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57 觀音經普門品膚說-清-靈耀 (master)



No. 647-A


普門膚說敘


此經大師著有玄文。法智復詳二記。開深進始。事理
圓暢。誠為極廣大精微之典。後生何敢贅辭。惟是式
師分解別偈。科巽自然。義如冗𤨏。童蒙求我難遵指
授。累因講次潤以淺言。在祖師固視之。如皮毛碔砆。
而弁髦之矣。學人錄存。目為膚說。葢以皮膚雖淺亦
人身之所不棄者也。則是說也度幾輕塵細霧。聊佐
高深。敢言別見一斑。居為新說哉。知我罪我。所不辭
也。


戊午陽月嘉禾智覺教寺比丘靈耀序
[001-0167a]


No. 647-B


普門膚說科分二




* 一正說

* 一長行

* 一觀音拔苦

* 一問爾時
* 二答

* 一正出拔苦
* 二結勸持名
* 三普門與樂

* 一問
* 二答

* 一正出與樂佛告
* 二結勸供養
* 二別偈

* 一重頌經文

* 一問
* 二答

* 一雙標

* 一正標與拔

* 一觀音拔苦
* 二普門與樂善應
* 二長頌行願弘誓
* 二雙釋

* 一釋觀音拔苦

* 一總頌三業滅苦我為
* 二廣頌稱名救難十二
* 三總結救苦無量眾生
* 二釋普門與樂十方
* 二別釋觀音

* 一約拔苦釋觀

* 一牒所拔苦種種
* 二釋能拔觀

* 一正釋
* 二勸仰
* 三結成智用無垢
* 二約與樂釋音

* 一先示二輪為音本悲體
* 二正出三音皆與樂

* 一念音與樂諍訟
* 二正出三音妙音
* 三重結持供

* 一重結持名
* 二重結禮供具一
* 二結益



普門科竟


耀僧定
[001-0168a] No. 647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膚說
天台後學 靈耀 說


說題



此品乃流通本尊獨妙之人法。故與正宗旨趣略同。
夫世尊欲普暢妙法於世間。先普觀世間根機可否。
然後施以妙音。如華嚴略擬。鹿苑密露。方等對說。般
若帶明。既至靈山。可以普開十世界人同歸獨妙矣。
又觀世間機宜有上中下別。佛則復以法譬因緣之
音。大開方便之門。則知如來欲開獨妙。事不率爾。委
觀世機。方伸開導。今流通獨妙大士。正能仰體聖儀。
先觀世機方逗法音。如下別偈釋音中。以三種音流
通三周妙法。故名觀世音也。


觀。是大士本有大光明
藏。般若圓照。意密鑒機也。世。是身密普現。如華嚴十
身相好。論依正兩種十身。則有國土身。世界身。如今
經應以佛世界身得度者即現佛世界身。應以九世
界身得度者即現九世界身。總是大士以法界無礙
身雲。入不思議無記化化禪。法身普現群生前也。音。
是大士四無礙辯才。普為眾生說。法能令聞法音者
皆得解脫。所謂文門即解脫。口密說法也。此三德三
密乃大士久修久證之中道應本。雖由三觀修克。若
作一句呼之。可指圓中應本。既得中道應本。便可於
[001-0168b]
俗諦門頭。妙假施設遍化眾生。而化眾生處。不出慈
悲與拔。若觀字作一句。世音二字作一句。此即大士
寂而常照。普鑑象馬牛羊鐘鈴鑼皷男子女人二乘
菩薩十世界感叩音聲而皆令解脫。此即大士於散
提嵐界寶藏佛所發願。凡世間眾生呼我名字不得
脫苦者。我誓不成正覺。大悲經中皆應志心稱念我
之名字。今經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楞嚴下與法
界眾生同一悲仰。拔苦悲觀也。若觀世二字作一句
讀。音字作一句讀。則是大士遍觀十世間機宜差別。
然後隨機逗法。此如今經應現何世間身得度者。即
現何世間身而為說法令得解脫。乃先以意密鑒機。
後以口輪說法。楞嚴云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與
樂慈觀也。要之假觀度生。俗諦設化。總不外乎慈悲
與拔耳。然世有但稱觀音菩薩。觀音大士。而略去中
間一世字者。亦足盡大士之德也。葢此觀字即大士
初修一心三觀。而音之一字即三諦一境。所謂常境
無相。常智無緣。名字解此。觀行修此。乃至始本一合。
始本雙忘。則三諦三觀三非三。舉一即三三即一。諦
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如楞嚴中初於古
觀音如來時稟受從聞思修入三摩提。初於聞中入
流忘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盡聞聞
所聞盡。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生滅滅巳。寂滅現前。忽
然超越世出世間。乃以所聞之音為境。用圓觀觀之。
直破十界五住之真空蕩相觀也。問。空觀只破四住
[001-0168c]
六凡。今云寂滅現前。則遮則法爾空中矣。何得但言
空觀蕩相耶。答。別家次第三觀。藏通入道空觀。則但
破四住六凡。今大士所修。乃圓妙諦觀。空則十界俱
空。立則十界俱立。即如三諦。亦云真諦者泯一切法。
豈但偏真小空而巳哉。故此圓空當前。不但破四住。
亦破無明。不但破六凡。亦破十界。方得謂之忽然超
越世出世間也。秪如初釋觀世音三字。即中實應本。
亦豈次第但中乎哉。良由大士具此圓妙盛德。故加
以觀世音三字美名也。成如是妙觀之人。出如是圓
妙之音。故能流通如來妙法。豈他人所能比擬耶。



