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85 梵網菩薩戒經疏註-宋-與咸 (master)


註菩薩戒經卷下之一
天台 智者大師 疏
門人 灌頂 錄
東掖白蓮沙門 與咸入疏箋經加註釋疏


【△第十一國使戒。


【疏】夫為敵國使命必覘候盈虗矯誑䇿略邀合戰
陣情存勝負以乖本慈文云國賊七眾同犯大小
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中三一不應二引況三舉非結過。
○今初。】


「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罰
殺無量眾生。」


【【疏】序為利惡心揀除和合。
○二引況。】


「而菩薩尚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


【【疏】不得入軍中軍中喧雜非佛子所行處興師相
罰殺乖慈不應為矣此使命為相害因緣故制。


【註】萬二千人曰軍今通稱軍。
○三舉非結過。】


「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第十二販賣戒。


【疏】希利損物乖慈故制大小同犯七眾不全共。


【註】在家為生或於物無損不犯若准涅槃十六惡
律儀及今惡心希售等理應悉制。
○初標人。】


「若佛子。」
[003-0108a]


【△序事三一不應二舉況三舉過結非。
○今初。】


「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


【【疏】夫販賣者謂口生六畜或度賣良人多有眷屬
分張之苦若販賣棺材則惡心希售故道俗俱斷。


○二舉況。】


「尚不應自作況教人作有本無應字。」


【○三舉過結非。】


「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疏】若自作若教佗為我或教佗自作悉犯輕垢若
偷度生口賣畜生令殺呪令人死欲得棺材售此
別犯盜罪殺罪。


△第十三謗毀戒。


【疏】陷沒前人傷慈故制大小乘俱制七眾同犯別
取天人巳上同有菩薩戒者說其七逆十重或陷
沒或治罸莫問有根無根但令向異法人說悉犯
重前說四眾過戒巳制若向同法人說莫問境高
下有戒無戒陷沒人者此戒同犯輕垢。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三一舉謗事二應三不應。
○今初。】


「以惡心故無事謗佗良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
犯七逆十重。」


【○二明應。】


「於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


【【疏】言父母兄弟者舉大士之心心常想一切如父
[003-0108b]
母六親應生孝順心慈悲心。


【註】六親者父母兄弟妻子也。
○三不應。】


「而反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


【【疏】而今反加謗害聲聞向同戒同見同行四重無
根者僧殘餘如律部廣說。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十四放火燒戒。


【疏】傷損有識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文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放火事二遠有焚燒三舉非結過。


○今初。】


「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


【【疏】有人言殺鬼畜犯重初戒巳制此戒但不得燒
林木遠損害義今釋殺鬼畜既不犯重今燒林木
而死者與此戒同制四月至九月多生蟲類此時
道俗同制不得燒林木遠有損害義在家菩薩為
業燒者不制出家菩薩為妨害眾事亦應開許者
若不慎燒犯輕垢罪。
○二遠有焚燒。】


「若燒佗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
有生有本作王字物不得故燒。」


【【疏】一切有生物謂有生命有言生誤應言有主物
若燒有主物何伹四月九月當知作有生也。


【註】佗本皆作有主藏疏科此為二段山林等是無
[003-0108c]
主物屋宅等是有主物然作此釋義似不便山林
奚甞一向無主故大師云若有主物何但四月九
月。
○三舉過結非。】


「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第十五僻教戒。


【疏】使人失正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共以所
習異故為三。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舉所應教人二明應三明不應。

今初。】


「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


【【疏】自佛弟子謂內眾外道謂外眾六親善知識通
內外。
○二明應。】


「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
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於三十心中一一解
其次第法用。」


【【疏】應教大乘經律令發菩提心十心者十發越心
起金剛心謂十金剛略不說十長養此三十是始
行者急須為開示故。


【註】熙鈔云略不說下舊經本闕是知明識位次意
令階之故曰始行者急。
○三明不應。】


「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佗二乘聲聞戒經律論外
道邪見論等。」


【【疏】不應惡心教二乘外典等若見機益物不犯。

[003-0109a]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十六為利倒說戒。


【疏】乖訓授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前戒
隱大示小今戒雖為說大而希利靳固隱沒義理
犯輕垢。


【註】靳居忻切固也謂固執須利後方為說法藏疏
以此戒為惜法規利亦善。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先應自學二為後來具說三明不
應為利隱沒。
○初應先自學。】


「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有本作義理。」


【○二為後來具說。


【註】天台戒疏於此戒經但作三科科其大略佗疏
却詳今用藏疏細科令易見。
△佗從見後下科為
令教後進為二。
○初新學來求。】


「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


【△二正教為說二先說苦行令堅其志二說正法
令增慧悟初又二。
○初總標。】


「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


【○二別辯。】


「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
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
而供養之。」
[003-0109b]


【○二為說正法令增慧悟。】


「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


【【疏】就文易見有師言此中所列苦行制令救物不
爾輕垢又解是舉沒況之辭大士當應捨身施人
然後具為說法況今止為說法而希利隱沒耶。


【註】刪補引左傳云有威可畏有儀可象經詮定學
眾善威儀律詮戒學軌範威儀曠云先為說其苦
行意在重法輕生非謂即捨身命燒身臂指若即
捨身為誰說法此與疏列第二解同。
○三明不應。】


「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
後謗三寶說者。」


【【疏】後階示三文相易見。


【註】言示三者一為利養二應答不答三倒說經律。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十七恃勢乞求戒。


【疏】惱他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三一為利親附二非理告乞三舉非結
過。
○今初。】


「自為飲食錢財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
官。」


【○二非理告乞。】


「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
[003-0109c]
惡求多求教佗人求。」


【【註】榮鈔引五百問云昔有比丘多乞積聚不肯為
福又不修道命終之後作一肉駱駝山廣數十里
時世飢荒一國中人日日取食隨割隨生有佗國
人見而取之駱駝大喚人問其故答云吾本是道
人貪財不施負此國債以肉償之我不負卿物是
故大喚佛告諸比丘貪為大患應當捨之。
○三舉
非結過。】


「都無慈心無孝順心。」


【【疏】乍因倚威勢乞書屬置打拍乞索若自及教佗
為我皆犯此戒。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十八無解作師戒。


【疏】無解強授有悞人之失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
小乘俱制三眾及在家無師範義未制聲聞師德
在七法誦受戒法所制菩薩法師必須十歲五法
如初釋。


【註】熈鈔云地持云必須戒德嚴明善解三藏方能
發彼敬心故知自行暗於妙宗何殊無目而導聲
聞七法如律明五法如前引。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應誦解義二明不應三舉非結過。


○今初。】


「應學十二部經誦戒者有本闕應十二部經五字者非日日六時有本
[003-0110a]
作日夜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


【【疏】應誦戒解義亦是所制日日六時晝夜各三一
云誦未通利必須六時巳通利未必恒爾二云恒
應六時。


【註】十二部經如妙玄諸文中具明。
○二明不應。】


「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
為自欺誑亦欺誑佗人。」


【【疏】不誦不解不應作師一乖巳心則自欺誤前人
則欺佗也。
○三舉非結過。】


「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為佗人作師授戒者授者本作
受者非。」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十九兩舌戒。


【疏】遘扇彼此乖和合故制七眾同大小俱制。
○初
標人。】


「若佛子。」


【△序事兩階一舉人二不應。
○今初。】


「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一作執香爐行菩薩行。」


【【疏】一舉所鬪遘人謂持戒菩薩比丘手捉香爐聊
舉善行一事。
○二不應。】


「而鬪遘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


【【疏】不應鬪遘兩頭持此過向彼說故言兩頭謗欺
賢人道其無惡不造兩舌之醉實語兩舌亦犯此
[003-0110b]
戒舉虗遘為語故言謗欺過字或作遇字文語以
鬪言值遇二邊皆消文或言應作遘字文誤也。


【註】經文無過字亦無遇字想古本必有以遘字為
過字者或為遇字者故有此文既巳改之反閑其
文遘或作訟字者非。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不行放殺戒。


【疏】見危不救乖慈故制菩薩行慈悲為本何容見
危不救大士見危致命故也七眾同犯大小乘不
俱制大士一切普度聲聞止在眷屬此制自度。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重一非親應度二是親應度三舉非
結過。


【註】預註疏意於初非親應度中更應開三一想念
如親二令憶慈觀三資神之益疏下文云准前亦
應有三即此三意。
○今初想念如親。】


「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
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
母。」


【○二令憶慈觀。】


「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
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
常住之法教人放生。」
[003-0110c]


【○三資身之益。】


「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
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疏】初重可解前明想念如親即制令憶慈觀如大
經明習九品七品等第一使上怨等於上親大士
應與資身之益及資神之利在文易見。


【註】用此疏文引出經意顯然易見九品七品巳上
怨上親者如大涅槃疏明七周行慈或九周等於
上品怨與上親等與上品樂非此可具疏但略提
而巳。
○二是親應度。】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
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


【【疏】大士前人後巳故親在後准前亦應有三今止
明資神之益。


【註】亦應有前三意於佗人邊尚作親想況自親親
世世生生幾番受生恩德莫量即初意也於佗尚
爾於自親親應教放生常住之法即次意也經中
見文即第三意也此意甚顯佗之疏鈔或作異解
皆非文意。
○三舉過結非。】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十後總結。】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
戒。」


【【疏】如是下第三總結指滅罪品中廣明。
[003-0111a]


【註】此總結文疏云第三三字必誤若以為分科之
三且何文是初只有十條戒文并此結文不應分
三科也准下第四段中結云如是九戒下第四段
總結既有段字即應改此三字為二乃第二段之
總結也明矣。
△第二十一瞋打報仇戒。


【疏】既傷慈忍方復結怨故制也外書有二途一是
禮之所許二是法之所禁漸教故也今內經悉禁
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初制不應報仇二舉況三舉過結非。


○今初不應。】


「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
若國主為佗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老
道。」


【【疏】謂以瞋打報瞋打非謂應以德報怨。


【註】此與論語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異者何也盖由
儒行立世禮法故許報怨復讎今運出世普慈乃
欲怨親平等故唯應以德報怨也疏前文外書一
是禮之所許也殆彼法之所禁亦乃不許故知外
書亦有二途也經云不順孝道則與彼世禮孝道
相違也今之孝道者前經文云孝順至道之法孝
名為戒以戒為孝方曰至順豈容殺生又儒但據
今見生釋乃業通三世以此怨境未必前世非巳
父母若以殺報即殺我父母豈是孝道故云不順
[003-0111b]
孝道也殺父母不報如前第十戒巳辯。
○二舉況。】


