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s0032 真言要決卷第一.第三-- (master)





No. 2825
真言要決卷第一



盜□□言盜□□□□□□□□□□□□
邀寵規利□□□□□□聚財。自□賤人憎
他愛己。損□□□□馬輕求服玩奢華器物
侈靡。嚴飾棟宇放志肆情。習學浮言以為才
辯。修治巧偽將作智能。傲虐貧賤諂侫富貴。
惡直醜正嫉妬良善。護短□□飾非拒諫。矜
功伐善。同惡相親。結□□□□遊暴慢。滋味
養壽祠祀請恩。厭詛除凶□奏伐命。棄本逐
末背正行邪。巫覡是求妖訛是信。側詩豔賦彩
畫薰香。異端奇伎博奕淫樂。以娛耳目以悅
婦人。耽樂為常終身不悟。中智已下莫不盡
然。晝夜憂勞無忘寢食。父子兄弟互懷間欺。
伯叔夫妻交相猜貳。閉門內教欺負。開門外
[001-1226a]
遣施行。妄善詐親內離外舍。甘言強咲面柔
足恭。心寡慈悲口多恩愛。並不以為惡故共
行之。若悟為非誰復肯造。信知道與俗反與
偽違。行真者則萬無一人。行偽者則比肩皆
是。於是群邪混正。正實難行。眾偽亂真。真實
難辯。故尼父有武叔之毀。周公有管蔡之言。
是故君子道消至人潛隱。非惟明智誰復悟
之。故莊子云。至言不出。俗言勝也。詩云。聽言
則對。誦言如醉。夫俗情迷惑若此。可不悲哉。
人皆好人之愛己。不好己之愛人。人皆嫌人
之惡己。不嫌己之惡人。人皆憎人之道己短。
不憎己之說人非。人皆欲人之行信於己。不
好己之行信於人。人皆欲人之行直於己。不
好己之行直於人。貧則皆欲人之以財惠己。
富則不好以財惠人。自危則欲人之濟己。人
危則不肯以身濟人。己之妻妾則不欲令人顧
視。見他妻妾則好蕩以婬心。己之父母則欲
得使人崇敬。見他父母則不欲屈己尊重。而
復終日孜孜怨恨儕伍。不知反躬自責內省
其身。既不達往來之情。未殊禽獸者也。故禮
記云。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孔
子云。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世人但
知平章他人短。不知己之不長。但知平章他
子無仁智。不知己子是庸愚。但知平章他婦
有婬行。不知己婦無貞實心。但知笑他無禮
義。不知己自無人情。但知恨人不禮己。不知
己之無所知。但知平章知鄙悋。不知已之是
慳貪。故欲論他事者。先自觀己身。欲咲他是
非者。先自察長短。若其不爾者。則豈得謂之
[001-1226b]
中智乎。故易云復以自知。老子云自知者。明
其此之謂也。


聞過不即改是愚人。見鞭不即行是駑馬。駑
馬終日受鞭策。愚人終日被毀挫。毀挫不
知慚恥者甚於駑馬乎。故遺教經云。若無愧
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易云。君子見善則遷。
有過則改。是以佛法許以發露懺悔。王法許
以舉覺首愆。若發露事不盡則不得成懺悔。
舉覺事不盡則不得成首愆。故懺悔改過者
必須發露盡誠。舉覺首愆者必須陳辭盡狀。
若懺悔更造罪。不及無不懺。首愆更造過。不
及無不陳。故首罪者則須濯志日新。懺悔者
則須蕩心恒一。是以顏回不貳過。夫子尚之。
故書云。德惟一動罔弗吉。德二三動罔弗凶。
易云。恒以一德恒德之固也。造燭者為求其
明。讀經者為求其理。明以照暗室。理以照
暗心。故造燭不能然。雖有燭不廢暗。讀經不
見理。雖讀經不廢愚。室暗動則有礙。心愚動
則過生。過生者為其無智。有礙者為其無照。
故世人但知造燭求明以照室。不解讀經求
理以照心。何其愚哉。


