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694 楞嚴經如說-明-鍾惺 (master)



No. 286 楞嚴經如說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


【天竺。西域國之總名。沙門。此云勤息。勤行善法。止
息惡行。般剌密諦。此云極量。譯師名也。譯者。翻梵
字而成華字。五天世主最寶此經。祕而不傳。般剌
密諦欲傳震旦。密藏而來。竟被獲回。後以微妙細
㲲書之。破臂藏於皮中。航海而達廣州。時唐中宗
神龍元年。宰相房融在廣。請就制止寺譯出。】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烏萇。此云苑。古大國之苑囿。在北天竺。彌伽釋迦。
此云能降伏。譯語。即度語。謂裁度兩方正理。翻梵
語而成華言。】


「唐菩薩戒弟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房融筆受」


【菩薩戒者。宰官而受菩薩戒者也。弟子者。以三寶
為大師也。同者。兼也。中書門下。二俱內省。即左右
相府也。平章事者。平和章明國家之政。筆受者。譯
語或拙。則秉筆而潤色之。房相在譯場中。亦兼此
職。故與二師互顯其功。】
[001-0383b]

No. 286-A


楞嚴經敘


首楞嚴經者。諸佛之慧命。眾生之達道。教網之宏綱。
禪門之要關也。世尊成道以來。五時設化。無非為一
大事因緣。求其總攝化機。直指心體。發宣真勝義性。
簡定真實圓通。使人轉物同如來。彈指超無學者。無
尚楞嚴矣。釋其名。則一切事。究竟堅固。所謂徹法底
源。無動無壞。而如來密因。菩薩萬行。靡不資始乎此。
歸極乎此。考其所詮。則談圓理以明真性。開圓行以
示真修。其性也。體用雙彰。其修也。果因一契。原始要
終。了義之說也。良由諸修行人。背真向妄。不成無上
菩提。或愛念小乘。得少為足。或欲漏不除。畜聞成過。
故阿難以多聞邪染為緣。浚發大教。世尊首告之曰。
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又曰有三摩提。名大
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
嚴路。斯一經理行之大本歟。由是破七處攀緣。別二
種根本。因見顯心。因心顯見。雖心見互顯。而正顯在
心。如以盲人矚暗。喻見非眼。屈指飛光。驗見不動。印
[001-0383c]
觀河之非變。比垂手之無遺。辨於八還。擇於諸物。非
舒非縮。無是無非。使悟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聞見
耳。既悟妄為。尚疑混濫。故又破自然因緣。示見見之
非見。合別業同分。指見妄之所生。且以一人例多人。
一國例諸國。總顯器界根身。同一妄耳。自淺而深。自
狹而廣。雖多方顯妄。而所顯唯真。故又舉陰入處界。
廣及七大。會入如來藏性。使悟物我同根。是非一體。
妄無自性。全體即真。凡十界依正之相。皆循業發現
而巳。既悟即真。尚迷循發。故又答山河大地之難。深
窮生起之由。譬虗空不拒諸相發揮。顯真妙覺明圓
照法界。一多互應。小大相容。即體即用。非俗非真。至
於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則藏心妙性。不涉名言矣。復
引照鏡狂走。喻妄無因。結責多聞。勸修無漏。通而言
之。皆圓理也。理解雖圓。非行莫證。故又明二決定義。
初審因地發心。伏斷無明。為修行之要。次審煩惱根
本。意擇圓根。為發行之由。於是定六根優劣。令一門
深入。擊鐘驗常。綰巾示結。陳二十五聖所證法門。敕
選耳根為初心方便。而又教以攝心軌則。安立道場。
遂聞四種律儀。頂光神呪。通而言之。皆圓行也。乃至
由三增進。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雖談證位。未盡
行因。下而戒業習於七趣情想。防禪定於五陰魔邪。
無非行門之事。必期於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始名究
竟堅固之證也。然則依究竟堅固之理。立究竟堅固
之行。修究竟堅固之行。證究竟堅固之理。楞嚴教旨。
[001-0384a]
大抵如是。科經者。合理行為正宗。離正宗為五分。一
見道。二修道。三證果。四結經。五助道。謂見道而後修
道。修道而後證果。此常途之序耳。究論上根修證。如
發明藏性之後。謂不歷僧祇獲法身。請入華屋之前。
謂疑惑銷除。心悟實相之類。豈局於常哉。夫欲發真
歸元。明心見性者。於此宜盡心焉。故集諸師隹註。而
成會解。


