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19 華嚴經疏鈔玄談-唐-澄觀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九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第九總釋名題中先解經題後明品稱。」


【第九總釋經題中初總標章。】


「▲今初總題包於別義該難思之法門無名之中強
以十門分別。」


【今初總題下別釋於中二先釋總題中三初標舉。】


「▲一通顯得名二對辨開合三具彰義類四別釋得
名五展演無窮六卷攝相盡七展卷無礙八以義圓
收九攝在一心十泯同平等。」


【二一通顯下列章名。】


「▲今初諸經得名有其多種或以人為目或以法為
[009-0836c]
名人有請說等殊法有法喻等別或體或用或果或
因乍複乍單其類繁廣。」


【三今初諸經下別釋於初章中有二先總舉諸經
體式二別明今經前中或以人為目或以法為名
者總說也以人為目多辨法之所由以法為名乃
略經之大體人有請說等殊下別釋人中舉其二
類等取所為所說言請者一從請人得名如思益
梵天所問經賢護經等二就能說人如無盡意菩
薩經等三依所為人如須達優填王等四依所說
人如金色童子經等法有法喻等別者所言等者
等取法中有多義故法之多義次下當說喻者如
大雲經大寶積經等或體或用或果或因者即法
中別義也體者如般若經等用者如神足經等果
者如涅槃經等因復多義一者因行如正恭敬經
等二者因位如十住經等乍複乍單者複中略有
四雙一法喻雙題如妙法蓮華經等二人法雙舉
如勝天王般若經等三體用雙明如十住斷結經
等四因果雙舉如漸備一切智德經等言乍單者
通上諸義謂法單喻單體單用單因單果單等言
其類繁廣者即上所明巳是繁廣更有從所說時
為名如時非時經或從所說處為名如密嚴經等
結上收餘故云其類繁廣並非正要故疏略言。】


「▲今經受稱亦多種不同一從數彰名如梁攝論第
十勝相中云百千經者華嚴經有十萬頌是也二從
[009-0837a]
喻受名如涅槃及觀佛三昧經詺此經為雜華經以
萬行交雜緣起集成故三從法彰名如智論釋囑累
品詺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四從義用受名如下離
世間品及出現品各有十名者是。」


【今經受稱下第二別明今經得名於中復二先舉
異名後彰今稱前中四義一數二喻三法四義用
並可知言梁攝論第十勝相者論曰謂依大乘諸
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一者所知依殊勝殊
勝語二者所知相殊勝殊勝語三者入所知相殊
勝殊勝語四者彼人因果殊勝殊勝語五者彼因
果修差別殊勝殊勝語六者即於如是修差別中
增上戒殊勝殊勝語七者即於此中增上心殊勝
殊勝語八者即於此中增上慧殊勝殊勝語九者
彼果斷殊勝殊勝語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由
此所說諸佛世尊契經諸句顯於大乘真是佛語
今當第十相中言如下離世間品及出現品各有
十名者離世間品十名經云佛子此一切菩薩功
德行處一決定義果二普入一切法三普生一切
智四超諸世間五離二乘道六不與一切諸眾生
共七悉能照了一切法門八增長眾生出世善根
九離世間法門品十應尊重應聽受應誦持應思
惟應願樂應修行者能如是當知是人疾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言出現品十名者經云佛子此
法門名為如來祕密之處名一切世間所不能知
[009-0837b]
名入如來印名開大智門名示現如來種性名成
就一切菩薩名一切世間所不能壞名一向隨順
如來境界名能淨一切諸眾生界名演說如來根
本實性不思議究竟法即十名也。】


「▲依今梵本云摩訶毗佛略勃陀健拏驃訶修多羅
此云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今略雜飾字耳。」


【依今梵本下第二彰今目也於中三初正釋今名
二揀前說三結成今義疏中一時併舉梵言一時
說就此語若別對者摩訶言大毗佛略云方廣勃
陀云覺者即是佛字佛字略存梵音故健拏云雜
華驃訶云嚴飾修多羅云經。】


「▲前三異名義多總略二品十目多從別名又局當品。」


【前三異名下二揀前說言二品十目多從別名者
不得總該不可具舉故又局當品者出現十名局
於出現離世間十名局離世間豈得通為一部總
稱。】


「▲故今譯者具以六字為名則人法雙題法喻齊舉
具體具用有果有因理盡義圓故標經首。」


【故今譯者下結成今義明其具足前通辨類中即
是複義而具前四對之複故理盡義圓也。】


「▲二對辨開合者題中七字有十事五對一教義相
對謂經之一字是能詮教大等六字是所詮義二就
義中法喻一對謂大等是法華嚴是喻三就法中人
法一對謂大方廣是所證無障礙法佛是能證之人
[009-0837c]
亦名境智一對四就法中揀持一對大之一字是揀
方廣是持即揀大異小揀實異權揀果異因亦是體
用一對。


●大方是體大方無隅故廣即是用五就人
中借下華字以喻其因即因果一對佛是果故是以
單用華字則但舉喻因若合以華嚴則亦喻上之四
字至下當明。」


【大方是體大方無隅故者然大方廣三字總有三
義一三字別釋配體相用如下廣說二方廣兩字
合之為用對上大字為體三者大方為體方字屬
大便成無方言大方無隅者語出老子德經云上
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
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
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意云小則有其圭角大即
絕其方隅隅即角也借其言用今大方即法界等
於虗空何有隅角言若合以華嚴則亦喻上之四
字者即是上文二就義中法喻一對以嚴通能所
華為能嚴大方廣即所嚴佛是嚴成之果又以因
望果佛亦所嚴故華嚴兩字通喻大方廣佛之四
字也言至下當明者即釋嚴中。】


「▲三具彰義類者謂大等七字義皆無量並略以十
義釋之。


▲初明大十義者。


▲一體大謂若相若用等皆同真性而常遍故即是
大字。


●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此明體不變易。
[009-0838a]


●如人最長故名為大。


●又云大者其性廣博猶如
虗空此明體遍。」


【一體大下別釋十大初體大中二先總後別以二
義釋大而云即經大字者古人亦各十義釋其七
字不知以七字互相釋今明大義則七字皆大方
則七字皆方廣則七字皆廣佛則七字皆佛等故
以體大配於大字若總舉七字大者體也方者相
也廣者用也佛者果也華者因也嚴者智也經者
教也。
●涅槃云所言大者下證上二義先證常義
即涅槃第三名字功德品云佛告迦葉是經名為
大般涅槃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義味深
邃其文亦善純備具足清淨梵行金剛寶藏滿足
無缺汝今善聽我今當說善男子所言大者名之
為常如入大河悉歸大海此經如是降伏一切諸
結煩惱又諸魔性然後要於大般涅槃放捨身命
是故名曰大般涅槃釋曰彼經具釋大般涅槃今
但取其大字約體不變故名為常以性出自古非
造成故故生公序云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則
無差悟豈容易不易之體為湛然常照但從迷乖
之事未在我苟能涉求便返迷歸極歸極得本而
似始起始則必終常以之昧若尋其趣乃是我始
會之非照今有照不在今即是莫先為大既云大
矣所以稱常常必滅累復曰般泥洹也正順今意
涅槃第二十五亦云所言大者名不可思議以體
[009-0838b]
絕常境故言如人最長者謂無一法先法界故故
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
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
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釋曰彼以虗無為道理異釋
門言可證此。
●又云大者其性廣博下二證上遍
義即涅槃第五如來性品南經四相品文云佛告
迦葉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有人壽命無量名
大丈夫是人若能安住正法名人中勝故遠公分
此一文成二種大一廣故名大二勝故名大今但
取廣遍之義義便引來彼更有多故名大如藏多
珍寶復有高故名大如大高山難至其頂復有深
故名大猶如大海即上不思議義今以多即約用
高即約果故但用二義於常義中巳含深勝如人
最長即是勝故又言猶如虗空復是別文第二十
三云又不逼者譬如虗空解脫亦爾彼虗空者喻
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涅槃。】


「▲二者相大謂恒沙性德無不具故互相即入微細
重重等具十玄門皆其相故即經方字方者法也。」


【二相大等者有二意恒沙性德與起信同互相即
入下即顯圓教事事無礙亦性具矣然遠公釋涅
槃亦明體相用體約性淨涅槃相約方便淨涅槃
用約應化涅槃此通因果今明所證法中有三故
不同彼。】


「▲三用大謂業用普周如體遍故即經廣字。」
[009-0838c]


