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s0097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唐-圓照 (master)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二十八
別錄之九


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別錄中疑或再詳錄第六



一十四部一十九卷


疑或錄者。自梵經東闡年將七百。教有興
廢時復遷移。先後翻傳卷將萬計。部帙既
廣尋閱難周。定錄之人隨聞便上。而不細
尋宗旨理或疑焉。今恐真偽交參是非相
涉。故為別錄以示將來。庶明達高人重為
詳定。



* 毘羅三昧經二卷
* 決定罪福經一卷
* 慧定普遍國土神通菩薩經一卷余親見其本全非聖言
* 救護身命濟人病苦厄經一卷與救疾經文勢相似。一真一偽將為未可
* 最妙勝定經一卷與最妙初教經文勢相似。一真一偽亦將未可
* 觀世音三昧經一卷
* 清淨法行經一卷 記說孔老顏回事
* 五百梵志經一卷亦名五百婆羅門問有無經 經云從五教生
右毘羅三昧經下八部九卷。古舊錄中皆編偽妄。大周刊定附入正經。尋閱宗徒理多乖舛。論量義句頗涉凡情。且附疑科難
[028-1016a] 從正錄。或云貶量聖教罪有所歸。佛有誠言此非責難。經云。於我所說若生疑者尚不應受況如是等。准其道理須簡是非。仍俟諸賢共詳真偽上之八經舊錄篇偽今此偽錄之次亦存而不削舊偽經目錄刊為正者更有數部今未見本故此不論
* 法社經二卷內題云業報輪轉償債引道地獄慈善莊嚴法社經
右一經大周錄云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謹按長房等錄。竺法護所譯有法社經一卷。脚注云。注為疑。此應多是舊偽錄中法社經。前經初題復云。皇鹵三藏翻胡經出。然尋此文意狀涉人情。題注參差難為揩准。且編疑錄待更詳之。
* 淨度三昧經三卷蕭子良抄撰中有淨度三昧經三卷。疑此經是
* 益意經二卷僧法尼誦中有益意經二卷。疑此經是
右二部五卷大周錄中編之入藏。尋閱文句亦涉人情。事須重詳且編偽錄。
* 優婁頻經一卷僧法尼誦中有名疑此經是
右一經長房內典二錄直云梁天監十五年木道賢獻上。更辯委由既無其本。真偽難定。且附疑錄。
* 淨土盂蘭盆經
一卷
五紙
右一經新舊之錄皆未曾載。時俗傳行將為正典。細尋文句亦涉人情。事須審詳。且附疑錄。
* 三厨經一卷
[028-1016b]
右一經新舊諸錄並未曾載。然尋文理亦涉人謀。依而行之獲驗非一。復須詳審且附疑錄。


別錄中偽妄亂真錄第七



三百九十三部
一千四百九十一卷


偽經者。邪見所造以亂真經者也。自大師
韜影向二千年。魔教競興正法衰損。自有
頑愚之輩。惡見迷心偽造諸經。誑惑流俗
邪言亂正。可不哀哉。今恐真偽相參是非
一槩。譬夫崑山寶玉與瓦石而同流。贍部
真金共鉛鐵而齊價。今為件別真偽可分。
庶涇渭殊流無貽後患。



* 要行捨身經
一卷
三紙餘 後有捨身願文。共有五紙
右一經不知何人所造邪黨盛行。經初又云三藏法師玄奘譯。按法師所譯無有此經。偽謬之情昭然可見。且述四件用曉愚心。
一偽經初云。王舍城靈鷲山者。靈鷲山名古譯經有。奘法師譯皆鷲峯。今言靈鷲一偽彰也。
一偽經初又云。靈鷲山屍林側者。按諸傳記其鷲峯山在摩伽陀國山城之內宮城東北十四五里。豈有都城之內而安棄屍之處。事既不然二偽彰也。
