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f0059 勝鬘經疏義私鈔-日本-聖德太子 (master)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四



【【疏】從何以故以下別會二乘果中第四舉二種煩
惱以釋第三段二死兼除不除之意就中開為二
第一直舉二種煩惱為釋第二從煩惱有二種以
[004-0953b]
下出煩惱體相標疑云。】


「何以故。」


【【疏】何以如來能除二死二乘未除耶。】


「有煩惱是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斷。」


【【疏】釋曰煩惱有二種一四住地煩惱二無明住地
煩惱如來巳盡二種煩惱故二死兼除二乘唯盡
四住地煩惱故但除分段生死。


【鈔】直舉二種煩惱者文中但舉無明其所斷者即
是四住故疏文中雙釋二種也無名云何以故有
煩惱者所以歸依由於怖畏之來緣生死不盡不
盡之本乎煩惱是以歷明至於此也。


【疏】就第二出煩惱體相又分為四第一正出二種
煩惱體相第二從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以下
校量二種煩惱功用勝負第三從又如取緣以下
明其潤業不同第四從世尊如是有愛住地以下
明斷除之義就第一正出體相中又自有二第一
釋四住地惑。】


「煩惱有二種何等為二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住地
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
地有愛住地此四種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
心剎那相應。」


【【疏】剎那心者謂識心相應者謂受想行等。
第二
從世尊心不相應以下釋無明住地惑。】


「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004-0953c]


【【疏】心不相應者根本並無四心相應無始者無始。】


「於巳。」


【【鈔】根本並無四心相應者無明不與識等四心相
應也無名云心不相應有二義一明心相本淨非
煩惱所染是性不相應也二明三界重累是心識
所起故與心相應無明住地微結障於二乘淨智
故非心相應也是以四住地者名為心也漏也無
明住地者名為智也無漏也故瓔珞上卷云無明
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業果是故我
言從無明藏起十三煩惱所謂邪見我見常見斷
見戒盜見果盜見疑見七見見一切處求故說見
從見復起六著心貪愛瞋癡欲慢於法界中一切
時起一切煩惱以十三為本無明與十三作本是
以就法界中別為三界報也何以驗之夫神根初
動要從無入有自精至麤但勢極必反窮則思通
故復從麤至精自有還無耳彼眾生者發軫於無
明住地終淪乎阿鼻泥犁又從無染而逈駕還入
泥洹之妙界靡測無明之始莫識泥洹之終豈非
從無入有自有還無是故此經以無色界為有愛
住地餘典以非想為第一有斯有無色之終也無
名釋五住云各安其分曰住能有所生曰地從彼
而生名為起也見雖遍三界而為惑出於迷理迷
則四方易位悟則廓然無遺是故諸見雖眾共為
一地也愛之為患根深難拔何者三界既殊行報
[004-0954a]
亦異而愛水潛潤津染幽固隨地所生堅著不捨
是以三界之愛各為一地。


【疏】從此四住地力以下出體相中之第二校量功
用就中又分為五第一明四住地劣。】


「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依種比無明住地笇
數譬喻所不能及。」


【【疏】一切上煩惱者恒沙上煩惱從無明住地上生
亦鄣眾生行之上故謂之上煩惱依種者別相煩
惱依通相而有謂之為依通相煩惱能生別相稱
之為種依取五住地家起煩惱種取四住地根本
取相次舉無明住地正明劣。


【鈔】依種者恒沙是別相四住地為通相通則通障
一切別則別障行及別相知見。
依取五住地家
起煩惱者謂恒沙惑也以界內外俱有恒沙從五
住起並障內外諸行及知見故此取能依。
種取
四住等者四住為恒沙根本此取能生取相是四
住之異名。


【疏】第二從世尊如是無明住地以下明無明住地
勝。】


「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
其力最大。」


【【疏】從世尊以下第二明無明住地勝與前反覆為
二於有愛數四住地者有愛謂無色惑又數色反
數取下色愛欲愛及見一處足為四住地。
[004-0954b]


【鈔】與前反覆為二者前先舉劣後明勝今先明勝
後舉劣。


【疏】第三從譬如惡魔以下舉比明勝。】


「譬如惡魔波旬於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眾具
自在殊勝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其力
最勝。」


