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103 梵網經菩薩戒初津-清-書玉 (master)



No. 700-A


佛說梵網經菩薩戒初津敘


梵網經者。是諸佛之本源。眾生之自性。戒網之宏網。
律宗之要關也。我佛世尊。往返八千。應化百億。無非
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總攝化機。頓明佛性。略
開法門心地。顯示自性圓明。能令眾生纔登戒品。位
同大覺者。無尚此經矣。釋其名。則佛觀梵天王網。為
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此喻教門之廣大也。究其實。
則光明金剛寶戒。本來箇箇圓成。此喻生佛之一體
也。良以眾生迷真逐妄。不能顯發無上菩提。故如來
從天宮而下人間。向凡夫而開佛戒。說眾生心內之
佛法。度諸佛心內之眾生。為妙海王子。頓制菩薩五
十八戒。若生。若佛。皆入佛性戒中。是色。是心。總歸本
源心地。大哉。菩薩戒也。為一切戒之本歟。無教不收。
無機不攝也。余從秉受巳來。以此戒經。奉為日課。第
恨慧性疎淺。義理難明。幸得學戒之心。無時暫息。焚
膏繼晷。詳閱諸書。又以法海洪深。卒難測量。因而略
採數語。為作津梁。不意日久歲深。積成八卷。題云梵
網初津。然理雖未盡。事相無殊。聊備自明。以資持誦。
非敢望傳於來學也。



康熈三十八年九月吉旦菩薩戒弟子昭慶書玉識
[001-0069b]


凡例




* 此經心地一品乃分上下兩卷。上卷三十心十地。明菩薩修證之階位。下卷十重四十八輕。顯佛子當學之戒法。然法雖從位顯。而位必仗戒修。故天台智者大師。單疏下卷。時所宗行。以見戒為趣位之本也。今仍舊貫。以逗時機。如欲具明上卷經義。請閱餘解。
* 經前懸談者。毗尼止持會集。先和尚遵賢宗法式。略開七門。以明通局。戒疏發隱。雲棲大師據般若略疏。預立五門。融會他宗。今准華嚴大疏。開成十義。用顯其要。如或樂簡樂詳。隨情去取。
* 古來經解。有科者。有不科者。謂科能節文。解能釋義。故今加科節之。然大小乘戒。不出止行兩法。離此便非律義。今以止行分析重輕戒相。俾未觀文句。先知大槩。其餘科式。與諸家大同。
* 菩薩大戒。舍那面授。妙海親聞。展轉傳來。什師誦出。而藏有南北。增減不同。今依流通本而釋經文。不敢更改一字。一則向所持誦。流傳巳久。二恐後來倣俲。經模漸失。雖謂理長則就。妄動聖典。亦毋容也。
* 經文。題目。俱書頂格。解釋。則低一字。科文。又低一
[001-0069c] 字。一則敬重佛語。二則經文科釋。各有分別。不宜混雜也。
* 消文釋義。貴乎直捷暢快為妙。若勉強扭揑。則文義不顯。事既不明。理何能徹。故此書不論各家先後。但能發明本經文義。則便隨錄也。然今人多厭其繁。故解亦從簡。不貴語備。務在義周。
* 大乘律法。自不同於小乘。故其中開遮持犯輕重。並不以聲聞戒而定。惟依菩薩戒經也。又條相內多緣成罪。及果報引證等。在十重。則全具。在輕戒。則有無不定也。
* 三無漏學。以戒為基。菩薩木叉。普被諸有。但能解語。悉皆得受。故知梵網一經。人天四眾。凡有心者。一切應瞻。雖然如是。要須受後始得。若未受戒人預閱。恐後來受戒。不能發起殷重之心。然渴而後飲。則水之味愈甘。暗而後然。則燈之用愈大。惟重在見機。又則講時不揀者。欲令發起善種故。誦戒時須揀者。恐生藐忽故。適如融影等。因見此經。即發大心受菩薩大戒者。則不須揀也。降此不得。覧者宜依經加意思之。
[001-0070a] No. 700
佛說梵網經初津卷一
清 古杭昭慶萬壽戒壇傳律沙門書玉述


將釋此經。先開十門。一。教起因緣。二。藏乘分攝。三
辯定時會。四。教觀深廣。五。所被機宜。六。能詮體性
七。宗趣通局。八。翻譯傳授。九。總釋名題。十。別解文
義。今於題文之前。亦懸敘八義門也。


初教起因緣者。華嚴云。非以一緣一事。而得成就
如來出現。今經興起。亦多因緣。別開為十。一。傳揚
諸佛授受常法故。二。標示眾生入道根本故。三。發
明心地出生大戒故。四。略開菩薩廣大行願故。五
廣顯戒門普納含靈故。六。護持菩薩必不退墮故。
七。激勵小乘令學大乘故。八。直指凡夫信已是佛
故。九。預扶末法作大導師故。十。流通聖戒展轉無
盡故。


二。藏乘分攝者。初藏攝有二。一。三藏。經律論也。品
內上明法門中心地。契經藏攝。下明佛法中戒藏。
毗尼藏攝。而無問難。故非論攝。二。二藏。聲聞菩薩
也。經云。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亦誦。乃至十地諸菩
薩亦誦。是菩薩藏攝。故非聲聞也。
二。乘攝亦二
一。五乘。謂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也。經云。初結菩薩
波羅提木叉。廼至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諸佛大
[001-0070b]
乘戒。屬菩薩大乘攝。二。四乘。三乘之後。加一佛乘。
即法華之大白牛車也。經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
佛位。故是一佛乘攝。非前權三乘也。
三。分攝。謂
十二分教也。一。長行。二。重頌。三。授記。四。孤起。五。因
緣。六。無問自說。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廣。十。未曾有。
十一。譬喻。十二。論議。長行重頌可知。汝是當成佛。
我是巳成佛。授記也。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
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等。因緣也。入天宮。下閻
浮。十住處說。本生。及本事也。略開不可說法門中
心地。乃至重說十無盡藏戒品。方廣也。釋迦身放
慧光。照天王宮。迴至蓮華臺藏世界。玄通華光主
菩薩放金剛白雲色光。徧照一切世界。未曾有也。
經喻梵網。戒如日月。瓔珠。菩提若苗。譬喻也。故是
九部所攝。而非孤起。無問。論議。三分教也。


三。辯定時會者。時有三。一。先照時。所謂初善。日初
分時入也。二。轉照時。所謂中善。日中分時入也。此
一時內。轉開三照。初轉照時。為下根轉小乘法輪。
中轉照時。為中根轉三乘法輪。後轉照時。為上根
轉一乘法輪。三。還照時。所謂後善。日後分時入也。
此當先照時說。會有五。一。華嚴會。直顯教也。二。阿
含會。隱實教也。三。深密會引。攝教也。四。妙智會。融
通教也。五。法華會。開顯教也。此當華嚴會攝。又涅
槃經五味。文云。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
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此當最初乳
[001-0070c]
味也。


