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80 金剛錍論義解-宋-善月 (master)


No. 936
金剛錍義解之中
四明沙門 善月 述


「今搜求現未建立圓融不弊性無但困理壅故於性
中點示體徧傍遮偏指清淨真如尚失小真佛性安
在佗不見之空論無情性之有無不曉一家立義大
旨故達唯心了體具者焉有異同若不立唯心一切
大教全為無用若不許心具圓頓之理乃成徒施信
唯心具復疑有無則疑巳心之有無也故知一塵一
心即一切生佛之心性何獨自心之有無耶以共造
故以共變故同化境故同化事故。」


【自上今立正因體徧至此總是申通涅槃經旨未
為一家建立之義故復於此申以唯心體具之說
葢巳示三千為之張本故也此雖一家建義然必
依文立宗故曰今搜求現未建立圓融現即法華
正被當機未即涅槃兼為末代依此二經以立一
念三千唯心體具為今所明佛性之大宗也若有
一義之偏則非圓若有一法之異則非融故今言
圓融二字則所以佛性破立之旨盡之矣而是佛
[001-0558b]
性非以今示故有亦非以不示故無非以佗宗失
旨故虧亦非以今宗得意故圓葢有佛無佛性相
常然之佛性也所以明之者不弊性無言不以心
性無是之理為患也但困理壅言所患在於體徧
之說有所不通耳故因其所巳知推其所未通故
曰故於性中點示體徧若論佛性體徧一切則諸
法平等不二互具互徧互攝互生無適不可但近
從心性點示則易故於性中了體徧巳不妨頭頭
物物無非法界所以情具無情亦然十界依正無
非是者而世人乃偏計之且謂真如有情無情之
異於是引而斥之則曰旁遮偏指清淨真如旁遮
謂遮於無情非是佛性偏指謂指於有情始是佛
性下文所謂真如之體何專於彼我又曰為同真
如分為兩派豈非於一清淨真如旁遮而偏指乎
故此偏指等言不可以常途釋之以非今文破立
之意故也如是計者尚失小真佛性安在葢小教
所詮之真尚不容有異豈圓頓佛性真如之理乃
反旁遮偏指邪佗不見之者以彼不見今約性示
徧之意故雖欲論無情有無佛性之義而不曉一
家立佛性之大旨乃成徒論而巳所以大旨者即
文所謂唯心體具之說夫唯心則約心以論具一
切法趣心心外無餘名之曰唯唯者無外之義即
止觀一念三千唯心觀體是也體具則約法法論
具故諸法雖異一性本融以其本融則法法各具
[001-0558c]
即四念處六塵皆唯是也所以指要文中先明體
具次示唯心葢從通向別為成觀體故也如彼文
曰云云先後之旨於是可知今則先言唯心次云
體具葢自別之通約性示徧故也故以唯心體具
言之則依正色心情無情境皆唯心所具亦全體
互融未嘗不與心俱而性一者矣故曰故達等然
同異之言或約事自論或事理對說苟達唯心體
具之妙則此等同異一切皆泯尚不當同豈得有
異而所以與同併遣之者葢有同則有異同異待
對曾不足以造於非同非異之境故雙遣之則佛
性大旨於是彰矣若不立唯心等者此復以失顯
得言一家唯心體具之旨不可失也失之則教無
所歸理無所成立言此許言彼葢互見耳既言唯
心又曰心具按文恐誤應作體具方映上文由是
言之唯心體具之說不可不信也而曰信唯心具
者葢兼言之耳具即體具故也既信心具則無適
而非心若猶疑其有無是於自巳心中自成胡越
豈心具之謂也故知一塵等者則又推此唯心體
具之理即彼生佛心性成三法互即也亦應例云
既信心具復疑有無是亦徧疑一切生佛心性之
有無也故曰何獨等苟知一塵一心即一切生佛
之心性則不應復疑其有無也何以故以其心性
三千不容有異故然言三千均一心性足矣而又
言共造等者葢以事造三千顯夫理造心性唯事
[001-0559a]
與理更相表發則其旨愈明以共造共變者心也
化境化事者生與佛也既皆以共言而同亦共也
是則雖有十界三千之異以心則諸法皆心言生
言佛莫不同趣所以能造能變者心性也所造所
變者亦心性也以全所造是能造故既無非心性
安有所謂情無情邪造變等義後當更明。】


「故世不知教之權實以子不思佛性之名從何教立
無情之稱局在何文巳如前說余患世迷恒思點示
是故䆿言無情有性何謂點示一者示迷元從性變
二者示性令其改迷是故且云無情有性若分大小
則隨緣不變之說出自大教木石無心之語生于小
宗子欲執小道而抗大逵者其猶螳蜋乎何殊井蛙
乎。」


【此不知教之權實等文前以為結斥今以為生下
意各有在故重出之所以余患下指迷點示者良
由世人不知教之權實佛性進否故也即自以子
不思下四句所謂佛性進否也亦應反云所以迷
於佛性進否者由不知教之權實故並如前說由
是患之常思指迷點示也是亦本上不覺䆿云之
文而重申於此何謂等者重徵上點示之言不出
二意故曰一者示迷元從性變此謂言無情也若
論所迷何直無情而云示迷從無情邪葢有情之
性世所共許故偏迷者無情而巳今從偏迷以示
則有情可知性變之說亦爾若論一性變為諸法
[001-0559b]
則無有間異有情性變既有佛性無情性變那得
非乎故亦偏示之即下文所謂不變隨緣義也二
者示性令其改迷者此謂言佛性也以一佛性示
之不分情無情之別令其改迷從悟也又此示性
示迷之言雖分二意義歸一揆莫非為顯無情佛
性故以且言之且者一往指迷點示云爾若教分
大小此又映上其言碩乖之文以示無情有性言
各有歸故不應執小以難大也則曰隨緣不變之
說等大小之義巳如上明子欲執木石無心之小
道而抗隨緣不變之大逵者亦見其不知量也故
曰其猶螳蜋乎井蛙螳蜋二事竝出莊子云云皆
所以喻執小抗大耳。】


