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v0032 淨名經集解關中疏卷下--沙門道液 (master)




淨名經集解關中疏卷下


整理者 黎明



〔題解〕


《淨名經集解關中疏》,又名《淨名經關中疏》、《淨名集解關中
疏》、《關中集解》、《淨名經疏》。佛教經典註疏。由唐朝資聖寺沙
門道液撰集而成。流通中分為二卷本或四卷本。


該疏在敦煌遺書中保存多號,已為人知的均為二卷本,早為
研究者注意,並被錄文收入《大正藏》第85卷。只是《大正藏》所
收該疏文字從第五品後半部分到第七品前半部分,脫漏一萬多
字。現重予整理,上卷之整理本已刊在《藏外佛教文獻》第二輯
中,本輯刊出的是下卷之整理本。該疏的內容簡介、研究價值、流
傳概況等詳見《藏外佛教文獻》第二輯《淨名經集解關中疏》題解。
該疏下卷之整理本之底、校本情況如下:


底本:北新0293號,首尾全。


校本:甲本:斯6870號,首全尾殘;


乙本:斯6418號,首尾全;


丙本:北新1274+北新1143號;此二號可綴接,原本
同卷,首殘尾全;


丁本:北新0292號,首殘尾全。


其中乙本錯訛過多,為避免校記繁雜,故僅於必要時出校。
其它諸本則仍遵循本書的原則,逢異必出。此外,「惠」、「慧」,
「辨」、「辯」,「或」、「惑」,「得」、「德」,「牙」、「芽」,「耶」、「邪」,「道」、
「導」等,已在上卷出過通註,下卷不再出註。另「華」同「花」,「嘿」
同「默」時,均錄為正字,不出校記。錄校時,部分參用了《大
正藏》本僧肇《註維摩詰經》中的文字,具體情況一概隨文說明。


[002-0071a]


〔錄文〕



淨名經集解關中疏卷下
資聖寺沙門道液述



文殊師利品第五




【前室外三品明訶責,此下六品明攝受。復次,前明不堪,仰
德生信;此明堪問,聞法悟入。六品經文宗緣問疾,此品居初故獨
得名,下隨別義受別品目。疾有二種:一者眾生實報,二者菩
薩權現,如品文明。大文分二:初此品略明二疾,下五品廣明
二疾。】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此品受命。文二:一命,二恭命。此初,命也。肇曰:文殊師
利,秦言「妙德」。經云:曾已成佛,名曰龍種尊。】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


【此二,恭命。文五:一恭命問疾,二大眾侍從,三賓主往復,
四宣旨問疾,五時眾得益。初中文三:初總自謙,二陳彼勝德,
三恭旨往問。此初也。什曰:言乃超出我上,豈直諸賢!此蓋
深往者之情耳,豈其實哉!肇曰:三萬二千何必不任,文殊師
[002-0072a]
利何必獨最。意謂至人變謀無方,隱顯殊迹,故迭為修短應
物之情事,孰敢定其優劣、辯其得失乎?文殊將適群心而奉使
命,故先歎淨名之德,以生眾會難遭之想也。其人道尊,難為酬
對,當承佛聖旨,行問疾耳。】


「深達實相,善說法要。」


【二,陳彼勝德。文三:一、二智深廣,二、因果德滿,三、二利功
圓。此初,深達歎實,辯才歎權。此初也,內能深達實理,外能談
法要旨。肇曰:實相難測而能深達,善以約言而舉多義,美其善得
說法要趣也。】


「辯才無滯,智慧無礙。」


【此歎權智,亦內慧外辯也。肇曰:詞辯圓應而無滯,智慧周通
而無礙也。】


「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秘藏無不得入。」


【此歎因果德滿。因知菩薩修行之法式,果入諸佛化物之秘
藏。三密如七言偈明。肇曰:謂佛身口意秘密之藏。】


「降伏眾魔,遊戲神通。」


【此歎二利功圓。降魔利他,得度自利。此初也。什曰:神通
化物非真故,名戲;復次,神通雖大,於我無難,如戲;復次,善入出
住,自在無礙,如戲。肇曰:遊通化人,以之自娛也。】
[002-0073a]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此自利得度。肇曰:窮智用,盡權道,故稱度。】


「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


【此三,恭旨往問。肇曰:其德若此,非所堪對,當承佛聖旨,
然後行耳。】


「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咸作是
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即時八
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


【二,大眾侍從。文二:初念,後往。此初,念也。肇曰:大士
勝集,必有妙說,故率欲同舉。】


「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及諸天人恭敬圍
繞,入毗耶離大城。」


【二,文殊與眾同往。肇曰:菴羅園在城外,淨名室在城
內也。】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
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
臥。」


【此下三,明賓主往復也。文四:一空室現相,二見相知表,三
稱歎善來,四述其所歎。此初,淨名現相也。此經宗明淨土悲
[002-0074a]
化,故現三相:一室空,表文殊入室,顯淨穢同為法性之土;二除
侍,表愛見眾生,同歸法身無相;三一床現疾,表大悲現化。故
下文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
釋曰:國土空即室空表之,眾生空即除侍表之,淨土化生即現疾表
之。肇曰:現疾之興,事在今也。空室去侍以生言端,事證於後。】


「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


【此二,見相,知有表也。生曰:見之者,得其旨也。】


「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
而見。」


【此三,稱歎。什曰:贊言善者,欲明賓來得會,主亦虛受也。
又相見者,發彼菴園,故來;睹斯現疾,故見。今法身大士不
然也,故善。肇曰:將明法身大士舉動進止不違實相。實
相不來以之而來,實相無見以之相見。不來而能來,不見而
能見。法身若此,何善如之。】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
不去。」


【此四,文殊述成不來不見。法性本無來,眾生妄見來,而要
[002-0075a]
因大士應化來已,方悟於無來。生死往來,輪轉無際。若悟無
來,法身常住,更不來也。】


「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
更不可見。」


【釋也。妄想見去來,實無有去來,故能令返悟矣。去
見,准釋王宮應來,雙林現去,例可見也。】


「且置是事。」


【此下四,正宣旨問疾。先宣佛旨,後宣己情。初止傍論,
次宣旨也。肇曰:雖貪微言而使命未宣,故且止其論而問疾也。】


「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
慇勤致問無量。」


【此下正宣佛旨三句:可忍否?有損否?不增否?如下答。
疾既緣彼非我,問旨亦彼損於我為痊耳。】


「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此下二,宣己情,問也。文二:先問能化權疾,後問所化實疾。
前中復三:一問現疾因起,二問室空無侍,三窮疾本相。初有
問答,此問也。肇曰:使命既宣,故復問疾之所由生也。疾因何而
起?起來久近?云何而得滅乎?】


「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
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
[002-0076a]


【此二,答。先雙答後二問,後卻答初問。前文有三:法、喻、合
也。法有標釋。肇曰:答久近也。菩薩何疾?悲彼而生疾
耳。群生之疾,癡愛為本;菩薩之疾,大悲為源。夫高由下起,是
因非生。所以悲疾之興,出乎癡愛,而癡愛無緒,莫識其源。吾疾
久近,與之同根。此明悲之始,不必就己為言也。道融曰:
眾生癡故有愛,愛故受身,受身則病。以彼病故,則我病
生矣。毗摩為物來久,故知悲不近也。彼病滅則我病滅,明起
病不齊限眾生也。新學菩薩未能久處生死,為一切起病,故明
大士曠懷處疾。推其前際,以發心為始;尋其後際,則與群生俱
滅。新學聞之,局心自曠,故但說病生滅,即大悲自顯也。】


「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
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


【此釋也。肇曰:夫法身無生,況復有形。既無有形,病何
由起?然為彼受生,不得無形。既有形也,不得無患。故
[002-0077a]
隨其久近,與之同病。若彼離病,菩薩無復病也。】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
癒,父母亦愈。」


【此二,喻也。】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
眾生病癒,菩薩亦愈。」


【此三,合也。並在文可見。】


「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疾者,以大悲起。」


【二,卻答初問。肇曰:菩薩之疾,以大悲為根,因之而起。答
初問也。】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


【此下問室空無侍。有身必藉資生,有疾理宜侍奉,何以俱
亡?此先問也。】


「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


【此先答室空也。眾生迷則三界妄起,諸佛悟則淨國性空。下
文云:諸佛國土皆如虛空。淨土,經之本宗,故示室空以明之。】


「又問:以何為空?」


【肇曰:室以無物為空,佛土以何為空?將辯畢竟空義。】


「答曰:以空空。」


【肇曰:夫有由心生,心因有起。是非之域,妄想所存。故以空
智而空於有者,即有而自空矣。豈假屏除然後為空乎?生曰:
[002-0078a]
上空慧空,下空理空。】


「又問:空何用空?」


【生曰:若理果是空,何用空慧然後空?肇曰:上空法空,下
空智空也。諸法本性自空,何假智空然後空耶?】


「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


【肇曰:智之生也,起於分別。而諸法無相,故智無分別。智無
分別,即智空也。諸法無相,即法空也。以智不分別於法,即知法
空也。豈別有智空,假之以空法乎?】


「又問:空可分別耶?」


【肇曰:問智空、法空可分別耶?】


「答曰:分別亦空。」


【肇曰:向之言者,分別於無分別耳。若能無心分別而分別
於無分別者,雖復終日分別而未嘗分別。】


「又問:空當於何求?」


【肇曰:上因正智明空。恐惑者將謂空義在正不在邪,故問
空義之所在,以明邪正之不殊也。】


「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


【肇曰:夫邪因正生,正因邪起。本其為性,性無有二。故欲
求正智之空者,當於邪見求也。】


「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


【生曰:復於何求,得其然耶?】
[002-0079a]


「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


【肇曰:捨邪見名為解脫,背解脫名為邪見。然則解邪相
靡,孰為其源?為其源者,一而已矣。故求諸邪見,當本之解
脫也。】


「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


【生曰:復於何求?】


「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肇曰:眾生心行,即解脫之所由生也。又,邪正同根,縛脫
一門,本其真性,未嘗有異。故求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也。】


「又,仁所問何無侍者,」


【此二,答無侍。先牒問也。】


「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


【此二,答。先標人也。肇曰:世之侍者,唯恭己、順命、給侍所
須,謂之侍者。菩薩侍者,以慢己、違命、違道者,同其大乖,和
以冥順,侍養法身,謂之侍者。所以眾魔、異學為給侍之先也。天
台云:魔著愛惑也,外道執見惑也。禪定伏愛,智慧破見。既
愛、見順真,法身侍也。】


「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外
[002-0080a]
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


【此下釋也。什曰:言不見其有異相也。肇曰:魔樂著五欲,不
求出世,故繫以生死。異學雖求出世,而執著己道,故繫以邪見。
大士觀生死同涅槃,故不捨;觀邪見同正見,故能不動。不動、
不捨,故能即之為侍者。】


「文殊師利言:居士!是疾為何等相?」


【此下三,約法身問疾相也。所以重有此問者,融云:有二
門入佛法,一大悲,二智慧。階淺至深,弘之有漸,故先說大
悲,後說實相也。文中問答三重,此初也。肇曰:既知病起之所
由,復問由生之疾相也。四百四病,各有異相,大悲之疾,以何為
相乎?將明無相。大悲應物生病者,雖終日現疾,終日無相。】


「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


【肇曰:大悲無緣,無緣則無相。以此生疾,疾亦無相。故曰
「我病無形不可見」也。】


「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


【二,約身心問。肇曰:惑者聞病不可見,將謂心病無形故不可
見,或謂身病微細故不可見,為之生問也。病於身心與何事
合,而云不可見?】
[002-0081a]


「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肇曰:身相離則非身,心如幻則非心。身心既無,病與誰合?
無合故無病,無病故不可見。】


「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
病?」


【三,約四大問也。肇曰:身之生也,四大所成。上總推身,今
別推四大,曲尋其本。】


「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
如是。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答也。肇曰:四大本無,病亦不有。而眾生虛假之病從
四大起,故我以虛假之疾應彼病身。逆尋其本,彼我無
實,而欲觀其形相當何耶?】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
菩薩?」


【此二,問所化實疾。文二:前問慰喻,後問調伏。所以有
此二問者,肇曰:外有善喻,內有善調,則能彌歷生死,與群生同
疾。叡曰:凡夫之病,為憂苦所惱。不安所病則生愁憂,為病
[002-0082a]
所逼則生苦惱。憂心外睮,須聞法以自慰;苦心內切,宜觀空
以自調。肇曰:慰喻有疾應自文殊,而逆問淨名者,以同集諸人注
心有在。又,取證於疾者,乃所以審慰喻之會也。此將明大乘無
證之道,以慰始習現疾菩薩,故生此問也。】


「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
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
不說畢竟寂滅。」


【此二,答。文四:初約理喻,二約起大悲喻,三約求大果
喻,四結成。初,列無常等四也。肇曰:慰喻之法,應為病者說
身無常,去其貪著;不應說厭離,令取證也。不觀無常不厭離者,
凡夫也。觀無常而厭離者,二乘也。觀無常不厭離者,菩薩
也。是以應慰喻初學,令安心處疾以濟群生,不厭生死,不樂
涅槃。此大士慰喻之法也。說身有苦等者,肇曰:雖見苦而不樂
涅槃之樂;雖知無我,不以眾生空故闕於教導;雖見身空而不
取涅槃畢竟之道。故能安住生死,與眾生同疾。是以慰喻之家宜
說其所應行;所不應行,不宜說也。】


「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
[002-0083a]


【此二,約大悲喻也。文三。此初,勸悔先過。病由先罪,
但可責己,不可懼病,廢捨大悲,入過去也。肇曰:教有疾菩薩悔
既往之罪法。罪雖繫人,不言罪有常性,從未來到現在,從
現在入過去也。】


「以己之疾,愍於彼病。」


【此二,推己興悲以自喻。生曰:我有智慧猶以疾苦,況乃不達
者乎?推己愍彼,是兼濟之懷,豈得自畏死也。】


「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


【此三,追往念益以自喻也。肇曰:當尋宿世,更苦無量。今
苦須臾,何足致憂?但當力疾救彼苦耳。生曰:念欲饒益一切
眾生者,方入生死,不得有畏也。】


「憶所修福,念於淨命。」


【此三,約求大果喻也。文三。此初,恃福以求大果,
勿邪命而苟存。肇曰:恐新學菩薩為疾所亂,故勸憶所修
福,悅其情也。生曰:若有福者,所生必勝,有何畏哉!】
[002-0084a]


「勿生憂惱,常起精進。」


【此二,息憂以進道也。生曰:因病致懈,懈乃愈生其憂。
勤與命競,恆患不至,豈復容惱哉!】


「當作醫王,療治眾病。」


【此三,勸求大果以廣濟也。肇曰:當為大法醫王,療治群生之
疾。自疾何足憂乎?】


「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


【此四,結勸喜也。】


「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此二,問內調法也。五陰患身,但可暫慰;究竟常樂,須住法
身。故次勸修無相觀以內調也。肇曰:上問慰喻之宜,今問調
心之法。外有善喻,內有善調,則能彌歷生死與群生同疾,辛酸備
經而不以為苦。此即淨名居疾之所由也。將示初學處疾之
道,故生斯問。】


「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
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


【此二,答也。文三:初明般若正智觀空,次明漚和大悲涉有,
[002-0085a]
三明雙亡空有,寂照平等。初文復三:一明我空,二明法空,
三明空空。初中又三:一推病虛實,二知由著我,三除我歸真。初
推病中二:初推因妄生,二悟果假合。此初也。肇曰:處疾之法,
要先知病本。病之生也,皆由前世妄想顛倒。妄想顛倒,故
煩惱以生。煩惱既生,不得無身。既有身也,不得無患。逆尋
其本,虛妄不實。本既不實,誰受病者?此明始行者初習無我觀
也。】


「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
我。」


【二,悟果假會,釋無我也。四大和合,假名為身耳。四大既無
主,身我何由生?譬一沙無油,聚沙亦無。主、我一物異名
耳。】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


【二,推知所由,由著我也。】


「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


【三,正破我也。肇曰:病本即上妄想也。因妄想故,見我
及眾生。若悟妄想之顛倒,則無我、無眾生也。】


「當起法想。」


【此二,明法空觀也。文三:初標法想,二分別法想,三滅除法
想。此初也。肇曰:我想,患之重者,故除我想而起法想。法想於
[002-0086a]
空為病,於我為藥。卑隆相靡故假之以治也。】


「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
滅。」


【此二,分別唯法無我。文二:初約因果起滅推,二約諸法互不
相知推。此初也。肇曰:五陰諸法,假會成身。起唯諸法共起,滅
唯諸法共滅。無別有真宰主其起滅者也。既除我想,唯見緣起諸
法,故名法想。】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
我滅。」


【此二,推諸法互不相知也。肇曰:萬物紛紜,聚散誰為?緣合
則起,緣散則離。聚散無先期,故法法不相知也。】


「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
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


【此三,滅除法想也。文二:初念離,二釋。此初也。肇曰:法
想雖除我,於真猶為倒,未免於患,故應離之也。】


「云何為離我、離我所?」


【此下五重展轉推尋,明法無性。何者?因我、我所,執法
二相。因二相故,內外分別。因分別故,執生死涅槃不等。
[002-0087a]
以不等故,不知諸法但有假名,法無定性。若悟法本無性,則一
切皆如。此推我、我所也。肇曰:我為萬物主,萬物為我所。
若離我、我所,則無法不離。】


