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f0059 勝鬘經疏義私鈔-日本-聖德太子 (master)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三



【【疏】從爾時世尊於勝鬘以下章中第二如來讚成
就中亦有二第一讚成第二從是故以下結勸就
第一讚成又開為二第一直述。】


「爾時世尊於勝鬘所說攝受正法大精進力起隨喜
[003-0946a]
心。」


【【疏】攝受正法謂八地以上萬行中之一行。
第二
別述就中有三第一舉力士譬明勝人天乘。】


「如是勝鬘如汝所說攝受正法大精進力如大力士
少觸身分生大苦痛。」


【【鈔】如大力士等者如無力人為大力士少觸身分
生大苦痛無名云上來雖承旨而說若不得如來
美述其事者則未來世眾生信敬情薄。】


「如是勝鬘少攝受正法令魔苦惱我不見餘一善法
令魔憂苦如少攝受正法。」


【【疏】第二舉牛王譬明過二乘。】


「又如牛王形色無比勝一切牛如是大乘少攝受正
法勝於一切二乘善根以廣大故。」


【【疏】第三舉須彌山王譬明勝七地以還大乘。】


「又如須彌山王端嚴殊特勝於眾山如是大乘捨身
命財以攝取心攝受正法勝不捨身命財初住大乘
一切善根何況二乘以廣大故。」


【【疏】三中即有開合皆可見以攝取心者謂萬行之
心七地以還亦能捨身命但形於八地以上一念
備修故云不捨。
就第二結勸亦有四一廣勸。】


「是故勝鬘當以攝受正法開示眾生教化眾生建立
眾生。」


【【疏】開示眾生謂人天乘即對上力士比教化眾生
謂二乘即對上牛王比建立眾生謂七地以還即
[003-0946b]
對上須彌山比此皆廣勸。


【鈔】開示眾生謂人天乘等無名云初名開示中名
教化後名建立也既以三譬述成其義復加三勸
令廣其道也今疏意亦同之前舉三喻述於勝鬘
攝受正法勝五乘人故今結勸亦對五乘人勸結
也開示眾生對上大力士比者開對上人天乘未
開教化對二乘自度建立對上菩薩未如八地建
立真應是故少攝受正法巳勝於五乘人必須開
示等也。


【疏】二廣結。】


「如是勝鬘攝受正法如是大利如是大福如是大果。」


【【疏】如是大利結人天乘如是大福者結二乘如是
大果者結七地以還大乘亦對三譬為結此名廣
結。


【鈔】廣結中皆言結者結謂結示也人天開示即得
大利二乘教化即得大福七地建立即得大果是
故皆由攝受正法言廣略者廣舉五乘略言無量
無邊等。


【疏】三略勸。】


「勝鬘我於阿僧祇阿僧祇劫說攝受正法功德義利
不得邊際。」


【【疏】四略結。】


「是故勝鬘攝受正法有無量無邊功德。」


【【疏】從勝鬘我於以下略勸從是故以下略結可見
[003-0946c]
也。


【鈔】○第五一乘章無名云此經弘旨名義奇拔皆
顯於此章初立名超常韻則不可以言求義超眾
倫則不可以意取必要當豁其物習之懷廢我以
存道者然後可尋之於因緣耳今釋此章先義門
分別次釋經文義門分九。
○一明章意及略分文。


【疏】從佛告勝鬘汝今更說以下明他分行中第二
一乘章明總収能生攝受所生五乘皆入一乘就
中初開為二第一正明皆入一乘第二明一體三
寶一乘是一體三寶之因一體三寶是一乘之果
欲以果一體為況因一故第二舉一體三寶明果
既是一則因一明也。


【鈔】二明對昔辨今。


【疏】且夫昔日梯橙三寶及五乘之別同是方便之
說非是實說今則既會五乘入於一乘同為常住
一果之因故亦明昔日梯橙三寶非是究竟唯今
日常住一體為歸依之極也。


【鈔】五乘之別同是方便等者此章明八地菩薩收
前出生五乘以歸一乘出生是施權收入是入實
即與釋迦一化先三後一不殊故釋此章文全用
一代化儀以釋於中即有褒貶抑揚大意不殊淨
名大集若爾與法華何異答此今會者言當得當
覺也華言現覺現得此經談其始終而現會也。

