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19 華嚴經疏鈔玄談-唐-澄觀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七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第四法性融通門者謂若唯約事則互相礙不可
即入若唯約理則唯一味無可即入。」


【第四法性融通門者謂真如既具過恒沙德如所
起事亦具德無盡以真法性融通諸事故無礙也
文中二先總後別總中亦二一揀非謂理事抗行
不得事事無礙故是知有言須彌本不有芥子舊
來空將空納不有何物不相容者斯言未當耳。】


「▲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礙。」
[007-0796b]


【今則理事下第二顯正於中亦二先標舉。】


「▲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
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現。」


【後謂不異理之一事下別示其相於中四一順明
以一切諸法皆依於理無離理者今一事全攝於
理故帶一切事入一事中。】


「▲若一中攝理不盡則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攝理
盡多事不隨理現則事在理外失。」


【二若一中下反立謂若攝理不盡則真理可分有
一理二理乃至多理之失今真理湛然故不可分
一味平等故無二理若遮此過云攝理盡而其多
事不入一事者則不入之事在於理外便令理離
於事而自入一事之中事離於理不來一事之內
然離理有事事成定性離事有理理同斷故過尤
深矣。】


「▲今既一事之中全攝理盡多事豈不一中現。」


【三今既下結成正義既離可分之過故全攝理盡
又無事理相離之過故事隨理而頓現一事之中。】


「▲華藏品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法
界即事法界矣。」


【四華藏下引證可知。】


「▲斯即總意別亦具十玄門。」


【斯即等者第二別明也於中二先結前生後。】


「▲一既真理與一切法而共相應攝理無違即是諸
[007-0796c]
門諸法同時具足。」


【後一既真理下正顯別相十門之義皆依真如別
德而立下第八迴向明真如具百門之德今略舉
十四種德成十玄門一譬如真如與一切法而共
相應及不相捨離二德成第一同時具足相應門。】


「▲二事既如理能包亦如理應遍而不壞狹相故有
廣狹純雜無礙門又性常平等故純普攝諸法故雜。」


【二譬如真如性常平等及譬如真如普攝諸法二
德成廣狹門。】


「▲三理既遍在一切多事故令一事隨理遍一切中
遍理全在一事則一切隨理在一事中故有一多相
容門。」


【三無所不在德成相入門。】


「▲四真理既不離諸法則一事即是真理真理即是
一切事故是故此一即彼一切事一切即一反上可
知故有相即自在門。」


【四不離諸法及與一切法同其體性二德成相即
門。】


「▲五由真理在事各全非分故正在此時彼說為隱
正在彼時此即為隱故有隱顯門。」


【五無有分限及恒守本性二德成隱顯門。】


「▲六真理既普攝諸法帶彼能依之事頓在一中故
有微細門。」


【六普攝諸法德成微細門。】
[007-0797a]


「▲七此全攝理故能現一切彼全攝理同此頓現此
現彼時彼能現所現俱現此中彼現此時此能現所
現亦現彼中如是重重無盡故有帝網門以真如畢
竟無盡故。」


【七畢竟無盡德成帝網門。】


「▲八即事即理故隨舉一事即真法門故有託事門。」


【八與一切法同其體性德成託事門。】


「▲九以真如遍在晝夜日月年劫皆全在故在日之
時不異在劫故有十世異成門況時因法有法融時
不融耶。」


【九遍在晝夜及遍在年劫二德成十世門。】


「▲十此事即理時不礙與餘一切恒相應滅有主伴
門。」


【十性常隨順及與一切法恒共相應二德成主伴
門疏中密用經文以經對疏一無差失設有不具
經文意亦有之文中先別明十門。】


「▲故一理融通十門具矣。」


【後故一理下結也文並可知。】


「▲五如幻夢者猶如幻師能幻一物以為種種幻種
種物以為一物等。」


【五如幻夢中二先幻後夢前中先喻後合前中正
釋。】


「▲經云或現須臾作百年等。」


【後經云下引證此即晉經賢首品文等取下句云
[007-0797b]
幻力自在悅世間若唐經云譬如幻師知幻法能
現種種無量事須臾示作日月歲城邑豐饒大安
樂等普賢行品云譬如工幻師示現種種事其來
無所從去亦無所至幻性非有量亦復非無量於
彼大眾中示現量無量等四十二經云佛子譬如
幻師持呪得成能現種種差別形相呪與幻別而
能作幻呪唯是聲而能幻作眼識所知種種諸色
等十忍品云譬如幻非象非馬非車非步非男非
女非童男非童女乃至云非一非異非廣非狹非
多非少非量非無量非麤非細非是一切種種眾
物種種非幻幻非種種然由幻故示現種種差別
之事如是等文其處非一。】


「▲一切諸法業幻所作故一異無礙。」


【一切諸法等者合也華藏品云如幻師呪彼能現
種種事眾生業力故國土不思議明知業即幻師
又如中論偈云譬如幻化人復作幻化人如初幻
化人是則名為業幻化人所作是名為業果等又
十忍品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皆悉如
幻從因緣起於一法中解多法於多法中解一法
等偈中云眾生及國土種種業所造入於如幻際
於彼無依著又偈云諸業從心生故說心如幻若
離此分別普滅諸有趣斯則顯業自如幻矣又云
度脫諸眾生令知法如幻眾生不異幻了幻無眾
生等其文非一。】
[007-0797c]


「▲言如夢者如夢中所見廣大未離枕上歷時久遠
未經斯須。」


【言如夢等者疏文分二先喻後引論證便當於合
初中言所見廣大未離枕上者第六十經夢遊天
宮喻云譬如有人於大會中昏睡安寢忽然夢見
須彌山頂帝釋所住善見大城乃至云其人自見
著天衣服普於其處住止周旋其大會中一切諸
人雖同一處不知不見何以故夢中所見非彼大
眾所能見故釋曰天宮廣大豈離枕上餘類此知
昔人云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等亦
時非離須臾也普賢行品云了達諸世間假名無
有實眾生及世界如夢如光影於諸世間法不生
分別見善離分別者亦不見分別無量無數劫解
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無量諸國土
一念悉超越經於無量劫不動於本處等如是自
在皆由如夢故十忍品云譬如夢中見種種諸異
相世間亦如是與夢無差別又云譬如夢所見長
短等諸色如是等文其處非一皆以如夢長短即
無長短故不礙長短也。】


「▲故論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項故時雖無量攝
在一剎那。」


【故論云處夢謂經年等者二引證便合即無性攝
論第六所引但言如有頌云斯即引經耳案西域
傳云昔有隱士結廬屏跡博習伎術究極神理能
[007-0798a]
使瓦礫為寶人畜易形但未能馭風雲陪仙駕閱
圖考古更求仙術其方曰夫神仙者長生之術也
將欲求學先定其志築建壇場命一烈士執長刀
立壇隅屏息絕言自昏達曙求仙者中壇而坐手
按長刀口誦神呪收視返聽達明登仙是人既得
仙方而訪列士營求曠歲未諧心願後得烈士先
與人傭力難辛五年一旦違失遂被笞辱又無所
得悲號巡路隱士既見命以同遊來至茅廬以術
力故化具餚饌巳而令入池浴服以新衣又以五
百金錢遺之曰盡當來求幸勿外也自時厥後數
加重賂潛行陰德感激其心烈士囑求効命以報
知巳隱士曰我求烈士彌歷歲時幸而會遇奇貌
應圖非有他故願一夕不聲耳烈士曰死尚不辭
豈徒屏息於是設壇場受仙法依方行事坐待日
曛曛暮之後各司其務隱士誦神呪烈士按銛刀
殆將曉矣忽發聲叫是時空中火下烟𦦨雲蒸隱
士疾引此人入池避難巳而問曰誡子無聲何以
驚叫烈士曰受命後至夜分惛然若夢變異更起
見昔事主躬來慰謝感荷厚恩忍不報語彼人震
怒遂見煞害受中陰身顧屍歎惜猶願歷世不言
以報厚德遂見託生南印土大婆羅門家乃至受
胎出胎備經苦厄荷恩負德忍而不言暨乎受業
冠婚喪親生子每念前恩忍而不語宗親戚屬咸
見怪異年過六十而有一子妻謂曰汝可言矣若
[007-0798b]
不語者當煞汝子我時惟念巳隔生世自顧衰老
唯此稚子因止其妻令無煞害遂發此聲耳隱士
曰我之過也此魔嬈耳烈士感恩悲事不成憤恚
而死此即未經半宵巳歷二生況年月耶此類甚
多故知時處等皆如夢自在。】