四。教觀深廣者。開二。先教相。又二。一。化儀教。門分
為十。一。本末差別門。二。依本起末門。三。攝末歸本
門。四。本末無礙門。五。隨機不定門。六。顯密同時門。
七。一時頓演門。八。寂寞無言門。九。該通三際門。十。
重重無盡門。經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花臺。周帀
千華上。復現千釋迦。前二後二分開。即差別門。連
合。即起末門。又云。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該歸
本門。及無礙門。十住處說。即隨機門。四禪化魔。又
說心地。即顯密門。重輕戒法。一時頓說。即頓演門。
沒入天宮化魔。下生成道說法。入出不離華光三
昧。即寂寞門。三世諸佛巳。今。當誦。一切菩薩巳今
當學。即三際門。舍那佛說恒河沙法門中心地。及
十無盡藏戒法品。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廼至一
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
藏。如是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即無盡門。依引
文義。十義俱通。約時剋定。在何門攝。此當七。九。十
門。兼差別中。一分本義。以其頓演根本一乘。直益
圓頓大機宜故。應如法思之。
二。化法教。門開為
二。先。約教詮法通局顯分齊。教類有五。初。小教中
具含四乘。一。人乘。談五戒。十善。二。天乘。談四禪。八
定。三。聲聞乘。談四諦法門。四。緣覺乘。談十二因緣。
前二有我。猶屬界內凡夫。後二無我。名為出界聖
人。故此小乘。唯談我空。二。始教。但明法空。亦名分
[001-0071a]
教。但說法相。三。終教。竟說中道。亦名實教。廣談法
性。四。頓教。唯辯真性。五。圓教。圓談法界。初是小椉。
二。三大椉。四。五。一椉。此屬圓教。本源心地。與法界
心性。無二無別故。亦可兼前終頓。而非小始故。權
實教中。實教所攝。經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
屬頓教攝。又一舍那化千百億。千百億。即舍那本
身。屬圓教攝。偈云。應當靜觀察。諸法真實相。是名
第一道。亦名摩訶衍。終實義也。文云。一切眾生。皆
入佛性戒中。偈云。常作如是信。戒品巳具足。頓教
義也。經云。為開百千恒河沙不可說法門中心地。
廼至因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
同。佛教門亦復如是。圓教義也。斯則有前所通。無
前所局矣。
次。約法生起本末。顯分齊。法義亦五。
初。唯一心為本源。所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
出世間法。即華嚴一真法界心。圓教齊也。二。依一
心開二門。一者心真如門。所謂心性不生不滅。頓
教齊也。始教空義。密說此門。以彼不知如來遣相。
為顯真性。故非其分。二者心生滅門。依如來藏。故
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
名為阿梨耶識。終教齊也。分教識義。密說此門。以
彼不知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故非其分。三。依
後生滅門明二義。一者覺義。謂心體離念。等虗空
界。二者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始教空
宗。齊此覺義。以為真空本覺之地。彼未明真空相。
[001-0071b]
即真如性。故說諸法無不是空。四。依後不覺義生。
三細。一。業相。二。轉相。三。現相。分教相宗。齊此業相。
以為諸法生起之本。故未明三細與真如同。以一
心為源。故說真如凝然。八識生滅。五。依後現相生
六麤。一。智相。二。相續相。法執也。三。執取相。四。計名
字相。上四皆惑道。二乘唯齊第三。但斷我執。未證
法空故。五。起業相。業道人天齊此。但知善惡業相。
不識二執惑故。六。業繫苦相。苦道也。舍那略開心
地如毛頭許。乃至本源自性清淨。即一總相心也。
汝諸佛轉我所說。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即二門
也。釋迦佛說舍那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
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
性種子。即覺不覺義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
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即三細也。如
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
眾生頂戴受持。乃至云。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
提心。及隨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
字。即六麤也。經既本末具證。義理深廣彰矣。
後。
觀道開為三門。一。不生觀。二。不滅觀。三。一心觀。亦
可一。非異觀。二。非一觀。三。實相觀。偈云。應當靜觀
察。諸法真實相。不生亦不滅。不一亦不異。如是一
心中。方便勤莊嚴。亦可一。滅惡觀。二。出佛觀。三。一
道觀。偈云。於學於無學。勿生分別想。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訶衍。一切戲論惡。悉從是處滅。諸佛薩婆
[001-0071c]
若。悉由是處出。亦可一。不有觀。二。不無觀。三。本源
觀。或云。一。非色觀。二。非心觀。三。戒光觀。文云。戒光
從口出。非色非心。非有非無。是諸佛之本源。或云
一。俱非觀。二。因緣觀。三。心戒觀。文云。我今自誦諸
佛法戒。乃至一切諸菩薩亦誦。是故戒光從口出。
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乃至非因果
法等。此三觀門。即小乘律儀。道共。定共。三戒。亦即
律儀。無漏禪戒。亦即大乘律儀。善法。眾生。三戒。瓔
珞經云。律儀戒。謂十波羅提木叉。善法戒。謂八萬
四千法門。眾生戒。謂慈悲喜捨。化及眾生。令得安
樂也。此約次第三觀。配釋如是。若圓融觀。三觀並
攝三聚。三聚具含三觀。廼至十重。四十八輕。八萬
四千法門。化度十界百億眾生。三觀三聚。莫不徧
包。則此觀道。豈不幽深也。


五。所被機宜者。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非所
被。不同餘宗。唯被菩薩。及不定佛。依起信論。三聚
統收。此經正為不定。文云。信男信女。婬男婬女。盡
得受戒。兼為正定。修進妙行。經云。三世菩薩巳學。
今學。當學。邪定。作近遠緣。彼論云。近遠。速得度故。
遠緣。久遠得度故。是近遠復有二緣。一。增長行緣。
二。受道緣。今經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近緣
也。汝是當成佛。我是巳成佛。遠緣也。又准楞伽經。
五性攝盡。一。聲聞椉種性。二。緣覺椉種性。三。如來
椉種性。四。三乘不定種性。五。闡提無種性。此經正
[001-0072a]
被如來椉種性。兼為餘四性。以作近遠緣故。彼經
云。捨善根一闡提。以佛威力。或善根生。佛於一切
眾生。無捨時故。今經云。一切眾生。皆入佛性戒中。
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又云。見一切眾生
應唱言。汝等盡應受三歸十戒。發菩提心。畜生闡
提尚爾。況二乘聖性耶。若約今經。人有八對。文云。
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
婬女。十八梵。六欲天。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
神。盡得受戒。初王臣。二僧尼。三淨染。四欲色。五有
無。六主僕。七幽顯。八橫豎。法有十六。謂信。聞。喜。見
持。戴。讀。誦。解。學。修。說。註。書。授。行也。若普收者。或疑。
或信。或毀。或讚。皆為所被。經云。七逆八難。一切犯
戒罪。應教懺悔。又云。十無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
戒。本源自性清淨。則知成法。破法。盡成佛道也。


