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236 比丘尼受戒錄-清-弘贊 (master)


No. 1132
比丘尼受戒錄
廣州南海寶象林沙門 弘贊在犙 述


稽夫中邊得戒。始末源由。中制十人受具。邊許五人
得戒。中是中天竺。天竺之東際白木調國。南際靖善
塔。西際一師黎仙人山。北際柱國。自此四外。名為邊
國。震旦乃在白木調東二萬七千餘里。開持律五人
得授大戒。昔漢明帝初。摩騰法蘭二法師來至此土。
與人出家。唯剃鬚髮。披縵條衣。授彼五戒十戒而巳。
以不滿五人。不得受具。後至漢桓帝。一百餘年內。猶
三歸五戒十戒。遞相傳授。桓帝巳後。北天竺國。有支
法領等五沙門。來至漢地。始於長安與人授具足戒。
其時大律未有。唯口誦出戒本一卷。羯磨一卷。流行
此土。時尼眾來求受戒。五僧曰。如律所明。唯開邊地
五人僧受具戒。不論尼眾。是時諸尼辭退而還。泣淚
如雨。曹魏初三年。中天竺曇摩迦羅此云法時。至雒陽。譯
出戒律。立羯磨受法。準用十僧。於是佛法大行震旦。
為東夏受戒律之始也。時漢末魏初。東天竺國。有二
尼來到長安。見諸尼眾問曰。汝等誰邊受戒。尼眾答
[001-0708c]
曰。我到大僧所。受五戒十戒而巳。二尼歎曰。邊地尼
眾。悉未有具。即為還本國。化得一十五人來。三人在
雪山死。二人墮黑𡼏死。唯餘十人到此。諸尼悉赴京
師。與授具戒。後到吳地。亦與彼尼眾受具。西尼思慕
本鄉。遂附舶南海而還。及至上船。唯有七人。三人命
終。來去經途十有餘年。又按高僧傳。宋元嘉十年。西
天僧伽䟦摩。至建康。敕住平陸寺。為京師沙門慧照
三百七十人。渡蔡洲岸。於船中再受具戒。或問其意。
照曰。以疑先受。若中若下。更求增勝。故須重受。依本
臘次。十一年。求那䟦摩。於南林寺立戒壇。為僧尼授
戒。為震旦戒壇之始。時師子國。比丘尼八人來未幾。
復有尼鐵索羅三人至。足為十眾。乃請僧伽䟦摩為
師。為景福寺尼慧果等。於南林戒壇。依二部重受具
戒。度三百餘人。噫。古人忘身為法。不憚數萬里而來。
然此方得戒者。豈可不生難遭想哉。惜夫今當末法。
知法秉羯磨者難得。而二部僧尼受戒。失傳久矣。昔
摩騰羅漢。并諸賢哲。多是果位聖人。尚不敢違律。僧
不滿數。與人授具。一部僧而與尼授大戒。我等何人。
敢違佛教。滅佛正法。致他永失比丘比丘尼性。得虗
假名。授受俱成非法矣。順治十四年。余在廣州羊城。
時各縣餘尼來求受具。余辭不獲巳。因立二部僧。各
滿十人。與授大戒。自後十人難得。但有五人以上。亦
與為授。要須持律清淨。故云邊地持律五人得受具
戒。其尼親教師。要滿十夏。而羯磨教授二師。及餘證
[001-0709a]
人。無論歲臘。事須解律。縱律未能精鍊。其羯磨者。必
是持律明了。方許秉法。若不如是。強與他授。令他盡
壽戒不霑身。罪非小也。雖云邊地五人僧受。不論尼
眾。斯乃古人慎重。邊地僧尚難得。尼眾何能易有。茲
以竊推。律既許僧。尼必預列。昔迦旃延尊者。在西天
竺。阿槃提國。有長者子名億耳。出家求受具戒。時彼
國無十人僧。不得受具。乃往白佛。佛聽邊地五人得
受。時因緣在僧。故未及論尼。況今末法出家。遇正教
者實難。若不論尼。則尼部全缺。八敬誰修。雖是邊地。
而有持律清淨十人。別揀五人。律文不聽。知非持戒
清淨。方任揀擇。以受戒事大。一不如法。則戒體斯失。
今諸方叢席。為人授具。既不知作法結僧大界。戒壇
奚立。則戒無由得矣。故云。若不結界。一切羯磨受戒
等法。俱是空作。復不依律作白羯磨。唯師自心。在沙
彌白衣前。杜撰唱說。非法為法。以譌傳譌。遞相踵習。
沿波日久。不覺其非。佛言。若有秉羯磨說戒。則正法
未滅世間。又云。毗尼藏住。佛法亦住。是故弘紹之賓。
特宜遵教。俾正法而恒存。木叉而永固也戒壇。即戒場。在大界
內結。巳上略述得戒緣由。向下錄得戒和尚阿闍黎。二

