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g0011 大涅槃經義記卷第四-- (master)




No. 2764B [cf. No. 375]
大涅槃經義記卷第四



性若三世攝是無常也。第四從若斷善根有
佛性者已下。執定有定無為問。從為眾生故
有四種答已下。先明昔日四答所以明者。一
為明由昔顯今。二為明今異於昔也。從如來
十力無畏已下。訖六少見名分別答。此將答
第一問。先舉緣正於前。如汝先問者。此稱第
一問而答。答意斷善根人實當有彼如來後
身二種佛性。但現在邪見隔障因緣是以無
也。如來佛性非過去已下。答第三問明正因
是常非三世也。後身佛性現在未來已下。答
第二問。就中恒兼答第三問。向所以在前。答
第三問者為明正因非三世。後身二世九住
以前三世增一明義故也。後身二世者。取初
能見之心以為現在。自後見心束作諦。未來
未得菩提時。佛性因故三世攝者。初住以前
[004-0294b]
有漏位中。是不善五陰佛性因故三世所攝
果則不爾。有三世非三世者。初地以上訖於
十地。此善五陰。是不善五陰果體無常故三
世所攝。佛果五陰是善五陰。果體常住故非
三世攝。十地已下訖於六住明佛因故。過去
現在未來果亦如是者義亦同然。五住至初
住□□□□□□□故。過去現在未來果亦
如是耳。以義同前故□□□□□□□□性
六種七種。此□□中明上緣正闡提當有也。
若□□□□□□□第四問也。我亦不說者。
亦不偏說置而不說名置答也。亦有說置妄
計名為置答也。云何名因。過去現在未來者。
將欲配屬於人。是故發問。又云上來廣明因
果三世非三世。今問意因所以三世果所以
有三世非三世也。答意因是不善五陰是以
三世攝。果有不善五陰果有善五陰果是以
有三世有三世也。自下廣明三世非三世緣
之別。一切無明已下凡有三段。廣釋緣因為
世攝正因不為世攝。初一段直就道理廣明
緣因為三世攝。正因不為世攝□□□□於
已下。第二引其成經明于緣正攝以不攝。須
陀恒人已下。第三就人以明緣正攝以不攝。
聲聞如乳者。上如來為成增一明義故。是以
從佛向下而明。此中為成前微後著。是以從
下向上而明也。十住下品為辟支。上品為菩
薩。五六七種未來有者。復明何義。上來但明
緣正二種佛性明生善。自下始明生善義也。
未來業未業生終不生果者。為明未來佛性
必有。是以能生現在之善不同未來業也。又
[004-0294c]
云此未來業以未有故。不能生果。現有下品
因未來必生中品之業。未來有時必得生果
故。名為有佛性。亦以未有故不名現有。以畢
有故名為當有。由當有故感生現善也。因上
未來之業。以未生故終不生果。即執作難未
來佛性即時未有。云何生善下。以二喻喻有
生義也。若言五陰是佛性者。此下還復宗廣
明佛性。非有非無中道之理。重答上第四問。
明非定有非定無也。自下將明生善。先執或
以明中道。以是生善之本故也。執現有陰為
性。而問但執舉一執耳。其實廣發眾疑也。執
緣為正故言失意眾生不解。即是中道者明
不解故。現無佛性。是非有或時有解明佛性
非是都無非有非無為中道也。我為眾生得
開解者。執內外有無皆不開解。下明非內非
外虛空兔角以下。就六種喻明非有非無。令
得生解為開解也。熱病服乳者。解云。外國乳
冷酪熱是以服乳除其熱病。但服之太過故
生冷病。服酪能除冷病。但服之太過反生熱
病。若順此方乳熱酪冷者。而言熱病服乳者
此當以熱治熱。下病服酪者以冷治。冷乳生
冷病者。此明其乳非直能治熱病生則亦能
治冷病也。下言酪生熱病者義亦如之。若言
五味先有待緣而發。如內大先有待外大增者
義不得然。何故不然。五味前後次第說故。不
從多方使。但從二緣乳中得酪生蘇。乃至醍
醐。一切諸法皆不如是。但從二緣得也。非
方便得者非正。從二方便能得。乃從五緣得
也。能增□內外四大者亦復如是者。皆是本
[004-0295a]
無從緣生也。又云取計而破外人計乳因之
中。先有酪果不由方便。始得生酪。佛性亦
爾。身中先有。不由緣得者。是妄計耳。就我正
義生蘇等皆不如是者。皆不先有非方便得
明其本無從方便得也。四大佛性皆亦如是
要侍緣也。如我所說十二部經已下至一向
作解。此明偏執為病。勸信中道而生善也。又
復為明昔經隨自意語說無常法。猶可從之
生解。況今隨自意語解說佛性何得不生解。
乃至闡提佛性有無亦如是者。明闡提當成
佛時佛性有無同如現佛有無一不異也。亦
云闡提現在有惡名有無善為無也。昔共彌
勒論于性空。望今是世諦但空理幽玄故。身
子等不能生解。而所以須菩提等能為諸大
士說者如來加感故也。於性空世諦猶尚不
解。況佛性第一。而乃率已一向取解不隨佛
語也。又云。舍利弗乃是大權之人。非為不
解為取現迹所同實聲聞也。如恒河中有七
眾生已下。此品大段第三引喻喻上生斷之
義明。若當於上四句義中不能解者。作前二
人。若能解者次第相續作。後五人微妙河者。
上品中以煩惱為河。生死為水。此中以涅槃
教為河。四種佛性為水。上勸修道見性以取
現果。此中勸解佛性成後五人。上明不能修
道沈沒生死。即亦迷沒涅槃之法。此中迷沒
涅槃理教即亦迷沒生死河中。今且各舉一
邊互明其義也。七人亦爾。今列二種七人。上
品不列者。亦是互明耳。如上三人者不修善
等三種人也。復有常沒非一闡提者。此是樂
[004-0295b]
