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v0009 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附註疏)--惠辯禪師 (master)




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附註疏)


整理者 方廣錩



〔題解〕


《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又名《心王菩薩說頭陀經》、《頭
陀經》、《心王經》。中國人所撰佛經。一卷。著作者不詳。最早
見錄於《大週刊定眾經目錄》第十五卷,判為疑偽經。其後失傳。
現在敦煌文獻中發現一號,首尾齊全,收藏在中國天津藝術博物
館。


本經有惠辯撰註疏一種。惠辯,僧史失載,身世不詳。該註
疏僅註了《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的前半部分,沒有全部完成。
註疏本亦名《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但首尾經名下均增加「卷
上」二字。大約惠辯曾計劃把註疏本分為上下兩卷,但最後因故
未能完成,故首尾經名亦未能作最後的修定。該註疏本歷代經
錄無載。現在敦煌文獻中發現四號:中國北京圖書館藏本(首尾
齊全)、日本三井文庫藏本(首尾齊全)、大英圖書館藏本(首存尾
缺)、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本(首存尾缺)。


本經主題在於論述頭陀法的重要,其思想與禪宗思想有相
通之處。在唐代有一定的影響,不少典籍,尤其早期禪宗典籍曾
有引用。本經並曾被譯為粟特文,大英圖書館收藏有該粟特文
譯本的殘本。本世紀以來,不少西方學者曾對該粟特文殘本進
行過研究。惠辯註疏的行文相當隨意自由,反映出當時中國僧
人盛行的「六經註我」的學風。


由於註疏本已全文引用原經經文,為避免重複,節省篇幅,
整理本不再將經文別出,而仿照註疏本的夾註形式,即以大字表
[001-0252a]
示經文,小字表示註疏,予以錄校。


整理本的底校本情況如下:



*
底本:中國北京圖書館藏新1569號。
*
校本:

*
甲本,大英圖書館藏斯2474號。《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曾據該號錄文,但錄文錯誤甚多,故整理本基本上不參用《大正藏》本,個別原卷照片不清楚的地方參用《大正藏》本,並出校記說明。
*
乙本,法國國家圖書館藏伯2052號。
*
丙本,日本三井文庫藏本。
*
丁本,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本。
*
戊本,大英圖書館藏粟特文殘本斯ch353號。錄校時所參用者為伊吹敦先生之《〈心王經〉の復元,——漢文斷片とソグド語譯に基づいて》一文,載《論叢,アジア文化と思想》,1993年11月,第二號,第48~104頁。該本僅在必要時參用。


錄校時並參用歷代佛典及《文選》李善註所引用的文句,一
概隨文說明。


本經對疑偽經研究、禪宗研究以及粟特文研究都具有重大
的意義。


謹此對衣川賢次、伊吹敦、吉田豐及其他協助提供資料與提
出校勘意見的諸位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謝。


[001-0253a]


〔錄文〕



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
五陰山空寺惠辯禪師註



若夫至道圓明,虛無湛極。慈悲普攝,濟生死之深河。浮大
寶舟,廣度四生之難。恩霑大道,迥拔三界之牢。慧鏡長懸,
照無明之巨夜。法王慈愍,接引多方。眾苦之病無窮,設藥之途
非一。故有照明大士,垂音五濁之中,悲愍群生,勸請
如來設教遵。


首稱:「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者,以為王心為身之主,
[001-0254a]
耳目處其外,任持六根,不壞善惡種子,使之不亡。乍去
乍來,無有限礙,自在如王,故言「心王」。「菩薩」,解脫之
別稱,得道之異名。以覺合機,故稱「佛說」。「頭陀」者,西國
之語,此土往翻名為「抖擻」。煩惱不生,寂然無相,故曰「頭
陀」。「經」者,常也。人能悟道,永離生死,故號為常。



爾時時無有二,行人發意之時,故云「爾時」也。
「佛」者,覺也。自覺虛凝,離心、意、識,蕩寂空無,神變自
在,故名為「佛」也。在大林藪山。五陰煩惱,是「大林
藪」。無明厚重,不能覺察,名之為「山」也。山形大小,

[001-0255a]
縱廣八萬四千由延。五陰、三毒,合為八萬;地、水、
火、風,名曰四千。「由」者,從也。「延」者,長也。其身心
造不善業,迄至於今,不能改悔,故名「由延」也。其山四

方,有無量夜叉、羅剎、虎、狼、師子、毒蛇、惡鬼,
煞害眾生,啖人精氣。「四方」者,四大是。四大假
合,共成此身,故曰「四方」。煩惱數多,故言「無量」。緣境不
住,故名「夜叉」。取捨心起,名為「羅剎」。無明熾盛,吞食善法,
名之為「虎」。貪心造罪,不生厭離,名之為「狼」。惡性盛猛,
能壞善根,名之為「師子」。「毒蛇」者,貪、瞋、癡是,能壞法
身、慧命。煩惱亂其身心,不得自在,名之為「惡鬼」。萬行法門,
自然消滅,故云「煞害眾生」。「啖人精氣」者,煩惱是也。

山四維,復有無量賢善大士,修學大乘。眼、耳、
[001-0256a]
鼻、舌,自性清淨,無所染著,名曰「四維」。一切煩惱,自然
改變,故言為智慧「賢善大士」,亦名「修學大乘」。不簡怨親,通
同普載,名為「大乘」,亦名「無乘」,名曰「大乘」也。於佛

法中,決定生信。佛、法、僧寶,本是一心,更無別異,故
名為「信」。「信」有十心:一者,信知此身無常、無我;信三寶
常住不滅,設有變滅,信知示現之相,非是實滅。是名「信
心」。二者念心,非是生滅之念,色心不二,自性不動,守本不
移,是名「念心」。三者,進求涅槃,是名「進心」。四者慧心,覺了
自性,空寂無二,是名「慧心」。五者定心,常住法性,是名「定
心」。六者不退心,進趣般若,不為生死之惑,是名「不退心」。
七者迴向心,觀行淳熟,流入法河,是名「迴向心」。八者護法心,
護諸眾生而成就之,護己善根而不失之,是名「護法心」。九者,
戒斷生死,永捨俗緣,是名「戒心」也。十者,志願滿足六
[001-0257a]
波羅蜜,超生死輪,趣涅槃岸,是名「願心」。故曰「生信」
也。護持禁戒,如淨明珠。清淨心是。守護心城,

摧伏外道。涅槃為城,城諸妄想,不令漏失。經曰:以無心
意、無受行,而悉能摧伏諸外道也。五峰神仙,最居

山頂。色陰、想陰、識陰、受陰、行陰。「陰」者,蓋也。能掩其
心,令不明了。形礙為色,領納是非為受,妄情思慮為想,歷
緣諸境為行,了別名稱為識。無明黑闇長生,故曰「神仙」,
亦名「長受」。仙人我慢,高於五嶽,故曰「最居高頂」也。

人我慢,五欲自恣,不悟無常。色欲、聲欲、香欲、味
欲、觸欲,五處受生,貪是名為「五欲」。隨所染著,任情即造,故
曰「自恣」。生、老、病、死,念念遷謝,故曰「無常」也。

與迦葉、諸大菩薩,側塞虛空,前後圍繞。佛者,心
也。心王自在,能使識不起。異念即是弟子,故曰「迦葉」。既隨
[001-0258a]
教命,心得解脫,名為「菩薩」。法身廣大,包括十方,故言「側
塞虛空」。無處不遍,故曰「圍繞」也。四部弟子,一時共

會。眼、耳、鼻、舌,名為「四部」。心王所制,不染色、聲、香、味,
故言「弟子」。俱登正覺,故曰「一時」。身心不二,即是「共
會」。「會」,合也,合一相一理也。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世」以寂滅為義;「尊」以覺證
為能。覺知一切煩惱無所有,故號「世尊」。八萬四千煩惱之中,
悟平等道,故曰「眾中尊」也。坐寶蓮華,觀行已畢,至無功
用,寂休閑居,名之為「坐」。「寶」者,道也。道體明淨,塵垢不
染,故曰「蓮華」也。結跏趺坐,此為入定也。端其身即心
真;正其念即慮靜也。嬉怡微笑。悟道性情,美名之
「嬉」。「怡」之言悅。悅樂心神,故「微笑」之也。威德光

明,普照一切。煩惱消滅名「威」,識了無生曰「德」,故曰
「威德」。清淨是「光明」。「普照一切」者,謂陰、入、界一切
[001-0259a]
法。陰者,五陰,色、受、想、行、識是。入者,十二入,內有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外有六塵:為色、聲、香、味、觸、
法,名十二入。界者,中間六識、六根、六塵,即是十八界。
是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是「一切」。行人觀之,空無所有,名之
曰「照」。故云「普照一切」也。


佛告心王菩薩:「告」之言發,發開生死心,見法身相,
虛凝不動,自在無礙,即是心王菩薩也。「汝當為諸大眾,

宣說甚深無上妙法。「宣」,猶吐也。從無明地吐
出。法身寂寥,無相平等。平等不二,故言「甚深」。「妙」
者,要妙之法,佛所說也。令諸眾生,識煩惱性空

無所有。眾生迷故,為有煩惱,覺已知無。故言「空無所有」
[001-0260a]
也。令頭陀正法,苦樂一相。」生死是「苦」,涅槃
為「樂」。生死既空,涅槃非有。平等無生,故言「一相」也。


心王菩薩承佛神力,身昇虛空,變現自在。
「承」者,受也。受佛神力,自覺身心本無所有,故云「虛
空」。「變現自在」者,轉妄以入真,萬物不動,故云「自在」
也。於大眾中,放大智光。光如百千萬億日

月,清涼調適。「清涼」是光。光相不動,說名為「如」。「百」
者,百波羅蜜;「千」者,千法明門;「萬」者,行也。定慧雙照,明
同日月,故言「百千萬億日月」也。煩惱火滅,故言「清涼」。喜怒
不生,名為「調適」也。隨諸眾生,所求皆得。聖化無
礙,故云「皆得」。普照十方,招集有緣諸來大眾。「十
方」者,十惡也。「招集」者,四諦是。「有緣」者,十二因緣是。煩
惱非一,名曰「諸來」。「來」之言「會」。煩惱交會,共造一心,故
言「大眾」。體寂空明,名之「照」也。天龍八部、護法善

[001-0261a]
神、心淨為「天」;智慧為「龍」;五陰、三毒,合為「八部」。不
起異念,名為「護法善神」也。四天王等,眼、耳、鼻、
舌,名為「天王」。見聞、覺知,二相不起,名之曰「等」。

上至有頂,下極空際,「頂」是實也。實相之理,圓空不動,
故言「有頂」。上下無二,曰「極」。「極」者,空也。「空際」,名為
佛性也。六道四生,蒙光喜悅,眼、耳、鼻、舌、身、意,
名為「六道」。地、水、火、風,名為「四生」。神光照蕩,空寂無
生,故云「喜悅」也。皆來聽法,理性虛無,湛然不動,名為
「聽法」也。大眾雲集。言此妄身,猶如雲集,暫有還散,
究竟無實也。


菩薩摩訶薩大慈所薰,「菩薩」者,西國語,此云「道
[001-0262a]
心眾生」是。「摩訶薩」者,亦是西國語,此云「大道心眾生」是。
慈能拔苦,苦惱不生,名曰「大慈」。「薰」者,香也。香
薰我身,煩惱滅盡。此是無價寶香,非是世間草木之香,故云
「大慈所薰」也。復放六百萬億最勝光明。「六百」者,
六根是。一根一百,故曰「六百」。「萬」者,萬行之門戶
也。「億」者,總持之大名。見道轉深,故名曰「最勝」也。

其光明中宣說:「一切眾生本性清淨、了眾生
相,即是實相。故言「本性清淨」也。無生無滅、妄想不起,
是名「無生」;善法常住,是名「不滅」。無垢無淨。分別是
「垢」;無分別是「淨」。垢性自空;淨性非有也。無生

死際,無涅槃際。生死性空,涅槃非有。二際平等,
[001-0263a]
等諸法空故。二際俱空,空故平等。諸法亦然也。
居靜住,即是頭陀。因成果就,故曰「閑居」。淳一無
雜,名為「靜住」。寂然念道,絕斷攀緣,見道性空,攀緣
即滅。不生分別。識性體空,本無分別也。何以故?

