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136 (重雕補註)禪苑清規-宋-宗賾 (master)



No. 1245-A


禪苑清規序
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住待
傳法慈覺大師 宗賾 集


夫禪門事例雖無兩樣毗尼。衲子家風別是一般規
範。若也途中受用。自然格外清高。如其觸向面牆。實
謂減人瞻敬。是以僉謀開士遍摭諸方。凡有補於見
聞。悉備陳於綱目。噫。少林消息巳是剜肉成瘡。百丈
規繩可謂新條特地。而況叢林蔓衍轉見不堪。加之
法令滋彰。事更多矣。然而莊嚴保社。建立法幢。佛事
門中闕一不可。亦猶菩薩三聚。聲聞七篇。豈立法之
貴繁。葢隨機而設教。初機後學冀善參詳。上德高流
幸垂證據。祟寧二年八月十五日序。



昨刊此集盛行于世。惜其字畫磨滅。今再寫作
大字。刻梓以傳。收者幸鑒。嘉泰壬戌虞八宣教
謹咨。
[001-0522b]


重雕補註禪苑清規目錄





* 第一卷

* 受戒
* 護戒
* 辨道具
* 裝包
* 旦過
* 掛搭
* 赴粥飰
* 赴茶湯
* 請因緣
* 入室
* 第二卷

* 上堂
* 念誦
* 小參
* 結夏
* 解夏
* 冬年人事
* 巡寮
* 迎接
* 請知事
* 第三卷

* 監院
* 維那
* 典座
* 直歲
* 下知事
* 請頭首
* 首座
* 書狀
* 藏主
* 第四卷

* 知客
* 庫頭
[001-0522c]
* 浴主
* 街坊水頭炭頭華戲嚴
* 磨頭園頭莊主廨院主
* 延壽堂主淨頭
* 殿主鐘頭
* 聖僧侍者爐頭直堂
* 寮主寮首座
* 堂頭侍者
* 第五卷

* 化主
* 下頭首
* 堂頭煎點
* 僧堂內煎點
* 知事頭首煎點
* 入寮臘次煎點
* 眾中特為煎點
* 眾中特為尊長煎點
* 第六卷

* 法眷及入室弟子特為堂頭煎點
* 通眾煎點燒香法
* 置食特為
* 謝茶
* 看藏經
* 中筵齋
* 出入
* 警眾
* 馳書
* 發書
* 受書
* 將息參堂
* 第七卷

* 大小便利
* 亡僧
* 請立僧
* 請尊宿
* 尊宿受疏
* 尊宿入院
* 尊宿住特
* 尊宿遷化
* 退院
* 第八卷

* 龜鏡文
* 坐禪儀
* 自警文
* 一百二十問
* 誡沙彌
[001-0523a]
* 第九卷

* 沙彌受戒文
* 訓童行
* 第十卷

* 勸檀信
* 齋僧儀
* 百丈規繩頌



重雕補註禪苑清規目錄No. 1245
重雕補註禪苑清規第一



受戒



三世諸佛皆曰出家成道。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
傳佛心印。盡是沙門。葢以嚴淨毗尼方能洪範三界。
然則參禪問道戒律為先。既非離過防非。何以成佛
作祖。受戒之法。應備三衣鉢具并新淨衣物。如無新
衣。浣染令淨。入壇受戒不得徣借衣鉢。一心專注慎
勿異緣。像佛形儀具佛戒律得佛受用。此非小事豈
可輕心。若徣借衣鉢。雖登壇受戒竝不得戒。若不增
受。一生為無戒之人。濫廁空門虗消信施。初心入道
[001-0523b]
法律未諳。師匠不言陷人於此。今茲苦口。敢望銘心。
既受聲聞戒。應受菩薩戒。此入法之漸也。


護戒



受戒之後常應守護。寧有法死不無法生。如小乘四
分律四波羅夷.十三僧伽婆尸沙.二不定.三十尼薩
耆.九十波逸提.四波羅提提舍尼.一百眾學.七滅諍。
大乘梵網經十重四十八輕。竝須讀誦通利。善知持
犯開遮。但依金口聖言。莫擅隨於庸輩。如不應食䓗韭
薤蒜園荽酒肉魚兔及乳餅酥酪用蠐螮卵猪羊脂。竝不應食。如遇病緣。寧捨身命。終不以酒肉俗味毀禁戒