三有人沒在三有也。大望就常沒中自有是
闡提自有是繫珠人沒之。三有而非闡提。暫
出還沒亦爾。亦有常沒非一闡提。下引善星
等者。此人若能讀誦十二修諸禪定名樂三
有是第二人。若斷善根即為第一人也。從有
漏戒生無漏戒故言戒。戒是人未剋為不具
也。能牽果報名為作戒。不感生死為無作戒。
隨道之戒背於生死名為捨戒也。所以不列
習種性為住人者。以於中寬漫有退不退故
不列也。列第三人住竟更不列後五人者。以
斯自此以後無非住人可知故也。智不具足。
凡有五事。自前已就舍利弗等明。今經住人。
此下廣明住人。昔時之行故後成也。作不淨
觀伏貪慈悲等觀各伏。所患思覺多人作數
息觀通伏十使著我多者。分析界入。此等諸
人皆求禪支中作如此觀情現離惡近求禪本
遠求期生空。是人聞已者。總上諸人聞斯善
反說觀法。已既得根本作生空觀。初正緣五
陰壞苦壞無常。兼知眾生無性為觀不已。正
觀生空兼知眾生為五所成文。言如法修行
者。生空觀成也。次得念處者別入四空也。初
正觀色身作壞苦壞無常兼知身無性為觀不
已。正觀身空兼知身。是名用變壞苦無常身
觀既然後三亦爾。此是思惠之始。若鈍人者
次作正懃後作如意之觀。然後方能總四念
處為一法之境。作行苦行無常兼知無性以
入於煗。大望聞思位中趣空之始。要必先作
壞苦壞無常兼知無性入斯空觀向現見之。
初訖至羅漢要作行苦行無常兼知無性以入
[004-0295c]
空也。文□次第作十二因緣者。此當是聲聞
緣覺。乃是利根中乘之人作此觀也。然中乘
之人直觀因緣。兼因緣無性以入於空不同
小乘苦觀於前也。但就中有斯三根。今此中
從念處後作十二因緣者。是利中下根也。然
生空念處利鈍通作。是以利中下根亦作此
觀。但自不作壞苦觀也。若中上二人不作生
空念處之觀。直作三世因緣之觀。以入法空
出法空。已知眾生亦空。斯猶下根。始入生
空出知眾虛。入則無難。利中下根出念處觀。
後逆觀十二別觀因緣。兼作壞無常。亦兼因
緣無性。或正作壞無處常兼作因緣。及因緣
無性入因緣之空。此猶是思惠不現之解。從
此觀復總觀三世作□因緣。正作因緣。兼
作行無常。亦兼因緣無性。或正作行無常
兼作因緣。亦兼因緣無性。入因緣空成彼
煗頂現見之解。若作四十四智觀者是利之
中根。作七十七智觀者是利之上根。而此
二人離想三世因緣之觀法用如前。而復有
異。即向離觀之解有始末兩品。下品為聞
惠。上品為思惠。總觀入煗訖于盡智以為
修惠。下根之人生空之解。是其聞惠。是以
不同。外道於十六行中。唯有集四苦二之六
行故故無煗也。又云唯觀六行者。厭下三行
無常苦不淨欣上三行常樂清淨。是以無煗。
我弟子具足十六者。以其外人煗頂忍中用
彼等智。始終具作十六行觀。若論正義煗等
四心。亦有斯行故不非也。煗心報得色界五
陰者。若作上生解者。由前煗心伏離欲結出
[004-0296a]
觀心後起初禪愛受色地報也。若作不上生
解者。由煗為因。藉四禪定發其勝煗。然此觀
即是彼地第五行陰。若四空發煗其義亦爾。
今且論報得色界五陰耳。煗是有法者。若作
前解由煗次第起初禪愛受生色有名有法
也。次煗起結為有漏所為名有為也。還能破
壞有為有漏者。雖出觀起愛受報色地而由
前觀解作因生。後勝觀故能破壞也。若作後
解煗法為因生彼色地第五行煗故言有法
也。有為如前。若爾從前有漏之煗生。後有漏
煗法相續不絕。能生無漏破壞有漏有為之
行下答可知。亦愛亦策者。出觀存陰故。愛入
觀鑒空名策。得煗法人七十三種者。上明煗
法。今明行法之人。就欲界煩惱分為九品。若
伏一品作一人伏九品盡作九人。都未伏者。
復作一人合成十人。從初釋至無所有處地。
地之中分結為九。從伏而立各有九人。如是
七九六十三通向欲界十人成七十三人也。
所以不論非想地者。外人假上斷下非想以
後更無禪地。以外道不能伏非想結。是故不
論也。明此等人皆外凡時修禪伏結來入內
凡作十六行觀而入於煗也。是人二種者是
向五事。不具者一人五雖不具值遇善友教
令觀行。次第入煗成彼住人終獲聖果。一人
五事不具。復遇惡友起彼重惡沈淪四趣為
還沒也。大意廣引。昔日五人者。一與今教
作基。二遠明昔日五人皆有佛性。但昔不得
說耳。頂法雖復性。是五陰而亦能作歷別四
諦觀故。言亦緣四諦性。是五根者此字是誤。
[004-0296b]
理亦應言性是五陰。所以然者。以此第一法
次第能得色地果報。即體復是有漏五陰。是
以不應言性是五陰根也。亦緣四諦者。昔在
凡地未見五陰生滅之時。存法性有定有是
常則不由因生此迷苦諦。亦迷集諦。性有是
常則不可滅。即迷滅諦。道於性有無用即迷
道諦。是則四諦俱迷。今修行得在現忍以上
則見五陰生滅因緣體非自性則達。從因有
苦道能滅累故言亦緣四帝也。所以名為苦
法忍者。解云凡天下斷結有其三種。一者從
厭伏斷不從理除外道是也。二從厭從理二
乘是也。三者從理不從厭。菩薩是也。以菩薩
人但從理故。故從理作名名無生法忍。聲聞
之人從厭苦入空。是以通苦作名名苦法忍
也。此苦法忍在無相行中。見四諦平等故言
忍性。是惠緣於一諦。此三重者與餘或作本
故言重也。文言亦攝一切所斷結者。略解重
義。我見與邊見作本戒取與見取為本疑與
邪見為本。成實中言。此三勝者根本中□也。
餘使成在於後。此三起通前後為常所起大
邪見心雖不起我見。然小邪見人乃無出世
涅槃情。猶執有非想涅槃故。自俠我受生。是
