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07 建中靖國續燈錄-宋-惟白 (master)



No. 1556-A


御製建中靖國續燈錄序   〔宋刻〕


昔釋迦如來之出世也。受燃燈之記。生淨飯之家。分
手指乎天地。而真機巳露。遊門觀於生死。而幼緣頓
寂。及手倡道鷄園。騰芳鷲嶺。無邊剎境遂現一毫之
端。大千經卷畢出微塵之裏。西被竺土。東流震旦。編
葉而書。則一時聖教雖傳於慶喜。持花而笑。則正法
眼藏巳付於飲光。


自達磨西來。寔為初祖。其傳二.三.
四.五。而至於曹溪。於是双林之道逾光。一滴之流浸
廣。自南嶽.清原而下。分為五宗。各擅家風。應機詶對。
雖建立不同。而會歸則一。莫不箭鋒相拄。鞭影齊施。
接物利生。啟悟多矣。源派演迆。枝葉扶踈。而雲門.臨
濟二宗。遂獨盛於天下。


朕膺
天寶命。紹 國大統。恭惟
藝祖闢度門於緜寓。
太宗闡秘義於敷天。
章聖傳燈於景德。
永昭廣燈於天聖。皆宏暢真風。恊助
神化。以成無為之治者也。於皇
[001-0641a]
神考。尤鄉空宗。元豐三年。詔於大相國寺。創二禪剎。
闢惠林於東序。建智海於右廡。逮壬戌之歲。以今歲
國大長公主及集慶軍節度觀察留後駙馬都尉張
敦禮之請。復建法雲禪寺於國之南。於是祖席輝光。
叢林鼎盛。天下之襲方袍。慕禪悅者。雲集於上都矣。


今敦禮以其寺住持僧佛國禪師惟白所集建中靖
國續燈錄三十卷來上。且以序文為請。惟白探最上
乘。了第一義。屢入中禁。三登高座。宣揚妙旨。良愜至
懷。昔能仁說法華經。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
千世界。而彌勒發問。文殊決疑。以謂日月燈明佛。本
光瑞如此。持是經者。妙光法師。得其證者。普明如來。
今續燈之名。蓋燈燈相續。光光涉入。義有在於是矣。


噫。圓澄覺海。本含褁於十方。生滅空漚。遂沉淪於三
有。因明立所。由塵發知。織妄相成。轉入諸趣。良可悲
也。若迴光內照。發真歸元。則是錄也。直指性宗。單傳
心印。可得於眉睫。可薦於言前。舉手而擎妙喜之世
界。彈指以現莊嚴之樓閣。神通運用。真不可得而思
議哉。嘉與有眾。締此勝緣。俱離迷津。偕之覺路。斯朕
之志巳。建中靖國元年八月十五日賜序。


[001-0641b] No. 1556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第一
東京法雲禪寺住持傳法佛國禪師惟白集


正宗門



爾時世尊。種智圓成。熏修示迹。悲深願廣。應現受生。
性潔霜花。心馳雪嶺。逾城午夜。習想六年。沐尼連河。
詣菩提樹。陞金剛座。敷吉祥茅。諸定遍修。明星現悟。
頓成正覺。等念含生。四十九年。三乘顯著。拈花普示。
微笑初傳。對大眾前印正法眼。囑行教外。別付上根。
蓮目普觀。華偈親說。


「 法本法無法
 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
 法法何曾法」



爾時摩訶迦葉尊者。分坐傳衣。因花悟道。巖間石室。
演法度生。世尊示滅。結集聖教。斥出阿難。未盡諸漏。
畢鉢巖前。磐陀石上。坐至中夜。便證道果。即現神通。
透石而入。於是迦葉付正法眼。而說偈言。


