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58 攝大乘論-後魏-阿僧伽 (master)



No. 1592 [Nos. 1593, 1594; cf. Nos. 1595-1598]
《攝大乘論》卷上


阿僧伽作
後魏世佛陀扇多於洛陽譯


大乘阿毘曇經中。對如來前為欲顯發大乘
義故。善住菩薩說。所謂依大乘經。明諸佛如
來有十種勝妙勝語。何等為十。一者智依勝
妙勝語。二者智相勝妙勝語。三者入智相勝
妙勝語。四者入彼因果勝妙勝語。五者入
彼修因果勝妙勝語。六者還彼行中差別增
上戒勝妙勝語。七者增上心勝妙勝語。八者
增上慧勝妙勝語。九者滅除勝妙勝語。十者
智勝妙勝語。如是此修多羅句顯發。說大乘
是佛語。云何顯發。如是此說中小乘經不說
此十種句。唯大乘中明。所謂阿犁耶識。
智依事所說有三種性。一者他性。二者妄
分別性。三者成就性。以智相事故。唯記說
入智相事者。謂六波羅蜜。入彼因果事者。謂
十菩薩地還彼修彼。差別事中受菩薩戒謂
增上戒。首楞嚴虛。空等諸三昧增上心事。說
無分別智。謂增上心事說不住涅槃。滅彼果
事有三種佛身。一者真身。二者報身。三者應
身。彼果智事。說如是此十種句。非小乘教故
唯大乘中顯勝說及勝上故。是故如來依為
諸菩薩說。以是義故。依大乘教故。諸佛如來
說有十種勝妙勝語應知。云何復此十種相
勝妙如來勝語。明顯大乘是佛語。及遮小乘
[001-0097b]
是非大乘。是以此十句小乘經所不說。而大
乘有說。及此十句能令得大菩提善許不相
違。為得一切智智故是。中說偈。


「 彼依智相依
 彼因及彼果
 彼三界差別
 彼果及除滅
 智及上妙乘
 至於勝進修
 彼說餘處所無有
 此見勝因上菩提
 佛語說於大乘中
 十句勝說於此經」



有何義故。此諸十句如是漸次說。是以菩薩
從初學已。先應諸法因果依已。應於因緣善
巧成。而有於諸緣生法中應相善巧成捨離。
橫安謗遍善巧故。菩薩如是善學故。於彼善
取相中應令證學。是故令諸障中心得解脫。
於後入智相行已前修行中令修得六波羅
蜜。已深淨身心故。是以淨心所攝。六波羅蜜
故。於諸十地中分別修行三阿僧祇劫。於後
令滿三種菩薩戒。滿已令彼果涅槃及證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是諸十句漸次說。然
此說中一切大乘略盡。是中初說智依勝妙
勝語。如來經中說。謂阿犁耶識。以阿犁耶
識語故。作阿犁耶識語說。如來於大乘阿毘
曇經偈中說。


「 無始已來性
 一切法所依
 有彼諸道差
 及令得涅槃」



還彼經所說。


「 一切諸法家
 彼識一切種
 故說為家識
 聰明者乘此」



此是經證。然復彼何故名阿犁耶識。有生法
者。依彼一切諸染法作果。於彼彼亦依諸識
[001-0097c]
作因故。說為阿犁耶識。或復眾生依彼為我
故。名阿犁耶識。彼亦名阿陀那識。此中有何
證如相續解脫經中說。


「 阿陀那識最微深
 喻如水波於諸子
 我不為凡言說此
 莫執取以之為我」



彼以何義故名阿陀那識。依一切色相故。及
取一切依身事故。如是彼依諸色等根不壞
者。乃至命不盡。隨順故。未來取身彼能生取
身。是故彼名阿陀那識。彼亦名心。如佛所說
心意識爾。是中意有二種依。近作緣事故。近
滅識依。與意識作生因。第二意雜四種煩惱。
常共同身見我慢愛身及無明。彼是依識所
染生。若以一身所生識第二是染境界識義
故。取近義故。及不分別義故明二意。是中
有偈。


「 雜染障無明
 同法及諸五
 三昧或勝事
 說中應誠患
 無想而起我
 生順行無窮
 近順起我相
 一切是不成
 離染無心事
 二三是相違
 彼無一切處
 執成我等義
 心順正義故
 常順不相違
 一切是同行
 說無明不離」