菩薩者。大士既具圓德則與佛孱齊。況過去巳為正
法明如來。不應仍就菩薩之位。菩薩乃師弟中之弟
位。如君臣中之臣位。父子中之子位也。此有二意。一
是大士之撝謙。葢本師亦名觀世音。秪因箕裘克紹
盂圓水圓。故亦名觀世音。然如父在子不敢稱老。故
謙居子位。又復現在安養世界作寶池內紹。宜居子
位。今來娑婆。雖云是客。既來輔化。同列弟子。不寧若
是。楞嚴云。願於十方諸佛位下作法王子。則是大士
素心謙退。坎德自居。不同世人之貢高憍慢矣。二是
大士之慈悲。葢居佛位則尊而高。難於與拔。如天子
深居九重之內。雖有洪恩大赦。欲遍及蒼生。其如君
赦則官不赦。官赦則吏不赦。若有帑賜。士大夫之所
匿。廝養士之所竊。下民不能親炙上德矣。故古之大
人有抱恨不曾身為縣令者。大士身既佛巳。然似薄
[001-0169a]
天子而不為。甘居菩薩之位。以遍拔眾生之苦。遍與
眾生之樂。如楞嚴大悲。今經所云。是能實能權。能上
能下。能進能退。能詘能信。如君子不器。左右具宜。又
與釋迦同其大權自在。無施不可之妙能。不同亢龍
無首。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退之拘拘小聖作為也。


○普門品。諸菩薩自行化他。皆各住一法門。如文殊
以智為門。普賢以行為門等。今大士之門名普者。正
與教主妙法宛同。葢教主所證所施之法門難解難
入稱之為妙者。以其非頓非漸非祕密不定非藏通
別圓。非阿含四門俱入清涼池。非三人同以無言說
道體色入空之朱雀門中不妨庶民出入。非華嚴歷
別之五十三知識門。非四十二字門。非八萬四千陀
羅尼三昧波羅蜜法門。而眾生感叩。則如來不妨施
頓施漸施祕密不定施藏通別圓。乃至施八萬四千
陀羅尼三昧波羅蜜法門。又不妨即頓即漸即祕密
不定即藏通別圓。乃至即八萬四千波羅蜜法門。故
稱之曰妙。大士所修所施之法與拔苦樂。而稱之曰
普者。亦以此門非大非小非方非圓非頓漸祕密不
定乃至非八萬四千陀羅尼三昧波羅蜜門。而能隨
機感叩。不妨開大小方圓頓漸祕密不定藏通別圓。
乃至八萬四千三昧陀羅尼之法門。以遍拔法界之
苦。遍與法界之樂。遍應眾生之求。當知若住定一法
一門。即不能遍逗普應。雖不住著一門。又非無本可
據者。故不妨即大小方圓頓漸祕密不定即藏通別
[001-0169b]
圓。即四門俱入。即朱雀門不礙庶民出入。乃至即八
萬四千陀羅尼正受波羅蜜法門。故稱之曰普。釋尊
於三千性相法上以圓三觀了之。皆是實相。故能卷
舒自在。而大士亦於無量法門上以圓三觀了之皆
是實相。故能與拔無方。故知法即門。門即法。普即妙。
妙即普。無二無別。如此之妙法。非普門不能流通。如
此之普門。方能流通如是之妙法。則不同諸菩薩之
各住一門。而未必普遍者矣。故云流通獨妙之人法。
乃與正宗旨趣略同也。若論十雙五隻。具如玄記。


