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069 淨慈要語-明-元賢 (master)



No. 1166-A



參禪主乎見性閱教貴乎照心念佛一門禪教並行
理有固然非特陳言如今大師總攝萬行於念佛三
昧首倡眾善於殺生一戒其初所謂執理而廢事反
有落空之禍執事而迷理猶有往生之益此乃禪者
俯而就之教者跂而及之淘汰禪教有弊之徒直指
淨土歸元之路其次所謂世風薄惡競尚浮靡窮極
口腹之欲羅盡水陸之珍乃至慚耻為人無惻隱之
心稱儒負仁育之化戒以殺生勸以放生所以上體
諸佛之大慈下滿眾生之深愛也於戲淨慈為言夫
偉矣哉自非禪教圓明仁慈宏大安暨于茲仰贊大
師世稱古佛宜哉可謂昏衢寶炬苦海慈航洛陽書
肆中野是誰就余請參考於其事實成剞劂之功予
忝學禪雖未諳淨土粗筆厥所考乃繫之書上庶幾
若見若聞咸資勸修或緇或素同沾利樂云爾。



寬文癸丑孟夏佛降誕日 讚州指山釋養存敬䟦
[001-0819b]

No. 1166-B


永覺師傳


為霖錄曰禪師落髮後壽昌逢遷化依法兄愽山
三年而受具塔誌中言及昌遷化依止同門愽山
無異禪師三載受具巳而辭歸閩住山舟過劍津
聞僧唱法華經曰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是二音聲
徧至十方諸佛世界廓然大悟乃徹見壽昌用處
云云師至五十六歲因謁聞谷大師于寶善一見
投契力勸出世乃所傳雲棲戒本授之明年應鼓
山請猶以菴主自居又二年開法泉之開元而懷
中瓣香始為無明老人拈之師曰禪本壽昌初住寶方
後住壽昌戒本真寂未可誣也繼又開法杭之真寂延

之寶善後復歸鼓山重建寺宇大闡宗風海內皆
尊之曰古佛古佛三會語及諸撰述凡二十種計
八十餘卷其詳備乎林涵齋居士行業記

No. 1166-C


淨慈要語序


淨慈者何聞谷大師所命菴名也菴名之以淨慈者
何謂念佛放生也念佛放生其所求者何謂還其心
之本淨本慈也葢本然之心廓然常淨自眾生迷其
[001-0819c]
本然則心外見法故目為色染耳為聲染鼻為香染
舌為味染身為觸染意為法染流逸外奔不能自返
繇是起業造罪永沉五濁之區無有出期我佛愍之
乃為說治染還淨之法機固靡一教亦各殊然念佛
一門其最要者也一心念佛用志不分六根都攝淨
念相繼則目不為色染耳不為聲染鼻不為香染舌
不為味染身不為觸染意不為法染即現處娑婆界
內渾身巳坐在蓮花國裡又何後報之不清淨乎然
雖修念佛三昧而福德不具善果難成故必廣修眾
善以為助因眾善夥矣而慈行其首也慈行亦夥矣
而戒殺放生其首也盖以眾生所最愛者莫如生所
最苦者莫如死凡有血氣斯情萬均秪為相習於忍
同體之仁痿痺不行乃恬然殺戮不以為怪豈心之
本然哉以故我佛苦口丁寧首戒殺生廣勸放生與
其所最愛而救其所最苦功德之及物為何如也建
州城若緇若素奉大師之教篤于念佛放生之業有
年矣猶慮其不能廣且遠也乃謀于余余為取淨土
及戒殺諸書集成要語付之梓庶幾淨慈之化葢洋
溢于不窮也哉嗚呼淨慈之義大矣豈止於念佛放
生而巳哉念佛放生可以言淨慈而不可以盡淨慈
極而言之淨極覺圓成無上道不出一淨義也廣度
有情悲臻永劫不出一慈義也夫諸菩薩上求佛果
下化眾生自前前以及後後諸大乘經明此至汗牛
充棟今以二字括之了無剩義敢謂大師命名之意
[001-0820a]
止於念佛放生而巳哉諸君當善躰此意擴而充之
可也雖然更有一句子淨慈二字括不得余欲總為
諸君說破怎柰舌頭短也諸君其質之大師。



