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088 維摩經義記卷第四-- (master)




No. 2769 [cf. No. 475]
維摩經義記卷第四



中聞是故在後而明也。又解。正在此中明亦
是次第□□□□□□能現女像。亦能行於
非道。以通正道。佛者圓極之果。與□□□□
道者能通。人至佛故目此品為佛道品。又解。
行於非道為令寶凡終□佛□遠則彰菩薩有
兼物之德。形奪二乘獨善之道。就此品中開
為兩別。始從品初訖永不能發無上道心。正
明通達佛道義。後從普現色身已下是因室
空生問。但不別立品名。寄此明也。就佛道中
開為三段。第一從品初訖菩薩能如是行於
非道是為通達佛道。直明行非□□之義。第
二從維摩問文殊何等為如來種訖不入煩惱
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明就緣說於佛□
□臣所以□□生死煩惱之印有如來種能發
心也。第三從爾時大迦葉歎言已下迦葉讚
述文殊之言兼復自慨現分。


就第一段通達佛道中。維摩言菩薩行於非
[004-0340a]
道是為通達佛道者。今云非道。唯除菩薩正
道自餘悉為非道也。明菩薩和光以同□為
功。謂行於非道內心無染道之以。正即通達
佛道。為行之□□藉非道。然後正道得通。物
我之行俱申。是故言菩薩行非道是為通達
佛道也。又問言何行於非道者。菩薩同其塵
便應有染。云何同非而無其惡。答曰。行五無
間而無惱恚者。惡從心生不在事理。示行五
逆內心無瞋。故不同其惡。就中開為四子段。


第一行五無間訖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就
惡因惡德果明行於非道。行五無間而無惱
恚者。即惡中重因。凡夫多以惱恚心切造於
五逆。欲□□□□現行五逆而無惱恚也。地
獄畜生餓鬼即是□□□果也。凡墮地獄。罪
垢故墮。大士雖現處之實無罪垢故也。□□
多故墮於畜生。欲明菩薩雖現畜生而癡慢
久斷也。慳貪薄福無諸功德故墮餓鬼。大士
雖處其中而功德是足也。


第二子段。引色界道。不以為勝者。就善因善
果明行於非道。色無色界即是善果。道者善
因也。欲明大士雖現處之而不可為勝也。


第三子段。示行貪欲訖示行諸煩惱而心常
清淨。總就一切煩惱因明行於非道。示行貪
欲離諸染著者。明菩薩雖示同貪欲之行而
無染著之過。自下諸句類在可知也。示行諸
煩惱而心常清淨者。總舉一切煩惱。煩惱因
不可道盡故總舉結之。欲明大士煩惱□於
外心淨著於內。


第四子段。示入於魔已下訖不斷生死。就□
[004-0340b]
諸果報明行於非道。示入於魔而隨佛智慧
不隨他教者。欲明菩薩外同眾魔內順正惠
不隨魔之教也。已下類可知。現遍入諸道者。
果報不可噵盡故。總舉果報結之。現於涅槃。
涅槃是果報之外故別出之。文殊師利菩薩
能為是已下總結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義。


於是維摩問文殊已下第二大段。就緣說種。
所以問文殊者。欲明二聖互相顯揚。就中開
為三子段。


第一從於是維摩已下訖一切煩惱皆是佛
種。明就諸惡說種。煩惱所以為如來種者。若
論道理。萬行為佛種。今指煩惱為種。若無煩
惱不能發心。緣有煩惱發菩提心。此緣中說
種也。又解。所以指煩惱為種。今明法起不定
從緣而發。或反邪從正。或改惡修善。是則正
由邪起。善因惡生。故緣能種辨。上明非道為
道師之功也。今明非種為種弟子德也。是為
二乘獨善闕師之功。無煩惱種失弟子之德。
有身者。身見為萬戒之本。無明欲愛已下廣
就諸煩惱增一明義也。七識住者欲界人天
是一三禪三空為七。所以不取三塗者。但三
塗是重苦之處。識不樂住。所以不取。第四禪
但四禪心。無想是滅心定。識不樂住。所以
不取。非想者但非想為滅盡定所懷。是故識
不樂住也。


第二子段。曰何謂也已下訖是故當知一切
煩惱為如來種。明於釋疑。何謂也是致疑之
辭。至極妙果應藉勝因而以為種。今言煩惱
為種意何所謂。答曰。若見無為者空觀也。入
[004-0340c]
正位不能發心者。無相引□上名為正位。明
二乘之人勉於塵勞心栖寂怕之理無為自安
絕於方外之志也。凡夫煩惱既重遭苦彌重。
聞說至樂能發方外之志。發心住取。苟據理
而言。二乘之人俱然在先成佛。但今所以作
此語者。為令二乘明切瑳之美凡夫起於勝求
之心。譬如高原不生蓮華者。此下有三譬。前
二譬凡夫羅通佐譬。後一譬偏與二乘為譬。
高原不生蓮華與二乘為喻也。卑濕淤埿者
與凡夫為喻。如是見無為已下合上高原陸
地。煩惱淤埿中已下合上卑濕淤埿也。又如
殖種於空已下亦與凡聖兩人為喻。但前者
據五鈍使為言。此就五利使為語。故得為異
也。又如殖種於空者與二乘為譬。糞壞之地
與凡夫為譬。見無為者合上殖種於空。起我
見畢合糞壞之地。起我見如須彌山者。明凡
夫我心自高唯勝是從故。聞佛果極樂仰而
慕之。是故當知已下總結一切悉如來種。


第三子段譬如不下偏與二乘為譬。前二譬
明二乘無弟子之德。後一譬明無師之功。凡
欲取珠。要須躬身跋涉大海。聲聞不入生
□□□□□□□□□□□□寶菩薩入生
死□□獲於佛果故言得無上智寶也。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已下第三大段。善哉
已下明讚述文殊之言。塵勞等侶實能發心
為佛種也。我等今者不復堪任已下明二乘
自慨絕分不能發心歎凡夫能發心也。是故
文殊凡夫於佛法有返復而聲聞無也。凡夫
於佛法有返復。佛本正以救苦為懷。凡夫能
[004-0341a]
發無上之心。廣化眾生稱佛本意。報恩義足。
故言有返復也。而聲聞亦稟教修行。但斷三
界惑盡取證涅槃。不能行化於物。乖於佛意。
故言無返復之義也。又一解。莫兩凡聖無始
已來皆曾發大心。中間廢忘。今凡夫還發大
心。稱本舊解。故言返復。二乘之人於大乘絕
分。不歸本習。故言無返復也。所以者何以下
釋凡聖兩人有無之意。所以凡夫有返復而
聲聞無返復者何。釋云。凡夫聞佛法能起無
上道意。發心成佛。傳教不絕。悟者常續。三
寶不斷。有報恩之義。故有返復。正使聲聞聞
佛法。終不能發無上道意。故無返復。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現色身以下訖入不二
法門品。□□□空生第四論。因室空故普現
致問。凡人室家應有父母妻子眷屬取與資
生。居士此事如何所在。淨名答明大大士與
世有異。世人以生死為父母妻子眷屬。有為
法為資生。大士權實二智為父母。功德以為
妻子眷屬及與資生。雖知無起滅辨明方便
廣上父義。不二法門品廣上母義。後五千菩
薩得無生忍。此皆由空室而來。普現色身問
遠從空室近因此品初區同非道無惡不兼。
今明佛之正道無德不備。德備於內故能外
同非道就。


此中開為四段。第一從初說皆何所在。明由
室空故普現色身生問也。第二從於是維摩
以偈答曰以下訖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
明□□□父母眷屬資生與世有異。第三從
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以下訖品。明方便
[004-0341b]
智廣上父義。第四入不二法門品明於實智
廣上母義也。


第一段普現色身所以致問者。夫為室宅之
內應有父母眷屬及以資生什物。而今悉無。
是故問言。父母妻子悉為是誰。象馬車乘皆
何所在也。


就第二淨名以偈答曰中開為三子段。第一
從智度以下訖以此為音樂。有四行偈。就人
眷屬為語。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者。母本
明縎家事在於室內。欲明實智據在理內故
以為母。父本當賓客。匡正於外方。便外化其
猶如父。一切眾道師無不由是生者。此二智
長養法身萬行之本。豈直是菩薩父母。一切
諸佛亦從是生也。法喜以為妻者。妻本適志。
法喜適悅故以為妻。又一解。世人納妻者為
求子胤紹繼家宗。喻如道從歡喜生。以歡喜
故則佛種相續法身不斷。其由納妻子胤不
絕也。慈悲心以為女者。女人有外出之義。慈
悲外被故言為女也。又一解。女人性多慈悲。
為懷慈悲之心像女之性故以況之。善心誠
實男者。男性貞幹能辨家事為義。欲明誠實
之善既有貞幹之用能辨佛果菩提家事。畢
竟空寂舍者。舍以安身為義。空是栖神之宅。
其猶如舍。又一解。舍本遮止風霜掩於雨露。
明此空理能遮煩惱風霜掩諸漏雨露也。弟
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者。弟子本以稟承師
訓為義。明塵勞眾生從我受化即有弟子之
義也。又一解。弟子者敬順孝養資益於我。明
化塵勞眾生功來資已故為有弟子也。道品
[004-0341c]
善知識由是成正覺者。善知識能以善相益。
正由道品資益成佛故言知識也。諸度法等侶
者。世人遊江越塞必須結疇敦侶然後得去。
欲明大士若遊生死江河越煩惱之關塞。若
不與六度共俱無由得去。故說為等侶也。四
攝為伎女者。四攝順物以悅眾情故言伎女。
又解。伎女本以音聲為義。必多來人眾。四
攝化物稱適物情。眾必歸從也。歌詠誦法言
以此為音樂者。世人音樂以自慰悅。菩薩以
法音自娛。