生死、涅槃,不一不二。法身不動,離諸名數,故云
「不一不二」也。但假名說,接引愚夫。涅槃方便,是佛
權教。指方陳說,令識道性體空,生死如夢、如電。愚夫不
了,為生死可捨,為涅槃可得。於空之中,妄生染著。眾自覺
歎,迷來日久,故言「假說」也。上品眾生,體達法相,

不入涅槃,不出生死。法性體空,空無出入。中品眾
生,捨於生死,貪求涅槃。捨生死是聲聞行,貪求
涅槃是凡夫行。不捨、不求是菩薩行也。無方便慧,實

[001-0264a]
際為家。不識生死、涅槃皆是虛空幻化,是無方便慧。經
曰:「有慧方便解,無慧方便縛」也。下品眾生,無

明癡住,心無智慧,名曰「無明」。不能發起道心,故言「癡
住」也。不覺不知,沉淪苦海。」恒在生死,故曰「沉淪苦
海」。常以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
離苦、怨憎會苦、憂悲之苦。憶想不住,念念分別,名為「生
苦」。「老苦」者,煩惱惱亂身心,不得自在,故言「老苦」。攀
緣妄想,馳散外逸,心神躁擾,名曰「病苦」。菩提之性理,
在煩惱之中,不覺不知,名為「死苦」。非本所求,妄生追念,念不
離意,名為「求不得苦」。佛是眾生慈父,愛念眾生,猶如赤
子。眾生皆叛,輪迴生死,故云「愛別離苦」。五陰為怨,惡業
[001-0265a]
為憎,煩惱交會,隱藏無地,故曰「怨憎會苦」。大道之門被
塞,佛性未由顯現,故曰「憂悲之苦」。苦苦無際,名之為「海」
也。


「諸菩薩等,汝當諦了,如是光明,從何
而來?內外推求,都無生處。內外根塵,空無
自性,故曰「都無生處」也。從心化生,湛然常一。

從定生慧,故曰「化生」。言「心」者,非是生滅之心,乃是無相
之心。名字雖多,其體不異。故曰「常一」也。一相光

明,觸眾生身,從毛孔入。「觸」之言照。「眾生身」,內
外虛通。眾生心納,猶如毛孔。一相光明,無處不遍,名之曰
「入」也。眾生遇者,入無量定。」「入」之言觸。觸
[001-0266a]
此身心,猶如虛空,本來不動也。


「光觸眼者,入妙色三昧;眼雖見色,妄識不
起,與物合故,名為「妙色三昧」也。光觸耳者,入音

聲三昧;耳雖聞聲,不得聲相,識不分別,名曰「音聲三昧」
也。光觸鼻者,入香林三昧;鼻雖聞香,不得香體,即
是空。空無分別,故言「香林三昧」也。光觸舌者,入法

喜三昧;舌雖觸味,不得味相。味相自空,識無分別,名
為「法喜三昧」也。光觸身者,入智明三昧;身雖知
寒、熱、澀、滑等,不得觸相,識不分別,故名為「智明三昧」也。

光觸心者,入法明三昧。」六識體空,無能分別,狀若韻
音。六根是同一根,故名為「法明三昧」也。


「光遍十方。仙人蒙光,我慢即除,無相之光,
[001-0267a]
照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自然消滅也。身心清淨,

悟無生忍。清淨之心,是無生忍也。惡鬼、毒蛇、夜
叉、羅剎、啖人精氣者,皆發菩提心。
心空寂,是發菩提心也。二見牛頭,鬥諍心息。
惡二見,名曰「牛頭」。生滅不住,名之為「鬥」。畢竟不生,名
之為「息」也。波旬魔王,開地獄門,施清涼水。

生死魔、煩惱魔,魔力威大,自在如王。無明閉塞,名為「地獄」。
豁然悟解,萬象參羅,本無所有,名為「地獄開」。「施」,言
捨。捨離諸見,妄想不生,即是法。「清涼水」即是法水,湛然清
淨也。飢餓眾生,自然飽滿,心生煩惱,憶想妄
緣,名為「飢餓」。禪定無生,法喜無滿,故名為「飽」也。發清

[001-0268a]
淨心,飡法喜食,身心解脫,味道心和,名為「法喜」。不
住有無,自然解脫也。深入法性,自在無為。」實相之
理,名曰「深入」。體性不動,言入逍遙自在,故曰「無為」
也。


「雖得無為,察心不住。不住而住,住於不住也。
學方便故,所化之緣,曰「方」。能化之智,曰「便」也。
以法為妻,化生一子,名為法王子。處在深
宮,正念思惟。「妻」者,定也。定能生慧,故曰「化生」。
「一子」者,菩薩是也。實相云遠,窺而莫睹,故曰「深宮」。空
寂無生,名為「正念」也。學大方便,不捨有為,不住無

為。性離有無,平等不二,是「大方便」也。二慧方便,
念念具足。一既不存,二從何立?慧亦無體。言下有名,解
了還無。故曰「方便」。前念猶淺,後念轉深。深相平等,名為
「具足」也。其年雖小,常樂出家,學無上道。初入
[001-0269a]
定門,道行未成,名為「年小」。心無間念,曰「定」。從
定起慧,名為「出家」。「學」者,學性平等,故曰「無上道」
也。不樂世事,常修少欲知足之行。端心自守,
五陰消亡。故曰「不樂世事」。意滿無求,名為「知足」。

六和敬,眼與色和。心滅境亡,體無分別。色心不二,合
一相理也。何以故?心不緣色,妄識不生,即是

和義。「和」者,合也,合一切空故。空故名「義」,「義」即
是佛也。餘如上說。耳、鼻、舌、身、意等,此之五根,義同
眼釋。故言「餘如上說」也。動靜常一,守護心城,

[001-0270a]
不令賊入。」道心堅固,六塵之賊,無由得入也。


「外道六師,多方巧術,詐為親善,六賊向外
取塵,名為「外道六師」。取捨難易,故曰「多方」。強生分
別,名為「巧術」。塵性本空,取不可得,迷惑不了,言「詐親善」
也。語王子言:『世有極樂,自恣歡娛,長養

王身。六識馳騁,誘引心王,追求六塵,縱逸自在,喜悅
身心,名為「極樂」。生死不住,名為「歡娛」。五陰熾盛,
故言「長養」。既受樂已,天上伎樂,種種饌膳,自然

來至。眾生愚癡,見惡歡喜,如觀伎樂。妄想無數,故言
「種種」。貪癡食,名為「饌膳」。舉心即是,故曰「自然來至」
也。五欲天女,巧轉王心,所求皆得。』心迷五欲,五
[001-0271a]
欲本空。愚夫不了,妄生染著心,名為「天女」。執情取
相,任意即造,故云「皆得」也。王子聞已,似悲復喜:

心迷故悲,悟解還喜。『我從昔來,祇為愛網,網
我身心,「昔」者,古也。從古以來,五欲羅網,籠罩
佛性,不能得出,故曰「愛網」也。不能自拔,何能救他?

為無慧眼,不見根本,故曰「不能自拔」。佛性既不顯現,煩惱
云何能遣?故曰「不能救他」也。今日何緣,復作斯語,

誑惑於我?』心開悟道,卻語無明本無實事,云何誑我?
「我」者,佛性是。佛性者,無來無去,無住無著,無為無
相,無生無滅,猶如虛空,湛然不動也。一念返源,即

[001-0272a]
為心師,一念無生,即是心師也。不師於心。妄心不得
自在,故言「不師於心」。即知虛妄,不受其語。生死本
空,何曾有「語」?法性湛然,故言「不受」。外道六師,徒

黨眷屬,自然磨滅。」「磨」者,盡也。「滅」,猶死也。煩惱
本假,名曰「滅盡」也。


「王子心地,決斷猛利,猶如金剛。能斷煩惱,
名為「猛利」。永定不動,故名「金剛」也。見諸法性,體明

淨故。識煩惱性,即知明淨。設有惡念,即便覺知,
入一相門。若能覺者,惡念自滅,名「入一相門」也。其一
相者,即是大道之無蓋也。「蓋」者,是大道體性空
寂,包含一切也。一是法海母,能生諸佛。「一」者,
定也。定是海母,能生子義也。義即是佛也。諸菩薩等,
與菩薩,同體異名,故言「等」也。常生柔和,質直其心,

不邪不曲。安心境定,猶若須彌。慧眼常明,邪曲自滅
也。常樂坐禪,修空三昧。「坐禪」者,西國之語。此云
「功德叢林」。三世諸佛,皆從禪生,故云「功德叢林」。又云:法
[001-0273a]
性虛凝,清淨無染,是「樂坐禪」。「三昧」者,西國語,此云「調直
其心,令入正定」也。居有不有,入有空三昧,破諸

常見。「居」者,住也。住有不有,不著有見。見性自空,常見
即滅也。一切煩惱、無明之父。煩惱、無明,是佛慈父
也。居無不無,入空有三昧,破諸斷見。住無不著空
見,心性自離,斷見斯亡。一切煩惱、恩愛之母。煩惱、
恩愛,能生菩提。故曰為母也。入有空三昧,莊嚴法身。

「有」即是體,「空」即是花。煩惱空花,本來寂淨,名之「莊嚴」也。
入空有三昧,莊嚴色身。「空」即體有,「有」即空花。
有此智慧之花,而自莊嚴微妙色身也。色身即具三

十二相,八解脫、八聖道、八菩薩、八王子,四八三十二。無相
心中而自莊嚴,不同化身之相也。為度三十二相知見鬼

神。貪為一十,瞋為二十,癡為三十,善惡兩心,名三十二惡
相。以此煩惱,名為「知見鬼神」。行者觀之,空無所有,畢竟不
生,名之為「度」也。法身具無量相,「無量相」者,一無相
也。無相不相。為度微塵愛法眾生。入一實道,
無量無邊眾生,而無眾生可度。是名「入一實道」也。達煩惱

性。開闡法幢,「幢」者,高相。相是無相,無相是相。入微
[001-0274a]
妙境,絕意亡識,假喻世高,永超三界也。摧挫我見,增

長聖道。我見消亡,聖道即長也。翻五陰賊,具五
分身。「翻」者,破也。破五陰賊,成五分身者,為戒身、定
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也。不隨三毒,三明現前。

「隨」者,順也。不順三毒。三毒消滅,即是「三明」。心常清淨,
故名曰「現前」也。八邪不起,入八解脫。」五陰、三
毒,縱橫亂起,即是「八邪」。行人觀,空無所有,即是「八解脫」,
亦名「八聖道」也。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照明。心淨故曰「照」,
解脫之理故「明」,為「照明」也。愍念今世五濁眾生,