「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
作七逆之罪。」


【【疏】奴婢出家菩薩不得畜在家得畜而不應非理打
拍。


【註】大經云有說如來許畜奴婢僕使舌則墮縮戒
文經文不容畜僕蓋以乞自活一巳尚猶外物畜
婢豈是持戒自有淨侍之人以為給奉也今之享
用以富貴夸耀者可不誡之經言口罪無量者打
拍身業罵辱口業意在其中於三業中口罪偏多
也有本口字為得字意謂日日起三業尚乃得罪
無量何況殺命為七逆也意亦優長今且從見文
也言七逆者以於一切人作父母想故。
○三舉非
結過。】


「而出家菩薩無慈心報酬乃至六親故報者。」


【【註】獨言出家應在家不犯耶藏疏云雖二眾同犯
然出家由深故別重舉以捨俗親緣修慈故奧疏
云發菩提心通是出家二疏皆有理通意由長。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


【疏】慢如高山法水不住有乖傳化之益故制七眾
同犯大小不全共大士常應諮請聲聞是應請之
內懷憍慢不請方犯輕失。
○初標人。】
[003-0111c]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自恃憍慢二出慢之境三舉非結
過。
○今初自恃憍慢。】


「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
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大富饒財七寶以此嬌
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


【【疏】自恃嬌慢即是兼制言始出家者染法未深多
有自舉解者未有正解自恃聰明者於餘事有知。


【註】藏疏奧疏以十慢釋此云一聰明慢恃自聰明
散動高舉二世智慢恃有世智輕於深法三高貴
慢恃曾任官四耆年慢恃巳年長不知虗老五大
姓慢恃巳剎利諸大姓等六高門慢恃上代簪貴
七解慢恃解世法或小乘外典八福慢巳曾作諸
大福行九富慢恃巳富有十寶慢恃家有金寶等
此等經中依科易解。
○二出慢之境。】


「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而
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


【【疏】小姓卑陋所以起慢實自有解是故不應。


【註】有本無下賤二字諸聖亦散影於貧賤歸佛一
化如跡水入海豈存洿淺尚德而不尚皃大莊嚴
經中難陀有僕優波離投佛出家先得戒不禮佛
言佛法如海容百川皆同一味伹據受戒前後不
在貴賤本無吾我當思聖法勿生憍慢難陀去自
貢高便禮藏疏云五事一小姓二年幻三卑門四
[003-0112a]
貧窮此並翻上十中四位五諸根不具形殘醜陋。


○三舉非結過。】


「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法師第
一義諦者。」


【【疏】第一義者菩薩勝法皆名第一義此戒與前第
六戒同制不請法以心為異前制懈怠不請此制
嬌慢不請若慢心不往聽應同此戒。


【註】略舉種姓之一餘亦不應觀奧疏云童子求於
羅剎天帝跪於野干皆為慕法情殷不觀形皃鈔
云童子即雪山童子野干者未曾有經云毗摩國
徒陀山有一野干為師子所逐墮在井中經於三
日自說偈云一切皆無常恨不飼師子奈何危厄身
身貧困無功死無功巳可恨復汙人中水懺悔十方
佛願垂照我心前代諸惡業現償皆令盡從是值
明師修行盡作佛帝釋聞之與八萬天眾到其井
所謂曰不聞聖教久處幽冥向說非凡願更宣說
野干曰法師在下自處上位初無修敬而問法要
帝釋以天衣接之令出扣頭懺悔廣如彼經又如
弊惡之炬足以明途炬雖麤惡發光□照久闇即
明亦猶法師雖風皃不揚解第一義妙言一出利
益頗深豈可以炬之麤弊而棄光明也獨言第一
義諦者其實二諦皆求一者以真攝俗二者世諦
易知約難為請。
○三結罪。】


「犯輕垢罪。」
[003-0112b]


【△第二十三憍慢避說戒。


【疏】乖教訓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註】熈鈔為憍慢僻說今詳舉過經文既云以輕慢
心不好答問應作僻字避則無理疏文為悞。
○初
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中三階一求法人來問二師師相授三
舉過結非。


【註】疏只科其大略私更細開令經意顯序事為二
初通示新學受戒法式二正制為師舉非結過於
初又二初示相二重釋初又為二初自誓受二從
師受此皆不失疏中科意。
○今初自誓受。】


「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
自誓受戒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受戒
若不得好相應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
好相巳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
像前受戒不名得戒。」


【○二從師受。】


「若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


【△二釋相又二。
○初釋從師相。】


「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
受戒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


【○第二釋自誓相。】


「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
[003-0112c]
而要見好相。」


【△二正制為師舉非結過文二。
○初明自倚非。】


「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
為善友。」


【○二舉非結過。】


「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
一好答問者。」


【【疏】一求法之人遠來問道文中具序初新學菩薩
巳受戒竟遠來聽法法主言非巳師恃解恃勢輕
慢心不好答問使義隱沒顛倒法相故犯若千里
內無師於佛像前自誓受必須見好相方得二師
師相授不假見相生重心故若法師此第二法師
自恃所以興慢而新學下舉非結過第三句也彼
遠來問義倚恃憍不好酬對故犯。


【註】今疏中但舉其大槩科經說其制意爾細詳應
如此科經文自顯疏文熈鈔云多却此二法師四
字除之亦便。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


【疏】不務所務務所不應學者乖出要之道故制七
眾同犯大小不全共菩薩常應大乘在先不限時
節聲聞五歲未滿五法未明若學失所非急犯第
七聚此外不制以自修自滿故。


【註】五法如前釋。
○初標人。】
[003-0113a]


「若佛子。」


【△序事三階初明應二不應三舉非結過。
○初明
應學而不學。】


「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
習。」


【【疏】有佛經律大乘法者通舉菩薩藏正見者謂萬
行之解正性者謂正因性正法者謂正果性修萬
行從因至果此是要知而今反不勤學。


【註】菩薩藏攝大乘法也正法即正法身文脫身字
以法身為正果也。
○二明不應。】


「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雜論一
切書記。」


【疏而反學二乘外道數論等。


【註】藏疏云反學反倒而學也有八一邪見是總句
二二乘者就執著乖大故三僧佉等論異說乖真
故云外道四世俗詩書習彼妨道五阿毗曇此云
對法即小乘諸部諍論相違損害大乘六小乘外
道及以世典雜糅成論故云雜論七書者謂躭學
書點以失光儀八記者謂學算數記穀聚之多少
等若詳經意亦可邪見是總舉一切書記是總結
藏疏中有經無一切字乃開八種此亦無礙若宿
德飽道為化佗故作引導緣學亦無犯律亦許三
時中一分習外。
○三舉非結過。】


「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
[003-0113b]


【【疏】是斷佛性此第三舉非結過習小助大不犯為
伏外道讀其經書亦不犯菩薩若撥無二乘亦名
為犯若學二乘法為欲引化二乘令入大乘不犯。


【註】熈鈔云大品云譬如狗不從大家求食反從作
務者索然所習學具兼大小定慧並行內外兼美
者實難其人戒制妨道若為利益習亦無妨榮鈔
引華嚴三十六金剛藏菩薩說難勝地云菩薩為
利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所謂文字算數圖
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咸所通達善知方藥
救療諸病顛狂鬼魅悉能除斷文筆讚詠等但於
眾生有利益故咸悉開示令住佛法。
○三結罪。】


「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五不善和眾戒。


【疏】自損損佗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
及在家既未持眾不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出眾生二明應三不應。
○初出眾
生。】


「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坊主教化主坐
禪主行來主。」


【【疏】凡五種人以初句為兩方便成六人律中有十
四人如律中說此略舉六人。


【註】說法主行法主義開為兩故成六人有本脫行
法主藏疏只開五人是闕行法一人也僧坊主者
[003-0113c]
謂身任綱維為眾當苦務者也教化主謂導引檀
越修治塔寺等坐禪主者謂善授止觀令伏煩惱
行來主者領眾游方令善攝諸根不毀禁戒故。

二明應。】


「應生慈心善和鬪訟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巳
有。」


【【疏】應生三事一事慈心謂欲與眾生樂二善和諍
訟謂如法滅諍諍有四毗尼有七應如法除滅不
得差違三善守三寶物應事施用不得差互。


【註】諍有四者一言諍二覓諍三犯諍四事諍律中
上三開九品事諍復九品共十八品毗尼有七者
謂七滅諍一現前二憶念三不癡四自言五多人
語六罪處所七如草覆地委如四分律今意在滅
諍三寶物如前盜戒委明。
○三不應。】


「而反亂眾鬪諍恣心用三寶物。」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


【疏】僧次請僧不問客舊等皆有分而舊人獨受不
以分客乖施心貪利故制此戒出家二眾同犯大
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未知僧事不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初有客來二應三不應。
○今初。】


「先在僧房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房舍宅城
[003-0114a]
邑若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


【【疏】文中雖道菩薩比丘若聲聞僧預利養分亦同
其例。


【註】藏疏云略舉五處一僧房者是伽藍中出家菩
薩所在二舍宅是在家菩薩所住三國王宅舍是
王宮內城邑通前二位四乃至夏坐安居處位者
五大會中。
△二明應又二。
○初應迎接。】


「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牀木牀
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賣
供給所須悉以與之。」


【○二應僧次。】


「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坊主應次第
差客僧受請。」


【【疏】應有二事一禮拜迎接給僧臥具等二應依次
差僧言賣身供給舉況之辭。
○三明不應。】


「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無量罪
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


【【疏】不應中伹舉不次差僧據後以兼前若不與僧
物分不迎接亦同此制若知僧次的至彼人不差
而奪但犯輕垢以臨差時界外或有來者未專有
分故差竟而奪與餘人餘人知爾能差及所差並
是盜方便後得施家食䞋五錢入手各結重畜生
無異或云此為不差僧次戒差僧次有六種如律
中說。
[003-0114b]


【註】藏疏云畜生下呵責結犯先以三事呵一愚癡
故同畜生二無聖果故非沙門三無彼因故非釋
種熙鈔云六種者曾詢律宗亦未詳榮鈔引寄歸
傳云佛昔在日客比丘至唱言善來西方寺制凡
見新來比丘無論客舊及弟子等舊人須迎前唱
曰莎揭多此云善來客云窣莎揭多云極善來若不唱者一
違寺制二准律有犯。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七受別請戒。


【疏】各受別請則施主不請十方僧使施主失平等
心功德十方僧失常利施故制出家五眾同犯在
家二眾無此利未制大小乘不同菩薩僧一云凡
齋會利施悉斷別請若請受戒說法見機或比智
知此人無我則不營功德如此等不制二云從四
人巳上有一僧次不犯都無者被制文意似前解。