六。能詮體性者。分開四門。一。隨相門。又三。初。聲名
句文體。經云。若說法時。法師高座。四眾聽者下坐。
二。通攝所詮體。上四。屬能詮。此一。所詮義。若不詮
義。文非教故。下云。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教解
義理。又云。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三。六
塵顯法體。下云。戒光從口出。又云。剝皮為紙。刺血
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穀紙。絹
素竹帛。亦應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花。一切雜
寶為箱囊。盛經律卷。二。唯識門。前三教體。皆自識
變。下云。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若見牛馬
[001-0072b]
豬羊。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又云。三千
學士。聞佛自誦。心心頂戴。三。歸性門。此識無體。真
如性故。經云。日日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
之性。四。無礙門。謂前理事心境。交徹無礙。又云。一
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云。十無
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戒。本源自性。千百億世界
中。一切眾生受持。歡喜奉行。故此一經。通取四門
為教體也。


七。宗趣通局者。先。通辯諸宗有六。一隨相法執宗。
即小乘諸師依阿含等經。造俱舍等論。二。唯識法
相宗。即無著依深密等經。造瑜伽等論。三。真空無
相宗。即提婆依般若等經。造中觀等論。四。藏心緣
起宗。即馬鳴依勝鬘等經。造起信等論。五。真性寂
滅宗。即龍樹依楞伽等經。造佛性等論。六。法界圓
融宗。即天親依華嚴等經。造十地等論。今此經宗。
當後第六門也。經云。佛坐菩提樹下。成正覺巳。初
結菩薩波羅提木叉。以此即舍那心地戒。眾生佛
性戒。大眾十無盡藏戒。故屬圓融宗也。
後。局明
此經。有總。有別。總則心地大戒。以止惡行善為宗。
了達佛性因果。超凡入聖為趣。別開五對。一。教義
對。崇毗尼教相為宗。合悟心地妙義為趣。二。事理
對。舉重輕是非事相為宗。解第一義諦理性為趣。
三境智對。所緣六種性真境為宗。能照三門觀智
慧為趣。四。行位對。修行無量行願藏法為宗。三十
[001-0072c]
心十地賢聖階位為趣。五。因果對。善徹佛性正因
為宗。圓成法身佛果為趣。此之五對。前後相由生
起也。


八。翻譯傳授者。有二。一翻譯時年。肇序云。羅什法
師。誦此一品。以為心地之首。此經有一百一十二
卷。六十二品。弘始三年。秦主姚興。玄心大法。卑萬
乘之心。尊三寶之教。於草堂寺。共諸學士。與什參
定。大小兩乘。五十餘部。唯梵網經。最後譯出。時道
融。道影等。三百餘人。一時受菩薩大戒。融影等信
受佛語。即書出此心地一品。八十一部。流傳後代。
當時三百餘人。常誦此一品。以為持戒之資。應知
此土菩薩大戒。乃什師之所傳也。
二。疏解流傳。
天台智者大師著義疏。雲棲蓮池大師述發隱。吾
千華三昧光律祖。直解心地一品。古吳素華旭法
師合註。廣州在犙贊法師略疏。乳峯德水源法師
手標。如上諸書。皆詮梵網妙理。今於眾部之中採
諸奧義。共析經文。庶其覧者。逐事以明理。就理而
察事。明於理。則自不迷宗。察於事。則自不怠持。梵
網之旨既明。則吾人之心地。未嘗與毗盧遮那徧
照異也。
上明八義門竟。


