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44 成唯識論集解-明-通潤 (master)



成唯識論卷第九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金庭長壽寺沙門通潤集解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是一切法勝義諦故。」


【先問。次舉頌答。論曰下釋。謂佛說無自性者。非離
此三有性而別有三無性。是即此三有性而密意
說。三無性也。初依虗妄遍計說相無性。以彼體相
畢竟無有。如蠅上蛇故。次依依他說生無性。謂假
眾緣而生故。非如徧計所執自然為生因故。三依
圓成說勝義無性。謂一真法界無性性故。此佛約
密意說一切法都無自性。非是顯了說一切法全
[009-0791a]
無性也。彼意正顯遍計是空。依圓是有耳。問。依圓
既有自性。何故世尊密說為無答。謂依圓二性。體
雖是有。而有愚法之人。於彼依他體上頭上安頭。
虗妄執為實我實法。世尊為除此執。故於一切有
體無體諸法總說為無。云何下問。謂依下。立量答。
遍計所執是有法。立相無性宗。因云。由此體相畢
竟非有故。喻如空華等。次量云。依他是有法。假說
無性。非性全無宗。因云。託眾緣生故。無如妄執自
然性故。喻如幻事等。三量云。圓成勝義是有法。假
說無性。非性全無宗。因云。由遠離前遍計所執我
法性故。喻如虗空徧色。謂虗空雖遍眾色。要由眾
色無性。方顯虗空無性。圓成雖徧依他。要由依他
無性。方顯圓成無性故。此義正顯圓成與彼依他
非異不異。俱是假說無性。問。依圓既是非異不異。
何故圓成名勝義無性。依他不爾。答。雖依他起非
是真勝義性。若隨轉門。亦得說名勝義無性。恐濫
第三真實勝義。故不說之。然此圓成。是諸法中最
極殊勝第一義諦。非依他所起得為例。】


「然勝義諦略有四種總撥諸法都無自性。」


【勝義者。對世俗言。世俗有四。一世間世俗。即假名
無實諦。謂軍林等。二道理世俗。即隨事差別諦。謂
蘊處界等。三證得世俗。即方便安立諦。謂預流等。
四安立世俗。即假名非安立諦。即二空真如。勝義
有四。一世間勝義。即體用顯現諦。謂蘊處界等。有
[009-0791b]
實體用。過於世俗。說名勝義。隨事差別。說名蘊等。
故名顯現。二道理勝義。即因果差別諦。謂苦等四
諦。知斷證脩。因果別故。三證得勝義。即依空顯實
諦。謂二空真如。依彼二空。顯此真如故。四勝義勝
義。即癈詮明旨諦。謂一真法界。不落言詮。所謂勝
義中真勝義性。以彼世俗。對此勝義。便成八諦。初
一世諦。但是我法虗妄。末後勝義。但是一真。中間
三法。配初軍林。名俗四諦。配後一真。名真四諦。此
中勝義。是依最後勝義勝義說。為欲簡前三種勝
義。故說勝義即是真如。真者。非如遍計之虗妄。如
者。非如依他之變易。謂此真如。雖在一切虗妄變
易法中。而未甞動著一絲毫故。言亦者。顯此真如
尚有多名。如法界及涅槃實際等。此真如性。即是
唯識真如實自性。雖是實性。而有二種簡別。一簡
虗妄徧計。故說實性。二簡世俗勝義。故說實性。下
戒勉云。三頌總顯三無性是秘密說。非極了義。不
應總撥諸法一切皆無。此三性三無性。是流轉還
滅之關鍵。若於依他起執。即是流轉。若了依他無
性。便是還滅。自此而下。於十地中捨一分徧計。證
一分真如。故分五位。俱約大乘悟入之漸次。非小
乘得預斯門。以彼執心外有法故。】


「如是所成唯識相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


【此下明行位唯識分也。問。上文雖廣陳唯識相性
二門。成就唯識之義。然不知如何用心。方入此門。
[009-0791c]
欲入此門。幾何階級。言相者。即前文能變三相。言
性者。即是圓成實也。答。要具二種大乘種子。於五
位中漸次悟入。復問云。何謂大乘二種。答。一本性
住種。謂從無始依附根本識性。法爾具足無漏道
種。不從外得者是。二習所成種。雖具本因。若無外
緣新熏資發之力。不得悟入。故必假法界等流之
法。透入耳門。而繼之以聞思聞脩。時時熏習所成
者是。聞所成等者。等取思所成脩所成也。聞謂聽
聞。即是耳根。發生耳識。聞言教故。思謂思慮。即是
思數。發生智慧。思擇法故。脩謂脩習。即是勝定。發
生智慧。脩對治故。具二種性。方能漸入真唯識門。】


「何謂悟入唯識五位復令悟入唯識相性。」


【問。五位云何。答。一資糧位。謂此菩薩。巳具二種性
巳。始發大心。勤脩福智。為入聖道之資糧。故名資
糧位。涅槃名為解脫行。言順分者。行行不違。故名
為順。言分者。是因義支義。是解脫因之一分一支
故。此位雖未得解脫。而能順解脫之道。故名順解
脫分。二加行位。順解脫道既圓滿巳。為入見道。復
脩加行。亦名順決擇分。以近見道。伏除二取。故名
加行。真見道後。決擇所知障種名決擇分。此位雖
未得真見道。而加行時。亦能隨順決擇二障。故名
順決擇分。三通達位。謂諸菩薩入初地時。得真見
道。能所平等。通達一切佛法。名通達位。四脩習位。
謂初地斷分別惑。得無分別智巳。即以無分別智
[009-0792a]
漸斷所知障種。漸入唯識實性。從初地第二住心。
以至金剛無間心位。總名脩習位。五究竟位。障盡
智圓。於一切法成等正覺。名究竟位。此從金剛後
心解脫道中。以至盡未來際。皆此位攝。問。五位巳
明。云何悟入。答文易了。】


「初資糧位其相云何即是所知煩惱障種。」


【此下廣明悟入五位之相。先資糧位。先問。次舉頌
答。論曰下。釋。謂從初發心。乃至未起加行順決擇
識。求住真唯識性。皆是資糧位攝。此有二義。為上
求佛果。辨勝資糧。名資糧位。為下度眾生。勤求解
脫。故又名順解脫分。資糧是自利之名。解脫是利
他之號。此位菩薩因依等者。攝論云。此位菩薩。巳
能悟入大乘。多聞熏習相續故。名依因力。巳得奉
事無量諸佛故。名善友力。巳得一向決定勝解。非
諸惡友所能搖動故。名作意力。巳得積集諸善根
故。名資糧力。此位菩薩得此四種殊勝之力。於唯
識義能深信解。雖能伏除二取粗煩現行。而未能
了能所取空。以彼雖能脩菩薩行。止觀力微。取著
外相。未能忘捨。故於二取所引種子。及彼二取微
細現行。未能伏滅。頌中所言二取者。顯二取之執
取。以執取二取性故。頌言隨眠者。即是二取習氣。
由此習氣。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故名隨眠。或是隨
此種子。增長過惡。故名隨眠。如人睡眠。眠更滋多。
故過惡增。是隨眠義。此隨眠者。即是分別。我法二
[009-0792b]
障種子。隨眠轉相略有十八。一隨逐自境隨眠。謂
三界中自地所攝隨眠。二隨逐他境隨眠。謂生下
上地下上煩惱所逐隨眠。三被損隨眠。謂世間離
欲。下地隨眠。四不被損隨眠。謂巳離欲或未離欲
自地隨眠。五隨增隨眠。謂自地隨眠。六不隨增隨
眠。謂他地隨眠。七具分隨眠。謂諸異生所有隨眠。
八不具分隨眠。謂諸有學。非異生者所有隨眠。九
可害隨眠。謂般涅槃法所有隨眠。十不可害隨眠。
謂不般涅槃法所有隨眠。十一增上隨眠。謂貪等
所有隨眠。十二平等隨眠。謂等分行所有隨眠。十
三下劣隨眠。謂薄塵行所有隨眠。十四覺悟隨眠。
謂諸纏裹與纏俱轉隨眠。十五不覺悟隨眠。謂離
諸纏而恒隨逐隨眠。十六能生多苦隨眠。謂欲界
隨眠。十七能生少苦隨眠。謂色無色界隨眠。十八
不能生苦隨眠。謂得自在菩薩所有隨眠等。】


「煩惱障者謂執徧計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先釋煩惱障。言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者。演義云。
欲界四諦。各有根本十惑為四十。上二界四諦之
下各除瞋有七十二。三界合為一百一十二。並是
見道所斷根本惑。然疑及三見。唯是見所斷。脩道
位中。欲界唯六。上二界除嗔。唯十。合為十六。是脩。
所斷。見脩合說。故有一百二十八也。見所斷中。是
分別惑。別迷四諦。故於四諦各別取數。故有一百
一十二。脩所斷中是俱生惑。總迷四諦。唯取三界
[009-0792c]
總數。故但十六。如是見脩位中。斷煩惱時。亦斷隨
煩惱惑。故曰及彼等流等。此等根隨皆能擾亂身
心。長處生死。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次釋所知障。言
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者。演義云。是出名目。正與煩
惱相同。煩惱障粗。有多品類。二乘所斷。唯是不善
有覆性攝。故以數顯。所知障細。無多品類。唯菩薩
斷。亦是異熟無記所攝。故不顯數。又顯煩惱。是四
地攝。故以數顯法執無明。唯是一地。故不顯數。言
等者。亦等隨惑。所知境者。即有為無為也。無顛倒
性者。謂真如理。由此根隨。皆能覆所知境。令智不
生。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此所知障決定不與豈彼更無慢無明等。」


【論八識相應。問。何故此障不與異熟識相應。答。以
異熟識微細極劣。唯與觸等五所相應。不與煩惱
別境相應故。異熟空時。法空智與慧等方俱起故。
第七所知。唯是俱生。根隨染惑但有十二。根本有
四而隨惑八。故名為少。第六所知。根隨煩惱有二
十六。故名為多。當知我法二障。皆由根隨煩惱執
我執法而生差別。故七六二識所知。皆如煩惱障
說。眼等五識無計度故。無所知障。故法執中根隨
等惑定不相應。餘煩惱障。雖有不起。若仗同時意
識引發之力。皆容生起。此障下。論三性相應。此障
唯與二性相應。不通善性。無明是癡。善性非癡故。
煩惱下。論自類相應。煩惱障中必具所知。煩惱依
[009-0793a]
此而得起故。煩惱之體。雖與所知無異。而執我執
法用有差別。是故二障種子隨道力斷。道力勝者。
先斷所知。後斷煩惱。道力劣者。先斷煩惱。後斷所
知。此於下。論四無記相應。此在四無記中。唯與異
熟生無記相應。是染性故。不與威儀工巧變化相
應。以彼三種勢用薄劣。不覆所知。不障菩提故。此
四無記。耎中上品。謂異熟生及威儀路不猛利故。
俱是耎品。諸工巧處性猛利故。說名中品。變化性
極猛利。故是上品。又四種各有差別。謂無色界色
界欲界異熟是耎中上品。若坐臥是耎威儀。住是
中威儀。行是上威儀。初習業者。是下工巧。巳串習
者。是中工巧。堪為師者。是上工巧。下品脩三摩地
所得。是耎變化。中品脩三摩地所得。是中變化。上
品脩三摩地所得。是上變化。問。前說此障是覆所
知。是障菩提。何故此說不覆不障。答。此名無覆。對
二乘說。以二乘但斷煩惱。不障彼智。故名無覆。若
對菩薩。是障彼智。亦是有覆。問。若所知障中。既有
見疑愛恚等惑。云何契經但說此障名無明住地。
而不及餘。答。以此障無明最增。故偏說之。非無見
等。即如煩惱障中立四住地。謂見一切住地。欲愛
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豈彼但有貪見。而無無
明慢等。亦由煩惱中貪見最增。故偏說也。】


「如是二障分別起者伏二現行通有漏道。」


【論伏斷。問。如是二障何處得斷。答。菩薩道力增勝。
[009-0793b]
若是分別我法二障。初地見道時斷。若是俱生我
法二障。菩薩從初地住心。以至金剛無間心斷。二
乘道力微劣。於菩薩所斷者。但斷一種。不能雙斷。
菩薩道力增勝。故能雙斷。若是雙斷二障種子。唯
在等覺後心剎那頓斷。入究竟位。此唯無漏道攝。
若是伏此二障現行亦通有漏道。分別我法二執。
在加行位伏。俱生我法二執。若六識俱者。在四地
伏。若七識俱者。在八地伏。】


「菩薩住此資糧位中應知亦是解行地攝。」


【問。此位菩薩二種現行伏耶滅耶。答。此位分別我
法二粗現行雖有伏者。然此二種微細現行及彼
種子。由彼止觀力微。多住外門脩菩薩行。未能伏
滅。故頌云。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此位下。論位
攝。問。解行證三。此位何攝。答。以此位未證真如。尚
在解位。若以殊勝解力。脩六種殊勝行。應知總是
解行地攝。以此是信解位。加行是行位。前解後行。
分二位故。若約攝大乘論。以三僧祇分四位。前一
僧祇。總名解行地。無加行位。故云亦是解行地攝。】


「所脩勝行其相云何皆是此中所脩勝行。」


【問。此位以勝解力脩諸勝行。其相云何。答。謂福及
智。若論通相。則度度皆有福智。若論別相。前五為
福。後一為智。或以施戒忍三為福。後一為智。進禪
通二。又約通相論。六種皆通二利。若別相論。六度
與三十七品菩提分法。自利行攝。布施愛語利行
[009-0793c]
同事。及慈悲喜捨。皆是利他行攝。如是下。結。】