崇禎甲戌端午後三日 鼓山釋 元賢 題


淨慈要語目次




* 卷上

* 淨門

* 淨土教源
* 念佛正信
* 念佛正行
* 作福助緣
* 念佛正願
* 臨終正念
* 兩土難易
* 淨土辨疑
* 卷下

* 慈門

* 戒殺生
* 戒溺女
* 勸放生
* 戒殺辯疑
* 殺生烱戒


目次
[001-0820b] No. 1166
淨慈要語卷之上
鼓山涌泉寺沙門 元賢 述


淨土教源



昔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說種種法普逗群機
不過去其習染之穢以還我本來之淨而巳但機既
不一教亦千殊求其修持最易入道最穩収功最速
者則莫如淨土一門也淨土者何謂太虗空中國土
森列有淨有穢眾生心淨則生淨土心濁則生濁土
生濁土則障累日深善法難成生淨土則障累日蠲
善法易就故學道之士必須揀其淨穢即淨土之中
亦有種種差別其最為殊勝者則西方極樂世界也
此世界乃阿彌陀佛無量願力無量功德之所成就
故其功德莊嚴大非諸方之所能擬今略出其大槩
凡有二十種殊勝一黃金為地七寶為池羅網行樹
欄楯樓閣悉皆七寶所成二國中無地獄餓鬼畜生
之苦三眾生生者皆于七寶池內蓮花化生四身皆
金色具足三十二相五身有光明映蔽日月六壽命
無量永無老病死苦七衣食隨意自然化現八親得
見佛聞說妙法九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十無淫聲
女色十一無冤憎執對十二無魔軍外道十三無二
乘皆回小向大十四風聲水響及諸鳥韵皆說妙法
[001-0820c]
十五百千天樂晝夜常鳴十六神通具足十七能至
十方世界供養一切諸佛十八諸佛護念十九纔生
彼國即住不退轉地二十盡此一生究竟成佛此界
既有如是殊勝利益眾生所以眾生應當求生彼國
其求生彼者非餘小善之所能致但當專持彼佛名
號即得往生何以故以是彼佛大願力故昔佛修菩
薩道時發四十八願度諸眾生中有一願云若有眾
生欲生我國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
覺以此願故伹專稱名一心不亂必得往生其人臨
命終時阿彌陀佛放大光明與諸聖眾至其人前垂
手接引其人于彈指間往生彼國勝蓮花中花開見
佛佛即為說種種妙法聞巳即證無生法忍繇是增
進直至成佛如上所列並是諸經備陳諸祖弘揚決
非虗誑必當諦信但其中有事有理修者不應偏廢
何謂事上所列淨土一切事相是也何謂理了知一
切事相不出一心是也雖曰唯心淨土而不妨有極
樂世界以世界即一心之所現也雖曰本性彌陀而
不妨有極樂教主以教主即本性之所成也雖寂然
無生而不妨熾然有生以往生而本自無生也高明
之士多樂于談理而詆咲事行中下之流多執于事
行而迷昧實理全不知理無事外之理事乃理中之
事執理而廢事反有落空之禍執事而迷理猶有往
生之益豈可慕空談而受實禍哉。


念佛正信


[001-0821a]


修此法門首要正信三世諸佛諸大菩薩以及歷代
祖師並繇此信而後能入若無此信則遲疑而不決
定虗浮而不真實毋論其不肯修習即肯修習而若
有若無或作或輟無斬釘截鐵之能無射石沒羽之
意豈能成就此希有功德哉故華嚴經云信為道源
功德母信能長養諸善根信能超出眾魔路信能得
入三摩地何謂信謂覺悟真源深信實相也如其未
能且須諦信佛言阿彌陀經六方諸佛悉皆出廣長
舌相勸信此經盖緣我等凡夫心暗識劣束于近習
不能知遠大之域幽微之境纔見非常之事便疑而
不敢信所以凡夫秪當確遵佛言佛以大慈悲心大
智慧心說誠實語絕無虗誑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乎
所信佛言凡有二門一信其理二信其事信其理者
信我心便是淨土我性便是彌陀也信其事者信西
方果有淨土西方果有彌陀也雖有其理而全理成
事如海印之能現萬象雖有其事而全事是理如萬
象之不離海印亦一亦二非一非二如是信解名為
正信如信理而不信事信事而不信理是謂偏信非
正信也行人若未得如是正信必須愽問先知廣考
經論則群疑自然氷釋正信自然現前方能發起大
願䇿起大行直取菩提不在身後矣有等天資高妙
纔看經論便謂渠得正信却被習累牽倒不能轉動
一步不知此但浮解非為正信也如信虎能噬人豈
敢輕攖如信鴆能毒人豈敢輕甞今甘遭噬毒之禍
[001-0821b]
而不之悔則不信孰甚焉倘是特達丈夫便請從茲
放下。


