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41 僧寶正續傳-宋-祖琇 (master)



僧寶正續傳卷第三
隆興府沙門 祖琇 撰


龍門遠禪師



禪師諱清遠。生李氏。蜀之臨卭人。出家。十四具戒。甞
依毗尼師究其說。因讀法華經。至是法非思量分別
之所能解。持以問。講師莫能對。乃曰。義學名相。非所
以了生死大事。遂捐舊習。南游江淮間。遍歷叢席。聞
[003-0565b]
舒州太平演道者為宗師第一流。往造其室。演一見
深奇之。謂可以弘持法忍。壁立不少假。冀其深造。師
棲遲七年。未甞妄發一語。一日因撥火。忽有省。即說
偈曰。深深撥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由是洞徹超詣。
機辯峻捷。莫敢當鋒。衲子爭歸之。師益靜默自晦。不
自為得。隱居四面山大中庵。屬天下新崇寧寺。方擇
人以處。舒守王渙之迎師住持。未幾引去。會龍門虗
席。遂補焉。示眾曰。學道之士。有二種病。一騎驢覔驢。
二騎却驢了不肯下。且如騎却驢了更覔驢。可殺是
大病。龍門向道不要覔。靈利人。當下識得。除却覔底
病。狂心遂息。既識得驢了。騎却不肯下。此一病最難
醫。龍門向道不要騎。你便是驢。盡大地是箇驢。且作
麼生騎。你若騎。管取病不去。若不騎。十方世界廓落
地。此二病一時去。心下無事。名為道人。所以趙州問
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從此頓息馳求。
識得祖病佛病。無不透得。後來遍到諸方。莫有出其
右者。葢緣他識病。又曰。釋迦老子在什麼處。自云。作
麼。復云。達磨大師在什麼處。自云。只在且作麼生。說
箇只在底道理。也不妨難明。若於斯明得。始知正法
常住。禪僧家多分只道那舉處便是。你若身壞命終
時。若病說不得時。又作麼生。須是證入始得。不見。僧
問德山。從上諸聖。向甚麼處去。山云。作麼作麼。莫是
作麼便是諸聖麼。你諸人若不將言語會。便落他聲
響流布。縱饒不落聲響言句。便落他無言無說處。此
[003-0565c]
事實無。你意解卜度。若存一絲毫。便成趣向於巳疎
也。直饒你將玄機妙義去。合他決定合不著。若總不
思量。亦不可。須是親證始得。明見無疑。又曰。有般宗
師向人道。莫作計較道理。開口便沒交涉。與他不相
應。也去空劫巳前認取。都無言說。又有一般宗師向
人道。癡漢你這一段因何不會。先將自心做箇窠臼。
然後將心去取證。喚作釘樁了。繞樁走便恁麼。流傳
將去。便恁麼承當去。敲床竪拂用將去。喚作將心用
心。一似坐箇氣毬相似。有甚安樂處。又似蝦䗫努氣
相似。你恁麼見解。面前一似黑霧罩定了也。師居龍
門十有二年。道風大振。四方學者皆曰。吾必師龍門。
由是雲集座下。居無所容。師應機酬酢。未甞有勌色。
示曲折數篇。學者聚而編之。名曰心要。其略曰。不應
於無際中立分限。若立分限。是無際空乃自隨。所以
解空者無空想。若人以言語名狀心。終不得心。不以
言語名狀心。亦不得心。言語本是心名狀之故。不得
也。無言語本是心不名狀之故不得也。種種會當。皆
