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v0087 華嚴略疏卷第一--悟緣 (master)




華嚴略疏卷第一



整理者 悟緣



〔題解〕



《華嚴略疏》,佛經註疏。作者不詳。原著卷數不詳。


本文獻註疏《晉譯華嚴經》,未為我國歷代大藏經所收,
保存在敦煌遺書中。現知存有兩件:一、北敦01053號(辰
53號,縮微膠卷號:80),首殘尾存,尾題:「華嚴略疏卷
第一」。尾有題記:「比丘法淵供養流通。」卷中有朱筆校
改字。所疏自《晉譯華嚴經》的「世間淨眼品第一」(首殘)
至「賢首品第八」。二、斯2694號,首尾俱全,首題:「華
嚴略疏卷第三」,尾題:「略疏卷第三」。尾有題記:「淵
許。」疏銓《晉譯華嚴經》之「十地品第二十二」。兩件遺
書筆跡相同,內容呼應,題記相關,原屬同一部註疏當無疑
問。


本文獻主要提挈《晉譯華嚴》的要點,解釋名相,亦含
有分析科判的內容。從總體看,較為簡明扼要,故謂「略疏」。
但註疏精要,且多依《十地經論》為證,應為地論宗義學高
僧所撰。


本略疏書法簡古,屬南北朝寫本。題記不避唐高祖李淵
之諱;北敦01053號文內又有「盧舍那者,周名清淨圓滿
智」之語,故該略疏的撰寫年代應在北周明帝建國(557)
起至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廢佛前。關於本略疏的作者,
[001-0018a]
因《新編諸宗教藏總錄》、《東域傳燈目錄》、《諸宗章疏錄》
等諸經錄均載有:《華嚴略疏》,四卷,北齊鄴下大覺寺慧光
撰。《續高僧傳》卷二十一《慧光傳》亦載他曾撰《華嚴經
疏》,稱「疏其奧旨而弘演導」。且據現存《華嚴經》之諸
章疏對古來諸疏之科判的介紹,唯有慧光疏之科判與本《略
疏》相符,故曾有研究者認為本略疏系慧光所撰。但本略疏
與署名為「大覺寺沙門惠(慧)光述」的日本寬文時代古抄
《花嚴經義記》卷第一(載《大正藏》第85卷)完全不類,
且慧光(467-537)是北齊僧人,年代略早。故也有研究者
認為本略疏或為北周著名地論師雲華寺釋僧猛(508-590)
所撰。就篇幅而言,本略疏卷三疏釋至「十地品」,文字約
相當於《晉譯華嚴經》的二分之一弱。因此,本略疏原著卷
數可能為六卷左右,與慧光疏也有差距。


自敦煌出土後,日本《大正藏》將斯2694號收入第85
卷。周叔迦於1960年在《現代佛學》上發表北敦01053號
的錄文並附跋文,於錄文中對殘缺的文字及原文的錯誤多有
補正,在跋文中則對該文獻之內容、科判、作者多所研究。


《藏外佛教文獻》第八輯先發表卷一的整理本,卷三的
整理本因故推遲發表。


卷一的底校本如下:


底本:北敦01053號;


校本:甲本:周叔迦錄文,載《現代佛學》1960
年第8期。




[001-0019a]



〔錄文〕




□…□法界境□…□平等。上二直云所為平
等,「無量」已下,正明為□□堅固乘佛智乘為本
故也。


障有二種:初云「離煩惱障」;「其心清淨」者,
離於智障。


煩惱障者有三:四住異心之惑者而浮薄如皮,
礙於真用,故云皮障也。二者膚障,恆沙之惑,曀
理轉深,未盡理原,故云膚障也。三者骨障,無明
住地,大惑之本。曀理深極,故云骨障。


「諸節使山皆已摧滅」者,使乃塵沙,或云有
十,亦可有三,皆能驅馳使人,名為「使」也。五
地已還,斷害伴使,不俱生煩惱,與心為伴也。六
[001-0020a]
地、七地斷於粗使,是即心之惑俱生煩惱也。八地
已上,斷於細使,俱生煩惱上品也。若依毗曇中,
就三界四諦,明九十八使。欲界見諦,有三十二:
苦諦下有十使,集諦有七,滅諦下有七,道諦下有
八。修道中有四使,合有三十六使。色界見諦下有
二十八,苦諦下有九,集諦下有六,滅諦下有六,
道諦下有七。修道中有三,合有三十一使。無色界
見諦下有二十八,苦諦下有九,集諦下有六,滅諦
下有六,道諦下有七。修道中有三,合有三十一使。
總三界五行為九十八使也。見苦斷二十八,見集斷
十九,見滅斷十九,見道斷二十二。


若廣辯其解惑位之高下,但諸大乘經,群籍無
量;對機布教,根教千徒,階位萬品,難可備盡耳。


「覩佛姿顏」已下,總釋上三覩應佛也。


「所以者何」者,所以有此三種得益者何?由
如來大悲,曠劫善攝眾生,稟化來久。故能平等行
成,應物無方,斷障遣使,入佛願海,如《涅槃經》。
[001-0021a]
何以故?如來恩重。三千雖多,恩重難報,義無異
也。


「各隨本行,皆得出要」者,要有五種:一入
住位,出外凡之要;二入初地,出我見之要;三入
六地,出有相之要;四入八地,出無相之要;五入
佛地位,出生滅之要。「要」者,其也。要其遠近,
悉由如來惠光明故。若欲橫對,要乃千徒耳。


「乘解脫力入如來海」者,有二義:一由具前
三德,名乘解脫力;二者據眾要為言,乘無垢解力
入如來智海。故云「於佛法門,悉得自在」也。


列名嘆德既在於上,從「善海摩醯首羅天」已
下,訖「海惠」,第二明獻供也。中有二種意:一料
簡有供、無供之別;二料簡偈中嘆佛數有增減。


初明有供、無供之別者,自下一十八眾,皆有
所賷,隱而不列;餘有二十眾者,明獻供也。而供
有二種,所謂財、法。財有內、外,法有理、教。
此十大天王皆就所得法門說偈嘆佛。即用嘆佛顯
理,利益眾生,稱悅聖意,故稱「供」也。如食怡
悅神性,保安器度故也。