第二子段總持之薗苑以下訖淨心以澡浴戒
品為塗香。七偈明資生有異。總持之園苑者。
薗本遮援林果不令遺失。欲明陀羅尼總持
音聲法相不失也。無漏法林樹者。見諦無漏
樹木根深難拔故得枝條茲茂。明無漏深固
難傾萬善枝條故淨扶疏舌猶樹也。又一體
樹木能遮蔽日光則有蔭涼之義。明此無漏
之體能障邪見煩惱日光獲得涅槃清涼妙樂
也。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惠果者。華本由樹而
生能得於果。以見諦無漏為樹能生思惟七
覺之華獲盡無生智解脫之果也。八解之浴
池定水湛然滿者。八解脫背捨下惡。其猶浴
池除垢也。夫欲修八解脫觀事須遊心定水。
若修定圓備。則八解池滿。故言定水湛然滿
也。布以七淨花俗此無垢人者。此七淨者戒
淨心淨見淨度疑淨道非道淨行淨行斷知見
淨。謂之七淨也。華本芬香鮮淨為義。明七
淨備戒定芬香智慧鮮淨其猶華也。羅漢法
身大士遊心此理。故言浴此無垢人。又解。華
[004-0342a]
本由水而出即能莊嚴於木。此七淨由定而
生即莊嚴於定象馬五通馳者。菩薩以五通
飛馳處處行化。其猶象馬馳驟也。大乘以為
車者。大乘有運載之義。其若車也。調御以一
心遊於八正路者。八正之道雖復平坦。若無
調御大乘之車則有越轍之義也。一心者捨
心也。心有三相。一者發動。二者歛攝。三者捨
心。若心發動大過則應修定。若心沈沒太過
則應修精進。若動靜調適。任之令進容豫之
中。是名為捨。捨則調停猶如善仰之者。牛遲
則策之。疾則制之。遲疾得所。則縱漸涉夷途
無有留難也。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者。以三
十二相莊嚴其容。八十種好光飾姿顏也。慚
愧之上服者。世間上服以障弊為義。欲明菩
薩慚愧自法為上服以彰無慚無愧黑弊鄙立
也。深心為華鬘者。世人華鬘首之飾。欲明
深心行之上其猶如鬘也。又解。世人雜綖貫
宗眾華以為首飾。欲明菩薩以深心之解貫
宗諸行終成莊嚴智慧之首。富有七財寶者。
信戒聞惠布施慚愧謂七財。世人豐七珍為富
也。大士積此七法為富也。教授以滋息者。以
七財教化於人。人復化彼。化化相傳非滋息
如何。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者。如說能行。
迴所修善共成無上道。功來歸己。其猶大利
也。四禪為床坐從於淨命生者。床坐寢臥安
身。四禪者安靜義同床坐也。又解。世之床坐
避毒螫下濕。明菩薩修四禪為除下地卑穢
之患也。夫造床座要須運動斤斧然後得成。
今朝若不修淨命為因。禪定無由可剋言。從
[004-0342b]
淨命生也。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者。外國
諸王寢睡過多故作糸竹之音奏其耳道令彼
覺悟。欲明菩薩寢在禪定之床太沈。則以多
聞增智慧除無明之昏睡也。甘露法之食解
脫味為漿者。食以資身養命。漿以息渴。如理
無漏甘露資法身養惠命。經脫除生死之渴
愛也。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香者。心淨故則
持戒除垢。猶澡浴除垢穢也。世人浴竟恐直
風入體以香塗之。戒防非法能障惡法。其猶
塗香也。


第三子段摧滅煩惱賊一偈明舉勇健能伏怨
敵結上兩段。世人身健多有謀略故。眷屬資
生所以得立。身羸怯愵則為他人侵奪。資生
眷屬不得存在。欲明菩薩正以智慧法身強
故煩惱四魔不能侵毀也。摧滅煩惱賊勇健
無能踰者。世人除怨得稱為勇健。明菩薩能
滅煩惱智慧勇猛。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
太世人破陣勝幡樹勝相。明菩薩歎四魔□
正以坐道場為勝幡也。


從雖知無起滅已下第三大段廣於父義。所
以父母偏廣者。惟尊唯重生育之本不過父
母也。菩薩二智眾德之宗萬行之本故偏廣
之。就中開為四子段。第一雖知無起滅以下
三偈總明外化物示現不同上供諸佛下化眾
生也。第二從諸有眾生類以下訖以善方便
力皆能給足之二十四偈。雖明外化非一也。
第三如是道無量兩偈總舉結上。如是道無
量者。內德無量也。所行無有崖者。正由內行
無量故能方便無量也。智慧無邊際者。釋上
[004-0342c]
道無量。正由智慧無邊故內德無量也。度脫
無數眾者。釋上所引無有崖也。正以能度無
數眾故行化無崖。假令一切佛一偈明德量
淵曠。談不能盡。佛嘆菩薩之德。豈可不盡。
此言不盡者。但言不可累書事不可疊道故
言窮劫不能盡也。第四誰聞如是法一偈勸
發心也。