為我見。通餘四見故得名為常所起也。能生
餘或因義理隱為微難識。又云。常所起者。身
見疑戒取似道名微難識未麁易除本細難遣
故難可斷也。是三對治者且名中相對耳。理
實十使通覆三藏也。名有二種者。凡夫之時
有順流名稱為舊名後成須陀。始得逆流名
以為客名。以先得故者。須陀覆復得稱舊名。
[004-0296c]
以後得故者。斯陀含名在後立故名客也。流
有二種。一者解脫是無漏觀解。二者涅槃是
滅結無為。所以論者為明一切聖人皆具此
二得立同名也。從須陀洹者亦名菩薩以下。
前明上名得同於下。自此已下復明下名得
同於上也。緣有名共鑒空為不共。亦云苦集
與凡共滅道名不共也。十六行者。苦下有四。
所謂苦無常空無我。乃至道下四行。四四合
有十六也。經言向果十六者。總而言之故有
十六。若就人義分苦乃入道者。不為無常等。
以無常入道者。不為苦等人情所樂隨觀何
也。苦下既然。三諦類爾通束而言故有十六
別而言之。見諦道中正有四諦觀無十二行
也。而言無漏十六行者。無相行中不為十六。
但總觀十六境空故言十六行也。果中十六
類行中可知也。遍觀已行者。明斯陀含人進
修勝觀斷三微品結以取上果名遍觀已行
也。而有二種。一者食三果結令盡。二者修食。
無漏令惠命相續也。斷三微結成那含果住
在上界故名為住。凡有二種者。總束那含判
為二相。現般為一相。自餘上生總為一相。中
陰雖非色界。以向色界故盡屬色界也。一者
現在得那含進修得羅漢者。此句是總。就中
自有從那含果心入觀即成無著自有出入觀
空而成羅漢。下言加現在涅槃者。此是從果
心入觀即成者也。即亦為彰五人不同現般
也。加無界涅槃者。廣果中生。命終以後越
於五天生無色。而般即是樂定人也。亦應言
加五天中般涅槃者。樂惠之人以界同故略
[004-0297a]
而不明也。下文自當釋出二人行涅槃。復有
二種者。此是舉行以明上流耳。非謂釋前行
般。行般後文自當別釋。今所以舉行明上
流者。以上言加無界般涅槃。今明無色界者。
乃在上流位耳。不作上流唯取色地二身四
身者也。論中乃不別立上流之人。今此中作
五門說法而立之也。四身中受二者利。受三
者中。受四者鈍。受一即是生中三人。是故
但言受二乃至受四為上流也。因定自在發
於理觀名自在定也。作業者明那含乃有凡
時無明取緣造作此業也。無受生業者無有
染著。色界生處起其妄愛潤業受報。以其欲
生中陰不樂上生故也。然此中陰報業是凡
夫時造此人具有生後二業都得受也。二心
在羅漢始終通束故有四心。且就中般上生
之始明四心耳。自餘那含皆得明也。今此中
但明中陰以後上生之人故不明轉世亦可略
而不明也。身證信得此之三人義通餘人故
不論也。受身涅槃已下。釋上生中三人故。是
就一生明利鈍三人與論經同也。受身中言
生業者。受初禪生報業也。此業故未成聖果。
凡時所造前中陰中言無受生業者明那含身
中不造。言無今言受生業者。用凡時所造生
報之業。初禪受生業家報各據一邊也。其實
受生。即能厭苦入觀斷或道成羅漢證有餘
涅槃。今言盡其壽命入涅槃者入無餘也。論
云生般者就證有餘為語。此據無餘而言今
昔不同故致問也。下答意受身已斷三界煩
惱道成羅漢證有餘涅槃不乖論經也。行涅
[004-0297b]
槃中明能斷煩惱入涅槃者證有餘也。無行
其實利於行般與證論經同。今云壽盡入涅
槃者入無餘也。上流涅槃者已下。正是章門
中次第而釋。兼辨厭樂之異退生或時終不
越生初禪之愛。要先起四禪。次生三禪。後生
二禪方起初禪。今言生初禪愛者。就齊詣處
作語耳。毘曇言不煩此言少廣彼言色究竟
此云無小彼從下順明。此中從上逆明也。所
以復明修熏禪者。上言修第四禪有五階差。
今明修之方法。乃是熏修之修不同毘曇別
有熏法也。而樂惠之人志欲修禪發惠為論
義之本故。修熏禪樂定之人不欲發惠論義。
直任業受生故不熏修無色定也。此之二人
在他上流位中故。就上流章門中辨于二人
故。下明二人。既竟還結上流也。樂惠之人
不用生彼故。呵嘖無色定也。若欲入無色樂
定之人。亦應呵責。五淨居中略不明也。欲
界煩惱因緣有二者。一者內意三煩惱。二者
外身口七惡也。上界唯有意三煩惱無身口
七過故言無外也。又復上界於內己身起結。
是多外他身上生患是少故也。未離欲界者。
稟壽齊人故言未離。此是利根也。始離未至
者。壽命據中是中根也。至色界者壽命長遠。
與色報相似故言至邊。此是鈍根也。得食已
住者。自下凡有六種明得食已住義。一明處
在三界名住。即復是食受身二界相續受命
故名食也。二明不受欲界五道之身。可謂食
盡五道之身。更不復受故名為為住。已斷無
量煩惱者。第三明食斷七禪地結盡。唯非想
[004-0297c]
未除住在不起細中故名住也。四明食却共
凡夫牽生善不善業盡住不造作中故言住
也。五者能能自他生死因果住在不作二畏
之中故名為住。六者食離二愛貪瞋永盡住
在永離故名為住也。不離佛性水者。總結二
種七人不離正因水也。是七眾生已下總結
二種七人不離緣因水也。若有因則有果。所
以問者。因上五不善五陰與善五陰作因。五
陰與佛果作因故生此問。問意有因必無常
涅槃是常則必無因。無因故亦無果。若無涅
槃果亦無正因。性若爾那得上言不離正因
水也。下答雖不從生因生從了因見是常住
果。果既常住有正因水故不離也。方便果者。
現在人功作事方便而得名方便果。果由過
去善業而得名業行果亦云現在人功作業行