「此位二障雖未伏除堅固熾然脩諸勝行。」


【三事練磨者。一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便生
退屈。於退屈時。引他巳證者。練磨自心。勇猛不退。
言廣者無邊。大者無上。深者難測。遠者時長。此名
第一菩提屈。引他況巳鍊。攝論頌云。十方世界諸
有情。念念速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
輕而退屈。二聞施等難脩。便生退屈。即便省察。我
巳獲得如是意樂。離諸弊惡。謂此意樂。遠離慳貪
恚等。我由此故。少加功用。脩習施等。當得圓滿。此
名萬行難脩屈。省巳增脩練。頌云。汝昔惡道經多
劫。無益勤苦尚能起。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應
生退屈。三聞諸佛圓滿轉依。極難可證。便生退屈。
於退屈時。引他人天粗淺小善。以況六度殊勝妙。
因。練磨其心。勇猛不退。此名轉依難證屈。引粗況
妙練。頌曰。愽地一切諸凡夫。尚擬遠證菩提果。汝
巳勤苦經多劫。不應退屈却沉淪。由斯三事練磨。
脩諸勝行。斷四處障。一由離聲聞獨覺作意。斷作
意故。二由於大乘諸疑離疑。以能永斷異慧疑故。
三由離所聞所思法中我我所執。斷法執故。四由
於現前現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
斷分別故。】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言加行者。如人遠行。將及巳舍。更鞭䇿故。以由此
[009-0794a]
道。能捨煩惱故。先問。次舉頌答。言少物者。凡夫迷
心逐物。見物而不見心。不可謂少。聖人了物即心。
見心而不見物。無容其少。唯處將聖尚凡之地。不
可言物。又不可言無物。故曰立少物也。此是古人
泥團將破未破時也。於此加功用行。進而至乎道
矣。論曰下。釋。謂菩薩於一阿僧祗。積集福德資糧
順解脫分亦巳圓滿。為欲入見道位。故復施鞭䇿。
加功用行。伏除二取種現。何等名為四加行位。謂
煗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此之四位。總名順決擇
分。以能隨順趣入真實唯識性故。言決擇者。決謂
決斷。擇謂簡擇。即見道智。即擇法覺支也。決簡疑
品。擇簡見品。疑品擇而不決。以猶豫故。見品決而
不擇。非正見故。以諸聖道。能斷疑故。分。謂分斷。此
言意顯所順唯是見道一分決擇之分。故得決擇
分名。順決擇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順解脫分。諸
有創植順解脫分。方得解脫。謂初起順解脫分。次
起順決擇分。第三入聖。方得解脫。此位鄰近真見
道故。立加行名。然有資糧。故有加行。若無前位。此
位不成。問。煗等四位。依何建立。答。依四尋思。建立
初二。依四如實建立後二。四尋思者。謂名尋思。義
尋思。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四如實智者。
謂名尋思所引如實智。事尋思所引如實智。自性
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
智。方便因相。名為尋思。方便果相。名如實智。言名
[009-0794b]
者。謂色受想等。菩薩於名中尋思。但見名言。不見
名體。故知唯意言境。是假非實。義者。即名所詮表。
謂蘊處界等。謂菩薩尋思義類。但見其類。不見餘
義。故知亦是意言。是假非實。名言既唯意之分別。
名下之義亦無別體。故離名言分別。無別有義可
緣。復尋思名義二種之自性。是假非實。謂色受想
等名義自性。菩薩尋思自性。唯見是假。不見餘物。
故知實無所有。假立自性。譬如假立補特迦羅等。
復尋思名義二種之差別。是假非實。謂無常苦等名
義差別共相。謂菩薩尋思差別。但見是假。不見餘
物。故知實無所有。假名差別。如是尋思。了達四種。
皆是徧計執性。悉不可得。如是而知。名等四法。依
識現起。若離識時。決定非有。又且不獨四法為無。
即能現識亦不可得。如此徧知。名如實智。譬如繩
上觀蛇。蛇非真實。以無有故。若巳了知彼義無者。
蛇覺雖滅。繩覺猶存。若更微細品類分析此亦虗
妄。色香味觸為其相故。此覺為依。繩覺當滅。若滅
繩覺。即能悟入真唯識性。問。何故此位尋思名義
自性差別。答。名義二種。即名相也。即見相二分也。
即依他起也。由此二種為迷悟要關。故楞伽釋五
法云。相者。若處所形相色像等現。是名為相。若彼
有如是相。名為瓶等。施設眾名。顯示諸相。是名妄
想。彼名彼相畢竟不可得。是名如如。真實決定究
竟自性不可得。是名正智。前明迷此名相而起妄
[009-0794c]
想。遂成流轉。此明了此名相。本無自性。當體如如。
即是圓成。故迷悟皆由此。問。何故名義。各別尋思。
名義之自性差別。合而思察。答。名義二法。能所相
異。故別尋求。名義之自性差別相同。故合思察。若
知名之自性差別不可得。即知義之自性差別不
可得故。顯揚論云。名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名唯見
名。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事唯見事。自性假立尋
思者。謂諸菩薩於假立自性。唯見假立自性。差別
假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差別假立。唯見差別假
立。此諸菩薩於名事二種。或離相觀。或合相觀。依
名事合觀。故通達自性假立。差別假立。名尋思所
引如實智者。由諸菩薩於名尋思唯有名巳。於名
如實了知。謂此名。為此義故。於此事中建立。為令
世間起想見言說故。若於色等所想事中不為建
立色等名者。一切世間無有能想此事是色等。若
無想者。無有能起增益執著。若不執著。則無言說。
若如是如實了知。是名第一名尋思所引如實智。
事尋思所引如實智者。由諸菩薩於事尋思唯有
事巳。如實了知色等所想事性。離一切言說。不可
言說。是名第二事尋思所引如實智。自性假立尋
思所引如實智者。由諸菩薩於色等所想事假立
自性中。尋思唯假立故。如實通達假立自性。非實
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顯現。又能了知彼事自
性。猶如變化影像水月夢幻。似有體性。是名第三
[009-0795a]
自性假立尋思所引甚深義所行境如實智。差別
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者。由諸菩薩於差別假立
尋思唯假立性。故於色等所想事差別假立中。善
能通達不二之義。謂彼諸事非有性。非無性。由可
言說。自性不成就。故非有性。由不可言說。自性成
就。故非無性。如是非有色非無色。由勝義諦故非
有色。由勝義諦故非無色。由世俗諦中假立色故。
如有性無性有色無色。如是有見無見等諸差別
假立法門。彼一切。由是理趣盡應知。若能如是了
知差別假立如是不二之義。是名第四差別假立
尋思所引如實智。】


「依明得定發下尋思尋思位極故復名頂。」


【明得定者。攝論云。明。謂能照無義智明。得。謂創得
無義智明。故名明得三摩提。發下尋思者。明得是
定。尋思是慧。以初獲方便智。故云發也。以此尋思。
觀察所取之法了不可得。名為煗位。謂此煗位。創
觀所取名義自性差別四法。皆自心變實不可得
故。問。明得與煗。名位何別。答。言明得者。以初得智
慧日之前相。立明得名。即由此明得定力所獲道
火前相。名為煗位。攝論云。譬如鑽火。暖為前相。此
亦如是。智為前相。故古德云。學道如鑽火。逢烟且
莫休。明增定者。慧力更勝。明相轉增故。登峰造極。
故立頂位。恐初不實。所以重觀。】


「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009-0795b]


【印順定者。印前順後故。發下如實智者。以初獲智
果。故曰下也。以此智果。印前二位。所取境空。故曰
於無所取決定印持。復以此智順後能取之識亦
空。故曰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所以印前復順後者。
既無所取。能取必無故。位名忍者。忍即是智。忍境
識空。解見下文。無間定者。謂由此定無間。永斷煩
惱。令無所餘故。發上如實智者。智力增盛。故名為
上。雙印能取所取皆空。故位名第一。餘文易了。】


「如是煗頂依能取識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


【此總結四位也。謂煗頂二位。依能取識。但觀境空。
不能印境。以無智故。忍位起時。有三品智。下品名
印忍。印所取空故。中品名順樂忍。樂空能取。順脩
彼故。上品名印順忍。印能取空。順觀彼故。世第一
法。雙印境識俱空。然雖如是加功用行。皆帶相故。
未能證實。以境識雖空。空相猶在。故說四位菩薩
猶於現前安立少物。少物者何。謂唯識性。以彼空
有二相不除故。徧計空而識相有故。演義云。心上
變如。名為少物。此非無相。故曰帶相。由有此相。未
證真如。有所得故。滅空有相。方證真如。依如下。二
頌結四加行。謂初二句結煗位。攝論云。謂觀所有
似法似義。定所行影。唯是內心。義想二句。結頂位。
攝論云。謂審觀察如是似法似義。唯我定心之所
變現。如是下三句結忍位。二句下中忍。一句上忍。
合上三句。即世第一位。攝論云。謂先巳了所取是
[009-0795c]
無。既知所取之境是無。即知能取之心亦無故。末
後一句。即見道位。攝論云。謂從此後。證無二取所
得真如。觸。猶證也。】


「此加行位未遣相縳未證唯識真勝義故。」


【此論伏斷。此位現前猶立少物。故相縛未遣。即分
別粗重種子。亦未能除。但能伏除分別二取現行。
故與見道相違。於俱生我法二執。全未能伏。俱生
我法二種。全未能滅。以有漏觀心。所得未忘。分別
未斷故。次論二諦。此位菩薩。雙觀真俗。為欲引發
將來真見道。及相見道故。及伏分別我法二障故。
雖真俗雙觀。而真諦是彼正觀。非如小乘唯觀安
立四諦故。故大論問云。若安立諦建立為諦。何因緣
故更復顯示非安立諦。答。若離非安立諦。二種解
脫。不應道理。謂於相縛。及粗重縛。所以者何。若有
行於諸安立諦。彼一切行皆行有相。行有相故。於
諸相縛不得解脫。於諸相縛不解脫故。於粗重縛
亦不解脫。若有行於非安立諦。不行於相。不行相
故。於諸相縛便得解脫。於諸相縛得解脫故。於粗
重縛亦得解脫。問。若唯由彼非安立諦。於一切縛
解脫清淨。何緣顯示安立諦耶。答。為令資糧及方
便道。得清淨故。次論善根。此菩薩起此四種定慧
善根。雖七方便時通四靜慮。而獨依第四靜慮。方
得善根成就滿足。以託彼天為最勝依止。從此便
入真見道故。問。此善根從何界起。答。唯依欲界善
[009-0796a]
趣身起。欲界餘趣是彼所厭。亦非殊勝。故不起也。
次論位攝。此位亦在解行地攝。非證地攝。以未證
真實唯識故。攝論合資糧加行為解行地故。】


「次通達位其相云何初照理時亦名見道。」


【此明證入位也。先問。次舉頌答。論曰下。釋。此菩薩
證唯識性。善達法界。生如來家。得一切有情平等
性。得一切菩薩平等性。得一切佛平等性。此即名
為菩薩見道住唯識性也。俱離能取所取相者。謂
能證智與所證真如。俱無能所二取之相。以此二
相是分別故。是有得心所現起故。今斷分別。證無
分別智。現前少物。俱無所得。故能緣智與所緣如。
悉皆平等。一師言。此無分別智。相見俱無。一師言。
此無分別智。相見俱有。以無分別智。變帶真如之
相為所緣故。先破無相云。若如如智上無真如相
名緣如智者。則應色等智上無聲等相。亦名緣聲
智。次破無見云。若無見分而能緣者。真如性亦名
能緣。勿有真如名能緣者。一師出正義云。此智見
有相無。說無所取故。雖有見分而無分別故。說無
能取。非謂全無能取也。雖無相分下。即瑜伽七十
三文。問云。既無相分。何名緣彼。答云云。釋云。謂此
緣如智。雖無相分。而能親挾真如相而起。名為所
緣。非變帶影像相分名緣於如。以如智不離如故。
次例明云。正如自證緣見分時。亦是親緣。不變影
緣。此智緣如。亦復如是。若謂本智說變影緣如者。
[009-0796b]
則應本智不能親證真如。便同後得有分別智。安
得名根本智為無分別也。以後得智必托本智變
影緣。故定應許此有見無相。問。此位何故名為通
達。答。加行無間道中。此智生時。體會真如故。言此
智者。即無分別智也。體者通也。會者達也。理絕妄
情。名之為真。諸法體同。目之為如。問。何故又名見
道。答。初照理故。照理明見。見即是道。問。若言照理。
二地巳上豈不照理。何故言初。答。此最初故。以此
受名。餘隨別義。】


「然此見道略說有二有意樂力有堪能故。」


【此明一心真見道也。真見道者。謂雙空智起。於前
無間道中。雙斷分別我法二障種子。解脫道中。雙
證分別我法二空所顯真如。問。加行。無間。解脫。勝
進。有多剎那。何故但說一心名真見道。答。雖多剎
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言多剎那者。謂
加行道一剎那脩。于無間道一剎那斷。解脫道中
一剎那證。勝進道中一剎那入。雖說有多剎那事
方究竟。而真如相。始終平等。無有二相。故總說一
心。一師言。此位漸斷漸證。我執粗淺。法執深細。必
先斷我執證人空巳。次斷法執而證法空。故知漸
斷漸證。一師言。此位頓斷頓證。由加行時意樂殊
勝。必欲一斬齊斷故。此義為正。】


「二相見道此復有二以真見不別緣故。」


【此明三心相見道也。相見道者。謂別緣有情諸法
[009-0796c]
之相而得見道。名相見道。此復有二。一觀非安立
諦有三品心者。非安立諦。即真如也。謂以三品智
心。觀察真如。得見道故。三品者何。一內遣有情假
緣智者。內謂內身。無體名假。謂以能遣之智。返觀
內身所執主宰。皆非實有。伹以內心。似有情現。此
倣無間道見分斷我執也。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者。
諸法者。謂五蘊實法。亦以能遣之智。觀察內身所
執五蘊實法亦不可得。此倣無間道見分斷法執
也。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者。總觀一切有
情諸法也。此倣解脫道中見分雙斷我法二執。雙
證我法二空也。以此三智。別斷總證故。然此中人
法二障。各分上下。粗者為上。細者為下。若二粗者。
各別除之。以智猶弱。未雙斷故。若上品智。方能雙
斷。此則隨智說輭中上。輭者。下也。初智者斷名輭。
次智斷者名中。勝前劣後故。後智斷者名上。能斷
見惑。此智最上故。若約煩惱耎中上品。最後所斷。
名耎品。中間所斷名中品。最初所斷名上品。然初
二智。未能殊勝。別緣內身諸法。除我法假。至第三
心。其智上品。廣緣內外一切有情諸法。除我法假。
前二名法智者。以有情諸法各別緣故。第三名類
智者。與前二智相類。總合緣故。問。何故名為相見
道。答。法真見道二空見分自所斷障無間解脫別
總建立故。言法者。倣效義。真見道中。雖有二空自
證分。而二空見分親證真如。所以法之。然見分中。
[009-0797a]
有無間解脫道。隨斷隨證。有四見分。無間道中斷
惑別故。人法二空見分各別法之。立初二心。解脫
道中證理同故。人法二空見分總合法之。立第三
心。故曰別總建立。名相見道也。一師言。此三心是
真見道。不緣四諦故。一師出正義云。此三心是相
見道。各別緣故。】