「故子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
緣故子信無情無佛性者豈非萬法無真如耶故萬
法之稱寧隔於纖塵真如之體何專於彼我是則無
有無波之水未有不溼之波在溼詎間於混澄為波
自分於清濁雖有清有濁而一性無殊縱造正造依
理終無異轍若許隨緣不變復云無情有無豈非自
語相違耶故知果地依正融通竝依眾生理本故也
此乃事理相對以說若唯從理秪可云水本無波必
不得云波中無水如迷東為西祇可云東處無西終
不得云西處無東若唯從迷則波無水名西失東稱
情性合譬思之可知無情有無例之可見。」


【既斥小不足以抗大故復寄彼隨緣不變之說以
[001-0559c]
申明今無情佛性之旨使其理愈彰其說益信葢
是彼宗所立義門故也於中先立云云彼明真如
對無明而說真如有不變隨緣之義無明有體空
成事之義更各有種種義門互相成攝委如彼文
云云今竝置之姑取真如中二義一不變義即真
如守於自性未論緣起諸法時也二隨緣義即真
如不守自性故隨染淨兩緣起於十界諸法約相
分別其義雖爾約性相即理乃不然故曰萬法是
真如由不變故此謂於隨緣處體即不變故指萬
法無非真如也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此謂全不
變性而為隨緣故指真如是於萬法也今此借顯
以明佛性之旨則唯圓而巳四明兼彼宗途判之
則該於圓別故指要云故知若不談體具者隨緣
與不隨緣皆屬別教何者如云黎耶生一切法或
云法性生一切法豈非別教有二義邪而自來說
者於四明別理隨緣有可否之論今因略明之然
指要等文所以立別理有隨緣義者非謂別立有
二義故一以教理當然葢別與圓同詮真如變造
但約即不即具不具以分教別若非隨緣安能生
法是則生法乃隨緣之末隨緣乃生法之本理之
所在孰曰非邪二者判佗屬別然而彼宗雖明不
變即隨緣等以不談具則非全體而造雖曰相即
還成離義以非即具之即故也故今判之伹至別
教而巳然約理實亦得言即而以教權故不言具
[001-0560a]
耳彼既云即而不云具故知義屬別教非圓詮也
是不唯隨緣義顯抑亦教權理實其旨甄明而或
者謂四明所據諸文伹是生法而非隨緣者此知
其末而不知其本也殊不知若非隨緣何以生法
豈別教生法本於業惑所造邪若亦真如唯有二
義而巳則別理未有不須隨緣而自生法者然則
四明亦據黎耶生法之文有不隨緣者矣今何槩
言之曰今約教旨大體而說無得以彼文相偏明
為難也此雖略明大槩盡矣云云子信無情等者
結斥正示也信恐作言然則無情言其偏萬法舉
其全既即萬法性是真如豈有無情無性者哉故
立理正示曰萬法之稱等萬乃諸法之總名總故
無所不攝塵至於極微亦不離其內豈有無情在
其外邪故曰寧隔於纖塵真如體在萬法不即不
離無遣無立若專彼我則真如之體有虧故舉波
水譬之可謂玅盡圓旨也波喻萬法水喻真如波
分清濁譬法有依正濕無混澄譬理無間異清濁
常途本喻染淨今從文旨及下合文乃譬依正也
故曰無有無波之水至依理終無異轍文多一依
字釋義雖通終成繁長略之可也細合可知不俟
詳釋若許等者此又因上法譬以其理曉然而結
斥也無情有無者正應云無情無性有無之言從
容言耳然亦且示因心而巳未明果地之相故復
以果會因彰因果不二乃曰故知等依正融通如
[001-0560b]
華嚴云云所以然者葢其說有二一則以果上融
通之相顯於因中依正亦本具此理則無情佛性
自然可知二則對斥佗宗但談性起不言性具今
則不然果必由因如曰談法界者未窮斯妙致使
惑果事而迷因理是也此乃等者結上文旨總不
出事理相對之義雖云相對即在其中亦為生下
從理等文故也言唯從理者然約圓論固無一向
從理之說但一往言之理尚可無事事必須有理
故以波水譬於事理也合法言之秪可云佛性無
情無情必不得云無情無佛性也如迷東為西者
此又為迷悟作譬也語勢似同其意則別圓覺所
謂四方易處是也東本非西迷而為西故秪可云
東處無西雖迷為西西元是東故終不得云西處
無東若云波無水名西失東稱則迷而巳矣何關
法理者耶故曰若唯從迷等情性等者情兼無情
性即佛性合上波水其義可知無情有無者合上
東西譬若言無情有者正同西處不可無東也若
言無情無者是西失東稱迷方者也故曰例之可
見。】