第二明偈中嘆佛數有增減者,自下與偈誦前所
得法門,明義對機,廣略有別。初首羅二十行,果
實十九偈,遍淨二十二,光音二十偈,大梵十六行,
自在二十偈,化樂二十二,兜率十六偈,夜摩十六
行,帝釋二十偈,日天二十二,月天十六偈,持國
[001-0022a]
二十行,鳩槃二十偈,博叉二十行,毗沙十六偈,
力士二十行,普賢二十偈,海惠十九行,諸王不說
偈。偈既多少不同,頌上法門亦有廣略。或一偈頌
上一法門,或有二偈頌上一法門,或有三偈頌上一
法門。雖初一王說偈,皆通頌諸王法門義也。


獻法供者,非直以偈為是,上長行十法門中,
各皆解佛功德,證佛所證,乘佛所乘,其德與普賢
不異。今但云各嘆所得法門者,欲彰法門無邊,證
人無限,是故各互舉一相,豈無總持三世平等解也。


如總嘆中以具總顯:「首羅天於法界虛空寂靜
方便光明法門而得自在」。「法界」者,一切萬法色
心無作,善惡無記,若有若無,一切所為智知,皆
為法界也。「虛空寂靜」者,實智也;「方便光明」
者,方便行也。於空有中生,智用自在,名「法門」
也。「法門」者,宜以總容別,以總為門。今此唯
以教能詮理,理能通解,解能通人,故為門也。自
下諸門皆爾。


人法雖眾,觀獻法供,並以嘆佛應實二身及以
往因三輪益物為宗。所以而名嘆佛為獻者,食以怡
悅人情,保安器度為義。此感恩重,嘆佛古今因果
理趣,遠悅聖心,保安法身器量,復令眾生得見聞
之益,即是供也。前嘆眾德時,從人向天;此嘆佛
[001-0023a]
德,從天向人。此中亦應有財供,經家略故不顯。
准下諸會,皆具財法,或欲倚互彰名耳。


就中十九番說偈:初首羅、果實、光音、毗沙,
此四皆初嘆法身,後二嘆因也。其餘遍淨、化樂一
十五天等,或顯因在先,果在於後;或在初偈中三、
四乃至七、八前顯其因行,後還嘆果也。首羅中初
十八行嘆果,後二行嘆往因。初十八行中,前二行
嘆法身,次十六行嘆應身。形教及淨土,有所除得。


自下力士、普賢,雖疏中處分,依經二偈頌,
上一章門,與上諸王無異也。力士得示現如來無量
色像法門。外護內,毗偈有二十行。初有六行,嘆
佛身業;次有七行,嘆口業;次有七行,眾生見聞
形教之益,興供養也。普賢是此會稟說之主,成就
十二種不可思議法門。初二為總,前句外化,後句
自行。下十法門,釋前二義。「所謂出生」,初對
一句,釋初外化也;「詣諸佛所」,釋前能入自行
也。「菩薩諸地」已下第二對,初句自行,示現已
下釋外化也。「持諸佛土」已下第三對,初句釋自
行,「一切眾中」已下釋外化。「於一念中」已下
第四對,初句自行;「分別」者,外化也。「其身」
以下第五對,初句自行;「一切」已下外化也。是
十法門,皆具三業自利之物。五中,初具、不具相
對,次因、果相對,三境、智相對,四一念以下劫
[001-0024a]
與諸根依正相對,五身、智相對也。普賢偈有二十
行,初一行嘆佛依正,次半行嘆僧寶充滿,次半行
嘆法寶利物不思議,次九行重嘆佛寶,次三行重嘆
法寶,次二行重嘆僧寶,最後四行結佛、法二寶,
略不結僧寶。


就海惠中有二:初長行,二說偈。長行中有三:
初列佛坐莊嚴具,二列座中大眾,三明獻供。第二
座中有三句:一者總列大眾,二從「其名曰」已下
別列十名,三從「如是」已下還總結。「設諸供養」
已下,第三供獻也。供有二種,初明財供不可稱結;
「彼菩薩」已下九句,即是第二獻法供,亦名列得
道之眾,亦名嘆德。皆嘆自分三業行願,自利之德。
略不顯利他也。故第九句云,是名「供養諸佛」也。
嘆德九句中有三分德:一始分德,二住分德,三滿
分德。「清靜」者,自分德;「於佛」者,他分德;
「悉入」者,教益也。此三為始。「又得」已下,
住分功德。「又得不可思議照明法門」,自分功德;
「正住」已下,共分功德。「三世智地」已下,滿
分功德。「具足」已下,滿分中初句;「無量功德」
已下,滿中第二句;「常行」已下滿中第三句。「悉
已具足」已下,總結前九句也。「大力法愛」者,
八地已上無功用行成,無相之愛,愛而不著也。常
行法界,照萬有也。「畢竟空性」者,照空也。空
[001-0025a]
有解滿,故云具足也。


偈有十九行,直作嘆佛三業,平等益物。初一
行,嘆意業平等,次十二行,嘆身業平等,後六行,
嘆口業平等。皆以利物為宗,即明三輪也。上來至
此,同聞二義,成上生下。既在於上,即是證信序
竟。


動地已下,第二明發起序也,亦名如來序,亦
名經前序。經前何以而來?可有二意:一有機病,
二由大慈。雖有機病,如來無慈,則不動地;諸王
大眾則不興其念請,大眾不集。何得顯其果因行之
義也。以佛慈悲,神力動地;𢝷動眾情,故
有念請,眾集酬答。廣顯果因行利物也。


就中有三:一總列動數,二列數相,三列獻供。
總中復有其三:初顯能動,二「蓮華」已下列所動,
三「六種」已下總列動數也。「所謂」已下別列數
相:謂動、涌、震、吼、起、覺。一中有三:起、
等起、等遍起,乃至於覺。一中有三,三六以為十
八。


