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85 梵網菩薩戒經疏註-宋-與咸 (master)



No. 678-A


梵網經菩薩心地品戒疏并序
天台 智者大師 疏
門人 灌頂 錄


菩薩戒者運善之初章却惡之前陣直道而歸生
源可盡聲聞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懷寧不
精持戒品內外二塗咸皆敬奉王家庶眾委質䖍
恭斯乃趣極果之勝因結道場之妙業然經論所
載戒相自有於多種記傳所辯受法不無同異良
以機悟偏圓宜聞詳略辭無雙舉事不並行今謹
案什師所述法相出自梵網經律藏品什師秦弘
始三年來達漢境光顯大乘匡維聖教傳譯經論
三百餘卷梵網一本最後誦出誓願弘宣是故殷
勤一言三復特為文義幽隱有趣深玄所以指掌
曉示令後生取悟為易經稱梵網者欲明諸佛教
法不同猶如梵王網目品言心地者菩薩律藏徧
防三業心識意體一名異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
口居次據勝為論故言心地也。
[001-0052b] No. 678梵網菩薩戒經疏註


「菩薩戒經」
東掖白蓮沙門 與咸入疏箋經加註釋疏


【【註】此一顯名古來諸師增減不同若循私意藏師
云梵網經廬舍那佛說心地法門品菩薩戒本奧
疏亦同曠疏上八字同下云菩薩心地十重四十
八輕戒品第十今見行本上八字同下或云菩薩
心地法門品或云菩薩心地品熈師鈔云訪求古
藏上卷伹安總顯及品目亦不見列能說舍那之
號應置去之方應經文經云在第四禪說心地法
門品又云心地中妙戒佛自唱明矣齊師頂山記
云此亦苦無大過今依吾祖疏但云梵網經菩薩
心地品為的據也又云熙師云不可安盧舍那三
字者此經釋迦說也吾黨之子何太謬乎云云
此顯名他云苦無大過若立名不正則釋義無歸
病源在此安得無大過耶今尋古藏的示立名方
見本疏名體有序隋仁壽目錄有梵網經二卷什
師所譯又有菩薩戒本一卷亦云什譯在闕本目
中譯經圖紀與隋錄同大周刊定錄亦有菩薩戒
本一卷亦云什譯乃云十八紙然諸目錄又有讖
師葬師譯者今所不載唯什師所譯乃是今本二
卷者祇云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一卷者祇云菩薩
[001-0052c]
戒本由是考知什師誦出心地二卷上卷明菩薩
階位下卷明菩薩戒法什於此中別出戒法一卷
令人誦持即云菩薩戒本或云菩薩戒經吾祖疏
中釋此顯目方見不妄疏云經名梵網品名菩薩
心地此見一經之總目又見一品二卷之總目合
云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如此卷首總標經品之目
乃不忘其本也今疏所釋乃是什師於此品內別
出偈頌巳去十重眾輕戒法一卷令人習誦乃應
單題菩薩戒經即別出戒相一卷之文故疏云從
大本出序及流通皆缺即別部外稱菩薩戒經據
此疏文別定題目甚為切當故釋名章但釋人法
之名人即菩薩二字法即戒字廣談義旨秖釋此
名料揀文末因而略釋經品總目相帶而釋非特
開章須知吾家凡釋首題定依經藏譯人所立經
品之名奧疏藏疏皆任私見加字於題殊失本意
曠疏雖吾宗人亦昧斯旨熙抄雖識別題戒經總
別二目曾不分明頂山雖以吾宗疏文為的據但
識總經品目不識別卷顯名大師疏中明示於別
部外稱菩薩戒經何不標指以為的據有而不遵
無而強用正坐此責又却不許熙抄去盧舍那能
說之號而云此經通三教主所說殊為失旨至下
當示問藏中一卷者題菩薩戒本讖譯見存與此
殊異什譯一卷恐是別本何以用之答讖譯前安
四夷次明輕吉條數雖殊事義相類什譯既在缺
[001-0053a]
本目中此難考驗大師疏中既自標云即別部外
稱菩薩戒經此為的據疏中又引讖師受戒高昌
儀範驗所譯戒亦是此爾問今見行本卷初有長
行之文奧疏解釋吾祖疏文但從偈去略不解釋
何也又復此題安卷初耶偈初耶答長行之文係
屬上卷後人調秩以上卷文多故節均於此即藏
中二卷並行可以卷首安長行也若今見行別錄
戒法謂之菩薩戒經者不應卷初安長行文後來
印者不遠此意混同而行未之可也此又見天台
疏中秖顯云菩薩戒經不安品目愈得其旨奧疏
昧此亦乃解釋故知此題合安偈前明矣頂山不
曉此意亦作科釋選同奧失而云貴起盡有由又
其失旨也問舊來雖則通知長行之文合屬上卷
未知何據答疏云上卷文言大梵天王網羅幢因
等既云上卷以之為證以上卷中別無其文只此
長行有茲文爾故知此文合屬上卷其理甚明石
壁疏律燈鈔等皆昧此義作序分解釋唯我天台
妙達斯義今釋此疏科分為二初釋顯二釋文初
又二。
○初標列。


【疏】釋此戒經三重玄義。


第一釋名 第二出體 第三料揀。


【註】吾宗凡釋一題必用五重玄義何以此疏秖開
三章然從舊來說此者甚眾求其的當解此者極
寡秖為題目總別不明遂昧本疏三五之旨熈鈔
[001-0053b]
謂體章必攝宗用以修因戒善能得勝果為宗止
惡興善為用自有判教之文五章義足頂山以人
法喻具足為名性無作假色為體頓制木叉為宗
即障顯德為用頓部淨乳為教然此二師強立五
章殊不原其吾祖不開五章必有深致諸師不能
深求其意妄生穿鑿甚非文理予於此義遲回甚
久因尋疏中有別部外稱菩薩戒經遂省斯旨今
試辯之須知三意一者總別異故如前所據大師
疏文既云別部外稱菩薩戒經又非一經之總目
又非一品之總目乃於什師誦出一品二卷中偏
節戒法一卷別行於世稱為菩薩戒經若一經之
目應云梵網若一品之目應云心地經品之目須
論五章戒本別行節者私安此號何用五章天台
達此乃於釋名秖釋人法二名釋體唯辯無作乃
見深識其理後人妄立五章豈見大師之意乎二
者事理異故經體是即事之理戒體是即理之事
理體乃是宗之所顯用之所依故須總別而備五
章事體乃專論無作應辯三師七證所發戒色所
以疏中釋名秖釋菩薩之人戒法之法依名辯體
秖是稟戒之人能發無作假色之體此體屬事故
非五章所顯理體所以不用三者宗體異故即理
之體於五章中正是經體亦是戒所依體故論當
上一點乃宗之所顯用之所依須辯五章無作之
體既是事體於五章內乃屬宗中所明因行此則
[001-0053c]
專論持犯所發戒色非宗所顯非用所依不可以
明五章故戒疏中約權約教有無無作正是五章
明宗之中一種戒行當體之體理體方是行所依
體故止觀二十五方便中持戒清淨以明無作輔
行云方便下三即是明宗故知止觀以中道妙觀
為無作戒體秖是經宗此意幽密人罕知之若知
此意宗體乃明如何於此而談五章故須先曉總
別題目立名若正義方有歸一家宗體不易敷陳
二師立章雖欲強伸終迷祖意若就二師格其高
下頂山不及熙鈔秖如頂山以頓制木叉為宗修
耶性耶因耶果耶高下何取此殊不知經宗之旨又
體中云假色事耶理耶五章之體屬理何以事色
而為耶體宗既失五義併昏熙鈔雖以因果為宗
亦未明取體之旨妄開五重並由不曉今疏釋戒
且論無作專辯事體雖云即性乃同即理之事且
論事邊則有發不發興廢等疏云於理則無教門
乃有豈非就事且明無作故知諸師非伹題目不
明亦乃五章未曉天台宗旨五章最要此若不明
如何欲於大藏之中抽出經卷便能分別宗體高
下教法偏圓學教之者教眼不明佛意莫曉予嘗
考諸舊說於此三五之旨殊未聞其高妙幸諸賢
達試為研詳。
○二解釋又三初釋名又二初列。


【疏】就釋名中初明人名次辯法號後明階位。


○二釋又三初人名。
[001-0054a]


天竺梵音摩訶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
云大道心成眾生亦云開大士士亦云大勇心復
云善美隨行為名以其運心廣普因斯立號大品
經明此人有大道心不可沮壞如金剛從初發心
終至等覺皆名菩薩也又稱佛子以紹繼為義三
乘皆從佛生解盡是子義法華云若如我子大士
紹續為勝稱為真子又三乘同皆脩道盡有此義
二乘自通至小果狹而且短大士廣長自通通他
受斯稱大經云初發巳為人天師勝出聲聞及緣
覺故言大心。


【註】人名即菩薩二字先辯華梵次釋子義天竺具
云摩訶質帝菩提薩埵文略菩提二字隨行為名
故有諸譯子義有通別通則三皆從佛生解俱得
稱子別則二乘灰斷無紹繼義不名為子菩薩是
子然於菩薩若三藏中未斷惑故子義不成若據
開顯無非是子又涅槃中未發心初發心通得名
子以大奪小故云勝出。
○二法名二初引經論釋名。


【疏】次辯法號即是戒義梵音尸羅大論云秦言性
善亦云清涼以其能止破戒熱惱從能得名亦云
波羅提木叉譯言保得解脫又名淨命亦言成就
威儀無所受畜未來生處離三惡道淨土受形能
止邪命防非止惡亦言戒是約義訓義復言勤義
禁義並是隨義立名大經云如佛禁無常汝猶說
者即破佛禁舌即墮落又云是人所有禁戒皆不
[001-0054b]
具足尚不能得二乘菩提況無上道。


【註】釋此名義疏文自顯引大經者意以禁止而釋
戒名既涅槃談常必禁無常若說無常即破佛禁
熈用三修齊引雙游皆非文意。
△二用大小辯相
又三。
○初約小乘三戒釋。


【疏】今言戒者有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此名源出
三藏律是遮止儀是形儀能止形上諸惡故稱為
戒亦曰威儀威是清嚴可畏儀是軌範行人肅然
可畏亦曰調御使心行調善也定是靜攝入定之
時自然調善防止諸惡也道是能通發真巳後自
無毀犯初果耕地蟲離四寸道共力也此二戒法
既是心上勝用力能發戒道定與律儀並起故稱
為共薩婆多說律儀戒禪戒無漏戒此名雖出三
藏今菩薩戒善亦有此三若要誓所得名曰律儀
若菩薩定共道共皆止三業通稱戒也。


【註】此三種戒通大小乘若小乘中初果見道發真
之時道共之力任運離惡道定發時律儀並起故
云共戒此就小乘入位方發若大乘中中道觀心
與戒泯合即具無作非同小乘入位方具如下辯
二無作中明禪與無漏即定共道共之名。
○二約
大乘三戒釋。


【疏】若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此三聚戒名出方等
地持不通三藏大士律儀通止三業令從身口相
顯皆名律儀也攝善者於律儀上起大菩提心能
[001-0054c]
止一切不修善事勤修諸善滿菩提願也攝生者
菩薩利益眾生有十一事皆是益物廣利眾生也
戒品廣列菩薩一切戒竟總結九種戒皆為三戒
所攝律儀能令心住攝善自成佛法攝生成就眾
生此三攝大士諸戒盡也瓔珞經云律儀戒謂十
波羅夷攝善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生謂慈悲喜捨
化及眾生令得安樂也。


【註】大乘三聚攝於眾戒無不備足應知此三對破
三道顯出三德律儀破苦道成法身德眾生以此
苦果之身無律法制止動轉之間造成罪業致此
苦報令稟戒故制止身口不作過非由持律儀此
苦報身即成法身至果之時成法身德也攝善破
煩惱道成般若德瓔珞既以八萬法門為攝善戒
則當對破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成般若德也攝生
即破業道成解脫德以造眾罪處處縛著令既慈
悲喜捨教化眾生即於法法皆見解脫故至果時
成解脫德也戒品瓔珞意皆一貫九種戒者方便
處戒品總明九種戒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難戒
四一切門戒五善人戒六一切行戒七除惱戒八
此世他世戒九清淨戒彼釋自性戒云有四種一
從他正受即外[厂@既-旡-日+口*頁]他犯自媿心生二善淨心受內
自[厂@既-旡-日+口*頁]犯慚媿心生三犯巳即悔專精不犯四專精
念住次明一切戒引三聚十一事三云難戒略說
有三具足大財大勢力能捨出家受菩薩戒是第
[001-0055a]
一難戒菩薩若遭急難乃至失命於所受戒不令
缺減況具足犯是第二難戒菩薩於一切修行一
切正受一切憶念住不亂乃至盡壽於彼細戒終
不缺減何況重者是第三難戒餘皆可見明九戒
後總結皆三戒攝十一事者一眾生饒益悉與為
伴二眾生巳起未起病等諸苦及看病者悉與為
伴三為說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四
知恩報恩五眾生怖畏獅子虎狼王賊水火悉能
救護或喪失親屬財物能為開解令離苦惱六見
有貧窮因乏悉能給施七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
法畜養八先語安慰隨時往返給施飯食說世善
語九有實德者稱揚十有過惡悉慈心訶責折伏
罸黜令其改悔十一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彼畏
猒眾惡奉修佛法等最後一種雖在果上蓋須因
心運用有力。
○三約大論十戒釋。


