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i0108 太上無極太道三十六部尊經註解-- (master)


[07p001a]
太上無極大道三十六部尊經註解下卷下
             孚佑帝君註解
集靈經第七靈指靈光而言集靈者集其靈光使不亂也
天真大聖。至真大神。十方無極。無量飛天神王。及諸仙眾。同會
其所。
 註此言聞法
 者之多也

 解昔太上老君說法之時有天真大聖與至真大神並十方
 無極無量飛天神王以至諸仙眾等同會其所以聞法焉

汝今得道。當知無上勝因。是諸妙果。同其迴向。集靈資道。神氣
相合。若欲聞是要理。當在奉行吾法。以引一切未來。皆知吾教。
 註此太上之言也集
 靈集真靈之氣也

[07p001b]
 解降生天尊因謂大眾曰汝等修行有年今欲得道當知同
 得遇此會所乃無上最勝因緣吾想汝等之來者是欲求
 諸妙果也然欲修道先當修心宜同其迴心向道俾真靈之
 氣集於厥躬由是以資取夫大道則精合其氣氣合其神而
 神氣相合矣不亦因其修心而因以見道也乎然而此中之
 要理非易能聞汝若欲聞之當在聽信吾言以奉行吾法庶
 幾可聞也汝既得聞不可自私務須以此法引誘一切未來
 眾生皆知吾教信受奉行方可謂之真為得道者也

夫人身本皆同有自以七情六慾。傷其本性。所以不聞吾法汝
今發願。度諸一切。得如是無量智慧真心。少思少念。少慾少事。
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故靈光不亂。神氣不
狂。方可奉道。
 註凡人受氣而生理即賦焉其性本善而無惡自情慾以中
 之所以漸失真性故於正法難聞欲奉大道者須隨時檢
 點無過不及庶乎可
 矣此段言修心之功

[07p002a]
 解夫人受氣而成此身形體雖殊本皆同有是性也吾想賦
 性之始體段原屬光明初無一毫私欲蒙蔽乃自戀夫七
 情六慾則漸傷其本來之性所以不得聞吾正法也汝等今
 日發宏誓願度諸一切見在未來眾生今皆去其情慾以得
 如是無量智慧使復其固有之真心則修心之功不可以不
 用夫心之修也亦不過治其情慾耳蓋眼耳鼻舌雖為人所
 同具之端而香味色聲皆為己所易犯之處使不中夫其節
 不將漸失真宗乎故汝等之存心也宜少起凡思少生雜念
 並少戀夫嗜慾焉其見於身者宜少與俗事焉其失諸口者
 宜少言語宜少嘻笑焉其徵於色者豈無憂愁之時乎則宜
 少之豈無快樂之際乎則宜少之樂則必喜而喜亦宜少也
 愁則或怒而怒亦宜少也至於發於性情者則不能無所好
 而好所宜少也亦不能無所惡而惡亦宜少也凡若此者雖
 不能禁之於外而實可以制之於內是皆修心之要奉道之
 本汝等當所佩服不忘者也誠能如此故靈光不得
 擾亂神氣不得癲狂由是以奉大道庶幾其可乎