念佛正行



淨業行人既具正信當修正行正行者何念佛是也
念佛之法經列多門古師多尚觀想持名二者觀想
一門若心粗解劣不堪受持唯持名一門簡易直捷
三根普利故今所宗專尚持名佛說阿彌陀經曰執
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
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等是也此之持名有理有事理
持者直將阿彌陀佛四字當個話頭二六時中直下
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
不以有非非無心念前後際斷一念不生不涉階梯
超登佛地事持者專其志一其慮秪將一句彌陀佛
靠著如一座須彌山相似搖撼不動朝也如是念暮
也如是念行也如是念坐也如是念應緣接物也如
是念縱遇順逆境界也如是念淨念相繼自得心開
與前理持者未甞少異若未得心開臨命終時定生
彼國亦非中下之品如或力量不及工夫未純必須
隨力修習或晨昏禮念或清晨十念積功累德漸培
善果要在信願堅固臨終必獲往生但品位稍卑見
佛稍遲矣然似榜末登第要亦不惡也。


兼修眾福



淨業行人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必須廣修諸福以為
之助觀無量壽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
[001-0821c]
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
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
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有
淨業弟子問于慈照導師曰弟子專修念佛三昧可
得用布施持戒供養作福否導師答曰汝能專念彌
陀若不持戒則有毀犯罪若不布施則長慳貪業若
不供養三寶則有我慢業若不恭敬一切則有輕人
罪是故毀犯即墮地獄慳貪即墮餓鬼我慢則常在
惡道輕人則世世貧賤似此惡業障蔽欲生淨土其
可得乎故肇法師云有為雖偽棄之則佛道難成無
為雖真執之則慧性不朗汝今欲修念佛三昧求生
淨土速成佛果菩提者須是專以念佛為正行更以
福德為兼修晨夕常勤供養三寶禮拜懺悔布施持
戒潔白三業增修淨緣所修一切善根悉皆回向淨
土成就念佛功德可謂順水行船更加艫棹矣。


念佛正願



慈照導師云有行無願其行必孤有願無行其願必
虗行願雙資方登寶地每見今時念佛之人或為病
苦而發心或為報親而舉念或為保扶家宅或為增
延壽筭願既非真果必招妄縱使一生修習總是錯
用工夫命終之際豈能往生以非其所願故也故凡
念佛者必發正願正願者非願人天福報也非願權
乘小果也非願我一人得生淨土得證菩提也乃是
願一切眾生仝生淨土仝證菩提也此願一發即能
[001-0822a]
具無量功德能消無量業垢能破無量魔網永為成
佛真種即所謂菩提心也故行人宜日日如是發時
時如是發願力堅固無有變異則一切萬善悉成淨
土正因菩提妙行矣又何慮其不往生乎。


