通。初諸經通體者。天台
大師引釋論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大乘經以實
相印為經正體。無量功德共莊嚴之。種種眾行而歸
趣之。言說問答而詮辨之。譬眾星之環北辰。如萬流
之宗東海。故以實相為經體也。書家解禮者訓體也。
體有尊卑長幼。君父之體尊。臣子之體賤。當知體禮
之釋是貴極之稱也。復次體是底也。窮源極底理盡
淵府。究暢實際乃名為底。釋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
底。故以底釋體也。復次體是達義。得此體意通達無
壅。如風行空中一切無障礙。一切異名別說皆與實
相不相違背。釋論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故以
體達釋經體也。次出此經別名者。諸大乘經雖通以
實相而為正體。然實相體通遍受眾號。故釋論云。般
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若能以實相而定諸名。則名
無不圓。義無不實。故四明云。毗盧遮那遍一切處。一
切諸法無非佛法。是則世出世間二死五住。至[鞥-合+白-日+田]茘
多蠢動蜎飛五無間等。若因若果。無非圓極第一義
諦。故此諸名皆實不虗。五住二死等尚是實相異名。
況實際等諸名非實相乎。故天台釋諸大乘經體。有
時亦就別名而辨。如觀音玄以靈智合法身為體。光
明玄以法性為體等。然則今經之體。於此通別兩楹
必何所歸。古之宗台教而解釋此經者不下十餘家。
[003-0025b]
於立五重玄義之所及見者唯孤山圓師之經疏。吳
興岳師之說題。孤山則以常住真心為體。吳興則以
空如來藏為體。雖涇渭分清蘭蕙競秀。然於中間所
得偏正亦或不無容議。如孤山以常住真心為體。謂
此經正宗之首。佛告阿難。當知一切眾生生死相續。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
故有輪轉。然依此而立是得經之正體者也。但不應
云經文顯云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安得不以此為體。
今謂。若顯言其體而便立為體者。且經中處處言體。
如首卷云。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二卷云。元是菩
提妙淨明體。又云。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此皆經文顯
言其體。何獨捨彼而取此乎。吳興以空如來藏為體
者。謂如來藏是經之盛談故也。若以經之盛談宜立
為體者。一經始末無非常體常宗之詮表。是則常住
真心其談尤盛。烏得晦其義而獨取於言乎。須知常
住真心即空如來藏也。經云。空如來藏等七種稱謂
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此其
是矣。是知若以常心為體。名義俱正。常住體遍無所
不攝。今還雙收二家。正以常住真心為體。旁取如來
藏文釋義。以常住真心為體則有多意。一是經之首
領。如經初發軫即云。一切眾生不知常住真心性淨
明體故。二是經之盛談。如屈指飛光驗見不動觀河
之見童[髟/老]不遷。訖第四卷皆明常住真心故。三以智
驗諦。蓋體是如來妙智究盡之法。既云我以妙明不
[003-0025c]
滅不生合如來藏能究盡者。既是常住所究盡者安
得不常。四以宗驗體。蓋體是宗之所歸。宗常體亦宜
常。經云。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不生不
滅之果無有是處。因果之宗既須常住。所歸之體安
得不常。又當機發行之由具圓通常三義。彌須以常
住真心為體矣。言通取如來藏文釋義者。蓋常住真
心是一切法之總體。離常心無諸法可論。離諸法亦
無常心可論。故經云。如來常說諸法唯心所現。一切
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又云。我常說言色心諸緣
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
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
寶明妙性認悟中迷。又云。此見及緣皆是菩提妙淨
明體云云。良由實相真心具足諸法。諸法法爾。性本
無生。故如來藏文中。廣約陰入處界以明常住妙明
不動周圓之義。苟非具足諸法性本無生難以銷會
此語。然彼四科。文雖浩汗義猶總略。惟七大之文則
備明常住真心的義。所謂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
本然周遍法界是也。蓋竪窮三世不生不滅之謂常。
橫亘十虗無去無來之謂住。體性清淨不受妄染之
謂真。今言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夫清淨即體性清淨。
不受妄染也。本然即竪窮三世。不生不滅也。周遍法
界即橫亘十虗。無去無來也。一大既然餘大亦爾。以
後驗前即何之四科。所謂常住妙明等亦從而可知
矣。問七大之文。前四乃對空而辨。曰性色真空性空
[003-0026a]
真色等。第五空大乃對覺而辨。曰性覺真空性空真
覺。第六見大乃對覺明而辨。曰性見覺明覺精明見。
第七識大又乃對明知而辨。曰性識明知覺明真識。