【註】受別請有三種過一壞如來僧次之法二損施
主無限之福三累自身取此不應受之物熙鈔云
嗟乎像運營世利為巳能棄教法為末事多般結
托曉日驅馳又凡於信施須召門僧兼邀親屬實
乖平等福利尤虧等是為善請依佛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初標不應二釋不應意三結不應。

今初。】


「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巳。」
[003-0114c]


【○二釋不應意。】


「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是取十方僧物入
巳。」


【【疏】施主修福法應廣普當知利施本通十方由汝
別受故十方不得遠有奪十方之義是故不應。


【註】十方僧現前僧如盜戒中辯此屬十方現前僧
耶藏疏云問如亡比丘輕物亦屬十方現前僧豈
得僧次受耶答雖屬十方然制法有異彼以羯磨
為約此以僧次為限各依本法受之無互。
○三結
不應。】


「及八福田中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巳
用故。」


【【疏】八福田並有應得僧次義如佛應迹為僧等八
福田者一佛二聖人三和上四闍梨五僧六父七
母八病人然三藏中佛恒受別請而不名犯一佛
是上福田不滅等心之福二此土只有一佛無有
奪餘佛義。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二十八別請僧戒。


【疏】分別是田非田如大經德王品當知是心則為
狹劣失平等心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道俗菩
薩請僧齋會一云都不得別請悉應僧次的請一
人便犯二云一食處莫問人數多少止請一僧次
[003-0115a]
便不犯都無則制若悉請者益善文意似如前解。


【註】大經二十四云何菩薩不觀福田及非福田云
何福田外道持戒上至諸佛是名福田當知是心
是為狹劣菩薩悉觀一切眾生無非福田雖有二
解文意如前即依初釋。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初標應二釋應意三不應。
○今初標應。】


「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
之時應入僧坊問知事人今欲請僧求願知事報言
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


【【註】此戒對前前制所請今制能請。
○二釋應。】


「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疏】明次請雖得凡僧有勝的請聖僧也佗云五百
羅漢不及一凡僧此就心遍不論田也。
○三不應。】


「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


【【疏】不應同外道異法不隨佛教即乖孝道七佛者
並在此土應化迹在百劫之內長壽天皆所曾見
故多引七佛證義欲使信者易明過去九十劫初
有一佛名毗婆尸亦維衛中間諸劫無佛至三十
一劫有兩佛一名尸棄二名毗舍婆亦言隨葉此
第九十一劫名賢劫千佛應出四佛巳過一拘留
孫二拘那含牟尼三迦葉四釋迦牟尼也。


【註】阿含經云師子長者別請五百羅漢佛言不如
僧次一人福不可量如飲大海則飲眾流五百羅
[003-0115b]
漢人數雖多伹是現前一類僧數其猶江水但一
味爾若僧次一人雖少便具十方僧數如海一滴
便具百川若以田有濃瘠凡不及聖如六度集云
百世孝親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辟支不如飯一
佛今取心平等故云不論田長壽天光明疏云報
在六天極長者九百二十六億七千歲上天倍增
藏疏云問彼所別請僧亦十方僧中人何得非十
方攝答別請注心在所欲之人非是普該十方僧
也僧次不爾情無別注心該一切故廣。
○三舉非
結過。】


「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疏】大論云貪心發身口名為邪命文列七事例同
者皆犯乖淨命也。


【註】佗宗立名惡伎損生戒不及天台。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惡心為利揀見機益物二列七事
三舉非結過即是無慈故犯。
○今初。】


「以惡心故為利養。」


【○二列七事。】


「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
夢吉凶是男是女呪術工巧調鷹方法
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毒蟲毒。」


【【疏】聲聞邪命凡有四食方仰及下等四此中五事
[003-0115c]
通前四食一販賣男女色二手自作食制道開俗
三相吉凶俗人如相以自活不犯道一向制四呪
術五工巧六調鷹方法此三事於物無侵如法自
活在家不制出家悉斷若淨治醫無所希望不犯
出家亦開七和合藥毒殺人犯罪。


【註】佗疏所釋與天台有異藏疏云惡事雖眾略舉
十三一賣色謂居婬肆賣女色與男或賣男色與
女據教佗婬邊理實犯重今約衒賣邊更結輕垢
是得二罪也二自手作食者自惡[婬-女+酉]非法也律云
世之譏嫌妨修出世諸事業故內蘊勝法外行亦
勝如世貴人安坐受食尚不執作況佛弟子佛令
弟子現大人相令近事男近事女作食供給三自
磨舂是壞生及惡觸亦世譏嫌四占相男女者占
卜男女婚嫁相宜又解其夢有吉凶等五是男是
女者占胎辯男女也六呪者為呪咀等又以惡呪
呪龍等七術者厭禱符書等八工巧者匠傭作以
求利等九調鷹法者縫眼等既熟巳令殺眾生十
和百種毒藥者以百種毒合成此藥千毒亦爾既
數有少多理應毒有緩急十一蛇毒者以五月五
日蛇合和毒藥又以毒藥擗蛇等十二生金銀者
合假金銀以誑惑人舊鈔云以生金銀合成假以
和藥害人故又有云毒藥名生金銀也又有云如
以水銀藥入爐中化成金銀以毒之如砒之類十
三蠱毒者亦蛇及猫鬼等損害眾生有云七月七
[003-0116a]
日蜘蛛五月五日午時晴蛇十二月猫兒共置甕
中閉之多日唯有一在即成其毒又相傳云取百
種蛇置甕中相食強者即毒最也疏既但存大略
故以佗疏兼釋之詳而易解。
○三舉過結非。】


「都無慈憫心犯輕垢罪。」


【△第三十不敬好時戒。


【疏】三齋六齋並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宜修福善
過餘日而今於好時虧慢更犯隨所犯事隨篇結
罪此時此日不應不知加一戒一云七眾俱制皆
應敬時二云但制在家年三長齋月六齋齋本為
在家出家盡壽持齋不論時節。


【註】三長月即正五九此三月從南洲為始即二三
四月對餘三洲此准智論六齋者月內六日也如
常辯譬喻經云天王帝釋勅四天王以六齋日案
行天下伺求人間所造善惡奏聞上帝又淨度經
云一日六奏一歲四覆。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總舉犯戒二所敬之時三舉犯結
過。
○今初。】


「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
中經理白衣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作諸縛著。」


【【疏】凡有所犯皆言行相違乖反正真皆謗三寶。


【註】經理白衣有本脫此一句謂詐親附佛實謗三
寶亦犯一重口詐說空行實執有或通致男女為
[003-0116b]
成媒妁豈學道之人所作也。
○二所敬之時。】


「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


【【疏】所敬之時謂六齋三長齋月等皆如前釋。
○三
舉犯結過。


【疏】更舉所犯結過殺生劫盜略舉初二重破齋者
謂非時食等優婆塞戒云三齋月受八戒持齋在
家菩薩應行此事。


【註】殺生劫盜巳屬前重於長月齋日不知而犯者
又加此一戒方在此中所制爾故前疏云此時此
日不知加一戒。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三總結。】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解。」


【【疏】如是十戒第三總結也。


△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


【疏】見有賣佛菩薩形像不救贖損辱之甚非大士
行應隨力救贖不者犯罪故制七眾同大小不全
共菩薩應贖聲聞見父母不贖犯第七聚經像不
見制。
○初標人。】


「佛言佛子。」


【【疏】藏疏云佛言者是別品之首故標斯語今謂亦
可二九之初標斯以別。
△序事三。
○初能賣。】


「佛滅度後於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


【○二所賣。】
[003-0116c]


「賣佛菩薩父母形像及賣經律販賣比丘比丘尼亦
賣發菩提心菩薩道人或為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
者。」


【【疏】先能賣之人謂劫賊所賣即佛菩薩形像此有
父母有大慈故。


【註】父母二解一見有賣所生父母之形像者二佛
菩薩即是法中父母疏意語略似用次解。
○三正
明救贖。】


「而菩薩見是事巳應生慈悲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
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發心菩薩一切
經律。」


【【疏】而菩薩下第三正應救贖也。


【註】此中不言父母者有云以及字兼之今謂以此
照之前應用次解故此合不言父母也。
○三舉過
結罪。】


「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二損害眾生戒。


【疏】此有六事遠防損害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
乘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文列六事。】


「不得販賣佗本云畜刀杖弓箭畜佗本云販賣輕秤小㪷因官
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長養猫貍猪狗。」


【【疏】凡列六事一販賣殺具二畜輕秤小㪷丈尺短
[003-0117a]
者亦從此例三因官形勢求覓錢財四害心繫縛
五破壞成功六畜養猫貍此等六物皆有損害不
應畜損傷之事也。


【註】經本皆云畜刀杖販賣輕秤前第十戒巳云不
得畜刀杖弓箭此何再制據疏中科方見經文悞
也科云一販賣殺具二畜輕秤小㪷故應改上畜
字為販賣改下販賣為畜方見前制戒畜今制販
賣則不繁重鈔記從來失於考較一至於此。
○三
結罪。】


「若故養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


【疏】凡所運為皆非正業思想覺觀有亂真道故制
大小同犯七眾不全同。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前標惡心二列事三總結。
○今初。】


「以惡心故。」


【【疏】不前標應惡心揀去見機。


【註】藏疏云明犯之因有三類心一觀相鬪因此快
彼無揮解意二將此為戲悅巳狂心三發暢害心。


△二列事大列成五。
○第一兩事不同觀看。


【註】同字應作得字。】


註菩薩戒經卷下之一
[003-0117b]
註菩薩戒經卷下之二



「觀一切男女等鬪軍陣兵將劫賊等鬪。」


【【疏】道俗同制。


【註】一男女等鬪俗謂相罵相打等謂等餘不說者
二軍兵等鬪軍謂軍旅古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
為一軍周禮夏官曰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
小國一軍兵謂五兵弓刀槊戈[乃/乂]音殊長一丈二兩
刃戟有柄槊矛也。
○第二十事不得娛樂。】


「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笙篌歌呌妓樂之聲。」


【【疏】若為自娛道俗同不得作不得聽若供養三寶
道俗同開。


【註】此中十事不自娛一吹貝即螺貝也海中介虫
二皷角行軍則用亦有大小禪于梅華之調或開
此為二皷即樂中之皷今從合說三琴白虎通曰
琴禁也以禁婬邪令正心也四瑟世本曰包義造
瑟本五十九絃黃帝使素女皷瑟哀不自勝遂破
之留三十五絃五箏似琴十三絃六笛竹之樂器
七孔風俗通云武帝時丘仲所作或黃帝時伶倫
造七笙禮記女媧造笙簧釋名曰笙生也象物貫
地而生也八篌即箜篌也釋名云師延所作靡靡
[003-0117c]
之音出桑間濮上續漢書云靈帝胡服作箜篌也
九歌呌即歌唱之聲呌或作噭通謂呼呌之聲榮
鈔別開為二即以呌是呌子應和歌聲若以呼呌
之聲則非樂器若為樂聲應作此器字即大塤也
爾雅云大塤謂之器塤者說文曰樂器也以土為
之六孔釋名曰塤喧也聲濁喧然呌子即無所出
若開此為二即妓樂乃通結也若合此為一則第
十乃妓樂之聲女妓也字應從女從手者非。
○第
三八事不得雜戲。】