五陰亂起,名為「五濁眾生」。不修少欲知足之行,命終
即墮三惡道中。善心滅盡,即是命終。貪瞋癡起,是名「三
惡道」也。勸請如來,說頭陀法,開化眾生,涅槃明
鏡,照了眾生,彼此俱通,名曰「開化眾生」也。於閻浮提廣

作佛事。「閻浮提」者,是己之身,心是行人,觀煩惱性,畢竟
空寂,是為「佛事」也。


佛告照明菩薩:「善哉!善哉!「善」之言定,
[001-0275a]
「哉」之言慧。定慧雙滅,故曰「善哉」也。善男子,我適命

心王菩薩,普為大眾說斯妙法。無生正智名
「男」,解心非一名「子」。故言「善男子」。汝今復問,今當

廣說。」


「其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
從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二時頭陀。三世
諸佛,常行此法。眾行中上。「二時」,春秋是。初悟心
時,猶如春日,百草競生。法眼開明,亦復如是。「秋」者,熟也。
道心淳熟,收斂煩惱,入無盡藏。無盡藏者,空靜心是。故曰
「二時」。「三世諸佛」者,覺也。能覺心源,名之為「佛」。覺妄想
心已滅,名為過去佛。覺未來心不行,名未來佛。覺現在心
不動,名為現在佛。同一心體,更無別異。故曰「常行」。愚夫不
識,騎驢覓驢。愚迷眾生,一何太甚也!吾今得道,常行

此法,況汝凡夫!勸諸學人,不得懈怠,學心之人,
少時妄念,名為「懈怠」也。縱恣六情,造作諸惡。
情妄起,染著外塵,名為「造作」。何以故?凡夫壽命,稟

道氣生,不識是非曰「凡」,廣受生死曰「夫」。故曰「凡夫」。
「稟」者,受也。「道氣」者,佛性是也。佛性者,不生不滅,不來
[001-0276a]
不去,猶如天地,湛然不動。一切眾生,喻如草木,有生有滅。大地
無滅,佛性亦復如是。其佛性體,量同虛空,等空法界。眾生依
佛性中生,佛性中滅。識其佛性者,實不生不滅。猶如虛空,遍
滿一切處。身中亦滿,身外亦滿,處處皆滿。非是散動,遍一切
處,自性不動,常住不變。作此解者,身即無常,佛性是常。故言
佛性猶如大地,眾生譬如草木。為此眾生稟道氣而生也。

無有定。生死之法,本性無定。無住無著,故言「不定」也。
以不定故,聖亦不定。何以不定?「聖」者,正也。
正體是常,言說流轉,故言「不定」也。法如幻故,無而見有,
名之為「幻」。寂滅無為。緣慮已盡。法如化故,
有而無,名之為「化」。冥寂無心。入無漏智。幻生於

化,五陰如幻,生於四大,四大是化。故言「幻生於化」也。
生於幻。四大是化生,四大生五陰。故言「化生於幻」也。
化生、幻死,各不相知。「化生」為四大緣合,「幻死」為五
陰分離。諸法無自性,是以各不相知。眾生愚癡,織生死

網,自纏自縛。不識道理,名為「愚癡」。生死不住,名之為
「織」。未得解脫,是大羅網。「纏」是十纏:一者無慚、二者無愧、
三者睡眠、四者無悔、五者慳、六者妒、七者嫉、八者瞋、九者覆、
十者三界。眾生於中縛繫,未得解脫,故言「自縛自纏」也。

二地獄,身居其中。六根、六塵,二六十二。閉塞其心,不
得解脫。故名「地獄」也。四大毒蛇,同共一室。地大、
[001-0277a]
水大、火大、風大,此之四大,能害法身,名之為「蛇」。「一室」者,
虛妄心是。十八識賊,遍羅諸道。六根、六塵、六識,三
六十八。劫人功德,名之為「賊」。煩惱非一,蔽障「諸道」也。

設有善念,隨生隨滅。眾生無常,善根微弱,惡業強盛。
前念生善,後念生惡,未聞少善。故云「隨生隨滅」也。何有

智者,不返斯源。智人反照,凝神守一,故言「斯源」
也。六識為根,心識為本。六識依心識生,是以心為根
本。無明波浪,心識常動。無明心昏,遍緣諸境,名之
「波浪」也。遊戲六情,造生死業,至死不捨。「六情」
者,六識是也。取捨不息,名為「遊戲」。生死不捨,死復更生,故
言「不捨」也。無能制者,自在如王。經曰:制之一處,無
事不辨。眾生不覺,妄心流注,故言「如王」也。是故我言,

生死魔王,念念傷害。生滅不住,傷害法身。眾生不
覺,輪迴生死,何由得出?覺即解脫,不覺即輪迴也。
善男子,汝當正信三寶。真如佛性,性廣非無,湛然常
住,不生不滅,名為「佛寶」。口中演說,示道群生,令去是非,歸
心一路,名為「法寶」。四大之身,東西行化,毀譽不動,等心
無二,名為「僧寶」。三同是心體,故名之異,理理同於如。如
是解者,名為「正信」也。道從信生,求善知識。」信是道
[001-0278a]
根,非信不生。故言「道從信生」也。


照明菩薩白佛言:「世尊,何者名善知
識?」


佛言:「心王菩薩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
心王菩薩,能破煩惱,永離生死,法性常寂,名「善知識」也。
當歸依,請求救護。歸心空寂,識了了無生,名為「救護」
也。心王菩薩神力無量,能拔汝苦。」能拔三毒,名為
「神力」。五陰不生,即是拔苦。


照明菩薩合掌白佛:「心王菩薩今在何處?
我當普為一切眾生請求救護。」「掌」之言了,了合於
道,道合於心,故言「合掌」。本性清淨,故言「白佛」也。


佛言:「心王菩薩不近、不遠,不在中間。「不
近」,不在六根中間。「不遠」,不在六塵中間。「不在」,不住六識
中間。愚人迷惑,不能了解,為言有內、外、中間。智者觀之,空
無所有也。若欲得見,當觀五陰、十二入、十八界。

身心端直,正念思惟。心王菩薩當至汝所,解煩
惱結。觀心空寂,滅煩惱結。「菩」之言「結」,「薩」之言「散」。
能解煩惱結散,名為「菩薩」也。如是念念,精勤不捨,身

[001-0279a]
心清淨。心王菩薩即至其所,如應說法。」「如」
者,空也。「應」,猶慧也。內外身心,空無所有,名之為「說法」
也。


「諸菩薩等,我本與汝及一切眾生同一性
相,一體無異。眾生身是佛,佛身是眾生身。同體異名,故
言「無異」也。汝自生心,強起分別,為言我異。我

實不異。迷故言異,悟即無別。何以故?是煩惱性,
性無所有,即涅槃性。涅槃之性,性無所有,即
煩惱性。煩惱性自空,涅槃亦如是。二性不二,名為正
性,名為法性,譬如眼目,同體異名,故言「不二」也。佛所
行處。不二之性,是佛行處。經曰「行我行處,坐我坐處」是
也。是故我言,本無有異。」眾生未悟,為言身與佛別體,
悟即同體。舊來不異,非由今悟,始不異也。


照明菩薩言:「若本不異,一切眾生,煩惱即
是涅槃?」


答曰:「不然。我言煩惱,性無所有,為涅槃
耳。要須慧眼,識煩惱性,畢竟空寂,名為而作涅槃。非是肉眼
所識煩惱而作涅槃也。若言煩惱即是涅槃,何得以涅

槃還惱涅槃?識即是涅槃,不識即是煩惱也。行人
[001-0280a]
善巧方便,觀察身心,得空慧力,空寂無生,名為「慧
力」。行頭陀法。靜亂不二,正念思惟。攢煩惱

性,得性心淨。生無漏火,燒煩惱薪。名不動
慧。不動而動,名方便慧。」「不動」是定,而「動」是慧。
故言「方便慧」也。


心王菩薩語照明菩薩言:「我於爾時,入佛
性海海納百川,喻無分別。多出珍寶,即喻智慧。故言「入佛
性海」也。甚深三昧,名法輪慧。見現理不住,名為「法
輪慧」也。不可思議煩惱之中,出生諸佛。」煩惱名眾
生,悟解即是佛。故言「出生諸佛」。又曰:「凡夫與聖人,本來祇
是一。解知即作佛,迷故凡夫是」也。


照明菩薩言:「何名方便慧?何名不動慧?
何名法輪慧?」


答曰:「六識心常動,其相如車輪,名為方便
慧。雖轉而無分別所用,六識亦復如是。終日輪而未曾轉,終
日動而常靜。虛空無動,轉動亦皆是空也。心王常不

動,其相如車軸,名為不動慧。車雖運載,流轉不住,
軸常不動。身遊東西,隨緣作務,心常不動。其義亦爾也。

根中具六,六六三十六,其相如車輻,名為法
[001-0281a]
輪慧。一根是心,心緣六根。眼中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
身識、意識。耳根中亦有眼、耳識、鼻識、舌識、意識。鼻識中亦
有眼識等。身識中亦有眼識等。舌識中亦有眼識等。意識中亦
有眼識等。四大本來空,六識何曾有?智者巧分別,皆是空中
立名字。名字無常定,名為「法輪慧」也。五陰以為車,無

相以為牛,調御以一心,運載諸群生,趣向波若
洲。」「波若洲」者,佛地也。又,「洲垣」者,涅槃是。涅槃者,
波若是。波若者,能生佛。佛是波若智。智者巧分別,同一心體
也。


「諸菩薩等,汝當修行。一切眾生,常為客
塵煩惱之所覆蔽,不見佛性。色、聲、香、味、觸、法,名
為「客塵」。眾生不覺,名為覆蔽。「蔽」猶塞也。「塞」猶斷也。
塞斷佛性智,使不現故,名為「覆蔽」也。如竹不鑽,火即

[001-0282a]
不出。煩惱亦爾。若鑽煩惱,佛性顯現。要
須在定。心在定故,定力、慧力乃能鑽插。」如來
說法,義有多端。處要之方,莫過定慧。其足是即佛身。故
言「定慧力能鑽插」也。


「譬如穀子,糠皮盡淨。雖蒙時節,雨水調
適,芽不能生。糠皮喻煩惱。不生喻涅槃。凡夫亦
爾。若遇善友、諸佛、菩薩,示其方便,以大乘
法杖,鞭分別心。心蟲既死,內外清淨,毒害不
生。加功磨瑩,心性調善。「鞭」者,打也。打破無明,
智慧流出。又言:五陰、三毒,諸見妄想,名為「心蟲」。行人
觀之,空無所有,一時清淨,名之為「死」。身四威儀,性常空寂,
見法漸明,故言「磨瑩」。道法平等,去離是非,為「調善」也。

作真妙,常合聖道。施為舉動,皆合大道。蕩除塵
垢,破無明殼。雖在生死,愛水澆灌,識芽種子,
自然不生。身心清淨,生法王家,入菩薩位。
住有無,是菩薩位。四弘不捨,眼不取色,是一弘;耳不取
[001-0283a]
聲,是二弘;鼻不取香,是三弘;舌不取味,是四弘。「弘」,猶「通」
也。觀是四塵,本性自空,故言名為「不捨」也。有大方便,

