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v0006 天請問經疏--沙門文軌 (master)




天請問經疏


整理者 李際寧



〔題解〕


《天請問經疏》,佛教經典註疏,唐釋文軌著,一卷。


《天請問經》篇幅短小,以天與佛問答的形式,論述了佛教「無生
第一樂」的基本教義,內容與《法句經》有相通之處,為印度佛教小乘
經典。本疏則是文軌對《天請問經》的逐句註疏。釋義精良,有較大
的研究價值。本疏未為我國歷代經錄所著錄,亦未為歷代大藏經所
收,亡佚已久,但高麗義天《新編諸宗教藏總錄》有載。後於敦煌遺
書發現三號,為收藏於中國北京圖書館的新316號(首尾完整)、北
6662(黃19)號(首殘尾存)與收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的伯2135號
(首殘尾闕)。民國十四年(1925),曾將北6662(黃19)號鉛印出版,
後日本《大正藏》據該鉛印本收入第85卷,惜原文首殘,故佚作者
名;且無校本,故錄文有誤。


整理本的底、校本如下:



*
底本:中國北京圖書館藏新316號;
*
校本:

*
甲本,伯2135號;
*
乙本,北6662(黃19)號。
*
另,經文正文參校《大正藏》第15卷所收《天請問經》。
[001-0065a]



〔錄文〕



天請問經疏
沙門文軌撰



如來大悲,隨機攝誘,兼濟十惡,匪直五乘。所以化創憍陳,道
終須跋。文積鉅萬,簡累大千。幽宗妙旨,奚易稱述。或談空,
空於實際,性相俱亡;或論有,有於假名,果因雙備。然則空不離有,
悟有即空;有不離空,迷空成有。或談權道之三乘,乃分羊鹿之殊騖
(音務,謂馳騖也。);或論究竟之一實,復合白牛之同驅。然則,實
不離權,因權入實;權不離實,為實施權。有雖不離空也,然以因果
為宗;權雖不離實也,明是聲聞藏攝。


已知經宗藏攝,次釋經首題名。所言《天請問經》者,因天請問,
說此經也。此天知己勝報,由昔勝因,為令他知,故來請佛。或問罪
福,或問犯持,或問苦樂,或問愚智。然為至理深玄,法門浩瀚,故隨
事寄喻,以啟問端。所冀籍淺以涉深,因近以梯遠,即從此「請」,以
制經名。所言「經」者,貫攝義也。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說之義,名
為「經」也。故云《天請問經》。



「《經》曰: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
園。」


【述曰:經分三分:一、教起因緣分,即序分;二、聖教所說分,即經
[001-0066a]
體;三、依教奉行分,即流通。序分有二:一、通序,為證信,諸經通有
此序故。二、別序,為發起,唯為發起此經故。此即通序也,有四句:
一、總顯己聞;二、說教時節;三、說教之主;四、說教之處。


「如是我聞」者,此依《佛地論》釋,謂「總顯己聞」也。傳佛教者,
言如是事,我從佛聞,故言「如是我聞」。若別釋「如是」,依四義轉:
一、依譬喻;二、依教誨;三、依問答;四、依許可。今且依「許可」
解釋。謂結集時,諸大聖眾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
之者,便許彼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故言「如是我聞」。「我」謂諸
蘊,世俗假者。「聞」謂耳根發識聽受。廢別就總,故說「我聞」。又
釋: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
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由耳根力,自心變現,故名「我
聞」。


「一時」者,說教時節也,謂說此一部經法竟時也。又說者、聽者
相遇時等,故名「一時」。


「薄伽梵」者,說教主也。舊云「婆伽婆」,訛也。佛有十號,此
第十號也。諸經之首,皆置此名者,以此名中總攝眾德,餘九不
爾。又,此之一名,世咸尊重,是故經首皆置此名。然舊譯人初傳佛
號,故以佛名替薄伽梵也。依《佛地論》,「薄伽」聲中具含六義:一、
自在義,謂諸如來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猛炎智火所燒煉
故。三、端嚴義,妙三十二大士夫相所莊嚴故。四、名稱義,勝德
圓滿,無不知故。五、吉祥義,世間供養,咸稱贊故。六、尊貴義,利
樂一切,無懈廢故。「梵」者,圓滿義,即是如來圓滿成就如上六義,
[001-0067a]
故名為「梵」。然舊譯為「世尊」者,但得第六一義,不得餘五。《智度
論》等云:能破四魔怨敵,名婆伽婆者,但得初自在義也。又《涅槃》
云:「婆伽,名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名婆伽婆者,亦當自在
義也。


「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者,說教處也。舊云「舍衛」,
或云「舍婆提」,皆訛也。諸來三藏,音有楚夏故也。具足應云「室羅
筏悉底(丁履反)」,今略去「悉底」也。唐云「好名聞」也。上古之
時,有二兄弟於此修學,俱獲仙證,有好名聞。後王於此建立都城,
即以仙名為城之稱。又曰「多聞城」。此城多有聰明學問,能造
記論。九十五種外道師弟此中最多。又,十六大國有六大城,此城
最勝,有四德故:一、財物德;二、欲塵德;三、善法德,謂施戒修;四、
解脫德,謂出世果。故曰「多聞」。此但城名,舊云「國」者,謬也。其
國名憍薩羅也。或可以城名國,亦名「室羅筏國」也。


「在」者,亦名為「住」。「住」有八住,如餘處說。又有四住:一、
天住,住四靜慮;二、梵住,住四無量;三、聖住,住三解脫門;四、佛
住,住真法界。今此「住」者,隨諸化緣,義合四住。前受頻婆娑羅王
請故,住王舍城;後受須達多長者請故,住室羅筏。又,為報法身恩
故,住王舍城,以於王捨取正覺故;為報生身恩故,住室羅筏,以始本
祖居室羅筏故。


「誓多」者,舊云「祇陀」,訛也。唐云「戰勝」。太子生時,鄰國怨
至,戰而得勝,因以名之。
[001-0068a]


「給孤獨」者,梵云「須達多」,此云「善施」,即此國之大臣也。
須達內慈外施,賑貧恤寡,國人美之,號為「給孤獨長者」也。園是須
達所買,林是誓多所施,二主齊舉,以目林園。事在別經,不可委錄。
真諦三藏云:「須達多為過去鳩留村馱佛,於此地起精舍。」爾時地廣
四十里,佛及人眾壽四萬歲,須達爾時名「毗沙長者」,以金板佈
地,寶衣覆上,而為供養。俱那含牟尼佛時,佛及人壽三萬歲,須達
爾時名「大家主長者」,以銀佈地而為供養,爾時此地廣三十里。迦
葉波佛時,佛及人壽二萬歲,須達爾時名「大幢相長者」,以七寶佈
地,地廣二十里。今第四釋迦牟尼佛,佛及人壽百歲,地廣十
里,以金餅佈地,周滿其中,買園奉佛。後彌勒佛出時,佛及人壽
八萬歲,地廣四十里,以七寶佈地,須達爾時名為「蠰佉」,出家
修道,獲阿羅漢果。】