「▲六如影像者一切萬法略有二義一皆如明鏡含
明了性一心所成故二分別所現如影像故由初義
故為能現由後義故為所現故一切法互為鏡像如
鏡互照而不壞本相。


▲下經云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遠近
等。」


【六如影像等者文亦有二先正釋後引證前中然
約鏡像喻鏡不是像像不是鏡故無鏡之能此但
取像以況性空虗無之義今取即入自在故明一
切具於鏡像二義故疏結云如鏡互照則一一法
上有鏡有像也。
●下經云下即十忍品彼云然諸
眾生知於此處有是影現亦知彼處無如是影遠
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遠近菩薩摩訶
薩亦復如是能知自身及以他身一切皆是智之
境界不作二解謂自他別而於自國土於他國土
各各差別一時普現釋曰若不如影何得諸處一
時頓現故引遠近之言意取自在偈中云譬如水
中影非內亦非外菩薩求菩提了世非世間不於
世住出如影現世間入此甚深義離垢悉明徹不
[007-0798c]
捨本誓心普照智慧燈世間無邊際智入悉齊等
普化諸羣生令其捨眾著釋曰不了如影安能普
入無邊之世。】


「▲七因無限者謂諸佛菩薩昔在因中常修緣起無
性等觀大願回向等稱法界修及餘無量殊勝因故
今如所起果具斯無礙。」


【七因無限者謂因多德遠因果相稱故但修一緣
起之因則果中尚如緣起無礙況有無限之因無
邊行海皆備修耶況一一行自復無盡如一慈門
即有佛剎塵數況於餘門而云無性等觀者近等
上四謂唯心所現觀法性融通觀如幻夢觀如影
像觀兼緣起無性觀故總收前六因中皆為此觀
觀法唯心乃至觀法如影像故用此六觀該一切
法謂若染若淨若依若正若因若果同類異類是
法所攝皆用六觀貫之故今成果如於六觀自在
無礙二者等餘諸因齊佛所知普賢所行十方三
世無盡無盡所有因門皆此門攝故云及餘無量
殊勝因耳其大願迴向稱法界修亦該通法界諸
因言如所起果者如於昔因所得果故。】


「▲八證窮者由冥真性得如性用。


▲故經云無比功德故能爾。」


【八佛證窮者文中二先正釋但得成佛法爾能爾。


●經云下引證無比功德即佛德也普賢行品云
世界及如來種種諸名號經於無量劫說之不可
[007-0799a]
盡何況最勝智三世諸佛法從於法界生充滿如
來地明佛地德用不可說也又下偈云其中人師
子修佛種種行成於等正覺示現諸自在此亦明
因圓果滿故有大用耳前即德相此即業用。】


「▲九深定用故者謂海印定等諸三時力故。


▲賢首品云入微塵數諸三昧一一出生塵等定而
彼微塵亦不增等。」


【九深定用中先正釋言海印定等者如下第六十
一經略說一百門三昧及智論五百三昧等。
●賢
首品下引證而云等者有二義一只等此偈餘文
文云於一普現難思剎彼一塵內眾多剎或有有
佛或無佛或有雜染或清淨或有廣大或狹小等
即是三昧現自在也二等餘經即彼次前偈云眾
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
現海印三昧威神力如是等文其處非一。】


「▲十神通解脫故者謂由十通及不思議等解脫故。


▲不思議法品十種解脫中云於一塵中建立三世
一切佛法等。


▲由上十因令前教義等十對具上同時等十門以
為別教一乘義之分齊。」


【由上十因下第三總結所屬正結周遍含容以事
事無礙故該取前三故皆別教分齊。】


「▲第四教所被機者夫教因機顯離機無言上說義
深弘深未委被何根器。
[007-0799b]


▲若明能應者十身圓音今直彰所被。」


【第四教所被機中二先總後別前中初躡前起後。


●後若明下約法揀定。】


「▲通有十類前五揀非器後五彰所為。」


【通有十類下第二別也於中先標二門後前中下
別釋其相。】


「▲前中一無信非器以聞生誹謗墮惡道故二違真
非器依謗此經以求名利不淨說法集邪善故下經
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三乖實非器謂
如言取文超情至理不入心故論云隨聲取義有五
過失。」


【隨聲取義有五過失者即十地論釋示說分齊中
文論云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者誑他四者謗佛
五者輕法下文具釋。】


「▲上三皆是凡愚故下文云此經不入餘眾生手。


▲四狹劣非器謂一切二乘出現品云一切二乘不
聞此經何況受持故雖在坐如聾如瞽五守權非器
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隨宗所修行布行位不信圓
融具德之法故。


●下經云設有菩薩無量億那由他
劫行六波羅蜜不聞此經或時聞巳不信不解不順
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故。」


【下經云設有菩薩等者即出現品如前巳引。】


「▲後五顯所為中一正為謂是一乘圓機故出現品
云此經不為餘眾生說即通指前五唯為大乘不思
[007-0799c]
議乘菩薩說即正為之機謂一運一切運圓融行位
即深不思議又能遍達諸教即廣不思議故文云非
餘境界之所知普賢行人方得入等。


▲二兼為謂即時雖未悟入而能信向成種如出現
品食金剛喻故地獄天子十地頓超大海劫火不能
為障。


▲約未悟入故名為兼。」


【地獄天子即隨好品大海劫火即十地品故彼偈
云雖在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聞是也言約
未悟入故名為兼者通外難也恐有難云既有頓
超之益即是當機何名為兼通意可知。】


「▲三引為即前權教菩薩不受圓融之法故十地之
中寄位顯勝借其三乘行布之名彼謂同於我法後
因熏習方信入圓融以離此普法無所歸故權教極
果無實事故。」


【權教極果無實事故者如有五教唯圓教因果俱
有實事前四因中則有至果皆無由修權因若入
地後即入實故猶如百川浩蕩千里亦無究竟歸
處究竟歸處即是海故。】


「▲四者權為即是二乘謂既不聞況於受持故諸菩
薩權示聲聞或在法會而聾盲彰其絕分或示在道
而啟悟知可迴心。」


【或在法會而聾盲等者釋其示相略有二類上即
五百在本會中或示在道下即末會初六千比丘
[007-0800a]
也。】


「▲五遠為謂諸凡夫外道闡提悉有佛性今雖不信
後必當入。」


【五遠為中疏文有四一立理正明二出現品下引
證三前三非器下會釋四又彼品下明惡是所為
初一可知。】


「▲故出現品云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除二處不能
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無為坑及壞善根非器
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曾無厭捨。」


【二即彼品見聞利益中文。】


「▲前三非器是溺邪見第四非器是隨深坑故皆揀
之今四及五明佛無厭捨故示而誘之熏其成種。」


【前三非器下三會釋也一不信二違真三乖實然
初一正是邪見二三非是邪見而皆配入邪見者
然邪見有二一輕二重初一深重邪見二三即輕
淺邪見謂但違真乖實皆邪見故又以經中但揀
二處欲配前非器令盡故合入邪見之中第四非
器即前狹劣二乘今四及五者即所為中四權為
五遠為此二即曾無厭捨。】