心及身第三離阿犁耶識更餘處無。以是義
故。釋成阿犁耶識是心事隨種子行。彼意
及意識。以何義故。說為心種種法。種子習熏
聚義故。佛以何義故。小乘經中彼心不說為
阿犁耶識及阿陀那識。攝甚微細智義故。彼
諸聲聞不修學行一切智人智故。是故彼中
[001-0098a]
間釋說智。復說釋成解脫故不說。諸菩薩者
修行一切智人智故。為彼說此識。若不說者
離彼識不得解行一切智人智。然復異名。
小乘經說彼識。如增一阿含中說。喜樂阿犁
耶世間。及著阿犁耶。阿犁耶所成。并求阿
犁耶。滅阿犁耶故。說法時親近正聽起隨順
心。許取法及次法。如來出世間時。世間說
此希有法故如來出思益經中說。以此義故。
小乘經亦異名。說此阿犁耶識。大僧祇增一
阿含經中亦說彼為根本。如樹依根住故。彌
沙塞僧中亦說言。乃至世間陰不斷。如是異
名亦說彼識。或有時節中色及心斷時。非阿
犁耶識有斷義。彼是種子。是故所有彼智所
依阿陀那識事。心事。阿犁耶事。根本識事。乃
至世間陰事。說彼阿犁耶識。此阿犁耶識轉
明勝。如王大道。餘者復作是言。心意識是一
義唯文異。然彼義不成。意及識中義有見異
故。是放逸心亦應有異義成。復有餘者言。
如來阿含中所說。喜樂阿犁耶世間。如是等
句者。謂五陰是阿犁耶。餘者復言。同貪等樂
受是阿犁耶識。或復言。身見是阿犁耶。然
彼於阿犁耶識迷癡故。或從聞及解釋故。作
如是說。依小乘經教分別安故。然彼者此分
別安事不成。彼愚癡故。如是分別已。阿犁耶
識轉勝。成如是差別說故。云何轉勝明。如是
彼五陰。於惡道生處一向受苦時厭成。彼既
是一向厭故不成。有厭樂事。如是彼常求厭
離同貪樂受者。從四禪已上無復成厭離。
如是彼眾生中依止事不成。身見亦同。此法
[001-0098b]
中信無我者厭離成。是故此亦彼者依止不
成。然阿犁耶識至內身許事受一向苦道處
生者。及苦陰并求解脫者。阿犁耶識中皆自
身相彼解脫。不應有從第四禪以上生者。
雖有同貪樂厭離。阿犁耶識起我相愛等。
如是此諸同法信無我者。雖有厭離身見。而
阿犁耶識作愛自身相。如是分別阿犁耶識
已。轉勝明智是阿犁耶。說傍名及異名。分
別安事。然復此相分別事云何得知。彼略
有三種。一自相差別處。二因事差別相。三
果差別相。是中阿犁耶識自相義者。依一
切染等法習故。彼有生因相種子攝取義故。
是中因事差別義者。還彼染等諸法中。彼
阿犁耶識如是一切種子。一切時作因事現
成。是中果差別者。阿犁耶識中所有。彼
諸染法依。無始以來習生事。何者是習
而以習名。說此有何義。依彼法同生滅故。
所有彼生相事此是說。所謂如華薰胡麻。
同生滅胡麻故生。彼香因事故生。或多貪
欲者有貪習。貪等同生滅。有彼心故。彼
因相似生。或復多聞者有多聞習。彼聞憶念
已同生滅心中。彼說因相事生故。是以有此
習義故。說為法器。亦名持法。如是阿犁耶識
中亦如是。何者復彼阿犁耶識中染等諸法
種子。為當分別住。為不分別。彼非如物分
別。彼處住非不分別。然如是生彼阿犁耶
識。彼生勝力故。說為一切種子。云何彼阿犁
耶識及諸染法。同時見迭互作因事。所謂
如燈焰及炷生燒因同時迭互作因。及如葦
[001-0098c]
束迭互人捉故同時不墮地中。此亦如是。迭
互作因事。應知亦如阿犁耶識諸染法作因。
諸染法與阿犁耶識。如是因緣差別事。不見
有餘因緣。云何無分別種種習而與有分別
種種諸法因成。所謂如種種色染衣已不見
種種色。若彼衣浸在器中。爾時彼諸色種種
差別見。非一器中故。如是阿犁耶識種種
習薰習薰時雖非種種。能生果時向色器已。
無量種種相現諸法種種事。此是大乘中甚
微最細因緣。有二種。一者性差別二者愛不
愛果差別。是中所有依此阿犁耶識生諸法
者。此是性差別種種性分別現緣故。是中迷
初因緣者。於阿犁耶識中或言性因事。或言
本作因事。或言自在應化因事。或言自身我
因相事。或言無因無緣事。第二因緣迷者。
復自身計為作者食者。譬如眾生盲人彼未
曾見象。為彼盲人將示象。諸生盲者或捉象
鼻或牙或耳或足或尾或背。彼示已問象何
相或說言如犁轅。或言如杵。或言如簸箕。或
言如碓臼。或言如苕帚。或言如石山。如是不
通達。不知此二種因緣故無明障故如生盲。
或計為性或本因或自在或自身或無因或作
者。或計為食者。阿犁耶識如象。性相自體不
知故。略說阿犁耶識因事及果事報識一切
種子性已。是故三界中攝一切身及一切道。
是故說五偈。