「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差別建立名相見道。」


【此總以十六心明相見道也。安立諦者。即俗諦也。
此復有二。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
心。言所取者。即真如。言能取者。即正智。法即現法。
類即種類。謂法智法忍緣於真如。其真如者。是智
所取。類忍類智緣智見分。其見分者是能取智。故
名能取所取十六心也。一苦法智忍者。苦。謂苦諦。
法。謂苦諦增上所起教法。智。謂於加行道中緣苦
法之智。忍者。謂先觀察增上力故。於苦諦中起現
證無漏慧。由此慧故。永捨見苦所斷一切煩惱。此
即智之因也。此苦法智忍。即忍無間智。能觀苦諦
下真如。能斷三界見苦所斷二十八種隨眠。謂欲
苦有十。上二界苦各九。以除瞋故。三界合有二十
八也。二苦法智者。即能緣苦如之智名苦法智。智
者。即忍之果。由前忍故。此智現前。智現前時。觀察
真如。證前解脫。三苦類智忍者。謂苦法智無間。即
有無漏慧生。此第三心。於一剎那各別內證法忍
法智。謂以類忍證法忍。以類智證法智也。言後聖
[009-0797b]
法皆是此類者。謂後聖法。依止前法也。顯揚論云。
前為後後之所依止故。謂二心後。乃至無學一切
聖法。依此二心。彼得生故。四苦類智者。謂此第三
無間忍。有無漏智生。此智但緣第三苦類智忍。故
曰審定印可苦類智忍也。如於苦諦有二智二諦。
於餘諦中應知亦爾。故總合有十六智。皆斷二十
八分別隨眠。此十六心。前二觀如。後二觀智。謂法
忍法智觀如。覺悟所取故。類忍類智觀智。覺悟能
取故。一諦既爾。餘諦皆然。此苦法智忍緣如。倣真
見道中無間道見分斷苦諦惑。苦法智緣如。倣真
見道中解脫道見分證苦諦下理。苦類智忍緣前
見分。倣第一心無間道自證緣見分。苦類智緣前
見分。倣第二心解脫道自證緣見分。即前智故差
別建立。名相見道。】


「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分別隨眠名相見道。」


【此別以十六心明相見道。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
類十六心者。謂以法忍法智緣下界如。類忍類智
緣上界如。以下界入見。現前名法。上界名類。故名
下上諦境十六心也。欲界是現前界。上二界是不
現前界。俱以四諦為境。而起二心。謂觀欲界四諦。
別立法忍法智八種心。合觀上界四諦。總立類忍
類智八種心。以下上界諸四諦中。各有忍智二心。
故成十六。瑜伽云。十二諦中有十六智生。謂現觀
忍及智。然但觀欲界以為法。謂觀欲界苦。名法忍
[009-0797c]
法智。次觀上二界苦。名類忍類智。類同欲故。如其
所應等者。謂苦法智忍緣欲界如。倣真見道中無
間道見分斷欲界惑。苦法智緣欲界如。倣真見道
中解脫道見分證欲界理。苦類智忍緣上界如。倣
無間道見分斷上界惑。若苦類智緣上界如。倣解
脫見分證上界理。上下合十六心。總斷一百一十
二分別隨眠。皆是見道所斷惑也。】


「若依廣布聖教道理由此九心名相見道。」


【此名九心相見道也。九種心者。即依前安立諦兩
重十六止觀心別立。謂法類品忍智合說等者。謂
法忍法智。類忍類智。每諦有四心。四四十六心。今
合法忍類忍為一忍。法智類智為一智。於四諦中
各各唯有一忍一智。故說忍智各有四觀。即為八
心。八相應止。總合一心。故有九心。問。見道位中止
觀雙行。何故觀開為八。止合為一。答。雖見道中止
觀雙運。而於見道。見義為要。觀順見義。而止非見。
故開觀為八。合止為一。是以不同。由此九心。名相
見道。】


「諸相見道依真假說後相見道後得智攝。」


【此明二種見道依真假立前後。非謂實有前後也。
如上三種相見道。俱依真見道而假說前後。其實
相見道。亦從世第一法。無間道中生起。謂相見道。
於非安立諦起三種心。能伏分別煩惱隨眠。即於
安立諦中起十六種心。諦審觀察。令煩惱更不復
[009-0798a]
起。於見道位根本智起。能斷分別隨眠。非謂真見
道後方得生起相見道也。若謂真見道後方得生
起相見道者。豈非斷隨眠後方伏隨眠也。以分別
隨眠。真見道時巳盡斷故。問。既二見道並行不悖。
何故頌中但說都無所得。而不及之。答。前真見道。
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道之中。於初為
勝。故頌偏說。謂真見道是根本智。正破迷理無明。
相見道是後得智。無力能破迷理無明。而亦能破
迷事無明。故二見道。二智所攝。】


「諸後得智有二分耶由斯後智二分俱有。」


【問。諸後得智有相見二分耶。一師言。相見俱無。離
二取故。一師言。見有相無。以有分別故見有。以親
照境故相無。一師出正義云。相見俱有。說此思惟。
似真如相。不能親緣真如故。思惟即見分變相
而緣。即相分故。分別諸法自共相等者。觀諸眾生
根性差別。逗機而說方便法故。又說現身士者。為
智純根熟說實相法故。若無見相二分。寧有現身
現土說法度人等事。問。轉依位中色蘊巳轉。不應
復現身土等色。答。若轉依位轉色蘊依不現色者。
轉依位中亦轉四蘊。應無受等。又無受等。應如土
木。何名大覺。又若此智不依自本質體。變似聲色
而為所緣。則緣色時應緣聲等。以離自體法為所
緣故。又若此智緣龜毛兔角無體法時。若不變影。
應無所緣。彼體非實。無緣用故。宗鏡問云。如第六
[009-0798b]
緣龜毛兔角時。此所緣境為有為無。若緣有者。聖
教不應以喻徧計執。若言無者。無法無體。非所緣
緣。若言此心無所緣緣。云何論說親所緣緣。能緣
皆有。答。若約所緣。龜本無毛。兔本無角。則此本無
喻徧計執。若約能緣。其能緣心。將緣此等無法之
時。由無始來熏習力故。從識自證變起龜毛兔角
相分。及緣此龜毛等見分。此二分與識自證同一
種生。是依他起。非體全無。不同本來無體龜毛等。
故得成親所緣緣。由斯理趣。故知此智二分俱有。】


「此二見道與六現觀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此明現觀相攝。先問。次出名。言現觀者。現謂現前。
觀謂觀察。謂真理常現在前。妙智恒能觀察。不令
間斷任運相應。故曰現觀。成現觀品云。現觀者。謂
現觀察欲色無色三界所繫下中上品所知事故。
有漏者。謂此苦集諦攝。無漏者。謂此增上滅道諦
攝。問。以何現觀。頌曰。出世間勝智能除見所斷無
分別證得。唯依止靜慮。此現觀智。是出世間。非世
間智。為斷見所斷惑。唯是見道。非脩道故。問。彼復
何行。答。無分別證得。謂現前證得無分別行。非未
現證。問。彼何所依。答。唯依靜慮。不依無色。問。何處
現觀。答。於惡趣中不起現觀。苦受恒隨極憂戚故。
不能證得三摩地故。色無色界亦無現觀。欣掉重
故。厭羸劣故。是故二界三趣不起現觀。唯一欲界
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起現觀。問。誰能現觀。答。有
[009-0798c]
五種補特伽羅能入現觀。或無入者。以無我故。何
等為五。一未離欲者。二倍離欲者。三巳離欲者。四
獨覺。五菩薩。問。齊何當言正入現觀。答。從前所脩
如理作意。故於見道位。出世間正見得生。由正見
故。三結永斷。謂薩迦耶見。戒禁取。及疑。齊如是位。
當知巳入現觀。問。此位一切惡趣雜染之法。皆悉
遣除。云何但言三結永斷。答。由薩迦耶見。於境迷
失。由戒禁取。於見迷失。由彼疑故。於佛導師所說
正法。及正行僧。而生迷惑。是故隨強。唯說永斷三
結。此現觀差別有六種。一思現觀者。思有三品。唯
此最上思所成慧為體。是歡喜地喜受相應。此慧
能觀察五蘊法。及無常等法。以從思而起脩。故引
生煗等。在加行位。雖未證理。觀察諸法。勝於煗等。
用最猛故。偏立現觀。問。暖等四法。何非現觀。答。暖
等近見。境界微略。不能廣緣。又未證理。故非現觀。
二信現觀者。以上品淨信為體。通漏無漏。現觀是
慧。由信助力。令不退轉。三戒現觀者。以聖所愛身
語等業為體。即道共戒。由戒助力。令觀增明。若無
戒助。便成狂慧。四現觀智諦現觀者。即緣非安立
諦三品心。及安立諦苦等十六忍智為體。以但緣
非安立。即通二智故。故言一切種。大論說三心見
道是此現觀。故知亦是後得智攝。又云即由此心
勢力。故於苦等安立諦中有第二現觀位。清淨無
礙苦等智生。當知依此智故。苦集滅道智得成立。
[009-0799a]
即前三心併止觀品。能證見斷。煩惱寂滅。能得永
滅一切煩惱及所依事出世間道。名現觀智諦現
觀。五現觀邊智諦現觀者。謂緣安立八諦等後所
得智為體。然通有漏無漏一切見脩道緣安立智
諦。大論說安立諦境慧。是此自性。又云。從前現觀
起巳。于上下諸智諦中二二智生。是名現觀邊智
諦現觀。六究現觀者。即無學道後盡智無生智等
為體。大論云。謂由永斷脩所斷故。所有盡智無生
智生。或一向出世。或通世出世。於現法中一切煩
惱永斷決定。於未來世一切依事永斷決定。名究
竟現觀。言盡智者。謂由因盡所得智。言無生智者。
謂由果斷所得智。問。現思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
思現觀者。能正了知諸行無常苦空無我。涅槃寂
靜。雖住異生位。一切天魔不能引奪。信現觀有何
相。答。若有成就信現觀者。或住異生位。或住非異
生位。終不宣說別有大師。別有善說法。別有正行
僧。戒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戒現觀者。乃至傍
生。終不故害其命。及不與取行邪佚行。不知而妄
語。飲放逸處酒。現觀智諦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
就現觀智諦現觀者。終不依止異見起所作業。及
於自所證起疑起惑。及染著一切生處。計行善相
而得清淨。誹謗三乘。造惡趣業。況復能起害父母
等諸無間業。現觀邊智諦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
就現觀邊智諦現觀者。於自所證。若他問難。終不
[009-0799b]
怯怖。究竟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究竟現觀者。
終不墮於五種犯處。終不故害眾生之命。及不與
取。習近淫佚非梵行法。故說妄語。貯集財物。受用
諸欲。又終不怖畏不可記論事。終不計執自作苦
樂他作苦樂。自他作苦樂。非自非他作無因生苦
樂。諸如是等。名現觀相。此中第四現觀。有根本智。
有後得智。此真見道。唯通非安立諦根本少分。第
五現觀。通見脩斷。此相見道。唯見所斷。於曰少分。
亦通第四後得少分。問。六現觀既與二見道相應。
何故但攝三現觀。其餘不攝。答。第二第三。雖與此
見道俱起。但能助令不退。令觀增明。而非自性。故
此不攝前不攝者以曾習故。後不攝者尚未起故。菩薩得此二見道時。
生如來家。住極喜地善達法界者。楞嚴云。覺通如
來盡佛境界故。得諸平等者。攝論云。得三平等。謂
一切眾生平等。一切諸佛平等。一切菩薩平等。於
多百門巳得自在者。大經云。入此地巳。得百三昧。
見百諸佛。震動百世界。化百土眾生。入於百法門。
知百劫事。示現百身。及見百菩薩以為眷屬。決定
自知成佛不謬。決能利樂一切眾生。】


「次脩習位其相云何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先問。次舉頌答。言脩習位者。從初地住心巳去。至
金剛後心。通名脩習位。論曰下。釋。先釋初句。為斷
餘障證得轉依者。言見道斷分別我法障巳。此位
斷俱生我法。故曰餘也。言俱生者。任運而起。不由
[009-0799c]
分別故。此明立脩習位正斷俱生惑也。復數下。出
所脩法體。此智下。辨脩之德。遠離所取。名為無得。
遠離能取。名不思議。是出下。釋第二旬。此智者。根
本智也。餘智者。後得智也。數脩下。釋後二句。言粗
重者。謂二惑種子。釋曰。於理及事。心無堪能。故稱
粗重。一切未來惑及業等。皆從此生。故稱種子。言
細輕者。謂一切有流善法種子。釋曰。於理及事心
有堪能。故稱細輕。一切未來信等五根善法。皆從
此生。故稱種子。又云。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粗重
相。此無堪能不調柔相。復有五種。一現在相。二剛
強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
由有此相。順雜染品。違清淨品。相續而住。是故說
為無所堪能不調柔相。瑜伽又云。於諸自體所有
種子。若煩惱品所攝。名為粗重。亦名隨眠。若異熟
品所攝。及餘無記品所攝。唯名粗重。不名隨眠。若
信等善法品所攝種子。不名粗重。亦非隨眠。何以
故。由此法生時。所依自體。唯有堪能。非不堪能故。
又云。粗重有二種。一漏粗重。二有漏粗重。漏粗重
者。阿羅漢等脩道所斷。煩惱斷時。皆悉永離。此謂
有隨眠者。有識身中不安隱性無堪能性。有漏粗
重者。隨眠斷時。從漏所生。漏所熏發本所得性。不
安隱性。苦依附性。與彼相似無堪能性。皆得微薄。
又此有漏粗重。名煩惱習。阿羅漢獨覺所未能斷。
唯有如來能究竟斷。是故說彼名永斷習氣不共
[009-0800a]
佛法。言捨者。總言於地地中永斷一障二愚。故曰
捨也。由捨二粗重。便證廣大轉依也。言依者。謂依
他起。與染淨法而為所依。此性本無染淨。由徧計
執。名染依他。徧計不執。名淨依他故。言轉者。謂轉
捨依他起上一分俱生徧計。轉得依他起上一分
圓成。即轉煩惱而依涅槃。轉所知而依菩提。此解
以依他為主。是相宗綱要。或依下。即以真如為生
死涅槃之所依。所謂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
息也。此解以圓成實為主。是性宗之綱要。問。真如
自性本來清淨。何有生死雜染。答。真如性雖本淨。
而真如之相有雜染。故離相染。假說新淨。即此新
淨真如。便是脩習位中斷俱生障而證得者。問。既
脩習位巳轉所知而依菩提。何故後立究竟位耶。
答。雖於此位亦得分證菩提。而非頌意所顯。頌中
但顯轉唯識相。依唯識性故。問。轉相依性。得何等
身。答。二乘滿位。轉唯識相。名解脫身。在大牟尼。轉
唯識相。名法身故。】


