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18 華嚴經疏科文-唐-澄觀 (master)


No. 231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序科文





* 釋斯鈔序啟以三門

* 初題目大方
* 次撰人清涼
* 後本文

* 初教起源流

* 初通明諸教

* 一明如來說經至聖
* 二明菩薩造論大士
* 三縱奪遣妨

* 初縱法本離言雖忘
* 後奪不礙言說而浩
* 四出示經意

* 初舉例設教蓋欲
* 後因言悟入窮無
* 後別指當經

* 初標指斯經
* 後嘆勝不可
* 後鈔興本末

* 初依經製疏

* 初晉譯先彰

* 初旨趣玄微晉譯
* 後賢首得旨賢首
* 二唐翻後闡

* 初新經罔愽唐翻
* 後刊定迷宗後哲
* 三疏成廣播

* 初陳謙述不揆
* 後疏遠流通偶溢
* 後請集鈔文

* 初學徒咨請

* 初標眾講者
* 二陳詞咸叩
* 三按定大教
* 四謙承親承
* 二冀遠重宣

* 初慜後垂範
* 後正請希埀
* 三法師承領

* 初明製鈔意順斯
* 次引古釋成昔人
* 後出意製鈔今為
* 四述作體式

* 初正顯然繁
* 次謙陳顯此
* 後出理意夫
[001-0344a]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科文卷第一
清凉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排定




* 釋此華嚴經八十卷三十九品大文分

* 初經前演義

* 初經䟽總題大方
* 二述人名號清涼
* 三正解疏文

* 初總敘名意即是䟽序亦名教迹

* 初大分為

* 初通敘法界以為佛法大宗隨疏
* 二別敘此經以申旨趣二剖
* 三慶遇由致激物發心是以
* 四略釋名題令知綱要四題
* 二細科為

* ○初標舉宗體

* 初約三大釋

* 初句用大往復
* 二明體大二動
* 三明相大三含
* 四融拂上三四超
* 五結法所屬五其
* 二約本末釋

* 初句從本起末第二
* 二攝末歸本次句
* 三本末無礙第三
* 四本末雙寂第四
* 五結通四義末句
* 三明法界類別

* 初約三法界

* 初句事法界第三
* 二次句理法界次句
* 三無障礙法界第二
* 四融拂上三第四
* 五結屬上三第五
* 二約四法界

* 初句事法界二者
* 二次句含三法界動靜
* 三事事無礙法界含眾
* 四融拂上四超言
* 五結屬上四其唯
* 三約五法界

* 初二句融四法界
[001-0345a]

* 初往復動二字有為法界三者
* 二靜之一字無為法界靜無
* 三一源二字分

* 初互奪雙亡非有為無為法界一源
* 二互融雙照亦有為無為法界若互
* 二第三句無障礙法界含眾
* 三第四句總融五法界超言
* 四第五句結屬五法界其唯
* 四總彰立意疏外問答第四
* ○二別歎能詮

* 初總明能詮剖列
* 二別顯深廣窮理
* 三結歎深廣汪洋
* 四結法所屬其唯
* ○三教主難思

* 初標果滿故我
* 二語因深乘願
* 三明體玄渴虛
* 四彰德備富有
* ○四說儀周普

* 初所依定湛智
* 二能應身皎性
* 三說經之處不起
* 四說經之時無違
* 五所被眾盡宏
* 六說本經圓音
* 七敘說儀主伴
* ○五言該本末

* 初理事相望論本末雖空
* 二諸教相望論本末若乃
* ○六旨趣玄微

* 初理事無礙

* 初示三大其為
* 二融真妄

* 初正明雙融真妄
* 二不礙雙存事理
* 二事事無礙

* 初明無礙所由理隨
* 二顯無礙之相

* 初明諸法相即自在門故得
* 二廣狹自在無礙門廣大
* 三微細相容安立門炳然
* 四同時具足相應門具足
* 五一多相容不同門一多
* 六祕密隱顯俱成門隱顯
* 七因陀羅網境界門重重
* 八十世隔法異成門念念
* 九託事顯法生解門法門
* 十諸藏純雜具德門萬行
* ○七成益頓超

* 初總顯高深

* 初明廣遠若夫
* 二彰深妙深不
* 二正顯成益

* 初見聞益見聞
* 二解行益解行
* 三頓證益師子
* 四超權益象王
* 五成智益啟明
* 六成位益寄位
* 七顯因成果益剖微
* 八成就行願益蓋眾
* ○八結歎宏遠

* 初當相顯勝真可
* 二對他顯勝

* 初法尋斯
* 二喻
[001-0346a]

* 初智明映奪喻文有
* 二高勝難齊喻後須
* ○九感慶逢遇

* 初弘闡元由是以
* 二正明感遇

* 初對昔自慶願惟
* 二對今自慶况逢
* ○十略釋名題

* 初雙標二目題稱
* 二雙釋二目

* 初解經題大以
* 二釋品目佛及
* 三雙結二目斯經
* 二歸敬請加○
* 三開章釋文○
* 四謙讚回向○
* 二正解經文○




* ○二歸敬請加

* 初八句正歸敬三寶

* 初句總明歸命
* 二七句別顯

* 一初歸依佛寶座剎
* 二歸依法寶三一
* 三歸依僧寶三一
* 二六句請威加護

* 初請歸之意第二
* 二願加護相次願
* 三著述所為三俾
* 三二句迴施眾生回茲




* ○三開章釋文

* 初標列章門將釋
* 後依章別釋

* 初教起因緣

* 初生起大意

* 初正釋

* 初法初因
* 二喻次若
* 三合後今
* 二引證言故
* 三釋如言出
* 二開章別釋

* 初雙標先因
* 次雙釋

* 初釋因十義

* 初標列因十
* 二別釋

* ○初法應爾故
[001-0347a]