元至正壬午廬陵沙門惟則天如述



* 興福法師惟慤
* 資中法師弘沇
* 吳興法師仁岳
* 真際法師崇節
* 擕李法師洪敏
* 泐潭禪師曉月
* 長水法師子璿
* 孤山法師智圓
* 溫陵禪師戒環

No. 286-B


楞嚴經如說原序


妙性真如。是謂大佛頂。大定堅固。斯名首楞嚴。始中
終所不得異。過現未所不能殊。顧圓通止趣一途。修
證必資萬行。所以用果為因。因曰密因。乘因得果。義
曰了義。行此乃能成佛。昧此無由結經。然舍利得祕
記涅槃。兼緣覺聲聞而畢舉。阿難請最初方便。雖內
[001-0384b]
祕外現而俱遺。葢法華功成而位巳極。追談中路所
經。楞嚴就學而志無前。豫斷化城之想。結集明眼利
根。棄小舉要。陳義不待其終。開經巳示其極。括五十
五位中。約佛子善超之數語。而圓通之法。巳見前矣。
就二十五聖內。舉目連拘絺之六尊。而圓通之人。豈
外此乎。古今名宿。分曹竪義。殫力參微。然意義幽深。
會者未易。即文辭巧妙。晦者亦多。近三懷法師。辯才
無礙。而不註一經。人問其故。曰不優文辭。安敢註經。
若不得巳。以文士之筆。代僧家之舌。庶幾相濟。旨哉
斯言。幾於無我。夫行文之妙經難解。巳如斯矣。況析
理之深心要渺。當何似焉。要其大槩。亦略可言。生死
之根本有二。緣心最粗。業識為細。豈容一往無分。菩
提之途路無多。真心獨露。見性自除。焉得兩存不廢。
旋妄而得法忍。所旋者。豈七番所破之心。舍湛而至
不搖。所舍者。正八識所邊之際。見見何時。乃如來照
生相無明之候。聞聞何法。斯菩薩入見前寂滅之門。
從破自。破他。破共。破無因。悟生滅之本無。故曰聞。曰
思。曰修。曰如幻。證圓通之不隔。第現業唯行可消。宿
愆非呪不敵。既從頂出。即是佛身。立見邪逃。豈關魔
號。言思巳斷。證悟斯存。等妙前之頓漸。境自分明。乾
慧後之淺深。人多混濫。諸天因地不真。何以寄迴心
之聖。二乘取途非錯。何以墮邪見之流。即數處之覺
迷。關全經之明晦。不揣頑冥。妄希信解。研討五年。棲
尋眾典。賀居士中男。慧性辯才。深心閎覽。昔聚白門。
[001-0384c]
演說數過。中來閩署。披剝四旬。辨因果於茲經。析異
同於諸教。較如觀果。快若拈華。自謂厥衷所蘊。非緣
余筆不宣。亦恐遺亡。勉為疏緝。幾回易稿。始得成書。
居士來楚。重事推詳。猥蒙證可。取經中如所如說之
語。爰名如說。


明天啟甲子佛弟子竟陵鍾 惺伯敬撰

No. 286-C


如說新序


佛之說法。非於法外有說也。如法說之而巳。後人之
說經。亦不宜於經外有說也。如經說之而巳。有求多
於說者。或摘經之一二字。以為脈絡之通。或割經之
前後章。以為科分之晣。其說也。病在支離。夫支離於
經中。巳非如矣。或以巳學之所得。師門之所傳。不問
經旨之果然。而必以其意妄合之。其說也。病在附會。
附會於經外。非如益甚焉。善哉周子訥公之說楞嚴。
一本於如也。夫楞嚴一經。始自徵心。極於見見觀觀。
宗門參究之指備矣。由儀律道場。歷五十五位。絕諸
七趣。證與修畢舉。因與果並彰。其所說之法。比他經
為最全。終辨入邪諸魔。功尤最盡。使後之學者。但如
[001-0385a]
經之文。說經之意。巳莫可殫究。支離附會之說。又何
容增益其間哉。舊之說楞嚴者數十家。說無全是非。
以如不如辨之。其區別何可爽。往者伯敬鍾公廣搜
而約衷之。唯擇其精。不摘其謬。但取其義。不名其人。
題之曰如說。周子深契是經。無以易是說。特梓而新
之以行世。蓋非周之說。而鍾之說也。又非鍾之說。而
諸家之說。亦非諸家之說。而佛之說。并非佛他經之
說。而楞嚴之說。說於經。如於法。如至矣。蔑以加矣。於
此如。於彼如。求異同於其間不可得。操是說也。推之
以說他經。亦猶是矣。


賜進士出身山西布政使司布政使擕李佛弟子王
庭康熈十八年菊月重陽後十日敬題No. 286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
萬行首楞嚴經如說第一卷


