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304 金光明經玄義-隋-灌頂 (master)


No. 1783 [cf. Nos. 663, 1784]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此金光明甚深無量。太虛空界。尚不喻其高
廣。況山斤海滴。寧得盡其邊崖。日輪赫奕。
非嬰兒之所瞻仰。大舶樓櫓。豈新產者之所
執持。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況二乘
心口安可思說。凡夫徒欲言之。言則傷其實。
徒欲不言。默則致其失。二俱不可。欲以言之
言亦不可。欲以默之默亦不可。故大品中梵
志云。非內觀故得是菩提。非外觀故得是菩
提。非亦內亦外觀故得是菩提。經言皆不可
思說。又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
說者。以金為名。名蓋眾寶之上。以法性為體。
義則如來所游莊嚴。菩薩深妙功德以為宗。
照曜諸天心生歡喜以為用。故文號經王。教
攝眾典。故唯貴為名。唯極為體。唯深為宗。唯
大為用。唯王為教。所以不二之體常為四。佛
世尊之所護持。三世十方亦復如是。一切菩
薩。遍他方以遙禮。樹神善女。親雨淚以稱揚。
諸天覆之以天威。地祇潤之以地肥。大辯加
之以辯道。功德益之以財寶。諸有悉乾枯。三
塗除熱惱。舉要言之。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
皆出現。是以金龍尊王三世讚歎。地神發願
以護說者。上聖既爾。豈況人乎。敢託斯義。
輒欲興言。冀涓露入海禽鳥向山。實藉片緣
[001-0001b]
同均鹹色。


將釋此經大分為二。初釋題。二釋
文。


釋題為五。一釋名。二辨體。三明宗。四論
用。五教相。


就此五章大分為二。初總釋。
二別釋。


總釋又二。初生起。二簡別。


生起者。
此娑婆國土音聲為佛事。或初從善知識所聞
名。或從經卷中聞名。故名在初。以聞名故。次
識法體。體顯次行。行即是宗。宗成則有力。力
即是用。用能益物。益物故教他。聞名是自行
之始。施教是化他之初。有始有終。其唯聖人
乎。五章生起次第如此。


簡別者。簡是料簡也。
問若略則唯一。若廣則無量。今此五章。進不
是廣。退不成略。何故五耶。答非略非廣。非略
故不一。非廣故不多。廣則令智退。略則義不
周。我今處中說今義易明了。五章中當其義
如此。別者分別也。前一章總三字共為名。次
三章派三字以為別。後一章兼於總別。而明
教相也。又顯體一章明理。餘四章明事。又前
三章是因。後二章是果。又前四章是行。後一
章是教。又前四章是自利行。後一章是利他行。又前四章是聖默然。後一章是聖說法。如
此等種種分別料簡。今顯譬中當。分明包富。
如囊中有寶不探示人。人無知者。此皆為分
明中作譬也。囊中有寶為總三字作譬。探以
示人為別三字作譬。囊中有寶為理一章作
譬。探以示人為明事章作譬。其餘例皆可知
也。


二別釋者。別釋五章也。今先解釋名章。若
依四卷題但作三字。無帝王兩字。若依經文
有經王之義。若說若不說俱亦無妨。今釋名
為五。一通別。二翻譯。三譬喻。四附文釋。五
[001-0001c]
當體釋。


言通別者。夫教有通別依教明行。行
有通別從行顯理。理有通別。且置行理。但明
教通別者。夫理無名字。名字名理。如虛空無
丈尺。丈尺約虛空。天王般若云。總持無文
字。文字顯總持。若從能顯之文字。是名則通。
若從能顯之所以。此名則別。云何為通。如聖
所說。一經一時一處一部一偈一句一言皆是
文字。從此文字通稱為經。云何為別。別則有
四。一令世諦不亂。歡心悅耳。二逗化所宜。開
發宿善。三對其業障。令惡滅罪除。四點示
道理。霍然妙悟。悅宜對悟。各各所以。其致不
同。稱之為別。譬如鹽梅相和成種種滋味。
組織交橫成種種文繡。從別所以故有金光