△九總釋名題三。初經題。二人題。三品題。今初。


「佛說梵網經」


【佛說者。先舍那所說。後釋迦親宣也。梵語佛陀。華
言知者。覺者。知。謂知過去。現在。未來。眾生。非眾生
[001-0073a]
數。常。無常等。一切諸法。是名為知。覺。謂於一切法。
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
覺。如蓮花開。是名為覺。對迷說覺。對愚說知。能知
能覺。故名為佛。佛有三身。法。報。化也。法。即本覺性
體。報。乃始覺智圓。化。則慈悲應現也。然法身無相。
圓明徧照十方。報身萬德。具八萬四千相好。化身
丈六金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云。法身名毗
盧遮那。此云徧一切處。如心地觀經偈云。法身體
徧諸眾生。萬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滅無來去。不
一不異非斷常。法界徧滿如虗空。一切如來共修
證。是也。報身名盧舍那。化身名釋迦牟尼。此一往
語耳。當知三身。非一非異。機緣不同。見一異也。說
者。悅其所懷。謂諸佛久修久證一體三身。了知一
切眾生。同具此德。大悲熏心。每思濟度。今機緣初
熟。乃接歸本源世界。親覲本尊。秉受心地法門。次
復示成樹下。普為凡夫。結重輕戒。俾受者。頓入佛
位。成真佛子。度生本懷。於茲暢悅。故曰悅其所懷
也。又四辯宣揚。名之為說。三昧正受。名之為默。說
法。則利益眾生。默然。則自受法樂也。梵網者。以喻
彰名也。梵。謂梵天。網。謂珠網。謂佛在摩醯首羅大
梵天王宮中。觀彼天宮殿上因陀羅網幢。眾寶所
成。光光涉入。不相障礙。佛剎如之。故以喻為經名
也。義如後釋。然能喻唯一。謂梵網珠幢。所喻有二。
謂世界。及佛教門也。世界。即所被之機。教門。是能
[001-0073b]
被之法。法性平等。理非種種。繇機異故。教門亦殊
也。此乃就事而言。若約法釋者。梵網。即是眾生心
性。亦廼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
佛子之根本也。自性本淨名梵。塵界含攝名網。繇
此心性建立無量世界眾生之法。及設無量教門
諸佛之法。故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只在迷
悟之間而分優劣矣。何以故。迷成三障。悟即三身。
合而言之。自悟為佛。悟他名說。自他不二。名為佛
說梵網也。經者。梵語具云。欲底修多羅。華言契經
上契諸佛妙理。乃合道而言。下契眾生之機。是逗
根而說。為法為則。今古常然。故名為經。總不出貫。
攝。常。法。四義。謂貫串所說之理。攝持所化之機。三
世不易為常。十界同遵曰法。夫聖人之語。無非教
人聞之。從凡悟聖。永息迷心者矣。正翻為線。此方
不貴線稱。故存於經也。按諸經律。有以單人。單法。
單喻。為名。或以人法為題。或以人喻為題。或以法
喻為題。或以人法喻為題。所謂單三複三。具足也
今經當第五種立題。若以通別論之。則經為通。同
名經故。梵網是別。別餘經故。故此經中。若境。若智。
若機。若益。若理。若事。若體。若用。若因。若果。而逈別
餘經也。境。謂性境。即一真法界。體性虗空華光三
昧。智。謂十智。即本經所謂天眼。天耳。乃至天願等。
機。謂總攝羣機。如經云。汝諸佛子。轉我所說。與一
切眾生開心地道。益。即利益。謂眾生受佛戒。即入
[001-0073c]
諸佛位等。理。即理體。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事。
即事相。謂但解法師語。盡得受戒。體。即戒體。謂光
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用。即功用。謂得見千
佛。千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等。因。即因行。如
云。我巳百劫修行是心地等。果。即果位。如蓮華臺
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也。是故梵
網一經。教齊圓頓。義並華嚴。主伴重重。說聽皆佛。
該七眾以通收。凡諸位而均攝。為一化之根源。乃
大乘之極暢也。上四字。是所詮之義。下一字。為能
詮之文。能所合目。故名佛說梵網經也。初津者。為
初學者。以作津梁也。
△二釋人題。】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者。姚。是姓。秦。是國號。廼後秦國主。姓姚名興
也。題立此號者。以證譯經之時也。三藏者。經律論
之靈文也。謂開示悟入。貫串攝持名經。處斷輕重
開遮持犯曰律。刊定是非邪正為論。包括所應知
義令無分散。故名藏也。法師者。法。軌則義。師。匠也。
法雖可軌。體不自弘。弘之在人。謂此師善解三藏。
華梵雙通。以法自師。以法師人。就德為名。故曰三
藏法師也。鳩摩羅什。此云童壽。謂法師年在童稚
之時。而辯慧巳超耆宿故。譯者。謂手持梵卷。口誦
秦言。翻梵成華。故名譯也。父天竺人。師在胎日。母
增辯慧。七歲出家。日誦千偈。九歲與外道論義。辯
挫邪鋒。咸皆愧伏。遠近異之。母生什後。亦即出家。
[001-0074a]
聰拔眾尼。得第三果。什既受具。母謂之曰。方等深
教。應大闡揚。秦都與汝。自身無利。如何。什曰。菩薩
之行。利物忘軀。大化必行。鑪鑊何恨。從此巳後。廣
誦大乘。洞其秘奧。西域諸王。皆尊奉為師。凡請說
法。必長跪座側。令師蹹登。符堅建元九年。太史奏
云。有德星現外國。當有大德智人。入輔中國。堅曰。
朕聞西域有羅什。襄陽有道安。將非此耶。遂遣將
軍呂光等。率兵七萬。西伐龜茲。請師弘法。呂光與
師纔及中途。姚興續秦。迎師歸國。以師禮事之。優
寵特甚。延入西明閣。及逍遙園。別館安置。與八百
沙門。諮受師義。敕譯經論。三百九十餘卷。弘始十
一年。八月二十日。卒於長安。壽七十歲。南山律祖
問天人陸元暢云。什師所翻之經。至今若新。受持
轉盛。何耶。答云。其人善解大乘。得佛遺寄之意。絕
後光前。仰之所不能及。為一代之寶。從毗婆尸佛
巳來譯經師也。又云。什師位階三賢。文殊指授令
其刪定。非槩論也。
△三釋品題。】


「菩薩心地品之下」


【此品以人法為名。菩薩。人也。心地。法也。先釋菩薩。
人名。梵語具云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此云大道心
成就眾生。謂有大心。入佛道故。亦云覺有情。謂菩
提。是能覺義。薩埵。是有情義。謂能令一切有情。覺
悟佛道故。東土好簡。故但言菩薩也。亦云大士。謂
能上求下化。建立大事故。又云開士。謂能開化一
[001-0074b]
切眾生故。總而言之。依無作四諦境。發四弘誓。撰
大甲冑。能為難事。上弘佛法。下化眾生。智悲雙運。
故獲此號也。其間有通。有別。通則從初發心以來。
直至等覺。皆名菩薩。別則菩薩位次。各各不同也。
次。釋心地。法名。謂萬法之所從生。故稱為心。凡聖
之所依持。故稱為地。蓋此心地。是譬喻品內所明
大士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總萬事。能生勝果。為
大士所依。義言如地。然菩薩律儀。徧防三業。心。意。
識。體一名異。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口次之。據勝
為論。故言心地。夫佛即心。心即佛也。心得佛。以顯
示第一義。佛因心。以化度人天。故佛佛出世。唯語
此心。心之外。無法可說。識此義者。可與譚梵網矣。
又此心地。乃一切凡聖之本源。在凡。則迷此心故。
而流轉三界。六道四生。在聖。則悟此心故。而復本
真源。究竟清淨。菩薩欲還本源世界。故依此心地
正戒。以為勝因。而證舍那之極果也。故經云。我巳
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舍那。汝諸佛子。轉我
所說。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又云。一切意識色心。
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受此戒巳。極至佛身。於
其中間。戒體常在。故知此戒即心地也。淨名經云。
諸佛得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以本源心地。出
生一切菩薩行位。各各不同。於此菩薩位中。位位
修行心地法門。亦復無量。非依心地之法。孰成菩
薩之名。非因菩薩之人。孰秉心地之法。人即是法。
[001-0074c]
法即是人。繇人。故有大菩提。繇法。故有大涅槃。菩
提是智。涅槃是理。理智一如。故云菩薩心地也。又
本源心地。不惟出生菩薩行位。亦復徧出一切諸
法。所謂地獄心。廼至佛心。地獄地。乃至佛地。今伹
云菩薩心地者。以菩薩上同慈力。下同悲仰。徧攝
十界之義。然十界。無非心地法門故。若非此心為
地。則戒從何而持。佛從何而成耶。梵語鉢里勿多。
此翻為品。品者。類也。謂義類相從。故名為品。相傳
此經大本。共有一百十二卷。六十二品。此乃菩薩
心地一品。上下兩卷。上卷明菩薩三十心十地法
門。為入佛果之根源。下卷明菩薩十重四十八輕
戒。又為行菩薩道之根本。拈此一品。而知一部指
歸。即此一部。而通一代儀法。觀一佛。而徧知十方
三世諸佛模楷。見一菩薩。而知十聖三賢心地。對
上而言。故云菩薩心地品之下也。總釋名題巳竟。