「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


【此二,推諸法因待,故有二相,非真二也。】


「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


【此推內外分別。妄心取相,故分別內外;悟法平等,故自然
不念。】


「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
此二皆空。」


【此推一切法平等也。由妄計我,遣妄故假名涅槃。若悟
妄我非我,自然涅槃非涅槃。此二皆空,即一切法平等。肇
曰:即事無不異,即空無不一。極上窮下,齊以一觀,乃應平等也。】


「以何故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


【五,推諸法如幻,但有假名,無決定性。肇曰:因背涅槃,
故名吾我。以捨吾我,故名涅槃。二法相假,故有名生。本其自
性,性無決定。故二俱空也。】


「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


【此三,明空空也。生曰:亦以言迹除之,義以粗妙故云爾
焉。肇曰:群生封累深厚,不可頓捨,故階級漸遣,以至無遣
[002-0088a]
也。上以法除我,以空除法。今以畢竟空空於空者,乃無患之
極耳。】


「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


【此二,「是有疾」下明大悲涉有觀。若悟空而亡悲,大士之
患也。故次勸也。文五:初標勸,二示過,三勸起大悲,四明
化心,五結勸。此初也。什曰:受,謂苦、樂、捨三受也。若能
解受無受,則能為物受生而忍受三受也。復次,行於非道,通達佛
道,即三界、二乘利物化生,皆無受之受也。】


「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此二,示小過。未具大悲弘願,不應自取證也。肇曰:善自調
者,處有不染有,在空不染空。以心無受,故無所不受。佛法未
具,眾生未度,不獨滅三受而取證也。】


「設身有苦,當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


【此三,勸起大悲心。文三。此初,思己愍彼,起大悲心,
不同二乘捨眾生也。】


「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


【二,明弘願大悲。肇曰:要與群生同其苦樂。】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002-0089a]


【三,明除其執病,不除假名化法。肇曰:諸法緣生,聚散非己。
會而有形,散而無像。法自然耳,於我何患?患之生者,由我
妄想,於法自為患耳。】


「為斷病本而教導之。」


【四,明化心。文三:初標化心,二推尋病本,三為斷除。此初
也。】


「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


【二,尋病本。此先推能緣也。肇曰:攀緣謂妄想微動,攀
諸法也。妄想既緣,則美惡已分;美惡既分,則愛憎並熾。所
以眾結煩於內,萬病生於外。自茲已往,所歷不能記。本其所
由,微想而已。故曰攀緣為本。】


「何所攀緣?謂之三界。」


【二,推所緣,謂三界妄有。肇曰:明攀緣之境也。三界外法,
無漏無為。其法無相,非是妄想所能攀緣。能攀緣者,三界而已
耳。】


「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


【三,為斷除也。文二。此初,釋無所得也。心緣相起,相從心
生。相無所得,心緣自絕。肇曰:所以攀緣,意存有取;所以有
取,意存有得。若知法虛誑無取無得者,則攀緣自息矣。】
[002-0090a]


「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
見。是無所得。」


【二,釋妄見。肇曰:內有妄想,外有諸法。此二虛假,終已無
得。】


「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
苦,是菩薩菩提。若不如是,已所修治為無慧利。」


【五,結勸。文二:初結勸,後喻勸。肇曰:若能善調其心,不懷
異想,而永處生死,斷彼苦者,是菩薩菩提之道。若不能爾,其
所修行,內未足為有慧,外未足為有利也。】


「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
也。」


【此二,喻勸也。文有喻、有合也,可見。生曰:菩薩念眾生
如親無異也,若不除其老病死怨,便是己怨亦不除矣。】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
生病亦非真非有。」


【此三,「彼有疾」下,雙亡空有,寂照平等,中道觀也。文二:初
明觀體,二明妙用。前中復二:先正明觀,後揀非。此初也。
真者,真空也;有者,俗有也。前空觀偏真,次大悲涉有。今此中
道觀非空,故智無所證;非有,故悲無所緣。悲無緣故,雖涉有而
不有;智無證故,雖觀空而不住。故能寂照平等,悲智雙運。道之
[002-0091a]
極也,其在於茲。又,悟、不悟殊,有眾生、菩薩之異。體真會
極,而法性無二。生曰: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者,言己已悟也。眾
生病非真非有者,云彼不悟也。是欲教之,令知此法也。】


「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


【此二,揀非。文三:初約愛見揀,次約禪定揀,後約二智揀。
雖眾生病非真非有,法性一如,而凡夫愛見所迷,二乘定慧未
均,菩薩二智不等。此三皆迷法性,故須揀也。初文四:初標
愛見非,二釋是非,三引佛語證,四結勸。此初也。肇曰:善自調
者,應先觀己病及眾生病,因緣所成,虛假無實,宜以此心而起悲
也。若此觀未純,見眾生愛之而起悲者,名愛見悲也。此悲雖
善而雜以愛見,有心之境,未免於累,故應捨之。】


「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
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


【此徵釋。文二:初除失,二顯得。此初也。肇曰:心遇外
緣,煩惱橫起,故名客塵。菩薩之法,要除客塵而起大悲。若愛見
未斷,則煩惱彌滋,故應捨之。】


「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
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
[002-0092a]


【此下顯得。肇曰:夫有所見,必有所滯;有所愛,必有所憎。
此有極之道,安能致無極之用?若能離此,則法身化生無在
無不在,生死無窮,不覺為遠,何有愛見之覆,疲厭之勞?愛見
既除,法身既立,則所生無縛,亦能解彼縛也。】


「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
能解彼縛,斯有是處。」


【此三,引佛語證。】


「是故菩薩不應起縛。」


【此四,結勸。並可見。】


「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
菩薩解。」


【此二,「何謂」下,約禪定揀非。肇曰:上界受生,二乘取證,皆
由著禪味,所以為縛。既離生死,方便為物而受生者,彼我無
縛,所以為解。】


「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
方便解。」


【此三,約二智揀。文二:初就無相觀揀,二約無常觀揀。
初文又三:初標章,二釋,三總結。此初,標四章也。肇曰:巧積眾
德,謂之方便;直達法相,謂之慧。二行俱備,然後為解耳。又
[002-0093a]
解,方便無慧,愛見行也;慧無方便,二乘智也。有慧方便,無緣悲
也;有方便慧,寂照智也。】


「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
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


【釋初章也。肇曰:六住已下,心未純一。在有則捨空,在空則
捨有,未能以平等真心有無俱涉,所以嚴土化人,則雜以愛見。
此非巧便修德之謂,故無方便;而以三空自調,故有慧也。】


「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
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
方便慧解。」


【第二章也。肇曰:七住已上,二行俱備,遊歷生死而不疲厭,
所以為解。又解,若准《仁王》初地,雙照二諦平等道,即二行
俱備也。】


「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
惱而殖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


【第三章。肇曰:不修空慧,以除煩惱,是名無慧也。而勤
積德,有方便也。】


「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貪慾、瞋恚、邪見等諸煩
惱,而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
便解。」
[002-0094a]


【第四章也。肇曰:上有方便慧解,今有慧方便解,致解雖
同,而行有前後。始行者,自有先以方便積德然後修慧者,亦有先
修空慧而後積德者,各隨所宜,其解不殊也。離煩惱,三空
自調之所能。積德向菩提,即嚴土化人之流也。前後異說,
互盡其美耳。】


「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


【此三,結也。】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雖身有
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


【此二,約無常觀揀。文二。此初,就無常等四揀也。肇曰:大
乘四非常觀,即平等真觀,故名為慧。以平等心而處世不惓,故名
方便。慰喻之說,即其事也。】


「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
故,是名為慧。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


【肇曰:新故之名,出於先後。然離身無病,離病無身,眾緣所
成,誰後誰先?既無先後,則無新故。新故既無,即入實相,故
名慧也。既有此慧,而與彼同病,不取涅槃,謂之方便。自調初
說,即其事也。又解,此二章或就初修大士觀無常理,身有
[002-0095a]
實疾不捨悲願,明二智也。】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
復不住不調伏心。」


【此二,結觀成妙用。文二:一結前觀成,二廣明妙用也。初
中又三。此初,結觀成也。肇曰:大乘之行,無言無相;而調伏之
言,以形於前文。今將明言外之旨,故二俱不住;二俱不住,即寄
言之本意;寄言之本意,即調伏之至也。】


「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
心,是聲聞法。」


【此二,約人釋。可見。】


「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
法,是菩薩行。」


【此三,結不住行。夫能不住二邊者,方能雙二邊也。】


「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
薩行。」


【此下二,廣明妙用也。肇曰: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
住涅槃,而復不滅度。是以處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
涅槃。】
[002-0096a]


「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


【什曰:謂行三脫而不證也。】


「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


【肇曰:不可得而名者也。】


「雖過魔行而現降眾魔,是菩薩行。」


【肇曰:不可得而有,不可得而無者,其唯大乘行乎!何則?欲
言其有,無相無名;欲言其無,萬德斯行。萬德斯行,故雖無而有;
無相無名,故雖有而無。然則言有不乖無,言無不乖有。是以此
章或說有行,或說無行。有無雖殊,其致不異也。魔行,四魔行
也。久以超度而現降魔者,示有所過耳。】


「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


【肇曰:一切智未成,而中道求證,名非時求也。】


「雖觀諸法不生不滅,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


【肇曰:正位,取證之位也。三乘同觀無生,慧力弱者,不能自
出;慧力強者,超而不證。】


「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


【肇曰:觀緣起,斷邪見之道也。而能反同邪見者,豈二乘
之能也?】


「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


【肇曰:四攝攝彼,慈慧之極,視彼猶己,而能無著。】
[002-0097a]


「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


【肇曰:小離離憒鬧,大離身心盡。菩薩雖樂大離而不依恃
也。】


「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


【什曰:現生三界,處而不惑也。肇曰:三界即法性,處之何所
壞也。】


「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


【肇曰:行空欲以除有,而方殖有德。】


「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相,欲除取眾生相,方度眾生。】


「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作,欲不造生死而方現受身也。】


「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起,欲滅諸起心,而方起善行。】


「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
行。」


【什曰:六度自行法。自行既足,然後化人,化人乃知
[002-0098a]
眾生心。肇曰:六度無相行。無相則無知,而方遍知眾生心行也。
叡曰:別說六度,則各自有對。但以總故,獨明第六。第六般
若,心相寂滅而遍緣,所以為妙。六通亦然。】


「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


【肇曰:雖具六通而不為漏盡之行也。何者?菩薩觀漏即
是無漏,故能永處生死,與之同漏,豈以漏盡而自異於漏乎?】


「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雖行
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


【四無量、四禪、四空定、八解脫、有覺有觀等三昧,此皆上二界
受生因。大士知三界如幻,故不隨生也。肇曰:取其因
而不取其果,可謂自在行乎?】


「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


【肇曰:小乘觀身、受、心、法,離而取證。菩薩雖觀此四,不永
離而取證也。】


「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


【肇曰:小乘正勤功就,則捨入無為。菩薩雖同其行,而不
同其捨也。】


「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
[002-0099a]


【肇曰:雖同小乘行如意足,而久得大乘自在神通之用也。】


「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


【肇曰:小乘唯自修己根,不善知人根。菩薩雖同其自修,
而善知人根,令彼我俱殖。】


「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
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
佛道,是菩薩行。」


【肇曰:雖同聲聞根、力、覺、道,其所志求常在佛行也。又
解,五力自行,十力兼化;七覺自行,佛慧兼化;八正自行,無量佛
道行於非道,以化人也。】


「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
行。」


【肇曰:繫心於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止觀,助涅槃
之要法,菩薩因之而行,不順之以墮涅槃。】


「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


【肇曰:修無生滅無相行者,本為滅相而方以相好莊嚴
[002-0100a]
其身。】


「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


【肇曰:雖現行小乘威儀,而不捨大乘之法。】


「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


【肇曰:究竟淨相,理無形貌,而隨彼所應現若干像也。】


「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
薩行。」


【肇曰:空本無現,而為彼現。】


「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
是菩薩行。」


【肇曰:雖現成佛,轉法輪,入涅槃,而不永滅,還入生死,修菩
薩法。如上所列,豈二乘之所能乎?獨菩薩行耳。】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五,明時眾得益。】



不思議品第六




此下五品經文廣明權實二疾。此品明權,下四品明實。上明
菩薩非疾現疾,大悲為物;惑者尚疑,故此廣現神通,明無疾也。
[002-0101a]
然理絕名相,一經盡不思議也。此品廣假事顯理,故獨標名
也。


「爾時舍利弗見此室中無有床座,作是念:斯諸
菩薩,大弟子當於何坐?」


【品文分六:一、身子念床,二、淨名借座,三、廣明神用,四、迦葉歎
伏,五、時眾得益,六、淨名述成。前文分五:一、念,二、問,三、答,四、訶,
五、得益。此初,念也。叡曰:雖復寄迹郢匠,以生無求之談。然於
眾中生念者,將以小乘結業之身未免近累,心雖無勞而形有疲倦,
己居僧之首識,思其座所以生念。念食亦然。】


「長者維摩詰知其意,語舍利弗言:云何仁者為法
來耶?求床座耶?」


【二,淨名問。肇曰:獨寢一床,旨現於此。舍利弗默領懸
機,故扣其興端。淨名將辨無求之道,故因而語之。】


「舍利弗言:我為法來,非為床座。」


【三,答也。淨名為眾稱揚入室者皆一心求法。取著心切,
與道彌乖,故此廣明無求方得道眼之淨。】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
座。」
[002-0102a]


【此四,淨名彈訶。文四:初訶愛身,二訶法執,三訶違真,四
結真求也。此初也。愛身求座,輕法慢人,以此求道,未之得
也,故深誡焉。肇曰:真求乃不求法,況安身之具乎。】


「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非有界、入
之求,非有欲、色、無色之求。」


【此二,訶法執也。佛為二乘假說陰界以破我人。我人既
亡,陰界如幻。小乘不達,執有實法計為宗旨,疑謗大乘,為患不
輕,故此訶也。三界亦眾生妄報,非實理有之。名數並如常。】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
求。夫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修道之
求。所以者何?法無戲論。若言我當見苦、斷集、
證滅、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


【解曰:三寶性常,理無三別。小乘執迹,見有差別。今大
乘真求,故皆不著。諦是真理,唯一法印。鹿菀方便,權說有四。
二乘執著,皆名戲論。復次,真諦無相,著異相說,皆戲論也。】


「唯,舍利弗!法名寂滅,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求
[002-0103a]
法也。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
也。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法無取
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法無處所,若著處
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
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
也。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
求法也。法名無為,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


【此三,訶違真也。此下九句明真理。如此體之則無求。故有
求則生滅等,所以失道。無求則寂滅等,所以悟真也。見、聞、
知,眼、耳、意三識也。覺,鼻、舌、身三識也。】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


【此四,結真求也。肇曰:法相如此,豈可求乎?若欲求者,其
唯無求耳。】


「說是語時,五百天子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此五,明絕求所以悟道也。】


「爾時長者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仁者遊於無量千萬
億阿僧祇國,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


【此下明淨名借座。若訶而不借,何以顯不思議之神力?神力
若此,病豈實哉!文六:一問座,二答處,三借座,四遣座,五眾
[002-0104a]
見六坐座。此初也。肇曰:文殊大士遊化無疆,必見諸國殊
妙之座。淨名欲生時會敬信之情,故問而後取。】


「文殊師利言:居士!東方度三十六恆河沙國,有世界
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
由旬,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


【此二,答處也。眾生業勝,佛身所以現長及座嚴飾也。】


「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


【三,淨名神力請座也。】


「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之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
詰室。」


【四,燈王遣座。肇曰:淨名雖以神力往取,彼佛不遣,亦
無由致。】


「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
博,悉包容受三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礙。於毗耶
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見如故。」


【此五,眾見小容大也。】


「爾時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就師子座,與諸菩薩上
人俱坐。當自立身如彼坐像。」
[002-0105a]


【此六,坐座。文三:初命坐,及自現身坐也。】


「其得神通菩薩即自變形為四萬二千由旬,坐師子
座。」


【此二,得神通坐座。】


「諸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皆不能昇。」


【此三,無力不昇。文五。此初,無力不昇也。】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就師子座。」


【二,淨名命也。】


「舍利弗言:此座高廣,吾不能昇。」


【此三,辭也。什曰:維摩神力所制,欲令眾知大小乘優劣
若此之懸也。亦云:諸佛功德之座,非無德所昇。理自冥絕,非所
制也。亦云:表不能昇如來解脫床也。】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乃可
得坐。」


【此四,勸禮也。】


「於是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即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
便得坐師子座。」


【此五,禮已便坐也。天台曰:表迴心向大,方得昇也。】


「舍利弗言:居士!未嘗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
[002-0106a]
高廣之座,於毗耶離城無所妨礙。又於閻浮提聚落城
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不迫迮。」


【此三,因歎廣明不思議解脫也。文二:初歎問,後維摩詰
廣答。此初,身子欲明己證不真,故歎問也。】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
思議。」