「 內外不分明
 而說相順事
 彼一切真實
 說為六種子
 空及同諸大
 彼亦說隨順
[001-0099a]
 定而忘諸緣
 及自果將來
 彼見而無記
 或順彼無餘
 薰彼非餘處
 然彼是習相
 六無有順義
 二別相違故
 諸念無同故
 生餘隨順故
 內外諸種子
 彼說為生因
 不續取盡故
 自然壞遍故」



所有餘六轉順識。彼一切身道處受果報。應
知如中邊分別論說。


「 一是作緣識
 第二受果報
 分別受報者
 同發諸心爾」



彼諸識迭互作緣故。大乘阿毘曇修多羅有偈。


「 一切諸法依
 如是彼諸識
 迭互作果事
 一切及因事」



若此諸識迭互作因緣果者。初因緣及彼第
二因緣有何緣。謂增上緣。然此六識有幾
緣所生。增上念次第等緣生。是此餘三種因
緣。世間者至愛不愛道。及受果報者四緣成。
以分別明此阿犁耶識。傍名及相復云何得
知。唯是阿犁耶識如是傍名說及如是相。而
非是六種轉順識爾。如是中間差別安阿犁
耶識已。是故不成染淨事煩惱事及業事生
染事不成。世間出世間淨事不成。云何煩惱
染事不成。是以六識身中煩惱染習種子作
事不成如是。彼眼識貪煩惱使等同生滅彼。
是彼者薰有子。及非與眼識滅已。餘識中間
以非習。及不見習所依。既無眼識前滅。眼
境中間同貪等生無故。是故過去者不成。如
過業果報生。然彼眼識貪等同生故習不成。
[001-0099b]
彼貪所依故。及貪不堅。非餘諸識別體故。諸
識同時生滅無故非自性。餘性可有同生滅。
如是故。非眼識貪等煩惱及使薰成。非彼識
及識所薰。如眼識。如是餘六轉順識等如順
釋。應知所有非想以上滅已。此處生煩惱
染。彼初生識彼亦無種子生同依止。彼習過
無故。以生煩惱對治識。彼餘一切世間識滅
已。中間阿犁耶識煩惱及使種子。彼對治識
中。不成於諸煩惱性解脫故。及同生滅無故。
後復更生世間識故久滅無已同依彼習應離
種子生中間阿犁耶識。是故中間阿犁耶識
煩惱染事不成。云何業染不成。行緣識不順
義故。彼無取緣有。亦不順故。云何生染不
成。取後身身不順義故。不入定地中滅已在
中陰。念雜染意識取後身。然彼雜染意識中
陰中滅已。彼以歌囉囉故。母腹中託。若唯意
識託者。託已彼依力故。母腹中應有依識行。
是以二種意識從母胎應有。同有故而非彼
所託意識。意識事成。上以雜染身故。及隨
順意識念。雖有彼意識託既休託意識。彼
為一切種子。為當隨彼身依行者。若隨彼所
託彼是一切種子者。是故唯阿犁耶識。是傍
名差別安成依識爾。然若依彼故。一切種子
者。彼以何依事作因識者。彼非一切種子。
若所依作果事者。彼一切種子此義不成。是
故此釋成。所有彼託識彼非意識。是報識。
彼一切種子故。以取後身以認取餘色根。何
者報識而認不可見上意。意識及不堅牢固。
彼諸餘識取色根。無非色可成。是識及滅色
[001-0099c]
迭互相依。如葦束順義故。行彼亦不成中
間報識。食事義故。不成諸大。眾生非報識。中
間諸六識隨所三界中生諸大。眾生作食所
見從此滅已。雖入生定。以雜染不入定。
意識取後身。然彼不入定心。彼地中雜中間
報識以種子不成。然生在無色界中。中間一
切種子報識雜染善根覺者。無有種子。無所
可依。得雜染善根心。還彼處現出世間心。
諸餘世間心謝已。彼行應得迴生非有想非
無想生者。現不用處出世間心時應得迴彼
二道。彼出世間識非有想非無想。至所依非
有用處行所依。涅槃道所依成。欲捨身時。
或造善不善。若上若下漸次依跡。滅毒得清
涼。不應成中間有阿犁耶識。是故生染中間
一切種子報識中不成。云何世間淨事不成。