【三用大等者文中三初正釋用大。】


「▲涅槃云又大者能建大義即是約用。」


【二涅槃云又大下引證即第四經南經四相品以
迦葉復問如佛言曰我巳久渡煩惱大海若佛巳
渡煩惱海者何緣復納耶輸陀羅生羅睺羅以是
因緣當知如來未渡煩惱諸結大海唯願如來說
其因緣佛告迦葉汝不應言如來久渡煩惱大海
何緣復納耶輸陀羅生羅睺羅以是因緣如來未
渡煩惱大海善男子是大涅槃能建大義汝等今
當至心諦聽廣為人說莫生驚疑若有菩薩摩訶
薩住大涅槃須彌山王如是高廣悉能取令人入
於芥子其諸眾生依須彌者亦不迫近無往來想
如本無異唯應度者見是菩薩以須彌山內芥子
中復還安止本所住處下廣說作用竟結云善男
子是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則能示現種種無量
神通變化是故名曰大般涅槃是菩薩摩訶薩所
可示現如是無量神通變化一切眾生無能測量
汝今云何能知如來習近婬欲生羅睺羅善男子
我巳久住是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彼經即
約果用今意明是即體之用本有之用下佛果有
相用者皆由本自有故。】


「▲良以涅槃無廣廣與大同故以廣釋大方廣無大
大與廣合故以大釋廣今經具有故名配之。」


【三良以涅槃下釋妨謂有問言涅槃此義本釋大
[009-0839a]
字何得以廣配之故今通云涅槃但言大般涅槃
無有廣字故大字含廣故以能建大義廣家之義
以釋大字今經大字對體廣字對用故自別釋因
便便通方廣之經謂十二分教中有方廣經無有
大字而用大字釋方廣言即如下合釋方廣云宣
說廣大甚深法故能生無量廣大果故皆以大釋
廣也。】


「▲四果大謂智斷依正普周法界故即經佛字。


▲五因大謂發菩提心起解行願證精勤匪懈成諸
位故即經華字。」


【五因大等者謂發菩提心即十信發心起解即十
住行即十行願即十向證即十地精勤匪懈通策
於前以成諸位所以廣說因中差別者欲收攝論
七大性故次文當知。】


「▲六智大謂大智為主運諸萬行遍嚴一切無所遺
故即經嚴字。


▲七者教大謂一文一句無不結通遍於一切十方
三際重重無盡故即是經字。


▲八者義大謂所詮法盡窮法界乃至帝綱無所遺
故即總是六字。


▲九者境大以上法門普以無盡眾生為化境故。


▲十者業大謂盡三際時窮法界處常將此法利益
眾生無休息故。


▲如攝大乘等七種大性不離於此。」
[009-0839b]


【如攝大乘等者二結會他文而言等者等取雜集
瑜伽般若大同小異攝大乘第一釋大乘云若廣
釋者七種大性共相應故不廣說之瑜伽四十六
云一法大性二發心大性三勝解大性四增上意
樂大性五資粮大性六時大性七圓證大性雜集
十一說七大性者一者境大性二者行大性三智
四精進五方便善巧六證得七業彼論云何等名
為七種大性一者境大性以菩薩道緣百千等無
量諸經廣大教法為境界故二行大性正行一切
自利利他廣大行故三智大性了知廣大補特伽
羅法無我故四精進大性於三大劫阿僧企耶方
便勤修無量百千難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性不
住生死及涅槃故六證得大性證得如來諸力無
畏不共佛法等無量無數大功德故七業大性窮
生死際示現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廣大諸佛事故
若般若無著論七大性者一法二心三信解四淨
心五資粮六時七果此與瑜伽大同若與對法會
者一法即雜集境大性緣大教法而為境故二心
即是行大性即由發心行二利行故三信解即智
大性信解與智於境印持於境決斷大意同故四
淨心即精進由精進練磨令心淨故五資粮即方
便善巧由大悲般若而為方便與無住涅槃為資
粮故六時即第七業大性窮生死際盡未來時建
立佛事而為業故七果即雜集第六證得大性謂
[009-0839c]
證佛功德而為果故雜集依體起用得果不捨因
證居其先般若論中約時通因果故果居時後餘
之次第二論意同謂依教起行達甚深理精進長
時不滯二邊證大勝果窮生死際建立佛事故名
為大雜集即是對法瑜伽大同般若今疏體大即
第三智大之中所知無我之理二相大亦所知攝
亦法大性即境攝故三用大即方便大而是即體
之用亦境攝故四果大全同五因大攝其五大性
一發菩提心即是心大二起解者攝勝解大三行
願證並是行大是十地因證非果證故四精勤匪
懈即淨心精進大五成就諸位即攝資粮大六智
大全同而義小異通了性相因果等故七教大即
是境法大性八義通前六但除教故九名同雜集
初一而義同時大及與方便善巧十同第六而具
含二論時業二名為對題中七字攝十故有開合
及次不同而義無違故云七種大性不離於此或
相大一種二論略無理亦無失又通約十大教旨
小殊不妨有異。】


「▲二方十義者方者法也即前十大皆名為法謂體
法相法等。」


【謂體法相法等者等取下八謂用法果法等法是
軌持能持自性故十皆法。】


「▲三廣十義者廣者多也用多繁興包無不盡故則
前十皆多即明一遍一切名之為大一攝一切名之
[009-0840a]
為廣亦可及此此約離釋。」


【三廣十義等者疏文有二先離釋廣字。】


「▲若合釋方廣二字亦有十義一廣依義謂言教繁
廣為生依故二廣說義宣說廣大甚深法故三廣破
義破一切障無有餘故四廣超義無有諸法能比類
故五廣治義具攝無邊對治之法為能治故六廣攝
義通攝無邊異類法故七廣德義具攝二嚴諸勝德
故八廣生義能生無量廣大果海故九廣絕義非是
心識稱量所能知故十廣知義具足種智破邪見障
無有餘故。」


【後合釋順諸經論釋方廣經於中二先正釋十義
也。】


「▲此之十義前四即雜集第十一中四義後六即入
大乘論第一中六義。」


【後此之十義下結示本源言前四即雜集第十一
中四義者彼論云方廣者謂菩薩藏相應言說如
名方廣亦名廣破亦名無比為何義故名為方廣
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說廣大甚深法
故為何義故名為廣破以能廣破一切障故為何
義故名為無比無有諸法能比類故此方廣等皆
是大乘義差別名釋曰此論標以三名釋成四義
以方廣中有二義故次第無差言後六即入大乘
論第一中六義者彼論云毗佛略者是摩訶衍何
以故名毗佛略經為諸眾生說對治法名毗佛略
[009-0840b]
亦有眾多乘故名毗佛略亦以多莊嚴具故名毗
佛略亦能出生無量大果報故名毗佛略非是稱
量所能知故名毗佛略斷除一切諸邪見故名毗
佛略釋曰次第與疏全同但以毗佛略隔之以成
六義然其第一說對治法似雜集論第三廣破集
約所破此約能破故亦不同五非是稱量似於集
論第四無比集約法不可類此約心不能知故並
不同而刊定記云以對治與破障是同乃除入論
第一加起論菩薩藏相應言說為五者殊失論意
以菩薩藏相應言說是總揀小故總揀巳竟方標
三名釋成四義耳若欲以集論之四攝入論之六
者一即第二廣攝二即三四廣德廣生皆深法故
三即一六對治破見皆破義故四即第五廣超廣
絕大意同故今取小異並開為十則二論不同謂
集論一約言教入論二約所攝集論二約通辨甚
深入論別開三約二嚴通因四約能生唯果集論
三約合明對治入論別分一治煩惱六破智障雜
集第四似入論第五巳如前會故成十義然為順
二論之次故不依題之次若欲配經者一廣絕是
大體絕眾相不思議故二廣超是方妙法無類故
三廣攝是廣攝無邊故四廣知是佛具種智故五
廣破六廣治七廣生三皆華字並是因故八廣德
是嚴具二嚴故九廣依是經依言教故十廣說是
義說甚深法是所說故即總上六字亦可通七。】
[009-0840c]


「▲四解佛十義者即是十佛大即法界佛方即本性
佛廣即涅槃佛及隨樂佛佛即成正覺佛華即願佛
及三昧佛嚴即業報佛經即住持佛總不離心七字
皆是心佛釋十佛義如八地中及離世間品辨。」


【四解佛十義等者文有三解初依本經言如八地
中及離世間品辨者上教緣中巳廣其義今更略
明八地明十身即離世間品十佛八地云知如來
身有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
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離世間品五十三中
說十種佛所謂成正覺佛願佛業報佛住持佛涅
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隨樂佛十佛即
是十身若欲會者正覺是菩提身願佛即願身業
報佛即相好莊嚴身住持佛即力持身涅槃佛即
化身法界佛即法身心佛即威勢身三昧佛即福
德身本性佛即智身隨樂佛即意生身今疏為順
經題故不依彼二經之次言大即法界佛者大即
法界體故方即是本性智故廣即涅槃佛者化周
遍故亦隨樂佛者隨自他意無不生故佛是梵言
此即覺故華即願佛及三昧佛者並是因故嚴謂
萬行之因嚴成相好莊嚴身故經教住持法不墜
故總不離心即心佛者是威勢身心伏勝故。】


「▲又佛地論第一說佛亦具十義謂具一切智一切
種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
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名
[009-0841a]
為佛。」