一偽經中又云。佛說過去然燈佛時初願捨身者。然燈如來是釋迦牟尼佛第二無數劫滿授記之師。豈有得記當成方能死捨。事與理乖三偽彰也。
[028-1016c]
一偽經中又云。若有人殺害有情遍索訶界。四重五逆謗方等經。及盜常住現前僧物。如是等罪合墮地獄。若能捨身罪必消滅者。謗經造逆合墮阿鼻死捨得除便無重報如外道妄計殑伽河浴罪垢消除輕命自汎生天受福此言死捨除罪與彼妄計何殊愚夫造惡用此除愆。智者當思勿被欺誑。永淪惡趣無解脫期。事與理乖四偽彰也訛舛極多不能備記
* 瑜迦法鏡經二卷 或一卷 兼有偽序
右一經即舊偽錄中像法決疑經前文增加二品共成一經。初云。佛臨涅盤為阿難說法住滅品。此品乃取奘法師所譯佛臨涅槃記法住經。改換增減置之於首。次是地藏菩薩讚歎法身觀行品。後是常施菩薩所問品。此品即是舊經。據其文勢次第不相聯貫。景龍元年三階僧師利偽造序中妄云。三藏菩提流志三藏寶思惟等於崇福寺同譯。師利云有梵夾流志曾不見聞。以舊編入偽中再造望蠲疑錄。偽上加偽訛舛尤多。目閱可知不勞廣敘。
撰錄者曰余曾以此事親問流志三藏口云吾邊元無梵夾不曾翻譯此經三藏弟子般若丘多識量明敏具委其事恐時代綿遠謬濫真詮故此指明以誡於後其僧師利因少鬪訟聖躬親慮時令還俗豈非上天不祐降罸斯人歟
* 彌勒下生遣觀世音大勢至勸化眾生捨惡作善壽樂經
一卷
亦直云壽樂經
十紙
* 光愍菩薩問如來出世當用時普告經一卷
八紙
* 隨身本宮彌勒成佛經一卷 賢樹菩薩問佛品
[028-1017a]
* 金剛密要論經
一卷
亦名萬明王緣起經或無論兼說彌勒下生
十四紙
右上四經並是妖徒偽造。其中說彌勒如來即欲下生等事。
謹按正經從釋迦滅後人間經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贍部洲人壽增八萬彌勒如來方出世豈可壽年減百而有彌勒下生耶
以斯妖妄誘惑凡愚。淺識之流多從信受。因斯墜沒。可謂傷哉。故此甄明特希詳鑒耳。
* 佛昇忉利天後阿難為諸四部眾說禮佛持齋經一卷 亦云佛昇忉利天
* 彌勒摩尼佛說開悟佛性經
一卷
經後題云人身因緣開悟佛性經
九紙
* 持齋儀式經
一卷
七紙
* 淨行優婆塞戒經
一卷
或云淨行優婆塞戒經感應品第十三改遺教經作
六紙
* 甲申年洪水災大水經一卷
與彼佛鉢記中甲申年水事不同
二紙
* 自省經
一卷
二紙
* 父母恩重經一卷
經引丁蘭董黯郭巨等。故知人造
十紙
* 如來正教祕要藏經
一卷
八紙
* 毘尼藏經一卷
* 頂蓋經一卷內題云佛說深妙法義論說深義生死道
七紙
* 天地八陽經一卷卷末題云八陽神呪經。與正經中八陽神呪義理全異。此說陰陽吉凶禳災除禍法
[028-1017b]
八紙
* 嫉妬新婦經一卷 亦云妬婦經
右一經近代人造忘其人名。緣妻能妬偽造此經以誑之。於中說嫉妬之人受報極重。
* 央崛摩羅經二卷亦直云央崛經。與真經名同。蕭子良抄撰中有央崛摩羅經二卷。疑此經是
* 重樓戒經一卷
* 清淨居士子度人經一卷
* 摩登耆經一卷
* 譬喻經一卷宋慧簡譯中有譬喻經一卷。時間無本。與此名同。真偽相濫。故兩存之
* 目連問經一卷與真經名同語意全異
* 小法滅盡經一卷與真經中法滅盡經文意全異
* 鳴鍾經一卷
* 持戒法經一卷
* 金[鏍-糸+廾]決口經一卷
* 地獄經一卷漢代失譯有地獄經一卷。疑即此是。兩存之
* 優鉢祇王經一卷
* 阿難請福報論一卷
* 阿難請問毘尼論一卷或即阿難請問戒律論是
* 決正二部毘尼論一卷
[028-1017c] 或即毘尼決正論是
* 沙門論一卷或即是內典錄中沙彌論
* 獨乞辟支迦論一卷
* 毘尼請問論一卷
* 地獄傳一卷
央崛經下一十九部合二十卷。並義理乖背偽妄昭然。章疏共引靡知虛偽。故載斯錄傳示後賢。儻悟非真希同革弊。又偽經之類。其數寔繁。更待尋求。續編此例。