三釋名義。
[003-0947a]


【疏】一然是無二之稱乘是運出為義釋一義義家
種種不同一云一則本無但欲破三故故云一也
二云一是果一義乘是因名言因中善品雖復種
種終必歸於一果故以果義一名因謂之一也三
云一與乘皆是因名因中善品雖復種種不同而
其流義一故故云一第一解好則好矣但疑十方
淨土無三乘之別亦應不說一乘之道而十方淨
土皆說一乘若爾那得言但欲破三故一也但第
二與第三釋皆可為用然今義家多就因一為釋。


【鈔】三釋名義中第二師以終名始第三師一自在
因如四瀆之水雖末至海而趣而趣流義一言萬
善趣法之義是一也。
○四辨大小。


【疏】仍辨大小者不求自度濟物為先等流佛果稱
為大乘化物為患但求自度臧彼無實名曰小乘。


【鈔】與物同趣佛果故曰等流化城權設名臧彼無
實。
○五辨一大同異。


【疏】大乘一乘大意雖復同所以少異大乘猶是三
中之別名一乘則無三二之稱波若維摩雖名大
教而不名一乘是其所以也為例一乘釋大亦應
有二果義一家云大是果名為言佛果為大因一
家云亦是因名言菩薩不求自度與物等流即運
心廣大故云大也。


【鈔】五辨一大同異中先立同異釋中先釋異次為
例下釋同大乘下先釋異中波若淨名通有三乘
[003-0947b]
得道故也大品中若得聲聞緣覺菩薩乘皆云當
學波若波羅蜜淨名中佛以足指按地乃至一切
大眾自見坐寶蓮華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五
百長者子得無生忍八萬四千人發菩提心佛攝
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三萬二千天
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
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如斯之例悉是兼三
之說但大非一如法華經云十方世界中唯有一
乘法無二亦無三唯一佛乘及此經會五乘歸一
乘即唯一非大若例一以釋大此大是一家之大
仍例為二釋先明果一家之大次明因一家之大
可見。
○六辨體。


【疏】若論乘體善有二種一報善二習善報善雖有
脫重令輕之能但匿金剛以還不致於佛果故只
是緣由不為正體故今但以習善為體又解與善
解是乘之本善是乘之末今就末為乘不以本為
乘何則道有通不通若以解為乘則乘名不廣善
即乃至一稱南無無非是善故乘名即廣所以只
就末為乘體又凡夫向三有善亦不為乘體何即
又乘是為出生死期作常住果。


【鈔】辨乘體中先定體。
言報習二善等者報善謂
果報之善脫重等者脫四趣重得天人報脫六道
重得二乘報脫二乘菩薩重乃至等覺脫下地報
若至佛地即無出報故云三賢十聖有果報唯佛
[003-0947c]
一人居法性土以身同遮那無變易報故所居以
法性為土能所體一故也故云不致佛果也但是
緣助令至後位終不為正體耳又解是乘之本等
者習善之中有所習之善有能解知是善之心先
有解知是善方可習善故解本而善末今取末者
言凡是善悉可為乘之體也以體通故不取解者
有人修善未必解知故不取也以解心不通故也
如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等未必知是善雖無
知心其善不無皆堪為體也如此之例並可准知
是故文中舉一稱南無即是此意。


【疏】凡夫向三有善但期三界之內不指常住故亦
不為乘體。


【鈔】次凡夫向三有善下明所期善即不殊前由所
期近故故亦不為乘體。


【疏】若論收會會三善廢三教破三執又云善即今
昔雖殊即是一善理無可會但教則立名義各異
故會之入一所以文則言正法住正法滅為大乘
故說三執如前。


【鈔】三若論收會下會收言三善者人天為一善二
乘為一善七地大乘為一善三教三執准此可知
說三執如前者如前攝受章中明所蘊藏文五乘
之人不出三執隨執授教也。
○七廣分章。


