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013 觀無量壽佛經約論-清-彭際清 (master)


No. 414
觀無量壽佛經約論
菩薩戒弟子 彭際清 述


釋此經時。略開四分。一題名。二敘分。三正宗分。四流
通分。


一釋題名者。諸佛法身。本無差別。從緣應感。乃有多
涂。觀佛一門。語其根要。佛即性德。觀即修德。以性攝
修。全修是性。自他兩寂。唯一真心。坐斷十方。迥然超
越。諸大乘經。廣詮斯指。此經以觀無量壽名者。專明
極樂教主依正莊嚴。慈悲方便。與他方諸佛不相混
濫。欲令眾生一心迴向。捷出生死。觀有多門。隨機利
鈍。攝以一佛。更無不盡。九品分張。萬流齊赴。不離報
化而頓徹法身。不外同居而直登補處。此之方便。無
等無倫。遇斯經者。誠宜發決定心。堅儋何願。盡此報
身。速生彼國。


二釋敘分者。自如是我聞至清淨業處。名為敘分。將
開淨土法門。而以韋提希發端者。一切眾生。依于無
明而有貪愛。依于貪愛而有鬬爭。只緣不了自性空
寂。妄執我人。謂為實有。恩怨循環。如轆轤轉。即令大
覺現身。難回定業。唯在當人一念知非。纏縛自脫。從
此起行。淨佛國土。成熟眾生。非為分外。故知入道因
緣。先須覰破空華。痛念生死。而後能發出世心。能發
[001-0449a]
出世心。而後能求生無欲國土。知求生無欲國土。而
後能頓息塵勞。修諸淨業。淨業成時。轉娑婆。成極樂。
上品往生。聞法得果。歷劫冤親。同時解脫。豈非大丈
夫之能事哉。然世間眾生不肯發心者。略有二等。一
執有。謂眼前諸相。種種實有。利養名聞。妄生戀著。此
大愚癡。誠不足責。局名教者。計生滅為真常。慕𢆯修
者。矜反還為至道。殊不知以四蘊觀心。心不可得。以
四大觀身。身不可得。身心既不可得。覺海澄圓。徧空
徧界。豈宜認彼浮漚。距茲溟渤。是有之不可執也明
矣。一執空。謂死後斷滅。無有輪回。善惡賢愚。俱無後
報。此大邪見。亦不足言。豁達狂禪。妄謂淨穢一如。東
西不隔。委懷任運。何用希求。殊不知無明未破。業種
宛然。口口說空。轉增我慢。隔陰所昏。了難自主。三涂
惡報。還自受之。是空之不可執也明矣。二執既破。方
能隨順佛語。發大菩提。與此眾生。同生極樂。


三釋正宗分者。自世尊放眉間光。訖諸天發無上道
心。名正宗分。世尊眉間放光。現諸淨土。令韋提希自
擇者。葢諸佛國土。清淨光明。無踰極樂。肉眼親見。信
樂倍深。從此思惟。便獲正受。下文將明淨觀。先教眾
生修三福者。由世間法。漸達出世間法。如貯醍醐。先
淨其器。其器不淨。其味則壞。孝養父母者。眾生依于
父母而有其身。依于此身而知有佛。故不敬其身。則
不能成就一切種智。不敬其親。則不能長養一切福
田。或謂如來舍親出家。疑乖孝養之理。不知有世間
[001-0449b]
之孝。有出世之孝。世間之孝。生則盡養。死則盡享。立
身行道。揚名後世。則巳。出世之孝。必待吾親出三有。
證無生。子道方盡。大孝尊親。孰過于是。奉事師長者。
有世間師長。有出世間師長。道之以詩書之業。策之
于仁義之涂。世間師長也。啟之以三尊之教。進之以
不二之門。出世間師長也。其宜奉事一也。慈心不殺
者。佛心者。大慈悲是。娑婆惡業。無過殺生。歷劫冤讎。
從殺生起。殺心不斷。則慈心不充。慈心不充。則與眾
生成敵兩立。與眾生成敵兩立。即與如來成敵兩立。
欲求生淨土難矣。十善。謂心三業。身三業。口四業。能
修十善。對治十惡。則夙障漸除。夙障既除。故往生無
礙。然必受之以三歸。廣之以眾戒者。不受三歸。則不
能植出世之種。不具眾戒。則不能培出世之基。三歸
眾戒。入佛正因故。然雖歸戒具足。苟不發菩提心。縱
饒福德。終成有漏。以與如來無依智印不相契故。何
名發菩提心。菩提者覺也。了知根塵識等。無我無我
所。依于法界而起願求。廓徹虗空。平等隨順。心佛眾
生。一念圓融。更無差別。如華嚴初發心功德品所說。
發如是心。疾得成佛。深信因果者。為善得福。為惡得
禍。如人蓡主補。大黃主瀉。補瀉在人。全由本具。故知
為善即福。善外無福。為惡即禍。惡外無禍。是謂因果
同時。然則一念念佛。是念即佛。念念念佛。無念不佛。
心淨土淨。亦復如是。讀誦大乘者。不讀大乘。則不明
佛心。不明佛心。則不契佛智。不契佛智。縱生彼國。不
[001-0449c]
得見佛。果明佛心。果契佛智。自利利他。機不容巳。以
佛與眾生同一體故。三福齊修。淨因具足。或觀或念。
隨所願求。譬如持鏡取像。揚聲責響。何遠之有。