舊錄云從佛名下三十九部今除佛名一部入藏餘合有三十八今欠一部但三十七未詳
從要行捨身經下三十七部四十一卷。承前諸錄皆未曾載。今開元新錄搜集編上。
* 定行三昧經一卷一名摩訶目揵所問經。或云佛遺定行經
* 真諦比丘慧明經一卷或云惠明比丘經。或清淨真諦經
* 尼吒國王經一卷或云尼吒黃羅國王經。或云黃羅王經
* 胸有萬字經一卷或云胸現萬字經
* 薩惒菩薩經一卷舊錄云國王薩惒菩薩或云薩法經
* 善信女經二卷 或云善信經
* 護身主妙經一卷 一名度世經。有云十二好者誤
* 度護經一卷 或云度護法經。法經錄云度法經
* 毘羅三昧經二卷
* 善王皇帝經二卷 或云善王皇帝功德尊經。
[028-1018a] 或為一卷
* 惟務三昧經一卷 或作惟無三昧
* 阿羅呵公經一卷 或云相國阿羅訶公經
* 慧定普遍神通菩薩經一卷 舊經云慧之普遍士神通菩薩經
* 陰馬藏經一卷 或云陰馬藏光明經。法經錄云一身十一王所問治國經
* 大阿育王經一卷 云佛在波羅奈者
* 四事解脫經一卷 或云四事解脫度人經
* 大阿那律經一卷 非是八念者
* 貧女人經一卷 名難陀者舊銘云貧女難陀經。謹按賢愚經第十一卷有貧女難陀經。若與彼同。即是非偽
* 鑄金像經一卷
* 四身經一卷
* 普慧三昧經一卷
* 阿秋那經一卷
* 兩部獨證經一卷
* 法本齋經一卷 云西京州來
* 覓歷所傳大比丘尼戒一卷周錄云異比丘尼戒本尸梨蜜弟子覓歷所傳
右定行三昧經下二十五部二十八卷。符秦沙門彌天釋道安錄中偽疑經安公偽錄本有二十六卷經今以寶如來三昧經翻譯有源以曾兩譯編之正錄故此除之
安公云。外國僧法學皆跪而口受。同師所受。若一二十轉以授後學。若有一字異者共相推覆得便擯之。僧法無縱也。經至晉土其年未遠。而喜事者以沙糅金斌斌如也。而無撿正何以別真偽乎。農者禾草俱存后稷為之歎息。金匱玉石同緘卞和為
[028-1018b] 之懷耻。安敢豫學次見經淆雜龍蛇並進。豈不恥之。今列意。謂非佛經者如右。以示將來學士共知鄙倍焉。
* 比丘應法行經
一卷
亦云如來初度五比丘。即說應供行經
僧祐錄云。此經前題云羅什出。祐按經卷舊無譯名。兼羅什所出又無此經。故入疑錄
* 居士請僧福田經一卷 祐云。此前題云曇無讖出。按讖所出無此經。故入疑錄
* 灌頂度星招魂斷絕復連經一卷 法經錄云。此經更有一小本盡是人作
* 無為道經二卷 長房等錄云無讖譯。復云世注為疑隋法經及仁壽錄並云大乘妙法
右一經。余親見本似是漢魏之代此方撰集非梵本翻。周錄之中編之入正。今以名濫真經。依祐編之偽錄。
* 決定罪福經一卷 法經錄云。一名惠法經。仁壽錄云二卷
* 情離有罪經一卷 題云情離有罪經品下
* 燒香呪願經一卷 一云呪願經
* 安墓呪經一卷 法經錄云安墓神呪經。長房錄云簫齊道備撰
* 觀月光菩薩記一卷 或有經字
* 佛鉢記一卷 或云佛鉢記甲申年大水及月光菩薩事
* 彌勒下教經一卷 或在鉢記後
* 九十六種道經一卷法經錄云九十五種道經仁壽錄云二卷具題云除去九十五種邪道雜類神呪經
[028-1018c]
右一十二部經記。僧祐錄云。或義理乖背或文偈淺鄙。故入疑錄。庶耘蕪穬以顯法寶祐錄又有灌頂藥師經一卷云宋代惠簡依經抄撰今以此經出灌頂新舊已經四譯所以偽錄除之
* 提謂波利經二卷宋武時北國比丘瞿靖撰舊別有題謂經一卷與此真偽全異
* 寶車經一卷或云妙寶車經北國淮洲沙門曇辯撰青州比丘道侍改治