臨終正念



淨業之功雖積於平日而臨終最後一念最為緊要
盖以生淨生穢入聖入凡唯此一念為之轉移也每
見念佛之人尋常俱說求生淨土及到臨命終時多
無正念或貪生怕死戀此皮囊或目顧妻兒難忍分
別或繫綴家財放捨不下或因境界不順抱恨而終
或因病苦逼迫飲痛而去既失正念甘從淪墮又或
有自疑一生業重西方無分者或有自疑念佛日少
不敢望生者或有自疑債負未完心願未了貪嗔未
息難生彼土者或有自疑我雖念佛而佛恐不來接
者此四皆自生疑障而失正念者也又或有平昔念
佛精勤忽得病苦沉困床榻痛楚不堪此是宿業深
重應墮惡道以念佛故轉重為輕應當忍受益勤念
佛必得往生若怨佛法無靈驗返生退心必墮地獄
或有平常雖曰念佛貪生之情實重一朝疾苦臨身
便信邪師野術戮殺眾生燒錢化馬祭禱妖鬼希望
福祐緣此心邪諸佛不受或有因病聽醫者言飲酒
食肉或害生命以為藥餌既喪善根必隨業轉此三
皆因病起障而失正念者也我今勸行人到此秪要
諦信經文堅凝正念百般放下念佛待盡于三界作
[001-0822b]
牢獄想於妻子作冤家想於家財作枷鎻想於自身
作臭皮囊想作朽髑髏想其家中眷屬及外客來看
病者都先分付定教他念佛相助不可說著閑話不
可舉起家事不可嗟嘆作聲哀泣垂泪等直待煖氣
離身方可舉哀若依此法必得往生縱是平昔不曾
念佛之人能依此法亦無不得生者嗚呼死門事大
頃刻來生一念差錯歷劫受苦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兩土難易



龍樹菩薩謂五濁修行名難行道如跛足行險道一
日不過數里淨土修行名易行道如劣夫依轉輪王
一日周四天下今以娑婆十難淨土十易而揀示之
一者娑婆不常值佛釋迦巳滅邪法增熾極樂則佛
常不滅現為教主二者娑婆像季澆漓多諸外道縱
談佛法多有偏蔽極樂則佛及菩薩水鳥樹林常宣
妙法三者娑婆邪惡伴侶希求利養煽惑行人墮三
惡道極樂則觀音勢至為其勝友諸上善人俱會一
處四者娑婆群魔惱亂壞我正法極樂則雖有天魔
皆獲正法令修行人速得成就五者娑婆輪迴六道
如汲井輪無有休息極樂則蓮華化生無復輪轉生
死苦趣六者娑婆往來三界隨業受報雖生天上難
逃惡道極樂則三惡道名尚不得聞何況有實七者
娑婆塵緣惡濁每為出世之障極樂則瓊樓玉殿珍
衣美饌皆為資具八者娑婆人生百歲橫夭為多光
陰迅速大道難成極樂則眾生壽命與佛齊等九者
[001-0822c]
此土修行斷見思惑方能不退初心行人未免退墮
極樂則眾生生者皆入正定聚永無退轉十者娑婆
行人塵劫難成如大通佛世聞法之徒退大執小經
塵點劫尚住聲聞極樂則秪此一生常隨佛學直至
道場成無上覺此上十種難易奚啻天淵若恃巳力
枉自辛勤倘藉勝緣遠獲殊利行者擇之。


淨土辨疑



問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正宜居惡世界救苦眾生
何乃願生淨土專為自利乎。
答曰願生淨土者非
特為自利亦以不生淨土難以救苦眾生也經言
菩薩巳得無生法忍方許混俗度生如其未得要
須常不離佛良以惑習未盡忍力未充歷遇惡緣
必阻修進自救尚難況救他人乎若居此惡世欲
救他人正如不完不固之舟欲濟多人于海有自
他俱溺而巳故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
生惡世救眾生者無有是處往生論云欲遊戱地
獄門者往生彼國得無生忍巳還入生死教化地
獄受苦眾生。


問宗門悟達之士不歷階級超登佛地何須願生淨
土乎。
答曰汝謂悟達之士惑習永盡頓同諸佛乎
抑惑習尚在必假漸修乎若惑習尚在正宜求生
淨土借彼勝緣漸次淘汰若流轉五濁之區薄解
淺悟隔世茫然安保其不退敗乎古如承天簡真
如哲海印信等皆宗門哲匠而後生之事毫難自
[001-0823a]
主其他可知矣況如善財圓頓之士也而願生極
樂龍樹傳衣之祖也而記生極藥汝之悟達能齊
善財龍樹否假曰能之正不妨與同生如其未能
則往生之謀何可緩也。