【疏】就第一正明一乘中又分為三第一從初訖出
世間善法總會五乘第二從如世尊說六處以下
[003-0948a]
別會二乘因第三從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有怖畏
以下即會二乘果。


【鈔】七廣分章可見。
○八明別會二乘意。


【疏】前攝受正法章但取能生之心以為攝受正法
不取所生五乘之行即取義未盡今此章盡取能
生所生皆入一乘故先有總會也人天未有別求
亦未定大小之名則因總會理自可足七地以還
本來求佛自為大乘無應重會但二乘為物所信
莫不謂有別因果所以慇懃重會也。


【鈔】八明別會二乘中言但取能生之心等者前何
以名為攝受正法以八地巳上一念攝受一切法
為攝受此心能生五乘之行教化眾生名為能生
章中之意只在能生之心有出生五乘之用實未
會五乘歸入一乘今章悉會能生心中三行并所
生五乘入一乘故與前章異也。
人天未有別求
大乘故是故未定大小之名總會即足七地本來
求妙覺果但行在功行滿入無功用自成佛果不
用重會二乘是出家內眾常隨於佛人皆謂有別
因別果異於人天及以菩薩故須重會也。
○九釋
疑顯同。


【疏】然上攝受正法章唯明八地以上攝受之義故
所言他分理自可證而今此章盡取能生攝受所
生五乘皆為一乘即所言他分何以為證釋曰解
文雖爾所名他分亦有所以何則就實為論定位
[003-0948b]
以上巳信一乘之義況乎七地然就教為談初地
以上七地以還斷結觀境與二乘齊故於一乘義
猶未明了若論明達唯在八地以上所以此章亦
云明他分行也。


【鈔】九釋疑中言而今此章盡取等者此設難也難
云五乘之中七地巳下是自分行何以俱名他分
行耶釋曰現文雖爾當尋文內之意何者就實機
實教而為論初住菩薩名為定位此時巳信一切
諸法皆從一乘生畢竟皆歸一乘義況乎七地而
不信耶但如來有教道權化之說即七地次第心
中行十波羅蜜等故於一乘猶未明了入無功用
一心中行方為明達是故此章亦為他分行也初
住了一乘主義具在華嚴難初發心住文云所有
慧身不由他悟分身百分成佛道化眾生等此乃
實教之說。
言初地巳上七地巳還等者瓔珞上
卷云從初地至七地伏斷三界業果盡八地巳上
有無明習存。


【疏】就第一總會中即有二第一佛命說。】


「佛告勝鬘汝今更說一切諸佛所說攝受正法。」


【【疏】前攝受正法章每發言勝鬘先請求說今此章
佛自先命者前章既是他分深行不敢自宣故命
而說也上來其所說莫不契理無所可疑所以不
待其請先命更說也汝今更說一切諸佛所說攝
受正法者更應如諸佛說所生能生皆入一乘也。
[003-0948c]


【鈔】次釋經文中言前章每發言先請求說者前願
攝初受命之文即是求說爾時勝鬘白佛言我今
當復承佛威神說調伏大願真言無異次如來聽
說云佛告勝鬘恣聽汝說次行攝初云勝鬘白佛
我當承佛神力更復演說攝受正法廣大之義次
佛言便說次明人法相即中亦然故云每發言也。


【疏】第二勝鬘受勑而說就第二勝鬘奉旨而說即
有二第一先會能生第二從世尊如阿耨達池以
下會所生就第一會能生中亦有二第一正會。】


「勝鬘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即白佛言世尊攝
受正法者即是摩訶衍。」


【【疏】即是摩訶衍者明能生攝受之心即與大乘心
一也。


【鈔】先會能生中言能生攝受之心即與大乘心一
也者前章攝受之心能生五乘今摩訶衍亦能生
五乘二處能生義同故云一也。


【疏】第二釋會。】


「何以故摩訶衍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
善法。」


【【疏】第二釋會明所生既一則能生安得異也此似
會所生而舉所生以釋能生非會所生。


【鈔】次釋會中言所生既一能生安得異者明從一
乘所生五乘與前攝受之所生五乘不異也二處
所生既同即顯二處能生無異。
[003-0949a]