「又令一切」已下,第三明獻供也。就中有二:
初明財供,二「從此世界中」已下列得道人。亦名
列法供也。以其證道稱聖意故,名為獻供。財供有
二:一明此方供養,二「一切十方」已下列他方供
養。「各隨其力」者,隨感多少也。
[001-0026a]


法供養中,復有其二:初十句明此方法供,二
「十方一切」已下明他方法供。前此方之中,直作
五對十句:初靜亂相對,二忻厭相對,三怯勇相對,
四證不證相對,五度未度相對。此等十句,皆嘆自
利行願,隱於利他也。




盧舍那佛品第二




盧舍那者,周名清靜圓滿智,與釋迦一佛而異
名。寄化主以彰品目,故曰盧舍那佛品。又云:毗
廬為法,盧舍為報,釋迦為應也。


自下明其正說。此品料簡有二:一望宗遠生起;
二科文解義。遠則有六,科文有三。六義者:一機
法相對,二樂病相當,三意旨相順,四二教相成,
五伏本大解,六悲心故起。二科文解義者,就中有
三周說法:從初已下至「名號」已來,一周略明因
果以勸於時;第二從「名號」已下訖於「十忍」,
第二周廣明因果,以勸於時。第三從「僧祗品」已
下訖於「離世閒品」已下,明結勸修成,顯前二宗,
以益經時。若取法界,重顯因果,許萬舉勸流通。
初番中廣果而略因,第二「名號」廣因而略果,第
三「心王」已下因果俱廣。許是倚互彰義也。


法界重舉者,不異前釋,亦可得名廣略四周說
法,為於利鈍耳。如《大涅槃》,通取陳如三周,因
果無異也。自有異體因果,自有自體因果。然既云
[001-0027a]
自體,寧有因果勝者?但體用互興,無義不攝,德
無不積,故因果殊致。與如佛性涅槃是自體因果,
緣修方便,顯真實體,為異體因果。如金鑛爐冶,
榖禾水土,皆有同異也。然所以先果後因者,勸於
行人忻果行因故也。下廣明因者,勸於行人因圓則
果滿也。若依品初科釋,由是果未竟,「淨行」已
下,始顯因門;「心王」已下,重顯果門;「性起」
已下,顯果正因;「法界」已下,流通也。


就此品中有三分:一從初訖「清淨法輪」已來,
名序分;二從「爾時普賢菩薩承佛神力」已下,明
正說真應圓果,以不思議為宗;三從「乃往過去」
已下,顯證流通也,亦云顯圓果之因也。


初序分之中,凡有六番長行及偈,皆是發起義
也。初長行及偈,明大眾念請;第二長行及偈,直
明放光,意在召眾;第三長行及偈,正明集眾;第
四長行及偈,放眉間光,顯現普賢於十方三業示於
大眾,堪是此會稟資之者;第五長行及偈,明奮迅
菩薩領嘆如來於十方界三輪益物也。第六長行及
偈,明普賢入定受加之義也。
[001-0028a]


若准下諸會,皆有六義:一處所,二獻供,三
集眾,四放光,五說偈,六入定。此中序分應有六
義,與下相似而文小異者,以此念請一長行及偈,
故有八番經文。其八者何?一上道場,即是其處也;
二上顯財法,即是獻供也;三者動地;四明念請;
五者放光;六者集眾;七者說偈;八者入定。此品
通序,如《十地》無異。此道場、獻供、動地等,
即與盧舍一品為通序,與下九會為序。而九會之中,
復別有序、正、流通。如論釋初地八分,前六為序;
近與初地為序,遂通九地為序。而九地之中,復別
為序、正、流通也。「名號品」中,文不具六者,
處等不異於此也;「不思議」已下,不具六者,顯
前略後也。


然此之念請,由上動地、獻供而起。起之所以,
備如前釋。就中有三:一從初已下,明其念請;二
「唯願」已下,請決之辭;三音中說十八行偈,嘆
佛功德。


就前念請之中,問有三十二句。大問有四:初
之九句,問真極圓果;次九句,問應化法身;次十
一句,問應化所被;後三句,問因行也。


初問「佛地」者,總問佛果一切功德安立如地
也。亦可廣生物善如佛地。妙法唯佛所知,故云「境
界」也。大陀羅尼之極,故云「持」。順益理周為
「行」。「無畏」、「三昧」、「自在」已下,為
佛勝等也。「示現菩提」已下,應道八相也。六根
者,應身也。「光明音聲」者,聲光益物也。諸「佛
[001-0029a]
智海」已下,就應化所及為問也。「佛智海」者,
舉智以明所知也。「世界」者,眾生所依也。「眾
生海」者,語等正報也。「法界方便海」者,巧化
之極也。「佛海」者,舉主以明所化也。「波羅蜜
海」者,化周彼岸也。「法門海」者,軌誥無方,
皆為通化,故名法門。現八相等為「化身海」,亦
可魔㝹魔身也。「名號」、「壽量」海者,如
此名號品、壽命品說,真果圓妙,眾聖所歸,故先
問焉。


有真必應,故次問應。有應必有所化,故次問
化之所及也。此果真應,必有其因,故次問行也。
因雖無量,略問於二。言「一切菩薩所修海」者,
據滿足因也;「發大乘心」者,據初心也。初心是
難,故別問焉。亦以圓果由於因備,因備由於初心,
故問然也。


下答中,先答真中九句,十世界海已下答應九
句,即並答所被十句也。「最後乃往」已下,答因
三句也。然則一部之始終皆答上疑。但後雖有諸菩
薩重問,大旨多同於此。是以訖經,多是答前後問
也。雖處異眾殊,而見聞是同;共為一部,故得通
答。亦可為於利根一周答。上根領解,中下之流由
自未悟,是故諸菩薩等更須重問。問辭無別,答亦
如前。如似涅槃,再周明常,亦復無妨。總別問答,
並通任情也。所以供養具中復說偈問者,明上諸菩
[001-0030a]
薩疑問情殷,故能感瑞。令供具之中,出自然音而
請也。亦以疑念之門,唯可如來玄鋻;自餘諸眾,
何容得知。故令供具表上疑問,普令大眾渴仰聖答
也。