* 初正釋言法
* 二引證故不
* 三結釋斯則
* 四解妨

* 初正解但隨
* 二重通再難

* 初法令尋
* 次喻如觀
* 後合

* 初正法合而此
* 後釋成上義以一
* ○二酬宿因故

* 初標章門二酬
* 二躡前起後何以
* 三標因深廣夫根
* 四釋成深廣深大
* 五開章別釋

* 初標章宿因
* 二別釋

* 初大願力一者
* 二昔行力二者
* ○三順機感故

* 初標章三順
* 二躡前起後謂昔
* 三約喻顯相其猶
* 四引經證成故兜
* 五指略在廣廣顯
* 六揀定於機然此
* ○四為教本故

* 初標章四為
* 二總彰大意

* 初立理謂非
* 二正釋將欲
* 三開章別釋

* 初為開漸本然亦
* 次為攝末本

* 初標名二為
* 後義證如日
* 後雙證上二

* 初引攝論無不
* 二引法華

* 初正引經文法華
* 後結成本義斯則
* ○五顯果德故

* 初總彰大意

* 初法五顯
* 二喻不識
* 三合不知
* 二開章別釋

* 初正釋然果
* 二融通

* 初約用互在以明六句然依
* 二約體相相即以明四句又有
* 三雙結體用隨舉
* ○六彰地位故

* 初彰大意

* 初順明來意六意
* 二立理反成夫聖
* 二開章別釋

* 初正釋

* 初行布此亦
[001-0348a]
* 二圓融

* 初正釋

* 初一位即攝一切位二圓
* 二別明五位相攝一一
* 二引證

* 初約當位自互相攝初地
* 二明五位互攝二云
* 三明以初攝後三初
* 二會融

* 初辨定其相然此
* 二正明會融

* 初一翻直明無礙相是
* 二二翻則互相成圓融
* 三三翻融通涉入無量
* 三引正故世
* ○七說勝行故

* 初總舉大意七說
* 二開章別釋

* 初以義別釋

* 初頓成

* 初正明行亦
* 二引證故十
* 二行布二徧
* 二指例會融此二
* ○八示真法故

* 初總明八示
* 二正釋此亦
* ○九開因性故

* 初總彰大意

* 初躡前起後九開
* 二總相解釋

* 初總明因義良以
* 二覆彼因義但相
* 三正明開義今令
* 二開章別釋

* 初開釋亦有
* 二後引證

* 初引自經如下
* 二引他經亦如
* ○十利今後故

* 初躡前總辨十利
* 二開章別釋

* 初就時辨益此亦
* 二約行辨益

* 初令得見聞為堅種此益
* 二令起行證入

* 初正釋二令
* 二釋成良以
* 三對前辨益

* 初通收十益又此
* 二通申本義亦可
* 三結屬會釋因十
* 二釋緣十義○
* 後雙結教起
* 二藏教所攝○
* 三義理分齊○
* 四教所被機○
* 五教體淺深○
* 六宗趣通別○
* 七部類品會○
* 八傳譯感通○
* 九總釋名題○
* 十別解文義○




* ○二釋緣十義

* 初引例總明第二
* 二開章別釋

* 初標列章門今有
* 二依章正釋

* ○初依時文分

* 初大意

* 初佛迹顯實今初
* 二就德顯圓况無
* 二開釋

* 初標今以
[001-0349a]
* 二釋初唯
* 三結於前
* 三會融

* 初正融會又此
* 二通妨難

* 初難依此
* 二通亦隨
* 三顯勝能

* 初對他顯勝若依
* 二會他顯勝而餘
* 三再通妨難或說
* 四出法之源廣如
* ○二依處

* 初總彰大意

* 初拂迹顯實第二
* 二融通顯圓况剎
* 三依義建立然真
* 二敘昔順違

* 初正敘然有
* 二決斷上之
* 三句數圓融

* 初雙標然說
* 二雙釋

* 初釋染淨二四句

* 初本末相望四句初淨
* 後唯就一剎四句又或
* 後釋通局二四句

* 初標次明
* 後釋

* 初平漫四句謂或
* 後相攝四句又或
* 三以麤例細又以
* 四別明處異

* 初標數若從
* 二別釋初此
* 三總結然上
* 四釋妨

* 初總荅前問然說
* 二重通再難若約
* 三以一例餘一一
* 五隨難重釋

* 初正顯同徧十餘
* 二釋通妨難然主
* 六總融十義

* 初正顯十義融通又上
* 二對時顯處而隨
* 三通顯甚深此猶
* ○三依主文分

* 初總彰大意第三
* 二假難徵起

* 初問起今說
* 二徵難

* 初難真應若言
* 二難一多若云
* 三總相會通

* 初遮非故說
* 二顯正

* 初總相顯示即是
[001-0350a]
* 二對難會融

* 初雙標真應
* 二雙釋

* 初釋真應

* 初唯釋真應即虛
* 二正明真應兼顯一多常在
* 後釋一多

* 初唯釋一多身不
* 後正釋一多兼該真應同時
* 三結成難思一切
* 四開章別釋

* 初標章今先
* 二解釋

* 初明十身

* 初三世間十身言十
* 二佛身自有十身二就
* 二彰無礙

* 初標數言無
* 二列釋

* 初用周無礙一用
* 二相遍無礙二相
* 三寂用無礙二寂
* 四依起無礙四依
* 五真應無礙五真
* 六分緣無礙六分
* 七因果無礙七因
* 八依正無礙八依
* 九潛入無礙

* 初標章九潛
* 二解釋

* 初佛入眾生

* 初正釋入眾
* 二引喻如如
* 三引證故出
* 二眾生入佛又亦
* 十圓通無礙

* 初別明十圓
* 二總結同一
* 三總結周遍以此
* 五會通餘教

* 初別會五文

* 初會起信唯識是知
* 二會涅槃央掘或說
* 三會通梵網或說
* 四會他受用或說
* 五通會三身或分
* 二總非俱非
* 三揀濫設分
* ○四依三昧

* 初立理正明

* 初別顯第四
* 二結成故於
* 二指文略釋有不
* ○五依現相

* 初總明大意第五
* 二顯相不同起教
* 三別明放光

* 初總明故諸
* 二別顯然有
* 三明隨處放異隨處
* 四料揀同異其動
* ○六依說者
[001-0351a]

