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93 萬善同歸集-宋-延壽 (master)




No. 2017


萬善同歸集序



朝奉郎守司農少卿致仕輕
車都尉長興縣開國男食邑
三百戶賜緋魚袋沈振撰


稽夫享四溟之廣,非聚流而弗充;躋十地之
尊,非聚善而弗具。然則深不可測者,在乎積
納而久;聖不可知者,在乎積修而勤。矧妙覺
垂言,玄通立教,苟一豪而嚮善,可三界以超
塵;必也寤寐真詮,揄揚覺路,庶漸磨而成熟,
[001-0957c]
亘鑽仰而克勤。抑則非聖非凡,在迷在悟,欲
深躋於聖域,當遽革於凡心;匪一事以薰陶,
必多門而練習。或教言曲妙,標佛隴之徽猷;
或禪理深融,藹曹溪之淑譽。不可執空而離
有,不可背實而從無。要釋權宜,爰歸實相;權
實既了,虛空可存。故達者轉物以明心,可言
妙用;迷者按文而滯教,豈謂通方。或克荷於
經龍,或堅持於律虎,或瞻禮睟容之謹愿,或
繞行淨室之勤渠,或口誦尊名,或心觀樂土,
或供以蒲塞,無重富以忽貧;或施及擅波,無
增好而減惡,事如均等,利亦優隆。凡依律依
禪,當資乎介福;造經造像,必藉乎多為。莫謂
有已之賢,即心而佛。從凡超聖,未有不修之
釋迦;從妄入真,未有不證之達磨。在人崇道,
非佛異途。常貴精勤,無從怠易;重分陰之瞬
息,研大道之根原。一簣如虧,曷致巍峩之鎮?
三乘或廢,難登慈忍之門。則無自我之矜,則
無捨彼之善。必求全德,方可質疑。心非非心,
法非非法,要在心傳心而印可,法授法以師
資。匪膠善於一隅,宜勵精於萬行。菩提之子
可種,安養之方可修;明則而升兜率天,昧則
而沈阿鼻獄。言如自泥,即罔水而行舟;性若
稍通,非渡河之用筏。前聖後聖皆是因心,彼
時此時曾何異法?噫!法在非在,心空弗空。無
修而無所不修,真修亦泯;無住而無所不住,
真住皆亡。憫爾群生,含茲一性,本無淑慝,為
外物之所遷,苟不修明曷中,扃之能杜,如資
妙善,可謂真歸。故前哲之縷言,俾後昆之緣
學,乃搜羅教目,示諭迷情者也。


智覺禪師,性
[001-0958a]
晤機圓,才豐學際。曩生積習,與諸法以同符;
今世流通,與諸佛而合契。念他已則如自己;
觀他心則如自心。甞撰《萬善同歸集》上中下
三卷,所以勸一切有緣者也。或朱紫名流、緇
黃法系、善男善女、高行高才,但至恭而至勤,
則無貴而無賤。寔利生之良藥,示求佛之要
津,莫非括諸經、諸論之法言,作未覺、未知之
先範。周旋勸導,謹密修持;永為梵花之權衡,
宗門之準度云爾。


今法慧院智如藏主,夙資
仁性,躬踐聖猷。見賢而同己之賢,見善而同
己之善。總明師之論譔,興異世之楷撫,福利
茲深,方便不少。而又自傾囊楮,遽出賤貲,肇
為倡率之隆,仍募高明之助;勝緣既集,能事
必行。因鏤版以成編,貴修身而有監,將垂不
朽。繆托非才,如振性昧,洞微言、睽樞要;猥承
嘉請,難克固辭。聊述紀綱,敢逃誚讓。時聖宋
熙寧五年閨七月七日序



萬善同歸集卷上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夫眾善所歸,皆宗實相。如空包納,似地發
生;是以但契一如,自含眾德。然不動真際,
萬行常興;不壞緣生,法界恒現;寂不閡用,俗
不違真;有無齊觀,一際平等。是以萬法惟
心,應須廣行諸度,不可守愚空坐以滯真修。
若欲萬行齊興,畢竟須依理事;理事無閡,其
道在中。遂得自他兼利,而圓同體之悲;終始
[001-0958b]
該羅,以成無盡之行。


若論理事,幽旨難明;細
而推之,非一非異。是以性實之理、相虛之事,
力用交徹,舒卷同時。體全遍而不差,跡能所
而似別。事因理立,不隱理而成事;理因事彰,
不壞事而顯理。相資則各立,相攝則俱空;隱
顯則互興,無閡則齊現。相非相奪,則非有非
空;相即相成,則非常非斷。若離事而推理,墮
聲聞之愚;若離理而行事,同凡夫之執。當知:
離理無事,全水是波;離事無理,全波是水。理
即非事,動濕不同;事即非理,能所各異。非理
非事,真俗俱亡;而理而事,二諦恒立。雙照即
假,宛爾幻存;雙遮即空,泯然夢寂。非空非假,
中道常明;不動因緣,寧虧理體。故菩薩以無
所得而為方便,涉有而不乖空;依實際而起
化門,履真而不閡俗。常然智炬,不昧心光,
雲布慈門,波騰行海,遂得同塵無閡,自在隨
緣,一切施為,無非佛事。


故《般若經》云:「一心具
足萬行」;《華嚴經》云:「解脫長者告善財言:『我若
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乃至所
見十方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當知菩薩修
諸佛法、淨諸佛剎、積習妙行、調伏眾生、發
大誓願,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應
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
境界淨治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智
慧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
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


古德
釋云:「心該萬法,謂非但一念觀佛,由於自心;
菩薩萬行,佛果體用,亦不離心,亦去妄執之
失。謂有計云:『萬法皆心,任之是佛;驅馳萬
[001-0958c]
行,豈不虛勞?』今明:『心雖即佛,久翳塵勞,故
以萬行增修,令其瑩徹。但說萬行由心,不說
不修為是;又萬法即心,修何閡心?』」


問曰:「祖師云:『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體』;
《涅槃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如何勸修,故
違祖教?」


答:「祖意據宗,教文破著。若禪宗頓教,
泯相離緣,空有俱亡,體用雙寂;若華嚴圓旨,
具德同時,理行齊敷,悲智交濟。是以文殊以
理印行,差別之義不虧;普賢以行嚴理,根本
之門靡廢。本末一際,凡聖同源;不壞俗而標
真,不離真而立俗。具智眼而不沒生死;運悲
心而不滯涅槃。以三界之有,為菩提之用;處
煩惱之海,通涅槃之津。夫萬善是菩薩入聖
之資糧;眾行乃諸佛助道之階漸。若有目而
無足,豈到清涼之池?得實而忘權,奚昇自在
之域!是以方便、般若,常相輔翼;真空、妙有,恒
共成持。《法華》會三歸一,萬善悉向菩提;《大品》
一切無二,眾行咸歸種智。故《華嚴經》云:『第七
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殊勝道:所謂雖善
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雖得
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
而勤集福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雖畢
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
瞋癡煩惱焰;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
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
隨心作業,無量差別;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
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雖知諸佛法
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知諸佛
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
[001-0959a]
出種種差別清淨音聲;雖隨諸佛了知三世
惟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
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諸行。』《維摩經》云:『菩薩雖
行於空,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
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
薩行;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



德問云:「萬行統惟無念,今見善見惡,願離願
成,疲役身心,豈當為道?」


答:「此離念而求無
念,尚未得真無念,況念無念而無閡乎?又無
念但是行之一,豈知一念頓圓,如上所引。佛
旨煥然,何得空腹高心,以少為足,擬欲蛙嫌
海量,螢掩日光乎?」