「云何證得二種轉依二種轉依由斯證得。」


【問。二種轉依。由何證得。答。謂十地中因脩行而斷
障。因斷障而證真。二種轉依。由斯而證。由此而得。】


「言十地者一極喜地能益自他生大喜故。」


【下別釋。先轉來意。十地之中。最初斷障證理得聖
性故。次釋名有三義。一得位。二證理。三成行。由此
三義。名極喜地。言得位者。既斷異生之性。便獲聖
[009-0800b]
人之性故。言具證者。揀小乘唯證生空故。益自他
者。揀小乘唯能自利故。十住毗婆沙云。始得法味。
生大歡喜故。深密經云。成就大義。得未曾有出世
間心。生大歡喜故。瑜伽云。巳入初地菩薩。超過諸
異生地。巳入菩薩正性。離生由巳入故。不名異生。
超過一切所有怖畏。得未曾得無上法故。常能安
住極喜住。】


「二離垢地者具淨尸羅微細毀犯煩惱垢故。」


【先辨所來。論云。如是巳證正位。依出世道因清淨
戒說第二地。言正位者。即初地見道。是出世間依。
由見道而脩三學。戒最在初。故先來也。次釋名。具
足尸羅者。具足別解脫定共道共戒。雖第三地始
發定增。能離過時。此地巳滿。故有定共。慈氏云。由
極遠離犯戒垢故。謂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擇護
戒。彼離垢者。增上戒住。深密經云。遠離一切微細
犯戒者。名離垢地。瑜伽云。巳入二地菩薩。於毗柰
耶中。法爾獲得止息一切聲聞所學自性。能於身
語意業清淨現行。故能遠離諸犯戒垢。】


「三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


【先辨所來。前戒次定。義次第故。深密云。前位能持
微細戒品。未得圓滿世間等持等至。及圓滿聞法
總持。為令得此。因說此地。令勤脩學。次釋名。由得
勝定。發智慧光。由得總持教法。發聞思光。言無邊
慧。即是三慧。深密云。由彼所得三摩地。及聞持陀
[009-0800c]
羅尼。能為無量智光依止。攝論云。由無退轉等持
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無性釋云。謂
此地中證希有定。能發智光。明了諸法。故名發光。
得巳不退。名無退轉。諸靜慮定。名為等持。諸無色
定。名為等至。言等持者。平等持心趣一境故。言等
至者。正受現前。由離沉掉。至一境故。局在定地。通
無色定。於諸大乘契經得智光明。此地是彼所因
依地。名為發光。瑜伽云。巳入三地菩薩。於內獲得
強盛奢摩他。由此證得爾𦦨光明。】


「四𦦨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𦦨增故。」


【先辨所來。深密明四種清淨。能攝諸地。前三即意
樂戒定增上三清淨。此第四地訖於佛地。名慧增
上。故次來也。然慧有多種。此地正明覺分相應增
上慧住。故次來也。又前地雖得世定總持。而未能
得菩提分法。捨於定愛及與法愛。今修證彼行。故
次來也。釋云。前有八定。故有定愛。有聞持。故有法
愛。今脩證彼者。證彼菩提分法也。次釋名。世親云。
由此地中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由住此故。能燒一
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皆為灰燼。然以菩提分而
為慧者。非皆是慧。慧之𦦨故。莊嚴論云。以菩提分
慧為𦦨自在。以惑知二障為薪自性。此地菩薩能
起慧𦦨。燒二障薪。名𦦨慧地。瑜伽云。巳入四地菩
薩。於內獲得強盛毗婆舍那道。故建立能燒煩惱。
智𦦨。由此能於如其所證一切所有菩提分法。安
[009-0801a]
立善巧。】


「五極難勝地真俗兩智合令相應極難勝故。」


【先辨所來。一約寄位。四五六地寄出世間。前寄初
果。此寄羅漢。義次第故。雖有四果。舉始終以攝中
間。以後六地既觀緣起。寄同緣覺。故但前二寄於
聲聞。瑜伽攝論皆云。初二三地相同世間。四五六
地。寄同聲聞。正明配位也。二約三學前。明覺分相
應慧。此明諸諦相應慧。三約出世間。前得出世。未
能順世。今能五明攝化故。四約所得法。前得三十
七品菩提分法。今辨方便所攝菩提。故次來也。次
釋名。攝大乘論云。由真諦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
合此難合。今相應故。世親釋云。由此地中真諦智
是無分別智。世間工巧等智是有分別智。此二相
違。應脩令合能合難合令相應故。名極難勝。解深
密經云。即由於彼菩提分法。方便脩習。最極艱難。
名極難勝。問。上雖多舉難勝之法。未知何等無能
勝耶。十住論云。功德成故。一切諸魔不能壞故。故
曰難勝。瑜伽云。巳入五地菩薩。超過一切世間智
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智故。能昇悟入不思議諦
極難勝道。】


「六現前地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


【先辨所來。巳說諸諦相應慧。次說緣起流轉止息
相應慧。故次來也。又四地出世而不能隨世。五地
能隨世而不能破染淨見。此地觀察無染淨法界。
[009-0801b]
破彼見故。瑜伽云。前地雖能於生死涅槃棄捨一
向背趣作意。而未能於生死流轉如實觀察。又由
於彼多生厭故。未能多住無相作意。為令此分得
圓滿故。精勤脩習令得圓滿。故次來也。次釋名。深
密經云。現前觀察諸行流轉。又於無相多脩作意。
方得現前。攝論云。由緣起智。能令般若波羅蜜多
現在前故。無性釋云。謂此地中住緣起智。由此智
力。令無分別智而得現前。悟一切法無染無淨。莊
嚴論云。不住生死涅槃觀慧現前故。十住論云。降
魔事巳。菩薩道法皆現在前。釋云。生死涅槃。是菩
薩魔事。生死是凡夫行。涅槃是二乘行故。智論云
除諸法實相。皆菩薩魔事。今證般若能契實相。故
過魔事也。瑜伽云。巳入六地菩薩。悟入甚深緣起
道理。故於一切行住生厭背想。於無相界多住趣
向作是思惟。】


「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過故。」


【先辨所來。巳與緣起相應慧住寄於緣起。次說有
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寄菩薩地。故次來也。瑜伽云。
前地雖能多住無相作意。而未能令無相作意無
間無缺。多修習住。為令滿故。所以次來。次釋名。此
有三義。一善脩無相。到無相邊際故。二功用至極
故。三望前超過故。深密經云。能遠證入無缺無間
無相作意。與清淨地共相隣接。名遠行地。此有二
義。初義即三中無相。揀異前地。故云無間無缺。後
[009-0801c]
義由隣後地。即能遠去。故雜華經云。二界中間。此
能過故。亦是前行後遠。攝大乘論云。至功用行最
後邊者。但是一義。世親釋云。雖一切相不能搖動。
而於無相猶名有行者。謂起功用住無相故。然通
有二義。一從前遠來至功用邊。二此功用行邊。能
遠至後位故。十住論云。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名
遠地。仁王經名玄達地。亦通二義。然其能遠去行。
正是無相。瑜伽云。巳入七地菩薩。於有加行。無間
缺無相界作意。能極遠入。於加行道。巳到究竟。】


「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先辨所來。瑜伽云。雖於無相作意無間無缺多脩
習位。而未能於無相中捨離功用。又未能得於相
自在脩習得滿。故次來也。又約寄位。初之三地。寄
同世間。次有四地。寄三乘法。第八巳去。寄顯一乘。
莊嚴論說近一乘故。次釋名。謂任運故。功用不能
動。相續故。相不能動。總由上二煩惱不能動故。名
不動地。本分論云。報行純熟。無相無間。故名不動。
釋云。報行。即是不動地前所脩功用。今此位成。名
為純熟。不起分別。名為無相。空有常行。名為世間。
不為有間空故。常在無相觀故。攝論云。由一切相
有功用行不能動故。此則略無煩惱。無性釋云。謂
一切相及一切行。不能動彼心故。第七地中。雖一
切相所不能動。相不現前。然不自在任運而轉。有
加行故。八地任運而轉。不作加行故。是名七八二
[009-0802a]
地差別。深密經云。由於無相得無功用。於諸法中。
不為現前煩惱所動。此但約煩惱不動。十住論云。
若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無能動其願故。此約人不
能動。人亦是相。此不動名。諸論雖異。不出前三。】


「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


【先辨所來。瑜伽云。前雖於無相性中捨離功用。亦
能於相自在。而未能於異名眾相訓詰差別一切
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為令此分得圓滿故。所
以次來。次釋名。攝大乘云。由得最勝無礙智故。無
性釋云。謂得最勝四無礙解。無礙解智。於諸智中
最為殊勝。故名善慧。四無礙者。一法無礙。了知一
切法句。二義無礙。通達一切義理。三辭無礙。分別
一切言辭。四辨才無礙。徧於十方隨其所宜。故莊
嚴論云。於九地中。四無礙慧最為殊勝。云何勝耶
謂此菩薩於一剎那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異。
類異音異義問此菩薩。菩薩能以一音普答眾問。
徧斷疑故。】


「十法雲地大法智雲如空粗重充滿法身故。」


【先辨所來。瑜伽云。雖於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
自在。而未能得圓滿法身。現前證受。今精勤修習。
巳得圓滿。所以次來。次釋名。攝大乘云。由得總緣
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此即喻含水義。總
緣一切法契經等智。不離真如。如雲含空。總持三
昧。即是水也。又云。譬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
[009-0802b]
此喻覆空義。即以法智能覆惑智二障。瑜伽云。粗
重之身。廣如虗空。法身圓滿。譬如大雲。皆能遍覆。
問。無性釋以智覆空。此以法身遍覆者何。智滿。則
法身圓滿故。起信云。顯現法身智純淨故。莊嚴論
云。於十地中。由三昧門。及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
習因。遍滿阿梨耶識中。譬如浮雲。遍滿虗空。能以
聞熏因。於一一剎那。一一相。一一好。一一毛端。雨
無量無邊法雨。充足一切所化眾生。謂能如雲雨
法雨故。瑜伽又云。言大雲雨者。未現等覺。若現等
覺。能雨大雨作利益故。此則密雲不雨。含德而巳。
然諸釋雖異。不出三義。謂以智含德。徧斷諸障。徧
證法身。所覆粗重。即所離障也。】


「如是十地總攝有為令得生長故名為地。」


【如是下。總結。與所下。總釋地名。本業云。地名為持。
能持百萬阿僧祇功德故。亦名生成。生成一切因
果故。故名為地。本論云。生成佛智住持故。此言與
所脩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但語其因。而闕果義。
亦名十住。住是十地中一義。仁王兼入理般若為
住。住功德為地。】


「十勝行者即是十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


【波羅蜜者。此云到彼岸。略有十種。謂布施等。十地
菩薩起此十種勝行。對治十種障故。一布施勝行
即歡喜行。無性云。言財施者。謂無染心施資生具。
無畏施者。謂心無損害。救拔驚怖。言法施者。謂無
[009-0802c]
染心。如實宣說契經等法。又云。財施者。為欲資益
他身。無畏施者。為欲資益他心。法施者。為欲資益
善根。攝論云。財施利益他身。法施利益他心。無畏
施利他身心。】


「戒有三種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二持戒勝行。即饒益行也。言律儀者。諸惡不作也。
言攝善法者。眾善奉行也。饒益有情者。無生不度
也。】


「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


【三忍辱勝行。即無違逆行。無性論云。耐冤忍者。是
諸有情成熟轉因。謂能忍他人所作怨害。勤脩饒
益有情事時。由此忍力。化生雖苦。而不退轉。安受
苦忍者。是成佛因。寒暑飢渴。皆能忍受。無退轉故。
言諦察法忍者。是前二忍所依止處。堪忍甚深廣
大法故。以能除人法二執故。由見諦理。三忍皆成。
智論云。羅睺羅被外道打。悲泣。人問其故。答曰。我
苦少時。柰渠長苦何。又如提婆菩薩為外道開腹。
弟子欲追。菩薩廣說法誡諸弟子。所謂耐冤忍也。
故思益經云。諸法念念滅。其性常不住。於中無罵
辱。亦無有恭敬。若節節解身。其心常不動。】


「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


【四精進勝行。即無屈撓行。謂牢強精進也。被甲精
進者。謂最初時。自勵言。我當作如是事。如終不為
惱一眾生故而行精進。但為斷一切煩惱而行精
[009-0803a]
進。但為拔一切惑本而行精進。但為除一切習氣
故而行精進。復有三義。謂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
謂隨事意樂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決不
放捨。故於自疲苦。心無退怯。名無怯弱於他逼惱。
心不動移。名無退轉。乃至菩提。於其中間。進脩善
品。常無懈癈。名無喜足。攝善精進者。勤脩善事。利
樂精進者。勤度眾生也。本業云。一起大誓願。二方
便進脩。三勤化眾生。】