右比丘應供經下一十四部一十六卷。梁僧祐錄中偽經。祐錄略云。祐校閱群經廣集同異。約以經律頗見所疑。真經體趣融然深遠。假託之文辭意淺雜。玉石朱紫無所逃形也。今區別所疑注之於錄。并近世妄撰亦標于末。並依倚雜經而自製名題。進不聞遠適西域。退不見承譯西賓。我聞興於戶牖印可出於胸懷。誑誤後學良足寒心。既躬所見聞寧敢默已。嗚呼來葉慎而察焉祐錄云又有菩提福藏法化三昧經一卷眾經要覽法偈二十一首一卷並云沙門道歡所撰准長房錄道歡更有偽經故從於彼一處編上
* 九傷經一卷房云見別錄
* 菩提福藏法化三昧經一卷房云武帝世出見藏記及寶唱錄
* 七佛各說偈經一卷房云見吳錄
* 深自智身偈經一卷房云見誤錄祐云失譯
* 眾經要覽法偈二十首一卷梁天監三年撰見三藏及長房錄
右五部五卷。長房錄中簫齊沙門釋道備撰。備後改名道歡。雖見眾錄然並注入疑經。今依舊編。長房錄中道備更有安墓呪經一卷。祐錄雖不題造人。以偽顯錄此不重載。
* 淨土經七卷簫齊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歲
[028-1019a]
* 寶頂經一卷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歲
* 正頂經一卷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歲
* 法華經一卷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歲
* 勝鬘經一卷永元元年出時年九歲
* 藥草經一卷永元二年出時年十歲
* 太子經一卷永元二年出時年十歲
* 伽耶波經一卷永元二年出時年十歲
* 波羅㮈經一卷中興元年出時年十二
* 優婁頻經一卷中興元年出時年十二
* 益意經二卷梁天監元年出時年十三智遠承旨
* 般若得經一卷天監元年出時年十三智遠承旨
* 華嚴瓔珞經一卷天監元年出時年十三智遠承旨
* 出乘師子吼經一卷天監三年出時年十五
* 踰陀衛經一卷天監四年出時年十六臺內花光殿出
* 阿那含經二卷天監四年出時年十六
* 妙音師子吼經三卷天監四年出時年十六
* 優曇經一卷
* 妙莊嚴經四卷
* 維摩經一卷
* 序七世經一卷
右二十一種經凡三十五卷。如前所列算得三十四卷。
梁僧祐錄云。齊末大學博士江泌處女尼子所出。初尼子年在齠齔。有時閉目靜坐誦出此經。或說上天或稱神授。發言通利如有宿習。令人寫出。俄而還止。經歷旬朔
[028-1019b] 續復如前。京都道俗咸傳其異。今上勅見面問所以。其依事奉答不異常人。然篤信正法少修梵行。父母欲嫁之誓而弗許。後遂出家名僧法住青園寺。祐既收集正典檢集異聞。事接耳目就求省視。其家祕隱不以見示。唯得妙音師子吼經三卷。以備疑經之錄。此尼天監年三月亡。有好事者得其文疏。前後所出定二十餘卷。厥舅孫質以為真經。行疏勸化收合傳寫。既染毫牘必在於世。昔漢建安末濟陰丁氏之妻忽如中疾便能胡語又求紙筆自為胡書。復有西域胡人見其此書云。是經莂推尋往古不無此事。但義非金口。又無師譯。取捨兼懷附之疑例長房以為重習有內置之正目仁壽錄及內典等錄以非梵本翻傳編於偽錄今依仁壽等定亦編偽中
* 高王觀世音經一卷亦云小觀世音經 半紙餘
右一經。昔元魏天平年中定州幕士孫敬德在防造觀世音像。年滿將還在家禮事。後為賊所引不堪考楚。遂妄承罪。明日將刑。其夜禮懺流淚忽如夢睡見一沙門。教誦救生觀世音經。經有諸佛名令誦千遍得免苦難。敬德覺記夢所緣了無參錯。遂誦一百遍。有司執縛向市。且行且誦臨刑滿千。刀下斫之折為三段皮肉不傷。易刀又斫。凡經三換刀折如初。監司問之具陳本末。以狀聞。丞相高歡乃為表請免死。因此廣行于世。所謂高王觀世音經也。敬德還設齋迎像。乃見項上有三刀痕。見齊書及辯正論內典錄撰錄者曰此經周錄之內編之入藏今則不然此雖冥授不因傳譯