經以觀無量壽佛名。不徑令觀佛。而必先之以落日
者。取其近而易見故。堅凝正向故。光明洞然。爍破幽
暗。見佛階梯故。次冰。次地。次樹。次水。次眾寶等。佛觀
深微。非諸眾生粗想所能得入。先觀依報。淘汰塵情。
一觀既成。餘觀亦易。葢地水火風。一一具有如來藏
性。何況阿彌陀佛淨願莊嚴。一塵一音。莫非我佛現
身說法處。


諸觀從粗入細。俱屬漸門。將觀佛身。先以華座。漸近
漸親。乃入本位。要之此經佛觀為主。餘觀為輔。于佛
觀中。攝取權乘。全歸一實。故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
知海。從心想生。入斯觀者。不歷程涂。莊嚴具足。是謂
頓門。作者離自然義。是者離因緣義。知是心作佛。不
知是心是佛。則昧本妙而滯功勳。知是心是佛。不知
是心作佛。則任天真而廢修證。離此二邊。一念圓融。
方明中道。亦名一心三觀。如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
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明空觀。汝莫作
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假觀。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是中
無實無虗。此明中觀。然則水鳥樹林。寶池珠網。即色
非色。即聲非聲。夢幻泡影。全體真如。故曰發阿耨多
[001-0450a]
羅三藐三菩提心。于法不說斷滅相。眾生依于心境。
見有佛身。是觀行佛。非究竟佛。然非觀行。則究竟不
顯。由觀行而得究竟。方名正徧知。以觀佛身故。亦見
佛心。知身不異心。故莊嚴非有。知心不異身。故湛寂
非無。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唯無緣
故。無所不周。亦無所不至。然慈悲無相。其顯而可見
者莫光若矣。凡夫有八萬四千塵勞。諸佛轉成八萬
四千度無極法門。故一一相。一一好。一一光。具足八
萬四千之數。其光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
舍。是知眾生一念念佛。常在我佛大慈悲光中。坐臥
經行。絲毫不隔。于諸光中。白毫相光斯為第一。觀白
毫者。以不思議心。緣不思議境。當知此光即色即心。
非心非色。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入此光中。八萬四千
相好。無欠無餘。十方諸佛。炳然齊現。問。報化非真。唯
心所現。何不徑觀自佛。而故令之遶為。答。以報化為
非真者。是以法身為有外也。法身果有外乎。知法身
無外。故能即報化以徹法身。法身不生不滅。不一不
異。報化亦不生不滅。不一不異。其見為生滅一異者。
特眾生之情量耳。情量盡時。當機覿露。一一相中。一
一好中。一一光中。具足無邊大寂滅海。不入此門。不
名念佛三昧。問。既諸觀中具足三觀。是實非權。是頓
非漸。何以無同異中。又有權實頓漸之別。答。法無異
法。證有淺深。經以觀佛為名。自當以佛觀為主。佛觀
成時。現前得見十方諸佛。方名念佛三昧。生諸佛前。
[001-0450b]
證無生忍。由其深達實相。故能便證無生。上根利智
聞此法門。頓了唯心。直往無礙。不須更修餘觀。如如
來不思議境界經說。然此諸觀。階次宛然。冰觀成時。
聞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水觀成時。聞讚佛相好及念
佛念法念僧之音。佛觀成時。出定入定。恒聞妙法。與
修多羅合。由小進大。與後上中諸輩所證略同。其生
品亦可例推。行者自量根機。或一或兼。或具足觀。唯
以決定往生為準。總無錯路。四明以前十三觀分當
九品。未為定論。初觀一成。巳屬事定。合當中品。何況
第二第三。淨觀漸深。乃僅得當下品上中邪。


既觀佛身。復觀觀音勢至者。是二菩薩。與無量壽佛。
主伴交參。分身塵剎。同以光明而作佛事。攝取眾生。
同歸淨土。須知眾生一念念佛。了得念體本空。即名
觀世音。眾生一念念佛。信此念力具足。即名大勢至。
知念體本空。故念而無念。知念力具足。故無生而生。
無念而念。念體徧周。生而無生。生理常寂。即一即三。
非三非一。是名無量壽佛。