「《經》曰:時有一天,顏容殊妙。」


【述曰:此下別序。以天來下,發請如來,方始起說,故是發起序
也。有五:一請者,二請時,三請處,四請儀,五請德。此即請者。
「時有一天」者,或是六欲諸天,或是四靜慮諸天,或是五淨居諸
天,或是十王果報菩薩諸天,或是佛所化天,為物請疑,發起深法也。
此天獨來,故言「一」也。「顏」為姿顏,「容」為容貌,「殊」謂殊特,「妙」
[001-0069a]
謂微妙。此天昔行戒忍殊妙之因,今得顏容殊妙之報也。】



「《經》曰:過於夜分,」


【述曰:此請時也。西國法,晝三時,夜三時,合有六時。天避人
喧,又惡人穢,故於靜夜詣佛諮疑。言「過於夜分」者,謂過初夜之
分,即中夜分,人正寢時。又釋:過中夜分時,故言「過於夜分」。初
分,如來教授門徒;中分,如來入諸禪定;後分,如來出已說法。】



「《經》曰:來詣佛所,」


【述曰:此請處也。如來五眼內觀,四恩外度。凡諮疑請護,
孰不投之。故天懷問,詣佛請決也。依《佛地論》,有四義釋
佛:一具二智,謂一切智、一切種智;二斷二障:一、煩惱障,二、所知
障,並斷盡故;三圓二覺,謂自覺、覺他,並圓滿故;四、如二喻,謂
如睡夢寤、如蓮花開。如睡夢寤,是破障義;如蓮花開,是顯德
義。故名為「佛」。】



「《經》曰: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述曰:此請儀也。既睹尊顏,理須申敬;將請疑問,故復卻坐。
「頂」謂天頂,「足」謂佛足。天以頭頂禮佛腳足,故言「頂禮佛足」。
此顯敬之極也。】
[001-0070a]



「《經》曰:是天威光,甚大赫奕,周遍照曜誓多園林。」


【述曰:此請德也。《涅槃經》云:多光明故,名之為天。此由前身
戒忍光潔,進定明淨,故感天報,光明赫然也。】



「《經》曰:爾時彼天以妙伽他而請佛曰:」


【述曰:此下聖教所說分,即經體也。合二十頌,有九重請答。一
一請答中,皆先請後答。一一請中,皆先序請,後正請。答亦先序
答,後正答。此即第一請答中先序請也。「伽他」者,唐云「諷誦」,
以美妙音詞,吟詠諷誦也。舊譯云「歌經」,或云「詩經」,皆其義也。
舊云「伽陀」,或云「偈他」,皆訛也。】



「《經》曰:云何利刀劍?云何磣毒藥?云何熾盛火?云何極重
闇?」


【述曰:此正請也。有四問:一問利劍,二問磣毒,三問熾火,四問
極闇。「云何利刀劍」者,此第一問。此問意云:世間刀劍能傷害人,
未知法中,頗更有傷害利過刀劍以不?「云何磣毒藥」者,此第二問。
「磣」謂磣剌。此問意云:世間毒藥能損身害命,未知法中,頗更有損
害磣過毒藥以不?「云何熾盛火」者,此第三問。「熾」謂炎熾。此問
意云:世間盛火能燒於人,未知法中,頗更有燒人熾於盛火以不?
「云何極重闇」者,此第四問。「極」謂過極,「重闇」謂黑。月昏夜闇
[001-0071a]
色,或生盲覆障,名為重闇。此問意云:世間重闇,覆障既然,
未知法中,頗更有覆障極過重闇以不?】



「《經》曰:爾時,世尊亦以伽他告彼天曰:」


【述曰:此下答也。初序答,後正答。此序答也。】



「《經》曰:粗言利刀劍,貪欲磣毒藥,瞋恚熾盛火,無明極重闇。」


【述曰:此正答也。即以惡口及意地三業,次第答前四問。


「粗言利刀劍」者,答第一問也。「粗」謂粗曠,即惡口業道也。
世間刀劍,但損害身;粗言惡口,兼害慧命。問:餘三語業亦兼害
法身,何故此中但名惡口?答:兼害慧命,誠如所徵。但交惱前人,
非餘三業。謂妄語誑他,他非即惱。兩舌傳鬥,未卒傷人。
綺語乖典,交非損物。唯粗言惡口,毀辱前人,發怒生瞋,最為切害。
所以佛答:粗言利過刀劍也。且如釋種,以一句粗言詈琉璃王以
為婢子,琉璃王發怒,誅煞釋種得須陀洹者九十六億,後墮
[001-0072a]
阿鼻地獄。故知粗言不但能害肉身,亦害法身也。又俗語云:
「一語傷人,痛於劍刃。」故知粗言利於刀劍也。


「貪欲磣毒藥」者,此下三句,即貪、瞋、癡三毒也,此通障
見、修二斷。見道所斷盡,得初果;得初果已,漸斷修道所斷,
至羅漢果,方始斷盡。未得羅漢已來,皆為三毒所惱也。此答第二
問也。「貪」謂貪求,「欲」謂欲染。貪即是欲,亦名「渴愛」。如飲
咸海,此海有竭,渴愛無盡。於已得、未得五欲塵中,永無厭足。故
此貪欲有四:一、色欲,二、心欲,三、食欲,四、淫欲。欲界眾生,俱有
四欲。色界眾生,但有色、心二欲。無色界眾生,唯有心之一欲。三
界眾生,皆為貪欲之所害故,不證解脫法身慧命也。此答意云:世間
百味,雜以鴆毒,但害欲界一身之命,不能損三界離食貪者。若
凡夫欲樂,及以八定,雜以貪欲,能害三界多身慧命。所以佛答:
貪欲磣於毒藥也。且如郁頭藍子,得非想定,於頻婆娑羅王女生
貪染心,退失神足。後修禪定,情忿魚鳥,非想報盡,受飛狸身,
[001-0073a]
煞害物命,墮阿鼻獄。此由心欲未盡,故墮阿鼻。若欲色界
眾生,為於四欲,或為二欲,輪墮三塗,不言可悉。故知貪欲磣過
毒藥也。


「瞋恚熾盛火」者,答第三問也。發怒作色為「瞋」,憤擊擾心為
「恚」。《遺教經》云:「瞋恚之害,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
世,人不喜見。」又《經》云:「劫功德賊,無過瞋恚。」又《經》云:「瞋心一
起,能障百法明門。」又《經》云:「多瞋業故,所生之處,多受蚖蛇蝮蠍
等身。」此答意云:世間盛火,但燒肉身;瞋恚之害,並損慧命。
又,世間之火,但燒一生;瞋恚之害,能損多世。是故佛答:瞋恚熾於
盛火也。且如提婆達多以瞋恚故,造三逆罪,墮阿鼻獄。