如來果體。其體本然。何假密因。菩薩道用。其用無
作。孰為萬行。無因無行。無修無證。無了不了。大小
名相。一切不立。此真首楞嚴。畢竟堅固者也。特以
[001-0385b]
眾生如來。隱於藏心。非密因不顯。眾生菩薩。淪於
七趣。非萬行不修。覺皇於是示之以大法。使不迷
於小道。而默得乎無外之體。喻之以佛頂。使不滯
於相見。而妙極乎無上之致。指如來密因。使明本
妙心。知三世諸佛。皆依此為初因。明修證了義。使
悟究竟法。知一切聖人。皆依此而證果。乃至具足
菩薩。清淨萬行。一切事法。無不究竟。至於實相堅
固不壞。故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
萬行。首楞嚴經。○此經始於無見頂相。放光說呪。
如來首標有三摩提。名大佛頂。是指菩提涅槃元
清淨體如來藏心言也。由此心體含吐十虗。彌綸
萬有。五目不能覩其形。四辯莫能談其狀。唯我大
覺。覩明星時。開佛知見。直覰其頂。故名此法為最
尊之頂法也。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者。顯此法所以
為大佛頂也。不變名如。隨緣為來。小乘如而不來。
凡夫來而不如。唯我大覺亦如亦來。故名如來。獨
知獨見之謂密。出生聖果之謂因。謂大覺依此頂
法為因。而興萬行也。練磨治習之謂修。忘心默契
之謂證。謂大覺依此頂法。而斷惑證真也。無不究
盡之謂了。不落言思之謂義。謂大覺為此第一義
諦。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今巳究盡無餘。故曰了義
也。良以眾生業識茫茫。全無知覺。流轉生死。無有
了期。小乘坐守化城。耽寂滅樂。自止中途。亦未能
了。即使菩薩至等覺位。前程有路。未至圓極。終是
[001-0385c]
不了。唯是大覺。障盡惑空。因窮果滿。能事巳畢。更
無餘事。一義皆了。更無餘義。方始得了。成無上覺。
諸菩薩萬行。首楞嚴者。謂從乾慧以至等覺。皆以
此頂法為因。而修六度。分斷無明。分證真理。上歷
菩薩聖位。故能步步踏佛階梯。事事得成堅固。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
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
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
嚴淨毗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
越諸塵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
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
為上首。」


【如是經教。我從佛聞。一時。猶云彼時。佛在某處。與
某等俱。云何問答。乃至信受奉行。結集通例也。比
丘曰大簡小。千二百五十人。常隨之眾。漏有三。謂
欲漏。有漏。無明漏。無此三種滲漏。曰無漏。阿羅漢。
聲聞極果。諸菩薩內祕大行。外示聲聞。故以大名
之。而具列其行。堪紹佛法。曰佛子。住法王家。護持
法輪。曰住持。超者。不為所縛。不離三界而能超。曰
善超。諸有。謂欲有。色有。無色有。總指三界受生處。
威儀。軌則也。具足威儀。能自成就。亦成就人。有戒
行意在內。轉輪。佛法能摧破惑障。運出生死之喻。
雖受遺囑。實忘彼我能所之相。說法如幻。度生同
空。故稱妙堪。毗尼。戒律也。在身曰嚴。在心曰淨。六
[001-0386a]
卷之四清淨明誨。七卷之安立道場。總攝於此。見
善超諸有。及弘範三界數句。皆以此為根本。此經
以戒為重也。舍利。此云鶖鳥。母名。弗即子也。連母
為名。智慧第一。目犍連。姓也。名拘律陀。神通第一。
拘絺羅。即長爪梵志。博學第一。富樓那。此云滿。父
名。彌多羅尼。此云慈。母名。連父母名。故云滿慈子。
說法第一。須菩提。此云空生。亦名善現。解空第一。
優波尼沙陀。此云塵性空。于六塵中。悟色性故○
法華言授記成佛。却從二乘說來。而卒歸於一乘。
故開經嘆德。先言聲聞。而後及於菩薩。楞嚴言最
初方便。揀却二乘聲聞緣覺。直斥之為錯亂修習。
列於十種邪見之末。葢楞嚴終始止談上乘。不及
其餘。故嘆德處。直從無漏大阿羅漢說起。巳是極
頂之談。舍利弗等六人。俱列圓通二十五聖之中。
開卷明揭圓通作一榜樣。】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
休夏自恣。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
得未曾有。迦陵仙音。徧十方界。恆沙菩薩。來聚道場。
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辟支。此云獨覺。亦云緣覺。其根比聲聞稍利。以能
侵斷習氣故。無學。即真窮惑盡者。初心。即研真斷
惑者。比丘當初夏時。即結制禁足。安居不令乞食。
名休夏。自恣。期滿解制之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
[001-0386b]
日也。自知有過。恣其自陳。自不知過。恣任僧舉。正
是嚴淨毗尼之義。益顯戒為重矣。將求密義。言所
以欽承者。不獨求決通疑滯。且欲求密修密證之
了義。即時下。順機說法也。迦陵。仙禽也。其音微妙。
佛音如之。徧界之音。如目犍連逞其神通。極西方
恆沙世界。聽佛音聲。猶如對面。】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
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
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
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佛敕四句。明是方行等慈。開闡無遮。念頭行徑。】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
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
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
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
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阿難巳知如來世尊。
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
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
肅恭齋法。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
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呪。攝入婬席。婬躬撫
摩。將毀戒體。」