「 法法本來法
 無法無非法
 何於一法中
 有法有不法」



爾時阿難尊者。坐石悟道。結集聖言。一唱我聞。三疑
頓息。大事既辦。將求宗嗣。詣常水河。化為金地。集諸
聖眾。顧得道弟子商那和修。付正法眼。而說偈言。


「 本來付有法
 付了言無法
[001-0641c]
 各各須自悟
 悟了無無法」



爾時商那和修尊者。著自然衣。而為示生。作大商主。
忽悟無常。聞佛入滅。投阿難出家而證道果。


一日。見
長者子優婆毱多而問曰。汝年幾耶。


毱多曰。我年十
七。


師曰。汝身十七。汝性十七。


毱多視師。問曰。師髮白
耶。心白耶。


和修曰。我但髮白。非心白耳。


毱多曰。我身
十七。非性十七。


和修遂與授戒。傳正法眼藏。而說偈
言。


「 非法亦非心
 無心亦無法
 說是心法時
 是法非心法」



爾時優婆毱多尊者。十七出家。二十證果。廣度有情。
籌盈石室。


有長者子。名曰香象。投師出家。師乃問曰。
汝身出家。汝心出家。


答曰。我所出家。非為身心。


師曰。
不為身心。復誰出家。


答曰。夫出家者。無我我故。心不
生滅。心不生滅。即是常道。既是常故。諸佛亦常。本來
心相。其體亦然。


師曰。汝今大悟。心自明了。豁然頓證。
易名提多迦。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心自本來心
 本心非有法
 有法本有心
 非心非本法」



爾時提多迦尊者。金日出照。甘泉泛涌。應瑞而生。實
亦希有。出家得道。傳法度人。


有彌遮迦尊者。見師慈
相。便省夙因。棄本仙術而求聖果。殷懃問曰。我於仙
道。更無進趣。唯守虗靜。不達至理。


師曰。佛言。修仙敬
學小道似繩牽。汝可自知之。若棄小流。頓歸佛法大
[001-0642a]
海。便證無生。


彌遮迦聞語。頓證妙道。即付正法眼藏。
而說偈言。


「 通達本法心
 無法無非法
 悟了同未悟
 無心亦無法」



爾時彌遮迦尊者。棄仙投佛。出家悟道。行化北天。祥
雲現相。


有婆須蜜多者。身體嚴淨。手執酒器。而問師
曰。何方而來。欲往何所。


師曰。從自心來。欲往無處。


曰。
識我手中物否。


師曰。此是觸器而負淨者。


曰。還識我
否。


師曰。我即不識。識即非我。汝當稱名。吾即知矣。


曰。
姓頗羅墮。名婆須蜜。


師曰。佛記於汝。當紹禪祖。


即捨
酒器。頓悟夙因。出家受具。深入覺道。彌遮迦付正法
眼藏。而說偈言。


「 無心無可得
 說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
 始解心心法」



爾時婆須蜜多尊者。自省夙緣。置器出家。遊行諸國。
廣作佛事。


有佛陀難提曰。我今欲與尊者諸義。


師曰。
義即不論。論即不義。若擬論義。終非義論。


難提即自
悟心。便即敬伏。求師出家。願可濟度。師知傳法時至。
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心同虗空界
 示等虗空法
 證得虗空時
 無是無非法」



爾時佛陀難提尊者。頂有肉珠。光明瑩徹。智慧淵冲。
辯捷無礙。


有伏䭾蜜多而問曰。父母非我親。誰是最
親者。諸佛非我道。誰是最道者。


師曰。汝言與心親。父
[001-0642b]
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
汝不相似。欲識汝本心。非合亦非離。


伏䭾聞是妙偈。
頓入佛道。五體投地。深自慶躍。即與剃度。付正法眼
藏。而說偈言。


「 虗空無內外
 心外亦如此
 若了虗空故
 是達真如理」



爾時伏䭾蜜多尊者。生五十年。唯坐一床。口不曾言。
足不履地。聞偈得道。傳法利人。


有難生者。求師出家。
即與剃度。羯磨之際。祥光上燭。仍感舍利。顯為瑞應。
長坐不臥。習常精進。通達法性。便證道果。付正法眼
藏。而說偈言。


「 真理本無名
 因名顯真理
 受得真實法
 非真亦非偽」



爾時脇尊者。處胎六十年。神珠夢應。而遂誕生。滿室
光明。非謂凡兆。既得道果。利物為先。至一林中。地變
金色。


有富那夜奢至師前合掌而立。師問曰。汝從何
來。


答曰。我心非往。


問曰。汝何處住。


答曰。我心非止。



曰。汝不定耶。


答曰。諸佛亦然。


問曰。汝非諸佛。


答曰。諸
佛亦非。


師知是法器。傳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真體自然真
 因真說有理
 領得真真法
 無行亦無止」