【疏】就第二會所生中亦有二第一舉二比正會。】


「世尊如阿耨達池出八大河如是摩訶衍出生一切
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


【【疏】就第一八河比即有開合阿耨達此言無熱龍
龍居此池故因為名池在崑崙山頂其水四面流
出八河八河之水即是池水更非異水內合從於
大乘所生四乘即是大乘更無異乘此比明其始
生義第二合可見。


【鈔】阿耨達池等者涅槃第三云一恒河二周摩羅
三薩羅四阿利羅䟦提五摩訶六辛頭七博叉八
悉陀河從池出生八河比八地巳上攝受之心初
始出五乘因果義故云比其始生義也。】


「世尊又如一切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一切
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依於大乘而得增長。」


【【疏】第二種子比明種子依地而生種子即是地大
內合四乘依大乘增長故亦即是大乘又釋依地
生種子種子不離地依大乘出五乘五乘不離大
乘若爾但是兩物不相離那得會一釋曰後還為
地也此譬明其終成第二合可見世間者謂人天
出世間者謂七地以還大乘然所以只就七地以
還為合者七地以還大乘昔日入於三中故仍為
合也。


【鈔】種子比中地大具四微與種子四微不異種子
歸地比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終歸一乘也四
[003-0949b]
微者色香味觸。


【疏】第二結即大乘。】


「是故世尊住於大乘攝受大乘即是住於二乘攝受
二乘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法。」


【【疏】從是故以下會所生中第二結此中大乘謂七
地以還大乘也。


【鈔】第二結即中云住大乘等者言所生五乘既即
八地大乘即是住七地大乘攝受七地大乘即是
住於二乘攝受二乘何以故所生即能生故及一
切世間等准此可見。


【疏】從如世尊以下第二別會二乘因又分為五第
一舉六處總會明昔日學小有此六處故會之入
一六處一教有興衰二戒有得離三人有始終合
為六也第二從何以故以下別會教有興衰第三
從波羅提木叉以下別會戒有得離第四從是出
家以下別會人有始終第五從阿羅漢以下舉果
況因。】


「如世尊說六處。」


【【疏】如世尊說六處者總唱六處此六是生盡智無
生智之處。


【鈔】此六是生盡智等者毗曇云盡智者謂我知苦
乃至我修道無生智者言我知苦巳不復更知乃
至我修道巳不復更修又云我漏巳盡名盡智不
復更生名無生智又云世智斷是盡智無漏智斷
[003-0949c]
是無生智也。】


「何等為六謂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毗尼出家
受具足。」


【【疏】次列六處正法住正法滅此二明教有興衰此
是二乘得果之緣正法住謂佛滅度後五百年中
餘風未毀此句明興正法滅者謂五百年後像法
中此句明衰波羅提木叉毗尼此二句明戒有得
離此是二乘得果之因波羅提木叉此言保解脫
此句明得善毗尼此言滅惡此句明離言戒有得
善滅惡之用出家受具足此二句明人有始終此
是稟教行善之人也有始終出家辭親離俗受三
歸此明始受具足謂白四羯磨備律儀戒此明終
此六句列六處。


【鈔】正法興衰者無名云聲聞稟化承聖化得以自
通更無別理以為興衰是以法之住滅唯在大乘。


言得果之緣者經言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引大證小小乘亦以教法為緣木叉毗尼為果因
者三十二相持戒為總因相相有別因故羅漢果
戒為因也因親緣疎可見。】


「為大乘故說此六處。」


【【疏】為大乘故說此六處者正總會。


【鈔】為大乘故說此六處者如斯心法是一乘出生
故是故今還會歸一乘故云正會入也。


【疏】從何以故以下第二別會教有興衰。】
[003-0950a]