* 初總顯來意

* 初立理第六
* 二引證下文
* 二開章別釋

* 初總明說人

* 初明有三今此
* 二開為五開即
* 三開五為十更開
* 四開十為無量廣即
* 二指文顯說如僧
* 三說儀不同其能
* ○七依聽者

* 初總明大意第七
* 二略指類別即下
* ○八依德本

* 初標大意第八
* 二正顯示略有
* 三揀濫若感
* ○九依請者

* 初舉無顯有第九
* 二別示請儀然有
* ○十依加者

* 初總明大意

* 初立理第十
* 二指陳心冥
* 二別釋所以

* 初總彰有無然若
* 二出加所以

* 初徵所以
* 二釋欲顯
* 三釋通妨難

* 初徵難若爾
* 二釋難表徵
* 三遮難然施
* 四就類彰別

* 初別顯加有
* 二指文普光




* △二藏教所攝

* 初明藏攝

* 初明藏

* 初總科第二
* 二別釋

* 初釋三藏

* 初總列三名言三
* 二別釋三藏

* 初修多羅藏

* 初辨名

* 初會梵音初中
* 二敘古譯

* 初標名古譯
* 二引證智論
* 三釋義契謂
* 四會六釋即契
* 五會傍正復云
* 三敘古破有云
* 四會順違

* 初伸全縱今更
* 二彰半奪若兼
[001-0352a]
* 三出古意古德
* 二顯相

* 初總舉包含二顯
* 二正會五義故雜
* 三以義貫通

* 初總釋貫通

* 初標義總上
* 二引證故佛
* 三釋所引論此或
* 二彰所貫攝

* 初引論正釋

* 初引論總標又世
* 二引論別釋依者
* 二例同指餘瑜伽
* 二毗柰耶藏

* 初標科第二
* 二別釋

* 初辨名

* 初正釋前中
* 二辨異

* 一名毗尼毗尼
* 二名尸羅或名
* 三名波羅提木叉亦名
* 四名性善及守信亦名
* 二顯相

* 初指前總說後顯
* 二引證別說若別
* 三阿毗達磨藏

* 初總標第三
* 二正釋

* 初辨名

* 初得名

* 初釋法阿毗
* 二釋對

* 初釋對義法既
* 二出對體其能
* 二釋名言對
* 二顯相

* 初總標世親
* 二別釋對義
* 三異名亦名
* 三總顯所詮然比
* 二釋二藏

* 初總標第二
* 二別釋即由
* 三引證故莊
* 四出其所以

* 初正出為二所以此就
* 二出三乘三藏不同若約
[001-0353a]
* 三重成二藏之義又此
* 二明攝分

* 初明彼攝此第二
* 二明此攝彼若約
* 二明教攝

* 初總標第二
* 二別釋

* 初明通相十二分教一者
* 二別明諸宗立教

* 初標舉將說二者
* 二總顯深廣

* 初標深廣夫教
* 二釋所以以無
* 三結難思極位
* 三開章別釋

* 初標章門今乘
* 二依標釋

* 初大意合離

* 初雙標開合今初
* 二雙釋開合

* 初釋不分之意

* 初總標且不
* 二列釋一則
* 三總結以斯
* 二辨分教之意

* 初五對前五義其分
* 後五顯過於前又王
* 三雙結開合以斯
* 二古今違順

* 初敘此方

* 初總列第二
* 二別釋

* ○初立一音教

* 初敘昔義一立
* 二辨順違上之
* ○二立二種教

* 初曇無讖三藏

* 初敘第二
* 二判斯則
* 二隋延法師

* 初敘二隋
* 二判此雖
* 三唐初印法師

* 初敘昔

* 初總標三唐
* 二正立一屈
* 三揀異又此
* 二辨順違

* 初順

* 初總出立意此約
* 二遮破釋成

* 初救總名然華
* 二救四異

* 初通主異約釋
* 二通處異娑婆
* 三結成昔義略云
* 二違但於
* 四劉虬居士

* 初敘四齊
* 二判

* 初順然此
* 二違漸約
* ○三立三種教

* 初總標第三
* 二別釋

* 初南中諸師

* 初敘昔

* 初總明

* 初正立一南
* 二辨立意由故
[001-0354a]
* 三出不定相謂別
* 二別明漸義

* 初總標漸中
* 二別釋

* 初分為二或但
* 二或為三

* 初一師正立或分
* 二後二師指同

* 初唐三藏指同初師此與
* 二真諦指同別立

* 初指同初師真諦
* 二指異別立而時
* 三或為四

* 初標或分
* 二顯即宋
* 四或為五

* 初總標或開
* 二別釋

* 初道場惠觀等同立五教一道
* 二劉虬居士亦立五教二者
* 二順違

* 初總明順違上來
* 二別破違理

* 初破道場

* 初破初時唯有

* 初小乘論破初明
* 二引小乘經破又阿
* 三引大乘論破又智
* 四結上三文皆顯
* 二破第二時唯空

* 初破其說空

* 初引制戒若云
* 二引論破又智
* 二破不明常住

* 初返質破若云
* 二顯正破涅槃
* 三會義破是知
* 四縱奪破又般
* 三結立正義是知
* 三破第三時抑揚

* 初雙標若云
* 二雙破

* 初引淨名破淨名
* 二引般若破般若
* 四破第四時唯同歸若云
* 五破第五時唯常住五以
* 二破劉虬若以
* 三結成違順然上
* 二後魏光統律師

* 初明承習二後
* 二顯立義

* 初敘昔意明
* 二順違

* 初出意此亦
* 二釋妨意明
* 三隋末唐初吉藏法師

* 初敘三隋
* 二判此判
* ○四立四種教

* 初總標第四
[001-0355a]
* 二別釋

* 初光宅法師

* 初敘昔

* 初正立一梁
* 二出所以以臨
* 三結成是知
* 二順違