【此誤墮之由也。阿難不隨如來。應王者之供。則不
及上座倫次。不與大眾。應諸齋主之家。則不及阿
闍黎倫次。阿闍黎。此云軌範師。能糾正弟子者。剎
[001-0386c]
利。王族。旃陀羅。婬酒屠殺之類。心中初求。至無量
功德。是阿難發心最好處。後云五濁惡世誓先入。
與心中初求一段同一念頭。但此時在緣心中。茫
無主持。後悟真心。巳具資糧。前後見地力量不能
強同。須菩提舍貧從富。為其易施。大迦葉舍富從
貧。為彼植因。二人地步儘高。阿難以佛訶其心不
均平。欲求無遮。此大願力也。竟緣此遭摩登伽之
難。以求無遮故。誤墮。以誤墮故。卒得大定。畢竟是
願力所至。而機緣亦妙○心未融化。不能事事無
礙者。可入淨而不可入穢。可入佛而不可入魔。】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
俱來隨佛。願聞法要。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
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呪。
敕文殊師利。將呪往護。惡呪消滅。提獎阿難。及摩登
伽。歸來佛所。」


【無善不具。故曰百寶。無惡不摧。故曰無畏。本佛示
默。而化佛說者。意表佛法本然。無說無示。以無相
現相。無說示說。一真湛寂。萬化冥通。提獎阿難。及
摩登伽。一見世尊慈力普度。一見眾生皆有佛性。】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
最初方便。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
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上文將毀戒體。乃登伽欲毀之。若阿難自有本領。
[001-0387a]
見佛之時。非以戒體將毀。而後頂禮悲泣。正以行
人到此。猶不能免惡境相惱。即是道方未全。故怨
艾悲悔。而求大定。阿難自恨多聞。不免誤墮。不知
多聞之病。從耳根起。下即選耳根。為最初方便。葢
以循聲流轉。而成其病。則使倒聞旋機。以復其湛。
藥病相因。自是妙手。菩提。是果海之終。妙奢摩他。
三摩禪那。是因。乃菩提路之中間。最初方便。是因
中先務。即發菩提之始。下文應以終始地位。中間
永無委曲相者。明皆常住真心。無生法忍。為因地
心也。後文單說三摩者。直以三摩為大定也。單舉
奢摩他者。例亦如是。葢奢摩他等三。在此經為定
之總名。殊勝之定也。冠以妙字。乃妙奢摩他。妙三
摩。妙禪那也。妙則舉一即三矣。】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
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阿難白佛。我見如來
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瑠璃。常自思惟。
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膿
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
佛剃落。佛言善哉。」


【見何勝相見字。便含下文指點見性之意。不然。只
當云。以何因緣。頓捨世間云云矣。見相發心。亦無
大過。佛曰善哉。尚未深求。阿難差處。不在此段。世
尊此處。不過借一問頭。徵彼心之所在而巳。】


「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
[001-0387b]
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
輪轉。」


【初發常住真心妄想二種。全經大旨。揭于此矣。阿
難慕佛妙定。而此妙定。非識心所修。必令先悟此
識非心。別尋真心。故下文由淺入深。漸次開示。自
此至三卷末。總是破妄顯真。然有畢竟破。如說鍮
石非金。破盡不用也。有不畢竟破。如說鑛中有沙。
欲其銷出真金。因顯而破也。經中於識全破其妄。
於根多顯其真。少破其妄。於陰入處界。一一破妄
顯真。於七大全顯其真。妄想有三種非真。眾生因
之。以成三重迷執。一者本非是心。而似是心。故迷
執以為是心。二者本非有體。而似有體。故迷執以
為有體。三者本非有處。而似有處。故迷執以為有
處。今不直破非心無體。先奪其所執心處。令其一
一審察。顯其了無住處。欲彼自覺其妄。必待七處
情盡。終不自悟。然後訶其非心。明其無體。】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自始至終。中間永無諸委曲相者。言由不生滅因。
取不生滅果。直證菩提。不歷外道小乘諸境也。】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
所見。誰為愛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
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
[001-0387c]
死。」