「何以故正法住者為大乘故說大乘住者即正法住
正法滅者為大乘故說大乘滅者即正法滅。」


【【疏】先會住後會滅可見此何以故通下為標。


【鈔】經正法住者為大乘故者五乘等法通名正法
今意且會二乘然須通釋何者正法本從一乘出
生元為一乘施說此法若有人常說一乘正法隨
住若無人說一乘正法隨滅以一乘為正法之根
本故是故住滅皆由一乘正法既從一乘出生然
則所生即是大乘也如前八河種子比說者皆須
勝前總意未入別中銷此釋文方盡其旨巳下兩
雙准此可見。


【疏】從波羅提木叉以下第三別會戒有得離就中
即有四第一明波羅提木叉毗尼一體。】


「波羅提木叉毗尼此二法者義一名異。」


【【疏】第二正會毗尼者即大乘學此句是。】


「毗尼者即大乘學。」


【【疏】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會。】


「何以故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


【【疏】明佛既是大從佛出家受戒安得非大。
第四
結從是故以下是可見。】


「是故說大乘威儀戒是毗尼。」


【【疏】從是出家以下第四別會人有始終亦有三第
一明是大。】


「是出家是受具足。」
[003-0950b]


【【鈔】經是出家是受具足者上文言依佛出家而受
具足故知是大。


【疏】第二從是故以下明非小。】


「是故阿羅漢無別出家受具足。」


【【鈔】言非小者謂非小乘有出家受具足故。


【疏】第三從何以故以下釋是大非小。】


「何以故阿羅漢依如來出家受具足故。」


【【疏】言佛既是大依佛出家那得是小而所以唯木
叉毗尼明相即者正法興衰前後異時出家受戒
始終非一所以不相即木叉毗尼即同體一時故
即也。


【鈔】言是大非小者疏文自顯。


【疏】從阿羅漢以下第五舉果為況就中亦有二第
一立兩章門。】


「阿羅漢歸依於佛阿羅漢有恐怖。」


【【疏】阿羅漢歸依於佛者明善法未滿阿羅漢有恐
怖者明惡未除。
第二從何以故以下釋兩章門
就第二釋中亦有二先釋惡未除章門。】


「何以故阿羅漢於一切無行怖畏想住如人執劒欲
來害巳是故阿羅漢無究竟樂。」


【【疏】於一切無行者謂無三界外治道之行怖畏想
住者謂未免變易生死故怖畏想住胸次舉比為
釋如人執劒欲來害巳者言怖畏亦如是是故阿
羅漢無究竟樂者結言變易未盡故非究竟樂。
[003-0950c]


【鈔】無三界外治道之行者謂無無作道諦此道能
治無作苦集故也無名云無行者何既出三界而
未入佛境眾法之大因也。
怖畏想住者無名云
夫然阿羅漢雖盡三界之大怖而未免彼地之微
畏傷其無上法身豈執劒之所譬。


【疏】從何以故以下第二釋善法未滿章門。】


「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眾生無依彼彼恐怖以恐
怖故則求歸依如是阿羅漢有怖畏以恐怖故依於
如來。」


【【疏】依不求依者明自有依德不求依他次亦舉譬
為釋可見從如是以下合亦可見。


【鈔】自有依德不求依他者八地巳上順法性流自
依三德四義不假依他故下經云無作聖諦義者
能以自力知一切苦集滅道等。
言舉果為況者
謂羅漢果法善猶未滿惡猶未除況前因法而得
究竟是故會六處因皆入一乘也。


【疏】從世尊阿羅漢以下正明一乘中之第三別會
二乘果就中開為六第一從初訖去涅槃界遠奪
其所得四智及涅槃果第二從何以故下釋與奪
之意第三從何以故有二種死以下舉二種生死
釋第二意第四從何以故有煩惱以下舉二種煩
惱釋第三意第五從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最後身
菩薩以下歷結前四段第六從世尊彼先所得地
以下結入一乘今第一奪四智及涅槃果。】
[003-0951a]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有怖畏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有
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梵行成故不純事不究竟
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故去涅槃
界遠。」


【【疏】四智者一我生巳盡智二梵行巳立智三所作
巳辦智四不受後有智此四智及涅槃果二乘自
謂巳得今勝鬘謂猶未滿故奪也若四智不究竟
則是道諦不足亦是有為果不周若涅槃不究竟
則是滅諦不滿亦是無為果未極既未滿未極便
向趣佛道然則應奪明矣。