偈有十八行。前六偈嘆請,後十二行頌前大眾
疑念之事。偈中亦問三十二事,但與長行疑問中前
後廣略,名句小異,宗無二也。


從「即於面門」已下,八中第五。長行及偈,
放光召集他方眾也。中有二分:初明放光召眾;二
從「佛神力」已下,說偈嘆佛。


初中四句:一云知初心;二光出所從;三列光
之數相,有十種也。四列他方見此面門及齒間者,
明教有總別也。所以面門及齒間者,表明多以言教
為佛事也。如來佛事者,多以面門放光;《涅槃》口
光者,止章斷句也。


偈有十九行,中有二義:初十偈明讚佛德,後
九偈勸勅聽也。


從「爾時蓮華藏世界」已下,第六長行及偈,
明他方眾集也。前直放光,遍照十方;此明因光新
眾集也。就中有二:初長行列十方新眾因光來集;
二光中說二十偈嘆德。


初眾集中有二:初明別列十方眾集;二「各有
十億」已下,總結眾集也,亦名嘆德也。就一方中
有八句:一列世界海名,二列佛剎名,三顯佛號,
[001-0031a]
四列菩薩,五為佛光開覺,六明菩薩眷屬,七明獻
供,八隨方就坐。十方皆爾也。


就第二結嘆之中復有二:一從「如是」已下總
結嘆眾集,並列財法供養眷屬等;二明佛益物之方,
「九種教化」已下是也。初化功之中總結上別:先
列塵數世界海,次列菩薩,次列妙雲,次列淨光,
次列菩提,次列其道,次列眾生。此之八句,皆云
塵數也。即是嘆德不可思議事。


取九種法門教化者,始從凡夫,終於十地,是
所化眾生也。自下有九種化宜,六種對治,深淺難
測,且復約位為九耳。就中大判為三:初三法門化
地前,化內外凡夫也;次三法門化初地已上、七地
已還,三忍位人也;後三法門,化八地已上、終於
十地,二忍位人也。初三中,一法門在外凡之始,
邪定聚人也;第二法門外凡之終,不定聚人也;第
三法門內凡之位,三賢菩薩,正定聚人也。次三法
門者,初一法門位在三地已還,信忍行人也;第二
法門位在六地已還,順忍行人也;第三法門位在七
地,無生忍下品也。後三法門者,初一位在八地,
第二位在九地,第三位在十地也。教門對機,理自
萬差,寧可復顯,且寄大況,約之為九可以。是以
具收也。


上云九種,是化儀方軌。自下六種對治,是第
二受化者蒙利也。初功德能對治外凡眾生也。第二
[001-0032a]
功德能對治內凡夫人也。此之二句,總九句中初三
化門,地前內外凡夫為二也。第三功能者對治六地
已還,為聲聞也。第四功能對治七地,為緣覺也。
此二功能收前三忍菩薩,約之為二也。第五功能者
對治八地、九地無生忍中上也。第六功能者對治十
地大寂忍下品也。與佛同照,故云盧舍那佛願性海
中也。此二收上後三化門,以為二也。


若以實三乘者,迴心在於初住,解時種種對治,
釋異於前。初治在外凡,第二在內凡,第三、第四
並在內凡。此對治並在十住位中,亦可配在住行向
也。第五對治在初地已上,終於七地。第六對治八
地以上,終於十地。作此解時,無機不收,無藥不
授,何妨迴小在於三堅也。若依此解,前釋初略而
後廣也:前作二對治為略,地上分四為廣也。今解,
地前作四對治名前廣,地上作二名後略也。雖復六
句廣略不同,以解惑往判,大宗有二:以下下之智,
斷上上之惑;以上上之智,除下下之惑。若論其起,
始微終著,善惡具有。論其斷也,始粗終細,亦通
善惡耳。且據始終起盡而辯,中間對治縛脫,不可
具論。縛解之意,略顯於上也。


第二光中說偈,偈有廿行。中有二義:初有一
十二偈,明功行滿足;次有八行,明神力普遍微塵
毛孔中也。
[001-0033a]


從「爾時世尊欲令一切菩薩大眾」已下,即是
序中第七顯現普賢身相,堪為此會稟說之人也。依
下諸會,即是序中第七,說偈嘆佛也。中間雖有二
菩薩說三長行,即上處偈也。最後四天下一長行者,
結眾集也。


初中有二:一長行,二說偈。長行中有五句:
一明所為;二明放光,即是光之體相;三光所及處;
四現一大蓮華;五現一大菩薩。若依此品,上已有
放光集眾竟,此中更放眉間光者,欲加示普賢,顯
中道義也。顯現普賢收光足下者,表明至極之道,
可傳於下也。第二說偈嘆佛,偈有六行,皆嘆如來
二身,於十方界中現不思議益物也。


從「爾時師子炎光奮迅音」已下,明說偈嘆佛
也,亦云領於十方三業益物也。依下諸會,即是偈
讚之中第二番說偈也。偈有十七行:前三,五言;
後十四,七言也。五七雖殊,並嘆如來十方界說普
賢行三業利物耳。


從「爾時普賢於如來前坐蓮華藏師子坐」已下,
第八普賢入定也。就中有二:初長行,後二十行偈
頌。


長行有二:一明入定,入三昧分是也;二釋入
定,即加分是也。


初入定中有二:一入定並列三昧名如來淨藏;
二列三昧照境,乃至一切佛剎亦同於此。
[001-0034a]


