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565 圓覺經心鏡-宋-智聰 (master)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心鏡卷第三
前住台州赤城山崇善教寺釋智聰述


○彌勒菩薩章



【至論諸法。本元清淨。絕名離相。尚非是一。何況有
諸。眾生未了。常在輪迴。聖人哀之。無名相中。假名
[003-0399a]
相說。於不二中。而辨其二。是故慈氏。究論迴根。慇
懃啟問。】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輪迴境界起循環見。」


【彌勒補處大士。今居兜率內院。常說妙法。今預斯
會。請究生死根本。輪迴始末。如鍾在架。非扣之則
不鳴下正請。】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教化方便度諸眾生。」


【大寂滅海者。行法云。般涅槃海。涅言不生。柈言不
滅。即不生不滅也。今言寂者。即彼之不生。今言滅
者。即彼之不滅也。海即無涯。佛以圓覺為性海。若
入圓覺。而不能了生死者。則佛海中死屍花林中
腐鼠也。豈不自警哉。輪迴根本者。法界次第云。生
死根本。即名色為始。以初受一期妄報。歌羅邏時。
但有名色二法。當知名色。即是一切世間出世間
之根本。能生一切法。普攝一切法。智度論云。一切
世間中。但有名與色。智者云。一名者。心也。但名字。
故曰。名是心。及相應數法。雖有能緣之用。而無質
礙可尋。既異於色。而有心意識。及諸數法。種種之
別也。二色者。有形質礙之法。謂之色。是十八界。及
一入少分。皆是質礙之法。並無智覺之用。既異心
意識法。故指為色。有幾種性者。曰心。曰意。曰識。曰
受想行識。曰六根。曰六塵。曰六識。十八界也。曰身
三。曰口四。曰意三。曰見思。曰塵沙。曰無明。皆是輪
迴種性。其實。八萬四千塵勞。恒河沙數煩惱。皆屬
[003-0399b]
幾種內。不可用心思。不可以數極。既總是輪迴根
本。只合為一問也。修佛菩提者。佛名曰覺。覺有情
也。菩提翻道。即大道心。成就眾生也。眾生旅泊三
界。無由出於火宅。只為迷菩提之路。情著不覺。大
聖啟大道心。出三界獄。令諸眾生。遊寂滅海。到菩
提岸。依何法門。修行幾等。如迷方人。無指路者。終
無出期。智者云。如來未興於世。爾時雖有十善法
之化。是為舊善。未有三寶之可歸。大聖初成正覺。
先為提謂長者。開授三歸。以為入道之根本。進行
之初首也。三歸。正破三邪濟三塗。接三乘。出三有。
況百千三昧。無量行門。非止一路。故云差別。迴入
塵勞。設化度生者。圭峯云。眾生無邊誓願度。即從
空入假。或大悲濟物。或病既多。方藥非一。若無方
便。如少湯添氷。恐落愛見。大悲故須問也次結益語。】


「惟願不捨救世大悲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慈室云。慧目。即如如智也。心鏡。即如如境也。智如
於境。境如於智。即文殊章。圓照覺相也。此非圓覺
寂照之功。無上知見。永失。亦是贊請之辭。】


「作是語巳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聖智慜物。為物作則。故慇懃三請次讚許戒聽。】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無生忍。非易可階忍有多種。有生忍有法忍。唯無
生忍。圓位初住菩薩證之。一品無明既破。一分三
德分顯。證無生忍。凡遇難緣。如割水吹光。分身百
[003-0399c]
界。救苦眾生何啻挾泰山。以超北海。】


「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如犢思乳。如蜂依蜜。爭得不聽次答輪廻根本。】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佛頂云。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媾發生。吸引同業。
以是因緣。故有生死。又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故
有生死。五欲貪嗔。皆曰種種。若極其漏源。平等性
中。無生佛名。亦無輪迴。及不輪迴。生死交謝。寒暑
迭遷。因於妄動。至有物遷變。今且略陳元始。四明
云。良由眾生。性具染惡。不可變異。其性圓明名之
為佛。性染性惡。全體起作。修染修惡更無別體。全
修是性。故得迷逆之事。無非理佛。即以此理。起惑
造業。輪迴生死。而全不知。事全是理。長劫用理。長
劫不知。不由不知。便非理佛。以全是故。名理即佛。
今欲窮源。從真起妄。初既是真。如何以變之為妄。
此理難明。須知無明法性。同體平等。性內具有善
惡。但性善。其性則柔。性惡。其性則剛。能剛柔。在平
等性內。如天地。天性剛而其柔。如霜雪霧露等。地
性本柔。亦能剛。如金銀銅鐵等。皆從地生。在平等
性中。未分生佛。如水如氷。未分氷水。只為妄動。惡
性力強。真如內熏。其性惡。隨善緣起。起作淨用。若
極淨則為佛也。成佛了。惡與妄。無明業性。还在性
善中。不斷纖毫。先君子為小人所化。暫為小人。今
遇善人所化。仍為君子。即本來人也。肇云。梵志出
[003-0400a]
家。白首而歸。鄰人見之。曰。昔人尚在乎。梵志云。吾
猶昔人。非昔人也。惡煩惱性。轉為性善。亦名性善。
亦云理毒害。煩惱本不動纖毫。為之本來面目。四
明指要云。除無明。有差別。此性中之惡。與凡夫見
行之惡。如何分別。如水與氷。眾生情執。執氷不知
是水。即氷。故云情生智隔。想變體殊。終日用水。只
作氷想故。有天堂地獄之異。淨邦穢國之殊。今且。
要。窮今身從何處來。極輪迴本。棱嚴云。皆由不知。
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煑沙。欲成嘉饌。縱經塵
劫。祇名熱沙。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
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即有為生滅心。此心攬
妄塵為體。緣會而生。緣散而滅。二者。無始菩提涅
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
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覺。枉入
諸趣。識精者。廼即今虗妄浮心也。元明者。即如來
藏性也。地藏性。不合隨染緣。則成九法界。隨淨緣
成佛界。故曰能生諸緣。雖染淨俱緣。而得失兩異。
淨緣得真性。染緣失真性今別指染緣。故曰緣所
遺者。云枉入諸趣。涅槃經。亦有二種根本。一者無
始無明。二者現在愛欲。意同此經次約受生以辨輪迴。】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受生別者。且言六道輪迴最初一念。於大覺性熏
起迷妄。無明宿業。順六道性。處處受生。因風火二
大。馳我神識。酬其宿債。作福相似。來生我家。皆由
[003-0400b]
起自貪欲貪屬愛。愛欲為因。愛命為果遂攬父母
遺棄。成五蘊色身。故有胎卵濕化。四生之始。殻中
生曰卵。胞胎生曰胎。潤濕而生曰濕。無而條有曰
化。天道地獄。純是化生。脩羅具四生。人亦具四生。
鬼道。胎化生。畜生具四生。人有卵生者。昔西土。毗
舍佉母。生三十二卵。為三十二子。濕生人者。如奈
女。於奈樹上。生一池水水中生一女。既無父母。以
奈為姓。故曰奈女。值佛證果。亦云菴提遮女後瓶
沙王得之。生一男。曰耆婆天醫也。淫是耽染愛著。
但是情染。總名為淫。縱是化生。亦初依業有。如斯
之類。皆由心染氣傳。受性稟命既性命由淫。淫復
由愛。故云愛為根本也下明欲助成因。】