【鈔】言有為無為果者即小乘有餘無餘涅槃也。


【疏】有餘生法不盡者煩惱為受生之法故云生法
以煩惱盡為盡智之境今煩惱猶有餘所以照盡
之智不究竟也故有生者似奪無生智此以生不
盡明煩惱未盡非奪無生智此句奪其盡智有餘
梵行成故不純者明雖有三界治道而非一切治
道滿故云不純。


【鈔】無明煩惱是餘生法無作道諦能治界外苦集
故云一切。


【疏】境既未純則照境之智那得究竟此句奪其梵
行巳立智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者辦是事之訖
猶有三界外治道應修故云當有所作境有應修
照境之智那得滿也此句奪所作巳辦不度彼故
當有所斷者奪其不受後有智不度彼者言未度
[003-0951b]
變易生死當有所斷者言當有無明住地應斷既
有生法猶應受生生既未盡照境之智那得窮也
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者奪其涅槃果以不斷故
者謂未斷無明住地惑既未斷猶有變易生死那
得涅槃。
從何以故以下第二釋與奪之意昔日
如來巳言究竟今日勝鬘更奪則與奪相錯理應
須釋也標疑云。】


「何以故。」


【【疏】何以故如來昔日巳言究竟而今勝鬘奪耶。


釋曰昔日如來與者但是方便非是實說今日勝
鬘奪者究竟唯在如來非在二乘故此何以故通
下為標就中凡有五事初言一切。】


「唯有如來應正等覺得般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阿
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
便。」


【【疏】次言無量。】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無量功德故阿羅漢辟支
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疏】次言不思議。】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故阿羅漢
辟支佛成就思議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疏】次言清淨。】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一切所應斷過皆悉斷滅成就
第一清淨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過非第一清淨言
[003-0951c]
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出過阿
羅漢辟支佛菩薩境界是故阿羅漢辟支佛去涅槃
界遠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
處者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


【【疏】葢是逐便無別所以觀察舉智解脫舉斷四智
釋智蘇息釋解脫無為凝然故為蘇息處也。


【鈔】葢是逐便無別所以者去涅槃界遠故不成就
一切功德不成就故有量有量故思議思議故非
第一清淨是故去涅槃界遠無名云一切者盡有
之名無量者體無之稱不思議者有無兼極之謂
也清淨者證斷之極號故言唯有如來得般涅槃
無名云向指歸依之義故單言聲聞今廣釋生死
不盡是以兼說二乘。


【疏】從何以故有二種生死以下第三舉二種生死
以釋第二奪段二段云佛昔與者既是方便勝鬘
今奪則究竟在佛二乘未故所以舉二種生死以
釋與是方便奪由未極之意標疑云。】


「何以故。」


【【疏】何以昔與是方便究竟唯在如來非在二乘耶。


釋曰生死有二種一分段死二變易死佛昔但
因除分段而言究竟故云方便為與未除變易故
究竟唯在如來非在二乘就中有四第一立二種
死章門。
[003-0952a]


【鈔】第三舉二死中有四段初立可見。】


「有二種死何等為二謂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


【【疏】第二從分段死者以下釋二種死章門。】


「分段死者謂虗偽眾生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
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


【【鈔】第二釋中經意生身者楞伽經大慧問佛何名
意生佛言譬如意去速疾無礙名為意生此即從
喻故彼意生譬如意去彼經兩義而釋通名初云
如十萬由旬外憶先所見念念相續疾至於彼次
云如幻三昧力憶本願故生諸聖中初云憶所次
云憶願二義並是意憶生故名為意生經既云憶
憶即作意是故亦名作意生故名為意生次第四
卷釋三別名初無常品云意生三種一入三昧樂
意成身亦名正受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動故二覺
法自性意成身即八地中並入佛剎故以法為自
性三種類俱生無作意成身謂了佛證法成之與
生並從果說總此楞伽只在十地用釋今文菩薩
一人二乘未斷無明准此可解亦名三意因移謂
因移果易故也須知今文三種與楞伽三種不同
受變易死其義不異。