不與自心契。上祖曰。默契而巳為若此。又曰。道若為
達。但無妄念耳。若人知是妄念。作意止之者。見有妄
念故也。見有妄念作意觀照。令是正理亦見。有妄念
也。知妄元是道。乃無妄焉。故達道乃無所得也。又曰。
證者絕能所也。非別有玄理。在尋常日用處。如見色
時是證時。聞聲時是證時。飲水食粥時是證時。一一
絕能所。此非久習不假薰煉。葢見成之事。世人不識。
[003-0566a]
名曰流浪。故云唯證乃知難可測。又曰。學道者明知
有是事。何故不得旨而長疑。葢信未極。疑未深也。唯
深與極。若信與疑。真是事也。不解如此返照。遂迷亂。
不知由緒。困躓中途。能自返省。更無第二人也。既曰
此事。又豈更知耶。知是妄慮。此事則不失也。又曰。道不
止說與示而後顯。葢體自常露。說示者方便道用耳。
省悟者亦暫時岐路也。或因說而證。或因示而入。或
自覺觸以知歸。終無異事。別得至心源而止也。又曰。
人言悟了方修此。屬對治門。雖禪門亦許以正知見
治之。若論當人。即不須若是也。又曰。人不識問。遂依
來問而答。不知乃自問耳。欲答誰邪。人不識答。遂依
言起見。不知乃自答耳。何有旨趣邪。故曰。總是你好
看好看。又曰。從上來有二種方便。有真實方便。所謂
說無有間。有善巧方便。所謂妙應群機。若從真實方
便。得入不假思量。性自神解。求無有退。妙用河沙也。
若從善巧方便得入。得坐披衣。向後自看始得。未可
將為究竟。此二種方便。皆一法也。不可須臾有失。學
者思之。又曰。悟心見性。當如雪峰玄沙。履實踐真。當
如南泉趙州。今時學者。但以古人方便為禪道。不知
與古人同參也。十二時中。學道無頃刻弃捨。此人縱
未得入。念念巳是修行也。尋常說修行。不過三業六
根清淨禪門。更不必如是。何故禪定之門。念念與智
波羅蜜平等。一切處自無過患也。久久心地通明之
日。從前並得滿足。名一行三昧。今時人全無定力。復
[003-0566b]
不開智眼。所以機緣語句。只成諍論。生滅心行。夫禪
學不是小小。未用超佛越祖得了要超。亦不難也。政
和末。道行聞于朝。有旨移和州褒禪山。歲餘以疾辭。
時圜悟禪師住蔣山。與師友愛素善。因往依之。甞著
三自省察。叢林共高仰之。復以近世問話者。不知伸
問致疑咨請之意。後生相承。多用祝贊語。或奉在座
官員。或莊嚴修設檀信。俱無衲子氣味。師深惡之。誡
曰。夫問話者。激揚玄極。不在多進語。三兩轉足矣。貴
得生人信。不致流蕩取笑俗子。又曰。諸方老宿臨終
必留偈辭世。世可辭耶。且將安之。宣和二年冬至前
一日。飯食訖。整衣趺坐。合掌怡然而逝。春秋五十四。
坐四十夏。門人奉靈骨舍利。葬龍門之靈光塔。師風
儀秀異。操守嚴正。性淡泊寡言。笑動有規則。學者瞻
形儀而服膺。其為教。踈通廣大。剴切禪病中衲子之
心。至入室提綱。則絕蹊徑。離文字。亦不滯乎空荒漫
誕之說。其徒非大有契證。不妄許可。平居以道自任。
不從事於務。甞曰。長老端居丈室。傳道而巳。與士大
夫游。不為利屈。道合則忻然造之。不爾雖過門。或不
得見。君子以是高之。樞密鄧公洵武。奏錫命服佛眼
之號。左司陳公瓘見師法語。歎曰。諸佛心宗。眾生性
海。遠公涵泳深矣。與靈源禪師少友善。其趣尚施設
略相似焉。有三會廣語偈頌數萬言。行于世。