又如「無明極重闇」者,答第四問也。自體昏闇,無有慧明,故名
無明;亦名為愚,於境迷故;亦名為癡,體昏憨故。故《攝大乘
論》云:「於諦、寶、因、果,心迷不解,名曰無明。」「諦」謂四諦,「寶」謂
三寶,「因」謂善、惡二因,「果」謂苦、樂兩果。此之無明,不解四諦之
理,不知三寶之尊,不知惡是苦因,不了善招樂果。於此諦、寶、
因、果境中,體性癡憨,迷闇不明,故曰「無明」。此之「無明」,或與諸
使相應,或獨頭而起,與諸煩惱為根,能令眾生流轉生死。故十二因
[001-0074a]
緣中,無明為初支也。此答意云:世間重闇,但障肉眼;無明之
障,能覆慧眼。所以佛答:無明之障,極過重闇也。且如鴦崛魔羅,
以無明故,煞害千人。取指為鬘,貫其身首。求望生天,並欲害
母煞佛。】



「《經》曰:天復請曰:「何人名得利?何人名失利?何者堅鉀冑?
何者利刀杖?」」


【述曰:此下第二請答也。此即先請。此亦有四問:一問得利,二
問失利,三問堅鉀,四問利杖。


「何人名得利,何人名失利」者,此第一、第二問也。「利」謂福
利。泛問凡俗之人,未得財寶,求而得之,名為得利。已得財寶,守
而失之,名為失利。未知佛法之中,有此得利、失利人耶?


「何者堅鉀冑」者,此第三問。此問意云:世間鉀冑能御怨敵,頗
更有御怨堅於鉀冑以不?


「何者利刀杖」者,此第四問。此問意云:世間刀杖能煞讎怨,
頗更有煞怨利於刀杖以不?】



「《經》曰:世尊告曰:「施者名得利,受者名失利。忍為堅鉀冑,慧
為利刀杖。」」
[001-0075a]


【述曰:此答也,亦次第答其四問。


「施者名得利,受者名失利」者,此答第一、第二問也。施有三
種:一、財施,二、法施,三、無畏施。今此意明財施。財施得三果:
一施得相似果,二物得相似果,三用得相似果。施得有四:一
自手施,得財能用;二尊重施,得敬重財;三不惱施,財不損失;四應
時施,得應時財。物得有四:一施好色,得可喜色;二施好香,得
好名聞;三施好味,得美妙身;四施好觸,得細軟觸,如寶女觸身等。
用得有五:由受施食人得色、力、命、樂、辯五事故,施者未來多生
之中,得五事果也。然此若施畜生,得百倍報;若施闡提人,得千
倍報;若施善人,得萬倍報;施持戒人,得千萬倍報;施離欲人,得百
千萬倍報;施諸聖人,得無數倍報。此謂世倍,非事倍。如施畜生
一口飲食,百生之中,常豐飲食,故言百倍也。餘皆准此。若發增
上施心,奉勝福田,即得現報。故《雜心》云:「慈無諍滅定,見道及無
學,從彼正受起,施者得即果。」既行少施,受多果報,故言「施者名得
利」也。若自不行施,但受他施,新福不生,舊福漸盡,故言「受者
名失利」也。如有穀種,下在田中,名為得利。若熟而食之,名為失
利也。
[001-0076a]


「忍為堅鉀冑」者,答第三問。《莊嚴論》說忍有三種:一、他毀
忍,以不報為性;二、安苦忍,以耐為性;三、觀解忍,以智為性。今此
正明他毀辱忍。此忍得起,由三思、五想。三思者,一思
他毀是我自業,若報則重自造苦,不由於他。二思彼我俱是行
苦。彼以無智,於苦加苦;我今有智,云何復爾!三思聲聞自
利,尚不以苦加人;菩薩利他,豈得以苦加物?五想者,一修本親
想,捨願想。一切眾生,久來無非親屬故。二修法想,離生想。罵
者、打者不可得故。三修無常想,離常想。眾生性是死法,尚不應
瞋,況加害故。四修苦想,離樂想。眾生不離三苦,正應令離,
不應加故。五修攝取想,離他想。本願令樂,不令苦故。由此三
思、五想,於他毀辱,便能忍之。《遺教》云:「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
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阿含經》云有六種力:
小兒以啼為力,欲有所索,必先啼故;女人以瞋為力,欲有所索,必先
[001-0077a]
瞋故;國王以嬌豪為力;阿羅漢以精進為力;諸佛以大悲
為力;比丘以忍為力。《大智度論》云:「自除瞋恚刀箭,亦除他人
瞋恚刀箭。」《法花經》云:「柔和忍辱衣。」據此等經論,並將瞋恚以為
刀箭,忍為衣鉀,以御捍之。且如律中,佛為比丘鬥諍不止,乃為
廣說梵磨達王煞長生王,長生王臨死,誡其太子長摩納曰:
「以怨報怨,怨終不止。唯有無怨,怨乃息耳。」太子於後得讎
怨,便欲煞梵磨達王,三思父王遺言,遂放不煞。梵磨慶喜,還
以長生本國,策長摩納為王,兩國和好。佛復為諸比丘更說偈
云:「若以諍止諍,諍終不可止。唯有無諍法,此法最尊貴。」比丘
聞此,瞋恚休息,更無鬥諍。故知忍力能敵瞋恚。由此忍故,所
生端正,乃至作佛,感得三十二相可喜之身。此答意云:世
[001-0078a]
間鉀冑但御一身怨敵,忍力能御多身怨敵。故云「忍為堅鉀冑」
也。


「慧為利刀杖」者,答第四問。九十八使能害法身慧命,故是
怨賊。修道之人,初以聞、思二慧,作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
相念處,三方便觀。次以修慧作燸、頂、忍、世第一,四達分觀,折
伏煩惱,如執利刀,怖擬怨賊。次以四諦無漏聖慧,斬煞見道所斷八
十八使,得須陀洹果。次更重用四諦無漏聖慧,斬煞修道所斷十
使,得第二、第三及阿羅漢果。故阿羅漢翻為「煞賊」。此答意云:世
間刀杖但煞一身之怨,無漏聖慧能煞多身之敵。故言:其慧利於刀
杖也。問:慧與智何殊,而不言其智?答:觀達稱慧,決斷名智。
此則觀中稱慧,出觀名智也。又十度中,第六名慧,第十名智。
又正體名慧,後得名智也。今問斷惑,正是觀中,故言其慧。若通而
言之,智即是「是」,甲本無。慧也。】



「《經》曰:天復請曰:「云何為盜賊?云何智者財?誰於天世間,
說名能劫盜?」」


【述曰:此下第三請答。此即請也,此有三問:一問盜竊,二問聖
財,三問劫盜。
[001-0079a]


「云何為盜賊」者,此第一問。盜謂竊盜,賊為殘賊。此問意云:
世間盜賊私竊珍財,未知法中盜何名賊?


