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v0070 注心要法門-唐-宗密 (master)




注心要法門



整理者 方廣錩



〔題解〕


《注心要法門》,唐代著名僧人宗密對澄觀所著《心要
法門》的註疏。一卷。


澄觀為華嚴宗四祖,世稱「清涼大師」。他的《心要法
門》篇幅不長,收在《景德傳燈錄》卷三十中,題作「五臺
山鎮國大師澄觀答皇太子問心要」(以下簡稱「景德
本」)。澄觀之所以被稱為「五臺山鎮國大師」,是因為唐
德宗貞元年間,他曾應詔從五臺山到長安,被敕封為「鎮國
大師」。而所謂皇太子即唐德宗之太子李誦。李誦守儲位二
十年,以賢稱,805年繼位,為唐順宗,旋退居太上皇,次
年(806年)逝世。根據「景德本」的標題,澄觀此《心要
法門》係德宗貞元年間李誦為皇太子時所撰。


據《宋高僧傳》之澄觀本傳,澄觀於大曆十一年(776
年)至五臺山,其後曾往禮峨嵋,又回五臺潛心鑽研典籍,
撰寫並講解華嚴新疏,聲名鵲起。貞元七年(791年),德
宗降中使李輔光宣詔澄觀入都參與《四十華嚴》譯場。澄觀
苦辭,請明年入,敕允。貞元八年(792年)五月澄觀如約
至長安。同一本傳中並有澄觀撰寫該《心要法門》的記載,
稱:「順宗在春宮,嘗垂教令述《了義》一卷、《心要》一
卷並《食肉得罪因緣》。洎至長安,頻加禮接。」該記載與
景德本首題中的「皇太子」云云恰好相應,由此可知澄觀撰
[001-0040a]
寫該《心要法門》的時間應在他到長安之前。考慮到澄觀於
貞元三年(787年)十二月剛剛完成新疏,貞元四年(788
年)初開始應請講疏,從此逐漸為人所知,則認為他的這部
《心要法門》是貞元七年接受德宗宣詔以後,貞元八年五月
到達長安之前所撰,或無大差。


景德本《心要法門》被《景德傳燈錄》卷三十所收,從
而納入歷代大藏經。宗密的《注心要法門》則從來未為我國
歷代大藏經所收。《日本續藏經》收入了該《注心要法門》
(以下簡稱「續藏本」)。但歷代有關資料並無宗密撰寫此
註疏的記載,新近發現的敦煌遺書《大乘禪門要錄》載錄了
宗密的全部著作,其中也沒有見到這部《注心要法門》的蹤
迹。因此,續藏本未免孤證之嫌。


1909年沙俄柯茲洛夫探險隊在我國西夏故城黑城(今
內蒙境內)發掘到大量文物,包括西夏文、漢文等各種文字
的許多遺書。近年來,這些遺書日益為人們所重視與研究。
其中亦有該宗密的《注心要法門》(以下簡稱「黑城本」)。
黑城本的出現,為宗密《注心要法門》的真實性提供了證據。
該黑城本《注心要法門》現收藏於俄國聖彼得堡東方研究
所,我所利用的是日本著名學者入矢義高先生於1994年贈
送的一個複印件。在此對入矢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謝與追念。


上述三本,景德本所錄僅為澄觀《心要法門》的正文,
無宗密的註疏。續藏本用大字書寫正文,用雙行小字夾註註
疏。與景德本相比,正文的文字有若干參差,末尾還多出「心
要法門頌」一首。黑城本形態與續藏本基本相同,大字正
文,雙行小字夾註。正文與注釋的文字與續藏本也基本相
同,略有參差。但黑城本通卷上部加有科文,這是續藏本所
沒有的。此外,黑城本的首題為兩層,第一層作「清涼答順
宗,圭峰蘭若沙門宗密注」,這是《注心要法門》的標題。
[001-0041a]
第二層作「順宗皇帝所問心要法門,華嚴疏主清涼國師澄觀
答」,這是《心要法門》的原題。宗密對兩層標題都作了注
釋,但對第一層標題中的「圭峰蘭若沙門宗密注」一句未作
注釋。這增加了本注釋為宗密所撰的可信程度,也反映出黑
城本較為接近《注心要法門》的原始形態。而續藏本將首題
及撰注者改作「答順宗心要法門,唐清涼國師澄觀撰,圭峰
沙門宗密注」,且刪除宗密對標題的註疏,顯然經過後人的
加工。因此,黑城本的發現,為該《注心要法門》的校定提
供了新的資料,對研究澄觀與宗密思想乃至唐代華嚴宗及五
臺山佛教都有一定的意義。