【疏】大論戒品列十種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穿四
不雜五隨道六無著七智所讚八自在九隨定十
具足義推此十不缺者持於性戒性重清淨如護
明珠若毀犯者如器巳缺佛法邊人也不破者持
於十三無有破損也不穿者波夜提等若有所犯
如器穿漏不堪受道也不雜者持定共戒雖持律
儀念破戒事名之為雜定共持心欲念不起大經
云言語嘲調壁外釧聲男女相追皆污淨戒也隨
道者隨順諦理能破見惑也無著者見真成聖於
[001-0055b]
思惟惑無所染著此兩約真諦持戒也智所讚戒
自在戒約菩薩化他為佛所讚於世間中而得自
在此約俗諦論持戒也隨定具足兩戒即是隨首
楞嚴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示十法界像導利眾生
雖威儀起動任運常淨故名隨定戒前來諸戒律
儀防止名不具足中道之戒無戒不備故名具足
用中道慧徧入諸法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
義諦戒也。


【註】備釋十戒止觀輔行玄文釋籤廣引經論對辯
同異查庵備撿圖示甚詳此不復錄然此中意前
四屬戒後六既約三觀論持乃屬於乘以此十戒
乘戒俱備此菩薩大乘三聚淨戒如前既是對破
三道而成三德正是乘戒兼修統歸理藏故約十
種會入三聚法門方是大乘無作妙行也。
△三明
階位又二。
○初標據。


【疏】次明階位釋尊一化所說教門准義推尋具明
四教謂藏通別圓如大論引迦旃延明六度齊限
尸毗代鴿是檀滿須摩提王不妄語是尸滿忍辱
仙人歌利王割其心不動是忍滿大施抒海是進
滿尚闍梨鳥巢是禪滿劬嬪大臣分地息諍是等
智滿偏菩薩也大品明有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
應通菩薩也有菩薩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淨
名中得不思議解脫變身登座而復受屈被呵者
別菩薩也有菩薩發心即坐道場成正覺轉法輪
[001-0055c]
度眾生圓菩薩也四菩薩中行位淺深今當說。


【註】初且通標四教次乃據證四別不相此四菩薩
之義不能備盡古師不解纔云菩薩一向大乘遂
於經論釋義成壅故妙玄云他云梵網是菩薩戒
今問是何等菩薩戒彼若答云是藏通等菩薩戒
者應別有菩薩眾眾既不別戒何得異又若別明
菩薩戒者何等別是緣覺戒今明三藏三乘無別
眾不得別有緣覺之戒也若作別圓菩薩解者可
然何者三乘共眾外別有菩薩故別有戒今家若
不以四教收機有四菩薩經論異出如何辯明他
宗不曉何以釋經。
△二廣釋又四初三藏教又二。


○初聲聞位。


【疏】最初三藏正為小乘聲聞有七賢聖外凡有三
一五停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次入內凡有四
善根第四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過此
入聖位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身
證六時解脫七不時解脫聲聞位如此。


【註】三藏階位七賢七聖賢位屬凡凡分內外前三
屬外未有理水後四屬內即四善根次入聖位即
初果巳去所以分七者機有利鈍行有信法如妙
玄云一隨信行位者是鈍根入見道之名也非自
智力憑他生解云云二隨法行位者即是利根入
道之名也利者自以智力見理斷結在方便道能
自用觀觀四真諦云云三信解位者即是信行人入
[001-0056a]
修道轉名信解人也是人證有三界乃至有八種
云云四明見得位者法行人轉入脩道名為見
得是利根人以自智勳見法得理故名見得亦有
諸般云云五明身證位者還是信解見到二人入
思惟道用無漏智斷上下分結發四禪四無色定
云云得滅盡定名身證阿那含也六明時解脫羅
漢者是信行鈍根待時及眾緣具方得解脫云云
七不時解脫羅漢者即法行利根名不動法羅漢
也此人因中修道能一切時隨所欲進修善業不
待眾具故名不時解脫亦有二種不得滅盡定伹
名慧解脫得滅盡定名俱解脫云云聲聞根機大
約七種若成論明二十七賢聖位具如玄文於此
位次合辯家家諸般行慈減緣行及退動羅漢等
行相不同稍有所涉廣在玄籤及四教義㭊玄等
文詳備此不暇釋。
○二菩薩位。


【疏】菩薩不論階位不斷煩惱唯修六度若論次位
祇可准望小乘作淺深耳從初發心起慈悲誓願
觀察四諦以道諦為初門專修六度檀破餓鬼尸
救地獄忍濟畜生進拔脩羅禪靜人中慧昭天眾
從初釋迦至罽那尸棄名初僧祇得五種功悳一
不生三惡道二不生邊地三諸根完具四不受女
身五常識宿命而自不知作佛准望位在五停別
總念處也從尸棄至然燈名二僧祇爾時雖自知
作佛而口不說准望位在煖法性地既有證法之
[001-0056b]
信必知作佛修六度行心未分明口不向他說也
從然燈至毗婆尸三僧祇滿是時內心了了自知
作佛口自發言准望在頂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諦
解明如登山頂了見四方故口向他說若過三僧
祇種三十二相業准望此是下忍之位若坐道場
位在上忍後一剎那入真三十四心斷結得三菩
提則為佛也。


【註】三藏菩薩位行修證與諸教不同約三阿僧祇
行六度行修種相業乃至成佛以位言之三祇種
相祇齊下忍坐道場入中上忍約一剎那次第入
證以對諸位玄文此疏伹略舉位廣如四教義備
明行位文甚詳細但此菩薩云不斷惑大論斥云
是名大錯記主意謂大論斥權以行破小故作此
說若附彼教覆相權說非謂全無不斷之義但斷
惑者有二種斷有有漏斷有無漏斷若有漏斷未
名為斷無漏真斷方名為斷故輔行中引二論計
和會申通文甚詳悉學者撿之二祇云性地者既
非行門義同通教性地未斷爾。
○二通教。


【疏】通教菩薩即三乘共十地一乾慧地者事相名
同三藏觀行心別體陰界入如幻如化總破見愛
八倒名身念處心受法亦如是住是觀中修正勤
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暖法相似理水總相智慧
深利故稱乾慧地二性地者得過乾慧地得暖法
巳能增進初中後心入頂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
[001-0056c]
性地得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三八人地三乘信
行法行體見假發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
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也四見地者三乘同見第
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見惑八十八使盡五薄
地體愛假發真斷欲界思證第六解脫煩惱薄也
六離欲地者三乘體愛假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
身見戒取疑貪嗔故言離欲地也七巳辦地者
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無漏斷五上分結
掉慢疑色染無色染七十二盡三界事惑究竟故
言巳辦地也八辟支佛地緣覺發真無漏功悳力
大能除習氣也九菩薩地者從空入假道觀雙流
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
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畏斷
習氣將盡也十佛地者大功悳力以資智慧一念
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無餘如劫火燒木無復
灰炭香象渡河到於邊底雖佛菩薩名異二乘通
觀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共歸灰斷證果處一稱為
通也。


【註】通教行位斷伏之相三乘共位諸文一同玄文
與四教義凡明通位須辯名別義通蓋諸經論所
說不同故立二意收會一者用通教十地而格量
菩薩別立忍名二用別教五十位准望通教三乘
共地之名而辯菩薩之位是則立忍之位乃用通
教十地於菩薩邊別立十忍三人雖同觀真斷惑
[001-0057a]
以證無生二乘住於無生自調自度菩薩不住忍
苦利物能起化用故此忍名別在菩薩故云獨菩
薩位委如妙玄及四教義釋義甚詳若用別教位
次准望菩薩共位者亦於三乘共中取菩薩有借
別名通之義亦不語二乘諸文有云共三乘者於
菩薩若作乾慧性地等名此名乃與二乘人共以
二乘人所行十地亦名乾慧等故人不見之便謂
借別通語三乘良由未見諸文別辨菩薩或謂此
之二義通皆借別教位以名通位亦由不見諸文
於立忍中是用通教十地於借別中方是用別位
名是則一義是借別名通一義是用通立忍非謂
二義皆是借別善看讀者名義照然此名若正諸
文會通於義無雍唯四教義立此二科名目甚正
彼云一用通教位立別位名名別而義通二明用
別教別位名名別義通得此立名其義方顯此中
明位伹據三乘共位斷伏次第於義易明此教行
位又有初地斷惑之者以通教中攝機寬故義有
含容須曉三通於義自正以由利人於初地中便
能斷惑問大論三處燋炷亦於通教初地為初炎
是何行位答燋炷之義異說頗多並由不識通教
三通此義若明燋炷借位悉皆洞朗祇為通教有
利根人於此斷惑有含容義機通說通四念處明
通通通別通圓佛觀三機同一座席祇作十地而
說通此三人而解通教之人乾慧初炎別教之人
[001-0057b]
初地初炎圓教之人初住初炎別圓以破無明為
初炎通教以破見為初炎如來作含容三教而說
被三根性從通教中入別圓位又以步馬神通三
喻喻之步喻通通馬喻通別神喻通圓並於初地
而明初炎人不見之有以藉通開導以釋燋炷深
為失旨且如藉通不論破惑今是初地破惑之人
有以被接而釋之者皆非文意正合淨名記云利
根菩薩初地見真之義也所云七十二盡者以七
地中進斷上二界思有八定地每地九品故云七
十二以除欲界九品在六地斷故云也。
△三別教
又三。
○初示行位。


【疏】別教階位五十二地一外凡十信一信二念三
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回向八護法九戒十願第
二內凡習種性十住一發心二持地三修行四生
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
十灌頂盡三十心皆名解行位悉是內凡盡名性
地第三性種性十行一歡喜二饒益三無恚恨四
無盡五離癡亂六善現七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
真實第四道種性十回向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
生相二不壞三等一切諸佛四徧至一切處五無
盡功德藏六隨順一切堅固平等善根七隨順等
觀一切眾生八真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十法界
無量第五聖種性十地一歡喜二離垢三明四炎
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第
[001-0057c]
六等覺地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隣真極聖
眾覺之頂也第七妙覺地即是見性究竟佛菩提
果了了見性稱妙覺也。


【註】別教行位教權證實意稍難曉先明教旨次辯
行相別教與圓同詮中理例如藏通同詮真理拙
巧之異藏拙故為折觀通巧故為體觀別圓亦爾
雖同詮中理以教拙故作次第解遂成別教若教
巧者雖有行位次第淺深以三觀一心約不思議
不次第中而論次第自成圓義祇一中理解有淺
深成但不但此最難會且如華嚴二機在座如來
一音菩薩一口說此住行向等別人作別解圓人
作圓解別人亦聞說圓融法不思議事一中無量
無量一中微塵剎土互入互融祇為別人雖聞圓
融指在果上不謂果上融通全是初心理具以不
解具雖有即名而無即義雖解圓融還成次第故
曰初心仰信此理遂成伹中此旨幽密人罕知之
不解此意說別教者失旨甚矣每見學人談別教
法如雲外月似出水花罕求此教稟教之人中心
如何成次第解作隔歷說往往別教稟中道人不
及通教體真之見良亦可嗟通人尚乃見一切法
便解如幻如化即色談空豈可別教知中之人質
塞蒙壅之如此耶故知所謂同詮中理者中以不
偏為義絕持為功此與圓人同一座席同一見聞
方曰同詮故知此人心亦能解圓融之理口亦能
[001-0058a]
說圓融之語祇有一點不明雖終日圓融還成次
第荊溪特云伹知果上融通不知眾生理本此之
二句斷盡別教一教之旨所以果融而因不融故
玄文中以地向相對論融不融即成別義住信相
對論融不融方成圓義止觀引古釋縱橫義若據
古人所說法門有何圓妙更過於此大師皆判為
別者祇為古師不識具義雖說圓妙還成縱橫今
家得旨良由談具所以超勝百家學教之者此旨
不明何以分圓別兩教於此若了別教教義洞然
無壅次辯行位此疏但列諸位名目不論所出斷
伏之意玄文云既有如此無量階差是故經論名
數斷伏高下對諸法門多有不同若華嚴明四十
一地云云瓔珞明五十二位仁王明五十一位新
金光明但云十地勝天王般若明十四忍大品但
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十功德云云又十地論攝大
乘論地持論等並釋菩薩地位多少出沒不同斷
伏高下亦異云云豈可定說不廣尋經論如無目
爭日今若明位數須依瓔珞仁王若明斷伏高下
須依大品三觀若對法門須依涅槃用眾經意共
成初心教觀兩門使分明耳云云備如玄文細明
行位然此合辨修性縱橫橫學圓修出假等此不
暇辯教旨若明諸義易曉。
○二性習前後。


