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189 般若心經解義-清-徐槐廷 (master)


No. 570
般若心經解義


【註 般若。華言智慧。即人之本性。超情離見。湛寂
圓明之稱。般若體用清淨。如如圓滿。細分有三。一
實相般若。無相之相。名為實相。即經云不生不滅
是也。二觀照般若。離相之照。名為觀照。經云行深
照見是也。實相即所照真理。觀照即能照妙慧。實
相是體。觀照是用。三文字般若。即言說章句。能詮
般若者是。波羅蜜多。此云到彼岸。對苦海言之也。
多字作梵音語助詞。有智慧者。照破煩惱。不溺情
波。生死超然。妙契本有。即憑此般若之真體妙用。
以超登彼岸也。心是般若心。乃諸佛之性體。以般
若到彼岸。不外自識此心。經者徑也。是修行之徑
路也。題兼華梵兩言。顯標宗旨。


論 此經總為世人耽著現前幻境。造種種業。迷
真喪本。萬劫墮落。輾轉受苦。總無出期。佛在覺中。
哀憫慘切。冀人因言悟道。以脫離苦海。特說此觀
照妙法。揭醒心無罣礙大自在之真境。六百卷般
若義蘊。都該括於二百六十字之內。大意秉六如
之觀智。掃五蘊之空華。表生佛之一如。達真如之
實相。括金剛經之奧旨。而歸簡易者。此經是也。】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001-0940c]
度一切苦厄。」


【註 觀。即下照見。自在。即下心無罣礙。自其聞聲
赴感而言。稱觀世音。自其不見一法之體而言。曰
觀自在。菩薩。華言覺有情。謂能以此自在觀智自
覺。并覺一切有情眾生也。行。功行也。亦修行也。深。
窮微極妙也。般若。兼實相觀照說。波羅蜜多。即是
到彼岸。謂觀照般若。契合實相。乃全體究竟之義。
時。謂功行圓滿之時。照者。般若之靈光。體也。見者。
無相之慧眼。用也。即上文所云觀也。蘊。藏也。以其
伏藏陰覆。纏縛人心。故名蘊。五蘊。即下文色受想
行識也。色謂幻色。受謂領納。想謂妄想。行謂遷流
造作。識謂明了分別。識即心主。受想行。是心所發
也。凡人一身。不出色心二法。色蘊惟一。心蘊有受
想行識四種。眾生受生死苦。俱從五蘊。不得解脫
來。菩薩行深般若。證知五蘊各無自性。徹底是個
真空也。度。度脫也。逼迫為苦。被困為厄。菩薩照五
蘊空寂。離生死海。復憫眾生顛倒妄想。受諸苦惱。
故說此般若法門。令其修習。離苦得樂也。


論 此序能行般若之大菩薩。自度度人。以為修
行之標準也。四句為全經之綱。佛說此經。專以度
眾生苦厄為心。五蘊為萬苦根株。眾生未能空此。
故縈纏苦厄。如蠶作繭。於百沸湯中。頭出頭沒。絲
無斷日。菩薩既斷蘊絲。故得空色兩融。智悲俱運。
不但能自出苦海。又能救度眾生。同出苦海。究其
[001-0941a]
神通。祇此慧覺虗含。洞徹源底。照見五蘊皆空而
巳。六字是全經要旨。最重。不照見。則妄念起滅。生
死無休。是名煩惱海無一得自在也。能照見。則一
真常湛。萬法圓融。是名真空界無一不自在也。菩
薩自心清淨圓融。略無罣礙。故能自度度人。此經
誠療眾苦之靈丹。渡迷津之寶筏也。


講 阿難說。我教有觀自在菩薩者。功行最深。具
大智慧。造到彼岸之時。照見自已之五蘊。與眾生
之五蘊。皆屬空虗。於已則修無上菩提。於人則多
方接引。俾一切苦惱之厄。盡歸解脫。】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想行識。亦復如是。」


【註 舍利子。即舍利弗尊者。聲聞乘中。智慧第一。
在如來十大弟子之列。佛故呼而告之。色即四大
幻色。空乃般若真空。色不異空。是破凡夫有見。執
色為實色也。空不異色。是破二乘耽枯。墮空為偏
空也。知幻色非色。真空不空。故曰不異。舍空別無
色。而色即空。舍色別無空。而空即色。故曰即是。色
空雖對舉。本意惟歸於空。五蘊先言色者。以色是
堅固妄想。凝結成象。最易執著。若於此勘破。其餘
四蘊。胥冰消矣。亦復如是。例上色蘊。亦作如是觀
也。