「▲又彼品中明不信毀謗亦種善根謂謗雖墮惡由
聞歷耳終省悟故又云如日亦與生盲作利益故。」


【又彼品中下第四明惡是所為於中二初正明為
惡後況出圓融前中亦二先引二經明其為惡後
引二經明等有性前中初云彼品亦即第十見聞
[007-0800b]
利益中經云佛子我今告汝設有眾生見聞於佛
業障纏覆不生信樂亦種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
竟入於涅槃謂謗雖墮惡下釋成上義謗既有益
應可謗耶釋云為遠益故非無罪也故地獄天子
或由謗故墮於地獄法華謗常不輕菩薩千劫於
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巳方受不輕教化故
勿見謗有益便生誹謗又大般若中廣說謗法之
罪謂此方墮阿鼻地獄此土劫壞罪猶未畢移置
他方阿鼻地獄中他方復經劫壞罪亦未盡復移
他方如是巡歷十方十方各經劫盡還生此土阿
鼻地獄中千佛出世救之猶難若欲說其所受之
身聞者當吐血而死故善現請說所受之身佛竟
不說是知謗方等經非可輕也又入大乘論第一
偈云誹謗大乘法決定趣惡道此人受業報實智
之所說生墮地獄中大火熾然身焚燒甚苦痛業
報罪信爾熾然大鐵犂具滿五百數而耕其舌上
遍碎身苦惱故疏云謗雖墮惡言由聞歷耳者謂
惡道罪畢由音謗時經目歷耳熏其成種故得益
耳言終醒悟者即五十八經云但以曾發菩提心
故終自醒悟言又云如日亦與等者出現身業中
長行文廣今當引偈偈云譬如生盲不見日日光
亦為作饒益令知時節受飲食永離眾患身安穩
無信眾生不見佛而佛亦為興義利聞名及以觸
光明因此乃至得菩提是也。】
[007-0800c]


「▲又如大海潛流喻中明無不具有如來智慧故又
破塵出經卷喻中若除妄想皆見佛智故。」


【又如大海潛流下引二經明性等有初明具有後
明皆見二經皆是出現意業之中前亦巳引。】


「▲此皆明有自性住性即是所為況法性圓融感應
交徹無有一法非所被。」


【此皆明有等者二正立理顯被圓融即舉況以釋
然有二意一舉前況後明法普被謂但依生等有
佛性尚皆普為況事事無礙何有非所被耶二者
舉後況前謂約圓融一即一切則無情之境亦是
所被況前等有佛性而揀之耶言被非情者以所
被情即非情故一即一切無情豈非情耶況色性
智性本無二體無有情外之非情故思之。】


「▲第五教體淺深者無盡教海體性難思從淺至深
略明十體。」


【第五教體淺深中疏文分三初總次別後結總中
亦三初標舉言淺深者十體之中前前淺後後深
故下釋云從淺至深雖有淺深融通並為無盡教
體。】


「▲一音聲言語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取四法體上
三皆能詮體四通攝所詮體五諸法顯義體六攝境
唯心體七會緣入實體八理事無礙體九事事無礙
體十海印炳現體。」


【一一音聲下列名至文自顯。】
[007-0801a]


「▲十中前五唯體後五亦體亦性。」


【十中前五下三料揀總有四重一體性料揀相舉
於外性主於內體者性相之通稱故若言體者通
事通理若云性者唯約於理由後五中攝境唯心
若約真心即通性故七所入實體即是性故八中
理是性故九中必有理融事故十中無不具故是
則約性亦體亦性約事但可稱體。】


「▲又前四通小後六唯大。」


【二又前四下大小乘料揀可知。】


「▲前七通三乘後三唯一乘。」


【三前七下三乘一乘料揀以會緣入實歸一實理
即一乘故下三皆是一乘於義可知。】


「▲前八約同教後二唯別教。」


【四前八約同教下同教別教料揀謂七八雖一乘
七多頓教中義八是終教中義故屬同教前八皆
同於義可知同教皆有故事事無礙海印炳現若
非別教一乘無此義也於後三重料揀則前前無
後後後後兼前前可知。】


「▲就前三中大小乘中通用四法一聲二名三句四
文取捨不同各有三說。」


【就前三中下第二別釋於中二先合釋前三後別
釋後七今初以大小共同故合釋之於中三初雙
標次雙釋後然大小諸宗下雙會。】


「▲小乘三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以何為
[007-0801b]
體。」


【小乘三者下第二雙釋先釋小乘中二先總徵。】


「▲一云應作是說語業為體謂佛語言詞唱評論語
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


【一云下後別釋三釋即為三別今初語業為體者
是標語即聲也謂佛語言下別顯其相謂言詞唱
號評量論說言語音者謂如宮商角徵羽等亦如
西方十四音即阿等言語路者言所行處
瑜伽九十三云有情增語即是語路然瑜伽釋增
語有二義一云增語是名名能詮表增勝於語二
云有說意識名為增語今小乘不取於名正用意
識是語行處亦是唇舌等言語業者即有業用如
惡言既為惡業用佛之善言即善業用故梵行品
云若語是梵行者梵行則是音聲風息唇舌喉吻
吐納抑縱高低清濁此即語音語路又云若語業
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起居問訊略說廣說喻說直
說讚說毀說安立說隨俗說顯了說斯即語業言
語表者表亦是業然業有表無表別今但云表者
婆沙一百二十六云但是語表而非無表者令他
生正解故耳識所取故又二識所取無表唯一取
故又三無數劫求此表故是謂佛教者結也正出
今之教體而云佛教者一依根本故二依相似故
三依隨順故佛依如是名句文身而說今亦隨之
故。】
[007-0801c]


「▲其名句文但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發
智論中亦同此說。」


【其名句下揀法亦通妨難故彼論自有難云若爾
次後所說當云何通謂如說佛教名為何法答謂
名句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等為答
此難故論有此通此難但牒後段之文故疏略耳。】


「▲二云名等為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
安布次第連合故。」


【二名等為體等者此句標謂名身下列名次第下
釋相次第釋上三名謂行列於名安布成句文為
二依故云連合名等別相次下當釋。】


「▲聲但依於展轉因故謂語起名名能顯義。」


【聲但下揀法亦通妨難謂論有問言若爾此文所
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答謂佛語言詞唱評
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為答此難故論
有此通亦以此難但牒前文故疏略耳聲但依於
展轉因故下論有喻云如世子孫展轉生法意云
從父生子子言是其父之子雖語父名意在子體
又子生孫孫是某孫雖舉其翁意在於孫孫如於
義子如於名聲如於父則有三重中是教體故下
合云謂語起名名能詮義即名展轉因也。】


「▲評家意取語業為體。」


【評家意取等者論評家釋云如是說者語業為體
佛音所說他所聞故言評家者婆沙是諸羅漢同
[007-0802a]
集而有四大羅漢為評家正義一世友二妙音三
法救四覺天。】


「▲雜心論同俱舍論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
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謂若語為教體即色蘊攝
名為教體即行蘊攝此乃雙存前二情無去取故致
或言。」


【雜心論同俱舍者以彼論第一亦有此偈而文小
異耳論偈云廣說諸法蘊其數有八萬戒等及餘
法悉是五蘊攝長行釋云八萬法陰皆色陰攝以
佛語語業性故有說名性者行陰攝又戒陰色陰
攝定慧等行陰攝故與俱舍同也論云下引俱舍
文阿以當於名等教中而引以其情無去取二義
隨用故於此引雙證前二既許俱通故下第三為
取四法之體在文易了。】


「▲正理論中意符名等故彼第三釋前頌竟又云詮
義如實故名佛教名能詮義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
名為體舉名為首以攝句文顯宗即第三亦同此說。」


【正理論中意符名等者正成第二義也故彼論第
三釋前頌意者以正理論總釋俱舍六百行頌俱
義順婆沙正理故立順正理名然正釋上頌無異
俱舍俱舍則情無去取正理則斷屬於名此中疏
略彼有問曰語教異名教容是語名教別體教何
是名此問意云教是言教語為教體則異汝名別
有其體若以名為體名是不相應行非言教體何
[007-0802b]
得以名等為教體耶論自答云彼作是釋要由有
名乃說為教是故佛教體即是名所以者何詮義
如實故名佛教下與疏全同此答意云雖名聲教
若無名等詮其自性差別獨用於聲豈成於教故
定用名等疏家存略但申正意足顯論旨。】