【疏】性習二性若據位分習種在前性種在後若據
行論性習同時故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明性種
[001-0058b]
後明習種尋用取體先習後性與教證二道相似
就位以論教道在前證道在後據行論之證教同
時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證後教尋用取體先教
後證也就解行中復有四種一名解行二名發心
三名迴向四名道種於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
行於大菩提起意趣求故名發心用巳善法趣向
菩提故名迴向當分之中如觀道立故名為道望
後佛果能生曰種也習種性能生報佛性種性能
生法佛。


【註】常途所明別位亦罕談此體用教證不定同時
之義此中既明性習二性不定同時故有此例大
意乃約位次竪論前後約得意者橫辨同時據發
習者乃論不定在文可見教證二道舊來說者甚
多莫不皆云說一教始終為約說教道說十地法
為約說證道其證道或說隔歷或說圓融異論紛
紜從來先達共迷此義今因考見別教教旨則見
教證二道果有所歸昔來所說一者判位無功二
者位有兩屬今且略以四種判別教位乃無混濫
應以地前為約行教道登地為約行證道十地為
約說教道妙覺為約說證道且約行教證諸文明
指人無所疑唯約說教證人多迷之並由不了所
謂約說者不可以如來說法謂之約說應以有教
無人虗設此說謂之約說名義乃正為地前人說
十地始終名為教道非謂說一教始終也纔作一
[001-0058c]
教始終便見位位有兩屬之過約說證道指妙覺
者既云若說十地巳證之法且於別教當指何人
巳證十地等覺一位或有或無置之不論應指妙
覺為巳證人又云道場所得法故知乃約妙覺為
約說證道明矣舊來宗師不曾窮究遂成妄傳請
好學者子細研詳方見今說與祖師合更無疑矣
此但略示予於復宗集中自有義章廣引論文及
疏記文曉證此義甚為切當。
○三釋六住退心。


【疏】舊云法才王子六心中退即云十住第六心難
云十住云性地性以不改為義云何退作二乘其
猶一善性是不依一闡提不妨退大向小終是難
通止觀師說是十法信中六心退耳此釋論師及
金剛般若論師皆作此解是信習十心中六心耳
七心巳上永離二乘爾時設為利弘經不無輕漏
而度物心不失恒有菩薩之名也。


【註】瓔珞上卷明法才王子淨目天子舍利弗等欲
入第七位其中值惡因緣退入凡夫不善惡中無
惡不造四明云若常途別教皆云初住斷見更不
起諸重過況見惑名數雖多乃一位斷思惑乃歷
諸位方盡此常所談別教分齊也今記主既見身
子六住尚退復起重罪遂以義求自有機緣見思
俱斷至六住時思既未盡見亦餘殘所以能牽惡
道此是記主約義斟酌之辭故云恐是爾前見思
同斷不可將見行別教難也四明乃以別途位次
[001-0059a]
言之深合祖意此是四明答日本難或作權說者
或作借位者皆非文意今文既以退大向小為難
通驗知止觀師及二論師指在六住度物心不失
者正是見思同斷之義別途斷位巳無疑矣。
△四
圓教又二初正明行位又二。
○初對揀。


【疏】圓教明位別教五十二位次第修行圓教圓修
一心具萬行異於次第行也。


【註】圓本無位非次第故譬治鐵作器麤垢先落名
先落處於無位次而論位次還以別位融彼次第
而成一心即為圓位故有次第不次第別而分二
教。
△二釋位又八。
○初外凡。】


註菩薩戒經卷上一
梵網經菩薩心地品戒疏卷上之二



【【疏】外凡五品位一初隨喜心若人宿植深厚或值
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一法一切法一切法
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起圓信解信一心中
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欲開此心而修
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謂識一念平
等具足不可思議傷巳惛沉慈及一切又知此心
[001-0059b]
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
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
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識巳心及凡聖心又安
心不動不墯不退不散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
染著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蜜相應也
二讀誦者圓信始生善順將養涉事紛動令道牙
破唯得內修理觀外則讀誦大乘聞有助觀之力
內外相藉圓信轉明十心堅固如日光照見種種
色也三說法者內觀轉強外資又著圓解在懷弘
誓熏動更加說法如實演布但以大乘法答設以
方便終令悟大隨說法淨則智慧淨說法開導是
前人得道全因緣化功歸巳十心三倍轉明也四
兼行六度上來前熟觀心未遑涉事今正觀稍明
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虗空等使一切法趣檀
檀為法界事相雖少運懷甚大理觀為正事行為
傍故言兼行事福資理十心彌盛也五正行六度
圓觀稍熟事理欲融事不妨理理不隔事具行六
度權實二智究了通達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
違背具足解釋佛之知見而於正觀如火益薪力
用光猛也。


○二內凡。


第一內凡十信圓聞圓信修於圓行善巧增益五
倍深明因此圓行得入圓位善修平等法界即入
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進心善
[001-0059c]
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
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迴向心善修凡聖即
入護法心善修不動即入戒心善修無著即入願
心是名圓教鐵輪十信位圓教似解六根清淨也。


○三聖位十住。


第二聖位前明十住真中智也初發心住發時三
種心發一緣因善心發二了因慧心發三正因理
心發即是境智行妙三種開發緣因心發即是住
不可思議解脫首楞嚴定了因心發即摩訶般若
畢竟空也正因心發即是住實相法身中道第一
義諦也華嚴云初住所有功德三世諸佛歎不能
盡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
聞法不由他悟淨名云知一切法是坐道場亦是
入不二法門大品云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
度眾生為如佛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也。


○四十行。


第三明十行者即是十住後實相真明不可思議
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一行一切行念念進
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諸波羅蜜任運生長自行化
他與虗空等也。


○五十向。


第四十迴向者十行之後無功用道不可思議真
明念念開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迴入
平等法界海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迴
[001-0060a]
向也。


○六十地。


第五十地者即是無漏真明入無功用道猶如大
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法界眾生普入三世佛地
又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也。


○七等覺。


第六等覺地者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智滿畢
竟清淨斷最後窮源微細無明登中道山頂與無
明父母別是名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也。


○八妙覺。


第七妙覺地者究竟解脫無上佛智故言無所斷
者名無上士此即三德不縱不橫不並不別究竟
後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
大徧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即是十
觀成乘圓極竟在於佛過茶無字可說盧舍那名
淨滿一切皆滿也。


【註】此中圓位別無修法即是十乘觀法為圓修相
依修而證證有淺深始從初品終至妙覺也初品
修十謂識一念心平等具足不思議等初品識知
十乘次品圓信轉明十心堅固三品十心三倍增
明乃至十信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
即入念心等終至十住十行等皆云更十番智斷
破十品無明至妙覺位修極證圓究竟無上即是
究竟後心大涅槃也故此十法皆名為大也大理
[001-0060b]
即初乘不思議理大也乃至大無住即是第十無
法愛也故云十觀成乘圓極在佛一切皆滿也此
中明位與諸文大同小異無大難明但諸文有依
普賢觀五品在十信中意稍難曉妙句現在四信
滅後五品品信文相交互難釋此不暇辯學者知
之。
△二釋四十二字門又二。
○初釋。


【疏】南岳師云四十二字門是佛蜜語何必不表四
十二位諸學人執釋論無此解多疑不用但論本
文千卷什師九倍略之何必無此解深應冥會何
者經云初阿後茶中間四十二字門具諸字功德
華嚴云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此義即同阿字
門諸法初不生故此豈非圓教初住初得無生忍
過茶無字可說豈非妙覺無上無過。


【註】玄文四教義諸文圓位皆引四十二字以為誠
證此文詳而又顯故云甚自分明。
△二證又二。

初證圓教。


【疏】廣乘品明一切法皆是摩訶演竟即說四十二
字門豈非圓菩薩從初發心得諸法實相具一切
法至妙覺地窮一切法底此義與圓位甚自分明。


○二證通別。


次發趣品明別教十地後明三乘共十地三教階
位其文現也。


【註】演字應作衍釋論宗般若談衍門三教故以證
也釋名竟。
△二出體又二初列。
[001-0060c]


【疏】第二出體者初明無作次明止行二善。


△二釋又二初無作二止行初又三。
○初略立。


初戒體者不起而巳起即性無作假色。


【註】所明戒體有大小乘若小乘論計不同或云色
法或云非色非心宗計既殊不可不會然則戒體
既於身口防止過非作此稟持發起無作今究所
發無作戒體是何等法乃是善行所起一種聖法
善業也兩宗於此善業各計不同□宗計色一宗
計非色非心辨此廣如虎溪後集詳引經論備明
此義稍有所涉須者撿之若大乘體正是今疏所辯
之體此當具明先知異非方見今是從來所惑大
乘戒體止觀輔行以心為體引瓔珞云心無盡故
戒亦無盡今疏乃云無作假色於色於心何者為
的淨覺雜編云夫言體者有當體體有所依體當
體屬色所依屬心廣如彼章熈鈔云荊溪據瓔珞
云無盡者意明心性以為戒體此俱從性次大乘論種
子受所引色觀心論云大乘防意地此並據修若約互
具今疏云性色既即不起大乘明受所引色並乃
全性起修等今詳彼意言心為體者約性而說言
色為體者約修而說戒疏云性無作假色者約從
性起修修性共說也頂山記廣辯三種假色約三
因三身對明修性等此甚通漫而云既從性德起
於修德復於修德發乎遮持化他功勳故名此為
假色然功勳之上豈不該心伹戒法制色為便又
[001-0061a]
既云假色義自該心今試研詳諸說畢竟未契祖
意且如淨覺雖分當體所依乃指心為所依殊不
知今之戒體且辯當體無作之法不可以理體濫
之如前所辨此最失旨熈鈔雖則約修性說今明
無作且就修論以性而為其體並非所取頂山雖
則廣演文義竟無所歸但辯性種修種下種之義
而於無作雖云通於心色畢竟義無的當豈非所
謂中心疑者其辭枝乎殊無可取其餘或有義章
所說不暇備敘並未合乎祖意。
○次明今義如上
所議昔說既非今於祖文考竅義旨於茲戒體文
甚分明顯出吾祖高妙之處免為近世之所乾沒
夫言體者當論二種一者當體二者所依今明所
發無作體者乃是宗中所明因行從因克果有修
有發附事而明故須且於當體而辯未涉所依也
當知戒體通色通心蓋由稟戒從三業受精持無
犯䖍重恪誠方乃發起無作戒體此體發時必有
能發必有所發心為能發色為所發以由戒法稟
受之時心不散亂身則翹勤口則答對並由精勤
方乃納戒在心方有無作體發故知若無䖍勤之
念不能納戒在心若從納義戒為能納心為所納
若從發義心為能發戒為所發所發之戒即是一
種聖法善業此善業者即無表色天眼能見與小
乘戒業體無別但由大乘圓實教中詮量此體與
小乘異乃通二向從能發屬心從所發屬色止觀
[001-0061b]
輔行以心為體從能發而言戒疏論文以色為體
從所發而說故知非心則無以發非色則無以彰
是故諸文或從心說或從色說有茲所以文方不
虗此色此心皆屬當體皆屬於事有興有廢在教
在權並由三師稟受作為精持制止而得此戒即
修治造作之妙行也五章言之乃屬宗攝輔行判
之並是明宗深有所以如此判巳戒之當體義有
定准然後方可論其所依者即理性也故此事行
大乘詮之並由理具方有事用若無理體而為所
依行未免邪事皆成妄是故圓事乃即理之事所
修之行乃全性起修行從性起方云諸行無作事
與理即方云體內之權行是妙行權是妙權此大
乘戒乃全理之事全性之修方為妙戒是故今疏
特云不起而巳起即性無作假色者性之一字全
提理性之所依起字色字乃語發戒之當體當體
有二起字是能發之心色字是所發之色由依於
性而發此戒故云起即性無作假色也亦與論中
受所引色是同引亦起義特云不起而巳者此語
秖恐三業不勤不能起發此戒則巳若能䖍勤三
業此戒必發纔言其起起即屬心故於此心能發
戒色故云不起而巳例如無心而巳介爾有心三
千具足也如此方見祖師文意一字不虗總略多
含言簡意富故云不起而巳起即性無作假色噫
秖茲十一字包無限意苟不如此消釋何以見祖
[001-0061c]
文之高深從來諸師不見此意埋沒甚久可不哀
歟止觀從能發邊指心即性性既無盡心亦無盡
故云心無盡故能發之心既即所依所發之色亦
即所依故云戒亦無盡輔行云雖說色心但有二
名論其法體秖是法性故知此之色心從當體邊
畢竟非實但有二名語所依邊唯性為實故云秖
是法性也以此會通諸文皆爾下文判二家以當
無當皆得論理教義正在此也下當點出又復應
知心是能發難說無作色是所發無作易明但有
無作假色而為聖法善業必無無作假心無作從
所發而有也如此建義符合祖文仍會經論於義
既通於文不壅頂山熈抄望崖不及諸方碩學試
為藻鑒苟或戒體不明何以為此疏述作之本。