如前所述,《心要法門》是澄觀應李誦垂詢而撰,時李
誦尚守位春宮,未即帝位。而續藏本首尾題均作「答順宗心
要法門」;黑城本首題稱「清涼答順宗」,又稱「順宗皇帝
所問心要法門」;黑城本扉畫亦將聽法人畫成帝王模樣。凡
此種種,說明兩本均將該《心要法門》的產生歸於順宗在位
時,這是不正確的。


黑城本《注心要法門》原收藏號為TK-186。在原蘇聯
著名漢學家孟列夫的《黑城出土漢文遺書敘錄》(1984年,
莫斯科)中有著錄並附首尾書影。新編為227號。在此先將
孟列夫的該著錄抄錄如下,所用為王克孝同志的翻譯本。



227,(原藏錄號TK-186)《圭峰蘭若沙門宗密注順
宗皇帝所問心要法門華嚴疏主清涼國師澄觀答》


《大正藏》中未收入的作品和注釋。包括澄觀(737~
838年)答唐順宗(805年)和宗密(780~784年)的注
[001-0042a]
釋。


木刻本,經折裝,全件。紙色白,澀滯,厚0.09-0.11
毫米,宋體字。(12世紀前25的)宋版本。包括兩部分:


一、版畫。3折面,一紙,欄面28×20.5釐米,單欄。
畫中一小桌上放著香爐,右邊坐一僧人,站一侍者。左邊坐
著皇帝,站一官員。版畫刻印精細。


二、著作和注釋的正文。第1-4紙均4折面,第5紙
2折面。頁碼在各紙右欄上。第1行是版面題詞:「清涼答
順宗」。折面10.5×28釐米,欄面10.5×21釐米,單欄。
此刊本的版面被分成兩部分,下面是正文和小字雙行注釋,
上面是注釋結構示意,正文面6行,行10字。有首題和尾
題。尾題:「注心要法門」。正文結尾有加了標題《心要法
門頌》的五言詩。尾題下面是黑底陰文的施主題名:「善友
施」,尾題上方蓋有書主人的長方形淡紫褐色印章,4×5
釐米,雙欄,內為雙行楷體:「李醜兒/宅經記」。


封皮表面為黃紙,裏面糊了一張有漢文文書(草體)的
紙。封皮上有印下的書簽:《注清涼心要》,黑底陰文,雙欄。



孟列夫的著錄甚為詳盡,但亦有若干不妥。今根據複印
件,對上述著錄略作補正。


該遺書為刻本,孟列夫定其為宋刻本,入矢義高先生認
為是遼刻本。我比較傾向贊同入矢義高先生的觀點。因為遼
代崇華嚴,刊刻華嚴類著作較多,而現知宋代單刻華嚴類著
作則不若遼代。從複印件看,刊刻字體與風格亦與遼刻本相
同。再說黑城出土刻本佛典,大抵為遼刻。遼代禁止書籍外
流,傳世遼刻本甚為稀見,故本書之文物價值亦值得重視。


