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228 錦屏破石卓禪師雜著-明-悟卓 (master)


錦屏破石卓禪師雜著
侍者超常記錄


詠犢



「 出欄群牧童兒犢。蹶矣酣兮無箇亍。快爽風雲得自由。蹋翻水月何拘牿。平洋細艸任齁鼾。峻險穿蘿那礙慾。分付山河隨去來。莫教錯認鞭頭毒。」



除夕



「 韶華幾度渾忘過。寂寞其如客路多。爆竹有聲難作夢。鄉心無曲不成歌。漫添宿火頻催韻。應惜浮生急似梭。雲水相從今夜坐。但饒舌處總禪那。」



早行



「 行腳那論溼與乾。㲯毿雲衲破江寒。杖懸孤月光非淡。星射滄波影未殘。小鳥浪鳴催曙色。芒鞋信步踐芝蘭。隔堤何處聞鐘響。疑是漁翁下釣磐。」





「 瓢囊溼也又還乾。頓脫塵襟那畏寒。石上苔封凝露滑。樓頭漏盡鼓聲殘。慢雲捲暗猶瞻月。裛露聞香定是蘭。珍重奚童須著眼。莫教容易過龍磐。」



秋雨



「 頻看紅葉故憑欄。敲碎風聲竹萬竿。疊嶂奇雲忙過壁。輕舫持釣下前灘。空山幾點苔痕淡。小閣半窗松影寒。此際誰回函蓋煖。離離蕭瑟侵詩壇。」



題聖壽宮



「 麗矣輝煌特地周。崇隆殿閣接雲浮。岑峰翠瑣瓊窗碧。老幹深巢野鶴悠。欹枕梵音鳴貝闕。遶垣疏磬帶清秋。酬恩故效華封祝。士女歌呼樂未休。」



題大酉洞八景



「 閒邀勝友步飛泉。四壁玲瓏靜悄然。石鼓輕敲灘水外。玉盤端的織機前。靈龜莫是煙霞客。鐵鶴無非古洞仙。曲澗桃花遊子意。長歌猶待月明旋。」


[001-0545b]


印心菴與靈源夜坐



「 煮泉邀月詠胡笳。遠寺敲鐘接晚霞。揮麈無心于萬壑。拈花有意在三巴。葛藤爛打翻新案。石火能炊別是家。此夜鬚眉雖共慰。應知腦後廓生涯。」



贈別阡陽趙元一使君



「 棠蔭謳歌戴所遺。荒城蕭寺賴君支。洋洋聲重三千價。歷歷民懷萬里思。金馬度雲嘶晚泊。錫泉坐月訂先期。萍蹤奚以酬清況。但把重岩作玉碑。」



九日病中同張鼎若詠菊



「 節至疏籬菊巳開。悠然靜對且徘徊。今朝休問陶公令。昔日曾誇蘇子來。座上呼童供熟果。谿邊任客洗浮盃。就中撥轉勞生曲。不向烘爐煨死灰。」



霪雨即事二首



「 西擲東拋骨董禪。即今有調不成聯。風前聲響無非色。腳底毛寒別是天。愁對殘燈歌短曲。懷從故國語新篇。只因一夜空階雨。滴碎芭蕉夢未圓。」



「 閒來拈韻亦枯禪。句在臨機格外聯。錯落珠璣連碧海。淋漓翰墨點青天。寒窗疊擁雲千樹。覿面相呈景一篇。嬴得枝棲山水趣。甘貧惟自任方圓。」



谿聲



「 窮源何處發。歷歷為誰鳴。繹絡非無韻。依稀若有情。乍聞知耳靜。久對覺神清。徙倚長松下。頻敲句不停。」



答天虞鄭少司馬書



據聞破石因緣深有抱賊捉賊之見。非過量人知過
量事乎。若道粉碎虛空。猶有相因。既知虛空可碎則
石之可破也明矣。所謂如如妙明于性光不染處便
是。老居士於性內尋思此語。人人本具。箇箇不無。若
真正到此地位者。稍著擬議。即落二三。云崔灝之詩
略較些子。屈殺不遇。待歌到捶碎黃鶴。踢倒鸚鵡。攔
腮一掌。使湊泊不暇。教瓦解冰消。免惑後人。云胸中
[001-0545c]
有主。未能遁世之語甚恰。大約只知有主而不知主
之作用。此段精靈何必遁世。何必不遁世。雖然山僧
行腳二十年後依天童老漢六載。被者主人公弄得
七顛八倒。如服鴆毒。恍恍惚惚。愈覓愈差。毫無著落
時驀頭撞破娘生鼻孔。原來是者箇聻。自冰消久向
半閒居士毛錐邊喪身失命。始知佛法中猶有人在。
是則是。須勘驗過方使得。居士亦向者○裡透得過。
轉得語。見得自已主人公是何形狀。是何面目。既了
了廓徹。可與山僧通箇消息。又不妨遙伸一掌。捶碎
破石。一任呼磚喚瓦。作泥作沙。此真快事也。溪舌具
復。


行狀



師諱悟卓。號破石。蜀之果城宕渠望族陳氏子也。受
天童悟祖戒嗣香林禪師。生萬曆巳酉十月十九日。
母當妊時不葷。年七歲詣本邑羅漢寺。依母舅學應
佛。一日舅沒。復甦云。吾守毗尼。無不精嚴。尚有字義
差訛。將置吾於鐵雞罩內。爾等珍重。示畢而沒。師聞
心動。即薙髮淨身。年十三。會本邑余隱洪先生公車
北上。依赴京師參學。至江陵。辭余住白衣菴。持水齋
三年。一尊宿云。師妙年行願如此。何不廣參宗匠。師
如指遍參。謁天童悟祖。祖號師破石。居六載。仍還羅
漢寺。年三十有五矣。遭申酉蜀亂。避地入黔。三住名
剎。後受武陵侯楊公請住石阡旃檀禪院。癸巳臘八
偶恙。眾乞垂開示。師云。諸公之見如斯。有負依吾年
久。道人家還有者箇在。乃豎指云。會麼。眾作禮。師云。
其來也無礙自在。其去也自在無礙。呵呵呵。入泥入
水。無在不在。了無了處。隨他去毗盧頂上任優游。示
畢而逝。師性介乏。嗣而侍座者英俊瞻依。請益者名
公斗仰。住世四十五年。坐臘三十二。語錄諸稿未及
剞劂。被兵燹失之。僅搜殘編。刊行於世。
[001-0546a]


住綠蘿繼祖堂戒子發林謹狀。


法派



悟超行海。覺能融智。鑑圓明寂。性崇義廣。玄惟全祖。
印淵洪紹。繼續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