【【疏】第三舉比明勝即有開合可見。


【鈔】舉比明勝者無名云波旬為眾魔之主故居上
上而臨下無明為塵勞之元故處本以統終也。


【疏】第四從恒沙等數以下釋無明住地勝。】


「恒沙等數上煩惱依亦令四種煩惱久住阿羅漢辟
支佛智所不能斷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


【【疏】從恒沙等數以下第四釋勝久住者遠作根本
也此就生明勝二乘不能斷唯佛菩提智能斷者
就斷明勝菩提智謂空解也此未明斷借斷明力
一云金剛心斷惑巳盡名為學佛故云如來菩提
智斷。


【鈔】疏釋勝中體惑本空故云空解無名云三界上
煩惱猶可以恒沙為數重冥幽昏非螢燭之所照
也非佛不斷可稱為大。


【疏】第五從如是世尊以下結勝。】


「如是世尊無明住地最為大力。」


【【疏】從如是以下第五結勝可見。
從又如取緣以
下出煩惱體相中之第三明其潤業不同又分為
[004-0954c]
四第一明四住地惑潤有漏業而生三有。】


「世尊又如取緣有漏業因而生三有。」


【【疏】緣者謂四住地惑言此惑能助業取果為果之
緣也有漏業因者通言善惡諸業。


【鈔】三有者欲色無色有也智論第四云欲有者欲
界繫業取因緣後世能生亦是業報色有無色有
亦如是。


【疏】第二從如是以下明無明住地惑潤無漏業受
變易生。】


「如是無明住地緣無漏業因生阿羅漢辟支佛大力
菩薩三種意生身。」


【【疏】第三從此三地以下明無明住地通潤一切業
受生。】


「此三地彼三種意生身生及無漏業生依無明住地
有緣非無緣。」


【【疏】此三地者此三界地彼三種者彼三乘人意生
者變易生身生者分段生也及無漏業生者即謂
業生一云上言意生直談變易果生故此言無漏
業為因而生又上雖言三地未明有色無色故更
重舉二生以顯之也依無明住地者明無明住地
通潤一切業物謂無明住地但為變易作緣不緣
分段故云有緣非無緣。
從是故以下第四結無
明住地潤無漏業受變易生。】


「是故三種意生身及無漏業緣無明住地。」
[004-0955a]


【【疏】從世尊如是以下出煩惱體相中之第四明斷
除之義又分為三第一現二種住地業不同可見。】


「世尊如是有愛住地數四住地不與無明住地業同
無明住地異離四住地。」


【【鈔】經異離四住地者無名云二乘巳離四住地而
無明猶存所以為異也。


【疏】第二正明斷除。】


「佛地所斷佛菩提智所斷。」


【【疏】佛地所斷者通言佛地一切功德佛菩提智所
斷者偏舉斷結空解。


【鈔】佛地一切功德者瓔珞釋下地中通言地者二
義能生義持義今取持義言一切功德也。


【疏】第三釋標疑。】


「何以故。」


【【疏】何以言唯佛地能斷二乘不斷歟。
釋曰。】


「阿羅漢辟支佛斷四種住地無漏不盡不得自在力
亦不作證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住地。」


【【疏】二乘唯除四住地亦無漏不盡無漏不盡者謂
未盡證無漏也不得自在力者謂未盡證無漏故
不得自在力也明既未證未自在故不得斷無明
住地也亦不作證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住地者
明由未斷無明住地故應證不證也應證者無斷
可證也一云無漏不盡者應無之漏不盡也應無
之漏者謂無明住地故即下云無漏不盡者即是
[004-0955b]
無明住地而生此中釋作標疑為佛能斷正釋以
二乘不斷葢互通為釋也。


【鈔】無漏不盡者無名云是未斷無明住地既為無
明所縛安得自在無明不盡以何為證。


【疏】從世尊阿羅漢辟支以下別會二乘果中之第
五歷結前四重上來四段但承上事即釋而不悉
明其之相故此更簡而結也即分為四第一從初
訖名向涅槃界結上第一段奪四智及涅槃不滿
第二從若知一切苦以下結上第二段明究竟唯
在於佛非是二乘第三從世尊於此起煩惱以下
結上第四舉二種煩惱以釋第三二死兼除不除
第四從世界不受後有智有二種以下結上第三
段舉二種生死以釋第二究竟不究竟本義云從
此下結前第二唯如來究竟二乘不究竟就中分
為四第一結二乘不究竟第二從若知一切苦以
下結如來究竟第三從世尊若無明住地不斷以
下釋結二乘不究竟第四從世尊於此起煩惱以
下釋結如來究竟若爾只結第一第二不結第三
第四而巳且巳結更釋釋結則無窮此少不宜故
不須也第一結上第一四智及涅槃不滿上直言
不滿故今結七德不滿故奪也。