二他解又二初標立。


【疏】經論互說諍論有無。


△二出他又二。
○初無無作。


一云都無無作色心假合共成眾生善惡本由心
起不應別有頑善頑惡皆是指心誓不為惡即名
受戒瓔珞經云一切聖凡戒盡以心為體心無盡
故戒亦無盡或言教為戒體或云真諦為戒體或
言願為戒體無別無作大經聖行觀㭊無常阿闍
世王觀㭊境界但明色心不道無作五陰名教通
大小乘唯有一色四心小乘引接小根恐其輕慢
因果權言善惡心能別生一法無作牽報善法須
[001-0062a]
行惡法須止行一則有兩力豈可不慎方便假說
適會一時直如論主一生成四果法勝別有凡夫
法豈可依此便是實耶若因中別有頑善共為佛
因佛地亦別有此善共為佛果當知心為因果更
無別法。


【註】此一宗據所引經論不於稟受發起無作祇指
心為戒體無別無作所計如此。
○二有無作。


【疏】二云大小乘經論盡有無作皆是實法何者心
力巨大能生種種諸法能牽果報小乘明此別有
一善能制定佛法憑師受發極至盡形或依定依
道品別生皆以心力勝用有此感發成論有無作
品云是非色非心聚律師用義亦依此說若毗曇
義戒是色聚無作是假色亦言無教非對眼色大
乘所明戒是色法大論問云戒是色法可論多少
忍是心數云何言多少耶觀論意以戒是色即問
此是數義大乘云何而用數義解云若用非色非
心復同成實還是小乘今言數家自是數色大乘
是大乘色何關數家中論云語言雖同其心則異
今大乘明戒是色聚也大乘情期極果憑師一受
遠至菩提隨定隨道誓修諸善誓度含識亦以此
心力大別發戒善為行者所緣止息諸惡優婆塞
戒經云譬如有面有鏡則有像現如是因作便有
無作大論解戒度云罪不罪不可得具足尸羅此
是戒度正體復云云何名戒以心生口言從今受
[001-0062b]
息身口惡法是名為戒既有能持所持則別有法
即無作也地持戒品云下軟心犯後四重不失律
儀增上心犯則失律儀若不捨菩提願不增上心
犯亦不失律儀若都無無作何得言失梵網大本
即大乘教下文云若不見好相雖佛菩薩前受不
名得戒又云若有七遮雖發心欲受不名得戒若
直以心為戒發心便是戒何故言不得大經云非
異色因果又念戒中雖無形色而可護持雖無觸
對善修方便可令具足又如刀劒灰汁脚足橋梁
若即心為戒何假言無形色無觸對故知別有無
作能持戒心以為真戒聖行與世王中不道觀㭊
無作直舉色心者是易觀者耳亦不言無無作小
乘說四果大乘開之是權法勝說凡夫法䟦摩明
其非有未有大乘經開無作是權又既頑善作佛
因此自非妨如無常善亦作常善因即其例也。


【註】此宗立有無作甚符教文文顯義明。
△二今釋
又二初無作體二三聚體初又二初定無作二明
興廢初又二初律儀無作二道定無作初又二初
判二宗二今所用。
○初判二宗。


【疏】然此二釋舊所諍論言無於理極會在文難愜
言有於理難安在文極便既皆有文何者當道理
耶然理非當非無當當無當皆得論理教義若言
無者於理為當若言有者於教為當理則為實教
則為權在實雖無教門則有。
[001-0062c]


【註】然此段文秖約文理以判有無言簡意幽諸鈔
解釋未能盡究凞鈔以中邊分事理頂山以修性
分事理皆作曲說大師文中自約權實以判事理
何必他求蓋由諸師不究戒體且附事論乃與經
體事理自異若認戒體便同經體如何消釋今文
理無事有耶文中先且定其二說各有當不當言
無當理不當教言有當教不當理其奈二說皆有
文據然後判之若論所依理性不可以有無無作
而論其體故云然理非當非無當雖然如是何妨
依理而辨有無故云當無當皆得論理教例如體
非因果依之以辯因果非因果者語所依體辯因
果者語當體體五章言之當體屬宗所依屬體故
今非當非無當即理性之所依當無當即戒體之
當體當無當皆得論理教者皆有教之當體而論
理之所依也若言無者於理為當即所依之理本
非色法故無無作若言有者於教為當即當體之教
教門附事論無作體以為假色也教之當體假色
屬權理之所依體性為實故云理則為實教則是
權也權則附教以論無作實則附理理無無作故
結之云在實雖無教門則有如此消會乃見昔之
二說各偏一邊不知當與無當皆得論理教故疏
不許所以爾者須知發戒莫不從心以此能起之
心約契理照性邊則無無作附教門防止邊則有
無作請學者以義求之道理合然也秪如發心欲
[001-0063a]
受戒者此心雖則䖍勤必假身口制作能發之心
或不合理或不契性所行之行皆是妄行非性德
行今大乘持戒止惡行善皆依於性而行此行方
名性德之行是則持戒之心全從性起性本無作
雖終日持戒則持無持相故以能發之心從照理
邊我心自空罪福無主亦無能持之人亦無所持
之戒有何戒色而談無作之法耶故知照所依理
則無無作也明矣及乎照事之時何妨以此能發
之心持所稟之戒戒戒無缺絲毫不犯任運持善
止惡而有無作假色現前故云教門則有無作也
所以疏中言有無作者引優婆塞戒經云譬如有
面有鏡則有像生鏡喻理性本無無作像喻假色
有無作法面喻能發之心因心契理而立妙行故
有戒色無作法成以喻求之此理甚顯故知戒體
通色通心有經云一切大乘戒盡以心為體從能
發以言之有經云戒是色聚從所發以言之能發
所發皆是當體以在事故依於理性而發故指理
性而為所依委如前辯如此會通乃見疏中對古
二家文理有歸仍見諸鈔於體不明言不及此然
此疏文言峻意隱實難消會覽者詳之。
○二今所
用。


【疏】今之所用有無作也。


【註】既見舊諍若據一偏不知當與無當皆論理教
在理雖無教門則有今從制戒木欲防非止惡令
[001-0063b]
人進修約事約修附權附教立行立法乃論無作
正是宗中所明因行無作假色而為體也問若爾
於前二師去其無無作者而取有無作者耶答不
然前之二師各得一義以今照之盡成偏失言無
失教而得理言有失理而得教今雖有無作法不
棄所依之理理本自無今之云無無作法不棄於
教行須假色細詳此意即性論修無二師之偏失
也。
○二道定無作。


【疏】次明道定皆以無作為體定共於定心中發無
作無復諸惡道共者見諦道中所發無作與心上
勝道俱故言道共也止觀師釋未必見道所發無
作是道共戒秖取中道正觀心中發此無作有防
非止惡義故云道共大經云一正法戒二受世教
戒菩薩得正法戒謂道共戒得此戒者終不為惡
不從師授故稱為得中道心中發得此戒也受世
教戒謂白四羯磨然後乃得必假憑師故稱為受
差別約示故言世教也定共道共通大小乘大乘
道定入攝善法戒有師言唯入禪定能發無作欲
界定不發無作唯假空解能發無作有言但令證
此定道隨能止伏麤品成就便發無作欲界定念
處前皆能發戒也。


【註】道共定共若約入位得定得道方有無作此則
太深故引止觀師秖取中道正觀心中發此無作
故云道共道共既爾定共秪取入定之心與戒俱
[001-0063c]
發也大經二戒者正法即道定世教即律儀釋籤
引之云正法戒通於大小及定慧等三聚言之道
定屬善法戒也有師之言雖無去取意在後釋為
正也。
○二明興廢。


【疏】次論興廢者初菩薩律儀方便求受其體則興
若捨菩提願若增上煩惱犯十重其體則廢若無
此二緣至佛乃廢定道兩戒得定得道為因初念
定道未與戒俱具足前心為因第二念心方與戒
俱爾時是興出定出道最後一念爾時即廢二言
入定入道時戒與心俱是時名興出定出道時戒
與心俱謝是時名廢故稱心俱戒也三言一發之
後出入恒有後入勝定勝道隨從勝受名爾時恒
興退定退道三藏盡壽菩薩至菩提爾時即廢攝
善攝生與律儀同隨受則興二緣則癈也。


【註】先約律儀對道定揀次約二聚對律儀揀律儀
防止身口秉制則興捨犯則廢若無此二緣至果
佛時任運自廢以究竟寂滅無塵可滌復性還源
義當云廢三家之說若有所以初約三心二約出
入三約因果在文可見。
○二三聚體。


【疏】次三聚戒體者律儀者法式儀則規矩行人令
入道也又云律者埒也如世馬埒令馬調直律亦
如是調直行人不令作惡大士誓心不過止惡興
善若不動身口即是止惡發戒防動不動即是律
儀戒若應動身口即是興善令發此戒防其不動
[001-0064a]
攝善攝生即是應動涉事故開為兩取䇿勵眾善
依六度門稱攝善法起心兼物依四弘門稱攝眾
生即是為人故動下化眾生中修萬善上歸佛果
也律儀多主內德攝生外化攝善兼於內外故立
三聚戒也。


【註】此文二節先約動止釋次約內外釋動止中先
釋律儀埒音劣堤也封道曰埒以二埒相軌馬於中
行則不顛躍也律儀制止身口不作眾非即止惡
義此應不動是持律儀戒動即犯戒也攝善攝生
應動三業即是行善自行行於六度之行即善法
戒利他起心濟物是攝生戒此二應動動即有益
而不動者乃名犯戒次內外釋律儀內撿自巳攝
生外化於他攝善兼內外三聚淨戒其相如此故
約動止內外二義釋之戒相乃顯。
△二明止行又
二。
○初釋二名。


【疏】次論止行二善如百論息惡不作名之為止信
受修習名之為行佛教雖多止行收盡諸惡莫作
即是誡門眾善奉行即是勸門。


【註】誡之則止勸之令行諸惡之言何所不誡眾善
之言何所不行誡勸二門二善備矣。
△二辯無作
又二。
○初標列。


【疏】無作義該善惡善惡無作義總止行。


△二釋相又二初善戒二惡戒初又三初約二善
釋又二。
○初律儀二善。
[001-0064b]


今先明善善戒不起而巳起則伐惡皆是止義皆
有進趣皆是行義逐其強弱故有止行差別者逐
興心止惡無作是止善興心修善無作是行善如
造井橋梁禮佛布施是善無作如造魚獵等網是
惡無作。


【註】善惡止行皆發無作先善無作即以造井橋梁
以言之因而對論惡無作如魚獵等善戒乃標律
儀也。
○二道定二善。


【疏】次論道定二無作有行有止道定二戒義判為
止道定二心義判為行尋無作從因緣息從止緣
息後生無作是止善從行緣息後生無作名為行
善又誡門是止善勸門悉屬行善又解行唯是作
止唯無作又云止行二善皆有無作。


【註】戒名制止名止善心起善業名行善文存五說
義皆顯然。
○二約三乘釋。


【疏】聲聞七眾戒皆是律儀戒體但止身口二惡菩
薩律儀備防三業復申之至佛長短闊狹為異無
作義從緣增上心發下劣不發無記心劣不發無
作如欲界修道惑有九品前六品發無作後三品
不發故云斯陀含出無作表阿那含出不善表羅
漢出無記表。


【註】七眾者出家五眾謂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
彌沙彌尼在家二眾謂優婆塞優婆夷也式叉摩
那此云學法女巳受十戒在沙彌上大論云佛在
[001-0064c]
世時有一長者婦不覺俵姙出家受具足戒其後
身大諸長者譏嫌諸比丘尼因此制二歲學戒受
六法後受具足戒六法二種一者十八歲童女受
六法二者夫家受六法謂染心相觸盜減五錢斷
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二乘伹制身口菩薩
備防三業只報人天故短遠期佛果故長詮十界
故闊六凡故狹又約真中以分長短等。
○三約四
句釋。


【疏】善惡無作對心為論各有四句善四句者一是
戒非無作息惡之心能止故名戒也二是無作非
戒謂造井橋梁隨事隨用無作等不能止惡非是
戒也三者是戒是無作謂善律儀等四非戒非無
作者謂餘善心也惡家四句一是戒非無作謂息
善之心二是無作非戒謂殺盜等事隨用無作也
三是戒是無作謂惡律儀等四非戒非無作謂餘
惡心也。