「靜慮有三種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辦事靜慮。」


【五禪定勝行。即離癡亂行。無性釋云。安住靜慮者。
謂得現法樂住。離慢見愛。得清淨故。引發靜慮者。
謂能引發六神通等殊勝功德故。辦事靜慮者。謂
欲饒益諸有情類。以能止息飢儉疾疫諸怖畏等
苦惱等事故。攝論云。謂現世得安樂住。能離一切
染汙法故。復依此定而生自利。謂能引起六通故。
復因自利而生利他。即是三輪。一神通輪。謂身通。
天耳通。天眼通。此輪為引邪道者令歸正道。二記
心輪。謂他心通。天耳通。天眼通。此輪為引巳歸正
者。若未信受。令其信受。三教誡輪。謂宿住通。漏盡
通。由宿住通識其根性。由漏盡通。如自所得為說
正法令得下種。成種解脫。】


「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


【六智慧勝行。即善現行。體即般若。生空者。斷我執
而證者。法執者。斷法執而證者。俱空者。雙斷二執
[009-0803b]
而證者。】


「方便善巧有二種謂回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


【七方便勝行。即無著行。體即方便。生死涅槃俱無
住故。方便善巧者。不捨生死而入涅槃故。若以前
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為欲饒益諸有情故。不捨
有情。當知即是不捨生死。此舉總中不捨生死。即
是拔濟方便。若以此善根迴向求證正等菩提。當
知即是希求涅槃。此舉總中求涅槃。即是迴向方
便。】


「願有二種謂求菩提願謂思擇力脩習力。」


【八願度勝行。即難得行。體即是願。一上求。二下化。
九力度勝行。即善法行。體即力度。攝論云。由思擇
力。能伏一切正行等。所對治障。令不起故。由脩習
力。能令一切善行決定故。釋云。思擇力者。謂正思
諸法過失及功德。若得增勝。自他二惑所不能動。
體性堅強。故名為力。脩習力者。心緣此法作觀行
時。令心與法和合成一。猶如水乳。猶如熏衣。由此
二力善說法故。思擇力是資糧所攝。脩習力是離
欲地攝。】


「智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十智力勝行。即真實行。體即是智。無性云。由施等
六成立此智。復以此智成立六種。謂教相等種種
品類。是名受用法樂智。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施
戒等如所聞法。饒益一切有情。是名成熟有情智。
[009-0803c]
此皆如說能行。如行而說。故名真實。】


「此十性者施以無貪一切俱行功德為性。」


【此下明十行之性。輟巳惠人。名之為施。無貪。即十
一善法之一也。要由無貪相。於自身財方能惠捨。
故以無貪三業為性。此有三種。謂財。法。無畏也。防
非止惡。名之為戒。由身語意積集諸善而為其性。
堪受諸法。未能忘懷。名之為忍。此約無生忍。又忍
即忍可。忍即是慧。雙忍事理故。無瞋精進。即十一
善中之二。審慧。即別境五中之一。有此三者何故。
大論云。自無憤悖。不報他怨。亦不隨眠流注相續。
是名菩薩耐怨害忍。即以無瞋二業為性。若安受
苦忍。即精進三業為性。若諦察法忍。即審慧三業
為性。練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勤
即善十一之一。通三精進故。靜揀散心。慮揀無慧。
止觀均故。等持。即三摩地別境之一。今約定說。不
通散心。故不通三業。推求諦理。名之曰慧。皆以擇
法為性者。以根本智為第六。後之四體皆後得故。
此依勝說。若約瑜伽。皆以世出世間加行正智為
體。以十度皆通漏無漏故。方便者。即善巧。方謂方
法。便謂便宜。謂由大智故。回前六度向大菩提。由
大悲故。回前六度拔濟有情也。願者。希求要誓以
欲勝解及信為性。謂願是希求。希求是欲。要於前
境正信印持。方希求故。欲及勝解。別境之二也。力
者。不可屈伏故。隨思隨脩。任運成就。決斷名智。謂
[009-0804a]
如實覺了。瑜伽云。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淨妙智。
名智波羅蜜。當知能取勝義名慧。能取安立名智。
如上皆約尅實性體。若兼助伴。一一皆以一切俱
行功德而為自性。】


「此十相者要七最勝一一皆應四句分別。」


【此論十行之相。到彼岸。是其相也。要由七種最勝
攝受故。言安住菩薩種性者。若依五性。則簡四性。
今約習以性成。非約本有。以本有平等故。攝論但
有六種最勝。無初安住。大菩提心。上求也。悲愍有
情。下化也。事業最勝者。脩萬行也。巧便最勝者。善
巧方便也。若無善巧。不達三輪體空。便住相故。迴
向最勝者。問。何異依止。答。彼有道心。未必一切迴
向菩提。此正迴向。又依止者。即行前心。此迴向者。
乃行後願。不為二障間雜者。為離二障。行六度故。
若七隨缺一種。非到彼岸。故此十度。應各四句分
別。一是施非度。不與七勝相應故。二是度非施。隨
喜他施。具七勝故。三亦度亦施。具七勝而行施等
故。四非度非施。隨喜他施。不與七勝相應故。蓋施
等十種。是有為有漏性攝。十波羅蜜。是有為無漏
性攝故。】


「此但有十不增減如解深密廣說應知。」


【次論無增減。問。何故此行但有十種。不增不減。答
謂十地中。對治十障。證十真如。故無增減。先約違
障以顯前六不增減。除六種相違障者。謂布施違
[009-0804b]
慳貪。持戒違毀禁。忍辱違瞋恚。精進違懈怠。禪定
違散亂智慧違愚痴。攝論云。前之四度。不散動因。
第五一度。不散動成熟。第六是如實覺知。漸脩佛
法者。謂十力等。漸熟有情者。攝論云。由施能攝受。
由戒能不害。由忍能遭苦能受。由勤助彼所作。由
定令心未定者定。由慧令巳定者得解脫故。次約
二道顯六不增減。施感大財者。謂多饒財寶。戒感
大體者。謂尊貴之身。忍感眷屬者。謂有情歸附。由
富與勝身及多眷屬。趣中增上。名增上道。精進能
伏煩惱者。謂脩善方便故。定熟有情者。依定發通
故。慧成佛法者。佛法由慧故。有此三德。名決定勝。
諸菩薩道。唯有此二。若闕一種。道不成故。三約二
利顯六不增減。施財攝彼。戒不惱彼。忍受彼惱。此
三皆通饒益有情。後三言勤脩加行者。瑜伽云。由
精進故。雖未永斷煩惱。永害隨眠。而能勇猛加行。
脩諸善品。彼諸煩惱不能傾動。由靜慮故。永伏煩
惱。由般若故。永滅隨眠。又由前三假觀利生。故不
住涅槃。及由後三能斷煩惱。故不住生死。由此二
義。故能為無住涅槃之資糧。是故前六不增不減。
問。六度既爾。後四云何。答。後四為助前六令滿。方
便助前施等三者。大論云。由前三種所攝有情。以
諸攝事。方便善巧而攝受故。謂善巧用施等以攝
物也。願助精進者。大論云。由正願故。能破羸劣意
樂。煩惱微薄。起精進脩。力助靜慮者。深密云。若諸
[009-0804c]
菩薩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故。轉
劣意樂。成勝意樂。亦得上果勝解。名力波羅蜜。由
此力故。於內心住。有所堪能。故說力度助於定也。
智助般若者。深密云。若諸菩薩。巳能聞法為緣。善
脩習故。能發靜慮。如是名智。由此智故。復能引發
出世間慧。故說智助般若。故知後四。能助前六脩
習圓滿。】


「十次第者謂由前前釋總別名如餘處說。」


【先以引發論次第。深密云。能為後後引發依故。謂
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惜。便能受持清淨禁戒。
為護禁戒。便脩忍辱。脩忍辱巳。能發精進。發精進
巳。能辦靜慮。辦靜慮巳。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
六波羅蜜多。如是次第。次以攝持論次第。及由後
後持淨前前者。如布施本欲益彼。持戒不惱於彼。
忍辱彼惱能受等。彌令施淨故。次以粗細論次第。
布施則粗。持戒則細。戒望於忍。戒則為粗。忍則為
細等。次以易難論次第。布施為易。持戒為難。戒望
於忍。戒則為易。忍則為難等。】


「此十脩者有五種脩如集論等廣說其相。」


【論脩習。依止任持脩有四種。一依止因脩。謂由種
性力。於波羅蜜多脩習正行。二依止報脩。謂由勝
自體力。於波羅蜜多脩習正行。三依止願脩。謂由
本願力。於波羅蜜多脩習正行。四依止簡擇力脩。
謂由慧力。於波羅蜜多脩習正行。依止作意脩亦
[009-0805a]
有四種。一依止勝解作意脩。謂於一切波羅蜜多
相應經教。起增上勝解。二依止愛味作意脩。謂於
巳得波羅蜜多。見勝功德。起深味愛。三依止隨喜
作意脩。謂於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所行施等。深生
隨喜。四依止喜樂作意脩。謂於自他當來勝品波
羅蜜多。深生願樂。依止意樂復脩有六種。謂由無
厭意樂。廣大意樂。歡喜意樂。恩德意樂。無染意樂。
善好意樂故。脩諸波羅蜜多。依止方便脩復有三
種。謂由無分別智觀察三輪。皆清淨故。所以者何。
由此方便。一切作意所脩諸行悉圓滿故。依止自
在脩亦有三種。謂身自在。行自在。說自在故。身自
在者。謂諸如來自性受用二身。行自在者。謂諸如
來變化身。由此能示現一切有情一切種同法行
故。說自在者。謂能宣說六波羅蜜多一切種差別。
無有滯礙故。】


「此十攝者謂十皆是後得智攝緣世俗故。」


【論相攝。謂此十種。一皆攝十。互相順故。如施方便
中一切可得。如捨內外身財。是施方便。此方便中。
若捨一切。是施波羅蜜。即於此中。若慈悲心。防遮
一切損害逼迫惱亂他性。是戒波羅蜜。即於此中。
忍受遮礙損害疲倦。是忍波羅蜜。即於此中。數數
發起勇勵施心。是精進波羅蜜。即於此中。其心純
善。繫心一境。不外流散。是靜波羅蜜。即於此中。善
取施行。如實因果。不取異見。是慧波羅蜜。如是乃
[009-0805b]
至方便波羅蜜多皆隨其所應。當善建立。若依前
後相引說。則前必攝後。後不攝前。若依前後相持
說。則後必攝前。前不攝後。若依純雜。應作四句。言
純者。謂以無分別智脩。雜者。謂以後得加行智脩。
謂純而不雜。雜而不純等。若約六度攝十。第六攝
後四。通二智故。若約十度攝十。第六但攝無分別
智。後四是後得智攝。】


「此十果者有漏有四或互相資或二合說。」


【論證果。有漏有四果。謂異熟。等流。增上。士用。唯除
離繫者。有漏法中。無無漏故。無漏有四果。謂離繫。
等流。增上。士用。除異熟者。無漏法中。無有漏故。謂
能永斷自所對治。是諸波羅蜜多離繫果於現法
中。由此施等攝受自他。是士用果。於當來世後後
增勝。展轉生起。是等流果。大菩薩是增上果。感大
財富。往生善趣。無怨無壞。多諸喜樂。有情中尊。身
無損害。廣大宗族。是施等波羅蜜多異熟果。問。何
故有漏無漏各除一果。答。以此二果各屬一位故。
餘三皆通漏無漏故。問。若爾。何故有說皆通五果。
答。或是約有漏無漏互相資助說。或是有漏無漏
合說。】


「十與三學互相攝者所緣行等如餘處說。」


【論三學。先戒有三。一攝律儀戒。無性釋云。謂於不
善生放逸法。防護受持。由防護諸惡不善身語等
業。故曰律儀。攝善法者。能令證得力無畏等一切
[009-0805c]
佛法。饒益戒者。謂能助有情。如法所作平等分布
無罪作業成熟有情。有說後二依初建立。由自防
護。能脩供養佛等善根。及益諸有情故。故世親云
住律儀者。便能建立攝善法戒。由此脩集一切佛
法。證大菩提。復能建立饒益戒。由此故能成熟有
情。有說前二為成後一果。攝論云。若能住前二種
淨戒。則能引攝利眾生戒故。此三品戒。即四無畏
因。何以故。初是斷德。二是智德。三是恩德。四無所
畏不共佛法等。不出三德故。由此故說戒有三品。
此與二乘有共不共甚深廣大者。攝論云。共不共
學處殊勝者。謂諸菩薩。一切罪性不現行故。與聲
聞共相。以遮罪有現行故。與彼不共。於此學處。有
聲聞犯。菩薩不犯。有菩薩犯。聲聞不犯。菩薩具有
身語心戒。聲聞唯有身語二戒。是故菩薩心亦有
犯。非諸聲聞。以要言之。一切饒益有情無罪身語
意業。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脩學。如是應知說
名為共不共殊勝。甚深殊勝者。謂諸菩薩。由是品
類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而無有罪。生無
量福。速證菩提。由此因緣。或作國王示行種種惱
有情事。安立有情毗柰耶中。又現種種諸本生事。
示行逼迫諸餘有情。真實攝受諸餘有情。先令他
心深生淨信。後轉成熟。是名菩薩所學尸羅甚深
殊勝。廣大殊勝者。有四種。一由種種無量學處廣
大。二由攝受無量福德廣大。三由攝受一切有情
[009-0806a]
利益安樂意樂廣大。四由建立無上菩提廣大。由
此殊勝。應知菩薩尸羅律儀。最為殊勝。定學有四。
有三釋。英法師云。初定除不善障。二除着禪障。三
除煩惱障。四除所知障。賢首云。初能除流散雜染
業障。二能除味定著靜障。三能除根本無明障。四
能除淨成果智障。與前說大同。清涼云。謂以即事
而真智。治於地前。成初地令得賢守定。以此三昧。
能守世間出世間賢善法故。前三地為世。第四地
為出世。以既了即事而真。能即散而定故。二以即
體之用智。對治四地未能起用。令得五地入俗。成
集福王定。三以平等無相智。對治五地雖能隨俗。
未得平等。令得六七二地般若大光功用。成大乘
光明定。四以平等無功用智。對治七地功用。令入
八地。乃至佛果。得首楞嚴定。所作究竟。以果既具
四。因亦通脩故。此解為正。此四所緣對治堪能引
發作業者。攝論云。所緣差別者。謂大乘法為所緣
故。對治差別者。謂一切法總相緣智。以楔出楔道
理。遣阿賴耶識中一切障粗重故。堪能差別者。謂
住靜慮樂。隨其所欲。即受生故。引發差別者。謂能
引發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故。作業差別者。謂能振
動熾然。遍滿。示現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皆入
身中。所往同類或隱或顯。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
辯念樂。放大光明。引發如是大神通故。又能引發
諸難行事。一自誓難行。誓受無上菩提願故。二不
[009-0806b]
退難行。生死眾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難行。一切有
情。雖行邪行而不棄故。四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
作一切饒益行故。五不染雜行。生在世間不為世
法所染汙故。六勝解難行。於大乘中。雖未能了。然
於一切廣大甚深。生信解故。七通達難行。具能通
達補特迦羅法無我故。八隨覺難行。於諸如來所
說甚深秘密言詞。能隨覺故。九不離不染難行。不
捨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難行。能脩諸佛安住解
脫。一切障礙。窮生死際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
一切義利行故。慧學有三者。一加行無分別慧。謂
真如觀前勝方便智。二無分別根本慧。謂真如觀
智。三無分別後得慧。謂觀世俗智。能起種種事。梁
攝論云。三慧者。謂從無相大乘教。得聞思脩入。分
別相空。通名無分別加行般若。若入三無性故。得
無分別。智名無分別根本般。若若得根本無分別
智。後得入觀。如其所證。或自思惟。或為他說。名無
分別後得般若。由具此義。故說般若有其三品。此
三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緣。若所緣。若行緣。若任持。
若助伴。若異熟。若等流。若出離。若至究竟。若加行
及根本後得勝利。若根本後得加行譬喻差別。若
無功用作事。若甚深。應知無分別智。名增上慧殊
勝。此中無分別智。離五種相以為自性。一離無作
意故。二離過有尋有伺地故。三離想受滅寂靜故。
四離色自性故。五離於真義。異計度故。離此五相。
[009-0806c]
應知是名無分別智。】