爾時富那夜奢尊者。心明博達。性無所求。遇脇尊者
得法。化導游行。


有馬鳴大士問曰。我欲識佛。何者即
是。


師曰。汝欲識佛。不識者是。


曰。佛既不識。焉知是乎。
[001-0642c]


師曰。汝既不識。焉知不是。


曰。此是鋸義。


師曰。彼是木
義。曰。鋸義者何。


曰。與汝平出。曰。木義者何。


師曰。汝被
我解。


馬鳴豁然開悟。因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迷故如隱顯
 明暗不相離
 今付隱顯法
 非一亦非二」



爾時馬鳴尊者。以有作無作諸功德勝。聞木義得法。
轉妙法輪。


有大魔王與師捔力。即現本身。禮拜悔過。


師曰。汝名誰耶。


答曰。我名迦毗摩羅。


師曰。盡汝神力。
變化若何。


曰。我化大海。不足為難。


師曰。汝化性海得
否。


答曰。何謂性海。我未曾知。


師曰。性海者。山河大地。
皆依建立。三昧六通。由茲發現。


迦毗摩羅聞言。忽然
悟入性海。遂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隱顯即本法
 明暗元不二
 今付了悟法
 非取亦非離」



爾時迦毗摩羅尊者。本習外道。歸心佛乘。游西印土。


至一深山。有龍樹尊者出迎。問曰。深山孤寂。龍蟒所
居。大德至聖。何枉神足。


師曰。我非至聖。來訪賢者。



樹默念曰。此師得決定性明道眼否。是大聖繼真乘
否。


師曰。汝雖心語。吾巳意知。伹辦出家。何慮不聖。



樹聞巳。悔謝。即與度脫。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非隱非顯法
 說是真實際
 悟此隱顯法
 非愚亦非智」



爾時龍樹尊者。具大智見。無所不通。弘闡宗教。古今
希有。


一日。提婆相訪。師令侍者將滿鉢水示之。提婆
[001-0643a]
投一針。欣然契會師意。即延語道。又現圓月相示之。
復契妙旨。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為明隱顯法
 方說解脫理
 於法心不證
 無瞋亦無喜」



爾時迦那提婆尊者。幼而博識。才辯縱橫。遐邇名播。
諸國所推。自顧胸懷。殊無所愧。投針契道。廣利群生。


有羅睺羅多者。以木耳因緣問師。師以頌示之。感悟
前因。投師出家。即證道果。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本對傳法人
 為說解脫理
 於法實無證
 無終亦無始」



爾時羅睺羅多尊者。出家傳法。隨處利生。至室羅筏
城金水河上。


有僧伽難提安然入定。伺候七日。方從
定起。師問曰。汝身定耶。心定耶。


曰。身心俱定。


師曰。身
心俱定。何有出入。


曰。雖有出入。不失定相。


師曰。既不
失定相。何物動靜。


曰。動靜非物。物非動靜。


師曰。此義
不然。


往反徵問。詞折義屈。心意豁然。稽首歸依。頓領
玄旨。因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於法實無證
 不取亦不離
 法非有無相
 內外云何起」



爾時僧伽難提尊者。寶莊嚴王子也。生而能言。常讚
佛事。令毋信向。後習禪定。繼祖時至。遂傳心印。廣化
眾生。


有一童子手持寶鏡。投師出家。俾為給侍。因風
吹殿上銅鈴響。師問曰。風鳴耶。鈴鳴耶。


曰。非風鈴鳴。
我心鳴耳。


師曰。心復誰乎。


曰。俱寂靜故。


師曰。善哉。善
[001-0643b]
哉。真達佛理。遂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心地本無生
 因地從緣起
 緣種不相妨
 華果亦復爾」