【又佛地論第一下第二引佛地論論無別釋今當
略辨攝此十句以為五對一能證智二所斷障三
所證理四所成益五顯覺相前四法說後一喻明
然此五對一一相屬一能證智即具一切智是根
本智一切種智是後得智二所斷中以一切智斷
煩惱障一切種智斷所知障種類而知故三所證
理中一切法者即真諦法也一切種相者俗諦法
也以一切智總相觀法之性以一切種智別相觀
法之相由證法性除煩惱障由達法相斷所知障
四所成益者一則自利二者利他上之三對俱通
二利若取別義以一切智自證法性便是自覺以
一切種智覺法之相故能覺他五顯覺相中如睡
夢覺者以一切智覺法之性頓破無明煩惱睡故
如蓮華開者以於種智覺法之相開悟法門如於
華開得見蓮故前即覺察後即覺悟亦可前是覺
悟後為覺察此五無缺方稱覺滿名曰妙覺離覺
所覺而盡覺故上之解釋未見經論理必應然。】


「▲又真諦引真實論亦有十義恐繁不引。」


【又真諦引不引者即真諦三藏七事記中引言十
義者謂覺勝天皷一不由他悟二斷二無知三巳
過睡夢四譬如蓮華五性淨無染六具足三義七
具足三德八具三寶性九自知令他知十初言覺
勝天皷者天鼓有四德今並過之一能覺諸天賊
[009-0841b]
來云賊來賊去云賊去佛即不爾能令眾生覺三
煩惱若生知生若滅知滅二天鼓能護天眾能破
修羅佛亦不爾能救三苦能破四魔三天鼓能令
諸天受五欲樂佛亦不爾能令眾生受出世樂四
天鼓能令諸天生貪著心佛亦不爾能令眾生生
出世心具此四過故云覺勝天鼓二不由他悟者
無師自然智故三斷二無知者即是煩惱無知所
知無知四巳過睡夢者凡夫睡而不夢唯煩惱故
二乘亦睡亦夢以有無明及妄智故佛不睡不夢
無有無明捨妄解故五譬如蓮華者日光照觸蓮
華即開十地行成佛智自發六性淨無染者因時
雖有煩惱五義不染一佛無相故譬如煙霧不能
染空二是對治故譬如鎔鐵不停蚊蚋三非處所
故譬如大石不能住空四無轉異故譬如白玉涅
而不緇五妄不染真譬如幻刀不能斫石因時有
惑尚不能染果時惑盡豈當有染七具足三義者
即是三佛一假名佛謂六神通二寂靜佛謂惑不
生三真實佛謂即真如八具足三德者謂摩訶般
若解脫法身九具三寶性者謂同體三寶十自知
令他知者即是二利謂佛智慧力照真如境名曰
自知復以慈悲力說十二部經令他知也釋曰以
此十義有同佛地故恐繁文。】


「▲五釋華十義者一含實義表於法界含性德故二
光淨義本智明顯故三微妙義一一諸行同法界故
[009-0841c]
四適悅義順物機故五引果義行為生因起正覺故
六端正義行與願俱無所缺故七無染義一一行門
三昧俱故八功成義所修德業善巧成故九芬馥義
眾德住持流馨彌遠故十開敷義眾行敷榮念心開
覺故。」


【五釋華十義下疏文有二第一別釋十華第二總
相料揀前中即如次配於十佛如一含實義表法
界佛含性德故為對十佛故為此次亦可配於十
度之因而不依次為順題故一即般若二即智度
三即方便四即尸羅五即忍辱六即是願七即禪
定八即是檀九即是力十即精進此意如下普眼
長者以十度因成十身果故彼經云為欲令其具
佛相好稱揚讚歎檀波羅蜜即成相好莊嚴身故
二云為欲令其得佛淨身悉能遍至一切處故稱
揚讚歎尸波羅蜜即意生身三為欲令其得佛清
淨不思議身稱揚讚歎忍波羅蜜即菩提身四為
欲令其獲於如來無能勝身稱揚讚歎精進波羅
蜜即威勢身五為欲令其得於清淨無與等身稱
揚讚歎禪波羅蜜即福德身六為欲令其顯現如
來清淨法身稱揚讚歎般若波羅蜜即是法身七
為欲令其現佛世尊清淨色身稱揚讚歎方便波
羅蜜即是化身八為欲令其為諸眾生住一切劫
稱揚讚歎願波羅蜜即是願身九為欲令其現清
淨身悉過一切諸佛剎土稱揚讚歎力波羅蜜即
[009-0842a]
力持身十為欲令其現清淨身隨眾生心悉使歡
喜稱揚讚歎智波羅蜜即是智身末云為欲令其
獲於究竟淨妙之身稱揚讚歎永離一切諸不善
法即圓淨十度八萬四千波羅蜜門萬德頓具該
上十華是故梵本名為離華上約相顯別配十度
若約圓融一一行門皆具十義可以意得。】


「▲然華有二種一草木華喻萬行因然或與果俱或
不與俱二嚴身華通金玉等喻於神通眾相等唯與
果俱前十義中一五九十局於草木餘通二華。」


【然華有二種下第二總相料揀其引果華亦喻生
因其嚴身華亦喻了因此二無礙言或與果俱者
如蓮華等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圓融行故或不與
俱者杏奈等華因果區分行布行位不相雜故此
二無礙是此中華言神通眾相等者淨行品云若
見華開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華開敷若見樹華
當願眾生眾相如華具三十二神通眾相果上用
故云與果俱然神通雖乃通因且就金玉之華與
身俱說。】


「▲六釋嚴者即上十華同嚴一佛為嚴不同亦是十
義。」


【六釋嚴者下疏文有三十八義且為三節初十總
釋次十別釋後十八句互嚴今初言為嚴不同者
如以十寶嚴一金佛一真珠嚴二珊瑚嚴等一佛
十嚴歷於十佛便成百嚴約圓融修故。】
[009-0842b]


「▲又上十華如次嚴前十佛即是十義而總別無礙。」


【又上十華等者第二別釋義同一度成一佛故總
別無礙者總融上二行布圓融二無礙故。】


「▲更有十義一用因嚴果以成人故是佛華嚴果由
因得故二以果嚴因以顯勝成果之後令一一因行
皆無際故三以人嚴法而顯用謂佛曠劫修因方顯
法之體用故四以法嚴人以顯圓若不得法之體用
因果不能圓妙故五以體嚴用以令周謂用不得體
不周遍故六以用嚴體而知本若無大用不顯體本
之廣故七以體嚴相而知妙謂相若有體便即入重
重故八以相嚴體以明玄體如無相不顯體深玄故
九以義嚴教超言念由所詮難思能詮言離故十諸
因互嚴以融攝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
深其照等。」


【更有十義下第三約互嚴說於中有二一別約十
義五對以互相嚴二收成四句以顯互嚴今初十
義在文可知然亦是於別釋得名中釋名之義若
約相融皆持業釋若約當相皆依主釋如第一用
因嚴果是華嚴之佛故二即佛之華故三即佛華
嚴之大方廣四即大方廣之佛華嚴五即大之方
廣六即方廣之大七即大之方八即方之大九即
大方廣佛華嚴之經十諸因互嚴乃含多義謂施
之戒戒之施定之慧慧之定等前四成對後一非
對但可大等嚴經不可以經嚴大等故不成對又
[009-0842c]
為欲顯因互嚴故言禪非智無以窮其寂等者舉
一為式餘可類取謂禪無智但是事定若得智慧
觀於心性為上定故智不得禪乃為散善分別慧
故慧若有定如密室燈寂而能照離動分別成實
慧故所言等者等餘萬行如施不得戒非是真施
破戒行施非真福故戒不得施亦非真戒慳貪不
息非真戒故不捨財法正犯戒故餘並可思。】


「▲又上來互嚴皆有相資相即四句今且約理行互
嚴以明。」


【又上來互嚴下第二收成四句於中二先總標後
初相資四句下別釋。】


「▲初相資四句者一理由修顯故以行華嚴理二行
從理發則以理華嚴行梁攝論云無不從此法界流
無不還證此法身故。」


【無不從此法界流者即從本起末證行從理發無
不還證此法身者攝末歸本證理由修顯。】


「▲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


▲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從行顯。


▲良以體融行而因圓行該真而果滿是故標為佛
華嚴也。」


【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下此句有三節一此上正
釋以互融故不二不壞兩相故而二非真流之行
下第二反成上義上句反成行融理次非起行之
真不從行顯者反成上理融行良以體融行下三
[009-0843a]
正成前義言體融行而因圓者行即是因以體融
行故因行圓滿行該真而果滿者正成上行融理
也行不該真何由得果耶。】


「▲四理行俱泯二而不二以理之行故非行行之理
故非理是則能所兩亡超情絕想非嚴非不嚴是謂
華嚴。」


【四理行俱泯此句易了然上互融行融理而行在
理融行而理存故不二而二今理行相奪故云二
而不二。】


「▲相即四句理行全收准思可見則法喻交暎昭然
有在。」


【相即四句下但例前釋若力用交徹即說相資有
體無體即言相即若具作者一者唯理無不真故
二者唯行理廢巳故三者俱融即行即理為一味
故四者俱泯理即行故非理行即理故非行故雙
絕也言法喻交暎者以華嚴像為喻喻以因行嚴
佛故。】