如此對辨不同其說何也。答此由眾生無始迷真覺
以為根識。局內身以遺外境。對空色以分大小。如經
所謂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
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
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虗空
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百千澄清大海棄之
惟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如來憐愍斯輩
將為指迷而即悟。故必自淺以之深。先以無邊之虗
空對辨有邊之四大。故往復言之。而曰性色真空性
空真色。乃至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所以然者。地大之
色堅質而有方所者也。虗空融通故無方所矣。水火
風大搖動而有生滅者也。虗空恒然故無搖動矣。凡
有生滅去來則有虗妄。無生滅去來故性真圓融矣。
今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猶言空性色亦性空真色
亦真。色之與空本無差別。故於第五空大文中而和
會云。若此虗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
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
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虗空為出為入
為非出入。是則四大與空均一常住。相雖似異性乃
元同。莫不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稱之為大不亦宜乎。
復次色空之常遍雖融。身境之無差未會故。又於空
[003-0026b]
大文中而云性真覺空性空真覺。所言覺者。通而言
之即根與識也。所以空覺相對而辨者。夫根識有覺
知者也。虗空無覺知者也。事固如是理實不然。故往
復言之。而曰性覺真空性空真覺。猶言覺性空亦性
覺真空亦真。空之與覺元無殊異故。於見大文中而
和會云。若見聞知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虗
空并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
藏本無生滅。斯則以根識均虗空。豈唯虗空非無情
而地水火風亦非無情。以虗空均根識。豈唯虗空常
遍而根識亦常遍也。稱之為大不亦宜乎。復次內外
既會身境圓融。然於真妄兩途情執猶云冠履故。又
於見識兩大文中。而云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性識明
知覺明真識。性見明見清淨六根也。覺明覺精眾生
六受用根也。性識真識八識九識也。明知覺明六識
七識也。此皆全體起用全用在體。故往復言之。若此
所以。古德云。約諸識門雖一多不定。皆是體用緣起
本末相收。從本向末寂而常用。從末向本用而常寂。
寂而常用故靜而不結。用而常寂故動而不亂。靜而
不結故真如是緣起。動而不亂故緣起是真如。真如
是緣起故無涅槃不生死。即八九為六七。緣起是真
如故無生死不涅槃。即六七為八九。無涅槃不生死
故法界皆生死。無生死不涅槃故法界皆涅槃云云
識既如是根亦復然。豈唯六根。即向之五大莫不體
用相即。以三界唯心一切惟識故。故於識大文中而
[003-0026c]
和會云。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
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虗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
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夫諸法真常圓會若此。
稱之為大不亦宜乎。是以聖言至此詮理既極。當機
氷執情亦泮然。故經敘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
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
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
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反
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虗空中吹一微塵若存
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
妙心常住不滅。觀斯妙悟。驗前圓詮。豈唯見藏性
會通之玄。抑以知經體性具之妙。由數來所宣惟明
藏性。欲委常住尚須義求。今此敘悟乃云。一切世間
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洎乎結文又云。獲本