爾時伽耶舍多尊者。持鏡出家。聞鈴證道。遂游諸國。
觀氣求嗣。


有鳩摩羅多見而問曰。師是何人。


師曰。我
佛弟子。羅多聞語。神識悚然。却復還家。閉于門戶。



即徐至扣門。羅多應曰。此舍無人。


師曰。道無者誰。



多忽悟必是智人。開門禮敬。辨狗驗金。遂得道果。付
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有種有心地
 因緣能發萠
 於緣不相礙
 當生生不生」



爾時鳩摩羅多尊者。為自在天。聞法利根。繼祖時至。
降生人間。驗金得果。濟度群品。


有闍夜多問曰。我家
信佛。常縈疾苦。隣舍旃陀。所作如意。彼何幸。而我何
辜。


師曰。何足疑乎。且善惡報應。有三世焉。見仁夭暴
壽。逆吉義凶。便亡因喪果。虗招罪咎。殊不知影響相
應。毫𨤲靡忒。經百千劫。亦不磨滅。


闍夜多聞語。頓釋
所疑。深悟業理。志求出家。於寶塔前剃髮授戒。佛放
光明。即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性上本無生
 為對求人說
 於法既無得
 何懷決不決」



爾時闍夜多尊者。智慧淵沖。化導無量。羅閱城中廣
興佛事。


有婆修盤頭。常一食不臥。六時禮誦。師見而
問曰。汝如此精進。與道遠矣。設經塵劫。皆虗妄本。


曰。
[001-0643c]
師蘊何德而譏於我。


師曰。我不求道。亦不顛倒。我不
禮佛。亦不輕慢。我不長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
雜食。我不知足。亦不貪欲。心無所希。故名曰道。


婆修
聞師示誨。發無漏智。敘陳夙因。傳正法眼藏。而說偈
言。


「 言下合無生
 同於法界性
 若能如此解
 通達事理竟」



爾時婆修盤頭尊者。在胎遇記。必為世燈。生長苦行。
而獲道果。遊行至那提國。國王子摩拏羅投師出家。
得大神力。頓悟心宗。當紹祖位。傳正法眼藏。而說偈
言。


「 泡幻同無礙
 如何不了悟
 達法在其中
 非今亦非古」



爾時摩拏羅尊者。捨王宮樂。出家證道。信香為瑞。往
月氏國。


有鶴勒那問。龍子何聰。鶴眾何感。


師論其夙
因。心即開悟。


又復問曰。我今當修何業。令鶴眾轉得
人身。


師曰。佛有無上法寶。展轉相傳。我今付囑。汝宜
信受。無令斷絕。廣度有情。


鶴眾因此而得解脫。付正
法眼藏。而說偈言。


「 心隨萬境轉
 轉處實難幽
 隨流認得性
 無喜亦無憂」



爾時鶴勒那尊者。生時天花散綵。金錢布地。収養王
宮。廣現神變。後出家傳法。隨處指迷。


有師子比丘問
曰。我欲求道。當何用心。


師曰。汝若求道。無所用心。



[001-0644a]
子曰。既無用心。誰作佛事。


師曰。若有用心。即非功德。
若無用心。即是佛事。


師子聞說。心即開悟。付正法眼
藏。而說偈言。


「 認得心性時
 可說不思議
 了了無可得
 得時不說知」



爾時師子尊者。問道傳法。開誘五眾。名聞遐邇。人天
欽服。


有長者携一子。拳一手而禮拜。師問曰。可還我
珠。其子即開子献珠。眾皆驚異。


師具說前因。即度出
家。名婆舍斯多。師將還夙債。預付正法眼藏。而說偈
言。


「 正說知見時
 知見俱是心
 當心即知見
 知見即于今」



爾時婆舍斯多尊者。母夢神劍。即覺有孕。既誕。遇師
子尊者。顯發夙因。密傳心印。至南天竺國。摧伏外道。


國王太子不如蜜多投師出家。師問曰。汝欲出家。當
為何事。


太子曰。我今出家。不為其事。


師曰。不為其事。
因何出家。


太子曰。我所出家。即為佛事。


師曰。若為佛
事。當何所作。


太子曰。無所作者。即真佛事。


師嘆曰。太
子智慧天至。必諸聖降迹。即與授具。大地震動。靈異
頗多。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聖人說知見
 當境無是非
 我今悟真性
 無道亦無理」