也。下言是方便果者是略明者耳。亦應言是
名業行果也。子能恩養名報恩果。由父母過
去善業名為近也。由孝子之身而施恩養之
事以為遠也。餘殘果者。一不殺戒相續始末
分為二品。即為二報。正因正報。得彼現生之
果。第三之身受後報業總別二果盡名餘殘
果。大判善業。餘殘總報不得三塗中受別報
得受不善業家餘殘亦爾。人中不得受總唯
正得受別。今言如因不殺者。偏論善業餘殘
果耳。近是過去三業淨十善之因遠是資身
外如仙藥等為延年也。果報果者。此現在中
品三業之善。過去下品因家果報。此中品
善。能生上品之善。即指此上品善為果報家
果也。此中品善述於往因故言果也。然過去
[004-0298a]
之因欲使來報無窮。今此中品善復能生上
品之果。酬往善因無窮之義故言報也。近因
現在身口淨者。現在三業中品之善。望現上
品是近故為近因。過去下品三業之善。望現
上品是遠為遠因也。三解脫為一切煩惱作不
生生因者。能斷煩惱使永不起為不生。下言
生者能令後解相續而起故名為生。即有能
了出涅槃之用故稱因也。沙門名八正道者。
是其了因。因中道也。何緣故名沙門那者。廣
解因沙門那了因義也。若有煩惱乏無惠道
名煩惱為乏。又復煩惱不能運人遠到佛果
名之為乏。從所斷作名名沙門也。阿羅漢已
下。復流明第七人。羅漢等四人俱為第七。皆
不離佛性水。其中有解不解有得不得。未知
所以。自下料簡廣釋明二乘當有佛性故言
不離。但偏學不解佛及菩薩能得解故。故不
迷沒涅槃理教也。下明羅漢得五分法身。及
以四智道出三界名到彼岸耳。不同佛菩薩
究竟之地。言四智照已生或業果報盡處名
我生。已盡智涅槃名梵。阿羅漢果初空觀真
解道出三界名梵行已立。出盡智後生心緣
此梵行已立名梵行已立。智當道作訖名所
作已辨。生心緣當所作已辨道名所作辨智
當未生或畢竟更不復受後有之果。生心緣
彼不受後有名不受後有智。初後二智緣於滅
諦。中間二智緣於道諦。就昔教中二乘四智
涅槃形凡夫三果名為究竟具足無餘。就今
經而論。唯佛得彰究竟具足無餘之稱耳。二
乘四智涅槃不名究竟具足無餘。然二乘四智
[004-0298b]
真解之體永無。或穢不奪清淨之名也。是七
眾生不修身戒心惠已下所以來者。上恒河
譬。總喻生斷明。若不解我所說中道之理四
種佛性者作前二人。若能解者成後五人說
喻擬人結合已竟。今還總舉而勸修也。明若
不修身戒心惠者。則常沈沒作二人。若能者
其必次第成後五人也。若有說言一闡提已下
明中道佛性非有非無。若作定有定無執者
皆謗三寶也。若不捨闡提之心即得菩提者。
是名染著。若言畢竟不得乖必當得名妄語
也。是七種人已下。還成前二執乖理是失也。
一人具七者。明闡提發心修善次第相續。逕
後五人終得作佛。成後不得名虛妄也。七人
各一故。闡提之人守在初一非後六人未是
得佛成前即得菩提是染著也。虛空現有通
生之用佛性未是現有而用故。言非有如虛
空也。當常佛性可修善而見不同兔角畢竟
是無故。言非無如兔角也。不名一法乃至萬
法者。明佛性真體絕于萬相。不可以其數量
注論也。金剛已還下至闡提善以不善無記
五陰等緣性無邊。亦不可以數量注局也。未
得菩提已下。釋斯緣性兆是數量也。眾生佛
性猶如虛空已下。此品大段第四明佛性與
虛空有同有異也。所以發問者。經初已來每
明佛性猶如虛空。次前後言佛性非有如虛
空。前後相違不得不會故。迦葉致問為彰同
異也。以是因緣者。以是虛空非三世攝。非
內非外無有罣礙三因緣故。故名佛性如虛
空也。無非虛空者。明世間無有一法。是有
[004-0298c]
如四大非是虛空而為虛空之所對治。是故
虛空無有對治破物之功。是以得知虛空是
無非是有也。故言無非虛空對於虛空也。涅
槃之法破諸煩惱萬行家果。是故名有也。或
者執有實是大故。迦葉執或情而問。世間亦
無非四大法。如虛空等□對四大。而是四大
得為實有虛空無對。何為不有也。是有可見
已下。明涅槃具此十三法故。得名為有虛空
無。此故無也。汝意謂若離涅槃十三法外更
有法者。正四大是有者。必三世攝非實有也。
虛空若同四大是實有者。是三世攝也。下有
二人計。虛空一人計。虛空與有並合一而有
異。如計結眼著一匹緋。第二人計虛空在物
中下自廣破。已合共合者。因中計果家計萬
物未生之時已有。與虛空合性生時後與空
合故。言已合共合也。若使虛空體是其有。而
離虛豁虛空在有中住者。有物亦應離虛豁
虛空在餘有中住。汝以兩有相礙不得相住
者。虛空是有後是無礙亦不得住有。如今虛
空遍一切處。故知是無也。風依虛空空無常
故風亦無常者。若是有與風作因應是無常
如前。地水是有與他作因是無常也。而虛空
是常故。知是無也。我終不與世間共諍已下。
此品大段第五明二諦也。此即廣上三解脫
門三十七品為諸煩惱作不生生因下明三漏。
廣上煩惱修道廣上三十七品。亦云廣前為
破煩惱非涅槃故名為涅槃。此下廣明修道
破除三漏煩惱之法。終得涅槃故得廣之接。
次經文由上如來明隨自意語說於佛性意。
[004-0299a]
謂如來不與物同故。次云不與世諍。亦云因
上外人計虛空為明如來。廣破明虛空。是似
與世諍明如來除物橫計。為同其旨內實無
諍。次云不與世諍。又復上明佛性妙有常住
不同三世異於虛空理應修善了之故。下正
明修道斷累顯性之義也。云何為色從煩惱
生者。上言凡夫色從煩惱生。是以無常苦無
我不淨。今欲使行者識根除本故。發問言色