如是離諸欲者。未得色界心。唯得欲界善心。
於欲生厭離。然是欲界中心。後用行色界心
不共同生滅。彼不薰此種子者不成。非彼色
界心。過去無量生所隔。彼入定心作種子
不成。既無彼已釋成此所有。彼入定色界心
一切種子報識久時轉轉來。後因緣故。是彼
善行習故。彼心增上緣。如是一切厭離地行
中隨順如義應知。如是世間淨事中間一切
種子報識不成。云何出世間淨事不成。如
佛所說。外聞他聲音以內寂靜思量。因彼事
故得生正見。以聞彼聲響音念故。或薰耳
識。或薰意識或薰彼二。是中彼諸法寂靜思
惟憶念故。耳識爾時不行。意識亦餘識所
隔雜故。若寂靜思惟行生時。彼久滅無常意
[001-0100a]
識聞習所薰同習既無。何處復彼種子心。後
時寂靜思惟行而生所有。彼寂靜思惟修行
世間心。彼正見同順出世間心。或時同生
滅。是故彼不薰。以不薰故彼種子不成。是
故出世間淨中間一切種子報識不成。是中
間習者。彼種子攝不順故。復云何一切種子
與報識作染因成。彼對治出世間心種子事
不成。出世間心是未曾有。是故彼習本無。既
無彼習已有何種子生。彼應說善淨法界盡
唯以聞習種子生彼所有彼聞習彼為是阿犁
耶識性為不。若是阿犁耶識性者。是中云
何彼對治種子成。若是非如是性者。是以彼
聞習種子有何依身可見。諸佛得菩提已。所
有彼聞習隨心身現彼共同事。報識中行亦
如乳水。然非彼阿犁耶識。彼對治種子故。
是中依微習故生中習依中習故上習生。多
以聞思修順義故。然彼聞思修種子雖微中
上。然是法身種子應知阿犁耶識相違。非阿
犁耶識所攝。出世間善淨法界因氣事故。世
間及出世間心作種子。然彼未得出世間心
時。現氣煩惱對治。隨惡道對治。消滅作一
切惡對治。隨順親近諸佛菩薩。世間亦諸新
學者法身所攝。應知諸菩薩解脫身所攝。聲
聞緣覺彼阿犁耶識法解脫身所攝。隨所隨
所微中上漸次增長。如是如是。報識亦微劣
身亦轉明。一切時身亦轉明。一切時轉身已。
彼報識一切種子離種子成。及一切時滅已。
彼復云何。阿犁耶識如乳水。若爾非阿犁耶
識。同事而行。一切時壞如鵝水中飲乳。或
[001-0100b]
入世間厭。或入定習滅故。入定習增長。如轉
身及入諸滅盡定。雖不著識故彼中唯執不
離。成非滅盡定。彼對治可取生。非彼起已更
復生。報識已斷。非餘處可取順成。若復計言。
滅盡定有心。彼亦是心善不善。彼無記事
故。不生成彼亦不成。若復言色心後生者。諸
法種子事分別前未生。亦不生色無色。滅已
及從滅盡定起。彼不成。及阿羅漢後心亦不
成。除唯次第緣事可成。如是一切種子報識
中間無染無淨成。是故釋成彼無及隨所相
說。是中說偈。


「 菩薩淨心
 離諸五識
 離餘轉事
 心云何作
 對治迴轉
 無量不成
 因果分別
 彼滅應順
 離子非事
 若取轉事
 彼事二無
 轉事不成」



何者。復此阿犁耶識差別事略有三種。及四
種應知。是中三種者。以三種習差別故。一言
說習差別。二身見習差別。三因緣習差別。
四種習差別。一取時差別。二報差別。三念
事差別。四相差別。是中取時差別者。所有諸
習生彼無故。行緣識及取緣有不成。是中報
差別者。所有行有緣故。諸道受報彼無故。
無子後生。諸法生事不成。念事差別者。所有
彼意我相念事。彼意無己身念取事不成。是
中相差別者。所有彼同相不同相。離受生種
子相同。受生種子相同。所有器世間。種子不
同者。所有內入種子。所有同者。彼離受生種
子對治生。不同者。障滅。及同者。他所妄想分
別取見淨。諸行人一事中種種信如種見得。
[001-0100c]
是中偈。