【此二,廣明不思議解脫力用。文三:初明理妙,二明智證,三
明理智合故有不思議廣大之用。此初也。言諸佛菩薩者,非二乘
所證之解脫,蓋是婬怒癡性即是解脫,縛脫不二之解脫也。肇曰:
夫有不思議之迹顯於外,必有不思議之德著於內。覆尋其本,
權智而已乎。何則?智無幽而不燭,權無德而不修。無幽不
燭,故理無不極;無德不修,故功無不就。功就在乎不就,故一以
成之;理極存乎不極,故虛以通之。所以智周萬物而無照,權積眾
德而無功,冥寞無為而無所不為,此不思議之極也。鉅細相容,殊
形並應,此蓋耳目之粗迹,詎足以言乎?然因末以示本,託粗以表
微,故因借座略顯其事耳。】


「若菩薩住是解脫者,」


【此二,明實慧證理。肇曰:七住法身已上,乃得解脫。】


「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
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
[002-0107a]
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
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鱉黿鼉水性之
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
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又,舍利弗!住不可
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掌中,擲
過恆河沙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又復
還置本處,都不使人有往來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又,舍利弗!或有眾生樂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薩即演七日
以為一劫,令彼眾生謂之一劫。或有眾生不樂久住而
可度者,菩薩即促一劫以為七日,令彼眾生謂之七日。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一切佛土嚴飾之事
集在一國,示於眾生。又,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
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又,舍利弗!十
方眾生供養諸佛之具,菩薩於一毛孔皆令得見。又,十方
國土所有日月星宿於一毛孔普使見之。又,舍利弗!
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悉能吸著口中而身無損,外
[002-0108a]
諸樹木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盡燒時,以一切
火內於腹中,火事如故而不為害。又,於下方過恆河沙
等諸佛世界,取一佛土舉著上方過恆河沙無數世界,
如持針鋒,舉一棗葉,而無所嬈。又,舍利弗!住不可
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通現作佛身:或現辟支佛身,或現聲
聞身,或現帝釋身,或現梵王身,或現世主身,或現轉輪王
身。又,十方世界所有眾聲,上中下音皆能變之,令作
佛聲,演出無常、苦、空、無我之音,及十方諸佛所說種種
之法,皆於其中普令得聞。舍利弗!我今略說菩薩不
可思議解脫之力。若廣說者,窮劫不盡。」


【此三,明智與理合有大用。理既大小不二,外用亦能須彌
入芥子中。延促彼此,高下往來,例皆然也。妙用無窮,略出
十五事以示物耳。叡曰:此所辯於神通也。不思議即是神通,有
神通非不思議。何者?若減須彌而入芥子,增芥子而受須彌,
是神通二乘亦有,非不思議。故此中言大小相容而無所增減,遍
[002-0109a]
至十方而不動本處。據事而觀,淵不可測,故曰不思議
也。】


「是時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
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
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
此也。」


【此下四,明迦葉抑小揚大,令發大心。文五。此初,傷
聲聞不解,如盲人也。】


「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歎智發心也。】


「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聲聞
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振三千大千世
界。」


【此三,自念絕分,故應號泣。】


「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


【此四,思彼堪受也。肇曰:迦葉將明大小之殊,抑揚時聽,故
[002-0110a]
非分者宜致望絕之泣,已分者宜懷頂受之歡也。】


「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
如之何。」


【五,勸信。肇曰:但能信解,魔不能嬈,而況行應者乎!】


「大迦葉說是語時,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


【此五,明睹斯神力,發大心也。】


「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
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
眾生,現作魔王。」


【此六,淨名述成。文四:初正述,二釋所以,三舉喻,四結
成。初舉二緣,此初,作魔王。肇曰:因迦葉云信解不可思議
者,魔不能嬈,而十方亦有信解菩薩為魔所嬈者,將明不思議
大士所為自在,欲進始學,故現為魔王,非魔之所能也。此亦
明不思議,亦成迦葉言意。】


「又,迦葉!十方無量菩薩或有人從乞手足耳鼻,頭
[002-0111a]
目髓[骨*忽],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馬車乘,金
銀琉璃,車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貝,衣服飲
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而
往試之,令其堅固。」


【此二,乞以試人。如哥利王割截身體,無我無人,此事理
俱極,方證聖道,故現試也。】


「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威德力,故行逼
迫,示諸眾生如是難事。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
逼迫菩薩。」


【此二,釋不思議大士內無三毒,有力能試。凡夫及地前二乘
下劣位人,皆不能也。肇曰:截人手足,離人妻子,強索國財,生其
憂悲,雖有目前小苦而致永劫之大安。是由深睹人根,輕重相推,
見近不及遠者,非其所能為也。】


「譬如龍象蹴踏,非驢所堪。」


【此三,喻也。肇曰:能不能為喻。象之上者,名曰龍象也。】


「是名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智慧方便之門。」


【此四,結。肇曰:智慧遠通,方便近導,異迹所以形眾庶所
以成。物無不由,而莫之能測。故權智二門,為不思議之本也。】


[002-0112a]


觀眾生品第七




眾緣生故,理無真宰。緣之起慈,故目品也。文三:此品
廣上實疾空觀門,《佛道品》廣上大悲涉假門,《不二法門》、《香
積品》廣上中觀體用門。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


【此品文二:先明大乘空行成,二明天女散花揀二種解脫證空
不同。前文有四:一觀眾生空,二空具四無量心,三考善緣之
可增,四窮惑源之本妄。初文二。此初,問也。肇曰:悲疾大士自
調之觀,微言幽旨亦備之前文矣。然法相虛玄,非有心之所睹;真
觀冥默,非言者之所辯。而云不證涅槃與群生同疾,又現不思
議其迹無端,或為魔王逼迫初學,斯皆自調大士之所為也。
自調之觀,彼我一空。然其事為喻,乃更彌甚。至令希宗
者,或亡言之致;存彼己者,增眾生之見。所以無言之道難為也。
近取諸喻,遠況真觀,以去時人封言之累,故生斯問。】


「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002-0113a]
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炎,如呼
聲響,如空中雲,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
久住。」


【此上答眾生空。既為妄心所變,妄業所牽,妄情所受,離妄則
真,故廣假喻顯理也。此初十喻,假有故空也。肇曰:幻師觀
幻,知其非真;大士觀眾生,有若此也。生曰:非不有幻人,但
無實人耳。既無實人,以悟幻人亦無實矣。苟幻人之不實,眾
生豈獨實哉。】


「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
界,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此二,約五法喻本無故空。四大有實,第五本無,餘數亦
然。肇曰:經有定數。】


「如無色界色,如燋穀牙。」


【此下十五喻,假名故空。】


「如須陀洹身見,」


【此云入流,離五見流入聖道流,故無身見。】
[002-0114a]


「如阿那含入胎,」


【此云不來,不受欲界胎生也。】


「如阿羅漢三毒,」


【此云煞賊,煞三毒也。】


「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


【肇曰:七住得無生忍,心結永除,況毀禁粗事。】


「如佛煩惱習,」


【肇曰:唯有如來,結習永盡。】


「如盲者見色,如入滅盡定出入息,如空中鳥迹,如石
女兒,如化人煩惱,」


【肇曰:心馳動於內,息出入於外。心相既滅,故息無出入
也。】


「如夢所見已悟,如滅度者受身,」


【肇曰:未有入涅槃而復受身者。】


「如無因之火,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肇曰:火必因鑽。】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


【此二,「文殊」下明大乘空具四無量也。《大品》云:般若雖空,
一心具足萬行。若小乘空,但斷惑而已。初文二,此初,問
也。肇曰:慈以眾生為緣。若無眾生,慈心何寄乎?明真慈無緣
[002-0115a]
而不離緣,成上無相真慈義也。】


「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
法,是即真實慈也。」


【此二,淨名答。文二:初標答,二廣釋。此初也。慈名「與
樂」。法身常樂,眾生共有,由迷我相,計著生死。大士為說我人
本空,眾生如幻,令見法身,名真與樂。可謂真慈。豈比夫衣食哺
養,人天樂果,二乘涅槃,為至樂哉,為真慈哉。】


「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


【此二,廣就萬行明慈。若能令彼悟眾生空,得無生忍,萬行寂
滅,即是與寂滅慈也。已下萬行皆因悟理,理悟即萬德自圓、法身
常樂,故名慈也。不熱慈者,既證無生,離煩惱熱也。】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有生滅也,三世殊途;無生滅也,三世自等也。】


「行無諍慈,無所起故。」


【既證法性一如無諍,煩惱諸邊無所起也。】


「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


【既證無相,內外自空,故不合也。】


「行不壞慈,畢竟盡故。」
[002-0116a]


【既得無生,煩惱永寂,萬行真常,故不退壞。】


「行堅固慈,心無毀故。」


【既悟無生,真心無毀也。】


「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


【照本無生,法身自淨。】


「行無邊慈,如虛空故。」


【取相故功德有邊,證無相故空無邊也。】


「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


【阿羅漢,此云煞賊。得無生忍,結賊自喪也。】


「行菩薩慈,安眾生故。」


【既得無生,行無緣慈能利一切。】


「行如來慈,得如相故。」


【既悟法身去來相如,令悟如相,名如來慈。】


「行佛之慈,覺眾生故。」


【既自覺無生,必能覺未覺者。】


「行自然慈,無因得故。」


【法身真常,妄惑所覆,除妄修因,非真要修。】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


【菩提無相,怨親平等,故一味也。】


「行無等慈,斷諸愛故。」


【既證法身,超然絕待,離愛著也。】


「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
[002-0117a]


【令悟無生,超度眾苦,名大乘也。】


「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


【既亡彼我,疲厭永絕,與樂濟人,不休息也。】


「行法施慈,無遺惜故。」


【令悟真空,名為法施。理含萬德,故無遺惜。】


「行持戒慈,化毀禁故。」


【悟空法身尸羅自淨。悲願既滿,能化毀禁。】


「行忍辱慈,護彼我故。」


【諦見無生,彼我自絕,誰云彼辱,孰是我忍。】


「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


【有我則疲於化人,無生則荷物不倦也。】


「行禪定慈,不受味故。」


【攝心住禪,禪悅為味。悟心無生,味無味也。】


「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


【無生正觀,了本妄除。對病皆藥,悉知時故。】


「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


【既證無相法身,故能隨物現相也。】


「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


【中道正觀,理無曲隱,永離二邊,故云直心。】


「行深心慈,無雜行故。」
[002-0118a]


【無生正觀,唯趣佛行,不雜二乘。】


「行無誑慈,不虛假故。」


【觀空見真,稱理無虛也。】


「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


【無生正觀,必得佛果。什曰:梵本云住涅槃樂也。】


「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結也。上慈名雖殊,俱出正觀。經云:般若雖空,一心具足萬
行。是為說法空,令悟萬行,得菩提樂,名菩薩慈。】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
與一切眾生共之。」


【二,問答悲也。肇曰:哀彼長苦,不自計身。所積眾德,願與
一切。先人後己,大悲之行。】


「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


【三,問答喜也。肇曰:自得法利,與眾同歡,欣於彼己
俱得法悅,謂之喜也。】


「何謂為捨?答曰:所作福祐,無所悕望。」


【四,問答捨也。肇曰:大悲苦行,憂以之生;慈喜樂行,喜以
之生。憂喜既陳,則愛惡微起,是以行者捨苦樂行,平觀眾生。
[002-0119a]
大乘正捨,行報俱亡,故無所悕望也。三等俱無相無緣,與慈
同行。慈行既備,類之可知。】


「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


【此三,六重問答,本積善之可增。復次,菩薩空行化物度人。
故次問弘誓令堅固也。四弘誓願,文即為四。此初,二問答眾
生無邊誓願度也。肇曰:生死為畏,畏莫之大。悲疾大士何所依
恃,而能永處生死、不以為畏乎?】


「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二,答也。肇曰:生死之畏,二乘所難。自不依如來功德力
者,孰能處之!什曰:亦以念為依,亦以求趣為依。又解:上云
菩薩行成,皆是諸佛威神之所建立也。】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


【二問也。】


「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


【二答也。肇曰:住化一切,則其心廣大。廣大其心,則所之無
難。此住佛功德力之謂也。又解:住大悲心,諸佛護念。】


「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


【二問也。】


「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


【二答也。此二,明煩惱無邊,誓願斷也。濟物之大,斷惑為
先。惑因既亡,生死自度。】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002-0120a]


【問也。】


「答曰:當行正念。」


【答也。此三,善法無邊誓願學。生曰:夫有煩惱出於惑情耳。
便應觀察法理以遣之也。然始觀之時,見理未明,心不住理,要須
念力,然後得觀也。又解:始於正念,終圓萬善。又解:萬善
不邪,皆正念也。】


「又問:云何行於正念?」


【問也。】


「答曰:當行不生不滅。」


【答也。此下二問答。無上佛道誓願成也。不善永息,善法圓
滿,佛道成也。肇曰:正念謂正心念法。審其善惡,善者增而不
滅,惡者滅令不生。】


「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
不滅。」


【問答成上可見。】


「又問:善、不善,孰為本?」


【此四,六重問答。窮惑源之本妄,悟妄即自性空矣。不同二
乘斷惑證空。惑次第配五住煩惱,理亦可然,隨文亦好。此問
二也。肇曰:既知善之可生,惡之可滅,將兩捨以求宗,故逆尋
其本也。生曰:一善一惡者迭為根本,永無制也。要當求其大原
而觀之者,然後制矣。】
[002-0121a]


「答曰:身為本。」


【答也。肇曰:善惡之行,非身不生。生曰:所以為善惡
者,為身故也。又云:見一處住地煩惱也。】


「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


【二,問答也。肇曰:愛為生本,長眾結縛。凡在有身,靡
不由之。又云:欲愛住地也。】


「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


【三,問答也。肇曰:法無美惡,虛妄分別謂是美惡。美惡既
形,則貪慾是生也。又云:色愛住地也。】


「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


【四,問答也。肇曰:法本非有,倒想為有。既以為有,然後適
其美惡,謂之分別。又云:有愛住地也。】


「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


【此五,問答也。無明住地,妄心構立,無別依住,故名無
住。肇曰:心猶水也。靜則有照,動則無鑒。癡愛所濁,邪風所
扇,湧溢波蕩,未始暫住。以此觀法,何住不倒。譬臨面湧泉而
[002-0122a]
責以本狀者,未之有也。倒想之興本乎?不住義存於此乎?】


「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


【此窮無,明無依本也。肇曰:若以心動為本,則有有相。
理極初動,更無本也。若以無法為本,則有因無生。無不因無
故,更無本。】


「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此明一切法妄也。肇曰:無住故倒想,倒想故分別,分別
故貪慾,貪慾故有身。既有身也,則善惡並陳。善惡既陳,則萬法
斯起,自茲已往,言數不能盡也。若善得本,則眾末可除矣。】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
身,即以天花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此下第二明天女、大士、身子。小乘論二種解脫證用不
同。委曲料簡,知大小之懸殊,便歸宗矣。大文分七:一、
明二種解脫習盡不同。二、「止此室」下約理明即、不即異。
[002-0123a]
三、「於三乘」下約教明乘無乘異。四、「轉女身」下就相明轉、
不轉異。五、「沒生」下就報明生滅、不生滅異。六、「久如」
下就修明得、不得異。七、淨名述其本迹。初文有七:第一散花供
養,二、有墮、不墮,三、神力去花,四、天問所以,五、答不如法,六、彈訶
解脫釋,七、結惑盡不同。此初也。肇曰:天女即法身大士,常
與淨名共弘大乘不思議道,故現為宅神,同處一室。見大眾
集,聞所說法,故現身散花,欲以生論也。】


「花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


【二者有墮,不墮。生曰:雖天力使然,而招之自有在矣。】


「一切弟子神力去花,不能令去。」


【三,去花也。肇曰:將辨大小之殊,故使花若此。】


「爾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花?」


【四,問去花意。】


「答曰:此花不如法,是以去之。」


【五,答不如法。肇曰:香花著身非沙門法,是以去之。生
[002-0124a]
曰:不如律法也。】


「天曰:勿謂此花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花無所分
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


【此六,彈訶。文四:初、明花無分別,二、明如法不如法,三、菩
薩不著,四、二乘便著。此初也。什曰:花性本無二,故無分別也。
生曰:花性無實。豈有如法、不如法之分別哉。肇曰:花豈有
心於墮、不墮乎?分別之想出自仁者耳。】


「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別,
是則如法。」


【二明如法不如法。身子以犯戒為不如法,大士以分別持
戒為不如法。生曰:若體花理無好惡者,乃合律之法耳。】


「觀諸菩薩花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


【三,明菩薩離分別習故不著。《不二法門品》明菩薩於漏無
漏,為無為等,皆亡分別。入不二法門得無生忍,意皆然
也。】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


【四,明小乘便著。文三。此初,喻也。生曰:恐畏之時,情既
怯弱,故得便矣,】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
[002-0125a]


【二,合喻也。菩薩生死即涅槃,故大悲無畏;小乘生死異
涅槃,故畏生死。又有分別故習氣不亡,六塵得便也。生曰:苟
曰惡之,好得便矣。】


「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


【三,結也。生曰:既已離惡,正使五情所欲陳列於前,不復能
使之好矣。】


「結習未盡,花著身耳。結習盡者,花不著也。」


【此七,結揀。生曰:向惡花去之,雖非結病,然是其習矣。
習尚招花著身而不可去,況有結乎?】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此下二,約理體明即不即揀,文三:初、文字離不離,二、煩惱斷
不斷,三、解脫證不證。此初問答,解釋八種分別。此身子問
也。肇曰:止淨名大乘之室久近,妙辯若此乎。】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