「▲七華經十義雜心五義巳見上文佛地論有二義
一貫穿所說二攝持所化即雜心結鬘一義含之應
除結鬘開成六義依此方訓復有四義一常二法並
如前辨三經義即眾生逕路四典義令見聞正故寶
雲經中亦有十義恐繁不引。」


【七釋經十義雜心五義巳見上文者即藏攝中謂
一出生二顯示三湧泉四繩墨五結鬘餘則可知。】
[009-0843b]


「▲第四別釋得名者先得後釋先得名者大以當體
受名常遍為義常即竪無初際遍則橫該無外方以
就法得名軌持為義雙持體相軌生物解故廣以從
用得名包博為義包則廣容博則廣遍佛以就人得
名覺照為義照則朗萬法之幽邃覺則悟大夜之重
昏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感果則萬行圓成
嚴身則眾德備體嚴以功用受名資莊為義謂資廣
大之體用莊真應之佛身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
持性相之無盡攝眾生之無邊。」


【第四別釋得名等者此中得名各取前七字別義
例皆二義釋之類前可知。】


「▲後釋名者一就法中體用相對大之方廣謂有體
之相用故方廣之大有相用之體故皆依主釋若相
即者即持業釋二就人中果行相望佛之華非因位
之行故華之佛非餘行之佛故亦通相即三以人法
相對大方廣之佛華嚴非小權乘之佛等故佛華嚴
之大方廣非因位所得法故相即可知四教義相對
亦通二釋教望於義及前人望於法兼通有財並可
思准。」


【此中釋名即前對辨開合中五對之中俱除法喻
一對用餘四對以法喻一對華之一字巳屬因門
故略無之四對之中望前有二異一前則從寬至
狹故先明教義今從狹至寬故先明體用又前從
下釋上故先明教義今從上釋下故後明教義而
[009-0843c]
前五對中後明人中因果者以因是華字借喻中
華故在後明前從寬至狹義巳盡故四教義相對
亦通二釋者以易知故不出若具釋者應云大方
廣佛華嚴之經揀非涅槃等經故經之大方廣佛
華嚴揀非論中之所明故而四對皆具二釋者約
行布則依主約圓融則持業教望於義下謂四對
之中後二對中通於三釋謂經中有大方廣佛華
嚴故如對法藏論全取他名以目經故佛華嚴有
大方廣故故云可思。】


「▲第五展演無窮者謂初於最清淨法界開為理智
兩門即涅槃菩提之異。」


【第五展演無窮等者然此一四門皆關脉中意此
門中彼有二義一展一為多二類結成本類結成
本不異前第七部類品會中本部故此不明又此
展中並皆略示而有十重一展法界為理智二門
理即大方廣是所證法界為涅槃智即佛華嚴為
能證菩提雖有六字但是二法。】


「▲又理開體用即大方廣智開因果即佛華嚴總連
合成詮即題中經字。」


【二又展理智為題目即大是體性包含方廣是業
用周遍故云理開體用佛即是果華嚴是因故云
智開因果。】


「▲又展此目以為初會初會總故十海是理十智是
智十海之中含於體用十智之中亦含因果又華藏
[009-0844a]
世界及遮那遍中即依正二果皆是佛字大威光太
子略示因華彼二所證所觀即大方廣即總成一會
所信因果體用。」


【三又展此目為初會於中自有二重一但世界成
就品初牒問許說中巳具題目二通就一會以示
品目言十海之中含於體用者即初也十海者一
一切世界海二一切眾生海三一切諸佛海四一
切法界海五一切眾生業海六一切眾生根欲海
七一切諸佛法輪海八一切三世海九一切如來
願力海十一切如來神變海七九與十此三是用
餘皆是體此十本具皆是所證故名為理十之相
差是事法界十之真性是理法界理事相融並為
所證之理故云十海是理言智含因果者上言十
智者知上十海即是十智而名小開合經云佛子
諸佛世尊知一切世界海成壞清淨智不可思議
一知一切眾生業海智不可思議二知一切法界
安立海智三說一切無邊佛海智四入一切欲解
根海智五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海智六顯示一切
如來無量願海智七示現一切佛神變海智八轉
法輪智九建立演說海智十此上皆有不可思議
之言唯願海是因餘皆是果若約所知一三四八
九十皆果餘四為因三世通因果又華藏世界下
二通就一會以示品目則題目該於一會言遮那
遍中者非唯遍於華藏亦遍法界以世界成就品
[009-0844b]
亦說毗盧遍嚴淨故彼偈云所說無邊眾剎海毗
盧遮那悉嚴淨世尊境界不思議智慧神通亦如
是況第六經云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
土中恒轉無上輪第五經云佛所莊嚴廣大剎等
於一切微塵數清淨佛子悉滿中雨不思議最妙
法又華藏品云華藏世界海法界等無別又一一
塵中見法界皆普遍義故遮那遍中之言亦巳攝
於世界成就品矣言彼二所證所觀即大方廣者
果證法界大方廣因觀法界大方廣。】


「▲又展此會以成後八四周因果各因是華果即是
佛其所修所證之體用即大方廣。」


【又展此會以成後八者即第四節展成一部。】


「▲又展此九會周遍十方謂如第二會光明覺品辨
一類之會巳遍十方餘會亦爾。」


【又展此九會周遍十方者即第五節言如第二會
光明覺品者舉一會又以為體式謂光明覺品總
有二十六節故光最後遍周法界虗空界皆云彼
一一世界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
其中所有悉皆明現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
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
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
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諸佛所等釋曰此即
遍十方文既同百億閻浮提等故是同類世界言
餘會亦爾者下之七會及第一會皆遍十方如第
[009-0844c]
二會故諸會末多結周遍。】


「▲又展此諸會各有主伴如說十住十方菩薩證云
十方國土皆說此法則前遍法界之會各有重重主
伴。」


【又展此諸會各有主伴者即第六節也上來但明
主經之遍今辨伴經之遍而引第三會文則前遍
法界之會各有重重主伴者此言例上遍法界之
九會也。】


「▲乃至遍於塵剎。」


【乃至遍於塵剎者第七節也上但遍國今則遍塵。】


「▲異類界等。」


【異類界等者即第八第九節也上來七節但遍同
類八遍異類樹形等剎而疏言等者等取第九節
異類剎塵謂具類之剎亦以塵成塵亦有剎於中
說經經尤多矣。】


「▲無盡時會。」


【無盡時會者即第十節謂上同類異類若剎若塵
皆悉重重猶如帝網時會與法皆無盡也。】


「▲皆不出大方廣佛華嚴清淨法界。」


【皆不出等者舉題總收也清淨法界者舉本總收
明從一法界無名無相之中展成無盡。】


「▲第六卷攝相盡謂從後漸卷乃至不出九會九會
不離初會初會不離總題總題不出理智非理不智
故理外無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則理智不二亦
[009-0845a]
攝智從理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體性自離故體即非
體本來清淨強名之清淨法界是以極從無盡乃至
一字無字皆攝華嚴性海無有遺餘。」


【第六卷攝相盡者相字去聲乃至無字法界之相
亦不存故然但解上展則解此卷故云後後漸卷
言乃至不出九會者乃至二字略後五重不出九
會是第四節耳若具應云一卷無盡時處歸異類
界塵二卷異類界塵歸異類界三卷異類界不出
同類界塵四卷同類界塵不出同類剎主伴經五
卷主伴不出主經結遍十方六卷遍十方不出九
會七歸初會八歸總題九歸理智十歸清淨法界
非理不智下是第十節卷理智歸法界而有二意
一者理智之中隨舉其一即攝於二但成一味二
者以智為用以理為體但攝智歸理不攝理歸智
初攝二為一唯一理字理體性離一亦不存故云
無字又准前展亦合云總題不出體用因果因果
雖殊不出一智體用雖異不出一理然後方融理
智但不異前故略示耳若從七字倒收者攝教從
義但有大方廣佛華嚴攝人從法但有大方廣攝
用歸體不離於大古人云一言無不略盡殊說更
無異盈又大體性離言思斯絕唯證相應耳。】


「▲第七展卷無礙者謂正前展時即後常卷正後卷
時即前常展展時即卷故無量無邊法門海一言演
說盡無餘卷時即展故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
[009-0845b]
契經海。」