* 初結辨順理此則
* 二明其有違若唯
* 三會通教旨顯違之由

* 初明會不會之意是知
* 二明會二會三之意若約
* 三明取昔廢昔之意

* 初明會三為一會取昔三

* 初正明若開
* 二引證故彼
* 二明會於昔三歸今之一

* 初會昔成今若廢
* 二彰今異昔若依
* 四結成昔義成四無失於文
* 二智者大師

* 初敘昔

* 初明師宗二陳
* 二辨立教

* 初正立四教

* 初藏教

* 初立名立四
* 二所詮此教
* 三所被正教
* 二通教

* 初正名

* 初正立二者
* 二所詮此教
* 三所被正為
* 二引證大品
* 二解妨然教
* 三別教

* 初正釋

* 初立名三別
* 二所詮此教
* 三所被的化
* 二解妨不名
* 四圓教

* 初正釋

* 初釋義

* 初立名四圓
* 二所詮此教
* 三所被但化
* 二引證華嚴
* 二結成別則
* 二通相料揀

* 初明立教所因又此
* 二彰其所釋又此
* 三用四儀式又更
* 二順違

* 初總名順違

* 初明順此師
[001-0356a]
* 二辨違但三
* 二別為會釋

* 初別釋藏教難

* 初出三藏名之所據所以
* 二立三藏名之所以初對
* 三明後三不稱所以通教
* 四明不名小乘所以所以
* 二總通四教難故藏
* 三重通別圓會其去取但判
* 三元曉法師

* 初正立

* 初正立三唐
* 二解釋然三
* 二順違

* 初出義本然此
* 二明順違自言
* 四淨法苑公

* 初敘正立

* 初總以標舉四賢
* 二引論為據論云
* 三正明所立言四
* 四別示其相初教
* 五結廣從略廣如
* 二判順違

* 初別破

* 初破初一然今
* 二破後三又依
* 二結非故其
* ○五立五教

* 初標第五
* 二釋

* 初波頗三藏

* 初敘昔義一波
* 二辨順違此釋
* 二賢首大師二賢
* 二敘西域○
* 三立教開宗○
* 四總相會通○




* ○二敘西域

* 初正敘

* 初總敘源由第二
* 二雙釋所以

* 初戒賢

* 初師資相承戒賢
* 二所憑經論依深
* 三正顯所立

* 初總立三
* 二別謂佛
* 四彰了不了是故
* 五結成所憑此依
* 二智光

* 初師資相承二智
* 二所憑經論依般
* 三正顯所立

* 初總亦立
* 二別謂佛
* 四彰了不了又初
* 五結成所憑此三
* 二順違

* 初總明順違

* 初總非前立然此
* 二會釋二經深密
* 三結成和會得斯
* 二各別會釋

* 初標列章門然欲
* 二廣會初二

* 初雙標二義且初
* 二別顯二相

* 初法相宗

* 初標所宗如法
* 二引文成立

* 初三乘為了一乘不了

* 初引深密故深
* 二引勝鬘又勝
* 二明五性為了成前三乘
[001-0357a]

* 初般若說有五性大般
* 二引深密經證有趣寂以成五性

* 初指同前文深密
* 二證有趣寂又云
* 三引十輪明定有三乘以成五性又十
* 四引莊嚴瑜伽二論正明五性故楞
* 五引善戒地持立有二性成前無住善戒
* 二法性宗

* 初標所宗若法
* 二引證成立

* 初引法華雙立一乘一性

* 初立一乘為實三乘為權法華
* 二立一性為實證成一乘以性
* 二引涅槃明其乘性相成涅槃
* 三重引法華明無趣寂

* 初引教成立

* 初引文

* 初引法華又法
* 二引智度論智論
* 三引法華論

* 初引論法華
* 二釋論既云
* 二總結入楞
* 後結成無定性如是
* 四引湼槃明無無性

* 初引經正明涅槃
* 次破其不曉經意

* 初引其所迷况前
* 次䟽釋經意此意
* 後引經結成况經
* 後引論重成莊嚴
* 五引經釋論結成正義

* 初釋般若深密經意是知
* 二通妨難諸論
* 六廣引諸經遮救定性

* 初正牒破

* 初牒救辭若謂
* 二以經重難

* 初正難何以
* 二遮救

* 初正遮其救誰敢
* 後引經論成如智
* 三又遮其救若不
* 四復重遮救若以
* 二結成前非明知
* 七引涅槃遮救無性

* 初敘其救辭若謂
* 二辨其差當

* 初正辨經意然涅
* 二結示正義是知
* 八引法華遮救趣寂

* 初牒救若謂
* 後正破

* 初總奪雙破

* 初總奪化有無用之失權必
* 二縱其有化化翻成損又豈
* 後結成正義是知
[001-0358a]
* 九釋勝鬘會一乘方便

* 初正引經文又勝
* 二釋成經意

* 初正釋經意此意
* 後斥其謬解不曉
* 三更引餘文

* 初正引又彼
* 後反質豈說
* 四復縱破之設有
* 十以法華結成破立

* 初正法華經結成破立法華
* 後更引他經證成一義故百
* 三徧略會釋

* 初總標上約
* 二以正會釋謂就
* 三總結令除執著是故




* ○三立教開宗

* 初標列章第三
* 二依章釋

* 初以義分教

* 初總辨源由今初
* 二正立五教

* 初列名言五
* 二解釋

* 初小乘教初即
* 二始教

* 初正立二始
* 二釋名此既
* 三終教

* 初正立三終
* 二立理釋名定性
* 三結前生後上二
* 四頓教

* 初正立四頓
* 二釋名

* 初約當法釋名

* 初正釋不依
* 二引證如思
* 二約對他釋名不同
* 三解妨

* 初通第一難頓詮
* 後通第二難天台
* 五圓教
[001-0359a]