問:「泯絕無寄、境智俱空,是祖佛指歸、聖賢
要路。若論有作,心境宛然,憑何教文,廣陳萬
善?」


答:「諸佛如來一代時教,自古及今,分宗甚
眾。撮其大約,不出三宗:一、相宗。二、空宗。三、
性宗。若相宗多說是;空宗多說非;性宗惟論
直指,即同曹溪見性成佛也。如今不論見性,
罔識正宗,多執是非,紛然諍競,皆不了祖佛
密意,但徇言詮。如教中或說是者,即依性說
相;或言非者,是破相顯性;惟性宗一門,顯了
直指,不說是非。如今多重非心、非佛、非理、非
事,泯絕之言,以為玄妙,不知但是遮詮治病
之文。執此方便,認為標的,却不信表詮直指
之教,頓遺實地,昧却真心。如楚國愚人,認雞
作鳳;猶春池小兒,執石為珠。但任淺近之
情,不探深密之旨,迷空方便,豈識真歸?」


問:「諸佛如來三乘教典,惟有一味解脫法門,
云何廣說世間生滅緣起?擬心即失,不順真
[001-0959b]
如;動念即乖,違於法體。」


答:「若論一相、一味,
此乃三乘權教,約理而言,即以一切因緣,而
為過患。今所集者,惟顯圓宗:一一緣起,皆是
法界實德,不成不破、非斷非常。乃至神變施
為,皆法如是故,非假神力暫得如斯。纔有一
法緣生,無非性起功德。《華嚴經》云:『此華藏世
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
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


問:「經云:『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又云:『取相
凡夫,隨宜為說。』若得理本,萬行俱圓,何須事
跡,而興造作乎?」


答:「此是破貪著執取之文,非
干因緣事相之法。《淨名經》云:『但除其病,而不
除法。』《金剛三昧經》云:『有二入:一、理入。二、行入。』
以理導行,以行圓理。又菩提者,以行入無行。
以行者,緣一切善法;無行者,不得一切善法。
豈可滯理虧行,執行違理。」


「祖師馬鳴《大乘起
信論》云:『信成就發心有三:一、直心:正念真如
法故。二、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大悲心:
欲拔一切眾生苦故。論問:「上說法界一相、佛
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法
之行?」論答:「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
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
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
有無量煩惱、垢染;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
種種熏修,亦無得淨;以垢無量,遍修一切
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
歸順真如法故。略說方便有四種:一者行根
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
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
[001-0959c]
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
法性無住故。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
止一切惡法,令不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
故。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修供養、禮
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
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
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
隨順法性離癡障故。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
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
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
故;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
此,究竟寂滅故。」』


「牛頭融大師問:『諸法畢竟空,
有菩薩行六度萬行否?』答:『此是三乘二見心。
若觀心本空,即是實慧,即是見真法身;法身
不住此空,謂有運用覺知,即是方便慧。方便
慧亦不可得,即是實慧;恒不相離,前念後
念,皆由二慧發。故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
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先德問云:『即心
是佛,何假修行?』答:『秖為是故,所以修行。如
鐵無金,雖經鍛鍊,不成金用。賢首國師云:
「今佛之三身、十波羅蜜,乃至菩薩利他等
行,並依自法,融轉而行。即眾生心中,有真如
體大,今日修行,引出法身;由心中有真如相
大,今日修行引出報身;由心中有真如用大,
今日修行,引出化身。由心中有真如法性,自
無慳貪,今日修行,順法性無慳,引出檀波羅
蜜等。」當知三祇修道,不曾心外得一法、行
一行。何以故?但是自心,引出自淨行性,而起
修之。故知摩尼沈泥,不能雨寶;古鏡積垢,焉
[001-0960a]
能鑒人?雖心性圓明、本來具足,若不眾善顯
發,萬行磨治,方便引出,成其妙用,則永翳客
塵,長淪識海,成妄生死,障淨菩提。是以祖教
分明,理事相即,不可偏據而溺見河。』」


問:「善雖勝惡,念即乖真;約道而言,俱非解脫。
何須廣勸,滯正修行?既涉因緣,實妨於道!」


答:「世出世間,以上善為本:初即因善而趣入,
後即假善以助成。實為越生死海之舟航;趣
涅槃城之道路。作人天之基陛;為祖佛之垣
牆,在塵、出塵不可暫廢。十善何過?弘在於
人。若貪著,則果生有漏之天;不執,則位入無
為之道。運小心,墮二乘之位;發大意,昇菩薩
之階;乃至究竟圓修,終成佛果。以知非關上
善能為滯閡之因,全在行人自成得失之咎。
故《華嚴經》云:『十不善業道,是地獄、畜生、餓鬼
受生之因;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受
生之因。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以智慧修習,心
狹劣故、怖三界故、闕大悲故、從他聞聲而了
解故,成聲聞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
淨,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
故、悟解甚深因緣法故,成獨覺乘;又此上品
十善業道,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具足悲
愍故、方便所攝故、發生大願故、不捨眾生
故、希求諸佛大智故、淨治菩薩諸地故、淨修
一切諸度故,成菩薩廣大行;又此上上十
善業道,一切種清淨故,乃至證十力、四無
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
善,應令一切具足清淨。』乃至『菩薩如是積集
善根、成就善根、增長善根、思惟善根、繫念
[001-0960b]
善根、分別善根、愛樂善根、修集善根、安住善
根;菩薩摩訶薩如是積集諸善根已,以此善
根所得依果,修菩薩行,於念念中,見無量佛,
如其所應,承事供養。』又云:『雖無所作,而恒住
善根。』又云:『雖知諸法無有所依,而說依善法
而得出離。』《大智度論》云:『佛言:「我過去亦曾作
惡人小蟲,因積善故乃得成佛。」』又如十八不
共中,有欲無減者:佛知善法恩故,常欲集諸
善法,故欲無減;修集諸善法,心無厭足,故欲
無減。如一長老比丘目暗,自縫僧伽梨,衽脫,
語諸人言:『誰樂欲為福德者,為我衽針。』爾時
佛現其前語言:『我是樂欲福德、無厭足人,持
汝針來。』是比丘斐亹,見佛光明,又識佛音聲,
白佛言:『佛無量功德海,皆盡其邊底,云何無
厭足?』佛告比丘:『功德果報甚深,無有如我知
恩分者;我雖復盡其邊底,我本以欲心無厭
足故得佛,是故今猶不息;雖更無功德可得,
我欲心亦不休。』諸天世人驚悟:佛於功德尚
無厭足,何況餘人!佛為比丘說法,是時肉眼
即明,慧眼成就。又云:『佛言:「若不成就眾生淨
佛國土,不能得無上道。」何以故?因緣不具
足,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緣者,
所謂一切善法,從初發意行檀波羅蜜,乃
至十八不共法,於是行法中,無憶想分別
故。』」


問:「夫如來法身,湛然清淨,一切眾生秖為
客塵所蔽,不得現前。如今但息攀緣,定水
澄淨,何須眾善,向外紛馳,反背真修,但成
勞慮?」


答:「無心寂現,此是了因;福德莊嚴,須從
[001-0960c]
緣起。二因雙備,佛體方成。諸大乘經無不具
載。《淨名經》云:『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
智慧生,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持戒、忍辱柔
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
蜜生,乃至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如來身。』又云:『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
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
盡有為。』此乃自背圓詮,不遵佛語。擬捉涅
槃之縛,欲沈解脫之坑;栽蓮華於高原,植
甘種於空界,欲求菩提華果,何出得成?所
以云:『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耳。乃至譬如
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
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問:「入法,以無得為門;履道,以無為先導。若興
眾善,起有得心,一違正宗,二虧實行。」