琴瑟解者彈之而得其曲。不解者彈之空得
其聲。經書解者讀之而得其理。不解者讀之
空得其言。故聾者雖聽琴瑟終不聞琴瑟之
聲。愚人雖讀經書終不見經書之理。故禮記
云。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其此之謂矣。


經教雖多。解理者得其深意。河水雖廣。別水
者見其深流。見其深流者駕船而登彼岸。得
其深意者運心而出生死。結網以求龜魚。龜
[001-1226c]
魚在深水。結網成不入水以網魚。乃束而高
懸。龜魚無由得。造經以求福智。福智在深心。
造經成不讀誦以網心。乃盛於凾篋。福智無
由生。又讀經不得深理者。猶舒網空曳於水
中。舒網空曳於水中。徒網濕而人困。龜魚一
無得。讀經不得深理者。徒紙熟而心惓。福智
一無成。世人並解結網成即入水以求魚。造
經成者不知讀誦以求理。但知魚之以糞體。
不知理之以糞神。求理糞神者與道德同遊。
求魚糞體者與禽獸齊趣。與禽獸齊趣者雖
是人貌。常懷畜生之心。與道德同遊者雖是
凡夫。常懷菩薩之行。菩薩之行者饒益眾生。
畜生之心者唯相劫剝。劫剝心者一錢決能
致鬪。饒益行者萬金終不與爭。同資人事心
行懸殊。校其短長非喻所及。故涅槃經云。身
雖丈夫行同畜生。雖受人身心如佛心。


盲人駕船之彼岸者。不能見水脈而終著灘。
愚人讀經以求福智者。不能解義趣而終獲
罪。盲人著灘不自覺。愚人得罪不自知。不自
覺者見船見在水。然船體去住一種靜。故明
者告之終不信。不自知者見身見讀經。然經
體深淺一種語。故智者告之終不依。故知別
水者不能道盲人之船。解理者不能發愚人
之智。若盲者受導必登彼岸。愚人受教必出
生死。世咸共知盲人求別水者駕船。終不知
愚求解理人問道。是以生則憂惶百慮。死則
流轉三塗。何其苦哉。論語云。不日如之何如
之何者吾未如之何。


婦人孕子不得不生。既生不得不死。猶飢不
[001-1227a]
得不食。既食不得不出。既出不出與身為
患。既死不死豈是吉哉。故未有不出之食。未
有不死之人。只可出有早晚。死有短長。其間
優劣未足計也。故前食不出後食何以得入。
前生不死後生何以得生。世咸共知食者任
其時消。乃不知生者任其時死。亦其一愚。故
大智度論云。我本不貪生。亦復不樂死。一心
及智慧。待時至而去。


鏡以照面。智以照心。故鏡明則塵垢不止。智
明則欲惡不生。人之無道猶車之無軸。車之
無軸不可以駕。人之無道不可以行。人小不
聞道。慾惡必拔傷其性。猶禾小不耨。莠稗
必凌挫其苗秀而不耘鋤。獲實必少老。而聞
道得真不多。屋破者恒畏風雨。心邪者恒憂
禍患。故補得屋則風雨不能入其室。正得意
則禍患不能入其心。世並解補屋以却風雨。
不解正心以除禍患。何其愚哉。故老子云。循
之於身其德乃真。有冲天之翼者必不棲息
於桑榆。有方外之心者必不言談於名利。故
言名利者是小人淺志。談至道者是君子深
識。是以小人用名利為宗。君子以道德為主。
故孔子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白玉投
於緇泥不能污毀其色。君子遊於濁世不能
染亂其心。故松柏可以負霜雪。明智可以涉
艱厄。歲寒然後知松柏茂。世濁然後知至人
通。投頑石於江河則萬載而不潤。聚愚人而
語道則終身而不聞。故易云。知機其神乎。