* 初正立五圓
* 二指經如此
* 三約其所詮以辨異

* 初總標若約
* 二別釋

* 初小乘教

* 初約數法多少初小
* 二約空差別但說
* 三約所依根本但依
* 四約成有餘未盡
* 二始教

* 初總

* 初對後彰劣二始
* 二對前顯勝說有
* 二別

* 初唯心真妄別說有
* 二一性五性別法爾
* 三真如隨緣凝然別既所
* 四三住空有即離別依他
* 五生佛不增不减別既言
* 六二諦空有即離別

* 初但明二諦別真俗
* 二兼明中道別非斷
* 七四相一時前後別同時
* 八能所斷證即離別根本
* 九佛身有為無為別既出
* 三結如是
* 三終教

* 初總三終
* 次別

* 初唯心真妄通真義所立
* 二一性兼一乘義一切
* 三真通隨緣義但是
* 四三性空有相即義依他
* 五生佛不增不減義一理
* 六二諦空有相即義

* 初明二諦相即第一
* 後兼明中道雖空
* 七四相一時義四相
* 八能所斷證相即義

* 初總明無斷之斷緣境
* 後別明內證之相照或
* 九佛身無為義世出
* 後結如是
* 四頓教四頓
* 五圓教五圓
* 二依教分宗二依




* ○四總相會通

* 初總標第四
* 二別釋

* 初會通諸教

* 初總標今初
* 二別釋

* 初總為一教一或
* 二分為二教

* 初會牟讖二種教二或
* 次會光宅四乘教二對
* 後會印公二種教三者
* 三分為三教三或
* 四分為四教

* 初合三四為一教四或
* 二合二三為一教二約
* 五分為五教五或
* 三遮外難然取
* 二會化儀前後

* 初總標列第二
* 二別釋

* 初本末差別門

* 初以正明初中
* 二出其相然有
* 三揀其濫然此
* 二依本起末門

* 初正明二依
* 二揀濫約法
* 三攝末歸本門三攝
* 四本末無礙門

* 初正明四本
* 二揀濫上之
* 五隨機不定門五隨
[001-0360a]
* 六顯密同時門

* 初總牒六顯
* 次正顯若亙
* 後結同密顯
* 七一時頓演門七上
* 八寂寞無言門八從
* 九該通三際門九此
* 十重重無盡門十上
* 三詳定所宗後之




* ▲三義理分齊

* 初總彰大意

* 初結前生後第三
* 二總顯深廣

* 初法然此
* 二喻其猶
* 三合

* 初正合前之
* 二解妨斯則
* 三結屬所攝

* 初總顯深廣故此
* 二別釋深義一乘
* 三通釋妨難以別
* 二開章別釋

* 初標列章門今顯
* 二依章別釋

* 初所依體事

* 初具列初中
* 二略釋教即
* 三結示餘可
* 二攝歸真實

* 初標章第二
* 二正釋即真
* 三引證經云
* 三彰其無礙

* 初總標第三
* 二別釋

* 初理徧於事門

* 初標門一理
* 二正釋謂無
* 三結成徧義故一
* 二事徧於理門

* 初正明二事
* 二會前

* 初會一性

* 初明一性無性二事
* 二明成佛不成佛

* 初正明由上理遍
* 二引證故出經云
* 三明無性即佛性

* 初正明由上一性
* 二引證故出故涅
* 二會一乘又出
* 三依理成事門

* 初總釋三依
* 二會前

* 初會諸法通真心於中
* 二會真如能隨緣二明
* 四事能顯理門

* 初正明

* 初正釋四事
* 二釋成依他
* 二引證夜摩
[001-0361a]
* 五以理奪事門

* 初正釋五以
* 二會前

* 初正會故說
* 二引證

* 初引當經出現
* 二引他經不增
* 三揀權非約
* 六事能隱理門

* 初正釋六事
* 二引證故法
* 七真理即事門

* 初正釋七真
* 二引證第七
* 八事法即理門

* 初正釋八事
* 二會前五義

* 初二諦空有上之
* 二重會唯心此亦
* 三會不斷常又由
* 四四相前後又由
* 五能所斷證亦令
* 九真理非事門九真
* 十事法非理門

* 初正釋本門十事
* 二會無為義上七
* 三以總結

* 初總標無礙同一緣起上之
* 二別束十門以成八字約理
* 四周徧含容

* 初標舉章門第四
* 二依章別釋

* 初正辨玄門

* 初列名總顯今初
* 二指事別明

* 初總辨所依今且
* 二別顯十門

* 初同時具足相應門

* 初正明

* 初明當門中具如下
* 二明具餘九門亦具
* 二引證

* 初引妙嚴品故下
* 二引華藏偈

* 初正引經偈華藏
* 二舉細況麤一塵
* 二廣狹自在無碍門

* 初正明廣狹

* 初正明二即
* 二引證十定
* 三句數是故
* 二會通純雜然此
*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

* 初正明

* 初正釋三即
* 二句數舒攝
* 二引證下云
* 三料揀

* 初明相入若一
* 二辨相攝互攝
*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
[001-0362a]