妙心常住不滅。豈非為其常住真心性具諸法。即此
諸法性本無生。而謂之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乎。是故
今經之體其義遍圓。前曰雙收二家義又見乎此也。
問常住真心理固若是。即事而騐可得示乎。答根塵
識三理雖常住。即事而騐難可畢指。良由眾生循業
既久情器確分。即鼻舌諸根尚不及牛馬。矧六塵乎。
今擇其目前可以對[改-己+易]即法易乎。直指唯耳根及以
眼根。庶幾可以為似。雖曰眼根明前不明後四維虧
一半。觀其見性洞然。而於不滅不生之義猶不假乎
晏居而辨。似有愈於耳根者。今撮其樞要而言之。如
[003-0027a]
經。初以盲人矚暗喻見非眼之後。如來將示阿難此
見不生滅地。乃先以客塵之義而問之言。我初成道。
於鹿苑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
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
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時憍陳如起立白佛。我今長
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
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
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
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陽昇天。光
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虗空寂然。如
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
言如是。憍陳如所言。客塵乃喻煩惱生滅之法也。
主之與空乃喻不生滅常住真心也。陳如之答既已
了然。即此可以親示阿難客塵主空之義。是故經云。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
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
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
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
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言
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
為無住。佛言如是。如來于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
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
難又則迴首左盻。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
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
[003-0027b]
搖動。阿難汝盻佛光左右頭動。為汝頭動。為復見動。
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
如是。阿難所答。我見如來手自開合。即客義也。非
我見性有開有合。即主義也。我頭自動。塵義也。而我
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空義也。當機領解既已親
切。於是如來普告大眾云。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
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搖動見無
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
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
行事。蓋曰汝觀阿難頭自搖動豈非塵乎。見無所動
豈非空乎。如來手自開合豈非客乎。阿難見無舒卷
豈非主乎。是則主之與空不生滅義。阿難既然。人固
有之。誠宜即此非動而體悟真常。云何汝今以動為
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
事乎。且有動之身非真身也。有動之境非真境也。今
人者以之為身。以之為境。所謂性心失真。認物為己
輪迴是中自取流轉矣。此中及下文。印匿王觀河之
見垂手無遺。悉是明見性不生滅義。然下文雖以六
十年觀河之見騐其不遷。而於直指見性之義猶似
太緩。不若此間屈指飛光騐見不動。乃目前對[改-己+易]之
事。而常住深旨易為領略。學人於此切宜自騐。弗效
貧人數他財寶。古師云。此寄觕相密談真見。分別顯
了並在後文。此言似太容易。智者勘之。經文繼此辨
於八還。擇於諸物。洞視十方。非舒非縮等。是明見性