△十別解文義。


將釋經文。大分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此三分之興。始自晉道安法師。彌天高判。後西域
諸菩薩疏釋東來。皆分三分。始知晉符西釋。誠乃
古今不易之恒規也。序。謂序述。亦緒也。致也。乃序
一經之由致也。而有通別。通者。如一切經初。皆有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諸大眾俱。是名為通。
別者。謂說經各有緣起不同。故別序一經。或一品
之由緒。是名為別。正宗者。宗。即主也。崇也。謂佛所
[001-0075a]
說法。必崇尚當機所說之義為正主。斯即一經之
宗旨也。流通者。流謂不滯。通謂不壅。以正義既陳。
務傳後世。利益眾生。使正法之源。流通而無壅滯。
廣布十方。無有窮盡也。此經從品初至第一清淨
者。名為序分。從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
叉。至現在諸菩薩今誦。名正宗分。從諸佛子聽。十
重四十八輕戒至偈終。名流通分。雖是六十二品
中之一品。一品中之下卷。而序正流通自在全經。
然就茲下卷。三分宛然。如華嚴。法華等經。品品皆
以爾時為首。今經亦然。即正宗流通。亦是明此一
品之性相事理。非彼全部之正宗流通故。又華嚴
鈔云。夫聖人設教。必有其漸。將命微言。先彰由致。
由致既彰。當機受法。故授以正宗。正宗既陳。務於
開濟。非但篤於時會。復令末葉傳芳。永耀法燈。明
明無盡。故授之以流通。非唯一部。當會當品等。皆
容有之是也。


△初序分為二。初舍那發起。二釋迦勸發。初中二。
初長文。二偈頌。長文三。初舍那付囑。二釋迦弘傳。
三勸信受持。初中又二。初口音勸示。二放光付囑。
今初。】


「爾時盧舍那佛。為此大眾。略開百千恒河沙不可說
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是過去一切佛巳說。未來佛
當說。現在佛今說。三世菩薩巳學當學今學。我巳百
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舍那。汝諸佛子。轉我所說。
[001-0075b]
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


【爾時者。即盧舍那佛將示心地法門之時也。諸經
通序。具六種成就。今經亦然。爾時。時也。佛。主也。大
眾。眾也。為開心地法門。聞也。菩薩世學。信也。蓮華
臺藏。處也。又師資道合。說聽事成。當爾嘉會之時。
故名爾時。梵語盧舍那。此云光明徧照。照有二義
一。內以智光。照真法界。此約自受用身也。二。外以
身光。照應大機。此約他受用身也。又翻為淨滿。謂
諸惡無餘。故云淨。此是止惡果報也。眾德悉圓。故
云滿。此是行善果報也。由行滿果圓。故稱為佛。亦
即惑業俱盡。福智圓滿之稱也。斯多從自受用得
名。其光明徧照。多從他受用為號。按心地觀經。法
身亦名自性身無始無終。離一切相。絕諸戲論。周
圓無際。凝然常住。其受用身有二種相。一自受用。
二他受用。自受用身者。三阿僧祇劫所修萬行。利
益安樂。諸眾生巳。十地滿心。出過三界。居淨妙國
土。坐大寶蓮華。所謂大寶華王座也。無量大眾海
會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如是名為後報利益。