「云何智者財」者,此第二問也。世間凡人皆畜錢貨,佛法智者,
儲何為財?


「誰於天世間,說名能劫盜」者,此第三問也。「天」謂二十八
天,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四天也。「世間」為四天下人
也。此問意云:強奪人財,世名劫盜。未知法中,天上人間誰最強
奪,名能劫盜?】



「《經》曰:世尊告曰:「邪思為盜賊,尸羅智者財,於諸天世間,
犯戒能劫盜。」」


【述曰:此答也。即次第答前三問。


「邪思為盜賊」者,答第一問。「邪思」者,謂不正思惟也。由不
正思惟發起無明,由無明廣造諸業,由諸業恒受生死,不得解脫。
所有功德、聖財,盡皆喪失。此邪思起時,人皆不覺,故為私竊,盜賊
也。


「尸羅智者財」者,答第二問。「尸羅」,梵音,此云「戒」也。戒
有五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及菩薩三聚戒等。以能
[001-0080a]
防非,名為戒也。《經》云:「戒如大地,眾善之基,一切功德,因之
增長,有智之人,護若明珠。」由此戒故,近得人天福樂勝報,遠得三
乘菩提涅槃,故是財也。諸經之中,多明七聖財:一信、二戒、三聞、
四慧、五捨、六慚、七愧。前五為財體,後二如守財人,若無慚、愧,失
戒等故。今此經中但舉戒者,以有戒者,必有餘六,故略言也。


「於諸天世間,犯戒能劫盜」者,答第三問。謂犯四重禁戒、十三
僧殘等,皆名犯戒,律中廣明。如斷多羅樹頭,畢竟不生。猶如
析石,不可還合。又如死屍,無還生義。《彌勒問論》明犯戒有六事:
一破、二嘿、三污、四屬、五食、六呵。破者少分,謂少分不修故。
嘿者,自不修,教他修故。污者,見他不修,心隨喜故。屬者,依於他
人,方能修故。食者,取有資生故。呵者,迴向世間,智者不贊故。
由犯戒罪,應得三乘法財盡皆散失,身壞命終,墮於惡趣。
故於天上世間之中,無過犯戒,名「能劫盜」。此中應引諸經律中
犯戒之事,廣說其相。】



「《經》曰:天復請曰:「誰為最安樂?誰為大富貴?誰為恒端
嚴?誰為常醜陋?」」


【述曰:此下第四請答。此先請也。此有四問:一問最安樂,
二問大富貴,三問恒端嚴,四問常醜陋。
[001-0081a]


「誰為最安樂」者,此第一問。五欲迷心,四倒亂想,耽淫嗜酒,
乘肥衣輕,多欲多求,謂為安樂。未知佛法之中,更有安樂過此以
不?


「誰為大富貴」者,此第二問。財多為富,體重為貴。未知佛法
之中,頗有富貴過此以不?


「誰為恒端嚴」者,此第三問。「端」謂端正,「嚴」謂嚴儀。世
間端嚴,老至即皆衰壞,未知法內,誰得始終端嚴?


「誰為常醜陋」者,此第四問也。「醜」謂醜拙,「陋」謂鄙陋。且
如嫫母,醜陋但在一身,未知法中,誰是多身醜陋?又如勝軍王女,
名曰金剛,容貌醜陋,見佛懺悔,遂得端嚴。此女醜陋,即不恒也。
未知法中,誰是常醜陋人?】



「《經》曰:世尊告曰:「少欲最安樂,知足大富貴。持戒恒端嚴,
破戒常醜陋。」」


【述曰:此答也,即次第答前四問。


「少欲最安樂」者,答第一問。儉約為「少」,耽嗜名「欲」。世
間耽嗜,唯多唯廣。暫隨愚情,速即破壞。尋生追戀,苦惱切
心。佛法反俗,貴尚無為。少欲少求,最為安樂。又《經》云:「少欲
[001-0082a]
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直爾少欲,尚應修習,何況能生諸
善功德。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涅槃之樂,樂中之最。如此最
樂,因少欲得。因含果說,故言「少欲最安樂」也。


「知足大富貴」者,答第二問。世間凡愚,雖得富貴,貪求轉甚,
常懷不足。知足之人,無為無事,無可減衰,常自有餘,故大富貴。
《經》云:「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
不稱意。」如頂生王等,即是其事。又云:「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
之人,雖貧而富。」故言「知足大富貴」也。


「持戒恒端嚴」者,答第三問。持戒之人,尸羅清淨,近得人天可
喜妙相,遠得三乘端嚴法身,故言「持戒恒端嚴」也。如優陀羨王有
相夫人,持一日戒,其夜命終,即生天上,得端正身。依王先契,還下
報王。嫌王身臭,卻歸天上。即是其事。


「破戒常醜陋」者,答第四問。破戒之人,罪業增長,墮三惡道,
受醜陋身。若生人中,諸根不具,邊地下賤,形儀鄙拙,人不喜見,經
百千生。故言:「破戒常醜陋」也。】



「《經》曰:天復請曰:「誰為善眷屬?誰為惡心怨?云何極重苦?
云何第一樂?」」


【述曰:此下第五請答。此即請也。亦有四問:一問善眷屬,二問
惡心怨,三問極重苦,四問第一樂。


「誰為善眷屬」者,此第一問。「眷」謂家眷,「屬」謂親屬。世
[001-0083a]
間眷屬,或父不慈,或子不孝;或兄不順,或弟不恭;或內外諸親,
不仁不義。情相乖阻,狀若怨家,雖名眷屬,而非是善。若父慈子
孝,兄順弟恭,內外諸親,仁義相向,情無乖阻,水乳和同,如此眷屬,
名之為善。未知法中,誰得名為純善眷屬?


「誰為惡心怨」者,此第二問。妒賢嫉勝,名為惡心;欲相加
害,名為怨也。未知法中,誰是行者惡心怨也?


「云何極重苦」者,此第三問。世間煞縛,枷鎖囚禁,怨會愛離,
病死所逼,名之為苦。未知法中,更有苦惱過此以不?