問心本離念法本無生今教人念佛求生淨土何也。


答曰以念為念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
念為無念以無生為無生者邪見之所惑也念而
無念生而無生者第一義諦也是以實際理地不
受一塵則無諸佛可念無淨土可生佛事門中不
捨一法則總攝諸根盖有念佛三昧還源要術示
開往生一門所以終日念佛而不乖於無念熾然
往生而不乖於無生雖曰凡聖各住自位而感應
道交東西不相往來而神超淨剎此不可得而致
詰者也。


問諸佛皆可念淨土皆可生何必偏念彌陀求生極
樂乎。
答曰此有六意一為眾生心多濁亂遍念諸
佛三昧難成須專指一佛一土令繫心一境易得
往生故二為彌陀悲願無盡接引念佛眾生乃至
十念亦得往生他佛所無故三為極樂功德莊嚴
種種殊勝異諸淨土眾生生者易得進道故四為
凡夫無智當依佛語此極樂淨土釋迦文佛處處
叮嚀恒沙諸佛所其讚嘆故五為眾生與佛無緣
者佛不能度此土眾生無論老幼貴賤皆知有阿
彌陀佛不覺失聲皆念出一句阿彌陀佛是知此
[001-0823b]
土眾生與彌陀有大因緣故六為諸佛體同一即
一切一切即一念一佛即是通念諸佛故以茲六
意偏指極樂利莫大焉。


問分淨分穢捨穢取淨盡屬妄想何當真修。
曰此非
世間妄想之取捨也乃十方如來轉凡成聖之通
法也若非厭捨何以轉凡若非欣取何以成聖自
凡夫以上位位必有取捨直至妙覺取捨始亡故
先德云取舍之極與不取舍無有異也可謂其非
真修乎又須知真俗不二寂用無礙則終日取舍
而不見取舍之相故淨名云雖知諸佛法及與眾
生空而甞修淨土教化諸群生此之謂也。


問心即是佛則直觀自心可也何必念他佛乎。
答曰
自心與諸佛實同一體則觀自觀他隨機之便豈
可執自心是佛而謂他佛乃在心外乎且念他佛
者又是諸佛一勝方便令得牽生彼土托他之力
速至菩提其益為尤大也。


問唯心淨土何用求生極樂乎。
答曰汝謂唯心淨土
者乃執此方寸之心為淨土而極樂遠在十萬億
之外此全不知唯心之旨者也所謂唯心者謂心
包大虗量周沙界隨其心淨則現淨心濁則現濁
是知生極樂者正心淨現淨耳豈在心之外哉若
心局方寸之內便為淨土則非獨極樂不在心內
娑婆亦不在心內非獨極樂不宜生娑婆亦不宜
生且今問汝此生之後果有生乎果無生乎如曰
[001-0823c]
有生將何生而後為唯心乎如曰無生則非所謂
墮斷滅之坑乎此乃外道之見波旬之論也或曰
我伹自淨其心自合生淨土何必念佛求生曰既
不念佛則無淨土之緣但欲居此濁土自淨其心
此龍樹所謂難行道也良以此土境緣濁亂多為
修行之障七進八退輪迴六道碎塵點劫尚滯生
死必須見思惑盡方出三界直證七住方名不退
然尚未有生淨土分則所謂心淨土淨不太難乎。


問具縛凡夫雖曰念佛而貪嗔未息心實不淨何云
往生。
曰此仗阿彌陀佛願力攝受也那先經云譬
如有人以大石塊其數十百欲渡大海以船力故
即達彼岸眾生之罪猶如巨石彌陀願力如彼大
船石本易沉因船可渡罪本當墮憑佛得生且帶
業往生之人必其臨命終時正念堅礙者也此一
念淨心即宜頓現淨邦況有平日念佛之功乎。


問五逆十惡十念得生此實難信。
答曰大都臨終一
念最為緊要經言敝女渡河溺死以一念愛子之
善遂得生天無聞比丘以臨終一念謗佛之惡遂
入地獄天堂地獄只在一念可轉則淨土得於十
念又何疑乎況彌陀發願有曰眾生稱我名號乃
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力既堅念心復猛
此感彼應捷如影響何足疑哉。