* 初正釋四比
* 二句數一多
* 三引證下云
* 五祕密隱顯俱成門

* 初正釋其相五華
* 二句數指同全攝
* 三引文成證下云
* 四重以喻顯如八
* 六微細相容俱成門

* 初正明六此
* 二引證下云
* 七因陀羅網境界門

* 初正釋七此
* 二喻顯如天
* 三引證下云
* 四重喻亦如
* 八託事顯法生解門

* 初正釋八見
* 二揀濫非是
* 三引證下云
*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

* 初正釋九即
* 二引證故晉
* 三揀濫時無
* 十主伴圓明具德門

* 初正明十此
* 二引證下云
* 三重例是故
* 三結例成益

* 初舉一例餘

* 初以華例事

* 初正例舉華
* 二類結如此
* 二以事例餘事法
* 三以所例能如教
* 四結成無盡若重
* 二結勸修益於此
* 二德用所因

* 初問答總明

* 初標舉章門第二
* 二假問徵起問有
* 三列數總答答因
* 四總相會通

* 初總標功能中隨
* 二料揀差別十中前
* 三會通德用遮其異釋

* 初別明

* 初以互通釋非其兩別

* 初標前之
* 二釋約佛
* 二會通染淨辨二雙融即用
* 二結成故相
* 二隨門別釋

* 初唯心所現故初唯
* 二法無定性故

* 初約大小釋二法
* 二引文證成舊經
* 三例釋餘法一非
[001-0363a]
* 三緣起相由故

* 初總顯

* 初總彰多義三緣
* 二標舉章門約就
* 三彰十所以謂緣
* 二別釋

* 初諸緣各異義

* 初正釋一諸
* 二反成若雜
* 三結示此則
* 四引證文云
* 二互徧相資義

* 初正釋二互
* 二反成若此
* 三例餘此則
* 四引證下文
* 三俱存無碍義

* 初正釋三俱
* 二句數

* 初總明是故
* 二別釋一或
* 三引證文云
* 四結成此上
* 四異體相入義

* 初總釋四異
* 二引證如論
* 三反成若各
* 四結成是故
* 五示相

* 初以一望多

* 初明一持多依

* 初正明依持之義是故
* 二釋成亦通妨難由一
* 二例多持一依如一
* 二例多望一

* 初結前如望
* 二生後多望
* 三結成句數俱存
* 五異體相即義

* 初立理略明五異
* 二反顯前理若闕
* 三結成正義得此
* 四別示其相

* 初以一望多

* 初明一有體

* 初正明是故
* 二釋成由一
* 二例多有體一多
* 二例多望一
[001-0364a]

* 初結前如一
* 二生後多望
* 三結成句數俱存
* 六體用雙融義

* 初立理略明六體
* 二開章別釋是故
* 三總結所屬此上
* 七同體相入義

* 初別釋同體義七同
* 二雙釋即入所以又由
* 三正釋此門

* 初明一望於多

* 初明本一有力多一無力先明
* 二例多一有力本一無力一入
* 二例多望一餘義
* 八同體相即義

* 初明以一望多

* 初明本一有體

* 初出其所以八同
* 二正釋斯義以多
* 二例多一有體如一
* 二例多一望本一餘義
* 九俱融無礙義

* 初正釋本門九俱
* 二結前三門此上
* 十同異圓滿義

* 初標名十同
* 二別釋謂以
* 三結屬引證

* 初結屬此第
* 二引證故下
* 三總結上來
* 四法性融通故

* 初總顯

* 初揀非第四
* 二顯正

* 初標舉今則
* 二示相

* 初順明謂不
* 二反立若一
* 三結正今既
* 四引證華藏
* 二別明

* 初結前生後斯即
* 二正顯別相

* 初別明

* 初同時具足相應義一既
* 二廣狹自在無碍義二事
* 三一多相容不同義三理
* 四諸法相即自在義四真
* 五祕密隱顯俱成義五由
* 六微細相容安立義六真
* 七因陀羅網境界義七此
* 八託事顯法生解義八即
* 九十世隔法異成義九以
* 十主伴圓明具德義十此
* 二融通故一
* 五如幻夢故