非時食小食藥石與果子米飲荳湯菜汁之類。如非齋粥二時。竝是非時之食也並宜服
禁。財色之禍甚於毒蛇。尤當遠離。慈念眾生猶如赤
子。語言真實心口相應。讀誦大乘資發行願。尸羅清
淨佛法現前。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故經云。精進持淨
戒。猶如護明珠。


辨道具



將入叢林先辨道具。所謂為山笠。拄杖。戒刀。祠部筒。
鉢橐。鞋袋內〔安〕布帕一條為脚布。枕子。鈴口鞋脚絣。前後包巾。
白絹複包。絛包。枕袋。蓋包。小油單。柿油單。布臥單。綿
被。淨巾三條一蓋被。一喫食。一常用。小淨瓶。浴巾。浴裙。函櫃小
鏁。如茶器并其餘衣物。竝隨家豐儉。


裝包



前包內安僧衣手帕複訖。坐具裹之。偏衫或夾襖背心。應係淨
衣。前包內安置。後包內安被單。綿衣。襯汗。應係觸衣
之類。先用白絹複複訖入包包。枕袋內安浴巾。浴裙。
[001-0523c]
笠子內安聖像經文。茶器之類裝包之法當繫裙在
偏衫之上。先上前包。次繫包枕。次打後包。次絡右肩。
掛鉢於左腋下。鉢口向身。次絡左肩。掛鞋袋於右腋
下。先插戒刀於右腋下。次插祠部筒於左腋下祠部袋用
絛或帶絡肩上。更用絛帶一條橫繫腰間。如未打後包。以前繫掛定。倒飜起祠部筒然後上後包。更是便

次繫包絛然後插枕子茶筒淨瓶放絛上。在前包左右安置之。戴笠之法。右手
仰把笠緣。提起旋轉安頂上平戴為最。不得前仰後
低。或左右傾側。下笠之法亦當仰手旋轉下之。只用
右手仰把笠緣當右肩提之。拄杖之法。有枝者為觸
頭。無枝者為淨頭。行時淨頭在前。右手𢹂之。如下笠
時在左手內。路上逢人如略問訊。仰左手把拄杖。仰
右手下笠。歛杖笠當胷。離寺之法。與同袍敘別訖。於
三門外簷下上笠。入寺之法。於三門外簷下下笠。左
手𢹂杖。乃垂杖頭。右手提笠當右肩。如遇同袍歛笠
近胷表敬而巳。如便掛搭。於僧堂前門南牀上。先仰
安笠子。次以拄杖安牀當上當字聲去。淨頭在北。先取淨
缾茶筒枕頭安笠內。次解包絛亦安笠內。以鞋袋安
地上。鉢囊安笠上。解後包并包枕安牀上。次下前包
安笠內。或安後包單上。先取袈裟坐具出。然後將枕
子包絛包枕前包都入後包內繫縛訖。將淨巾𢹂鞋
後架洗足。具鞋韈却以鞋袋盛草鞋安牀下。布巾淨
手訖。搭袈裟。袖祠部詣堂司相看。掛搭了。如堂中有
函櫃。即收行李安函櫃中鏁之。笠子拄杖歸寮。如堂
中無函櫃收行李。赴寮人事了。聽寮主首座指授處
[001-0524a]
所。相看畢。掛鉢安被於僧堂內。茶筒文字置寮中案
上。


旦過



入門先問旦過所在。入寮解卸訖。具威儀到客位云。
暫到相看。知客出。各觸禮三拜。暫到辭云。此際經過
幸獲瞻對。知客辭云。川途䟦涉到來不易。隨後知客
皆詣寮迴禮。如看住持人。亦當詣寮迴禮。若欲掛搭。
歇一兩日。詣堂司相看。


掛搭



具威儀。袖祠部如二人巳上則推一人。人事精熟。或戒臘高者。為參頭。於堂司
相看。尋行者報維那云。新到相看。相見各觸禮三拜。
喫茶罷。起身近前云。久嚮道風。此者特來依棲左右。
且望慈悲。維那云。山門多幸。特荷光臨。乃各人依戒
臘次第呈祠部與維那。維那收訖次第安箱內。新到觸禮
一拜云。此際多幸。深謝溫存。維那答一拜云。官待蕭
疎。且希以道為念。不喫湯。維那送出。堂司云。請上座
歸堂掛搭。新到於僧堂前門南頰而入聖僧前參頭在北
立定。大展三拜。收坐具。從首座位巡堂一匝。却到