入不二法門品



此品所以來者。上明佛道品。即是明中方便。
今明自非照真諦之境窮達無生之理。無由
能涉明施化。故次佛道品復明不二法門品。
此品是第四大段廣上母義。空理一相故言
不二。能軌曰法。通智為門。善契此理所以稱
入。從始以來唯二人相對餘皆默然。今欲各
顯其德故問眾人也。又一解。至理幽玄隱而
難測。自非眾聖詳辨無由可究。且時人寄悟
不同。應見眾菩薩說然後獲悟。就此品中開
為三段。從初以下訖隨所樂說之。明淨名命
眾菩薩說。第二從法自在以下訖淨名默然。
正明不二法門義。第三從就說是語時五千
菩薩以下訖品。明說法利益時人悟道。就第
二段中復開為三段。第一諸菩薩以言遣法。
第二文殊以言遣諸人之言。第三淨名以不
言遣文殊之言。就諸菩薩名中各有三句。第
一以事相為二。第二明據理無不二。第三明
智會不二之理。下一一菩薩中皆如此。類
可知。法自在菩薩曰以生滅為二者。生名起
成。滅者緣離曰滅。法相理中不見始起之生
亦不見今離散為滅。得此無生忍者即是會
[004-0343a]
不二理也。德身首曰我我所為二者。計身有
神我自身之外悉為我所也。既無神我亦無
身外之所也。不眴曰受不受為二者。受不受
相對為二。受以取相為義。不受者心無存執。
若法不受則不可得者。若法相理中不見有
取相是受。亦不見心無存執是為不受。正以
受不受不可得故無受心。是取不受心為捨。
亦無作起受引等相也。德頂曰垢淨為二者。
煩惱點污為垢。智慧鮮潔為淨。若見垢實性
則無淨相者。若見煩惱實性體空則無智慧
淨相也。順於滅相者。順於空如滅相也。善宿
曰。是動是念者。紛亂為動。澄靜為念。靜亂相
對為二也。又一解。微起為動。取相染著為念。
始終為二也。亦得六識為動。想受行為念也。
不動則無念者。法相理中無六識之動。亦無
想等之念。無念則無分別者。既無想等之念
故無六識心。是分別通達此者智會於理也
善眼曰一相無相者。追二為一相。除有為無
相逐事明空人計云召然有異故。一相無相
相對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者。若知一相
體空即是無相空也。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
者。亦不見無相可取。解平等空也。妙臂曰
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者。二乘自度心智則狹
菩薩兼濟心則曠大。計大小心為二。若觀心
相體空如到者則無大小之別也。弗沙曰善不
善為二者。順理益物為善。違理損物為不善。
若起心順理為善違理為不善。入無相空際
者則無二也。師子曰罪福為二者。上云善不
善。就因為語。此語則據果為因言。三塗苦果
[004-0343b]
為罪。人天樂報為福。又解。是因中之名因招
苦果為罪。感樂名福。若達罪體性空則與福
無異。以金剛惠決了此空相。則無罪是縛無
福是解也。師子意曰有漏無漏為二者。苦集
為有漏。滅道為無漏也。若得諸法等則不起
漏不漏相者。若得諸法體空平等則無苦集
有漏。滅道為無漏。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者。
不著有漏之相亦不住無相無漏之無相也。
淨解曰有為無為為二者。萬像森羅是有為。
太虛空寂為無為。此空有相對為二。若離一
切數則心如虛空者。若知有為數空則心如
虛空。求虛空亦不可得也。那羅延曰世間出
世者。從外凡夫迄世第一法已來名世間心。
無相已上得真無漏名出世間心。世間性空
即是出世間者。若解世間實性證空即是出
世間無相也。於其中不入出溢散者。於空理
之中。不見世間心入於生死出世間心出於
生死亦不見世間心流溢生死出世間心散滅
生死也。善意曰生死涅槃者。縛解為二。生死
是縛。涅槃為解。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者。若
解生死體空即是涅槃無生死也。無縛無解
不然不滅者。亦無生死為縛涅槃是解。亦無
生死煩惱熾然。無涅槃寂滅也。現見曰盡
不盡者。煩惱為盡。滅結無為名不盡。若究竟
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者。法相理中觀盡與
不盡二俱是空不可得故言盡不也 普守曰
我無我者。計有神我為我。計定實無我為無
我。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者。法相理中神
我尚無。豈有定實無我可得。見實性體空者
[004-0343c]
不復起於我與無我也。電天曰明無明為二
者。智慧是明。煩惱為無明也。無明實性即是
明者。無明實性體空故即是明也。明亦不可
取離一切數者。明體性空離一切心數故亦
不可得取也。喜見曰色空為二者。計五陰定
有為色定無為空。色即是空者。色體性無故
色是空也。非色滅空色性自空者。非是色滅
方空。色體本來自空。受想行識亦皆爾也。明
相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者。四大對空大也。
四種性即是空種性者。四大性空即是空大。
對此五大成身故言種也。如前際後際空故
中際亦空者。人計現在五大成身故。舉過去
未來破於現在也。妙意曰眼色者。根塵相對
為二也。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者。若
解眼性體空則於色不生貪瞋癡。是名寂滅。
即體空也。耳等亦然。安住者不見根塵可得
也。無盡意曰布施回向一切智者。六度是
己之行體。迴向者以我之行迴向薩婆若。布
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者。明布施空即是
一切智性也。持戒亦然。於中入一相者。會空
不二也。深惠曰是無相無作者。空是根本。無
相無作是者枝條。又解。必未皆二。或可。三
四。但是二增數之初故言二也。空即無相無
相即無作者。觀假實無性為空。正以空故無
於眾相亦無造作。若空無相無作即無心意
識者。悉皆空也。寂根曰佛法眾者。佛僧是人。
法則法體。此人法相對也。佛即法法即眾者。
體空不異故得相即也。是三皆無為相與虛
空等者。將事無況性空也。一切法亦爾。類萬
[004-0344a]
法斯空也。心無礙曰身滅者。五陰緣聚為身。
緣散為滅。此計存亡為二。身即是身滅者。見
實相體空者不見有身及與滅身。存亡體空
故無二也。上善曰身口意善者。身口為外意
為內。此內外相對為二。是三業無作相。身
口意體空皆無造作也 福田曰福行罪行不
動行者。能得三塗苦果為罪行。從欲界人天
迄三禪謂福行。第四禪已上至非想為不動
行。罪福據苦樂之境。因為麁境四禪已上不
苦不樂名為不動。是其細境。此麁細相對也。
三行實性即是體空。空則無有罪福之別也。
華嚴曰從我起為二者。據計心為二也。上我
我所者。直就前境此明計我之心計所之心
也。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解我體空。則
不計我我所之心。故無二法。若不住二法。則
無有識者。若無二法可住。則無我可識亦無
我所可識也。德藏曰有所得相者。情存有得
不存無得。取捨為二。又解。以能得對所得
也。若無所得則無取捨。若解性空空則情
無所存。無有取捨為別也 月上曰闇與明
者。月晦為闇。月光曰明。無闇無明則無為二
者。若觀明闇體空故無其二。如入滅受想定。
舉證喻無明闇可得也。寶印手曰。樂涅槃不
樂世間者。樂厭相對。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
無有二者。若不見涅槃可樂世間可厭。則無
樂厭之心。所以無樂厭者何。若有生死之縛。
則有涅槃之解。空理之中本來無生死之縛。
其誰求涅槃解脫。無縛無解會於不二也。珠
頂王曰正道邪道者。據理為正。背理為邪。住
[004-0344b]
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者。若然真空正
道則無邪正之別也。樂實曰實不實者。第一
義諦絕於虛假。稱之為實。世諦但名但字。緣
用非真。名為不盡實。此虛實相對。實見者
尚不見實何況非實者。法相理中尚無第一
義諦實之可見。何況世諦非實而可得見也。
所以者何以下釋上義。先釋實見義所以名
為實見者。何今云非肉眼見所見。惠眼乃能
見故云實也。而此惠眼無見無不見者。所以
尚無實之可見。何況非實者何釋云。無見無
實之可見亦無非實不可見。故云無見無不
見。又一解。而此惠眼無見無不見者。雖曰不
見而無不見。此是惠眼之體也。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下。第二段明文殊以
言遣諸人之言也。


於是文殊問維摩已下。第三段明淨名以無
言遣文殊之言。文殊歎言善哉者。嘆於淨名
無言會理。上身子默然而被呵詰。今淨名無
言。何故致嘆。但身子不能即言以會空理故
在空妨言。所以被呵詰。而淨名解言說體空
即是無言。雖復默然。不妨言說稱理之解。所
以致歎。宜以默然遣文殊之言事須默然。


第三大段說是不二法門已下明說法有益。
是故五千菩薩會於不二之理得無生法忍也。


香積佛品



此品因空室而生第五事。正以室中無物故
身子生須食之念。淨名遣化菩薩請飯香積。
於此娑婆廣明利益。得飯之來出自彼佛。故
云香積佛品也。大意。由空室而來何。意在不
[004-0344c]
二法門品。後明上不二法門。辨明真諦之體。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時。情莫知所寄。事須明
有因食以入道引級物情也。


就此品中開為九大段。第一從初說當於何
食。明身子生念。即為取飯之端也。第二從維
摩諸知其意已下訖當令汝得未曾有食。明
淨名譏舍利弗結業生身不能無待即縣許
其所須。第三維摩詰即入三昧訖此諸大眾
莫不目見。明將欲取飯先現上方世界。示取
飯之端。使此時眾生於欽待之心。第四從
時維摩詰問眾菩薩誰能致彼佛已飯下訖
亦如眾香國土諸樹之香。正明淨名取飯於
此娑婆廣明利益。第五從爾時維摩問眾香
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以下訖故以一切苦
切之言乃可入律。明二國交利。第六從彼諸
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訖以無量大悲
生是佛土。明彼菩薩讚釋迦如來并歎此方
菩薩。第七從維摩詰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
大悲堅固已下訖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
十。明淨名述成其所歎。第八彼菩薩成就幾
法以下訖恒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明香
積菩薩為此小行之流請淨等之行。第九維
摩文殊於大眾中已下明說法利益發心也。


第一段舍利弗心念此諸菩薩當於何食。明
聲聞非不須食。但食自噵則難噵他則易。故
云菩薩。


時維摩詰已下第二大段。維摩知其意者。知
其非直為菩薩亦自為己須食之意。就中開
為二句。第一句譏其結業生身不能無待。佛
[004-0345a]
說八解。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者。佛
說八解脫。仁者受行斯法。正應遊心八解以
法食為先。豈得雜須欲食之意而聞正法乎。
又解。揣食有色香味觸。是即五欲雜穢之食
也。又解。譏身子為法來不食為來。八解本能
除患即是法食。今聽法除患。亦是病之良藥。
今存食不為法。似若昔八解不除患。今法亦
非良藥。故執今昔以呵之。


第二句當令汝等未曾有食已下。即玄許其
所須。非常之食。此食凡有三義。一者食之能
使身適神悅。二者香味異常。三者食之令人
悟道。不准常類故名未曾有也。又解。雖然昔
八解。今法但除因累。身子報身果累未亡。猶
須食以療之。故懸許其所須。