「云何第一樂」者,此第四問。世間富貴,乘肥衣輕,目觀美艷,
耳聽絲竹,田遊煞獵,耽淫嗜酒,縱恣歡娛,名之為樂。未
知法中,更有快樂過此以不?】



「《經》曰:世尊告曰:「福為善眷屬,罪為惡心怨。地獄極重苦,無
生第一樂。」」


【述曰:此答也,次第答前四問。


「福為善眷屬」者,答第一問。福謂施、戒、修三德。施有三種:
一、財施,由無貪善根成;二、無畏施,由無瞋善根成;三、法施,由無
癡善根成。戒有三種:一、攝他戒,謂身三,由無貪善根成;二、不嬈
[001-0084a]
他戒,謂口四,由無瞋善根成;三、饒益戒,謂受持。此二福相續生,
由無癡善根成。修有三種:一、四靜慮,由無貪善根成;二、四無量,
由無瞋善根成;三、四無色,由無癡善根成。又六度中,前五亦是福
也。如是福德,皆以十善業道為性。若施、戒二福,生生之處,內
感欲界人天勝身,外招十善清淨眷屬:所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
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
之人以為眷屬。若修定福,感得色、無色界殊勝之身。此之三福,乃
至遠得三乘聖果也。此答意云:世善眷屬,暫會永離,難聚易散,
不保終久。未若法中,三福善業,真實牢固,常資行人,多有利
益。諸眷屬中,此為最善也。


「罪為惡心怨」者,答第二問。破滅三寶,五逆、十惡,並名為
罪。由此罪故,能令諸眾生輪墮三塗,長劫受苦。此答意
云:世間惡心,但害一身,尚名為怨;法中罪業,能害多身,豈非大怨?
故言「罪為惡心怨」也。


「地獄極重苦」者,此答第三問。梵云「那落迦」,舊云「泥犁」,
訛也。唐云「不可樂處」。然以不可樂處即是其獄,多在地下,
[001-0085a]
故云「地獄」。地獄有三:一熱,二寒,三邊。熱地獄有八:一等
活,二黑繩,三眾合,四叫喚,五大叫喚,六燒熱,七大燒熱,八無間。
此八在瞻部洲下,重累而住。前二有主治,次三少主治,後三無主
治。然此八為本,一一各有十六圍。一面有四,四面合十六。通本
為十七,八個十七,合有一百三十六所。罪人於中,受熱惱苦。寒地
獄亦八:一頞浮陀,由寒苦所逼,肉生細皰;二尼賴浮陀,由寒風所
吹,遍身成皰;三阿吒吒,由唇不得動,唯舌得動,故作此聲;四阿
波波,由舌不得動,唯唇得動,故作此聲;五嘔喉喉,由唇舌皆不得
動,振氣故作此聲;六郁波羅,此是青蓮華,此花葉細,由肉色細坼,
似此花開;七波頭摩,此是赤蓮華,由肉色大坼,似此花開;八芬陀
利,此是白蓮華,由彼骨坼,似此花開。前二從身相受名,次
三從聲相受名,後三從瘡相受名。又前二可叫,次三不可叫,後
三不叫。此八在四洲間,著鐵圍山底,仰向居止。罪人於中,受寒凍
苦。邊地獄有三:一山間,二水間,三曠野。受別業報,寒熱雜受。
此答意云:雖有人間煞縛、枷鎖、怨會、愛離、病死等苦,及以畜生、餓
鬼之苦,比於地獄,百分不及其一。乃至千萬那由他分,亦不及
其一。故言「地獄極重苦」也。


「無生第一樂」者,答第四問。涅槃之體,名曰「無生」。以無生
故,畢竟不滅。聖人證此,寂然涅槃,常住安隱,故是極樂。此答意
[001-0086a]
云:世間欲樂,樂極則苦;豈若涅槃,無苦常樂。故《經》云:「高者
必墮,常者必盡,合者必離,樂者必苦。」此偈明生死妄想,樂極必
苦。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此偈明
涅槃無苦,畢竟常樂,故言「無生第一樂」也。】



「《經》曰:天復請曰:「何者愛非宜?何者宜非愛?何者極熱病?
誰是大良醫?」」


【述曰:此下第六請答也。此即先請,亦有四問:一問愛非宜,二
問宜非愛,三問極熱病,四問大良醫。


「何者愛非宜,何者宜非愛」者,此第一、第二問。且如甘飯雜
毒,雖是所愛,而損身害命,不宜食之。又如良藥苦口,即非所愛,而
利於病,所宜服之。又如諂辭順情,雖是所愛,而損於行,不宜聽之;
忠言逆耳,雖非所愛,而利於行,所宜聽之。未知法中,何者是情所
愛而於身不宜,何者於身有宜而非情所愛也?


「何者極熱病」者,此第三問也。迦摩羅病,世稱熱病。遇此病
者,必定當死,世醫拱手。未知法中,頗更有病極過於此熱病以
不?


「誰是大良醫」者,此第四問。「良」者,善也;「醫」者,意也。善
識病源,妙閑藥性,療者必瘥,稱曰「良醫」。良醫有四義:一知
病,二知病因,三知病瘥,四知病瘥已不生。未知法中,頗有良醫
[001-0087a]
大過如此良醫以不?】



「《經》曰:世尊告曰:「諸欲愛非宜,解脫宜非愛;貪為極熱病,佛
是大良醫。」」


【述曰:此答也,次第答前四問。


「諸欲愛非宜」者,答第一問。諸欲謂可愛色、聲、香、味、觸,五
欲境也。能生欲心,為欲所取,故名欲也。《經》云:「五欲誑人,
如蜜塗刀,舐者傷舌。」猶如灸疥,初雖少樂,後即大苦;如逆風執火,
如其不放,必定燒手。如國王貪色,遂失其位;仙人愛聲,從空墜林;
比丘嗅香,河神責罵;沙彌嘗味,投池作龍;藍弗染觸,退失神足。又
此五欲,現受三苦,謂覓時生勤勞苦,守時生怖畏苦,失時生熱惱苦。
又為非法,追求五欲,復墮地獄、餓鬼、畜生。多時受苦,後生人天。
貧窮困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如此等苦,皆為貪著五欲因緣。
故知五欲雖是凡情欲心所愛,而於行者極非所宜,故言「諸欲愛非
宜」。


「解脫宜非愛」者,答第二問。涅槃無為,體絕眾縛,故名解脫。
證解脫者,永離生死,常住湛然。如此解脫,資潤行者,極是所
宜;而凡夫愚情之所不愛,故言「解脫宜非愛」。故《經》云:「凡夫寧
樂疥癩野干身,不樂涅槃。野干猶有眼、耳、身、心,涅槃無故。」


「貪為極熱病」者,答第三問。「貪」是貪使。體通三界,遍障五
[001-0088a]
門;六識俱行,六塵齊染;生死腳足,苦惱根源。世間熱病,豈能比
此?如《智度論》說:「欲火熾發,燒於祅祀。」豈非貪愛是極熱病
耶?現在尚自火燒,來生寧免湯鑊?故言「貪為極熱病」也。


「佛是大良醫」者,答第四問。如來五眼內明,六通外朗;豎觀三
際,橫睹十方。至於身心病源,對除藥法,悉皆洞照,無非目前。故
設教逗機,皆稱根性;隨病授藥,無不獲益。是故號「佛是大
良醫」。《阿含經》說佛有四智:一知苦、二知苦因、三知苦滅、四知苦
滅道,故曰「良醫」。又《經》云:「世醫所療治,雖瘥還復生。如來所
治者,必竟不復發。」故言「佛是大良醫」也。】



「《經》曰:天復請曰:「誰能覆世間?世間誰所魅?誰令捨親友?
誰覆障生天?」」


【述曰:此下第七請答。此即先請,亦有四問:一問覆世,二
問魅世,三問捨友,四問障天。


「誰能覆世間」者,此第一問。「覆」謂障蔽。世間眼目為闇盲覆
蔽,不見眾像。未知法中,更有何物覆蔽世間,不識道理?