就加分中有三:初加之相。「所謂」已下加之
所為;「與……智」已下正三業加;「普賢菩薩入
此三昧」已下,顯十如來示現三業,此將加相也。
二,「所謂」已下有十句,明加之所為,亦名入定
所為也。第三「與……智」已下,正明加分也。就
前加相之中,內外因緣,有二子句:初云三業加相
「盧舍本願」第一句,通前三業皆是外援句也。又
「汝」已下第二句,內因也。內外因緣有二句也。
若不取三業時,但有內外二句也。就加所為中有十
句:前四句外化,次四句自行,後兩句通化方軌。
就正加之中應有三業,略無初口業也。第二意加之
中有十一句:前五句加世智,次二句加第一義諦智,
後四加化眾生智也。「摩頂」已下第三身加也。


第二偈頌中有二十行:初十一偈嘆普賢三業遍
一切處益物;後九偈請說法也。


如是四天已下第三結上也。


從「爾時普賢」已下,是大段第二正說文也,
亦是品中第二,二正說。有二種釋。一者直作六分:
第一舉十智明圓極妙果,以不思議為宗;第二應用
處所,寄應以顯真也;三名號無邊;四明說法無邊;
五光覺土田,眾生無邊;六明住復顯理。此並是果
道也。
[001-0035a]


復有一解,猶是正宗之說。一往有二:一者五
句領問辭,二者答上問也。五句者:一領依報,二
領正報,三依正合領,四領根性。此四是領上十句
所被及因中三也。五云「三世諸佛」者,領上二九
十八句真應問。告言已,答問也。就中有二:一明
十智,略顯真果。即遠答上問真中九句,亦云舉□顯
用也。二就十世界海已下,廣明應用處所,寄土以
顯應也。應用義邊,即答上應中九句及所被十句處
所也。


「乃往」已下,答因中三句。「十世界海」者,
寄土顯應,寄應顯真,亦云舉用顯體也。就答初真
中有七:一明照境十智,以表真身也;第二出定;
三明列得道人;四列地動;五列獻供;六如來毛頭
光明說偈十四行,並嘆三業遍一切處;七普賢說二
十行偈重顯前旨。依下論釋:上云序分,入定為三
昧分,三業為加分。「普告菩薩大眾」已下即是本
分。前定後偈中已有請分。初明真中有十句智,皆
從境為名。成敗是境;智是真解;假言相相對,豈
有境智也。寄言以顯無言,寄對以彰無對。十句消
文如疏。如是皆不可思議者,非下情所測,故云「承
佛神力」;舉十智可以知萬,故云具足演說。亦得
云道具足,在下十世界海顯。依下諸會,皆初嘆人
[001-0036a]
法。此始舉真智者,標果行因也,即是顯真耳。


從彼三昧起者,上已出定告眾,嘆說十智竟。
此云始起者,以真智理深,重入故出也,亦可經說
之前後也。


「時彼」已下,第三列得道之人。中有二:初
總別三昧海,列此方得道人;「一切世界」已下列
他方得道人。如來毛頭說十四偈者,嘆普賢三業無邊
十方益物也。文言「本願底」者,如盧舍那本所願
時,三聚大戒盡虛空遍法界,故云願底。普賢身相
猶如虛空遍法界,故云願底。「普賢身相,猶如虛
空」者,等法性也。「依於如如,不依佛國」者,
上如理如,下如智如,言智會理如,智體亦如。明
法身依於真如之智,智是妙本也。「不依佛國」,
國是化跡也。「依於如如」者,嘆真身也。「現身
無量」者,嘆應身也。真身二種:一依虛空,二依
真如也。普賢偈應在前,但諸佛偈隔,故在後。


第七普賢說偈二十行,重顯前旨:初十行嘆如
來三業益物,後十行普賢自嘆三業利物,除損得益
也。


從「世界海有十種事」訖品末,是答佛果中第
二明法身應用處也。上宣應以顯真,此說處以表應,
[001-0037a]
皆階汲以明義也。今辯至足圓果而說世界海者,但
理藉言顯,非藉應跡無以顯本,故就世界海中說應
用之處,以明應身有宣化之益。既明應身圓被,即
亦顯真極之妙,非處無以明應,非應無以表實,故
須假處以通應,藉應以顯真。即遠答應中九句,所
被十句,因中三句,合二十二句問也。亦可道乃往
以下答因中三句。就中有五:一舉數,二列名,三
解義,四釋成世界義,五七十偈已下總結十世界義
也。


中有生起十世界義也。說世界者,如娑婆、阿
彌陀等。起具者,成也;具八因緣,故起。應知感佛
神力故,眾生業行所成也。三住者,謂依約業為因,
聖力金剛大龍等為緣也。四形者,方圓等也。五體
者,謂金銀土石等。六莊嚴者,謂一寶、二寶乃至
無量寶也。七清淨者,謂善知識生波羅蜜等也。八
佛出世界者,謂現三輪壽命長短應化隨所宜等。九
劫者,謂佛剎住可數劫等。十壞者,緣盡三災等。
此十總攝,一切世界海皆同。若一一別說,則塵沙
因緣,但說其八。論說壞者,說通始終,壞據先後,
故不論也。又復始十智,初云如來智、成敗智,彼
[001-0038a]
以顯故不重說;亦可先後際斷,表始終相盡,故不
說也。中間八事,顯其依報,明法身亦於中化也。
自下諸偈,皆頌前長行也。起具二十行,住三十半,
形十七行半,體有十行,莊嚴二十行,清淨十八偈,
出世二十行,劫世不顯偈。依果者,果依於因,故
云依果。二、人身為正,田宅為依,依正果而有餘
報,故云依果也。


從「爾時普賢欲分別開示」已下,第四釋成世
界義。就中有二:一直先告眾,顯本所行;二從風
輪已下,正釋成世界義。


初中有四子句:一直告大眾,二總顯往時,三
別顯往時,四顯時中供佛,修菩薩行,成此世界也。
但解一蓮華藏世界成義,一切皆爾;且寄一蓮華世
界海,以明盧舍那佛本修菩薩行時,終阿僧秪微塵
數劫之所莊嚴也。餘疏云:十種風輪者,寄表因中
十地行也。始云初住,終於十住。地寄風輪者,表
先際無住行為本也。就此成中有八義,以釋成世界
海之由:第一先明風輪持世界,二金剛圍山,三金
剛圍山中地,四地中有香水海,五明海有諸河為眷
屬,六河中間平地,七明香水上有不可思議性住。
八□…□。