從云何許煩惱而生。下答從三漏煩惱生也。
自下大意明凡夫從三漏生故無常。當法身
不從三漏。是故常樂也。從煩惱三種已下。第
一段略明三漏。就中凡有五段明義。第一從
初已下。此明觀三漏過患。第二當觀一切有
漏煩惱已下。此明觀三漏因。第三從次觀果
報已下。此明觀三漏果報。第四從觀果報已
已下。此明觀三漏輕重。作輕重觀者。為欲
修道滅除之也。第五從是人爾時精進修道
已下。明修道斷煩惱也。從云何名為欲漏有
漏無明漏已下。第二廣明三漏。就中亦有五
文。還廣上五。第一從初已下。此還廣上三漏
過患。云何名為欲漏有漏無明漏者。問意得
知。凡色從三漏者。問意得知凡色。從三漏
生故。無常苦未識三漏。復云何得生。下答內
外因緣故得生也。無明即一切諸漏根本者。
九使前八品無明。能使生九使諸漏之體名
為根本。何以故已下。偏明我見。前無明能生
我見成前句根本之義。即亦通類諸使前無
明能生諸使為根本之義。所以但就我見釋
者。以是諸見之原故也。於陰界入謂有眾生
[004-0299b]
因是次第生我見前無明也。想倒者妄情分
別。謂實眾生受心起時亦妄緣實生見倒者。
行心之中我見前無明也。以是因緣已下。向
就我見釋竟。今還總結九使。前無明生其九
使一切漏也。下引經作證說。無明者通舉九
使。前八品無明也。貪瞋癡因者。貪瞋前無明
與上品貪瞋作因癡通七使。今言癡因者。七
使前無明與上品七使作因。何以得知。癡通
七使。論經三不善中問。何故不說慢等。答言
以癡攝故。故得知也。然三不善中增微合說。
今三毒明義。但取上品不通無明。若就十惡
十使明義。准取上品貪瞋邪見也。今言與貪
等作因者。作習因也。若隔行而生為增上緣
生。若過去無生因者。現起中上容與攝行中
上為生因而生因義難下不能與中上為生因。
要同類攝行相望及上品生中下品中品生下
品有生因義也。行心之始八品之前未成使
者。微貪瞋癡名不善思惟作次第習因生於
無明名為因也。無明生不善思惟者。作其生
因生後行之初不善思惟也。生煩惱因緣者。
外緣五塵也。親近名無明者。此據內心無明
作語不善思惟。習生中近如子生外五塵遠
發如四大也。是內無明者。九使前八實通內
外境上而生。今言內者經文略也。此無明使
即亦是漏。生諸漏者。生諸漏者生九使體。然
九使內外境成由前無明而生名內外因也。
無明名內倒者。通舉九使。前無明此是輕倒。
不識無常等者。此文是略。亦不識常樂等。此
以到成其漏義也。第二從世尊如佛所說有
[004-0299c]
智之人已下。此明觀煩惱因也。造作何行生
煩惱者。明多瞋人。若作不淨觀行必更生瞋
為生此煩惱也。憍慢時不宜修智心沒不宜
修定必生煩惱故。言時中時生煩惱也。惡知
識等即是誰也。共同止住必生煩惱也。轉下
作中乃至中業作上。此猶明生煩惱義耳。但
為明煩惱三品增長生三品業。舉業為成煩
惱增長故小異也。眾生一身云何能起種種
煩惱者。此為欲明現在煩惱皆由過去煩惱
為因。是以今現遇緣而生得生也。第三從世
尊智者云何觀於果報已下。此次明觀三漏
果報也。依上略門中。第四明煩惱輕重。此中
略而不釋也。從智者觀已為斷。如是煩惱果
報已下。訖至迦葉白佛云何名為清淨梵行
以來。此還廣上略門第五修道斷煩惱也。眾
生皆從煩惱而得果者。迦葉因上無始終無
明相生復說其斷即執無始終相生明無窮
故。不可得斷無修道義也。眾生觀受已下。却
推漏因大意欲明受想觸欲是煩惱因。又多
過患故須修道而斷除也。又復為遣眾疑。是
以自下廣就受想乃訖業苦離釋以明有修道
義。就觀受中亦有五種觀門。第一從初已下
明觀其受體為一切愛。作近因者。前總明三
受生於諸。此下但明樂受近生其愛。以是受
生義強過患處多。是以偏觀生其厭離也。明
萬境上愛皆由受生。名與一切作近因也。亦
云五識五意識第六意識後所起愛者。皆由
受生名一切與而作近因也。餘二受與瞋癡
為近因也。第二從既觀受已下。此明觀其受
[004-0300a]
因。其實受由想生。言不從想生者。不從神
我士夫神我想生也。第三從智者。觀因已次
觀果報已下。明觀受果報。唯是其苦故。能深
厭除斷受因。何等受能作愛者。樂受生愛名
為作愛。何等愛能作受者。現受遠從過去愛
生也。第四從若能如是深觀愛因已下。此明
斷受也。深觀愛因者。受是愛因。受因者過愛
與現受為因。亦云愛因者指愛是受因也。受
因者指受是愛因也。然斷之有方。要由理觀。
是以第五知從八正即便修集已下。明其修
道成向斷義由起樂受動發身心廣為其惡名
為增長。餘二受亦爾。又云由樂受故。身心
調暢。由苦受故損於身心。由捨受故身心調
和。皆名增長。亦可三受在心身拔外彰為增
長耳。想從無明生復生後或名無明觸。從前
解生復生後解名為明觸。從善無記生復生
善無記名非明非無明觸。解云。明觸者生空
真觀以上訖盡無生出觀心。後識緣五塵生
想緣假不著名用之解名為明也。文言即八
正道者。由空觀八正導想不著故言即也。二
觸增長者。次第增長也。下明想門欲門業苦
等門。皆有五義。同上受中尋文可知也。及觀
受時亦不生貪者。欲明意地貪不從五識後
受生。亦云此貪何由而生。皆由前適想故起
為彰想過故言受下生貪也。就門中明大小
無量者。皆是外人所計神我。所以皆作想名
說者。由想執實後計於我。是故名我為想。又
云外人貴想故名我為想也。三想滅名解脫
也。智者觀欲已下次明欲也。上明受想是其
[004-0300b]