聖僧前問訊畢。於前門內南頰牀下版頭第三位次
第而坐。維那依戒臘上牀曆訖。令行者箱內托祠部
相隨入堂有處維那先於聖僧前燒香。新到起身牀前立。相問訊
了。維那次第過祠部訖。於版頭面東南觸禮一拜。新
到亦觸禮一拜。維那依戒臘次第掛搭觸禮一拜。維
那常占上手如前門北頰維那面東北。如前門南頰即面東南。如後門北頰即面西北。如後
[001-0524b]
門南頰即面西南也。掛搭訖。維那出有處出前門。有處出後門。新到相送後門
出者。新到不過門限。前門出者門外相別。維那云。請某上座於某上座於

某寮抽解問訊而別。新到歸寮。尋寮主云。新到相看。
見寮主各觸禮三拜。茶罷。參頭以下起身近前云。維
那指揮令入上寮依棲左右。於是寮主看詳戒臘高
低。指參頭以下一例就看讀牀按掛搭。各觸禮一拜。
新到於聖像前次第立定。問訊訖。巡寮罷。乃尋寮中
首座相看。各人觸禮三拜。取行李。咨問寮主。首座安
排。乃上堂頭看侍者未用作禮云。新到禮拜和尚。相煩侍
者咨報如堂頭人客相看。或歇息。即延客茶湯。如無阻節。便可引領。即未用點茶。侍者乃
問。上座是入室弟子否。是法眷否。如不是入室并法
眷。即一道相看。若是入室弟子。候新到人事罷方可
相看。侍者乃先報堂頭云。若干人新到。若干人入室
弟子。若干人法屬。禮拜然後引入。新到兩展三禮如
在上。法眷亦兩展三禮。所以還住持人公界之禮也
然住持人不當受禮。亦不可觸禮住持人。伹云。少間詣寮禮拜。當選近上寮舍安排。住持人詣寮𢌞禮。如親密
尊長即大展九禮。免則兩展三禮。又免則觸禮三拜。如法眷稍疎。即兩展三禮或觸禮三拜。如至親法眷。不論
尊𢍉。知事頭首小師行者竝合入事


入室弟子洎法眷卑行。竝大展九拜。或兩展三拜。參
頭曲躬近前云。久嚮和尚道價。此日獲奉尊顏。下情
不任喜躍之至。退身依位又一展云。某寒暄。伏惟和
尚尊體起居萬福正月孟春猶寒。 二月仲春漸暄。 三月季春極暄。 四月盂夏漸熱。
五月仲夏毒熱。 六月季夏極熱。 七月孟秋猶熱。 八月仲秋漸凉。 九月季秋霜冷。 十月孟冬漸寒。
十一月仲冬嚴寒。 十二月季冬極寒。入室弟子云。久違和尚慈誨。此日

[001-0524c]
獲奉尊顏。法眷云。久承和尚法蔭。此日獲奉尊顏。下
情無任。及寒暄同前。茶湯罷。乃看侍者庫司首座書
記藏主。知客云。此日多幸獲依棲。略敘寒暄各觸禮三
拜。如曾作暫到知客處。更不作禮。詢問久住。如浴主有煎點。即看浴

主。及詢問法眷兄弟相看禮拜。三日內常在寮中及
僧堂內守。待請喚茶湯。不得閒遊。免令尋覔。侵晨早
起。恐請者喧眾有處住持人知事頭首當日就寮迴禮。新到但問訊而退。更不就座。知事
頭首於諸寮相看。竝居客位。唯住持人可居主位。新到竝出門迎送。若欲起離。須守堂

儀。半月并點入寮茶訖。或聖節上殿罷臨行。告白寮
主并上下肩。方可前去。如名德人入院掛搭。住持人
并維那知客同送入獨寮安下。次則維那送入。或從
眾寮內遷出。或自監院首座藏主退下。於獨寮抽解。
竝須於堂頭謝寮。或大展。或兩展三拜。或觸禮三拜。
禮數隨宜。次謝維那。或問訊。或觸禮三拜。至起移日
却於方丈及維那處退寮。禮數隨宜同前。戶鈎魚鑰
竝當面呈納維那。方可前去。新到掛搭如經本院曾
作知事頭首化主。竝於前資寮抽解。諸方辨事才德
之人。并命服師名者。竝於上寮安排。自兩人以上更
不謝寮退寮。結夏未終。堂儀未滿。實有急幹。須白堂
司請假。不得擅便前去。山門當有重罰。若請假遊山。
若過半月。須呈祠部。再守堂儀。判憑式。某院褐紫衣
僧某右某所有某年文帳在某寺院供申。今執本名
度牒六念戒牒共三本全。赴使衙呈驗。欲判公憑。往
某處巡禮為地頭。伏乞某官特賜筆命施行。伏候台
[001-0525a]
或指揮。謹狀。年月用院印日具。前位某狀。