【此承見相發心。出心目二字。以為談經之柄。阿難
直云由目觀見。全是眾生知見。下文重重開示。不
過翻眾生知見為佛知見耳。】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
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
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
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唯心與目。今何所在。所謂徵心也。下更無如是徵
辭。何云七徵。若云七番破處則可耳。國王為賊所
侵。發兵討除。要當知賊所在之譬。莫輕看過。下文
七處破心所在。正窮追之。使賊無所容也。明言使
汝輪轉。心目為咎。故問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則如
來所徵之心乃賊也。非心也。妄心也。非真心也。阿
難若知妄心為賊。自然答以不知所在。而直請真
心矣。唯其受用妄心。極力護庇。見如來指之為賊。
口雖不言。心却不信。歷指七處所在。若云既有所
在。豈可遽謂之賊乎。觀後阿難云。行諸一切難行
法事。皆用此心。又云。我悟佛所說法者。現以緣心。
𠃔所瞻仰。則曲護妄心。認賊為子之本情。乃始招
出。佛歷言無有是處。而後直斥云。此非汝心。言此
心之為賊而非子。不必求其所在也。若常住真心。
則在七處可。不在七處亦可。無在無不在亦可。】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
[001-0388a]
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
根四塵。祇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心在身內。乃一切眾生尋常所執。所謂昏擾擾相。
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是也。餘
六。因佛一時破奪。逼成轉計耳。】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
堂外。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
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就眼前景。定內外境。先後見。伏下案○世尊七處。
多以見發難端。亦含見性是心非眼意。】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
故我在堂。得遠瞻見。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
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
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
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阿難啟請大定。佛先破其緣心。首次破心。問答未
竟。急示以有三摩提云云。葢以鎮定其乍復之魂。
安慰其初問之意。如窮子見父。先告以家寶。使預
知衣食有地。驚定氣平。徐徐推問。以終七破之文。
後詳大定。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與後一門深入相
應。一門深入。因也。即最初方便。一門超出。即真菩
提。妙莊嚴海。佛之極果也。由大定趨入。故謂路。】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
[001-0388b]
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
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阿難。汝亦
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
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
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
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
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頗猶可。問以決其不能也。心肝脾胃。深處也。爪生
髮長。筋轉脈搖。較淺。亦膚中生處。總屬在內。一破
心不在內也。只此一破。聞者即當驚悟絕倒。試檢
世典。有說心不在內者乎。真獅子吼也。】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
實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
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
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
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奪內執外。常情皆然。燈光之喻。躡前心在身內。必
知內身。譬燈光在室。乃能照室。今在室外。喻心在
身外。不能見內。】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
歸祇陀林。我巳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
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
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
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
[001-0388c]
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
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
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
在身外。無有是處。」


【彼食不能飽此。外心焉能知身。二破心不在外也。
汝眼見時。心分別不。亦含是心非眼意。】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
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佛
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
如我思忖。潛伏根裏。猶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兩眼。
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
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
潛根內故。」


【因不見內而能見外。思忖此心。伏在眼根。眼根不
礙心見。猶瑠璃不礙眼見也。】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
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
琉璃籠眼。實見琉璃。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
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
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裏。如琉璃合。
無有是處。」


【琉璃籠眼。眼見琉璃。眼根籠心。心不見眼。設許見
眼。眼乃成境。夫境豈復能見境乎。汝言彼根隨見。
[001-0389a]
隨即分別。義不成也。三破心不在根也。】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
臟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
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由有竅則明。故開眼見明。由有藏則暗。故合眼見
暗。見明即名見外。不必責其身心相外。見暗即名
見內。不必見心肝脾胃等。雖內外並列。乃借見外
形見內。仍歸最初在內之執。故佛唯破在內。】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
為不對眼。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
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
云何成見。」


【焦腑。三焦臟腑也。暗在眼前。前豈成內。若即暗為
內。則眼前暗室。可稱焦腑。豈理也哉。若此暗相。不
與眼對。則應此眼。不與暗合。云何眼前又見黑暗。
如是。則眼與暗。對與不對。皆不成內。】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
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
及與眼根。乃在虗空。何成在內。若在虗空。自非汝體。
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巳知。身合非覺。
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眼前之境名外。身內之境名內。前以對眼為外。不
得成內。今縱離外而成內對。是眼能返觀矣。合能
[001-0389b]
返觀身中。則開應返觀巳面。若不爾者。義不成也。
見面若成。則能見者。乃在虗空。在空則離體矣。若
復執為自體。則如來亦離汝體。而見汝面。將亦是
汝身乎。不許佛身是汝。汝之心眼。亦非是汝。汝眼
在空。空中巳知。身合非覺。若執兩皆有知。則汝一
身。應有二知。一在虗空。一在汝身。今日為兩阿難。
他日應成兩佛矣。展轉辨明。無返觀理。見暗不得
為見內也。四破心不在內也。】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
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
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由心生故。種種法生。法不自生也。由法生故。種種
心生。心不自生也。謂互倚妄現。俱無生體。心法皆
空也。阿難引之。以證心隨合隨有者。隨其攀緣何
法。即心在之處也。中間。即前根裏。阿難非謂心必
有體。正謂心無體而能合。合即心之所在。下辨有
合必有體。無體則不能合。無合則無所在。】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
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
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若有體者。如汝以手
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
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合者。如葢合函。必彼此有體。然後可合。今汝思惟
之心。元是浮想。實無自體。則無合處。世間祇有十
[001-0389c]
八界六塵。十九與七。特空名耳。空不可合。故曰是
義不然。唯其心必有體方能合也。心若有體。當何
所在。令挃身而騐。不見身中。不從內出也。不先見
面。不從外入也。是心畢竟無體。豈隨合隨有乎。隨
合隨有。奔逸昏擾。乃猶認作真心。曲盡世人迷態。】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佛言。若眼能
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巳死。尚有眼存。應皆見
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上並以心不見處。說心不在。故辯云見是眼。知非
眼。責之以見。非義也。豈知能見在心。徒眼不見。不
但能知者非眼。即能見者亦非眼。若眼能見。即如
門有竅穴。亦應有見。何故不能。且觀諸巳死。可驗
徒眼不能見。見必屬於心矣。亦含是心非眼意。】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
多體。今在汝身。為復徧體。為不徧體。若一體者。則汝
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
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
為汝。若徧體者。同前所挃。若不徧者。當汝觸頭。亦觸
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是故應知隨所
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當知心體非一非多。非徧不徧。則知心無定體。安
得有合。五破心不隨合也。】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
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
[001-0390a]
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
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世尊所言不在內外。正言心無定在。非謂心在中
間也。阿難復執為中。不知纔喚作中。即有定在。故
下審其在身在境也○以為在內。則不見腑臟。以
為在外。則身不相知。二義不成。當在根境之中。】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
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
同內。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
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
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先審定中間在身在境。而後兩破其中俱無定在。
若在身下。謂在身有中邊二義。在邊不得為中。在
中同前在內。應當見內。若在處下。謂在處有表不
表二義。標物以顯中曰表。謂無表則無中。表則中
無定在。今表體尚無定。則心寧有一定之中。】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
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佛
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
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
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
知當在中間。無有見處。」