「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眾生欲心。在內。若未見境。欲心未起。以由境故。牽
起欲心。佛頂云。爾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生
死不斷。如膏助火。寧不轉熾。欲助愛心。造業愛報。
肇云。眾生所以久流轉者。皆由著欲故也。若欲止
於心。則無生死。潛神玄默。與虗空合。其德。是名涅
槃。遺教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是以鑊
湯。雖沸。不煑無欲之人。如佛弟難陀。著其妻故。佛
引之遊天宮。見一宮天女。勝玅。而獨無夫。難陀遂
問天女。天女答曰。佛弟難陀。持戒生此。為我丈夫。
難陀為欲持戒。要生天。佛又引之。遊大地獄。忽一
獄空。陀亦問佛。佛云爾自問獄卒。卒曰。佛弟難陀
[003-0400c]
為欲持戒。報盡來生此獄。以斯念之。五欲無常。如
花上露。見陽則晞。若知而不戒。則遺教所謂。老象
溺深泥者是也下明展轉相依。】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光明云。是身虗偽。猶如空聚。良由眾生。最初攬陰
成身。陰者。五陰和合。假名為身。如攬五指。故有拳
名。凡夫不了。執此假名。而為我等。廣有十六我人
知見。今諸經。略云五陰。我者。聚陰等法。於中若即。
若離。計我。我所之實。人者。亦於五陰。妄計我是行
人眾生相者。於五陰中。此五共生。故曰眾生。壽者。
亦於五陰。妄計我受一期報壽。命者。亦於陰法中。
妄計我命根。連持不斷。以執此故。計有我身。故名
身見。今於十六中。具出四見。皆是妄想。並無實事
男托胎時。見母為所取境。見父為所競境。於母起
貪。於父起嗔。父流為是已有。乘茲妄念。故得托胎。
女人反此。委在涅槃經。男女之名。由是妄想。而為
始也。此身幻質。名為假名。既由妄想。反從精血。以
驗此身。名為虗偽。如上二空境中。是生空境也。欲
謂貪婬。命謂身命。若無愛欲諸緣不生。身亦不有。
當知欲因愛有。身因欲生。既有此身。還生於愛。由
愛身故。還為欲因。復感來報。生死。如是展轉相續
無窮也次明惡業苦報。】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欲境者。則色聲香味觸。五欲境也。眾生見此五境。
[003-0401a]
起違順相。且如色境。順則成喜。逆則成嗔。或不相
從。謂之境背。背愛心。便生憎嫉。即嗔心生。便有打
罵殺害。種種惡業。因色而起。餘四知境。亦復如是。
順逆者。色若順心。而乃耽著淫盜飲啖。侵凌綺語
亦造眾多惡業。以此逆順二業。招惡強報。先墮地
獄。次作畜生。後作餓鬼。受三惡報。次生人間。貧窮
下賤。復與宿昔究冤僣。始相酬對廣如楞嚴經文此經文
雖無畜生報。意亦含攝之矣。當知色欲。能生於火。
燒諸世間。如西竺。述伽婆。市魚為業。一見貴公主
出。忽生愛樂。因而久病其母問其故。說如上事。母
由是。常供貴人之魚。公主問其供魚之意。欲何所
求。母乃言子愛欲事。公主設計。相期於自在天廟。
尅日而至。漁者先到。其神以睡魔著之。令彼熟寐
貴人左右求之。無有。忽看紙錢堆中。見彼睡著。不
醒。用物遺之而去。覺未聞異香。見物知貴人來。忽
然思念。身上欲火發生。先燃其紙錢。次燒及天廟。
故云欲火燒天廟。將繩繫子咽出龍樹大論下明善業樂報。】