「如是三慧初二位中定攝靜慮慧攝後五。」


【論三慧與五位相攝。如上三慧。若約種子。資糧。加
行。三慧具有。若約現行。唯有加行慧。以此二位。未
得見道。故無根本及後得慧。若在通達位。此三種
慧。現行有二。種子具三。以見道位。現證根本。後得。
無加行慧故。於脩習位三慧。種現皆通。以七地前
有漏無漏二智俱起。斷惑證真。亦起加行慧故。八
地以至等覺。現二種三。無功用道。違加行慧故。所
有進趣。皆用後得。以無漏觀中。不作加行。任運趣
故。至究竟位。現行種子俱有二種。唯以根本緣如。
後得利物。任運而起。不作加行。加行種現俱巳捨
故。次論三慧與十度攝。若以三學自性相攝。無相
雜亂。即戒攝戒。定攝定。慧攝後五。不攝施忍進。若
以一為主而餘為伴。則此三學。一一皆與六度相
攝。若以三學隨用相攝。戒學攝前三。以施為資糧。
戒為自體。忍為眷屬故。定學唯攝靜慮。靜學攝般
若。方便。願。力。智。精進一法。三學共攝。遍䇿三故。若
隨顯現相攝。戒攝前三。亦攝精進。以能守護淨戒
故。餘皆如前。】


「此十位者五位皆具若現若種俱唯無漏。」


【論位攝。此十度者。雖五位中十種皆具。而於脩習
位。其相尤為顯著。如初地施。二地戒等。然資糧加
行二位。若頓悟菩薩。種通有漏無漏。而現唯有漏。
[009-0807a]
由彼根性猛利。不伏分別。故於無漏。現行不起。唯
是有漏。若慚悟菩薩。巳伏煩惱。巳得生空四如實
智。是故種現皆通有漏無漏。若通達位。種通有漏
無漏。而現行唯是無漏。以得真見道。證根本智。故
於有漏不起現行。若在脩習位。七地巳前。有漏無
漏。種現俱通。相間起故。八地巳去。種通有漏無漏。
而現行唯是無漏。以彼有漏惑。永伏不起故。究竟
位中。種現俱是無漏。】


「此十因位有三種名而皆攝在十到彼岸。」


【論因位三名。自資糧加行二位歷一僧祇劫。復從
初地以至七地歷一僧祇。復從八地至等覺歷一
僧祗。初一僧祗。爾時施等勢力尚微。為煩惱伏。與
果尚遠。但名波羅蜜多。以一行中脩一行故。第二
僧祇。爾時施等勢力漸僧。能伏煩惱。去果不遠。故
名近。以一行中脩一切行故。第三僧祇。勢力轉增。
於諸煩惱能畢竟伏。故名大。以一切行脩一切行
故。問。既至等覺煩惱不起。事巳究竟。何故復立後
究竟位。答。雖於此位煩惱永伏。而有所知微細現
種。及彼煩惱極微細種。猶未了當。直至等覺後心。
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剎那中斷盡無餘。方名究
竟故。此十下。結。問。十行於何地脩何行。答。十行於
十地雖實皆脩。若隨增相。地地脩一。如初地施。二。
地戒等。問。十地行門有無量類。何故此中唯明十
種。答。雖有無量。此十種攝盡故。】
[009-0807b]


「十重障者一異生性障將成佛時方頓斷故。」


【此下明十種障也。先標障名。一異生性障。梁攝論
中名凡夫性。又名凡夫我相障。以此我執。故能障
初地。入初地時。此障便斷故。大經云。若有眾生深
種善根。善脩諸行。善集助道法。善供養諸佛。善集
白淨法。為善知識善攝善清淨深心。立廣大志。生
廣大解。慈悲現前。為求佛智故。為得十力故。為得
大無畏故。為得佛平等法故。為求一切眾生故。為
求一切世間故。為淨大慈悲故。為得十力無餘智
故。為淨一切佛剎無障礙智故。為一念知一切三
世故。為轉大法輪無所畏故。菩薩始發如是心。即
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
過失。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提法。住菩薩處。入
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菩薩
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所謂念諸佛故歡喜。
念諸佛法故生歡喜。念諸菩薩故生歡喜。念諸菩
薩行故生歡喜。念清淨波羅蜜故生歡喜等。問。此
異生名依何而立。答。依彼分別我法二種障立。分
別簡俱生。種簡現行。問。此障誰斷。在何時斷。答。二
乘見道。但斷分別我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時。分
別我法二種俱斷。名得聖性。問。亦有二種不斷。得
見道否。答。若二種見道現在前時。彼我法二種必
不成就。智起惑亡故。如明與暗。兩不並立。如秤兩
頭。一低一昂。未有智起惑不亡者。是故二性無俱
[009-0807c]
成過。若智起而惑在。便犯二性俱成之失。問。若爾。
無間道時巳斷惑種。何故復起解脫道為。答。無間
道時。以後得斷惑。解脫道時。以根本證真。期限既
別。用心亦別故。又無間道中。雖斷惑種。尚有無堪
任性。起解脫道。正欲捨彼無堪任性。及證一分擇
滅無為故。問。惑業二種俱名習氣。何故此中伹說
斷惑種。不斷業種。答。雖見道時亦斷業種。而此伹
說能起業之煩惱者。以煩惱是業種根本故。由斯
初地說斷二愚。及彼二種無堪任性。何謂二愚一
執著我法愚。此愚即是異生性障。即分別我法二
執習氣。二惡趣雜染愚。是惡趣業果。即業習氣。問。
無明即我癡癡。即是愚。業果非是無明。何得言愚。
答。不但無明獨可名愚。應知愚之品類。總說為愚。
業果雖非是愚。亦是愚之品類故。後之諸愚准此
應知。或說愚者。是十使中之五利五鈍。皆與無明
俱起。故說二愚。彼粗重言。即是顯彼利鈍。二惑種
子。或是利鈍二惑無堪任性。問。無堪任性。既非現
行。又非種子。是何相狀。答。正如入無心二定者。說
彼斷意地苦根。此苦根者。雖非現種。而名粗重。無
堪任性。例此應知。問。既初地所斷亦通二障。何故
但說凡夫我相障。而不言所知。答。雖初地所斷。實
通煩惱所知。而此異生性障。正取所知。以此十地
說斷十種無明。不說斷染汙故。以煩惱障心。故名
染汙。所知障理。不名染汙。此十無明。即是十障品
[009-0808a]
中一分愚癡也。問。二乘亦能斷煩惱障。何故此中
不說。答。彼二乘斷者。菩薩亦斷。菩薩斷者。二乘不
斷。今顯無明是菩薩斷。二乘無分。故不說之。又此
十無明。是十地菩薩脩所斷故。非是菩薩見道所
斷。是故不說。問。初地見道所斷。既通煩惱所知。何
故但說斷所知。不說斷煩惱。答。雖此位中亦頓伏
俱生煩惱現行。亦頓斷彼分別種子。其正意不在
伏煩惱現行。斷煩惱粗重。故此不說。問。初地但斷
分別我法。不斷但生耶。答。據理而論。初地見道斷
分別巳。初地脩道亦斷俱生所知一分。然今且說
初地所斷俱生。後九地斷。准此應知。問。若十地斷
時。唯斷所知。煩惱種子何時方斷。答。住滿地中。時
既淹久。理爾斷所應斷。不爾。三時道應無別。言滿
地者。正指等覺位言。言三時者。三阿僧祇也。資糧
加行歷一僧祇。名漸伏頓斷道。漸伏俱生。頓斷分
別故。通達脩習二位。前七地中歷一僧祇。名頓伏
漸斷道。頓伏煩惱。漸斷所知故。脩道後三至究竟
位歷一僧祇。名永伏永斷道。煩惱所知究竟斷故。
是名三時道別。故說初地菩薩滅分別二障。得現
量觀。親證真如。復於脩道位中斷所知障。不斷俱
生煩惱種子。以留煩惱種子助願受生。利益有情。
非如二乘速斷煩惱。急趣寂滅。是故菩薩。於脩道
位。急於斷所知。緩於斷煩惱。等覺位中。無間道時
方頓斷故。】
[009-0808b]


「二邪行障謂所知障中或唯起業不了業愚。」


【攝論云。謂於身等邪行障。由前地生大歡喜。故有
悞犯三業。名為邪行。瑜伽云。云何邪行障。當知略
說。後後引發有八種相。一者能退智邪行。退故妄
念邪行。妄念故壞百法邪行。壞故惡意現邪行。惡
故難調伏邪行。難調故行非道邪行。行非故不賢
良邪行。不賢故不如義邪行。此障極淨尸羅。二地
菩薩發十種心。脩十善法。即能永斷一障二愚。愚
即現行。粗重是種。或唯起業不了業愚者。謂前一
是起業愚。不知悞犯。能起業故。後一是不了業愚。
既犯業巳又不了故。問。所知不能發潤。如何此中
能發三業。答。續生煩惱。發犯戒業。通所知障。此約
悞犯。故不相違。】