眼以觀色。心以照理。故眼審則行不傷足。志
靜則動不勞神。牆宇外牢惡人不得入其室。
[001-1227b]
道德內固邪氣不能襲其心。家富者人不遠
索。志滿者心不外緣。無疾者不訪良醫。無欲
者不規榮寵。遺貪者不尚金玉。遺名者不願
毀譽。樂道安貧則財友莫訪。抱德獨處則勢
利不尋。積穀帛者不憂飢凍。抱道德者不慮
凶邪。世並解貯穀帛以防困乏。不解懷道
德以備艱厄。故孔子雖在陳蔡之間而絃歌
不輟。易云。困窮而通。言嗜慾而不言道德者。
為無真如故也。食糟糠而不食珍味者。為無
稻梁故也。衣麻枲而不衣綾紈者。為無縑纊
故也。行杖策而不乘肥馬者。為無事騎故也。
世並解求車騎以代徒行。求縑纊以代麻枲。
求稻梁以代糟糠。不解修真智以除嗜慾。嗜
慾無厭亡身喪命。豈非愚哉。言道德而不行
者。猶飢而不食。行道而不樂者。猶食而不
甘。樂道而不終者。猶甘而不飽也。故樂道終
則神明暢。甘食飽則形氣充。故世人但知以
食充形氣。不知以道德泰神明。夫神𢡼形充
猶臣強君弱。臣強君弱國必顛墜。形充神𢡼
身必死亡。言侫者無真行。懷素者無飾詞。多
婬者好華飾。多利者好交遊。故交遊廣者
心不實。華飾盛者志不貞。是以志貞者衣麁
服。心實者好淡交。以此而觀人則萬無一失
矣。故易云。治容誨婬。禮記云。君子之交如
水。老子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煩無當者
理蔽。多慮無益者心疲。孝子養親者忘勞苦。
真人懷道者外形骸。故不擇事而作者養親
故也。不擇地而安者懷道故也。故孔子云。食
無求飽。居無求安。是以儒有曲肱陋巷。道有
[001-1227c]
宴坐山林。貞女非良媒不嫁。至理非實語不
宣。良媒必不妄媒其女。實語必不妄出其言。
媒而不妄媒其實德。言而不妄言其實理。媒
其實德婚者不惑。言其實理聽者不疑。不疑
必受而行用。不惑必納為室家。故家得順婦
則能安和九族。心得實理則能靜泰百骸。九
族安和則枝葉外茂。百骸靜泰則種智內明。
枝葉外茂名為強族。種智內明名為達人。故
世人但解訪良媒求其婦德。不知訪實語求
其至言。何其愚也。故孔子云。擇不處仁焉得
智。


藥不當病不及不服。言不中理不及不言。藥
不當病反傷其命。言不中理反害其身。故易
云。亂之所生則言語以為階。老子云。開其銳
濟其事終身不救。愚人娶妻不求婦德。唯求
門地富貴姿質為本。女人恃色必恣憍婬。恃
其門族必懷欺侮。欺侮則不順舅姑。憍婬
則受人扇惑。不順舅姑則內外不睦。受人扇
惑則表裏昏婬耽慾。愚人終不省覺。兼恐被
夫嫌薄無所不至。求巫厭□不憂婦道。唯思
聲色袨服靚粧。諂媚夫聟詐將親善。讒譖尊
卑。夫納婦言。疎薄骨肉。致使至親同氣怨
徹穹蒼。如此之徒豈唯三五。危身沒命實屬
婦人。喪國亡家皆由女色。故周文之盛先述
德於后妃。殷紂之亡卒歸愆於姐己。自餘群
小何可勝言。牝雞之晨可不悟也。故詩云。婦
為長舌維厲之階亂匪自降天生自婦人。