【鈔】第五歷結前四中云但承上事即釋等者上來
將欲會二乘果且先奪四智及涅槃果未究竟承
此奪文便釋與奪之意何故與奪即舉二死以釋
[004-0955c]
之復由二種煩惱故有二死不同然雖如此未及
廣簡是故今文先舉七德不滿結上四智及涅槃
不滿第二廣舉七德滿足以對二乘七德不滿結
上與奪之意第三舉二種煩惱以結上第四意第
四舉二死結上第三意一一皆廣於前文也至下
釋中文相自顯。


【疏】七德不滿者一智慧不滿。】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最後身菩薩為無明住地之所
覆障故於彼彼法不知不覺。」


【【鈔】七德之中一智慧不滿者無名云統論生分不
盡則言大力菩薩大力菩薩者通八住巳上三地
也今窮無明住地之所覆故偏取最後身最後身
者一變則成佛而微障未盡障微則難遣故於彼
彼法不得一切種智以知之無上正覺以覺之也。


【疏】二斷不足從以不知見故以下是。】


「以不知見故所應斷者不斷不究竟。」


【【鈔】見猶覺也知覺則斷斷則究竟言不斷者將頭
斷也。


【疏】三解脫未滿從以不斷故以下是。】


「以不斷故名有餘過解脫非斷一切過解脫。」


【【鈔】三解脫未滿者無名云自此以下更舉有餘之
說以明如來真實四智無餘功德四智有餘四諦
不盡因果不盡故以有餘為少分於無餘為向也。


【疏】四清淨未圓從名有餘清淨以下是。】
[004-0956a]


「名有餘清淨非一切清淨。」


【【疏】五功德未滿從名成就以下是。】


「名成就有餘功德非成就一切功德。」


【【疏】六智境不周從以成就有餘以下是。】


「以成就有餘解脫有餘清淨有餘功德故知有餘苦
斷有餘集證有餘滅修有餘道。」


【【疏】此前六結奪四智。
七涅槃未極從是名以下
是。】


「是名得少分涅槃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


【【疏】此結奪涅槃果而所以第六事牒前第三四五
事者第二巳牒第一第三巳牒第二而第四不牒
第三第五不牒第四所以此六中併牒也。


【鈔】言牒前第三四五事者第二言以不知見故是
牒第一第三言以不斷故是牒第二第四但言名
有餘清淨故不牒第三第五但言名成就有餘功
德故不牒第四故於第六中總牒第三第四及第
五也。


【疏】從若知一切苦以下結上第二明究竟在佛非
在二乘就中即分為二第一先結佛究竟第二從
世尊若無明住地以下結二乘非究竟上直言究
竟唯在佛故今結七德滿足故云究竟以對二乘
七德不滿分文為八一以初四一切作折別明智
境滿足以對上第六智境不周。】


「若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修一切道。」
[004-0956b]


【【鈔】一以初四一切明智境等者四諦為境知為智
也一切是無作有餘是有作。


【疏】二以二無常明涅槃滿足以對上第七涅槃不
滿。】


「於無常壞世間無常病世間得常住涅槃界。」


【【疏】無常壞謂分段生死有身壞命也無常病謂變
易生死雖無身壞命猶有念念遷移義自病也。


三以無覆護無依明依歸德滿足。】


「於無覆護世間無依無間為護為依。」


【【疏】比不對上上無蔭蓋為無覆傍無力授為無護
無依者謂變易眾生無依亦輕於無覆護也。


【鈔】明依歸德等者如來有歸依覆護之德巳滿之
也界內眾生未有出世善法覆護變易二乘更須
歸依如來以無無作道滅故無名云為依者以道
度人曰護以滅安物曰依。


【疏】四舉法身等以釋涅槃滿足初舉法身。】


「何以故法無優劣故得涅槃。」


【【疏】亦不對上此何以故通下三德為標法無優劣
者本義云諸佛法身無優劣也波若解脫清淨釋
等亦同此而今釋是對小乘涅槃三過昔日小乘
有餘無餘二種涅槃通有三過一不俱二不滿三
不等三德優劣故不等。