[003-0027c]
周遍也。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
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華本
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淨妙明體。云何於中有
是非是等去。是明見性真淨也。然見性之妙常則必
徧必淨。但言不頓彰。是故有此次第大歸。自首卷盲
人矚暗訖第二卷。辨見性非和不和。悉是明見性常
住真淨之義。蓋見性洞然易乎直指故也。若耳根常
住真淨之義則備明於第六卷。文殊選圓通偈云。聲
有亦非生聲無亦非滅此則常真實。即聞性不生滅
也。十方俱擊鼓十處一齊聞此則圓真實。即聞性周
遍也。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此則通真實。即聞性
真淨也。此皆就凡夫迷事以指悟理。行人苟能即此
常徧而擴充之。功用轉深則德量轉勝。經體之妙當
不逾於見聞矣。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身心圓明
不動道場。於一毛端現寶王剎。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此其效也。第三以別合通者。諸經通以諸法實相為
經正體。今經別以常住真心為體。名雖有別。義則不
殊。如法華方便品長行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
實相。偈頌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世間相即諸
法也。常住即實相也。今經始標常住真心。下文乃廣
明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此與法華世間相
常義同。是故雖以常住真心為體。義實同乎諸法實
相。此之妙體橫亘十虗無去無來。即天台所謂體者
禮也。體有尊卑。君父之體尊。臣子之體賤。當知體禮
[003-0028a]
之釋是貴極之稱也。此之妙體竪窮三世不生不滅。
即天台所謂體是底義。窮源極底理盡淵府究暢實
際乃名為底也。此之妙體性體清淨不受妄染。即天
台所謂體是達義。得此體意通達無壅如風行空中
一切無障礙也。復次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等。
體底也。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等。體達也。如來
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體禮也。復次耳根
圓通具圓通常三義。圓體禮也。通體達也。常體底也。
體禮是法身德。體底是般若德。體達是解脫德。若以
三德分對五章。名章總三德教相說三德。體章別在
法身。宗章別在般若。用章別在解脫。今體章別在法
身。而明體底體達者。妙宗所謂空即中故故般若德
是法身底。假即中故故解脫德是一切法自在之體云云


三明宗


大章第三明宗者。妙玄云。宗者修行之喉襟。顯體之
要蹊。如梁柱持屋結網綱維。提維則目動。梁安則桷
存。蓋因果之宗是一經顯體之要故也。釋此為二。初
簡宗體。次正明宗。簡宗體者。妙玄云。有人言。宗即是
體。體即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致既是因果。因果即
二。理體非因非果。體即不二。體若是二體即非體。體
若不二體即非宗。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宗若是二宗
即非體。云何而言體即是宗宗即是體。又梁柱是屋
綱維。屋空是梁柱所取。不應以梁柱是屋空屋空是
梁柱。宗體若一其過如是。又宗體異者則二法孤調。
宗非顯體之宗。體非宗家之體。宗非顯體之宗則邪
[003-0028b]
倒無印。體非宗家之體則體狹不周。離法性外別有
因果。宗體若異其過如是。今言不異而異故有宗。不
一而一故有體。釋論云。離諸法實相餘皆魔事。普賢
觀經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諸法實相
是。即其義也。當知實相體通而非因果。行始辨因。行
終論果。是則諸大乘經皆以實相因果為經宗要也。
次正明宗者。諸大乘經雖通以實相因果為經宗要。
但因果體通而遍應眾號。如觀經疏。以修心妙觀感
四淨土為經宗要。修心妙觀實相因也。四種淨土實
相果也。今經云。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
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若於
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之果
無有是處。此義正同普賢觀經大乘因果皆是實相。
然通義若此。別義云何。昔孤山圓師甞判此經。以圓
通妙定為宗。蓋的取觀音耳根圓通。通取一經所明
定行。雲間師。則以楞嚴妙定為宗。謂阿難始以三止
為請。故經之初後非談空假即說中道。此為宗要。今
觀二師所立。雖俱得其旨。然皆有義無文。悉非經之