「 難滅證縛
 說為同事
 行人亂心
 自念外壞
 淨不相違
 真實見淨
 佛戒清淨
 諸佛見淨」



所有不同彼同受生種子。彼無故。器世間
眾生世間順勝事不成。復麁澁相安相。麁
澁相者。所有煩惱及使種子。安相者。有漏
善法種子。彼無故報作不作勝身中不成。復
受不受相。受相者。所有熟報善不善種子。
不受相者。所有言道習種子。無量分別順
種子故。彼無者作不作善惡業得時不受用
義不成。新語言習生事不成。復喻相幻焰
夢患目等。彼阿犁耶識彼時無故。虛妄分別
種子故。相事不成。彼復同相別相具有縛者
同相世間。離欲者壞相。學者聲聞及諸菩薩
一義一處除相。阿羅漢辟支佛諸如來煩惱
障具除相。煩惱障智障及具除相。如順彼無
漸次。煩惱滅事。以何義故。善不善諸法報中
不定無記報。如是無記善不善不相違。善不
善事迭互相違善不善事煩惱轉事不成。是
故唯不定無記是報識。已說智依。智相復云
何知。彼略有三種。一他性相。二妄想分別
相三成就相。是中何者他性相。所有阿犁耶
識種子中。虛妄分別所攝識。彼復何等身與
受用識。彼所受用識。受用識。時識。數識。方
處差別假意識。自他分別善道惡道生滅識。
是中所有身與受用識及彼所用識。及受識
所有時數分別假識者。彼語言習種子因生
故。所有自他分別識。彼身見習種子因故。
[001-0101a]
所有善道惡道生死者。彼為因緣習種子因
故。此諸識一切塵一切道煩惱所攝。說他性
相者。虛妄分別現見成。此別現見成。此諸識
中所有虛妄分別所攝。唯識事非有妄取義
依見。此是他性相。是中何者妄分別相。若非
有塵唯彼識作塵現取故。是中何者成就相
若還彼他性相中微塵相永無有事。是中身
與受用識等六內眼等塵應知。彼所受用識
者。六外塵色等應知。彼能受用識者。六種眼
識等塵應知。此諸識餘識差別應知。復此諸
識唯識無義故。餘處有何見。夢等見應知。
所謂夢中離塵唯識。如是種種色聲香味觸
屋宅林地風諸山塵現相事故見。然彼處無
塵義如是見者一切唯識。隨義通達應知。言
等者幻焰鹿渴患目等應知。然彼如夢覺者
一切亦如是識。何以故。如夢中唯識意生。
如是彼處亦不行。行真實知覺已故行真實。
未覺者唯識事云何得知。從阿含及解釋順
義中。是中阿含如佛十地經所說。三界唯
心作。相續解脫經中彌勒菩薩問佛言。世尊。
所有彼三昧境界中見像。彼為於心異為不
異。佛言。彌勒不異。何以故。彼念唯識所明識
我說。世尊。若是彼三昧境界形像心中不異
者。云何以彼心而取彼心。佛言。彌勒。無有法
而能取法。然彼心如是生。以如是生故如是
見。譬如緣像故唯見像而言我見像。以是義
中間不離彼像。中間像相似見。如是生彼心。
如是中間而言見。如是此阿含將證成。如是
入定心時隨所青等知所有。見像還見彼心
[001-0101b]
離塵青等。如是順釋已。菩薩於一切識中如
是測量取。唯識中無彼青等憶念持識。前
已彼念所見聞思修。亦隨所憶事識。彼亦念
過去故。彼現相唯識。得以此喻證故。菩薩
雖真智未覺已應思量唯覺事隨此如夢說
種種諸識。彼識順成唯識。眼識等諸識。眼等
諸識復有諸色云何得知。唯識事彼亦有。阿
含及順釋如前說。若是唯彼諸識者。何故色
事及現見相事久住體。行顛倒等煩惱染處
因故。餘時非塵為塵妄不成。既無彼事煩惱
障智障染事不成。彼既無淨事不成。是故如
是彼順義成。是中有偈。


「 妄念及妄想
 說為諸色識
 及無非色識
 有彼非餘者」



何故時等種種如說者行無時。世間流不絕
故。無量眾生界因故。無量佛世界因故。無量
所作事迭互假名分別因故。無量攝取受用
差別因故。無量愛不愛業果報受用差別因
故。無量受生死差別因故。云何復此諸識唯
識作事成。略說有三種相。一者但彼無義因
故。二事同念見識因故。種種事畫師所生因
故。如是彼一切諸識無塵故。唯如是同見相。
眼識等色等念故。及彼識見乃至身識見唯
意識。一切眼等法盡識同念意識。識同見分
別故。於意識及一切識生現相故。是中有
偈。