「於是野客恭退吳跪而諮曰波水之譬其理實然僕
曾聞人引大智度論云真如在無情中但名法性在
有情內方名佛性仁何故立佛性之名余曰親曾委
讀細撿論文都無此說或恐謬引章疏之言世共傳
之泛為通之此乃迷名而不知義法名不覺佛名為
[001-0560c]
覺眾生雖本有不覺之理而未曾有覺不覺智故且
分之令覺不覺豈覺不覺不覺猶不覺耶反謂所覺
離能覺耶客曰若爾至佛方會凡離何乖余曰子為
學佛為學凡耶理本無殊凡謂之離故示眾生令覺
不覺故覺不覺自會一如故知覺無不覺不名佛性
不覺無覺法性不成覺無不覺佛性寧立是則無佛
性之法性容在小宗即法性之佛性方曰大教。」


【野客既聞示喻於是退伏咨詢既領而復請也恭
退吳跪異乎夢中初接之時也恭則非麤獷矣退
則非不恒矣吳跪則非逼前平立矣即其退伏可
知也彼聞波水之譬曉然無可疑者而猶以其師
承之說故不能無惑而再咨之也故曰僕曾聞人
等據此豈非正斥清涼承之於師云爾其文本出
起信論疏釋歸敬三寶之文云云然則文出於其
師又言本於今家所承之智論其固執也宜矣若
以佛性法性為一則不應分情無情異若以為異
則無情果不可名佛性邪故曰仁何故等余曰等
者述者示之乃分二意先折其無文則曰親曾委
讀等然大論百卷之文既無此說或恐謬引佗家
章疏之言世共以論文傳之耳若直謂無文亦未
足折其異論苟有其義何必求文況大經亦有法
名不覺等之言故次泛通其名義以示無方之說
則曰汎為通之然彼以在有情名佛性等者葢見
有大經之文遂謂覺即有情不覺即無情因詫大
[001-0561a]
論以行其說所謂迷名而不知義也殊不知彼文
乃一往暫分之義所以法名不覺者以三義故一
者從性則理非能所體絕覺知故名不覺二者從
迷即文所謂眾生雖本有不覺之理是也三者形
奪葢法即真如之性佛是覺智之修以修奪性故
一往得不覺之名不可二皆名覺故佛名為覺反
上可知故曰故且分之意令眾生以能覺之智覺
不覺之理既覺不覺則不覺全覺豈此不覺猶守
迷而不覺抑謂所覺離能覺邪苟不離者不覺即
覺矣一往乍分終歸一致非謂以覺不覺分情無
情也更以一義表發之如起信論有二覺一不覺
之義三者次第相依若以配今佛法義者則本覺
不覺以配法始覺以配佛既法兼本覺則亦有覺
義但於眾生邊全為不覺今以始覺之智照之則
全不覺復本覺性始本一合同一覺源矣以彼例
此其義善成能所等義亦悉皆成客曰等者則又
躡上文以為難也令覺不覺凡離何乖既覺不覺
至佛方會何妨今從凡離言之余曰下亦先折之
以理曰子為學佛等今號稱圓頓學者豈反捨佛
而學凡邪苟為學佛則必以上品寂光而為觀體
抑亦因中實慧宜符全生是佛故曰理本無殊凡
謂之離者葢以情分別無法而不離也豈直情無
情覺不覺而巳哉故覺不覺自會一如即全不覺
復本覺之性起信所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
[001-0561b]
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
此法身說名本覺既復本覺尚泯覺不覺之異何
情無情之有乎故曰一如一如即佛性矣故知覺
無不覺等者既會一如豈復更施覺不覺之名邪
故復以本會末約名偏義圓而結成之然以一如
之本會覺不覺之末則知覺不覺名皆出乎一如
言偏也其理相成而不可㸦無者義圓也以其義
圓言之則覺乃非覺非不覺之覺不覺亦非覺非
不覺之不覺也而言覺無不覺不名佛性者謂此
覺若非法性之不覺則不名能覺之佛性不覺無
覺法性不成者謂此不覺若非能覺之佛性則無
以成法性之不覺據理四句足矣而又言覺無不
覺佛性寧立者義不異前存亦無咎然則覺與不
覺義必相有不有不足以為今佛性法性也假有
此說則小教名詮非大教也故曰是則等以小教
不詮佛性中道故法性之名容非佛性大教異是
故得相即文如後見。】


「故今問子諸經論中法界實際實相真性等為同法
性在無情中為同真如分為兩派若同真如諸教不
見無情法界及實際等若在無情但名法性非佛性
者何故華嚴須彌山頂偈讚品云了知一切法自性
無所有若能如是解則見盧舍那豈非諸法本有舍
那之性耶又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
佛不可得思量又精進慧云法性本清淨如空無有
[001-0561c]
相此亦無所修能見大牟尼豈於無性又云無修能
見牟尼又真實慧云一切法無相是則真佛體既真
佛體在一切法請子思之當免迷教及迷佛性之進
否也。」


【向雖汎通無非實義猶恐野客未即為然故復例
諸圓頓名詮以難先就彼計通別定之為同法性
在無情者別定也為同真如分為兩派者通定也
若據初義本自次義中出而別定之者此義正當
破立之本故也次雙難之先難通義云若同真如
等亦應云分為兩派但文略耳而諸教中既無無
情法界等言安得獨分於真如耶次偈引經委難
別義則有多文之妨故曰何故華嚴等一一皆引
文結示大約四處經文皆即法性而見佛性何嘗
但在無情而名法性邪更隨文釋之文云了知一
切法自性無所有者謂一切法以無所有為自性
以無所有故則能淨滿徧照故從梵語曰盧舍那
即報身也若能於一切境了達性無所有者即見
舍那見修即見性見相即達理故曰豈非諸法本
有舍那之性邪不聞在無情名法性而巳次偈與
上大同但加無取亦無見及不可得思量亦其理
然也即是佛者雖不顯指何身而結示寄於次文
是亦應佛而巳又精進慧云者偈意與上亦不異
但云清淨如虗空兼彰性德故無所修能見大牟
尼者以名準身即應身也豈於等者於字應作非
[001-0562a]
字之誤以此兩句雙結二文無性即上性空無修
即無所修而能見牟尼者以了性空及無所修即
是真覺故云能見又真實慧云無相者非直無相
無相亦無方名無相故無相之相是名實相實相
即是佛體如曰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
相即見如來以身言之既云真體真則非應體則
非用故知法身明矣既三身一體故見一即見三
見三即達一文雖從別體無增滅故結示云既真
佛體在一切法豈有情無情之間耶請子思之總
結上四文若思法性即佛性之旨則不迷於此等
教文也亦曉佛性之進否矣進否云者意與上異
在文當以向法性即不即為今佛性進否也。】