答:「以無
得故無所不得;以無為故無所不為。無為豈
出為中?無得非居得外。得與無得,既非全
別;為與無為,亦非分同。非別非同,誰言一
二;而同而別,不閡千差。若迷同、別兩門,即落
斷、常二執。所以《華嚴.離世間品》云:『知一切法,
無相是相,相是無相;無分別是分別,分別是
無分別;非有是有,有是非有;無作是作,作是
無作;非說是說,說是非說,不可思議。知心與
菩提等,知菩提與心等,心及菩提與眾生等;
亦不生心顛倒、想顛倒、見顛倒,不可思議。於
念念中入滅盡定,盡一切漏而不證實際,亦
不盡有漏善根;雖一切法無漏,而知漏盡,亦
知漏滅;雖知佛法即世間法,世間法即佛法,
而不於佛法中分別世間法,不於世間法中
[001-0961a]
分別佛法;一切諸法,悉入法界,無所入故;
知一切法皆無二、無變易,不可思議。』」


問:「一切眾生不得解脫者,皆為認其假名,逐
妄輪迴,《楞嚴經》中唯令以湛旋其虛妄滅生,
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
後圓成果地修證。云何一向徇斯假名,論其
散善,轉增虛妄,豈益初心?」


答:「名字性空,皆唯
實相,但從緣起,不落有無。《法句經》云:『佛告寶
明菩薩:「汝且觀是諸佛名字,若是有,說食
與人,應得充飢;若名字無者,定光如來不授
我記,及於汝名如無授者,我不應得佛。當知
字句其已久如,以我如故,備顯諸法,名字性
空,不在有無。」』《華嚴經》云:『譬如諸法不分別自
性,不分別音聲,而自性不捨,名字不滅;菩薩
亦復如是,不捨於行,隨世所作,而於此二無
執著。』是以不動實際,建立行門;不壞假名,圓
通自性。」


問:「何以不任運騰騰,無心合道?豈須萬行,動
作關心?」


答:「古德顯佛果有三:一、亡言絕行,獨
明法身無作果。二、從行漸修,位滿三祇果。三、
從初理智自在圓融果。此是上上根人,圓修
圓證,雖一念頓具,不妨萬行施為;雖萬行施
為,不離一念。若亡情冥合,各是一門;遲速任
機,法無前後。」


問:「觸目菩提,舉足皆道,何須別立事相道場,
役念勞形,豈諧妙旨?」


答:「道場有二:一、理道
場;二、事道場。理道場者,周遍剎塵;事道
場者,淨地嚴飾。然因事顯理,藉理成事。事虛
攬理,無不理之事;理實應緣,無閡事之理。
[001-0961b]
故即事明理,須假莊嚴;從俗入真,唯憑建立,
為歸敬之本,作策發之門,覩相嚴心,自他兼
利。


「《止觀》云:『圓教初心,理觀雖諦,法忍未成,
須於淨地嚴建道場,晝夜六時,修行五悔,懺六根罪,入觀行即乘戒兼急,理事無瑕,
諸佛威加,真明頓發,直至初住,一生可階。』上
都儀云:『夫歸命三寶者,要指方立相,住心取
境,不明無相離念也。佛懸知凡夫繫心,尚乃
不得,況離相耶?如無術通人,居空造舍也。
依寶像等三觀,必得不疑。』佛言:『我滅度後,能
觀像者,與我無異。』《大智論》云:『菩薩唯以三
事無厭:一、供養佛無厭。二、聞法無厭。三、供給
僧無厭。』天台智者問云:『世間有空行人,執其
癡空,不與修多羅合,聞此觀心,而作難言:
「若觀心是法身等,應觸處平等,何故經像生
敬,紙木生慢?敬慢異故,則非平等;非平等
故,法身義不成。」答:「我以凡夫位中,觀如是相
耳,為欲開顯此實相,恭敬經像,令慧不縛;
使無量人,崇善去惡,令方便不縛,豈與汝同
耶?」』乃至廣興法會,建立壇儀,手決加持,嚴
其勝事,遂得道場現證、諸佛威加,皆是大聖
垂慈,示其要軌。或覩香華之相,戒德重清;或
見普賢之身,罪源畢淨,因茲法事圓備,佛道
遐隆,現斯感通,歸憑有據。是以須遵往聖,事
印典章,不可憑虛出於胸臆,毀德壞善,翻墮
邪輪,撥有凝空,枉投邪羂。」


問:「《金剛般若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何立相標形,而
稱罪事?」


答:「息緣泯事,此是破相宗;直論顯
[001-0961c]
理,即是大乘始教。未得有無齊行,體用交徹。
若約圓門無閡,性相融通,舉一微塵,該羅法
界。《華嚴經》云:『清淨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
妙相;一一諸相莫不然,是故見者無厭足。』《法
華經》云:『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具三十二
相,乃至真實滅。』《大涅槃經》云:『非色者,即是聲
聞、緣覺解脫;色者,即是諸佛如來解脫。』豈同
凡夫橫執頑閡之境以為實色,二乘偏證灰
斷之質而作真形?是以六根所對,皆見如來;
萬像齊觀,圓明法界,豈待消形滅影,方成玄
趣乎?」


問:「即心是佛,何須外求?若認他塵,自法即
隱。」


答:「諸佛法門,亦不一向,皆有自力、他力、自
相、共相,十玄門之該攝、六相義之融通。隨緣
似分,約性常合。從心現境,境即是心;攝所歸
能,他即是自。古德云:『若執心境為二,遮言不
二,以心外無別塵故;若執為一,遮言不一,以
非無緣故。』《淨名經》云:『諸佛威神之所建立。』智
者大師云:『夫一向無生觀人,但信心益,不信
外佛威加益。』經云:『非內非外,而內而外。而內
故,諸佛解脫於心行中求;而外故,諸佛護念。
云何不信外益耶?』夫因緣之道,進修之門,
皆眾緣所成,無一獨立。若自力充備,即不
假緣;若自力未堪,須憑他勢。譬如世間之人
在官難中,若自無力得脫,須假有力之人救
拔。又如牽拽重物,自力不任,須假眾它之
力,方能移動。但可內量實德,終不以自妨人。
又若執言內力,即是自性;若言外力,即成
他性;若云機感相投,即是共性;若云非因
[001-0962a]
非緣,即無因性,皆滯閡執,未入圓成。若了真
心,即無所住。」


問:「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一念不生,天真
頓朗。何得唱他佛號,廣誦餘經?高下輪迴,
前後生滅;既妨禪定,但徇音聲。水動珠昏,寧
當冥合?」