【註】造井等雖有隨用無作之善不能止於三業之
惡故云非戒惡四句隨便而來也。
○二惡戒。


【疏】惡戒二種一十六惡律儀二外道邪戒惡律儀
如大經外道惡戒九十五種各有戒法或苦行為
戒持牛馬等事火服風常翹一脚赴火投岩等以
此為戒即是邪戒運心長短皆是惡戒也。


【註】他抄記中皆以此科從惡四句開出四句非也
疏前文云今先明善戒不起而巳即對此中方次
[001-0065a]
明惡戒也十六惡者大經二十九云一為利餧養
羔羊肥巳轉賣二為利養巳屠殺三四謂猪豚五
六牛犢七八養雞三五七如初句轉賣四六八如次句屠殺九釣魚十
獵師十一劫奪十二魁膾十三網捕十四兩舌十
五獄卒十六呪龍能為眾生永斷如是十六種惡
是名修戒經文外道邪戒事火投岩等者此如殃掘
經佛告文殊汝欲聞世間建立外道因否當為汝
說往過去世拘孫陀佛時有比丘名佛慧有一善
人施無價衣比丘受巳示諸獵師師見巳生劫盜
心即於其夜將是比丘至深山中壞身裸形懸手
繫樹爾時有採花婆羅門至山見彼比丘懷身裸
形懸手繫樹驚嘆嗚呼沙門先著袈裟而今裸形
必知袈裟非解脫服因自懸苦行是真學道彼人
豈當捨離善法因壞正法即捨衣拔髮作裸形沙
門裸形從是而起爾時比丘自得解縛即取樹皮
赤石塗染以自障蔽結草作拂用掃蚊虫更有採
花婆羅門見巳念言是比丘捨鮮好衣著如是衣
拉如是拂彼人豈當捨離善法當知分明是解脫
道即學彼法出家婆羅門從是而起時彼比丘暮
入水浴因洗頭瘡即取水衣以覆瘡上取牧牛人
新棄弊衣以自覆身時有樵者見巳念言必知袈
裟非解脫因故弊衣被髮日夜三浴以習苦行乃
至比丘因身生瘡然火炙瘡瘡轉苦痛乃至投岩
自害時有見者作是念言是比丘先著好衣今乃
[001-0065b]
如是彼人豈當捨離善法當知投岩是解脫道投
岩事火從是而起如是九十六種皆因是比丘起
經文鈔家以華嚴投岩善財之事者非也華嚴乃五
十三善知識所教正行不可以同外道法一何錯
誤之如此應用殃掘經投岩事正是外道之本也。


△三料揀又二。
○初標列。


【疏】第三料揀更為三一須信心二無三障三人法
為緣。


△二解釋又三一須信心又二初三藏三信。


信心者依三藏門略舉三種一信因果善惡必有
所招二信觀諦得道三信有戒是觀諦入道初門。


○二方等三信。


依方等戒故宜備此三信復加三種一信自他心
識皆有佛性二信勤行勝善必能得果三信所得
果常樂我淨。


【註】信因果是慧信觀諦是定信有戒是戒此約先
慧了達諦能信定然後持戒或先戒次定次慧如
遺教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若持
因靜發則以定居初此亦隨宜爾方等可知。
○二
無三障又三初煩惱障。


【疏】次無三障者眾生障礙乃有三種煩惱常有故
不說障。


【註】頂山云若光明文句云悠悠所起屬煩惱障決
定招來報屬業障苦果屬報障彼約障三德言之
[001-0065c]
此論障戒且□往云耳今謂彼論證德此論授受
若以為障一切眾生誰能免此則應永無得戒之
者故不可為障。
○二業障。


【疏】業障乃有輕重重業障戒防因之義謂七逆十
重現身有此是則為障前身非復可知隔生事遠
七逆一云懺滅非障二云犯一悔與不悔悉皆是
障十重一云前四性罪事同七逆悔與不悔悉障
後六悔者非障不悔則障二云前四須悔見相非
障後六不悔亦不障三云十重不悔悉障悔巳悉
非障。


【註】文無去取意以後釋為正由符經故應以三種
懺會入此中義乃有歸。
△三報障又二。
○初揀去
二趣。


【疏】報障者地獄餓鬼二道重苦自隔從多例判不
說為因。


【註】此從重苦難地以揀若方等陀羅尼經婆藪仙
領地獄眾至方等會聞法故知其中亦自有機如
乘戒四句此但少耳故云從多。
△二通四趣又二。


○初通取。


【疏】非人畜生但能解語皆得受戒非人是鬼神修
羅龍是畜生人中男女黃門二根天從六欲天上
至十八梵皆說為因四空處既能聽法亦應得戒
但業報虗妙故略不說非想倒執脫若迴心慕善
亦能得戒經說三塗長壽天邊地為難地據不能
[001-0066a]
修道義耳薩婆多記云龍等受八齋止是得善不
得名齋今依文準理五戒既是菩薩戒根本又不
表定佛法五戒菩薩戒許四道皆得。


【註】二根者具足應五謂生劇妬變半委如大論八
齋者五加坐高廣床著花慢衣歌舞等也。
○二別
揀。


【疏】從八戒巳上至具足戒既是出家表定威儀唯
人中三天下能感餘道悉非因也大論龍即得八
齋戒。


【註】人除北洲佛不生彼頂山云或問龍受不過中
食如何持之答今反問云華嚴八大龍王法華列
龍王眾既預同聞此等持齋戒否故知多論且以
小節撿之。
△三人法緣二。
○初標列。


【疏】次人法緣初人緣三種得菩薩戒一諸佛二聖
人三凡師。


△二釋又三初諸佛又三。
○初真佛。


諸佛有兩一真佛如妙海王子從盧舍那受菩薩
戒。


○二像佛。


二像佛金銅泥木等千里內無師許求得好相自
誓受也舍利髮爪鉢杖牙齒皆起重敬盡可為緣
而舍利真偽難知或是小聖敬重如佛便可憑對。


○三法佛。


次大乘經卷也三釋一云不許二云與佛像差次
[001-0066b]
為授千里無師許對佛像千里無像許對經卷三
云莫問有佛無佛對大乘經卷即得為緣大乘經
典所在如佛塔無異也。


【註】舍利此云堅固堅牢等生身有全碎法身有偏
圓具如妙疏第八髮爪牙等涅槃茶毗經云如來
四牙一在忉利天二為羅剎盜三在羯陵迦國四
在海龍王宮此並能仁真身舍利頂山云然佛牙
多偽或他牙代作或骨或角或堅木等或海中圓
石冀明眼別之儻深敬為心荊根納戒羊骨放光
難其人也大乘經卷如法華云此經所在即是如
來全身舍利可為勝緣。
△二聖人又二。
○初標列。


【疏】二聖人亦二一真聖二像聖。


△二釋又二。
○初真聖。


真者謂十地等大士對此為緣故宜發戒。


○二像聖。


像聖者謂金銅等作菩薩像此經亦云於佛菩薩
前自誓受戒恐單菩薩像則成遊漫如凡夫發心
是菩薩作此人像不能發戒言佛菩薩者是佛邊
有菩薩地持但言佛像不道菩薩也。


【註】疏雖通說的以戒經佛邊有菩薩像為正也。

三凡師又二。
○初人數。


【疏】凡師者有內凡外凡並以真人為緣不許形像
經中稱為智者人數多少地持瓔珞並止一師梵
網受法亦止一師下制戒中道和尚闍梨故成七
[001-0066c]
逆亦不見請和尚法有言和尚者請諸佛為和尚
文又云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似非指佛雖
有現前智者猶應共在佛像前若經卷前助為發
起爾時智者在佛像前若有智者無經像不應得
戒具十八物中制佛像經典恒應相隨故也。


【註】並以真人揀非像人也故稱智者然此正明授
戒應請凡師今疏引地持瓔珞及梵網本並止一
師此戒何云應教請二師熙鈔云法緣中且依大
本但止一師故知依此戒亦應請二師頂山記云
予尋祖意只許一師或通二師一云授戒師二師
則云和尚闍梨也鈔記之說義無所歸一二之論
不能定判並由不見經疏之意今為明之疏據瓔
珞地持及梵網本止云一師如引妙海王子從舍
那受戒釋迦從舍那所受誦次轉與逸多菩薩如
是二十餘菩薩次第相付至於什師傳來亦一師
授如讖授進進授朗亦各一師如何通二乃見熙
齊鈔記昏昧若此然則戒經教請二師者今為點
出夫言師者有教授師有和尚闍梨此謂三師也
欲求受戒之人先當請二師和尚闍梨平時之間
預為詔導不得作七逆惡罪常從師法為受戒緣
殆乎正欲求受戒法即應就教授師以得戒也如
普賢觀經請五師云釋迦牟尼為我和尚文殊師
利為我闍梨當來彌勒願授我法即教授也此雖
高位以請聖師用例凡位請凡師者亦應如此故
[001-0067a]
須先從二師無七逆惡然後從教授師以求戒法
今言一師者正從受戒巳知此人無七逆罪堪與
受戒何須一師正從得戒唯只一師也經言二師
乃從依止不作七逆為授戒緣也經疏非不分別
人師自昧先示經意次示疏文經中云菩薩與他
人作教誡法師者此明教授師也應教請二師者
和尚闍梨師也二師應問不得作七逆罪等後結
之云而教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經律
不得此法中意乃至為利養故與人授戒者此責
教授師不應妄與人受戒故知二師之言非干授
戒師明矣今所授戒既為無七逆人受乃一師也
次疏文中亦巳明示先斷之云止是一師正恐人
疑下制戒中何云二師故釋之云下制戒中道和
尚闍梨而言二師者為成七逆故也此乃釋伏疑
言語緊略文意多含符合經文作鈔記者不見其
意如何解釋信知秉筆亦難矣哉熙通二師全昧
斯旨齊雖能知二一之名不解二一用與釋義不
決何以通文以今所釋格彼鈔記顯然不及矣。

二德業。


【疏】次論德業梵網經中言為師必是出家菩薩具
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臘三解律藏四通禪思五慧
藏窮玄什師所傳融師筆受流傳至今此其正說
次地持云必須戒德嚴明善解三藏堪能發彼敬
心方可從受不爾得罪也。
[001-0067b]


【註】五種乃三學之備什傳融受實堪師法。
△二法
緣又三初正揀法緣二追釋總目三別釋說戒初
又二。
○初標揀。


【疏】次論法緣道俗共用方法不同略出六種一梵
網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
制旨本優婆塞戒經偏受在家普賢觀受戒法多
似高位人自誓受法今不具列。


【註】揀彼二經非今受法高位且指觀行巳上對凡
稱高故不應指為住上。
△二正釋又六即六本法
初梵網本又二。
○初示傳授所出。


【疏】梵網受法是盧舍那佛為妙海王子受戒法釋
迦從舍那所受誦次轉與逸多菩薩如是二十餘
菩薩次第相付什師傳來出律藏品。


【註】乃什傳誦無文可考。
○二方法又二。
○初先法
又三。
○初三歸。


【疏】先受三歸云我某甲從今身至佛身於其中間
歸依常住佛歸依常住法歸依常住僧三說次三結
三說


○二懺教。


次悔十不善業更起三拜次讚歎受約勅諦聽三說直說
十重相問能持否次第答能


○三結願。


然後結撮讚歎發願餘所未解問戒師便散


【註】應以復順本性而釋歸依一體大乘而釋三寶
[001-0067c]
十善之法亦乃稱性而行方曰諸行無作。
○二後
法。


【疏】後文言欲受戒者應香火請一師至佛前受師
應問能忍十事否割肉飼鷹投身餓虎等性地巳上方能
此制亦云千里內無師許佛像前自誓受三歸懺悔

說十重如前無異出口為別耳。


【註】略舉二事註云性地者乃圓信之人也出口別
者既無正經乃譯者口授故有先後兩說之異大
體亦同故錄之以示後人耳。
△二地持本又二。

初所出。


【疏】二地持經相傳是彌勒說原本是燈明佛說蓮
華藏菩薩受持次第三十餘菩薩傳化後有伊波
勒菩薩應迹託化傳來此土然地持是曇無讖所
譯疑讖即是伊波勒第四戒品出受戒法。


○二方法又四初請師。


若菩薩發無上菩提願巳於同法菩薩巳發願者
有智有力善義能誦能持於此人所先禮足巳作
是言我某甲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大德於我不憚
勞苦哀憫聽許三說次起禮十方諸佛更請師云唯
願大德授我某甲菩薩戒三說


○二授法。


次生念不久當得無盡無量大功德聚師應問言
汝是菩薩否巳發菩提願未問竟應言法弟聽汝
欲於我受一切菩薩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
[001-0068a]
有情戒此戒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
過去一切菩薩巳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
切菩薩今學汝能受否答能三說


○三師白。


師應起自禮佛竟作是言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
薩前三說受菩薩戒我為作證一切十方無量諸
佛第一無上大師於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現前見
學者證知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菩
薩戒三說


○四結讚。


然後結撮讚歎便散席依經本受法如此。


△三高昌本又三。
○初所出。


三高昌本者或題暢法師本原宗出地持而作法
少廣。


△二方法又七。
○初諸師。


先請師云族姓大德我某甲今從大德乞受菩薩
戒唯願大德忍許聽受憐憫故三說


○二乞戒。


次求受云族姓大德今正是時願時與我受菩薩
三說


○三問遮。


次問遮法九十問


○四乞戒。


師應起為白諸佛唱言一切諸佛及大地諸菩薩
[001-0068b]
僧聽此某甲菩薩欲從諸佛菩薩僧乞受菩薩戒
此某甲巳是真實菩薩巳發菩提願能生深信巳
能捨一切所有不惜身命唯願諸佛菩薩僧憐憫
故施與某甲菩薩戒三說