[028-1019c] 與前僧法尼所誦何殊何得彼入偽中此編正錄例既如此故附此中

* 薩婆若陀眷屬莊嚴經
一卷
二十餘紙
右一經。僧祐錄云。梁天監九年郢頭陀道人妙光。戒歲七[萉-巴+日/句-口+匕]矯以勝相。諸尼嫗人僉稱聖道。彼州僧正議欲駈擯。遂潛下都住普弘寺造作此經。又寫在屏風紅紗映覆香華供養。雲集四親嚫供噎塞。事源顯發勅付建康辯覆。款伏抄略諸經多有私意妄造借書人。路琰屬辭潤色。獄牒妙光巧詐事應斬刑。路琰同謀十歲讁戍。即以其年四月二十一日勅僧正慧超。令喚京師能講大法師宿德。如僧祐曇准等二十人。共至建康前辯妙光事。超即奉旨與曇准僧祐法寵慧令慧集智藏僧旻法雲等二十人於縣辯問。妙光伏罪事事如牒。眾僧詳議依律擯治天恩免死。恐於偏地復為惑亂。長繫東治即收拾此經。得二十餘本及屏風於縣燒除。然猶有零散恐亂後生。故復略記薩婆若陀長者是妙光父名妙光弟名金剛德體弟子名師子撰錄者曰餘錄之中略述由委今具明者欲使委悉根源共同鑒勗
* 阿那含經二卷余親見一本一卷成部亦是人造
右按長房等代錄及失譯錄俱有此經。僧法尼誦中復有阿那含經二卷。既並無本詮定真偽難分。且各存其目。
* 像法決疑經一卷
* 清淨法行經一卷
* 龍種尊國變化經一卷與安公偽錄中四事解脫經大同
* 觀世音十大願經一卷仁壽錄云一名大悲觀世音經具題云大悲觀世音弘猛
[028-1020a] 慧海十大願品第七百

* 觀世音三昧經一卷
* 大乘蓮華馬頭羅剎經一卷亦云寶達菩薩問報應沙門經
* 空淨三昧經一卷一名空靜天感應三昧經謹按代錄已經兩譯恐濫竊真名故兩存其名
* 初波羅曜經二卷
* 大法尊王經三十二卷
* 十方佛決狐疑經一卷
* 八方根八十佛名經一卷亦云根本
* 普賢菩薩說此證明經一卷
* 彌勒成佛本起經十七卷
* 仁壽錄云七十卷
* 彌勒下生觀世音施珠寶經一卷
* 彌勒成佛伏魔經一卷 一名救度眾生經
* 妙法蓮華度量天地經一卷亦云妙法蓮華經度量天地品第二十九
* 觀世音詠託生經一卷
* 滅七鄣莊嚴成佛經一卷
* 空寂菩薩所問經一卷一名法滅盡經亦云法沒盡經法經錄云此經偽妄炳然固非竺法護所譯
右空寂所問經。謹按群錄已經兩譯。恐濫竊真名。故存其目。又有法滅盡經一卷。即此異名不復重載其法滅盡大小二乘偽錄皆載者誤也
* 照明菩薩方便譬喻治病經一卷
* 照明菩薩經一卷 一加頭陀字
* 首羅比丘見月光童子經一卷
* 阿難現變經一卷
* 般若玄記經一卷
* 幽深玄記經一卷
* 玄記經二卷 周錄云一卷
[028-1020b]
* 大契經四卷周錄云一名彌勒下生結大善契經或三卷
* 發菩提心經一卷今有兩卷者是其經此雖名同卷名少異
* 菩薩求五眼經一卷聶道真所譯有此經名此中復載應偽竊真名所以真偽俱有
* 般泥洹後諸比丘經一卷按僧祐錄即小般泥洹名異
* 小般泥洹經一卷 一名大法滅盡經
右按安世高譯處有小般泥洹經此既名同復無本可定。且二處俱載。
* 五濁惡世經一卷 又有大五濁經應即此是
* 妙法蓮華天地變異經一卷
* 花嚴十惡經一卷
* 觀世樓炭經一卷
* 小樓炭經一卷
* 須彌四域經一卷
* 王化內外經一卷一名老子化胡經傳錄云晉時祭酒王浮作
* 魔化比丘經一卷支謙錄內有此經名恐偽竊真名且兩存其目
* 善信神呪經二卷 羅什錄內有善信摩訶神。呪經二卷。名目相濫真偽未分。具兩存其本
* 五濁經一卷 又有小五濁經應此經是
* 華鮮經中說罪福經一卷 亦直云華鮮經
* 五龍悔過經一卷 一名五龍悔過護法經一名空慧悔過
* 戒具三昧道門經一卷
* 最妙勝定經一卷
* 天竺沙門經一卷
* 救護身命濟病苦厄經一卷亦直云救護身命經亦云護身命
右此經更有一本。題云佛頂陀羅尼經。初