「▲三者然俱舍意情無去取若取其雙存即合四法
以為教體若經部意亦唯取聲故正理十四破彼師
云汝不應立名句文身即聲為體。」


【故正理十四破彼師云等者引此為成上來經部
立聲為體論文繁廣今當略引令知其源論云此
中經主作如是言豈不此三語為性故用聲為體
色自性攝如何乃說為心不相應行此責非理所
以者何由教及理知別有故教謂經言語身文身
若文即語別說何為又說應持正法文句又言依
義不依於文釋曰下廣引教證大意則同故論結
云由此等教證知別有能詮諸義名句文身猶如
語聲實而非假理謂現見有時得聲而不得字有
時得字而不得聲故知體別有時得聲不得字者
謂雖聞聲而不了義現見有人粗聞他語而復審
問汝何所言此聞語聲不了義者都由未達所發
文故如何乃執文不異聲有時得字不得聲者謂
不聞聲而得了義現見有人不聞他語覩唇等動
知其所說此不聞聲得了義者都由巳達所發文
故由斯理證文必異聲不更廣說大意同也論下又云隨思
[007-0802c]
發語因語發字字復發名名方顯義由依如是展
轉理門說語發名多能顯義如斯安立其理必然
又次下云或如樹等大造合成非不緣斯別生於
影影由假發而體非假如是諸文亦應總集別生
名句而彼名句雖由假發而體非假此為善說理
極成故又下結云故知離聲別有名等又下云故
不應立名句文身即聲為體是故於我所說離聲
有名等三能現義理今疏但引後結巳顯正義耳。】


「▲大乘有三大意同前。」


【大乘有三下疏文分三初標次釋後以余下料揀。】


「▲一云攝假從實以聲為體離聲無別名句等故深
密第五云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契經等既云言音
有三明以聲為教體雜集論云成所引聲謂諸聖說。」


【一云攝假下第二釋也大乘通意以聲為實名句
文三聲上假立經部師義參大乘故亦謂名等依
聲假立言一契經等者此引稍略具云佛告曼殊
室利菩薩曰善男子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者契
經二者調伏三者本母下廣釋其相今疏所引但
意在言音兩字耳雜集論云成所引聲謂諸聖所
說者亦證唯聲為教體也既言聖說是聲明非名
等為教體也即彼論第一釋外六界聲塵界云聲
者四大種所造耳根所取義若可意若不可意若
俱相違若因受大種若因不受大種若因俱大種
若世所共成若成所引若遍計所執若聖言所攝
[007-0803a]
若非聖言所攝如是十一種聲由五種因之所建
立謂相故損益故因差別故說差別故言差別故
相者謂耳根所取義說差別者謂世所共成等餘
三如其所應因受大種者謂語等聲因不受大種
者謂樹等聲因俱者謂手皷等聲世所共成者謂
世俗語所攝成所引者謂諸聖所說遍計所執者
謂外道所說聖言非聖言所攝者謂依見等八種
言說今疏但引成所引聲以證聲為教體耳然上
五因攝十一者初一是總餘四是別損益立初三
可意是益不可意是損俱相違通二因差別攝次
三說差別攝次三言差別攝後二思之可知言八
種言說者即八種聖語一見言見二不見言不見
三聞言聞四不聞言不聞五覺言覺六不覺言不
覺七知言知八不知言不知斯即為聖言所攝若
見言不見等則非聖言。】


「▲二云以體從用名等為體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
所依故故無性論破經部云諸契經句語為自性不
應理故成唯識第二亦破彼云若名句文不異聲者
法詞無礙境應無別唯識云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
假實異亦不即聲。」


【二云以體等者義引論文然唯識第二破於小乘
名等實有故彼論云復如何知異色心等有實詮
表名句文身論主問也契經說故如契經說佛得希有
名句文身外人答也此經不說異色心等有實名等為
[007-0803b]
證不成論主總非下廣破竟論主結云語不異能詮人
天共了執能詮異語天愛非餘下申正義云然依
語聲分位差別而假建立名句文身名詮自性句
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此三離聲雖無別體
而假實異亦不即聲由此法詞二無礙解境有差
別聲與名等蘊界處攝亦各有異上即論文准彼
論疏薩婆多雖有名由聲顯生二義論主取生破
顯正理師救云聲上屈曲是名句文體異於聲而
定實有故上論文廣破異聲實有名等故彼疏破
竟結云故知但由無始慣習前語之聲分位力故
後生解時謂聞名等其實耳等但能取得聲之自
性剎那便謝意識於中詮解究竟名為名等非別
實有是故汝等寧知異語別有能詮次假外問云
既聲體即能詮如何有名等三種差別故論下申
正義云然依語聲分位差別等於中有四一從初
至假建立名句文身顯假差別此論主解依聲假
立名句文身如梵音斫蒭但言斫唯言蒭未有所
目說為字分位若二連合能詮法體詮於眼體說
為名分位然未有句位更添言阿薩利縛名為眼
有漏說為句位故依分位以立名等依一切立非
自在故外又問曰雖言分位差別何者是也論云
從名詮自性至為二所依述曰二顯二用殊名詮
法自性句詮法差別文體是字為名句之所依不
能詮自性及差別故文者彰義與二為依彰表二
[007-0803c]
故又曰為顯與二為依能顯義故而體非顯字者
無改轉義是其字體文是功能功能即體故言文
即是字等或字為初首即多剎那聲集成一字集
多字為所依次能成名詮諸法體集多名巳復成
句身詮法差別即雜集云自性差別及此二言如
是三法總攝一切彼二言者即是字也字即語故
說之為言名句二種所依止之言也瑜伽言名於
自性施設句於差別施設名句所依止性說之為
字又顯揚言句必有名名不必有句名必有字字
不必有名如樞要說此下廣論自共相略不錄之
論此三離聲至亦不即聲述曰三明不即不離論
主答難謂先有問言上來雖言名等即聲若名等
是不相應行者色上曲屈非不相應聲何故爾故
此答曰此三離聲雖無別體名等是假聲是實有
假實異故故名等三非即是聲非聲處攝但是差
別之聲義說名等以詮義故是不相應無別種子
生故言即聲論由此法詞至亦各有異述曰外人
問言若名等即聲法詞二無礙解境有何別答曰
即此緣故二境有異法無礙解緣假名等詞無礙
解緣實聲等故說境差別非二俱緣實雖二自性
互不相離法對所詮故但取名詞多對機故但說
聲耳聞聲巳意了義故以所對不同說二有異非
體有異也又此二境及名等三與聲別者蘊處界
攝亦有異故色蘊行蘊聲處法處聲界法界如其
[007-0804a]
次第攝聲名等問曰聲上屈曲假即言不相應色
上屈曲假應非色處攝答聲上有教名等不相應
色上無教故是色處攝問曰聲上屈曲即以為教
色上有屈曲亦應得為教故論曰且依此土說名
句文依聲假立非謂一切諸餘佛土亦依光明妙
香味等假立三故述曰四會相違釋義可知所引
即淨名經而言等者等取觸思數等上皆得假立
名等三種亦是不相應攝此三法故以眾生機欲
對待故假又梵云便善那此有四義一者扇二相
好三根形四味此即是鹽能顯諸物中味故味即
是文如言文義巧妙等目之為便善那此中四義
總是一顯義故古德說名為味對法云此文名顯
能顯彼義故為名句所依能顯義故惡察那是字
是無改轉義如對法說鉢陀是迹如尋象迹以覓
象等此名為句理應名迹義之迹故尋此知義也
順古所翻稱之為句今疏總略以疏對論於義分
明。】


「▲三云聲名句文合為其體由前二說皆有教理為
定量故深密第四云不可捨於言說文字而能宣說
故淨名云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故十地論
云說者以二事說聽者以二事聞謂善聲善字故。」


【深密第四至而能宣說等者彼無故字其說字下
云是故我依般若波羅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
意云由文字般若能顯實相般若既雙牒言說文
[007-0804b]
字明通用四法下引淨名准之亦是第三香積品
文十地論中善聲即聲善字即名句文故下引風
畫二喻風喻音聲畫喻名句文並如下釋。】


「▲以余之意亦應雙取。」


【以余之意下第三料揀於中分二初直出正意意
在雙取。】


「▲若就前二有去取者寧依名等。」


【二若就下會通前二於中五一正明去取。】


「▲良以音聲一種正就佛說容為教體流傳後代書
之竹帛曾何有聲豈無教體。」


【二良以下出所以。】


「▲書雖是色亦與名等為所依故亦色蘊攝。」


【三書雖是色下遮妨難恐有難云疏不善法相書
之以竹帛非名句文名句文身是不相應翰墨簡
牘但是色法何得為體故此救云色與名等亦為
所依何異聲為名等所依聲是色蘊所攝書字之
色豈非色攝耶故前唯識之中例於餘方亦依色
等有名句文亦同諸法顯義之體顯無方理故不
取常規。】