【二,天答也。身子以執身止室問,天以聞法故悟心止解脫
答。肇曰:將明第一無久近之義,故以解脫為喻。解脫即無為解
脫也。】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三,身子未喻答意,故重問也。】


「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
[002-0126a]


【四,天重問也。肇曰:逆問其所得,令自悟也。耆年所得
無為解脫,寧可稱久乎?】


「舍利弗默然不答。」


【五,身子自思解脫無久近,故默。】


「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


【六,天問所以。肇曰:五百弟子,仁者智慧第一,默然何
耶?】


「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


【七,身子已離三界惑,得心解脫,永絕言數,故言不知所云。】


「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


【八,天辯不思議解脫即文字也。文三。此初,標文字即解
脫。肇曰:舍利弗以言文為失,故默然無言。謂順真解,未能語默
齊致、觸物無礙。故天說等解以曉其意。】


「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
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此二,解釋所以。肇曰:法之所在,極於三處。三處求文字解
脫俱不可得。如何欲離文字別說解脫乎?】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三,明諸法等解。肇曰:萬法雖殊,無非解相,豈文字之獨異
也。】
[002-0127a]


「舍利弗言:不復以離婬怒癡為解脫乎?」


【此下二,明斷、不斷別。文二。初,問也。肇曰:二乘結盡為
解脫,聞上等解乖其本趣,故致斯問。】


「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
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


【二,答也。增上慢者,未得謂得也。身子據小乘所證非增上
慢,自謂共佛同坐解脫床名增上慢也。既未悟縛脫平等,故
為說離縛為脫。若大士非增上慢者,為說即縛性脫,入不二
法門也。】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
辯乃如是?」


【三,明證、不證別。文二。此初,問也。肇曰:善其所
說,非己所及,故問得何道、證何果,辯乃如是乎?】


「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


【答文二。此初,正答。二乘捨縛求脫,故有得證。大士悟
縛脫平等,非縛非脫,故無得無證。既智窮不二之門,故辯無礙
也。】


「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上慢。」
[002-0128a]


【二,反斥。肇曰:若見己有得,必見他不得,此於佛平等之法
猶為增上慢人,何能致無礙之辯乎?】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


【此下三,約教明乘、無乘別也。小乘有法執,故有差別乘。大
乘不二平等,故無乘之乘。文二。此初,問也。肇曰:上云無得無
證,未知何乘,故復問也。】


「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
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


【二,答。文二:一總約化緣答,二別約今緣答。此初也。肇
曰:大乘之道無乘之乘。為彼而乘,吾何乘也。生曰:隨彼為之,
我無定也。又解:《法花》方便說三,意同此也。】


「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如
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
支佛功德香也。」


【此二,約今緣。文四:一明今緣唯一,二所化樂大,三室無
小法,四約室顯法。此初也。肇曰:無乘不乘,乃為大乘。故以香
林為喻,明淨名之室不雜二乘之香。止此室者,豈他嗅哉。】


「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
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


【二,明所化皆樂大也。】
[002-0129a]


「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
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三,明室無小法。肇曰:大乘之法皆不可思議。上問止室久
近,欲生論端,故答以解脫。今言實年,以明所聞之不雜也。
生曰:諸天鬼神暫入此室,尚無不發大意而出。況我久聞
妙法乎。然則不能不為大,非能為大矣。】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四,明未曾有室不說二乘之法也。文三:標、釋、結。此
初,標也。】


「何謂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
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入者不
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
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
[002-0130a]
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四大寶藏,眾寶積滿,賙
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
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
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
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
七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
皆於中現,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下二,列不思議事,如文可見。大士所陳,必有所表。
金色光照晝夜不二,表大乘寂照無生滅也。二、諸垢不惱,表真
空之室入者無垢。三、釋梵常會,表無緣大悲常與物會。
四、常說不退,表遊真寂路萬行無退。五、法化之樂,表住此理
者,言皆稱法。六、四大寶藏,表住法寶藏慈濟無盡。七、諸佛
念來,表佛理在心,念之便至。八、宮殿淨土,表凡聖所居不離法
性。】
[002-0131a]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
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


【三,結無小法也。肇曰:顯室奇特之事,以成香林之義也。】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


【此下第四,就相明轉不轉異。小乘執相,定有所轉;大乘
相本無相,故轉無所轉也。此初,問也。肇曰:以無礙之智,
受有礙之身,而不轉捨,何耶?】


「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
所轉?」


【二,答。文三:一、明不轉。二、明轉。三、明非轉非不轉。初中
有四:一、明無轉。二、反問。三、答。四、訶彈。此初也。肇曰:止
此室來所聞正法,未覺女人異於男子,當何所轉?天悟女相,豈
十二年而已乎?欲明此室純一等教,無有雜聲,故齊此為言耳。】


「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人身,
是人為正問不?」


【二,反問。】


「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
[002-0132a]


【三,答不可轉也。】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
不轉女身?」


【四,訶彈也。肇曰:萬物如幻,無有定相。誰好誰醜,而欲轉
之乎?】


「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
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


【二,明轉而無轉也。文四:一問,二答,三解釋,四引證。此
初,明轉身而問也。肇曰:將成幻化無定之義,故現變而問,令
其自悟也。】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曰: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女
身。」


【二,答也。肇曰:吾不知所以轉而為此身,如之何復欲轉之
乎?】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
轉。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則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
女身而非女也。」


【三,解釋。若身子自悟雖神通變女而實性非女,亦悟一切女
人雖妄心變女而法性非女。又知天女雖大悲現女而法身非
女。若能悟女非女,一切女人亦復如是,名為轉也。肇曰:如舍
[002-0133a]
利弗實非女而今現是女像,實非女也。男無定相,類以可知
矣。】


「是故,佛說一切法非男非女。」


【四,引證可見。】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復如故。天問舍利
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三,明非轉非不轉。文四。此初,問也。肇曰:將推女相之所
在,故復身而問也。】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二,答也。肇曰:欲言有在,今現無相;欲言無在,向復有相。
幻化無定,莫知所在也。】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


【三,天印許也。】


「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四,引證。肇曰:豈唯女相無在,諸法皆爾。稱佛說者,以明
理不可易。】


「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所?」


【此五,就報明生滅、不生滅異。二乘業生,故有生沒,菩薩
法身,故無生沒。文四。此初也。肇曰:既知現相之無在,又問當
生之所在。】
[002-0134a]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二,答也。法身無生之生,如幻化也。】


「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


【三,難也。】


「天曰:眾生猶然,無沒生也。」


【四,順釋。肇曰:豈我如化,物無非化也。】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六,就修明得、不得異。小乘進修,有斷有得;大乘無相無
修,無證無得。文二:初問,二難無得。前中文五。此初,問也。
肇曰:身相沒生,可如幻化;菩提真道,必應有實。故問久如當成。】


「天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


【二,答。肇曰:取其必無也。】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


【三,非其言也。肇曰:聖人還為凡夫,何有是處。】


「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


【四,例也。肇曰:彼聖為凡夫,我成菩提道,無有是處也。】


「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五,釋。無所得故為得。肇曰:菩提之道,無為無相,自無住
處,誰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
得,如恆河沙,皆謂何乎?」
[002-0135a]


【此二,難無得。身子不了無所得故為得,故有此難。文三。
此初,據得而難。】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
去、來、今。」


【二,約理答。肇曰:世俗言數有三世得耳,非菩提第一真道有
去、來、今。】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


【三,假小況大。文三。此初,問也。肇曰:羅漢入無漏心,
不見有得;入有漏心,則見有得。今問以第九解脫自證成道時見
有得耶?欲令自悟無得義耳。】


「曰:無所得故而得。」


【二,答也。謂斷九地惑故無得,得第九解脫故而得。】


「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得。」


【三,況大。謂諸佛菩薩悟本無所得故而得。】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曾已供養九十二億
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
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生。」


【此七,淨名述其悲願現生。肇曰:上但即言生論,未知其道深
淺。淨名傍顯其實,以生眾會敬信之情也。】


[002-0136a]


佛道品第八




此二,廣上大悲權假也。諸佛以悲化為道故,六
道、二乘皆佛道也。叡曰:上以天女內體妙慧而託質陋形,未達
之流所以生惑,欲因其所惑,廣明大士莫礙之道。品文三:初問通
達佛道,次明如來種,後、明眷屬家業。初文有五:一問,二
答,三徵,四釋,五結。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


【此初,問也。肇曰:諸佛之道以無得為得。其道虛玄,非
常行之所通,通之必有以,故問所以通。】


「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二,答也。什曰:凡非其實而處之,皆名非道。肇曰:以道為
道,非道為非道者,愛惡並起,垢累滋彰。何能通心妙旨,達
平等之道乎?若能不以道為道,不以非道為非道者,則是非絕
[002-0137a]
於心,遇物斯可乘矣。所以處是無是是之情,乘非無非非之意。
故能美惡齊觀,履逆常順,和光塵勞,愈晦愈明。斯可謂達平
等無礙佛道乎?】


「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


【此三,重徵問也。】


「答曰: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


【此下四,廣釋。文有九類。此初,惡趣非道也。五無間者,煞
父,煞母,煞阿羅漢,出佛身血,破法輪僧。初二違恩,後三背德,
故名逆也。叡曰:夫法身大士內秉沖虛,外權道俗,是非
俱乘,逆順斯入,善惡反論,靡不通達,和光塵穢而真心常寂。和
光同穢,故能行五無間;真心常寂,故能而無惱恚。乃至不斷生
死,是名和光;現於涅槃,所謂常寂。類皆然也。】


「至於地獄,無諸罪垢。」


【肇曰:罪垢,地獄因也。示受其報,實無其因。】


「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


【肇曰:癡慢偏,多墮畜生。】


「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


【肇曰:慳貪無福,多墮餓鬼。】


「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
[002-0138a]


【二,善趣也。無想非想,外道計著,以為涅槃第一最勝。菩薩
和光,知其卑陋。肇曰:上二界道,受有之因。雖同其行,知其卑
陋。】


「示行貪慾,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
礙。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


【三,三毒也,肇曰:行三毒而不乖三善也。】


「示行慳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
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
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
通達世間、出世間慧。」


【四,十蔽也。肇曰:示行六蔽而不乖六度。】


「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


【第七方便。肇曰:外現隨俗諂詐,內實隨經方便。】


「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樑。」


【八願度也。肇曰:使物皆蹈我上,取卑下之極也。】


「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


【九力度也。肇曰:煩惱顯於外,心淨著於內。】


「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


【十智度也。肇曰:外同邪教,內順正慧。】


「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
[002-0139a]


【五,二乘。肇曰:聲聞不從人聞不能自悟,況能為人說所未聞
也。】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


【肇曰:大悲,大乘法,非辟支佛所能行也。】


「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


【六雜報也。肇曰:手出自然寶,躬窮無盡。】


「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
種姓中,具諸功德。」


【外現形殘,內圓法相。外示下賤,內宿殖德本,生佛種性
也。】


「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
見。」


【肇曰:那羅延,天力士名也。端正姝妙,志力雄猛。】


「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


【肇曰:法身大士生死永盡,況老病乎。】


「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綵女而
常遠離五欲淤泥。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示
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


【七,異道。肇曰:津河可渡之處名正濟。嶮誑處名邪濟。
[002-0140a]
佛道名正濟,外道名邪濟也。】


「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


【八,生死六道。肇曰:遍入異道,豈曰慕求,欲斷其因緣耳。】


「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


【九,涅槃。肇曰:現身涅槃而方入生死。


自上所列於菩薩皆為非道,而處之無礙,乃所以為道。故曰
通達佛道。】


「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此五結也。】


「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


【二,問如來種也。文五:一問,二答,三徵,四釋,五歎述。此
初也。前生死雖非道,菩薩化之為佛道;今煩惱雖生死種,眾生
悟之為如來種也。】


「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


【二,答。文二。初列十法增數可知。此一法也。肇曰:
有身見也。夫心無定所,隨物而變,在邪而邪,在正而正。邪正
雖殊,其種不異。何則?變邪而正,改惡而善。豈別有異邪之
正,異惡之善?超然無因,忽爾自得乎。然則正因邪起,善因惡
生,故曰眾結煩惱為如來種也。】


「無明有愛為種,」


【二,法門也。什曰:向總說,此開為二門也。一切結屬二,
[002-0141a]
故偏舉二門也。自下次第廣開。又解文云:無明性即是明。又
云:不滅癡愛,起於明脫。】


「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入為種。」


【如常數。】


「七識處為種,」


【七法也。欲界人天,初識住。劫初初禪,二識住。二禪,
三識住。三禪,四識住。空處,五識住。識處,六識住。無所有
處,七識住。什曰:識住者,識得安住也。識念分明,無有惱
患無壞者,是為識住。惡趣則苦痛壞,四禪無想壞,非
想滅定壞,亦彼地心想微昧,念不分明,故識不安住。】


「八邪法為種,」


【八法也。謂邪見,邪思維等。】


「九惱處為種,」


【九法也。什曰:愛我怨家,憎我知識,惱我己身。一世則
三,三世為九也。義云:九結也。】


「十不善法為種,」


【十法也。謂煞生等如前。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
[002-0142a]
是佛種。二,總結也。迷理為見,著事為煩惱。肇曰:塵勞眾
生即成佛道,故是佛種。生曰:夫大乘之悟,本不近捨生死,
遠更求之也。斯為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實為悟始者,豈非佛
之萌芽起於生死事哉!】


「曰:何謂也?」


【三,徵也。肇曰:夫妙極之道,必有妙極之因。而曰塵勞為種
者,何也?】


「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


【四,解釋也。文三:初法,次喻,後結。此初也。既煩
惱性即菩提性,而二乘斷煩惱見無為,妄安涅槃之樂,故自絕大
心。凡夫為生死所迫,慕勝心猛故能發大志也。生日:以現事明
之,見無為入正位者,苦忍已上,結使已斷,既至其所,始為見之。
以本欲捨生死求悟,悟則在生死外矣。無復不捨,即悟之義,
故不能復發菩提心也。】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如
[002-0143a]
是見無為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
生起佛法耳。」


【此二,喻也。文二。此初,喻煩惱泥中有菩提蓮花也。二
乘捨之證無為,如高原也。】


「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
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


【此二,喻我見之地生滋茂慧芽,二乘斷滅諸見,如空中種
也。】


「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則不
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生一切
智寶。」


【此下結,文三,可見。若悟煩惱性,得菩提智;如不離大海,得
無價寶珠。二乘捨煩惱求菩提,如人捨大海求無價寶,其可得
乎?】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
語,誠如所言,塵勞之疇為如來種。」


【此下五,迦葉歎述。文四:一總歎領解,二述其得失,三舉喻
自傷,四結無反覆。此初也。文殊訶意,以實相真理,煩惱
[002-0144a]
即菩提,捨之則非正求也。今迦葉領意。夫求菩提三無數劫,久
住生死、廣度眾生、滿弘誓願。今阿羅漢已斷煩惱,不受後有,於
大悲願永絕因緣,如根敗之士。凡夫業惑猶在,生死未亡,若
能發菩提心,即能滿三祇劫,尅終悲願,故不斷三寶,能報佛恩。
《法華經》迦葉述云:世尊往昔說法,我時在座。但念空、無相、無
作,於菩提法,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世
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
菩薩不生好樂之心。今聞授聲聞記,深自慶幸無量珍寶不求
自得。此而推之往昔說法,於菩薩法生絕分想,即今之此歎
也。】


「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
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


【此述得失。聲聞結盡不堪,五逆惑在能發也。】


「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
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


【三,舉喻自傷。五根若敗,不能欲五塵也。】


「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反覆,而聲聞無也。
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
[002-0145a]
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四,結無反覆。凡夫能成菩提以報佛恩。二乘息滅而永
斷也。】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現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
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
象馬車乘皆何所在?」


【三,明資生眷屬。無上法身非一真所成。萬行為資
生,萬德為眷屬,方能成就。此初問也。肇曰:淨名權道無方,
隱顯難測,外現同世家屬,內以法為家屬。恐惑者見形不及其道,
故生斯問。】


「於是維摩詰以偈答曰: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
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二,四十二偈答。文四:初、四行明眷屬。二、七行明資
生,三、二十八行明業用,四、三行結勸。此初也。內有正智,外有
方便,法身生焉。肇曰:智為內照,權為外用,萬行之所由生,諸佛
之所因出,故菩薩以智為母,以權為父。】


「法喜以為妻,」
[002-0146a]


【肇曰:法喜,謂見法生內喜也。世人以妻色為悅,菩薩以法喜
為悅。】


「慈悲心為女,」


【肇曰:慈悲之情像女人性,故以為女。生曰:慈悲以外
適為用,有女義焉。】


「善心誠實男,」


【肇曰:誠實真直,男子之性。亦有為惡而實,故標以善心
也。】


「畢竟空舍,」


【肇曰:堂宇以蔽風霜,空寂以障塵想。什曰:有非真要,時復
暫遊;空為理宗,以為常宅。】


「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


【昔無明郎主恩愛魔王,今化令隨道為弟子也。】


「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肇曰:成益我者,三十七道品也,可謂善知識乎。】


「諸度法等侶,」


【肇曰:六度大乘之要行,發心為侶,俱至道場,吾真侶也。】


「四攝為妓女,」


【肇曰:四攝悅眾,以當妓女。】


「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


【肇曰:口詠法言,以當音樂也】
[002-0147a]


「總持之園菀,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花,解脫智
慧果。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花,浴此無垢
人,」