於其眾中復有多思者其神必殆
 註殆者危而不安之意蓋心為一身之主百體莫不從令多
 思則其神勞矣故必殆此以下皆言情慾累心之故

[07p002b]
 解夫寡慾雖足以養心而不節實難以奉道如於大眾之中
 復有人焉所思者紛紛不一則百神之聽命者皆反覆不
 常而必至於危而不
 安也安能以求道耶

多念者其志必散。
 註心之所之謂之志有一
 念則有一志矣故必散

 解思之所及謂之志要必主一無適方能悟道若一念方起
 志即至焉一念復來志亦至焉雜然而多念則其志亦必
 散而不
 聚也

多慾者其氣必損。
 註慾嗜慾也孔子曰棖也慾
 焉得剛正損氣之謂也

 解剛足以任道而要必無嗜慾之人其氣
 始充若多慾者則氣必餒而有損矣

多事者其形必役。
[07p003a]
 註思念所及而以身體之者謂之事若俗事紛繁
 則一日初無稍閒之時是形為其所役使矣

 解事所以勞苦之形也欲奉大道須此身不與一切俗事方
 能有成若每日之間事幾紛擾則既為夫此又為夫彼一
 身應酬之不暇何有安閒之時
 乎其形為所役有必然者

多語者其氣必弱。
 註言語者心之聲也矢口則氣以出焉若曉曉不已其氣必
 不能盛大流行矣愚按上文損氣以內之所失言此則以
 外之所失
 者言之也

 解言語雖足以闡道而要貴中夫其節若多
 語者必耗夫一己之氣雖欲不弱焉得乎

多笑者其臟必傷。
 註笑者喜之甚也觸於外
 而動夫內故傷夫臟腑

 解五臟六腑保全而無害修道之要也若意外之事忽然而
 來遂大笑之不已此亦人情之常而不知多笑者在當時
[07p003b]
固以為適情而轉瞬即動夫
心肝故其臟必為之傷也

多愁者其血必散。
 註血稟於陰行於脈之內而為營欲其和暢
 要在無憂而已愁則憂之甚也故必散

 解血運行於脈之內者周而復始此先天之道也要惟無
 憂於心方能俾一身和暢彼夫多愁者其血必散焉矣

多樂者其氣必溢。
 註氣稟於陽行於脈之外而為衛溢盈
 滿也曲禮云樂不可極樂以境遇言

 解道得於已固屬可樂然此乃性分之樂而非境遇之樂
 也若處富貴而多樂者則志得意滿其氣必溢於外也

多喜者則百神交錯。
 註百神百體之神也
 交錯以紊亂言

 解喜從中來人孰無之奉道者豈能免此乎要貴乎無過不
 及以養其神焉若多喜者心之神因之不守其舍則百體
[07p004a]
 之神亦交
 相錯亂矣

多怒者則百脈不定。
 註怒氣甚則傷肝蓋肝
 乃百脈發生之處也

 解人情所發而難制者惟怒為甚修道者最宜戒之若
 多怒者發之必暴不惟有傷夫肝而百脈亦不定矣

多好者則昏迷不理。
 
 註不理不明其理也多
 好則性有所偏故然

 解好道自修君子之行然不可泛為愛暴以易吾之所守也
 若多有所好之人未必事事俱得其宜將見邪正不分美
 惡不辨則昏昏迷
 迷不明其理也

多惡者則憔悴則無歡。
 註憔悴即煩
 惱之意

[07p004b]
 解惡其不道正士之心然不可長為抱恨以苦吾之心志若
 多有所惡之人則既不合於此又不合於彼將見形容憔
 悴無有歡愉
 之時也已

則於期原不潔。所學不精。其氣自散。縱遇明師。不解正理。
 註此總結上文之意原
 本根也指心而言

 解合而觀之凡若此類者則於其本原既不能清潔而所學
 者心不能精通蓋情慾之擾於心者既多則事物之役於
 身者亦眾其氣不亦自散乎縱遇明師詳為開導
 而彼之中於情慾者已固亦不能解其正理也

雖知養生之方。不悟修行之法。則所見所聞。皆非正道。
 註養生之方如自愛自養皆是
 修行之法如修心修道皆是

 解天下事知之於心者要必見之於行而後所知之是非方
 得以考證彼正理不明之人雖能知其養生之方而不能
 悟夫修行之法則已之所見所聞者俱
 恍惝而無憑吾知其皆非正道也已

[07p005a]
雖知鍊神之意。不明得道之要。則所學所講。皆非正論。不多言
說。而在得法。
 註修鍊之功頭頭是道要必得其切要者方能由淺而深由
 疏而密不然則所學所講者俱非自閱歷中來皆非正論
 也

 解夫為我所甘苦備嘗之數豈必舉以告人第以誨人不倦
 之懷時往來於中則不能無所告語然要必已所閱歷者
 方可自信也彼不解正理者雖知鍊神之意舉凡胡以取汞
 胡以鍊鉛胡以取坎填離胡以鍊精化氣一一俱明於心而
 不能明其得道之切要所在是其彼之所知者未必悉自閱
 歷中來也則已之所學與其所講者皆非正論也蓋道雖頓
 講說而明而法實由方寸而悟是修道者未嘗無事於言
 也究竟不在多其言說以論之而在心之悟得其法而已