上文巳明無量壽佛具足身相。復教人觀丈六佛身
者。就凡夫心力所及。開此方便。此觀成時。漸可見佛
具足身相。如如來不思議境界經。教人詣精舍中。觀
佛形像。端坐思惟。經三七日。即見如來現在其前。放
光說法。應見思惟。自心作佛。離心無佛。乃至三世一
切諸佛。亦復如是。皆無所有。唯依自心。是故此經或
現大身。或現小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水月鏡華。無
[001-0450c]
虗無實。


上品往生。必三心具足者。所謂至誠心。深心。回向發
願心。具此三心。是名發菩提心。何名至誠。至者不留
餘地。誠者唯此一心。行者創聞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之指。發儋何心。直趣無上菩提。不復希求有餘涅槃。
人天果報。第念不依佛力。行願難圓是故決定求生
淨土。一意精修。無有間斷。是謂至誠。何名深心。經云
深心信解常清淨。諸佛甚深法藏。非思量分別之所
能解。然亦不離眾生妄想心中。故曰一切眾生。具有
如來智慧。如來智慧非他。眾生妄想是。眾生妄想非
他。如來智慧是。但以深心照了。知如來眾生無二無
分別。則不于心外見佛。所見之佛。不離自心故。知如
來眾生無二無分別。則不于心外求生淨土。了所生
淨土。具足自心故。乃至即見無見。即生無生。清淨本
來。離諸覺觀故。如是信解。是謂深心。何名迴向發願
心。如阿彌陀佛為佛道故。發廣大心。我亦如是為佛
道故。發廣大心。如阿彌陀佛為眾生故。取淨妙土。我
亦如是為眾生故。取淨妙土。有一眾生未得度者。是
則我土不淨。我佛不成。我佛眾生。即一即三。非三非
一。究竟不可得故。是名迴向發願心。此三心者。亦具
三諦。初從空出假觀。次從假還空觀。次一念圓融。雙
泯雙照觀。三種眾生者。言齊修三種行業之眾生。非
謂各修一種也。葢信願相資。解行相發。一有所虧。不
能入道。六念。謂佛法僧施戒天。具此功德者。就長時
[001-0451a]
而論。一日乃至七日。據小本持名。大集繫念。俱有此
文。經特約言之。務在一心不亂。尅期取效。斯為精進
勇猛。四明謂或全或分。皆得言具。生品高下。約于斷
伏及全未伏為言。然斷伏之功。須由積累。三種未全。
難期勝果。從散入定。通達一心。方成三昧。由戒行具
足故。所見佛菩薩色相具足。田信樂大乘故。聞說妙
法。即得無生法忍。經受記巳。即得無量百千陀羅尼
門。上品中生者。于第一義巳有悟入。特修證之功。與
上生者有間。故生品次之。上品下生者。發無上道心。
其迴向願求迥超二乘。與前二輩同。而行解未具。故
生品又次之。第一義者。即是諸法實相。離四句。絕百
非。唯證乃知。非情所測。如佛在逝多林說華嚴經。諸
大聲聞不聞不見。法華會上。亦有退席比丘。故知此
事難信難解。問。讀誦與解義。自當以解義為高。讀誦
為下。何以讀誦轉屬上生。解義乃居其次。答。此之讀
誦。兼攝解義。若非解第一義。安能圓具三心。解義而
兼讀誦。以不思議熏。入無分別智。法界重重。全歸自
性。十方剎土。不隔毫端。諸助緣中。莫此為勝。上上證
無生忍。當別教初地。圓教初住。此生後增進之果。據
現前論。自屬別教地前諸位。故天台以道種性判之。
上中為性種。上下為習種。即十向十行十住也。而以
十信以下。判中三品。恐非經指。葢十信為三賢之首。
大乘始基。既生彼國。聞法增進。合登初住。決無還證
小乘之理。若云是退菩提聲聞。既退菩提。巳離信位。
[001-0451b]
何得虗冐此名。愚竊謂十信位中。合當上下。經云。但
發無上道心。圓解未開。正同信位依無量四諦。發四
弘誓故。上中當初住以上。既生之後。即斷見思。得不
退地。合是七住。上上當八住至十向。巳斷塵沙。唯無
明未破。聞法增進。頓破無明。故謂得無生忍。圓教五
品。位同十信。生品可知。如天台即以此品往生者。豈
落上三品下邪。