【此下明資生也。總持,實相理也。無漏,萬行林樹也。此
樹開七覺之花,結解脫之果。什曰:解脫無為果,智慧有為果。此
明慧也。八解之池,止禪定之水,敷七淨之花,五欲熱惱,貪
愛諸塵,浴此則清涼矣。此行明定也。七淨者:一戒淨,二心淨,
三見淨,四度疑淨,五分別淨,六行淨,七涅槃淨。肇曰:總持強
記,萬善之菀也。於此苑樹無漏之林,敷七覺之花,結解脫之果,
八八解之池,積禪定之水,湛然充滿。布七淨之花羅列水
上,而復無垢之士遊此林菀花池,閒宴嬉遊,樂之至也。豈等俗林
菀之歡乎。】


「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調御以一心,遊於八正路。」


【肇曰:五通為象馬,大乘為上車,一心為御者,遊於八正道。】


「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慚愧之上服,深心為花鬘。」


【相具三十二相,眾好八十種好,慚愧蔽陋惡,深心飾形服也。】


「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


【肇曰:七財,信、戒、聞、捨、慧、慚、愧等也。世人以玉帛為饒,
菩薩以七財為富。出入法寶與人同利,兼示以滋息之法,令如說
修行,迴向佛道,此利之大者。】


「四禪為床座,從於淨命生。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
[002-0148a]
音。」


【四禪宴息猶如床座,要從持戒淨命所生。離五欲濕散亂毒
蟲,猶恐貪著禪味,故令多聞以自覺。】


「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
香。」


【甘露法食以資慧解,八解禪漿止五欲渴,此二內資也。懺悔
罪垢澡浴身心,嚴持戒香塗熏法體,此二外嚴也。此則身戒
心慧,方為修持矣。】


「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逾。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
場。」


【此下三,明業用。此行明自業成,下二十七行明濟物用,如世
人功成祿厚慧濟貧寡。此初也。肇曰:外國法戰諍破敵,立幡以
表勝。菩薩摧煩惱賊、降四魔怨,乃於道場建勝相也。】


「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
見。」


【此下功成則濟物,體真則用大。生曰:明其有所云為也。文
七。初三行總明真應自在也。肇曰:知無起滅,則得法身,無復生
分。為彼有生,故無往不見。】


「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


【此行明雖供諸佛,肇曰:未嘗覺彼己之異。】


「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
[002-0149a]
生。」


【此行明雖知人國空而修淨土以化物。肇曰:知空不捨有,
所以常處中。】


「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
覺知眾魔事,而示隨其行,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或
示老病死,成就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礙。」


【二,此三行明知魔了幻而示現誘,濟老病死,如太子厭欲,
淨居諸天四城門所現。】


「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眾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
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


【三,二行明大三災。水風二災文無者,略。初禪內有覺觀,外
有火災;二禪內有喜受,外有水災;三禪內有喘息,外有風災;四禪
無災,由不動故。什曰:或實燒或不實燒者,眾生見燒想即悟
無常,還攝不燒也。】


「經書禁咒術,工巧諸伎藝,盡現行此事,饒益於群生。」


【四,三行明世智也。什曰:以同習相感,先同而後乖也。】


「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


【肇曰:九十六種皆出家修道,隨其出家,欲解其惑,不同其見。】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


【肇曰:遇海漂人則變身為地。水、火、風皆隨彼所須而自變形
也。】
[002-0150a]


「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
毒。劫中有飢饉,現身作飲食,先救彼飢渴,卻以法語人。
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悲,化彼諸眾生,令住無諍地。若
有大戰陣,立之以等力,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和安。」


【五、四行明小三災。肇曰:菩薩法身於何不為,或為藥草,
令服者病除;或為飲食,令飢者得飽。刀兵七日,疾疫七月七
日,飢饉七年七月七日。東西二州有似非正,謂瞋增盛,身力羸
劣,數加飢渴等,北州全無戰陣助明刀兵可見。】


「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輒往到於彼,勉濟其苦
惱。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
益。」


【六、二行明入惡趣救物。合有鬼趣,文無者,略也。什曰:如
過去世時,人無禮義,欲殘害長老,猴象及鳥推敬長老,令人獸修
善,咸相和順,如《大智論》中說。】


「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蓮花,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


【七、十行明同事攝物。肇曰:欲言行禪,復受五欲;欲言受欲,
復現行禪。莫測其變,所以憒亂也。自非靜亂齊旨,孰能為
之。】
[002-0151a]


「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
智。」


【肇曰:反欲以順。】


「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國師及大臣,以祐利眾生。
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我
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佛上道。其有
恐懼眾,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


【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薩現為力士,服其高心,
然後潤以法水。】


「或現離婬欲,為五通仙人,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
慈。」


【什曰:世無賢聖,眾生下劣不入深法,故化以戒忍。】


「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
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慧,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如
是道無量,所行無有涯,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眾。假
令一切佛,於無數億劫,贊歎其功德,猶尚不能盡。」


【第四,結勸,此二行結也。生曰:應適無方,皆是佛之道矣。
肇曰:其權智之道,無涯無際。雖復眾聖殊辯,猶不能盡。】


「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
者。」


【此行勸也。不肖,二乘也;癡冥,凡夫也。肇曰:下士聞道而
大笑之。日月雖明,何益瞽者。】


[002-0152a]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此下二品廣上中道正觀。此品不二明體,下品能二明用。入
者,觀照智也。不二法所觀理門者,文字教也。什曰:從始會已
來,唯二人相對,餘皆默然。今欲各顯其德,故問,令盡說。亦
云:情惑不同,發悟有因。各令說悟,廣釋眾迷。夫勝會明宗,
必以令終為美。今法座將散,欲究其深致,廣說不二乃盡妙也。
問曰:亦有三四乃至無量法門,云何獨說不二耶?答:二事少而惑
淺,餘事廣而累深。二尚應破,則餘可知矣。復次,萬法之生,必
從緣起。緣起生法,多少不同。極其少者,要從二緣。若有一緣
生,未之聞也。然則有之緣起,極於二法,二法既廢,則入於玄
境。云何不破一邪?答曰:若名數之,則非一也。若以一為一,亦
未離於二。遣二則一,斯盡矣。復次,無相之一,名假而實立,實
立則體與相絕,故直置而自無也。肇曰:言為世則謂之法,眾
聖所由謂之門。又解,入者悟入也。《法華》棄縛得脫名出火
宅;此經返迷向悟名入不二。其言甚異,其旨甚一。


「爾時維摩詰語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
法門,各隨所樂說之。」


【品文四:一、諸菩薩說,二、妙德說,三、淨名說,四、時眾得益。
[002-0153a]
初文二。此初,淨名問也。】


「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
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二、諸菩薩答。一切諸法皆因緣生滅。小乘執實為二,大乘
知法如幻,故無生滅,入不二也。肇曰:滅者,滅生耳。若悟無
生,滅何所滅,此即無生法忍也。此菩薩因觀生滅以悟道,故說己
所解為不二法門也。下皆類爾。萬法云云,離真皆名二,故
以不二為言也。】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
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妙主常存,我也;身及萬物,我所也。我所,我之所有
也。法既無我,誰有之者。】


「不眴菩薩曰:受、不受為二。若法不受,則不可得。
以不可得故,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


【凡夫受著五陰,無學不受。此為二也。肇曰:有心必有所
受,有所受必有所不受,此為二也。若悟法本空,二俱不受,則無
得無行為不二也。】


「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
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凡夫倒心見淨,二乘觀身不淨,此為二。肇曰:淨生於垢,
[002-0154a]
實性無垢,淨何所淨。】


「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不動則無念,無念則
無分別,通達此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情發為動,想成為念。又解,安住實性即性無動,無
動即無念。】


「善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
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


【《法華》明一實相,般若經名無相。肇曰:言一慾以去二,不言
一也。言無慾以去有,不言無也。而惑者聞一則取一相,聞無
則取無相,故有二也。】


「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
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以施報故,手出無盡寶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又
解曰:自利聲聞心也,利他菩薩心也。】


「弗沙菩薩曰: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
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弗沙,星名也。什曰:生時所值,因以為名。不善,
十惡也。善,十善及涅槃也。】


「師子吼菩薩曰:罪、福為二。若達罪性與福無異,以
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罪,破戒也。福,持戒定慧也。罪福平等,一相一性為不二。
[002-0155a]
肇曰:金剛慧,實相慧也。】


「師子意菩薩曰: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法等則
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
法門。」


【苦集有漏,滅道無漏為二。大士平等觀同一實諦不二。
什曰:師子度水,要截流直度,曲則不度。此大士以實相智
慧深入諸法,直過彼岸,故藉以為名。】


「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
虛空,以清淨慧無所閡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四相有為也,四相滅無為也。相本不起,今則無滅。無二
也。叡曰:數即有為無為也。】


「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性空即是出
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為入不二法門。」


【什曰:世間,三界也;出世間,解脫。二也。悟世間性空,
無入無出,故不二也。】


「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
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002-0156a]


【受後有生死也,滅盡後有涅槃也。悟世生死妄,無生死
也。肇曰:縛然生死之別名,解滅涅槃之異稱也。】


「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法若究竟盡、若不盡皆
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
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有為虛偽法,無常故名盡;實相無為法,常住故不
盡。若以盡為盡,不盡為不盡,皆二也。若能悟盡、不盡俱無
盡相者,則入一空不二門也。】


「普守菩薩曰:我,無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
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非我出於我耳。見我實性者,我本自無,況於非我也。】


「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
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
法門。」


【肇曰:明,慧明也。無明,癡冥也。見無明性即為是明。若見
明為明,即明、無明相待,故不可取。】


「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
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
[002-0157a]
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色是礙,滅色是空,二也。若悟色性自空,即空色不二。肇
曰:若有不即空,無不夷迹。餘陰准知。】


「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性即是


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
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四種,四大也。空種,空大也。此五眾之所由生,故名
種。然此四大之性,無前、後、中,無異空大。又解:小乘以四大堅
濕煖動,性異空大。《大乘楞伽》以四大是妄想性,妄無自性,故
不異空也。】


「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
不癡,是名寂滅。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
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
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存於情塵,故三毒以生。若悟六情性,則不起三毒,此
寂滅之道也。】


「無盡意菩薩曰: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即是
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
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
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六度為妙因,迴向一切智者,二也。若悟因果同性、入
[002-0158a]
於一相,乃應不二。】


「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
相,無相即無作。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於一解脫
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大論云:聲聞經明三三昧,緣四諦十六行;摩訶衍同,緣諸法
實相。斯則小乘諦異,故三昧門異;大乘理同,故三昧門不異
也。肇曰:三行雖異,然俱是無緣解脫,故無心意識也。緣既是
同,則三解不異。】


「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
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
是為入不二法門。」


【丈六身,佛也;四諦,法也;四道果,僧也。此是小乘見迹
異也。智無生,佛也;理無相,法也;行無修,僧也;此是大乘理本
一也。小乘執迹故異,大乘返本故不異也。】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
何?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以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
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陰苦聚為身,患苦故滅身,為二。若悟陰假會,即身非身,無
生無滅,名見實相,為不二也。】


「上善菩薩曰:身、口、意善,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
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是三業無
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
[002-0159a]
法門。」


【肇曰:三業雖殊,無作一也。諸法之生,本乎三業,三業既無,
誰作諸法?】


「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
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
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福,欲界善行;罪,十惡之流也。不動,色、無色行也。
又解:妄動為行,離動則平等。】


「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
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
門。」


【由執我故,所對為二。肇曰:因我故有彼,二名所以生。若見
我實相,則彼我之識無由而起。】


「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
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得在於我,相在於彼。我不得相,誰取誰捨?又
解,於法有得,待物為二;若無所得,則無有二。】


「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則無有二。所
[002-0160a]
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
是。於其中平等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二乘入滅盡定六根都滅,雖經晝夜不覺晦明之異,以喻
菩薩無心於明闇。】


「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
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
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
二法門。」


【肇曰:世間無縛,曷為而厭?涅槃無解,曷為而樂?】


「珠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
分別是邪是正。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八正、八邪為二。若住實相,平等無分別,名為不二。】


「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
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
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


【肇曰:實相,慧眼之境,非肉眼所見。慧眼尚不見實,而況非
實。雖曰無見而無所不見,此慧眼之體也。】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
二法門?」


【二,文殊說。此初,問也。】
[002-0161a]


「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
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此答也。肇曰:上來諸人所明雖同,所因各異,且直辯法相,
不明無言。今文殊總眾家之說,以開不二之門,直言法相不可
言。不措言於法相,斯之為言,言之至也。而方於靜默,猶亦
後焉。】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
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三,淨名說。文三:一問,二答,三稱善。此初也。】


「時維摩詰然無言。」


【二答也。肇曰:有言於無言,未若無言於無言,所以默然也。
上諸菩薩措言於法相,文殊有言於無言,淨名無言於無言,此
三明宗雖同而迹有淺深,所以言後於無言,知後於無知矣。】


「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
真入不二法門。」


【三,歎也。肇曰:默領者,文殊其人也。為彼待言所以稱
善。生曰:言迹盡於無言,故歎以為真也。】


「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
[002-0162a]
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四,明時眾得益。】



香積佛品第十




至人無名,隨化緣以作稱;真法無相,逐緣相而目品。本
是法身戒定等香,迹現土之香,以化物也。


「於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


【此二,淨穢雙遊,明中道用也。香積、釋迦,法身平等,應物緣
殊,淨穢異也。品文三:一假緣念飯,二淨穢互遊,三聞品得益。
初文三:初念,次訶,後許。此初,念也。什曰:舍利弗獨發念者,
其旨有三:一者,結業之體未能無資;二,絕意大方,樂法不深;
三,推己有待,謂眾亦然。處弟子之上,宜為眾致供也。】


「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
雜欲食而聞法乎?」


【二,訶也。八解脫禪悅食養法身,雜欲食資毒蛇身也。人
多為養毒身廢修法身,故因念以誡之。】


「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


【三,許也。小乘以禪悅法喜為法食,以五欲段食為毒食。今
香積之餐,食了得道,為未曾有。】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
[002-0163a]


【此第二,淨穢互遊。文三:一明二法互化,二明二土佛事
不同,三明捨穢生淨。初文中二:初明從穢遊淨,二明彼淨來穢。
前文中三:初現淨土,二求往者,三現化往。初文三。此初,入三
昧。叡曰:三昧,秦言正心。有二種:一修得,二報得。報得三昧
都無出入之名,況法身耶。今言入者,豈非所以迹也。】


「以神通力示諸大眾: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
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
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
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
閣,經行香地,菀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
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悉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供養彼佛及諸菩薩。」


【此二,現淨土眾香。香積等示依正報,名無二乘明眷屬淨,香
作樓閣等依報淨,坐食等佛事淨。】


「此諸大眾莫不目見。」


【三,明眾見。使睹勝相而生信,飯至方期道也。】


「時維摩詰問眾菩薩:諸仁者,誰能致彼佛飯?」


【此二,求往者。文四。此初,求往。肇曰:既現彼國,推
有力者令取飯。】
[002-0164a]


「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


【二,神力使默。肇曰:文殊將顯淨名之德,故以神力令眾默
然。】


「維摩詰言:仁者,此大眾無乃可恥。」


【三,訶也。肇曰:勵未成。】


「文殊師利曰:如佛所言,勿輕未學。」


【四,引答也。肇曰:進始學也。】


「於是維摩詰不起於座,於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
光明,威德殊勝,蔽於眾會,」


【此下三,明現化往。文三:一化往,二問訊,三眾歎。初中文
四。此初,現化使往也。所以化蔽眾會者,欲令彼眾睹勝化而
尋本也。】


「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
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


【二,示去處也。】


「汝往到彼,如我辭曰: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
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


【三,教問訊。肇曰:將示有身不得無患,故致問如來猶云少病
少惱。】
[002-0165a]


「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
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


【四,陳請飯。肇曰:餘卑遜言也。彼土因香以通大道,此
國眾生志意狹劣,故請香食之餘以弘佛事。】


「時化菩薩即於會前昇於上方,舉眾皆見其去到眾香
界,禮彼佛足。」


【此二,化到問訊,文三。此初,化到禮足也。】


「又聞其言: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
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


【此二,問訊起居也。】


「願得世尊所食之餘,欲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樂
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


【此三,述其請事,並如文。】


「彼諸大士見化菩薩,歎未曾有:今此上人從何所來?
娑婆世界為在何處?云何名為樂小法者?即以問佛。」


【此下三,明彼大士驚異。文四。此初,歎問,問中有三:一
問從何所來,應言誰所化來,淨名化作也。二問娑婆處。娑婆,此
云「雜會」,雜惡眾生共會一處;又云「堪忍」,唯佛釋迦堪忍住故。
三問何名樂小法者,肇曰:其土純一大乘,不聞樂小之名,故此
問也。】
[002-0166a]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
婆,佛號釋迦牟尼,今現在於五濁惡世,為樂小法眾生敷
演道教。彼有菩薩名維摩詰,住不可思議解脫,為諸菩薩
說法,故遣化來,稱揚我名,並贊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
德。」


【此二,答三問。「四十二恆河沙」,超答第二問來處;「今現在
五濁」等,答第三問,說小所由;「有菩薩名維摩詰」,卻答第一能
化者。釋迦,此云「能」,姓也。牟尼,此云「寂」,名也。】