無同則無異。無合則無離。無聚則無散。無愛
則無憎。無憂則無喜。無得則無失。無生則無
[001-1228a]
死。無親則無疎。世或有先疎後親者。或有先
親後疎者。至如夫妻未合不識。此則先疎。亦
既婚媾恩愛同懷。則是後親。兄弟同胞共氣。
此則先親。後遂離析。則是後疎。夫婦本疎翻
成膠漆。兄弟本一翻成路人。加以側目相憎
瞋嫌嫉妬。互相經略養活妻兒。不惟父母之
恩乃懷財色之美。積習既久遂以為常。舉世
皆然。親疎孰在。故以財交者財盡即疎。以色
交者色衰即棄。以食交者食盡即離。以名交
者名亡即絕。以勢交者勢去即乖。以藝交者
藝竭即斷。是以有故而合者必有故可離。無
故而同者必無故可異。有故者非恒故離合
有時。無故者有恒故同異無日。無故者謂道
合。有故者謂世交。是以小人無親非利不合。
君子無親非道不同。非道不同無道則散。非
利不合無利即離。故禮記云。儒□義同而進
不同而退。莊子云。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
絕。誠不謬矣。歡喜不及忍辱。多咲不及不瞋。
不殺勝於放生。求福不如避罪。不慳勝於布
施。心敬勝於足恭。故遺教經云。忍之為德
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
力大人。又云。劫功德賊無過瞋恚。大智度論
云。若人加□如猪楷金山益發其明。求佛道
度眾生之利器。忍為最妙。又云。瞋為苦因
緣。慈是樂因緣。莊子云。力敵萬夫非為勇士。
能行一忍號曰丈夫。論語云。一朝之忿忘其
身以及其親。非惑歟。道者本為弘道化物。不
為剃頭著帽長齊菜食誦經禮佛好心練行故
也。官者本為輔國治民。不為懷寵尸祿清謹
[001-1228b]
檢案判事打人故也。故孔子云。禮云禮云王
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鍾鼓云乎哉。君子上達
小人下達。是以菩薩具善種智。眾生具惡種
智。習惡智不已決定入地獄。習善智不已決
定得菩提。故易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
積不足以滅身。菩薩善種智名為戒定慧。眾
生惡種智名為貪瞋癡。翻破貪瞋癡即是戒
定慧。能決此事者名為大丈夫。故老子云。是
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
華。故玄彼取此仕而懷居。未足以為仕修道
懷安。豈是道哉。故維摩經云。貪著禪味是
菩薩縛。君子懷德小人懷土。修道願生極樂
世界者。甚於懷土小人。君子懷形小人懷惠。
修道而求果報者。甚於懷惠小人。何以故。夫
世間愚人並以無明毒心貪剝錢財。作少許
客塵功德。而即願生諸天及無量壽極樂世
界者。不是小小愚癡何者。夫寧無病坐茅廬。
不有病坐金屋。寧無病臥板簀。不有病臥
王床。寧無病食蔬餐。不有病食珍味。寧無病
策弱杖。不有病乘壯馬。寧無事而家貧。不有
事而家富。寧解脫遊煩惱。不被縛住涅槃。寧
有慧□閻浮。不無明生極樂。故華嚴經云。寧
受一切苦得聞佛音聲。不受一切樂而不聞
佛名。以此而議會須得明悟解脫於煩惱。何
因直以暗心而願生彼極樂世界哉。至如世
間愚人。因少功勳蒙授官賞。資財殷足服乘
輕鮮。外雖得此□華。內愚不殊疇昔。無仁無
智不能守之。違犯憲章得罷還失反歸南畝。
何殊舊人。縱得一世保終暝目。與彼何別。中
[001-1228c]
間非無小異。生死終歸大同。猶無智修福得
往西方。命盡歿身還沈三趣。然心體常一形
報稍殊。雖至天堂終不變易。俱聖人引接隱
覆難明。若不悟其理源趣超心無不皆錯。故
涅槃經云。如我先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善
能修治身口意業。捨命之時。雖有親族取其
屍骸。或以火燒。或投大水。或棄塚間。狐狼禽
獸競共食噉。然心意識即生善道。然是心法
實無去來亦無所至。直是前後相續相貌不
異。如是之言即是如來祕密之教。夫法主正
說如此智。□□不善思。故思益經云。菩薩若
生轉輪王家。不名家清淨。若生帝釋中。若生
梵王中。亦不名家清淨。若在兩生處。乃至
畜生自不失善根。亦令眾生生諸善根。是名
菩薩家清淨。商人貪貨遠道□生度海浮江。
經諸險難廣求財寶。以望大富。及其船沒被
賊身命不存。縱得千金於何所用。設使得財
至舍又憂盜賊偷劫。晝夜心不暫安。此實為
財受苦。小盜猶可防備。大盜并身不存。故世
間聚財直為賊盜貯備。夫所食不過滿腹。所
衣不過覆身。無事積聚無涯而致亡身喪命。
豈如少慾知足樂道安貧。貯文藝以作資財。
持禮義以為鉾戟。衛慧明之商主。駕解脫之
法船。入五慾之溟波。採群生之祕寶。置涅槃
之彼岸。出生死之愛河。超三界以永安。此大
商之祕計。故大智度論云。一切寶中人壽第
一。人為命故求財。不為財故求命。愚人所以
不能抱朴懷□衣食豐饒者。一為貪欲無厭。
二為非理損耗人。人皆悉規利不覺還輸與
[001-1229a]
他。又復愛好求名費用無度。往還重餉來去
頻煩。不知去其偽情保其真性。內守我分外
不逐物。損其企尚絕其來往。器物趣供其事。
衣食適充其身。守業安居勤作儉用。如其信
爾誰不懷真物。我咸寧何有不足。故禮記云。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
疾。用之者舒。財恒足矣。老子云。使民復結
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隣
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世人悉解布施。只自不解斷貪。世人悉解作
善。只自不解斷惡。世人悉解惡死。只自不解
嫌生。世人悉解求富。只自不解節儉。若節
儉則無富可求。若解嫌生則無死可惡。若解
斷惡則無善可行。若解斷貪則無慳可施。此
實行之甚易解亦不難。若不能解而行者。豈
非愚惑矣。故孔子云。不知言無以為人。世
人爭名皆欲得自稱是好人及遣。行仁義則
無一人肯。官人爭考皆云我能清治及遣。行
道德則云我不能。若不能行道德則不須爭
考第。若不能行仁義則不須爭令名。若違
此者安可與語。故論語云。誰能出不由戶。何
莫由斯道也。