「知欲可厭愛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


【欲者。五欲。唯色最初。人畏之焉。若論欲性。本菩提
性。如帶刀入陣。不獨衛身。亦獲名利。菩薩用色。觀
色法界。離五欲境。別無佛性。今且論厭欲。樂善。如
大論云。有須陀洹。在人間住。亦有妻。正斷欲界九
品思。斷思盡。即超欲。而於欲境。倍勝常情。妻不喜。
每憂之。忽有一聖人至。言及此事。彼云。吾教汝。伹
[003-0401b]
云須陀洹果。法應如是。妻如其言。語於其夫。夫。欲
心頓斷。如湯消冰。灰飛煙滅。鄰人不知其故和之。
夫取一𦘕瓶出。五彩粧成。甚是可愛。云若與吾。翫
此瓶。妻貪此𦘕瓶。常不釋手。夫忽討此瓶。妻度與
夫。夫閃。此瓶墮地。破碎臭穢流出。夫云。與吾拾此
𦘕瓶來。妻云𦘕瓶打破。夫云。以吾觀汝。猶如𦘕瓶。
復說偈曰。猛者入定觀。身心所興塵。見巳生穢惡。
猶如彩𦘕瓶。豈非知欲可厭也。又如佛在世時。一
婦人。生三四子。悉皆死亡。其母以憶子。心狂。披髮。
裸形。而走。忽一日。直至祇園寺。徑造佛前佛。威神
故。忽然猛省。無禮蹲地。佛令阿難。取袈裟與之披。
後歸去。同夫來見佛。皆證阿羅漢若是厭惡樂善。
極則止生人天。若於欲。深省者。可登聖階。人天五
戒。三歸。五戒為首。種種福利。皆天人果報也。上來
通言人天之善。向下四禪天。初禪梵王。二禪少光
等。三禪少淨。四禪無雲福生。廣果等。此四禪天。皆
因修禪定得生下明不動業報。】


「又知諸愛可厭惡放弃愛皆輪迴故不成聖道。」


【入道之門。先須伏愛欲。前云。捨惡樂善者。在人間。
修三歸五戒。孝養父母。行世仁慈修橋布路。寫經
造佛。掃塔塗地。種種善利得生天上。初是四天王
天。二忉利天。極至六欲天。或生人間。富貴。故云復
見天人。今云。又知諸愛可厭放。弃愛樂音落捨。禪是
弃者。弃前欲界。欲樂麤強。此人厭弃。生梵天。若如
[003-0401c]
修四無量心為王。愛者。二禪天。此天有四支禪。內
淨支喜支。樂支一心支既存喜樂。故曰愛禪。樂者
三禪天此禪。第一快樂。勝前二禪。亦有五支禪。怡
悅之心。名之為樂。捨者。四禪天。此天有四支禪。斷
苦樂故。滅憂喜故。不苦不樂。行捨念淨。行者。欲離
前三禪時。種種呵責。於樂。樂既謝滅。則不動之定。
與捨俱發。離樂不悔。此心名捨如上弃愛樂捨此
四。反生禪味。著於定心。藥反為病。還滋愛本。此上
色無色界。非可易登。因離欲故。修增上善。得生此
天。雖然仍是輪迴。不成聖道。若望修圓覺者。霄壤
之殊。故云不成聖道次正歡斷。】


「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貪欲。愛渴。此二輪迴根本。不得不除。貪是三毒之
首。愛因此起。乃著物之端。因愛故攬五陰為體。如
鱗集仰流。此貪愛。六凡皆有。伹輕重之殊。殺戮重
者。即地獄。輕者。鬼畜報。愛亦有輕重。勝則生天。劣
則人界。貪愛。體是無始無明。修圓覺者。能觀貪愛。
皆是佛性中道。終日貪愛。不礙菩提。文殊自云。我
是貪欲師利。此如抱虎弄蛇。不達性則。為物所傷。
善達性者不獨入佛。亦能入魔下明菩薩用愛非同凡夫。】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如傅大士布袋和上。和須蜜多女。如觀音為馬郎
婦。猪頭。稠樹。皆以欲法化人。雲門南泉德山等。皆
用魔法入佛。菩薩慈悲。利物。若純用善。其間。惡逆
[003-0402a]
重者。善化不受。示惡入惡。於惡達惡為性惡法門。
以攝惡者。此明觀行即佛此位巳修圓觀。觀三諦
境。境觀融融雖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藏。理慧
相應。心觀明朗。天台智者。正居此位。法華五品位
也。今云勞慮永斷者。即永伏煩惱性不起。此人解
心虗通。故云得法界淨即彼淨解。此之淨解。如蟲
蝕木。偶為成字。不知是字非字。故云。為自障礙。但
用圓覺之觀。圓於自心。未圓十界。心未遍圓故云
而不自在。既未斷見愛。無明。貶之為凡夫。到此覺
性。永無退失。故云隨順覺性四相似即佛。】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四相似。即佛。天台云。似者。二物相類。如鍮似金。若
瓜比瓠。猶見火先煖。涉海初平。水性至冷。飲者可
知。渴不掘井。聽說何為。如法華六根清淨。即是其
相。此位未入分真。位。如真金。今居十信後心。相似
位。如鍮比金。今且是鍮。更入一步。鍮變為金。本覺
清皆是菩提。蓋麤惡重者。從惡入易。從善入者。不
傷物。如把線放鷂。縱未成佛。不失人天也下除愛獲顯益。】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欲愛。大小乘俱斷未盡。聲聞尚有習氣。如迦葉聞
琴起舞。云。吾於三界五欲。吾巳斷竟。此是界外。勝
玅五欲。吾聞之不能自安。界外五欲。亦云法愛。亦
云法塵。今且就末世眾生。修圓覺人。先降心治性
愛心習漏。如冰清玉潔。不牽輪迴。心純是法。與法
[003-0402b]
相應。更念茲在茲。求圓覺。速得開悟。圓覺即止觀。
散即止。昏即朗。憎愛自然消落。如印印泥。即壞文
次明五性差別因依。】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依二種障而現淺深。」