「彼菩薩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無畏,神足若
斯!」


【三,重問化事。既睹所使之威光,明能化之力妙,故再問也。】


「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饒益眾
生。」


【四,重答。令生企慕來娑婆也。】


「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鉢盛滿香飯,與化菩薩。」


【此下二,明淨土淨穢。文三:初受飯同來,二淨名賓待,三飯
作佛事。初中文四。一,化受飯,如文。】


「時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
牟尼佛,並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


【二,彼眾欲來。雖稟香國之化,亦與聲聞教有緣,故欲同
詣也。】


「佛言:可往。攝汝身香,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
[002-0167a]


【三,許往誡勅。誡中文三。此初,攝身香也。什曰:大怒則
狂,大喜亦迷。宜攝汝香防其惑因。】


「又當捨汝本形,勿使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


【二,攝形也。什曰。恥深則殞,愧淺亦惱,二患交至,去道逾
緬。上言惑著,此言鄙恥,二門互顯,約其文也。】


「又汝於彼莫懷輕賤而作礙想。所以者何?十方國土
皆如虛空。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不盡現其清淨土
耳。」


【三,莫輕誡,文有標、徵、釋也。娑婆眾生遇劣則輕,見勝
便恥,值好則著,故借彼以誡此也。】


「時化菩薩既受鉢飯,與彼九百萬菩薩俱,承佛威神及
維摩詰力,於彼世界忽然不現。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


【四,化眾同來。】


「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嚴好如前,諸菩薩皆
坐其上。」


【此二,淨名賓待。「如前」,指《不思議品》。】


「時化菩薩以滿鉢香飯與維摩詰。飯香普熏毗耶離城
及三千大千世界。」


【此三,飯作佛事,有二:初香,後味。前中又三。此受香普熏。
彼熏十方,此但三千,緣應爾也。】


「時毗耶離婆羅門居士等,聞是香氣身意快然,歎
未曾有。」
[002-0168a]


【二,聞香得益。肇曰:異香入體,身心怡悅。】


「於是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入維摩詰舍。見
其室中菩薩甚多,諸師子座高廣嚴好。皆大歡喜,禮眾菩
薩及大弟子,卻住一面。諸地神、虛空神及欲色界諸天,
聞此香氣亦皆來入維摩詰舍。」


【三,有緣斯會。肇曰:毗耶離國無有君主,唯有五百長者共治
國事。月蓋眾所推重,故名主。「諸地神」下皆聞香而後集。】


「時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
味飯。大悲所熏,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此下二,味為佛事,文四。此初,勸食也。世食資於毒身,此
飯成於甘露。生曰:泥洹是甘露之法,而食此食者,必以得之,故
飯中有甘露味焉。大悲所熏者,我心感報,所濟有涯;大悲熏
修,福慧無盡。食者當誓求佛果普利群生;若局於己身,自調自
度,既背施心,則不消也。】


「有異聲聞念:是飯少,而此大眾人人當食。」


【二,異念也。肇曰:不思議飯非二乘所及,故生是念。】


「化菩薩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
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摶若須彌,乃至一劫猶
不能盡。」


【三,化菩薩訶,文三。此初,訶也。聲聞自調之果名小德,諸
佛大悲福報為無量。四海魚龍之報可竭,此飯諸佛之福無盡。
故雖多人長劫摶若須彌,終無盡也。】


「所以者何?無盡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具足
[002-0169a]
者,所食之餘,終不可盡。」


【二,舉因釋也。肇曰:如來五分法身無盡,功德報應之飯如何
可盡?】


「於是鉢飯悉飽眾會,猶故不澌。」


【三,食不澌。】


「其諸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者,身安快樂,譬如一
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又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眾香國土
諸樹之香。」


【此四,食已利益。有得樂、出香,如文。】


「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


【此第二,明淨穢二土,應緣作化佛事不同。此初,問淨土
也。】


「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
入律行。」


【此二,答化緣也。淺者入於律行,深者具足三昧。肇曰:其土
非都無言,但以香為通道之本。如此國因言通道,亦有因神變
餘事而得悟者也。】


「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
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三昧,等也。肇曰:此三昧力,能生諸功德也。】


「彼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以何說法?」


【此二,明穢土。文四:一問,二答,三贊,四述。此初也。】
[002-0170a]


「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
以調伏之。」


【此二,答也。文三:法、喻、合。初法中又三。此初,標也。
肇曰:聖化何常,隨物而應耳。此土剛強,故以剛強之教應之。】


「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是愚人生處。
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是口邪行,是口邪行報;是意邪
行,是意邪行報。」


【此二,列剛強語。《法華》以言通實相為柔軟音,故此中始於
地獄,終至世間、涅槃差別,皆非盡理不二之言,故悉名剛強語
也。文約五乘明之。此初果離八難,因離三邪。生值佛法,正信修
行,名人乘也。】


「是煞生,是煞生報;是不與取,是不與取報;是邪婬,
是邪婬報;是妄語,是妄語報;是兩舌,是兩舌報;是惡口,
是惡口報;是無義語,是無義語報;是貪嫉,是貪嫉報;是
瞋惱,是瞋惱報;是邪見,是邪見報。」


【此二,不作十惡,即十善業報,生欲天,名天乘也。若增修禪
定,生色天也。「兩舌」者,離間語。「無義語」者,什曰:胡本云雜
說也。夫不為善及涅槃而起口業,悉名雜說也。】


「是慳吝,是慳吝報;是毀戒,是毀戒報;是瞋恚,是瞋
恚報;是懈怠,是懈怠報;是亂意,是亂意報;是愚癡,是愚
癡報。」


【此三,除六弊、修六度,即菩薩乘也。】


「是結戒,是持戒,是犯戒。是應作,是不應作。是障
[002-0171a]
礙,是不障礙。是得罪,是離罪。」


【此下合明二乘。文分三學,此初戒學也。「結戒」者,肇
曰:如律藏說,謂因事制戒也。順受名持,違故名犯。開故應
作,制故不應作。性戒障道,遮故不障。或尤重心犯故障,輕心不
障。不懺得罪,懺故離罪。】


「是淨,是垢。」


【此二定學。凡夫以愛心修禪定為垢,聖人無漏心修為淨也。】


「是有漏,是無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為,是無為;是
世間,是涅槃。」


【此下明慧學。七賢有漏,八聖無漏。八正正道,背此名邪道。
三諦有為,滅諦無為。三界世間,出三界涅槃。】


「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
可調伏。」


【下結文可見。】


「譬如象馬,𢤱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
伏。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此二,喻也。調馬有四:菩薩見鞭,二乘觸皮,人天觸肉。說
三惡調,乃為徹骨也。合文可見。肇曰:非鉤捶,無以調象馬,非
苦言無以伏難化。】


「彼諸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
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
[002-0172a]


【此三,贊述。文二,此初贊佛也。肇曰:諸佛平等,
迹有參差。迹有參差,由群生下劣,志願狹小。故佛隱自在力,
同其貧陋,順其所樂,而以濟之。應感無方,不擇淨穢,此未曾有
也。】


「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


【下歎菩薩可見。】


「維摩詰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
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百千劫行。」


【此四,述誠。不述佛者,道力圓也。文二。此初,述益深。化
善則功少,化二則功深。叡曰:久而無功,未若近而有益。】


「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
無有。何等為十?以布施攝貧窮,以淨戒攝毀禁,以忍辱
攝瞋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說
除難法度八難者,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
德者,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二,釋所以也,有標數列釋可見。肇曰:夫善因惡起,淨因
穢增。此土十惡法具,故十德增長;彼土純善,故施德無地,所以
百千劫行不如一世也。】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
淨土?」
[002-0173a]


【此三,明淨土之行。文二。此初,問也。肇曰:將勵此土始學
菩薩,令生淨國,故發斯問。】


「維摩詰言: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
淨土。」


【此二,答。文四,謂標、徵、釋、結。此初,標也。】


「何等為八?」


【此二,徵。可見。】


「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有功德
盡以施之;」


【肇曰:菩薩代彼受苦不自計身,所有功德盡施眾生,豈以有益
而想其報乎?若不為眾生,應久入涅槃。為彼受苦,令其先
度,彼去我留,非代何謂?此饒益之至。一法也。】


「等心眾生,謙下無礙;」


【肇曰:怨親不殊,卑己後人,等心尊彼,情無分然。二法也。】


「於諸菩薩,視之如佛;」


【肇曰:菩薩,眾生之橋樑,三寶之所繫。視之如佛,則增己功
德。三法也。】


「所未聞經,聞之不疑;」


【肇曰:佛所說經,聞則信受,不以未聞而生疑惑。四法也。】


「不與聲聞而相違背;」


【肇曰:三乘雖異,歸宗不殊。不以大小而相違背。五法也。】


「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


【肇曰:他種他獲,曷為而嫉?己種己得,曷為而高?於是二中
[002-0174a]
善自調伏,六法也。】


「常省己過,不訟彼短;」


【肇曰:省己過,則過自消;訟彼短,則短在己。七法也。】


「恆以一心求諸功德;」


【肇曰:塵垢易增;功德難集,自非一心專求,無以尅成。具此
八法,則行無瘡疣,終生淨土矣。】


「是為八。」


【結文可見。】


「維摩詰、文殊師利於大眾中說是法時,百千天人皆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三,得益。行深大士悟淨穢之隨緣,得無生忍。行淺者聞無
疣之行,捨穢慕淨,發菩提心。】



菩薩行品第十一




此下兩品大段第三,歸宗印定。前品廣佛事不同,多明淨土
之宗;後品現淨名勝身勝土,多明印定。香積大士悟諸佛之平等,
知淨穢之隨緣,請法退還,因以目品也。


「是時佛說法於菴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
會皆作金色。」


【品文三:初明事畢歸佛,二明佛事不同,三請法還土。初文復
四:一現相,二詣佛,三慰問,四佛贊。初文又三,此先現相也。肇
[002-0175a]
曰:至人無常所,理會是鄰。如來、淨名雖服殊處異,妙斯有
在,所以來往興化,共弘不思議之道者也。因遣問疾,所明
若上。今將詣如來封印茲典,故先現斯瑞,以啟群心。】


「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
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


【二,問緣。身子、迦葉隨文殊以作化,阿難侍者留菴羅園
以啟導,故因瑞而發端也。】


「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
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


【三,答。彼來令此生仰也。】


「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
事供養。」


【此二,詣佛。文四。初唱往也。什曰:維摩勸共見佛,旨可尋
也:一者,見其誠心,欲遂其本意;二者,欲令證明香飯多所發悟;
三者,以其懷勝遠遊,宜令實返,故共詣佛所,諮請道法也。】


「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


【二,文殊稱善。肇曰:有益時也。】


「維摩詰即以神力持諸大眾並師子座置於右掌,往
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繞七匝,一心合掌,在一
面立。」
[002-0176a]


【三,明掌擎詣佛也。】


「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繞七匝,於一面
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
在一面立。」


【四,明次第致敬。什曰:世相迎送,必結駟輕騎;大士迎
送,則運以妙通。】


「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坐,即皆受教。」


【此三,明佛慰。慰辭文略,有教有奉如文。】


「眾坐已定,佛語舍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
為乎?」


【此四,佛贊。淨名神力者,印彼已說,伏彼未聞。文四。此
初,問也。】


「唯然,已見。」


【二,答也。】


「於汝意云何?」


【三,徵也。】


「世尊!我睹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四,釋也。肇曰:向與文殊俱入不思議室,因借寶座,睹其神
力,兼食香飯,乘掌而還。莫測其變,故自絕於圖度。又解,身子
自言不測者,將以激勵聲聞迴心向大也。】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
何香?」
[002-0177a]


【此二,明佛事不同。文二:初因問香,二明佛事。初中文三:
一阿難問,二身子述,三淨名解。初中文二:一問,二佛答。此初
也。肇曰:如來將辯香飯之緣,故令阿難問也。】


「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


【二,佛答,彼大士香也。】


「於是,舍利弗語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


【此二,身子自述。將明食飯之益,以顯淨名難思之事。文三。
此初,述也。】


「阿難言:此所從來?」


【二,問也。】


「曰:是長者維摩詰從眾香國取佛餘飯,於舍食者,一
切毛孔皆香若此。」


【三,答來處也。】


「阿難問維摩詰:是香氣住當久如?」


【此三,明淨名解飯為佛事。文三:法、喻、合。初文四。此初,
問也。】


「維摩詰言:至此飯消。」


【二,答也。】


「曰:此飯久如當消?」


【三,重問也。】


「曰: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


【此四,正答。益有三,此初七日消,治四大病也。故律中
[002-0178a]
有七日藥,以藥勢相接七日。可知。】


「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
位,然後乃消;」


【此二,小乘益。有二。此初,見道益。】


「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


【此二,無學益也。】


「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


【此三,大乘益。有三。此初十信益也。】


「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


【此二,七地益也。】


「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


【此三,等覺益也。飯有普利之功,而食者心自大小耳。例此,
文字亦然也。】


「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
乃消。」


【此二,喻也。】


「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


【此三,合也。文並可見。】


「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
事?」


【此下第二,廣明佛事。大文有四:一明佛事隨化不同,二明佛
身應緣故異,三明阿難伏罪,四明菩薩悔責。前中文四:一稱
[002-0179a]
歎,二廣說,三密訶,四解釋。此即初也。小乘唯知娑婆一化
音聲為作佛事,未知十方佛化六塵皆為佛事,故有此歎。肇
曰:飯本充體,乃除結縛,未曾聞見也。】


「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
事,」


【此下二,廣明佛事。肇曰:阿難見香飯所益,謂佛事理極於
此。故廣示其事,令悟佛道之無方也。此土眾生,見佛妙光,自入
道,檢亦有餘益,但以光為主。下類爾也。】


「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


【肇曰:有佛默然居宗,以菩薩為化主。】


「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大論云:須扇頭佛當日成道,當日入涅槃,留化佛度眾生也。
皆此比也。】


「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


【肇曰:此樹光無不照,香無不熏。形色微妙,隨所好而見;樹
出法音,隨所好而聞。此如來報應之樹也,眾生遇者自然悟道。】


「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


【肇曰:昔閻浮提王得佛大衣,時世大疫,王以衣置高表上以示
國人。國人歸命,病皆得除,信敬益深,因是悟道也。此其類
也。】


「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台觀而作佛事,」
[002-0180a]


【肇曰:眾香國即其事也。園林,如極樂林樹說法等。一義云,
飯食以舌根通道,園林以眼根通道。】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


【肇曰:好嚴飾者,示之以相好也。】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
緣得入律行,」


【肇曰:好有者存身以示有,好空者滅身以示空。如《密迹經》
說也。上相雖在身,而身相不一,所因各異,故佛事不同。】


「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炎如是等喻而
作佛事,」


【肇曰:自有不悟正言,因喻得解者。】


「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


【肇曰:即娑婆國佛事。】


「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
為而作佛事。」


【肇曰:有真淨土純法身菩薩,外無言說,內無情識,寂寞無
為而超悟事外,非是言情所能稱述。此佛事之上也。】


「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法身無為,應物為故,進止威儀皆佛事也。】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
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肇曰:三毒、等分,此四,煩惱之根也。因一根生二萬一千煩
惱,合八萬四千。因八萬四千出無量塵垢,故名門也。眾生皆以
[002-0181a]
煩惱為病,而諸佛以之為藥。如婬女,欲為患,更極其情,然後
悟道。毒龍以瞋必為患,更增其忿恚。此以欲除欲,以瞋除瞋,猶
良醫以毒除毒。斯佛事之無方也。】


「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


【若能深見實相,善惡兩亡,應物隨化,能善惡俱遊,名悟入法
門也。是即或語、或默、或淨、或穢,皆以是諸
佛化物之門也。】


「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
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於
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


【此三,密訶香積等諸菩薩也。真土平等,非淨非穢,應物而
現,故有淨穢。若能悟淨非淨,故不貪高;悟穢非穢,故不憂沒。
然淨穢不同,俱是佛大悲故,但於諸佛生淨信心,歎未曾有也。】


「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四,解釋。真土平等,化物不等也。】


「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
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
[002-0182a]


【此下第二,訶菴園聲聞執應身為實。文三:初喻顯等不等,二
明一切平等,三正折伏。此初也。地有差別,空無差別,喻也。應
物色身故有若干,淨慧法身一切平等,此法合也。肇曰:佛慧如
空,應形猶地。不以地異而異空,不以空一而釋地也。】


「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姓、戒、定、智慧、解脫、解
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
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
同等。」


【此二,明平等。文二。此初,諸佛身土真應,權實皆等有也。
生曰:諸佛色身雖復若干,而一佛無不有之,故無不等矣。】


「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陀。」


【二,明名等。肇曰:秦言正遍知。見法無差謂之正,智無不
周謂之遍,決定法相謂之知。多陀等者,肇曰:秦言如來,亦
云如去。如法而來,如法而去。古今不改,千聖同轍。故名如來,
亦名如去。佛陀者,肇曰:秦言覺。生死長寢,莫能自覺。自覺
覺彼,其唯佛也。】


「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
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如是,阿難!諸佛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
[002-0183a]