「三闇鈍障謂所知障中能障總持聞思慧者。」


【忘失三慧。故名闇鈍。以二地中純脩戒品。無定慧
故。此障三地勝定總持。及彼勝定所發脩慧總持
所發聞慧思慧。大經云。此地菩薩。倍於正法。勤求
脩習。日夜唯願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
法。到法。住法。行法。釋云。好心好法名喜法。終時愛
味名樂法。依法者。依大乘教。自見正取不忘失故。
隨法者。隨自讀誦故。解法者。為他解說故。順法者。
順所聞法。靜處思義故。到法者。依定脩行到究竟
故。住法者。住出世間智故。行法者。順佛解脫行故。
此十即是三慧。初三唯聞。四五六通聞思。第七唯
[009-0808c]
思。後三唯脩。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寶。皆無
悋惜。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捨。無
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若聞一句
未曾聞法。生大歡喜。勝得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珍
寶等。菩薩如是發勤精進。求於佛法。如其所聞觀
察脩行。此菩薩得聞法巳。攝心安住。於空閒處作
是思惟。如說脩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
是菩薩住發光地時。即離俗。惡不善法。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住初禪。釋曰。離五欲故名離欲。斷十惡
故名離惡。除五蓋故名離不善法。此明離障。言有
覺有觀者。正明脩行對治。即尋伺也。謂以尋求伺
察不淨慈悲治欲界欲恚害障。言離生喜樂地者。
是脩行利益。離欲惡等。是故生喜。身心猗息。及得
解脫之樂。故名為樂也。滅覺觀。內淨一心。無覺無
觀。定生喜樂。住第二禪。釋云。滅覺觀。是所離障。覺
觀粗動。發生三識。亂於二禪故。言內淨一心無覺
無觀者。是脩行對治。內淨以捨念正知為體。言一
心者。唯緣內塵。不同初禪有三識故。言定生喜樂
者。是脩行利益。初禪慶背欲惡。故名離生。今慶覺
觀心息。故名定生。如淨鑑止水。故身心適悅。又初
禪離欲惡。無定。名離生。二禪離覺觀。有定。名定生
也。離喜。住捨有念正知。身受樂。諸聖所說能捨有
念受樂。住第三禪。釋云。言離喜者。是所離障。二禪
喜心分別。想心動亂。三禪轉寂。故須除遣。言住捨
[009-0809a]
有念正知。是脩行對治。言住捨者。即是捨數。揀非
捨受。即行捨也。有念者。於喜不行中。不忘明記故。
正知者。或時失念喜行。於此分別而住。謂住於捨。
言身受樂等。是脩行利益。身受樂。正對二禪喜心
浮動。故言身受於樂。設心受樂。亦名身受。故瑜伽
云。由捨念正知數脩習故。令心踊躍。俱行喜受。便
得除滅。離喜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於爾時
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故說有身受樂。言
諸聖所說能捨有念受樂者。釋成勝義。謂下諸地。
無如是樂及無間捨。上地有捨而無樂。故諸佛及
弟子。說第三禪具有能捨及念正知。而復受樂。故
諸樂中。三禪樂勝也。斷樂。先除苦喜憂滅。不苦不樂。
捨念清淨。住第四禪。釋曰。言斷樂者。即是離。障。三
禪勝樂。於此為害。故須除之。言先除苦喜愛。滅者。
謂二禪先除苦受。三禪先滅喜受。初禪先滅憂受。
并今滅樂受。則巳滅四受。言捨念清淨者。三禪捨
念與樂愛俱。此斷樂愛。故曰清淨。瑜伽云。一切下
地災患巳斷。謂尋伺苦樂憂喜出息入息。是故此
中捨念。清淨鮮白。由是此禪心住無動。超一切色
想。滅有對想。不念種種想。入無邊虗空。住空無邊
處。釋云。謂觀虗空。作無邊行相。能滅色想。心安空
定。名空無邊處。言離障者。謂離三有對色。超一切
色想者。過眼識相。此明超可見有對。滅有對想者。
耳鼻舌身識和合想滅故。此滅不可見有對。不念
[009-0809b]
種種想者。不念意識和合想故。意識分別一切法
故。說名種種。此滅不可見無對。意識雖緣非色之
境。今伹取緣色。自有種種。皆云想者。小乘在色欲
界脩起此定。未捨色形。故不言滅色。但言滅想。想
取色相。故偏滅之。若是大乘。縱生無色。決唯滅想。
云何對治。前三不念。含於對治。謂不分別色等境
故。何以不念。知無我故。此約菩薩實治。故云無我。
若約有漏。但厭苦粗以為加行。言入無邊虗空者。
是脩行利益。謂三色想絕。則入空理。廓爾無邊故。
超一切虗空無邊處。入無邊識。住識無邊處。釋云。
心緣內識。作無邊行相。故以為名。初超空無邊處。
是離障。彼何所障。外念為粗故。云何對治。見彼外
念粗分別過患故。入無邊識。是脩行利益。正理云。
謂於純淨六識身能了知中善取相巳。安住勝解。
由假想力。思惟觀察無邊識相。由此加行為先。得
入根本。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住無所有
處。釋云。無所有處者。內外皆無也。超無邊識者。是
明離障。何故須超。事念粗故。云何對治。見粗念事
分別過患故。入無少所有。是明脩行利益。前以捨
外緣內。故為粗念。既無所取。能取亦無故。內外俱
無。斯為利益。正理云。見前無邊行相粗動。起此加
行。是故此處名最勝捨。以於此中不復樂行無邊
行相。心於所緣捨諸所有寂然而住。超一切無所
有處。住非有想非無想處。釋云。超一切無所有處。
[009-0809c]
是所離障。云何對治。無彼無所有。以見粗念分別
過患。故為能治。既寂無所有。云何名粗。猶有無所
有想故。瑜伽云。先入無所有處定。超過一切有所
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故言非想。又言非無想
者。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唯有
微細想緣無想境轉故。即於此處起勝解。即超近
分而入根本。此中所以不出三界者。由緣無想境。
即是細想。外道不了。謂為涅槃。未能無緣。豈離心
境。況計此為我。復生愛味。若知此患更求上進。求
上進時。求上所緣。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
則得滅受想定也。若未得此定。厭想為先。後想不
行。即入無想定。今更約第一義略示四空。謂色即
空。心安於空。是空處定。次知空色不出於心。是識
處定。次心境兩亡。為無所有。次亦亡無所有想。緣
無想住。名非想非非想。若不緣此無想。則諸漏永
寂矣此地菩薩。但隨順法故行。而無所樂著。言伹
順化。眾生法。不同凡小有愛味也。由斯三地說斷
二愚。一欲貪愚。即欲界貪也。由此貪故。多住散亂。
障上定慧。今斷欲貪。上界定慧方得現前。問。上言
斷所知。何得與貪欲俱。答。謂彼所知。往昔多與欲
貪俱時轉故。名欲貪愚。今得定慧。則彼所知既巳
永斷。而欲貪者亦巳隨伏。以此欲貪。依彼所知而
得轉故。二圓滿聞持愚者。此持通四。一法持。二義
持。三呪持。四能得忍持。以聞思與彼聞持。極相近
[009-0810a]
故。所以偏說。】


「四微細煩惱現行障煩惱二愛亦永不行。」


【微細煩惱現行障者。由前地貪愛定慧。故即成障。
即定愛法愛。所謂執藥成病。此障是第六識中俱
生身見等攝。言第六者。簡非第七。第七俱生。八地
方伏故。言微細者。望前地說。立微細名。一第六識
中分別身見。名為上品。唯不善故。獨頭貪等。名為
中品。此俱生見。名為下品。通善不善無記性故。二
不作意緣。任運生故。三遠隨現行。從無始來隨逐
於身。與身俱生故。具此三義。說名微細。彼障四地
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言菩提分法者。即
三十七品助道法也。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
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大經云。菩薩住第四
地時。觀內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觀外
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觀內外身循身
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如是觀內受外受內外
受循受觀。觀內心外心內外心循心觀。觀內法外
法循法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釋云。此明四念
處也。身受心法為所緣境。念慧為其自體。先觀身。
自有內等三觀。瑜伽云。內自有情色為內身。外非
情色為外身。他有情數為內外身。初即自身。我愛
愛故。次即資具等。我所愛故。後即眷屬妻子。彼我
我愛我所愛故。以此三者。破三邪行。有著內情多。
捨妻財以全身。有著外情多。貪財喪軀。為妻捨命
[009-0810b]
故。此約三事對治。若約一身起觀始終。謂先觀自
身求淨等不可得。或當外有。次便觀外復不可得。
次內外俱觀。亦不可得。初一是別。後一是總。但合
前二為內外身。言循身觀者。總顯脩相。智論云。循
隨觀察知其不淨等。集論云。謂以分別影像身。與
本質身。平等隨觀。前內身即是本質。今云循身。即
是影像。言勤勇念知者。顯脩之儀。以貪等世事無
始惡習。離之甚難。故須精進。方能除遣。集論云。謂
欲。勤。䇿。勵。勇猛。不息。正念。正知。及不放逸。脩習
差別故。欲脩習者。為對治不作意隨煩惱。勤脩習
者。為對治懈怠隨煩惱。䇿脩習者。為對治昏沉掉
舉隨煩惱。勵脩習者。為對治心下劣性隨煩惱。勇
猛脩習者。為對治踈漏疲倦隨煩惱。不息脩習者。
為對治得少善法生知足喜隨煩惱。正念脩習者。
為對治忘失尊教隨煩惱。正知脩習者。為對治毀
犯追悔隨煩惱。不放逸脩習者。為對治捨諸善軛
隨煩惱也。言除世間貪憂者。即觀之果。有所離故。
觀身不淨。本為治貪行者。故徧遣之。憂於五受中。
偏能障定。如滅惡賊。先除巨害。故偏說之。初觀內
身既爾。外身內外身亦然。後三念處內等三觀。瑜
伽云。如觀內身。以自身五根為境。對之生觸。觸故
生受。領不淨等。是名內受觀。內受既爾。外受內外
受亦然。心法亦然。此斷四顛倒趣。入四諦身等離
繫故。斷四顛倒者。隨其次等。能斷淨樂常我四種
[009-0810c]
顛倒。脩不淨觀故。了知諸受皆是苦故。通達諸識
依緣差別。念念變異故。觀察染淨。唯有諸法。無作
用者故。趣入四諦者。由身念住。趣入苦諦。所有色
身。皆行苦相。粗重所顯故。由受念住。趣入集諦。以
樂等諸受。是和合愛等所依處故。由心念住。趣入
滅諦。觀離我識。當無所有。懼我斷巳。生涅槃怖。永
遠離故。由法念處。趣入道諦。為斷所治法。脩能治
法故。此菩薩未生諸惡不善法。為不生故。欲生勤
精進發心。正斷。巳生諸惡不善法。為斷故。欲生勤
精進發心正斷。未生諸善法。為生故。欲生勤精進
發心正行。巳生諸善法。為住不失故。脩令增廣故。
欲生勤精進發心正行。釋云。此明四正勤也。四念
智火。若得勤風。則無所不燒。故次明之。此四正勤。
精進為其自體。正斷脩習者。如經說欲生䇿勵。發
起正勤。䇿心持心。此中諸句。顯脩正勤。及所依止。
所依止者。謂欲。樂欲為先。發精進故。正勤者。謂䇿
勵等。於止舉捨相作意等中。若由止等相作意。不
顧戀所緣境。純脩習對治。爾時名䇿勵。為欲減損
沉沒掉舉。發起正勤。所以者何。若沉沒隨煩惱生
時。為減損彼。故以淨妙等作意䇿練其心。若掉舉
隨煩惱生時。即以內諸略攝門制持其心。爾時名
為發起正勤。即為顯此損減沉掉善巧方便。故次
說言䇿心持心。正斷脩果者。謂盡棄捨一切所治。
於能對治若得若增。是名脩果。此菩薩脩行欲定
[009-0811a]
斷行。成就神足。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
脩行精進定心。定觀。定斷行。成就神足。依止厭。依
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釋云。此明四神足也。神即
神通。足即是定。瑜伽云。如有足者。能往能還。以騰
躍勇徤。能得能證世間勝法。出世殊勝法。說名為
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此舉喻也。由出世法最勝
自在。是最勝神。欲等四定能證此故。名為神足。亦
名如意足。所欲如心故。神足所緣。即種種神變事。
神足自體。即三摩地。欲勤心觀。皆是助伴。欲。謂猛
利樂欲。勤。謂精進無間。心即是定。謂專心守境。觀
即是慧。由聞教法。內自揀擇故。皆從加行受名。瑜
伽云。欲。謂能生樂欲。於諸不善自性因緣。過患對
治。審正思察。起心一境性念。於諸善法自性因緣。
功能出離。審正思察。住心一境念。即由如是多脩
習故。觸心一境性。能害現行。故名欲定。勤謂精進
者。謂自䇿自勵。發勤精進。以斷二惡。脩二善故。心
即是定者。謂心專守護。即名為心。此是加行得心
一境性。故名為定。雜集云。心三摩地者。謂由先脩
定力觸心一境性。所以者何。由於前生數習定力。
令彼種子功能增長。由種子力。令心任運於三摩
地隨順轉變。由此速證心一境性。觀三摩地者。謂
由聞他教法。內自揀擇。起心一境性。此四加行。為
顯發生神足因故。引發正斷中生欲䇿勵等諸句
持心䇿心。是此次第。以發心中。持心能生心定。持
[009-0811b]
太舉故。䇿心能生觀定。䇿太沉故。是以隨一念處。
有四正勤。隨一正勤。有四神足。經言脩習欲定者。
標舉所脩助伴自體。斷行二字。總顯脩相。云何脩
相。此有二種。一脩習欲定。能斷現行諸惑纏故。二
為欲永害所有隨眠。脩八斷行。謂欲。勤。信。安。念。正
知。思。及捨。一欲者。希望樂欲我於何時脩定圓滿。
滅惡隨眠。二䇿勵。不捨加行。三於上所證。深生信
解。四心生歡喜。漸除粗重故。五安立其心於奢摩
他。六住毗鉢舍那慧品。七心思所作能順止觀。八
三世之中悉無染汙。由二因緣。於隨眠斷分別了
知。謂由境界不現見思。及由境界現見捨故。言依
止厭等者。復顯脩相。謂緣苦脩。必依厭苦。若緣集
脩。必依離欲。若緣滅脩。必求證滅。若緣道脩。必趣
滅苦之行。能捨於苦。緣此境時。必求脩習。必欲棄
捨。故云迴向。彼脩果者。謂巳善脩三摩地故。隨所
欲證。所通達法。即能隨心通達變現。又於別別處
所法中。證得堪能自在作用。如所願樂。能辦種種
神通等事。又能引發勝品功德。此菩薩脩行信根。
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脩行精進根。念
根。定根。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釋云。此
明五根也。此五根觀方便道。雖屬忍位。忍可諦理。
脩印順定。故為方便。亦即所緣。五根脩習者。謂信
根。於諸根起忍可行脩習。精進根。於諸地生忍可
巳。為覺悟故。起精進行脩習。念根。於諸諦發精進
[009-0811c]
巳。起不忘失行脩習。定根。於諸諦既繫念巳。起心
一境性行脩習。慧根。於諸諦心既得定巳。起揀擇
行脩習。五根脩果者。謂能速發諦現觀。由此增上
力。不久能生見道故。故集論云。五根所緣境者。謂
四聖諦。由諦現觀。方便所攝。作此行故。五根自體。
即信等五所。此五。通能生起出世間法而為增上。
前四復能起後。得增上名。而信為上首。能起餘四。
謂信起後四。進起後三。念起後二。定起後一。其最
後慧根。唯望出世而有增上。今此所脩。即於諦實
深忍樂欲。餘四。即於前所信䇿勤而行。明記不忘。
緣繫一境。揀擇是非。餘如前說。若依位者。在見道
之前。則以速發現觀為果。今在四地。以發後地為
果。此菩薩脩行信力。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
於捨。脩行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依止厭。依止離。
依止滅。迴向於捨。釋云。此明五力也。五力者。即前
五根增長。魔梵惑等不能屈伏。故名為力。又能損
滅不信等障。故復名力。智論云。能破煩惱得無生
忍。故名為力。菩薩脩行念覺分。依止厭。依止離。依
止滅。迴向於捨。脩行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
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
向於捨。釋云。此正明七覺支也。覺。謂覺了。若依位
說。即現觀自性如是覺慧覺法自性。瑜伽云。諸巳
證入正性離生補特迦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
名覺支。亦即所緣。雜集云。七覺所緣。謂四聖諦如
[009-0812a]
實性。如實性者。即是勝義。清淨所緣故。覺支自體。
即念等七心所。然七覺分。七皆自體。而差別者。擇
法為自體。餘六皆覺之分。謂念是所依支。由繫念
故。令諸善法皆不忘失。擇法是自體支。覺自相故。
精進是出離支。由此勢力。能到所到故。喜是利益
支。由此勢力。身調適故。猗定捨三。是不染汙支。猗
即輕安。謂由安故不染汙。能除粗重過故。依定故
不染汙。謂依止定。得轉依故。依捨故不染汙。體是
不染汙故。謂行捨平等。永除貪憂。不染汙位為自
性故。故雜集云。覺支脩習者。謂依止遠離。依止無
欲。依止寂滅。迴向棄捨。脩念覺支。如念覺支。乃至
捨覺支亦爾。如是四句。隨其次第顯示緣四諦境。
脩習覺支。所以者何。若緣苦諦。為惱苦時。於苦境
界必求遠離。若緣愛相苦集。為苦集時。於此境界
必求離欲。若緣苦滅。為苦滅時。於此境界必求作
證。言棄捨者。謂趣苦滅行。由此勢力。棄捨苦故。是
故若緣此境時。於此境界必求脩習。故名迴向棄
捨。脩果者。謂見道所斷煩惱永斷。由七覺支。是見
道自體故。總收七覺。不出三品。念通定慧。次三是
慧。後三定攝。依位所明。能斷見惑以為其果。雖一
剎那七法俱行。而隨行相。各說功能。念除妄念。擇
除不正知。餘除懈怠昏沉粗重散亂掉舉。上約通
說。若大乘七覺。不念諸法故。決擇不可得故。離進
怠故。絕憂喜故。餘安心緣皆叵得故。性定之中無
[009-0812b]
定亂故。亦不見於能所捨故。此菩薩脩行正見。正
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依止厭。依
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釋云。此明八正道也。若依
位說。即現觀後起道。為斷脩道諸煩惱故。離八邪
故。名為八正。開通涅槃。故名為道。亦云八聖道。聖
者道故。言正見者。是分別支。依前所證真實揀擇
故。正思惟者。是誨示他支。如其所證方便安立。思
惟名義。發語言故。次三是令他信支。正語者。善依
所證問答決擇。令他信有見清淨故。正業者。身業
進止。正行具足。令他信有戒清淨故。正命者。如依
乞求依聖種性離五邪命。令他信有命清淨故。正
精進者。是淨煩惱障支。由此永斷一切結故。正念
者。是淨隨煩惱支。由不忘失正止舉相。永不容受
沈掉等隨煩惱故。正定者。是能淨最勝功德障支。
由此引發神通等無量勝功德故。若能如上分別
誨示等。即是道支之果。上之七類。總以喻顯。法性
如大地。念處如種子。正勤如種植。神足如抽芽。五
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增長。開七覺華。結八正果。
菩薩住此地時。所有身見為首。我人眾生壽命蘊
界處。所有執著出沒。思惟。觀察治故。我所故。財物
故。著處故。於如是等。一切皆離。釋云。此明離障成
德。今初離惑。先舉所離。就所離中。所起執著出沒。
是此總相。餘皆是別。總中執著。即前地中解法慢
也。論云。我知大知者。我知。謂執我能知。大知。謂執
[009-0812c]
所知大法。出沒者。是前地中正受慢也。出者。三昧
起義故。謂脩起彼定。沒者。三味滅義故。謂定所除。
今計我能脩此定。此定即我所脩故。別有五種。一
本。二起。三行。四護。五過。一本者。即所有身見至蘊
處界。於中身見為總。我等為別。別中我人等四為
人我慢。蘊界處為法我慢。二起者。思惟明起。謂不
正思惟而起慢故。三行者。觀察明行。謂心緣中多
觀所得。若法若定。求覓勝相令他知故。四護者。治
故。三句明護。治者。數數觀察脩治所見故。我所者。
起於我想。取彼勝相屬我巳故。財物者。如畜財者。
受用護持故。以上三事。防護自巳所得。五過者。著
處明過。謂心堅固安處法定二事故。此中身見。若
約位釋。即斷第六識中俱生身見。故云入四地時
便能永斷。問。既言斷所知俱生一分。何故亦斷煩
惱。答。此所知障。昔時多與煩惱任運同體而起。故
障立煩惱名。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提分法。正斷
所知。彼之身見亦不行故。問。前之三地何故不斷。
答。前三相同世間。故不能斷。今同出世。方能永害
二身見等。問。何知此我執見唯與第六識俱。而非
第七。答。第七身見。在第七地猶得現起。八地巳去。
方永不起。與無漏道性相違故。以五地時有相觀
多。無相觀少。在第六地。無相觀多。有相觀少。至第
七地。純是無相。然有功用。故至八地名無漏道。無
漏道時。第七識中俱生現行。永伏不行。故七地巳
[009-0813a]
前皆得現起。以餘俱生煩惱為依止故。且此六七
身見有粗有細。故伏斷時亦有前後。由斯義趣。故
知此地所斷身見。但與六識相應。非第七識。身見
等下。皆如前釋。】