明三字。標今教異於諸教。從通文言故有經
之一字。眾經通稱也。今經通別合標。故言
金光明經。


二翻譯者。真諦三藏云。具存外國
音。應言修跋拏婆頗婆欝多摩因陀羅遮閱那
修多羅。修跋拏此言金。婆頗婆此言光。欝
多摩此言明。因陀羅此言帝。遮閱那此言
王。修多羅此言經。外國又稱佛陀羅。此間所
無。又略帝王兩字。但存三字者。漢人好略
譯者省之。但翻為金光明經也。餘師翻不及
此委悉也。


三譬喻者。舊經師。以三字譬三德。
金譬法身。光譬般若。明譬解脫。若大師云。
數論但明真應二身。若以二釋三於論不便。
若取經文。經文無一處明三德。若別作義
解何義不通。而獨譬三德既違己論。又不會
經非今所用。地人云。金質之上自有光明之
能。譬於法性從體起用。自有般若解說之力。
[001-0002a]
但作體用二義。不須分光明異也。若大師
云。地論幸明三佛。三佛釋題於義自便。而棄
三身從體用者。則非論意。若取經文新舊兩
本。並說三身不道體用。亦違己論復不會
經。進退何之。今所不用。真諦三藏云。三字
譬三種三法。一譬三身。二譬三德。三譬三
位。譬三身者。金體真實以譬法身。光用能
照以譬應身。明能遍益以譬化身。次譬三
德者。金有四義。一色無變。二體無染。三轉
作無礙。四令人富。金以譬法身常淨我樂
四德。光有二義。一能照了。二能除闇。以譬
般若照境除惑。明有二義。一無闇。二廣遠。以
譬解脫眾累永盡溥益有緣。次三位者。金
性先有。如道前正因位光融體顯。如道中了
因位。明無瑕垢。如道後緣因位。彼家料簡云。
法身是實二身不實。法身具四德。般若解脫
各具二德。正因是本有。了因是現有。緣因是
當有。大師謂三三之釋。三義不了。一因果
不通。二乖圓別。三不稱法性。云何因果不通。
夫三身三德。本是果上圓滿之名。而今分置
三德殘缺不足。何者。若法身是道前。為是果
上之法身。為是性德之法身。若是果上之法
身。不應在道前。若是性德之法身性德何獨
有法身。亦應有性德之般若。性德之解脫云云
若言般若是道中。為是何等之般若。若是
果上之般若。不應在道中。若是分得之般若。
何意無分得之法身解脫云云。若解脫在道
後。道後眾善溥會。何獨有解脫。以是觀之
因果不通。乖圓別者。若作圓說。法身常樂我
[001-0002b]
淨此自可知云云。般若與法身相冥。法身既
具四德。般若寧無四德耶。解脫脫果縛故樂。
脫因縛故淨。無因果縛故我。非因非果故常。
圓說圓滿無有缺減。真諦若作別說。應依此
經。經云法身是常是實。實即我德也。應身
智慧清淨即淨德也。化身三昧清淨即樂德
也。三藏說法身獨具四德。二身各具二德。故
皆乖圓別也。不稱法性者。且引一。經如淨名
云。眾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如。此性德法
身也。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此性德
般若也。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復滅。此性德解脫也。如此三義豈非本有道前之位。豈獨有金而無光明耶。又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妙法身是法身德。慧身是般若德。應一切即應身。是解脫德。此之三身地地轉增。如月漸滿。豈非道始因中之位。那得因
中。祇有般若耶。道後具三德如上說。此事
可知。當知道前圓性德。道中圓分德。道後
圓究竟德。那忽分割一處唯一耶。豈非蹙靈
鳳於鳩巢。迴神龍於兔窟。辱鱗羽之壯勢。
非法性之圓談。天台師尋其經意義則不然。
何者經言。法性無量甚深理無不統。文稱經
王。何所不攝。豈止於三三九法耶。當知三字
遍譬一切橫法門。乃稱法性無量之說。遍譬
一切豎法門。乃稱法性甚深之旨。方合經王
一切遍收。若長若廣教無不統。此義淵博不
可以言想。且寄十種三法以為初門。復為三
意。一標十數。二釋十相。三簡十法。言標十數
[001-0002c]