爾時不如蜜多尊者。捨太子位。投尊者出家。傳法利
生。至東印土。


有婆羅門子街巷游行無定。師問曰。汝
[001-0644b]
行何急。


答曰。師行何緩。


師曰。汝今何姓。


答曰。與師同
姓。


師曰。汝憶前事否。


答曰。我念遠劫與師同居。


師曰。
共為何事。


答曰。師演摩訶般若。我轉甚深修多羅。



曰。今日所談。深契夙因。


即度出家。名般若多羅。付正
法眼藏。而說偈言。


「 真性心地藏
 無頭亦無尾
 應緣而化物
 方便呼為智」



爾時般若多羅尊者。既得法巳。行化南印。國玉太子
共所欽敬。


因以寶珠為施。師復示問。各陳所見。唯菩
提多羅曰。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中。法寶為上。
此是世光。未足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
未足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為上。此是世珠。未定為上。
於諸珠中。心珠為上。師有其道。其寶即現。


師復問曰。
於諸物中。何物為相。


答曰。於諸物中。不起無相。


師曰。
於諸物中。何物最高。


答曰。於諸物中。人我最高。


師曰。
於諸物中。何物最大。


答曰。於諸物中。法性最大。


既見
問答精妙。即與落髮。感白日月現。地三震動。便證聖
果。付正法眼藏。而說而偈言。


「 心地生諸種
 因事復因理
 果滿菩提圓
 花開世界起」



爾時唐土初祖菩提達磨尊者。南天竺國王第三太
子也。施珠辨義。發明心地。於諸法性。頓得通量。傳法
時至。遠來此土。梁帝不契。面壁少林。


有神光法師。立
雪斷臂。堅求諸佛要道。師為易名慧可。一日。問曰。諸
[001-0644c]
佛法印。可得聞乎。


師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


可曰。乞
師安心。


師曰。將心來。與汝安。


可曰。覓心不可得。


師曰。
與汝安心竟。師又誨曰。汝可內息諸慮。外息諸緣。



忽頓證而告曰。弟子巳息諸緣。


師曰。莫落空否。


可曰。
不落空。


師曰。以何所證。言不落空。


可曰。明明了了。無
覺無知。


師曰。如是。如是。


師將歸西天。示門人曰。汝等
各陳所見。吾欲付西天衣鉢。以為表證。


道副曰。如我
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


師曰。汝得吾皮。


尼總持曰。如我所見。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
再見。


師曰。汝得吾肉。


道育曰。如我所見。四大本空。五
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師曰。汝得吾骨。


慧可最後禮三
拜。依位而立。師曰。汝得吾髓。遂付正法眼藏。而說偈
言。


「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爾時二祖惠可正宗普覺禪師。立雪斷臂。傳鉢授衣。
繼闡玄風。愽求法嗣。


有一居士。聿來說禮。問曰。弟子
久纏風恙。乞師懺罪。


師曰。將罪來。與汝懺。


居士良久
曰。覔罪性不可得。


師曰。與汝懺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居曰。今日巳知是僧。未審何名佛法。


師曰。是心是佛。
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


居士曰。弟子始知罪
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無二也。


師深器之。曰。汝是吾寶也。宜名僧璨。即與落髮。付正
法眼藏。而說偈言。
[001-0645a]