「不得摴蒲圍棊波羅塞戲彈棊六愽拍毱擲石投壺
牽道八道行城。」


【【註】云八事熙鈔釋云一摴蒲或曰西域異道多作
是戲愽物誌云老子入胡度關作又云其骰齒謂
五木形如棗核半黑半白今謂即呼盧也晉書載
記劉毅與劉裕摴蒲挼五木四子俱黑一子轉未
定裕厲聲袒之即成盧又慕容寶因摴蒲誓曰世
云摴蒲有神若富貴可期願三盧果三擲盧盧黑
也古以木為子五黑五白為勝亦云呼五百今以
錢愽五胡五字為勝呼盧摴蒲皆方言難究二圍
棊今著棊是白氏云堯造圍棊以教丹朱說文云
變圍棊此儒書皆云變棊也三波羅塞戲釋音云
梵語波羅塞此翻兵即兵戲也即今以板𦘕路中
間界之以河各設十六子卒砲車馬象等俗謂象
基者是也藏疏云是西域兵戲法謂二人各執二
[003-0118a]
十餘子至或象或馬於局道所爭得要路以為勝
也釋音家亦用此解熙鈔云波羅梵語塞戲華言
塞音賽與圍棊合為一此釋不可而涅槃疏引梁
武帝為雙陸者古來亦有先用骰子擲采為先也
四彈棊榮鈔云以石為局以玉為面隆其四隅宮
人仕女多為之熙鈔云此起魏宮糚奩戲葛洪西
京雜記云漢成帝時群臣獻之五六博藏疏云即
雙陸也熙鈔引楚詞云篦蔽象棊有六博說文云
局戲六著音筋十二棊也榮鈔云以圍中左右各𦘕
六路謂之雙陸又如以六隻骰子賭采博戲下至
六夾之戲皆是六博之類也今詳諸解以六博為
雙陸者是也又云局戲十二棊以圖六路等者各
有所以雙陸乃骰子之博古來以棊局布子擲骰
子以數取之謂之取棊以此為博後來博者不用
棊子直以骰子爭來為博故雙陸有多種此皆一
類戲也廣韻骰字解云骰子博陸釆又博字解云
六博棊類故以此為正唐書武后夢雙陸不勝為
無子之兆也六拍毱音菊釋音云趯毬也亦通毛
丸為毱趯弄者皆類也七擲石投壺此應合為一
種投壺乃禮記古法籌長赤二十二隻象十二月
三步之外投籌或通以石作籌首鋒者故云擲石
投壺也若如佗鈔云擲石謂之飛石十二斤為機
發行三百步者此乃兵中戰具砲石也非以此為
戲法故不用此解八八道行城有本無牽道二字
[003-0118b]
故知此即一種戲也涅槃經云八道行城一切戲
笑悉不應觀榮鈔云八𦘕為道以棊子行之似行
城法熙鈔云若依瑞應經云二月八日是四天王
捧太子馬足踰城出家因此有行城之法為追太
子馬迹表戀聖之情復有濫設斯法與此恐別戒
中多有事相惑人不得不辯。
○第四六事不得卜
筮。】


「爪鏡著或作芝草楊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


【【疏】六事不得卜筮為利此道俗等俱制也。


【註】藏疏云五事一爪鏡者承聞西域術師以藥塗
爪甲呪之即於中見吉凶等事熙鈔云經但五事
今准涅槃經云終不占相手足面目此經恐闕茲
一節二爪鏡等今謂熙鈔以佗經足此為六不可
也應開爪鏡為二一爪二鏡三蓍草四楊枝五鉢
盂六髑髏即六事也爪謂以藥塗爪鏡謂以藥作
鏡令人見其吉凶等事今時見有以鏡為卜者或
以幻呪加其照子照影於壁間而卜吉凶者如今
行扣召法或謂童子照者皆此類也耆草易卜揲
蓍也楊枝榮鈔云墨狄子五行傳云當端五日午
時至柳樹下仰視有折者柳枝取刻作人形置於
靜室以香華酒脯祭之仍以呪呪之有能知人休
咎呪詞如彼傳鉢盂西土外道呪一切器物令人
於中卜吉凶此以鉢盂為言即器也此方亦有呪
水椀以卜者皆此類髑髏如輔行引外道聽髑髏
[003-0118c]
聲謂之得俗帝少分此等事相搜諸異釋詳註于
此。
○第五使命。】


「不得作盜賊使命。」


【【註】據成盜業教佗盜等應犯重今取為使約不應
作故入此制。
○三總結。】


「一一不得作。」


【○三舉非結罪。】


「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四暫念小乘戒。


【疏】乖本所習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共以習各異
欲背大向小心計未成犯前第八背大向小戒計
成失戒在第十重戒中說此戒所制不欲背大正
言小乘易行且欲斷結然後化生。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有兩一應二不應初應中又三一護大乘
戒二生大乘信三發大乘心。
○今初。】


「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
如帶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繫比丘。」


【【疏】應念大乘略舉三事一護大乘戒凡舉兩譬一
金剛取堅義二浮囊如大經草繫出因緣經。


【註】金剛明持心堅固浮囊語絲毫不犯是持心清
淨以草繫比丘因緣比之今持戒者當如草繫之
無犯也浮囊緣出涅槃草繫者莊嚴論云有諸比
丘曠野中行為賊劫掠剝脫衣裳復欲殺之賊中
[003-0119a]
一人先曾出家語同伴云不須盡殺比丘之法不
許傷草以草繫之彼畏傷草終不能起四向馳告
諸賊依之諸比丘等被草繫縛恐犯禁戒不敢挽
絕身無衣服為日所炙蚊蟲蠅蚤之所咂食從旦
至暮夜行蟲獸交橫馳走甚可怖畏有老比丘說
偈誡云若有智慧者能堅持禁戒求人天涅槃稱
意而獲得伊鉢羅龍王以其毀禁戒傷損諸業命
今故墮龍中是諸比丘為苦所逼恐傷草命不敢
動轉即說偈言我曾往昔來造作諸惡業或得生
人中竊盜婬佗妻王法受刑戮計筭不能數復受
地獄苦如是亦難計假使此日光暴我身命乾我
要持佛戒終不中毀犯假使遇惡獸爴裂我身首
終不敢毀犯釋師子禁戒我寧持戒死不願犯戒
生比丘等各正其身不動不搖時彼國王游獵遙
見疑是露形尼乾子等遣使往看知是比丘王疑
怪親往問之曰看時似無病肥壯有多力如何為
草繫日夜不轉側比丘答言此草甚危脆斷時豈
有難但為佛世尊金剛戒所制玉聞歡喜即為解
草而說偈言善哉能堅持釋師子所說寧捨巳身
命護法不毀犯我今亦歸命如是顯大法歸依離
熱惱牟尼解脫尊堅持禁戒者我今亦歸命持小
戒尚爾何況大乘禁戒也。
○二生大乘信。】


「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巳成之
佛。」
[003-0119b]


【○三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


【○二不應。】


「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


【【疏】不應一念起自度之想外道者指二乘為外道
若權入此道為化非所制也。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三十五不發願戒。


【疏】菩薩常應願求勝事緣心善境將來因此克遂
故制七眾同大小異所習不同故。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出願軆二應三不應一願軆有十。


○一願孝父母師僧。】


「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有本有三寶二字。」


【○二願得好師。】


「願得好師。」


【○三願得勝友同學。】


「同學善知識。」


【○四願教我大乘經律。】


「常教我大乘經律。」


【○五願解十發趣。】


「十發趣。」


【○六願解十長養。】


「十長養。」
[003-0119c]


【○七願解十金剛。】


「十金剛。」


【○八願解十地。】


「十地。」


【○九願如法修行。】


「使我開解如法修行。」


【○十願堅持佛戒。】


「堅持佛戒。」


【○二明應。】


「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


【○三明不應。】


「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


【【疏】寧捨下第二應應發此心若一切下第三不應
不應不發此心。


【註】藏疏作五願科經云初制願成孝行即孝順父
母等二願勝師友即願得好師等三願聞大法即
常教大乘至十地等四願依解起行即使我開解
等五願行堅持即堅持佛戒等如此釋者後戒文
指巳發十願何在榮鈔通指十重為十又失也應
如天台科釋為優。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三十六不發誓戒。


【疏】誓是必固之心願中之勇烈意始行心弱宜須
防持若不發心作意亦生違犯故制七眾同犯而
[003-0120a]
用不必皆盡大小乘不共二乘不制心易防持。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三初標勸二應三不應。
○初標勸。】


「發是十大願巳持佛禁戒。」


【【疏】初一句標勸以發一願下應發誓持戒後一句
結不發為過中間十三復次正明誓軆。
△二明應
有十三大願今依藏疏各開誓目。
○初對所犯戒
立火坑刀山誓。】


「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
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


【【註】天台但科大略佗疏甚詳只十大願文不細指
出以之為失輔行云梵網發十大願十三誓等故
須此解火坑但壞色身女色能壞法身所以此況
下去諸誓藏疏以為從婬戒立十二大誓餘戒准
知此亦不無其理經文既於初誓戒其女色次諸
誓中皆云終不以此破戒之身等故知即以婬戒
為始於殺盜等例皆如此義亦可取。
○二對信施
衣立熱鐵纏身誓。】


「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此
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註】藏疏云為三義故立此諸誓一如此信施是淨
戒人受今若犯戒則為盜受二諸施主等信佛語
故捨妻子糇糧為福施之今若毀禁則為欺誑既
[003-0120b]
誤施主復累如來三如來大慈分毫相功德與遺
法弟子令得四事何容食佛福而毀佛戒下去一
一皆爾。
○三對信施食立鐵圓猛火誓。】


「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圓及大流猛火經百千
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口食於信心檀越百味飲食。」


【○四對信施床立臥熱鐵地誓。】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流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
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種牀座。」


【○五對信施藥立三百鉾刺誓。】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一劫二劫終不
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味醫藥。」


【○六對信施房舍立投熱鐵鑊誓。】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百千劫終不以此
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