「 唯彼二種事
 行者入意識
 唯入彼心已
 彼力所成此」



唯彼意識種種行故。得彼名。亦如身口等。餘
[001-0101c]
者行一切身中如畫師。二種現相行。唯彼塵
現相故。及分別現相故。一切處觸現相故。行
色塵身依故。彼意識彼餘色相身依故。是中
有偈。


「 遠至獨行故
 無身窟所依
 能調不調心
 我說為淨行」



如說此諸五根。意識境界緣受成。然是彼者
意是依止爾。復如說十二入。經中六種識種
識是意入爾。若有阿犁耶識。識塵識分別
安是中。諸餘一切識。彼念想識唯意識識同
身彼見應知。彼如是唯念想諸識彼見生因
故。如塵現相見彼生同依作事成。如是此諸
識唯識住事成。云何有見塵而說無有義成。
如佛所說。菩薩成就四法。一切諸識解通
無義事。相違識相智故。亦如餓鬼畜生
人及諸天等同事中見既別。不念見覺識故。
亦如過去未來夢現相念故。加意中間顛倒
同順智故。所謂有塵念。彼念識不顛倒。應
得不加真智及隨順三種智知故。如是諸菩
薩及得禪定者。得心自在憶持力故。現如是
事。及得舍摩他。諸行人觀法順故。唯憶念
現見故。及得無分別智。彼處住已現一切義。
如是此三種智隨順義故。彼義本四諸相釋
成無有義。若是唯識義現見依者。他性相云
何。他性以何義故說為他性。自習種子生
故。緣他性生已剎那後自不住。有力故說
他性。彼是妄想分別非性非所依。未曾有
塵見故。彼云何妄分別。以何義故彼名為妄
分別。無量相妄分別顛倒相生故。妄分別
[001-0102a]
者。無自相唯妄見故。說為妄想。若是成就相
者。彼永無自性相彼云何成就。以何義故說
為成就。不以義故說為成就。緣淨念一切善
根妙義因故。亦是上義故名為成就。復有分
別及無分別說分別性。是中何者分別。何等
分別。何等分別性。意識分別以能分別。然
彼自語言習種子及一切識。語言習種子故。
是無量諸相分別故。行一切處分別妄想分
別故。說為分別。復他性妄想念隨所有性。他
性妄想者。是彼處妄想自性。以何相以何
義故先已釋。云何復妄分別以何分別。以何
念以何念取。以何慢。以何假名。以何安義
名。以念故他性中彼念取見彼慢分別起口
業。見等四種世間行故。非有義而言有安故
分別妄想。此諸三性為同行為別行為別不
別。應說傍義故。他性相他性傍義故。彼
亦是妄分別傍義故。彼亦是成就有何傍名
義。是以他性他性習種子。生他性因故。有何
傍名義。以是彼如是妄分別。及妄分別及諸
分別因故。有何義故。隨彼如是妄分別。如
所分別如是彼永無義故。有幾種他相。略有
二種。一薰種子他相。二染淨性不成他相。如
是此二種他相故。說為他相。妄分別性亦有
二種一者性分別。二者勝分別故。以為分別。
成就性亦有二種。一者性成就故。二者淨成
就故。分別復有四種。一者性分別。二勝分
別。三覺分別四不覺分別。覺分別者解義事
善巧故。不覺分別者。不解義事不善巧故。
復有五種。一名所依義分別。所謂此名有是
[001-0102b]
義爾。二義所依名性分別。所謂此義有此名
爾。三名依名性分別者。所謂不決定義名分
別故。四所依義性分別者。未決定名義分別
故。彼二依彼分別。所謂此義如是。身如是名
爾。攝一切義故。復有十種分別。一根本分別。
所謂阿犁耶識二相分別。所謂色等識。三念
現相分別。所謂同依眼識等識。四念異分別。
所謂老等。樂受貪等。他所惱時轉變等。趣及
欲界等異故。五念現相異事分別。所謂所說
如是等異相。彼異相他所將分別。所謂不聞
正法。及聞正法者所有分別。六不寂靜思惟。
所謂不聞正法者。謂諸外道。七寂靜思惟。所
謂聞正法同法者。八妬分別。所謂不正意思
量。身見等六十二見。同順彼分別散分別。謂
諸菩薩有十種分別。非事相散故。事相散故。
正安散故。毀謗散故。一向事散故。異事散故。
性散故。隨名義散故。及隨義名散故。此諸十
句散事中對治故說無分別智。一切諸般若
波羅蜜中說如是彼障及對治。具足般若波
羅蜜應知。若是傍名義他性相三種性成。
云何三種性無差別不成。隨彼傍義他性者。
非彼妄分別。非成就隨彼傍義妄分別者。非
彼他性。非成就。隨彼傍名成就者。如是非彼
他性。非妄想。云何復知。如他性相。妄分別
性事現故。非如是體性爾。本名離慧故。及自
滅因故。多名故。多身相違因故。不定名穢身
相違因故。是中有偈。