者。謂三德三寶。三涅槃三身。三大乘三菩提。
三般若三佛性。三識三道也。諸三法無量止
取此十法。其意云何。此之十法該括始終。今
作逆順兩番生起。初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夫
三德者。名祕密藏。祕密藏顯由於三寶。三寶
由三涅槃。三涅槃由三身。三身由三大乘。
三大乘由三菩提。三菩提由三般若。三般若
由三佛性。三佛性由三識。三識由三道。此從
法性立一切法也。若從無明為本立一切法
者。一切眾生無不具於十二因緣。三道迷惑
翻惑生解。即成三識。從識立因即成三佛性。
從因起智即成三般若。從智起行即成三菩
提。從行進趣即成三大乘。乘辦智德即成三
身。身辦斷德即成三涅槃。涅槃辦恩德利物
即成三寶。究竟寂滅入於三德。即成祕密藏
也。是為逆順次第甚深無量義。復云何無量義者。是一法門具九法門。三德尊重即是
三寶。三德不生不滅即是三涅槃。三德具足
諸法聚集名為三身。運載荷負即是三大乘。
不可異趣名三菩提。覺了清淨名三般若。
是如來種名三佛性。分別不謬是名三識。即
事通理故名三道。是為一三法門具九三法
門。亦具一切三法門。悉例可知。又皆具一
切一法門。一切二法門一切三法門。四法門
五法門。六法門七法門。八法門九法門。十法
門。百法門千法門。萬法門億法門。一恒沙
[001-0003a]
二恒沙。百千萬億恒沙法門。亦應可知。經
云一法門無量法門以為眷屬。一中解無量。
是為法性橫廣無量之義也。甚深義者。寄
三位顯之。如十法門共論者。三道三識是
本有位。三德三寶是當有位。其餘是現有位。
是名法性甚深。竪高之義亦成。又一法門
具九法門。取其三道三識是本有位。取三德
三寶是當有位。取其餘者為現有位。甚深義
亦成。又一一法門具六即位。理即是本有位。
究竟即是當有位。其餘即是現有位。甚深
義亦成。是為法性竪高甚深之義也。當知
金光明三字。遍譬一切橫法門。故言無量。遍
譬一切竪法門。故言甚深。乃稱法性之文。方
合經王之旨。次釋十種三法相者。十名如前
已列。十相今當分別。若分別色相青黃同異
者。應用肉眼。若分別法相深淺同異者。應用
智眼。今時行者既無智眼。應用信解分別同
異之相。初明三德相者。云何三云何德。法身
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淨是為德。法者法
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言。諸佛所
師所謂法也。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
缺減。故名為身。經言。我身即是一切眾生真
善知識。當知身者聚也。般若者。覺了諸法
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覺了三諦之法。解脫
者。於諸法無染無住。名為解脫。是名為三。
云何為德。一一法皆具常樂我淨。名之為德。
法身無二死為常。不受二邊為樂。具八自在
為我。身業淨口業淨意業淨為淨。無以為類。
疆寄世金以譬之。世金不變不染轉變富
[001-0003b]
貴。譬法身四德也。般若任運具四德。如智
冥如境故。大品云。色淨故般若淨。例此即得
色常色樂色我諸義皆成。又云。色大故般若
大。色無邊故般若無邊。此是法性廣大。般若
亦廣大。例此應云色深奧故般若亦深奧。此
是法性竪高。般若亦竪高。當知般若亦具四
德明矣。解脫亦具四德。夫解脫者。諸惡永
盡。即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皆已盡也。亦是
眾善溥會。即常樂我淨溥會也。大經云。
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身。當知
解脫同如來常樂我淨也。又大經云。三點
具足名大涅槃。點是文字。當知法身般若解
脫皆文字也。故知三點悉備四德。故言具足。