就中初不可說香水海中,取一據中者,名樂光
明,廣辯佛剎義。就中初十三番,顯塵數佛剎,成
世界性。次有八番,明世界性,成香水海。所以但
[001-0039a]
就一香水辯十三佛剎者,為明一世界性中有眾多佛
剎也。但解上方,則九方同然。此明積性以成海,
積剎以成性也。自此以下八番偈,皆頌前長行,並
顯成世界雜事。就中但除第五,十七偈;第六,四
偈。自外六番,各二十偈也。


然積剎成性,積性成海,多以十為一數。下經
積十三剎至性,八性至海,此亦有有次第也。以三
千世界為一佛剎。於一方積十佛剎,末為微塵,一
塵一佛剎,十方皆爾。積爾所塵數,以剎為世界性
也。故下香水海云:從剎至剎塵數也。乃至積性成
海,皆爾。此是蓮華藏世界海義也。積性成海者,
數如積剎成性,十方皆爾。若數三千者,從一四天
下乃至千百億四天下為一三千,成一剎也。積性成
海義如上。自有小剎小海,非一定也。據大位解,
有相成剎,性海義也,此是豎明世界。「名號」以
下傍明世界,餘九方亦然。是佛菩薩常轉法輪處。


從說偈已下,第五重結前四義:初四十行頌上
起其因緣,世界海及住世界海也;次有十行頌上體
及莊嚴清淨三種世界海義也;次六行頌形,次二行
頌上劫及壞世界二海義也;次五行頌上佛出;後七
偈頌上說世界也。今乃領壞在前,顯說在後者,欲
表先後不定。萬法皆爾,可遣斷常之患也。


從「乃往……過去」已下,品中第三,明引證
流通。又云:果不自有,由因而尅。即遠答上問。
又彰慈悲心,遠益於二世,故流通文興也。何故名
顯證者,廣引往普賢菩薩修行時處,行成果就,故
[001-0040a]
名顯也。就中有二:一明修行時處;二從「彼世界
過百歲已有佛出世」已下,明遇佛蒙利。


初時處中有三:一列時節久近,二列世界海,
三列世界性名體相莊嚴。其中須彌、寶地、眾山、
香水、山林、樓閣、香云及八部城中道場等,皆莊
嚴世界性體也。「彼世界」已下,第二見佛蒙利也,
就中有二周值佛。就初中有四周長行及偈。初長行
及八偈明莊嚴童子過佛蒙利,聲及四人;第二長行
及九偈明愛見父王與聞法,勅國臣民嚴辦欲往;第
三長行及九偈明愛見父王聞法,勅臣民八部詣佛聽
法;第四長行及九偈列得道五人並如來述成也。


初中有四:一種列佛出世,二別列佛名光明益
物,三愛見大王已下列所度之眾,四童子得益仰嘆
如來也。第二長行及偈中有二:一普告國人,二嚴
辦行具。第三長行及偈中有四:一王與人天大眾往
詣佛所,二列修多羅名字多少,三聞法得益,四偈
中勸修勸學。第四長行及偈中有二:一列大眾得道,
二如來讚嘆述成授記。第二周見佛中有二:初直見
佛得三昧門,第二周聞法得三昧門。「三百重」者,
表三大阿僧祗劫行行也。




名號品第三


[001-0041a]



名以定形,字以稱德,號曰影響。今從化主為
名,故曰「名號品」。


「佛在」已下,有二種釋。


一家解時,果中作六分經文:一、以不思議妙
智為宗;二、寄土顯應;此二如上。三、既有應身
名號,是故名號品興。既有人名,理須說法。故次
第四「四諦品」興也。教不虛設,必有所被土境眾
生,故第五「光覺品」興。生解有由,理須往復。
故次第六「明難」興也。


又復一解:從此已下,第二廣明因果,上略此
廣也。與《大涅槃》純陀哀嘆,對形言方便,略明
果也。「心王」已下,如大眾問品以下,廣明果也。
就初顯果之中,始一品明身業益物;次「四諦」一
品明口業益物;「光覺」一品明意業也。亦名勸解
三輪,理須往復顯理,故「明難」一品,往復顯理,
使解堅固。


初中有二:一明其序;二「承佛神力」已下,
正說名號。序中有六:一列住處,二嘆佛德,三嘆
他方來眾德,四作念問,五者召眾,六文殊受加嘆
大眾,即是入定分也。如是等六句,序中義也。嘆
佛德十句中,前四嘆真身,後六嘆應,亦可通嘆真
應也。菩薩嘆德中有三章門:謂法、機、對治。後
三句重釋三門。疑問之中大問作四十二句:果有十
[001-0042a]
句,行有九句,隨喜已下十句,重問果十句,為四
十二大問也。子問一百二十九問:初十句問果;次
九十句問行因也;隨喜為一句;不斷如來性兩句,
通下能除所除八句,為十句;下重問果有十四;中
間離出六情根為六句;是則為一百二十九句別問
也。最後為總也,亦得作一百三十句問:中有料簡,
在行品初也。四十二問,初十句總答,餘別答也。
即以「神力」以下,第五集新眾也。中有三:一懸知
物念,二現神力,三列眾集。眾集中一方有八句:
一列方所,二列近遠,三列世界名,四列佛號,五
列菩薩,六列眷屬,七供養供敬,八各坐已方。從
「文殊師利」已下,第六文殊受加也。