【本貪欲者。即根本無明。具十法界。善惡之性。發揮
無明。枝末無明也。此無明。隨染淨緣。成凡成聖。凡
夫雖迷。而其迷中。假實依正。未始離性。須知染緣。
熏於性染。方成染法。淨緣熏淨。方成淨用。性染性
淨。其體本融。全體而起。隨染緣。則染淨俱染。隨淨
緣則染淨。俱淨。不二門云。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
千果成。咸稱常樂。今此無明。具染淨緣。發揮顯出。
五性差別。不等五性者。永嘉云。一闡提性。枝末無
明。二決定性。三不定性。四菩薩。根本無明也。五佛
性。別教果佛也。二障全在信不具者。名闡提性。二
破事障見思之惑。名決定性。取滅度想者也。三破
見思巳。不取滅度想者。如方等會。有密求耻小者。
名不定性。四菩薩性者。破理障者。破障理無明也。
佛性者。就當教。究竟破也。此非是被機。立五性教。
亦非為聲聞緣覺。立此教名。但佛點出。迷圓覺之
人。成五差別亦是惑有厚薄。證有淺深。答彌勒。生
死根本之問也下釋二障。】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一名理障者。即根本無明也。能覆出世間。真明之
惠。而能增長生死。礙正知見。屬菩薩斷。二名事障
[003-0402c]
者。起信論。謂之六麤。亦從見愛而起。初受一期妄
報。歌羅邏時。四大五蘊。根塵等。此惑謂之。見思。屬
聲聞緣覺所斷。若不斷者。生死相續。輪迴不息次徵
起五性。】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此文。諸說不同。圭峰云。本以發心。修證。約斷二障。
故成五性。此都不斷。故非五數。慈室云。此總勸。非
指根性。於通途敦勗。又一說云。未曾斷惑。不當五
數。與圭峰同意。又與稜伽。五性中。無性同。圭峯亦
云。若據棱伽文。即當第五無性也。諸說不同。在人
取捨。今觀此文。諸經中有闡提性。未破見思無明。
即今云。未破二障此種性。本是佛法中外人。亦有
佛性。又有經文。貶之為無佛性人。若不是一種性。
如何云。善男子。此二障未斷滅等。驗此是闡提性
也。涅槃云。佛告純陀。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
婆夷。發麤惡言。誹謗正法。無慚愧。不改悔。名為趣
向一闡提道。又梵行品云。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
有慚愧。不信業報。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教戒。名一
闡提也下明二乘種性。】


「若諸眾生永捨貪欲未能顯住如來境界。」


【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息諸攀緣。斷見思
惑。為聲聞。更侵息氣。名為緣覺。緣覺亦多種不同。
有部行。部黨而行。如今時社會。有稟十二因緣。先
觀無明至于老死。盡此是依教修行人。又一種獨
[003-0403a]
覺。春觀百花競秀。夏觀萬卉咸衰。覩外境榮枯。類
內心起滅。謂之獨覺也。圭峯云。雖至長者之家。猶
在后園除糞。止宿草庵。法華云。雇汝除糞。正二乘
下明菩薩性。】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菩薩。修圓覺者。獨圓之教。不兼於別。發大心。修
大行。先當發願。即四弘誓也。自未得度。先度於人。
要心勤斷二障。無明業識巳伏。若石壓草。入品非
遙。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居此位。巳伏無
明。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二障斷。名銅輪位。即十
信菩薩。既斷見思。謂之事障也。若斷理障。即登圓
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分身百世界
作佛。龍女成佛。即此位也。故云。二障永斷。永斷之
言。該四十二位。住行向地。等覺。并後心。方無明永
盡。破阿梨耶。無明業識。最後一品。如貼體汗。衫著
時最先。脫時最後。亦云金剛水際入妙覺位。如十
五夜月。更無斜光。古云。昨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故云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也。
下明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圭峰云。皆證圓覺者。譯師訛也。應云。證諸眾生。皆
有圓覺。可謂聰明人前。有三尺暗。豈不聞上文云。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成豈非證耶。法華云。一百八
十劫。空過無有佛。既無佛出世。證明。眾生應無圓
[003-0403b]
覺耶。見今眾生。有不遇佛。後五百歲眾生。應無圓
覺也。又須知圓覺之性。常自現前。只未遇緣。如兩
木相因。方能生火。修圓覺者。逢善知識。依彼因地
法行。修妙奢摩他。深觀也。觀力有淺深。修證有漸
次。此漸。根性利鈍。遲速之漸也。若遇真正導師。訓
以正修行路。以如如智。照如如境。境智融融。如入
鑪鞴。念念化成。無上知覺。若入此煆。銅鐵鍮鉐。化
為真金。故云根無大小。皆成佛下明外道種性。】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人之覺道。最初。須擇師。選友若不別邪正。雖勞苦
行。非涅槃因。迦葉尊者。尚云。未聞涅槃。皆名邪見。
何況去聖遙遠。邪師充滿世間。龍樹初覺隱身術。
幾乎喪命。後遇十三祖。捨邪歸正。佛世有二人。一
人犯婬。一人犯殺。求優波離懺罪。反為結罪。後求
淨名懺悔。居士云。汝將罪來。我與懺悔。二人覔罪
相。不可得。淨名云。我與汝懺罪竟。永嘉云。有二比
丘犯婬殺。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猶
如赫日消霜雪。又西土。天親菩薩。先覺小乘。廣造
眾論。毀大乘教。後遇無著。始知大乘。欲毀舌懺悔。
無著云。汝以舌毀。今復以舌讚。何須截舌。今之邪
正且指兩教二乘。三教菩薩。都屬邪。至法華開顯
涅槃談常。方名曰正。若是九十五種外道。都是邪
法。師徒弟子。總是邪見。即非論修圓覺者。若是正
修行人。須求真善知識具擇法眼。具擇法眼者。佛
[003-0403c]
世五品。滅後四依。昔一蛇。頭尾爭大小。頭云。我是
大。我有眼。能見。有耳可聞。有舌可[嚐-旨+甘]。尾云。我是大。
我有尾。若我不隨你。你終去求食不得。其尾一日。
待頭將欲求食。以尾舘著樹根。其頭果然去不得
終日受飢。事無柰何。許尾做大。尾在前行。忽遇溪
坑。不知險阻。墮坑喪命。無有慧眼。不擇良友。正知
見者。亦復然也。古云。親慕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
濕衣。時時有潤下結五性。】