「故真如隨緣即佛性隨緣佛之一字即法佛也故法
佛與真如體一名異故佛性論第一云佛性者即人
法二空所顯真如當知真如即佛性異名華嚴又云
眾生非眾生二俱無真實如是諸法性實義俱非有
言眾生非眾生豈非情與無情二俱隨緣竝皆不變
故俱非有所以法界實際一切皆然故知法性之名
不專無情中之真如也以由世人共迷法相名異體
一故也。」


【既示法性即佛性矣則不當分情無情別復以真
如會同佛性皆同出而異名故真如隨緣即佛性
隨緣也佛之一字既即法佛性即不變性矣法佛
與真如豈容異乎苟為不異則隨緣之處情與無
[001-0562b]
情皆佛性也而特云法佛者此約能隨不變性說
若報應二身則緣起邊事故偏從法佛以會真如
亦約理名便故也道理雖然非文不信故復引論
證之論即天親所造文凡四卷題標佛性而云即
人法二空所顯真如豈非即所顯真如是佛性異
名乎又引華嚴以證法性亦有隨緣之義徧於情
無情境故云眾生非眾生等經意一往以隨緣為
妄故二俱無實法性不變為真故實義俱非有俱
非有者遮於隨緣妄中諸法也故述者釋曰二俱
隨緣即釋俱無實句竝皆不變結釋次句可知所
以法界等者例上所列諸名既名異體一故隨緣
不變亦悉然也由是論之既法性之名不專無情
中之真如則佛性之稱寧專有情之真如邪故結
斥云云。】


「然雖體同不無小別凡有性名者多在凡在理如云
佛性理性真性藏性實性等無性名者多通凡聖因
果事理如云法界及實相等如三昧陀羅尼波羅蜜
等則唯在於果所以因名佛性等者眾生實未成佛
得理證真開藏以煩惱生死是佛等性示令修習名
佛等性而諸教中諸名互立。」


【此又仍上以示體同而名別者以其義異故也然
言小別則大同矣所以異者名則有性無性義則
有凡聖因果事理之別故云凡有性名等在理云
者一往約義是性理之理非事理之理六即通局
[001-0562c]
即思之可知佛等五名通言性者文自釋云眾生
實未成佛等以一實未之言貫下得理證真開藏
皆實未故通得性名謂其全乏解行證即但具理
性而巳文雖不言實性亦可以煩惱生死是佛等
性之文兼之即實性義也示性所以在修故曰示
令修習餘名法界及實相等即詮理之名故通於
凡聖因果事理如三昧陀羅尼等則彰其德用故
唯在於果然此分別亦且一往而諸文中諸名互
立亦不一向也。】


「涅槃經中多云佛性者佛是果人言一切眾生皆有
果人之性故偏言之世人迷故而不從果云眾生有
故失體徧又云徧者以由煩惱心性體徧云佛性徧
故知不識佛性徧者良由不知煩惱性徧故唯心之
言豈唯真心子尚不知煩惱心徧安能了知生死色
徧色何以徧色即心故。」


【向以佛性之名在理此言眾生有果人之性皆偏
言之也若論佛性之體不當因果而名或從因或
從果者葢佛則極性故寄果言之性則本凡故從
因言之偏言之意如是而巳而惑者迷名因失體
徧故今以名正其偏失故云世人迷故而不從果
者不知佛是果人之稱謂但在於因則失果徧云
眾生有者不知佛性徧於依正而謂唯在眾生則
失依徧此所以失於體徧也又云徧者重示體徧
之所以也然佛性本徧豈必由於煩惱心徧邪伹
[001-0563a]
就迷就近示之故上文云以煩惱生死是佛等性
是也所以徧者略如止觀三喻中明云云意謂佛
性之理縱遠而難示豈煩惱心徧近而不自得邪
故約煩惱以示體徧良有以也然亦不離煩惱起
處即是心源心源即是佛性故佛性徧於是彰矣
然則不識佛性徧者是不知煩惱性徧亦不達唯
心之旨故復以唯心難之凡言唯心必即妄示具
若唯真心真心巳是法界豈必更言唯耶子尚不
知等者此復況斥野客及示色心俱徧即佛性偏
之意然以情言之信煩惱心徧則易了生死色徧
則難彼尚不知其易況達其難乎雖然以一佛性
言之色徧即心徧心徧即色徧復何難易之有而
文特偏言色即心故者良由承上徵釋文勢當爾
圓意言之何往不可亦猶止觀大意云色由心造
全體是心是亦言偏而意圓也所以意圓者既均
即一性必色心相即亦色心相造豈即一性是同
而有可否之異然則今言色即心者乃即即性之
心也何妨心即色者亦即即性之色乎而四明於
此有所謂因易解難以心例色之說則又圓旨教
意兩得之矣。】