從「諸佛子」已下,品中第二正說也。就中有
二:一總答上問,先領上問,辭九句,果通領恩也。
「何以故」已下釋土及化主不同故,是以「名
號」、「說法」、「光覺」乃至萬行皆不同也。中
有三何以故:初一釋十方不同,二釋三千,三釋四
天下。中有五番:初一四天下作本,二善護十方者
是三千世界,三密訓十方者是世界性也,四無量十
大數者是十蓮華藏世界海也,五總結也。就第三世
界性中:東方密訓,南方最勇,西方離垢,北方真
實境界,東北方呵尼,東南方饒益,西南方尠少,
[001-0043a]
西北方知足,下方無求,上方解脫音,亦名離揣食。
第四世界海中直東方有十:一無量,二不可數,三
不思議,四不可稱,五無等,六無邊,七無分齊,
八不可說,九如虛空,十等法界。東方既爾,餘九
亦然。皆是盧舍那佛所化眾生處,亦是蓮華藏世界
一佛土也。此則答前問果,果中九句佛剎等也。上
盧舍那品中豎解世界就成時,語傍義不顯。此中傍
解世界說時,豎語不顯。上下二處,皆解蓮華藏世
界起具因緣,為倚互彰名生解故也。第五總結也。
其中雖就四天下十方密訓十大數而積剎成性,積性
成海,彼言猶狹六說而已耳。




四諦品第四




有作、無作,有為二、無為二,四也。教行及
理得云身,次口,[口*篾]意業也。五門境智之別,
並有所以耳。


此品答上五句外,亦佛所說法,示佛剎體二句
也。就中唯有三周:一三千,二密訓十方,三如虛
空等法界。盡大數,略不顯四天下也。與上「名號
品」相似,三周廣略說法,皆云隨機而說,不可盡
也。然苦集二諦,性相是染;滅道二諦,性相是淨
也。



[001-0044a]


光覺品




此品來意,上明身口示現,此明意業也。又來
上二玄談,未若即事。自此已下十周放光,因光睹
相,示現三輪,並佛號、剎土,說法嘆佛,根器眾
生。此則所化根器眾生覺悟開現也。「名號」是教
生,「四諦」是法藥,此是根器。猶明果義未盡,
亦可答上佛剎等十句中外化功德勢力,


示隨佛剎起,示成正覺三句也。相輪光者,表
從下向上。上眉間放光,表上可傳下,亦可慈心接
下也。光天十周,感故十也。一四天上,即見二十
八天地方及等法界四天,四天上皆尓。十周者:一
娑婆根本坐也。十百千,萬百萬,億十億百億,此
十周放光也。外猶有一億那由他,十億那由他,百
億那由他,千億那由他,萬億那由他,十萬億那由
他,百萬億那由他,一千萬億那由他,十千萬億那
由他,百千萬億那由他。第三大數者:一世界性,
二世界海,三世界輪,四世界圓,五世界分別,六
世界旋,七世界轉,八世界蓮華,九世界須彌,十
世界相。一無量,二不可數,三不思議,四不可稱,
五無等,六無邊,七無分齊,八不可說,九如虛空,
十等法界。此四番大數。第一大數中,依前初大數
法數耳。初一周長行中有四句:一列東方一切世界,
二明以此類彼,三彼同於此,四列一菩薩佛世界及
[001-0045a]
佛號,即是第四句中分作三句也。下之九周所列,
乃可寬狹不同。其中塵數世界,各各所列,與此不
異也。


十周長行及偈相似。偈如有異,此十周說偈皆
嘆佛功德為宗旨也。前五周各十偈。第六,十七偈。
後四周各二十偈。十周中:初一明文殊勸解,亡相
莫作,存執而知;二明如來患盡德備,勸眾識知;
三如來知萬法如幻而俯應六道;四用而常寂;五勸
修勸學;六著相者不見佛,忘相者見佛;七嘆佛法
無為,勸眾識知;八法身方便,巧會有無;九大慈
覆普,拔眾生苦;十平等大惠,而應接群有,無來
去相。行者應知。




明難品第六




上雖明理解,解未堅固。要假往復,故此品興。
就中有十周長行及偈:前三就眾生業報,後七寄化
主為言;最後長行總結前二。


初一嘆心外有神,非能造萬物?答以緣假相
續,無性體空,雙破斷常。二問若無眾生,不應有
十隨教化?答以相續故有,無體故空。三問四大造
善惡苦樂?答以思造業,無性故空,實法不定,空
[001-0046a]
無造也。四問會空理一,不應用眾。答以根不同別,
故有眾也。五問真因是一,不應施者報別?答以用
心不等,故別也。六問教行觀別,不應須二?答以
教行相藉,故須二也。七問若聞法斷惑者,何故聞
而不斷?答以依教勤修乃斷。八問嘆智為勝,不應
須九及五四等也?答以對相置故須。


十行偈中,分作五分:初一行勅聽,次一行不
見一佛不藉多行成者,次一行眾根不同,次三行對
患故須,次四行功用相成故須九也。問:若唯一乘,
不假諸法?答:以器故,次須第九。九問中初二行
顯一佛唯一道,下八行去眾根不同,故不一也。十
問佛境界,有十一句:初云境界、二國、三所入、
四所度、五隨順智、六隨順法、七分別智、八問識
佛境界、九問分別知佛境界、十問照用,十一問境
界。廣前之十句皆境界,略而不著。初偈答第一佛
境界義,第十一亦通去也。下之九句,次第而答,
文無隔越。最後即是第三長行,總結前二。眾生化
主果分訖。




淨行品第七




此品猶屬人中第二會,說六品中前是方便,此
二是行成也。此品來意者,有三:一遠答上問,二
明尅果之因,三教行相資。答問因果,可以意得釋。
第三教行相資者,上化主法門,光照世界、根器、
[001-0047a]
眾生,並往復顯理生解,依興淨行及身口業,故此
品與焉。然上放相輪光明,為此一段眾生開覺始行,
似為外凡邪定及不定聚人也。或於想信之耳。足下
放光明,為於下著凡夫人也;下昇天品放足指光明,
表漸進位,上昇義也。此品始生善根,遠諮佛果。