答:「夫聲為眾義之府,言皆解脫之門,
一切趣聲,聲為法界。經云:『一一諸法中,皆含
一切法。』故知一言音中,包羅無外,十界具足,
三諦理圓。何得非此重彼,離相求真,不窮動
淨之源,遂致語默之失。故經云:『一念初起,無
有初相,是真護念。』未必息念消聲,方冥實相。
是以莊嚴門內,萬行無虧;真如海中,一毫
不捨。且如課念尊號,教有明文。唱一聲而
罪滅塵沙;具十念而形棲淨土。拯危拔難,殄
障消冤,非但一期暫拔苦津,託此因緣終投
覺海。故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
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又經云:『受持佛名者,
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寶積經》云:『高聲念
佛,魔軍退散。』《文殊般若經》云:『眾生愚鈍,觀不
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佛國。』《智論》
云:『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得日行千里,足
一千年滿中七寶,以用施佛,不如有人於後
惡世稱一佛聲,其福過彼。』《大品經》云:『若人散
心念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增一阿含經》
云:『四事供養,一閻浮提一切眾生,功德無量;
若有眾生,善心相續,稱佛名號,如一𤛓牛
乳頃,所得功德過上,不可思議,無能量者。』《華
嚴經》云:『住自在心念佛門,知隨自心所有欲
樂,一切諸佛現其像。』故飛錫和尚高聲念佛,
[001-0962b]
《三昧寶王論》云:『浴大海者,已用於百川;念佛
名者,必成於三昧。亦猶清珠下於濁水,濁水
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既
契之後,心佛雙亡。雙亡定也,雙照慧也。定慧
既均,亦何心而不佛,何佛而不心?心佛既然,
則萬境、萬緣,無非三昧也。』誰復患之,於起心
動念,高聲稱佛哉?故《業報差別經》云:『高聲念
佛誦經,有十種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驚
怖。三、聲遍十方。四、三塗息苦。五、外聲不入。六、
令心不散。七、勇猛精進。八、諸佛歡喜。九、三昧
現前。十、生於淨土。』


「《群疑論》云:『問:「名字性空,不
能詮說諸法。教人專稱佛號,何異說食充飢
乎?」答:「若言名字無用,不能詮諸法體,亦應喚
火水來,故知筌蹄不空,魚兔斯得。故使梵王
啟請轉正法輪,大聖應機弘宣妙旨;人天凡
聖咸稟正言,五道四生並遵遺訓。聽聞讀誦,
利益弘深;稱念佛名,往生淨土。亦不得唯言
名字虛假,不有詮說者乎。」』


「論云:『問:「何因一念
佛之力,能斷一切諸障?」答:「如一香栴檀,改四
十由旬伊蘭林悉香;又譬如有人用師子筋
以為琴弦,其聲一奏,一切餘弦悉皆斷壞。若
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煩惱、一切
諸障,皆悉斷滅。」』《大集經》云:『或一日夜,或七日
夜,不作餘業,志心念佛。小念見小;大念見
大。』又《般若經》云:『文殊問佛:「云何速得阿耨菩
提?」佛答:「有一行三昧。欲入一行三昧者,應須
於空閑處,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念一佛,
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
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001-0962c]
晝夜常說,智慧辨才終不斷絕。」』是知佛力
難思,玄通罕測,如石吸鐵,似水投河,慈善根
力,見如是事,志心歸者,靈感昭然。」


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有好境,取即成魔。
何得著相興心,而希冥感耶?」


答:「修行力至,聖
境方明;善緣所生,法爾如是。故將證十地,相
皆現前。是以志切冥加,道高魔盛:或禪思
入微,而變異相;或禮誦懇志,暫覩嘉祥。但了
惟心,見無所見。若取之,則心外有境,便成魔
事;若捨之,則撥善功能,無門修進。《摩訶論》云:
『若真若偽,惟自妄心現量境界,無有其實,
無所著故。又若真若偽,皆一真如,皆一法身,
無有別異,不斷除故。』《智論》云:『不捨者,諸法中
皆有助道力故;不受者,諸法實相畢竟空,
無所得故。』台教云:『疑者言:「大乘平等,何相可
論?」今言不爾,秖由平等,鏡淨故諸業像現。
令止觀研心,心漸明淨,照諸善惡,如鏡被
磨,萬像自現。』是知不有而有,無性緣生;有
而不有,緣生無性。常冥實際,中道泠然,欣
慼不生,分別情斷,虛懷寂慮,何得失之所惑
乎?又若諷誦遺典,受持大乘,功德幽深,果報
玄邈。如經佛親比校,譬如一人辨若文殊,
教化四天下人,皆至一生補處,格量功德,不
如香華供養方等經典,得下等寶。又阿難疑
審,七佛現身證明,實有此事。又如說修行,得
上等寶;受持讀誦,得中等寶;香花供養,得下
等寶。《法華經》云:『供養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
眾生,乃至皆得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
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不如第五十人
[001-0963a]
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千萬億分,不及
其一。』又經云:『若人讀誦經處,其地皆為金剛,
但肉眼眾生,不能見耳。』南山《感通傳》云:『七佛
金塔中有銀印,若誦大乘者,以銀印印其口,
令無遺忘。』《普賢觀經》云:『若七眾犯戒,欲一彈
指頃,除滅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者,
乃至欲得文殊、藥王諸大菩薩,持香花住立空
中侍奉者,應當修習此《法華經》。讀誦大乘,念
大乘事,令此空慧與心相應。』《大般若經》云:『無
諸惡獸,巖穴寂靜,而為居止。所謂聞法,晝夜
六時,勤加讚諷。聲離高下,心不緣外,專心
憶持。』《賢愚經》云:『行者欲成佛道,當樂經法,
讀誦演說。正使白衣說法,諸天鬼神悉來聽
受,況出家人。出家之人乃至行路誦經說偈,
常有諸天隨而聽之,是故應勤誦經說法。』已
上皆是金口誠諦之言,非是妄心孟浪之說。
是以志心誦者,證驗非虛,常為十方如來,釋
迦文佛,密垂護念,讚言善哉;授手摩頭,共宿
衣覆;攝受付囑,隨喜威加。乃至神王護持,天
仙給侍,金剛擁從,釋梵散華。成就福因,等法
界虛空之際量;校量功德,勝恒沙七寶之施
緣。乃至凡質通靈,肉身不壞;舌變紅蓮之色,
口騰紫檀之香。聞一句而畢趣菩提;誦半偈
而功齊大覺。書寫經卷,報受欲天;供養持人,
福過諸佛。可謂法威德力不思議門,萬瑞千
靈因茲而感,三賢十聖從此而生。亘古該
今,從凡至聖,三業供養、十種受持,盡稟真詮,
傳持不絕。今何起謗,而斷轉法輪乎?」


問:「經中秖讚如說修行,深解義趣,勤求無
[001-0963b]
念,默契玄根。云何勸修,廣興唱誦?」


答:「若約上
上圓根,大機淳熟,無諸遮障,頓了頓修,若妄
念不生,何須助道?大凡微細想念,佛地方無。
故《安般守意經序》云:『彈指之間,心九百六十
轉;一日一夕,十三億意。意有一身,心不自知,
猶彼種夫也。』是知情塵障厚,卒淨良難,若
非萬善助開,自力恐成稽滯。又若論福業,遍
行門中,萬行莊嚴,不捨一法,皆能助道,顯
大菩提,具足十種受持,亦無所閡。故《法華經》
云:『爾時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從地涌
出者,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
言:「世尊!我等於佛滅度後,世尊分身所在國
土,滅度之處,當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我等亦
自欲得是真淨大法,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而
供養之。」』以知登地菩薩,非獨為他解說,尚自
發願誦持,何況初心,而不稟受?但先求信解
悟入,後即如說而行;口演心思,助開正慧。
若未窮宗旨,且徇文言,雖不親明,亦熏善本。
般若威力,初後冥資;於正法中,發一微心,皆
是初因,終不孤棄。」