「▲前淨名十地通取四者但言所用非正顯體。」


【四前淨名下會通前文但言所用者用此四法何
必要四問曰若四中隨取但取名等豈不違於唯
識離聲別有非正義耶答彼不離聲者假實合說
今不離色假實亦存未爽通理。】
[007-0804c]


「▲仁王云是名句味諸佛所說故。」


【仁王云下五引證成立既但言名句味不云聲音
明唯取名等此即仁王觀空品而文少略具云大
王是經名句味百佛千佛百千億佛說名句味於
恒河沙三千大千國中成無量七寶施三千大千
國土中眾生皆得七賢四果不如於此經起一念
信何況解一句者句非句非非句故今但意在有
名句味無聲之言故不全引。】


「▲然大小諸宗雖通用四法而理不同謂薩婆多宗
四法皆有實體經部聲有實體名等是假若大乘中
或有四皆非實或有四皆如空俱不立故淨名云文
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十地論釋空中風相等
云風喻音聲畫喻名字皆不可取佛藏經云諸法如
毫釐不空者則諸佛不出世有說四皆事理無礙或
說四皆圓融故宗不同也。」


【然大小諸宗下第三雙會謂會通四法大小不同
或有四皆非實者即初教義名等假有聲是心變
故或有四皆如空者然有二意一空為初門即屬
初教二頓寂諸相即屬頓教今正當頓而引三經
皆成頓義初引淨名即弟子品須菩提章以其被
呵置鉢欲出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鉢勿懼於意
云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詰寧有懼不我言
不也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
所懼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至於智者
[007-0805a]
不著文字故無所懼何以故文字性離無有文字
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即諸法也此明即言忘言通
圓頓意二引十地經論以風畫合空皆不可取以
此言教皆與證智而相應故不同風在樹葉畫在
於壁但就教道則可見聞三引佛藏經亦證頓義
即彼經第一念佛品中取意引耳經云舍利弗諸
法若有決定體性如折毛髮百分一分者是則諸
佛不出於世亦終不說諸法性空舍利弗諸法實
空無性一相所謂無相如來悉知悉見如來以是
說有念處舍利弗念處名為無處無非處無念無
念業無想無分別無意無意業無思無思業無法
無法相皆無合散是故賢聖名為無分別者是名
念處上顯無念承便故來耳又下經云何等名為
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
無所有法念佛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
得是名念佛即其義也有說四皆事理無礙即終
教意下即圓教意。】


「▲第四通攝所詮體者。


▲瑜伽八十一云謂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
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即
依於六文顯於十義。」


【依於六文顯於十義者瑜伽云六文者謂一名二
句三字四語五行相六機請十義者一地義二相
三作意四依處五過患六勝利七所對八能治九
[007-0805b]
略十廣可知上正辨通所詮。】


「▲此明教義相成若不詮義教文何用故通取所詮
成契經體又十住品云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文義相
隨理無舛謬方為真教。」


【此明下出通所詮所以。】


「▲又瑜伽云佛菩薩等是能說者相語是能說相名
句文身是所說相故皆通取不同前義尅取所說。」


【又瑜伽下又通収能所則有三重能所一以佛為
能說人則聲等皆所說二唯語為能說則名等為
所說以依語言顯屈曲故三四法皆能詮則前義
為所詮故皆通取下對前揀別此中有二義第一
通所詮則向下取第二通說者則向上取故說皆
通不同前義尅取名等故云所說。】


「▲第五諸法顯義體者謂但能顯義理一切諸法皆
為教體。」


【第五諸法顯義體中三初標舉次引證三結釋今
初標舉略釋聲能顯義聲名為教六塵顯義六塵
皆教。】


「▲淨名第三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
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佛菩提樹衣
服臥具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眾生為之疲勞諸
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淨名第三下二引證略引二經淨名即第三卷菩
薩行品因阿難聞香自昔未有便問世尊世尊為
[007-0805c]
說是淨名取於香積佛飯因問久如當消淨名為
廣說乃至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阿難白
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佛言如
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
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
樹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飯
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臺觀而作佛事有以三十
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
有以虗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有
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𦦨如是等喻而
作佛事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淨
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
事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
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
佛法門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
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
礙不沒今疏但撮略引耳然生公云若投藥失所
則藥反為毒矣苟日得會毒為藥也是以大聖之
為心病醫王觸事皆是法之良藥也苟達其會眾
事皆畢矣菩薩既入此門便知佛土本是就應之
義好惡者在彼於我豈有異哉所貴唯應但歎應
生之奇耳。】


「▲又十卷楞伽第四云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
[007-0806a]
故有佛國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說名為說法乃至云
有佛國土動身名說。」


【又十卷楞伽者文言稍博大旨無殊四卷若四卷
經當其第二大慧白佛言世尊非言說有性有一
切性耶世尊若無性者言說不生世尊是故言說
有性有一切性佛告大慧無性而作言說謂兔角
龜毛等世間現言說又云大慧非一切剎土有言
說言說者是作相耳或有佛剎瞻視顯法或有作
相或有揚眉或有動睛或歎或欠或謦咳或念剎
土或動搖大慧如瞻視及香積世界普賢如來國
土但以瞻視令諸菩薩得無生法忍及殊勝三昧
是故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大慧見此世界蚊蚋
蟲蟻是等眾生無有言說而各辨事釋曰以上所
引證知皆教然楞伽意兼欲遣言反遣諸法思之
可知十卷經中大同於此。】


「▲又香積世界飡香飯而三昧顯極樂佛國聽風柯
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目擊以之存道。」


【又香積下第二結釋大意於中三初引例總收次
結成說聽後況出一乘今初含有內外言香積世
界飡香飯而三昧顯者亦是淨名經意而是香積
品中又與前文影略前說色觸等今辨香之與味
欲今六塵皆作佛事故經云爾時維摩詰問眾香
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
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
[007-0806b]
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
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釋曰此即以香顯
三昧也又前文云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有諸天子
皆號香嚴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食味
之益也又下菩薩品中明飯久如當消云未入正
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又云巳發大乘
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釋曰此即味為
佛事故疏統收經意合二處經文也言極樂國土
聽風柯而正念成者即阿彌陀經經云舍利弗極
樂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
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皆自然生念
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
德莊嚴以經對疏文義可知言絲竹可以傳心者
即史記中事含其多事謂漏月傳意於秦王脫荊
軻之手相如調文君之女終獲隨車況帝釋有法
樂之臣馬鳴有和羅之伎皆絲竹傳心也言目擊
以之存道者即莊子中事夫子欲見溫伯雪子久
而不見及見寂無一言及出子路恠而問曰吾子
欲見溫伯雪子久矣何以寂無一言子曰若斯人
者目擊而道存亦不可以容聲者矣。】


「▲既語默視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
神何必要因言說。」


【既語默下第二結成說聽語默視瞬皆說結前也
見聞覺知盡聽顯後義也覺収鼻舌身之三根上
[007-0806c]
既六塵皆說今則六根皆聽苟能下釋其聽義上
則但能顯法為說此則但能得法為聽也。】


「▲況華嚴性海雲臺寶網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
說法。」


【況華嚴下第三況出一乘上通三乘內外皆有此
理況復華嚴一乘圓宗何法非教於中四節一明
事物說法言雲臺寶網者即十地經爾時世尊從
眉間出清淨光明乃至云又亦照此娑婆世界佛
及大眾並金剛藏菩薩身師子座巳於上虗空中
成大光明雲網臺時光臺中以諸佛威神力故而
說頌言佛無等等如虗空十方無量勝功德人間
最勝世中上釋師子法加於彼等即其文也又寶
網者第一經云其師子座摩尼為臺蓮華為網下
云復以諸佛威神所持演說如來廣大境界亦其
文也又言雲者第六經初於一切供養具雲中自
然出聲說等言毛孔光明皆能說法者即上十地
經亦光明說又第九地云或時心欲放大光明演
說法門或時心欲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
又現相品云爾時諸菩薩光明中同時發聲說此
頌言諸光明中出妙音普遍十方一切國演說佛
子諸功德能入菩提之妙道等又法界品初諸來
菩薩下方菩薩名破一切障勇猛智王與世界海
微塵數菩薩俱來向佛所於一切毛孔中出說一
切眾生語言海音聲雲出說一切三世菩薩修行
[007-0807a]
方便海音聲雲等其文非一。】