正意。其正意者乃佛之知見也。以此為宗。不唯攝法
周備。文義亦復顯然。如經初如來首告之云。一切眾
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徵心之
初。如來問云。惟心與目今何所在。當機復請云。發妙
明心開我道眼。如來許云。令諸眾生獲妙微密性淨
明心得清淨眼。四卷斥凡小云。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003-0028c]
阿難請入華屋云。得陀羅尼入佛知見。如來答云。汝
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
心。五卷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此等經文。凡若干處。顯言知見體用。復次知見乃是
略舉。備必六根。故經云。令汝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
非他物。然根必對境。對必發識。是以經中前之四卷
明體。廣約陰入處界及以七大以明常住真心。下文
明宗。亦各以體中一法以陳圓通。故有二十五聖之
多以明佛之知見。故經云。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
修行皆得圓滿菩提。此等經義。皆所以顯詮佛之知
見也。言攝法周備者。如知見既備六根。則耳根在其
中矣。既曰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此則六根通須首楞
大定為本。謂之佛之知見也。故阿難經初有通別兩
請。如來下文亦有通別兩答。自徵心訖自證。皆所以
答通請奢摩他也。請入華屋訖選圓通。皆所以答別
請最初方便也。然答別之中。雖正意在別。而意亦兼
通。如初心二決定義云。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云云。此
則意令依常住真心以修大定。乃通義也。次云汝等
云云。此則意令即六根降伏煩惱。乃別義也。又此二
決定義乃應前二種根本而說。彼云。一者無始生死
根本。即第二決定也。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
即第一決定也。須知一經所詮不出二種決定。如來
乃先立二種根本。是則一經大旨於首卷中先已舉
似。後之經文。不過敷陳委悉二決定之義耳。又二種
[003-0029a]
根本決定。亦是總答阿難通別兩請。第一根本及第
二決定答別也。第二根本及第一決定答通也。所以
阿難必通別兩請如來必通別兩答者。蓋通若無別。
則通無所入之門。別若無通。則別為事相之行。如世
人誰無六根。由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諸佛豈無六根。
由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如人有目日光明照乃能見
種種色也。問若以佛之知見為宗者。則佛勑文殊選
擇耳根又何所謂。答佛所以命文殊惟選耳根者。蓋
入道雖有多門初心豈能遍入。故令但於一門深入。
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然於所入一門又必
有要。苟得其要。則與不圓根日劫相倍。此方眾生餘
根識鈍惟耳根最利。故文殊順機選之以此耳根圓
通為入佛知見之要門。非謂圓通但只耳根而已。此
與摩訶止觀初心修觀必先內心。故於三科揀却界
入。復於五陰又除前四的取識陰為所觀境。如去丈
就尺去尺就寸。伐樹得根灸病得穴千枝百病自然
銷殞大同小異。所以異者。彼觀第六識成圓妙三諦。
此觀耳根以入圓通。所觀之境雖異。其於所顯之理
又則一也。今釋此取意為二。初順機對待以明耳根。
次順理絕待以明諸境。初順機對待以明耳根者。所
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地實於聞中
入。聞即耳根。以耳根為所觀之境而入圓通。故觀音
自敘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然耳根為境。必云何觀
之而能入流亡所。須知今明宗者能觀之觀也。向明
[003-0029b]
體者所觀之境也。而觀依境發。境資觀顯。此中略不
言入流工夫者。為已備於前文故也。故入流之旨其
法無他。但初於聞中稱性觀此耳根本理如是常住
如是真淨。即是入流。言流者乃圓通之異稱也。不入
流則已。若能入流即已亡所。以聲處是耳處故。是則
凡言有聲塵之所者因循聲而流轉故也。既入圓通
何容有所。問若體此耳根常住真淨即是入於圓通。
則根塵識三皆可等入。又何貴於耳根。答根塵識三
雖皆常住。秪可隨佛正教之量皈依仰信。實非眾生
所有智分。若耳根常住真淨。就眾生現量而示其理
灼然故。文殊偈云。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
擊皷十處一齊聞此則圓真實。隔垣聽音響遐邇俱
可聞此則通真實。聲無亦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
圓離此則常真實。常真實常也。圓真實住也。通真實
即也。此數偈不唯可以騐耳根本理圓妙。行者亦宜
持此以資圓修。如人靜居之時。隨其音聲發於何方。
應於障外或動或靜。而吾之聞性圓通常住於此。彌