「何者依報共造正報別造豈信共徧不信別徧耶能
造所造既是唯心心體不可局方所故所以十方佛
土皆有眾生理性心種以性論空具如涅槃一十復
次故知不曉大小教門名體同異此是學釋教者之
[001-0563b]
大患也故身子云我等同入法性及亦得解脫等。」


【然既以色即心示色徧之義因恐惑者徒信色徧
而不信心徧故反以共造別造而徵難之意其文
外潛有此義是亦色心相顯之意也不然何得至
此反云信共而不信別耶依報共造者世界國土
則同也正報各造者有情軀命則異也然依報非
無異義正報非無同義且一往耳既各由心造豈
一信一不信耶苟共別俱徧則佛性無偏故曰能
造所造等然由向色何以徧色即心故言之則能
造是心也由今依報共造等言之則所造是心也
既能所皆心則心體皆徧是故佛性非方所之可
局也非情無情所得異也所以十方佛土等者惟
其所造無非心體故雖十方佛土亦在所造之內
以其各各因心方感佛土故也如楞嚴所謂外洎
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亦其理也故指所
造無非理性即此理性是為正因成佛種子故曰
理性心種體徧一切無所罣礙故向以虗空譬之
而曰具如一十復次者葢舉其所遮即所顯之空
可知也文旨深流既自上文明名體同異而來故
還以此義而結斥之或名同體異當以實而正名
或名異體同無以名而惑法若迷名失旨則解行
俱非此所以為學者之大患也上既引華嚴以見
即佛性之法性故此復出身子敘昔之文以證非
佛性者則小教法性而巳然巳開顯知無別有及
[001-0563c]
解脫等亦同此意。】


「子初不達余之義旨故聞之驚駭為子申巳理合釋
然故知世人局我遮那唯陰質內而直云諸法是無
情者則有二種不如外道外道尚云我大色小我徧
虗空又外道猶計眾塵所成亦不直云無情而巳又
有二種不如小乘小乘尚云由業力造造徧三界又
小乘猶知諸法無常亦不直云無情而巳又有二種
不知共乘共乘尚知造心幻化幻徧三界又知諸法
體性即真若次第乘故非所擬子聞是巳亦合薄知
教法權實佛性進否。」


【從初至此反覆開喻佛性體徧理極於斯故追述
昔迷以顯今解故曰子初不達即不達於文初所
謂無情有性之旨所以聞之驚駭遂至於執經為
難也為子申巳者既以佛性進否教部權實申之
又以一家唯心體具申之又以示迷示性申之又
約不變隨緣申之又為汎通大論申之又以名體
同異申之又以煩惱心徧性徧申之其諄諄誨示
如此自非頑冥無知必合釋然而曉解也釋然語
出莊子云云亦猶所謂煥然冰釋然野客縱得無
疑猶恐世人有此之見故復約諸教相以斥不及
故曰故知世人等然遮那法身體徧一切世人乃
以佛性唯在有情則是局遮那於陰質之內豈法
身之謂哉彼既直以諸法唯是無情而不知有佗
意者則尚不如外道所計況佛法大小教乎故曰
[001-0564a]
則有二種不如外道外道有計神我之我我大而
色小者及我徧一切無非我者二計大同故合為
一又有計此身微塵所成者雖所計不同皆於無
情等色有我徧之義不直無情而巳又有二種不
如小乘者小乘詮業力搆造業出於心故義當心
攝一切又云諸法無常豈直無情邪共乘即通教
也通教所詮能造之心如幻化相幻徧三界何所
不該及諸法體空亦不止云無情而巳次第乘者
即別教也別詮佛性中道雖所造法非而心生理
徧言非所擬則圓固可知今以教相比決而不用
藏通等名者葢對斥外宗云爾此雖通斥世人不
妨兼示野客故曰子今聞巳然權實等義豈向未
領而猶言薄知耶是亦逼令其必信故也。】


「客曰仁善分別實壞重疑信一切法皆正因性而云
正中三因種徧修徧果徧又云一塵一心即一切生
佛之心性情猶未次余曰良由自昔不善徧攬因果
自佗依正觀於巳心心佛眾生亦由不閑諸教大旨
不曉佛說果德之意不達佛現互融之由余欲開導
子之情懷更以四十六問而問於子子若能曉余之
一問則眾滯自消法界融通釋然大觀洞見法界生
佛依正一念具足一塵不虧。」


【巳聞比決頗知諸法不直無情故先美而稱之而
再咨決也則曰仁善分別等然信一切法皆正因
性而猶疑於三因種徧及一塵一心之說者葢信
[001-0564b]
具正因則易信具緣了則難信法身性徧則易信
報應性徧則難信果德互融則易信因心本具則
難信一心即諸法則易信一塵具諸法則難故於
其文情猶未決也殊不知信一而不信諸者一亦
未通也疑彼而不疑此者雖此亦未也何以故以
其理一故也還即此理以示之曰良由自昔不善
等究其所以疑者其皆出於不善一家教觀大旨
故以是而斥之乃所以而示之然言總攬因果等
者即向所謂一念三千佛性大旨覽彼諸法趣入
一心即於此心觀具三千三千理一生佛無殊苟
善斯旨豈復更疑耶不閑等三皆斥彼之辭變其
文耳所以諸教大旨者即上文所謂若教一向權
則三因俱局若圓頓實說則本有三種三理元徧
是則三法一法種徧修徧之說不足疑也如一代
教中巳多顯頓佛說果德意在因心果現互融由
於理本是則果徧之說又不足疑也故通則徧通
其理一致雖然猶恐野客執情未解故更設四十
六問以開決之使眾滯之情消法界之理顯則佛
性之旨於是乎得故曰余欲開導等所以若曉一
問而能消於眾滯者蓋今所問本出一理由一理
未明故四十六問得以設焉苟能因是之問反而
思之忽有得於眾問之外則四十六問皆渙然冰
釋復何疑情於其間哉故曰法界融通釋然大觀
亦猶不二門所謂法界洞朗無所分別而帝網依
[001-0564c]
正終自炳然即其旨也一念具足一塵不虧者到
此方知一家唯心體具之妙亦不疑向一塵一心
即一切生佛之心性矣宜善思之宜善照之。】