「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差別者。荊溪云。遇熏自異。非由性殊。五種人。與圓
覺不異。於不異中遇熏自異。仲尼有云。與善人居。
如入芝蘭之室。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如今
之世。魔強法弱正廢邪興。一木安能。技泰山之頹
下明菩薩出假化物。】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菩薩。從涅槃空。出建立假。破塵沙惑。有五事。可出
假。一者大悲。二者方便。三者精進。四者忍辱。五者
智慧。今此經。具二。大悲。方便也。大悲者。慈能拔苦。
悲能與樂。如觀音。七難二求。皆拔苦與樂。三十二
應。皆為眾生。作則。釋迦因地化為魚山。肉米。唐世
民荒。人取螺蚌為食次年歲豐。人亦取食。忽得蚌
長二三尺。打破擘開。皆不能。集眾送至水處放之。
臨水忽自開。內一身佛像。唐文宗皇帝。好喫蛤蜊
唇。御厨盈盤而進。忽一。擘不開者。帝乃異之。燔香
[003-0404a]
禱祝。忽自開一身菩薩。形相可敬。如棱嚴云。佛滅
度後勑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
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
章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婦。姧偷屠販。與其同
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法華云。我本立
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凡此。皆依宿昔願
力。現同事攝。以設化也次勸修發願。】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後五百歲。魔強法弱。非同佛世。人純道真故今之
時世。紅紫亂朱。附佛法外道。熾盛世間。無力量者。
隨染其化。以盲引盲。所以吾佛。付囑起增上心須
青白眼。甄別邪正。棱嚴中。阿難讚佛偈云。願今得
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又云。舜若多性可銷
亡。爍迦羅心無動轉。若遇修圓覺人。用寂照。止其
昏散。昏散既去。心鏡自明。惡人邪法。自不入心。用
正觀。觀察心。緣大極。目注玄虗。一念法界。含裹十
方。佛之與魔。相去幾何。邪之與正。有何欠剩。其間
云。莫值外道及二乘者。此被願力不深人。迷真重
者。無擇法眼人也。增上心者修圓觀也。不思議境。
境觀融融。二障銷落。行住坐臥。無非解脫。觸目對
境。無非圓覺。如登清淨殿。入莊嚴域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便歸大圓覺。」


○清淨慧菩薩章


[003-0404b]


【長安肇法師。稱摩訶衍論云。諸法不動去來處。是
以言常而不住。稱其去而不遷也。不遷故。雖往而
常靜。不住故。雖靜而常往。故往而弗遷。雖往而常
靜。故靜而弗留矣。然莊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
以臨川。斯皆感往者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清淨
慧聞覺性圓滿。本來不動。云何修證者。所得差別。
而有位次淺深之殊。肇云不動者。即諸法實相也。
而動者。法華三草二木也。肇云雖動。而不動。言照
而寂也。又言雖靜而常往者。即寂而常照也。此章
大意。論靜中動。故有位次階降。】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其間。本所不見。眼也。本所不聞。耳也。菩薩慧眼。不
及佛眼。故云本所不見等。請法儀式。具釋前章次正
。】


「願為諸來一切法眾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清淨慧。本意問圓覺性。性自圓滿。不流不動。不生
不滅。可謂滿而不溢。及令末世修圓覺者。亦依如
來妙奢摩他妙觀修之。本合一超直入如來地。與
佛相似。何故證得之時。有佛菩薩聲聞緣覺之殊
六凡在迷者。亦具圓覺性。有天人阿修羅鬼畜地
獄之異。欲佛開顯。迷悟生佛。三乘五性。所證所得。
階位高下淺深。使諸末世。至不疑之地次戒聽。】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及諸大眾默然而聽次正說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幻化滅故無取證者。」
[003-0404c]