爾時菩薩。入金剛定。斷除一切微細所知諸煩惱
障。成無上菩提。如是妙果。名現利益。是真報身。有
始無終。壽命劫數。無有限量。窮未來際。諸根相好。
遍周法界。四智圓滿。受用法樂。具足八萬四千智
門。如是一切諸功德法。名為如來自受用身也。如
來他受用身者。具足八萬四千相好。居真淨土。說
[001-0075c]
一乘法。令諸菩薩。受用大乘微妙法樂。一切如來
為化十地諸菩薩眾。現於十種他受用身。第一佛
身坐百葉蓮華。為初地菩薩。說百法明門。菩薩悟
巳。起大神通變化。滿於百佛世界。利益安樂。無數
眾生。第二佛身坐千葉蓮華。為二地菩薩。說千法
明門。菩薩悟巳。起大神通變化。滿於千佛世界。利
益安樂。無量眾生。第三佛身坐萬葉蓮華。為三地
菩薩。說萬法明門。菩薩悟巳。起大神通變化。滿於
萬佛國土。利益安樂。無數眾生。如是如來。漸漸增
長。乃至十地。他受用身。坐不可說妙寶蓮華。為十
地菩薩。說不可說諸法明門。菩薩悟巳。起大神通
變化。滿於不可說佛微妙國土。利益安樂。不可宣
說。不可宣說。無量無邊。種類眾生。如是十身。皆坐
七寶菩提樹下。證得無上菩提。是為十種他受用
身也。為此大眾者。大眾。指千華上佛。及千百億釋
迦也。按上品經文云。是時釋迦。擎接此世界大眾。
還蓮華臺藏。見盧舍那佛。佛乃廣開示三賢十聖
法門。為入佛果之根源。是知非止千佛千百億佛
為大眾也。舍那。是能說法之本佛。大眾。是能受法
之迹佛。百千。十萬也。恒河。亦云殑伽。此云天堂來。
謂見從高處來故。河在中天竺。濶四十里。沙細如
麪。章安云。諸經多以恒河沙為量者。有四義故。一。
人多識之。二。入者得福。三八河中大。四是佛生處。
此即四悉檀也。一河之沙。數尚無窮。況百千河之
[001-0076a]
沙數。豈可能盡。故云不可說也。亦即十大數中之
第九數。以喻法門之廣大。無窮無盡。今於無窮無
盡法門中。略說心地一法。猶百千河沙中之一沙。
故云如毛頭許也。然法門雖廣。不出心地一法。舉
心地。即該盡萬法。是亦以少攝廣也。涅槃經云。佛
在林中。取少樹葉告諸比丘。我覺了一切諸法。如
大地草木葉等。為眾生所說。如手中葉耳。正同此
喻也。門者。即能通之義。謂如來所說一乘之法。皆
從此出。故曰法門。不可說法門。廣也。心地如毛頭
許。略也。從廣開略。故云略開也。過去一切佛巳說
者。則見法有所傳也。未來佛當說者。則見法有所
受也。現在佛今說者。則見法有所證也。佛是果人。
引同證說。勸信也。菩薩是因人。引同修學。勸受也。
三世菩薩等者。謂三世果人。尚且遵教。豈三世因
人。有不同學者耶。然心為萬法之源。舉心則萬法
俱盡。故諸佛同說。大士同學也。我巳百劫修行是
心地者。我。八自在之真我。非凡夫執五蘊身心之
妄我也。百劫。揀非權教三祇。梵語劫波。此云分別
時節。以劫初人壽十歲時。子年倍父年。如是增至
八萬四千歲。後百年減一歲。如是減至十歲。此一
增一減。名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成。住。壞。空
各二十番增減。為一大劫。無數大劫。為一僧祇。故
上品文云。我巳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
初捨凡夫成等正覺。號盧舍那。住臺藏世界海。以
[001-0076b]
之為果。此謂修心地戒時。從名字菩薩。直至等覺。
位位修習堅固成就。入妙覺位。戒體圓極。諸惡永
淨。萬善悉滿。是故名為盧舍那佛也。今言百劫者。
或文略也。准餘經多云。如來於三大阿僧祇劫修
行。或過三大劫巳。復於百劫中。修相好因。故云百
劫也。天台引智度。俱舍。婆沙等論云。如來從古釋
迦。至尸棄佛。值七萬五千佛。名初阿僧祇。從尸棄
佛。至然燈佛。值七萬六千佛。名二阿僧祇。得授記
莂。號釋迦文。從然燈佛。至毗婆尸佛。值七萬七千
佛。名三阿僧祇滿。從初至此。修六度竟。更住百劫。
修相好因。故賢愚經云。佛言。我三阿僧祇劫。精勤
苦行。百劫修福。初阿僧祇劫。供養八萬八千諸佛。
中阿僧祇劫。供養九萬九千諸佛。後阿僧祇劫。供
養十萬諸佛。出家持戒。具足尸波羅蜜。乘六度車。
被忍辱鎧。於菩提樹下。坐金剛座。降伏魔王。得成
佛道。按瓔珞經云。佛初發意。志求緣覺乘。閒居靜
處。四十四億劫。無佛法聖眾。其間七十劫後。遇大
通慧佛。演暢大乘。乃微信解。建功德業。復經十九
劫。為大國王。供養清眾。周給貧乏。捨位出家。晏居
寂念。心漸疲倦。往來生死。受報無數。由意無大誓。
欲免自身患。復經六十劫。值遇寶瓔佛。一乘無二
道。不聞小節名。始從彼發意。弘誓心難沮。從彼至
今日。七億阿僧祇。將護順正法。今乃自覺悟。須知
七億巳前。雖復勤苦修道。而無堅誓。終不能成等
[001-0076c]
正覺。據此。則百阿僧祇猶少。斯亦隨機所說。權實
大小兩乘。化儀不同。今舍那以自已所修證驗之
成法而告之。令他生信。依此心地法門。而傚修證
也。汝諸佛子轉我所說者。諸佛。通指千葉上佛千
百億釋迦也。謂前說法。普為大眾。今付心印。非餘
人所堪。故特囑千釋迦。傳我舍那佛語。示諸眾生。
使上承而下布。以見稟法自有來也。受法得益曰
子。轉。傳也。謂傳佛法以及眾生也。然既傳心印。不
可泛常。故稱子也。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者。啟閉
曰開。謂我舍那一佛。巳同十方三世諸佛。修證此
心地法門。則汝等亦當以我心為心。轉我所說。與
一切眾生。修證此心地法門。各見本源心地也。然
此本源心地。一切眾生之所共有。但無始劫來。久
被妄情惑業雍閉。所謂諸佛巳悟。眾生尚迷。心王
既蒙。則法王不現。故令轉佛所說。使得豁通。故云
聞心地道。即是開佛知見也。
△次放光付囑。】


「時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
光。光告千華上佛。持我心地法門品而去。復轉為千
百億釋迦。及一切眾生。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汝
等受持讀誦。一心而行。」


【蓮華臺藏世界者。謂居塵不染。故名蓮華。堅實高
顯。為萬法之宗極。故名曰臺。含無邊之剎種。故名
曰藏。豎無終始曰世。橫絕方隅曰界。蓮華臺藏世
界。舉依報也。師子座上盧舍那佛。舉正報也。又蓮
[001-0077a]
華含子之處。目曰臺藏者。有包裹義。今剎種及剎
土。為一大蓮華之所含藏。十方世界。悉在其內。故
曰蓮華臺藏世界。即華藏世界也。約事可爾。據理
而言。何因剎海。相狀如斯。略舉二因。一。約眾生知
來藏識。即是香海。於此海中。有因果相。恒沙性德。
即是正因之華。世出世間。未來果法。皆悉含攝。故
名為藏。若以法性為海。心即是華。含藏亦爾。然此
藏識相分之中。半為外器。不執受故。半為內身。執
為自性。生覺受故。如來藏識。何緣如此。法如是故。
行業引故。二。約諸佛大悲海中。生無邊行華。含藏
二利。染淨果法。重疊無礙。故所感剎。相狀如之。又
蓮華即種種光明蕋香幢。臺即蓮果。十不可說佛
剎微塵數香水海在中也。赫赫。熾盛貌。天光。是法
性天然功德光。普照昞爍故。師子座者。謂形似師
子故。表說法無畏也。如來說無畏之法。外道魔王。
悉皆歸降。猶師子之哮吼。飛禽走獸。盡皆潛伏。是
以凡佛所坐之座。皆名師子座也。又名法空座。亦
表無畏。謂如來得法空故。故無所畏也。上品云。舍
那在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坐百萬億妙寶蓮
華。赫赫光明座。是也。光告千華上佛者。如來心地。
本絕名言聲也。今欲顯心地正法。還以心光而作
佛事。故不以言告。而以光告。正顯付託之事也。然
既結示巳畢。復放光普告者。謂此心地法門。若本。
若迹。若因。若果。無不以智為前導也。然華嚴雲臺
[001-0077b]
說法。禪天光音。尚且成教。況佛身光耶。此亦有二
意。一近則言告。遠則光告。二。劣機言告。勝機光告
今則身口通行。表。此心地戒法。為至德要道也。若
約應機。謂是他受用土身佛。若約自證。即法身無
礙土。無盡師子座。圓融無礙佛。徧照法界光。總相
心地法。盡屬於圓教。非權漸也。佛名釋迦牟尼者。
本起經翻釋迦為能仁。本行經譯牟尼為寂默。能
仁是姓。從慈悲利物。顯不住涅槃。寂默是字。取智
慧冥理。顯不住生死。千華上佛。大化也。千百億釋
迦。小化也。及者。相繼之辭。次第說者。有二義故。一。
約人。先舍那說。次千佛傳。次百億佛。次菩薩。次眾
生也。二約法。先三十心。次十地。次十重。次四十八
輕也。持誦。內熟道種也。心行。外驗行事也。領納曰
受。固守曰持。對本曰讀。背本曰誦。受持屬心。讀誦
屬口。心口進修。無二無別。故曰一心而行也。又次
第說者。圓融不礙行布也。一心行者。行布不礙圓
融也。】