[028-1020c] 云婆羅門三藏流支譯。加呪一首餘文大同撰錄者曰經題流支未詳何者若流支再譯經語與舊合殊今乃呪異餘同未能令人除惑推尋無據不可妄編故依舊錄列之於此
* 大那羅經一卷
* 慧明正行經一卷
* 天皇梵摩經一卷
* 安墓經一卷
* 安冢經一卷
* 安宅經一卷正錄中安宅神呪經與此異
* 天公經一卷
* 度生死海神船經一卷
* 救蟻沙彌經一卷謹按雜寶藏經第四卷有沙彌救蟻如與彼同即非是偽此既未覩且復存之
* 北方禮佛呪經一卷
* 敬福經一卷 具題云如來在金棺囑累清淨莊嚴敬福經
* 阿羅訶條國王經一卷
* 五百梵志經一卷 一名亦有亦無經
* 修行方便經一卷
* 偈令經一卷
* 度世不死經一卷
* 齋法清淨經一卷
* 無為法道經一卷
* 呪媚經一卷
* 正齋經一卷 安世高譯中有正齋經竺法護錄中亦有恐濫竊真名。各存其目
* 尸陀林經一卷
* 招魂魄經一卷 亦云招魂經。周錄云招魂經
* 法社經一卷 法經錄云。披尋古錄。更應別
[028-1021a] 有法社制度。但未見此經無假且顯
右此單卷法社經曾見三本。說處雖同文辭乃異。尋其文義竝是人造一本三紙名為法社罪福報應經一本兩紙一本一紙餘
* 太子讚經一卷
* 比丘法藏見地獄變經一卷
* 人民求願經一卷
* 閻羅王東太山經一卷
* 七寶經一卷
* 字論經一卷
* 救護眾生惡疾經一卷 亦云救疾經
* 五果譬喻經一卷
* 孤兒孤女經一卷
* 度人王并庶民受五戒正信除邪經一卷
* 遺教法律三昧經二卷
右按長房等代錄及失譯錄俱有此經。既並無本詮定寔難。且各存其目撰錄者曰此經余雖不覩全本見所引者多是人造
* 二百五十戒經一卷法經錄云諸錄並云有六七種異先所出故入疑
右按梁僧祐錄隋費長房錄唐道宣錄等。並云齊武帝時沙門釋法度出。而不言譯未詳出字。其意云。何為是集出為是偽出。其本復闕詮定寔難。且衣法經錄中載之偽錄。
* 異威儀一卷 法經錄云。宋元嘉世曇摩耶舍弟子法度造
* 五凡夫論一卷
[028-1021b]
右阿那含經下八十六部一百四十一卷。隋開皇十四年勅沙門法經等所撰。眾經錄內偽疑經錄云。並名號乖真。或首掠金言而未申謠讖。或初論世術後記法詞。或引陰陽吉凶。或明神鬼禍福。諸如此比偽妄灼然。今宜祕寢以救世患然法經錄中以隨願往生經樂師經梵天神策經仁王經寶如來三昧經占察經梵經五苦章句經安宅神呪經遺教論等編疑偽者不然隨願往生等三經出大灌頂經仁王等七經並翻譯有源編為疑偽將為末可今編正錄此中不載
* 金剛藏經三十卷 周錄云或三十一卷
* 隨葉佛說須菩提經二卷 一名須菩提經
* 般若得道經一卷 法經錄云。般若得經。或可般若得經即是僧法尼所誦者
* 造天地經一卷
* 蒺梨園經一卷
* 危脆經一卷 竺曇無蘭譯中有此經名。既未見本實難詮定。且兩存之
* 墮落優婆塞經一卷 後漢支曜譯中有名既無本定。且各為存之
* 銀蹄金角犢子經一卷 或云孝順變破惡業修行經
* 後母經一卷
* 應行律一卷 或云應律行或有經字
* 大空般若論一卷
右金剛藏經下一十一部四十一卷。隋仁壽二年勅請興善寺大德與翻經沙門及學士等。共定眾經錄。內偽疑經撰錄者曰此偽錄中復有大光明菩薩百四十八願經僧祐錄內注云抄經今別生錄載偽錄除之
* 諸佛下生大法王經六十卷宣律師云余於汾都親見此文
[028-1021c]
* 方廣滅罪成佛經三卷亦云大通方廣懺悔罪莊嚴成佛經亦直云大通方廣經
* 法句經二卷
* 罪福決疑經一卷
* 五辛經一卷 周錄云大乘般若五辛經
* 初教經一卷 一云最妙初教經。與最妙勝定經文勢相似
* 罪報經一卷
* 日輪供養經一卷
* 乳光經一卷 其文全異於正經。云不得服乳服之獲罪
* 福田報應經一卷