三因即是三智。三智德具四德。三德具足名
祕密藏。具足之文必具四德也。當知四德
具足即是其相。若得此一章意。餘九可解。不
能默已更復略言。云何三云何寶。佛法僧
是為三。可尊可重名為寶。至理可尊名為法
寶。覺理之智可尊名佛寶。毘盧遮那遍一切
處。即事而理。此和可尊名僧寶。此之三寶皆
常樂我淨。常樂我淨故乃可尊可重。當知三
德與三寶。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喻三德。還
以金光明譬三寶也。云何三。云何涅槃。性
淨圓淨方便淨是為三。不生不滅名涅槃。諸
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
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淨涅槃。修因契理
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淨
涅槃。寂而常照機感即生。此生非生。緣謝
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淨涅槃。當
[001-0003c]
知此三涅槃。不生不滅即是常。常故名樂樂
故名我我故名淨。涅槃既即常樂我淨。即
是三德可尊可重故。即是三寶無二無別。既
以金光明喻三德三寶。還以金光明喻三
涅槃也。云何三云何身。法報應是為三。三
種法聚故名身。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
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然理無聚散義
言聚散。始從初心顯出正理乃至究竟理聚
方圓。始從初心終至究竟。顯理之智智聚方
圓。始從初心終至究竟。功德之聚方圓。故以
三法聚為三身。當知三身皆常樂我淨。即
是三德。可尊可重即是三寶。不生不滅即是涅槃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等。
還以金光明譬三身也。云何三大乘。運
荷名乘。理性虛通任運荷諸法。故名理
乘。隨乘者。智隨於境如蓋隨函。故名隨乘。
得乘者。得果得機。得果故自解脫。得機故
令他解脫。故名得乘。當知三乘皆常樂我
淨。即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
德。還以金光明譬三大乘也。云何三菩提。
一真性菩提。亦名無上菩提。此菩提以理
為道。二實智菩提。亦名清淨菩提。此菩
提以智慧為道。三方便菩提。亦名究竟菩提。
此菩提以善巧逗會為道。當知三菩提皆
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
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菩提也。云何三
般若。般若名智慧。實相般若。非寂非照即
一切種智。觀照般若。非照而照即一切智。
方便般若。非寂而寂即道種智。當知三般
[001-0004a]
若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
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般若也。云何
三佛性。佛名為覺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
非無常。如土內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壞。名
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覺智非常非無常。
智與理相應。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