論 此明空理。即觀照般若也。眾生由迷真空。而
受幻色。菩薩修般若觀慧。照了幻色即是真空。幻
[001-0941b]
色如泡影露電。當其出現。何嘗無像。一剎那頃。變
滅歸空。色不異空也。真空如圓明大鏡。當其虗懸。
何嘗有物。一有照見。隨成形色。空不異色也。變色
為空。色即是空也。隨空見色。空即是色也。不異即
是。總言色與空。無二見處。


講 弟子舍利子。正是欲脫離苦厄者。菩薩呼其
名而告之曰。舍利子。爾知世間有形者為色。無形
者為空。不知色乃夢幻泡影。不異夫空也。空乃一
真顯露。不異夫色也。色不即是空乎。空不即是色
乎。夫因色而有受。因受而有想。因想而有行。行之
不得。則識於心而不忘。五者相因而見者也。今色
既是空。則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矣。】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註 是字。直指之詞。諸法。涵下根塵處界諦緣度
等。空相。乃真空妙相。即般若實相。即真如自性也。
以其如如不動。非有非非有。故曰空相。六不字。就
此本空釋出真體。緣至為生。緣散為滅。五濁惡境
為垢。無為偏空為淨。真理漸圓為增。惑障漸消為
減。惟此真空之體。原自無生。何復有滅。自來不垢。
淨亦強名。在聖不增。處凡不減。


論 此顯空體。即實相般若也。上文巳明五蘊皆
空之理。隱然顯出一箇真空相。恐人第認作觀照
工夫。而未知真空實相。所以就諸法中。指點出空
相來。言法證於空。離妄即真。真性歷劫不毀。故不
[001-0941c]
生不滅。真性本來不染。故不垢不淨。真性不著一
物。故不增不減。不生。故無生死相。不滅。故無涅槃
相。不垢。故無煩惱相。不淨。故無菩薩相。不增。故無
結業相。不減。故無解脫相。


講 舍利子。是真性常清常淨。毫無法相可名。不
誠為諸法中之空相乎。言乎其妙。則常存不敝。不
生不滅也。湛然清虗。不垢不淨也。自然恰好。不增
不減也。】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
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
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
無得。」


【註 是故。承上文而言。空中者。是前不生不滅等
真空之中也。十三無字。根上六不字來。是故空中
一頓。以下一氣貫到無智無得句。色受想行識為
五蘊。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六
塵。以其汙人之心。故曰塵。根塵和合。為十二處。言
各有處所也。亦云十二入。從見為眼識。從聞為耳
識。從臭為鼻識。從嘗為舌識。從染為身識。從分別
為意識。合六根六塵六識。為十八界。界謂限域也。
舉首末二界。超略中間。故用乃至二字。省文耳。無
明至老死。為十二因緣。性智本明。由妄念瞥起。俄
成晦昧。故名無明。因無明鼓動。而妄念遷流。故無
明緣行。因行而造業。識了別境界。為來生種子。故
[001-0942a]
行緣識。此三支。乃前世所作之因也。幻形方謝。神
識即馳。投托母胎。具受想行識等名。及形質之色。
故識緣名色。既有名色。胎中遂具六根。有入塵之
用。故名色緣六入。既有六入。出胎便與六塵相接。
故六入緣觸。既有覺觸。便有苦樂在。心下領略。故
觸緣受。以上四支。乃現在所受之果也。心既領受。
便貪種種淫欲事。故受緣愛。既有貪愛。便馳求不
息。於境生取著心。故愛緣取。由愛而取。著意馳求。
便造種種之業。故取緣有。此三支。乃現在所作之
因也。由諸有結為三界生因。來世復於四生六道
中受生。既有生。則必有生有死。由此輪回。無了期
矣。此二支。乃來世當受之果也。此十二因緣。該三
世因果。亦舉首末而略中間。故亦云乃至。始無明。
終老死。次第而生。即一大苦蘊生。是為流轉門。無
明盡。至老死盡。以次而滅。即一大苦蘊滅。是為還
滅門。此是緣覺人所觀之境。苦集滅道為四諦。苦
即生死苦果。集是惑業苦因。二者世間法也。滅即
涅槃樂果。道即道品樂因。二者出世間法也。此是
聲聞小乘人所觀之境。智乃圓照之妙心。即是般
若。得乃所證寂滅之理。即是彼岸。真空之中。無五
蘊。自無十二處。亦無十八界。是斷凡情。由是空十
二因緣。無緣覺法也。觀四諦清淨。無聲聞法也。智
得俱空。并無菩薩法也。是斷聖解。合之總為斷惑。
總是釋五蘊皆空。自初地至大乘。皆當了此蘊空
[001-0942b]
法。以復真體也。