* 寶印經一卷
* 究竟大悲經一卷 或三卷亦云八卷
* 獨覺論一卷
* 毘尼決正論一卷
* 優波離論一卷 或云優波離經
* 普決論一卷 或云惟識普決論
* 阿難請問戒律論一卷
* 迦葉問論一卷 或云迦葉問毘尼論
* 大威儀請問論一卷 或云大威儀請問經
* 寶鬘論一卷
* 沙彌論一卷 或云彌沙論
* 文殊請問論一卷
右大法王經下二十二部八十七卷大唐麟德元年京師西明寺沙門道宣所撰。內典錄中偽經。宣云。諸偽經論人間經藏往往有之。其本尚多待見更錄撰錄者曰內典中復有金棺囑累經一卷即是法經錄中敬福是故不重載又有占察經遺教論並翻傳有據文義可觀編之偽錄將為未可已編正錄偽中不
[028-1022a]

* 諸佛下生經二十卷
* 善惡因果經一卷
* 內三十七品經一卷 或無內字
* 戒正信邪經一卷
* 達空道士分別善惡度苦經一卷
* 老子教人服藥修常住經一卷
* 佛道定行經一卷 今疑是佛遺定行經
* 決要惠經一卷
* 須彌像圖山經一卷 今疑與法錄中須彌四域經文同名異
* 滿子經卷下一卷
* 法王經一卷 其題云。蹬力梯解脫道甘露藥流淥泉如來智心。造服者除煩惱法王經。一名涅槃般若波羅經
* 決疑經一卷
* 不死經一卷
* 大辯邪正法門經一卷
* 佛性海藏經二卷 具題云佛性海藏智慧解脫破心相經
* 心王菩薩說頭陀經一卷
* 新像法決疑經一卷
* 護身經一卷今疑是護身命經
* 勝德長者所問菩薩觀行經一卷
* 內天兄弟五人得天品經一卷
* 反流盡源經一卷
* 師子鳩摩羅所問經一卷
* 大方廣不謗佛經一卷
* 本事經一卷
[028-1022b]
* 無量門淨除三障陀羅尼經一卷
* 三昧經童子菩薩四重問品一卷
* 天地圖像經一卷
* 大乘無盡藏經一卷
* 梵天王經一卷
* 側土經一卷
* 彌勒下山經一卷
* 聖水經一卷
* 彌勒下生救度苦厄經一卷
* 菩薩決定經一卷
* 新觀世音經一卷
* 延壽經一卷 或云延年益壽經
* 閻羅王經一卷
* 續命經一卷
* 益算經一卷 亦七佛神符經。亦云益算神符經。大周偽錄分為三經者誤也
* 四讚偈及七佛名字禮懺經一卷
* 閻羅王說免地獄經一卷
* 花光經一卷
* 三塗累劫不竟經一卷
* 慈教經一卷
* 去要除病經一卷
* 慈力王經一卷
* 寶登王太子經一卷
* 勇意菩薩將僧忍見彌勒并示地獄經一卷
* 天宮經一卷
* 折刀經一卷
* 五戒本行經一卷
* 修善行經一卷
[028-1022c]
* 大通菩薩普利廣度經一卷
* 佛悲海中涌出一如無二行經一卷
* 流炭經一卷
* 如來成道經一卷
* 阿彌陀佛覺諸大眾觀身經一卷
* 十往生阿彌陀佛國經一卷
撰錄者曰。此上二經余親見其本。但前廣後略。餘並無異。
* 律藏經一卷
* 日藏觀世音經一卷一紙半
* 救度大劫燒三災起經一卷
* 一乘不假羊鹿經一卷
* 聞善生信迴惡經一卷
* 彌勒下生甄別罪福經一卷
* 大薩若經一卷
* 摩訶薩埵經一卷
* 祕要經一卷
* 五無經一卷
* 清淨精進無上真諦太比丘慧法經一卷
* 佛初置塔經一卷今疑是法經錄中天公經異名
* 太子成道經一卷
* 恒伽達緣經一卷
* 寶圖經卷下一卷
* 譬喻折羅漢經一卷
* 降棄魔菩薩經一卷
* 蜜多三昧經一卷
* 發問罪福應經一卷
* 五戒經一卷
[028-1023a]
* 現報當受經一卷
* 觀音無畏論一卷 隋日有人偽造釋高王觀世音經
右諸佛下生經下八十部一百一卷。大唐天后天冊萬歲元年勅東都佛授記寺沙門明佺等刊定眾經錄中偽經。周錄云。古來相傳皆云偽謬。觀其文言冗雜義理澆浮。雖偷佛說之名終露人謀之狀。迷墜群品罔不由斯。故具疏條列之如上撰錄者曰此八十經自古偽錄皆未曾載周錄獨編雖云古來相傳皆云偽謬而不別顯出何錄中且依周錄件之如上