【圓覺之性。人所難知。有二種性。一者真性。清淨真
如是也。此乃離無明外。三教果佛所證。如雲外月。
如水上油。二者。即染之性。此性染時。十界俱染。淨
時。十界俱淨。此性與無明同體。無明即法性。法性
即無明。雖分二名。體即是一。亦謂之理毒害。亦謂
之性惡法門。此性顯時。從凡夫地上。修圓覺妙觀。
觀五陰境空。達本性空寂。到境觀雙絕處。病去藥
亡。能所雙絕。於雙絕之處。融妙三千。一時顯現。豁
然同皆真淨。法法皆實。故曰真。非染礙。故曰淨。如
是則。一切眾生。皆毗盧體。一切國土。悉常寂光。又
須知此圓覺之性。非獨佛有。九法界眾生共之。蓋
性無定一之性。乃三千之性也。以佛具三千。方攝
心生。眾生具三千故。方融心佛。我心具三千故。豈
隔生佛。若心無佛性。豈能攝佛。佛無生性。何能攝
生。故知性體無殊。一切咸徧。華嚴云。心佛及眾生。
是三無差別。今之覺性。乃即染之性。即染之性。乃
曰非性。亦可云。凡所有性。皆是非性。若見諸性非
性。非性乃真圓覺性。此性。既以九界為性。驗知不
是定一之性。故曰非性。性有者。乃真性隨緣。變為
一切諸性。故曰循諸性起。此圓覺。若寂然不動。則
無取無證。於實相中。無菩薩眾生差別。亦由菩薩
眾生。未證實相。未破無明。但幻生幻滅。非實性相。
即非圓覺境界。故曰無取證者。若真圓覺性。即染
是圓覺之性。則能隨染淨緣。染則十界俱染。則無
[003-0405a]
佛無眾生。若淨則十界俱淨。即獨尊於佛。此佛性。
隨淨緣。則四聖起。若隨染緣。則六凡起。雖隨染淨。
性不曾變。故曰寂而常照。感而遂通。諸家不知性
具染惡。故惡時便作惡會。淨時便作淨會。先輩多
把真如。分為兩派。錯會佛性也下引喻。】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圭峰云。眼能見一切物。唯不能見自眼根。又如眼
光。照矚物時。境自萬差。見只是一。故云平等。慈室
亦云。眼只是一。誰為能觀。誰為能見。南嶽止觀云。
眼不自見。水不自濕。刀不自傷。今言本來自平等。
鵠白。烏黑。天然之理。鶴長。鳧短。亦天然理。性自平
等。天然也。非造作。而有白黑長短也。今言無平等
者。無人能平之。然後等也。鵠白非染就。烏黑豈作
成。皆無自而然。豈可截鶴之長。續鳧之短。假使得
成。亦屬造作。且人將物帛。染為五色。乃造作也。今
為圓覺之性。性自天然。非人為之偽也。故云無平
等者次明功用有殊。】


「眾生迷倒未能除滅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未能除滅一切幻化者。此言聲聞緣覺。兩教二乘。
三教菩薩。不獨五性差別。亦聲聞緣覺等。此等皆
於滅未滅人也。今依天台宗。明小衍。小者。明四大。
實從無明生。實從無明滅衍教。明四大。有三教不
同。通教四大。體本自空。故本不生滅。由無明故。見
有生滅。如幻化生。如幻化滅。別教四大。體是佛性。
[003-0405b]
由無明故。四大生滅。性無生滅。相有生滅。圓教四
大。體亦佛性。而性本具九界四大。故九四大。若生
若滅。皆是法界。是故性相。俱不生滅。乃不思議。論
生滅也。與法華經。世間相常住。其義宛然。此四明法師之
於滅未滅。正二乘聲聞。雖斷見思。觀四大五蘊