巧度眾生。」


照明菩薩言:「云何名眾生?」


答曰:「煩惱愛結,名為眾生。若能攝心,寂
然無念,無生、無滅,妙慧成就,度脫眾生。」識眾生
無眾生,名為「度眾生」也。


照明菩薩言:「觀煩惱性,內度眾生,其相可
解。外法云何?」


心王菩薩言:「如是!如是!如汝所問,
內外不異。雖復不異,要先觀內。一煩惱淨,眾
多法淨。一心清淨,八萬四千煩惱悉皆清淨。經曰:心淨則
佛土淨也。何以故爾?內是外根源,內心是外根。無
明株杌既斷,六師自然消滅也。眾聖之源。前佛後佛,皆同
此悟。故云「眾聖之源」也。得斯要法,法度眾

[001-0284a]
生。」煩惱是眾生,清淨是法。故言「法度眾生」也。


「眾生無盡,佛身無盡;眾生無邊,佛身無
邊;眾生之性即虛空性,虛空之性即眾生性。由
有眾生,即有佛生。若無眾生,佛亦不生。
眾生無佛,離佛無眾生。轉妄入真,即是佛生。有佛、有眾生,聲
聞見。無佛、無眾生,菩薩見也。是故我言:『諸佛菩薩,

常度眾生。佛者,覺也。覺煩惱性,本來清淨。「淨」即是佛。
故言「佛度眾生」也。有因緣故,方便巧說,眾生度

佛。』轉眾生身作佛身,故云「眾生度佛」也。我常宣說:
『諸法平等,無有二相。佛度眾生,眾生度佛,始
名平等。』」佛性本來空,眾生性亦空。一空無有二,故號為平
等。


佛告心王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告心王
菩薩」,達平等性是也。汝入究竟陀羅尼慧,無礙大

辯。心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取不捨,名為「究竟」。「陀羅尼」
者,西國語也,此土往翻作「總持」。若達實相,故言為「總持
[001-0285a]
大辯」也。於諸菩薩大眾之中,作師子吼,顯平等

法。我於餘經竟未說之,前心證粗,細尋未盡。故言「餘
經竟無說之」也。今於頭陀大乘方等。心王菩薩,大

眾純熟,智慧明淨,眼見一切十方,不起二相,等同一虛
空,亦辨東西南北也。大慈大悲,利根大士,堪聞大

法。菩薩方便,所以說之。法體無言,菩薩慈悲,所以
說。接引眾生,令入言說也。法相深邃,難信難解。

真法無形,非凡夫之所見,是以「難信」。理性幽玄,玄而頗識,故
言「難解」。修學大乘,有眼慧者,乃能信解也。二乘凡夫,

鈍根小智,雖聞妙法,無慧方便,不生信樂。」
聞、緣覺,名為「二乘」。聲聞之人,不見玄門,唯見聲、香、味、觸、
法,深生繫著,妄生逆觀,從香味推至微塵,從微塵推至虛空。色
心不起,名為「涅槃」。獲羅漢果,名為「鈍根」。凡夫、緣覺之人,
不識本性,妄觀十二因緣,名為「數不起」。將為究竟,即取辟支
佛果,是名為「小智」。由執相故,聞空妙理,如盲如聾,都無所
見,故言「不生信樂」也。


「善男子,我滅度後,多有眾生,放逸自恣,
或犯四重、五無間罪。癡恚嫉妒,名為「四重罪」。不用
他好,名為「癡」;瞋不出口,名為「恚」;恐人勝己,名為「嫉」;見
[001-0286a]
他好彰其美,名為「妒」。亦名「四蛇」。五陰妄生,是「五無間
重罪」也。作一闡提,無歸依處。一向空見,謂無罪福,
名「一闡提」。不識本性,流浪生死,故言「無歸依處」也。當念

心王菩薩,學頭陀法。空淨心是。心王菩薩,大慧
方便,慈悲眾生,怨親不二。聲聞之人,以五陰為怨,涅
槃為親。厭苦求樂,名曰「聲聞」。菩薩慈悲,苦樂因體,故云「不
二」也。若有信心,即開方便。示實相門,說法巧

妙,令人易解。巧則易受,妙則易解。眾生聞已,不生
異念。」忘懷絕慮,湛若虛空處。故云「不生異念」也。


心王菩薩即為說法,諸菩薩等正念聽受。
「諸法實相即眾生相。深達實相,名為「聽受」。
心取捨,即遠實相。取求涅槃,捨於煩惱,是「遠實相」也。
實相曰道,道字無為。虛寂心是也。無為曰一,一
是慧刀,割斷諸見。解了無生,諸見自滅,故言「割斷」
也。見根不生,名為解脫,解脫名空。「空」即是佛
也。空虛身心,清淨無染,名為波若。「波若」,佛
[001-0287a]
之異名。波若名慧,慧名心光,照陰、入、界。

闇室開明,明明無盡。無盡心光,名涅槃智,智
能巧慧。四大城邑,五陰精舍。四大無我,假喻城邑。
五陰空寂,是佛精舍。善惡心起,名為調達。法本無生,
妄起善惡,名為「調達」也。色心不二,名曰如來。身即
是色,色與心合,名為「色心」。色心平等,心等虛空,色亦如
是。色身本來性是虛空,眾生不悟,謂色是真。其色本來性是虛
空。四大從香味生,香味從微塵生,微塵從虛空生。空即虛空,
生微塵空,空亦是空。微塵生香味,香味亦是空。香味生四
大,四大亦是空。四大成是其身,身亦是空。色之與心,無非
虛空一合之相。一切眾生,共迷心色。謂心是有,謂色是真。故
名為「生」。智者觀之,無非虛空一合之相。名曰「如來」。無
無眾生,故離眾生垢。既無眾生,亦無涅槃。是故經曰:不住世
間,不住涅槃,名為「解脫」也。徒眾眷屬,八萬四千,寂

寞清虛,湛然清淨。八萬四千煩惱,名為「眷屬」。行
人悟之,悉皆清淨。即是八萬四千波羅蜜,亦名八萬四千三昧,
亦名八萬四千法門,亦名八萬四千菩薩,亦名八萬四千寶塔,亦
[001-0288a]
名八萬四千師子之座也。各各護持,菩薩淨戒。」
淨無生,是菩薩戒。


爾時照明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座」者,
空也。從空生慧,目之為「起」。「頂」者,極;「禮」者,體也。我身
心真極不動,名為「佛足」也。普為當來眾生諮啟二事:

「當來眾生」者,後念心是。「諮」者,請也。「啟」,猶「開」也。請
開定、慧兩門,故言「二事」也。「諸菩薩等行頭陀時,受

持何戒?云何名持,云何名犯?」


佛告照明菩薩:「汝大慈大悲,入他心三昧。
觀煩惱,知煩惱性空,是「他心三昧」也。當來眾生無有慧
明諮問於我。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行頭陀時,前作方便,斷內外賊,翻邪歸
正。內有六根,外有六塵。行人觀之,空無所有,名曰「斷賊」
也。七日七夜,澄淨身心。初學心人,七日七夜,澄靜身
心,使不散亂,令識性息。七識流注,昏闇不明,目之為夜。
七識微靜,湛然常住,慧眼分明,照之如日也。端坐一室,

正念思惟。空寂無生,名之為「室」。觀身實相,受佛
心戒,「觀」者,看也。看其身心,猶如虛空,無有相貌,名為「心
[001-0289a]
戒」也。名曰法叉戒。「叉」謂除煩惱,「戒」能斷生死。

戒有二種:內戒、外戒。何名為內戒?覺觀心
動,即犯內戒,破內頭陀。戒性如虛空,無有動念。動
念起者,名「破內戒」也。覺有身相,即犯外戒,破外頭

陀。身如木石,本無所覺。妄見身相,名「破外戒」。若犯內
戒,毀滅法身。攀緣心是。若犯外戒,傷害色身。
貪瞋癡也。犯內外戒,非我弟子。雖復多聞,分
別講說十二部經,二時頭陀,不能守護佛法寶
城。多聞講說,心緣外境。不行無生,焉能守護也!心散外
逸,念念誹謗,名極重罪,名一闡提。」思想亂起,
不念無生,名「誹謗」。妄緣轉多,名「極重罪」。心無依止,口
妄說空,不識空體,名「一闡提」也。


照明菩薩即白佛言:「凡夫愚癡,貪名求利,
不依聖教,不識真理,名曰「愚夫」。名相本空,妄想貪著,名
[001-0290a]
為「求利」。不念無生,違佛聖教也。不遇善友,破頭陀

戒。唯願世尊大慈大悲,哀愍眾生,示其正道。」


佛告照明菩薩:「善哉!善哉!汝為眾生,
巧問斯事,我今當說。」


「三界虛妄,皆心所作。貪為欲界,瞋為色界,癡為
無色界。「界」,猶「隔」也。不見佛性,名之為「界」。行人觀之,
空無所有。名為「出三界」,亦名「三解脫」。若欲懺悔,五

蓋樹下,靜坐思惟。經曰: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
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名第一懺。「五蓋」者。貪欲蓋、瞋恚
蓋、睡眠蓋、悼悔蓋、疑蓋。能覆佛性,名之為「蓋」。行人觀之,
空無所有,名為「懺悔」也。正觀身內,與心論議,捔

智慧力。生死不住為「論」,寂滅不生為「議」。法與煩惱相競
為「捔」,體達無相,名為「智慧力」也。煩惱論師,歸依受

化。妄想不生,名為「受化」。息諍訟業,起於真心。
心體清虛,離諸生滅,名為「息諍」。於諸菩薩四眾之前,
各觀心性。生、老、病、死,名為「四眾」。各觀心性自空,無
我、人、眾生、壽者也。性非內外,亦非中間。三處皆空,
空無內、外、中間也。心性離故,罪垢亦離。行人自觀,
心性自離,心性本空,空故無罪。是名為佛也。如是念念,

[001-0291a]
行法成時,法性智水,空中灌注。法水凝靜,湛然
無相。不見內外,名為「灌注」。洗浣罪垢,戒根即生。」

洗生滅之罪垢,識法體之無生。故名「戒根」也。


「頭陀法戒,清淨如本。「如」是不動,「本」即是心。
心生於道,道生萬物。故言「如本」也。如是懺悔,千劫萬

劫,極大重罪,一念消融。貪煩惱名「千劫」;瞋煩惱
名「萬劫」;癡煩惱名「極重罪」。行人諦觀無所有,合一相理,故
曰「消融」。如是觀時,不見罪性在內、在外,不住

中間。於諸觀中,最為第一。此觀明空遣陰,諸相平等
無生,故為「第一」也。無心無緣,前後際斷。平等無
二,故言「際斷」。心、心數法,畢竟不生。無漏心是。

學波若心,名為正觀。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名為「正
觀」也。大慈大悲,滅煩惱種,生菩提芽,初證菩提,
道果未成,名「菩提芽」。慧方便觀。」了煩惱性,即是菩提。
智者巧說,故言「方便」也。


「其頭陀師,先調心馬,善巧調御,轡勒其
心,不令馳散。常好坐禪,靜念無緣,名為「轡勒」。
[001-0292a]
「馳」者,速也。速走散亂,名為「眾生」。空寂無心,即是「坐禪」。

在空閑處,澄停不亂。心鏡明淨,心不緣境,境不攝
心,心心攝境,自在無礙,故曰「空閑」。佛性光明,超過定亂,名
為「心鏡」。一切皆照,故曰「明淨」也。進止安詳。所有