問:「欲真持經,應念實相。既忘能所,誦者何人?
若云心口所為,求之了不可得;究竟推檢,理
出何門?」


答:「雖觀能念、所誦皆空,空非斷空,不
閡能誦、所持為有;有非實有,不空不有,中理
皎然。執無,則墮其邪空;沒有,則成其偏假。是
以一心三觀,三觀一心。即一,而三相不同;即
三,而一體無異。非合非散,不縱不橫;存泯莫
羈,是非焉局?常冥三諦,總合一乘。萬行度
門,咸歸實相。又所難:念誦有妨禪定者,且禪
[001-0963c]
定一法,乃四辨六通之本,是革凡蹈聖之
因;攝念少時,故稱上善。然須明沈、掉消息。《知
時經》云:『如坐禪昏昧,須起行道念佛,或志誠
洗懺,以除重障,策發身心,不可確執一門以
為究竟。』故慈愍三藏云:『聖教所說正禪定者,
制心一處,念念相續;離於昏掉,平等持心。若
睡眠覆障,即須策動,念佛誦經、禮拜行道、講
經說法、教化眾生,萬行無廢。所修行業,迴向
往生西方淨土。若能如是修習禪定者,是佛
禪定與聖教合,是眾生眼目,諸佛印可。一
切佛法,等無差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皆
云念佛,是菩提因。何得妄生邪見?』故台教行
四種三昧,小乘具五觀對治,亦有常行、半行
種種三昧,終不一向而局坐禪。《金剛三昧經》
云:『不動不禪,離生禪想。』《法句經》云:『若學諸
三昧,是動非是禪;心隨境界生,云何名為定?』
《起信論》云:『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
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乃至於一切時、一
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
怠,惟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
應作不應作;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
俱行。』是以若能通達,定散俱得入道;若生滯
閡,行坐皆即成非。南嶽《法華懺》云:『修習諸禪
定,得諸佛三昧,六根性清淨。菩薩學《法華》,具
足二種行:一者有相行;二者無相行。無相安
樂行,甚深妙禪定,觀察六情根。有相安樂行,
此依勸發品,散心誦《法華》,不入禪三昧;坐立
行一心,念《法華》文字;行若成就者,即見普賢
身。』是以智者修《法華懺》,誦至《藥王焚身品》云:
[001-0964a]
『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頓悟靈山如
同即席。乃至密持神呪,靈貺照然,護正防邪,
降魔去外;制重昏之巨障,滅積劫之深痾;
現不測之神通,示難思之感應;扶其廣業,殄
彼餘殃;仰憑法力難思,遂致安然入道。是以
或因念佛而證三昧,或從坐禪而發慧門,或
專誦經而見法身,或但行道而入聖境。但以
得道為意,終不取定一門;惟憑專志之誠,非
信虛誕之說。」


問:「行道禮拜,未具真修,祖立客舂之愆,佛有
磨牛之誚。故《智論》云:『須菩提於石室悟了
法空,得先禮佛。』《四十二章經》云:『心道若行,
何用行道。』豁然詮旨,何故非違?」


答:「若行道、禮
拜時,不生殷重,既無觀慧,又不專精。雖身在
道場,而心緣異境,著有為之相,迷其性空,起
能作之心,生諸我慢,不了自他平等,能所虛
玄。儻涉茲倫,深當前責。南泉大師云:『微妙淨
法身,具相三十二,秖是不許,分劑心量。』若
無如是心,一切行處,乃至彈指、合掌,皆是正
因,萬善皆同無漏,始得自在。百丈和尚云:『行
道、禮拜、慈、悲、喜、捨,是沙門本事,宛然依佛勅,
秖是不許執著。』《法華懺》云:『有二種修:一、事
中修。若禮念行道,悉皆一心,無分散意。二、理
中修。所作之心,心性不二,觀見一切,悉皆是
心,不得心相。』《普賢觀經》云:『若有晝夜六時,禮
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於一
彈指頃,除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
罪。行此法者,真是佛子,從諸佛生;十方諸
佛及諸菩薩,為其和尚,是名具足菩薩戒者,
[001-0964b]
不須羯磨,自然成就,應受一切人天供養。』
且行道一法,西天偏重;繞百千匝,方施一
拜。經云:『一日一夜行道,志心報四恩,如是等
人,得入道疾。』《繞塔功德經》云:『勇猛勤精進,堅
固不可壞;所作速成就,斯由右繞塔。得妙紫
金色,相好莊嚴身;現作天人師,斯由右繞塔。』
《華嚴懺》云:『行道步步過於無邊世界,一一道
場皆見我身。』南山《行道儀》云:『夫行道,障盡為
期,無定日限。』若論障盡,佛地乃亡。心灼灼如
火然;形翹翹如履刃。《儀》云:『若從來不行道,業
相無因而現。經云:「眾生如大富盲兒,雖有種
種寶物,而不得見。」今行道用功,垢除心淨,如
翳眼開明,如水澄鏡淨,眾像皆現,亦如日照
火珠,於火便出。』」


問:「諸法實相,無善惡相,云何有現耶?」


答:「雖無
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諸法無相
能示有相。行者行道,不念有相,不念無相。但
念念功成,其相自現。猶如盆水,處於密室;雖
無心分別,眾像自現。」


問:「相現之時,真偽何辨?云何分別,而取捨
耶?」


答:「若取,如取虛空;若捨,如捨虛空。」


問:「有人久修不證者,何耶?」


答:「經云:『眾生心如
鏡,鏡垢像不現。』」


問:「論云:『行道念佛與坐念,功德如何?』」


答:「譬
如逆水張帆,猶云得往;更若張帆順水,速疾
可知。坐念一口,尚乃八十億劫罪消;行念功
德,豈知其量?故偈云:『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
聲,事業常如此,西方佛自成。』若禮拜,則屈伏
無明,深投覺地,致敬之極,如樹倒山崩。《業報
[001-0964c]
差別經》云:『禮佛一拜,從其膝下至金剛際,一
塵一轉輪王位。獲十種功德:一者、得妙色身。
二、出言人信。三、處眾無畏。四、諸佛護念。五、具
大威儀。六、眾人親附。七、諸天愛敬。八、具大福
報。九、命終往生。十、速證涅槃。』三藏勒那云:『發
智清淨禮者,良由達佛境界,慧心明利,了知
法界本無有閡,由我無始順於凡俗,非有有
想,非閡閡想。今達自心虛通無閡,故行禮佛
隨心現量。禮於一佛,即禮一切佛;禮一切佛,
即是禮一佛。以佛法身,體用融通故。禮一拜
遍通法界;如是香華種種供養,例同於此。六
道四生,同作佛想。』文殊云:『心不生滅故,敬禮
無所觀。內行平等,外順修敬;內外冥合,名
平等禮。』《法華懺》云:『當禮拜時,雖不得能禮、所
禮,然影現法界,一一佛前,皆見自身禮拜。』略
引祖教,理事分明,不可滅佛意而毀金文,據
偏見而傷圓旨。」


問:「文殊云:『心同虛空故,敬禮無所觀;甚深修
多羅,不聞不受持。』如何執相稱禮佛?徇文云
誦經?違大士之誠言,失諸佛之深旨。」


答:「此雖
約理而述,且無事而不顯;從事而施,又無理
而不圓。理事相成,方顯斯旨。夫言『心同虛空
故,敬禮無所觀』者,此是破其能所之見。何者?
心同虛空,不見能禮;無有所觀,則無所禮。如
是禮時,非對一佛、二佛,心等太虛,身遍法界。
『不聞不受持』者,不聞,則無法義可觀;不受持,
則非文字可記。如是持經,有何間斷?亦是
說者無示,聽者無得。然雖約理,非為事外
之理;既不離事,即是理中之事。此乃正禮
[001-0965a]
時無禮;當持時不持。不可依語而不依義,而
興斷滅偏枯之見乎!」