【○七對信心恭敬立鐵鎚碎身誓。】


「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
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八對視好色立熱鐵挑目誓。】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矛挑其兩目終不以此
破戒之心視佗好色。」


【○九對聽好聲立千錐劖耳誓。】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徧身劖剌耳根經一劫二
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聽好音聲。」


【○十對嗅諸香立千刃割鼻誓。】
[003-0120c]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此破戒
之心貪嗅諸香。」


【○十一對食味立千刃斷舌誓。】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此破戒
之心食人百味淨食。」


【【註】前文巳戒此重云食者蓋前約三業此約六根
所制雖同能犯小異口約妄語舌約貪味。


○十二對好觸立利斧斬身誓。】


「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破其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
貪著好觸。」


【○十三常願眾生在巳先成佛。】


「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


【○三明不應即後一句結不發為過。】


「而菩薩若不發是願者。」


【【註】此諸誓願不出四弘願眾生成佛即初誓決不
破禁戒即次誓願學大乘經律十發趣等即第三
誓自知我是未成之佛即第四誓在文顯見。
○三
結罪。】


「犯輕垢罪。」


【△第三十七冐難游行戒。


【疏】始行菩薩業多不定且人身難得堪為道器不
慎遊行致有夭逝在危生念所喪事重以不慎故
制七眾同大小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003-0121a]


【△序事二重。


【疏】一明游止所應是制戒之緣在先兼制更有三
初游止二時十八物自隨。


【註】三重者謂應不應結過今初應中疏科甚略今
更細科疏中大節三科謂初明游止二時二辯十
八物三明自隨初私為二初游行二止住故疏云
游止。
○今初游行。】


「常應二時頭陀。」


【【疏】二時頭陀者遊行時也春秋二時調適遊行化
物無妨損也頭陀有十二大論廣明食有五一不
受別請二常一食三中後不飲漿四一坐食五節
量食住處有五一阿練若處二常坐不臥三冢間
住四樹下坐五露地住衣止有兩一但畜三衣三
常著衲衣。


【註】律疏云舊云頭陀新云杜多此飜洗除亦洗浣
亦抖擻大小乘皆行所出名目雖小異大體無別
百錄云吾少嬰勤苦乃至云唯著一納三十餘年
冬夏不釋體故知吾祖誠堪師範今傳道者但以
畜衣盂為務獨不媿於心乎。
○二止住。】


「冬夏坐禪結夏安居。」


【【疏】冬寒夏熱游行多妨損故制若不依制犯輕垢。


【註】梵語禪那此云功德叢林又云思惟修百錄云
依堂坐禪此為恒務寄語後學常應以此為急務
若多散而不靜真所謂空喪自巳靈光也安居南
[003-0121b]
山云形心攝靜曰安要期在住曰居安居法式具
在律文不得不識此是疏三科中初游止科竟。

二十八物。
○一物。】


「常用楊枝。」


【【註】涅槃經云晨朝嚼楊枝佛言有五利一能除黃
熱二能除涎癊三口無息氣四能消食五眼目明
淨寄歸傳云齒木長十二指短不減八指大如小
指使一頭緩熟嚼良久淨揩牙關能堅牙香口去
癊用之半月口氣頓除痛齒憊三旬即愈。
○二物。】


「澡豆。」


【【註】十誦云大小豆迦提婆草作仍有八種豆謂胡
豆大豆蓽豆小豆豌豆山豆䕪豆鵲豆用此淨身
淨口然不得著香在內大威儀請問經云若不用
澡豆水洗手把經卷香爐者死墮不淨地獄昔有
見提比丘六十年持齋秪得一日功德佛言為汝
常用灰水𠻳口曾於一日以澡豆水𠻳口所獲功
德無量。
○三物。】


「三衣。」


【【註】通名袈裟後文自釋。
○四物。】


「缾。」


【【註】鈔引寄歸傳云凡水分淨觸缾有二枚淨者用
瓦瓷觸者任用銅鐵出觸以觸水洗入淨以淨水
洗沙彌經云若無淨水盥手淨草亦得。
○五物。】


「鉢。」
[003-0121c]


【【註】梵語鉢多羅此云應器律云用瓦鐵為之如律
說。
○六物。】


「坐具。」


【【註】律云為護身護衣護僧臥具故制梵云尼師壇
此云隨坐衣。
○七物。】


「鍚杖。」


【【註】杖者依也依倚此杖除惡進善鍚者明也束也
不迴也求出不迴故。
○八物。】


「香爐奩。」


【【註】盛香器也或云爐并奩乃二事也或本無奩字
亦可。
○九物。】


「漉水囊。」


【【註】亦名濾水羅天竺用白疊作此土用熟絹作以
濾水漉虫近送本池遠即別置放生盆三重濾之
猶有不去者捨去日日諦眎無蟲得用無漉水囊
用袈裟一角路行同伴都無者舉眾得罪寧可忍
渴死不得飲蟲水廣如律說。
○十物。】


「手巾。」


【【註】律中許畜拭手巾拭脚巾汗巾面巾淚巾等。

十一物。】


「刀子。」


【【註】相承呼為護戒刀楞伽經云為截袈裟故聽畜
四寸刀頭如月刃。
○十二物。】


「火燧。」
[003-0122a]


【【註】取火具或木或鏡或珠等。
○十三物。】


「鑷子。」


【【註】四分云比丘鼻中毛俗譏嫌故佛令畜銅鐵者
榮鈔云西天多跣足擬之拔剌未知何出。
○十四
物。】


「繩牀。」


【【註】律制曲脚直脚等隨處修觀說法用。
○十五物。】


「經。」


【○十六物。】


「律。」


【○十七物。】


「佛像。」


【○十八物。】


「菩薩形像。」


【【註】經律顯修行依定慧法故佛像不忘本師故菩
薩像常觀善友故前十四物是修道之緣後之四
種是依止之處藉此修道故巳上乃疏中大科第
二十八物。
△第三自隨私又二一遊行自隨二止
住自隨初又二初正釋頭陀二兼明布薩。
○今初。】


「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
種物常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
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
物常隨其身如鳥二翼。」


【【註】前是春時次是秋時此二時不寒不熱正宜行
[003-0122b]
行。
○二兼明布薩。】


「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誦十重四十八
輕戒若誦戒時當於諸佛菩薩形像前誦一人布薩
即一人誦若二人若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
者高座聽者下坐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


【【註】布薩此翻淨住遵佛弟子出家在家當每半月
常行布薩布薩法式行籌舉事今別錄卷末幸須
秉行九條袈裟等者衣有三種一僧伽梨有九種
九條至二十五條此翻之名從義而立或云伏眾
衣伏外道眾故或云重衣雜碎衣等或從用名入
王宮聚落衣二鬱多羅僧義翻上衣以在五條上
著故或云中價衣今為入眾衣也三安多會或安
陀會此謂道行衣或云作務衣此最帖身衣鬱多
羅僧即七條安多會即五條故此三衣一不可闕
製造當用布然圓其頂必方其袍乃僧之形相為
有法之製近有二種人不曾介懷經中說身不披
三衣者鬼得隨跡天不護持諸聖見之目為無法
無慚愧者一者自謂通達大道不拘小節謂拘拘
衣制是小乘行恣其侈心用羅綾華飾二者不識
戒檢村愚之流只知頭圓衣方而巳不知所謂衣
者是何等法恣用紗絹伹欲成之良可悲憫雖欲
遮人眼目披挂在身諸天諸聖冥空見之只一禿
頭俗人爾鬼神得以輕侮奉勸諸僧製造三衣秉
持無失非伹為聖所訶亦且自招殃禍問布薩既
[003-0122c]
通在家出家二眾同會若在家者云何亦云著袈
裟耶答律有單縫衣專為俗制方等經云亦如比
丘法修淨行具三法衣入道場者單縫三衣荊溪
云單縫者不許却剌恐濫大僧受持之衣却剌者
即鳥足剌也單縫即直剌或摺或貼俱通三衣長
短條相相似伹不同大衣三重等色亦同也乃至
雖制三衣非出家服吾祖智者獻晉王椿皮袈裟
云布薩時著正此衣也斯表國主尊教粗成道服
使遵方等也。
○二止住自隨。】


「若結夏安居時亦應一一如法。」


【【疏】有人云菩薩立誓安居五月下半至八月上半
文云此時不復頭陀是安居之限。


【註】此釋前來止住時也不語坐禪者略也。
△二不
應私更為二初遊行不應二止住不應。
○今初。】


「若行頭陀時莫入難處若惡國界若惡國王土地高
下草木深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毒
蛇一切難處悉不得入頭陀行道。」


【【疏】遊行冐難皆是制限。


【註】藏疏云十二難處一國難惡王者彼國王不信
三寶頭陀不得入彼界中二地有高下三草深林
密四黑師子噉人五虎六狼七水八火九風十賊
十一毒蛇所行之路十二總結一切難處國難者
謂水旱兵革也熙鈔云問前十六輕云乃至餓虎
狼悉應施身肉手足何與此相違答前明事施恐
[003-0123a]
性地巳上備能行之此准始行須慎難處蓋凡夫
菩薩業多不定。
○二住止不應。】


「乃至夏坐安居時是諸難處皆不得入。」


【【註】此中亦應語坐禪故以乃至兼之。
○三舉過結
非。】


「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疏】乖亂失儀故制七眾同大小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一應次不應三總結應不應。
○今初。】


「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
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
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


【○二不應。】


「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
奴之法。」


【【疏】即不應亂次。
○三總結。】


「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一一不如法
次第坐者。」


【【疏】總結應不應義聲聞次序出律部臥具法以戒
為次乃至大須臾時皆名上座通道俗九眾一比
丘二比丘尼三六法尼四沙彌五沙彌尼六出家
七出家尼八優婆塞九優婆夷此九眾有次第不
得亂如律部說。
[003-0123b]


【註】須臾者俱舍云三十須臾為晝夜十誦云先受
大戒乃至須臾時是人應先受水先受飲食輔行
云若先小後大則開小夏以成大夏若先受大後
受律儀在小則依小在大則依大理雖若是方土
不同此土僧徒不擇大小西方一向永隔然四依
出世必大小並弘但隨物機緣通局在彼六法尼
即式叉摩那學六法者如前巳辯又云出家出家
尼者尼即女也初出家之男女。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疏】福慧二莊嚴如鳥二翼不可不修乖出要之道
故制七眾同大小乘不全共菩薩攝一切善應修
聲聞夏分自誓應修福業餘時不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修福二修慧三結過。
○今初。】


「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坊山林園田立作佛塔
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