義復有三:一明相資:以相無相、漏無漏、乃
至凡之與聖,皆是相資相發。故經云,一念之善,
直向菩提,不受世報;故經云,一念之善,受一切
常佛之果,不受生滅之果也。二明階級次第者:五
忍、十四忍、三賢、十聖是也。三明順而通,莫問
凡聖願行,自利利他,一切萬善,並通順極,故名
順通也。而一人善惡等分者,先受善報,惡理在後,
故以真金、牒花、曰霜等喻,是其事也。


然就此中長行及偈觀起,始終一轍,亦從凡至
聖,立行一周也。就中有三:一問,二答,三經。
長行問中有十一句問,一一問中皆含多問無量行
相。十一句中,始九句問三業,得一切勝妙功德;
二次九句,淨生報勝也;三次九句,問生報上惠勝;
四次八句,問發惠之緣;五次十句,問惠之所除;
六次十句,七覺三空問,能體也;七次十句,問六
度四攝,能除行相;八次十句,十力者,明能除功
用,亦名得果也;九次十句,問八部恭敬;十次九
句,問善菩薩蔭護釋上恭敬;最後第十一有七句,
問導首陰護□德□。善不妄發,起必照樂;惡不虛
[001-0048a]
起,生必感苦。因果相當,故曰是處。若由罪尅慶,
因善照總,因果理差,名非是處也;生因辨報,故
云處也。力義可知。解所達到為至,亦可因至於果
處也。通物為道,前至因處,此至果處為異也。答
中有二:初長行十句略,後偈廣顯。長行中初句因,
後句果。第二尊導者,除佛為第二也;亦可除四依
已外為第二也。


偈中有一百四十行:前一十一行顯在家菩薩行
願;下一百二十九行是出家菩薩行願;亦可名世間
也。此之一位,皆據始行為言;故從足下光明,表
始行之人也。




賢首品第八




賢首者,以行人目品,故云「賢首品」也。經
記云:賢首剎來,故云賢首也。上「淨行品」似如
蹹法相而會遍學。亦有二行,利他行少,自利行徧
彰。此中次第觀行,解心成就,遍會法相,利他行
多,自利行少。菩薩以他業為己業,亦是倚互彰名
也。如「聖行品」初修戒定惠,初自利,後利他。
初淺後深,始末一周,佛事滿足。梵行十功德亦爾。
初微終著,初自利,後利他。論心三業,並屬一眾
生也。觀此經意,似是初行,如「聖行品」初發心,
[001-0049a]
憑三寶亦如《瓔珞》、《仁王》,始從發心,終於灌頂
之無異也。而此應在「淨行品」論。賢首,辯者。
以此二品,並有菩薩始終行成也,亦可倚互而說。


有解:菩薩不同二乘凡夫,迭觀興行,一發即
一切萬行並習。故經云:一地攝一切地,發心畢竟,
二無別。乃至量與羅漢等,及量同惠先後際等,三
日月、八日月、十五日月,並普照無異也。


就此品,偈有七百一十九行,分文有二:初長
行及二偈,文殊問賢首菩薩行相義。二從「賢首答」
已下,正說十三法師及十四忍行相義。


就賢首答中復分為二:初正說三賢十聖願行
義,二從「無畏大士」已下,明受持流通分也。


就初復分為二:初有十三行,明地前三賢菩薩
行願。第二從「深心淨信不可壞」已下,有六百七
十八行,明初地已上行願義也。


前中有三:初二勅聽,次五行總嘆發心功德不
可說。五行各別有為也。始偈明菩薩發心堅固;二
偈說之難盡;三以少況多;四說難究竟,前就一佛,
此就多佛也;五說其少分也。次有六行,明發心因
[001-0050a]
緣,內心為因,三寶為緣也。就中初一總,第二所
欣,第三所背,第四所除,第五所為,第六所得也。
就第二地上之中,初十八行偈以信□…□初地行相
也,次十行明二地也。次三地、四地、五地、六地、
七地,各有八行偈顯其行相。次有十六偈,明八地
行相。次十五偈明九地行相。「法身功德智慧具」
已下有五百七十九行,廣總明第十地行相所為。或
是外凡、內凡,而自下乃顯十地行相者,欲令始學
遠標勝行,以勵其懷。


又解:如「淨行品」初具顯竟,此中亦始從發
心終於十地,亦是始終行。就中科文自行外化,或
以三輪益物,實相具辯,以為四分:初十九行□,
自行彌滿法界;二從「或有佛剎」已下二十四行,
明外化義也;三從「若欲供養」已下有三十四行,
[001-0051a]
重明自行,前總此別也;四從「欲安一切眾生類」
已下,訖「不思議劫住」,有五百二偈,廣明大士定
道之力,於十方界三輪化眾生也。中復有二:初□
三百四十四行,廣顯大士三業行願,種種教化;二
從「一切諸佛皆共說」已下,有一百五十八行,明
以下況上。何況菩薩無漏道力寧可思量,何往不周
也。


亦可以近通遠。初中有三:初八十三行明以定
道力,欲十方界三業利物徧成於口業;次「安隱眾
生勝三昧」已下,一百九十行,明以定道力就光明
三業以益物,徧成於身業;三「十方世界有緣」已
下,有七十一行,明以定道力,就三業自在,於十
方世界以益物徧成於意業。


尋文三業位別,不違詮旨。亦可云:初就對治
以益物,二就光明以益物,三就自在以益物。三皆
以定為體,以三為用,即是體用之意也。前三周□
自行外化者,亦不離於體用。第二光中有三:初二
行總,次百五十七行□…□。「如是等比光明門」
已下三十一行,明結勸也。三從「十□□□□□□」
已下,七十一行,明定道之力。三業或以神變光明
□…□生所,或以菩薩心靜,一切善惡淨心,海中
[001-0052a]
□…□行總,次六十七行別,後兩行結勸也。別中
自□…□方中自在,次就入等中自在,「童子身」
已下□…□天文諸塵空有色心等中自在。以下況
上。中□…□無礙行也。「無畏大士」已下廿六行,
明顯發流通也。


華嚴略疏卷第一



〔錄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