是故修真之士。志在玄元。而甘寂寞。雖運動。常見其靜定。雖靜
定。常見其運動。一日氣滿功盈。五氣調順。以至朝元。三花聚頂。
[07p005b]
血凝氣聚。萬神朝真。俱在上宮。富貴華盛。樓臺殿閣。玉童天童。
玉女天女。十二辰童。十二辰女。自鼓天樂香花旛蓋。羅列笙簧。
似非人世莊嚴。名為上真上境。是自身上宮。未能解脫貪着。故
魂神散亂。
 註玄元即混沌之意指無極大道而言寂寞清靜也五氣五
 行之氣也朝元上朝泥丸也三花精氣神也百神四肢百
 體之謂也朝真朝九真也上宮即天宮也樓臺殿閣天宮之
 所有者玉童玉女侍眾真者也天童天女侍諸天上帝者十
 二辰童女十二宮之侍衛者
 笙以匏為之簧笙中之簧也

 解觀其正道正論之皆非而知修道者貴得其法要矣是故
 修真之士其發無上道心以求正法宗本立志則非凡也
 在於玄元之時以探討先天旨趣而彼則不事言說也清清
 靜靜而甘處寂寞焉每日之間養生煉神亦所不廢然要法
 所在雖有運動也常見其靜定焉雖當靜定也常見其運動
 焉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法要之妙莫善於此果能一日之間
[07p006a]
 二炁充滿三千功盈將見五行之氣調順由丹田以至朝元
 三品之花聚頂自絳宮而至碧殿彼行於脈之內者血也今
 則凝之以為營行於脈之外者氣也今則聚之以為衛舉凡
 一身之中五官百骸之萬神皆受鍊而朝九真俱在上宮之
 館斯時之快樂豈凡世所可同哉蓋天宮之富貴華盛有難
 以形容其妙矣將見樓臺則甚高也殿閣則甚美也侍衛之
 列於左者則分玉童天童侍衛之列於右者則分玉女天女
 覩茲景象不亦令人敬畏呼且四圍之綦布者則有十二辰
 童十二辰女自鼓鈞天妙樂於堂上以歌功誦德焉樓臺殿
 閣之中又有無數美景第見香花馥郁旛蓋繽紛種種異色
 天香俱足燦人耳目也且堂下之樂又有匏音之笙雖有音
 無詞而笙中之簧實洋洋盈耳此固於鼓樂之時而已羅列
 之矣此等風光似非人世之所能有者也吾想其色相莊嚴
 直名為至真上境而已矣然惟非常之人乃能躋非常之地
 若自身出神以上天宮猶未能解脫孽緣貪着情欲見此百
 端伎美不禁中心搖搖故魂神必為散亂終難信證上真也
 修真者可不
 知此意歟

若是於此中。稍萌一念。自落迷津。上學之士。當於此時。不動。一
[07p006b]
切境地但發無上心。但發無量福。但發無上心。但修無量慧。但
發無上心。但修無量善。但發無礙自在意。欲廣及十方。無量無
邊一切未來。皆聞正道。
 註此中指天宮之中也若見其中種種色相稍萌一貪著之念即跨
 諸塵網故修真之士心不能如死灰斷不可面禮玉皇不
 然則前日之修
 能亦徒勞焉耳

 解從可知身列上宮非斷絕塵慾不可若是於此中見其諸
 般妙好稍萌一邪念不侍天尊譴責自己及墮落迷津也
 故上學之士當於此時清清靜靜萬緣不能以縈心色色空
 空百慮終難以繫念是寂也是真也真真證真非有也非無
 也無無其無其心之不動有如此者而處此一切境地果何
 所用其心哉但發無上之心但修無量之福惟恐福報之不
 大但發無上之心但修無量之慧惟恐智慧之不廣但發無
 上之心但修無量之善惟恐善果之不成但發無礙自在意
 欲廣及十方無量無邊天人大眾以及未來一切眾
 生皆得聞其正道而已此列上宮時之所宜存者也

[07p007a]
不起一切貪心。不起一切邪見。不起一切夢想。不起一切障礙。
不起一切煩惱。不起一切染著情慾。如是正法。大不可思議。大
不可稱說。方知正統。出於杳冥。無求小驗。以迷真性
 註列上官時必不起如此等心方不
 落於迷津故修道者先宜修心也

 解夫觀其所發之心而當戒者宜可反觀矣然不厯指其實
 恐汝等忽焉不察而蹈此失也欲身列上官之時見其所
 有不可起一切貪心以求必得覩其色相不可起一切邪見
 以亂本真一切夢想癡心之所成也則不起焉一切障礙愛
 心之所蔽也則不起焉至於一切煩惱非所以勞吾心者乎
 切宜禁止決不可起此念一切情慾非所以累吾意乎毫不
 染着自不能起此心果能如是則正法可聞矣其功德為何
 如乎殆大不可得而思議大不可得而稱說也已方知大道
 正統難以明言悉出於杳杳冥冥凡修道者
 當期其大成無求小驗以迷真性焉可也