空。證不生滅。止是三界裏。分段之身。不生滅。故云
於滅。三界外。無明塵沙。有變易生滅。故云未滅。中
間三教果頭佛。三教菩薩。都是妄功用。伹止化城。
未到寶所。今有一種。不師聖教人。自立已見。硬把
身心制縛。縱得一知半見。皆邪法。如持雞犬戒。教
人坐禪。不識法度。從朝至暮。坐得焦枯。轉加瞪瞢。
梁氏云。如破塊落空谷。如飛蛾赴明燭。斯言不謬。
今大覺。預鑒末俗云。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
化。除圓佛修證。極自覺聖智。如圓鏡。虗豁靈通。真
證不生不滅地。此之生滅。既歸性中。即無生滅。與
不生滅。如世間人。鎻了自已屋宅。失却鑰匙。經多
歲月。遠游他國。在彼亦別造舍宅居止。終非究竟。
後還歸本鄉。拾得元來鎻鑰。開本已舍宅。先所用
物。不動纖毫。更非他求。復本家業。大聖終極。復本
性。元物不動。無明即是無明。四諦十二緣。本來不
動。謂之本來面目也。人自不了。自取生滅。縱證小
聖。仍非家業。故得妄功用中。自生自滅。吾佛斥非。
皆非正路。寂滅隨順者。則始本一合。修性同源。無
修無性。行法云。觀心無心。法不住法。滅諦寂靜。如
[003-0405c]
上經意。述圓覺者。有五性差別。并聲聞緣覺。諸小
菩薩。於妄功用中。隨力所證不同。故有淺有深。不
明其麤。豈辨其細。以後明圓教。純圓獨妙。但圓頓。
本無位次借別教位次。以明淺深。今依台宗。立六
即位次。隔量。不爾。恐凡夫以濫極聖。此節經文。唯
四明慈室真解。以明斯義。但其間。明義未圓。今依
經依祖。分為六段。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觀行
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真即佛。從初住菩薩。至等
覺菩薩。名分真即佛。六究竟即佛。妙覺佛。即者。是
也。亦云六是。曰理即是也。眾生即是佛。故云六是
一理即佛。】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天台云。若佛不出世。眾生不知自有佛性。若佛不
說。無能知者。一理即佛者。言圓覺遍一切處。諸法
無不明了。雖五無間。皆解脫相。雖昏盲倒惑。其理
存焉。斯理灼然。世間常住。有佛不能益。無佛不能
損。得之不高。失之不下。故言眾生。理即佛也。四明
云。然若不知性染性惡。所有染惡。定須斷破。如何
可論。全體即是邪。全體是故。免於退屈。六分別故。
免於上慢。六不離即。即不妨六。六即義成。圓位可
辦。良由眾生。性具染惡。不可變異。其性圓明。名之
為佛。性染性惡。全體起作。修染修惡。更無別體。全
修是性。故得迷事。無非理佛。即以此理。起惑造業。
輪廻生死。而全不知。事全是理。長劫用理。長劫不
[003-0406a]
知。與今經同。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念念
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妄受生死。不知自已有
佛。失本妙明。此謂之理即佛也二名字即佛。】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此名字即佛。無明長夜。生死巨關。無佛長鎻。故佛
出世。開甘露門。照世光明。令知三寶十號。是常住
味。此光此味。乃從眾生心性流出。還使眾生解此
光味。即本性佛。須達聞名。身毛皆竪。昏夜大朗。巨
關自闢。名字即佛也。與今文同。若遇善友。即善知
識。教授之師。從此起修。開悟領解也。亦由力熏。知
本具圓覺性。發明起滅。伹未曾修。未曾證。猶如世
人。知石有玉質。木具火性。不假雕琢。擊發之也。知
而不為。法體仍迷。縱然求師。真明未發。徒自勞慮。
又如世人。臨河羨魚。百千計較。若闕筌網。終無獲
理。此名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以伏為斷至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此明觀行即佛。此位巳修圓觀。觀三諦境。境觀融
融。雖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藏。理慧相應。心觀
明朗。天台智者。正居此位。法華五品位也。今云勞
慮永斷者。即永伏煩惱性不起。此人解心虗通。故
云得法界淨。即彼淨解。此之淨解。如蟲蝕木。偶為
成字。不知是字非字。故云為自障礙。伹用圓覺之
觀。圓於自心。未圓十界。心未遍圓。故云而不自在。
既未斷見愛無明。貶之為凡夫。到此覺性。永無退
[003-0406b]
失。故云隨順覺性四相似即佛。】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四相似即佛。天台云。似者。二物相類。如鍮似金。若
瓜比瓠。猶見火先煖。涉海初平。水性至冷。飲者可
知。渴不掘井。聽說何為。如法華六根清淨。即是其
相。此位未入分真位。如真金。今居十信後心相似
位。如鍮比金。今且是鍮。更入一步。鍮變為金。本覺
清涼。其猶冷水。似覺飲之。知消煩熱。見解為礙者。
此菩薩。巳斷見愛。初信斷見。二信至七信斷思。八
九十信斷塵沙。雖用圓解。斷見思。仍住解慧。故云
見解為礙。此解為智。智反為障。亦云為礙解。礙解
斷。猶住見覺。解礙未斷。復用覺觀。觀力既強。解礙
自破。雖藥治病。病去本藥隨亡。猶執其藥。藥反為
病。雖以空覺。覺其解礙。此覺復為礙故。到此將登
圓住。踞涅槃山頂。住虗湛覺觀之中。未肯前進。十
六觀經。佛現六十萬億之身。似位見此殊相。速進
無生。謂之增長念佛三昧。住觀覺中。謂之而不自
在。故結云。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未入地
地。借別十地名。為圓十住。此是別初地。圓初住佛。
未究竟。故云隨順也五分真即佛。】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五分真即佛。四明依起信。并華嚴。明初住位。此菩
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分身百世界作佛。大
千火起。一唾能滅。大千一空。一吹便成。頓修頓證。
[003-0406c]
初發心。發本覺心也。常用寂照。寂而常照。故云寂
照雙融。破一品惑。證初住。破十品。證十住。今論初
住功用。入此住。心法雙亡。境智俱泯。寂照同源。無
能無所。有照者。觀也。有覺者。境也。上文云。清淨覺
相。覺相即境也。若立境觀。俱為障礙。此人常覺不
住。覺常照也。亦不住照。照覺俱不住。境智雙亡。如
日依空不住空。常境無相。常智無緣。謂之同時寂
滅。雖百界度生。無生可度。金剛云。實無眾生可度。
真是菩薩次引喻。】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礙巳斷滅無滅礙者。」


【此譬境智寂照。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境屬所斷。智
屬能斷。境智一合。無復分張。誰為能斷。誰為所斷。
以如如智。照如如境。境智既融。色心依正。同一覺
體。八相成道。百界度生。雖是藥病。仍以藥治。故云。
則以礙心。自滅諸礙。境智亡了。唯有真智獨存。故
云無滅礙者以喻釋亡言教。】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巳入地者隨順覺性。」


【修多羅。此翻契經。詮理辨性。莫不由茲。法華云。一
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如何有經可發明。世雄垂
慈設教。模範眾生。然後成佛。且如孔子。不立五經
治世。今時如何取士。教如筌蹄。可取魚兔也。但不
可執教。教仍是病。故云標月指。未識月時。假指指
之。因指見月。見了須亡指。若執指為月。尚猶不可。
何況月非指乎。一大藏教。皆是假施設。金剛云。如
[003-0407a]
我說法。猶如筏喻。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古云。一兔
橫身當古路。蒼鷹纔見便來擒。近來獵犬無靈性。
却向枯樁舊處尋。如來種種言說。亦復如是。巳入
地者。隨順覺性。初住聖人。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
靜二相。了然不生。何止於隨順覺性六究竟即佛。】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