問:「六念法門,十種觀相,雖稱助道;徇想緣塵,
瞥起乖真,何如淨念?」


答:「無念一法,眾行之宗;
微細俱亡,唯佛能淨。故經云:『三賢十聖住果
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況居凡地又在初心,
若無助道之門,正道無由獨顯。且六念之法,
能消魔幻,增進功德,扶策善根;十觀之門,善
離貪著,潛清濁念,密契真源。皆入道之要津,
盡修禪之妙軌。似杖有扶危之力;如船獲到
岸之功。力備功終,船杖俱捨。」


問:「《首楞嚴經》云:『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法
句經》云:『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倒。』何苦堅執
事相,局念拘身?奚不放曠縱橫,虛壞履道?」


答:「此破執情,非袪戒德。若見自持、他犯,起譏
毀心,戒為防非,因防增過,如斯之類,實為迷
倒。《淨名經》云:『非淨行、非垢行,是菩薩行。』故不
著持犯二邊,是真持戒。《大般若經》云:『持戒比
丘,不昇天堂;破戒比丘,不墮地獄。何以故?法
界中無持犯故。』此亦破著,了諸法空,事理雙
持,身心俱淨。又若論縱橫自在,唯佛一人持
淨戒,其餘皆名破戒者。帶習尚被境牽,現行
豈逃緣縛?三業難護,放逸根深。猶醉象無鉤,
癡猿得樹;奔波乍擁,生鳥被籠。若無定水、戒
香、慧炬,無由照寂。是以菩薩,稟戒為師,明遵
佛勅。雖行小罪,由壞大懼;謹潔無犯,輕重等
持;息世譏嫌,恐生疑謗。夫戒為萬善之基,出
必由戶,若無此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華嚴
經》云:『戒能開發菩提心,學是勤修功德地,於
[001-0965b]
戒及學常順行,一切如來所稱美。』《薩遮尼乾
子經》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癩野干身,何
況當得功德法身?』《月燈三昧經》云:『雖有色族
及多聞,若無戒智猶禽獸;雖處卑下少聞見,
能持淨戒名勝士。』《智論》云:『若人棄捨此戒,雖
山居苦行,食果服藥,與禽獸無異。若有雖處
高堂大殿,好衣美食,而能行此戒者,得生好
處,及得道果。又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怖畏
中,戒為守護;死闇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
中,戒為橋梁;死海水中,戒為大舡。』又如今
末代宗門中,學大乘人,多輕戒律;稱是執持
小行,失於戒急。所以《大涅槃經》佛臨涅槃時,
扶律談常,則乘戒俱急,故號此經,為贖常住
命之重寶。何以故?若無此教,但取口解脫,全
不修行,則乘戒俱失。故經云:『尸羅不清淨,三
昧不現前。』從定發慧,因事顯理;若闕三昧,慧
何由成?是知因戒得定,因定得慧,故云贖常
住命之重寶。何得滅佛壽命,壞正律儀?為和
合海內之死屍,作長者園中之毒樹。眾聖所
責,諸天所訶;善神不親,惡鬼削跡。居國王之
地,生作賊身;處閻羅之鄉,死為獄卒。諸有智
者,宜暫思焉。」


問:「空即罪性;業本真如。取相增瑕,如何懺悔?」


答:「若煩惱道,理遣合宜;苦業二道,須行事懺。
投身歸命,雨淚翹誠;感佛威加,善根頓發。
似池華,得日敷榮;若塵鏡,遇磨光耀。三障除
而十二緣滅,眾罪消而五陰舍空。《最勝王
經》云:『求一切智、淨智、不思議智、不動智、三藐
三菩提、正遍知者,亦應懺悔,滅除業障。何以
[001-0965c]
故?一切諸法,從因緣生故。』又經云:『前心起罪,
如雲覆空;後心滅罪,如炬破暗。』須知炬滅暗
生,要須常然懺炬。《彌勒所問本願經》云:『彌勒
大士,善權方便,安樂之行,得致無上正真之
道。晝夜六時,正衣束體,下膝著地,向於十方,
說此偈言:「我悔一切過,勸助眾道德;歸命禮
諸佛,令得無上慧。」』《大集經》云:『百年垢衣,可於
一日浣令鮮淨;如是百劫中所集諸不善業,
以佛法力故,善順思惟,可於一日一時盡能
消滅。』又經云:『然諸福中,懺悔為最。除大障
故,獲大善故。』論云:『菩薩懺悔,銜悲滿目。』況不
蒙大聖,立斯赦法,抱罪守死,長劫受殃。《婆沙
論》云:『若人於一時,對十方佛前,代為一切眾
生,修行五悔,其功德若有形量者,三千大千
世界著不盡。』《高僧傳》曇策於道場中行懺,見
七佛告曰:『汝罪已滅,於賢劫中號普明佛。』思
大禪師行方等懺,夢梵僧四十九人,命重受
戒,倍加精苦,了見三生。智者大師,於大蘇山
修法華懺,證旋陀羅尼辨。沙門道超於道場
中修懺,獨言笑曰:『無價寶珠,我今得矣。』東都
英法師講《華嚴經》,入善導道場,便遊三昧;悲
泣歎曰:『自恨多年虛費光陰,勞身心耳。』高
僧慧成,學窮三藏,被思大禪師訶曰:『君一生
學問,與吾炙手,猶未得暖,虛喪工夫。』示入觀
音道場,證解眾生語言三昧。經云:『晝夜六時
行上法者,如持七寶滿閻浮提,供養於佛,比
前功德出過其上。』經云:『不能生難遭之想。』今
生末世,但見遺形;理宜端肅,涕零寫淚,欷歔
咎躬。如入廟堂,不見嚴父。故思大禪師行《方
[001-0966a]
等》,而了見三生;高僧曇策入道場,而親蒙十
號;智者證旋陀羅尼辨;道超獲無價寶珠,
此皆投身懺門,歸命佛語,致茲玄感,頓躡聖
階。是以懺悔,劑至等覺,謂有一分無明,猶
如微烟,故須洗滌。又法身菩薩,尚勤懺悔,豈
況業繫之身,而無重垢?所以十八不共法中,
三業清淨,唯佛一人。南嶽大師云:『修六根懺,
名有相安樂行;直觀法空,名無相安樂行。妙
證之時,二行俱捨。』」


問:「結業即解脫真源,罪垢不住三際。何不了
無生而直滅,隨有作而勞功乎?」


答:「夫罪性無
體,業道從緣。不染而染,習垢非無;染而不
染,本來常淨。業性如是,去取尤難。一切眾生,
業通三世。真慧不發,被二障之所纏;妙定不
成,為五蓋之所覆。唯圓乘佛旨,須於淨處嚴
建道場,苦到懇誠,普代有情,勤行懺法。內則
唯憑自力;外則全仰佛加,遂得障盡智明,雲
開月朗。是以非內非外,能悔所懺俱空;而內
而外,性罪遮愆宛爾。故菩薩皆遵至教,說悔
先罪,而不說入過去。且登地入位,尚洗垢以
除瑕;毛道散心,却談虛而拱手!」