問經言念念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此實難信之法
請為詳示。
曰此文出在下品下生臨終十念中汝
[001-0824a]
疑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為重臨終一念為輕今依
天台三種較量則未可以久近多少論輕重也一
者在心謂造罪之心從自虗妄顛倒生念佛之心
從善知識聞說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名號生一虗
一實豈得相比譬如萬年闇室日光暫至其闇頓
滅豈以久來之闇不肯滅耶二者在緣謂造罪之
時從虗妄癡暗心緣虗妄境界顛倒生念佛之心
從聞佛清淨真實功德名號緣無上菩提心生一
真一偽豈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磣
傷肌破骨一聞滅除藥鼓即箭出毒除豈以箭深
毒磣而不肯出也三者在決定謂造罪之時以有
間心有後心也念佛之時以無間心無後心遂即
捨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圍之索千夫無
掣童子揮劒須臾兩分以上三種校量竝是約能
念之心上論具有不思議之力滅罪之義固巳昭
然可曉況所念名號乃阿彌陀佛萬德之所成就
大願之所攝持其功能詎可思議哉譬如有人取
獅子筋以為琴弦其弦一奏一切餘弦一時俱斷
又如有人取牛羊驢馬諸乳置一器中以獅子乳
一滴投之一切諸乳悉化為水今一稱佛號八十
億劫生死重罪豈有不消滅者乎。


問帶業往生可也何以能不退乎。
答曰此有五因緣
能令生者不退一者彌陀願力常攝持故二者佛
光常照菩提心常增長故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
[001-0824b]
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四
者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境緣無邪魔鬼
神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五者壽命永劫同佛
菩薩故。


問世人皆疑極樂遠在十萬億國之外臨命終時頃
刻之間恐難得到何以曉之。
答曰經不云乎心包
太虗量周沙界則十萬億國秪在我心何遠之有
命終之頃生我心中何難之有且所謂十萬億國
者為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若眾生淨土業
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動念即
是生淨土時故自信錄云十萬億剎頃刻即至者
自心本妙耳。


問臨終十念既可往生我等且營別業但待臨終十
念如何。
答曰十念往生萬中之一汝乃欲僥倖於
萬一乎夫臨終十念成就者多是宿善業強故感
得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若無善業所感善知
識尚難遇況十念成就哉且群疑論列十種人臨
終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逢無人勸念二者
業苦纏身不遑念佛三者或偏風失語不能稱佛
四者狂亂失心注想難成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
誠六者遭遇豺狼無復善友七者臨終惡友壞彼
信心八者飲食過度昏迷致死九者軍陣鬪戰奄
勿而亡十者忽墜高岩傷壞性命如上十種惡緣
忽遭其一便休了也可念佛乎假饒儞無上十種
[001-0824c]
惡緣只是好病而死亦未免風刀解體四大分離
如生龜脫殻痛苦逼迫可念佛乎又或世緣未了
世念未休貪生怖死恐懼亂心可念佛乎又或父
母揮涕妻子哀泣眷戀難忍憂惱傷懷可念佛乎
柰何不思及此而必待臨終十念幾自悞耳。


問念佛乃身後之事不知現世亦有益否。
答曰經中
具說受持佛名者當獲十種勝利一者晝夜常得
一切諸天大力神將河沙眷屬隱形守護二者常
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
守護三者常得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
明攝受此人四者一切惡鬼皆不能害一切毒蛇
毒龍毒藥悉不能中五者火難水難冤賊刀箭牢
獄枷鑽橫死狂亡悉皆不受六者先所作業悉皆
消滅所殺冤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七者夜夢正
直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像八者心常歡喜
顏色光[愣-方+共/力]氣力充盛所作吉利九者常為一切世
間之人恭敬供養歡喜禮拜猶如敬佛十者命終
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聖
眾持金蓮花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
妙樂如上十種現世來生皆有勝和然則世出世
間要緊法門無如念佛信矣。


問華藏世界即本師化境不求生華藏而求生極樂
何也答曰華嚴疏中自有此問。
彼答凡有四意一
者有緣故謂彌陀願重偏接娑婆人也二者使眾
[001-0825a]
生歸憑情一故華藏中世界無量若聞十方皆妙
初心茫然無所依託故方便引之專指極樂三者
不離華藏故極樂去此十萬億剎而華藏佛剎皆
微塵數故知不離也四者即本師故華藏剎海皆
遮那境十萬億剎未出剎種之中豈非本師隨名
異化也。