說文



正說中長行之文。大師約三釋消經。科段定義。奚翅
呂氏春秋。千金不易一字。今依祖師大段作兩章。前
是觀世音救苦。後是普門與樂。前拔苦竟。結勸持名。
後普現竟。結勸供養。雖前後各有與拔三業。今且約
義大分。如下重頌中亦只與拔兩章。即孤起頌中釋
觀音二字。亦約拔苦釋觀。與樂釋音。至別偈巳完。方
總頌勸持勸供二義。葢與拔足以盡大士之慈悲。不
必更有別說也。甞推大士離安養來娑婆。元欲接引
堪忍眾生俱生安養。現無量身而為說法。與出世之
樂。是其本懷。其如五濁罪重苦多。先宜拔苦。所謂病
急必先治其表也。況此邦下劣。名為堪忍。苟非大難
大苦。只躭麤獘五欲。以之為樂。不能回心向道。必至
水火刀賊。大難臨頭。無可如何。方思求救大士。若大
士因其平日怠惰。至苦方求。而不為救拔。則此頑冥
[001-0169c]
眾生。永無發心脫苦之期。又非大士度苦普門。故大
士因其急難一稱。則為大士悲心所緣。即令脫苦。如
水在盆中。月在天上。而感應道交。成機感因緣。由此
一脫苦後。便能志心皈向。緩予法樂矣。則大士豈不
欲即與天下蒼生之樂哉。勢未可也。即此拔苦之中。
亦必先其急者。如入水入火。乃報障巳臨。在劫在數。
命在須臾。必無免理。而卒呼大士。如童子無知。巳墮
水火。心中既無相識之人。亦無脫苦之法。只得號呼
父母。父母即行匍匐救之。略不後時矣。故拔七難在
前。至於內心三毒。雖足害身招報。當受現苦後苦。事
如稍緩。故亦次之。無男無女。雖曰惡報。猶身外事也。
特居拔苦之後。再推大士來我娑婆。意欲化我眾生
斷愛纏。出生死。今此人求男求女。全是貪愛膠粘。留
連生死之事。大士何故返遂其求。母乃失其東來本
意乎。是大不然。葢剛強世界。愚癡眾生。惡念易生。善
心難發。大士多方求渠一點向善之機。了不可得。今
因無後為不孝之大。不捨資財。則死與別人矣。故欲
求男女。平日未甞禮敬供養大士也。因有私求。暫加
禮敬。若大士鄙其愚癡。而不遂其求。則愚人惡心轉
盛。永與大士絕緣矣。故遂其不正之求。而引出向佛
之心。即可循循善誘。漸令離苦與樂。得出生死也。所
謂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道。是諸菩薩之所不屑為。
而觀音獨能俯就之者也。況大士久證智母三昧。常
與十方諸佛為法王子。則又是大士普門中之所暇
[001-0170a]
整。所謂是集義所生者。非無本而偶中之也。且大士
所開之門名普。正如王將軍之武庫。無一法而不具
者。若世人求男女而不與。則失普門之名實矣。良由
世人求六度萬行。五停四念。事理禪定。人間散善。固
皆與之。即以愚愛心求纏縛事。亦如洪鐘在架。有叩
即鳴。千機並感。雲湧泉落。牛溲馬浡。醫師並畜。方得
名之曰普門也。