【此下三,正明折伏阿難。文三。此初,明一人不受,正使三千
等多亦不受。「如是阿難」等,明菩提無邊,故身智、權實、應化、功
德不可思議。豈是聲聞所能量也。】


「阿難白佛言: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


【此三,阿難伏過以激勸。文四。此初,阿難伏也。肇曰:阿
難於五百弟子中多聞強記第一,今聞佛事乃自審寡聞。】


「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
為最多聞,非謂菩薩。」


【二,佛慰也。肇曰:物有於上不足,於下有餘。不可以於下有
餘而量於上也。】


「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
淵尚可測量,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
也。」


【三,歎菩薩功德無量也。】


「阿難!汝等捨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詰一時所現神通
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作。」


【四,結。簡小大。大士不思議一時所現神力非二乘所能
為也。】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
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捨離是心。所以者何?
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


【此四,大士悔責。文有悔有釋。肇曰:初見土穢,生下劣
[002-0184a]
想。謂諸菩薩亦有昇降,聞上佛事乃自悔責。】


「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


【此下第三,請法還國。文三:一請,二答,三稱歎還國。此初,
請也。肇曰:既知佛事之難議,故欲請法而返土,將宣揚如來不思
議道,令本土眾生念佛功德也。】


「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此下二,答。文四:初標名,二略釋,三廣釋,四結勸。此初
也。肇曰:有為法有三相,故有盡;無為法無三相,故無盡也。】


「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
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二略釋。肇曰:有為雖偽,捨之則大業不成;無為雖實,住
之則慧心不明。是以菩薩不盡有為,故德無不就;不住無為,故道
無不覆。至能出生入死,遇物斯乘。在淨而淨,不以為欣;處穢而
穢,不以為戚。應彼而動,於我無為,此諸佛平等不思議之道也。】


「何謂不盡有為?」


【此下三,明廣釋。文三:初釋不盡,次釋不住,後雙釋。初中
又三。此初,徵也。】


「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


【此下二,釋也。既雜明萬行無別科次。肇曰:慈悲乃入有
之基,樹德之本,故發言有之。】


「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四
[002-0185a]
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軀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
志常安住方便迴向,」


【外化不離慈,內修不忘智,謂求菩提心不暫忘也。又外化不
厭,內順四攝;外護法橋,內求功德。皆為迴向菩提,方便化物不
求二乘三界果也。肇曰:以慈為根,發心為心,然後順四攝,化眾
生,護正法,種善根。以此眾德,茂其枝條,道樹日滋,不盡有為
也。下諸行願,枝條之流,取其日滋日茂,以成不盡義也。廢
捨慈悲,道樹不建,眾德損耗,自隱涅槃,謂盡有為也。】


「求法不懈,說法無吝,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


【為法不怠,供佛無畏。肇曰:不以結生,曷為而畏?】


「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


【八風不移志,勸學不輕心。肇曰:未學當學,所以不輕;已
學當成,故敬如佛。】


「墮煩惱者,令發正念。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不著己
樂,慶於彼樂。」


【不樂煩惱,不貴涅槃,大士之化也。肇曰:獨善之道何足貴
也。不著己樂,等大士之心也。】


「在諸禪定,如地獄想;」


【肇曰:禪定雖樂,安之則大道不成。菩薩不樂故,想如地獄。】


「於生死中,如園觀想;」


【肇曰:生死雖苦,大道之所因。菩薩好遊,故想如園觀。】


「見來求者,如善師想。」


【肇曰:求者雖欲自益而實益我,故想為善師。】
[002-0186a]


「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見毀戒人,起救護想。諸
波羅蜜為父母想,道品之法為眷屬想。」


【必因此施,成就善根至一切智。又不嫌毀戒,但念悲救想。
波羅蜜能生法身,助成菩提莫過道品,此等是大士之想念也。】


「發行善根,無有齊限,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


【增廣萬善,嚴淨佛土,依報行也。】


「開門大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惡,淨身口意。」


【肇曰:開四門恣求者,所取無礙大施法也。又解,除垢惡以淨
三業,行大施以嚴相好,正報行也。】


「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
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


【大悲不屈於生死,精進不倦於佛德。以智慧劍破煩惱因,
出法身果,荷負眾生,此薩埵心也。肇曰:法身越三界,陰、界、入
所不攝,故言出。若受陰界入,身處積塵之內,則自固羈鎖,安能
濟彼。】


「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行少
欲知足而不捨世法,」


【精進以摧魔,無念以證真,少欲而不捨世,大士之行也。肇
曰:真智無緣故無念。不捨世者,肇曰:不以無欲而捨世自異。】


「不壞威儀而能隨俗,起神通慧引導眾生,得念總
[002-0187a]
持所聞不忘,善別諸根斷眾生疑,以樂說辯演法無礙。」


【不壞法身,起通道物,身業化也;正念總持,多聞不忘,意
業化也;差別眾根,斷疑樂說,口業化也。此大士之三密也。
不壞威儀者,肇曰:同俗俯仰不失道儀,天下皆謂我同己而我獨異
人。樂說辯者,四辯也】


「淨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無量,開梵天道。」


【十善,欲天因;無量,梵王因。物無出世之根,故接以人天之
善令離三途,此大士之方便也。】


「勸請說法,隨喜贊善,得佛音聲;身、口、意善,得佛威
儀。」


【此大士之德也。佛音者,經云八音也。一徹好,二柔
軟,三和適,四諦了,五不女,六不誤,七深遠,八不竭也。又《密
迹經》云,有無量音也。】


「深修善法,所行轉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
逸,不失眾善。」


【自行則深修轉勝,導眾則化以大乘,又不矜一善以放
逸,乃圓萬德以成道。此大士之進求也。】


「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


【此三,結也。肇曰:修如上法,自行化彼,功德日茂,不盡有為
[002-0188a]
也。夫善,有為法,變壞物耳。廢捨不修,則日耗日盡。】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


【此下第二,釋不住無為。文三,如前。此初,標也。】


「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
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


【此下二,釋。文三。此初,明三脫也。二乘觀三脫樂涅槃,故
取證;菩薩觀三脫樂大悲,故不證。無起者,因緣生法無自性
故,不生起也。肇曰:此空觀之別門也。】


「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
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滅。」


【此二,四非常觀也。破常倒故,觀無常,以大悲故不厭善;
破樂倒故,觀苦,以大悲故不惡生死;破我倒故,觀無我,以大
悲故常誨人;破喧動故,觀寂滅,以大悲故不永滅。又,觀無常
故,不住生死,不厭善本,不住涅槃。餘例然。】


「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觀於無
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觀無所行而
以行法教化眾生,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觀正法位而不隨
小乘。」


【此三,雜明諸行也。雖身心離相而現身心修善,雖法性平等
[002-0189a]
而現歸善法,雖理本無生而現生度物,雖漏本清淨而現行諸
漏,雖本覺無行而現行引物,雖眾生性空而不捨悲濟。正位
者,見真入證之地也。以大悲故,不隨小乘而取證也。】


「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
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


【肇曰:諸法因緣所成,虛假無本,以何為實?以何為主?雖知
如此,然大願未滿,不以功德定慧虛假而不修。】


「修如是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


【此三,結也。肇曰:備修上法則不證無為。證,謂觀無為
自證成道。自證成道即住無為也。】


「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


【此下三,雙釋所以。肇曰:上直明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
為,未釋所以不盡、所以不住。夫大士之行,行各有以。妙期
有在,故復對而明之。夫德之積也,必涉有津,若住無為,則功德
不具。智之明也,必由廣博,若廢捨有為,則智慧不具。】


「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


【肇曰:慈悲入生死,豈住無為之所能!滿願由積德,豈捨有為
之所能!】
[002-0190a]


「集法藥故,不住無為;隨受藥故,不盡有為。」


【肇曰:採良藥必在山嶮,非華堂之所出。集法藥必在嶮有,非
無為之所出也。若廢捨有為,則與群生隔絕,何能隨而授藥?】


「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


【肇曰:習知眾病,必知病所,豈住無為之所能!滅眾生
病,必造有治,豈盡有為之所能!】


「諸正士菩薩已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
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此四,總結勸。肇曰:不盡有為,故無闕德之累;不住無為,故
無獨善之礙。此二無礙門,是菩薩弘道之要路,佛事無方之所由。
勸彼令學,示其佛事不思議道,令必審諸佛無若干也。】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花若干
種色,若干眾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及
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歎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
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本國。」


【此三,聞法歡喜。供養稱述而還國也。】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阿閦,此云無動,雖復變化萬形而實相常寂,故名也。將證淨
[002-0191a]
名勝德以印經,故取佛現土,因立品名耳。又據前半品應云見
如來,以後半品顯迹證經,故從後立名也。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
乎?」


【此品第二,顯淨名身土以證經。夫人有勝德,說必真當,故印
定也。文三:初明真身真土,二明應身應土,三歡聞經之利也。初
文二。此初,問也。前文殊入室論之以無來,身子求經訓之以無
求,今淨名見佛見之於無見,此皆會真則言亡相寂,引物則示
有去來耳。又二乘初心皆見相迹,故因以誨之也。肇曰:向命文
殊共來見佛,雖復舉目順俗而致觀不同。如來逆睹其情,將顯其
來觀之旨,以明佛事不思議,故知而問。】


「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二,顯法身。文二:一正答法身,二論以生滅。前文三:初總
答實相,二別揀百非,三結成正觀。此初也。肇曰:佛者,何也?
蓋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其道虛玄,固已妙絕常境。心不可
以智知,形不可以像測。同萬物之為而居不為之域,處言數之
內而止無言之鄉。非有而不可為無,非無而不可為有。寂寞虛曠
物莫能測,不知所以名,故強謂之覺。其為至也,亦以極矣。何
則?夫同於得者得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是以則真者
同真,法偽者同偽。如來虛照冥諧,一彼實相。實相之相即如
來相,故經曰:見實相法為見佛也。淨名自觀身實相,以為如來相
義存於是也。】
[002-0192a]


「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
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
觀識性。」


【此下二,別揀百非。意明諸相非相即實相也。法身非生滅故
非三世,非有故非色,非空故非如,無自性故無性。肇曰:法身
超絕三世,非陰、界、入所攝,故不可以生住去來而睹,不可以五陰
如性而觀也。】


「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
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三明與無明等。」


【金剛之體非四大起,本覺性故不積六情,法界同真不在三界,
性離三垢常順三脫。明與無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法身性
也。】


「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
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


【法身非聚散,故非一異;亡彼我,故無自他;不同太虛,故
非無相;不受著,故非取相;生死即涅槃,故無彼此岸;邪正道不
二,故無中流。雖眾相都泯而不住滅,故教化眾生,是即常
寂滅而無滅也。】


「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


【法無彼此之相,故不彼不此;聖無彼此之執,故不以此不
[002-0193a]
以彼。且二乘智所不測,豈凡識而能識哉!】


「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淨非穢。」


【性不可蔽故無晦,離覺所覺故無明。不可以名呼,不可以相
示,豈強弱淨穢而分別哉!】


「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


【佛身住法性,故不在方;菴園即法性,故不離方。真身不生
滅,故非有為;丈六即真,故非無為。應物而相非實相,故不可示;
應物而名非實名,故不可說。】


「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
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
道斷。」


【法身真淨,不可以六蔽覆,不可以六度度,不可以善誠,不可
以惡欺。感物而來非來,感謝而往非去。既無形於去來,亦無心
於出入。斯言逕自絕也。】


「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捨,
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
量。」


【無心福物非福田,有求見益非不福。無證無得非應供,德洽
無邊非不應。取之則失真,捨之則乖道。豈有相可相?無相可
相,斯同真際,等法性,越稱量之境哉!】


「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等諸智
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
[002-0194a]


【不可以世界量非大,不可以微塵比非小。離六塵之境,不可
以合覺,不可以離見。無漏之體,體絕結縛。等實相之智,同眾生
之性,渾然無際,豈與法有別。】


「一切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
憂,無喜無厭。」


【肇曰:無得故無失,無清故無濁。事外之體,何可惱亂?孰能
作之令起,生之使滅?恬淡寂泊,無為無數,豈容憂畏喜厭於其
間哉?】


「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
示。」


【既亡三世之有,都絕言說之迹。】


「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也。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
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三,結成觀也。肇曰:窮言盡智莫能顯示,來觀之旨為若是
也。又解,他觀者,謂二乘凡夫見生滅憂畏等背理為他。】


「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二,論生滅。文三:舍利弗約法問,二淨名約幻況出,三釋其
生滅。前文又四。此初,身子問也。離生滅見不生滅者,二乘之
見非實相義,若即因緣生滅悟不生滅者,此法身義也。有此
差別故再論焉。上雖具顯百非,今但論於生滅。若悟生則無生,
自然無生。自然無生,自然眾非可見矣。肇曰:上云「如自觀身實
[002-0195a]
相」,實相無生而今現有生,將成其自觀之義,故以沒生問
也。】


「維摩詰言:汝所得法有沒生乎?」


【二,反質也。肇曰:逆問所得,以證無沒生也。所得法,即無
為無相法也。】


「舍利弗言:無沒生也。」


【三,答。無沒生也。】


「若諸法無沒生相,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四,訶也。若觀諸法因緣生滅本無自性,云何乃問此沒生耶?】


「於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寧沒生耶?」


【二,舉幻況。文五。初,舉幻問。】


「舍利弗言:無沒生也。」


【二,答也。】


「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乎?」


【三,重問。】


「答曰:如是,」


【四,重答。】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五,訶。若佛說諸法如幻相者,即幻生非生,幻沒非沒。云何
更問此沒生也?肇曰:生猶化存,死猶化往,物無不爾,獨問我
為。】
[002-0196a]


「舍利弗!沒者為虛誑法,敗壞之相;生者為虛誑
法,相續之相。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


【三,解釋。妄執虛誑有沒有生,悟法真實無生無滅,幻滅非滅
故不盡善本,幻生非生故不貪生長惡。此所以顯即生滅悟無生
滅,成法身義也。】


「是時,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
於彼國沒而來生此。」


【此下二,明應身應土。文二:初論應事,二現身土。前文又
四:一佛示國名,二身子生疑,三約喻質問,四解釋應事。此初
也。上既即生非生是真身,此明不生能生是應身。國土亦然。故
佛示其生沒也。】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捨清淨土,而
來樂此多怒害處?」


【二,生疑。但可棄穢生淨,曷有捨淨來穢耶?肇曰:此土方餘
國,怒害最多。】


「維摩詰語舍利弗:於意云何?日光出時與冥合乎?
答曰:不也。日光出時則無眾冥。維摩詰言:夫日何故行
閻浮提?答曰:欲以明照為之除冥。」


【三,質問。初問答,明日光自明,闇不能蔽,喻真身處染不染。
後問答,明日光能破彼闇,喻菩薩化生雜染。】


「維摩詰言: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生,不與
愚闇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闇耳。」


【此四,合喻解釋。二重亦然。】
[002-0197a]


「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
聲聞之眾。」


【此二,正現身土。文六:一時眾渴仰,二佛命令現,三奉命
移取,四勸修行,五大眾發心,六利益還本也。此初也。】


「佛知一切眾會所念,告維摩詰言:善男子!為此
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眾皆欲見。」


【此二,命令現土。肇曰:既睹大眾渴仰之情,將顯淨名不
思議德,故告令現本國也。】


「於是維摩詰心念:吾當不起於座,接妙喜國鐵圍山
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
神、梵天等宮,並諸菩薩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
乃至無動如來,」


【三,奉命。文六。此初,念取彼佛國土及妙蓮花,寶階嚴飾,
盡皆現也。】


「及菩提樹諸妙蓮花,能於十方作佛事者。」


【肇曰:彼菩提樹及妙蓮花皆能放光明於十方作佛事,及花上
化佛菩薩亦於十方作佛事,皆通取來。】


「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寶階,諸
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聽受經法,」
[002-0198a]


【肇曰:欲天報通足能凌虛。然彼土以寶階嚴飾為戲遊
之路,故同以往返也。】


「閻浮提人亦登其階,上昇忉利,見彼諸天。妙喜世界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上至阿迦膩吒天,下至水際,以右手
斷取如陶家輪,入此世界,猶持華鬘示一切眾。」


【肇曰:嚴淨之土,福慶所集,人天之報相殊未幾,故同路往
返,有交遊之歡娛。又解,忉利,此云三十三也。阿迦膩吒,此
云色究竟。】


「作是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以其右手斷取妙喜
世界置於此土。」


【二,正取。肇曰: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非三昧之力,無以運
神足之動。】


「彼得神通菩薩及聲聞眾並餘天人俱發聲言:唯然,世
尊!誰取我去,願見救護。」


【三,得通驚覺。肇曰:神通菩薩逆睹變端為眾而問,其餘
諸天未了而問。恐畏未盡,故求救護。】


「無動佛言:非我所為,是維摩詰神力所作。」


【四,佛稱淨名作也。】


「其餘未得神通者,不覺不知己之所往。」


【五,明不覺。】


「妙喜世界雖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
本無異。」
[002-0199a]


【六,入不增減。】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等且觀妙喜世
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皆曰:唯
然,已見。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
來所行之道。」


【此四,勸修行。文三:此初,勸觀也。二,「皆曰:唯然」,答見。
「佛言」已下,勸修並可見。肇曰:登高必由其本,求果必尋其因。】


「現此妙喜國時,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釋迦牟尼佛即記之
曰:當生彼國。」


【此五,明眾益。文三:發心,發願,佛記。如文。妙喜現此二
意,一為證淨名淨土,二為若干有緣發心。】


「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訖已,還復本處,
舉眾皆見。」


【此六,利益已還本。】


「佛告舍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唯然,已
見。世尊!願使一切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
如維摩詰。」