○批憑式具
位同前。右某伏為昨於某月某日於某處起判公憑。
往某處巡禮為地頭。今為氣疾發動前去未得。恐違
公憑程限。伏乞批鑿。未敢專擅。伏候裁旨。謹狀年月
不用印日具。前位某狀。


赴粥飯



粥飯坐位須依戒臘資次。早晨開靜之後。齋時三下
巳前。先於食位就坐候長版鳴。及打三下即起身下
舊說不得過三位。放鉢須當上肩。打木魚巳後竝不得入
堂。入堂之法。前門入者竝從南頰入先舉右足。所以不從
北頰入者。尊住持人也後門入者。上間坐即北頰入。先舉左足。下間坐即南頰入。
先舉右足。於聖僧前問訊訖坐。上牀之法。問訊鄰位。先以

右手歛左邊衣袖腋下壓定。復以左手歛右邊衣袖
略提提。然後兩手提面前袈裟。次併以左手提之。即
踏牀近裏而坐。然後棄鞋。先以左手托牀。次先縮左
脚上牀。次收右脚。舉身正坐。左脚壓右脚。敷袈裟蓋
膝上。不得露內衣。亦不得垂衣坐牀緣。須退身一鉢
許地。以明護淨一安袈裟。二展鉢盂。三頭所向。是名三淨。監院維那直歲
侍者等在堂外上間。知客浴主炭頭街坊堂主等在
堂外下間。鳴鼓三通。住持人赴堂。知事頭首依位問
訊。堂前鳴鐘。大眾同下牀。住持人入堂。問訊聖僧罷。
與大眾問訊。然後就位。復問訊訖。住持人就座。大眾
方可上牀。侍者沙彌參隨住持人下堂外排立。候大
眾坐。一時問訊。然後侍者入卓子問訊出。次後維那
[001-0525b]
入堂。聖僧前問訊罷。燒香就站槌邊立。大眾展鉢洪濟
添打槌一下云。大眾各念心經三卷。回向某人。諸方設土地粥方有此一槌。如遇吉凶齋

設。行香罷。跪爐次。槌一下云稽首薄伽梵。圓滿修多羅。大乘菩薩僧。功德難
思議。或云。佛法僧寶。最勝良田。凡所歸投。皆彰感應。或云。水澂秋月現。懇禱福田生。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
葢槌邊不可誦長偈也。今晨修設有疏。恭對雲堂代伸宣表。伏

惟慈證。宣疏罷云。上來文疏巳具披宣。聖眼無私諒
垂昭鑒。仰憑尊眾念良久云清淨法身等。下槌太疾即
打著佛脚。下槌太漫則打著佛頭。如遇尋常填設。即
白槌云。仰惟三寶咸賜印。知更不歎佛也。十聲佛罷。
良久打槌一下。首座施食粥云。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生天。究竟常樂。又云。
粥是大良藥。能除消飢渴。施受獲清凉。共成無上道。齋云。三德六味。施佛及僧。法界人天。普同供養。鑽飰云。施
者受者。俱獲五常。色力命安。得無礙辯。巳上竝引聲高唱也。施食訖。行者喝食入

〔喝〕食須言語分明。名目不賺。若有差悞。受食之法不成。須令再唱。行食太速。受者倉卒。行食太遲。坐久生惱
食遍。維那白槌一下。首座接食觀想訖。大眾方食。維
那於聖僧帳後轉身問訊首座乃請首座施財。却歸本位打
槌一下。首座施財〔喝〕云。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檀波羅蜜。具足圓滿。庫頭或維
那次第行襯輕手放僧前單上。意在恭敬。眾僧合掌受襯。不得眼覷。及不得將襯錢擲被位作聲。
齋畢收之。展鉢之法。先問訊。解複帕。取鉢拭。疊令小。及匙