「 本名無慧故
 多及不定故
 成彼自多身
 穢身相違故
[001-0102c]
 覺見諸法事
 及見染淨等
 如幻應當知
 及如虛空等」



復以何義故。有如是所說事他性相一切事
不成。彼無已成就性及無故。如是一切事不
成。他性及成就性無故。染淨無事患應見染
淨。是故非一切無。是中有偈。


「 他性既無
 成就一切
 無事常時
 於諸染淨」



所有此諸佛如來大乘方廣中說。彼說中云
何妄分別性應知。無傍名義說可知。他性相
云何知。幻焰夢鏡像光明響水中月應化等
諸喻應知。成就性云何知有四種淨法。說中
知四種淨法者。性淨故。所謂真如空實際無
相真實義及法界。是離垢淨所謂如是彼離
一切障垢。彼得行淨。所謂一切菩提分法及
波羅蜜等。彼生因念淨。所謂說大乘法。如是
彼淨因故非妄想。淨法界因氣故非他性如
是此諸四法攝成一切諸淨法。於中有偈。


「 幻等說故生
 妄計無有說
 於諸四淨中
 說為真實淨」



淨性離垢行念故。彼淨諸攝四種義故。復以
何相故。他性相如所說幻等喻中明。餘者
於他性相中。迴妄顛倒取意故。云何復餘者
於他性相中顛倒疑意成。如是餘者作是意。
云何無此義。現境界成。為彼除疑迴義故說
為如幻。云何無義諸心心數順義成。迴疑義
說如焰喻。云何無此無義而受愛不愛事。迴
彼疑義故說如夢。云何無此義而有淨不淨
業愛不愛果順不順事。迴彼疑故說如鏡像。
[001-0103a]
云何無義而有種種識順事。迴彼疑義故說
如光。云何無此義而有種種假名語言順事。
迴彼疑義故說如響。云何無此義實能取三
昧境界順事。迴彼疑意義故說如水中月。
云何無此義而諸菩薩故取意不顛倒。作眾
生益義故受生。迴彼疑意義故如應化事。有
何義故。如梵王經中說。我不見世間不證
涅槃。他相性中妄分別。及成就性因故。說
世間及涅槃事。無異事故。如是彼他性相妄分別分故說為世間。成就分故說為涅槃。
如佛阿毘曇中說。有三法。是染分淨分。彼
二分有何義故說。他性中妄想性是煩惱分。
成就性是淨分。還彼他性彼二分。以此義故
說。此義中何者說金藏土示現。所謂如金藏
土中有三事可見。一地塵二土三金。是中
有地塵故見土及見有金。若入火時不見土
唯見金。地塵者見土時非正見。見金時非如
實見。是故地塵有二分。如是此無分別智火
觸彼識已。彼識虛妄分別性事見成就性事
故不見。無分別智火觸彼識已彼識實成就
性事故見。妄分別性事故不見。是故所有妄
分別識他性相二分成。如金藏泥地塵爾。如
來或說一切法常或說一切法無常。或說非
常非無常以何意故說常。他性相成就分別
故說常。妄分別故非常。彼二分故非常非
無常。以是意故說如。常無常不二。如是苦樂
不二。淨不淨不二。空不空不二。有我無我不
二。定不定不二。有性無性不二。有生不生不
二。滅不滅不二。永定不永定不二。性滅不性
[001-0103b]
滅不二。世間涅槃不二。如是等句差別諸佛
一切密語。以此三種性句隨順應知。如常等
諸句中說。於中有偈。


「 如諸法所無
 及如見非一
 如是法非法
 不二義所說
 彼一分事故
 亦說名為事
 二分不名事
 非事真實說
 如見非如有
 是故說為見
 如是彼亦見
 是故說為無
 自體自無故
 自事中不住
 取者本亦無
 故說為無性
 無性義故成
 上上依義故
 無生亦不滅
 永寂性滅故」