○五授戒。


次問受戒者言汝某甲聽一切諸佛菩薩僧受菩
薩戒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是過去未來現
在一切菩薩所住戒如過去菩薩巳學未來菩薩
當學現在菩薩今學汝知是學汝能持否答能三說


○六白竟。


次白竟言此某甲菩薩於一切佛菩薩前從我某
甲菩薩邊巳第二第三說受菩薩戒竟我某甲菩
薩為作證人此受戒菩薩名某甲復白十方無量
諸佛第一勝師及柔和者一切眾生軟覺者此某
甲菩薩於某甲菩薩前巳三說受一切菩薩律儀
戒竟三說


○七說相。


次說十重相竟結撮讚歎便散


○三結驗。


自齊宋巳來多用此法所以題作高昌本者尋地
持是曇無讖於河西所譯有沙門道進求讖受菩
薩戒讖不許且令悔過七日七夜竟詣讖求受讖
大怒不答進自念正是我障業未消耳復更竭誠
禮懺首尾三年進夢見釋迦文佛授巳戒法明日
[001-0068c]
詣讖欲說所夢未至數十步讖驚起唱善哉巳感
戒矣我當為汝作證次第於佛像前更說戒相時
有道朗法師是河西高足當進感戒之時朗亦通
夢乃自卑戒臘求為法弟於是從進受者千有餘
人河西王沮渠蒙遜子景環後移據高昌既奉進
為師進亦隨往值高昌荒餓進生割巳身以救飢
者因此捨命進弟子僧遵姓趙高昌人傳師戒法
復有比丘曇景亦傳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
又元嘉末有玄暢法師從魏國度在荊囑之門宣
授菩薩戒法大略相似不無小異故別有暢法師
本此出曇無讖而小廣地持恐讖誓願發起人情
有此重複也。


【註】此皆易見荊囑之門有改囑應作蜀門應作間
即荊蜀之間也改之乃善。
○四瓔珞經本有五。


【疏】四瓔珞經受菩薩戒法前禮三世三寶三說次受
四不壞信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戒三說次懺
悔十惡五逆等三說次說十重戒犯者失四十二賢
聖法問能持者答能然後結撮三歸重騰前十重戒
讚歎發願。


○五勸信。


言受戒者超度四魔越三界苦生生不失常隨行
人乃至成佛若不受戒不名有識畜生無異常離
三寶海非菩薩是邪見外道不近人情勸化人受
戒功德勝造八萬四千寶塔有戒犯者勝無戒不
[001-0069a]
犯若真佛菩薩前受者名上品戒若佛滅後千里
內無法師從佛菩薩像前自誓受者名下品戒。


【註】文出本業瓔珞經下卷甚備學者檢之。
○五新
撰本有十八科。】


註菩薩戒經卷上之二
梵網經菩薩心地品戒疏卷上之三


【【疏】五新撰本者是近代諸師所集凡十八科第一
師初入道場禮佛在佛邊就座坐第二弟子入道
場禮佛胡跪第三師請三寶第四令起心念三寶
如在目前第五懺悔十不善業第六請諸聖作師
第七請現前師第八師讚歎弟子能發勝心第九
正乞是戒第十教發菩提心第十一問遮法有十五問
第十二想念得戒第十三發戒時立誓第十四受
菩薩三歸以此三歸發戒第十五師起唱羯磨亦以羯磨發戒
十六結竟第十七師還坐勸學第十八說十重相
結撮讚歎作禮便去。
○六制旨受戒法備有在家
出家方法文廣不列也。


【註】此等易見伹列科而巳。
△二追釋總目又二。

初經總目。
[001-0069b]


【疏】此經題名梵網上卷文言佛觀大梵天王因陀
羅網千重文綵不相障礙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
目一一世界各各不同諸佛教門亦復如是莊嚴
梵身無所障礙從譬立名總喻一部所詮參善不
同如梵王網也。


【註】因陀羅者應云網羅幢因以帝釋之網在殿梵
王之網在幢上卷云幢因非因陀羅網也寫者之
誤此由梵王既到佛所佛因觀見網目分明不相
障礙故可為喻諸佛世界各各不同互融互攝即
之立名也又梵者淨也以此淨網向生死海摭人
天魚可濟彼岸因之立名意在此也辯諸梵天非
今文意。
○二品總目。


【疏】品名菩薩心地者亦是譬名品內所明大士要
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總萬事能生勝果為大士所
依義言如地也。


【註】心字通法喻前文直以心意識三而言心者從
法釋也今文如人身之有心者取總義以為喻也
地字從喻取能生所作義也亦可從法約實相理
地也文中無之義亦可通或加法門者藏目既無
疏乃不立鈔云心喻能總地喻能生究而言之性
戒能總眾行意地能生勝果。
△三別釋說戒又二
初能說人又二。
○初通釋二名。


【疏】盧舍那者瑤梁經翻為淨滿以諸患都盡故稱
為淨眾德悉圓名為滿也釋迦牟尼者瑞應經譯
[001-0069c]
為能儒亦云能仁又能忍亦直林牟尼者身口意
或云度沃焦此是異說華嚴名號品或名盧舍或
名釋迦今明不一不異機緣宜聞耳。


【註】二名翻譯疏巳分明舍那之名從報身立釋迦
之名從應身立牟尼身口意者本行經翻為寂默
蓋言三業皆寂默也度沃焦者眾生流轉猶如焦
石五欲沃之而無厭足唯佛能度故云度沃焦也
妙記第九准舊婆沙以釋也新譯華嚴毗盧遮那
與舍那不揀記云近代翻譯法報不分三二莫辯。


○二別定教主。


【疏】釋迦在第四禪摩醯首羅宮說此心地品尋文
始末有千釋迦與百千億釋迦各接有緣皆至舍
那所受菩薩戒藏然後各坐道場示成正覺覆述
說法。


【註】華嚴教主舊來諸師說義不定或云報身或云
應身予甞據此以斷華嚴乃生身尊特而為教主
今略示之以三義辯一約身論本二約土定身三
約機辯應一者夫言本者乃有二意一垂迹之本
二現相之本垂迹本者釋迦迹身從舍那本之所
垂下即指舍那為本雖千釋迦與千百億釋迦有
兩重本迹今從極說但指臺上舍那為本故云盧
舍那本身也現相本者却指釋迦而為其本蓋以
舍那臺上之身居實報土何由可見並因釋迦樹
下成道放光現瑞見實報境界得覩斯佛如上卷
[001-0070a]
云釋迦身放慧光照此天宮至蓮華藏世界其中一
切世界悉皆相視乃至釋迦即擎接此世界大眾
至蓮華臺藏世界見舍那佛等以此考知從本垂
迹却是舍那從下見高却由釋迦故指釋迦為現
相本故經中云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則
樹下釋迦亦得為本源者乃現相之本也。
二約
土定身者今五時施化在娑婆土中西天竺國淨
飯王宮所生之身悉達太子出家成道首談大法
經中顯云釋迦初成道在菩提樹下初結菩薩波
羅提木叉華嚴經初亦云在娑婆國中成道之初
即說此經在菩提樹下即指此身為說經之主一
世界既爾千百億世界亦然故指千億釋迦樹下
生身為華嚴教主明矣臺上舍那乃實報土中說
法教主今辨同居娑婆世界五時施化說華嚴身
安得指實報土身為娑婆教主耶況此戒疏明示
之云尋文始末有千釋迦各接有緣皆至舍那所
受菩薩戒藏然後各坐道場示成正覺覆述說法
凡有十處此一段文乃示華嚴教主之明文也既
云覆述說法凡有十處即華嚴經中七處八會疏
文乃以梵網與華嚴和會梵網華嚴同一教主此
乃千百億中之一身在此一娑婆說華嚴也即指
此身為此教主淨覺一宗不曉此意敻指臺上之
身實報教主而為此土說經之主者若為議論。


三約機辯應當如來成道之初大機普集在會之
[001-0070b]
者皆別圓人機既純大應合尊特即指樹下文六
之身大機所覩業識當情佛從中道感應而現故
此生身即是尊特而為教主經中雖說十蓮華藏
微塵相海乃是此土釋迦放光現瑞手擎此會大
眾至臺上舍那之所傳誦戒法來此樹下為眾覆
述說此相海廣大法門耳不可認所說之相為能
說教主既曰覆述說法則傳來有自具教眼者應
善分別或謂妙句既云梵網別為一緣安得以此
為華嚴教主者此有二據一者以疏文據疏云華
嚴文來未盡前後席或不同並由聖迹難思隨機
異說疏中以梵網華嚴二經會同文非不顯二者
以記文據據妙記云為緣雖別道理恒同故知二
經不可敻異梵網教主既是樹下初成之身華嚴
教主安得不然耶約此三義以定教主是生身即
尊特此理甚明豈可以藏塵生身入滅有多少舍
利而為難耶此唯四明建義妙合佛祖之心他所
不及頂山乃云四明據樹下淨覺據臺上皆得片
意又以四意定教主全同兒戲義無所歸如何點
𦚾乃云予點壽量名無不究義無不盡只此所論
教主可驗所點壽量心無精當却謂四明據樹下
只得片意汝之四科全意安在請好學者試讀彼
記當發一笑前文又云此經通三教主所說以驗
此師一何淺謬並由識暗其言多失。
△二所說法
又二。
○初通論一部。
[001-0070c]


【疏】凡有十處一在妙光堂說十世界海二在帝釋
宮說十住三在夜摩宮說十行四在兜率陀天說
十迴向五在化樂天說十禪定六在他化天說十
地七在初禪說十金剛八在二禪說十忍九在三
禪說十願十在四禪說心地品第十會總更說前
三十心十地皆約無相義為解後又云釋迦從初
蓮華藏世界入天宮下閻浮提成道號釋迦始於
道場說法乃至十處復從天宮下至菩提樹下為
此眾生說盧舍那初發心所誦戒即是十重四十
八輕華嚴所說文來未盡止有七處八會多道不
起本座不道在化樂天說法而此經多道座起復
至餘處在化樂天說十禪定又諸地多不相應前
後座席或復同異良由聖迹難思隨機異說耳。


【註】此等時會以經校之伹撮略而敘故心地品乃
第十會說又云復從天宮下至菩提樹下說此十
重四十八輕則應此戒涉兩處說熙鈔揀云問處
既有異似分兩品答品唯從一前後有殊此與華
嚴有不同處文自和會。
△二別揀此戒又五。
○初
揀教。


【疏】於三教中即是頓教明佛性常住一乘妙旨。


【註】三教者顯露三教也今判屬頓非秘密教也既
云佛性一乘即頓部中圓以行位既通亦可兼別
有趣在圓也。
○二揀人。


【疏】所被之人唯為大士不為二乘華嚴云二乘在
[001-0071a]
座不知不覺以大士階位非二乘所行制戒輕重
非小乘所學。


【註】此既華嚴部中結經二乘如聾如啞矣。
○三揀
制。


【疏】大小乘制法不同菩薩一時頓制五十八事聲
聞待犯隨犯隨結理論關機宜事論凡有三義一
大士深信頓聞不逆聲聞淺信頓聞則不受二者
大士不恒待左右無有隨事隨白故一時頓制聲
聞恒得隨侍可有小欲白佛故待犯方制三者梵
網所制起盧舍那為妙海王子授菩薩戒爾時諸
大士法須說此五十八種故一時頓制也。


【註】十重兼眾輕成五十八事相一約信二約隨三
約受。
○四揀部。


【疏】梵網大本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唯第十菩
薩心地品什師誦出上下兩卷上序菩薩階位下
明菩薩戒法。


【註】此云百一十二卷藏中有本序云弘始三年召
羅什在長安草堂寺及義學三千餘僧手執梵文
口翻解釋五十餘部唯梵網經一百二十卷六十
一品其中菩薩心地品第十專明菩薩行也何故
卷數不同恐寫十二上下字悞經既不來藏無所
考。
○五揀名。


【疏】從大本出序及流通皆闕即別部外稱菩薩戒
經。
[001-0071b]


【註】既云皆闕何故分科自有三段闕者語其大部
之三分此既一品別行於世義求三分品內自足
既云即別部外稱菩薩戒經故今疏註依此定題
立名甚正巳如前辯前來並是大師疏文釋註之
前預有玄旨故對熙鈔齊記有所長者兼而錄之
此後入經故對他宗疏鈔有所備者兼而補之以
全其美讀者知之。
△二釋文又二。
○初列科示意。