【阿難所引。是佛隨順世諦之談。求奢摩他。而仍執
之。是多聞人。循名昧義之狀。眼有分別。有知屬內。
[001-0390b]
色塵無知屬外。內外相對。識在中間。指心在之處。
兼二者。雙挾根塵。而生其中也。不兼二者。兩離根
塵。而孤然中立也。物指色塵。體指眼根。若言兼二。
物與體雜亂矣。何也。物非若體之有知。云何得半
有知。半無知。兼根塵而生其中耶。是兼二不成也。
不兼根。非知矣。不兼塵。非不知矣。非知非不知。心
尚無有。將何所指而為在中之相耶。阿難執言眼
有分別。故從其所執破之。六破心不在中間也。】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
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
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
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一切無著。名之為心。阿難自釋。非佛本旨。葢三不
在。即無著。而以無著名心。又著於無著矣。佛之徵
處。固顯無處。佛顯無處。令悟無體。今以無著為心。
是雖無處。而執有體。故尚煩破。】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虗空。
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
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
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
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為在為無。徵心體也。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字即
體字。相有則在。在即著也。一切物象。心不著者。有
而不著耶。無而不著耶。無則以何者為不著。有不
[001-0390c]
著。則非無矣。非無則有。有則必著。云何無著。七破
心之無著也○七番確定成處者四。一內。二外。三
根裏。六根塵之中。四亦內。五無定處。七併處亦無。
夫此緣心。因緣而生。本自無體。故謂之妄。無體。則
無處矣。七破顯其了無住處。下方明其無體。是妄
非真。七徵之處。堅銳難攻者。在乎首尾。葢在內久
為世人所守。無著又為學佛初機所宗也。】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
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
娑毗羅呪。為彼所轉。溺於婬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唯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
隳彌戾車。作是語巳。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
欽聞示誨。」


【阿難初咎多聞。此明其咎不在多聞。而在不知真
際所詣。詣字。與路字相應。闡提。云信不具。彌戾車。
云惡見。不信自巳有大佛頂。首楞嚴王。而向外馳
求。皆惡見也。得此路。詣此際。方能生信壞惡見。】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
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佛光全是心量所放。其光晃耀至末。明明將一為
無量。無量為一。大中現小。小中現大。不動道場。徧
[001-0391a]
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虗空。於一毛端。見寶王剎。
和盤托出。不與他說。且與他看。從其面門。示六根
聞見。即菩提路也。遇宗門明眼人。便直下領當矣。】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
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
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
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煑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
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
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
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
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
諸趣。」