○結勸持名中。先總結三業以標持名。次約偏圓較
量以顯功德。三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
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是結示。先總結標持中云。若
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
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者。此有三意。一由上持
名恭念禮拜。必得脫苦除毒遂求。故云若有眾生恭
敬禮拜。福不唐損。此一句是結前諸義。是故皆應受
持名號。此一句是勸持。當知前但云恭敬禮拜必具
持名。次云皆應受持名號。必該恭敬禮拜。結勸互出。
則互具可知。葢前既出身意二業。詎有不具口業。後
但云持名。豈有不具二業。是本尊說法之巧。故各出
一邊。而令互具義顯也。良由上來三業感叩。福不唐
捐。即得三業妙應。是故眾生皆應恭敬禮拜受持名
號也。不唐捐。即如下別偈中。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
過三字。二者文句云若言禮拜滿願。自有禮拜不蒙
滿願者。何得云不唐捐耶。釋曰。由心不志。即未滿願。
禮拜之功。冥資不失。此如梵網中懺悔。雖不見光見
[001-0170b]
華。亦得增益受戒。是故應禮拜受持也。三者。問。今以
有難呼名。有毒心念。有求禮拜。然後脫苦。倘世人有
無難無毒無求者。則似不須禮念。禮念亦無用無福
矣。答。縱無難無求。若有禮拜恭敬福不唐捐。有求即
遂。固不徒棄。無求禮念。獲福彌勝。故不唐捐。良以有
難稱名。即能脫苦。固須持禮。即無難稱名。福不唐捐。
是故皆應受持名號。有毒即除。固宜恭敬。無毒恭敬。
福不唐捐。是故皆應受持。有求必遂。固須禮拜。無求
禮拜。福不唐捐。是故皆應禮念持名也。則知有求者
固當禮念。無求者尤當禮念矣。皆之一字。乃普指天
下眾生。葢有求有難而禮念者。人不多得。今以無求
無難者念禮不唐。則天下皆宜禮念受持名號矣。故
云皆應。問。既通結三業。以勸持禮。何故至下但約持
名。以較功德耶。答。但一口業持名小善。福尚無窮。何
況內心恭敬常念之功德乎。又何況禮拜供養之功
德乎。有難有求而持禮之福尚是無窮。何況無難無
求。修於日用尋常時之功德乎。此如來說法巧妙。但
較持名小福。足以況出念禮深功。及無求亦修之恒
德無量無邊矣。


○普門示現中。天道但現幾尊天王。人道巨細俱現
者。由天男天女等天民。皆是凡夫修去。著樂既深。不
念無常。大士雖現入彼類。彼不回心。況天民以自感
之樂為極。別無忻慕佛法之心。似乎無人如彼之意。
故大士現入彼類。作渠君主。超過此等。而修證佛法
[001-0170c]
以自威力。普化臣民。自然上行下効。漸引歸心。如請
觀音經中天人丈夫觀世音。大梵深遠觀世音。皆現
為君主。以對治自尊之臣民者。楞嚴云彼四禪中五
淨居人。及彼天王。但有欽聞而無瞻見。良由皆大權
菩薩示現其中故也。稽此處示現。即足以消彼經疑
心矣。人道中男女貴賤畢現者。正若能整心慮趣菩
提。惟人道為能耳。況人間苦樂相間。有書般若儆念
無常。發心不定。十界機心俱在人中。人可證成。人是
現見。大士既到人間說法。故多現人身也。然此三十
二應。略舉其端。若論大士普門示現。如大悲云現千
手眼。楞嚴云八萬四千身手。不可涯量。秪如為金嬰
妻。馬郎婦。唐文皇蚶內。唐代宗卵中。馮巨區猪齒臼
化身。又豈數端而能盡普門自在哉。