【鈔】小乘三過一優劣者諸小乘師說佛菩提樹下
初成道時種智巳圓果縛尚在解脫未具身猶雜
[004-0956c]
食又帶無常此乃一優二劣譬之橫川走火釋曰
三十四心八忍八智九無礙九解脫斷見思惑之
時巳有般若名為種智巳圓父母生身猶未滅度
名為果縛尚在雖斷通惑未有法身身是無常猶
資段食食非一故云雜食以小乘教主同凡報故
一優謂般若種智巳圓二劣謂解脫未具身猶雜
食此二雖劣巳有少分具在不大義當一時譬之
橫川及以烈火並一盡長餘盡短也三德雖則一
時優劣不等故云也。


【疏】三德不共故不俱。


【鈔】二不俱者前取義具攝後歸前且言一時據現
灼然前後而得故云不共也。


【疏】三德未究竟故不滿。


【鈔】三德未究竟者法身只是五分法身般若只是
一無漏智解脫只是巳除四住豈同大乘平等法
身遮那妙體一切種智五住圓除者耶。


【疏】所以名少分今日涅槃無此三過皆是一等故
云常住涅槃界。


【鈔】今日涅槃無此三過者此三德義出在大經是
彼經中宗極之義如來出世安置眾生祕密藏中
我亦不久自住其中祕密藏者即是涅槃涅槃即
是三德此經雖略意亦同之須引彼經之廣文用
演今經之略說先且引經文次解其義故哀難品
云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我諸子四部之眾悉皆
[004-0957a]
安住祕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何
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
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
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
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
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
槃如世伊字釋曰言如世伊字者外國有新舊兩
伊舊伊橫豎斷絕相離借此況彼橫如烈火豎如
點水各不相續不橫不同烈火不豎不同點水應
如此土草下字相細畫相連是新伊相舊伊可譬
昔教三德法身本有波若修成入無餘巳方是解
脫無復身智此則如豎點水縱而相離三法各異
如橫烈火各不相關此乃昔教大乘中縱橫之義
疏文一往對小不滿以釋應知通斥大小也新伊
字可喻今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為三三
無別體是故不橫非前非後故是非縱一即三如
大點三即一如細畫三而一一而三不可一三思
故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即非三非一名秘密
藏如世伊字此句是彼經之根本為顯此義廣立
問答致二十五品洋洋無盡若失此意令迷根本
將何指歸深會此義銷釋今經妙無不盡彼經言
三目者摩醯首羅居色界頂一統領大千一面三
目三目一面不可言一三縱橫若並若別能嚴天
顏作世界主徹照三千若不縱橫嚴主照世一切
[004-0957b]
皆成三德亦爾縱橫並別祕藏不成不縱不橫祕
藏則成。


【疏】次舉波若以對上第一智慧不滿。】


「智慧等故得涅槃。」


【【疏】次舉解脫以對上第三解脫不滿。】


「解脫等故得涅槃。」


【【疏】次舉清淨以對上第四清淨不滿。】


「清淨等故得涅槃。」


【【疏】次舉三點以結七德滿足。】


「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謂解脫味。」


【【疏】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謂解脫味者一味謂波若
等味謂法身言此涅槃通名三德也涅槃無翻家
義即明涅槃含眾義也亦可昔日涅槃不即三德
常住今日涅槃即三德常住故云即是一味等味
也前結二乘不滿不明歸依與法身此結如來究
竟不明斷與功德葢互舉為明也。


【鈔】涅槃無翻等者言涅槃一名含於多義故不可
翻也如先陀婆一名四實然雖如此寂義以為准
則所以自古諸德或云有翻或云無翻有無雖則
不同然亦不出寂滅之義故莊嚴大斌翻為寂滅
引文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巳寂滅為樂
竺道生翻為滅定林柔翻為無累解脫梁帝翻為
不生肇云無為開善藏光宅雲同用滅度如是等
諸師釋雖不同多分不出寂義者也。
[004-0957c]


【疏】從世尊以下第二結二乘不究竟就中又分為
四第一正明二乘未斷無明住地故不得三味所
以不究竟也。】


「世尊若無明住地不斷不究竟者不得一味等味謂
明解脫味。」


【【疏】第一可見。
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不斷無明
住地不得一味就第二釋中即有二第一明應斷
不斷。】