* 佛法有六義第一應知經一卷 祐無經字。房錄中有
* 六通無礙六根淨業義門經一卷 祐無經字。房錄中有
右二部二卷梁僧祐錄云。齊武帝時比丘釋法願偽造。然既立名號則成部卷擢後代疑亂。故明注于錄長房錄云世皆共列用為疑經故復載後賢識源幸同鑒勗
* 佛所制名數經五卷
右一部五卷梁僧祐錄云。齊武帝時比丘釋王宗所撰。抄集眾經有似數林。但題稱佛制懼亂名實。故注于錄長房錄云首題經名編預於錄既非正經世所疑惑
* 戒果莊嚴經一卷或無經字有八章頌
右一部一卷隋翻經學士費長房錄云。簫齊武帝代永明五年常侍庚頡採經意撰錄者曰採意為頌不同偽造既別立經名恐濫於聖典隋仁壽錄及大周錄在偽中今亦同彼編於偽錄
* 抄華嚴經一十四卷 長房錄云十三卷
* 抄方等大集經一十二卷
* 抄菩薩地經一十二卷 長房錄云抄地持
[028-1023b]
* 抄法句譬經三十八卷 長房錄云抄百喻
* 抄阿差末經四卷 仁壽錄云十四卷
* 抄淨土三昧經四卷 仁壽錄云三卷
* 抄摩訶薩耶經三卷
* 抄胎經三卷
* 抄報恩經二卷
* 抄頭陀經二卷
* 抄義足經二卷
* 抄法華藥王品一卷
* 抄維摩所說佛國品一卷
* 抄維摩方便品一卷
* 抄維摩問疾品一卷
* 抄安般守意經一卷
* 抄菩薩本業經一卷
* 抄菩薩本業行品一卷
* 抄四諦經要數一卷
* 抄法律三昧經一卷
* 抄照明三昧不思議事經一卷
* 抄諸佛要集經一卷
* 抄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
* 抄普賢觀懺悔法一卷
* 抄樂瓔珞莊嚴方便經一卷
* 抄未曾有因緣經一卷
* 抄阿毘曇五法行一卷
* 抄諸法行經一卷
* 抄無為道經一卷
* 抄分別經一卷
* 抄德光太子經一卷
* 抄魔化比丘經一卷
[028-1023c]
* 抄優婆塞受戒品一卷
* 抄優婆塞受戒法一卷
* 抄貧女為國王夫人經一卷
右僧祐錄云。從華嚴經至貧女為國王夫人經。凡三十六部經。並齊竟陵文宣王所抄。凡抄字在題上者皆文宣所抄也。
* 抄妙法蓮華經五十九卷
* 抄阿毘曇毘婆沙五十九卷
* 抄維摩經二十六卷
* 抄菩薩決定要行經十卷 亦云淨行優婆塞經。法經錄云。菩薩決定經
* 抄成實論九卷 長房錄云八卷
右成實論梁僧祐錄云。永明七年文宣王請定。林上寺釋僧柔小莊嚴寺釋慧次等。於普弘寺共抄出。
* 抄勝鬘經七卷 法華經下六部長房錄云是。文宣王抄出
* 抄為法捨身經六卷 仁壽錄云三卷
已上一經內典錄云。是文宣所抄。右華嚴經下四十三部二百九十八卷。勘校群錄並是南齊司徒竟陵文宣王簫子良所抄長房錄云。王愛好博尋。躬自緝撰備忘擬歷不謂傳行後代學人相踵抄讀。世人參雜惑亂正文。故舉本綱庶知由委。但上題抄字者悉是其流類例細尋始末自別。內典錄云。既異本經題抄顯別合後尋者知有所因。然風味彌通義理愜附接蒙俗之繁博考性欲之殊途有道存焉。義非疑妄。而祐長房等諸錄並注疑經。莫不恐涉澆浮餘波失本故也
* 淨度三昧抄一卷
* 律經雜抄一卷
* 本起抄一卷 祐云舊錄所載
* 睒抄經一卷 祐云舊錄所載
[028-1024a]
* 五百梵律經抄一卷
* 大海深嶮抄經一卷
祐云上六經並是舊抄。
* 法華經一百八十九卷祐云。此一經近代集據撰群經以類相從。雖立號法華經入抄數
右從佛法六義下五十四部五百一卷。並名濫真經。文句增減或新糅異義別立名題。若從正收恐玉石斯濫。若一例為偽而推本有憑。進退二途實難詮定。且依舊錄編之偽末。後學尋覽幸詳得失耳。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