維摩詰即入三昧已下第三大段。何故先現
上方世界者。持欲取飯。先現彼國令此時眾
生欽待之心。


時維摩詰問眾菩薩已下第四大段。正明取
飯於此娑婆廣明利益。就中開為五子段。第
一從時維摩詰問已下訖如佛所言勿輕勿
學。明𨋪[序-予+萬]新學進於始行。咸皆默然者。欲
使淨名發言自取故默然也。仁此大眾無乃
可恥者。此𨋪[序-予+萬]新學仁此大眾之中無能致
彼佛飯乃是可恥之事。文殊師利曰如佛所
言勿輕未學者。進於始行。學則便得。故不可
輕也。又解。上以文殊威神力故皆默然者。設
飯之來事在主人故默然也。今言勿輕未學
者。未學猶尚難輕。而況此坐皆是久習高行
之人。非是不能。但設飯之來事在主人。理不
[004-0345b]
關客。所以默然也。第二子段。於是維摩不起
於坐已下訖亦使如來名聲普聞。正明遣化
取飯。第三子段。時化菩薩即於會前已下訖
佛為欲化樂小法者不盡現其清淨土耳。明
化傳淨名之意上方取飯也。令彼樂小法者
得弘大道者。明外凡夫之人未上性地容得
棄小向大故言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
聞者。自此以前未聞香積之名。因此廣彰故
言普聞也。彼諸大士見化菩薩已下。明香積
菩薩見化人即發三發問問於彼佛。第一問
言。今此上人從何來也。第二問。娑婆世界為
在何許。第三問。云何名為樂小法者 佛告
之曰下方已下訖釋迦牟尼今現在。答其第
二問娑婆之處也。於五濁惡世為樂小法眾
生敷演道教。答第三問樂小法者。彼有菩薩
名維摩結已下訖增益功德。答上第一問問
其來處。淨名遣化來因答第一問。復生兩問。
第一問。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問人大小許人
乃作是化也。德力無畏神足若斯。第二問德
量多少有此神力。佛言甚大者。答其初門。是
為大人一切十方皆遣化往。答其後門器量
甚豐德行充備。於是香積如來已下明香積
佛與飯已而試約之。攝汝身香已下試約
有三勅。身有二心有一。攝汝身香無令彼諸
眾生起惑著心者勅。身香有二種。報應兩殊。
報香起著應香增道。今云攝者攝其報香也。
又當捨汝本形勿使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
勅身。上方大士形則在妙。下方菩薩身則
劣小。故宜誡約。息於始行自鄙之心。又汝於
[004-0345c]
彼莫懷輕賤而作礙想已下勅心。若心生礙。
受道則難。是故有此言耶。第四子段。時化菩
薩既受鉢飯已下訖欲色諸天聞此香氣亦皆
來入維摩詰舍。明因請香飯更招渡來。聞此
香氣身意快然歎未曾有者。妙香充軀身心
悅適故曰未曾有也。第五子段。時維摩詰語
舍利弗等可食已下訖亦如諸樹之香。明香
飯此土有利益也。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者。
明如來慈念蒼生故有斯飯。悲心無窮亦飯
無盡若能體之稱大悲意若作局限心不稱大
悲則不消也。又解。食此飯者應發大心能建
大業報恩義足。名為消也。二乘之人不能發
心無報恩之義。故言不消。有異聲聞念此飯
少者。相傳解言。二乘之人情既局俠有其限
心。不同大士位懷彌博。故聲聞異於菩薩。故
言又異聲聞。又一解。聲聞生於異念故名聲
聞異於菩薩也。四海有為有相故宜可竭。此
飯大悲所勳應化之食。是故無盡也。


爾時維摩問眾香菩薩已下第五大段。明二
國交利。明上方菩薩聞此言教故能化導無
方。此飡香味知佛事不同兩邊有益故云交
利也。從維摩問眾香菩薩已下訖所有功德
皆悉具足。明香國佛事。彼菩薩曰我土如
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得入律行者。香積如
來豈直雖以香為佛事而不為說法。但就勝
為緣語。彼國入道多藉香為緣。故記但以眾
香也。所以知然。品初言大菩薩眾佛為說法。
是故得知非無文字也。又一體此方因於取
識發聞思之解。上方香積鼻識後起意地聞
[004-0346a]
思慧解。此亦可從多論門也。彼菩薩問維摩
結以下。明釋迦說法。就中開為三段。第一從
維摩以下訖剛強之語以調伏之。直明□□
麁鑛故須剛強之況。第二從六是地獄以下
訖是世間是涅槃。明亦剛強法體。第三從
以難化之人心如猨猴訖以苦切之言乃可入
律行。明舉二譬結事須剛強之言如此。第一
子段。此土眾生剛強難化以下。直明眾生梁
強故須剛鑛之言折伏也。就第二子段中。剛
強法體中明為二門。初從言是地獄以下訖
是愚癡報。明不期因果理數自至。第二從是
結戒已下訖是涅槃。有藉教有違順。順即為
善違則為惡也。就初不期中開為二意。第一
意。是地獄既愚人生處。直總明惡果。第二意。
是身邪行已下因果雙明。就雙明因果中復
有三幡。第一幡總明三業身口及意也。第二
幡雖明十惡。殺生正報墮三塗。餘習氣人中得
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劫盜亦二果。
一者貧窮。二者共他財不得自在而用。邪婬
二果。一者婦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妄
語二果。一者多被誹謗。二者恒為他人所誑。
兩舌二果者。一者得弊惡眷屬。二者得不和
眷屬。惡口二果。一者常聞惡音。二者有所言
說常如鬪諍。綺語二果。一者有所言語人不
信受。二者有所言說不能分了。貪欲二果。一
者多欲。二者無厭足。瞋恚二果。一者常為他
人求其長短。二者恒為他所惱害。邪見二果。
一者常生邪見家。二者心有諂曲。第三幡。是
慳悋是慳悋報訖是愚癡。明六弊對六度為
[004-0346b]
語。第二段藉教行中。是結戒者。檀場白四羯
磨始初得戒時稱云結戒。持戒者。德行無缺
皆順教也。犯戒者。毀破所持皆違教。是應作
是不應作者。若順教為善。是則應作。若違教
造惡。是不應作。自此已下類爾可知 以難
化人已下釋迦說法中。第三大段舉二譬結
事須剛強之言。猨猴躁擾喻心萬端。象馬𢤱
悷喻身口形色剛強也。


彼菩薩聞說是已已下品中大段第六。上方
大士嘆佛及菩薩皆曰未曾有也。嘆釋迦如
來平等空慧而能隱於無量方便之力逐物所
威種種說法隨天人所樂。實為希有。斯諸菩
薩復能謙下。謙下不辭劬勞不擇淨穢。生於
此土也。


從維摩言已下大段第七。述成其言。嘆此土
菩薩大悲堅固誠如所說。述成其言也。然其
一世已下明穢土修行勝於淨國。然智藉癡
生善由惡發。惡豐故發善則濃。愚多故生智
則厚。此皆藉外為強緣。然後得發內解之堅
固。故言此間一世修行踰於淨土彌劫之行
也。所以者何以下釋穢土修行勝淨之意。而
以穢土修行而勝淨國者何。明娑婆穢土略
有十事善法。淨土所無。以布施攝貧窮者。出
十事之體。穢土由有貧窮故得行檀度具足。
淨國無諸貧乏鬪。闕於此行故明穢勝淨也。
猶世良醫在假病劫中醫術得通。施病良藥
患者皆除欲。明菩薩處不淨國土化物亦復
如是。眾行茲繁得弘十法。為大藥王濟度眾
生。故能超於萬劫去煩惱生死之病也。此言
[004-0346c]
皆為穢土始行之流欲令自竭其志也。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以下第八大段。明
上方大士為此土新舉清淨國之行。明始行
之徒功行未成未能自拔。譬如羸人入水救
彼溺人未能修兼與彼俱沒。廣此土新學菩
薩令修淨國之行故發斯問。又一解。始行之
流聞其向言也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百千
劫行。便謂菩薩慈在穢土一向不修淨行則
滯於穢國故為請淨土之行級行其情。菩薩
復應修淨土之行也。行無瘡疣生于淨土者。
善行鮮潔如究淨膚體。記惡懷善其猶瘡疣。
就此八法四段明義。第一段敬上接下相對。
饒益眾生而不望報訖謙下無礙。明第一接
下句。於諸菩薩視之如佛。第二敬上句。第二
段人法相對。前未聞經聞之不疑。第三於法
中無乖違。不與聲聞而相違背。第四相小乘
人中不相違背。第三段得失相對不嫉彼供。
第五見他得供養。於是失不起嫉心不高己
利。第六於我是得不以為高。而於其中調伏
其心。結成上得失正懷義。第四段自他相對。
常省己過。第七自有過內自省。第八句見他
過不訟也。恒以一心求諸功德。成上自他
義。


文殊師利解大段第九。明說法利益諸人悟
道也。


菩薩行品



此品所以來。上方菩薩始行之流於此土生
下劣想。如來廣明十方世界佛事不同諸佛
如來功德平等。言對阿難𨋪切上方菩薩上
[004-0347a]
方大士自求悔過請法還土。如來為說有盡
無盡解脫法門。即是菩薩行燈故菩薩品所
以來。就此品中有八段明義。


第一從佛為說法於菴羅樹薗已下訖是維摩
詰欲求故先現此瑞應。明將詣佛所印封所
說先現光明表其相來令菴羅諸人豫生欽
仰。


第二從於是維摩詰語文殊言可共見佛以下
訖非意所圖非度所測。正明維摩將諸大眾
詣於菴羅禮事供養如來。


第三從爾時阿難白佛今所聞香自昔未有以
下訖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
也。廣明香飯利益差別。


第四從阿難白佛未曾有也以下訖是名入一
切諸佛法門。明佛事不同證上香飯有其實
益。


第五從菩薩入此行者若見淨好佛土不以為
喜已下訖盡力變化所不能作。明言對阿難
𨋪切上方菩薩。第六從爾時眾香世界菩薩
來者合掌白佛以下訖唯然世尊願少賜法還
於彼土當念如來。明上方菩薩既被譏切悔
過自責請法還土。第七從佛告諸菩薩已下
訖是名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明佛為說有盡
無盡解脫法門即菩薩行體。第八從爾時彼
諸菩薩聞說是法已下訖品。明上方菩薩香
華種種供養表其慶情。