○普門與樂之後結勸供養者。亦未甞不具三業。大
供養之大事猶宜勇為。何況心念口稱之次者。而不
當精進哉。前則較持名之淺淺以況身意之深深。今
則舉供養之巨大。以該心口之次貳。說法巧妙。莫過
此矣。應知前持名中以六十二億恒沙菩薩以較觀
音一位。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今觀供養中何不出較
量一端耶。須知以地住之無盡意菩薩。猶以歷劫修
感法門瓔珞。而供觀音。求其愍庇。則知供餘菩薩。與
供觀音大士之福。不啻霄壤什百之不可思議矣。又
復以瓔珞上供。只財施耳。無盡意何得云受此法施
珍寶瓔珞耶。葢地住菩薩。歷劫修行。巳入實報。福慧
[001-0171a]
俱隆。故皆以法門珍寶嚴身。如華嚴云舍那珍御之
服。法華云瓔珞長者。豈非以功德珍寶莊嚴之法門
身耶。如世貧人。夙不修福。衣不遮身。凍餒而死。植福
之人。珠衣玉食。是其例也。然則頸珠之供。即是以所
修法門為施也。此中觀音不受。無盡再上。乃假本尊
一為緩頰。而與受各得其正。佛曰當愍無盡意及四
眾八部受此瓔珞者。言無盡捨供非自邀福也。欲引
四眾八部倣効興供。以與大士結緣。以求大士與拔。
此無盡意之苦心也。觀音汝當愍渠為眾之心。受此
瓔珞。故云當愍無盡意也。況今無盡意率先興供。以
引餘眾。若大士不受。則四眾八部目擊不受。皆藉口
謂大士不受。不肯興施。不與大士結緣。豈不永斷眾
生善緣哉。今勸觀音慨受供養。則開眾生供養之門。
悉皆上行下効。與聖結緣。即有出生死之期矣。故云
愍四眾八部受此瓔珞。此一勸足以見與者為人不
為巳。悲心別白。受者亦為人不為物。與拔可行。言既
中理。與受得正。故觀音即時受之矣。夫法身大士。固
與受之間。皆為法為生。而娑婆惡人。極難遊化。彼即
從傍冷覰。以見聖遇云觀音之來。如商估賈人。賺我
東土瓔珞去矣。觀音為遮惡人惡見。不墮貪著。即以
還供二聖。


無盡意汝問云何能遊娑婆為生說法。此
足以見大士能遊娑婆。能化惡人之神力自在也。


【△二別偈。本是普門重頌。今名別偈有二義。一此
非什師同時所翻。至隋闍那笈多別譯故。二非但
[001-0171b]
重頌長行。復有長頌與拔行願。及別釋觀音二字。
并與長行出沒少異故。律師云自餘支品別偈。葢
指此也。分三。一重頌經文。二別釋觀音。三重結持
供。初又二。一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
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二答分二。一雙標二。一正標與拔二。一觀音拔
苦。】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


【諸菩薩各有專修行門。而觀音獨以大悲拔苦為
行。如大悲經十六願。前之四弘以度眾生之苦為
先。而後六願全對治四趣之苦。又如請觀音中六
觀音對破六道。大悲大慈師子無畏大光普照率
以對治為主。正歸拔苦。故此句標前觀音拔苦也。


△二普門與樂。】


「善應諸方所。」


【標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可知。


△二長頌行願。長。餘也。經文中但明與拔。不出與
拔之本。今補出之。故云長也。】


「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誓願如十六願。十二願。及於寶藏佛時。若有眾生
稱我名字不得解脫者。我誓不成正覺。若有誦持
大悲神咒。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等。侍佛
即是行也。如初遇古觀音如來。發心成果以後。同
[001-0171c]
慈同悲。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遇千光王靜住如來
頓超八地等是也。由久有如此行願之本。方能現
身無量與拔無方也。前云觀音行。是果後拔苦。今
侍佛之行。乃因中所修。


△二雙釋二。一釋觀音拔苦三。一總頌三業滅苦。】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長行拔苦中呼名救七難。心念滅三毒。身禮遂二
求。今先總頌之曰。聞名見身心念。能滅諸有苦。即
免七難等苦。由此七難二求。約三障釋。元通十界。
故云諸有。感觀音二十五王三昧。遍拔二十五有
三障。直至於極。故云能滅。大師於文句中約義以
作三釋。今於偈頌中宛出此義。深見大師觀行即
佛。知如來祕藏之東土小釋迦也。不空過三字。即
上福不唐捐句也。既總頌三業拔苦巳。然後廣出
口呼一端。