慧解,不從他聞,自從心樹,發生利智。自悟取道,
心眼圓明,發生利智,故云「不從他聞」也。降內外賊,摧破

四魔。眼見色是一魔;耳聽聲是二魔;鼻嗅香是三魔;舌知味
是四魔。「魔」者,相也。行人度之,悉皆清淨,故言「摧破四
魔」也。觀解現前,心性清淨,見理分明,恒無錯謬,故曰「現
前」也。身心清淨,與道相應。心合於道,道合於心,故
曰「相應」。善達法相,隨觀講經,不依文字。悟達之
人,不誦舊語。法眼開明,自然能說。說破道理,名曰「講經」。
故言「道不依文字」也。設有言說,猶如虛空。虛空無
邊,法亦無邊。虛空無盡,法亦無盡。故言「猶如虛空」也。

語、真語,不誑眾生。「直」者,定也。「語」,猶「慧」也。
故言「直語」。體無虛假曰「真」,智談妙理曰「語」,故言「真
[001-0293a]
語」。眾生得道有實,故言「不誑眾生」。令諸聽者開發

慧眼。常入空寂,名為「聽」法;見理分明,是名「慧眼」也。
佛揚化,使盲冥眾生一時醒悟。迷心頓解,名為「醒
悟」。功德、智慧,二種莊嚴,法利具足。」能除煩惱名
「功」,妙識無生忍曰「德」,故曰「功德」。善知一切,名之為「智」;
識達空源,目之為「慧」。無想心中,而自莊嚴,名之曰「具足」。


「其頭陀師,內解三藏,方乃為師。戒藏、
定藏、慧藏。何名戒藏?藏名貪相,貪相不生,
善惡不二,不二之性,即具尸羅,名為戒藏。何
名定藏?藏名瞋相,瞋相不生,靜亂不二,究竟
寂滅,即具禪那,名為定藏。何名慧藏?藏名癡
相,癡相不生,不生而生,生真實慧,即具波
若,名為慧藏。通達此三者,名為三藏
師,始名師子吼;能破三毒,入一相門,名師子
[001-0294a]
吼。貪瞋癡無,名大法師,貪瞋不生,名「法師」。非是
名聞講說,名為「法師」也。大頭陀師,空淨心是。大精進

師,心無動念曰「精」,轉加深妙曰「進」。不誑眾生師,大
清淨師,無心生是。大解脫師,煩惱不生名「解」,免生死
苦為「脫」。故云「大解脫師」也。無繫縛師,大持戒師。

虛無心是也。善為眾生方便說法,一一開解種種演
說,皆合無心。從一生多,多不異一。故云「開解」也。不生

滅心,常住心是。又曰:道體虛無,離諸生滅也。說實相
法。了眾生相,名為「實相」也。不妄語師。」真如心是。
又曰:生滅永除,即非妄語也。


「出家、在家,四部弟子,修行此法,不著三界,
名曰「出家」。空寂無生,故曰「出家」。十八種物,自隨己

身。「十八種物」者,十八界是。「隨」者,煩惱。慎己法身,清淨
無染也。常行乞食,少欲知足。心常念寂,故曰「常行」。
「乞食」,無上正智之食。「少欲知足」者,謂不念內外諸法也。

正中一食,不二時食。中道正觀,一相之食。「不二食」
者,無善惡兩心,故云「不二時食」也。從頭陀時,日日十

二時移,「時」者,行人悟道之時。「移」者,轉也。轉卻生死
[001-0295a]
十惡,根塵自然無著。故曰「時移」也。不樂本處。永離生
死之處,常行空寂之道。遠離聚落,內外根塵,名為「聚落」。
觀身空寂,即是「遠離」也。不近不遠,心遊外散,將知「不
近」。迴心念寂,故言「不遠」也。空閑靜處,塚間樹下,

繫念思惟。一切煩惱盡,理入涅槃。「塚間」,不捨煩惱,
不入涅槃,名曰「塚間」。亦曰「樹下」,亦心為樹,樹大無相,遍
覆三千參羅萬象,陰蓋眾生,清涼解脫,故言「樹下」。一心

禪寂,觀身實相,雜念不生。萬法虛融,本無所動,故云
「不生」也。巧慧方便,凝靜心王,令身調善。惡從心
生。心靜無緣,入深三昧,自然調善也。震大法鼓,摧伏

異學,學大法鼓,響以遠聞。入微妙境,境絕意識。異學斯亡
也。外道邪師。入佛性海,六根,「外道」;三毒是「邪
師」。行人觀之,空無所有。名「入佛性海」也。煩惱風息。

波浪不生,妄識不起。種性清淨,生如來家。
清意淨。「如」者,不動;「來」者,會也。會合無生,是「如來家」
也。與諸菩薩,論頭陀法。」法性衝玄,無生不動,是「頭
[001-0296a]
陀法」也。


爾時心王菩薩語諸菩薩言:「頭陀淨法,是
法微妙,甚深玄奧,寂滅無生,是名「玄奧」也。諸行中
上。法門雖多,空寂第一。我等云何敢問斯事?今當
承佛大威神力。」即從座起,合掌向佛。無生不動名
「威」;智慧無礙曰「神」,故言「威神力」。「即從座起」者,引《觀音
註》,簡三種心:凡夫心、聲聞心、菩薩心。凡夫心浮造惡業,沒在
三有,不能得起。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不行中道,不
見佛性,沉心住空,不能得起。菩薩心不沉不浮。不沉故不同小
乘;不浮故不同凡夫。離此二行,是菩薩行。故云「即從座起」
也。却住一面。「卻」者,迴也,返照。「住」言不動。凝靜神
明,故云「一面」也。先澄停心海,行人心不入煩惱大海,不
能得無價寶珠。靜心之水澄,猶如虛空,湛然不動。名為「心
海」,亦名「寶珠」。珠喻佛性也。入無盡三昧。不捨煩惱,
而入涅槃,名「無盡三昧」也。從三昧起,知大眾疑。

即向佛說:「何故頭陀止取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
五日?復何因緣,取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
何者名『頭』?何者名『陀』?新學諸菩薩咸有疑
心,願為大眾,慈悲解釋疑網垢累,令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心王菩薩:「汝能巧問,我今善
[001-0297a]
答,令眾喜悅。善男子!汝等審聽。汝心
令無異念,當為汝說。」


「頭陀正法取正月十五日者,眾生垢重,
無量劫來,心常邪曲。令思惟五陰,空無所有。
調適得所,法性因緣,發自然慧。五分法身,具
一切智。照諸黑闇邪曲眾生,心地正直,常入
三昧。明見法相,猶如春日。故言正月十五
日。」


「至三月十五日者,諸法無性,各不相
知。前心隨生,後心不緣。無故留心,心相不
生,即是實相。心性本空,空無所動,非是抑留。故云「無
故留心」也。三毒清淨,究竟無染,名三解脫。故

言三月十五日。」


「取八月十五日者,正為眾生,於八聖道,起
八邪風,心地波動,無生妙藥,沒在深叢。「無生」
[001-0298a]
是「妙藥」,煩惱是「深叢」。行人善巧,尋其根本。澄心
內觀曰「尋」,究竟無生曰「本」。故曰「根本智」也。本既無

生,心性清淨,不動如山。法王妙藥,自然還出。
法性空明,照諸黑闇。故名「還出」也。眾生服藥,八風病
息,勤觀空相,名為「服藥」。煩惱不生,故曰「病息」也。八解
脫現前。故言八月十五日。」


「至十月十五日者,行人修道,十念成就,
長養聖胎,具諸根力,無惱無熱。八邪滅,人我不生,
名為「十念成就」。初悟聖道,得果未成,名「養聖胎」。禪定
名「根」,智慧為「力」,定慧雙照,惱熱消亡也。如明淨月,郁

蒸清涼,煩惱見息。故言十月十五日。」


「『頭』者,行人初破煩惱,擊大法鼓,吼煩惱
賊,得其頭主。賊民無主,無所依止,無明是「頭
主」。無明之心既破,六賊自然消亡。故云「無所依止」也。

求出家,為我弟子。一切煩惱,隨心所化,究竟清淨,名佛
弟子也。攝心學道,身心清淨,悟無生忍。故言

[001-0299a]
『頭』也。『陀』者,後心行人,善巧方便。雖得
前心,後念多失。前心初定,名之為「得」。後漸懈怠,是以
「多失」也。既失其後,即是漏心,名為煩惱。行人

勤加精進,前心注後,後心注前,前後不二,名為
正法。即是阿難受持佛語,無有遺漏。是故言
『陀』。「阿難」者,西國語。此云「歡喜」。證無漏智,是以歡喜
也。又復『陀』者,陀汰煩惱。如陀金沙,先除

粗者,真金始現。」「粗」者,貪瞋癡是。「真金」者,佛性
是。新得悟道,故云「始現」。


爾時大眾,聞佛如來慈悲解釋,諸結煩惱,
自然爛壞。五陰盤結,空寂無生,名為「爛壞」。無明藏
開,自然踴出無量無邊如意寶珠,法身無相,等同
虛空。故云「無量無邊」。諸法相似曰「如」,一物無私曰「意」,道
性恒明曰「寶」,圓寂無心曰「珠」。故云「如意寶珠」也。不可

稱數。化在身上,以為瓔珞。道理無窮,故云「不可稱
數」。一切諸法皆從心生,故云「化在身上」。戒、定、智慧,以為
[001-0300a]
瓔珞也。


菩薩爾時復自思念:「如是妙寶,昔所不
得,而今得之。流轉生死,名為「不得」。今悟無生,是以「得
之」。十方諸佛,甚深法藏,不可思議。並是如來

慈悲願力,使我悟道。」還以此寶,奉獻如來。如
來不受,還施菩薩。初心入道,注心守一,以一為寶。道
體性離,無一無寶,名為「不受」也。何以故?爾時佛

身究竟,不受其功。見於佛性,而得明了。菩
薩籍一入道,道心未明,捉一自守,見於佛
性,而不明了。悟見佛性,性離一切,無道無爾,還同於
如來,而不受寶也。


善男子,此處難明。直是最上利根菩薩,
聞一悟解,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自覺心所為,皆不合
道;並覺諸識。故言:自覺、覺他,名為「正覺」也。不由次

第,等覺、妙覺。計有十地而修道者,此是鈍根人。大士學
道,發心則是。故云「不由次第」。初學道時,學有是非。又修純
[001-0301a]
熟,一切平等,不見高下。無是無非,等若虛空,名為「等覺」。
「妙覺」者,圓明內融,窮鑒法性,體無終始,窮微盡極,故名「妙
覺」也。前念為因,後念為果,生死為「因」,涅槃為「果」。

金剛聖體,種智現前。大清淨心是也。涅槃城中,證
究竟果。無證、無涅槃,名為「究竟果」。


爾時照明菩薩問心王菩薩言:「何故眾生
本性清淨?以何因緣而生妄想,失其本心,煩
惱所纏,不能得出?云何方便,轉此虛妄?」


心王菩薩即答言曰:「眾生之性,即是法性。
法性常淨,具諸相好。從本以來,無得無失。從
本以來,無出無沒。從本以來,性常真實,亦
無虛妄。從本以來,無有煩惱,亦無涅槃。從本
以來,不增不減,究竟清淨。不可宣說,言語道
斷,無有文字,猶如虛空。虛空離有無,心性亦如是也。
云何問言『眾生妄想』?如是問者,名為邪問。」