該遺書首為扉畫,一紙,折為三個半頁。單框。構圖為
中央置一方形小幾,圍有桌幔,上有一香爐及另一容器,用
[001-0043a]
途不詳。右邊置一法座,一僧人趺坐其上,正結印說法。傍
立一侍者,亦為僧裝。兩僧人均頂有圓光,背有祥雲簇擁。
當為澄觀與侍者。左邊一椅,一人頭戴通天冠正襟危坐,合
掌聽法。傍立一人,宋代官員裝束。背景為天雨花。通天冠
為唐宋皇帝所戴,故右邊兩人應為李誦與侍從官員。遼代制
度,皇帝與漢族官員均為漢裝,皇后與契丹族官員著契丹
裝。應縣木塔所出遼刻佛典扉畫中的各色漢人,所著亦均為
漢裝。所以本扉畫右邊兩人的漢裝不能作為本遺書是宋刻
的依據。


孟列夫著錄中所謂的「注釋結構示意」實即科文。所謂
科文是為了方便解釋經論而將內容分成若干段落,再歸納出
的各段落的大意。由於本遺書中宗密的注釋乃是澄觀《心要
法門》的附屬部分,所以科文也是對整個《心要法門》而作,
並非僅是宗密注釋的「結構示意」。


現將該文獻整理錄校如下。黑城本之科文本在原卷的上
端,並用連線表示其不同的層次。錄校時,為方便起見,改
為隨文段落,並按照後代佛教科文的傳統,加注天干以表示
不同的層次。所加天干用括弧括起,以示與原文的區別。錄
校時,凡屬澄觀《心要法門》正文,一概用小四號楷體字表
示;凡屬宗密注釋,一概用五號宋體字表示;凡屬科文,一
概用五號黑體字表示。關於本文獻思想及科文的研究,擬另
文進行。


整理本之底校本如下:


底本:黑城本,現藏俄國聖彼得堡。


甲本:景德本,見《景德傳燈錄》卷三十,所用為日本
京都東寺所藏《崇寧藏》本,見日本京都花園大學1990年
[001-0044a]
5月影印本,第621頁。


乙本:續藏本,見《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58卷第
426頁。


續藏本無科文,景德本無注釋與科文,為避文繁,不一
一出注。





〔錄文〕



清涼答順宗



將釋《心要》,文三


(甲一)初釋問答人二


(乙一)初釋帝主


「順宗」者,《歷帝記》云:「大唐第十一代順宗皇帝
是也。」


(乙二)後清涼


「清涼」者,佳號也。准碑文云:師本越州人,俗姓夏
候氏。十一便投師體真寶林寺,年滿具尸羅,解通三藏義等。
其問答義在向下也。



圭峰蘭若沙門宗密注



(甲二)二釋疏主



順宗皇帝所問心要法門



(甲三)三釋問答義二
[001-0045a]


(乙一)初順宗問二


(丙一)初通釋


「心」者,所證之理也;「門」者,能生之文也;「法」
者,軌生物解也。因文生智,以為軌則,悟此心地,誠為要
哉。


(丙二)後引證


裴公云:「觀」者,見法之眼;「門」者,通智眼,令
見法之門也。



華嚴疏主清涼國師澄觀答


(乙二)後清涼答三


(丙一)初正答四


(丁一)初標旨


至道本乎其心。諸佛眾生,迷悟本也。


(丁二)二釋心之相


心法本乎無住。萬法之宗,本乎無住。即心體也。
《淨名經》云:「依無住本,立一切法。」


(丁三)三體用


無住心體,靈知不昧。瑩淨之理。性相寂然,
性即空,空絕迹相,即星象粲然。包含德用,性包含於
神用,具塵沙之無邊;該攝內外。相該攝於內外,亦不
[001-0046a]
在於中間。能廣無外也。能深,無內也。非有非空,

妙有不空,真空不有。不生不滅,非四相所遷也。
始無終,求之不得,棄之不離。明一真心地,
絕取捨之情。


(丁四)四出因五


(戊一)初釋迷悟


迷現量則惑苦紛然,迷本逐末。悟真性則
空明廓徹。返本還源。


(戊二)二縱奪除疑


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凡聖一真,猶來見
隔。見在即凡,情忘即佛。智與理冥,境與神會者方知也。


(戊三)三釋迷相


然有證有知,則慧日沈沒於有地;若存證
知,則棄內而外求,即滯於有。若無照無悟,則昏雲

掩蔽於空門。若忘智忘照,即外忘緣而內忘照,即滯
於無。


(戊四)四釋悟相


但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妄心不生,二際
[001-0047a]
俱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真智現前,我及我所,
悉皆同體。直造心源,無智無得,至理虛玄,言忘
慮絕。不可以識識,不可以行得。不取不捨,性自天真,
本無取捨。無對無修。本非對待,豈有修作?