而說偈曰。
[07p007b]
    一切歸依。    總是一緣。
    若復有人。    德性具足。
    捨有為心。    發無為意。
    不遠尊德。    不親不仁。
    思念三寶。    無時暫捨。
    終不悔意。    諸行圓滿。
    具足成道。    無復染滯。
    汝等當知。    如此經典。



[07p008a]
集靈經靈符。










[07p008b]











[07p009a]
中精經第八中精者太上以身中之精氣化神於十方也
我於爾時欲明正道。既放五色光明徧滿三千大千世界。種種
異類世界。天堂地玉悉於中見。復有十方天尊。諸大真仙。悉於
中見。生死苦樂。福報多少悉於中見。修道階梯。悉於中見。苦樂
國土亦於中見十方來眾猶如微塵。不可稱數。悉見如是光明。
地獄眾苦。無量無邊。亦見如是光明
 註此太上放大光明
 普照三界十方也

 解降生天尊曰甚矣世界之多也豈能悉見之也哉我於爾
 時說法欲使天人大眾悉明正道非放大光明不可乃於
 頂上既放五色光明於是徧滿夫三千大千世界焉夫此世
 界非僅無色界與夫欲界已也其種種異類之世界而光明
 亦無不徧及彼夫天堂上界也地獄下界也悉於吾所放光
 明中見之上界之中復有十方天尊諸大真仙等亦悉於吾
[07p009b]
 所放光明中見之中界之內舉凡眾生之或生或死或苦或
 樂其所受之福報多少各有不同悉於中見之又有修道之
 階梯一切予人以可登者悉於中見之雖一切國土苦樂各
 異悉於光明中俱能見之彼十方世界大而難各其見在未
 來眾生多而難紀五色光明見之其細猶如微塵然將欲知
 其輕重則不可稱也將欲知其多寡則不可數也光明能以
 悉見之有如是者至於下界之內則為地獄其受苦
 眾魂實為無量無邊放大光明亦皆見其如是也已

時太極真人以大慈大悲大智慧。力哀愍眾生見諸苦樂不同
天堂地獄。受報差等惟願。
天尊至聖為眾宣說救護一切。作大利益。令得解脫永離惡緣
速生淨土
 註太極真人聞天尊所說眾生生死苦樂不同
 特懇祈說法以度之也參差不齊之貌

 解天尊說法之時有太極真人者侍於其側聞其所說因而
 請曰天尊以大慈大悲之心以大智慧之立放大五色光
[07p010a]
 明哀愍眾生見諸見在者所受苦樂各有不同過去者或登
 大堂或墮地獄其受報亦各有差等蓋生而享福死受快樂
 者固不必論至於生者造諸惡緣死者墮於惡趣者苦有難
 言惟願天尊以至聖之德為眾宣說妙法救護一切生死眾
 生作大利益之事令得罪孽解脫俾生者
 永離惡緣死者速生淨土是臣之願也

天尊告十方天尊曰汝今以我之氣。化生下降。東方若有一切
人民。見世受苦。則曰玉清降福天尊。救度一切災難。過往魂爽。
未得超生。則曰玉寶皇上天尊。救度一切沉滯。南方延壽益算
天尊濟生玄真萬福天尊度死。西方八卦護身天尊濟生。太妙
至極天尊度死北方消災解厄天尊濟生。玄上玉晨天尊度死。
東北方紫清賜福天尊濟生。度仙上聖天尊度死。東南方長生
保命天尊濟生好生度命天尊度死。西南方福生無量天尊濟
[07p010b]
生太靈虛皇天尊度死西北方九宮捍厄天尊濟生。無量太華
天尊度死。上方保命護身天尊濟生。玉虛明皇天尊度死。下方
興大福力天尊濟生真皇洞神天尊度死。
 註此太上分神化身下降十方
 以救度一切生死人民也