「問佛性之名從因從果從因非佛果不名性問佛性
之名常無常耶無常非性常應不變問佛性之名共
耶別耶別不名性共不可分問佛性之名大小教耶
小無性名大無無情問佛性之名有權實耶對體辨
異其相何耶。」


【此下凡四十六問今節為九段第一五問總問佛
性之名且初問從因從果者意顯佛性之名不可
偏於因果所以眾生具佛之性佛徧眾生之心果
既依正互融因必色心俱徧無情有性其理昭然
此問之所以得也下去例爾次約常無常問者問
雖雙覈旨必常住常即不變不變之性豈隔無情
故前文曰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即其意也三約
共別問者此共別義應約生佛相對論之雖亦雙
覈正約共難蓋佛性是一豈容生佛之別故云別
不名性若唯共論則眾生諸佛性一而巳苟不可
分那獨信果而不信因徧邪四約大小教旨問者
此與上大小意別上為申通涅槃經旨故得大小
兼明今問意在野客捨小從大然則小無性名固
當捨小如曰從大豈得更存無情之見五約權實
問者意亦令其從實識體故先覈其名有權實果
通權實則名下之體豈得不異故曰對體辨異亦
[001-0565a]
可云對辨體異文之倒耳苟能辨異終不以實濫
權若實者豈更無情。】


「問無情之名大小教邪大教大部有權實耶問無情
無者無情為色為非色耶為二俱耶問無情色等佛
見爾耶為生見耶為共見耶問無情敗壞故無性者
陰亦敗壞性亦然耶問無情是色法界處色為亦無
耶為復有耶。」


【第二五問總約無情為問初問無情之名上云大
無無情而此復約大小問者蓋上對佛性從別言
之今約名中自論故復通大小而於大教言無情
者權邪實邪權非所從實則何有無情之名次問
無情無者意問若以色為無情故無性者有情亦
色那得無性若以非色為無情者非色即心豈無
性邪若色非色俱無情者則二法外尚無有情安
求性邪三問無情色等者等即等上非色亦可等
於餘塵如是色非色境為佛見邪為生見邪佛見
無二二則生見今為順迷為順悟邪若共見者則
二無二元無自性豈定有情無情色非色之異邪
四問無情敗壞者若以有敗壞故非佛性者有情
之陰亦歸敗壞性豈然邪五問無情是色者如陰
界八本皆有色而特舉於法界處色者蓋法界處
色少分而巳舉少況多為難耳如是之色謂無性
則同於無情謂有性則彼此皆色何得一有一無
故皆無所逃其非也。】
[001-0565b]


「問唯心之言子曾聞邪唯秖是心異不名唯問唯心
之言凡聖心邪若聖若凡二俱有過問唯心名心造
無心邪唯造心耶二俱有過間唯心唯心亦唯色耶
若不唯色色非心耶問唯心所造唯依與正依正能
所同邪異邪。」


【第三五問總問唯心初問直約其名難之先言子
曾聞者蓋佗宗亦有唯識之言所謂唯遮外境識
表自心況乎今家唯心之談一切法趣無非法界
又安得而不聞邪果聞之也則一心之外更無餘
法豈容異邪異不名唯矣如彼之見異乎不異當
自知之次問唯心之心是凡是聖者雖云二俱有
過意實正示凡心故前文云唯心之言豈唯真心
苟於妄念達唯心者何得更分情無情異此則違
於凡言唯心之過也但凡心唯處即是聖心聖若
異凡非唯心也亦可云聖心唯處了無聖凡故知唯無凡聖不
妨凡聖皆唯若此明之何過之有三問唯心名造
者文誤作心字然言唯心名造即不二門所謂心
之色心即心名變變名為造但文略耳既全唯心
而造則造處當體無非是心謂無心得乎既全造
是心豈復有二謂無情得乎故二皆有過言唯造
心邪者是亦文略應言唯造是心邪四問唯心唯
色者文疊言唯心下唯心字對色言之然六塵法
界色等皆唯故四念處有非但唯識亦乃唯色之
文蓋圓論諸法理之必然若不許唯色則色非心
[001-0565c]
矣色若非心則色心相外何伹色非法界抑亦唯
心不成若唯色者其執自亡五問唯心所造者不
出依正而此依正有能有所今問同耶異耶謂異
則唯心所造謂同則如依正何依正若同佛性何
別。】


「問眾生量異性隨異邪不爾非內爾不名性問眾生
惑心性徧不徧神我四句為同異耶問眾生有性唯
應身性亦法性耶亦報性耶問眾生本迷迷佛悟耶
佛既悟巳悟生迷耶問眾生一身幾佛性耶一佛身
中幾生性耶。」