「何以故無明住地不斷不究竟者過恒沙等所應斷
法不斷不究竟。」


【【疏】應斷者謂別相無知。
第二明應得不得。】


「過恒沙等所應斷法不斷故過恒沙等法應得不得
應證不證。」


【【疏】應得者謂諸行及別相知見應證者謂無知之
斷也。


【鈔】諸行及別相知見者恒沙萬行及照俗參差之
智。


【疏】第三從是故無名住地以下仍明無明住地為
眾惑之本。】


「是故無明住地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上煩惱彼
生心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禪上煩惱正受上
煩惱方便上煩惱智上煩惱果上煩惱得上煩惱力
上煩惱無畏上煩惱。」


【【疏】從是故以下明無明住地為眾惑之本略舉十
[004-0958a]
二以明其相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者明修道
應斷者皆由無明住地為生此一句總明下十一
句明映障諸境上煩惱皆從無明住地而生彼者
彼無明住地能生心上煩惱一云彼者即謂彼心。


【鈔】經是故無明住地等者無名云以能生為煩惱
所生為上煩惱心者總說三界心也四住地結障
於心識無明住地障彼淨智淨智者又二種一障
二乘二障菩薩今釋無明住地皆生此眾結也將
修禪定先習止觀此別解欲界煩惱禪上色界也
正受上無色界說心止盡於此也方便上無漏方
便也智上智所知聞也果上有為未盡得上無為
未極也此是二乘知障也力上無畏上此是菩薩
智障也。


【疏】第四從如是過恒沙以下結無明住地為眾惑
之本。】


「如是過恒沙等上煩惱如來菩提智所斷一切皆依
無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上煩惱起皆因無明住地
緣無明住地。」


【【疏】從如是過恒沙以下第四結無明住地為眾惑
之本皆因無明住地者恒沙本無而因住地為生
故云皆因恒沙亦有可生之義即住地助發故云
皆緣。


【鈔】皆因無明住地等者無名云但以無知為性故
名為因雖智猶迷謂之緣也。
[004-0958b]


【疏】從世尊於此起煩惱以下第三結上第四舉二
種煩惱釋第三二死兼除不除所以在第三處為
結者上結二乘不究竟以不斷無明住地為結故
逐便遂結也。


【鈔】故逐便遂結也者上結文分四第一文經云世
尊若無明住地乃至無明為眾惑本云緣無明住
地承此便故今將第四煩惱文來第二中結之第
二方明結前第三二死可見。


【疏】上第四舉二種煩惱釋二死兼除不除中本有
四第一出煩惱體相第二明校量力用第三明潤
業不同第四明斷除今但略不結第三潤業不同
餘三皆結從初訖無始無明住地結第一出煩惱
體相。】


「世尊於此起煩惱剎那心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應
無始無明住地。」


【【疏】於此起煩惱剎那心剎那相應舉四住地世尊
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舉無明住地。
從世尊
若復過於以下結上第二校量力用。】


「世尊若復過於恒沙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一切皆
是無明住地所持所建立譬如一切種子皆依地生
建立增長若地壞者彼亦隨壞如是過恒沙等如來
菩提智所應斷法一切皆依無明住地生建立增長
若無明住地斷者過恒沙等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
皆亦隨斷。」
[004-0958c]


【【疏】上第二校量力用本有二一四住地劣二無明
住地勝今但結無明住地勝即而四住地劣自去
上中即有法說比喻今結中亦有法說比喻可見
上直言無明住地力勝故此明諸煩惱成壞皆以
無明住地為本而結也。


【鈔】經所持建立者無名云始起是為持終成為建
立生死由彼滅豈容異。


【疏】如是一切以下結上第四斷除。】


「如是一切煩惱上煩惱斷過恒沙等如來所得一切
諸法通達無礙一切知見離一切過惡得一切功德
法王法主而得自在證一切法自在之地如來應等
正覺正師子吼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不受
後有是故世尊以師子吼依於了義一向記說。」


【【疏】如是一切以下結上第四斷除上直言佛地所
斷佛菩提智所斷故此明如來因果既滿故能斷
而結就中即有三第一明因滿故能斷第二從法
王法主而以下明果滿故能斷第三從是故以下
結皆可見一切煩惱謂根本通相煩惱上煩惱謂
支條別相煩惱然置位為論所作巳辦梵行巳立
本在金剛以還而今以照佛果法身為梵行智所
作巳辦葢就通門為明。