* 初幻

* 初喻

* 初正釋五如
* 二引證經云
* 二合一切
* 二夢

* 初喻明言如
* 二引證故論
* 六如影像故

* 初正釋
* 二引證
* 七因無限故

* 初正釋
* 二引證
* 八佛證窮故

* 初正釋
* 二引證
[001-0365a]
* 九深定用故

* 初正釋
* 二引證
* 十神通解脫故

* 初正釋
* 二引證
* 三總結所屬由上




* △四教所被機

* 初舉意總標

* 初躡前起後第四
* 二約法揀定若明
* 二依門別釋

* 初標二門通有
* 二別釋相

* 初揀非器

* 初三凡愚

* 初別明前中
* 二總指上三
* 後二權小四狹
* 二彰所為

* 初二別示

* 初正為後五
* 二兼為

* 初明所為二兼
* 二通外難約未
* 二三牒前

* 初引為三引
* 二權為四引
* 三遠為

* 初立理正明五遠
* 二引經證成故出
* 三會釋前文前三
* 四明惡是所為

* 初正明為惡

* 初引二經明其為惡又彼
* 二引二經明等有性又如
* 二況出圓融此皆




* △五教體淺深

* 初總標

* 初標舉第五
* 二列數一音
* 三料揀

* 初約體性十中
* 二大小乘又前
* 三一三乘前七
* 四同別教前八
* 二別釋淺深

* 初合釋前三

* 初雙標就前
* 二雙釋

* 初小乘

* 初徵小乘
* 二釋

* 初語業為體

* 初正顯其相一云
* 二揀法通妨其名
* 二名等為體

* 初正明

* 初正顯其相二云
* 二揀法通妨若俱
* 二引證

* 初評家斷歸初義評家
* 次二論雙證二義雜心
* 後正理成第二義正理
* 三唯聲為體三者
* 二大乘

* 初標大乘
[001-0366a]
* 二釋

* 初唯取聲一云
* 二取名等二云
* 三則總取三云
* 三雙會

* 初會去取差當

* 初出意雙取以余
* 二會通前二

* 初正明去取若就
* 二出於所以良以
* 三遮其妨難書雖
* 四會通前文前淨
* 五引證成立仁王
* 二會淺深同異然大
* 二別明後七

* 初即第四通攝所詮體

* 初牒名第四
* 後釋相

* 初正辨所詮瑜伽
* 二出通詮所以此明
* 三通收能所又瑜
* 二即第五諸法顯義體

* 初標舉第五
* 二引證

* 初引淨名經淨名
* 後引楞伽經又十
* 三結釋

* 初引例總收又香
* 二結成說聽既語
* 三况出此經

* 初事物說法况華
* 二即事是法華香
* 三即事能說剎土
* 四引證成立下云
* 三即第六攝境唯心體

* 初標義總顯

* 初正釋第六
* 二引證唯識
* 二開章別釋

* 初開章然有
* 二別釋

* 初本影相對

* 初標舉前中
* 二別明

* 初別明四句

* 初唯本無影一唯
* 二亦本亦影

* 初正明俱有

* 初各別成立

* 初本質教

* 初正明二亦
* 二引證故佛
* 二引像教

* 初正明若問
* 二引證佛地
* 三釋妨此文
[001-0367a]
* 後引二十唯識證前二

* 初正引論證故二
* 二指其師說護法
* 二聚集顯現

* 初總明聚集之相然云
* 二別釋五心之相然西
* 三唯彰無本三唯
* 四非影非本四非
* 二通結所由此前
* 二聽說全收

* 初標其句目第二
* 二別明句數

* 初約同教一約
* 二約別教

* 初總標二約
* 二別釋

* 初果門攝法

* 初正立一眾
* 二引證

* 初引當經證故出
* 次引他論證又佛
* 後引當經況出攝聽

* 初以一身頓現況於眾生又下
* 後以本其況於全身况佛
* 二因門攝法

* 初正立二佛
* 二引證故出
* 三解釋此明
* 三因果交徹

* 初正辨交徹三由
* 二雙顯存相故眾
* 四兩相形奪

* 初正立四由
* 二引證是以
* 二總結融通是故
* 四即第七會緣入實體

* 初總明第七
* 二開釋

* 初以本收末

* 初正明亦有
* 二引證故攝
* 三釋妨彼宗
* 二會相顯性

* 初正釋二會
* 二重辨如來
* 三引證仁王
* 四通局此經
* 五即第八理事無礙體第八
* 六即第九事事無礙體

* 初雙標能所第九
* 二正示能詮文即
* 三類結所詮此且
* 七即第十海印炳現體第十
* 三結示兼正以上




* △六宗趣通別

* 初釋名標章第六
* 二開章別釋

* 初通明

* 初總標大意前中
* 二敘昔順違

* 初敘昔

* 初正立然隋
* 二異名又此
* 二順違

* 初順理初二
[001-0368a]
* 二明違但收
* 三申今正觧

* 初總標今總
* 二正明

* 初我法俱有宗

* 初各別成立第一
* 二辨其異名然此
* 二法有我無宗

* 初正立宗旨二法
* 二顯教功能

* 初顯其功能又於
* 二廣明所破

* 初敘西域

* 初束九十五為其十一宗然西
* 二束十一為四計

* 初正明所計統收
* 二對因果明若計
* 三結諸計為二因雖多
* 二明此方

* 初指同二因此方
* 二略出諸計

* 初合引莊老

* 初引文如此
* 二斷義若以
* 二別引周易

* 初引文周易
* 二斷義太極
* 三雙結過然無
* 三舉正析邪

* 初總明迷倒以不
* 二況出深旨安知
* 三揀濫顯邪言有
* 四指繁從略廣明
* 五結功起勝今但
* 三法無去來宗三法
* 四現通假實宗四現
* 五俗妄真實宗五俗
* 六諸法但名宗六諸
* 七三性空有宗七三
* 八真宗絕相宗八真
* 九空有無礙宗九空
* 十圓融具德宗十圓
* 三料揀

* 初通相料揀十宗

* 初通明淺深然此
* 二大小乘料揀前四
* 三權實料揀七即
* 四五教料揀又七
* 五二諦料揀又第
* 二會通妨難

* 初明通局異

* 初標然十
[001-0369a]
* 二釋教則
* 二明體式異入夫
* 二別顯即是此經宗

* 初總標立意

* 初正立第二
* 二解妨然楞
* 二開章別明

* 初釋章略以
* 二別釋

* 初序異觧

* 初衍法師前中
* 二裕法師二裕
* 三緣起為宗三有
* 四唯識為宗四有
* 五敏印二師五敏
* 六惠遠法師六遠
* 七笈多三藏七笈
* 八海印為宗八有
* 九光統律師九光
* 十賢首大師

* 初出意總立十賢
* 二為其解釋

* 初出其互闕謂前
* 二彰立所由

* 初總標故賢
* 二出光統之意由光
* 三出賢首所以

* 初總明所以賢首
* 二出總別相以法
* 二申今義

* 初總建立

* 初總相標立二中
* 二顯其包含此則
* 三彰加所以而法
* 四釋通妨難淨名
* 五重顯異門若就
* 二別解釋

* 初釋名今釋
* 二顯義

* 初標二顯
* 二釋

* 初別開法界以成因果

* 初標章略明第一
* 二開章別釋於中
* 三通會宗趣而此
* 四結成因果一經
* 二會融因果以同法界

* 初標第二
* 二釋法界
* 三會通六釋五對
* 四結示法界上五
* 三法界因果分明顯示

* 初總標第三
* 二會釋亦有
* 三宗趣此上
* 四結成又上
* 四法界因果雙融俱離

* 初標第四
* 二釋一由
* 三結

* 初體用收之上之
* 二以宗中十一字收之又初
* 三總融四門既以
* 四會歸心觀故即




* △七部類品會

* 初總辨來意第七
* 二開章別釋

* 初開章於中
[001-0370a]
* 二解釋

* 初彰本部

* 初總明初中
* 二別釋

* 初略本經一略
* 二下本經二下
* 三中本經三中
* 四上本經四上
* 五普眼經五普
* 六同說經六同
* 七異說經七異
* 八主伴經八主
* 九眷屬經九眷
* 十圓滿經十圓
* 二顯品會