【疏】就文為三初偈長行訖清淨者為序次十重訖
現在菩薩今誦為正說餘盡卷為勸說流通也就
序中初偈明舍那發起長行明釋迦勸發偈中大
意四戒三勸四戒者一舍那戒二釋迦戒三菩薩
戒四眾生戒舍那為本傳授釋迦為迹釋迦得此
復授諸菩薩諸菩薩得此戒復傳授凡夫眾生也
三勸者一勸受二勸持三勸誦此四品戒得之有
由根本冥傳自下授作佛記所以勸凡夫受既受
須持既持須誦欲使相傳不斷也十一行半偈分
為三段初三行三句明舍那說戒傳授釋迦二從
是時千百億下三行三句明釋迦迹佛傳授諸菩
薩諸菩薩傳授眾生三從諦聽我正誦下盡偈明
勸信受持一言三序是三佛各說二言初序是舍
那自說餘二是此土釋迦說今言三序悉是此土
釋迦說雜有經家之辭。


【註】四戒三勸乃談其意至於分科各自有目然疏
於三勸開科前後有所不同至下略辨。
△初更為
[001-0071c]
三前兩行半明本迹次一行一句明人法就初又
三初半行明舍那本身二一行半明釋迦迹佛三
半行總結本迹。
○今初半行明舍那本身。】


「 我今盧舍那
 方坐蓮華臺」



【【疏】上句明舍那本身下句明舍那本土此即依正
兩報佛身四種一謂法身二謂真應三謂法報應
毗盧徧耀正法為身舍那行滿報果為身釋迦應
迹赴感為身也舍光攝論名法應化若更四身者
應身受純陀供化身受大眾供我今者八自在我
也舍那者無明塵垢永盡智慧功德圓備如淨滿
月以名表德也方坐蓮華下句明依報方者正也
安住正法故云坐也何故坐蓮華臺世界形相似
蓮華故云蓮華藏華嚴云華在下擎蓮華二義處
穢不污譬舍那居穢不染也藏者包含十方法界
悉在中也臺者中也表因能起果故譬臺也又以
本佛坐於華臺又表戒是眾德之本也。


【註】佛身四種謂法報應化釋文散出備釋名義如
常所解熙鈔云攝有梁唐此云舍光攝論未詳齊
記云舍字悞乃金字耳意謂金光與攝論皆明三
身讀者更詳應受純陀者大經佛將涅槃人天奔
集各持香雲并諸異供奉献如來皆默不受最
後拘尸那竭有一工巧名曰純陀奉施飲食垂許
受之故曰應身受純陀供化身受人天供者為滿
人天願故復現化身各在其前受諸天等供養以
[001-0072a]
悉達本身為應各現在前為化斯乃取始終示迹
為應無而欻有為化八自在我者大經云一能示
一身多身數如微塵二以塵身滿大千界三以大
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國五諸根互用
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經無量劫八身
如虗空存沒隨宜不窮經文安住正法以釋坐者妙
經云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究竟永寂滅安
住無漏法譬舍那居穢不染者熙鈔云此文顯用
迹佛應用為釋四明師云梵網方坐蓮臺華嚴藏
塵文等皆是現起尊特若爾本迹一向敻異熙謂
四明不合以此為現起尊特者殊不曉四明自指
臺上所現之身是實報本身却以蓮華處穢義為
迹佛何淺陋之甚乎又自問云蓮藏世界即實報
土云何居穢答肇自一化豈離娑婆稱本佛居須
表報土當知即竪而橫實稱華臺即橫而竪寂場
宛然他意乃以即娑婆而顯實報以為答釋殊不
知疏文通釋蓮華有此二義便認作華臺有處穢
義何不詳之甚乎且今四明之意是現起義耶示
現義耶若依他答應臺上身是示現耶不善消文
枉費疎理。
△周匝千釋迦望百億國釋迦千為本
百億為迹故兩重本迹此又為三一明迹中之本
二明迹中之迹三明本之與迹皆成佛道。
○今初
明迹中之本。】


「 周匝千華上
 復現千釋迦」


[001-0072b]


【【疏】千華者人中華有十餘葉天華百葉佛菩薩華
千葉一葉有一佛世界故有千佛淨土表十地十
波羅蜜圓因起應果之本地現千釋迦一葉一淨
土即一佛世界起圓應身又一世界中一佛國土
此猶略說華嚴微塵世界也十方方各一百也。

二明迹中之迹。】


「 一華百億國
 一國一釋迦」



【【疏】一葉一世界有百億國土娑婆百億國是一葉
之上耳。


【註】此明二重本迹初以舍那為本現千釋迦為迹
次以千釋迦為本乃迹中之本以千百億為迹即
迹中之迹乃示本迹重重顯現無盡據經第十三
重世界名曰娑婆此云堪忍即今所化境域眾生
能忍受三毒眾苦等以得其名故別指一葉藏疏
云諸聖教中總有五說一約諸部小乘於此大千
百億閻浮中唯此閻浮釋迦是實報成佛餘洲皆
是化往本不論舍那佛二若依入大乘論等說摩
醯首羅天上有一實報成佛以一大千世界為所
統境化作百億釋迦一時成佛三若依此經蓮華
臺藏世界坐華臺上實身成佛名盧舍那其千葉
上釋迦即是千摩醯首羅天上各有一釋迦此千
釋迦一一各化作百億釋迦故有千百億釋迦於
千百億國中菩提樹下一時成佛准此言之即一
實身成佛時以千三千大千世界為化境合有千
[001-0072c]
箇百億其千釋迦是實報千百億釋迦是化身四
依攝論等受用身有二種一自受用是實身成佛
稱法界成身土相稱依正無礙唯佛獨住更無菩
薩二隨他受用身為地上菩薩於淨土中現身說
法為地前機現化身佛所主化境又廣於前五依
華嚴無成無不成故舍那於一切處皆實身成佛
又以盧舍那即是釋迦不分報化二身之別但說
十身以顯無盡彼疏然他宗疏據引經論釋義甚詳
存錄備知伹無教旨收會遂多散漫仍以實有之
身為實報身蓋無吾家身土依正判攝無歸若以
今疏本迹比之足見優降荊溪云縱令十方互為
主伴亦復不離一塵一塵秖在此臺此葉當知祇
是迹中依正故知今家得旨之談雖無窮無盡亦
不離當念荊溪云一一塵身一切身一塵剎一切
剎熙鈔引永嘉云一月普含一切水一切水月一
月攝不學天台難明此旨。
○三明本迹俱成佛道。】


「 各坐菩提樹
 一時成佛道」



【○三半行總結本迹。】


「 如是千百億
 盧舍那本身」



【【疏】是千百億初句結迹身舍那下句結本身明千
百億皆以舍那為本。


【註】藏疏以舍那本身一句科在次科以如是千百
億句節在上科為類結云如是乃有千箇百億以
天台疏科此二句為結本迹方見經意不閑若如
[001-0073a]
他釋前來巳云百億國了何用結數仍使本身一
句在次科中殊無所以故彼釋經不及天台也。

千百億下第二明人法初明人次明法。
○初明人。】


「 千百億釋迦
 各接微塵眾
 俱來至我所」



【【疏】人中有三句一明能接之人是千百億釋迦二
明所接之人取有緣之義也微塵者聽眾多也第
三明能接所接人俱至舍那佛所。


【註】熙鈔云取有緣者若非種緣焉聞妙戒故華嚴
著樂諸天不預法會以乘緩故如乘戒四句頂山
記云所云接者他云未必手擎但以神力攝持爾
若據上卷釋迦擎接維摩云手擎大千法華以神
通接眾皆通諸義也。
○第二明法。】


「 聽我誦佛戒
 甘露門則開」



【【疏】上句明說戒次句正歎戒初誡菩薩聽也誦佛
戒者問何故誦不道說耶答此是三世十方諸佛
之法非始自作故秖得稱誦不得道說甘露門者
歎戒譬服甘露令人長壽不死要因此戒得至涅
槃常樂我淨教能通理譬之如門又戒能濟拔免
離生死譬如甘露服得命長大經云有山從四方
來唯當持戒布施也。


【註】提謂以戒是佩長生之符不死之印彼雖五戒
天台以四教釋之圓教長生之符不死之印即常
樂我淨涅槃四德今文乃以甘露為長壽不死之
法也所謂開者備應有四光明疏釋開甘露門云
[001-0073b]
對十住位初開聖道遮二邊故故言開也又有示
器入城處室以對行向地等今以戒是入道初門
故言開也大經云四山臨逼欲濟拔之當修施戒
即生老病死鈔引大士詩云早求無上道應免四
方山。
△第二釋迦迹佛傳授菩薩菩薩授眾生也
又為三一明經家敘釋迦傳教之緣由二明釋迦
說戒傳授諸菩薩三勸菩薩傳授諸眾生。
○今初
經家述釋迦傳授之由。】


「 是時千百億
 還至本道場
 各坐菩提樹
 誦我本師戒」



【【疏】三句明千百億佛各還本處然法身無在今初
明迹傳本戒則本為迹師以迹誦本故也。
△傳授
諸菩薩此文為三一明戒體二明戒用三勸菩薩
受持。
○今初十重四十八。


【疏】則十重等為戒體也。
○二歎戒用。】


「 戒如明日月
 亦如瓔珞珠」



【【疏】持此戒能除罪霧譬之如日使得清涼喻之若
月富有善法如瓔珞珠又日能長萬物戒亦如是
能生萬善又如瓔珞能差貧窮戒亦如是能差眾
生貧長善法財又如日月麗天無不瞻仰持戒在
體無不歸崇瓔珞在身莊第一持戒離醜如端正
也。


【註】藏師疏云初是慧嚴次是福嚴又律儀戒以能
破諸黑惡故如日也攝眾生戒以大悲清涼為相
[001-0073c]
故如月也攝善法戒以能攝修具勝善法而自佩
故如瓔珞也。
○三勸菩薩受持。】


「 微塵菩薩眾
 由是成正覺
 是盧舍那誦
 我亦如是誦
 汝新學菩薩
 頂戴受持戒」



【【疏】如人渡海必假舟航若度生死要因持戒大經
云如憑船筏又喻浮囊又為二盧舍那下能授之
人新學下所受之人。
○三勸菩薩傳授眾生。】


「 受持是戒巳
 轉授諸眾生」



【【疏】三十心菩薩傳授外凡發大乘心也。


【註】疏中云三勸發傳授眾生發字悞應如前分科
勸菩薩也熙鈔不詳謂如勸發。
△三勸信受持又
為三一出所誦之法二勸人信受三結勸。
○初出
所誦法。】


「 諦聽我正誦
 佛法中戒藏
 波羅提木叉」



【【疏】此戒簡異外道鷄狗等戒淨戒為因木叉為果。


【註】藏疏云波羅提此云別也略毗木叉此云解脫
謂持此戒行於諸犯境皆別別脫離故也熙鈔云
攝一切戒故曰藏亦是常住佛性等藏。
△二勸人
受持又為二初勸信二勸受。
○今初。】


「 大眾心諦信
 汝是當成佛
 我是巳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巳具足」



【【疏】所以爾者信是入道初門大論云信為能入我
持此戒得成正覺汝亦應爾。
○二勸受。】


「 一切有心者
 皆應攝佛戒
 眾生受佛戒
[001-0074a]
 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巳
 真是諸佛子」



【【疏】凡有心者皆得受菩薩大乘常樂等戒明眾生
有心所有佛性要當作佛須受二戒也。
○三結勸。


【註】疏中分科前後不同前云偈中大意四戒三勸
三勸者一勸信二勸受三勸誦即從諦聽下三勸
文也今正釋三勸再開其科云第三勸信受持文
為三一出所誦法二勸人受持三結勸至勸人受
中開科云一勸信二勸受此前後異者何也今詳
科意大師釋經此類極多如有時或作此釋等蓋
自諦聽我正誦下一節之文意可二句或直作三
勸科即如前開勸誦之文以我誦故顯一切皆誦
或作結勸科即如後開雖少不同大意無別問前
云勸受勸持復云勸信勸受何也答申信故受由
受故持互說無礙故前疏云既受須持既持須誦
欲使相傳不斷也。】


「 大眾皆恭敬
 至心聽我誦」



【【疏】上句結下句誡聽總明諸佛傳授戒法發起序
竟。
△二釋迦勸發序為二初經家辭二釋迦自說
初中三階一敘佛欲結戒二放光表瑞三大眾願
聞初又四。
○初標化主。】


「爾時釋迦牟尼佛。」


【【疏】一標化主大聖釋尊。


【註】前以釋迦生身為此經華嚴教主樹下覆述說
法以教定身乃生身即尊特如前三義此中標主
[001-0074b]
乃是釋尊豈不符合祖意。
○二標處所。】


「初坐菩提樹下。」


【【疏】在此樹下得道因名道樹又曰思惟梵音貝多
也。
○三明得道。】


「成無上正覺。」


【【疏】謂成正覺即正徧知號。
△四出所結法謂菩薩
波羅提木叉於第四自更四句。
○一標所結名。】


「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


【【註】藏疏云以是本戒非是聲聞待犯方制最初成
佛即結此戒故云也。
○二能成勝因。】


「孝順父母師僧三寶。」


【【疏】寶藏經云孝事父母天主帝釋在汝家中又能
行孝大梵尊天在汝家中又能盡孝釋迦文佛在
汝家中睒摩菩薩親眼患愈慈心童女火輪速滅
即其靈應爾雅云善事父母為孝孝即順也太史
叔明用順釋孝孝經鈎命決云孝字訓究究是了
悉始終色養也亦可訓度度是儀法溫清合儀也。