【鈔】經一切知見下別稱云一切種智備於此眾惡
永盡諸善普會超出眾聖故稱主於諸法自在謂
之王入涅槃界得究竟樂名證自在地如斯之人
[004-0959a]
者始可應十號之德發無畏之言也言不隱理謂
之了義所說無餘是一向記說也然置位為論等
者此以大比小說也小乘四智滿足稱有餘涅槃
准此大乘合在等覺此就別門明義通門明義義
通果位故也無名云如是一切者謂所應斷法悉
斷也。
過恒沙者謂應得者得應證者證也。


【疏】從世尊不受後有以下第四結上第三舉二種
生死以釋第二究竟不究竟上直言如來二死兼
除二乘但除其一故今簡結如來既伏四魔是故
言二死皆除二乘不能伏四魔是故但除其一本
義云從此以下結收入一就中即有二第一先結
如來二死兼除第二從世尊阿羅漢以下結二乘
但除其一就第一先結如來二死兼除中亦有二
第一正結如來既伏四魔是故二死兼除。】


「世尊不受後有智有二種謂如來以無上調御降伏
四魔出一切世間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


【【疏】不受後有智有二種者將欲結二死兼除不除
故先以此不受後有智為首二種者一如來不受
後有智二二乘不受後有智降伏四魔者天魔是
惡緣煩惱魔是惡因陰魔死魔是惡果明如來既
伏此四魔故二死皆兼除出一切世間者謂分段
變易二世間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者明既伏四
魔超出二世間故為一切眾生仰慕然則二死兼
除明也。
第二從得不思議以下舉萬德證二死
[004-0959b]
兼除。】


「得不思議法身於一切爾炎地得無礙法自在於上
更無所作無所得地十力勇猛昇於第一無上無畏
之地一切爾炎無礙智觀不由於他不受後有智師
子吼。」


【【疏】從得不思議以下第二舉果上諸德以證二死
兼除明既有如是尊德寧復未免二死。


【鈔】經十力勇猛者一處非處力二業力三定力四
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
力十漏盡力此十通稱力者即諸佛所得如實智
用通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得無能勝故名力也。


一處非處力者佛知一切諸法因緣果報定相
從是因緣生如是果報從是因緣不生如是果報
如惡業得受善報無有是處惡業尚不能得世間
何況出世間樂惡行亦然五蓋覆心散亂雖修七
覺而得涅槃無有是處五蓋覆心修七覺尚不得
聲聞道心無覆蓋佛道可得況聲聞道如是等種
種是處不是處佛悉遍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初力
也。
二業力者佛知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諸
業諸受知造業處知因緣知報皆悉遍知巳下如
初力文下去爾耳。
三定力者佛知一切諸禪解
脫三昧定垢淨分別相如實遍知。
四根力者佛
知他眾生諸根上下。
五欲力者佛知眾生種種
欲。
六性力者佛知世間種種無種性。
七至處
[004-0959c]
道力者佛知一切道至處。
八宿命力者佛知一
切種種共相共因緣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劫初
盡我在彼眾生中如是姓名飲食苦樂壽命長短
彼中死是間生是間死還生是此間此間姓名乃
至長短。
九天眼力者佛天眼淨過諸天人眼見
眾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若大若小若墮惡道若
墮善道如是業因緣受報是諸眾生惡身口意成
就不謗毀聖人正見正業成就是因緣故身壞死
時入善道生天上等。
十漏盡力者佛諸漏盡故
無漏心解脫無漏慧解脫在現在法中自識知我
生巳盡持戒巳立不作後有盡如實知。


【疏】從世尊阿羅漢以下第二結二乘但除其一就
中亦分為二第一明二乘但除分段因謂巳離生
死。】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作是
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


【【疏】度生死畏者謂畏度分段生死也次第得解脫
樂者明以次第斷三界惑無惑理自可樂故解脫
樂也作是念者明因此謂巳離生死怖畏不受生
死苦也此即二種不受後智中亦一種智結云是
故二乘但除其一。


【鈔】次第斷三界惑等者先斷三界見得初果次斷
欲界六品思得斯陀含次進斷九品得阿那含次
從初禪初品乃至非想非非想第九品盡名阿羅
[004-0960a]
漢果故也若細分袟明家家一種子等非此可盡
毗曇廣明。