「▲華香雲樹即法界之法門。」


【華香雲樹等者第二明即事是法更何論說以有
託事顯法生解門故。】


「▲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于何非教耶。」


【剎土眾生者第三明即事是能說人何但顯法剎
土即國土身眾生即眾生身十身略舉其二以二
是劣尚即十身況餘勝者於何非教者結成尚即
能說況非教體。】


「▲下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云一切世間諸
境界皆悉能令轉法輪等其文非一。」


【下云下第四引證初引普賢行品如前教緣中釋。】


「▲第六攝境唯心體者總収前五並不離識。」


【第六攝境唯心體等者疏文分二先總明後然有
下開章別釋前中亦二先正明後引證今初前之
五體皆心所變心外無法如聲是色即二所現影
況依聲上假立名等其教所詮及諸法顯義並離
心無體。】


「▲唯識等云一切所有唯心現故起信亦云依一心
法有二種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然此二門皆
各總攝一切法以此二門不相離故梵行品云知一
切法即心自性故唯心現。」


【唯識等云下第二引證此引三文含於四教初引
唯識即是初教故彼論名成唯識者唯遮外境識
[007-0807b]
表內心離識之外更無別法彼引多教成立唯識
亦引華嚴廣如彼論而言等者等有二意一等餘
論二等餘經今初謂瑜伽雜集攝大乘等故無性
攝論第四云論曰其有未得真智覺者於唯識中
云何比知由教及理應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
經薄伽梵說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又薄伽梵解深
密經亦如是說釋論中云十地經者於彼經中宣
說菩薩十種地義此即安立十地行相名句文身
識所變現聚集為體謂彼聖者金剛藏識所變影
像為增上緣聞者身中識上影現似彼法門如是
展轉傳來于今說名為教故諸論皆引華嚴成立
唯識即是第六地中一心所攝門經云佛子三界
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
依一心如是而立今由諸論皆巳引之故疏下引
但引梵行二又此等者等取楞伽等經頓教中義
八識雖空而說唯識起信亦云下即終教中證此
即彼論解釋分中顯示正義之文然其立義分中
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
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
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此即巳明唯心義
訖今取解釋分顯心性相真妄交徹知是終教按
彼論賢首疏云一心者即如來藏心含於二義一
約體絕相即真如門二隨緣起滅即生滅門此義
至問明品當廣分別今但略證教體是心耳梵行
[007-0807c]
品下即引當經以證圓教唯心知一切法即心自
性非但心變而巳。】


「▲然有二門一本影相對二說聽全収。」


【然有下開章別釋中先開章後別釋。】


「▲前中通就諸教以成四句。


▲一唯本無影謂即小乘不知唯識故。」


【釋中初釋本影中四句為四。】


「▲二亦本亦影謂大乘初教謂佛自宣說若文若義
皆是如來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顯現名本質
教。」


【第二句中分二先正明俱有後明聚集顯現前中
亦二先引佛地論各別成立後引二十唯識雙證
前義前中初即如來實有說法故名本質文通六
文義通十義皆是巳下顯文義本因位說聽由於
意識故果位中亦唯意識故云妙觀察智相應淨
識以果位中智強識劣故說此識與智相應此智
能於大眾會中雨大法雨故能說法智所依王即
是第六故云淨識之所顯現而言淨者純無漏故
唯識疏云既無漏心現即真無漏文義為體是故
世尊實有說法言不說者是密意說。】


「▲故佛地論第一云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
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
名為佛說。」


【故佛地論第一云有義下引證可知。】
[007-0808a]


「▲若聞者識上所變文義名為影像。


▲佛地論云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
義相生。


▲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
說。」


【若聞者識上下明影像教託佛本質自心變故有
漏心變則名等有漏佛地論下引證有影亦是前
卷以佛為緣自心影像文義為果此文義相下釋
妨若爾是自心變何名佛說故彼釋云自善為因
佛力為緣影像為果今從於緣名佛說耳。】


「▲故二十唯識論云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


▲護法論師等皆立此義。」


【故二十唯識下第二引二十唯識論雙證前二則
本質影像二教齊有謂若聞者為增上緣則佛心
相生若像為增上緣則聞者相生故云展轉增上
力如來之識及聞者識名為二識決定成立本影
之教言護法論師等者唯識諸師皆同此立故大
乘疏云然此論主無不說法故取此解。】


「▲然云文義相生復說五心集現謂如說諸行無常
即有四聲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詮義此十四相於聞
者識上聚集顯現。


▲然西方多釋今略舉其一謂如說諸字有率爾尋
求二心然未定知諸事所屬無決定心次說行字由
先熏習連帶解生有三心起謂率爾尋求決定以決
[007-0808b]
定知諸字所屬一切行故聞諸行字雖知自性然未
知義為令知義復說無字但有二心謂率爾尋求未
有決定以未定知無字所屬後說常字由前字力展
轉熏習連後字生具起五心謂率爾尋求決定染淨
等流於最後時四字周圓方能解義總十二心初二
次三次二後五故有十四相義如前說餘如別章。」


【然云文義等者第二明聚集顯現於中二先總明
聚集之相後然西方下別釋五心多少言然西方
多釋者相傳略有四解今疏即是第一唯識疏中
亦唯此解斯乃總意故疏存之別有三師一云說
諸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但緣其聲是現量故
尋求心中唯尋耳識所緣境故亦但緣聲不緣字
名此之一心所變聲上雖有字名如生等相而不
緣之至決定心緣聲字名有三相現說行字時率
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定心
緣聲字名有六相現謂前二字各有三故說無字
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緣聲至決
定心緣聲字名有九相現前之三字皆有聲字名
故說常字時率爾耳識同時意識及尋求心亦但
緣聲至決定心緣聲字名經十二心有十四相謂
四聲四字四名並句及義名為聚集若不散亂起
染淨心及等流心若散亂時生心不定一云率爾
耳識同時意識但緣於聲是現量故尋求心中緣
聲字名非現量故由此極少經十二心有三六九
[007-0808c]
十四相現名為聚集若不散亂決定心生若散亂
時心生不定一云率爾耳識但緣於聲同時意識
緣聲字名若爾者尋求意識尋何等名此中曲有
二解一云四率爾耳識先緣其聲四同時意識緣
聲字名是其現量以緣常聲時不緣諸等聲及字
名故五識同時意識隨聲等皆現量故四尋求心
方得圓滿經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為聚
集一云同時意識容非現量得緣過去經於八心
四率爾耳識四同時意識有三六九十四相現名
為聚集問同時意識既是現量何得緣字名耶答
現量亦緣名等自相如理門論說不緣者不緣名
義相繫屬故上約諸行無常說若法華中約諸惡
者莫作然五字一句則具一百五相謂諸字有二
相謂字及名惡字時七相者字時十六相莫字時
三十相作字時五十相故成一百五相百法疏亦
說此義言其五心初後通六識中三唯意識又前
三是無記後二通善惡又率爾五識後必有尋求
尋求心後或散或不散散即復起率爾識不散即
起第三決定乃至等流又意識率爾自有二種一
五識同時率爾意識緣現在境二獨頭率爾意識
唯緣過去此中且說同時餘義廣如別章然此皆
約未自在位以顯五心聚集顯現若自在位於一
念中具足顯現如理思之言次說行字時由先熏
習字時無常二字亦在未來其諸一字雖流過去
[007-0809a]
現無本質由薰習力唯識變力仍於此念說行字
時心上顯現下言連帶准此可思。】


「▲三唯影無本謂大乘實教離眾生心佛果無有色
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大悲大智為增上
緣令彼所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是故聖
教唯是眾生心中影像夜摩偈云諸佛無有法佛於
何有說但隨其自心謂說如是法龍軍堅慧諸論師
等並立此義。」


【三唯影無本者唯識論疏指無性論作如是說不
取為正。】


「▲四非本非影如頓教說非直心外無佛色聲眾生
心內影像亦空性本離故亡言絕慮即無教之教耳
須彌偈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
可得思量淨名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
聞無得龍樹等宗多立此義。」