「 本來緣有地
 因地種花生
 本來無有種
 花亦不曾生」



爾時三祖僧璨鏡智禪師。懺罪得道。落髮傳衣。任緣
利人。居無常處。


有沙彌道信見師。問曰。乞與解脫法
門。


師曰。誰縛汝。


答曰。無人縛。


師曰。既無人縛。何求解
脫。


信於言下大悟。侍奉九載。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花種雖因地
 從地種花生
 若無人下種
 花地盡無生」



爾時四祖道信大醫禪師。生而超異。頓悟空宗。入解
脫門。宛如夙習。既續祖風。將求嗣法。


於黃梅路上見
一小兒。骨相奇秀。異乎常童。師見問曰。汝何姓。


答曰。
姓即有。不是常姓。


師曰。是何姓。


答曰。是佛性。


師曰。汝
無佛性。


答曰。佛性空故。所以言無。


師識其法器。俾為
侍者。後付正法眼藏。而說偈言。


「 花種有生性
 因地花生生
 大緣與性合
 當生生不生」



爾時五祖弘忍大滿禪師。童兒得道。乃栽松道者後
身。居黃梅東山。大振玄風。


有盧居士遠來。師曰。汝什
麼處來。


答曰。嶺南來。


師曰。來作什麼。


答曰。來求作佛。


師曰。汝嶺南人無佛性。


答曰。人有南北。佛性豈有南
北。


師叱曰。着槽廠去。


即入碓坊。服勞杵臼。腰間墜石。
晝夜不息。傳衣時至。遂命入室。乃謂曰。諸佛出世。為
一大事。無上妙法。真實圓明。今付於汝。汝善護持。無
令斷絕。而說偈言。
[001-0645b]


「 有情本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



爾時六祖慧能大鑑禪師。賣樵聞經。頓悟心印。遠至
黃梅。求其密證。遂傳衣鉢。隱于懷集。因辨風幡。發揚
大事。道俗皈依。龍天瞻仰。演無上乘。度無量眾。當機
開悟。密契潛符。猶如時雨。普潤一切。


將欲歸真。遂告
眾曰。汝等信根純熟。決定無疑。衣鉢不傳。各任大事。
依吾行者。定證聖果。普告大眾。而說偈言。


「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萌
 頓悟花情巳
 菩提果自成」



南嶽壞讓禪師



師到曹溪。祖師問曰。從什麼處來。



曰。從嵩山安國師處來。


祖曰。什麼物與麼來。


師八年
後。一日忽省。而告祖師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祖曰。還
假修證否。


師曰。修證即不無。只是不污染。


祖曰。只遮
不污染。諸佛所護念。汝今如是。吾亦如是。西天二十
八祖亦如是。唐土六祖亦如是。般若多羅讖汝足下
出一馬駒子。蹈殺天下人去在。汝善護持。


後居南嶽。
傳正法眼。


廬陵清原山行思禪師



師到曹溪。參禮祖師。問曰。當
何所務即得不落堦級。


祖師曰。汝曾作什麼來。


師曰。
聖諦亦不為。


祖曰。落何堦級。


師曰。聖諦尚不為。何堦
級之有。


祖曰。如是。如是。汝善護持。


曹溪學眾雖多。師
居第一。後歸清原山弘揚此事。傳正法眼。


江西道一馬大師



在菴中坐次。讓和尚問曰。在遮裏
[001-0645c]
作什麼。


師曰。坐禪。


讓曰。坐禪圖什麼。


師曰。圓作佛。



有間取甎於庵前磨。師曰。磨甎作什麼。


讓曰。磨甎作
鏡。


師曰。磨甎豈得成鏡。


讓曰。磨甎既不成鏡。汝坐禪
豈得成佛。


師悚然起立。問曰。如何即是。


讓曰。汝若坐
禪。禪非坐臥。汝若坐佛。佛非定相。譬人駕車。車若不
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