贊曰。圜悟佛眼同出東山之門。為臨濟十世孫。圜悟
固巳名葢天下。佛眼則精深醇粹。克荷正傳。殆與圜
[003-0566c]
悟連衡而並驅。學者疑其旋設異乎圜悟。或謂龍門
甞與靈源處。而漸習使然。嗚呼是何言之陋哉。葢甞
三復龍門之錄。觀其指示心法。辯如百丈黃蘗。作為
偈句。詞如汾陽雪竇。悟門超極。不愧雪峰玄妙。履踐
明驗。端如南泉趙州。真一代之大宗師也。彼以頰舌
為禪而欺世每生者。烏足與識龍門靈源相契者哉。
要其所以不為圜悟者。譬如韓柳文章。世之悅韓者
固多。然子厚非深識博雅之士。則不能窺其縕奧。此
所以萬世之下不凝並驅而為韓柳也。由是而觀。二
公之後。抑可見矣。


禾山方禪師



禪師名惠方。道號超宗。臨江龔氏子。出家禪居寺。年
十九試經得度。具戒。遍參知識。晚入黃龍。見死心禪
師。機緣有契。遂留執待。閱十有四年。于時死心高視
諸方。以壁立險絕為方便。學者莫可近傍。鮮有投其
機者。獨於廣眾中。稱師堪任正續。以最後大事𢌿託
之。師膺記莂。隱迹叢林。而聲價益高。宣和中。出世螺
川之隆慶。遷禾山。宗風大震。僧問。如何是一印印空。
答曰。想你摸索不著。問。如何是一印印水。師曰。湛湛
地。問。如何是一印印泥。師云。前後相應。問。如何是死
中活。答曰。照中有用。問。如何是活中死。答曰。用中有
照。問。如何是死中恒死。答曰。照用臨時。問如何是活
中恒活。師曰。平出。死心和尚忌日。僧問。死心每舉隻
履西歸意旨如何。師云。還見麼。進曰。即此見聞非見
[003-0567a]
聞。未審作麼生見。師曰。若非見聞。猶滯迹在。問。報德
慇懃。未審死心還赴也無。師云。言中有響。僧云。若然
者。頂門拶出金剛眼。照破凌霄千萬峰。師云。你且道
隻履西歸作麼生。進云。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師云。只
得一橛。乃曰。死心先師。每好舉隻履西歸話。問衲子。
且巴陵和尚。於得法師忌日。以三轉語為報。禾山今
日因行不妨掉臂。只以明隻履西歸話。用報先師之
德。況此話古今難明。諸方或謂之隱顯。或謂不可兩
箇。或謂唯此一事實。若也如是。殊未識祖師意旨。諸
人要見麼。濁中清清中濁。勿謂麒麟生隻角。西行東。
向路不差。大用頭頭如啐啄。莫莫玄要。靈機休卜度。
樞密徐公師川甞致三問。師各以偈答之。問曰。洞山
云。擬將心意學玄宗。大似西行却向東。十二時中動
轉施為。莫非是擬底心。到此作麼生別辨。答曰。擬將
心意學玄宗。妙用縱橫觸處涌。捩轉箇中關棙子。休
論南北與西東。問。維摩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
怖畏。或斷疑者。答曰。或有怖畏或斷疑。雙明一句絕
針錐。於斯切莫生忻猒。覿面還須眼似眉間。維摩經
云。眾生病故我病。即今他人病時。為什麼自巳却不
病。答曰。眾生病故維摩病。妙見全提越我人。既了病
源無箇事。何如出現宰官身。龍圖蔣公宣卿。亦從之
問道。師居禾山十年。遷豫章雲巖。建炎三年三月己
酉示寂。壽五十有七。臈三十八。火餘齒舌不燼。舍利
五色。塔于寺之南天臺。師皃清悴。而悟門超徹。踐履
[003-0567b]
高妙。圜悟禪師稱其縱談。雷震波駭。辨才出沒。電閃
星飛。而性理淵源。極為奧妙。真全才也。世以為礭論
云。