【龍樹等宗多立此義者等取頓教般若言多立者
不必全爾有三觀故此但明空之一義故。】


「▲此前四說總合為一圓融無礙自淺至深攝眾生
故。」


【此前四說下融為一味方順圓宗若約攝生則淺
深有異。】


「▲第二說聽全收中成二四句。」


【第二說聽全收等者文中有三初標次釋後結融
通今初標中所以成二四句者以真心融三則似
[007-0809b]
事理無礙故須分之。】


「▲一約同教以成四句謂一佛真心外無別眾生以
眾生真心即佛真心故則唯說無聽故所說教唯佛
所現二眾生心外更無別佛以佛真心即眾生真心
故則唯聽無說故所說教即眾生自現梵行品云知
一切法即心自性等三佛真心現時不礙眾生真心
現故說聽雙存二教齊立四佛即眾生故非佛眾生
即佛故非眾生互奪雙亡則聽說斯寂故淨名云夫
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初同教中初二句但以生佛同一真心故互相收
三即互不相礙故得雙存四乃互相即故所以相
泯並易可知。】


「▲二約別教以明四句謂由不壞相生佛互在故。」


【二約別教等者別教四句則唯約事事無礙由生
佛兩相宛然互相在故亦可前是相即門後是相
入門以前相即門中含事理無礙故且名同教耳。】


「▲一眾生全在佛中故則果門攝法無遺生尚在佛
心中況所說教不唯佛現。」


【一眾生等者第一句有二先正立後引證今初此
以佛果稱性故攝法無遺無有一法出法性故全
性為佛故無法不攝。】


「▲故出現品云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
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


【故出現下後引證也初引當經如前巳解至下本
[007-0809c]
文重明。】


「▲又佛性論第二如來藏品云一切眾生悉在如來
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
定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
眾生為如來藏。」


【次又佛性下引論然此品中說如來藏乃有三義
今是其一言三義者論云復次如來藏義有三種
應知何者為三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能攝藏此
即第一所攝藏也以為如來之所攝故名如來藏
故彼論云一所攝名藏者佛說約住自性如如一
切眾生是如來藏言如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
如如境並不倒故名如如言如來者約從自性來
至至得是名如來故如來性雖因名應得果名至
得其體不二但由清濁有異在因時為違二空故
起無明而為煩惱所雜故名為染濁雖未即顯必
當可現故名應得若至果時與二空合無復惑累
煩惱不染說名為清果巳顯現故名至得譬如水
性體非清濁但由穢不穢故有清濁名應得至得
二種亦爾云云所言藏者一切眾生等與疏全同
次下論即云復次藏有三種一顯正境無比離如
如境無別一境出此境故二顯正行無比離此智
外無別勝智過此智故三為現正果無比無別一
果過此果故故曰無此由此果能攝藏一切眾生
故說眾生為如來藏疏中所引但取佛含眾生之
[007-0810a]
義故略引其中間耳下略引二藏二隱覆為藏者
道前為煩惱覆眾生不見故三能攝為藏者果地
一切功德應得性時攝之巳盡故今取果攝故亦
不引後之二藏。】


「▲又下出現品中明三世劫剎眾生所有心念根欲
尚皆一身頓現。


▲況佛智廣大同虗空耶。」


【又下出現下三又引當經況出攝聽諸法皆攝何
獨聽法眾生於中又二重舉況一明一身頓攝況
於眾生二明智廣同空一切本居智內何用攝耶
然第一文即出現偈云如三世劫剎眾生所有心
念及根欲如是數等身皆現是故正覺名無量今
疏上二句但略如及二字耳言尚皆一身頓現者
即長行中意經云如來成正覺時以一相方便入
善覺智三昧入巳於一成正覺廣大身現一切眾
生數等身住於身中如一成正覺廣大身一切成
正覺廣大身悉亦如是然彼經長行以身攝身偈
頌明其總攝今取長行之一身對偈中之廣攝以
顯難思耳故言尚皆一身頓現此一尚字即是舉
況一身總攝況聽法人況佛智下復舉況更彰廣
大即第八十經普賢讚佛偈初經云佛智廣大同
虗空普遍一切眾生心悉了世間諸妄想不起種
種異分別今疏引者意通前半正取大智以況一
身故但引初一句而巳。】
[007-0810b]


「▲二佛在眾生心中故則因門攝法無遺佛尚在於
心中況所說教非眾生心現。」


【二佛在眾生等者眾生即因因稱法界法界攝法
無遺故眾生亦攝無遺矣。】


「▲故出現品云菩薩摩訶薩應智自心念念常有佛
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
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佛正覺。」


【次故出現下引證。】


「▲此明佛證眾生心中真如成佛故本覺無異以始
同本總在眾生心中從體起用應化身時即是眾生
心中真如用大更無別佛如起信中多明此義而是
自心體用今以此經心佛眾生無差別故佛證眾生
之體用眾生之用。」


【後此明佛證下解釋謂如來何以不離生心釋云
眾生心真如是佛所證故若爾但是平等之理何
足為玄故復次云本覺無異故謂佛本覺與眾生
本覺無有二體同一覺故本覺即法身故法身同
故若爾法身體同眾生未證佛證法身復何相預
故次云以始同本總在眾生心中謂起信既言始
覺同本覺無復始本之異生佛本覺既同今佛始
同本時全同眾生本覺故全在眾生心中矣復有
問云約體雖同相明自別豈得全同故次云從體
起用用不異體體既眾生之體用豈離於眾生故
依體起用即是眾生心中真如用大更無別佛若
[007-0810c]
爾起信論中巳有此義何以獨名華嚴為別教耶
故次釋言起信雖明始本不二三大攸同而是自
心各各修證不言生佛二互全收是則用起信之
文成華嚴之義妙之至也疏文可知。】


「▲三由前生佛互相在時各實非虗則因果交徹隨
一聖教全在二心。」


【三由前生佛互相在下但合前二並實非虗成此
句耳謂初佛攝時生即全攝無前無後故實非虗
生攝非虗教在生心佛攝非虗教在佛心耳。】


「▲故眾生心中佛為佛心中眾生說法佛心中眾生
聽眾生心中佛說法。」


【故眾生心中佛下顯雙存相謂雖雙互相攝不妨
說聽宛然在文似隱義極分明請以喻況略舉二
喻一者如一明鏡師弟同對說聽以師取之即是
師鏡弟子取之是弟子鏡鏡喻一心師弟喻生佛
是謂弟子鏡中和尚為和尚鏡中弟子說法和尚
鏡中弟子聽弟子鏡中和尚說法諸有智識請詳
斯喻此喻猶恐未曉又如水乳和同一處而互為
能和所和且順說聽以能和為說所和為聽且將
水喻於佛乳喻眾生應言乳中之水和水中之乳
水中之乳受乳中之水雖同一味能所宛然雖能
所宛然而互相在相遍相攝思以准之更消疏文
眾生心中佛者此明眾生稱性普周而佛不壞相
在眾生心內言為佛心中眾生說法者此明佛心
[007-0811a]
稱性普周而眾生不壞相在佛心內也但明能說
之佛即是眾生心中佛但語聽法眾生即是佛心
中眾生下對反上更無別理但說聽之異耳。】


「▲四由生全在佛則同佛非生佛全在生則同生非
佛兩相形奪二位齊融則隨一聖教俱非二心則佛
心中眾生生無聽眾生心中佛無說。


▲是以賢首品云因緣所生無有生諸佛法身非是
身又偈讚品云如來不說法亦不度眾生大般若四
百二十五云我從得道來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等。」


【四由生全在等者此句雙泯義更易了於中先正
明是以賢首下引證即第十五經但證第四雙非
之義因緣所生無有生生泯也諸佛法身非是身
佛泯也下半云法性常住如虗空以說其義光如
是正要前二句故不引此耳又偈讚品亦證雙非
大般若文前巳釋竟。】


「▲是故此四於一聖教圓融無礙方為究竟甚深唯
識道理。」


【是故此四下總結融通隨舉一句即須具四故隨
一文一句若大若小必具此四攝理周圓。】


「▲第七會緣入實體者前來六門同入一實故。」


【第七會緣入實體等者疏文分二初總明後亦有
下開釋。】


「▲亦有二義一以本收末二會相顯性前中以諸聖
教從真流故不異於真。
[007-0811b]


▲故攝論中名為真如所流十二分教唯識第十釋
勝流真如云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最為勝
故。」