△二廣頌稱名救難。廣者。以長行但列七難。今頌
乃出十二。故云廣。】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魚龍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
。或在須彌峯。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虗
空住。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
損一毛。或值冤賊遶。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
即起慈心。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或囚禁枷鎻。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
[001-0172a]
力。釋然得解脫。呪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
音力。還著於本人。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
觀音力。時悉不敢害。若惡獸圍遶。利牙爪可怖。念
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蚖蛇及蝮蝎。氣毒烟火然。
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十一。雲雷皷挈電。降雹澍大
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十二。」


【難雖十二。要不出地水火風空識之六。不過多出
幾端以顯大士妙能。文則可知也。


△三總結救苦無量。】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長行中先明總救諸苦云。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
生受諸苦惱。聞是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
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巳。然後別出救拔七難。今
明拔諸難巳。然後總結普救。此說法後先互明之
體也。前云百千萬億眾生。今云世間眾生。前云受
諸苦惱。今云無量苦逼。義一也。


△二釋普門與樂。】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長行中普門示現列三十二身。歷十法界國土。以
三輪不思議化物則何其冗廣。今只以一偈頌之。
而義無不周。此詳處宜略也。如上拔苦中但列七
難重頌中廣開十二。而義無所增。此略處反詳也。


△上來重頌長行與拔二章竟。但兩章後有勸持
勸供二意。此中不頌。直待孤起釋觀音二字完。方
[001-0172b]
總結云。是故須常念。是故應頂禮者。何也。葢由觀
音二字雖是孤起別頌。要其義意。不出與拔二端。
故直待與拔義竟。方結勸持勸供也。


△二別釋觀音。此非頌長行之偈。名孤起頌。由上
稱觀音之名。即能拔苦。重頌巳完。而今別釋觀音
二字功德。故云別偈。分二。一約拔苦釋觀。二約與
樂釋音。長行中但云觀音拔苦普門與樂。則似大
士之名。偏而非圓矣。故今詳此一名。雙具與拔。始
盡大土名義圓通。又復長行中但出稱名拔苦。不
知名下有何奇異因緣。乃能一稱即遂與拔。故今
釋出觀音二字即圓妙諦觀。生佛一體。感應同源。
故能拔同體之苦。與同體之樂。用顯眾生稱觀音
者。即感自性之本佛。觀音遂與拔者。即應自心之
羣生。所以一稱名而與拔頓遂也。初中分三。一牒
所拔苦。】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將欲詳大士拔苦圓妙三觀。先出所拔眾苦。為大
士妙觀對治之境。三惡趣上貫以種種者。通至界
外變易國土也。生老病死不但六道。直至等覺。有
後生死。皆有因移果易。生滅無常。但在界外。轉名
緣因生壞耳。良由見思招分段生老病死。塵沙通
界內外。無明招變易生老病死。大士妙觀。悉能令
滅。若論大士圓觀。只應五住二死圓破。今言漸者。
譬如冶鐵。麤垢先落。法爾先滅界內生死。次滅界
[001-0172c]
內外生死。然後淨除界外生老病死也。次即出能
拔之本。


△二釋能拔觀。】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真觀清淨觀。乃圓空觀也。以此真空。破四住之妄。
真空觀成。遍淨六凡生老病死之染汙惡趣。古來
只有空觀。因王家諱此空字。故易為清淨二字。廣
大智慧觀。即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之中道觀。以此
中觀。遍滅界外生老病死五住無明之變易惡趣。
楞嚴云初於聞中入流忘所。至忽然超越世出世
間。遍滅兩種世間惡趣生死之苦。功在空中二觀。
葢自行破惑先需此二。即以之破他之惑。亦先宜
此二。指要云亡淨穢。故以空以中。又云遮則法爾
空中。是生死惡惑既破。即可感而遂通。隨緣出假。
遍化眾生。而假觀度生。不出拔苦與樂。即悲觀慈
觀。楞嚴云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與樂慈觀也。
下與法界眾生同一悲仰。拔苦悲觀也。此假觀遍
滅眾生種種惡趣生老病死。即破惡業塵沙也。葢
由大士。自以二十五王三昧。一一三昧皆以三觀
功成。遍滅惑業苦三障。然後以本法功德。遍破法
界眾生之三障。如云空觀成故。見思煩惱破。假觀
成故。惡業塵沙破。中觀成故。無明根本破。菩薩自
以三觀破三障。復以三觀遍破二十五有三障是
也。常願常瞻仰句。是本尊結勸之詞。言大士既有
[001-0173a]
如此三種妙觀。悉滅眾苦。則凡在眾生。應當常常
發願。以瞻仰大士。求其滅苦矣。此觀字作去聲。又
當約埤雅雚見分明而訓。