漏因。今明欲者。是明漏體。又云此明欲者
故是上愛更無別法。所以復明者。為明愛是
受生之本有多過患故。作異名重彰之也。又
復所以更舉來者。為下生業故也。就欲門
中明欲體欲因并列合明無有別文也。十種
想者。當是十惡也。煩惱能發生於業名為生
業。業是正業名為受業煩惱非正名為不作
也。與業共行者共行一境亦云俱能感果共
行生死也。則有二種者。一作生業者發業生
也。二作受業者潤業受生也。業因即無明觸
者。由前想觸及行中無明并行九使次第發
生於業名為因耳 非生因也。閻浮善業是劣。
為強煩惱作緣而發故。言上上因緣生閻浮
也。北方善業是勝。為微煩惱之所發潤故。即
下下因緣生欝單曰東西二方昇降可知也。
次觀是是所得果報以下。次明觀苦。就中明
觀三世十二因緣展轉生苦也。從智者復觀
已下。此明觀過去煩惱因緣生現眾苦。從苦
因緣故生於煩惱已下。此明現在業及煩惱
生未來苦。從有因緣生有已下。此明未來業
以煩惱復生來苦無有窮畔。其猶預還也。從
智者若能下此以明。若能作向三世十二因
緣。總觀三苦者。必新故兩已不受生死。此是
勸觀結句也。從有智之人已下。別觀苦苦。從
作是觀已復觀人天已下。此別觀壞苦。其中
亦有苦苦。從智者深觀已下。訖盡為苦所壞
亦復如是。此是別觀行苦。亦可總觀三苦也。
從智者若能觀苦八種盡下能斷眾苦。此總
舉結勸也。苦果報者。苦是果報文文六名取
[004-0300c]
者是取因果報也。又云苦果名取者。類下文
者。應改苦字為愛字。應言愛果名取也。下
文更明愛果名取者。重舉為明斷也。愛因緣
取者。思前八品第九愛名取。取因緣愛者。思
復愛也。云何名為清淨梵行已下。此品大段
第六廣明道體梵行為宗。上來通明有漏善
行以為梵行名眾生中有妙藥王。此下將欲
簡却有漏善行。唯取初住以上真無漏觀以
為梵行也。就此段中凡有二段。第一從初已
下。正明真無漏體以為梵行。第二從十想已
下。明住前觀行得無漏之由。就前段中凡有
四段。第一從初已下。此總明初住以上無邊
行法以為梵行。第二從如我先說此經雖攝
一切諸法已下。明三十七品以為梵行。第三
從若有菩薩於三十七品知根知因已下。就
九法以為梵行。第四從世劣根本因增已下。
就三法以明梵行所以。初總後別始廣終略
者。當是根有利鈍。宜悟不同故也。濟生死貧
苦名寶。收理斯盡攝藏。從大海已下譬藏猛
風已下譬寶。從畢竟者即是涅槃已下訖至
下偈。第二就十想之觀以為梵行所以。明十
想者。明上十地中行三十七品無漏真解。何
由而成。藉此十想始時之觀故得故次明也。
解云。此十想觀正是住前理觀之智作想名
而說耳。如上二十五三昧。其實是智作三昧
名說也。作十想觀故能成萬行。終得向者畢
竟涅槃故應修也。具上六想故能生下七種
之心。由六生七故言即七想。因此七種心猶
成六想也。能呵三界。即是第七多過罪想故
[004-0301a]
須呵也。遠離者是第八因果通離也。滅除者
是第九想。唯舉十使諸煩惱也。於三界中不
生愛著。即是第十無愛想偏明一愛也。爾時
迦葉即於佛前已下訖偈。此品大段第七明
迦葉現同始悟領解歡喜說偈嘆佛也。就偈
中初二偈讚嘆如來常住真體。次下四偈讚
嘆如來因時所行。自下竟偈讚嘆如來能垂
大悲救拔物苦令其永離也。


憍陳如品龍記



凡經有三分序正流通。從純陀品已來訖向
迦葉品。明經之正體以常住因果以為宗致。
然經必流通曠被一切。是以自此已下訖經。
明摧天魔制外道明法輪下無有異見異學。
既已大法得行。即是大段第三流通文。解云
上大眾問品明斯現常師子迦葉。此之二品
明斯常當今此一品總結二常。經文接次上
明道行二諦觀解三十七品十想等行。是斯
了因。今出果顯常住五陰所了之果。又解復
常住果現由當性正因。即亦通如常住當性
常住五陰可謂即是總結二常故次明也。此
中所以對憍陳如者。為顯如來有斯始終可
為大人。又後十仙悟機時至緣在陳如故。對
斯人辯常五陰。欲使領會始終二教。然後得
以十仙而付之也。憍陳如色是無常已下。解
云。此下大望依今經四諦而辯之也。從初已
下對苦諦以明常住五陰。從色是無明已下。
此對集諦而明常住五陰。明色能緣生集諦
之體故名集也。從色非歸依已下。訖盡獲得
涅槃寂靜之色。此明常樂第一義諦寂滅萬
[004-0301b]
相為真滅諦歸依處也。滅道同體不更別明
也。此明四諦者。為彰凡夫起彼三漏造作集
因。是以體是苦空無常無我不淨如來三漏
久除塵習永亡故。得真體常樂我淨。一切外
道虛假詐稱。所以乃唱此等語者。明諸外道
機發時至故作是說。令懷忿而來論義生解
也。於此大眾之中作師子吼。至汝亦作師子
吼。凡師子吼法有斯二義。一者欲令同類安
隱。二者欲悟長眠之者。汝若能如是。則久
始心增解佛法安隱。又解能使彼長迷得反。
是故汝當宣說常無常義。令斯聞者得不遍
之解。下所以先降伏十仙及諸魔者。恐如來
滅後懷亂佛法故也。共往阿闍世所者。解云。
外國論義之法。要先白王聽許則論。不聽便
止。汝若夢見者。諸外道等明欲論義。今夕乞
夢夢曰。塔地斯久致朦夢已遂心故。說此意
未足可信也。大三月可增減等者。明現可驗
實不應輕夢也。瞿曇直自過有施福現因呪
力故。能如是實無智慧。我等有智不應見輕
也。三意諸仁者已下。明往事難信。且驗以今
實玄知有益。是以聽許也。從性生大者。若依
百論而說者。此中應意從性生覺。今云大者。
即是諸計覺諦也。從大生慢者。是即所計我