【疏】第二從世尊以下亦明但因除分段自謂巳得
第一果是故但除其一。】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觀察時得不受後有觀第一蘇
息處涅槃地。」


【【疏】從世尊以下第二明亦因此謂巳得第一處觀
察時者謂照四諦時一云照四諦時自能推理仰
觀第一應得處。
從世尊彼先所得地以下別會
二乘果中之第六結入一乘本義云此前料簡佛
出非是一乘収結三乘以為一乘就中即有四第
一明二乘在因時自知未究竟。】


「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於法不由於他亦自知得有
餘地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彼者彼二乘人先者謂得五方便三果四向不
愚於法者不迷常住之理不由於他者不待他教。


【鈔】五方便者總相別相念處為一四善根之為五
也。


【疏】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自知。】


「何以故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


【【疏】第二釋何以自知釋曰就實為論理無三故也。


【鈔】就實為論理無三故也者二乘之理化城權設
就實為論其理實無故法華云唯有一佛乘息處
故說二今為汝說實汝所得非滅。
[004-0960b]


【疏】第三從是故以下正結入一乘。】


「是故三乘即是一乘。」


【【疏】是故三乘即是一乘正結入一。
第四從得一
乘者以下仍明一乘所得果義第四明果義因一
既竟宜明所得果相故仍明之也就中有二第一
直明所得菩提果。】


「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第二舉菩提涅槃法身三德明相即義。】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
是如來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無異如來
無異法身如來即是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
乘究竟者即是無邊不斷。」


【【疏】所以明此相即者物聞得菩提便謂一乘只得
菩提不得餘德故須此相即也得究竟法身者則
究竟一乘明由究竟因而得也法身是法如來是
行者其義似別所以更舉相明即也隨果再舉因
亦再明也法身是萬德之正體一乘為法身之正
因所以偏舉法身以明因究竟也。


【鈔】明由究竟因而得也者明此法身之果由前一
乘因得故也隨此明果之文更舉其因則一乘因
義亦轉明故也。


【疏】從世尊如來無有限際時住以下章中第二舉
一體三寶以成因一言所感之果既是一體則因
一可證就中初開為二第一從初訖是有限依將
[004-0960c]
欲明今日一體最極故先明別體非是究竟第二
從若有眾生以下正明今日一體最極就第一先
明別體中亦開為二第一從初訖作無盡歸依先
歎別體中一佛寶何則雖復別體不如一體至極
但一佛寶即是一種理無可下所以先歎別體中
一佛寶是歸依之本也第二從常住歸依者以下
正明別體法僧二寶非究竟昔日別體既是方便
今日別體正是實說雖實不實皆不如今日一體
最極故云非究竟也就第一先歎中即有五一明
是常住。


【鈔】即是一種理者佛寶常住亦是一體中佛寶理
也。
昔日別體既是等者昔日別體可見今日此
經一乘之教為法寶三忍真子為僧寶所論法身
為佛寶也皆不如此經所詮法身身理自具三寶
為最極也。】


「世尊如來無有限齊時住如來應等正覺後際等住。」


【【疏】後際謂眾生盡作佛而眾生無盡作佛則如來
常住明矣。
二明是大悲。】


「如來無限齊大悲亦無限齊安慰世間無限大悲無
限安慰世間。」


【【疏】三勸說大悲。】


「作是說者是名善說如來。」


【【疏】四勸說常住。】


「若復說言無盡法常住法一切世間之所歸依者亦
[004-0961a]
名善說如來。」


【【疏】五結。】


「是故於未度世間無依世間與後際等作無盡歸依。」


【【疏】皆可見。
就第二正明法僧二寶非究竟中有
四第一先列。】


「常住歸依者謂如來應等正覺也法者即是說一乘
道僧者是三乘眾。」


【【疏】本義云從初訖謂如來應等正覺也明今日一
體為歸依之本而今不須梯橙三寶即所說經教
不別大小皆為法寶學教之人亦不別大小皆為
僧寶而今舉勝兼劣故唯稱一乘教三乘人也而
昔日雖說大乘未明一乘以一乘為法寶唯今此
經也。
第二從此二歸依以下正明二依非究竟。】