文殊道禪師



禪師諱心道。眉州丹稜徐氏子。出家。三十得度。游成
都從師。受唯識論。研覃者十年。自以為至。一日同門
者詰之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今目前森然。心識安
布。師茫然不知所對。盡弃所學去。而之襄陽。依谷隱
顯禪師參扣者又十年。亦自以為至。周流江淮間。抵
舒州太平。夜聽佛鑒懃禪師小參舉趙州庭栢話。至
覺鐵觜云先師無此語莫謗先師好。大疑之。又盡弃
其所學。專以禪寂為事。一夕料理前語。豁如夢覺。亟
趨丈室。懃望而可之。即分半座。命以法施來者。政和
二年。襄陽守游定夫以禮致師。開法天寧萬壽。遷大
別山。宣和初。徙鼎州文殊。會有詔。更釋氏名。上堂曰。
祖意西來事。今朝特地新。昔時比丘相。今作老君形。
鶴氅披銀褐。頭包蕉葉巾。林泉無事客。兩度受君恩。
所以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且道即今是什麼
時節。毗盧遮那頂戴花冠。為顯真中有俗。文殊老叟
身披鶴氅。且要俯循時儀。一人既爾。眾人亦然。大家
成立叢林。喜得群仙。聚會共酌。迷仙酎同。唱步虗詞。
或看靈寶度人經。或說長生不死樂。琴彈月下。指端
發太古之音。碁布軒前。妙著出神機之外。進一步便
到大羅天上。退一步却入九幽城中。且道不進不退
[003-0567c]
又作麼生。直饒羽化三清路。終是輪迴一幻身。越明
年。有旨復僧。上堂曰。不掛田衣著羽衣。老君形相頗
相宜。一年半內閑思想。大抵興衰各有時。我佛預讖。
法當有難。較量年代。適在此時。僧改俗形。佛更名字。
妄生邪解。𠜂削教乘。鐃鈸停音。鉢盂添足。賴我皇帝
陛下聖德欽明。不忘佛囑。邇乃特頒明詔。賜僧尼重
新削髮。實謂寒灰再焰。枯木重榮。不離俗形而作僧
形。不出魔界而入佛界。重鳴法皷。再整頺綱。迷仙酎
化為甘露瓊漿。步虗詞翻作還鄉曲子。放下銀木簡。
拈起尼師壇。昨朝稽首擎拳。今日和南問訊。只改舊
時相。不改舊時人。且道舊時人與今時人。是一是二。
良久云。春風也解嫌狼籍。吹盡當年道教灰。師於偈
頌。尤為精粹。衲子雅傳之。其趙州勘婆因緣頌曰。三
月春光上國游。祥雲瑞氣𤨏龍樓。親從宣德門前過。
更問行人覔汴州。疎山咸通巳前法身因緣頌曰。咸
通巳後咸通前。法身向上法身邊。一對枯樁門外立。
千古萬古摩青天。法身該一切。莫向淨瓶邊。若不同
牀睡。焉知被底穿。建炎三年春。頌臨濟入滅囑三聖
正法眼因緣。示其徒曰。正法眼藏瞎驢滅。臨濟何曾
有是說。今古時人皆忘傳。不信但看後三月。時逆賊
鍾相作難。其徒欲奉師南奔者。師曰。學道所以了生
死也。何死之避。以是春三月三日。遇害。壽七十有二。
臈四十二。塔于文殊之五髺峰。師之接物機用。得大
自在。雖老且病。退處東堂。有問道者。臥而與之言。曾
[003-0568a]
無勌色。三坐道場皆小剎。老屋數楹。僅芘風雨。土爐
紙帳。四壁蕭然。處之裕如也。其徒不過數十輩。然皆
一時祖室楝幹者。以故師之名稱焯焯。為佛鑑克家
子云。