【此下第三,明聞經益。文二:一身子發願,二聞經利益。初文
又三:一問,二答,三發願。如文。妙喜淨土、淨名神通不思議事,
二乘所無,故啟即願也。】


「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養,」
[002-0200a]


【此下二,明聞經得利。文二。此初,歎聞經益。】


「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亦得善
利。」


【此二,歎諸眾生聞經益。文三。初,歎聞經。】


「況復聞已,信解受持,讀誦解說,如法修行。」


【二,總歎受持。】


「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


【三,別歎。有六。此初也。八難眾生,尚不聞名,況乎得哉!
深種信根,值佛得經,解脫寶藏,即為已得。】


「若有讀誦,解釋其義,如說修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


【肇曰:行應於內,護念於外。理會冥感,自然之數。】


「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


【持法藏者,行如來事,故如供佛。】


「其有書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則有如來。」


【經是佛母,故經卷住處,佛及弟子、梵、釋、龍、天護如塔廟。】


「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取一切智。」


【千裡之行,難於發足。一切智果,始於隨喜。既能喜之,必當
尅證。】


「若能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人說者,當知此人
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十善、五戒,報在人天。大乘深經,唯果菩提。故始信四句,
[002-0201a]
便記成佛。】



法供養品第十三




此下二品,大段第三,證已須傳,流通分也。讀說護持,遠津
遐劫,聞經修證,聖聖不絕,故曰流通。文二,此品贊法尊益大,後
品睹益護持。大乘理教,名之為法;修讀傳通,名為供養。如文。


「爾時,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
文殊師利聞百千經,未曾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
定實相經典。」


【品文二:初天帝發誓弘經,二如來述可。初中又三:初歎法
勝,次歎人益,三睹益誓傳。此初也。百千經,方便教也。
決定實相,修證理;自在神通,所證用。肇曰:此經言雖簡約,而義
包群典。坐不踰日,而備睹通變。大乘微遠之言,神通應感
之力,一時所遇,理無不盡。】


「如我解佛所說義趣,若有眾生聞是經法,信解受持讀
誦之者,必得是法不疑。」


【此二,歎人,文二。此初歎信解。肇曰:是法者,自在神通
實相法也。什曰:若累深信薄者,經涉生死,究竟必得。若善積而
悟深者,隨願輒成之。】


「何況如說修行?斯人則為閉眾惡趣,開諸善門,常為
諸佛之所護念,降伏外學,摧滅魔怨,修治菩提,安處道
場,履踐如來所行之迹。」
[002-0202a]


【此二歎修行也。一念修行,閉八難惡趣,開五乘善門。行應
則諸佛冥護,修正則外魔摧伏。隨順佛理,名修菩提。不移此
心,必安道樹。無上佛果,信心為本。萬行菩提,一念為階。所以
始於一念修行,即是履踐如來所行之迹。】


「世尊,若有受持讀誦如說修行者,我當與諸眷屬供養
給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曠野,有是經處,我亦與諸眷
屬聽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當令生信,其已信者當
為作護。」


【此三,天帝睹法真益大,發誓弘護之。護持正法,菩薩行
本,所以誓修。】


「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說,吾助爾喜。」


【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此下二,佛贊天帝所以。文三,如前。此初,述歎法也。肇
曰:善其護持之意也。三世菩提不思議道皆陳在此經,若受持護
養則為供養三世諸佛,故助爾喜。】


「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是經
者,則為供養去來今佛。」


【二,述人益深。文二。此初,正述也。經是三世佛母,供其
母則供其子也。又教能顯理,理能悟佛,故受持讀誦則為供養三
世佛矣。】


「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葦
稻麻叢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一劫或減一劫,恭
敬尊重贊歎供養奉諸所安,至諸佛滅後,以一一全身舍利
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以一切華
[002-0203a]
香瓔珞幢幡伎樂微妙第一,若一劫若減一劫而供養之,於
天帝意云何?其人殖福寧為多不?」


【此二,校量。文四。此初,舉況問也。大千諸佛,福田最
上,施安起塔,二世供養,是人殖福為多不耶?】


「釋提桓因言:多矣,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億劫
說不能盡。」


【二,答福多。】


「佛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
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於彼。」


【三,正校量勝。生曰:衣食供養本以施功致福,非求理之法。
據此正可生人天之中,終不得成佛也。供養法身者,以佛所體為
懷,至於大悟智慧而以相比,豈可同年語其優劣哉!】


「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皆從是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
以是因緣,福不可量。」


【四,釋勝所以。諸佛從經生,供佛福尚多,何況供養經本
乎!肇曰:高木必起重壤,瓊瑜必生荊岫。所以無量之果必由無
量之因。諸佛菩提皆從習此經生,而菩提之道以無相為相。無相
之相不可限量,因是生福,福何可量?】


「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藥
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
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曰大莊嚴,劫曰莊嚴,佛
壽二十小劫。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菩薩僧有十二
[002-0204a]
億。」


【此下三,述弘護之報。我為月蓋,護法成佛。天帝所願,報可
知矣。文四:初明有佛,二明供養,三結會,四勸修。此初,明時有
佛也。藥王別號「如來」等通號有十:一如來,乘真如理來成正覺
故;二應供,破魔度物應供養故;三正遍知,正覺諸法不顛倒故;四
明行足,萬行滿足至三明果故;五善逝,逝往也,直往菩提不退
還故;六世間解,大悲權智解世間故;七無上士,德業最勝無能過
故;八調御丈夫,受化調伏皆丈夫故;九天人師,雖師範六道天
人益多故;十佛,佛馱,覺也。生死長夜,自覺覺他故。餘劫名
眷屬等可見。】


「天帝!是時有轉輪聖王名曰寶蓋,七寶具足,主四天
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敵。爾時,寶蓋與其
眷屬供養藥王如來,施諸所安,至滿五劫。」


【二,明有王供養。文三。此初,父王供養也。七寶者,輪寶、
珠寶、女寶、象寶、馬寶、藏寶、臣寶、兵神寶】


「過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
佛。於是千子受父王命,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一切
施安。」


【二,千子供養,有告有奉可見。】


「其王一子名曰月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殊過此者?」


【此三,明月蓋思法供養。文九。此初,獨坐思惟也。
肇曰:極世餚珍,無以據其至至之情,冀所珍之外,別有妙養,以暢
[002-0205a]
誠心。】


「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養,勝諸
供養。」


【二,天告。肇曰:藥王如來,知其將化,故變為空神而告之。】


「即問:何謂法之供養?」


【三,問天也。】


「天曰:汝可往問藥王如來,當廣為汝說法之供養。」


【四,令往問佛也】


「即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云何為法之供
養?」


【五,詣問佛。】


「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一切世間,
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淨無染,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


【六,示佛答法養。文二:初明法體,二明供養。法中文
五:初明理法,二明教法,三明行勝,四明果勝,五總結也。此初,
明實相理法也。肇曰:深經,謂之方等第一義也。其旨深玄,
非有心之所得;微妙無緣,非明者之所睹。超絕塵境,無染若空。
欲以有心有明而信受者,不亦難乎!又解,實相深理,難信難見,
性淨無染,但可智悟,非分別思惟能得。又解,情與理違,故難信;
行與理違,故難受;惑與理違,故難見。】


「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印之,」


【此二,明菩薩法教,非小乘也。陀羅尼印者,無名相理,假
名相說,終日名而無名,終日相而無相,此陀羅尼印也。故《勝天
[002-0206a]
王》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般若大悲力,離言文字說。又,
即名非名,即相非相,亦名實相印也。肇曰:菩薩法藏所攝,固
非小乘之寶;總持所印,固非域中之道。總持所印,所印必真;法
藏所攝,所攝必寶。豈是常人所能開發?以明法寶深固,難可闚
𨵦也。】


「至不退轉,成就六度。」


【此三,明理深教妙,起行必勝。文四。此初,不退行也。如彌
勒章明。肇曰:不退所以至,六度所以成,大乘之所出,何莫由
斯典。】


「善分別義,順菩提法,眾經中上。」


【此二,廣說行也。肇曰:善分別實相之義,順菩提無相之
法,此經之上也。】


「入大慈悲,離眾魔事及諸邪見。」


【此三,離過行也。大悲故超二乘,離著故超諸魔,無邪見故超
外道。此皆深經之所能也。】


「順因緣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
作、無起。」


【此四,證真行也。謂順因緣,悟真理也。無我等,我空也。空
無相等,法空也。肇曰:法從因緣生,生則無自性,無自性則無主,
無主則無我、人、眾生、壽命,唯空無相、無作、無起。此深經之
所順也。】


「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法輪。諸天、龍神、乾闥婆
等,所共歎譽。」


【此下四,明理深行妙,得勝果也。文三。初,明證道法身
[002-0207a]
果。既成道樹,必轉法輪,所以天龍預懷忻歎。】


「能令眾生入佛法藏,攝諸賢聖一切智慧,說眾菩薩所
行之道。」


【此二,明一切智果。既坐道樹,具佛法藏,獲賢聖智,得菩提
道,因圓果滿,名行足也。】


「依於諸法實相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
法,能救一切毀禁眾生。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
畏。」


【此三,明大悲利益果。既坐道場,獲一切智,普雨法雨,利益
眾生,令諸菩薩依實相義,權為二乘宣無常理,聞經隨喜,毀禁
罪除。諸魔外道,怖邪歸正。自非深信大乘、堅固悲願,安能致此
無邊益哉。】


「諸佛賢聖,所共稱歎。背生死苦,示涅槃樂。十方三
世諸佛所說,」


【此五,總結理也。肇曰:諸佛共稱,以明其法必真也。生死雖
苦,背之至難;涅槃雖樂,識之者寡。自非深經,孰啟其路?諸
佛雖殊,其道不二,以明第一義經常一不差。美深經訖於是。】


「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
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


【此二,明供養。文二。此初,信行讀誦。肇曰:如是等經,盡
諸佛法身也。若聞斯經,能信解護持,宣示分別,明令大法增廣,
名法之供養。養成法身也。】
[002-0208a]


「又於諸法如說修行,」


【此二,明法行修行。文三:初觀除邪執,二四依簡失,三
順寂滅證。初除執,文三。此初,標也。肇曰:諸法即深經所
說六度諸法,】


「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
有眾生。」


【此二,無我觀也。肇曰:不悟緣起,故有邪見之迷,封我之惑。
若如說行,則得明慧。明見十二因緣根原所由,故能離邪見,得無
生忍,無復吾我、眾生之想也。見緣如緣,謂之隨順。明白有無,
謂之決定。皆智用之別稱。】


「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


【此三,離我所也。肇曰:無違無諍,即隨順義也。五受陰身,
及家屬所有因緣果報,即我所也。若能明見因緣果報之性,順而
無違,離我所也。上直明觀因緣,知無造者,故離我見。今觀因緣
果報,知無屬者,故離我所見。】


「依於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
義經,依於法不依人。」


【二,四依簡失。《大集經》云:語者說生死,義者知生死無
性;語者說涅槃味,義者說涅槃無性;語者說諸乘隨所安止,義者
說諸乘入一相智門等。又,識者識四大,智者住四大無性;識
者識六根、六識,智者住內外寂滅等。又,不了義經說生死苦惱,
了義經說生死、涅槃一相;不了義經說我、人諸法,了義經說三空、
無我也。又,人者攝取人見,法者解人無人見;人者凡聖三乘人
[002-0209a]
也,法者知一切法無別無異,如虛空也。】


「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


【此三,明順法寂滅相而修證。文三。此初,標法體也。肇曰:
順因緣,知法無盡。法從緣而有,從緣而無。其有不從未來來,
其無不歸入過去去,故曰無入無歸也。】


「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
故,老死亦畢竟滅。」


【二,辯寂滅相也。肇曰:畢竟謂始終常滅,始終常滅不復更
滅,乃所以成無盡義也。生曰:畢竟者,終要然也。終既要滅,生
豈有哉?生若不有,其誰有滅耶?則無入、歸矣。】


「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不復起見,是名最上
法之供養。」


【此三,結供養也。無明本性寂滅,故不生。不生即不滅,不滅
即無盡。肇曰:上觀因緣無生,離常、我等諸見。今觀因緣無
滅,離斷、滅等諸見。具四依,離諸見者,法供養之上也。】


「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
忍。」


【七,聞法得益也。《仁王》云:四五六地得此忍也。肇曰:心柔
智順,堪受實相。未及無生,名柔順忍。】
[002-0210a]


「即解寶衣嚴身之具,以供養佛。」


【二,解衣供養。】


「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行法供養,守護正
法。願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魔怨,修菩薩行。」


【三,請加護也。肇曰:聞法供養,欣欲行之。然經道深遠,
非己力所弘,故願加威神也。】


「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記之曰:汝於末後守護法城。」


【八,明受記。什曰:欲令後人信伏,故記其守護法藏。】


「天帝!時王子月蓋見法清淨,聞佛授記,以信出家,
修集善法,精進不久,得五神通,通菩薩道,得陀羅尼無斷
辯才。」


【九,出家護法。文三。此初,出家得道。神通,身業;陀羅尼,
心業;辯才,口業也。】


「於佛滅後,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滿十小
劫,藥王如來所轉法輪,隨而分佈。」


【二,以具三業功德,故弘法也。】


「月蓋比丘以守護法,勤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億
人,於阿耨多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十四那由他人深發
聲聞、辟支佛心,無量眾生得生天上。」


【三,明所化眾數。】


「天帝!時王寶蓋豈異人乎,今現得佛,號寶炎如來。
其王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鳩孫馱為始得佛,
最後如來號曰樓至。月蓋比丘則我身是。」


【三,結會。古今迦羅鳩孫馱,亦曰拘留孫,賢劫千佛之首,樓
至千佛之終也。】
[002-0211a]


「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
第一無比。是故,天帝!當以法之供養,供養於佛。」


【四結勸。肇曰:吾成正覺,由法供養,以是可知法養為上。】



囑累品第十四




此品付囑。護持傳法事大,緣累不輕,殷勤付囑,故云囑累。
又云殷勤再三,故云囑累。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
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付囑於汝。如是輩經,於
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布,於閻浮提,
無令斷絕。」


【品文三:一付囑彌勒等,二付囑阿難等,三經畢慶聞。前文又
二:初付,後受。付文三。此初,正付也。肇曰:不思議經,即
佛無上菩提之道。其道深遠,難可尅成。吾無量劫不惜身命,骨
施踰須彌,血施過江海,勤苦積集,今始得就。哀彼長迷,故垂之
竹帛。然群生德薄,魔事熾盛,吾道多難,非汝不弘。嗣正之第,
所以重累。又城高衝生,道尊魔盛,自非神力無以制持,故勸以神
力也。】


「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
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
于大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如此輩人聞
[002-0212a]
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隨諸眾生所應得
利而為廣說。」


【二,釋付所以。緣不感佛,發在當來。不聞則失,聞之必益,
故當頂受廣說。肇曰:法之通塞損益若此,故勸彌勒頂受廣說也。】


「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
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若好雜句文飾事
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
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
是為久修道行。」


【此三,簡傳通得失。有三。此初,總簡也。新學好文,久
修好義。傳者應善其根緣,學者應鋻其得失。有標釋結可見。肇
曰:行之深淺,各有異相。得失兩陳,以勵護持法者。】


「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
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毀
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二者,若有護持
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
惡。有此二法,當知是新學菩薩,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
中調伏其心。」


【此二,別簡新學菩薩。文三,如前。決定深理,必在積
修。敬法重人,方能久學。若謗法毀師,自絕深信,解慧不明,豈
能決定正觀,獲不退轉也。肇曰:一毀法,二毀人。】


「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
能得無生法忍。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
[002-0213a]
不教誨。二者,雖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


【三,別簡舊學。二法者:一輕慢新學,自喪大悲;二樂分別,自
壞大智。夫證無生忍,要悲智雙圓。有茲二患,自毀修證。
文三,如前可見。】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
所說,我當遠離如斯之惡,」


【此下二,明彌勒四王等受旨。文三。此初,彌勒受旨。文
二:初領旨,二佛贊。領中先受誡旨。肇曰:一生大士,豈有如
斯之惡聞而復離耶?發言者為未離者耳。】


「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若未來世中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
等經。與其念力,使得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世尊!若後
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


【此二,領通經旨。如來得法,益通三世。未來有緣,我當令手
得心持,自行兼說。彌勒神力者,肇曰:定己功於未然,息眾魔之
候斷。】


「佛言:善哉善哉!彌勒!如汝所說,佛助爾喜。」


【此二,佛贊。如文可見。】


「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言:我等亦於如來滅後,十方
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當開導諸說法
者,令得是經。」


【二,諸菩薩受。法燈遍照,故誓宣十方。】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處處,城邑聚落、
[002-0214a]
山林曠野,有是經卷,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為
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令無伺求得
其便者。」


【此下三,四天王受旨。經卷住處,災難自清。況天力護持,彌
增法化。】


「是時佛告阿難:受持是經,廣宣流布。阿難言:唯!
我已受持要者。世尊!當何名斯經?佛言:阿難!是經
名《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如是受持。」


【下二,付囑阿難。付受問答,欲令結集之時無所遺漏。】


「佛說是經已,長者維摩詰、文殊師利、舍利弗、阿難
等,及諸天、人、阿修羅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已下說付既周,慶聞修奉。】


淨名經關中疏卷下



〔錄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