名了因佛性。緣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無常。
功德善根資助覺智。開顯正性。如耘除草穢
掘出金藏。名緣因佛性。當知三佛性一一皆
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
三德。還以金光明三字。譬三佛性也。云何
三識。識名為覺了。是智慧之異名爾。菴摩
羅識是第九不動識。若分別之即是佛識。阿
梨耶識即是第八無沒識。猶有隨眠煩惱與
無明合。別而分之是菩薩識。大論云。在菩薩
心名為般若。即其義也。阿陀那識。是第七分
別識。訶惡生死欣羨涅槃。別而分之是二
乘識。於佛即是方便智。波浪是凡夫第六識
無俟復言。當知三識一一皆常樂我淨。與三
德無二無別。既以三德譬金光明。還以金光
明譬三識也。云何三道。過去無明現在。愛
取三支是煩惱道。過去行現在有。二支是業
道。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生老死。七支
是苦道。道名能通。此三更互相通。從煩惱通
業。從業通苦。從苦復通煩惱。故名三道。苦
道者。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大經云。無明與
愛是二中間名為佛性。中間即是苦道。名
為佛性者。名生死身為法身。如指氷為水
爾。煩惱道者。謂無明愛取名此為般若者。
[001-0004b]
如指薪為火爾。業道者。謂行有乃至五無
間。皆解脫相者。如指縛為脫爾。當知三道
體之即真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
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道也。若
見此十法門。若同若異亦是一法門。作一切
法門相。若同若異相相明了。即百法千法萬
法。恒沙塵數亦如是。華嚴云。一法門無量
法門而為眷屬。首楞嚴和香丸。大品裹珠。
法華一地所生。涅槃大海水浴。皆是其義。
問若一法即是諸法者。唯說一法何用餘法
耶。答佛為悅一切人。宜一切人。對一切人。
悟一切人。若遍說之多有利益。一說尚令生
種種解。遍讀諸異論。即知智者意。故種
種說令得一切解。麁言及軟語。皆歸第一
義。皆是示人無違諍法。即此義也。三料簡者。初料簡三德。若指太子相好體為法身。
法身在前。樹王下時。明無漏慧三十四心為
般若。般若在中。八十滅度燒身不受後身為
解脫。解脫在後。異而且縱。法身時無般若。般
若時無解脫。解脫時無般若法身。此即三法
各異。斯乃阿含三藏數家所用。此之三意。
悉不得稱常樂我淨也。若指空境為法身。
法身是本有。照真之慧為般若。般若是今有。
子果兩縛盡為解脫。解脫是當有。異而且縱。
斯乃三乘通教中所說。前代探明大乘人所
用。亦不得稱常樂我淨。若如真諦師明。法
身具四德般若解脫各二。此乃橫而且異。乃
別教一途所明。而真諦師偏用。當知法身可
稱為德。般若解脫無德可稱。不會無量甚深
[001-0004c]
之高廣。亦不得稱為經王。今所明三德如上
說。一一皆具常樂我淨。論廣則無量。論高
則甚深。若諸學人聞諸經之王。四佛所護。不
解此意。如牛羊心眼不足論道也。料簡三
寶者。若指樹王得道為佛寶。轉生滅四諦法
輪為法寶。度陳如等五人。先得眼智明覺者
為僧寶。由是三寶故到于今。即有相從三
寶者。此乃阿含中所明階梯三寶。亦是數論
宗用也。若指樹王得道為佛寶。所說無生
四諦為法寶。二乘菩薩修真無漏斷結成聖
理和為僧寶者此亦三乘通教中所說。探明
大乘人所用。此兩種三寶。並無常樂我淨。若
指華王世界坐蓮華臺成道為佛寶。所說恒
沙佛法無量四諦為法寶。四十一賢聖為
僧寶。此則異前。雖非階梯未是同體。亦非
金光明所譬三寶也。料簡三涅槃者。若饑
得食病得差。獄得出獼猴得酒。旃遮婆羅
門飽食指腹。皆是世人暢情為涅槃爾若