【此下將前性淨明體。用諸妄想。復開二種根本。為
一經之宗也。心知眼見。是顛倒本。下文若干顛倒。
皆由此中發出。迷此覺心。忽起無明。轉成業識。造
種種業。熏成種子。名為業種。種必有果。子子相生。
則輪轉生死。無有斷絕。故惑業苦。生必同條。如惡
叉果。惡叉毒樹。生子必三。同一蒂。下文別業同業。
循業發業。皆從業種流出。此為廣明七趣之張本。
聲聞緣覺。背大心而證小果者。外道。外正道而趣
邪道者。諸天。修十善而欣樂果者。魔羅。耽欲境而
亂正修者。此等皆由不識真妄二途。認沙為米。盲
修瞎鍊。故至如此。此為詳辯魔境之張本。生死根
本。即根本無明也。此生死本。即汝現今用東攀西
[001-0391b]
緣。以為自性者。即是別成聲聞緣覺。天魔外道。七
趣之根本也。菩提涅槃。覺果也。元清淨體。因心也。
此清淨體。即汝現前第八微細精想。名為識精。本
來具足元明。根身器界。一切緣法。依此而生。而人
認緣失真。故曰緣所遺者。由遺此故。無明不覺。枉
入諸趣。用攀緣心。遺此本明。一用一遺即顛倒之
實○識精元明。取識精內。本來妙明之體。非即以
識精為元清淨體也。專言識精。便是阿黎耶識。專
言精明。猶是識陰邊際。故加一元字。見非因明立
所之明○阿難初請大定。佛說皆由不知常住真
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開出
兩條生滅不生滅大路。夫常住真心。即如來藏妙
真如性。及七處破心。妄想巳伏。緣心欲逃。何不直
指真心。使歸如來藏性。而以識精元明。為不生滅
心耶。非唯阿難緣心未捨。真心卒難舉似。亦謂識
精屬第八。真中帶妄。為生死根。故拈出以教初學
修習。旋妄伏真。得元明覺。為因地心張本。葢曰精。
曰元明。與如來藏性無異。唯一落識中。故不直曰
精。而曰識精。識去精存。則全體如來藏性矣。下手
功夫。全在四卷以後。旋妄伏真。入流亡所等處。】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
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
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
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
[001-0391c]
同將眼見。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
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阿難言。如
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
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
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
虗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
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奢摩他路。問答意別。阿難以求知心處為路。如來
則以了此妄識。無體無處。別覓真心為路也。能推
之心。所謂攀緣心也。前七破。破處。此非汝心。直破
心矣。阿難既聞非心。索要本名。前塵虗妄相想。指
本名以答也。前塵者。現前所對六塵。虗妄相想者。
此想必帶塵相。乃虗妄暫現耳。豈有實體哉。認賊
為子者。非心而錯認為心也。失元常者。不認取真
心也。既認賊為子。更不覓真子矣。】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
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徧歷恆沙國土。承事諸猛。及
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
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
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
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大疑惑。惟垂大悲。開
示未悟。」


【此戀妄不捨而驚疑也。歷敘平生作善作惡。許多
功能。皆用此心。除此心外。更無有心。即成斷滅。而
[001-0392a]
同土木無知之物。殊不知作善作惡。是屬發業無
明。名曰妄想。不思善。不思惡。是本來面目也。】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
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
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
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
體性。縱令虗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
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
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
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
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
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
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
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
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即時阿難。與諸
大眾。默然自失。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
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
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首示真心有體以釋無心土木之疑。心入無生法
忍。悟實相不生滅心也。華嚴等覺後。方名無生忍。
此經未入十信。即獲無生忍。所謂理須頓悟也。忍
非著力之謂。是如如不動矣。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故曰諸所法生。唯心所現。一切三句。申諸法二句。
縷結。絲麻之類。舉小況大。虗空二字即名。豁虗無
[001-0392b]
礙為貌。舉無體。況有體。性一切心者。即常住真心
也。所現之物。尚皆有體。豈能現之心。反無體乎。若
汝下。令阿難揣摩能推是妄去其戀妄之心。執而
不捨曰執恡。汝執分別覺了為心。即應離塵有體
則可。因聲分別。則托塵始有耳。不但汝有六識現
行分別。不得為真。縱汝將六識現行種子。一切滅
盡。若使內守幽閒。耽寂滅樂。不肯放捨。即此守幽
閒者。尚屬意根。猶為影事。亦不為真。我非四句。暫
縱之辭。非顯真也。六塵如形。分別如影。影由形有。
故無自體。心因塵有。豈有體耶。默然自失。平日恃
為心者。一旦奪破。又未審何者為心。如人失其所
寶。四禪四空。及滅受想。名九定。此內守幽閒之極
功。猶為法塵影事。故不成聖果。執妄想為真實。非
但指外道六識攀緣者言。并二乘認識精為元明。
而業識未破。亦在其中。破妄巳竟。自此至三科七
大。乃顯示所遺真性。令見如來藏體。】


「阿難聞巳。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
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
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今日乃知
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唯願
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重復悲淚。悟深而後發悲。二障。煩惱所知也。煩惱
[001-0392c]
障事。即我執也。所知障理。即法執也。發妙明心者。
言我雖有妙心。一向隱覆。誤認能推為真實。不知
別有涅槃妙心。願佛發其覆而出之。開我道眼者。
言我雖有道眼。一向蒙蔽。但認肉眼為能見。不知
別有正法眼藏。願佛刮其胸而開之。】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
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徧。徧灌十方所有寶剎。
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告阿難言。吾今為汝
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
得清淨眼。」