可資而得矣。經云。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又云此
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深有意乎其言之也。下言所
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者。所謂流既入矣則返
流全一能所都亡。妙淨明心迥然獨脫。皆自然而然。
妙證一時不容前後而經方言如是漸增等者。有以
見語言文字不足以載道者蓋在乎此。學者殆不可
以次第取思議會。其於此理殆庶幾焉。問前云。六根
[003-0029c]
通以首楞大定為本而為佛之知見。今云。入流之旨
其法無他。但體此耳根常住真淨即是入流。且與前
釋名中奢摩他等云何會合。答觀子之問。似必以止
而止其動必以觀而觀其昏方曰修於止觀。亦必曰
以空而破其有以假而破其無以中而泯其邊方曰
修於三觀。即世人之忽視圓頓止觀類若是也。若然
則纓絡初地之修三觀。此經始終之修奢摩。皆成有
作。何名聖階。須知夫止觀者。無妄名止。不昏名觀。明
靜寂照定慧之異稱也。如方其入流之時胷中稍有
一絲情繫。則彼聞性莫得其圓通且常矣。烏足以為
入流乎。故善入流者。當是時根塵逈脫獨露真常。知
滅對遺惺惺寂寂。如偈所謂。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
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虗空矣。何止觀而不在乎。又
復應知法本非空非假亦非非空假。秪由法性絕待
就此寓名為中。秪由法性無染就此寓名為空。秪由
法性具足諸法就此寓名為假。只一法性即絕待即
無妄即具法。如摩尼寶珠即瑩徹即具寶即體圓。雖
三宛然而是一珠。雖是一珠而三宛然。耳根圓通亦
復如是。十方俱繫皷十處一齊聞。就此絕待說名為
中。能觀此圓是觀中道。故經云。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就此無礙說名為空。能觀
此通是觀真空。故經云。盡聞不住覺所覺空。聲無亦
非滅聲有亦非生。就此無生說名為有。能觀此常是
觀妙有。故經云。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天台云。全由性
[003-0030a]
具實匪修成。不其然乎。此猶約不次中說於次第。若
不次不次說者。舉圓必通必常。舉通必圓必常。舉常
必圓必通。是故返聞之時但觀其圓。則通之與常皆
在是矣。故觀音云。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
入流相得三摩地。又云。我由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
名遍十方界。此乃稱性而觀絕待而照。天台云。圓人
始終皆以中觀為體。此經初信云。即以此心中中流
入。如來彰自證云。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
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二决定云。依不生滅圓湛性
成以湛旋其虗妄滅生。皆此意也。此之妙觀。照而常
寂。亦名息二邊分別止。一切妄思由體此而息。亦名
體真止。亦名空觀。隨聞一切音聲達此聲處全是耳
處。以聞性圓故。亦名方便隨緣止。亦名假觀。此乃即
觀之止。即止之觀。即中道之空假。即空假之中道也。
入流之時。五住磐石砂礫一切休息。名止息止。心緣
中道入實相慧。名停止止。實相之慧即非止非不上
云云。偈云。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又
云。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旨歸於此。問經中
入流亡所。古人有以法性流釋之。或言聖流之流。栢
庭揀云。然皆通而未的不當經旨。以今言之。此一流
字正指耳根聞機所在。至微至極。間不容髮。差之毫
釐失之千里。今論圓通常云。秪由法性絕待說名為
中。何與栢庭所立頓相反耶。答夫法性者有通有別。
通謂諸法同以一真法界為性。別謂諸法各有自性。
[003-0030b]
然諸法是一真法界本有。即通是別。即別是通。故無
通不別無別不通。是以。一真法界之性圓通常。諸法
之性亦莫不皆圓通常。他乃混以法性流釋。故揀云。
通而不的。今則的指耳根法性。即圓通常正在其所
取。不在其所揀也。問天台明法性有三種。一曰性體。
此當正因。二曰性量。此當了因。三曰性具。此當緣因。
今觀耳根圓通。於三性中為觀何性。答夫耳根者。本
無明生死之法。以由性具故能當體即圓通常。圓通
常即性體性量。今則稱此而觀。乃即性具觀性體性
量也。問若性具者必生佛互具根塵互攝。在今耳根
其義云何。答性具之法有自有他。自心生佛。他心生
佛。只此耳根靡不畢具。耳根圓通常。自他生佛亦圓
通常。故曰陰入處界本如來藏。又曰。清淨本然周遍
法界。譬如一室千燈彼彼互具彼彼互遍故。今只觀
耳根。而自他生佛莫不等觀。故觀音妙證之時。而云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上合十方諸佛同一覺心。下合