佛說梵網經初津卷一



音釋



支那
或云至那。華言文物國。即讚美此方是衣冠
文物之地也。西域記云。摩訶至那。此云大唐。又名
震旦。或云真丹。琳法師云。謂東方屬震。是日出之
[001-0077c]
方。故云震旦。樓炭經云。葱河以東。名為震旦。以日
初出。耀於東隅。故得名也。


一大事因緣
一。即一實相也。其性廣博為大。如來
出世度生儀式為事。眾生具此實相。而能成機感
佛為因。如來證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為緣。一切
如來出現於世。普為開示一切眾生本有實相。令
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見故也。


無上菩提
菩提。此云覺道。無上者。謂成妙覺佛。智
淨獨尊。無有過於上者。故曰無上。


焚膏繼晷
膏。油也。晷。日影也。古云。日不足。繼之於
夜者。是也。


凡例
凡者。大凡。例者。比例。左傳序云。發凡而起例
也。


古杭
隋時稱杭州。唐時稱餘杭。宋高宗南渡建都
於此。改為臨安。迨明復稱杭州。故云古杭也。


昭慶
按誌。石晉天福元年。勅建律宗大昭慶寺。昭
為昭萬善之功勳。慶。為慶一人之大德也。


萬壽戒壇
即地湧戒壇也。正名古佛戒壇。趙宋太
平興國三年。允堪律師。依此晝夜精勤行道。感韋
天示現曰。今大師行道處。乃古佛戒壇。最吉祥地。
然燈佛降生之處也。願師大闡尸羅。以續如來慧
命。弟子於西天竺取世尊成道座下土。四大海心
水。築壇請師傳戒。令登踐受戒者。永脫泥犁之苦。
言訖。壇從地湧。七寶分光。東方正旦韋天合掌虗
[001-0078a]
空證明。五色祥雲結蓋而覆。人皆異之。故稱地湧
戒壇。事聞於上。勅賜萬善戒壇。以戒為萬善之本。
萬曆三十三年。勅賜萬壽戒壇。謂登壇說戒。祝延
聖壽故也。


三無漏學
三者。戒。定。慧也。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戒
出三途。定超六欲。慧脫三界。三法相資。煩惱淨盡。
不漏落生死故。學。猶飾也。器不飾。則無以成美觀。
人不學。則無以成聖果也。


十門
門者。収攝無擁之謂也。謂將欲釋經。於其文
前。先以十門。收攝經意。疏通條章。顯示大綱。令諸
學者依門入解。使經宗意趣。則有所歸。而無擁滯
也。


譬喻
以類比況曰譬。開蹺令悟曰喻。謂如來說法。
為鈍根者。假譬喻以曉示之。令其開解故。如法華
經中。火宅藥草等喻。是也。


三際
先。中。後也。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無前際。無中際。無後際。


四禪八定
定者。謂攝散歸靜之義也。色界有四。謂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無色界有四。謂空處。識處。無
所有處。非非想處。故云四禪八定也。


四諦
法界次第云。此四通言諦者。以審實為義。此
四諦法。正為聲聞人說。欲從聞生解。故必須藉教
顯理。今明教理不虗。故云審實。苦由因感果。則應
先因而後果。今悉先果而後因者。教門引物為便。
[001-0078b]
故皆先果而後因。前二諦。是世間之法。令知苦以
斷集。故先果而次因。後二諦。是出世間之法。使為
滅以修道。故亦先果而次因也。一。苦諦。苦。是苦果。
二。集諦。集。是苦因。三。滅諦。滅。是樂果。四。道諦。道。是
樂因。


我空
謂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之見。


法空
謂無色。受。想。行。識。五陰之法也。


一真法界
離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
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
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故。


心真如門
心真如者。即是一真法界大總相法門
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非染非淨。畢竟平等。無有
變易。惟是一心。故名心真如門。


如來遣相
謂祛遣法相。惟顯法性故。謂一切法。本
涅槃相。若執涅槃。則涅槃亦成法數。故復遣云。無
涅槃也。無有涅槃佛。遣能也。無有佛涅槃。遣所也。
佛。能覺也。涅槃。所覺也。以有無不可得。故能所俱
離也。


如來藏
即真如性。第八識所依。具足諸法。包含萬
象。故謂之藏。諸佛證此藏心。利益羣生。應用無盡。
即一實相之體也。此體能生世出世間一切諸法。
故名如來藏。


阿賴耶識
即第八識名。翻為無沒識。取不失為義。
又翻藏識。謂能含藏善惡諸種子故。亦名種子識。
[001-0078c]
亦名果報識。


真空
謂心境俱融故。然真空無相。即名實相也。


道共戒
謂於見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
戒與道俱發。故稱為共。此戒既是初二三果所得。
即是無漏戒也。


定共戒
亦名禪戒。謂發得初二三四禪定之時。不
作意持。自然不犯。戒與定俱發。故稱為共。此戒斷
惑未盡。未出生死。即是有漏戒也。


無漏禪戒
即上道。定。二戒之總稱也。


八萬四千塵勞
偈曰。十使互成百。十界成一千。七
支為七千。三世二萬一。三毒并等分。是為八萬四
塵者。染汙真性也。勞者。驅役流轉也。


八萬四千法門
謂如來成道。有三百五十度無極
法門。度無極者。謂事理行滿。度生死流。登涅槃岸
此之功德。無有窮極。故云度無極也。偈曰。第一光
耀起。乃至分舍利。有三百五十。度無極法門。門門
有六度。共成二千一。以四大六衰。合二萬一千。加
三毒等分。是為八萬四。


不定性
謂遇緣重習。修行不定故。若近聲聞。而習
聲聞法。若近緣覺。而習緣覺法。若近菩薩。而習菩
薩法。各隨所習而成其性。是名不定性。


第一義諦
真諦非有。俗諦非無。不有不無。是名中
道第一義諦。


本覺
謂眾生心體。靈明虗廓。等虗空界。無處不徧。
[001-0079a]
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始覺
謂眾生本覺心源。由無明熏動。覺不成覺。多
劫在迷。今始覺悟。是名始覺。始本不二。名究竟覺。
即成佛也。