【註】孝順即能行之心父母等是所行之境心行善
法即止行二善孝是止善順是行善孝故防止其
悖逆順故承奉其顏色此如止觀持戒中釋隨定
具足兩戒乃防止二邊善順中道約即中持此兩戒
引梵網云戒名大乘名第一義光非青黃赤白戒
名為孝孝名為順孝即止善順即行善輔行釋云
應以第一義光寂照相即而為防止善順戒體孝
[001-0074c]
者畜也事親之道宜恒畜在心以在心故能順顏
色故名為順今亦如是觀不思議恒照在心善順
於理順故觀於三諦孝故止於三惑如是持戒尚
不與別教出假持戒義同豈與天子庶民行孝為
同年耶故知孝順二字不可以淺近而解既云順
故觀三諦孝故止三惑且附十重以言之理性非
惡逆順此性故持不殺戒理性非貪取順此性故
持不盜戒理性非染污順此性故持不淫戒理性
本真實順此性故持不妄戒理性非昏迷順此性
故持不酒戒乃至理性本誠信順此性故持不謗
戒十戒既爾諸戒例然菩薩之人並由順性諸行
無作故云順謂了性為行此行方妙如此解會方
善持戒止三惑順三諦從因至果用此孝順則窮
三惑源極三諦底故唯佛一人究竟持戒名曰孝
順也所孝之境有三一父母生育恩二師僧訓導
恩三三寶救護恩此三於我既其有恩可不孝順
言父母者有法門父母有世俗父母法門父母生
我法身則師僧三寶皆在其中當行孝順世俗父
母生我色身則通過現現在父母生我此身過去
父母生我前身則一切眾生皆我父母故云我世
世無不從之受生今持戒行孝順者以一發菩提
心此心普廣非但報生身父母令得解脫亦使一
切眾生皆我過去父母同入報恩海中等到菩提
之果可不偉哉孝順之言善須解會疏云睒摩菩
[001-0075a]
薩親眼患愈者睒摩經云如來過去為凡夫時侍
盲父母於山修道二十餘年採果汲水敬侍無怠
子披鹿皮衣遇王游獵毒箭中胸垂死難援父母
念子敦孝寧自殞身於是口吸其毒手拔箭鋒不
可得脫感釋梵王以神藥灌睒口中毒箭皆除還
活如故父母驚喜兩目俱開王誓不殺持五戒善
慈心童子者心論云慈童女長者欲辭其母深海
採寶母不容往因摘下母一髮至海洲上見熱鐵
輪從空中下臨於頂上即發誓云願法界苦皆集
我身以誓願力火輪遂落從茲捨命生第六天荊
溪云逆母損髮成地獄心發誓願屬佛界善。
○三
明能得勝果。】


「孝順至道之法。」


【【疏】能得勝果謂至道之法。


【註】藏疏云謂至極之道莫先此法又以此道能至
於果故云至道。
○四結名字。】


「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註】藏疏云行此孝行即是順教無違名為持戒故
云孝名為戒制御三業止滅諸惡故云亦名制止。


○二放光表瑞。】


「佛即口放無量光明。」


【【疏】瑞者信也欲說大事前須放光故稱為瑞光是
色像之勝放勝光明召有緣眾同來聽戒戒是諸
善最勝能滅惡生善口放者表釋尊今日宣說大
[001-0075b]
乘菩薩戒法。


【註】熙鈔云此中三義一表信二表色像之勝三表
口宣妙法。
△三敘大眾願聞為三一總敘大眾二
別敘四眾三時眾樂聞。
○今初。】


「是時百萬億大眾。」


【○二別敘四眾。】


「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


【【疏】一菩薩二十八梵三六欲天四十六國王十六
國者名出長阿含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
薩羅五䟦祇六末羅七支提八䟦沙九尼樓十槃
闍羅十一阿濕波十二婆蹉十三蘇羅十四乾陀
羅十五劒浮沙十六阿槃提西土諸國甚多略舉
此耳機應聞聲自然雲集也。
○三時眾樂聞。】


「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諸佛大乘戒。」


【【疏】合掌下即第三時眾樂聞也。
△二釋迦自說亦
三階一舉我自誦二釋放光因緣三勸物遵學即
准前諸佛序中三事亦成經家三意前舉譬讚歎
此釋放光即是讚歎也此三階各兩別初階兩者
一序我自誦二勸餘人。
○今初。】


「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


【【註】疏舉譬讚歎者即前譬如月月珠等歎戒體也
告誥音亦梏音告上曰桔發下曰誥今乃發下重
言半月半月者刪補鈔云即黑白二半也白定十
五黑或十四十五若一日一次則繁猒若一月一
[001-0075c]
說則賖遠懈怠故今半月一說離於懈怠不敬之
過。
○二勸餘人誦。】


「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
地諸菩薩亦誦。」


【【疏】勸餘人中凡舉五位人一發心謂共地菩薩二
十發趣謂初十心依梵網列名一捨二戒三忍四
進五定六慧七願八護九喜十頂心三十長養謂
中十心一慈二悲三喜四捨五施六好說七道八
同九定十慧四十金剛後十心一信二念三迴向
四達五圓六不退七大乘八無相九慧十不壞心
五十地謂登地巳上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方
便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
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
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註】共地者熙鈔云大乘行門初舉通地也頂山記
云有云通教初心入別圓者此違當經也既云發
心恐指別教十信良以十信通伏五住通乃共義
也或圓十信與前教斷惑共也謂同徐四住同即
共爾此之二釋熙不及齊華嚴部旨既只別圓疏
文會通同華嚴席安得以通教共地而言之耶故
此五位且附別教地位而說實別圓二教之行位
也發心菩薩且附別教十信位也亦兼五品十信
義以通教共地言之則妨前云頓教常住一乘妙
旨之文也齊以同除釋共此又不可。
△中階釋放
[001-0076a]
光因緣亦兩別一直緣二列因緣。
○今初。】


「是故戒光從口出。」


【△二列因緣於中為兩一表得果二表行因各三
句。
○今初。】


「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
非無非因果法。」


【得果三句。


【疏】得果三句者一非青黃色心二非有無三非因
果法。


【註】藏疏以故光光非青黃則以二字連讀頂山亦
然熙鈔云經有緣非無因故光者標起也意以故
光為句今從熙鈔此乃譯者各有文體如上卷云
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華上佛又云舉
身放不思議光光皆化無量佛此二處文不可
以光光連讀也藏疏云以無量數多為光光意以
光光即戒戒者非譯者文體也果中三句藏疏謂
一非色心者戒性非質礙色非緣慮心又於思種
上建立用思種為體故非青等色於思種上假立
為色故非心二非有無者謂緣起之戒決無自相
永不是有故非有然不無此不有之戒不同兔角
故非無又非所執故非有非緣起故非無三非因
果者以稱性之戒離能所生故非因果也又戒能
成彼大菩提果故非果法也藉菩提心起故非因
法也據此解釋消文甚細說義無歸以他不得教
[001-0076b]
旨所攝直云戒體甚深真性戒體對下因三句云
戒用宏廣則上三句為戒體者是何等體若所發
體屬無作假色乃是事體若云真性乃是理體還
屬所依定體失旨若得今宗前文所示性為所依
色為當體中道妙光體具理性正屬所依體超十
界表離一切相三皆雙非以非六道慮知之心形
段之色故曰非色非心又非二乘緣生之有偏真
之空故云非有非無又非菩薩有作之因佛界取
證之果故云非因果法故知真體不落凡夫之境
亦非二乘之鄉亦絕修證之地於下結偈云計我
著相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欲
長菩提苗光明照世間應當靜觀察諸法真實相
實相之光普照一切即談八不與今三雙義旨一
矣此乃中道實相而談妙光乃戒所依體皆屬真
諦下文行因三句為本源根本者即屬當體所發
戒色乃為俗諦故知從性而起修自真而立俗雖
非色心即無作假色為體雖非三乘之境不妨離
惡趣之鄉故云一切戲論惡悉由是處滅諸佛薩
婆若悉從是處出故知妙戒之極一切究竟大寂
滅海終歸於空故上三句悉皆雙非修因之始依
無作境立一切行故下三句皆為本源吾五祖引
其真俗二諦言深意遠真有旨哉他宗無此釋義
無歸。
○二行因。】


「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
[001-0076c]
根本。」


【【疏】行因三句者一諸佛本源二菩薩根本三大眾
根本或言表真俗兩諦。


【註】諸佛是巳成之本菩薩乃今成之本眾生乃當
成之本三世雖殊莫不以戒為根本也真則一法
不立俗則萬行俱修修俗諦之因證真常之果雖
因果之乍二實真俗之一如以性奪修諸行無作
也。
△後階亦兩別一標四勸二釋四勸。
○今初。】


「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善學。」


【【疏】標者一勸受二勸持三勸讀誦四勸學。


【註】文中從略以二應字貫之。
○二釋四勸。】


「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
丘尼十八梵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
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伹解法師語盡受
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


【【疏】伹釋勸受一事餘皆略也。


【註】藏疏云機差別者有二十眾變化人者如龍女
為人藏謂二十眾今文略去優婆塞優婆夷也刪
補云國者域也有限域故小邦曰邦大國曰國王
者往也人皆歸往又三陽並列一氣貫中易曰君
王得一以治天下百司之官總舉其數如云百性
非只百人官者觀察人情決斷是非也比丘翻為
乞士也尼者女也女比丘也庶眾也黃門者古之
宮門以黃塗之守門之官故曰黃門身屬於人曰
[001-0077a]
奴沒官從嫁曰婢八部者一天欲色二界也二龍
興雲致雨也三藥叉舊云夜叉此云勇徤亦名暴
惡飛行空中食啖生類四乾闥縛舊云乾闥婆此
云尋香行尋香作樂以求食故五阿脩羅此云非
天性多諂曲無天行故六迦樓羅此云金翅翅羽
嚴麗禽中勝故七緊那羅此云歌神隨佛所說能
歌詠故又天帝細樂神八摩睺羅迦此云大腹亦
腹行之類頭生一角餘分同人又曰疑神令人疑
故古名此為人非人或以人非人結上八部鬼歸
也死而歸之多懷怖畏劣弱者無神變有福者具
有神變中下品曰鬼上品曰神金剛力士執金剛
杵之神也六畜之類亦曰傍生水陸空行收之罄
盡利根解人言者取亦可受戒天龍等現身為人
求受戒故云變化雜類猶多略列如上故云乃至
巳上所引諸類皆可受戒不同小乘貶之為難但
解法師語者非以形類評乎優劣伹取解語皆得
受戒熙鈔云准釋籤云復有生得通如鬼畜等有
報得通如諸天等有修得通如諸聲聞及諸外道
等此中或是生得如鬼神修羅及龍金翅鳥王皆
能變化求受戒法亦有精靈木石變恠等能解法
師語者問畜生那能解語答牛羊之眼豈別方隅
今准乘戒四句有善機也犬不過中食鵝能隨僧
行道等如昔江南有宮亭湖神能興雲雨禍福交
至害人甚眾有僧入廟誦金剛經神現大蟒身遂
[001-0077b]
乃敬伏求受戒法云伏願和尚為弟子受菩薩戒
其僧即為授戒後捨蟒身不敢為害又如天台智
者駕錫臨海屈母龍王化宅來迎求受戒法龍眾
逸目即今湫水所載刪補云石壁引佛性論說有
二種清淨一性清淨本無惑染二相清淨對治離
障今約初義故云第一謂能受持戒故因此得顯
本性清淨鈔云由具戒故垢染清淨故名此人是
第一清淨即前第二義今謂若獨言理淨則一切
飛走何常不淨其柰未論受持妙戒現坐煩惑今
正論受持防止修染修染獲除理淨因顯性相俱
淨事理一如名第一清淨石壁云初中十戒一一
皆為防三毒三毒不有七支自無三惑不生此亦
非犯依慈悲起即犯為持不約內心是非何據若
定配三業則無殊小乘達士詳之足見臧否鈔云
嗔癡煩惱如蛇如蠍毒為名也三毒是惑七支是
業惑若不生業亦不作況依等慈即以犯律儀戒
是持攝善法戒并攝眾生戒如華嚴中和須密多
女示行婬行善財遇之得離欲際解脫門無猒足
王示行嗔行善財遇之得如幻解脫門勝熱婆羅
門示行癡行善財遇之得般若解脫門伹若所犯
從慈悲起即是持戒從三毒起即名犯戒不約此
明之即持犯是非無以為據序分竟。


△二正說段文為二先明十重次四十八輕初三
章一總標二別解三總結也。
○今初總標。】
[001-0077c]
註菩薩戒經卷上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