【第七展卷無礙者謂說有前後實在一時隨門不
同故有三門耳疏無量無邊法門海即展時也一
言演說盡無餘即卷時也如來於一語言中即卷
時也演說無邊契經海即展時也。】


「▲第八以義圓收者上來諸門或以七字攝盡如前
巳辨。」


【第八以義圓收者疏文有二先以法攝後以人攝
前中又二先指前不出總題。】


「▲或以教義攝盡或以理智攝盡或人法攝盡或解
行證攝盡。」


【後或以教義下重釋攝義疏文略舉若具說者應
增數明謂或於無字中一字攝盡謂或教或義或
性或心二或二字攝盡疏有三節亦更應言或法
界字攝盡三或三字攝盡疏文有一義順後表三
聖故亦應云人法界攝盡理行果攝盡從所詮故
四或四字攝盡謂教理行果教即經字理即大方
廣行即華嚴果即佛也或教義成處攝盡一謂文
雖浩汗唯一教字即題中經字二謂義雖無量但
一緣起義攝即題中大方廣也三成謂行解因果
德相用等雖各緣起不同據其成立唯一成字攝
盡即題中佛華嚴也四處謂一切重重無盡同類
異類重重塵剎唯一處字故總卷之義唯一性教
唯一文成唯一念處唯一塵此一即是一切一故
[009-0845c]
或信解行證攝盡經有四分初會是信次六明解
八約成行九唯證故如下當知五或五字攝盡謂
加一教字或理信解行證理是所信所解所行所
證故或六字攝盡即題中除經上之六字是所詮
故或理信解行願證理即所信等解行願三即是
三賢證通地上及極果故或七字攝盡即全取一
題一題通目無盡法故或八字攝盡即法界緣起
理實因果故或九字攝盡謂無障礙法界緣起因
果故或十字攝盡謂體相智用因果教義及境業
故。】


「▲或唯普賢文殊毗盧遮那三聖攝盡謂大方廣即
普賢普賢表所證法界故華嚴即文殊文殊表能證
故佛即遮那具能所故。


▲又大即普賢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方廣即文殊文
殊表即體之智故華即普賢普賢行故嚴即文殊文
殊以解起行故佛即圓解行之普賢文殊證法界體
用之普賢文殊成毗盧遮那光明遍照。」


【或唯普賢文殊下第二以人攝也然有兩重先約
人法對辨二聖後於人法中各有二聖佛字當中
兩重總收可思。】


「▲第九攝歸一心者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
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


▲心體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廣觀心起行即華嚴覺
心性相即是佛覺非外來全同所覺故理智不殊理
[009-0846a]
智形奪雙亡寂照則念念皆是華嚴性海。」


【第九攝歸一心者於中二先指前總明謂上八門
巳是一心上說故云上來諸門不離一心而修行
禪流皆欲棄文而修觀行故復接之以辨此門心
體即大下後正約觀心以釋謂心體離念離念相
者等虗空界豈非大耶心之本智即方廣者上大
是即智之寂方廣乃即寂之智故云寂寂運無涯
之照即心體相用三融為所觀也觀心起行即華
嚴者觀體照而即寂止也觀用寂而常照觀也一
心六度萬行皆起覺心性相即是佛者一念相應
之覺也故經云佛心豈有他正覺覺世間覺性無
覺即根本智覺相歷然即後得智此二不二是無
障礙智覺非外來全同所覺下上明安立六字今
明卷攝相空此上融成一味此下互奪雙寂則一
不為一如斯觀行未曾一念不契華嚴。】


「▲第十泯同平等者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觸物
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則
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法學之者多棄內而外求
習禪之者好亡緣而內照並為佛執俱滯二邊既心
境如如則平等無礙。」


【第十泯同平等者此一門總融前九前八法匪所
知第九禪師所尚故今會之於中三初法說二余
曾瑩兩面鏡下喻明即借帝網之喻以喻心境三
見夫心境互照下合喻意唯一而文有四節。】
[009-0846b]


「▲余曾瑩兩面鏡鑑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
佛佛無盡。」


【第一節取兩鏡及燈合之一鏡喻境一鏡喻心燈
喻本智但取明了之義。】


「▲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
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


【言本智雙入者智性色性本無二故知一切法即
心自性故故此智性入心入境言心境重重者合
兩鏡互照智照斯在者合一燈雙入是則以本智
為能照心境皆所照由斯本智令心境互融。】


「▲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
而本覺性一。」


【又即心了境界之佛下第二取兩鏡及一尊容以
合尊容喻真佛故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
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為佛心境皆
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
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則心中見佛是境界
之佛以境收心則境中見佛是唯心如來心佛重
重者即兩鏡之重重而本覺性一者即尊容之雙
入。】


「▲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
交徹。」


【皆取之不可得下第三雙融前二以成止觀心境
兩亡即止理智交徹即觀。】
[009-0846c]


「▲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萬化紛綸皆一致
也唯證相應名佛華嚴矣。」


【心境既爾下第四結例一切境有多境心有多心
各自相對一一互相融也萬化皆然即總結例唯
證相應則泯同果海也。】


「▲第二釋品名者梵云薩婆嚕鷄印拏上呼良遐反
訶奈耶鉢攞叵婆娜忙鉢里勿多此云一切世間主
莊嚴法門威德名品今文存略。」


【第二釋品名疏文有四一會梵音二釋義理三立
名所以四會釋晉經今初疏中一時總對若別對
者薩婆一切也魯鷄世間也印拏倈主也驃訶莊
嚴也奈耶法門也鉢攞叵婆威德也娜忙名也鉢
里勿多品也。】


「▲世者時也即是世間主者君也謂即諸王及佛然
世間有三一器世間即是化處二眾生世間即所化
機三智正覺世間即能化主主則唯二諸王及佛主
於器界及眾生故佛非世間從所統受稱。」


【世者時也下第二釋義理也於中二先釋世主。】


「▲妙謂法門體用深廣難思即主之所得嚴謂莊嚴
乃有多義一器世間嚴謂其地堅固等二眾生世間
嚴謂眾海各具法門威德故三智正覺世間嚴謂於
一切法成最正覺三業普周法門無盡故所以長行
諸王之嚴偈頌讚德皆顯嚴佛。」


【後妙謂下釋妙嚴於中三初正明三世間嚴。】
[009-0847a]


「▲眾生不嚴不感佛興正覺不嚴不能為主器界不
嚴非真佛處。」


【次眾生不嚴下出嚴所以。】


「▲復由佛嚴顯遇者有德眾生嚴輔顯佛之超勝如
是互嚴亦為妙嚴。」


【後復由佛嚴下明三嚴相成。】


「▲諸經無此廣嚴故但初名序品今明序巳兼正故
廣讚諸嚴以為華嚴之由序。」


【諸經無此下第三顯立名所以彰異餘宗不名序
品。】


「▲舊云世間淨眼品者謂所得法眼能淨世間故餘
如前說。」


【舊云世間品下第四會釋晉經所得法眼即今法
門威德也。】


「▲第十別解文義文分為二初總釋經序二別解文
義初中分三大方下初明題目天冊下二明造序人
蓋聞下三直解序文今初即經序題目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序如前釋。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第二明造序人音義云冊測革反說文曰冊符命
也謂上聖符信教命以授帝位字或從竹或古為
圓形也。】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


【演義云蓋聞下三直解序文分為六段初明佛日
[009-0847b]
未興群生沉溺二及夫下明如來出世德用難思
三朕曩下自慶逢時聞斯聲教四大方下別彰此
典旨趣玄微五緬惟下傳譯古今感慶逢遇六一
窺下總釋序意歎理自謙初中分三初明化法舛
異二明能化淺近三明所化迷淪初中亦二初辨
淳元之始二明三才巳著今初蓋聞者發語之端
也造化者造作變化易繫辭云剛柔相推而成變
化又云變化者進退之象也權輿者爾雅云初哉
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二皆是始言天道
未分者謂元氣混沌未分天地下云人文始著即
有三才始分天道今云未分即五運之時也故易
鈎命決云天地未分之前謂之一氣於中有太易
太初太始太素太極為五運運者數也謂時改易
初取易義元氣始散謂之太初氣形之端謂之太
始形變有質謂之太素質形巳具謂之太極轉變
五氣故稱五運皆是天道未分也言天道者易繫
辭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有地道焉說卦云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
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
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
畫而成卦又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注
云象況日月星辰形況山川草木又云易與天地
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
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
[009-0847c]
注云幽明者有形無形之象死生者始終之數也
周易疏云天有玄象而成天文也地有山川原濕
各有條理故云地理此上皆是巳分之相因釋天
道故便舉之此對正在未分之前耳。】


「▲龜龍繫象之初人文始著。」


【龜龍繫象之初下第二對明三才巳著之相略如
向說易繫辭云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
化聖人効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
出書聖人則之孔疏云如鄭康成之義則依春秋
緯云河以通乾出天包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
發洛龜書感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孔安國以
為河圖則八卦是也洛書則九疇是也音義云堯
有神龜負圖而出舜感黃龍負圖而現人文始著
者繫辭云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
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孔疏云
此下明聖人法自然之理而作易象次易又云近
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以類萬物之情釋曰上云圖出八卦今云觀乎天
地者或見龜復象天地等於理無違音義云觀乎
天文以察人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非正意
後人用之耳君臣父子尊卑上下謂之人文象龍
舉三皇之時斯為上古繫象舉於夫子即是下古
然其文王為中古既有卦爻之辭巳有象矣則總
該三古又上云天道即言未分今云人文則言始
[009-0848a]
著二言影略則初分之時亦皆未著直至繫象巳
具方曰著故先有者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即
三才具矣。】