法輪端禪師



禪師諱應端。南昌余氏子。依化度寺善月落髮為大
僧。初游廬山圓通。以般若夙熏。談禪袞袞。老衲多敬
異之。頗自以為至。及會宗叔僧智嶼者折困之。俾令
實參。繇是走歸宗。依真淨禪師。未幾真淨遷泐潭。而
羅漢小南禪師道價鼎盛。往從之。俄而南公化去。師
方銳意於道。遽失所從。聞老演大本靈源之道。欲見
之。而未能決。即炷臂香。禱于像前。誌三老之名而探
之。得靈源。時靈源首眾僧于雲居。於是造焉。傾心奉
事。雖咨參決擇無間。而義象纏心。未能脫洒。靈源甞
痛劄之。師必引援馬祖百丈機緣及華嚴宗旨為表
佐。靈源笑曰。馬祖百丈固錯矣。而華嚴宗旨與箇事
喜沒交涉。師憤欲他往。因造室請辭。比至門。方揭簾。
忽大悟。遍體汗下。靈源見而喜曰。是子識好惡矣。馬
祖百丈文殊普賢。幾被汝帶累也。自是投機契會。擊
節賞音。若合符契。迨死心禪師出世雲巖。靈源遣二
三子。往佐之。死心迅機逸辯。雷轟電掃。學者莫敢嬰
其鋒。師為侍者。每當機不少讓。至差別因緣洞下語
句。靡不迎刃而解。死心撫愛之。異乎等輩。及靈源出
世太平遷黃龍。師皆枉焉。去游京浙。歷講肆。學首楞
[003-0568b]
嚴法界觀圓覺肇論。尤䆳於金剛般若。崇寧中。省親
南昌。厥父素誦此經。而未喻其旨。因以精義。直注經
文之下。俾讀之易曉。學者爭傳之。目為金剛直解。死
心知之罵曰。我欲此子荷大法。今乃在三家村裏。說
義學邪。師聞而笑曰。以法報親。庸何傷乎。顯謨朱世
英守臨川。剏昭默堂將迎致靈源。靈源辭以疾。舉師
代行。朱亦雅聞師名。虗明水以遲其來。師廉知謝曰。
若以道相期則可。今爾乃世諦求我矣。請從此辭。世
英欽歎不巳。大觀中。洪師。范伯履請任雙嶺。師宵遁
他境。久之歸雲巖。首眾分座。以法施學者。政和末。大
師張司成請出世百丈嗣法靈源。僧問。如何是賓中
賓。師云。芒鞋竹杖走紅塵。問。如何是賓中主。師云。十
字街頭逢上祖。問。如何是主中賓。師云。御馬金鞭混
四民。問。如何是主中主。師云。金門誰敢擡眸覷。問。賓
主既蒙師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師云。昨夜霜風刮
地寒。老猿嶺上啼殘月。僧請益大隨劫火洞然因緣。
師以頌答曰。六合傾翻劈面來。暫披麻縷混塵埃。因
風吹火渾閑事。引得游人不肯回。壞不壞。隨不隨。徒
將聞見強針錐。太湖三萬六千頃。月在波心說向誰。
閱六年退居西庵。宣和中。樞密郭公三益帥豫章。與
徐公師川合謀。欲師促席論道。以觀音致請。師力辭。
至三返。不得巳。赴之。州人以二公之意。盛飾香輿鐃
皷。江津候迎。師聞之。即由間道。入據丈室。而人輿知
者。衲子翔集。至數千指。二公每過從。必以微言。相滯
[003-0568c]
彌日。稍遷上藍。建炎初。郭鎮長沙。再遷南嶽之法輪。
三年六月十一日。檀越至。陞座。食罷。會大眾茶。客退。
徐入方丈。令侍者徧告有眾。吾且遊矣。侍者承命。眾
未及至。師聳身趺坐。湛然而化。幻住六十有一。僧臈
四十二。師性和易。以慈攝物。不事邊幅。得樂說無礙
辯才。每患學者不善致問。必自激以啟疑。至會心處。
亹亹多忘𥨊食。不畜餘貲。寺任一𢌿執事者。每得人
則歲粗給。否則米鹽屢空。人或以是少之。師曰。我之
所任。佛祖任也。彼屑屑然錙銖是計。顧與流俗何異
哉。後二年。門弟子奉靈骨舍利。塔于百丈之大雄峰。


贊曰。昔張司成師豫章。命秀峰出世泐潭。草堂開法
黃龍。端公出世百丈。是三人葢一時眾中巉巉露頭
角者也。及司成歸見廟堂諸公。首言出補獲三大士
出世。或問。三大士謂誰。張以其名答之。厥後諸公求
外補。必以南州為請。葢欲面見所謂三大士者。故徐
郭二樞相。於百丈也睠睠如此。鳴呼賢者不出世。抑
可謂無賢哉。葢知賢而後為賢。吾道濱茲叔世。釋子
不勵行。外護不䘏賢。世與道交相喪矣。悲夫。