於是維摩詰文殊已下第二段。文殊言今正
是時。今若詣佛正是利益之時也。因詣佛故
有七事利益。第一因詣佛故得與大眾禮事
[004-0347b]
供養表病非實。第二因詣佛故明佛事無方
成上香飯實益。第三因詣佛故得明上方菩
薩請佛為說有盡無盡解脫法門。第四因詣
佛故得明法身出百非之表以遣諸人執實之
心。第五因詣佛故得顯淨名生處見妙喜國
不動如來。第六因詣佛故得明法供養即是
封印淨名之所說。第七因諸佛故得明屬累
彌勒委付阿難流通此經千載之下流傳不
絕。於意云何者。汝為當目見而已亦在意地
解其所以。世尊我覩其為非意所圖非度所
測者。我目覩其事。非是意地所量。亦非忖度
之所能測也。


爾時阿難白佛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第三
段。因問香氣廣明香飯利益差別。問香是彼
菩薩毛孔香者。欲令舍利弗發言自答也。如
是香氣住當久如者。問香氣住久近。此飯勢
力至于七日。未必限於七日。但閻浮提人不
食唯得七日。故就一方為語故云七日也。又
解。法爾七日未入正位者是聲聞性地人。得
入正位者無相以上。得正解脫者證於第四
果也。未發大乘心者凡夫之人。已發意者住
前之心。得無生忍者七地以還。又可初地。一
生補處者十地菩薩。然香飯雖是下地得道
之緣。初地以上豈蘇此藉入道。為欲成香飯
有始終之益故云乃至十地。小乘亦應云初
果二三乃至四果。但文略耳。菩薩中亦應從
初地二地乃至一地之階級。但文中略。廣明
十方世界佛事不同入道多端。自有由鼻識
得道。亦有由眼識而受益。此方由其耳識以
[004-0347c]
獲悟。滅除一切諸煩惱毒者。少分一切唯斷
當地之分也。


阿難白佛以下第四段。明佛事不同證香飯
有實益。以佛光明而作佛事者。自有見光而
獲秒。是故助以為佛事也。又以菩薩而作佛
事者。如大通智勝如是入定之後以十六王
子菩薩度六百萬億恒河沙等人也。又以佛
所化人者。以須扇多佛滅度留一化身住世
說法。以菩薩樹者。光無所不照。香無不普
薰。形色微妙隨所好而見。出妙音聲隨所
好而聞。眾生過者無不入道。又以佛衣服者。
如閻浮提王以世疾疫請佛得佛僧加梨禮拜
生善。病得除癒。又以飯食者。香作樓閣苑
薗皆香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者。一一相隨
應所現令其入道也。佛身者。應形妙體正相
好論別佛身總語故有異也。虛空者。匝閙之
處為現虛空。又解。文殊師利滅眾色像以化
阿闍世王。眾生應以此緣者。應以上來因緣
得入正行也。夢幻者。說此六喻令人得悟也。
又解。隨所應見而現。如夢覩羅剎。若爾何故
云喻。但經中每以此六為喻故也。音聲語言
說法此等多以聲教為佛事。清淨佛土寂莫
無言乃無為者。猶如法如來所明下方菩薩
不樂處眾多有所眾說寂順無為以作佛事。
清淨佛土炳無情處來無言說寂怕無為以自
然進道。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
者。明大聖舉動皆有利益。是故無非佛事
也。有此四魔諸煩惱乃門。而諸眾生為之疲
勞諸佛即以此法而為佛事者。多能降毒龍
[004-0348a]
勢極嗔息先以欲拘事却以法語人也。此之
例皆是佛事。即以此法令其入道。是名入一
切諸佛法門者。總結於上此等佛事軌則日
法能通為體法也。


菩薩入此門者。已下第五段。明言對阿難幹
切上方菩薩。菩薩入此門者若然佛事不同。
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者。
既然佛事不同。故雖見淨好情不生喜亦無
貪著不以高勝。若見不淨亦以為喜憂。不礙
不沒者。上見淨妙既不生喜。故覩穢不憂。上
淨既無貪。今穢則不生瞋礙。既不以淨為高
勝。故於穢不生下沒也。但於諸佛心生歡喜
恭敬作未曾有想也。如來功德平等為欲化
眾生而現佛土不同者。明諸佛道同無有優
劣但隨眾生應見示現差別也。阿難汝見諸
佛國土以下舉譬以明真應。地有若干者。明
國土參差則有數量。以喻如來應身有其差
別。若干者數量之異名。而虛空無若干者。明
虛空盪然絕於數量以喻如來智惠平等無有
高下別也。是如色身有若干者。喻合上地有
若干。其無礙惠者。合上虛空。諸佛色身威相
以下明功德平等悉無差別也。是故名三藐
以下如十是同等。略舉其三。三藐三佛陀者。
正遍知正覺。多陀阿伽度者如來也。佛陀覺
者。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
盡受以下。明廣演三句尚自難窮況於無量
功德也。上方菩薩於此土如來菩薩及以淨
名三處悉生下劣之心。故今共對阿難𨋪切
上方小行。明諸佛不可惻量。是故不應生下
[004-0348b]
劣之心。且止阿難以下移共在菩薩。明菩薩
不可惻限度。四海有為有相尚可惻量度。菩
薩功德不可量也。阿難汝等捨置菩薩以下
故複言在淨□。明菩薩始終之行故宜難測。
淨名一時之益二乘百千劫所不能得知。淨
名身處白衣故生劣想。今明淨名一時變現
神通之力二乘之人百千萬劫所不能盡。豈
可思議也。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已下第六段。明上
方菩薩既被𨋪切。於茲受悟。故悔過自責請
法還土。開為二問。從初訖現佛國異。明悔過
自責也。唯然已下第二問。請法還土。願賜
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者。當念傳心如來
之法也。又解。上已聞說佛事不可思議。將欲
請法還土。意欲宣揚如來不思議道。令本國
眾生念佛功德也。


佛告諸菩薩已下第七段。就中開為三段。第
一有盡無盡訖至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
無為。二雙舉有為無為以為章門。第二何謂
不盡有為已下訖不虛福德是名菩薩不住無
為。明釋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也。第三從又具
福德故不住無為訖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
等當學八句雙結有為無為也。有盡法門者。
何諦虛偽可盡可滅。謂之為盡。性空真實不
可盡滅。謂之無盡。凡夫執有為即是具縛。二
乘著空亦是具縛。菩薩處有為不著故脫凡
夫之縛。不證空而住故脫二乘之縛。故得
解脫。能軌曰法。通智為門。有經文云。無
礙者除凡夫礙勉二乘等也。何謂為盡謂有
[004-0348c]
為法者。無虛偽是為之法。何謂為盡無謂
無為法者。無性空不可盡滅是無為法也。如
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者。有為雖偽。盡
之則大業不成。無為雖實。住之則空觀不明。


何謂不盡有為。第二遍釋有為。就中開為五
子段。第一從不離大慈不捨大悲以下訖發
行善根無有限齊以來。亂明自行外化。不離
不大慈不捨大悲者。慈悲是入有之基樹德
之本。故在先明。菩薩化物恒以大悲為首。常
以與樂濟苦為懷。心無捨離。深發一切智心
而不忽忘者。自行之體。明仰要佛果一切智
惠心不忘失也。教化眾生而不厭倦者。外化
之德明處生死化物情無厭怠。此之二句明
上仰要佛果下變眾生。於四攝法常念順行
者。成上外化正由。備於四攝故。能化物無
惓。四攝物攝物無不從故言常念順行也。護
持正法不惜軀命者。成上自行外化。讚若
自行外化擁隔不通將護法來通故能亡身空
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者。亦是自行廣殖眾
善能與菩提為根故無厭倦。志常安住方便
迴向者。若欲化於眾生事須善巧不著。以己
功德迴向薩婆若。求法不解者。亦是自行。仰
請諸佛深奧之法。情無懈慳。說法不悋者。外
化之行正由。自能求法。以己所得化物無有
悋惜也。懃供諸佛者。成上求法正由。翹懃
供養諸佛能求法不解也。故入生死而無所
畏者。成上說法無悋正由。生死無畏故能說
法無悋也。於諸榮辱心無憂喜。凡夫得榮辱
心動。菩薩離世八法於中不生憂喜。不輕末
[004-0349a]
學敬學如佛者。學則便得故不可輕。已學必
成佛。應敬如佛。墮煩惱者令發正念者。本自
未出。何故名墮。但修行伏煩惱作出離之意。
遇緣行退方名墮也。方宜教化。令發正念於
遠離樂不以為煮者。二乘之人身遠離憒閙
心離煩惱無為自安。菩薩雖復身遠離憒閙
心離煩惱。假以通道不以為貴。不著己樂慶
於彼樂者。凡夫見他得樂生嫉妬。自得樂則
情著。見他受苦則心安。自苦則情動。菩薩不
爾。不存己樂。聞他有樂心生慶悅。在諸禪定
如地獄想者。禪定雖樂安之則大道不成。情
無樂著如地獄想。於生死中如薗觀想者。生
死雖苦大道因之而生。菩薩好遊其中如似
薗觀想。見來求者為善師想者。見來求我。與
其作善師想。內心歡喜。方便勸化令入正法。
又解。見來求財請法為善師想師本資益我
義前人來有所成化功歸已有。即資益之義
故為善師想也。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者。知
行此施具一切智。明見因果施而無悔也。見
毀戒人起救護想者。見造惡毀梵之人起方
宜救接之想。諸波羅蜜為父母想者。欲明菩
薩諸度能生成法身如父母也。又解。子有所
須資之於父母。明菩薩所須求之於六度也。
道品法為眷屬想者。道品令我尊勝。其由世
人有眷屬益我尊貴。發行善根無有齊限者。
上亂明自行外化。今總結也。一切善法皆能
行之。