三十二相
謂如來應化之身。具此三十二相。以表
法身。眾德圓極。人天中尊。眾聖之王也。所謂足安
平相。千輻輪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足縵
網相。足跟滿足相。足趺高妙相。腨如鹿王相。立手
摩膝相。馬陰藏相。身縱廣等相。毛孔生青色相。身
毛上向右旋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膚
細滑相。七處平滿相。兩腋滿相。身如師子相。身端
正相。肩圓滿相。四十齒相。齒白齊密相。牙白淨相。
頰車如師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廣長舌相。梵
音深遠相。眼色如金精相。眼𥇒如牛王相。眉間白
毫相。頂肉髻成相。亦名無見頂相。是為三十二相
也。


八十種好
所謂無見頂相好。身高鼻孔不現好。眉
如初月好。耳輪輻相好。身堅實好。骨際如鈎鎖好。
身迴轉如象王好。行時足去地四寸而印文現好。
爪如赤銅色好。膝骨堅著圓好。身青潔好。身柔軟
好。身不曲好。指纖圓好。指文藏覆好。脉深不現好。
踝不現好身潤澤好身自持不逶迤好身滿足好
容儀備足好。容儀滿足好。住處安無能動好。威振
一切好。一切樂觀好。面不長大好。正容貌不撓色
[001-0079b]
好。面具滿足好。唇色紅潤如頻婆果好。言音深遠
好。臍深右旋圓妙好。身毛紺青光澤好。手足圓滿
好。手足如意好。手文明直好。手紋深長好。手文不
斷好。一切惡心眾生見者和悅好面廣殊妙好。面
如滿月好。隨眾生意和悅與語好。毛孔常出妙香
好。口出無上香氣好。容儀如師子王好。進止如象
王好。行法如鵝王好。頭如摩陀那果好。一切身分
具足好。四牙白利好。舌相長廣赤色好。舌薄微妙
好。身毛紅色好。身毛軟淨好。眼秀廣長好。孔門相
具好。手足赤白如蓮華色好。臍厚不出好。腹形不
現好。細腹方正好。身不傾動好。身持厚重好。其身
長大好。身長殊妙好。手足軟滑好。四邊圓光各一
丈好。光明照身而行好。等視眾生好。不輕眾生好
隨眾生音聲不增不減好。說法不著好。隨眾生語
言說法好。發音報眾好。次第有因緣說法好。一切
眾生不能盡觀德相好。觀無厭足好。首髮修長好。
髮色青珠光滑好。手足有德相好。是為八十。如上
相好。皆是多生清淨持戒所感也。


等覺
一生補處菩薩之名。如今彌勒菩薩等。下地
望之則與佛等。尚有極微細一品無明未盡。猶名
菩薩。所修觀智。純一堅利。喻若金剛。名金剛心。亦
名有上士。


妙覺
謂金剛後心。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
名真解脫。故曰。妙覺也。
[001-0079c]


三障
煩惱。業。報曰三。覆蔽正道曰障。


天眼
謂清淨色根。照境發識。名之為眼。依天修得。
故曰天眼。


天竺
新云印度。唐言月。謂彼土聖賢繼軌。導凡御
物。如月照臨。故也。


模楷
取法則義。


居真淨土
華嚴經云。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他受
用身者。謂因他機感扣。而現此身。即勝應身也。他
受用土者。亦即實報土也。謂佛以大慈悲力。隨十
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他受
用身依之而住。故云居真淨土。觀無量壽佛經疏
云。行真實法。感得勝報者。是也。


諸菩薩
即別殺十地。圓教十住。十行。十向。乃至等
覺菩薩也。


阿僧祇
此云無央數。乃天人中能知筭數者極數
不能知。是名一阿僧祇。此是華嚴經十大數中之
首也。十大數者。一阿僧祇。二無量。三無邊。四無等。
五不可數。六不可稱。七不可思。八不可量。九不可
說。十不可說不可說。是為十大數也。


所知障
所知障者。亦名智障。謂執所證之法。障蔽
智慧之性。是名所知障。與煩惱同。是根隨二十六
惑。由貪上有擾亂用。名煩惱障。有覆蓋用。名所知
障。煩惱障涅槃。所知障菩提。有分別。俱生。此且分
別大乘見道位斷也。如來二障永離。心常清淨。而
[001-0080a]
無能所之相也。


四智
一。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四。成
所作智。


百法明門
百法束為五門。謂色法十有一。心法八。
心所有法五十有一。不相應行法二十有四。無為
法六。共成一百也。詳如大乘百法明門論。


三賢
謂十住。十行。十迴向也。皆稱賢者。此就別教
而論。謂此位菩薩。但斷見思惑盡。尚有無明惑在。
未入聖位。故名曰賢。


十聖
聖者。正也。謂此菩薩修行功滿。巳入正位。故
名曰聖。即十地也。


四悉檀
悉。徧也。梵語檀那。華言施。華梵兼稱。故名
悉檀。謂佛以此四種說法。徧施一切眾生。故名四
悉檀也。一。世界悉檀。世。即隔別之義。界。即界分也。
葢由眾生根器淺薄。故佛隨其所欲樂聞。為之次
第分別而說。令生歡喜。是名世界悉檀。二。為人悉
檀。謂佛欲說法。必先觀眾生根器之大小。宿種之
淺深。然後稱其機宜而為說之。令其正信增長善
根。故名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謂如眾生貪欲多
者。教觀不淨。瞋恚多者。教修慈心。愚癡多者。教觀
因緣。謂對此等諸病。說此法藥。徧施眾生。故名對
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第一義。即理也。謂佛知眾
生善根巳熟。即為說法。令其得悟聖道。是名第一
義悉檀。
[001-0080b]


八自在我
我。即身在義。即如來常。樂。我。淨。四德之
我。由如來具大神力智慧。隨機示現自在故。一。能
示一身。以為多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
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
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自
身徧諸處。猶如虗空。具此八義。故稱我也。


尸棄
此云寶髻。亦云式棄。此翻為火。火有二義。一
能照諸惡不起。二。燒諸煩惱不生。故從義以立名。


然燈
梵語泥洹竭。此云然燈。大論云。謂太子生時。
身光如燈故。亦云錠光。


毗婆尸
亦云維衛華言勝觀亦云徧見。


六度
謂施戒忍進禪慧以此自度度人故。


修相好因
相。謂三十二相。好。謂八十種好。修行六
度。成百福德。用百福德。成一相。以為三十二相之
因也。


妙海王子
梵語文殊。此云妙。師利。此云海。王子者。
法王之子也。然如來為大法王。妙海最初請佛授
菩薩戒。入法正位。故名王子也。



三教法流頌出周書異記



「 周昭甲寅第四帝
 釋迦降生迦維衛
 穆王壬申五十三
 如來八十歸真際
 滅度一千八十年
 教流漢明永平世
 佛先四百二十二
 老子方生定王世
[001-0080c]
 佛先四百七十七
 孔子靈王時誕質
 是為三聖誕生時
 前後分明次第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