「世間誰所魅」者,此第二問。如世間魅鬼,魅人令癡,或悲或
喜。未知法中,更有何物能魅世間,令其迷亂?
[001-0089a]


「誰令捨親友」者,此第三問。朋流交密,即為親友。若因財密,
財盡則疏;若因勢親,勢歇便阻。如張、陳兇終,蕭、朱隙末是也。未
知法中,誰令眾生捨於親友?


「誰覆障生天」者,此第四問。天之勝報,人皆愛樂,由誰為
障,不得上生?】



「《經》曰:世尊告曰:「無智覆世間,世間癡所魅,慳貪捨親友,染
著障生天。」」


【述曰:此答也。次第答前四問。


「無智覆世間」者,答第一問。無苦、集、滅、道四諦智,或無真、
俗二諦智,名為無智。無智,即無明使也。由無智故,不知生死苦
果集因,不知解脫道因滅果,不知真諦一相無為,不知俗諦三世因
果。此答意云:世間盲闇,但覆肉眼,無智能覆世間慧眼。故言「無
智覆世間」也。


「世間癡所魅」者,答第二問。「癡」即無明別名也。由癡魅故,
於無常見常,於無我見我,於不淨見淨,於苦見樂。所有行解,普
皆顛倒。如此顛倒,並由愚癡。故言「世間癡所魅」也。


「慳貪捨親友」者,答第三問。「慳」是吝於己物;「貪」是欲於他
財。如律中說:有一比丘,池邊習定,池龍敬德,以身繞之。比丘心
惡,欲令其去,方便說偈,從索珠云:「光耀摩尼寶,纓絡莊嚴身;若能
施我者,是名為善親。」池龍慳惜,說偈答云:「我愛摩尼寶,過
[001-0090a]
汝比丘身;我終不施汝,任汝不相親。」佛因此事,復說偈云:「多貪人
所惡,數乞朋友乖;比丘乞龍珠,一去不復迴。」故知慳貪能捨親友
也。又由貪故,唯欲他財;由於慳故,不行惠施。所生之處,貧窮
乏少;無父無母,無妻無子;無善知識,無親友人。故言「慳貪捨
親友」也。《成實論》有五慳:一施慳、二家慳、三處慳、四讚慳、五法
慳。此之五慳,並捨親友也。


「染著障生天」者,答第四問。天謂二十八天,皆須厭下而得上
生。若染著下地,不得生上。若染著人中五欲,縱情放逸,不肯厭
離,不得上生六欲天中。如佛弟難陀厭孫陀羅,欣於天女,方
始持戒,願生天上。如經廣說。若染著六天五欲,不得上生色界
天中。若染著色天果報,不得上生無色天中。故言「染著障生天」
也。又三乘聖人,名為淨天,若染著三界二十八天有漏果報,不得入
彼三乘聖道。故言「染著障生天」也。】



「《經》曰:天復請曰:「誰非火所燒,風亦不能碎,誰非水
所爛,能浮持世間?誰能與王賊,勇猛相抗敵,不為人非人,之所
來侵奪?」」


【述曰:此下第八請答也。此即先請,問有兩意:一問誰無七難,
[001-0091a]
二問誰有一能。七難者:一火難、二風難、三水難、四王難、五賊
難、六人難、七鬼難。火以燒焦為難,風以飄碎為難,水以溺爛
為難,王以威力為難,賊以劫煞為難,人以侵害為難,鬼以精魅為
難。世間之人,多不免此七種災難。未知法中,誰能離免此七種
災難也?經文可解。一能者,能浮持世間也。世間有二:一器世間,
即依報;二眾生世間,即正報。如世水輪,能浮持地輪及眾生類。未
知法中,誰能浮持此二世間?此由水有二用:一能爛物,二能持地。
故問水爛物之次,即問浮持也。】



「《經》曰:世尊告曰:「福非火所燒,風亦不能碎;福非水所爛,能
浮持世間。福能與王賊,勇猛相抗敵;不為人非人,之所來侵奪。」」


【述曰:此答也,答前二問。「福」謂施、戒、修三種福也,如前善眷
屬中釋。


答無七難,意云:凡遭七種災難,為造十惡罪因。既修三種福
德,寧羅七種災難?問:賊行非理,容可拒之;人法屬王,何得抗
敵?答:如殷紂暴虐,周武拒之,雖是王人,有相抗敵。又,王是
總語,兼稱臣屬,銜王命者,並亦名王。如此王臣,暴行酷虐,非理同
賊,亦得抗之。且如經說:有王責臣,令簿錄家財。其臣遂錄已
[001-0092a]
修福物,王瞋責言:「已修福物,今並見無,何不錄汝家中現物?」臣答
王言:「已修福物,是臣之物。家中現物,原屬王家,非臣獨
有,所以不錄。」王心開悟,遂亦修福。故知其福,非他能奪。


答有一能,意云:由三福故,感得人天殊勝正報,兼感器界、屋
宇、資緣種種依果,故言「福能浮持世間。」問:孔、老等云,從道以生
一,從一以生二,從二以生三,從三生萬物。「道」謂虛通,「一」謂元
氣,「二」謂陰陽,「三」謂天地人,「萬物」謂雜畜草木等。又云:人
頭圓象天,足方象地,感天地精靈以成於人。據此而言,即是
外器世界,能持眾生世間;豈非是眾生內福,能持外器世界?
答:孔、老所說,則天地生人;釋宗所明,則人生天地。謂由眾生共相
業力,外感器界天地依報,若成若壞,如餘處廣說。故《經》云:
「三界所作,皆是一心。」又《論》云:「外由內得成。」此則孔、老但觀外
相先後,即謂天地生人;如來洞知內體因果,故說人生天地。三教深
淺,觀此可知。】



「《經》曰:天復請曰:「我今猶有疑,願佛為除斷。今世往後
世,誰極自欺誑?」」
[001-0093a]