* 初總明第二
* 二別辨

* 初明會不同今經
* 二彰品不同今有
* 三明支類

* 初標第三
* 二釋

* 初顯之流於中
* 二明流類

* 初正明二明
* 二支類或是
* 四辨論釋

* 初總標第四
* 二別釋

* 初龍樹菩薩一龍
* 二世親菩薩二世
* 三北齊劉謙之三北
* 四後魏僧靈辨四後




* △八傳譯感通

* 初標章第八
* 二別釋

* 初明翻譯年代

* 初略明前中
* 二別辨

* 初覺賢三藏一晉
* 二日照三藏二大
* 三實叉難陀二證
* 四賢首大師

* 初正敘所補四則
* 二指闕今續其第
* 二明傳通感應

* 初正辨感應

* 初翻譯二明
* 二造論論成
* 三書寫其書
* 四讀誦讀誦
* 五觀行觀行
* 六講說講說
* 二感應功能良以
* 三感慶逢遇宿生




* △九總釋名題

* 初總標章門第九
* 二依章別釋

* 初經題

* 初總標舉今初
* 二列章門一通
* 三依章釋
[001-0371a]

* 初通顯得名

* 初總舉諸經體式今初
* 二別明今經得名

* 初標其異名今經
* 二彰今之稱

* 初正釋今名依今
* 二揀前所說前三
* 三結成今義故今
* 二對辨開合二對
* 三具彰義類

* 初總標三具
* 二別釋

* 初大十義

* 初標初明
* 二釋

* 初正釋十義

* 初體大一體
* 二相大二者
* 三用大

* 初正釋三用
* 二引證涅槃
* 三釋妨良以
* 四果大四果
* 五因大五因
* 六智大六智
* 七教大七者
* 八義大八者
* 九境大九者
* 十業大十者
* 二結會他文如攝
* 二方十義二方
* 三廣十義

* 初別釋廣字三廣
* 二合釋方廣

* 初正釋十義若合
* 二結示本源此之
* 四佛十義

* 初依於本經四解
* 二引佛地論又佛
* 三引真實論又真
* 五華十義

* 初別釋十華五釋華
* 二總相料揀然華
* 六嚴十義

* 初十總釋六釋
* 二十別釋又上
* 三十以八句互嚴

* 初別約十義五對以顯互嚴更有
* 二收成四句以顯互嚴

* 初標又上
* 二標

* 初相資
[001-0372a]

* 初雙標前初相
* 二明第三

* 初正釋三理
* 二反成非真
* 三正成前義良以
* 三明第四四理
* 二相即相即
* 七經十義七釋
* 四別釋得名

* 初得名第四
* 二釋名後釋
* 五展演無窮

* 初展一為多

* 初展法界為理智二門第五
* 二展理智成題目又理
* 三展題目為初會又展
* 四展初會成後八會又展
* 五展九會周十方又展
* 六展十方各為主伴又展
* 七展此主伴徧於塵剎乃至
* 八展此塵剎徧異類界異類
* 九展此異類界徧異類塵剎異類
* 十又展剎塵為無盡時會無盡
* 二舉題總攝皆不
* 六卷攝相盡第六
* 七展卷無礙第七
* 八以義圓收

* 初以法攝

* 初指不說總題第八
* 二重釋攝義或以
* 二以人攝

* 初約人法或唯
* 二總收之又大
* 九攝在一心

* 初指前總明第九
* 二約觀心釋心體
* 十泯同平等

* 初法說第十
* 二喻明余曾
* 三合喻

* 初取兩鏡及燈合之見夫
* 二取兩鏡及尊容以合又即
* 三雙融前二以成止觀皆取
* 四結例一切心境
* 二品稱

* 初會其梵音第二
* 二正釋義理

* 初釋世主世者
* 二釋妙嚴

* 初三世間嚴妙謂
* 二出嚴所以眾生
* 三二嚴相成復由
* 三立名所以諸經
* 四會釋晉經舊云




* △十別解文義

* 初總釋經序

* 初明題目第十
* 二造序人天冊
* 三釋序文

* 初明佛日未興群生沉溺

* 初明化法舛異

* 初辨淳元之始蓋聞
* 二明三才巳著龜龍
* 二明能所淺近雖萬
* 三明所迷淪由是
[001-0373a]
* 二辨如來出世德用難思

* 初歡化生高深

* 初總序教興及夫
* 二寄對顯勝慧日
* 二明時處長廣包括
* 三別歎如來勝德

* 初歎體大其為
* 二歎相大其為
* 三歎用大

* 初約化法為用念處
* 二約化體為用混太
* 四結德歸於如來無德
* 三自慶逢時聞斯聲教

* 初遠蒙佛記朕曩
* 二彌荷大平加以
* 三萬國朝宗殊禎
* 四別彰此典旨趣玄微

* 初總歎大方
* 二別歎

* 初約人歎

* 初對劣顯勝有學
* 二當體顯勝最勝
* 二約法歎一句
* 三約處歎摩竭
* 五傳譯古今感慶逢遇

* 初明前譯多闕緬惟
* 二明今譯多具

* 初邀迎朕聞
* 二正譯粵以
* 三感徵遂得
* 四事畢以經
* 五讚益

* 初明益教理添性
* 二辨益物機大乘
* 六慶遇

* 初慶遇豈謂
* 二發願所冀
* 六總釋序意歎理自謙

* 初製序本意一窺
* 二讚理離言雖則
* 三謙巳以成轍申
* 二別解文義

* 初總科判

* 初標章第二
* 二列名一本
* 三解釋

* 初本部三分科

* 初正明序正初本
* 二別釋流通

* 初敘昔說流通
* 二會昔義此上
* 三申今解

* 初立取源由今依
* 二辨三之相所以
* 三例成前義非唯
* 四辨定流通
[001-0374a]

* 初取其正義雖六
* 二辨前順違初之
* 三結歸正意故依
* 二問答相屬科

* 初通敘昔說二問
* 二密示今意古德
* 三以文從義科二以
* 四前後攝疊科四前
* 五前後鈎鎻科

* 初標數五前
* 二正釋

* 初通釋前四一第
* 二別釋第五

* 初正釋五取
* 二觧妨以不
* 三引證然有
* 四結成由斯
* 三通釋後五六取
* 六隨品長分科六隨
* 七隨其本會科七隨
* 八本末大位科八本
* 九本末徧收科九本
* 十主伴無盡科十主
* 二正釋經文附科第二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科文卷第一
[001-037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