照明菩薩言:「如是!如是!甚深!甚深!
真淨妙法,不可思議。誰能信者?利根大士,研
心盡淨,乃能生信。」「研」,猶「窮」也。「窮」,猶「盡」
也。煩惱盡淨,故云「無生」也。

[001-0302a]


心王菩薩復更為照明菩薩說本業因緣:
「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祖父無明,恩愛為母,
常策使我,不得自在。眾生背道日久,雖聞法
言,都不開解。何以故?此等眾生,知見垢心,
閉塞昏闇,不能得悟。猶如明鏡,塵垢汙染,不
見面像。凡夫亦爾,常為八風,汙染其心。法鏡
不明,亦復如是。世法八風,清淨妙藥,揩拭眾
生心鏡塵垢。眾生不受,當如之何?一念起心,
八萬四千煩惱郎主使役其身。身心破裂,煩惱
亂起,損害法身,名為「破裂」也。身器淋漏,妄想流注,即是
「淋漏」也。瘡瘢深厚。攀緣妄想,是大「瘡瘢」。未證無生,
名為「深厚」也。雖聞醫言,不肯信受,非如來咎。」
佛慈悲,有大方便,療治眾生,煩惱重病。眾生雖聞,不能深信,
非如來咎也。


照明菩薩言:「云何為郎主?」


答曰:「法無有貪,貪郎役使,不得自在,貪
鬼縛我。法無有瞋,瞋郎役使,不得自在,瞋鬼
縛我。法無有癡,癡郎役使,不得自在,癡鬼縛
[001-0303a]
我。求名、求利,分別取捨。無明郎主,其數無
量,說不可盡。諸菩薩等,汝當精勤,隱處山林
諸見樹下,修行正念。先觀四大,何者是我?
地、水、火、風,一一推求,究竟無我。因緣和合,
妄生於我。此念成時,四大三昧,自然現前。即
覺身心,湛然入定,內外清淨,無有相貌。身與
定合,不動如山。身戒、心慧,不由他教,自然開
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八萬四千塵勞,為大
般若諸波羅蜜甚深法門。」


是時大地六種震動,諸天散花,作眾伎樂,
以供養佛。爾時菩薩具二種智:一者實智;二
者方便智。實智離凡夫地;方便智離聲聞地。


「諸菩薩等,汝當修學二種方便甚深法藏,
何以故?十方諸佛之所行處,能令行人安心得
所。不為六師外道天魔之所沮壞,皆是行者頭
陀功德,念念融鑄真金。真金像現,分身散
體,普遍十方,教化眾生。」


微塵菩薩,其數無量,勸請心王菩薩轉正法
輪。
[001-0304a]


心王菩薩言:「我乘如來威神之力,為大眾
說,令汝開解,無復疑悔。法輪名一,一道清淨,
名正法輪。正念思惟,觀身實相,不生不滅,名
正法輪。常修慈心,怨親不二,苦樂一相,名正
法輪。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不生疑心,名正法
輪。能師子吼,吼諸煩惱,究竟清淨,名正法輪。
觀察五陰,空無所有,煞諸結賊,名正法輪。觀
生、老、病、死,性常清淨,名正法輪。正行心
處,不生邪曲,名正法輪。攀緣心息,覺觀盜賊,
畢竟不生,名正法輪。放心隨順,不畏生死,名
正法輪。諸菩薩等,汝當修行如是甚深最上最
妙法,究竟清淨無染法輪,得此法時,不依
生死,不住涅槃,超然解脫,放任沉浮。
即身如虛空,容受一切。心如金剛,護持
諸戒。真佛弟子,即是頭陀。蘭若住處,始名出
[001-0305a]
家。以智慧刀,剪煩惱髮。念念無間,得解脫
智。具足二忍:一眾生忍;二法忍。聽法
因緣,獲究竟忍。」


爾時心王菩薩欲重宣述,以偈贊曰:


「 「震吼法鼓降四魔,
 內外怨賊悉清淨。
 五欲毒箭變為花,
 遍散虛空供養佛。
 如來受已放大光,
 眾生蒙光即解脫。
 無明闇室光照了,
 慧燈授記成正覺。
 了達法相一如如,
 凡聖究竟無差別。
 雙林樹下得成道,
 即是導師方便說。
 若能勤行心王法,
 頭陀禪定常寂滅。
 一心普為貪眾生,
 三轉法輪成佛道。
 如是甚深佛境界,
 學心大士乃能了。
 十八種物常隨身,
 行住常觀十八識。
 一日一夜十二時,
 常從不住十二入。
 雖在六塵不染著,
 皆是心王菩薩力。
 專求無上佛菩提,
 守護諸根不放逸。
 不畏生死如虛空,
 身心清淨無所染。
[001-0306a]
 我從今日始悟解,
 頂禮無上大覺尊。
 遍觀諸法如幻化,
 佛與菩提亦復然。
 內鑄真如無相佛,
 世法金泥磨瑩身。
 巧轉凡夫成正覺,
 頂禮大慧無著人。
 五陰一相是如來,
 貪瞋即是三解脫。
 護持淨戒無所犯,
 心性明珠不變異。
 我今隨分贊嘆佛,
 唯願大悲哀納受。」」



爾時佛告心王菩薩:「善哉!善哉!善能稱
嘆頭陀行法,勸諸學人勤行修習諸波羅蜜,莊嚴
身戒、心慧。身戒名息世譏嫌戒。何以故?息
諸煩惱,不生愛結。愛結若生,即犯斯戒。心
慧名性重戒。何以故?沉心住慧,無有方便,犯
性重戒。若犯斯戒,雖復出家,頭陀苦行,常坐
不臥,日常一食,講經說法,教化眾生,不名師
子,名為野干。非我弟子,我非其師。」


「善男子,我昔為凡夫時,學頭陀法,常處山
林,觀身不淨,安那波那,深心專修此法。經
無量劫,不能得道。徒自疲苦,勞我精神,不能
[001-0307a]
得道。爾時遇善知識,學心不二,隱五陰山。守
一不移,精神不散,萬靈扶衛。思惟正念十八大
城,心王直住十二大國。太子居中,遊戲三門,
出城學道。出貪瞋癡貪瞋癡,名三空山城,學
無貪瞋癡道。出知見城,學無知見道。出生
死城,學無生死道。出八風城,學八聖道。出五
陰城,學五分法身道。出分別城,學無分別道。
出高下城,學平等道。出眾相城,學無相道。
出凡聖城,學無凡聖道。出十二入、十八界、八
萬四千城,學八萬四千波羅蜜道。我於爾時出
虛偽城,入真實道。超凡夫地,種性清
淨。正念思惟,念薩婆若。學大方便,入法性
城。」
[001-0308a]


「爾時世尊放法性光,入法性三昧,坐金
剛座,從三昧起,即為我演說微妙法。說『煩
惱性即是我身,汝今見我,與我無異。』我於爾
時,聞斯妙法,悲結雨淚,心自慚愧。無量劫來,
迷失聖道,今日始聞。聞已即悟,道心開發,次
第遊觀,入涅槃城。爾時如來放涅槃光,入滅
除三昧,坐法王座,從三昧起,普為大眾說摩
訶衍。言諸眾生身心清淨,不生不滅,不去不
來,湛然常住。我聞法已,諦心聽受,慧解轉深,
入究竟城。爾時如來慈悲普覆,入平等三昧,坐
師子座,究竟如來,身如虛空。所有眷屬,亦復
如是。從三昧起,無言無說,寂然無聲,教化眾
生。於念念中,一一微塵,出生諸佛。轉正法
輪,不可思議。」


「我於爾時,聞究竟法,即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身心喜悅,得未曾有。道薰我身,生慈
悲心,神變自在,現種種禪。調伏眾生,利益一
[001-0309a]
切。入布施禪,令諸眾生慳心休息。入持戒禪,
令諸眾生尸羅清淨。入忍辱禪,令諸瞋恚眾
生發慈悲心。入精進禪,令懈怠眾生察心不
住。入寂滅禪,令散動眾生入無量定。入智
慧禪,令愚癡眾生開發慧眼。入地輪禪,
令諸眾生身心不動,猶如山王。入雲雨禪,雨大
法雨,滅諸眾生瞋恚猛火。入火光禪,燒諸眾生
煩惱薪垢。入風輪禪,鼓動眾生法芽增長。入
雷震禪,震動眾生無明癡心。入希有禪,令諸眾
生虛心渴仰。入巧慧禪,令小乘人得大乘食,有
慧方便。入禪神通禪,拔出眾生三毒等箭。入
八聖禪,令修道人世法不染,猶如蓮花於水不
著。入無相禪,令諸眾生分別心息。入甘
露禪,令諸眾生飡法喜食。入藥王禪,遍施眾生
清淨妙藥。入方便禪,引導眾生學無上道。」
[001-0310a]


「善男子,汝當次弟修行染淨法門。心無所
作,自閑自靜,調伏諸根。尋善知識,學平等
行。無相無礙,正直清淨之心,放心。心靜,
靜故不亂,不亂故清淨,清淨故寂滅,寂滅
故無為,無為故解脫,解脫故涅槃,涅槃故一相,
一相故平等,平等故不可言說。善男子,莫隨虛
妄,憶想分別。當以無漏智慧之火,燒諸動念。
消融諸見,即會無生。凡夫之人,未遇善友,不
解安心、除欲、制心,心水即動,動即羅網。生死
大樹,因動而生。無明皮厚,凡夫不覺,我見
覆蔽,飲雜毒酒,重昏長寢,云何得悟?六
識羅網,知見獵師,是非貪狗,念念狂逸,難可制
[001-0311a]
御。我今得道,明見斯事,慈心示語,使
得開解。」


佛復告心王菩薩:「我今以是頭陀正法,
付囑於汝。我見當來眾生,無有信心。出家、在
家,多營世俗。貪求名利,學廣知見。起諍鬥
業,自是非他。聞諸法空,謂言:『我解!行於大
乘,學無分別。正法之性,非空非有。』而諸眾
生,一向作解。身口不節,恣心縱逸。著空名
字,實未一念。修空三昧,遊心法性,善入無為,
安神學道。憶想分別,生滅垢心。心與行違,口
是心非。為舌根賊,詐為親善。長養無明,取捨
不息。以利求利,心為羅剎。貪著美味,愛染為
[001-0312a]
池。錢作羅網,念念求捕。眾生身份,肉、血、
骨、髓,飴六塵賊等。貪心鬼王,住其身內,六
根狂醉。生死魔王,催其作惡。遍緣諸法,念念
不住。不能制心,心馬放逸,沒在生死。隨心所
作,貪欲狂癡。行道之人,慈悲眾生,尚恐生惱,
何況啖食,不知饜足?言『學大乘,無有分別,食
者無罪』,即惡取空,罪復彌重。不覺不知,雖受
人身,行畜生業。或見他人,行菩薩道,即生嫉
妒。如斯之輩,著外道空,飲無明酒,六識
迷醉,純行惡業。諸佛菩薩,慈悲攝受,無捨離
心。法相是一,說種種名,開示眾生,令得悟
解。」