【攝論中下引證此引無性攝論第七梁攝論第十
次引唯識第十彼論釋十真如中第三地如彼疏
釋云由此地中得於三慧照大乘法觀此法教根
本真如名勝流真如或證此如說法勝故。】


「▲彼宗雖不立真如隨緣而說佛正體智證最清淨
法界而於後得安立教法名為如流以本收末亦名
如為教體。」


【彼宗雖不立下釋妨謂有問言彼宗真如凝然何
有流義故疏通云而說佛正體等此中逆順總有
四法展轉相依若逆推者此之教法從何而立答
從佛後得智立此後得智復依何生由根本智故
論云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此根本智從何而
立由冥真如故名真如最為根本若順說者梁論
第十釋云真如於一切法中最勝由緣真如起無
分別智無分別智是真如所流此智於諸智中最
勝由此智流出後得智後得智所生大悲此大悲
於一切定中最勝因此大悲如來欲安立正法教
濟眾生說大乘十二部經此法是大悲所流此法
於一切法中最勝菩薩為得此法一切難行能行
難忍能忍由觀此法得入三地在文可知。】


「▲二會相顯性者謂彼一切差別教法從緣無性即
[007-0811c]
是真如是故虗相本盡真性本現。」


【二會相顯性者上說如為教本而教非即如今說
教即是如則攝十二分教之相歸即如之性也。】


「▲如來言說皆順於如故金剛三昧經云如我說者
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


▲仁王二諦品云大王法輪者法本如應頌如乃至
論議如等。」


【如來言說下重釋教即如義上明教從緣生無有
自性故教即如今明說主稱如故言教皆如金剛
三昧經證成此義言義語者皆契如故下引仁王
證成前義言乃至者文中略故若具經云波斯匿
王白佛言云何十方諸如來一切菩薩不離文字
而行諸法相大王法輪者法本如重頌如授記如
不頌偈如無問而自說如戒經如譬喻如法界如
本事如方廣如未曾有如論議如是名句味音聲
果文字記句一切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大王
如如文字修諸佛智母上即經文其中云戒經者
即因緣經因事制戒故乃因緣經中一義又言法
界如者即本生經界即因義故餘文可知十二分
名義十藏品說。】


「▲此經明教即是如不說如皆是教若取說法顯義
皆為教體一切法皆如也則無如非教。」


【此經明教即是如下復辨通局謂但言十二分教
即如此局在十二若云如即佛教則一切法皆如
[007-0812a]
也則一切皆佛教斯義則通故次疏云若取諸法
顯義體即明一切皆教既一切皆如如皆佛教也。】


「▲第八理事無礙體者謂一切教法雖舉體即真不
礙十二分等事相宛然顯現雖真如舉體為一切不
礙一味湛然平等由如無礙佛之音聲亦順如無礙
皆與如智而相應故如前義分齊中廣明。」


【第八理事無礙體等者在文可見。】


「▲第九事事無礙體者文義皆圓。」


【第九事事下疏文分三初雙標次正顯文後例釋
義今初雙標文義揀義取文耳。】


「▲文即圓音此中亦具十種玄門現相品云佛演一
妙音周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即同時
具足相應體十住品云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
無有盡而令文義各不同菩薩以此初發必即廣狹
無礙體亦名純離教一句不壞狹也純也文義不同
廣也雜也又云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
等皆一多相容教也出現品云如來音聲普入一切
譬如書字等此亦相入即相容也十住又云一即是
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即相即教體出現品云
道場皆聞不出眾外各各隨解即隱顯教體也又云
如來言音唯是一味隨諸眾生心器異故無量差
別亦隱顯教體亦純雜教也又云如來於一語言中
演說無邊契經海如善口女等即微細教也阿僧祇
品云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
[007-0812b]
諸法中又說諸法不可說等一法既爾餘法亦然交
暎重重無盡無盡即帝網教也觸事即法即託事生
解教也一念頓演即十世教也如諸會中此方所說
十住等十方亦爾即主伴教也若隨說一法門皆有
無量修多羅為眷屬等即眷屬教雖不得為主亦是
伴類。」


【次文即下正顯文圓文即名句文而言圓音者有
二義故一例上名等離聲無體今圓音體文亦依
之二者既言圓音則文句皆足方稱圓耳若一直
聲音義非正下引諸經成斯教體具十玄門言佛
演一妙音等者經文略有三節初則一音周聞但
彰其遍次云眾音悉具者即前一音頓具多音理
萬類殊音如善口天女三法雨皆遍者則隨一一
音具說一切大小權實無盡法門又一一門皆充
法界三節巳含四義一則展一普周二則一收一
切展卷無礙皆悉同時何音何法而不具足彼經
次下云一切言詞海一切隨類音一切國土中恒
轉無上輪等則重數更多今但引其一偈足顯同
時具足言譬如書字等者即如來轉法輪中取意
略引故有等言若具引者經云佛子如來法輪悉
入一切語言文字而無所住譬如書字普入一切
事一切語一切等數一切世間出世間處而無所
住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普入一切處一切眾生一
切法一切業一切報中而無所住一切眾生種種
[007-0812c]
語言皆悉不離如來法輪何以故言音實相即法
輪故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轉法輪應如是知
即此經文法喻之中亦自影略故疏取意略引耳
言此亦相入即相容也者據所引文即相入義即
此相入是一多相容不同門能入名入所入名容
能容即所入所容即能入隨義名異容入一義耳
言道場皆聞不出眾外者即出現音聲中梵王及
眾喻若具引者復次佛子譬如大梵天王住於梵
宮出梵音聲一切梵眾靡不皆聞而彼音聲不出
眾外諸梵天眾咸生是念大梵天王獨與我語如
來妙音亦復如是道場眾會靡不皆聞而其音聲
不出眾外何以故根未熟者不應聞故其聞音者
皆作是念如來世尊獨為我說佛子如來音聲無
出無住而能成就一切事業是為如來音聲第五
相釋曰眾會聞者即以根熟為眾內未熟為眾外
耳餘則可知應者得聞此即顯也不應不聞斯即
隱也各各隨解者聞中復有差別若聞大乘大乘
則顯不聞二乘二乘即隱小顯大隱等可知又云
如來言音等者即彼次下第六相也經云佛子譬
如眾水皆同一味隨器異故水有差別水無念慮
亦無分別如來言音亦復如是唯是一味謂解脫
味隨諸眾生心器異故無量差別而無念慮亦無
分別然此一文證其兩義若取諸器各受互不相
知即是隱顯若取一味隨器即是純雜善口天女
[007-0813a]
亦即彼品經云復次佛子譬如自在天王有天婇
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其聲則與百千
種樂而共相應一一樂中復有百千差別音聲佛
子彼善口女從口一聲出於如是無量音聲當知
如來亦復如是於一音中出無量聲隨諸眾生心
樂差別皆悉遍至悉令得解即第四相一中頓具
即微細也言阿僧祇品至不可說等者等餘經文
經云一一佛法不可說種種清淨不可說出妙音
聲不可說轉正法輪不可說於彼一一法輪中演
修多羅不可說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法門不可
說於彼一一法門中又說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
諸法中調伏眾生不可說此上經文巳有數重而
但說一法法法皆爾互入重重故成無盡又彼中
云清淨實相不可說說修多羅不可說於彼一一
修多羅演說法門不可說於彼一一法門中又說
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諸法中所有決定不可說
於彼一一決定中調伏眾生不可說不可言說同
類法不可言說同類心不可言說異類法不可言
說異類心不可言說異類根不可言說異類語念
念於諸所行處調伏眾生不可說等亦是其類也
言一念頓演者一念頓演無量劫法何有十世不
互相融第五經云樹下諸神剎塵數悉共依於此
道場各各如來道樹前念念宣揚解脫門等。】


「▲此且約言說若類通諸法皆為教體即所論義義
[007-0813b]
即普法具十玄門如義分齊。」


【此且約下例文釋義初句結前餘皆釋後。】


「▲第十海印炳現體者如前差別無盡教法皆是如
來海印定中同時炳現設所化機亦同緣起炳現定
中是故唯以三昧為斯教體如出現品云此約果位
若約因位圓信亦得印現賢首品云如是一切皆能
現海印三昧威神力。


▲以上十門該羅收攝未有一法而非教體然後二
門正是經宗融取前八無所遺矣。」


【以上十門下第二總結可知教體門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