筯袋當面近身橫放。次展淨巾蓋膝。開複帕及疊三
角向裏。令齊整。一角垂牀緣。先以兩手開鉢單覆右
手。把向身單緣蓋鉢盂上。即仰左手取鉢安單上。左
邊以兩手頭指拼取鐼子。從小次第展之。不得作聲。
如坐位稍窄。只展三鉢。次開袋取匙筯取則先筯。入則先匙。安
橫於頭鐼之後。匙筯頭向上肩。鉢刷安下肩。單外緣
[001-0525c]
刷柄向外。以待出生。行食之法。當淨人自行。僧家不
得自手取食。淨人行食禮合仾細羮粥之類。不得污
僧手及鉢盂緣。點杓三兩下。良久行之。曲身歛兩手
當胷。粥飰多少各隨僧意。受食之法。兩手捧鉢低手
離鉢單。平鉢受之。應量而受。不得有餘。維那未白遍
槌。不得擎鉢先作供養。候聞遍槌。合掌揖食。次作五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已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
故應受此食也。然後出生未作五觀非已食分。不得出生。偈云汝等鬼神眾。我今施
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喫食之法。擎鉢就口。不得將口就食。

鉢盂外邊。半巳上名淨。半巳下名觸。以頭指安鉢內
第二第三指傅鉢外。第四第五指不用。鐼子亦如之。
取鉢放鉢及拈匙筯不得有聲。四分律云。正意受食。
平鉢受羮飰。羮飰俱食。以次食。不得挑鉢中央食。無
病不可得為己索羮飰。不得以飰覆羮更望得。不得
視比座鉢中起嫌心。當繫鉢想食。不得大摶飰食。不
得張口待飯食。不得含食語。不得摶飰擲口中。不得
遺落飰食。不得頰飰食。不得嚼飰作聲。不得噏飰食。
不得舌䑛食。不得振手食。不得手把散飰食。不得汙
手捉食器。巳上律文竝宜遵守。亦不得抓頭令風屑
墮盂鐼中。亦不得搖身捉膝踞坐欠伸及搐鼻作聲。
如欲嚏歕須當掩鼻。如欲挑牙須當掩口。菜滓果核
安鐼鉢後屏處。以避隣位之嫌。如隣位鉢中有餘食
及果子。雖讓不得取食。及隣位有怕風之人。不得使
如自已怕風。白維那堂外喫食。或有所須。默然指授。不得高聲呼
[001-0526a]
取。食訖。鉢中餘物以鉢拭淨而食之。頭鉢受水。次第
而洗。仍不得於頭鉢內洗鐼子。次第拭鉢鐼令極乾。
匙筯洗拭盛袋內。鉢水之餘不得瀝牀下。棄鉢水真
言曰。唵摩休羅細莎訶。頭鉢以下以兩手大指拼安
鉢內。仰左手把鉢取安帕複中心。覆右手把近身單
緣蓋鉢盂上。兩手疊單安鉢口次。以向身帕角覆鉢
上。又以垂牀緣帕角向身覆之。然後疊淨巾兼匙筯
袋鉢刷在帕上。以鉢拭覆之。複鉢盂訖。聞下堂槌。念
食訖偈飰食訖巳色力充。威震十方三世雄。回因轉果不在念。一切眾生獲神通。住持人
出起身掛鉢。令掛搭單齊整。蹲身踞牀坐。然後左手
歛後裙衣襯體覆牀緣。徐徐垂足而下。不得跨牀便
下。如堂內大坐茶湯。入堂出堂。上牀下牀。竝如此式。
粥後放參。即住持人出堂打放參鐘三下。如遇早參
更不打鐘。如為齋主。三下後陞堂。亦須打放參鐘。大
坐茶湯罷。住持人聖僧前問訊出。即打下堂鐘三下。
如監院首座入堂煎點。送住持人出。却來堂內聖僧
前上下間問訊罷。盞槖出。方打下堂鐘三下。大眾方
可下牀。出堂威儀竝如入堂之法。