【述曰:此下第九請答也。此則先請,上半序問,下半正問。


序問意云:上蒙廣答,已析諸滯;下情多惑,尚有餘疑。願
佛慈悲,為我除斷。


正問中云「今世」謂現在,「後世」謂未來,謂從今身往後身也。
問:有為無常,不來不去,又無主宰,說誰往耶?答:前滅後生,不常
不斷;因招果續,假說往來。譬如將燈從此至彼,雖念念滅,假說往
來也。問:三世輪環,果因圓備,何故偏請現、未,不問過耶?
答:前事已經,無勞更問,後身未受,故須請之。如諸天禮白骨,餓鬼
鞭死屍即是。已經之事,多分自知,故不問也。此問意云:世間欺
誑,但欲侵損他人。未知法中,更有從今向後而自侵損極欺誑耶?】



「《經》曰:世尊告曰:「若多有珍財,而不能修福,今世往後世,彼
極自欺誑。」」


【述曰:此答也。「珍」謂金銀八珍,「財」謂錢絹等物。世人愚
惑,自謂常存,不識果因,多積財寶。於悲田所,無慧施心;於
敬田中,無供養意。忽然命盡,無一福資,輪墜三塗,長時受苦。錢
財珍寶,他人用之,己無片善,豈非自負?故云:「若多有珍財,而不
能修福,今世往後世,彼極自欺誑。」又如《經》云:「惜財不布施,藏積
畏人知,捨身空手去,餓鬼中受饑。」又如《經》云:「親眷皆分離,唯業
[001-0094a]
不相捨,善惡未來世,一切時隨逐。」此中應引畜三妻人為喻,又應
引有三子人為喻。又《經》云:「寧自割身肉而啖食之,不肯持
錢財布施,求後世之福。此人當墮地獄、畜生、餓鬼等。」】



「《經》曰:爾時,彼天聞佛世尊說是經已,」


【述曰:此下第三,依教奉行分,即是流通。有三:一聞法,二
申敬,三隱還。此即聞法也。】



「《經》曰:歡喜踴躍,嘆未曾有,頂禮佛足。」


【述曰:此申敬也。既聞妙法,不覺欣然,為申敬德,故復嘆
禮。】



「《經》曰:即於佛前,歘然不現。」


【述曰:此隱還也。來為諮疑,已蒙析滯,所懷既遂,故隱還宮也。】


天請問經疏一卷


〔錄文完〕


[001-0095a]


〔附〕文軌的著作及其它


李際寧



文軌,唐初法相唯識宗僧人,因其撰寫有《因明入正理論疏》而
在因明研究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由於他的著作大多亡佚,歷代僧傳
又無記載,其主要事跡已經難以考證。現在敦煌遺書中又發現署名
為文軌的著作兩種:《天請問經疏》與《廣百論疏》。這兩部著作的發
現,為我們研究文軌及其思想提供了新的資料。


在此先談談《天請問經疏》。


文軌所撰該《天請問經疏》,我國歷代經錄失載,歷代大藏未收,
亡佚已久。日本《東域傳燈目錄》曾提到為《天請問經》作疏的有窺
基、靖邁、懷素等三家,未提及文軌。但高麗義天《新編諸宗教藏總
錄》則有載錄,謂「天請問經疏一卷,文軌述」。現知敦煌遺書中保
存的文軌《天請問經疏》共三號:伯2135號、北6662(黃19)號、北新
316號,另外,伯2416號與北新316號背面也是《天請問經》的疏釋,
內容與文軌疏不類,恐非一人所撰,詳請待考。


上述三號中最重要的是北京圖書館藏新316號。該號原為旅
順博物館所藏大谷藏品之一,其後由北圖收藏。首尾俱全。首題
「《天請問經疏》,沙門文軌撰。」卷端為舊黃麻紙引首,墨書「天請問
經疏一卷,王有吉」。字體與經文異,當是經卷原供養者王有吉自
書。尾題下書:「此文無一錯謬,勘定了也。善奴佛奴信。」字體亦與
經文異,蓋校勘者佛奴信自書題記。此卷書法一般,紙質較粗。卷
中有硃筆科分和校正處。第9紙以下各紙,劃有橫欄,形制同於藏
文寫經用紙。由以上特徵可知,此卷為九至十世紀寫經。該卷保存
[001-0096a]
完整,抄寫錯謬較少,至為寶貴。故整理本以此為底本。伯2135
號、北6662(黃19)號等兩號均已殘破,無作者名。


雖說義天的著錄證明文軌的確撰有《天請問經疏》,但這個撰寫
了《天請問經疏》的文軌是否即為前述唯識宗之文軌還是一個問題。
當然,解決這個問題,還要靠經疏本身。仔細閱讀疏文,可以發現文
中所引述的經典異常廣泛,這為我們探究文軌的思想傾向提供了依
據。在這篇疏中,文軌引述較多的經論有玄奘譯《佛地經論》、《攝大
乘論》;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遺教經》、《妙法蓮華經》。其餘還
有波羅頗蜜多譯《大乘莊嚴經論》,僧伽跋摩譯《雜阿毗曇心論》,菩
提流支譯《彌勒菩薩所問經論》,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僧伽提
婆譯《增一阿含經》,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等。所引經論,皆無玄
奘以後所出者。而觀其疏中文義,亦偏於法相唯識。如文中強調
「三界所作,皆是一心」、「外由內得成」,完全是唯識宗的思想。因
此,無論從該疏的出現時代、還是從該疏的思想傾向,說此疏作者就
是唯識宗文軌,當無大錯。


由於《天請問經》係玄奘於貞觀二十二年(648)三月在弘福寺譯
出,第二年玄奘又譯出《因明正理門論》。此後,玄奘門下弟子,包括
文軌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因明的研討上。因此,文軌著《天請問經疏》
的時間大約在貞觀二十二年至貞觀二十三年(649)左右。


關於《天請問經》的歸屬,《大周錄》將其歸在大乘單譯經中。
智昇《開元釋教錄》認為,此經「文理頗涉小宗」,故歸在「聲聞藏有譯
有本」中。此後,歷代大藏多從《開元錄》入小乘經藏。智旭《閱藏知
津》題解《天請問經》曰:「說福非火所燒,少欲最安樂等,九問九答,
皆切於開示眾生者。」亦將其歸入小乘。文軌在《天請問經疏》開篇,
闡明經中藏攝云:「實不離權,因權入實;權不離實,為實施權。有雖
[001-0097a]
不離空也,然以因果為宗;權雖不離實也,明是聲聞藏攝。」但在解釋
中,他卻站在大乘立場上疏釋之,如「三思聲聞自利,尚不以苦加人;
菩薩利他,豈得以苦加物」,這實際是文軌自己的發揮。這樣,小乘
的思想被大乘的觀點所引伸,便賦予了新的內涵。