△二結成智用。】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以三觀功。悉滅種種惡趣生老病死之五住二死。
則塵淨光生。觀成智顯。任運成三種智光。照用同
時也。清淨觀成清淨光。真觀破四住染汙成無垢
光。廣大智慧中觀成慧日破五住二死之闇。經云
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也。假觀
慈悲與拔苦樂。苦屬報障。如前七難等報。報又莫
重乎大小三災。今妙假觀成。成道種智。能圓拔法
界三障。故云能伏災風火。災字是總。風火是別。總
別兼舉。以顯妙假種智破惡業。塵沙三障之盡淨
也。上來觀成智用。且皆論破。障既破巳。則三觀洞
明。普照法界。一一世間。皆是寂光正境。而常寂光
土。不離娑婆。又非太虗。空無一物。所謂不如三界。
見於三界。以圓三觀三智皆妙一切法。故云普明
照世間也。前論遮情。後明顯法。法應爾也。又復應
知前未得三觀圓破三障。則種種無非惡趣生死。
既破巳後。即此種種。皆成普明所照妙境也。


△二約與樂釋音二。一先示二輪為音本。】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𦦨。」


【欲說三種音弘三周妙法以與樂。先出說法之本。
[001-0173b]
由於慈悲身意久成。方能口輪雨法除𦦨。身體名
悲。即大悲驚入火宅也。然此身輪必由作無作戒。
精持無犯而成。戒言雷震者。行人四羯磨成。十方
戒光。從行人頂入。如天崩地震之聲。天眼聖人能
見。故喻如雷震。意名慈者。如云應以何身得度。三
七觀樹經行等。多分鑒機。欲與出世四教之法樂。
豈非是慈。又如大雲者。雲能含雨。如世人云皆望
這朵雲裏雨。即心含法雨。言乃心之表。即說心中
所含法門。如澍甘露雨。音輪說法。活人法身慧命
如諸天不死甘露也。當知此口音說教。皆由大悲
身戒久成。大慈意雲久畜。然後得以音輪弘化也。


△二正出三音皆與樂。三音。指法音。喻音。勝世間
因緣音。分二。一念音與樂。】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冤悉退散。」


【諍訟軍陣。似牒前十二難之未盡。念觀音力皆得
退散。文同拔苦。而今科為與樂者。以下正釋音字。
重在樂邊。即普門與樂中。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之
音。此說法定在與樂。故且名之。若論正體與拔同
時。然不可以通難別。既云怖畏退散。豈不歡樂。