 解天尊於是告諸十方天尊曰眾生生死俱有受諸無量苦
 惱者汝等今以我所鍊之氣分神化身以下降於世而救
 度之焉彼東方若有一切人民見在世上受苦者汝則以我
 之氣化身下降則名曰玉清降福天尊以救一切災難俾得
 解脫其過往眾生若魂識尚受囹圄未得超生淨土者汝則
 以我之氣化身下降則名曰玉寶皇上天尊以救度一切沉
 魂滯魄俾獲出離九幽免諸惡趣此化身救度東方眾生生
 死之名也南方若有一切人民見世受苦化身則名為延壽
 益算天尊以濟其生至於過往魂爽猶在惡道者化身則名
 為玄真萬福天尊以度其死西方則化八卦護身天尊以濟
 生太妙至極天尊以度死北方則化消災解厄天尊以濟生
 玄上玉宸天尊以度死此四正分氣化身之名而濟生度死
[07p011a]
 名有不同也至於東北方化紫清賜福天尊濟其生度仙上
 聖天尊度其死東南方化長生保命天尊濟其生好生度命
 天尊度其死西南方化福生無量天尊濟其生太靈虛皇天
 尊度其死西北方化九宮捍厄天尊濟其生無量太華天尊
 度其死此四隅分氣化身之名而濟生度死各有不同也上
 方則化身為保命護身天尊濟生玉虛明皇天尊度死下方
 則化身為興大福力天尊濟生真皇洞
 神天尊度死此上下二方分身之名也

夫人之生皆是天氣。正北位居中一炁生水。萬勿皆因水而生
故北斗居中天。而旋迴四方。主一切人民生死禍福。
 註天一生水而不能無籍乎土土分寄於四時而盛於艮坤
 坎位僅得中央之一炁水由是而生木此五行相因之序
 所以北斗居於中
 天而主人之生死

 解然我之分身以濟生度死亦有道焉夫人之生也皆受天
 地之正氣以成形而實不能外夫五形也吾想夫天一生
 水而水則屬坎位乃正北方之卦也然水之生又不能不藉
 夫土土無定位而分主於辰戌丑未而艮坤乃屬土之正位
[07p011b]
 故午未之月獨旺焉所以五方分氣中央本有其二蓋艮宮
 有一炁坤官有一炁也而月令以中央土位屬於夏秋之界
 故以一炁而實四時俱莫能外五行皆以相兼故亦分為十
 二炁也人生之始由水而生水屬正北方之位要必藉中央
 土之一炁而水方能生之此人受氣之始也乎然非獨人為
 然也水既能生人則萬勿亦相繼而起當夫冬去春來雖曰
 盛德在木而萬物因以發生者非獨本夫木皆因水而生藉
 夫中央土也故北斗雖屬坎位而實兼分敷中央一炁所以
 居於中天而旋迴夫四方大凡下界一切人民或生或
 死或禍或福北斗皆以主之亦天一生水之義而已矣

北斗第一貪狼星。第三祿存星。為東斗主算。北斗第二巨門星。
第四文曲星。為西斗記名。第六武曲星。正居本位。為北斗落死。
第五廉貞星。為南斗上生。第七破軍星。正居中位。為中斗大魁。
總堅眾靈。凡一切萬物生死。皆屬北斗。
 註北斗七宿而兼左輔右弼共九位蓋雖名曰北斗而實分
 應五方亦猶五行之生始於水也人之生命所屬詳見北
[07p012a]
 斗
 經

 解夫北斗居於中天其義可得而核乎吾嘗仰觀天文會考
 其義焉蓋北斗七宿而實該夫東西南北中央五方北斗
 其總名也彼夫第一位名貪狼星第三位名祿存星此二宿
 分為東斗則主人壽算之事北斗第二位名巨門星第四位
 名文曲星此二宿分為西斗則主記人之姓名北斗第六位
 名武曲星正居北斗之本位此一宿以應坎宮則為北斗落
 死凡下界人民之死藉皆有以司之也北斗第五位名廉貞
 星分為南斗上註人之生辰北斗第七位名破軍星正居中
 央之位以應夫土名為中斗大魁此則總監管夫三界十方
 四府眾靈也由此觀之凡下界一切人民之禍福與夫萬物
 之生死皆屬北
 斗主之而已矣

洞明星外輔周囘。隱元星內弼指十二辰。濟生則總曰旋璣玉
衡。度死則總曰豁落。若有眾生。遇其災厄。隨方禳謝。祈禱醮禮
善無不應
[07p012b]
 註旋坐璿美珠也璣機也以旋飾璣所以象天體之運轉也
 衡橫也謂橫蕭也以玉為管橫而設之所以窺璣也此寓
 移星易宿之意豁落言人之氣去於形恐落地
 獄度之使地戶豁然而開罪魂因以得出也