【【疏】自作教佗文中略序七事一僧坊二山林三園
四田五塔六冬夏坐禪安居處七一切行道處凡
此流類悉應建立力若不及者不犯。


【註】營福之務學佛者要在日用聞不忘即二嚴備
矣大論四句象身七寶絡此有福無慧句羅漢應
供薄即有慈無福句餘則准知故知福慧二嚴如
鳥二翼也七事應離邪命自活如遺教不許安置
[003-0123c]
田宅畜養人民如此令作蓋聲聞自行應離邪命
今大士所行務在建立三寶其功莫量過德顯矣。


○二修慧私又五一救苦難。】


「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
賊難父母兄弟和尚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
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說大乘經律。」


【○二救災厄難。】


「一切齋會求願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
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


【【註】一切齋會或科在上今是修慧不應營齋經意
謂欲營福時遇難故令講說以救災厄也。
○三救
罪報難。】


「乃至一切罪報三惡八難七逆。」


【○四救牢獄難。】


「杻械枷鎻繫縛其身。」


【○五救三毒難。】


「多婬多嗔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講此經律。」


【【疏】而菩薩下第二應修智慧亦自作教人。
○三舉
非結過。】


「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總結。】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檀品當廣說。」
[003-0124a]


【【疏】如是九戒下第四段總結梵檀品廣明。


【註】梵檀者藏疏云此翻默擯良以非理違犯不受
調伏以此治之。
△第四十揀擇受戒戒。


【疏】有心樂受悉皆應與若瞋惡揀棄乖於勸獎故
制出家二眾同犯餘無師範者未制大小不全共
菩薩本兼物聲聞若許而中悔是犯不許不犯。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有三初不應揀釋二應三舉過結非。
○今
初。】


「與人受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
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六欲天無根
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


【△二應揀擇有兩一身形不如應揀擇二業障不
如應揀擇爾。
○今初。】


「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
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
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
與其俗服有異。」


【疏衣中聲聞用青泥𣝕菩薩亦應用依此文意似
不必盡備但與俗艶不同便名如法一云道俗受
戒皆須服壞色二云是可壞色處道俗同制文云
與俗服有異當知出家菩薩必用壞色。


【註】𣝕音箋香木文出十誦律應𣝕或作棧非。
○二
[003-0124b]
業障不如應揀擇。】


「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不不字有本
作耶字者非問辭故不可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

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阿闍梨破羯磨轉
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即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
盡得受戒。」


【△第三私又二初誡禮俗二舉非結過。
○今初。】


「出家人法不向國主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
鬼神不禮。」


【【註】熈鈔去經似語倒應移六親二字於上意云不
向父母六親禮拜下句即云不敬鬼神頂山云或
移六親二字今皆不用父母不禮如淨飯王六親
不敬但不可禮敬非無崇敬也鬼神不禮禮有九
種但不可稽首上禮非無餘禮作敬而巳但敬而
不著今從頂山若如熈鈔又却下句剩不禮二字。


○二舉非結過。】


「伹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
惡心嗔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


【疏】內無實解外為名利輙爾強為有悞人之失故
制出家二眾同大小不俱制三眾及在家無師範
義不制。
○初標人。】
[003-0124c]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明解二不解三舉非結過。


【註】疏中大科甚略今於初明解中私更細科為三
初標教授師二示所教事三結教授解。
○今初標
教授師。】


「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佗人作教戒法師者。」


【【疏】解此故堪為師兼制不解則犯。
△二示所教事
又二初教請二師二二師問遮。
○今初。】


「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梨。」


【【註】此中明師經文甚顯鈔記不曉前文巳辯故知
正明受戒唯在一師即教授師而教授師見彼欲
求戒者先應教請二師為問遮懺罪緣令罪淨故
方堪為受二師者即和尚阿闍梨師也二師但為
犯逆有遮者設非謂正受戒為得戒也得戒只在
教授一師此若不明如何解經非但解經不明亦
乃與人受戒而請二師如何設法。
△二二師問遮
又為三即疏中三科也初七逆遮二十重遮三眾
輕遮。
○今初先問七逆遮。】


「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
不應與受戒若無七遮者得與受戒。」


【【疏】問遮道遮道有三一七逆二十重三四十八輕
如是三事皆應一一好解不欲受者不得逼憎受
之罪。


△二問十重遮私更分二初總問所犯二教示懺
[003-0125a]
悔。
○今初總問所犯。】


「若有犯十戒者。」


【△二教示懺悔又三一示方法二須見相三得受
戒。
○今初示方法。】


「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
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


【○二明見相。】


「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
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


【△三得受戒又二初見相得二增益得。
○今初。】


「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


【【註】滅罪之言含於深意懺有二種方法即作法懺
見相即取相懺滅之一字即無生懺若非妙理罪
云何滅理顯罪亡見寂滅處如云因滅會真一者
泯淨曰滅二者寂絕曰滅含此二意故契無生此
文乃以過顯德若無好相則不得戒反顯纔得好
相住寂滅理諸戒皆復。
○二增益得。】


「而得增益受戒。」


【【註】有本無益字前見好相舊戒復全約見好相便
名得戒不須再受若不得好相者如是懺悔功勤
行全當如何耶故為此人開增益受即許於師前
再如受戒法而重受者名增益受若爾犯重既通
再受何妨恣犯復受雖然當須懺悔如法日數以
至一年如不見好相者而得增戒若不如此勤苦
[003-0125b]
懺悔亦不名得戒豈容犯巳更受開放逸門問今
此開懺是為犯十重者設前犯七逆何故無此懺
悔又前戒云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是則犯七
逆人永不容受耶答頂山以五義揀七逆十重同
異云一約三根前云若見七逆八難應教懺悔及
七逆應講此經者前約上根易淨此約中下難度
者說二約悔有輕重三約影略互顯四約名異義
同五約與奪等文相徒繁義無決判須者讀之自
見其意今謂重逆須異不可全濫疏中自分如前
殺戒三品上品諸佛聖人父母師僧則犯逆中品
人天犯重下品四趣或輕或重以非道器屬輕等
分此三品甚自分明又前疏明三障中揀障非障
云七逆一云懺滅非障二云犯一悔與不悔悉皆
是障十重有三釋第三云不悔悉障悔巳非障文
七逆十重各有多釋雖無去取皆以後釋為正七
逆悔不悔皆障與重巳別據此等文重逆須分如
何以名異義同一向無揀固不可也故知受戒問
遮兼問重重猶可懺遮實不容故文顯云不得與
七逆人現身受戒明制若此何得固迷犯重者懺
得滅罪可以受戒犯逆者現身決無容受之文若
謂七逆亦通得戒何制現身或曰前戒許容懺悔
及應講此經何故一向不容得戒答此須精揀懺
悔與得戒不同昔人迷此所以亂倫前疏釋三果
人妄改疏文緣不曉此犯逆之人造罪既深許容
[003-0125c]
懺悔故前文云應教懺悔以得漸淨無墮地獄也
只此現身不得受戒經既無文通受人情安可私
容記家徒多義目公然違相背經其可得乎熈齊
鈔記疎闕處多率皆類此不能備辯。
○三眾輕遮。】


「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


【上來多文皆屬釋所教事。
○三結教授解。】


「而教戒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


【△巳上皆於初科私細開竟。
○第二明不解。】


「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
諦習種性長養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
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
法中意。」


【【疏】若不解大乘下第二不解此而作師亦是兼制。


【註】不解有四節不解大乘教也不解第一義理也
不解習等位也不解其中多少行也習種性等對
別五十二位如前疏文雖少不同亦可意得其中
多少者智斷不同亦可自行隨用一門為少化佗
橫學諸門為多出入者亦可竪入橫出空入假出
十禪支者如初禪五支覺觀喜樂一心也二禪四
支內淨一支餘三名同三禪五支捨念慧三支餘
二支名同四禪四支不苦不樂餘三名同今略標
實故但十支謂初五二一三三四一共有十支也
一切行法總結也此等一一皆不曉了不得其意
也。
○三舉過結非。】
[003-0126a]


「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
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佗人
故與人受戒者。」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


【疏】凡未受菩薩戒者皆曰惡人若預為說後受不
能慇重故制七眾同大小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不得輙說二責不受者三舉非結
過。
○今初。】


「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
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
不得說。」


【【疏】唯除國王外道惡人即九十五種。


【註】千佛者千佛所同誦持之戒與下七佛教戒意
同律中亦許國王布薩。
○二責不受者。】


「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之處不見三寶
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


【【疏】不受皆為惡人空生空死同畜生。
○三舉非結
過。】


「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


【○三結罪。】


「犯輕垢罪。」
[003-0126b]


【△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


【疏】當分犯巳自結罪不思慚愧而冐當利施無愧
故制出家五眾同大小俱制以枉當福田故文云
信心出家毀正戒者在家未當田任未制。
○初標
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不得受施二人鬼所毀二舉非結
過。
○今初。】


「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
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


【【疏】一帶罪無愧不得受施國王本以地水給有德
之人無有德行不得受用。
○二人鬼所毀。】


「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
鬼復常掃其脚迹一切世人咸皆罵言佛法中賊一
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


【【疏】帶罪無愧人鬼所毀。


【註】藏疏云一供施無一毫分二大地無一足分三
飲水無一滴分問供施無分可爾王之水土眾生
同感何故亦無分答白衣無戒食王水土皆有輸
稅出家不稅良為戒行今既二種俱無豈有其分
無分而用豈非是賊四鬼遮罵賊無戒神所不護
鬼即罵之五世人罵佛法中偷形相賊六眾生不
欲見其賊七同畜生是罪身故八同木頭是無知
故此釋灼然後賢可鑒。
○三舉非結過。】
[003-0126c]


「若故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


【疏】三寶皆應供養若不修者乖於謹敬之心故制
七眾同大小不全共菩薩應修五事聲聞五篇輕
重法應誦持餘事不制。
○今初。】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標勸二列勸事三舉非結過。
○今
初。】


「常應一心。」


【【註】心與心性妙戒相應理一心也心與所制戒中
五事相應事一心也持戒之人常宜自照。
○二列
有五事。
○今初受持。】


「受持。」


【○二讚。】


「讀。」


【○三誦。】


「誦大乘經律。」


【○四書寫。】


「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折骨為筆書寫佛戒
木皮糓紙絹素竹帛亦悉書持。」


【【註】熈云恐約得忍菩薩方能如此須知此是舉況
若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尚應書寫況木皮絹素竹
帛等豈不為也木皮即貝多葉紙也。
○五供養。】


「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為箱囊盛經律卷。」
[003-0127a]