心諦。從慢生十六法。所謂地水等者。好作次
第。應言從慢生五微塵。從五微塵而生五大。
從五大生諸根。若如是布文乃是次第耳。心
平等根者。其人意謂心是色法平等。為彼四
大而成因不偏故。故能遍取色等五塵也。是
十六法從五法生者。此文可謂是次第也。下
[004-0301c]
言塵字應是麁字。瞋麁動故耳。依百論者。應
有第四對自在。此中略也。是二十五法皆因
性生者。正應言二十四法因性生文中小長
也。如是二語無有二者。昔說無常為表性空。
今辨常住表無萬相妙無真空來空無差為
無二也。若人各一我遍一切處者。是為一身
中多我聚集是義不然。又復我若遍者。一人
我遍餘人之我無安置處不同。假法光影同
室故不得遍也。上六城中難者。遍則雜合。今
難先尼遍應同造故得異也。下答遍而不造。
何故而然。天德我遍到佛德所造善中時。天
德我睡眠悶故神勢不發故不造善。佛德我
亦爾。非業作者。法與非法非是我所作業也。
是燈光明亦炷邊者。自下凡作二破計我遍
先作不遍而破明光在炷邊炷中則無我在法
非法邊法非法中則無我無故不遍也。汝意
若謂已下。第二作不異而破向引明異於炷。
今明炷增則明盛。炷枯則明滅。故知明不異
炷炷不異明法非法我三事即為一也。意在
理中不一不異而破。但以先尼執異故。今且
作不異而破也。是事不吉者。先尼執其自性。
謂已不吉佛亦不吉。何故復說也。如來向者。
難其炷明正是一體。於先尼不得成喻似若
成用在佛故發此言佛亦不吉也。我所引喻
已下乃訖今還教汝。此明如來凡所說法無
有定。是故我實無執。以汝執異我為說一以
明不異。若執定一故。我說異以彰不一教。汝
離執我自無執。汝意若謂若我不吉汝亦不
吉已下。此則自作。謂吉於已非吉吉在他也。
[004-0302a]
富那執六十二見作□常無常。就現在五陰。
一陰有四句通為二十見邊無邊。就未來五
陰亦作二十如去不如去。就過去五陰復作
二十身異命異復作二見。此二就眾生上計
并為六十二見。亦云執十六見常無常為四
見邊無邊為四見。身異命異為四見。如去不
如去為四見。通十六見也。三界為大村諸賢
聖為娑羅林。如來為一樹行在物前為先林
也。假名行者。喻如林主亦可通勝定光佛等
為林主也。隨時修治者。譬自行外化廣修緣
因萬行修滿也。眾累永亡妙果常存。譬陳朽
脫落唯真實在也。故名無明者 斷過二因除
現五因。新名取有者。斷現三因未來生死也。
犢子梵志凡作三意問於如來。一者為識同
異。二者為欲惱亂。三為知解。是故問也。如來
以斯為惱亂故。是以默然故。梵志即念不為
惱亂為知故問。如來見意即勸問也。納衣梵
志計萬法自性凡作八句。初問之中凡有三
意。一作煩惱及身各獨在先理無因緣將欲
立已自性。是故先難如來因緣之義。何意而
然。若因緣不破自性不立為成已義故先難
也。二作身及煩惱一時亦無因緣。三先後一
時已下。明先後一時俱非因緣結為自性也。
此人所以不斷善根者。乃可計乎。自性不無
善惡故也。下所以先就大五明自性者。以斯
五大是萬法之主善。若五大性實不從因緣
一切萬法亦同五大自性而有也。如汝所言
如五大諸法應如是義。不然者上納衣持立
自性先難因緣。今如來亦然。得有因緣。先破
[004-0302b]
自惱性也。云何說喻者。經如引如炎等。皆
明諸無常流動。即體空寂故非自性也。汝意
身為在先已下答初問。答意若我當說身在
先汝可難意者。我若說身及煩惱各獨在先
者。汝可作身先煩惱先難。汝亦同我身不在
先者。汝納衣亦同。我身不在先。何因緣故。作
身先之難也。身及煩惱俱無先後者。答初問
中。第二意明身及煩惱。雖復俱時。得意煩
惱成身而有因果。豈是自性也。汝意若謂身
不在先已下。答初問中第三意。明理是因非
自性也。若以身先無因緣故。名為無者。名
為自性。無因緣者。汝不應說現在事中以蒲
為席從縷出布。從埿出瓶等。一切法有因
緣也。若意身先因緣我不見故。不說從埿出
瓶等。現見事故我說為因緣者。汝今現見瓶。
從埿因緣身先因緣亦爾。何不類解。汝上以
五大類萬法皆是自性。今何不以瓶類於身
先亦從因緣也。若意一切法悉有自性無因
緣者。何因緣說五大者。汝何緣說大持名地
大浸潤名水火燒名火大吹名風。若說大持
等名地水等者。即是因緣也。五大因緣雖復
如是者。次正義示之。五大雖後辯復五大名
為生因緣生。色心及以無作耳。亦不應說心
及無作諸法皆同五大作生因因緣生也。又
云若意諸法悉是自性者。本是自性。何須以
彼五大自性而類諸法故。意何因緣說於五
大也。五大即因緣者。即以五大類諸法故。即
亦是因緣也。亦可汝以五大自性類諸法是
自性。今以諸法因緣緣類五大因是緣也。既
[004-0302c]
難五大是因緣竟。五大雖復已下解正義。目
前蘇臘胡膠於汝為地者。外人計此為香。香
是地之求那故也。白臘等於我為火者。外人
計白臘等有斯明色。色是火之求那故也。汝
以非大水不凍凍時猶漯故名大者。若爾汝
亦以非風不動水波。動時應名風。汝以雖後
波動濕多名水。若爾凍時堅多應名地也 弘
廣乃是大權菩薩晦迹。下愚為引無智故之
託近念以扣大聖。欲令如來顯斯權道八正
道已下。如來遠其意也。若問世邊無邊常爾
不答者。陳如宣如來意若有斷或盡苦要明
八聖。此論解佛意也。有感為說令所明道滅
苦名為可放。機感未動不得設教令明道滅
苦名為可遮。世尊知已者。一知阿難此土有
緣有持經之德。二知阿難不能獨為諸魔作