「若有信心,受持讀誦,燃無生香,日日供
養。不見身相,禮拜恭敬。波若法水,洗除心
垢。若讀、若誦,稱贊講說,念念之中,功德無
[001-0313a]
量。薰練身心,五藏調適,無復惡夢,恐畏災
害。何以故?十方聖眾,苦行頭陀,成等正
覺。雖成佛道,不捨眾生。示同凡夫,頂戴恭
敬,護念此經。因由斯法,滿菩提願。以是因
緣,令諸眾生,所求皆得。若善男子及善女
人,欲得現身即凡為聖,莫著文字邪見。外相
是非,吾法滅矣。當自內求,行空寂行。不染內
外,信心具足。學我妙術,讀《頭陀經》。如說即
行,靜坐思惟。精進察心,不令間念。煩惱見
息,智慧方便,降伏龍王。龍王心水,澄停清淨。
貪瞋癡海,出佛性珠。珠威神力,變現自在,說
微妙法。眾生聞已,道心開發,即見我身補處如
來。諸菩薩等,當知聖道近在身內。凡夫不
解,馳騁外求。無有方便,念念遠道,不可思議。
一切眾生,若能勤心,三毒不生。法輪三轉,龍
華三會,廣度眾生。眾生心淨,前念出家,後念
[001-0314a]
成道。道精淳一,樸實無聞。凡夫好聞,學世間
智。智生偽出,是非心起,五陰橫生。如是之
人,云何合道?愚智不生,佛如是生。唯吾一
人,獨返其無。」


「諸菩薩等,勤心修習諸波羅蜜。頭陀居
山,一心禪寂。修行正法,少欲知足。常行乞
食,不樂本處。糞掃三衣,取得而足。不樂世
事,攝念思惟。悟世無常幻化,四氣地、水、火、
風,共相擊成,究竟無我。正念思惟,隱我見山、
煩惱叢林。修學神通:宿命、他心,即知此身,化
生無實。色身粗重,未能輕舉,遠到飛行,教
化眾生。菩薩即學方便,結跏趺坐,常入虛
空三昧。觀粗重身,作輕空想。如是念念不
捨,此觀行法成時,色身自在,無相無礙。如
鏡中像,亦如水中月。身心不動,普遍十方,不
[001-0315a]
可思議。尋善知識,見心王菩薩,善為說法要。
法水灌心,心垢即淨,乃能生信。尚非六度菩
薩,二乘境界,豈是凡夫六識所知!菩薩爾時悲
喜俱至。何以故?悲者,我從昔來,常於此
身,生無量漏。真如實相,沒在知見六識海
中,沉淪生死,不能得出。故言悲也。喜者,菩
薩爾時遇善知識,正心真學平等無礙一相大
乘。六波羅蜜之所薰修,念念無間,即入法流,
明見佛性。故言喜也。菩薩即轉此身,成無上
道。是時大地六種震動。當動之時,妙色身佛
從眼根三昧安詳而出;妙音聲佛從耳根三昧安
詳而出;香積如來從鼻根三昧安詳而出;智明
如來從身根三昧安詳而出;法喜如來從舌根三
[001-0316a]
昧安詳而出;法明如來從心根三昧安詳而出。
何以故?六自在王,性清淨故,各各自有微塵
菩薩以為眷屬。教化眾生,行頭陀法。故言喜
也。」


佛告心王菩薩:「一切眾生,正信者少,邪見
者多。我今現在正法弘通。眾生聞已,如說修
行,即得悟道。我滅度後,愚癡眾生若見、若
聞,出家、在家,永割親愛,捨離家業,不為名利,
求無上道,頭陀苦行,尸陀林中、塚間、樹下、鬼
神住處,繩床自居,常坐不臥。信家非家,出家
學道。思惟正法,觀身一相。不惜身命,修行我
法。邪見眾生,無有慧眼,雖受人形,畜生無異。
六識生盲,不見聖道。憎嫉賢善,反生誹謗。如
斯罪人,長墮地獄,阿鼻劫住。遇善知識,生少
信心。設復得人身,諸根闇鈍。雖聞大乘《頭
[001-0317a]
陀經》法,多生疑心,輕毀不信。生此念時,現身
破裂,還墮阿鼻地獄之中。苦痛萬端,難可言
說。」


佛復告心王菩薩:「我所囑累,唯有此經。
勤加精進,守護斯經。若四部弟子:比丘、比丘
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讀誦,如說修行。依經
方法,於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真我弟子,我
是其師。於惡世中,修行我法,在在處處,多所
利益。國主、人王,獲得法利,身心安樂。群臣、
百官、一切人民,溫毒、疾病、惡夢、災害,自然消
滅。何以故?頭陀正法,微妙藥王,威神力故。
他方怨賊,亦使退散。五穀豐登,人民喜樂。
佛日重興,賢聖出世。」


爾時眾中無量眾生聞佛如來說頭陀法,
深心信解,發大乘心。八萬四千菩薩摩訶薩即
轉此身,成無上道。復有微塵菩薩,其數無量,
發菩提心。或得無生忍者;或得一生補處者;或
[001-0318a]
得法眼淨者。無量諸天,於虛空中,歌詠贊歎,
合掌散花。各相謂言:「未曾有也!」即發誓言:
「願我來世,亦得如是增長善根,利益不少。」
一切大眾,聞經悟道,敬心奉行。


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



〔錄文完〕



〔附〕關於《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


方廣錩



一 歷代著錄



從現存歷代經錄看,最早著錄《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的
是《大週刊定眾經目錄》卷十五之「偽經目錄」:


《心王菩薩說頭陀經》,一卷。


據《大週刊定眾經目錄》,此經被判為偽經的理由是「古來相
傳,皆云偽謬」,則看來應有其他的傳承依據,但遺憾的是沒
有具體說明這依據是什麼。其後《開元釋教錄》卷十八、《貞元新
[001-0319a]
定釋教目錄》卷二十八沿襲了《大週刊定眾經目錄》的著錄,但也
都沒有說明判偽的依據。


應該指出的是,一般來說,名稱署為「佛為某某說某某經」的
典籍,其說法主體均為佛陀。而《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的說
法主體實際為心王菩薩,且上述經錄所著錄的該經名稱又均為
《心王菩薩說頭陀經》,所以我認為該經的正式名稱大約應該為
經錄所著錄的《心王菩薩說頭陀經》。


該經還有異名《頭陀經》及《心王經》。《心王經》一名,歷代
經錄失載。《頭陀經》這一名稱則在其他經錄中亦有著錄。


最早著錄《頭陀經》的是《出三藏記集》卷五,作:


抄《頭陀》,二卷。抄律中事。


《出三藏記集》稱,該經是南朝齊蕭子良所抄。從註記可知,
該經大約是抄集戒律中種種關於頭陀行的內容,撮略而成。其
後,隋法經《眾經目錄》卷四、隋彥琮《眾經目錄》卷四、唐靜泰《眾
經目錄》卷四均有著錄,稱「頭陀經,二卷」。亦歸為蕭子良抄經。
《大唐內典錄》、《大週刊定眾經目錄》、《開元釋教錄》、《貞元新定
釋教目錄》等也均有著錄。由於該經為從律藏中抄出的關於頭
陀行的內容組成,與《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顯然不類,故可以
肯定,它與我們在這裡介紹的《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沒有關
係。


因為《大週刊定眾經目錄》撰於天冊萬歲元年(695),而前此
的撰於麟德元年(664)的《大唐內典錄》沒有著錄《心王菩薩說頭
陀經》。所以根據經錄記載來看,《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大約
產生於七世紀下半葉。


說它約產生於七世紀下半葉,還有下述材料為證。
[001-0320a]


根據現在掌握的資料看,如下文獻引用或提到過這部經典:


李善(約630~689)註《文選.頭陀寺碑文》,稱之為《頭陀
經》;


義寂(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684年~704年武則天時代)
撰《菩薩戒本疏》,稱《心王經》;


湛然(711~782)撰《止觀輔行傳弘決》與《止觀輔行搜要
記》,詳見下文;



*
宗密(780~841)撰《華嚴經行願品疏鈔》,稱《心王經》;
*
敦煌文獻《達摩禪師論》,稱《頭陀經》;
*
敦煌文獻《修心要論》,稱《心王經》;
*
敦煌文獻《導凡趣聖心決》,稱《頭陀經》;
*
《曹溪大師別傳》(約產生於780~783年),稱《投陀經》;
*
敦煌文獻《禪策問答》,稱《心王經》。


上述文獻的出現年代均在七世紀下半葉之後,與前面所說
《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的出現年代相符。上述資料還說明,
《心王菩薩說頭陀經》的主要流傳時代為七世紀下半葉至八世紀
上半葉,約百年左右。



二 現存寫本及研究史



該經因判為偽經,沒有被收入大藏,故後代亡佚。但幸好因
敦煌藏經洞之保存及考古進展而重現於世。有漢文及粟特文兩
種文本。


本世紀二十年代,日本矢吹慶輝在英國倫敦調查敦煌遺書
時發現該經的漢文本的殘卷,為斯2474號,首存尾缺,即文獻沒
有抄完就被抄者廢棄了。該號首題作「《佛為心王菩薩說投陀
經》卷上」,實際是一個註疏本。首題下有註疏者署名「五陰山室
寺惠辯禪師註」。接著是註疏者的總釋,用大字抄寫。然後是逐
[001-0321a]
句註釋經文,採用夾註形式,即大字抄寫經文,雙行小字抄寫註
釋。所抄文字量,從經文正文講,約為全經的十分之一;如包括
註疏,則約為全文獻的五分之一。其後矢吹慶輝把該號收入《鳴
沙餘韻》(1930)影印出版。接著,又把它收入新編的《大正藏》第
85卷。


與矢吹慶輝大體同時,德國的 H. Reichelt 發現了該經的粟
特文本殘卷,為斯ch353號,首尾均殘。1928年,他把該粟特文
文獻錄文校訂,並譯為德文出版。可參見 Die soghdischen
Handschriftenreste des Britischen Museums, Heidelberg, I,
1928, pp.15-32。1929年,法國的 E. Benveniste 發表文章,對 H
. Reichelt 的錄校進行批評。他的文章可參見 Journal Asiatique,
Paris, 1929, ii, pp.188-191。1933年,E. Benveniste 又以對 H.
Reichelt 的粟特文本錄文進行註釋的形式,發表了自己多年研
究的成果,可參見 'Notes sur les textes sogdiens bouddhiques du
British Museum',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London,
1933, pp.33-44。不過,他們都沒有考訂出這個粟特文殘本到底
是什麼經典。1933年,法國著名東方學家 P. 戴密微指出,粟特
文本中有「大乘頭陀經」的提法,經中出場的人物是「心王菩薩」,
另外,從該經的內容與傾向,都可以肯定它就是《大正藏》第八十
五卷所收《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戴密微的文章可參見 E.
Benveniste P. Demieville,'Notes sur le fragmant sogdien du Bud-dhadhyanasamadhisagarasutra',
Journal Asiatique, Paris, 1933,
pp. 239-241。粟特文殘本是白文,無註疏,所剩經文祇相當於
全經的三分之一弱。其首部與《大正藏》所收漢文本尾部之間還有
大段缺失,並不能直接銜接。但戴密微根據兩個本子的若干相
似之處,正確地判斷出它們為同一經典。應該說,戴密微的上述
研究是很卓越的。其後,學術界對粟特文本《佛為心王菩薩說頭
[001-0322a]
陀經》的研究沉寂了幾十年。1976年,英國的 D. N. MacKenzie
綜合前人的研究,利用電腦對該文獻重新研究,並譯為英文。可
參見 D. N. MacKenzie, The Buddhist Sogdian Texts of British Libray,
Acta Iranica 10 Tehran-Liege, 1976, Notes, pp.40-48。