 解然北斗七星之外又有洞明星以為外輔而周囘侍衛又
 有隱元星以為內弼而指夫十二宮辰北斗居中天而主
 人生死禍福如此吾分身以濟其生也或祈福或謝罪無非
 轉兇為吉易禍成祥彼如以旋飾璣東西運轉所以象天察
 七政之躔度者也以玉為管橫而設之所以觀璣而齊七政
 之運行者也故凡屬濟生則總曰旋璣玉衡而已矣其分身
 以度其死也或使之得登天堂或使之獲生淨土亦視眾生
 之罪孽輕重以為區分耳然而命終之後恐墮地獄須懇祈
 北斗方使地獄豁然而開也故凡屬度死則總曰豁落而已
 矣由是觀之北斗非為人之所宜禮者哉若有眾生遇其災
 厄宜嚴潔壇場然點明燈隨力以行方便而虔誠禳謝之則
 災無不消矣若遇甲子庚申三元五臘北斗下降之辰是諸
 眾生欲祈福澤於是陳設供養禱告北斗以醮祭禮拜之而
 善亦無不應之矣是人之生死禍福皆屬北斗主之如此汝
 等以我之氣分身以
 濟度生死尚其欽哉

[07p013a]
而說偈曰。
    以此要法。    流通世間。
    若有見聞。    無量因緣。
    善男信女。    依事修行。
    行平等行。    心念歡喜。
    有行之者。    亦皆成就。
    正入無為。    不退因緣。
    一切眾生。    當信是言。
    受此正教。    精勤奉行。
中精經靈符。
[07p013b]











[07p014a]











[07p014b]











[07p015a]
無量意經第九。言立法之意甚為無量也
我若說法。與汝等言。汝當靜默安神。而無雜慮然後得聞是法。
夫法本無法。理歸自然心因境亂。法本心生。立法之意。當發如
是大不可思議。無量善因。不可別生異見。
 註此言立法之意也蓋法本夫理而心則聚理之府也人每
 隨境而遷故正法難聞是故修諸法者先當修諸心也

 解降生天尊曰大道貴有傳人先貴學者有受教之地而後
 教有可施彼道之持行而無滯者謂之法我若說法之時
 無非取先天大道為人之所宜修持者與汝等言之也汝等
 切莫貌為承之而廳之藐藐以負我慈悲之心焉當寂靜默
 然而坐使神魂安定毫不外馳而自無一切雜慮以縈於心
 聽之既專然候此法庶可得聞矣吾想夫法也者不過因人
 之持行以名之耳其實道中本無法之名也蓋不謂之法則
 理無可見而人不知歸向之端爰為之可其法中之理要皆
 不待有所作為歸諸自然而已無如世之人富貴者聲色貨
 利一日而互呈於前貧賤者愛慾貪瞋一事而紛投於內是
[07p015b]
 人之心不困境以亂乎修道者欲明其法須本性空明智慧
 頻生方能了悟是法非由外至實本心生故一切立法之意
 皆令聞者各修其心而自有以明之而已汝等當發如是之
 心以為修持其功德之大本可得而思議然而欲求無量善
 因須雜慮齊消塵緣頻息不可
 別生異見以亂其心焉而後可

我於玉清。不言一切法。上清法品。十八門。照七階。太清法品。二
十門。照九階。
 註法品法中之科品也十八門法品之目也照猶望也
 階級也言人十八門者照七等階級以為修習而已

 解夫大道立法亦甚多矣蓋以其人之氣質不同而行為亦
 異不多開其方便之門終難示以依歸之路我嘗觀玉清
 聖境之所言者皆屬先天大道不言一切諸法故奉道者難
 尋進修之階梯上清真境其法品共開十八門以予人進修
 之階修道成真者則有七等故人則照七階以躋登而已至
 於太清仙境之法品則開二十門人之進修則照九等階級
 以為誕登此三
 清立法之意也