【疏】三界中亦有聖人而今從多為明故云虗偽眾
生七地以下未受變易但仍本受名故八地以上
名阿羅漢辟支佛也究竟無上菩提者金剛心是
因中最究竟若辨生死凡有四種一者以有漏業
[003-0952b]
為因四住地煩惱為緣所感之果身色妙麤有別
壽命長短有期名為分段生死二者以無漏業為
因無明住地煩惱為緣所感之果身無形色命無
期限但以明代闇念念新易者名為變易生死。


【鈔】言三界中亦有聖人等者三果四向並未出界
故三界果報相望為麤妙人人壽命不同長短不
等變易果報無三界之形色但心有明晦而於彼
土得聞一乘智慧增長以明代闇將新易故也無
名釋此二死文云受生三界名為虗偽眾生行報
有定期期盡則終名分段死也彼三聖者則不然
矣滅除諸漏捨離報身藉眾妙之行以成其體體
由行成安得無終但潛往冥來莫測其際猶心之
代謝故名意生身也隨其脩短非不善有終故名
變易死也死而不滅豈可思議。


【疏】三者以有漏勝善為因三界餘習為緣所感之
果猶有形色壽命有限似同分段念念生滅亦同
變易名為二國中間生死四者初流來時在三界
外無無漏業但以闇惑相傳而受生死名為初流
來生死然即六地以還乃至三途雖有念念生滅
之義形質有別壽命有期國家有定故皆分段生
死八地以上雖有劫數期限但約他為明前念為
因後念為果新新改易故皆是為變易生死菩薩
雖有形色但非正結所感故不名分段雖復念念
生滅猶有形色故不名變易踟蹰兩楹故名為二
[003-0952c]
國中間生死初流來時無無漏業故不可同變易
未入三界取相故不正分段唯以闇識相續念念
下墜故別立為一種生死今約分段變易中間三
種生死有十二諦約初流來唯有苦集二諦所以
大合有十四諦或云初流來時或有值佛修道得
佛故亦有滅道二諦所以猶有十六諦而今釋不
然初流來時入三界方起取相乃別苦樂求修滅
道即無滅道二諦明矣二國中間緣非正使初流
來時未明斷結則不足以證佛究竟且若相收攝
二國中間屬於分段初流來時屬於變易然即要
在分段變易所以勝鬘但就分段變易為釋究竟
不究竟之意。
第三從二種死中以下正釋昔以
方便為與之意。】


「二種死中以分段死故說阿羅漢辟支佛智我生巳
盡得有餘果證故說梵行巳立凡夫人天所不能辦
七種學人先所未作虗偽煩惱斷故說所作巳辦阿
羅漢辟支佛所斷煩惱更不能受後有故說不受後
有。」


【【疏】從二種死中以下第三正釋昔與是方便之意
釋曰昔日但因除分段而言四智究竟故。


【鈔】從昔與是下釋第三意七種學人者謂三果四
向虗偽煩惱謂斷四住惑故法華但離虗妄名為
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疏】第四從非盡一切以下正釋究竟非在二乘之
[003-0953a]
意。】


「非盡一切煩惱亦非盡一切受生故說不受後有。」


【【疏】從非盡一切煩惱以下第四正釋究竟非在二
乘之意釋曰非謂未盡一切煩惱是究竟故而推
尋此中文外文只釋究竟非在二乘昔與是方便
究竟唯在如來但以義自去本義從二種死中以
下結第一奪先結佛昔與從非盡一切以下結今
日勝鬘奪。


【鈔】從究竟非在下釋第四意經意云二乘昔日但
斷分段死故得不受後有名等非謂盡一切煩惱
受生得不受後有也疏文反釋奪云非謂未盡一
切煩惱是究竟故涅槃究竟者盡一切煩惱等方
是究竟以此撿之究竟不在二乘以二乘未盡一
切煩惱等故。】


勝鬘經疏義私鈔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