「五於下乘般涅槃障即是此中樂涅槃者。」


【求證涅槃。必厭生死。以有厭求。名之為障。即前四
地求出世心。有同二乘。此障五地無差別道。故入
五地。便能永斷。以五地菩薩。發十種平等清淨心。
如實知此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
聖諦。善知俗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
別諦。善知成立諦。事諦。生諦。無生諦。善知入道智
諦。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善知如來智成
就諦。乃至為利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所謂
文字筭數。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咸所通
達。又善方藥。療治諸病。文筆讚咏。歌舞技樂。戲笑
談說。悉善其事等。釋云。四聖諦如前解。妄情之法。
情有理無。名俗諦。真實之法。相寂體有。名第一諦。
為疑惑眾生故知相諦。謂有聞第一義諦。猶豫不
決。是空耶。有耶。今名即俗自相是空。共相無違。故
名相諦。為謬解迷惑深法眾生故知差別。謂前緣
二境。便謂是異。故生疑。今聞俱處。便謂是一。名謬
解。今明體雖不異。性相分位歷然差別。為離正念
眾生故知成立諦。既聞差別。謂皆有體。名離正念
今明差別。但是緣成。無有自性。故云成立。隨言顯
[009-0813b]
示。故又名說成諦。為正見眾生。知事諦。生諦。盡無
生諦。道智諦。事。即苦諦。生。即集因。無生是滅因。因
亡曰盡。即盡智也。後果不起。名為無生。即無生智
前列實法四諦。明其所觀。此中四諦。明當如是觀。
為大乘可化眾生故。知菩薩地。乃至如來智諦。地
水火風種種諸論者。諍論中攝。謂諸邪見計不同
故。順世外道。唯地為因。一切皆以微塵成故。水風
二仙外道。以風水以因。世界水成故。風輪持故。事
火外道以火為因。火成熟故。此菩薩復以布施愛
語利行同事教化眾生。故不厭生死。不趣涅槃。便
斷一障二愚也。】


「六粗相現行障未能多時住無相觀。」


【前觀四諦。苦集名染。滅道為淨。又十平等。隨順如
道。但約淨說。染相未亡。對染有淨。亦名取淨。有染
有淨。皆名粗相。此地菩薩。以十平等法。而為對治。
所謂一切法無相故平等。無體故平等。無生故平
等。無滅故平等。本來清淨故平等。無戲論故平等。
無取捨故平等。寂靜故平等。如夢。如幻。如影。如響。
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𦦨。如化。故平等。有無不二
故平等。釋云。無相者。自性無相故。謂一切法緣成
之相。本來即無。非推之使無。故云無自性。次明九
種相皆無自性。下九是所治。無之一字是能治。一
無體故平等。論云。十二入自相想。謂外六根取外
六塵之相。總名為想。即十二入之體。謂想取像以
[009-0813c]
為體故。亦名自性。下皆准此。上違分別心。二生者。
念展轉行。謂諸入苦果。虗妄分別為本故。三滅者。
生展轉行相。謂生即苦果。從果起因故。上二遣染
分依他。但舉緣成。巳顯無生無滅。四遣淨相。謂本
來自淨。非滅惑方淨。五遣分別相。謂道能分別揀
擇滅惑。若有分別。即有戲論。今本無戲論。故無分
別。上二遣淨分依他。六遣出沒。謂真如之性。在妄
為沒。離垢為出。今妄體即真。故無可捨。真體即空。
故無可取。七遣染相。即由上義。染本寂靜。即是真
如。無別有真。上二遣圓成。八遣我非有相。故云如
幻等事。九遣成壞相。成即是有。壞即是無。緣起為
成。無性為壞。緣成即無性。故有無不二。此地菩薩。
廣推十二因緣流轉生滅。皆無自性。無自性故平
等。故斷此一障二愚。】


「七細相現行障未能空中起有勝行。」


【前地樂著般若觀空。即細相現行障。此地隨有不
著。為能對治。謂向雖能治前地樂空之心。以其有
量。有功用。即復是障。此地脩無量無功用行以為
對治。謂前樂無作。不名方便。不能起增上行。非殊
勝道。此地以十種不捨眾生法無我智以為對治。
故大經云。菩薩具足六地行巳。欲入第七遠行地。
當脩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何等為十。所謂雖善
脩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雖得諸佛
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
[009-0814a]
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雖畢竟寂滅諸煩惱
𦦨。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𦦨。雖知諸
法如幻夢影響等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
別。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虗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
嚴佛土。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
其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
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淨音聲。雖隨諸佛了三
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
時種種劫數而脩諸行。菩薩以如是十種方便慧
起殊勝行。從第六地入第七地。此菩薩於十波羅
蜜。於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乃至一切菩提分法。
於念念皆悉圓滿。言妙無相觀者。即念念入正受
也。純於無相作意勤求者。但念空無相無作也。未
能空中起有勝行者。於諸菩薩淨佛國土遊戲神
通。尚未具足也。】


「八無相中作加行障生空智果不違彼故。」


【無相中作加行障者。即前第七空中所起勝行。雖
起勝行有加行心。未能任運。五地真俗並觀故。無
相觀少。六地染淨平等。故無相觀多。七地雖念念
入無相觀。猶有功用。以七地菩薩。以深智慧如是
觀察。常勤脩習方便。無有一念休息癈捨。雖能現
身現土。入無量眾生界。入無量諸佛清淨佛土等。
未能任運。故以為障。至第八地。入一切法。本來無
生。無起。無相。無成。無壞。無盡。無轉。無性為性。初中
[009-0814b]
後際。皆悉平等。無分別如如智之所入處。離一切
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著。猶如虗空入一切法。如
虗空性。是名得無生法忍。即捨一切功用。得無功
用法身口意業。念務皆息。住於報行。故便斷此障。
由斯說斷一障二愚。一無相作用愚。即念念加行
入無相觀故。二相中不自在愚。現身現土不能任
運故。八地巳上。純無漏道方得任運故。此地方能
捨賴耶名。三界煩惱永不現起。離分段生。出三界
故。唯第七識微細俱生猶可現起。以但證生空。法
空未證。猶存法執故。問。何故生空智起。法執猶存。
答。以生空智。不違第七法我執故。】


「九利他中不欲行障皆是此中第九障攝。」


【利他不欲行者。謂八地菩薩。一切功用。靡不皆息。
又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乃至菩薩心。佛心。菩
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此地
菩薩本願力故。諸佛世尊親現其前。與如來智。令
其得入法流門中。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
忍第一。順諸佛法。然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無畏
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汝今未得。汝應勤加精進。勿
復放捨。又善男子。汝雖得是寂滅解脫。然諸凡夫
未能證得。種種煩惱皆悉現前。種種覺觀常相侵
害。汝當愍念如是眾生。又善男子。汝當憶念本所
誓願。普大饒益一切眾生。皆令得入不可思議智
慧之門等。以諸佛與如是等無量無邊起智門故
[009-0814c]
於一念頃所生智業。從初發心乃至七地所脩諸
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是菩薩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無量
身。無量智慧。無量受生。無量淨國。教化無量眾生。
供養無量諸佛。入無量法門。具無量神通等。菩薩
住此第八地。以大方便善巧智所起無功用覺慧。
觀一切智智所行境。所謂觀世界成壞等。然後得
入善慧地。此菩薩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
無漏法行等。得心自法。以四無礙化利眾生。言法
者。謂法自體。有軌持故。即二空所攝即真之俗境。
二義者。法界境體。謂於法體上差別境義。詞者。謂
得彼方言。與他說故。論云。於彼如實智境中。隨他
所喜言說。正知而與故。四樂說者。即詞中別義。細
辨剖析。論云。於彼隨他所喜言語正知。無量種種
語。隨知而與故。】


「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大法智雲及所含藏者。」


【前第八地無功用道。一切不行。正障九地心自在
故。九地雖得心自在。而於諸法猶不自在。故亦成
障。今至十地。方斷此障二愚。由斷大神通愚故。此
菩薩智慧明達。神通自在。隨其心念。能以狹世界
作廣世界。廣世界作狹世界。垢世界作淨世界。淨
世界。作垢世界。亂住。次住。倒住。正住。如是無量一
切世界。皆能互作。或隨心念。於一塵中置一世界
須彌盧等一切山川。塵相如故。世界不減。乃至置
[009-0815a]
不可說世界須彌盧等一切山川。而彼微塵體相
如故。或隨心念。於一毛孔現一切佛境界莊嚴之
事等。此菩薩能現如是。及餘無量百千億那由他
自在神力。由斷悟秘密微細愚故。此菩薩即如實
知諸佛如來入微細智。所謂脩行微細智。命終微
細智。受生微細智。出家現神通。成正覺。轉法輪。住
壽命。般涅槃。教法住微細智。如是等皆如實知。又
入如來秘密處。所謂身秘密。語秘密。心秘密。時非
時思量秘密。授菩薩記秘密。攝眾生秘密。種種乘
秘密。一切眾生根行差別秘密。業所作秘密。得菩
提行秘密。如是等皆如實知。一切諸佛所有智慧。
廣大無量。此地菩薩皆能得入。諸佛所有無量大
法照。大法雨。三世法藏。於一念頃。皆能安。能受。能
攝。能持。是故此地名法雲地。授灌頂位。入佛境界。
具足十力。墮在佛數。】


「此地於法雖得自在證大涅槃大菩提故。」


【此顯等覺位。言此十地。於法雖得自在。尚有微細
二障種子未能斷盡。未名最極。至此地菩薩金剛
喻定現在前時。二障種子剎那頓斷。入如來地。方
名至極。問。等覺妙覺二智。有何差別。答。如明眼人。
隔於輕羅。覩眾色像。菩薩妙智。於一切境。亦復如
是。如明眼人無所障隔。覩眾色像。如來妙智於一
切境。亦復如是。又云。此菩薩雖巳脩行功德海滿。
由未能捨三種法故。不名妙覺。一由未捨劣無漏
[009-0815b]
法。二由未捨白淨無記。三由未捨有漏善法。至妙
覺位。方捨此三故。】


成唯識論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