「▲雖萬八千歲同臨有截之區七十二君詎識無邊
之義。」


【雖萬八千歲下第二明能化淺近按帝王甲子記
云天皇氏治一萬八千年地皇氏治九千年人皇
氏治四千五百年有本云三皇皆治一萬八千年
故云萬八千歲言同臨有截之區者詩注云截者
齊也區者域也謂四海域內率服齊整言七十二
君詎識無邊之義者司馬相如封禪書云繼昭穆
受謚號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故管子云昔者封
太山禪梁父者有七十二家梁父即太山下小山
名也詎者何也明上七十二家賢明之君何能識
於稱性玄理無邊之義。】


「▲由是人迷四忍輪迴於六趣之中家纏五蓋沒溺
於三途之下。」


【由是人迷四忍下第三明所化迷淪言由是者上
明化主化法二皆淺近蓋是域中一身之作不令
所化免沉苦海於中上對迷理輪迴六趣下對纏
妄沒溺三途言四忍者即思益經第四法品中佛
言梵天菩薩有四法善出毀禁之罪何等為四一
者得無生忍以諸法無來故二者得無滅忍以諸
[009-0848b]
法無去故三者得因緣忍知諸法因緣生故四者
得無住忍無異心相續故是為四忍言人迷者人
人皆迷故但迷四忍容漂人天故云輪迴於六趣
之中家纏五蓋則溺三途矣五蓋者一貪欲二瞋
恚三昏沉四掉舉五疑也言家纏者家家纏也上
三皆明佛未興世。】


「▲及夫鷲巖西峙象駕東驅。」


【及夫鷲巖下二明如來出世德用難思於中四一
總歎化主高深二明能化時處長廣三別歎如來
勝德四結德歸於如來初中四句分二前二句總
序佛教興流後二句寄對顯勝今初上句明主出
西天故云鷲巖西峙峙者立也此約處歎人後句
即化法東被也故云象駕東驅言象駕者略有二
義一一千年後像法之時佛教方被故二者象䭾
經故初雖白馬來儀本用象故為對鷲巖故用象
駕宋公題安國寺詩云為龍太子去駕象法王歸。】


「▲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視中天調御越十地以居
尊。」


【慧日法王下第二寄對顯勝初句出域後句超因
今初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視者出域中也則異
前化在域中慧日者以佛為日略為四義一破闇
如慧二照現如智三輪淨如解脫四上三不相離
如同法界於法自在故稱法王言超四大而高視
者即老子道經云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
[009-0848c]
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釋曰然其說道乃是清淨虗通故云道法自
然自然者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故即世界始成域
中近事不達業因故曰自然今佛出現善證真常
妙窮二諦天地造化乃俗諦業因域中之事耳後
句超因言中天調御越十地以居尊者十地菩薩
時經三祇巳斷十障巳證十如成十勝行化周十
方今比世尊猶一塊土以方大地況於四大何足
越哉。】


「▲包括鐵圍延促沙劫。」


【包括鐵圍下第二明時處長廣初句約處略舉三
千大鐵圍內以為化境豈同上說有截之區後句
約時多劫促為一念一念延為多劫豈同上說萬
八千歲。】


「▲其為體也則不生不滅。」


【其為體下第三別歎如來勝德中即雙明化主化
法就三大歎之初歎體大經云佛身無生超戲論
非是蘊聚差別法又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虗空
又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斯人
見如來。】


「▲其為相也則無去無來。」


【其為相下第二歎相大經云如來非以相為體但
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
見既無相為相故湛無去來德周法界亦無來去。】
[009-0849a]


「▲念處正勤三十七品為其行慈悲喜捨四無量法
運其心方便之力難思圓對之機多緒。」


【念處正勤下第三歎用大初約化法化法玄妙異
前域中即行唯道品心唯四等方便多門圓應難
測並如經說言圓對者身則圓迴普應若月落百
川音則稱物普聞若風吹萬籟意則剎那頓覺若
海印炳然故云多緒。】


「▲混太空而為量豈筭數之能窮入纖芥之微區匪
名言之可述。」


【混太空下二約化體明用謂大之則無外細之則
無內經云譬如虗空徧至一切色非色處亦如虗
空具含眾象剎塵為量不可數知故云豈筭數之
能窮後句細入無間即入纖芥之微區故下經云
如於此會見佛坐一切塵中亦如是塵中有剎剎
復有塵塵復有剎重重無盡非心識思量之境故
絕名言表義名言難述即言語道斷顯境名言不
知即心行處滅亦是明化處周細前句化周法界
後句細無不入經云一一毛端悉能容受無邊世
界而無障礙示現調伏無量眾生。】


「▲無德而稱者其唯大覺歟。」


【無德而稱下四結德歸於如來謂上之三段皆屬
如來則歎不可盡論語云泰伯其可謂至德矣三
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故經云剎塵心念可數
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
[009-0849b]
佛功德即其事也。】


「▲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記金仙降旨大雲之偈先彰
玉扆披祥寶雨之文後及。」


【朕曩下三自慶逢時中分三初遠蒙佛記二彌荷
太平三萬國朝宗今初朕曩劫植因者久遠種因
故得大覺親記叨者忝也從金仙下別明記相初
明大雲經或有疑偽後玉扆下明寶雨經鄭氏注
周禮云房屏風也天子屏風以玉為飾寶雨經有
十卷又開元正緣第一卷中云爾時東方有一天
子名日月淨光乘五色雲來詣佛所右繞三帀頂
禮佛足退坐一面佛告天子汝之光明甚為稀有
天子汝於過去無量佛所曾以種種香華珍寶嚴
身之物衣服臥具飲食湯藥恭敬供養種諸善根
天子由汝夙種無量善根因緣今得如是光明顯
耀天子是因緣故我涅槃後第四五百年法欲滅
時汝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摩訶支那國位居阿鞞
䟦致實是菩薩故現女身為自在主經於多歲正
法理化養育眾生猶如赤子令修十善能於我法
廣大住持建立塔寺又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供
養沙門於一切時常修梵行名日月淨光餘如彼
經釋曰此時更無女主弘建若是斯言不虗。】


「▲加以積善餘慶俯集微躬遂得地平天成河清海
晏。」


【加以積善下二荷太平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009-0849c]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今由積善故得地平天成
河清海晏晏猶安也。】


「▲殊禎絕瑞既日至而月書貝牒靈文亦時臻而歲
洽踰海越漠獻賝之禮備焉架險航深重譯之詞罄
矣。」


【殊禎絕瑞下第三萬國朝宗重譯來貢初兩對標
謂萬方仰德殊異禎祥奇絕瑞應日日而至月月
而書書之史冊也貝牒靈文亦時時而至歲歲沾
洽也二踰海下兩對釋成初成上禎瑞而至後架
險下成上貝牒臻洽踰海航深皆水行也越漠架
險皆陸路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斯乃諸佛之密藏如來之性
海視之者莫識其指歸挹之者罕測其涯際。」


【大方廣下第四別歎此典旨趣玄微於中二初總
歎次別歎今初先二句標其深廣後視之者下成
上二句既為祕藏故視之不見稱為性海安測邊
涯挹者珠叢云以器斟酌於水也故文選頭陀寺
碑云蓋聞挹朝夕之池者無以測其淺深仰蒼蒼
之色者難以知其遠近故今測量若以管窺天用
蠡測海也。】


「▲有學無學志絕窺覦二乘三乘寧希聽受。」


【有學無學下第二別歎於中三初約人歎二約法
歎三約處歎初中二先對劣顯勝後當體顯勝前
中初句通說三乘後句別說三乘然二乘在座如
[009-0850a]
聾如盲三乘菩薩積行多劫不能測故窺者左傳
云謂舉足而視覦者珠叢云有所冀望。】


「▲最勝種智莊嚴之跡既隆普賢文殊願行之因斯
滿。」


【最勝種智下二當體顯勝上句約果滿以滿二嚴
成種智也下句約因圓普賢之行文殊之願二皆
圓也亦得行願通上二聖。】


「▲一句之內包法界之無邊一毫之中置剎土而非
隘。」


【一句之內下二句約法歎於中上句約能詮深廣
故一句之義竭海墨而不盡下句約所詮事事無
礙故一毫之中置剎土而非隘也。】


「▲摩竭陀國肇興妙會之緣普光法堂爰敷寂滅之
理。」


【摩竭陀國下第三約處歎舉摩竭者九會本故不
起覺場而周徧故舉普光者近菩提場又說信門
該於果海故云爰敷寂滅之理。】


「▲緬惟奧義譯在晉朝時踰六代年將四百然一部
之典纔獲三萬餘言唯啟半珠未窮全寶。」


【緬惟奧義下第五傳譯古今感慶逢遇於中二初
明前譯多闕二明今譯多具今初緬者遠也惟者
思也六代即晉宋齊梁陳隋也言唯啟半珠未窺
全寶者即涅槃聖行品雪山童子聞化羅剎云諸
行無常是生滅法驚而顧視唯見羅剎問羅剎云
[009-0850b]
大士汝於何處得是過去離怖畏者所說半偈大
士汝於何處而得如是半如意珠釋曰欠下偈義
未全故若得聞下生滅滅巳寂滅為樂即全寶也
今明先譯既闕即為半珠也。】