第二段。以諸淨國嚴飾之事以下訖聞佛無
量德志而不捲。明舉佛果顯三種勝事樹出
[004-0349b]
其行。上既明自行外化必得佛果故。次舉佛
果三事樹出其行。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已
佛土者。是為一事。明以佛果淨國嚴飾故修
行住要成己佛土也。開門大施具足相好者。
此為第二事。施本能資於刑。是故因中行施
能具佛果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自有施心
少財物多自施心多財物少。此二不備。不能
應無方之求。此二兼備恣其所須。除一切惡
淨身口意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者。成上第
二事。明因淨則果妙。正以能除諸惡淨於三
等。處生死化物無畏故得淨土法身也。聞佛
無量德志而不惓者。此是第三事。明聞佛無
量功德修行住取志願無捲也。


第三以惠智劍以下訖以大精進摧諸魔軍。
明有所除。上既辨果顯三種勝事。自非除因
果二累。無以可獲。故次明之也。以智惠劍破
煩惱賊者。此即因累。煩惱能劫人善財。其猶
如賊。空觀智惠能摧煩惱故云如劍。出陰界
入者。除陰死二魔。即是果累。荷負眾生永
使解脫者。自既勉累。復能荷負眾生。於因
果二累中永使解脫。以大精進摧伏魔軍者。
天魔是起惡之緣故。以精進之行而能降伏
也。


第四段常求無念以下訖修四無量。明空有
二行。上既明所除。自非觀違空境。無以能除
煩惱陰死三魔。若無有智備足。何能降天魔。
故次明之。常求無念實相智惠者。守境為念。
空理無物當心故名無念。空理絕於假誑為
實。表異於有故云相。智惠者此諸觀智行。少
[004-0349c]
欲知足而不捨世間已下明有中智。自非有
中智備。無以降天魔。內心常行少欲知足之
法而示同世間多欲之道。又解。聲聞行少欲
知足捨世間入涅槃。菩薩行少欲知足不捨
世間入涅槃。不壞威儀而能隨從者。不壞正
法威儀而能同俗。有感現種種威儀起神通
惠引道眾生者。常以五通化引眾生。五通即
禪定果。由定得總持。得所念總持所聞不忘
者。得陀羅尼總持。音聲法相則無遺失。善別
諸根斷眾生疑已下正由。內秉陀羅尼外能
辨才為物說法。但欲說法要須識根故知藥。
故先明識根知藥。差別諸根斷眾生疑者。此
明識病。若知眾生根性差別善能應機授法
斷其疑。或以樂說辨演法無礙。正以得辨說
無滯故能斷眾生疑也。淨十善道受人天福
者。正由十善之行故能示在人天受福教化。
修四無量開梵天道者。內修四等之行故能
示生四禪。四禪謂四梵天。又一體菩薩求生
梵天為欲作諸法之主。


第五段勸請說法以下訖不失品善法。明三
業清淨結上四段正由。身口意淨故備上來
四段之法。勸請說法隨喜讚善得佛音聲者。
明口業清淨故得佛梵音微妙也。身口意善
得佛威儀者。明身業清淨得佛象王視觀行
住坐臥舉動威儀正應道身所修業口意相逐
來。深修善法以下明意業。深修善法所行轉
勝者。意地修善增然乃有日新之美故云轉
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者。正以問解增明故
能備說大乘心人成於菩薩僧。此成上意也。
[004-0350a]
以無放逸不失眾善者。意不生放逸故眾善
無失。行如此法以下結上來諸行也。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以下遍釋無為。菩薩空
前有。顛心必須涉有。施行不得證空。故知人
空不住。聲聞不爾。謂修夢空不以空為證。二
乘修空證空而住。菩薩雖復修空而能在有
施化。不證空而住。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
無作為證者。明菩薩雖修學空無相等而能
在有化物。不同二乘證空而住。雖學無起不
以無起為證者。菩薩雖觀空理絕於起動而
能在有化物。不同聲聞證空而住。觀於無常
而不厭善本者。二乘觀無常空而證取涅槃
絕於化道。菩薩雖觀無常體空而能在有化
物。不厭善本證於涅槃也。觀世間苦而不惡
生死。聲聞若體空在有中惡生死。菩薩觀苦
體空而處生死以化物也。觀於遠離而身心
修善者。二乘之人觀身心遠離體空而證滅
盡涅槃不能修善。菩薩雖觀身心遠離體空
而在有中身心修善以化物。觀無所歸而歸
趣善法者。菩薩雖觀空理無物可歸而於有
中歸向善法。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
者。雖觀空理無其生滅而在有中現於生法
荷負眾生也。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者。聲聞
觀無漏空斷諸漏盡。菩薩雖斷觀無漏體空
而能化物示同有漏也。觀無所行而以行法
教化眾生者。雖觀空理無法可行而於有中
行法教化眾生。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者。雖
觀空理是無而能在於生死拔苦不捨大悲
也。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者。雖觀性空而處
[004-0350b]
有施化。不同聲聞小乘絕於化導也。觀諸法
虛妄者。觀萬法體空非實。妄計者為實。無堅
牢。又無我人亦無主宰。此即是假名空也。無
相者明五陰體空絕於生滅相也。本願未滿
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惠者。菩薩空前願。有願
中有化物修福德業。藉此之行至於佛果。本
願未滿。可虛設此願證空而住。應當有中修
福德禪定化眾生行也。修如此法是名不住
無為。總結上不住無為也。


又具福德以下大段第三。舉八句雙結上有
為無為也。具福德故不住無為者。正以不住
著無為有勝導故。於不盡有為中能修福德
之行也。具智惠故不盡有為者。正以不盡有
為中有勝資故便能於也。不住無為中修其
智惠。此兩句是總。下有六句為別。大慈悲
故不住無為者。此舉不盡有為中初句不離
大慈不捨大悲正。以不住無為空觀明故。於
不盡有為中能修慈悲之行。滿本願故不盡
有為者。此舉不住無為中最後句本願未滿
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惠句。正以不盡有為有
其勝行故。於不住無為中能滿本願也。集法
藥故不住無為者。此舉不盡有為中求法不
懈。正以不住無為空觀明故。於不盡有為中
能集法藥也。隨授藥故不盡有為者。此舉不
住無為中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正
以不盡有為有具勝行故。於不住無為中能
隨授眾生法藥。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者。此
舉不盡有為中差別諸根。正以不住無為空
觀明故。於不盡有為中知眾生病也。滅眾生
[004-0350c]
病故不盡有為者。此舉不住無為中觀於無
我而誨人不捲。正以不盡有為有勝行故。於
不住無為中能滅眾生病也。諸正士以下總
結勸修之。


爾時彼諸菩薩以下大段第八段。明此諸菩
薩得法情欣。香華供養禮拜表其慶情也。


見阿閦佛品



就此品中有兩段明義。初明應身體空。後明
法身出百非之表。別出淨名生處應有見如
來身品。文句小故寄他品明。不別立品目。若
爾釋迦無動等是如來。何故阿閦得於品名
而不去法身品者。但此經宗旨原為維摩。今
欲顯淨名生處故存品名。阿者言無。閦之言
動。下現無動佛教。云見阿閦佛品也。初明丈
六體空。後辨真極法身。此即除惑情二種執
患。由上淨名云何共見佛將諸大眾禮事如
來。時情便謂有定佛可見。今明丈六性空。以
遣時情執有之患。又由時眾不違法身。執應
為至極真身。今明法身妙體出過百非之表。
去其執應之患。時人便謂釋迦可爾。他方諸
佛何必同然。辨明妙喜世界無動如來法身
亦是百非之表故能處淨而入穢。不可作淨
穢住取故現妙喜世界無動如來。


就此品中有二段明義。第一從初訖若他觀
者名為邪觀。明觀如來之身。第二從爾時舍
利問維摩詰汝於何沒以下訖已還置本處。
出淨名生處。


就初段中復開為三段。第一從爾時世尊問
維摩結以下不觀識如不觀識性。明應身體
[004-0351a]
空。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者。如向
云。欲見於佛為作何等相根觀如來乎。維摩
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如來大聖
尊重。不敢直爾而觀。要自觀己身性空。然後
仰類於佛。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
則不住者。外人計有神我從冥初來至現在
住世說法從現在謝在過去。欲明性空理中
不見如來從於未來來至現在。故云前際不
來向現在。亦不見從現在謝於過去。故云後
際不去。亦不見住世說法。故云今則無住。又
一解。以前際為過去後際為未來。前際不去
者不見如來謝於過去。後際不來者不見如
來在未來。今得不住不見如來在現在住世。
不觀色性已下就五論明空。不觀色者。無
定色可得。不觀色如故。無色空可得。人不觀
色性故。亦不見色有定性可得也。受相行識
行亦然也。