論 此明空體之離諸相。正見般若之深也。上文
只是顯真空自相。而未明真空無相。若不一一深
明。則實相非相。不得現前。所以歷言之。直到無智
無得。然後深般若無遺蘊。而彼岸始得究竟也。蘊
處界種種名色。皆依妄念而有。真性中本無有念。
誰辨根塵。所以菩薩既識真空面目。便知空中諸
法相。一切俱離。蘊界處入。流轉苦集。此就世間諸
法推廣言之。以見真空中之無所有也。還滅滅道。
智得俱無。此就出世間諸法推深言之。以見真空
中之無所有也。智照若不到這裏。如何得凡聖俱
忘。心識路絕。但是空中境界。却不易到。果然到這
裏。則色不異空。直至無智無得。只作一句看。如千
潭一月印。一時現前。若一句是一個地位。則真空
實相圓頓之理。如何融會。


講 是故真空之中。既無色受想行識。則六根俱
淨。無眼耳鼻舌身意也。六塵不擾。無色聲香味觸
法也。六根之累。以眼界為先。今眼界既空。則萬緣
悉泯。而意識胥忘。將見由定而靜。由靜而慧。無無
明。亦無無明盡也。由久而固。由固而貞。無老死。亦
無老死盡也。煩惱之苦果。作業之苦因。涅槃之樂
果。修持之樂因。一時俱盡。則真空未嘗無智慧之
可名。即到彼岸亦屬虗假。而又何所得哉。】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
[001-0942c]
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
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註 以者。由也。故者。因也。無所得。雖近疊無得二
字。亦即遠束前七空字。六不字。十三無字來。以生
下佛菩薩。皆用之為因也。了得人空曰菩提。了得
法空曰薩埵。即菩薩也。菩提薩埵。能依之人也。般
若波羅蜜多。所依之法也。至此揭出心字。所謂結
歸自心也。有所繫縛曰罣。有所阻滯曰礙。恐怖。畏
懼也。顛倒。失真也。夢乃想之果。想乃夢之因。涅槃。
此云圓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一得永
得曰究竟。心無罣礙。行成也。無恐怖夢想。斷障也。
究竟涅槃。得果也。三世。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也。
阿。無也。耨多羅。上也。三。正也。藐。等也。菩提。覺也。謂
無上正等正覺。佛果之極稱也。諸佛不言斷苦因
者。以初證涅槃時。諸苦久巳斷也。


論 此舉佛菩薩之行。以明般若之能度苦厄也。
上文從空中無色起。直推到智得俱無。正見真空
中一無所得。所以提出一句。作上文空觀結底。作
下文證果根原。蘊界處入緣諦智得。種種都是罣
礙人心的法相。惟般若照見真空。到無所得處。則
寂靜一真。毫無罣礙。何等自在。既無罣礙。則業性
都忘。安有一法與我為緣為對。無罣礙三字。是真
空現前光景。到得真空現前。便是圓頓法門。更不
[001-0943a]
用別樣修為節次。所以又疊一句。便直接個無有
恐怖。他色蘊巳空。不見有心外之色。恐怖箇甚麼。
受想行識心蘊巳空。不見有心內之心。有甚夢想
顛倒。直下便到涅槃究竟地位。只是依此般若耳。
不特菩薩為然。即三世諸佛。亦只依此般若波羅
蜜多。並無別法。兩依字。要人識得把柄。全在這裏。
正是把金針度人處。


講 空中無蘊界。以至無智得者。良以本無所得
故也。了此無得。即深般若。所以菩提薩埵。以般若
波羅蜜多。為修行之法。守其六根。絕其六塵。故心
無牽罣滯礙。自無生死之恐怖。遠離夫夢想之顛
倒。至於不生不死而後巳。不伹菩薩為然也。即三
世諸佛。欲得無上菩提。亦無有不依般若波羅蜜
多者。】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
是無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虗。」


【註 故字。承上佛菩薩所依之證果來。呪。密語也。
除障不虗為神。智鑒無昧為明。更無加過為無上。
獨絕無倫為無等。惟神能破煩惱。惟明能破癡愚。
惟無上令因行滿。惟無等令果德圓。重言等者。謂
無等而又能等物。法法全該。平等不二。正應三藐
二字。所言呪者。非別有呪。即此般若便是。然既曰
般若。而又名呪者。極言神速之效也。苦。謂生苦。老
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
[001-0943b]
蘊苦也。真實不虗。緊根度苦說。是大神呪四句。根
色不異空至無智無得。就意義深廣處說。以觀人
之修持。能除一切苦二句。根涅槃菩提二段。就用
功切近處說。以勸人之信受。