「▲朕聞其梵本先在于闐國中遣使奉迎近方至此
既覩百千之妙頌乃披十萬之正文。」


【朕聞其梵本下第二明今譯多具即全寶也文中
有六一邀迎二正譯三感徵四事畢五讚益六慶
遇今初邀迎事如玄談。】


「▲粵以證聖元年歲次乙未月旅沽洗朔惟戊申以
其十四日辛酉於大遍空等親受筆削敬譯斯經。」


【粵以證聖下第二正譯也月旅沽洗者正當三月
言親受筆削者則天躬自刊削言筆削者漢書衛
青傳云削則削筆則筆削謂刪去筆謂增益有云
理書勘受削而注之良以古人書木竹簡以刀削
故。】


「▲遂得甘露流津預夢庚申之夕膏雨灑潤後覃壬
戌之辰式開實之門還符一味之澤。」


【遂得下第三感徵也十四日是辛酉庚申即十三
日壬戌即十五日前後一日各有感徵謂則天於
十三日夜夢見徧天之內皆降甘露十四日覃開
譯經十五日天降甘雨覃者爾雅云及延也郭璞
注云謂蔓延相被及也式開下成上徵祥此二句
亦可通上二瑞謂皆一味之澤亦可式開實相成
[009-0850c]
上甘露甘露不死之藥況實相之常住故一味之
澤成上膏雨一雲一雨無異味故式者用也。】


「▲以聖曆二年歲次巳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巳丑繕
寫畢功。」


【以聖曆二年下第四事畢巳亥取於乙未首涉五
年繕寫方畢繕者說文云補也珠叢云治故造新
皆謂之繕。】


「▲添性海之波瀾廓法界之彊域。」


【添性海下第五讚益有二先明益教理大波曰爛
方言曰廓者張小使大鄭玄注禮云彊者界也說
文云域者封也謂玄言既加添定性海開廓法界
矣。】


「▲大乘頓教普被於無窮方廣真筌遐該於有識。」


【大乘頓教下第二辨益物機。】


「▲豈謂後五百歲忽奉金口之言娑婆境中俄啟珠
函之祕。」


【豈謂下第六慶遇也於中有二初明慶遇前句約
惡時得聞是一幸也後一句約惡處得聞此二幸
也初言後五百者如來滅後有五五百年第一五
百年解脫堅固今當第四五百年故云後也在三
五之後故金剛經中於後五百歲信受者難得言
俄啟珠函之祕者即智論第六十四云般若是如
意舍利如函篋舍利中雖無般若而為般若之所
熏故得一興供養千反生天今用此事則如來如
[009-0851a]
函華嚴經是如意珠也。】


「▲所冀闡揚沙界宣暢塵區竝兩曜而長懸彌十方
而永布。」


【所冀闡揚沙界下二發願於中二先兩句橫徧沙
界麤相徧也言塵區者明微細徧徧微塵中之區
域故後並兩曜而長懸下明竪窮長懸永布故兩
曜即日月喻如來根本後得智也。】


「▲一窺寶偈慶溢心靈三復幽宗喜盈身意。」


【一窺寶偈下第六總彰序意讚理自謙有三先兩
句正製序由以披尋翫味慶喜深故鄭箋詩云復
謂反復珠叢云復謂重審察即是南容三復白珪
疏中巳引。】


「▲雖則無說無示理符不二之門然因言顯言方闡
大千之義。」


【雖則無說下讚理離言必假言顯無說無示即淨
名目連章之文不二之門即淨名不二法門品因
言顯言者若無文殊讚默之言安知無言之為妙
故寂滅之相假以言詮言大千之義者即出現品
塵含經卷喻故大千經卷潛塵無益聰慧者開便
能益物今假言顯義當開塵示於經卷有成益也。】


「▲輙申鄙作爰題序云。」


【輙申巳下謙巳結成上巳略釋序竟。】


「▲第二別解文義者然此經文富義博勢變多端況
一義一文包攝法界是以古德用十例科判欲顯難
[009-0851b]
思其第一名本末部類但顯此經無盡非科今文前
巳具明故今略之加前後鉤鎻亦有十例。」


【第二別解文義分二初總科判二正釋經文初中
分三初標章二列名三解釋。】


「▲一本部三分科二問答相屬科三以文從義科四
前後攝疊科五前後鉤鎖科六隨品長分科七隨其
本會科八本末大位科九本末徧收科十主伴無盡
科。」


【一本部下二列名也。】


「▲初本部三分者謂序正流通初品為序分現相品
下為正宗。」


【初本部三分下三解釋分十初本部三分科分二
初正明序正二別釋流通今初正明序正。】


「▲流通有無古有七釋一光統律師以法果品為流
通由入法界廣無邊故二隋遠法師以法界品內善
財下屬流通寄人顯法故三裕法師以法界品後偈
為流通以歎德無盡故四有云末後二頌為流通以
結說無盡歎德勸修故五或云經來未盡故無流通
六或云以餘眷屬經為此流通以彼是此所流出故
七或云此經總無流通以法無盡說無休息故故諸
會各無流通不同大般若諸會皆有流通故。」


【流通有無下二別釋流通有三初序昔說二會昔
義三申今正解今即序昔也。】


「▲此上七解各是一理而前六皆有第七獨無若義
[009-0851c]
會之應成四句一有序正無流通如第七二唯正宗
無二分由自初暨後皆顯玄微並悟物故初雖列眾
而歎佛德後雖寄人有修相故三具三分四俱不可
說即言忘言故約義包含不可局取。」


【此上七解下二會昔義也謂會前七師融成四句
一即第七師三即前六師二四義加二唯正宗者
意取悟入顯理為正宗故故河西道朗云若因初
分以得悟則初分為正若因後分以得悟則後分
非傍即斯義也其中有與理相應者隨時取捨。】


「▲今依具三以分三分之興彌天高判冥符西域今
古同遵。」


【今依具三下第三申今正解文分為四初立取源
由二辨三之相三例成前義四辨定流通今初謂
上顯義理包含縱成四句依文釋義三分可依若
無流通序正安立若唯有正起盡不明若約無言
如何解釋。】


「▲所以三者夫聖人設教必有其漸將命微言先彰
由致故受之以序分由致既彰當機受法故受之以
正宗正宗既陳務於開濟非但篤於時會復令末葉
傳芳永耀法燈明明無盡故受之以流通。」


【二所以下辨三之相。】


「▲非唯一部當會當品等皆容有之故依三也。」


【非唯一部下三例成前義謂會品之文尚須三分
何況一部不立三耶。】
[009-0852a]


「▲雖六解皆通今依第二以寄人進修示物有分流
通相故故慈氏云若有敬慕心亦當如是學。」


【雖六解皆通下四辨定流通文分為三初取其正
義二辨前順違三結歸正義初也。】


「▲初之一解令正宗中闕於證入。」


【初之一解下二辨前違順出前不取五釋所以言
令正宗中闕於證入者此即光統以法界品為流
通法界是證入因果眾海大問新眾遠集佛自入
定眾海頓證判為流通巳抑經文況正宗中但有
信解行而無證入。】


「第三但屬善財之一相故。」


【第三但屬下此即裕公以法界後偈為流通但是
善財五相之中顯因廣大相之一半故非一部流
通。】


「末後二偈但結偈中佛德非通一部。」


【末後二偈下但言有云即刊定記主意用此義言
但結偈中佛德者以普賢向讚如來言不能盡故
總結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虗空
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若將結歎佛德為
流通則一部之中無菩薩德。】


「十行等末類有此偈。」


【十行等者上以義破此以文破彼非經終而有此
偈故今此偈非是一部用為流通但當會當品流
通意耳言十行末偈者偈云菩薩功德無有邊一
[009-0852b]
切修行皆具足假使無量無邊佛於無量劫說不
盡何況世間天及人一切聲聞及緣覺能於無量
無邊劫讚歎稱揚得究竟釋曰法界偈末結佛德
無盡此結十行菩薩之德不可盡耳而言等者等
取十向十地十向末云一切眾生由可數三世心
量亦可知如是普賢諸佛子功德邊際無能測一
毛度空可得邊眾剎為塵可知數如是大仙諸佛
子所住行願無能量此結迴向行願無盡十地末
云十方國土碎為塵可於一念知其數毫末度空
可知量億劫說此不可盡而言此者明此上十地
德無盡耳是知位位品品德德之末皆結無盡故
非一部之流通也。】


「經來未盡未必在後。」


【經來未盡者破第五師言未必者容許後有但不
必定耳如毗盧遮那品末或隨好品末等既不必
有故難取定。】


「眷屬流通但約義故。」


【眷屬流通者即第六師以約義理於一佛乘分別
說三根本法輪攝彼眷屬故云攝群經為眷屬何
必將彼為此流通此中有序不用彼序何獨用彼
為此流通。】


「▲故依遠公。」


【三結歸正義也。】


「▲二問答相屬科者古云此九會中大位問答總有
[009-0852c]
五番第一會中大眾起四十問或當會答盡名舉果
勸樂生信分二從第二會初有四十問至第七會末
答盡名修因契果生解分中間雖有諸問並是隨說
隨問非是大位問答不思議品不問因故三第八會
初起二百問當會答盡名託法進修成行分四第九
會初起六十問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現相答名
頓證法界分五福城東善財求法等別問別答名歷
位漸證分。」