計非想定無想天為涅槃者。此是邪見妄
謂為涅槃爾。若多貪欲人得不淨觀為涅
槃者。斯乃四善根方便行人涅槃也。若三
界煩惱盡。證有餘涅槃。焚身灰智入無餘涅
槃。菩薩未得此涅槃。此即阿含中析法二乘
之涅槃。若三乘人同盡子果兩縛。即是通教
中共涅槃。若指中道如理為性淨涅槃。中道
智為圓淨涅槃。同緣出世薪盡火滅。為方便
淨涅槃。三種各別互不相關。是為別教涅槃。
若言但有性淨方便淨兩涅槃。不明緣因涅
槃。各別不融者還是別教。非今經所譬涅槃
[001-0005a]
也。料簡三身者。若取樹王下佛為真身。神通
變化猿猴鹿馬為應身。不明三身者。此小乘
析法意爾。若取即事而真為真身。化用為
應身。不明三身者。此體法中意爾。問若爾
樹王下丈六。既非佛復非鹿馬。為是何身。
答一往應同人像此屬應身。又一解。例如
大乘心中智合中理為法身。今亦如是。體是
人像即是真空。此屬真身。若依真諦師云。
法身真實二身不真實。此則三身體相各異。
乃是別教中一途。非今所用。若言三身皆真
實。至理是法身。契理之智是報身。起用是
應身。應身是實佛所化皆實不虛。大經云。
不淨觀亦實亦虛非實。不淨作不淨想是為
虛。能破貪心是為實。應身例爾。非本體故為
虛。能利益故為實。今取實邊不取虛邊。故言
三身皆實是今所用。若復圓論三身。皆實
皆虛皆亦實亦虛皆非實非虛。當約三身並
作四句。如別記云云。問三字譬三身。亦得譬
一身二身四身無身不。答佛赴緣以三字名
經。義家作三身解釋。若得意者。作四三二
一無義。亦復何咎。下經中悉有其文。若作四身者。新本云。釋迦牟尼能種種示現。此則
開出應化。是為四身。若作三身者。即有
三身分別品。專論其義。若作二身者。佛真
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若作一
身者。新本云。一切諸佛以真法為身。若作
無身者。如來行處淨若虛空。而復游入善
寂大城。虛空中則無一二之數。此是無身
之文。問若爾。云何以金光明。譬四身二身
[001-0005b]
一身無身耶。答若以義名譬盈縮由義爾。
若譬四身者。取光明之上有煜爚之焰。文云
金光晃曜。此是譬四身之文。若譬三身如即
所用。若譬二身。金是正體光明只是功能。以
此為譬。若譬一身但舉於金以為正譬。光
明既是枝末非正所論。若譬無身者。至寶
以無貪為金。揚震四知亦以無貪為金。今
以世之至寶。譬出世之至理。彌會文義也。
料簡三大乘者。若約因緣六度大乘者。此還
是三人名別義同也。若約三人同用無生斷
煩惱。三人同乘一乘。此則通教中乘也。
若理隨得三乘。體相別異不同者。此則別
教中乘也。三種並為得乘方便所攝也。正法
華中明象乘。足三為四。羊鹿牛乘為得乘所
攝。象乘即是理乘。如今之所明三乘也。華
嚴中明四乘。三乘亦為得乘所攝。佛乘正
是今之三乘義也。料簡三菩提者。如請觀
音云。修三種清淨三菩提心。此即緣三乘
人心而修心也。乃是方便菩提所攝。若緣真
如實理發菩提心者。或緣如來智慧說法發
菩提心者。或緣如來神通變化。發菩提心者。
亦非今所用。文殊問般若云。無發是發菩
提心。又若一發一切發。是發菩提心。又若
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是發菩提心。如
此菩提心。即一而三並今所用。於一而論
三。於三而論一爾云云料簡三般若者。問
般若至忘至寂。云何分別諸法耶。答一切智
觀慧眼見。見法皆非法。道種智觀法眼見。
見非法皆是法。一切種智觀佛眼見。見法
[001-0005c]
非法非非法雙照法非法。若三智三眼一時
圓觀。一切法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
五眼具足成菩提。汝所問者乃是眇眼所見。
偏觀所觀。與則是曲見。奪則墮尼犍也。料
簡三佛性者。真諦師云。正性在道前。了性在
道中。緣性在道後。此一往別說推理不然。
華嚴云。一中具無量。大品云。一心具萬行。淨
名云。舉足下足具於佛法矣。法華云。一切