仕官者本為輔國治民。不為求富貴。修道者
本為弘道化物。不為求聖智故。愚人入朝仕
官。只圖富貴榮樂。無心憂國養民。愚人出家
修道。只圖聖智果報。無心憂道濟物。無心憂
國養民者。必矜名諂侫而毀譖忠良。無心憂
道濟物者。必求名謟曲而誹謗正道。故以富
貴為懷者。得富貴必起侈心。以聖智為念者。
[001-1229b]
得聖智必起邪見。起侈心者必矜富貴而傲虐
貧賤。起邪見者必恃聖智而侮慢凡夫。恃聖
智而侮慢凡夫者。必以聖智惑人。矜富貴而
傲虐貧賤者。必以富貴誇物。以富貴誇物者。
必憍富貴而廣事奢華。以聖智惑人者。必衒
聖智廣求利養。衒聖智廣求利養者必入三
塗。憍富貴廣事奢華者必亡九族。故能遣富
貴奢華者。始堪興政安民。能遣聖智利養者。
始堪弘道化物。弘道化物永會真如。興政安
民永終天祿。如違此理罕有不亡。覆車改轍
古今少悟。故書云。德惟善政。政在養民。天工
人其代之天命不干常。老子云。富貴而憍自
遺其咎。是以聖人為而不恃成功不處。莊子
云。天時非賢也。樂通物非聖人也。豈虛言哉。
真言要決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