上品乘戒俱急。中上戒急乘緩。梵網經云。眾生受佛
戒。即入諸佛位。諸佛無體。即法為體。諸佛無相。即戒
示相。是故眾生持佛戒者。得與如來法流水接。中中
一日一夜。為時雖暫。信力巳深戒香所熏。極樂不遠。
中下素少淨因。而善根巳熟。一經開示。若時雨化。然
此三輩。前一輩葢深厭生死。依藏教四諦。發出世心。
修集善本。迴向往生。聞法增進。見思惑盡。便證四果。
後二輩。一則略沾戒品。一則唯修世善。以人天業。迴
向往生。由聞法故。見惑先盡。得證初果。如此諸人。佛
慈加被。還能迴小向大。不住權乘。故小本云。是諸人
等。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本往生三輩。皆發菩提。而除五逆謗法。別有胎生
一類。以疑惑佛智故。葢菩提心非智慧不發。此經唯
上品三輩。略與大本三輩相當。中品唯求自利。縱不
生疑惑。要為不了佛智。故在胎化之間。下品末後迴
心。處華胎中。自七七日以往。至十二大劫。並是大本
胎生所攝。天台以此經九品當大本三輩。當知不爾。
[001-0451c]
彼之三輩。純是化生。其胎生者。未嘗不信罪福。修習
善本。由不信佛智。尚墮疑城。此經下品積惡巳稔。縱
不生疑城。定在邊地。去化生諸輩甚遠。然則五逆謗
法。大本三輩不收者。為簡胎生故。此經并收者。不棄
胎生故。以此分判兩經。始無違礙。又天台謂行有散
定。大本論散善。故言五逆謗法不得往生。此經明觀。
故說得生。是又不爾。淨觀成時。方名定善。末品唯稱
佛名。具足十念。與大本十念何異。強分定散。竊所未
喻。如斯等輩所以得生者。此在當人創發信心。一念
迴光。勇猛精進。還與久修行人無有差別。以諸佛法
身。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唯藉緣因。得顯發故。如前地
觀既成。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而末二品但聞阿彌
陀佛十力威德。及稱佛名具足十念。罪滅福生。還同
彼效。故知時無久暫。修無淺深。但得正念堅強。決定
功成指顧。下品中人。要以信有罪福為因。故終得罪
滅福生之果。苟于此不信。雖疑城邊地。其可得而生
邪。問。十三觀以前。俱明觀法。而九品往生。却不及觀。
是往生人必須修觀邪。抑不盡然邪。答。此有專修兼
修之別。十三觀以前。多是專修。九品多是兼修。迴向
願求。一日乃至七日。觀在其中。至生品之高下。則視
其發心之廣狹。解行之淺深。不盡繫乎專與兼也。然
欲現生見佛。則專修為勝。如第九觀成時。得見無量
諸佛現前授記。視上品上生。必待生後授記者。更為
增進。持名一法。亦復如是。若非念茲在茲。安得一心
[001-0452a]
不亂。但得一心。見佛不難矣。九品之文。總名曰觀者。
為令行者具決擇智。發精進心。舍下趨高。背小向大。
且令知如來願力所持。無機不被故。問。現前授記者。
既高出上生。是九品之上。復有一品邪。答。前文言舍
身他世。得無生忍。正與上生等。自茲以往。分證三身。
十方佛國。隨往無礙。非九品所能攝矣。問。下品華開。
即發無上道心。視中品僅證聲聞者轉勝。何也。答。此
由臨終畏罪。發勇猛心故。又處華胎日久。如遊香國。
身有香氣故。且善人不少鈍根。惡人亦有利根。一聞
即信。由根利故。僅證聲聞。由根鈍故。雖有願求。不急
切故。然下品雖發道心。證果尚遠。中品既證聲聞。但
發無上道心。現前亦得授記。如法華會上舍利弗等。
成佛何疑。故知大小本無定位。經特約舉其凡耳。問。
疑城中人。亦得預九品否。答。但發道心。去佛不遠。得
預九品。如大本言。若此眾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
離彼處。即得如意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者是。
不發道心。無緣見佛。難期入品。以下品並發道心。非
懈慢者所能及故。


此經雖屬漸門。亦攝頓教。雖明權乘。尤尚圓修。如觀
佛章既直指心宗。上品章又頻提大乘。是故聞者。或
得無生法忍。或發無上道心。皆由此經功德不可思
議。阿彌陀佛威神加被。亦不可思議。問。天台謂此經
為頓。今以為漸。何也。答。約化儀論。唯華嚴屬頓。餘俱
屬漸。此經方等所收。是漸非頓。又諸經中。純談實相
[001-0452b]
為頓。曲施方便為漸。漸即屬權。頓乃名實。然漸中有
頓。權中有實。但了一心。更無餘法。天台所判。故有深
指。


四釋流通分者。自爾時阿難至禮佛而退。名流通分。
經以觀名。而下品中持名功德。與修觀等。流通分中
重讚聞名功德。葢觀從心起。名自佛生。以觀攝心。全
心是佛。以名召佛。全佛是心。直下知歸。不一不異。全
身拶入。無欠無餘。
觀量無壽佛經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