值得注意的是該卷的完整編號為:B. M. Or. 8212(160)/
Stein Ch00353 號,從編號看,應為斯坦因第三次中亞探險所得。
我們知道,斯坦因第三次中亞探險時,藏經洞剩餘文獻已經調運
北京。但斯坦因仍然搞到敦煌王道士私自藏匿的500多卷藏經
洞文獻,又從新疆等其他地方發掘到不少古文獻。那麼,該斯
ch353號是從哪裡得到的呢?我懷疑它並非敦煌文獻。從斯坦
因、伯希和的有關記錄可知,由於王道士祇懂漢文,對其他文字
的典籍不甚重視。所以王道士最後藏匿的這批東西,祇能是他
自認為最有價值的漢文文獻。我認為,如果不是編號有誤的話,
本號很可能是從其他地方發掘所得。


《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的另一個漢文殘本為伯希和所
得,編號為法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敦煌遺書之伯2052號。王重民
《伯希和劫經錄》中早有著錄。亦為首全尾缺。與斯2474號相
比,不但首題、署名完全相同,所抄文字也在同一個地方截止,廢
棄不要。所不同的是,伯2052號註疏不採用夾註形式,而是用
與正文同樣大小的字抄寫,以致正文、註疏混雜,不易區分。該
卷的抄寫錯誤也較多。可以肯定,伯2052號實際是以斯2474
號為底本抄寫的。這個本子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與研究。


1993年,日本伊吹敦連續發表了四篇關於該文獻的研究論
文:


《關於〈心王經〉——被譯為粟特語的禪宗系偽經》,載《駒澤
大學禪研究所年報》第4號,1993年3月。


《關於〈心王經〉的思想》,載《亞洲文化與思想論叢》第2號,
[001-0323a]
1993年11月。


《〈心王經〉復原——依據漢文殘卷及粟特語譯本》,載《亞洲
文化與思想論叢》第2號,1993年11月。


《關於〈心王經註〉的形成》,載《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2卷
第1號,1993年12月。


在上述文章中,伊吹敦先生對《心王經》及《心王經註》的產
生與思想作了研究,提出自己的觀點。由於他當時看到的《心王
經》漢本均為殘本,所以他依據斯2474號、伯2052號、斯ch353
號以及所能收集到的各種為其他典籍引用的《心王經》片斷,拼
合在一起,力求復原出《心王經》的漢文全本。據說伊吹敦先生
本來並不是學習粟特語的,但為了能夠對《心王經》進行研究,特
意下苦工夫學習粟特語。這種精神是很感人的。他的上述研
究,引起學術界的關注,也引起人們進一步探究《心王經》的興
趣。


其實,《心王經》的完整的漢文本還存在,即:


一、保存在中國天津藝術博物館的津藝4510號。該號首尾完
整,有引首。簽題與首題均作「佛為心王菩薩說投陀經」,其下
均有「土」字,應為敦煌淨土寺藏經。該卷係白文,無註疏,抄寫
工整,錯誤較少,在諸本中最可珍貴。


二、保存在中國北京圖書館的北新1569號。該卷首尾完
整,所抄除經文正文外尚有註疏。正文作大字,註疏除序為大字
外,其餘均為雙行小字割註。雖有註疏,首尾題卻沒有提及註
疏,均作「佛為心王菩薩說投陀經卷上」,但首題下又有註者署名
「五陰山空寺惠辯禪師註」。雖然首尾題均稱「卷上」,但從經文
內容看,本號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分具足,所抄實際是一部
完整的經典。雖然有註疏,但僅註釋了經文的前半部分(約二分
之一強),而後半部分(約二分之一弱)為白文,無註疏。綜合上
[001-0324a]
述情況,我認為抄錄者所依據的底本實際是惠辯禪師註疏的一
個未完成本;也可能由於種種原因,惠辯禪師本來就未能將該註
疏完成。該卷的抄寫方式雖與斯2474號相同,但從行文特徵
看,本號與斯2474號、伯2052號顯然並非從同一底本抄出。本
號錯漏亦較少。


本號係北京圖書館善本部1988年搬庫清理時被發現。發
現時該號與其他十餘號未編目敦煌文獻等單獨存放。因解放後
入藏北圖的敦煌文獻均有明確記錄,而記錄中不見該號,則該號
之入藏北圖,應該在解放以前。但在解放前北京圖書館寫經組
(1929~1936)所編纂的敦煌文獻目錄中亦無該號,則該號之
入藏,應在目錄編成之後。我們知道,解放前袁觀瀾先生主掌館
事時期,北京圖書館曾經派員赴西北收購敦煌文獻,此號或屬此
次所購之列。


三、保存在日本三井文庫的藏本。該卷首尾完整,有引首。
除個別字外,其內容及抄寫形態與北新1569號完全相同。卷尾
署「靈德」兩字,應是抄寫者姓名。


上述三號均為曾經流散在外的寫卷,那麼,有無偽卷的可能
呢?我認為不可能,理由如下:


首先,《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是經錄雖有記載,實際早已
亡佚的典籍。現在英國、法國分別發現了該經的敦煌殘本,而上
述三個完整本的前部分與殘本完全吻合,後部分的不少文字可
以與其他典籍的引用文字相印證。這就完全排除後人偽造經文
的可能。


其次,從北京圖書館藏本的紙張、書法等諸種因素分析,該
卷確屬敦煌九、十世紀的寫本。


再次,從有關照片可以清楚地判斷出,北新1569號、津藝
4510號及三井文庫藏本均為同一個人所抄寫。亦即都是九、十
[001-0325a]
世紀時敦煌淨土寺僧人靈德所抄。


所以,上述三卷均為真正的敦煌文獻。


綜上所述,現存《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共6號,從文字淵
源講,可分為三個系統:


甲系統有3號,其中津藝4510號為白文;北新1569號、三
井文庫本為註疏本。


乙系統有2號,斯2474號、伯2052號。


丙系統有1號,斯ch353號,粟特文譯本。


另外,在《昭和法寶總目錄》卷一之《敦煌古逸經論章疏並古
寫經目錄.所藏者未詳敦煌古寫經目錄》中還著錄有「佛為王菩
薩說報陀經卷上(五陰山空寺惠辯禪師註一卷)」一號,顯然是
《佛為心王菩薩說投陀經》的誤寫。從「空寺」這一名稱看,它屬
於甲系統。但它究竟是上述甲系統諸本之外的另一個本子,還
是即屬北圖、三井兩本之一,尚需考證。



三 兩個問題



一、經文與註疏的卷數



依照《大週刊定眾經目錄》等歷代經錄,本經為一卷。但現
除津藝本為一卷本外,其餘諸漢文本經名下均有「卷上」字樣,顯
示出二卷本、甚至三卷本的形態。該經到底是幾卷呢?


由於署有「卷上」字樣的諸本均為註疏本,且實際上經文本
身三分均已具足,即所抄的《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實際上已
經完整無缺。另外,目前在其他諸典籍中發現的有關該經的引
文均可在現存文本中找到出處。所以我認為該經本文已經具
足,該經之白文本原為一卷本,應無可疑。


至於諸註疏本首題之所謂「卷上」,我認為應是惠辯所加。
亦即惠辯考慮到註疏後,該經篇幅會大量增加,因此曾計劃改勒
[001-0326a]
為上下兩卷或上中下三卷。但由於該註疏本實際沒有完成;或
者雖然完成,但沒有傳到敦煌。流傳到敦煌的未完成本首題雖
然署為「卷上」,實際並沒有分卷。僧人抄寫該未完成的註疏本
時,考慮到首尾一致,便在尾題後也加上「卷上」兩字,從而形成
我們目前所見的形態。


也就是說,該經的白文本為一卷;註疏本計劃為兩卷或三
卷,但沒有完成。


二、經文與註疏的作者



湛然在其所著《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四之三中說:


「頭陀此云抖擻。此十二事皆為抖擻十二過故。今文即兩
音俱舉。放牧聲者,三里之外,使童小牧聲,不聞住處,堪修禪
觀。世有濫用其言者,遠放木橛,不聞墮聲。得已復放,每夜至
三,是名頭陀,絕放木聲。如鹽官忍禪師造《頭陀經》云:『頭為煩
惱頭主。陀為陀汰煩惱。』此言雖謬,猶勝放木。如斯等例,江表
尤多。」。


在其《止觀輔行搜要記》卷第四中又說:


「次食中三准衣說之。頭陀中放牧等者,三里外者,使童豎
牧聲,不聞住處。世濫行之,一夜三度,遠放木橛,不聞墮處,名
絕木聲。如鹽官忍禪師釋頭陀云:『頭謂頭主,陀謂汰。』謬何可
言!」而在《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中正有「頭謂頭主,陀為
汰」的說法。


伊吹敦先生引用這些資料,主張該「忍禪師」即禪宗五祖弘
忍(601~674)。他特別提出,該經曾為《修心要論》所引,而《修
心要論》雖然署名為弘忍著,實際是在弘忍弟子法如(638~689)
[001-0327a]
系的影響下產生的。又,法如系的《導凡趣聖心決》也引用了《佛
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所以,該經很可能是直接接受了弘忍影
響的某個法如系弟子所作。。


我認為,從湛然的記述看,該忍禪師是鹽官人,或曾長期在
鹽官生活,應該沒有問題。鹽官,今浙江海寧。原名「海昌」,因
漢時在此設置鹽官,故三國吳時改名為「鹽官」。晉屬楊州吳郡,
南宋、南齊因之。南陳兼置鹽官郡,尋廢郡。隋屬楊州餘杭郡。
唐屬江南道杭州。《頭陀經》所以產生在鹽官,與湛然批評的「江
表」一帶學風自由應該有很大的關係。然而我們知道,五祖弘忍
是湖北黃梅人,年七歲從道信出家,先在黃梅雙峰山修習,後移
居黃梅東山。至今沒有發現他到江浙一帶活動的記載。因此,
說「鹽官忍禪師」即五祖弘忍,似乎比較牽強。


中國禪宗,在道信之前,都崇遊方頭陀行。從道信、弘忍時
代起,禪風發生很大變化,開始定住一處,農耕自食,過集體生
活。這與《頭陀經》所主張的「出家、在家,四部弟子修行此法,十
八種物,自隨己身。常行乞食,少欲知足。正中一食,不二時食。
從頭陀時,日日十二時移,不樂本處。遠離聚落,不近不遠,空閑
靜處,塚間樹下,繫念思惟」的觀點相違甚大。因此,本經是否弘
忍門下所撰似乎可以再作研究。


至於註疏作者惠辯,僧史無載,生平不詳。首題下他自稱居
住於「五陰山」、「空寺」。所謂「五陰山」的意義,即註疏中所謂
「五陰煩惱是『大林藪』。無明厚重,不能覺察,名之為山也。」所
謂「空寺」即註疏中反覆闡述的「空性」、「空相」、「空寂」之理。在
敦煌文獻偽經《大辯邪正經》與《觀世音經贊》中,也都出現「五陰
山」這一名稱,證明所謂「五陰山」、「空寺」云云都是假託的地名。
[001-0328a]
惠辯的註疏,行文自由,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部分僧人的「六經
註我」的學風。伊吹敦先生指出該註疏與敦煌遺書中金剛藏菩
薩註《金剛般若經註》及《觀世音經贊》存在親緣關係。此外,我
們可以看到它還受到《維摩詰經》的強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