部僧名。并記自受戒年月日時。以識戒臘尊卑也。
| 比丘尼弟子      年  月  日 時 |
| 生族姓 係  府  縣人於    年 |
| 月  日拜  師出家 |
|  僧部 |
[001-0709b]
|     年  月  日依  和尚受沙彌尼 |
| 戒於    年  月  日 時受 |
|  和尚具足戒 |
| 秉羯磨阿闍黎名  號  軌範師 |
| 尊證僧伽 |
|   大德   大德   大德   大德 |
|   大德   大德   大德 |
|  尼部 |
| 親教師尼名  字 |
| 羯磨師尼名  字 |
| 教授師尼名  字 |
| 證戒尼僧 |
|   賢部   賢部   賢部   賢部 |
|   賢部   賢部   賢部 |
| 附作法略儀 |


初受具足戒尼。未能即閱大律。其親教闍黎二師。當
與戒本令其熟讀。使知護持。無致虧犯。及識布薩。自
恣。受衣。淨施等法也。


布薩法


半月半月布薩。下至有四比丘尼。即應誦戒本。不足四人。三人。二人。當對首布薩。若
有所犯。應先懺悔巳。然後布薩


對首說戒法


至布薩日。若有三人。各各相向露頂。脫屣。互跪。作如是言


二大姊。一心念。今僧十五四日說戒。我某甲比丘尼清
三說。後二人。亦如是說。若只有二人。除上二字。即云大姊


心念說戒法


若只有一人。應心念口言
[001-0709c]


今日眾僧十五四日說戒。我某甲比丘尼清淨三說


對首安居法


前安居四月十六日。應對一知法比丘尼言


大姊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尼。依某僧伽藍若在村內。非僧住處。
應云某聚落。若在別房。應云某房。前三月夏安居。房舍破。修治故。三說。
彼應語云好。答言若後安居。至五月十六日。應云後三月


心念安居法


若無所依人對作法。即自心念口言


我某甲比丘尼。依某處某房。前三月夏安居三說


對首受日法


若有佛法僧事。或檀越父母等請喚。不及即日還。若須二日。乃至七
日。應對一比丘尼言


大姊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尼。受七日法出界外。為某
事故。還此中安居。白大姊令知三說。不應為飲食衣物故去也。若前事不
及七日還。當從僧乞十日。半月一月。羯磨去


對首自恣法


凡有所犯。應先懺悔巳。然後自恣。若住處有五比丘尼。應僧中差受
自恣。若無五人。四人當對首各各相向。作如是言


三大姊一心念。今日眾僧自恣。我某甲比丘尼自恣
清淨三說。若有三人二人亦如是作


心念自恣法


若只有一人。應心念口言


今日眾僧自恣。我某甲比丘尼。自恣清淨三說


受五衣法


佛言。五衣應受持。有衣不受持。得罪。過十日。即犯捨墮。若得如法衣。應具
威儀。對一比丘尼。或親教師。或阿闍黎。如是言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安陀會。五條衣受。一
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鬱多羅僧。七條衣受。
兩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
[001-0710a]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是僧伽黎若干。條衣受若干
若干短。割截衣持三說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是覆肩衣受。長四肘。廣
二肘半。是覆肩衣持三說。佛制恐污三衣。用覆兩肩。然後著三衣在上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其甲。是衣厥修羅衣受。長四
肘。廣二肘。是衣厥修羅衣持三說。厥修羅。此云篅衣。即裙也。以兩頭縫合。形
如小篅。著時入內。擡使過臍。各蹙兩邊雙排擪脊。繫之以絛。篅即穀圍也