【即究竟覺。即者。是也。要見究竟佛。但於一切障礙
處見之。障礙即無明業識煩惱重障是。要見。用佛
眼見。用佛智知。佛頂云。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
舉心。塵勞先起。此明究竟佛。亦云妙覺。天台云。道
窮妙覺。住極於茶。音乍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
相。四明云。始覺道窮。本覺理極。本始既泯。無以名
焉。強稱妙覺。後明既乃極證。證一切諸法。盡十法
界。依正色心。因果善惡。淨穢生佛。地獄天堂。魔界
佛界。盡入圓覺性海。亦謂之融通諸法。亦謂之入
惡入魔。一如無二如也下標十對。次一得失對。】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大抵世間事。凡在乎有念。則為病。若無念者。當時
無念而得。今亦無念中失。既無念而得。得之何喜。
既無念而失。失之何憂。既乃無念。何喜何憂。既無
其念。得失何有哉。解脫者。即絕思慮之心。既絕思
慮。得失豈非解脫乎次二成破對。】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成法生也。破法滅也。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一切諸
[003-0407b]
法。皆因緣而生。亦因緣而滅。非有緣則不生。非有
因則不滅。緣生而生。緣滅而滅。須到寂滅為樂處。
則不生不滅矣次三愚智對。】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


【通為者。愚癡濁水也。般若清水也。清濁雖異。濕性
元同。般若之濕性。通愚癡之濕性。老子亦云。大辯
若訥。大巧若拙次四邪正對。】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菩薩翻道。外道。亦云。此二道字。伹邪正之異。菩薩
之道正。正即是邪。外道之道。雖是邪。邪即是正。佛
之與魔。相去幾何。邪之與正。有何欠剩。同是者。邪
正歸一也次五真妄對。】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


【演若達多。晨朝以鏡照面。放下鏡。不見其面。問一
切人覔頭。爾見我頭。在處問人。人謂此人狂矣。佛
云。此狂纔歇。歇即菩提。無明者。狂性也。真如者。菩
提也。無明若歇。歇即真如。境界。即指目前境界。無
非真如。無非無明。無異境界也次六染淨對。】


「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


【戒定慧淨也。婬怒癡穢也。文殊云。我是貪欲師利。
以理用事。無非梵行。以情用事。善惡不可同日而
次七依正對。】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依正也。眾生正報。人之身也。國土。人之所依。山河
[003-0407c]
屋宅等也。究竟到家。依即是正。正即是依。依正不
相妨。色心無罣礙。華嚴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又
云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斯之
謂也次八苦樂對。】


「地獄天宮皆為淨土。」


【天宮地獄。以事相論之。霄壤之殊。究理言之。不出
人一念造。古云。天堂地獄門相對。只在人心一念
中。淨土亦只人一念心也。心淨則佛土淨。荊溪云。
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毗盧身土。不逾下凡
之一念次九有性無性對。】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有性者。有情。應蠢動之物。皆有情性。無性者。無情。
如草木瓦礫之類。皆無情也。成佛了。有情無情。總
名為佛次十縛解對。】


「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煩惱即是菩提。在因地時。煩惱。成佛後。變為菩提。
眾生將煩惱作煩惱用。佛將煩惱作菩提用。有時
亦將煩惱。只作煩惱用。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也下明
心鏡照上十雙六即。皆順覺性海慧。】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虗空。」


【佛慧如海無涯。能映照一切森羅萬象。雖照了諸
相。皆色相。如水底樹影。故云猶如虗空次結位。】


「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如上明六即佛。至究竟即。妙覺極聖。無過之者。但
[003-0408a]
圓覺寂照之性。隨六即轉。在凡在聖。並皆具之。覺
性。無淺深。隨證有淺深耳。今至極證。亦云隨順者。
此且約六而言之。若論即字。則是也。一切諸法。無
非是者。有甚隨與不隨次指示安心。】


「善男子但諸菩薩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但諸。且言十二大士。及末世眾生。佛滅後後五百
歲。亦有修圓覺者。常以寂照。照此妄念。純是覺性
任運不起。又此妄心。本是圓覺。不須息滅。若息滅
者。即無圓覺。去冰求水。無益於求。雖住此妄想。此
妄既是圓覺。不屬思惟。不屬造作。不假修證。本性
具故。若向思惟處見。則是了知。今云不加了知。不
在修之乃爾。要須知妄想多。則覺性大也。水長船
高故也。上雖真妄同體。又須於無了知中。不辨真
實。若辨真實。則存了知。到此不存真如。方見本來
無也。彼諸眾生。末世之人。佛在世時。為真正導師。
則無疑誨。去聖逾遠。邪法熾盛。龍虵混雜。恐聞此
圓覺即成佛道之語。或生驚畏。所以叮嚀。若是正
信受持。必不生驚畏。何以故。知本性具。本不改變。
踏著故鄉田地穩。更無南北與東西。覺徧虗空。覺
徧法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云隨順覺性下驗果知
。】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為成就一切種智。」


【智人多有。不知今生富貴。前世種得。一飲一啄。根
椽片瓦。莫非修因。況乎聞大乘圓覺。又聞而修。修
[003-0408b]
而證者也。此非供養諸佛今復親近耶。阿難與佛。
同於空王佛時。發心修行。阿難樂多聞。故未成聖
證。釋迦精進。今先成佛。如莊嚴王邪見。五逆調達。
皆有緣種。遇靈山得受記莂。】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皆名隨順智。」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心鏡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