論 此極贊般若功用之廣大也。承上文言諸佛
菩薩。皆依此般若而證極果。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不是語言文字可求。不是思量分別可及。單以經
言。未足以形其神妙光明。未足以顯其高上等倫。
佛法中機用之最秘密。最靈應者。莫如呪。般若波
羅蜜多。其即呪而巳矣。呪乃佛法密語。有轉變罔
測之力。人莫知其機。物莫知其故。故以之讚般若
也。此承上文顯說般若。而結讚為密。以下承本文
顯中具密。而正說密呪。以通結之也。


講 是知般若波羅蜜多。是變化不測之密語。是
神光普照之密語。是至極無加之密語。是獨絕無
倫之密語。所云能除一切苦。斯言誠真實不虗矣。】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呪。即說呪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
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註 揭諦。揭出妙諦以度人也。重言之。自度度他
也。波羅。此云彼岸。欲到彼岸。必賴此妙諦也。僧。眾
也。謂令眾生共登彼岸也。言菩提者。到何等彼岸。
謂大菩提處也。言薩婆訶者。此云速疾。以此般若
而得菩提。乃迅速而無阻滯也。


論 此揭般若密義。示人奉持。速證菩提而登彼
[001-0943c]
岸也。承上文言。惟般若有如是功用。則般若即呪
矣。然不說呪。不能顯般若離言絕相之妙。故既說
經以示其修。又說呪以顯其妙。呪是諸佛秘語。非
因位所解。但當誦持。除障增福。不可強釋。深求其
致。只是密說此般若無所得心耳。人能以心持。勿
以口持。專一持。勿雜念持。持到無所得地位。默契
此蘊空般若無所得心。令人生大智慧。無得而得。
秘密之道。莫加於此。


講 更有密呪。汝可時時誦之。可以生智慧。可以
到彼岸矣。總之密呪雖修行之徑路。而持行不外
乎此心。人能空其五蘊。則以觀照而得實相。豈有
不得無上菩提哉。


總解 此經賢首以為釋迦牟尼佛說。尋珠云。此
經觀自在菩薩所說也。施護本云。世尊在靈鷲山
中。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魔提竟。舍利子白觀
自在菩薩言。若有人欲修學甚深般若法門者。當
云何修學。而觀自在菩薩。遂說此經。此經乃世尊
所說。大部般若之精要。故知菩薩之說。即世尊之
語也。是經凡分七段。觀自在至一切苦厄。是指能
行般若之菩薩。以為標準也。舍利子色不異空。至
亦復如是。是明空理。即觀照般若也。是諸法空相
至不增不減。是明空體。即實相般若也。是故空中
至無智無得。是明空體之離諸相。正見般若之深
也。以無所得至三菩提。是舉佛菩薩之行。以明般
[001-0944a]
若之功能也。故知般若以下。是極贊般若功用妙
密也。末乃說密呪以結之。大意。以般若為真性。涅
槃為理境。觀照為功夫。自在為證得。若廣為演說。
何但八部六百卷。今將精要。約為二百六十八字。
大旨不外照見五蘊皆空六字。而其妙諦又只是
心無罣礙一句。退藏於密。愈簡愈該。非佛流出妙
明心。廣長舌。後來聲聞弟子。能有此結集耶。要之
真空不幻。妙法無名。是在持經者。以信心生實相
而巳。】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No. 570-A




余少習舉業。歷名場。既而奔走四方。利鎻名繮。無能
解脫。辛亥歲出宰粵東。正值海內多事。莽戎蜂聚。萑
盜鴟張。日事誅鋤。傷心慘目。歎塵緣之未淨。恨苦海
之甚深。煩惱糾纏。悲痛曷既。因思度困濟厄。 佛教
[001-0944b]
宏深。拔生死於火坑。扇清涼於煩暑。莫如金剛一經。
取而讀之。始猶枘鑿。繼彚數十家註解。反復研究。便
覺塵氛盡滌。心境曠如。第昔賢所註。頭緒紛繁。未能
一覽即了。爰不揣鄙陋。將經文前後。提其綱領。序其
節次。條理貫串。脈絡分明。取各註精華。闡大乘宗旨。
名曰解義。是取須菩提言解 佛所說義也。蓋巳五
易稿矣。嗟余𩯭染霜華。途愁日暮。浮沈宦海。未能遽
離。仗 佛祖之慈悲。冀苦纏之度脫。心持半偈。萬念
皆空。非敢謂能種善根。庶幾罪業消除。免墮惡道云
爾。


咸豐七年歲次丁巳嘉平月淨如居士徐槐廷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