問:「《淨名經》云:『罪性不在內、外、中間。』豈是虛誑?
何堅不信,謗正法輪,執有所作罪根,實乃重
增其病。」


答:「佛語誠諦,理事分明;能拔深疑,善
開重惑。若深信者,一聞千悟,稱說而行。既蕩
前非,不形後過;步步觀照,念念無差。此乃宿
習輕微,善根深厚;乘戒俱急,理行相從。斯即
深達教門,堅持佛語,何須事懺,過自不生。如
若垢重障深,智荒德薄;但空念一切罪性,不
[001-0966b]
在內外中間,觀其三業現行,全沒根塵法內。
如說美食,終不充飢;似念藥方,焉能治病?若
令但求其語,而得罪消,則一切業繫之人,故
應易脫,何乃積劫生死,如旋火輪?以知業海
渺茫,非般若之舟罕渡;障山孤峻,匪金剛之
慧難傾。然後身心一如,理事雙運,方萎苦種,
永斷業繩。所以祖師云:『將虛空之心,合虛空
之理,亦無虛空之量,始得報不相酬。』又教云:
『淨意如空,此有二義:一者離虛妄取,如彼淨
空無有雲翳。二者觸境無滯,如彼淨空不生
障閡。』既廓心境,罪垢何生?若能如是,名為依
教,尚不見無罪,豈況有愆耶?又罪性本淨,是
體性淨;契理無緣,是方便淨。因方便淨,顯體
性淨;因體性淨,成方便淨。方便淨者,力行熏
治;體性淨者,一念圓照。本末相應,內外更資。
故須理事相扶,成其二淨;正助兼懺,證此一
心。設但念空言,實難違教;不信之謗,非此誰
耶?南山《四分鈔》:『問:「有人言:『罪不罪不可得,名
戒者』何耶?」』《鈔》答:『非謂邪見麁心言無罪也。若
深入諸法相,行空三昧,慧眼觀故,言罪不可
得。若肉眼所見,與牛羊無異。誦大乘語者,何
足據焉。』是以理觀苦諦,事行須扶。如風送船,
疾有所至;猶膏助火,轉益光明。豈同但保空
言,全無剋證;誑他陷己,果沒阿鼻;捨生受身,
神投業網。」


問:「唯心淨土,周遍十方。何得託質蓮臺,寄
形安養,而興取捨之念,豈達無生之門?欣厭
情生,何成平等?」


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如
來不思議境界經》云:『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
[001-0966c]
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
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
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故知:識心方生
唯心淨土,著境秖墮所緣境中。既明因果無
差,乃知心外無法。又平等之門,無生之旨,雖
即仰教生信,其乃力量未充,觀淺心浮,境
強習重;須生佛國,以仗勝緣,忍力易成,速行
菩薩道。《起信論》云:『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
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
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
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
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
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
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
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
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往
生論》云:『遊戲地獄門者,生彼國土,得無生忍
已,還入生死國,教化地獄,救苦眾生。以此因
緣,求生淨土。』《十疑論》云:『智者熾然求生淨土,
達生體不可得,即真無生,此謂心淨故即佛
土淨。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
即作無生解;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不達
此理,橫相是非,此是謗法邪見人也。』《群疑論》
問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觀眾生如第五大,
何得取著有相,捨此生彼?』答:『諸佛說法,不離
二諦。以真統俗,無俗不真;以俗會真,萬法宛
爾。經云:「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成就一切
法者,世諦諸法也;而離諸法者,第一義諦無
相也。又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常修
[001-0967a]
淨土行,教化諸群生。」汝但見說圓成實性,無
相之教,破遍計所執、畢竟空無之文;不信說
依他起性、因緣之教,即是不信因果之人,說
於諸法斷滅相者。』《摩訶衍》云:『菩薩不離諸佛
者,而作是言:「我於因地遇惡知識,誹謗般若
墮於惡道,經無量劫雖未得出,復於一時依
善知識,教行念佛三昧,其時即能併遣諸障,
方得解脫,有斯大益故,不願離佛。」』故《華嚴》偈
云:『寧於無量劫,具受一切苦;終不遠如來,不
覩自在力。』」


問:「一生習惡,積累因深;如何臨終,十念頓遣?」


答:「《那先經》云:『國王問那先沙門言:「人在世間,
作惡至百歲;臨終時念佛,死後得生佛國。我
不信是語。」那先言:「如持百枚大石置船上,因
船故不沒。人雖有本惡,一時念佛,不入泥犁
中。其小石沒者,如人作惡不知念佛,便入泥
犁中。」』又《智論》問云:『臨死時少許時心,云何能
勝終身行力?』答:『是心雖時頃少,而心力猛利。
如火如毒,雖少能作大事。是垂死時心,決
定勇健故,勝百歲行力,是後心名為大心;及
諸根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故
知善惡無定,因緣體空;跡有昇沈,事分優
劣。真金一兩,勝百兩之疊華;爝火微光,熱萬
仞之𧂐草。」