第二從非四大起以下。明至極法身出於百
非之表也。非四大起同於虛空者。明法身不
為四大所成。借虛空以況。真極若作常住法
身者即略明常。又解。別有一法身。明相續
常。即是壽命七百阿僧祇劫也。六入無積身
心已過。法身不為無入積聚已過身心之表
也。不在三界。出於三界。三垢離者。三界之
業久已永除。順三脫門者。智惠與三空門相
順也。三明與無明等者。觀三空門時闇齊觀
故云學也。不一相者垂迹萬差不異相知語
本唯一不自相知隨感則赴亦能現於他形不
他者唯是自體不曾有他。非無相者。法身妙
[004-0351b]
有不同虛空相。非取相者。雖非無相復不可
以相根住取也。不此不彼者。不在生死而未
出世。不在彼不彼者。不在涅槃而未常不在
此。不中流者。不在道品中間而未常不在彼
此。而化眾生者。雖非彼此中間而在生死以
化眾生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者。智照性空
寂滅之理而不永入寂滅亦復處有。不同二
乘永寂不此不彼故不在此間彼間也。不以
此不以彼。既非彼此。不可以彼此住取也。不
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者。非滅智所知非凡
識所識。無晦無明者。朗達三世故無晦。體非
役慮故無明。又解。現同闇昧故言無明也。無
名無相者。法身之體絕於名相也。無強者。現
同嬰弱。無弱者生老不加也。非淨者。示居塵。
穢者煩累永除也。不在方者。高栖環中。不
離方者。像無不現。非有為者。法身惔怕。非
無為者。不同六道。非示者。體非色故非示。
無說者。體非聲故無說。不施現同慳悋。不
慳者。檀度備足。不戒者。現有所犯。不犯者。
惡法永息。不忍者示同惱恚。不恚者。瞋忿永
除。不進者現同懶墮。不怠者。懈怠永盡。不
定者。現同散亂。不亂者。囂喧永離。不智者現
同愚闇。不愚者癡闇悉除。不誠者。現同誑
偽。不欺者。虛誑永滅。不來者。從毘耶離向王
舍城為來。還從王舍城向毘耶離為去。法身
亦不見背此為來向彼為去。不出不入者。亦
不見託生王宮為出雙樹滅跡為入。以一切
言語道斷者。廢應論真故云言語道絕心行
處滅也。非福田非不福田者。慢之得罪故非
[004-0351c]
福田。敬則得福非福田。又解。現造眾惡非福
田。眾惡永除非不福田也。非應供者。非福
田故非應供。非不應供養者。是福田故應供
養也。非取者。非供養故不可取也。非捨者。
是應供養故不可捨。非有相者。不可作相根
往取。非無相者不同虛空故非無相。又同真
際者。同第一義諦真際之理與真理齊。等法
性者。與性法冥符。不可稱不可量者。體絕稱
量。過稱量者。金剛已還形奪之境稱量之內。
法身出過名數之表稱量之外。非大者。細入
無間故非大。非小者。彌淪太虛故非小。非見
者。體非色故非見非聞者。體非聲香故非聞。
非覺者。體非觸故非覺。非知者。體非味故非
知。又一解。非可現見亦不可以非現見故言
非聞也。亦非覺。察後非此知也。離眾結縛者。
纏累永亡也。等諸智者。上齊諸佛下同眾生
於諸法無分別者。前同假名眾生。今同眾生
所引之法無分別。一切無已下明雖同眾生法
而無煩惱等過。無失者。無過失也。無濁者。
無塵濁也。無惱無煩惱。無作無起者。上明
無煩惱。此明無業體。無生無滅者。既無煩
惱結業。生據者始死據者終。明無生死也。無
畏無憂無喜者。凡夫欣生惡死。若有其死可
有憂畏。空理之中無死可得。故無憂畏。若有
其生可有喜。生既不可得。故亦無喜。無厭
者。無死之可厭無生之可著也。無已有今有
當有者。此乃常住體非三世攝。不可一切言
說分別顯示者。體絕百非眾相之表。故非言
說可得分別顯示。世尊如來為若此已下。第
[004-0352a]
三舉邪正來結上兩段。若以此觀者。作丈六
身空法身百非之表。是名正觀。若他觀者。是
名邪觀。若計丈六是實若謂丈六以為至極
之佛。是名邪觀。


爾時舍利弗已下。第二大段出淨名生處。就
中開為五段。第一從爾時已下訖云何乃問
汝於何獲而來生此。明理中無其沒生。將欲
出其生處。恐時情計其定實生處故明無沒
生。又解。上明觀身實相。實相無生今現有
生。將成上自觀之義。明無沒生。汝所得法有
沒生者。將明據理無其沒生。故就舍利弗所
得為言耳。第二從舍利弗沒者為虛誑法以
下訖雖生不長諸惡。明就世諦相續故有沒
生。若一向無生。如來則無由得顯淨名生處。
故就世諦名用道中有生令如來出其生處
也。沒者為虛誑法敗壞之相者。明沒者俗諦
離散虛誑敗壞之法也。生者為虛誑法相續
之相者。明生是假有虛誑相續不斷也。菩薩
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者。明二乘人
涅槃之沒盡於善本。凡夫生世廣造諸惡。菩
薩現同其滅不盡善本應生不起諸惡。又一
解。凡夫福盡命終。菩薩示有終沒。非是福盡
也。第三從是時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已
下說但滅眾生煩惱闇耳。正明出淨名生處。
若不出淨名生處。無以生時眾渴仰之心。故
出生處。舍利弗言未曾有也已下明舍利弗
凡有二意。一者穢土之中多有怒害艱嶮。不
辭艱嶮之深累而能處之。亦為希有。二者歎
捨淨之穢實是良難。自非所為處大。何申能
[004-0352b]
爾。維摩語舍利弗於意云何已下。舉二譬還
答其兩意兼成上生生不長惡滅不盡善義。
日光出時與冥合乎。答其初意。明雖生穢土
而不為眾穢之所染累。維摩言夫日何故行
閻浮提已下答上第二意。明捨淨之穢者。為
除物病。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生不與愚闇
而共合者。合上日光出時則無眾冥也。但滅
眾生煩惱闇者。合上欲以明照為之除冥者
也。第四從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已下訖
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無異。明大眾渴仰
欲見妙音世界是以淨名承如來之重命接妙
喜世界未置此土也。第五爾時釋迦告大
眾汝且觀已下訖其事訖已還現本處。明勸
時眾發心修行。下有十四那由他人發菩提
心。


佛告舍利弗汝見妙喜世界及無動佛已下大
段第三。明流通說所以問身子見者令其因
見慶所聞歎經重。伋明流通聞經之力。雖不
覩今事。聞經之功同眼見之利。就中開為三
段。第一從此以下訖法供養品。明將欲付囑。
先明經重。在人則人尊。在地則地貴。第二
法供養品。明如來述成天帝釋歎經重人重
拔量。財供養不如法供養。即封印淨名之所
說。第三囑累一品正明付囑彌勒阿難使流
傳萬世不絕。從佛告舍利已下訖品。明舍利
弗出家之人說三惠流通。從品初訖其已信
者當為作護者。明天帝在家白衣亦說三惠
流通。第一段中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
近供養者。將明三惠流通先自導已得見淨
[004-0352c]
名獲於善利。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
聞此經者亦得善利。出於聞惠。況復聞以信
解受持讀誦者。出其思惠。如說修行者明於
修惠也。若有手得是經便為已得法寶之藏
者。經卷是聞惠之詅成上聞惠可重手得者
尚獲寶藏。而況聞已領在胸衿。若有讀誦解
釋其義如說修行者。此舉讚誦取修惠之人
則為諸佛之所護念。正明修惠果報。流通此
法則為如來威神加護故言護。在心不忘曰
念也。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即為供養於
佛者。明在人則人尊。供養持經之人與供養
佛無異。此人流通頓佛處也。其有書持此經
卷者當知其室則有如來者。此是在地則地
貴。此經廣明如來法身故。云其室則有如來。
地尚可貴。何況持經之人。理是可尊也。若聞
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取一切智。明聞惠
果報。藉此聞惠之解終感佛果一切智也。若
有信已下明思惠果報。此人則為諸佛之所
記別為得無上菩提也。


法供養品



法供養者。夫言供養。資身養命。明此法資法
身養惠命。又解。供養者稱可前人之意。若依
經修行稱可聖心。故目此品為法供養品。爾
時釋提桓因以下明天帝辯三惠流通。我雖
從佛聞百千經。未曾聞此決定實相能除疑
惑。謂之決定。亦可。理相明白謂決定也。如
我解佛所說義趣。知其深遠。若有眾生聞經
流通此理明知。亦得是深遠之法不疑。聞是
經法者。明於聞惠。信解受持讀誦者。思惠也。
[004-0353a]
何況如說修行者。明修惠也。斯人已下總明
三惠果報。閉眾惡趣者。因惡不生三趣也。開
諸善門者。依經修行能通行人近至人天遠
至之妙果故言門也。常為諸佛之所護念者。
持經之人恒為眾聖加護故言護念。降伏外
道摧滅魔怨者。能降外道改邪從正。滅摧天
魔棄惡從善。修持菩提安處道場者。明修於
國中萬行感於道場之果。履踐如來所行之
迹。從初地終於法雲皆是諸佛所行之跡。其
一聽法者以下明天帝擁護弟子使外惡不干
內生善法。佛言善哉以下。第二大段述成天
帝之言。即明經重人重。封印淨名之所說。就
中開為四段也。