師忽頓悟。侍奉十年。日益微
奧。後在江西。隨處傳正法眼。


南岳石頭希遷禪師



投六祖落髮。稟旨尋思三年。方
悟其意。逕往清原。思和尚問曰。子什麼處來。


師曰。曹
溪來。


思曰。汝到曹溪得箇什麼。


師曰。未到曹溪亦不
曾失。


思曰。若恁麼。何用到曹溪。


師曰。若不到曹溪。爭
知不失。


思曰。象角雖多。一麟足矣。


後居南岳。傳正法
眼。


洪州百丈懷海大智禪師



一日。隨馬大師遊田中。見
野鴨子。大師問。是什麼。


師云。野鴨子。


少須。鴨子飛去。
大師云。什麼處去也。


師云。飛過去也。大師扭師鼻。師
作忍痛聲。


大師云。又道飛過去。師因有省。


後住百丈。
傳正法眼。


澧州天皇道悟禪師



初參徑山國一禪師。次至馬大
師宗席。皆契心要。後到石頭。問曰。離却定慧。以何法
示人。


石頭曰。我遮裏無奴婢。離箇什麼。


師曰。如何明
得。


石頭曰。汝撮得虗空麼。


師曰。恁麼即不從今日去
也。


石頭曰。汝早晚從那邊來。


師曰。道悟不是那邊人。


石頭曰。我巳知汝來處。


師曰。何以贓誣於人。


石頭曰。
[001-0646a]
汝身見在。


師曰。雖然如此。畢竟如何示於後人。


石頭
曰。誰是後人。師從茲頓悟。


後住天皇。傳正法眼。


筠州黃蘗希運禪師



初參百丈。問曰。師參馬祖。有何
因緣。


百丈舉再參因緣。師不覺吐舌。百丈云。作什麼。


師云。今日因師見馬大師大機之用。


百丈云。子巳後
莫承嗣馬大師麼。


師云。我不識馬大師。我若嗣他。恐
喪我兒孫。


百丈曰。如是。如是。


後師資機感非一。住黃
蘗山。傳正法眼。


澧州龍潭崇信禪師



一日。問天皇和尚曰。弟子久事
於師。未蒙指示。


天皇曰。每日無不指示。


師曰。什麼處
是指示。


天皇曰。汝擎茶來。吾為汝受。汝若和南。吾便
起手。師因開悟。


後住龍潭。傳正法眼。


鎮府臨濟義玄禪師



初參黃檗。問佛法的的大意。三
度發問。黃蘗打六十拄杖。


至大愚。舉此因緣。愚云。黃
蘗得恁麼老婆心。師忽頓悟。便歸侍奉黃蘗。


後往河
北闡化。傳正法眼。


鼎州德山宣鑑禪師



侍立龍潭。夜深下去。既黑。龍潭
點紙燭與師。師纔接。潭即吹滅。師忽大悟。作禮。


龍潭
曰。子見什麼道理。


師曰。從今日巳去。不疑天下老和
尚舌頭。


龍潭次辰示眾曰。可中有箇漢。牙如利劍。眼
似流星。口若血盆。面生黑漆。一棒打不回頭。他時後
日向孤峰頂上盤結草庵。呵佛罵祖去在。師即焚却
文字便行。


後住德山。傳正法眼。


魏府興化存獎禪師



初參臨濟發明。後遇大覺。打二
[001-0646b]
十棒。因悟臨濟參黃蘗因緣。後出世住興化。繼嗣臨
濟。傳正法眼。


福州雪峯義存禪師



九上洞山。三到投子。尋到德山。
師資緣契。一日。問曰。從上諸聖以何法示人。


山打一
棒云。道什麼。師忽悟。如桶底脫。


因至鼇山。巖頭作證。
自巳胷襟流出。可以蓋天蓋地。後歸雪峯。傳正法眼。


汝州寶應南院慧顒禪師



參興化和尚。大悟玄旨。密
契宗風。啐啄應機。主賓互換。當鋒詶敵。獨冠諸方。居
南院道場。傳正法眼。


韶州雲門文偃禪師



初參睦州陳尊宿。發明心地。尋
入嶺。參雪峰。一日。遇陞堂。僧問。如何是佛。


峰云。蒼天。
蒼天。師聞。忽釋所疑。契會宗要。


後廣主劉氏請居雲
門。傳正法眼。


汝州風穴延昭禪師



初參鏡清。發明祖意。後參南院。