問經云生兜率者隨彌勒菩薩下生三會之中自然
當得道果何必近舍兜率遠求極樂乎。
答曰汝以
兜率為近極樂為遠者特以凡夫肉眼心量說耳
三者俱在一心之中心無彼此之分詎可謂兜率
近而極樂遠乎且兜率極樂兩相較量則有十種
優劣不同一者極樂十念可生兜率必須修眾三
昧深入正定其上生為難二者極樂則阿彌陀佛
大悲願力誓垂接引兜率則彌勒無接引之誓三
者極樂則阿彌陀佛大光明力照觸行人身心慈
和來生其剎兜率所無四者阿彌陀佛說法十倍
於諸佛又眾生隨其志樂所欲聞法自然得聞兜
率所無五者極樂國無女人擾亂眾生兜率則天
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六者極樂生者皆得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神通具足兜率所無七者極
樂生者自然伏滅煩惱即登不退兜率雖日說不
退之法教化眾生而未必便登不退八者極樂生
者即此一生直至道場成無上覺兜率則隨佛下
生未必盡證聖果況無上覺乎九者極樂生者得
[001-0825b]
無量壽與佛齊等兜率所無十者極樂生者欲供
養十方諸佛隨其所欲供具自然現前須臾之間
遍至十方供養諸佛即於食時還至本國兜率所
無此上十種較量勝劣顯然細而求之應有無量
行人當自擇之。


問或謂淨土乃聖人之權方所以接鈍根化凡器也
苟能一超直入如來地何籍于他力乎。
答曰昔文
殊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善財以十大願王求生
極樂勢至以憶佛念佛入三摩地父王淨飯併六
萬釋種皆生淨土可謂其為鈍根凡器乎又佛告
彌勒曰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
一一菩薩巳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者也諸
小行菩薩及修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不
但我國如是他方佛土如遠照佛剎有百八十億
菩薩皆當往生十方世界無量佛剎往生者無數
我若具說一劫猶未能盡可謂其盡為鈍根凡器
乎至于謂淨土乃聖人之權方者此乃實教之權
巧方便非權教也教家權實之判非止一途天台
賢首二家所判莫不推法華華嚴以為最實今觀
法華藥王本事品稱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命
終即生安樂世界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華嚴經
未會普賢菩薩教善財童子發十大願王命終導
生極樂世界不久當得菩提是知念佛功德與聞
法華經如說修行其功正等與發十大願王其功
[001-0825c]
亦等二經既判為實則淨土之非權可知也即謂
之權乃實教之權巧方便又可知也且余嘗考之
起信矣論云初學大乘正信以在此土不常值佛
懼謂信心缺緣退失當知如來有勝方便令其不
退但當專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真如法身必生
彼國又嘗考之觀經矣經云凡夫心想羸劣未得
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其得見夫
謂之勝方便異方便非權乎此二既約圓論則此
權即與法華微妙方便無二無別矣故曰實教之
權巧方便也。


問參禪之士多云參禪是實念佛是權參禪是頓念
佛是漸是否。
答曰汝見念一句佛號便喚作權見
持一句話頭便喚作實不知佛號可以言權則話
頭亦未可言實也不見道三藏秘典五燈遺言盡
是臭爛葛藤纏絆殺人空拳黃葉誑止兒啼故知
三世諸佛歷代祖師開兩片皮為人無不是權即
巳所從入亦無不是權雖曰正直舍方便直說無
上道早是方便了也如蓮經最初說法一周即名
方便品豈非權乎是知念佛參禪並是權巧建立
接引方來了之則無非實未了則無非權也汝謂
參禪為頓者謂其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也試觀憶
佛念佛至於心開見佛與一念不生果有淺深否
且大乘漸教多言歷三秪劫修六度行尚須百劫
種相好因然後得成正覺此淨土生者便登不退
[001-0826a]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神通無不具足壽命無
量一生成佛此豈漸教之所及乎又水鳥樹林俱
出妙音寶網天樂咸宣妙法則非獨不屬漸亦不
局頓也今判為漸果依何而有此說乎不過狂瞽
無根之談轉相惑亂而巳。


淨慈要語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