六道眾生同一悲仰。頓獲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
思議。若不修時。一念頓觀果地何能頓合生佛。又若
自心不具己他生佛。則三十二應等皆成作意神通。
須知。此云合者即前不生不滅合如來藏十界三諦
也。稱性而修名之為合。背性而修名為不合。覽教之
者故宜會通。耳根圓通竟。次順理絕待以明諸境者。
所謂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
方便也。此中絕待須明兩意。一順耳根之理以論絕
[003-0030c]
待。次順諸境之理以論絕待。初意者。前之耳根既圓
通常。若此則當體法界攝法無餘。未甞有一法非耳
根圓通所在。故善入流者奚惟觀聲處。即耳處味處
香處根處識處乃至七大皆可入耳門圓照三昧。離
耳根圓通外更無他法可得。故云絕待。次順諸境之
理以明絕待者。前之絕待傍兼而已。若正論者。一切
諸法莫非圓通。故陰入處界皆云本如來藏常住妙
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不動周圓圓也。妙真如性通
也。常住妙明常也。七大云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周遍
法界圓也。清淨通也。本然常也。又一二卷中顯示見
性周遍圓也。非舒非縮通也。屈指飛光騐見不動常
也。是故以理言之無非圓通。豈獨耳根之可取餘境
之可去乎。但此方眾生餘根識鈍耳根最利故。佛順
初機勑文殊選之。故諸聖亦不一槩稱理陳述。蓋遵
佛勑所謂汝等最初悟十八界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之意耳。但眾生心病既多。療治難專一藥。即世人之
善攝生者尚能導養得所。矧學佛之知善權者乎。且
此經未來人亦得道。應病順習豈得必拘。是故逆取
經宗載伸兩意。一順經文。二順藏理。順經文則二十
四門大小有殊。順藏理則陰入處界一味平等。何則。
蓋世尊既命各述最初所悟方便。則諸聖宜遵佛勑。
隨以本時所悟而宣故。經二十五門大小偏圓條然
有異。此義皎然。固無足以開權未開而為紛紛之競
矣。今之所釋意存修入。合順藏理以闢圓門。順經文
[003-0031a]
已如諸解所釋。順藏理今略明之。大意為二。一縮法
併義。二正明諸門。縮法併義者。若二十四門逐一分
釋則似文繁。單明一十八界則似義闕。故縮地水火
風空五大以入六塵。縮見大以入六根。縮識大以入
六識。秪作三科而釋併七大。如來藏性色真空等義。
以例三科而解。文約既盡。義深且明。況界以大為體。
大與界同義。故縮之併之。行者苟能持此縮併文義
以歷六根。則雖剎剎塵塵皆斯妙觀矣。又何直於二
十五門而已哉。次正明諸門為三。初六塵。次六根。三
六識。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也。數雖秪六。義各有三。
所謂違色順色非違非順之色。乃至違法順法非違
非順之法。不可意者為違。可意者為順。非可意非不
可意者為非違非順。眾生日用目之所覩乃至意之
所知不出此法。由眾生盲瞑不了此法其相虗假其
性乃真。所以執之以為實有。於是逢可意之色。乃至
逢可意之法。即起貪愛。逢不可意之色。乃至逢不可
意之法。即起嗔恚。逢非可意非不可意之色。乃至逢
非可意非不可意之法。即瞢然無記。此之三毒諸惑
根本。根本既立技末浩然。流浪生死莫之遏絕。今之
行人既聞圓理。逢此等境即當了達。法無自性。當體
我心。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乃至性法真空性空真法。
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無能無所。非有非無。若逢違順
之境。以此稱性三止而止息之。則貪嗔之心預能降
伏。若逢非違非順之境。以此稱性三觀而照了之。則
[003-0031b]
無記之心預得破除。次六根者。非取浮塵根以為根
體。乃取能見能聞勝義之根。此之六根。乃眼因明暗。
耳因動靜。鼻因通塞。舌因甘淡。身因離合。意因生滅。
吸此塵象以為見聞嗅嘗覺知之性。離此諸塵畢竟
無體。眾生不了。謂能見聞。取境發識念念執著流浪
生死不能斷除。今之行人。既聞圓理。於此諸根即當
了達。法無自性當體我心。性見覺明覺精明見。乃至
性知覺明覺精明知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無能無所
非有非無。若因明暗生眼見時。乃至生滅生意知時。
以此稱性三止而止息之。則善惡之心不能生起。若
明暗等滅見亦隨滅。乃至生滅滅時意亦隨滅。以此
稱性三觀而照了之。則無記之心預得破除。三六識
者。謂眾生日用根塵相對即有心起。取境分別名之
為識。此之六識。乃眼色為緣生於眼識。乃至意法為
緣生於意識。離此根塵本無自體。眾生不了謂為我
心。念念分別。心心生滅。致羅生死無有盡期。今之行
人。既知圓理。於此六識即當了達。識無自性當體妙
心。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周遍法界。若根塵
緣起生分別時。以此稱性三止而停止之。如此等心
即得併息。若根塵緣離生無記時。以此稱性三觀而
照了之。此無記心即得破除。此妙奢摩他是金剛王
寶覺。諸塵勞門擬之即銷。行者自當取意而修。不暇
多云矣。問耳門三昧與餘三昧相比較量勝劣有幾。
答耳根圓通勝妙甚多。今以要求大略有二。蓋圓修
[003-0031c]