師纔至門。院云。入門須辨主。


師云。端的請師分。院以
左手拍膝。師便喝。院以右手拍膝。師又喝。


院舉左手
云。遮裏即從汝。舉右手云。那裏作麼生。


師云。瞎。


院拈
拄杖。師云。奪却拄杖打和尚。莫言不道。


院云。三十年
住持。今日被黃面浙子鈍致。


師云。和尚大似持鉢不
得。詐道不飢。


院云。曾到此間否。


師云。是何言歟。


院云。
端的問汝。


師云。也不得放過。


院云。且坐喫茶。師即展
禮。


後嗣宗風。應溈仰懸記。大振祖機。傳正法眼。


汝州首山省念禪師



遍參知識。常誦法華經。到風穴
會中。一日。遇陞堂。風穴示眾云。世尊不說說。迦葉不
[001-0646c]
聞聞。良久。便下座。


師曰。此頓悟心宗。遂入室。具陳所
證。


風穴再問曰。世尊不說說。迦葉不聞聞。汝作麼生
會。


師曰。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風穴然之。


後住首
山。傳正法眼。


汾州太子院善昭禪師



太原人也。積習熏聞。孤標異
俗。去飾受具。杖䇿遊方。所至少留。隨機扣問。歷參知
識七十餘員。最後受印汝州念禪師。由是名聲頗聞。
緇素嚮慕。前後八請。皆不一諾。


淳化四年。道俗千人
迎至西河。方止斯院。門庭峻捷。玄機莫湊。所印可者
皆為道器。德譽洋洋。名播 上國。都尉李侯請居潞
府承天。彼方士民。灑涕遮留。師謂專使曰。暫赴廚饌。
食畢取書。既而詣之。不起于座。巳趣圓寂。闍維後。收
舍利起塔。


師平生閱大藏經六遍。提綱宗要一十䇿。
其餘應物機緣具如本傳。


問。心地未安時如何。


師曰。誰亂儞。


僧曰。爭奈這箇何。


師云。自作自受。


問。學人未悟時如何。


師云。誰言未悟。


僧曰。悟後如何。


師云。莫詐明頭。


問。祖意教意。是同是
別。


師云。巖高松冷徤。㵎曲水流遲。


問。如何是祖師西
來意。


師云。青絹扇子足風涼。


問。如何是學人著力處。


師云。嘉州打大像。


問。如何是學人轉身處。


師云。陜府
灌鐵牛。


問。如何是學人親切處。


師云。河西弄師子。


問。
如何是第一玄。


師云。親囑飲光前。


僧曰。如何是第二
玄。


師云。絕相離言詮。


僧曰。如何是第三玄。


師云。明鑑
照無偏。


僧曰。恁麼則三玄巳超今古外。九天皆唱太
[001-0647a]
平歌。


師云。杲日舒光無不照。幽冥盡耀豁乾坤。


上堂云。夫參學者。須具本分眼目。臨機別取邪正。不
受人謾。不被佛祖所滯。不隨言語所轉。不被諸法所
惑。不依一切神妙解會。凡有來者盡皆驗破。何故。伊
倚會解。展弄機鋒。求覔知見。問佛問祖。向上向下。自
意祖意。皆可打伊。直饒一切不依。恰好點罰。萬水千
山。恰好喫棒。到恁麼時。是箇漢始得。凡有編辟言句。
或蓋或覆。將來辨主眼目。或呈知見。擎頭戴角。一識
得。盡好打也。或只當面識破。或則貶之辱之。狀似軒
鏡臨台。有何[魅-未+夭-ㄙ]魅可現乎。何故。狐狸能隱本狀者也。
珍重。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第一



福州等覺禪院住持傳法沙門普明收印經板
頭錢。恭為今上皇帝祝延 聖壽。闔郡官僚同
資 祿位。彫造
續燈錄印板一部。計三函 時崇寧二年十月
 日謹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