△二正出三音。】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此五個音。皆指定大士而為說法之音。所說之法。
定指妙法。不可因有觀其音聲之句。誤判為眾生
之音。若作機感之音。文義俱失。妙音即中實諦觀
[001-0173c]
之音。能弘妙法。而中機不多。大士出假度生。又當
遍觀世間機宜何如。分別藥病。如塵若沙。悉皆知
巳。方以法音而教化之。此俗諦出假音也。梵。淨也。
真空慧觀當前。直顯真諦。則煩惱染汙盡淨無餘。
如云真諦者泯一切法。此是大士以圓妙三諦三
觀之法音。以弘如來法說周中之妙法。遍化眾生
令得開示悟入之樂也。海潮音是譬喻。海中之潮
極有信准。斷不前後失時。大士說法。妙逗機宜。斷
不先後差機。若機未叩而先說。機巳過而不說。則
如初一十五應子時潮者。而反在巳未二時。失信
差機矣。今大士法音。如洪鐘在架。有叩即鳴。明鏡
當臺。有形即現。不先不後。准逗機宜。喻如海潮也。
大士以此喻音。弘如來喻說周之妙法也。勝彼世
間音者。如來又恐眾生不解大士說法當機。與拔
無爽之音。故放下法喻。而直示之曰。總是大士應
求之音。勝如你輩世間人之音言也。世人侵諾者
必寡信。人或以緩急求濟。雖口允而心不與。或患
難求救。雖口佯應而不為排難解紛。雖有好言好
語。以祝頌與樂。而終不與焉。此世間人之音聲也。
大士則不然。人有苦難呼求。求而即拔。人稍修行
求樂。樂即遍與。如今長行中所云者是也。非發願
時皆許與拔。及至干求皆了無實濟之世間虗語
人也。大士以此勝世間因緣之法音。以弘如來過
去塵點世界。王子覆講因緣之妙法也。葢此品既
[001-0174a]
屬流通獨妙之人法。不可漫指散釋。良由大士東
來。說法度生。具此三種妙音。故能弘通本尊三周
妙法。況此音聲。正逗娑婆世界耳根最利之眾生。
故又宜在娑婆弘妙法。以度羣生。非他菩薩能企
及也。


△三重結持供二。一結勸持名。二結勸禮供。長行
中拔七難等苦巳。即結勸持名。普門與樂巳。即結
勸禮供。今直待孤起觀音完後。方總出前二結。故
云重結。良由別釋觀音。秪足上與拔慈悲二端。非
別說他事。故得待完總結。於義無隔也。今初。】


「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苦惱死厄能作依怙故須常念。即是結上勸持拔
苦矣。


△二結勸供禮。】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慈眼視生是與樂。福聚如海能與樂。故應頂禮。是
勸禮供。即是頌上與樂勸供矣。問。長行云供養。今
云頂禮。云何通。答。供養該四事。該獻珠頂禮恭敬
等法。前云供養。乃舉其總。今云頂禮。乃舉供養中
之別。總別互出。義則一也。問。長行派勸。今何總結。
答。派勸總勸。於義無妨。但前後稍移。彌覺雋永。又
以見說法融通。辯才無礙。不墮騃實之譏也。問。長
行中二章各出。前有較量。後明獻供。何等鄭重委
[001-0174b]
悉。今何幾句而巳。答。如來說法。只貴義顯。不論多
少。所謂多亦四德。少亦四德。廣亦般若。略亦般若。
明珠一顆。寧有不具眾寶耶。再探佛意。重在發明
大士與拔慈悲。至於勸供持名。意似稍緩。可以略
結。況上既廣詳。此宜略點。廣略互顯。勸意彌明。不
須疑也。


△大章第二結益。】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
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
當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
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持地結益。似較本尊稱歎更深一層。夫以大師之
口。讚迷弟子與拔慈悲至矣盡矣。誰敢贊辭。而持
地忽然起座白佛。有何智過於師。能資師不足。以
呈露乎。持地謂必眾生稱觀音名而後拔苦。心念
然後滅毒。禮拜然後遂求。供養然後現身與樂等。
則世之不能稱念禮供者。大士皆不度矣。豈大士
之無緣慈悲哉。須知即不稱念禮供。但能聞今日
說菩薩普門神力之經。當知是人功德即不少矣。
但聞此經功尚不少。何況持名心念乎。又何況禮
拜恭敬乎。又何況盡力供養乎。請問為得何等利
益。乃為不少聻。若出三途生三善道功德則少。若
離六凡而證二乘功德亦少。若棄小乘而入菩薩
功德亦少。畢竟聞經得何巨利。方為不少。如今現
[001-0174c]
在法會。聞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有八萬四千眾
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直至成
佛。方為不少耳。聞普門經者。尚名字開解。發無上
道心。何況持念禮供之五品。相似。究竟。得無上正
覺哉。此持地以聞經之淺淺。況持禮之深深。初似
推開佛所稱歎曰。多不必得。多不必得。只須聞此
經名。功至無上。綽有超師之見。次則以聞經淺益。
形出持禮深功。則又有資師之功。豈徒泛泛贅辭
比也。】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