發心之緣要假文殊。三知阿難於須跋有緣
故問所在也。然陳如尚能對佛彰於阿難不
來之由。故知阿難善識魔說。豈為嬈亂。而所
以不來者。示益故也。然為魔所嬈可有二意。
一明此諸魔等應以此緣作發心之由。二明
今日常住圓教必降異學。莫不摧伏故也。原
魔嬈亂之意。聞佛後夜入於涅槃。阿難不到
經無所付頹滅佛法。是故嬈亂不令詣佛也。
變身異說者。魔知阿難姓好多聞故。變身異
唱或亂其心令不速到也。解云。魔作此意者。
此乃如來玄見諸魔發心時至故。以神力今
生此意使發心有緣也。欲起欲語不從意者
明此眾魔。要假阿難及以文殊乃發大志。文
殊未至。阿難不能獨為作發心之緣。欲發起
[004-0303a]
大心之於說法二皆不稱故言不從意也。為
魔機感大心未發感事未發故言入羂。阿難
獨自不能使前人發心為受大苦。雖念如來
令遣文殊為發心之緣耳。文殊未來無能救
者。文殊白佛此大眾中已下。此之問者欲彰
阿難有時經之德遠使人生其深信。是以發
問也。從諦聽以下。乃訖我今阿難亦復如是
具足八法 此是如來顯明阿難有持經之德。
以答文殊發問之意。此中言目連入定見如
來心在於阿難。賢愚經云。阿那律入定見如
來心心在阿難。各據一人也。是諸菩薩皆有
重任訖下不能宣通十二部經。明菩薩大士
隨宜化物不得專修經教。即是重任。此復寄
菩薩重彰阿難有持經之德。或時能說人不
信受者。大明菩薩隨緣應接或側迹下愚以
接不逮而覩。形不及道者。未必信受。是以文
言人不信受也。此下大意凡有二事不付菩
薩。一以隨宜津導不得專持十二部經。二
以降迹下愚人不信受。凡有二事應付阿難。
一是吾弟人必信敬。二能專修十二部經持
無漏失故。問其人欲合受持也。文殊亦到眾
魔發心感機事發故。言即放阿難也。未捨憍
慢者。此是增上慢。自所得非想之定。生涅
槃想恃此涅槃增上之法而生慢也。其人愛
心習猶未盡者。解云。須跋得八禪定伏離欲
界七地煩惱。阿難過去作須跋子。亦見來命。
即從上次第起亂還起欲界貪習愛子之結失
禪定也。自下須跋有凡三計。一計報從過業
不由現緣。二計現在苦行能破過業。三計非
[004-0303b]
想以為涅槃。自下廣破依文可知耳。若有沙
門等作如是言。眾生苦樂皆由往業者。此是
慢人不欲受屈已實懷疑而乃假稱他人之說
以問。如來明失則在他。是欲自攬其人起意
如是故託他人也。其所計意。若有能於現在
持戒受五熱等。苦懃行苦行償遇業盡不受
苦報名為解脫。若不能苦行懷過業盡者。來
身復續曾不生信。未來苦樂由現善惡乃言
懷過業不盡。更受來苦可謂邪見也。佛言以
下如來順其意故。亦不欲即相指片。是故復
寄他人而生憐愍。而如來意其實正自憐愍
須跋也。所以然者。以其須跋不識因果。又
迷解脫故可憐愍。此漸摧須跋憍慢之心也。
實作如是說不者。懼假他又恐謬傳故問以
定故也。波若見答已下乃訖。皆由往曰本業
因緣。此是假彼所執而答也。即是說其須跋
所計也。我當復問實見過業不。若見過去應
見現在。如其不見不應妄說。此明須跋愚之
極也。若有是業為多少者。汝須跋若當實見
過去業者。殺業有幾溢婬業等各有其幾。何
者多何者少故言多少耶。能知是業已盡不
盡者。現在苦行償往殺業溢婬等業為盡不
盡耶。償殺等既盡。餘妄語諸業一切盡耶。此
之問意明過去之業不可得。以苦行償盡也。
彼若見答我實不知者。此明過業深隱唯佛
乃窮。如是問時。須跋憒然莫識過去業多少
盡以不盡故言我實不知也。譬如有人身被
毒箭者。此復引喻以明。若不知過業多少盡
以不盡不應說言現在苦行能壞過業也。毒
[004-0303c]
箭喻過業醫藥者。喻現苦行身得安樂喻得
解脫。汝若能識箭以醫藥知拔方法者。可名
為知耳。汝既不識過業多少。對治方法云何。
乃言現在苦行能壞過業得解脫耶。若過去
有苦苦本償業業中之苦即償業盡。云何得
受。今日之身苦現在苦行復以何破者。現在
苦行即是其業。復以何苦而破也。能令現生
報作無報不者。作不定報不。次下二句。皆就
不定報名無無報也。是故先當調伏其心明。
若受五熱等苦自餓之行乃是調身耳。若能
修道斷除煩惱。是其調心也。心多喻林色陰
唯一故喻於樹。從心生怖應先調心也。汝云
何調伏心耶。若能明見真空無我永斷煩惱。
又復能觀金剛已還是苦無常佛地是常樂
者。乃可名為調伏心耳。汝今雖能暫伏麁想
不能伏細非真調心。汝師不能斷非想處受
於惡身。況其餘者況復汝也。此句為證非想
之處非是涅槃破其所計也。云何能斷一切
諸有者。明涅槃無為無有諸有聞上已師猶
受惡身知不斷有非是涅槃。然外道興厭要
假上伏下。而非想以上更無可假。是故問言。
云何能斷一切有也。佛言已下。教作真空之
觀。以其外道假上伏結緣有不觀空。是以勸
觀也。言實想者。是觀空之惠。所以云惠者。
以外人貴想故。作想名說其惠也。鑒空之惠
體非是想。以惠為想故名為想。故言無想之
想。觀空實而生為實想也。無自相他已下。廣
明空境也。隨所滅處名真實想者。此結空惠
也。一切諸法皆是假者。明金剛已還有是虛
[004-0304a]
假假體即空。可謂假空故言一切皆是虛假。
隨其滅處者。此明真諦常住真諦寂滅。下地
有之。以無故言滅處也。是名為實者。結常住
真諦也。是名實想者。結緣常真解也。
大涅槃經義記卷第四


大統五年六月十三日寫訖流通末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