【前度放光。表破妄之相。此處放光。表顯真之相。卍
音漫。如來胸前萬德吉祥紋。從卍字放光者。表由
寶明妙心。發正知見也。光徧佛界者。示清淨本然
也。徧灌佛頂者。表極果所同也。旋及大眾者。示群
靈共有也。此即妙心道眼之真光。在聖不增。在凡
不減。但隨量應現耳。建法幢者。有摧邪樹正之義。
心眼二字。應阿難所乞心眼。獲字。應上發字。得字。
應上開字。妙微密性淨明心。承上妙明心三字。而
加詳耳。猶云至妙。至妙。至密。本來淨明之心也。】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
成拳。汝將誰見。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
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
人。故有拳相。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
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
[001-0393a]
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
義均不。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
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
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
無。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
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
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須彌山南有檀樹。汁流入水成金。此金一粒。置常
金中。悉皆無色。佛身金色如之。絕音逸赤𦦨也。手
外無拳。故手無拳滅。眼見各體。故眼滅見存。汝將
誰見四字。世尊三問矣。初云將何所見。阿難答言
由目觀見。次云汝將誰見。阿難答以同將眼見。可
謂孤負婆心矣。世尊不即破者。因阿難妄執方堅。
未可驟語。故初番且窮其妄心所在。二番且破其
妄心無體。至此阿難悲悔。捨妄求真。然後重理前
語以汝將誰見喚醒之。阿難不悟。仍執眼觀。於是
詳辯。點出是心非眼。從前公案。一語了結。】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覩黑暗。云何成見。佛告阿難。諸
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
無有別。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較量。曾
無有異。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
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
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
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是故當知燈能顯
[001-0393b]
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
眼。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巳默然。心未開
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盲人得眼而見。若名眼見。暗人得燈而見。應名燈
見。知燈不名見。則知見不屬眼矣。前呵眼識非心。
此指見性是心。見性與眼識何別。照色之時。一如
鏡中。無別分析。即是見性。起念分別。即屬於識。是
言者。是心非眼之言也。向但知見唯是眼。不名為
心。今觀無眼得。眼有眼得燈。皆但顯色。始知見乃
是心。而此見精。離彼肉眼。別有自體。異於前心離
塵無體矣。心未開悟者。雖知能見在心。不悟此心
是真是妄。若曰是真。有似潛根。前巳被破。若曰是
妄。佛巳許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
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
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
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時憍陳
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
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
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
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
如新霽。清晹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
質搖動。虗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
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001-0393c]


【佛手細軟如綿。交光相羅如網。指有千輻輪文。阿
若多。此云巳知。即憍陳那之名。客塵。喻見思生滅。
主空。喻真心寂然。見聞中有動靜者。屬客塵。所以
為妄。即前生死根本是也。見聞中無動靜者。是主
空。所以為真。即前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是也。】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巳復開。開巳又屈。
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
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
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
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言。
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
為無住。佛言如是。」


【不住無住。即動也。尚無有靜者。靜必因動而顯。原
不曾動。今亦無靜。動靜雙離。乃自性之本定。非由
攝伏而得。既知佛手開合。與見性無干。則一切萬
相。任其昏亂動止。皆與見性無干矣。若人於萬相
中。悟此不動之性。常恆不昧。何至為境所轉。】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
迴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盼。
佛告阿難。汝頭今日因何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
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盼佛
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
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外境動。而見性不動。人猶易知。自頭動。而見性不
[001-0394a]
動。人實難辨。阿難因上說見不屬眼。巳覺此見離
眼獨立。湛然滿前。自試頭之動搖。何干於見。是以
直答頭動而見不動也。既知頭動而見不動。凡此
身行住坐臥。往來世界。及死此生彼。此性常如虗
空。無所動矣。世尊欲阿難知真心所在。阿難重重
迷悶。若在世典中。憤悱之極。當代為啟發。世尊雖
反覆開引。却不全為舉似。待其自為托出。而以佛
言如是證之。所謂衣珠自覓也。】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
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
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為身。
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
性心失真。認物為巳。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動搖開合。客也。塵也。見無動也。汝今既知動為身。
動為境。便合了悟身境全是客塵。不應隨逐而失
主空也。始終者。遠則無始為始。今生為終。近則生
為始。死為終。顛倒。非惟世間事業。種種修行。皆名
顛倒。以其動執身境。靜依法塵。依法塵者還同身
境。不知本有不動之真性。是中者。身境之中也○
此卷阿難多聞。示墮婬室。啟請菩提道果修因。最
初方便。佛首揭眾生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故
有輪轉。大旨具矣。次就見相發心一事。詰其愛樂
由於心目。徵心目所在。而反覆破之。至七處都無
所在。見阿難所認之心。緣境暫有。無處無體。謂之
[001-0394b]
影事。謂之妄想。不當隨逐之也。心緣目。故帶之。唯
破心不破目。緣心六根俱有。舉一例餘。因聲分別。
亦就耳根說矣。阿難既知妄想不真。遂求寂常心
性。佛舉拳為喻。謂手無拳滅。眼滅見存。其義不同。
葢於眼根中指出見性。使認常性真心也。阿難尚
疑盲眼觀暗。云何成見。猶以見專屬眼。豈知眼特
能顯色耳。見性是心非眼乎。猶未開悟。乃舉鹿園
問答。表客塵之義。觀佛手開合。阿難見性無開合。
阿難頭自動搖。見性不動搖。開合動搖者。客塵耳。
不開合動搖者。非常住真心乎。何認妄遺真。自取
輪迴耶。通卷大意如此。】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如說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