「此二歸依非究竟歸依名少分歸依。」


【【疏】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二依非究竟。】


「何以故說一乘道法能得究竟法身於上更無說一
乘法事。」


【【疏】說一乘道乃得法身法身上更無說一乘法事
然則法寶之極唯在法身故云說一乘非究竟法
寶也。】


「三乘眾者有恐怖歸依如來求出脩學向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疏】釋僧非究竟可見。
第四從是故以下結非究
竟。】
[004-0961b]


「是故二依非究竟依是有限依。」


【【疏】第四結亦可見。
從若有眾生以下第二正明
今日一體至極就中有五一明依今日一體法僧
即是歸依如來。】


「若有眾生如來調伏歸依如來得法津澤生信樂心
歸依法僧是二歸依非此二歸依是歸依如來歸依
第一義者是歸依如來此二歸依第一義是究竟歸
依如來。」


【【疏】是二歸依者謂一體法僧二依為是非此二歸
依者別體二依非可為比也是歸依如來者今日
一體法僧即是如來故又解言因調伏發心歸依
法僧者謂依別體法僧是二歸依非者謂別體二
依為非上巳非別體法僧非究竟而此更舉者欲
以非明是也此二歸依者謂今日一體二依是歸
依如來者亦明一體故所以知從此下明一體法
僧者上巳結別體故也歸依第一義者是歸依如
來者第一義謂三德四義本義云此二句偏明一
體佛寶最勝然則別體亦可而一體何別最勝此
二歸依第一義是究竟歸依如來者明依一體法
僧及三德四義即是究竟歸依如來也本義云從
此二歸依以下結一體三歸依同是究竟。


【鈔】一體三寶中又解下古人取句稍別釋義又殊
今家存而不破經意難定故也。
從歸依第一義
者下今家自釋第四句三德如前四義謂四波羅
[004-0961c]
蜜常樂我淨涅槃亦名四德如下經文。
然則體
亦可等者別體則容佛寶勝二寶劣一體則三無
優劣古人若言一體中佛寶勝與別體何別故云
皆最勝。


【疏】二從何以故以下釋何故依法僧即歸依如來。】


「何以故無異如來無異二歸依如來即三歸依。」


【【疏】第二釋何故依法僧即歸依如來曰三依即是
一體故本義云何故同是究竟即一體故。
第三
從何以故以下亦釋何以是一體。】


「何以故說一乘道。」


【【疏】第三釋何以是一體以一乘而得故是一體也。


【鈔】以一乘而得者由一乘道而得法身法身之體
自具三寶也。


【疏】第四引佛為證。】


「如來四無所畏成就師子吼說。」


【【疏】第四誰其如是說引佛為證然別體三寶則其
名體各異故理自可別但一體何以為別釋曰常
住法身為佛寶此法身能為物軌則自為法寶又
此法身則能與理和合亦為僧寶若辨歸依為其
習解斷惑則別體可先但不迷旨歸必一體為要
今勝鬘唯欲以旨歸為本故非昔梯橙唯欲今日
一體也。


【鈔】則其名體各異等者佛法僧名異法身三乘教
三乘人體無異一體之中常住法身靈覺智性為
[004-0962a]
佛寶軌生物解為法寶理智和合為僧寶。
若辨
歸依等者若依三乘人馮教修習生解斷惑可先
別體也若為不迷教下旨趣必一體為要也。

四無畏成就等者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
說障道無畏四說盡苦道無畏此四通名無畏者
於眾中廣說自他智斷既決定無失則無微恐懼
之相也一切智無畏者佛作誠言我是一切智人
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
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見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
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
能轉梵輪也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
餘眾如實不能轉一無畏也二漏盡無畏者佛作
誠言我一切漏盡若有巳下同前如實言是漏不
盡乃至無微畏相巳下文同前三說障道無畏者
佛作誠言我說障法巳下同前如實言是障法不
障道法巳下文同前四說苦盡無畏者佛作誠言
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隨是行能盡苦乃至餘眾
實不能轉。


【疏】第五從若如來以下明昔日不說一乘之意。】


「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二乘二
乘者入於一乘一乘者即是第一義乘。」


【【疏】第五明昔日不明一乘之意理既如是何故昔
猶明三耶故云此是如來隨眾生機方便而說就
實為論即是一乘無有二乘本義云從若如來以
[004-0962b]
下明一體三寶中遂結入一乘第一義者經云說
一乘是說第一義諦說三乘是說世諦義也。】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