【【疏】解脫巳在上三十九中。
○三舉非結過。】


「若不如法供養者。」


【【疏】經典是佛母應供養不者犯罪。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


【疏】菩薩發心為物見有識之類應須教化令得悟
解若不能者乖大士之行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
共大士化眾生是正行小乘自度不化非犯。
○初
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勸起大悲二列悲心事三舉非結
過。
○今初。】


「常起大悲心。」


【【疏】勸起大悲不起兼制悲能拔苦大士恒願眾生
離苦。
△二列悲心事有三一見人令發心二見畜
令發心三隨所至令發心。
○今初。】


「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生應當唱言汝等眾
生盡應受三歸十戒。」


【○二見畜令發心。】


「若見牛馬豬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
菩提心。」


【○三隨至令殺心。】


「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
心。」
[003-0127b]


【○三舉非結過。】


「是菩薩若不發教化眾生心者。」


【【註】藏疏節是菩薩三字在上科意謂發心即是菩
薩亦自有意。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


【疏】強為解說彼此有慢法之失故制出家五眾同
大小俱制在家不全為法主止說一句一偈不如
法亦犯。


【註】頂山以不全為法主為句似非文意謂在家者
今戒不全制只制出家五眾爾白衣無說法之制
以出家人若為說法主一句一偈說不如法即犯
也。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重一常應大悲二為四眾說三舉非結
過。
○今初。】


「常行教化起大悲心。」


【【註】例前應開勸起大悲科文無者略。】


「若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
在白衣眾前高座上坐。」


【【疏】常應大悲教化即是兼制也不得立示說法儀
則為白衣說不得倚立法應同坐若相與立亦非
過此中舉立為語若人臥法主坐立或復覆頭捉
杖悉不得。
[003-0127c]


【註】舉立為語者或人臥立說或人坐立說或人坐
臥立說皆非儀也或覆頭者謂非禮也捉杖者倚
杖而自恃也皆非禮敬之皃故失儀則。
○二為四
眾說。】


「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
座香華供養四眾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
如事火婆羅門。」


【【疏】為四眾說亦不得立莫言僧尼有道而倚立為
說亦是輕法為犯也。


【註】藏疏云非儀有三一人坐巳立二人高巳下三
人在座巳在非座此中高座具三也事火婆羅門
榮鈔云伽耶迦葉計執火能變壞萬物有大功能
由是多不敢用今敬法師之教由彼之敬火也。

三舉非結過。】


「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疏】既見善事法應隨喜而今制網障閡乖善之義
故制在家二眾同犯出家五眾無其自在之訓脫
立閡善制限亦同此制大小同犯。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三階一標受戒者二正制限事三舉非結
過。
○今初。】
[003-0128a]


「皆以信心受佛戒者。」


【【疏】兩釋一云標被制之人佛子欲信心受戒而制
限障閡不聽彼受二云標能制之人佛子始以信
心受戒未便立非法制限是故示應。


【註】第二釋多未字更詳。
△二正制限事疏科甚略
私更為三初指自恃人二制破滅事三誡不應作。


○今初。】


「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


【△二制破滅事又二。
○初示三寶。】


「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
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


【○二追釋僧寶。】


「立統官制眾使安籍記僧菩薩比丘地立白衣高座
廣行非法如兵奴事主。」


【○三誡不應作又二初誡出家眾二誡在家眾。

今初。】


「而菩薩正應受一切人供養而反為官走使非法非
律。」


【○二誡在家眾。】


「若國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寶之罪。」


【【疏】若國王二正制限事不聽出家斷僧寶也不聽
四部出家者謂居士居士婦童男童女不聽造立
形像斷佛寶也不聽書寫經律斷法寶也。


【註】藏疏經本從佛塔經律下即接是破三寶之罪
[003-0128b]
中間闕脫六十三字不審古有此本耶寫者之脫
耶巳上於第二正制限事科中私開諸科竟。
○三
舉非結過。】


「若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八破法戒。


【疏】內眾有過依內法治問乃向白衣外人說罪令
彼王法治罰鄙辱清化故名破法乖護法之心故
制出家五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初標人。】


「若佛子。」


【△序事。


【疏】序事三重第一不應破法第二明護法從若受
佛戒巳去文是也第三舉過結非從教人破法巳
去文是也或名此戒為令佗得損惱戒也。


【註】疏科大略今更細開令經易見於初私為三初
示邪心二作邪事三結邪人。
○初示邪心。】


「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


【○二作邪事。】


「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戒者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戒
弟子作繫縛事如獄囚法如兵奴之法如師子身中
蟲自食師子肉非餘外蟲。」


【△三結邪人。】


「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


【【註】蓮華面經云佛告阿難如師子命終若空若地
若水若陸所有眾生不敢食彼師子身肉唯師子
[003-0128c]
身自生諸蟲還自噉食師子之肉阿難我之佛法
非餘能壞是我法中諸惡比丘破我三大阿僧祇
劫積行勤苦所集佛法。
○二護法私又為二初護
而不忘二聞而傷痛。
○今初。】


「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毀
破。」


【○二聞傷痛又三一聞謗音二喻傷痛三舉況結。


○今初。】


「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


【○二喻傷痛。】


「如三百矛剌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


【○三舉況結。】


「寧自入地獄經於百劫而不一聞惡人以惡言謗破
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


【巳上私開諸科竟。
○第三舉過結非。】


「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


【○第三結罪名。】


「犯輕垢罪。」


【○第五段總結。】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諸佛子下第三總結有三一標數二勸持三勸
誦。
○今初。】


「諸佛子是四十八輕戒。」


【○二勸持。】
[003-0129a]


「汝等受持。」


【○三勸誦。】


「過去諸菩薩巳誦未來諸菩薩當誦現在諸菩薩今
誦。」


【【疏】一標數即四十八輕汝等受持即第二勸秉持
在心第三勸誦舉三世菩薩誦為勸。


△諸佛子聽下第三大段流通就此中大分為兩
一流通此戒制輕重二流通此品就第一流通此
戒輕重復有四意一明誦二正流通三流通得益
四大乘奉持就此四更各有三別第一誦中三者
一標名二三世諸佛誦三我釋迦亦誦。
○今初標
名。】


「諸佛子聽十重四十八輕戒。」


【【疏】第一標名數十重四十八輕事也。
○二三世諸
佛誦。】


「三世諸佛巳誦當誦今誦。」


【【疏】第二三世佛尊重此戒誦持勸也。
○三我釋迦
亦誦。】


「我今亦如是誦。」


【【疏】我今亦誦第三我釋迦亦誦為流通勸物。
△汝
等一切大眾此四階中第二正流通亦有三一勸
流通人二流通相三流通事。
○今初。】


「汝等一切大眾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
信女受持菩薩戒者。」
[003-0129b]


【【疏】流人通者即時座大眾也。
○二流通相。】


「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


【【疏】流通相五種之法師也。
○三流通事。】


「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眾生化化不絕。」


【【疏】流通事者以此戒法流通三世化化不絕。
△得
見千佛下此是四重中第三階流通得益得見千
佛是益事也就此文為三一值聖二離苦三得樂。


○今初。】


「得見千佛為佛佛授手。」


【【疏】值聖者見千佛也三世千佛悉見今舉千佛一
世爾佛佛授手者非即舉手更授也明秉戒如法
與佛相隣次不遠故義言授手也。
○二離苦。】


「世世不墮惡道八難。」


【○三得樂。】


「常生人道天中。」


【【疏】世世不墮離苦也常生得樂也所離所得豈止
於此且舉凡情所欣猒以之為勸爾。
○第四大眾
奉持。


【註】疏前開科云就四更各三別但開三科各有三
別第四不開今私例前亦為三別初付囑奉行二
指廣三時眾歡喜。
○今初。】


「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大眾當一心學
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


【○二指廣。】
[003-0129c]


「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


【○三時眾歡喜。】


「三千學士時坐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歡喜受持。」


【【疏】我今在此樹下付囑奉行此下不更開也。


【註】疏雖不開今亦准例有云前第五總結中圖指
廣至此方云無相天王品廣明也今謂不然今乃
流通指勸學之文非謂明戒相也三千學士曠云
即三千世界學戒之士非三千人數也然以三千
為人數故太少也以三千為世界者千百億樹下
所化之眾何止三千界也亦是促靈鳳於鳩巢也
大師疏末追釋云三千者三千威儀也乃學三千
威儀之士也此解甚善若據藏中有序文亦云三
千人聽什所誦學此戒亦云三千學士與此相類
恐是翻譯之時三千學士則不應作經文也可作
註字自序一時之事若爾應改佛字為什字耶後
來傳寫易致訛錯今從疏釋。


【疏】爾時釋迦第二章總流通一品一卷戒本亦有
缺者是抄不盡耳亦四階一偏結說心地品二略
舉總結十處說三所說之法四大眾奉行初階兩
別一明此釋迦說竟二明餘釋迦說竟。
○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上世界盧舍那佛所
說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


【○二明餘釋迦說竟。】


「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
[003-0130a]


【△二略舉總結十處說又二一舉此釋迦說二舉
餘釋迦說。
○今初。】


「從摩醯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十住處說法品為
一切菩薩不可說大眾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


【○二舉餘釋迦說。】


「千百億世界。」


【【疏】從摩醯第二總結十處說竟亦兩一舉此釋迦
所說十處出上卷二舉餘釋迦所說餘釋迦文末
闕亦如是學。


【註】十住處具在卷初長行細列既指出上卷又以
之為驗也文末闕亦者應云千百億世界亦如是。


○第三舉所說法又二六句別一句總。
○今初。】


「蓮華藏世界微塵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
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


【○二後一句結。】


「如是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


【【疏】第三階舉所說法凡七句亦兩前六是別後一
是總。


【註】熈鈔六前六是別謂蓮華藏世界下六句並云
包攝無盡故經如是一切佛有本云如如一切佛
或作亦如一切佛此文既云所說法前六是別此
一是總應云如是一切佛為正也頂山云前別後
總者於七句中前六別也後一總也蓋將因果佛
性貫前六句不出此藏也蓮華所依也微塵能喻
[003-0130b]
也皆顯此經含容法門乃斯經異名爾一切佛心
等將非總舉當品之目心藏地藏即心地二字也
戒藏即法門也無量行等即果人因人稟斯品而
修行願也因果佛性總包初後也如是一切等又
總結上句也鈔記所釋總別之句各自不同若依
頂山將因果佛性句為總則見如如一切佛下句
文閑剩而云又總結上句甚非文意故不可用今
取熈鈔消文乃便也。
△千百億世界中下第四大
眾奉行亦兩初千百億眾二指餘處。
○今初。】