黃龍逢禪師



禪師名德逢。豫章靖安胡氏子。生而庵眉頴異。不為
童戲。不肯混俗。去依上籃晉禪師。十七得度。受滿分
戒。晉名重當世。學兼內外。師奉巾匜。頗領其要。辭之
泐潭。見乾禪師。參扣久之。游吳中歷講肆。博貫諸部。
宿師爭下之。甞竊歎曰。出家當究竟死生大事。奚空
[003-0569a]
言之滯哉。時靈源禪師出世龍舒。名壓叢林。趨往依
之。師恃慧辯。與之爭鋒。不少下。靈源曰。禪止於口吻
邪。師默而負墮。痛自韜晦。久之發明巳見。於是不動
神色。而鯤化鵬博。葢天匝地。靈源深可之。英聲藉藉。
著叢林間。及靈源遷席黃龍。師侍行。因與死心禪師
激昂游戲。死心稱之。以為類巳。其後楷禪師弘法東
都天寧。適師至。命居第一座。分席接衲。未幾楷得罪
投臨淄。臨淄守虗天寧以致師。楷亦以偈招之。略曰。
勿謂皇都留便住。也應飛錫向東來。將命者至。師宵
遁南歸。庵新吳山中。政和初。出世雲巖。唱靈源之道。
宗風盛行。六年有旨。移餘杭中天竺。以疾固辭。宣和
初。江西帥徐任道請居天寧。閱三年。尚書胡少汲遷
任黃龍。時黃龍自老南晦堂靈源死心三世授道。天
下目為法窟。師以曾孫繼席。叢林至今稱之。以為能
世其家者。僧問。人天普集。龍象交參。學人上來請師
說法。師曰。枯木無橫枝。鳥來難措足。進云。一音纔剖
人皆委。五湖衲子盡沾恩。師云。一句截流。萬機𥨊削。
進云。錦上添花即不問。毛吞巨海事如何。師云。闍黎
在裏許。進云。信手拈來總是禪。鐵牛路破趙州關。師
云。且緩緩。進云。古德道。二破不成一。一法鎮長存。如
何二破不成一。師云。逢上座到這裏却不知。進云。如
何一法鎮長存。師云。三世諸佛舌上生草。進云。承聞
和尚親見靈源。是否。師云。誰向你道。進云。且道靈源
鼻孔重多少。師云。也知你摸索不着。進云。六六三十
[003-0569b]
六。碧眼胡僧數不足。便禮拜。師云。何不早恁麼。法輪
實禪師圓寂。師上堂曰。緬想當年皖水濵。師門同叩
幾經春。分燈各副全提令。荷眾俱為第一人。寶月俄
驚収慧焰。曇花何處現迷津。遙知白塔藏雲際。千古
遺蹤孰與隣。大眾。起滅全身。去來何有。切忌情中作
解。須知淨地無塵。諸人還識法輪禪師麼。竪起拂子
云。八字眉分新月樣。霜髯白髮徤精神。實葢南昌人。
於靈源之道。最先悟入。生平苦節力道。叢林以頭陀
名之。六年有詔。移東都報恩。皇叔祖仲榮奏賜命服
通照師名。晴康建元。乞身南歸。樞密郭公三益帥長
沙。請居開福。久之得風痺病。益猒紛華。遷小廬山。時
兵戈䆮擾。師瑟縮以病臥。建炎四年十月己卯。力疾
說偈辭眾。囑以火餘。藏本山之海倉塔。言訖而逝。春
秋五十有八。臈四十有一。師嚴重有威。以弘法為巳
任。所至叢林勃興。臨事剛決。不少假。雖常所疑密者。
亦敬憚之。深達教乘。而提綱訓徒。未甞及經論一字。
特以孤峻門庭。期學者悟徹而後巳。初在黃龍。入死
心室。靈源以諸子優劣為問。死心曰。前逢後才。才即
佛心。晚乃震耀。師則早負英望。靈源實倚之。興黃龍
宗旨。不幸疾病而早世云。


僧寶正續傳卷三
[003-056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