【第四五問總就彼計眾生邊問也若謂有情有佛
性者秪如眾生數量種種差別是應佛性亦隨異
邪謂異則不可不爾則非內矣彼云身內豈得非
異乎次問眾生惑心徧者如前文曰以由煩惱心
性體徧云佛性徧然言不徧則不可徧則與彼外
計神我四句我大色小等為同為異同亦不可謂
異則反不如外然則何自而可必曰唯心體徧則
自異乎外計也三問眾生佛性有通局者然圓論
三身佛性未始暫離此難眾生有情性邊故自應
身通乎法報則不隔無情若問無情性邊當以法
身達乎報應則不止法身言各有當所顯則一四
問生佛迷悟者意顯生佛雖殊迷悟無別眾生迷
處即諸佛悟處諸佛悟處即眾生迷處佛既顯悟
身土融徧以悟顯迷迷中佛性豈得不然五問佛
[001-0566a]
性一多者生佛之性固各互具而以幾言者此以
非問為問意必反之生佛性一豈有幾邪則將亦
曰佛性是一豈有情非情之異邪諸家浪釋皆不
知此述者之意得無隱乎。】


「問佛國土身為始本邪始本同耶為復異耶問佛土
佛身為一異耶一無能所異則同凡問佛土界分生
亦居耶為各所居佛無土耶問佛土所攝為遠近耶
何土與生一異共別問佛佛土體為同異耶娑婆之
處為共別耶。」


【第五五問總約佛土問也初問佛國土身為始本
者言國土身即華嚴十身舍那之一也而彼有十
身牙現之相即依正不二是也今問此國土身為
始有邪為本有邪為始本同邪為復異邪謂異而
始有者固非謂同而本有者則既因中巳有不二
之相矣何謂無情無佛性邪次問身土一異者意
以佛果身土之融用顯眾生依正亦即依正若即
豈有無情異於佛性邪三問佛土界分共別者雖
設三端為問正顯生佛共居以生則身土雖殊以
佛則依正無別惟其無別驗彼常融以佛顯生執
情自釋四問佛土所攝遠近者佛必四土俱攝言
其遠近次第論之亦應可見今此問者伹問何土
與生一異共別然與生之言通於三土別在同居
一異共別意顯如上云云五問佛佛土體者上與
生對問今約佛自問若一往論佛佛土體為同異
[001-0566b]
者必曰同若論娑婆之處為共別者必曰別雖然
未見所顯者何旨故須更知所謂若兼體同一切
皆四則同實未甞同仍知橫豎秪在一處則異實
未甞異是則法界終日常同終日常異何同何異
誰共誰別究竟而言求身土了不可得尚何情無
情之有邪。】


「問佛成道時土亦成邪成廣狹邪不成有過問佛成
見性與生見處為同異邪離二不可問佛成土成與
彼彼成彼彼不成為一異耶問佛成三身與彼彼果
及彼彼生為一異耶問佛成身土成何眼智見自佗
境初後如何。」


【第六五問總約佛成身土問也初問佛土成否者
夫成道之說至難言也今於不可言中試略言之
其必於一切法證夫大圓覺體得法界之大用始
可謂之道成所以一成一切成依隨正轉山河國
土靡不皆成是之謂毗盧身土非分別情量所可
擬議者也故曰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
又曰三千果成咸稱常樂皆理之固然非一家之
私言也今述者乃問以土亦成邪成廣狹邪是亦
非問之問彼如曰不成則巳成則豈有廣狹邪苟
無廣狹豈分情無情乎不成有過者有背身土俱
成之過也次問佛成見性與生見處同異者謂異
則處同謂同則見別以同考異必一實一虗亦可
佛見性則同生所見則異抑若見異異即同凡如
[001-0566c]
其見同那分情等如是二義非異即同不可更有
非同非異故曰離二不可三問以一佛土成對彼
彼生佛有成不成而言一異者謂異固不可謂一
不可分四問意同上但約三身對彼彼果果即成
也及彼彼生生即不成言之異耳五問總上身土
所成眼智即佛眼種智明矣自佗境者即上生佛
等境也然以佛眼種智觀之則自佗一如初後不
二豈容有身土差別見耶。】


「問真如所造互相攝邪不相攝邪二俱如何問真如
之體通於修性修性身土等不等耶問真如隨緣變
為無情為永無耶何當有耶問真如隨緣隨巳與真
為同異耶為永隨耶問真如本有為本無耶與惑共
住同異如何。」


【第七五問總約真如為問也初問真如所造相攝
不相攝者此相攝等言該於二向若事理對論則
真如理也所造事也謂攝必事理俱融謂不攝則
豈應隔異若約事以論則十界依正莫非真如隨
緣所造攝不攝等准上難之二俱如何義不兩立
次問真如等不等者然真如無別自體以一切法
為體故該於修性徧於身土葢無適而非真如也
既修性身土莫非真如豈有等不等於其間邪等
猶可爾不等尤非三問性變無情為有無者若許
無情元從性變變豈永無若亦當有則將來果成
還顯此性以其初後驗今佛性知非永無也何當
[001-0567a]
作為字之誤四問真如隨緣者此該二問一問為
隨緣巳還為真邪為永隨邪一問能隨之真與所
隨之法為同異邪若知隨緣即不變不變即隨緣
則此二問自然可釋問意乃顯萬法之真如矣五
問真如有無者問雖雙覈意歸本有若本有者則
惑性元同而言與惑共住同異如何者以彼不知
圓即圓具之旨故一往難之同異俱非若知真妄
同源則可依正一本復何情性之異耶。】


「問波水同異前後得失真妄同異法譬如何問病眼
見華華處空處同異存沒法譬如何問鏡像明體本
始同異前後存沒法譬如何問帝網之譬唯譬果耶
亦譬因耶果無因耶問如意珠身身有土耶唯在果
邪通因如何。」