智願猶在不失。涅槃云。金剛寶藏具足無缺。
但有深淺明昧之殊爾。料簡三識。若分別
說者則屬三人。此乃別教意。非今所用。若
依攝論如土染金之文。即是圓意。土即阿陀
那。染即阿梨耶。金即菴摩羅。此即圓說也。
問如經云。依智不依識。既云三識此那可
依。答經言不依識者是生死識。今則不爾。
今言依識者。是智之異名。名清淨識。又道
前通名為識。道後轉依即是智慧未詳。料簡
三道者。問界內可有十二輪轉三道迷惑。
界外復云何。答寶性論云。生界外有四種障。
謂緣相生壞。緣即無明。為行作緣即煩
惱道也。相即結業。即業道也。生即名色等。
是苦之初。壞即老死是苦之終。即苦道也。
有此四障障於四德。緣障淨相障我。生障樂
壞障常。四障破四德顯也。第四依經文立
[001-0006a]
名者。上來舉譬多是義推。依文立名顯然可
解。何者義推疎遠依文親近。以己情推度是
故言疎。彼義例此。是故言遠。用佛口說是
故言親。即此經文是故言近。豈可棄親近而
從疎遠耶。始從序品終乎讚佛品。品之中
若不說金光明名。即說金光明事。或一品
說名不說事。或一品說事不說名。或一品
名事兼明。或一品名事獨說。或一品重
說名重說事。故知品品不空篇篇悉有。為
此義故依文立名也。序品云。是金光明諸經
之王。創首標名彌為可用。次壽量品。四佛俱
集王舍城。放大光明照王舍城。及此三千
大千世界。發起其事懺悔品。信相夢見金鼓。
其狀姝大其明溥照。過夜至旦向佛說之。讚
歡品金龍尊王。奉貢金鼓發大誓願。願我當
來夜則夢見晝如實說。空品云。故此尊經
略而說之。尊經即金光明也。四王品六番問
答。問問之中重說其名。答答之內重明
其事。又以手擎香鑪時。香烟變為香蓋。金
光不但遍此大千。亦遍十方佛土云云。大辯
功德已下。標名舉事其例甚多。若信相所夢。
是現在金光明之事。龍尊發願。是過去金
光明之事。香蓋遍滿是未來金光明之事。
一部名事遍十八品。一處起烟十方光
蓋。非但現在亘通三世。若名若事縱橫高
廣。無量甚深為若此也。而不用此標名義
推。譬喻無有一文。無而疆用有而不遵。
明識者審之無俟多云。又諸經例多如稻稈
斧柯象步城經等說。其事指所說事仍即為
[001-0006b]
名。又如說稻稈事斧柯事象步事等。即名為
稻稈斧柯象步經事也。第五當體得名者。有
師云。真諦無名世諦有名。寄名名於無名。
假俗而談真爾。成論云。無名相中假名相
說。今反此義。俗本無名隨真立名。何者如
劫初廓然萬物無字。聖人仰則真法俯立俗
號。如理能通依真以名道。如理尊貴依真以
名寶。如理能該羅依真以名網。如理能超
應依真以名響。華嚴中云。耕田轉耒衣裳作
井。皆聖人所為。大經云。世諦但有名無實
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以此而推。真諦有
名更何所惑。龍樹四依菩薩。隨義理為立
名字。義即第一義理即如理也。淨名云。從無
住本立一切法。經論咸然豈可不信。今言法
性之法。可尊可貴名法性為金。此法性寂而
常照名為光。此法性大悲能多利益名為明。
即是金光明之法門也。菩薩入此法門從法
為名。即是金光明菩薩。佛究竟此法門。
即有金焰光明如來。金百光明照藏如來等。
若爾何故名釋迦。釋迦此有通別名。從通
即名金光明。允同諸佛。從別即受釋迦
之稱爾。故讚佛品云。如來之身金色微妙。
其明照曜曜即是光。此是讚佛法體。非讚世
金也。當佛法性為金。非借世金也。三身品
云。與諸佛同體。與諸佛同意。與諸佛同事。
同體者是同法性金也。同意者同法性光也。
同事者同法性明也。故華嚴云。一切諸如來。
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一
身即是同金。智慧即是同光。力無畏即是同
[001-0006c]
明。於一法體三義具足。非假世金寄況佛
法。故樹神云。無量大悲宣說如是妙寶經典。
當體並是妙寶。此寶具足光明。非借世金以
譬法也。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