再次談談文軌的《因明入正理論疏》。


《因明入正理論疏》,簡稱《因明入論疏》,原為三卷,後散佚,日
本殘存有初分部分。抗戰前,南京支那內學院從日本僧人善珠《明
燈抄》、明詮《大疏裏書》、藏俊《大疏抄》等著作中又輯出第二、三卷
若干佚文,並校訂了第一卷文句。第三卷的主要部分,在古代,曾被
誤認為是窺基的作品,並更名為《因明論理門十四過類疏》,收入《趙
城金藏》。這樣,文軌的《因明入正理論疏》三卷現大體均存。因為
文軌撰寫《因明入正理論疏》時隸屬長安大莊嚴寺,所以他的《因
明入正理論疏》又被習稱為《因明入正理論莊嚴疏》或《莊嚴疏》。在
日本僧人藏俊《注進法相宗章疏》和永超《東域傳燈目錄》中,凡提到
文軌《因明入論疏》時,都註明為「大莊嚴寺文軌」或「大莊嚴寺沙門
文軌」。


貞觀二十一年(647),玄奘在弘福寺譯出商羯羅主造《因明入正
理論》。貞觀二十三年(649)又在慈恩寺譯出陳那所造《因明正理門
論》。《慈恩傳》稱:「此二論各一卷,大明立破方軌,現比量門,譯寮
僧伍競造文疏。」兩論的譯出,引起玄奘門下弟子的濃厚興趣。
先後有神泰、靖邁、明覺、文備、壁公等人撰成疏釋。文軌的《因明入
論疏》,在眾多家疏釋中格外受到重視。各家因理解不同而產生了
激烈的爭執。永徽六年(655),尚藥奉御呂才因著《因明註解立破義
[001-0098a]
圖》與玄奘及其門人產生爭論,爭論過程中甚至將政府官員也捲了
進來。十月,高宗「敕遣群公學士等,往慈恩寺請三藏,與呂公對
定。」結果呂才「詞屈謝而退焉。」至此,有關因明問題的論諍暫時
平靜了下來。由此推論,文軌著《因明入正理論疏》的時間,大約在
永徽年間(650-655)。


最後談談文軌的《廣百論疏》。


《廣百論疏》,與《天請問經疏》一樣,原文早佚,後於敦煌遺書中
被發現,為伯2101號。《廣百論》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重要
經典,龍樹弟子提婆所著,玄奘於永徽元年(650)在大慈恩寺譯出。
這部著作甚為法相唯識宗人所重視,曾有文備《論疏》十卷、圓測《論
疏》十卷、元曉《論旨歸》和《論攝要》各一卷等多種註疏問世。現存
文軌該疏卷首略殘,存小序一篇。序後經文首題「廣百論疏卷第一,
西明寺沙門文軌撰」。卷尾全,有題記「神龍三年(707)三月僧崇晃
寫。」經首小序曰:「述為論疏,約文申義,十卷勒成。」又說:「位師昔
上京講肆。」由此說明抄寫者崇晃是文軌的弟子,其時文軌已經改隸
長安西明寺,並充任講肆。由於在藏俊《注進法相宗章疏》及永
超《東域傳燈目錄》記載中,的確著錄有文軌著《廣百論疏》十卷。
另外,文軌曾系統研習過因明,撰有《因明入正理論疏》,而《廣百論
疏》通卷以因明論式寫成。因此,兩相印證,敦煌遺書《廣百論疏》的
作者就是前述文軌,應該沒有疑問。《廣百論疏》的發現,對研究唐
代的因明,也提供了極好的資料。


如前所述,文軌本來隸屬長安大莊嚴寺,其後改隸西明寺。西
明寺,顯慶元年(656)農曆秋八月始建,顯慶三年(658)夏落成後,玄
[001-0099a]
奘旋即移居於此。當時唐高宗並詔敕道宣、神泰等一批著名僧人充
任此寺僧職,又新剃度沙彌海會等十人充弟子。文軌之改隸西明
寺,自然應該在顯慶三年西明寺落成之後,因《廣百論疏》撰成於他
隸屬西明寺期間,故有「西明寺沙門」之稱。


那麼,文軌究竟是何時改隸西明寺呢?根據《東域傳燈目錄》記
載,文軌在大莊嚴寺期間,還曾撰著有《不空羂索經疏》一卷。由於
《不空羂索神咒心經》是玄奘於顯慶四年(695)在西明寺譯出。也就
是說,文軌為《不空羂索神咒心經》作疏,不能早於顯慶四年。由於
作該疏時他還在大莊嚴寺,則文軌之改隸西明寺,顯然應該在玄奘
晚年,甚至可能是玄奘逝世之後。


這裡就涉及文軌究竟是否參與過玄奘譯場這一公案。《大周
錄》和《開元錄》羅列玄奘譯場的僧人名單非常詳細,其中惟獨沒有
文軌。但有的學者認為,文軌既是唯識宗著名僧人,不可能不參與
玄奘譯場。關於這個問題,主張文軌沒有參與玄奘譯場的人引用窺
基《因明大疏》有關論述:「或有於此不悟所由,遂改論云:差別為性。
非直違因明之軌轍,亦乃闇唐梵之方言,輒改論文,深為可責。……
況非翻經之侶,但是膚受之輩,誑後徒之幼識,誘初學之童蒙。」
「差別為性」還是「差別性故」,在《因明入正理論》的討論中是一個重
要問題。文軌認為應該譯為「差別為性」,上述窺基的文字,正是針
對他而言的。窺基的意思很清楚,文軌「非翻經之侶」,沒有參加過
《因明入論》的翻譯,其所學不過是皮毛而已。但是,反對者認為,窺
基祇是說文軌沒有參與翻譯《因明入正理論》,並不能證明文軌根本
沒有參與過玄奘譯場。他們提出與文軌同時代的定賓的一段話:
「然軌法師本親稟承三藏,譯論云:差別為性。後有慈恩法師,亦云
親承三藏。論本應言差別性故,今詳梵本,蓋有兩異。……兩本會
[001-0100a]
通,不相違也。」說明文軌與玄奘確有師承關係。


我認為,文軌與玄奘同時代,同地區。當時玄奘的影響,如日中
天,四方僧眾,慕名請益。因此,說文軌曾經親承玄奘教誨,可以說
是情理中的事。所以,定賓稱「軌法師本親稟承三藏」,絲毫不能作
為文軌曾經參與玄奘譯場的依據。窺基是玄奘的入室弟子,始終隨
侍玄奘,他說文軌「況非翻經之侶,但是膚受之輩」,自然不會無因。
如前所述,文軌一直隸屬大莊嚴寺,很遲纔進入西明寺。因此,看來
文軌雖然曾經在某些問題上親承玄奘教導,由此也可以算作奘門弟
子之列,但可能的確沒有參加過玄奘譯場。他與玄奘的關係,大約
正如窺基所說,是相當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