第一大段從佛言以下訖若善男子善女人受
持供養是經者則為供養去來今佛者。此經
明三世諸佛菩提。若受持者是則供養三世
諸佛。


第二大段從天帝正使三千世界如來滿中以
下訖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緣福不可
量。明校量財供養不如法供養。所以勝者。財
供不能令人得道。要須解望悟道。第三從過
去有佛號曰藥王如來已下訖最後如來名曰
樓王。此明引過去為證。第四是故天帝當知
此要以下明結勸。


就第三大段引過去為證中開為五段。第一
從過去有佛號藥王如來已下將欲校量財供
養不如法供養。先列藥王如來國土名號壽
命劫數多少。就藥王如來行此二施。是故須
列。第二從爾時轉輪聖王名曰寶蓋已下明
[004-0353b]
於藥王如來所設財供養。第三時王子月蓋
獨坐思惟已下列法供養。就中復開為二。第
一時王月蓋獨坐思惟。明法供養端序也。寧
有供養殊過此者。盡財竭寶豈能更有過此
者。有一解。雖盡天下華飾名衣上服故應更
有過此者。意謂未盡其極。


第二從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
已下。正明法供養體。就中分為二子段。第一
從諸佛所說深經訖將護法故是名法之供
養。明聞思二惠人法供養。第二從有於諸法
如說修行已下。明修惠人上法供養。就初聞
惠思二惠中復開為四意。第一意。諸佛所說
深經已下訖菩薩法藏所攝。歎經理深。諸佛
所說深經者。經理幽邃故言深。一切世間難
信受者。此理深遠凡夫所不能安心故言難
信難受。微妙難見者。體絕犀麁曰微。微中
之極曰妙。唯佛能知非聖不達故曰難見。清
淨無染者。體無塵累曰清淨。不可點污曰無
染。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者。但者單獨之
稱。非直以智慧分別能知。要須功德諸行相
助得此理也。菩薩法藏所攝者。此經明大乘
理故菩薩法藏所攝也。第二意。陀羅尼印印
之者已下訖能令眾生入佛法藏。明經來益
人人得經為用。陀羅尼印印之者。無相總持
印之。以無相印印行者胸衿。世間持印即能
遊江越塞處處無礙。欲明行者柄此無相之
解理。能越煩惱之江河。遊生死之關塞。則無
留礙也。至不退轉。此理至竟不復退轉。成
就六度者。能令行者 度備足。善分別義者。
[004-0353c]
能令行者分別萬法之義。順菩提法者。此理
則與菩提相應。眾經之上者。正由此法深妙
最上故令行者成就六度分別諸義也。入大
慈悲者。能令行者入大慈悲行也。離眾魔
事及諸邪見者。能令行者改惡從善背邪歸
正也。行人解無性與因緣相順。無我無眾生
無壽命者。能令行人得假名空。空無相無作
無起者。得實法空也。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
轉法輪者。明能令行者修因得果成佛說法
也。諸天龍神所共歎譽者。行人成佛諸天恭
敬歎譽也。能令眾生入佛法藏者。能令行者
入佛果功德之法藏也。第三意。攝眾賢聖已
下訖十方諸佛所說。明三業通說。攝諸賢聖
一切智慧者。總論三乘賢聖。說眾菩薩所行
之道已下。雖明三乘說於菩薩所行之此道
一句。明三中獨大自行外化。依於諸法實相
之義者。自行之體觀達諸法體空實相也。明
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者。出於實相體。能救
一切毀禁眾生已下。明於外化。能救一切毀
禁眾生者。能善方便濟度犯戒眾生也。諸魔
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魔本繫屬生死樂
於五欲。外道執著己道計有神我。凡夫貪著
財物謂為實有。既聞說空故生怖也。諸佛賢
聖所共歎譽者。既修自行外化則為賢聖所
歎。背生死苦得涅槃者。此明二乘之行。厭背
生死求涅槃之樂。十方三世諸佛所說者。非
直藥王所談。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同
說也。第四意。若聞如是等經已下。舉聞思惠
出法供養人。
[004-0354a]


又於諸法已下第二子段。明修惠上法供養。
就中開為三句。第一句明修惠解理除惑。隨
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者。明觀達
因緣之理斷五邪諸見得無生之解。第二句
決定無我無眾生已下言依法不依人。明修
惠人得假實之解備有四依之德。以用心物
無我無眾生者。假名空。而於因緣果報無違
諍者。正以無性故空。緣和故有。則與因緣
相順無違諍也。離諸我所者。解實法空。依於
義已下明備四依之德。若論次第先明依法
不依人。人則有善惡無記。不可總依。法有定
揩。應依法不依人。依法中則語今有了不了。
故今就法中依了義法。莫依不了義法。了義
法中有理有教。凡情執言喪義。不能亡言取
旨。故第三依義莫依語也。既聞依義。便謂實
有此義。不能虛心會理。故次第四依智莫衣
執著識也。


第三句隨順法相以下訖是名最上法之供
養。明舉解理除惑結出修惠之人上供養也。
隨順法相無所歸者。外道計五微塵成五大。
五大成五根。有始入終歸。法相理中不見始。
來生死謂入。離相散還本謂終。歸入生死歸
終。又解。十二因緣不入生死歸於五道。無明
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明因緣體空。作如
是觀十二因緣體空無有盡相不復起見者。
既觀因緣體空。無有盡滅。則不復起五邪諸
見。是名法之供養者。出修惠人是上供養
也。


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已下引過去中第四段。
[004-0354b]
以諸人悟道證法供養是勝。自得柔順忍。復
化人得發心。證上法供養勝。


天帝時王寶蓋現在得佛已下過去中第五結
會古今。迦羅鳩村馱訖最後如來名曰樓至。


從如是天帝當知以下如來述成中第四段結
勸。如是天帝當知已下明結。如是者如上所
明。供養此經則供養三世佛。校量財供養不
如法供養。引過去為證正如是。當知此要以
法供養為上為最。是故天帝已下勸為法供
養也。是法供養為上第一無比故。勸當以法
供養供養於佛也。


囑累品



流通中第三囑累品。所以來付囑彌勒阿難令
末代流通故有囑累品來。此法是佛之憂累。
今以我之累付囑於汝。又一解。以此經法付
囑彌勒。即是彌勒之憂累。彌勒自憂當此事
故云囑累也。就中有二段。第一從初已下訖
無令伺求得其便者。委付彌勒。第二是時佛
告阿難已下付囑阿難。


就彌勒中復開為兩段。第一從初訖而取相
分別是為二法。正明如來付囑。第二彌勒聞
說是以白佛已下明彌勒受付囑。第一佛付
囑中有三子段。第一從初訖如是無令斷絕。
明如來所得處為重法委付彌勒使流傳不
絕。第二從所以者何已下訖隨諸眾生所應
得利而為廣說。明於得失也。眾生不聞為失。
聞者為得。所以慇懃付囑。為有得失也。第三
從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已下明流通人應除
過。就中亦三播明儀。第一播明捨華崇寶。一
[004-0354c]
者雜句文飾之事是世聞華飾乖於正典故應
捨離也。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此是實理
故宜遵崇修學也。若好雜句文飾當知是為
新學菩薩者。情存文飾清華。此即始行之人
也。若於如是無深無著甚深經典如說修行
者。此則積來因久。即是崇實人也。第二播彌
勒復有二法已下。於人法生過。此似外凡之
人。一者所未聞經懷疑生怖。我初不聞從何
處來者。此是於法生過也。二者若護持是經
或時於中說其過惡者。此於人上生過也。有
此二法已下。明既有此二過。當知是新學。凡
夫未解深法。其心麁鑛不能調伏也。第三播。
彌勒復有二法已下亦於法生過此應是住前
習種性人雖解深法猶自毀傷者。以解法未
深猶故起過。既言不能得無生忍。故知應是
住前人未得性地無生也。一者輕慢新學不
能教誨者。化物不普於人有過也。二者雖解
深法而取相分別者。明於深法中未亡其執。
是故於法有取相之過。


彌勒聞說是以白佛已下第二段明彌勒受如
來付囑也。我當遠離如斯之惡。彌勒豈有此
過。但為於末代持經之人應離此過故作斯
言耶。


是時佛告阿難已下第二大段付囑阿難受
持。亦有二段。初明佛付囑使流傳受持。後明
阿難受佛所付敬順受持請說經名也。一切
大眾聞佛所說得法心悅歡喜奉行。
維摩經義記卷第四


龍華二儒共校定也。更比字一校也。
[004-0355a]
大統五年四月十二日比丘惠龍寫
記流通。


保定二年歲次壬午於爾綿公齋上榆樹
下大聽僧雖講維摩經一遍私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