【第二問答相屬科文分為二初通敘昔說二密示
今意今初古云此九會者疏意存四故舉古釋以
第五無大位問答故。】


「▲古德以善財猶屬正宗故今既判入流通則前唯
四兼取流通以為五分未爽通塗。」


【古德以善財下二密示今意意有其二故但為四
一五無大位問故二第五屬流通故故云今既判
入流通則前唯四第四應名依人證入成德分兼
取流通者順於古義第一分中既攝一部序分不
於正宗之四分為五分故取流通為第五分理亦
無違但無大位之問故疏合四耳。】


「▲三以文從義科者此經一部有五周因果即為五
分初會中一周因果謂先顯舍那果德後遮那一品
明後本因名所信因果二從第二會至第七會中隨
好品名差別因果謂二十六品辨因後三品明果亦
名生解因果三普賢行品辨因出現品明果即明平
[009-0853a]
等因果非差別顯故亦名出現因果四第八會初明
五位因後明八相果明出世因果亦名成行因果五
第九會中初明佛果大用後顯菩薩起用修因名證
入因果因果二門俱證入故各分因異果亦為十也。」


【第三以文從義科謂據現文但有其四四位大問
故就第二分中有差別平等二義故分為五周因
果初明五位因等且依一相以八相是應現故故
屬果攝若尅實而言成如來力下四門方是其果
前一百九十六門皆屬因攝若以八相為果果有
一十九門餘皆屬因言名出世因果者品名離世
間故言亦名成行因果者廢於位名意有行故。】


「▲四前後攝疊科者一部分二謂前九會是本會亦
是佛會佛為主故從文殊至福城東巳後並是末會
亦是菩薩會以諸善知識為會主故二就前中亦二
初八會明所成解行後一顯所證法界三就前中復
二初七會明歷位修成行後一明圓融周普行四前
中復二初明修生因果後普賢下二品明修顯因果
五就前復二初明修生因後不思議法等三品明修
生果六就前復二初明位中因行後十定下六品明
位後之行七就前復二初明地前比行後第六一會
明十地證行八就前亦二初位前十信行後第三會
巳去三會明入位三賢行九就前亦二初明所信佛
果法後問明品下三品明能依能信菩薩行十就前
中復二初會明佛依報果後名號下三品明佛正報
[009-0853b]
果。」


【四前後攝疊科者雖有十重總為二分從後倒攝
節節除後就前分二故初位前者以四十二位明
義十信未成位但為住因故仁王詺十住為十信
故取能成信詺所成住故。】


「▲五前後鉤鎖科亦分為十。」


【五前後等者即是新意文中二初標數二正釋。】


「▲一第一會為依報因果前明依報果後毗盧遮那
品辨因二更取毗盧遮那及第二會初三品為正報
因果前因後果三以名號至菩薩住處名依起因果
依於本有而修起故前果後因四從問明品至隨好
品明差別因果前因後果。」


【一第一會下第二正釋也於中分三初通釋前四
二別釋第五三通釋後五今初然文有十節謂一
經初五品五毗盧遮那品三名號下三品四問明
至住處有二十三品為一節五不思議至隨好三
品為一節六普賢行品為一節七如來出現品為
一節八離世間品為一節九入法界品為一節初
後不重用但合有八重因果以第九離世間品及
第十法界各自為一重因果故得為十。】


「▲五取不思議下至普賢行品為圓融因果前果後
因。」


【五取不思議下二別釋第五文分為四初正釋二
解妨三引證四結成今正釋也。】
[009-0853c]


「▲以不思議等與前為果果別於因與後為果則一
一融攝。」


【以不思議下二解妨謂有問言差別圓融二義非
一如何前差別果得為圓融果耶故通意云雖不
思議等經文是一所望異故果別於因成差別因
果果自圓融得成圓融之果言圓融者以一一德
周法界故三十六門門門之中含十句故所說之
相難測量故品名標為不思議故。】


「▲然有六義證成。」


【然有六義下三引證證成不思議等三品為普賢
行之果普賢行品是不思議等因。】


「一因果相屬科中多先果後因故。」


【一因果相屬者五周因果所信證入二果居先差
別因前亦先有果故云多先果也今亦先果後因
與例同也而言因果相屬科者即前第三以文從
義科也謂從因果相屬之義科成五故。】


「二四十八後未有證成普賢行後有證成者結屬前
故。」


【二四十八後等者若不思議至隨好唯屬差別果
因果既終合有現瑞證成今却無證普賢行品既
唯屬出現之因既未說果何得有證明知普賢行
竟有證結屬前來不思議等故。】


「三普賢行品初無別發起便即躡前云略示如來少
分境故。」
[009-0854a]


【三普賢行品初等者若不屬此品之初應合別有
故起既無發起明是屬前。】


「四以義明之不思議法顯佛德難思一一圓融故。」


【四以義等者果德難思不可但為差別果故。】


「五前雖有問不思議品初重念問故。」


【五前雖問有等者即第二會初之問而復問者欲
顯不思議下難思是圓融因果之初故。】


「六第二會初巳有三業為差別果故。」


【六第二會初等者前若無果要用不思議等為差
別果前既巳有此不思議等全屬於後前段差別
四果亦足。】


「▲由斯六義故普賢行品得屬前因。」


【由斯六義下四結成第五圓融因果也。】


「▲六取普賢行及出現品為平等因果前因後果。」


【六取普賢行巳下三通釋後五也。】


「七取出現及離世間品為出現因果前果後因成佛
涅槃亦因現故非說真成。」


【成佛涅槃下此遮外難恐有難云離世間品自有
因果那得總為出現家因故為此通。】


「由離世間為因方能現世。」


【由離世間下釋為出現因義。】


「八離世間品為成行因果通辨行故具因果故。」


【八離世間等者當會自成因果。】


「九取離世間品及法界品為法界因果前因後果由
[009-0854b]
離世間稱法界故因不依位果唯證入。」


【九全合兩會為一因果。】


「十法界一品自為證入因果先果後因。


○其善財巳
下亦為無盡因果先因後果故歷事至普賢一毛因
則無盡普賢說佛德過虗空而果無盡以為流通故
不明之。」


【十以入法界當會目成因果然第八會雖不鉤前
前出現品巳曾鉤此第十因果不鈎第八會第八
會巳曾鈎第九故並得名為鉤鎻因果其善財下
歷事為因普賢說佛德為果故。】


「▲六隨品長分科者長分有十。」


【六隨品長分科者不約會分總為直科三十九品
以為十分耳。】


「一通辨教起因緣分二現相品下明佛果無涯大用
分。」


【二現相下明佛果無涯大用分者現相品大用在
義可知普賢三昧言大用者同加普賢不來而至
一多延促皆無礙故毛光讚德無不周故成就華
藏皆說如來徧淨法界徧應剎海令依正相入塵
含法界皆無涯大用也。】


「三毗盧遮那品舉彼住因證成分四名號下三品明
大用應機普周分五問明品下至十地品末明諸位
差別今修分六十定品下至隨好品末明差別因圓
果滿分七普賢行品下二品明普行因成現果分八
[009-0854c]
離世間品明因果超絕世間分九法界品中前分明
大眾頓證法界分十爾時文珠下明一人歷位漸證
分。


▲七隨其本會科者亦為十分一初會名舉果令信
分二第二會明能信成德分三第三會初賢十住分
四第四會中賢十行分五第五會上賢十向分六第
六會聖位十地分七第七會因圓果滿分八第八會
普賢大行分九第九會初行成行成證入分十善財
下善友教證分。」


【十善財下若據標云隨其本會科會各一分只成
九分欲顯圓十故開後一據實合有十會表圓或
經來未盡且按文釋耳。】


「▲八本末大位科者本會為九末會有五十五總為
六十四分。


▲九本末徧收科者先九會為九分文殊為六千比
丘說法為第十分及善財歷一百一十善知識總一
百二十分若開諸龍及三乘會及彌勒後文殊普賢
三人便成一百二十五以慈氏云此長者子經由一
百一十善知識巳然後而來至於我所則彌勒巳前
巳有一百一十故及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友其
分數彌多若合為一則一百二十六分。」


【若開諸龍者前為百二十分則諸龍三乘皆屬善
財會初以初至福城本為善財故故不別開諸乘
等會今約雖至福城城中善財等二千四眾尚未
[009-0855a]
出城先說普照法界修多羅利益諸龍及三乘人
故別開之餘並可知。】


「▲十主伴無盡科者一一會一一品一一法皆結通
十方如此間說十方虗空法界一切世界乃至一切
塵中皆如是說此結主經也又彼一一會等皆有他
方塵數菩薩而來證法此結伴也即主伴相與周徧
法界重疊無盡是則段數亦無盡無盡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