然有四種意趣故。及有四種密語漸次。一切
佛語隨順解釋應知。一者法同意趣故。所謂
我是無量無邊時。號曰毘婆尸正真正覺。二
者時節意趣。所謂若稱多寶如來名者。即定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無量壽經說。若
有眾生願取無量壽世界即生爾。三者義中
間意趣。如經所說。供養若干如許恒沙等。
供養親近已得解大乘義爾。四者順眾生心
意趣。所謂或有眾生讚行布施彼者復謗毀。
說如是布施如是持戒。及餘者說修事。是以
故說四種意趣。四種密語漸次。一者勸發
漸次。所謂或聲聞乘。或大乘中眾生法性勝
故。順世諦理所說。二者相漸次。隨所法相說
中示現。三者對治漸次。隨所說八萬四千
眾生行。四者發願漸次。隨所異義言音聲字
義餘說隨所。有偈。
[001-0103c]


「 非實而作實
 顛倒中善住
 煩惱善染故
 得無上菩提」



欲解釋大乘經者。彼應以三種相差別故。略
作解釋。一者因緣說。二者因緣所生諸法
相說。三者以說聞義故說。是中因緣集說
者。如說言習所生法。彼如是還彼報識順識
中迭互緣故生。彼復順識相諸法。同念見識
性。然彼憶持相分別相及法體相。是以此示
現三種性相成。如說同念見者。彼知三相爾。
云何復彼相解釋分別相者。他性中無。成就
性中有。彼二有無。有覺無覺有見無見。真
實同時。彼他性中依非眾生分別眾生成就
者。行彼覺故彼不覺。如說分別他性中成就。
彼處有不覺及覺故。略說彼二邊所說義解
釋。所謂先已說句餘句示現彼分別。或功德
增上故。或義增故。功德增者。所謂說佛功德
善覺慧。不二行無相法究竟佛行行故。得一
切佛法。到無障道。不退轉法無障境界。不思
住達三世遍一切世界身。一切法無疑。知一
切成就慧無疑。諸法知無分別知。一切菩薩
正受智。不二佛行得最究竟。不離如來。解脫
智盡。至無邊中佛地。通達法界最虛空界盡
爾。善覺佛者。此句餘句所解釋應知。如是
善說法體成。善覺慧者。此善覺慧諸佛如來
十九種諸佛功德攝成應知。智中一向無障
無分別功德。事非事二相真如最淨說自然
佛所作不休息行功德。法身中身心業無分
別功德。一切障對治功德。降伏一切外道
功德。世間生世間法不能染功德。法住功
[001-0104a]
德。受記功德。一切世界中示現報身應身功
德。決疑功德。種種行入功德。未來生法智功
德隨信示現功德。無量身化眾生行功德。同
法成波羅蜜功德。異佛世界隨信示功德。三
種佛身說法不斷功德。乃至世間際一切眾生
助成一切樂及無量功德。因此說故。義增上
者。復如經所說。菩薩成就三十二法故名為
菩薩。助益樂深心故。於一切眾生令入一切
智智。稱己智滅慢故。淳厚深心故。不作恩
愛怨及非怨等心故。永親故。盡至涅槃美言
悅目先應故。不斷彼心故。所許之事不休
息不疲倦意故。聞義無厭足故。自過見患
故。見他作過不說故。一切威儀行菩薩心業
故。布施中不求報故一切有道處不著修戒
故。不瞋一切眾生忍故。聚集一切善根法以
精進故。離無色界禪故。順方便智故。四攝法
所攝方便故。破戒持戒不二心故。勤劬聞妙
法故。樂住阿蘭若故。不樂世間種種事故。
不希樂小乘故。於大乘見大利益故。遠離惡
知識故。親近善知識故。淨四梵行故。五神
通遊戲故。依智故。住有行不住有行眾生不
捨故。一向定言故。重實語故。菩薩心為首故。
如是等句初句中差別應知。助樂深心故。於
一切眾生此助樂深心故。有十六種作事差
別應知。是中十六種作事者。轉轉行作。不退
作。他所不勸而自行作。不瞋作。不望報作。三
句不望報故。有益無益不瞋喜。乃至後生隨
逐故。彼相似口業故。有二句苦樂中不二等
作事。不怯弱作事。不退轉作事方便攝作事。
[001-0104b]
除障作事。二句相續不斷念彼心作事。勝至
作事。七句六波羅蜜正修行。及攝取行正事。
成就行作正事。六句親近知識。聽聞正法。樂
蘭若。捨惡覺心。正念功德。二句大乘功德。
二句成就作事。三句無量清淨得益力得證功
德。彼令住作事四。將眾功德除疑。教受財
法攝取心故。不雜心故。如是等句與初句解
釋差別應知。如經說。依於初句故句別有
功德。依於初句故句別義別爾。如是智相
釋已。
《攝大乘論》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