「千百億世界中一切眾生受持歡喜奉行。」


【○二指餘處。】


「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說。」


【【疏】前明千百億世界中眾生各各皆說各各奉行
二指餘處廣說華光王品應是大本中也本不同
三千者是菩薩應學三千威儀三年者聲聞五年
菩薩三年三事者戒定慧爾。


【註】古經本有作三年者有作三事者寫者之訛也
今本當云三千例如前釋後有偈文疏鈔不解今
詳此偈恐是什於大本餘文誦出于此非品內文
吾祖不解舊經亦有存不存者既是經文兼錄與
人習誦何妨今既流行因而私釋以助解者總分
三節。
△初讚戒功勳二斥非顯是三誡勸結歸於
初中又三初標讚二正讚三結讚。
○今初標讚。】


「 明人忍慧彊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間
[003-0130c]
 安獲五種利」



【【註】唯高明人能行忍慧堅持無犯雖未成佛安然
獲利。
○二正讚。】


「 一者十方佛
 憫念常守護
 二者命終時
 正見心歡喜
 三者生生處
 為諸菩薩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後世
 性戒福慧滿」



【【註】五種利作種種對當解釋無不可者今伹以因
果言之前四讚因後一讚果或分或極皆從此生
也。
○三結讚。】


「 此是佛行處
 智者善思量」



【△二斥非顯是又二先斥非次顯是。
○今初。】


「 計我著相者
 不能生是法
 滅盡取證者
 亦非下種處」



【【註】斥二種非一者凡位六凡是取著之境則有我
相人相不能生實相之法二者二乘住沉空偏證
之境滅於法身慧命之壽故非佛種之田此皆非
之。
△二顯是又三一示實相光二明八不果三顯
所行因。
○今初。】


「 欲長菩提苗
 光明照世間
 應當靜觀察
 諸法真實相」



【【註】前文佛即口放光明因此放光故經釋之即有
因緣非色心等今此光明既觀實相即同法華疏
釋放光表說實相故前註嘗引此為證也。
○二明
[003-0131a]
八不果。】


「 不生亦不滅
 不常復不斷
 不一又不異
 不來亦不去」



【【註】六凡著生滅之境外道起常斷之見三乘有一
異之修偏佛成去來之相今實相妙戒佛果之體
離此八過故談八不前二句以六凡外道言之義
則易曉後之二句何以明之一者如也二乘見三
界為如菩薩見三界亦如亦異出假在異且舉一
邊故知此句對破三乘故云不一又不異也出釋
氏宮去也來成正覺來也法華疏揀縱橫如來尚
非今義況藏通偏果又中論偈及法華涌塔皆約
八不方顯圓常又不生故不異不常不來也不滅
故不一不斷不去也為成初二故列餘六止觀為
成無生門故作此釋。
△三顯所行因又三一菩薩
根本二佛子根本三諸佛本源並以會同前疏行
因三句也。
○今初菩薩根本。】


「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莊嚴
 菩薩所應作
 應當次第學」



【【註】即前經云行菩薩之道根本也。
○二佛子根本。】


「 於學於無學
 勿生分別想」



【【註】即前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
○三諸佛本源。】


「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訶衍
 一切戲論惡
 悉從是處滅
 諸佛薩婆若
 悉由是處出」



【【註】即前諸佛之本源作此科釋與疏前文校照會
[003-0131b]
通義甚符合。
△三誡勸結歸又二初誡勸二結歸。


○今初誡勸。】


「 是故諸佛子
 宜發大勇猛
 於諸佛淨戒
 護持如明珠
 過去諸菩薩
 巳於是中學
 未來者當學
 現在者今學」



【○二結歸。】


「 此是佛行處
 聖主所稱歎
 我巳隨順說
 福德無量聚
 迴以施眾生
 共向一切智
 願聞是法者
 悉得成佛道」



【【註】歸於涅槃三德佛道或曰此偈誰說釋者有二
一據我巳隨順說即知是佛說也二云上句有聖
主所稱歎不應佛自稱也蓋是什師誦譯時作此
偈以為歎戒而言我者什師自謂也此戒既是聖
主之所稱歎我今依佛半月半月常說是戒云隨
順說即順聖主世尊之所說也今以經本不來難
以考驗更請詳之藏疏解釋止於前段流通爾時
釋迦巳下長行及偈頌皆不解釋榮鈔云准下經
本更有十行長行十四行偈頌一切經本皆悉有
之今不釋者緣此經文是經家敘致古德讚揚義
非緊急略不釋之今謂榮師無識之甚經家乃結
集家若是經家故不釋者前文稍有經家之辭例
不釋耶既是結集經家又安得與古德讚揚為類
何不詳之如此。】
註菩薩戒經卷下
[003-0131c]

No. 678-B



戒經誦習者多解釋亦眾而經疏抗行至於無疏
之處其間所難曉者無以決釋咨詢與咸每欲以
疏入經註釋搜求諸家疏鈔考詳雖石壁藏疏各
有註本又且不入天台閫域事相雖備理義未端
今用智者疏為綱格註入經文之下兼採摘諸家
鈔記及石壁藏疏有事相可用義解優長者錄而
兼明貴乎誦習者展卷有疑滯處駐目之間頓然
曉了不俟後時也戒經令半月布薩學佛者忽之
不以為遵承而喪其良訓實可嗟憫今得古本行
布薩法式仍將四分所行參校錄示于此伏望諸
方有力量大人不忘佛訓提唱宗乘遵稟習行庶
使正教清規復振于季運與法界有情同游華藏
直達道場者矣。


半月布薩法式


白月十五日黑月大盡十五日即三十日也小盡十四日即二十九日也


一鳴鐘集眾


眾集巳定同聲說聞鐘偈云


「 降伏魔力怨
 除結盡無餘
 露地擊犍椎
 比丘聞當集
 諸欲聞法人
 度流生死海
[003-0132a]
 聞此妙響音
 盡當雲集此」



偈畢即次第入堂各依坐位前合掌立


二作禮說布薩偈


立定各展坐具三拜胡跪說偈


「 持戒清淨如滿月
 身口皎潔無瑕穢
 大眾和合無違諍
 爾乃可得同布薩」



偈畢𠬧坐具起各就座跏趺坐


三法事僧出眾秉白行事


用一人維那秉白四人行法事備香湯淨水手巾二
條列于拜席之前維那跪於中四人次第各出說偈


淨水偈云。


「 八功德水淨諸塵
 灌掌去上聲垢心無染
 執持禁戒無闕犯
 一切眾生亦如是」



香湯偈云。


「 香湯熏沐澡諸垢
 法身具足五分充
 般若圓照解脫滿
 群生同會法界容」



四人起各執淨水手巾行于大眾維那起白槌。


四維那鳴槌曰眾警念發願


即平聲白不用唱


敬白諸佛子合掌志心聽各隨聲作念此南閻浮
提某州某伽某僧伽藍所我本師釋迦牟尼佛遺
法弟子出家在家菩薩等自惟生死長劫乃由不
遇無上慈尊今生若不發出離心恐還流浪故於
是日同崇三寶渴仰大乘眾共宣傳菩薩戒藏以
此功德資益龍天八部威光自在。


皇帝陛下聖化無窮太子諸王福延萬葉師僧父
母常保安寧隨喜見聞宿障氷泮三塗四趣罪業
[003-0132b]
雪銷某等誓出娑婆與法界有情同生安養國白竟
鳴槌一下


五白未發心者出


唱云


諸佛子諦聽此菩薩戒藏三世諸佛菩薩同學眾
中未發菩提心未受菩薩戒者出三唱畢鳴一下


五問持


唱云


諸佛子諦聽此中未發未受者巳出汝等從今身
至佛身於其中間能捨邪歸正發菩提心斷惡修
善持菩薩戒行菩薩行否眾答云能行


六問小護


唱云


諸佛子諦聽眾中誰小小者收護三唱鳴一下


七問清淨入


唱云


諸佛子諦聽外有清淨大菩薩摩訶薩入三唱鳴一下


「 八結問行籌
 先行出家籌」



諸佛子諦聽眾中小者巳收護外有清淨大菩薩
巳入內外寂靜無諸難事堪可行籌廣作布薩我
菩薩比丘某甲為眾行籌作布薩事眾當一心念
作布薩願上中下座各次第如法受籌從願上中下座下三
唱鳴一下行籌大眾受籌各念偈云。


「 金剛無礙解脫籌
 難得難遇如金果
 我今頂戴歡喜受
 一切眾生亦如是」



九行在家籌


唱云


諸佛子諦聽次行在家菩薩籌三唱鳴一下行籌受籌偈
如前。
[003-0132c]


十結唱籌數


唱云


諸佛子諦聽此一住處一布薩出家菩薩若干人
在家菩薩若干人都若干人各於佛法清淨秉持
和合布薩上順佛教中報四恩下為含識各念阿彌陀佛


十一請上座說戒


維那至上座前三禮平聲白云


上座慈悲為眾說戒如上座自誦即默而許之或別差僧即平聲白云


半月說戒坐次合當但以言辭濁鈍恐惱大眾眾
中有某菩薩能誦往彼告云為眾說戒維那即往彼僧前合
掌問平聲告云


上座告云為眾說戒眾中有音聲者請之作梵維那往其前問訊請之


十二請說戒


鳴一下唱云


諸佛子諦聽眾差菩薩比丘某甲為眾說戒梵音
某甲戒師陞高座。


十三戒師陞座


誦戒僧出眾前具儀燒香展坐具三禮跪白云


我比丘某甲稽首和南敬白大眾眾差誦戒三業
不勤恐有忘失願同誦者指授白巳起陞座


十四梵音


誦戒僧陞座己坐定鳴槌一下梵音僧唱


十五燒香散花


行法事僧起行散花舉偈云


「 散花莊嚴徧十方
 散眾寶花以為帳
 散眾寶花徧十方
 供養一切諸如來」



維那於眾前執手爐燒香跪唱舉云


「 戒香定香解脫香
 光明雲臺徧法界
 供養十方無量佛
 見聞普熏證寂滅」



十六誦戒


梵音聲絕鳴一下
[003-0133a]


誦戒。


十七誦畢梵唱


梵音僧唱云


處世界如虗空如蓮花不著水心清淨超彼岸稽
首禮無上尊或唱五通梵亦得


十八戒師禮謝


誦戒僧下座於眾前三拜跪白云


我比丘某甲稽首和南敬謝大眾眾差誦戒多不
如法惱亂大眾願眾慈悲布施歡喜。


十九三歸


大眾起展坐具三禮維那鳴槌唱云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上來說
戒功德散霑法界和南聖眾。


二十大眾慶快


拜己跪說偈云


「 諸佛出世第一快
 聞法奉行安隱快
 大眾和合寂滅快
 眾生離苦解脫快」



偈訖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