法門。一須因果名目相應。一須淺深可以長修。因果
相應者。如經云。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若於
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
是處。且經言。果地覺中有七種名。所謂菩提。涅槃。真
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
謂雖別。莫不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
壞。今觀二十五聖因地發心。唯觀音耳門三昧具圓
通常。與果地覺名目相應。其餘三昧或得其一不得
其二。況復具三。如二十四中擇其利者則眼根為上。
若相與比較。惟屈指飛光騐見不動正與耳根擊鐘
騐常相類。若論圓通。眼根則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
後四維虧一半。及不能觀於障外。非如耳根十方俱
擊皷十處一齊聞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故眼見
雖得一種常住不壞與果地名目相應。既不得圓之
與通。則果地清淨圓滿之德又不能與之相應矣。又
復應知。今耳根圓通十方俱擊皷十處一齊聞。即果
地大圓鏡智也。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即空如來
藏也。聲無亦非滅聲有亦非生。即真如佛性菴摩羅
識也。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虗空。即菩提涅槃也。又耳
根三昧。若以題中大佛會通者。十方俱擊皷十處一
齊聞。即大取包括法身法界遍一切處。是廣大義也。
聲無亦非滅聲有亦非生。即多取含攝報身智境照
發相應不可窮盡。是含攝義也。隔垣聽音響遐邇俱
可聞。即勝取秀出應身自在無能遏絕。是勝出義也。
[003-0032a]
乃至十種大義十種三法一一會通可知。是故耳根
三昧若總若別皆與果位相應。次淺深長修者。其餘
法門或淺位可修深位不可。如優波尼沙陀修不淨
觀等。或深位可修淺位不可。如普賢心聞洞十方生
於大因力等。故文殊揀云。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力
即事捨塵勞非是長修學淺深同說法。今耳根三昧
具圓通常。初心修此尚與極果名目相應。況其餘深
位乎。故結位中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
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
次深入。普賢觀經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
者諸法實相是。於茲見矣。


四論用


大章第四明用者。天台云。用是佛之妙能經之勝用。
滅惡生善為經力用。滅惡故言力。生善故言用。滅惡
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舉。具論必備也。舊或以
破疑生信為此經力用。此濫同法華。孤山以返妄歸
真為用。以經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悉皆消殞
故。此說宗之力用可爾。若當章明義則又不然。何者。
以妙玄揀宗用中云。宗亦有用。用亦有宗。宗用非用
用。用用非宗用。用宗非宗宗。宗宗非用宗。宗用者。因
果是宗。因果各有斷伏為用。用有宗者。慈悲為用宗。
斷疑生信為用用。若論於宗。且置斷伏但論因果。今
明於用。但論斷疑生信且置慈悲。孤山返妄歸真
正是宗中因果各有斷伏之用。今章中正意不說宗
用正明用用。宜以破妄知見顯真知見為如來之妙
[003-0032b]
能此經之勝用也。破妄知見是滅惡。顯真知見是生
善。滅惡邊際直至等覺。生善邊際直至妙覺。所謂生
一切善滅一切惡也。故經云。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
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
有輪轉。常住真心唯佛究盡。經之生善生此善也。一
切眾生言該九界。經之滅惡滅此惡也。一經之旨不
出乎此。故於經首提而示之以為下文張本。若分文
段義。則初二兩卷徵心辨見。破妄知見為正。顯真知
見為傍。三四兩卷明如來藏。顯真知見為正。破妄知
見為傍。如仁王王世志在宣文。國亂民離又須先武。
故武王繼文王而興。則先之以征伐。周公輔成王而
治。則先之以禮樂。文武既濟。妙得其宜。經之力用亦
復如是。眾生心病偏執既甚。藥弗瞑眩厥疾不瘳。故
破心極之於在內在外。破見極之於在面在眼。豈大
聖引物入如來藏之本心哉。蓋亦有所不得已而然
也。然於所破雖後深先淺。其為所顯莫不初後俱深。
略如屈指飛光騐見不動。示人真見直指靈源。餘之
旨歸多若是也。問用之力用既聞命矣。宗之力用可
得示乎。答宗中斷伏之義已如釋名斷究竟中說。雖
非此章正意。若欲立名亦可以破妄知見顯真知見
以為力用。如經之後文明地位防陰魔即其事也。
大佛頂首楞嚴經玄義卷第三
[003-003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