(戊五)五通妨難六


(己一)初通妨


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迷即六凡,悟則四聖。
真智生,妄念滅。妄若起,真智隱。


(己二)二喻


若求真去妄,如避影以勞形;若有取捨,
勞形役智。若體妄即真,似處蔭而影滅。妄無自
性,舉體即真。


(己三)三反合前喻


若無心忘照,則萬累都捐;既忘心照,煩惱
自空。若任運寂知,則眾行爰起。起即體之用。
用而無用,何假因耶?


(己四)四顯無礙相


放曠任其去住,不著彼此。靜鑒見其源流。
動靜不失理也。語默不失玄微,語默全真。動靜豈
離法界。去住合道。


(己五)五就觀釋四
[001-0048a]


(庚一)初止觀雙泯


言止則雙忘知寂,止觀俱泯。


(庚二)二止觀雙彰


論觀則雙照寂知。止觀齊彰。


(庚三)三正明中道


語證不可示人,寂然之理,不可說示。說理非
證不了。唯證相應。悟寂無寂,智與理泯。真知
無知。真知之理,泯能知智。以知寂不二之一心,
以即理之智也。契空有雙融之中道。證不二之理
也。


(庚四)四展轉拂迹入玄


無住無著,二邊不立,中道不安。莫攝莫收,
任法界性,延促無礙。是非兩忘,能所雙絕。斯
絕亦絕,般若現前。法界真性,思慮叵窮。若絕能
所,則真智現前也。


(己六)徵釋所以四


(庚一)初徵釋


般若非心外新生,不從外得。智性乃本來具
足。非新新有。然本寂不能自見,實由般若之
[001-0049a]
功。理非智不能顯也。


(庚二)二理智相資


般若之與智性,翻覆相成;智非理不能生。


(庚三)三雙泯


本智之與始終,兩體雙絕。本末俱泯。


(庚四)四了達果相釋成問二


(辛一)初明證果


證入則妙覺圓明,體無瑕翳。


(辛二)二因果交徹


悟本則因果交徹。凡聖相入。心心作佛,無
一心而非佛心;念念全真。處處證真,無一塵
而非佛國。即染而淨。真妄物我,舉一全收。
二而不二。心佛眾生,炳然齊致。不二而二。


(丙二)次通結四


(丁一)初結迷悟


迷則人隨於法,法法萬差而人不同;
真逐妄。悟則法隨於人,人人一致而融萬

[001-0050a]
境。物象無體。


(丁二)二結拂迹


言窮慮絕,何果何因;本離言念。


(丁三)三雙結體用


體本寂寥,孰同孰異?非同異境。唯忘懷虛
朗,消息沖融。佩道之士,契之即神。


(丁四)四喻顯


其猶透水月華,虛而可見;喻之也。無心
鏡像,照而常空矣。虛心之鑒。


(丙三)後偈頌三



心要法門頌



(丁一)初頌頌迷


「 欲達心源淨,所迷之理。
 須知我相空。萬物自虛。
 形容何處實,緣生本無。
 念慮本無蹤。起處不真。



(丁二)次頌頌悟


「 豁爾靈明現,似日初出。
 翛然世界通。即無障礙。
 真金開伏藏,情忘理現。
 赫日出暝曚。智起惑忘。



(丁三)後半真妄、體用同時
[001-0051a]


「 試將心比佛,性無異故。
 與佛始終同。真妄無別。




注心要法門



〔錄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