問:「心外無法,佛不去來;何有見佛及來迎之
事?」


答:「唯心念佛,以唯心觀,遍該萬法;既了境
唯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無非佛矣。《般舟三
昧經》云:『如人夢見七寶,親屬歡喜;覺已追念,
不知在何處。』如是念佛,此喻唯心所作。即有
[001-0967b]
而空,故無來去;又如幻非實,則心佛兩亡;而
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空有無閡,即無去來,
不妨普見;見即無見,常契中道。是以佛實不
來,心亦不去,感應道交,唯心自見。如造罪眾
生,感地獄相。《唯識論》云:『一切如地獄,同見獄
卒等,能為逼害事,故四義皆成。』四義者,如地
獄中亦有時定、處定、身不定、作用不定,皆是
唯識。罪人惡業心現,並無心外實銅狗、鐵蛇
等事;世間一切事法,亦復如是。然遮那佛土,
匪局東西,若正解了然,習累俱殄,理量雙備,
親證無生;既歷聖階,位居不退,即不厭生死
苦,六道化群生。如信心初具,忍力未圓,欲拯
沈淪,實難俱濟。無船救溺,翅弱高飛;臥沈
痾而欲離良醫,處襁褓而擬拋慈母;久遭沈
墜,必死無疑。但得陷己之虞,未有利他之
分。故《智論》云:『譬如嬰兒,若不近父母,或墮坑
落井,水火等難,乏乳而死。須常近父母,養育
長大,方能紹繼家業。』初心菩薩,多願生淨土,
親近諸佛,增長法身,方能繼佛家業,十方濟
運,有斯益故,多願往生。又按諸經云:『生安養
者,緣強地勝,福備壽長,蓮華化生,佛親迎
接,便登菩薩之位,頓生如來之家,永處跋致
之門,盡受菩提之記。身具光明妙相,跡踐寶
樹香臺;獻供十方,寧神三昧;觸耳常聞大乘
之法,差肩皆隣補處之人;念念虛玄,心心
靜慮;煩惱焰滅,愛欲泉枯。尚無惡趣之名,豈
有輪迴之事。』《安國鈔》云:『所言極樂者,有二十
四種樂:一、欄楯遮防樂。二、寶網羅空樂。三、樹
陰通衢樂。四、七寶浴池樂。五、八水澄漪樂。六、
[001-0967c]
下見金沙樂。七、階際光明樂。八、樓臺陵空樂。
九、四蓮華香樂。十、黃金為地樂。十一、八音常
奏樂。十二、晝夜雨華樂。十三、清晨策勵樂。十
四、嚴持妙華樂。十五、供養他方樂。十六、經行
本國樂。十七、眾鳥和鳴樂。十八、六時聞法樂。
十九、存念三寶樂。二十、無三惡道樂。二十一、
有佛變化樂。二十二、樹搖羅網樂。二十三、千
國同聲樂。二十四、聲聞發心樂。』《群疑論》云:『西
方淨土,有三十種益:一、受用清淨佛土益。二、
得大法樂益。三、親近佛壽益。四、遊歷十方供
佛益。五、於諸佛所聞授記益。六、福慧資糧疾
得圓滿益。七、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益。八、諸大
人等同集一會益。九、常無退轉益。十、無量行
願念念增進益。十一、鸚鵡舍利宣揚法音益。
十二、清風動樹如眾樂益。十三、摩尼水漩宣
說苦空益。十四、諸樂音聲奏眾妙音益。十
五、四十八願永絕三塗益。十六、真金身色益。
十七、形無醜陋益。十八、具足五通益。十九、
常住定聚益。二十、無諸不善益。二十一、壽命
長遠益。二十二、衣食自然益。二十三、唯受眾
樂益。二十四、三十二相益。二十五、無實女人
益。二十六、無有小乘益。二十七、離於八難益。
二十八、得三法忍益。二十九、身有常光益。三
十、得那羅延身益。』如上略述法利無邊,聖境
非虛,真談匪謬。何乃愛河浪底,沈溺無憂;火
宅焰中,焚燒不懼?密織癡網,淺智之刃莫能
揮;深種疑根,汎信之力焉能拔?遂即甘心伏
意,幸禍樂災。却非清淨之邦;顧戀恐畏之世。
燋蛾爛繭,自處餘殃;籠鳥鼎魚,翻稱快樂。
[001-0968a]
故知:佛力不如業力;邪因難趣正因。且未脫
業身,終縈三障;既不愛蓮臺化質,應須胎藏
稟形。若受肉身,全身是苦;既沈三界,寧免
輪迴?今於八苦之中,略標生死二苦:一、生苦
者:攬精血為體,處生熟藏中,四十二變而成
幻質;上壓穢食,下薰臭坑;飲冷若氷河,吞熱
如爐炭;宛轉迷悶,不可具言。及至生時,眾苦
無量。觸手墮地,如活剝牛皮;逼窄艱難,似生
脫龜殼;銜冤抱恨,擬害母身;纔觸熱風,苦緣
頓忘。嬰孩癡駭,水火橫亡;脫得成人,有營
身種。業田既熟,愛水頻滋;無明發生,苦芽增
長。膠粘七識,籠罩九居;如旋火輪,循環莫已。
二、死苦者:風刀解身,火大燒體;聲虛內顫,魄
悸魂驚。極苦併生,惡業頓現;千愁欝悒,萬怖
慞惶。乃至命謝氣終,寂然孤逝;幽途黯黯,冥
路茫茫。與昔冤酬,皎然相對;號天扣地,求脫
無門。隨業淺深,而歷諸趣:或倒生地獄,或陰
受鬼形。忍飢渴而長劫號咷,受罪苦而遍身
燋爛。未脫二十五有,善惡之業靡亡;追身受
報,未曾遺失。生死海闊,業道難窮。聲聞尚昧
出胎;菩薩猶昏隔陰。況具縛生死底下凡夫,
寧不被生苦所羈、死魔所繫?故《目連所問經》
云:『佛告目連:「譬如萬川長注,有浮草木,前不
顧後,後不顧前,都會大海。世間亦爾,雖有豪
貴富樂目在,悉不得免生老病死。秖由不信
佛經,後世為人,更深困劇,不能得生千佛
國土。是故我說,無量壽佛國土,易往易取,而
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六種邪道。我說
是人,名無眼人、名無耳人。」』《大集月藏經》云:『我
[001-0968b]
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得者。』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
可通入路。當知自行難圓,他力易就。如劣士
附輪王之勢,飛遊四天;凡質假仙藥之功,昇
騰三島。實為易行之道,疾得相應。慈旨叮嚀,
須銘肌骨。」


問:「龐居士云:『事上說佛國,此去十萬里;大海
渺無邊,動即黑風起。往者雖千萬,達者無
一二;忽遇本來人,不在因緣裡。』如何通會而
證往生?」


答:「若提宗考本,尚不說有佛有土,豈
言達之不達乎?所以天真自具,不涉因緣;匪
動絲毫,常冥真體。若約事論,故非一等。九品
往生,上下俱達。或遊化國,見佛應身;或生報
土,覩佛真體。或一夕而便登上地,或經劫而
方證小乘;或利根、鈍根;或定意、散意;或悟遲
速,根機不同;或華開早晚,時限有異。今古具
載,凡聖俱生;行相昭然,明證目驗。故釋迦世
尊親記文殊,當生阿彌陀佛土,位登初地。《大
經》云:『彌勒菩薩問佛:「未知此界有幾許不退
菩薩,得生彼國?」佛言:「此娑婆世界有六十七
億不退菩薩,皆得往生。」』智者大師,一生修西
方業;所行福智二嚴,悉皆回向。臨終令門人
唱起《十六觀》名,乃合掌讚云:『四十八願,莊嚴
淨土;香臺寶樹,易到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
悔者,尚乃往生;況戒、定、慧薰修行道力,終不
唐捐;佛梵音聲終不誑人。』《稱讚淨土經》云:『十
方恒河沙諸佛,出廣長舌相,遍覆大千,證得
往生。』豈虛搆哉?」


問:「《維摩經》云:『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
[001-0968c]
生于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
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
心眾生,謙下無閡;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
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
共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
不訟彼短。恒以一心,求諸功德。』如何劣行、微
善,而得往生?」


答:「理須具足,此屬大根。八法無
瑕,成就上品;如其中下,但具一法,決志無移,
亦得下品。」


問:「《觀經》明十六觀門,皆是攝心修定,觀佛相
好,諦了圓明,方階淨域。如何散心而能化往?」


答:「九品經文自有昇降,上下該攝,不出二心:
一、定心:如修定習觀,上品往生。二、專心:但念名
號,眾善資熏,迴向發願,得成末品。仍須一生
歸命,盡報精修。坐臥之間,常面西向。當行道
禮敬之際,念佛發願之時,懇苦翹誠,無諸異
念。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賊所追,水火所逼。
一心求救,願脫苦輪。速證無生,廣度含識;紹
隆三寶,誓報四恩。如斯志誠,必不虛棄。如或
言行不稱,信力輕微;無念念相續之心,有數
數間斷之意。恃此懈怠,臨終望生,但為業
障所遮,恐難值其善友;風火逼迫,正念不成。
何以故?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預因實,果
則不虛。聲和則響順,形直則影端故也。如要
臨終,十念成就,但預辦津梁,合集功德,迴向
此時,念念不虧,即無慮矣。夫善惡二輪、苦樂
二報,皆三業所造、四緣所生、六因所成、五果
所攝。若一念心,瞋恚邪淫,即地獄業;慳貪不
施,即餓鬼業;愚癡闇蔽,即畜生業;我慢貢
[001-0969a]
高,即修羅業;堅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
即天業;證悟人空,即聲聞業;知緣性離,即緣
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即佛業。
若心淨,即香臺寶樹,淨剎化生;心垢則丘陵
坑坎,穢土稟質。皆是等倫之果,能感增上之
緣。是以離自心源,更無別體。《維摩經》云:『欲得
淨土,但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又經云:
『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華嚴經》云:『譬
如心王寶,隨心見眾色;眾生心淨故,得見清
淨剎。』《大集經》云:『欲淨汝界,但淨汝心。』故知一
切歸心,萬法由我;欲得淨果,但行淨因。如水
性趣下,火性騰上,勢數如是,何足疑焉?」
萬善同歸集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