【第八五問約諸譬喻為問也初問波水同異者即
上文曰在濕詎間於混澄為波自分於清濁此所
謂波水同異也又曰秪可云水本無波必不得云
波中無水此所謂前後得失也若以合今真妄同
異者亦應云秪可云真本無妄必不得云妄中無
真然則今見有依正情無情異者妄也豈無佛性
真同者邪故曰法譬如何任其自答得失可知次
問空華存沒者意以空喻覺性華喻依正然空本
無華由眼病故有覺無依正由情見故有是則空
處即華處華滅則空存苟依正之見未妄則覺性
之空自隱若言無情無佛性者大類見華而不見
[001-0567b]
空也是得為解乎為迷乎三問鏡像者然鏡像一
喻諸文或以譬三法或以譬修性云云今竝不爾
直取鏡中之像以喻依正鏡之明體以喻佛性然
必依明而有像故一往鏡明為本現像為始由象
以顯明故象前而明後若約此以論同異者謂異
則離明無象謂同則象心有明然象有存沒而鏡
明常存惟其常存故有象則有明以法言之則依
正等亦皆有性可也使象而非明則雖有情亦無
性矣以喻合法思之可知四問帝網之譬者帝網
所以喻依正互融舉一全收彼彼無礙若唯譬果
則無因若亦譬因因必攝果故依正融通豈唯果
上身土耶五問如意珠身者此本譬果上隨類現
形有若雨寶然而諸文或以對藥樹王身示有善
惡之異今不取此意正譬身必有土而巳因果通
局難意同上巳上四十重問雖各據名相所問不
同竝覽諸大教約以圓旨正顯無情佛性之義苟
得斯旨不唯佛性義明抑圓宗大體觸類長之亦
莫不明矣。】


「問行者觀心心即境邪能所得名同異如何問行者
觀心一邪多耶一多心境同異如何問行者觀心為
唯觀心亦觀身耶亦觀土耶問行者觀心在惑業苦
內耶外耶同耶異耶問行者觀心心內佛性為本淨
耶為始淨耶問行者觀心心佛眾生因果身土法相
融攝一切同耶。」
[001-0567c]


【第九六問專約觀心問也對上乃成教觀二門亦
所以示野客一家解行相濟之意則佛性之道得
以入也初問心境同異者意問觀心心即是境既
許以心為境何妨境即是心義例所謂以心為境
心亦能照能所俱心心體俱徧但從不二而二能
所得名豈可定分境觀之異苟為不異則依正自
融佛性顯矣次問心境一多者方謂之一通於萬
境方謂之多不出一心既於萬境而觀一心是則
一心徧於萬境萬境豈非情與無情一心豈非佛
性非同即異得失可知三問觀心通局者若唯觀
心小乘何甞不觀心邪若於觀心亦觀身土其理
更明況淨名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既觀身然觀
土亦爾無非實相非佛性何四問觀心三道同異
者凡論觀心自非偏指清淨真如必依三道故曰
在惑業苦內同邪異邪者意問觀心若同三道則
全色心體是佛性有何無情更在三道之外若異
三道別顯佛性殊非圓觀矣五問觀心佛性為始
本淨者意問性若本淨則無染礙無礙則融豈待
更觀方始淨邪若始淨者非由性發又豈得因中
巳有依正不二之相故以本始覈而難之要必歸
於因德本淨可也六問觀心三法融者按下野客
述答乃知此問總前四十五問悉入其中故得以
一徧答眾問也所以問意者一家論觀雖揀難取
易唯觀於心然必約無差之旨故雖觀心而攝彼
[001-0568a]
生佛故曰心佛眾生等因果身土亦約上三法言
之如是法相皆悉融攝者以理體經旨然也若一
切皆同則因果不二身土互融無情有性豈得不
信四十六問旨在於斯。】


「如是設問不可窮盡為斷子疑且至爾許客曰何以
不多不少唯四十六余曰攻惑攻疑攻行攻理通教
通義通自通佗一問亦足為對鈍根故四十六及對
六即分證離為四十一位兼前及後故四十六應知
一問亦皆能攻餘四十五餘一一位仍須皆具四十
六問乃至無量亦復如是。」


【凡問出於疑疑而不問其為疑也終莫能解疑既
無量問亦無窮但其例有二或以自疑故問或以
佗疑故問今從後例此問所以能斷子之疑然今
所疑直無情有性而巳而必至於四十六重何也
故客曰云云余曰等者對下鈍根則利者得旨一
問即足謂攻惑等雖有多義之異一問一答可盡
也攻之猶言破也惑謂惑於涅槃進否之旨疑則
疑於無情有性之言此二竝從教起故繼之以攻
行攻理然行理本無可攻亦攻行理上疑惑耳其
惑既去故能通涅槃之教其疑既亡故能通佛性
之義不唯通野客之自行亦將展轉通於化佗是
則雖有八義要之疑惑乃能迷之情行理即起迷
之所教義是其所通自佗乃其能通所以通者其
唯行耳作此區別文旨煥然亦可約義別對上九
[001-0568b]
重之問思之可知次為鈍根所以必備至於四十
六者則又為表六即及分證諸位故一往以數對
之然亦不定以問對位也所以一問能攻眾疑者
融上若問若位皆悉互攝故今四十六問雖所攻
各異而所顯則一是故一問義當徧攻眾疑一問
既然以問對位則位位悉具於眾問況約圓位初
後不二舉一攝諸以此妙位而表問者則何問不
具何理不彰故曰云云然則義雖無量要不出此
故今四十六問亦能總於無量法門也。】


金剛錍義解之中



日東天台山沙門亮潤校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