赴茶湯



院門特為茶湯。禮數慇重。受請之人不宜慢易。既受
請巳。須知先赴某處。次赴某處。後赴某處。聞鼓版聲
及時先到。明記坐位照牌。免致倉遑錯亂。如赴堂頭
茶湯。大眾集。侍者問訊請入。隨首座依位而立。住持
人揖乃收袈裟。安詳就座。棄鞋不得參差。收足不得
[001-0526b]
令椅子作聲。正身端坐不得背靠椅子。袈裟覆膝。坐
具垂面前。儼然叉手朝揖主人。常以偏衫覆衣袖。及
不得露腕。熱即叉手在外。寒即叉手在內。仍以右大
指壓左衫袖。左第二指壓右衫袖。侍者問訊燒香。所
以代住持人法事。常宜恭謹待之。安祥取盞槖兩手
當胸執之。不得放手近下。亦不得太高。若上下相看
一樣齊等則為大玅。當須特為之人專看。主人顧揖
然後揖上下間。喫茶不得吹茶。不得掉盞。不得呼呻
作聲。取放盞槖不得敲磕。如先放盞者。盤後安之。以
次挨排不得錯亂。右手請茶藥擎之。候行遍相揖罷
方喫。不得張口擲入。亦不得咬令作聲。茶罷離位。安
詳下足。問訊訖。隨大眾出。特為之人須當略進前一
兩步問訊主人。以表謝茶之禮。行須威儀庠序。不得
急行大步及拖鞋踏地作聲。主人若送迴。有問訊致
恭而退。然後次第赴庫下及諸寮茶湯。如堂頭特為
茶湯。受而不赴如卒然病患。及大小便所逼。即託同赴人說與侍者。禮當退位。
如令出院。盡法無民。住持人亦不宜對眾作色嗔怒
寮中客位并諸處特為茶湯。竝不得語笑


請因緣



或半月堂儀罷或。一二日茶湯罷。各隨住持人建立。
於入室前相看。侍者咨問請話。侍者報訖然後入參
頭巳下面北立定。次第燒香畢。參頭出班當面問訊。
轉身禪椅西南角問訊云。某等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伏望和尚慈悲開示因緣。若堂頭聽許。參頭歸位與
[001-0526c]
大眾大展三拜。收坐具起。大眾轉身禪椅西邊東面
次第問訊而立。請因錄訖。參頭巳下依舊位大展三
拜問訊出有處咨聞三拜。陳謝六拜。共九拜。有處咨聞陳謝各六拜。共十二拜。咨聞辭云。伏蒙
和尚慈悲特賜。開允下情。無任喜躍之至。謝辭云。某等宿生慶幸。巳蒙和尚慈悲開示因緣。下情無任威恩激
切之至。却下就寮。陳謝侍者或各觸禮一拜。或只問訊

而巳或有處大眾立定。只參頭一人燒香。咨聞訖。歸位與大眾大展三拜。然後問訊罷同轉身。請話
畢叅頭巳下次第燒香。當面依位立大展三拜或六拜。如上軌則各逐家風。須

問侍者依而行之。不得執見檐版令主人怪怒新掛搭人
如舊曾問訊。即於入室時燒香稟問云。告和尚慈悲。乞依舊入室。允則大展三拜云。伏蒙慈悲特賜開允。下情
無任感激之至。又退身三拜。如免。只大展三拜


入室



或分廊或分寮。或隔日或排日。或早或晚。各逐住持
人建立。入室時到。侍者令行者裝香。當面設拜席有處
不拜。更不展席竟。咨稟住持人。如有指揮入室。則掛入室牌。

或打鼓或打版或敲入室牌。警集大眾。住持人坐。侍
者方丈外東邊叉手立。如眾稍集排立定。或一行面
東或兩行相對。侍者入方丈當面問訊。轉身禪椅東
邊香臺後面南立。先問訊。左手上香。問訊訖。當面問
訊出於大眾前問訊。請入室。侍者歸寮。入室人略轉
身問訊大眾。依次第叉手而進。不得攙前令眾動念。
於方丈門右邊入。先舉左足。當面問訊訖。轉身叉手
禪椅西南角問訊而立。又先問訊然後吐露消息。不
得語話多時。亦不得說世諦閑話久滯大眾。吐露竟。
問訊退。當面禮拜有處一拜。有處三拜。有處大展。有處觸禮。面東轉身叉
[001-0527a]
手從左邊出。先舉左足。所以避後來之人。免有衝撞。
出方丈外。望住持人問訊乃去。至大眾前又問訊而
出。或作兩行。入室入門便分兩向。東西次第送進有處
或舉話或通話或請益各分一時。不許相雜。有處混而為之。大眾入室竟。侍者入

室仍捲蓆而退入室禮合燒香。燒香之法。初入方丈當面問訊訖。轉身叉手於香臺南。去
向住持人問訊。右手上香。當面問訊。禪椅角立。今以滯時妨眾。故不燒香。有處門外設蓆一拜而退。亦恐妨眾
也。入室人常令衣服完淨無帶垢膩。及令威儀齊整舉止安祥。以表敬重人之意也。曉諭侍者。

非緊急人客。要切事務。於入堂時不得通報。仍令行
者不得出聲說話敲磕喧眾。


重雕補註禪苑清規第一


武夷虞知府宅書局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