受尼師壇法


應云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尼師壇。是我助身衣
三說


受鉢法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鉢多羅。應量受。長用
三說


受十六枚器法


即日得器。應即日受。可須用者。十六枚。餘者當淨施。若遣與人。
謂大釜。小釜。二蓋。水瓶。及蓋。洗瓶。及蓋。四盤。二小杓。二大杓。受云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此某器。是我十六枚數。
今受三說


受非時藥


佛聽飲八種漿。即果汁。謂梨。棗。甘蔗。蒲萄。藕根等。應先淨人擪巳。濾過。澄
清。從淨人手受。應對一比丘尼云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有某病緣故。此某非時
漿。為經非時服故。今於大姊邊受三說


受七日藥


酥。油。生酥。蜜。石蜜。一受得七日自手取服。八日即施與人。自不得服。應云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有某病緣故。此某七日
藥。為共宿七日服故。今於大姊邊受三說
[001-0710b]


受盡形壽藥


謂丸。散。一切鹹酸等。不任為食者。一受得自取服盡。應云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有某病緣故。此某盡形
壽藥。為共宿。長服故。今於大姊邊受三說


淨施法


有二種淨施。一真實施。二展轉淨施。真實淨施。應云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有此長衣。未作淨。今為
淨故。捨與大姊。為真實淨故謂真實捨與他。欲要著。應問彼。乃著


展轉淨施法


比丘尼受戒巳。除五衣外。所有一切新舊衣服。對一比丘尼說淨。不
說。過十日即犯捨墮。後凡所得衣。若布。下至長一尺四寸。廣七寸。即須說淨。作如是言


大姊一心念。我比丘尼某甲。有長衣。未作淨。為淨故。
施與大姊。為展轉淨故。彼受淨者。應云大姊。汝有此長衣。未
作淨。為淨故。與我。我今受之。受巳語云汝施與誰。答云施與
某甲。受淨者云大姊。汝是長衣未作淨。為淨故施與我。今
受之。受巳。汝與某甲。是衣某甲巳有。汝為某甲善護
持著。隨因緣當稱一比丘尼名為淨主。或親教師。或闍黎師。若淨主死。即須別稱一淨主。將
前所有衣物。稱後淨主名。說淨


其餘一切作法行護威儀。備載羯磨本。及沙門日用中。自當檢閱


八不可過法


亦云八敬法。佛告阿難。我今為女人。制八盡形壽。不可過法。若能行
者。即是受戒。何等為八



* 一。雖百歲比丘尼。見新受戒比丘。應起迎逆。禮拜。與敷淨座令坐。如此法應尊重。恭敬讚歎。盡形壽不可過。
* 二。比丘尼不得罵詈比丘。訶責。不應誹謗。言破戒。破見。破威儀。如此法應尊重餘詞如上說
* 三。比丘尼不應為比丘作舉。作憶念。作自言。不應遮
[001-0710c] 他覓罪。遮說戒。遮自恣。比丘尼。不應訶比丘。比丘應訶比丘尼。如此法。應尊重餘詞如上
* 四。式叉摩那學戒巳。從比丘僧乞受大戒。如此法。應尊重餘詞如上
* 五。比丘尼犯僧殘罪。應二部僧中。行摩那埵。如此法。應尊重餘詞如上
* 六。比丘尼半月。從僧乞教授。如此法。應尊重餘詞如上
* 七。比丘尼不應在無比丘處夏安居。如此法。應尊重餘詞如上
* 八。比丘尼僧。夏安居竟。應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見聞疑。如此法。應尊重餘詞如上。如是阿難。我今說此八不可過法。譬如有人於大水上安橋梁而渡。女人若能行者。即是受戒云云


比丘尼受戒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