[07p016a]
靈寶正品。亦不言一切法。靈寶輔品。五十門照三十六品。
 註靈寶輔品即玉籙要品也雖有五十門
 其示人以持行者只三十六品而已

 解吾嘗觀靈寶之正品只言修真養性之道亦不明言諸法
 以示人入門之處靈寶輔品則有五十門但其中僅有三
 十六品以予人照其遵行
 而已此靈寶立法之意也

玉虛法品。二十門。照一階。兼投壇占卜秘訣。
 註玉虛法品亦元始所傳即金籙科品也前日玉清不言法
 者指龍漢以前而言後因大道漸失真宗而人之迷性者
 甚多故傳此法品而以玉虛別之投壇乃言建立道場祈恩
 謝罪等事也占卜秘訣先授呂尚後傳黃石公張子房王翊
 等迄今俱有此書傳世但
 八仙識其中之秘訣耳

 解玉虛法品則列二十門人之進修者照一階以躋昇二十
 門中兼言修齋建醮投壇等事並占卜秘訣俾人知趨吉
 避凶之
 道焉

[07p016b]
北極天心法部。一十二階品。第七品四聖照法。亦屬酆都第三
品。故言酆都考召四聖。照法兼酆都共一十二品。七品三五兼
附體。五品酆都兼考召四聖。照法七階。酆都照五品。
 註北極即北斗也居於中天故曰天心法部濟生度死之儀
 文也即黃籙正範是四聖北極中之神也即蒼天丹天皓
 天玄天上帝是附體
 即化身降神等事

 解北極天心之法部列一十二品亦有一十二階其第七品
 中乃言北極四聖濟生之事而度死亦寓其中故照法部
 所行度死亦屬酆都第三品之類蓋酆都乃掌眾生之死籍
 者所以四聖不僅謂為北極消災延生四聖而言酆都考召
 四聖也彼照法部一十二品而詳究之必兼酆都在其中共
 為一十二品而已亦不僅七品始言度死之事若夫二品五
 品之內固俱言附體等事其實五品之中亦寓酆都之義焉
 蓋五品又兼第三品酆都考召四聖而言也故酆都照法部
 之一十二階有七階以予人躋昇以其酆都
 又照法部之五品也此北極立法之意也乎

[07p017a]
斗下靈文。三十六門。照四階兼鏡水香照。三五紙照。酆都地照
 註斗下靈文北斗下降之靈文也乃言然燈禮謝之事鏡明
 也以明心言水洗淨塵污之意香以達其誠也以修真言
 三三元也五五臘也皆北斗下降之辰紙書其聖名以禮拜
 祈禳也以濟生言酆都乃主地獄之事以度死言三十六門
 俱兼言
 之也

 解斗下靈文列三十六門進修者則照夫四階以升之焉然
 三十六門之中堅言人之學道者明心宜如鏡須以水洗
 淨塵污以香達其誠意此則照北極天心法部之五品而 
 言修真之事也至於三元五臘乃北斗下降之辰濟生者宜
 然燈供養以黃紙恭書聖位而禮拜祈禳之此則照法部中
 之七品而言濟生之事也彼夫酆都司人間死籍凡諸地獄
 悉歸掌握度生者所宜懇之宜照法部中之三品以為持行
 此北極立法之意也合而觀之豈非三輕廣開方便之門俾人
 以如法修
 持也哉

皆為一切修真之士。未至妙境。當發如是心。救度一切生靈。凝
[07p017b]
想至真。莫起貪心。莫求果報。積習漸久。亦能漸入。初乘。若於法
中。復生貪求。即失正道。招無量罪。
 註修真者,功有三等,初乘、中乘、上乘也。若以法品中之方便
 門,如法修持,則頭頭是道,亦能漸入初乘矣。如李湻風以
 占卜得道,嚴君平以星相登仙,黃承事以濟生而欽於紫府,
 張道陵以度死而別於丹天,諸如此類,皆得方便之門也學
 道者其
 致思焉。

 解夫開種種方便之門者,其故何哉?皆為一切修真之十。凡
 未至妙境者,示以階級可登以至於道耳。汝等學道有年
 而於一切妙境未之逮也。當發濟生度死,如是等心,以救度
 一切生靈,俾生死咸受其賜,則善果已種矣。於是復凝神存
 想,默朝至真,凡一切貪心,悉莫能起而瞋癡愛慾,不待言矣。
 然作善降祥,天固鑒觀不爽,而大德食報,我須渾忘於懷。吾
 修吾道,其果報之至也聽之,吾修吾道其果報之不至也亦
 聽之,要在莫求而已。若日積月累精勤修習而漸至於久,雖
 不敢必其登上乘,亦能漸入初乘也。已,汝等,若於一切法中,
 復生貪心而求果報,雖汝等修習已久,得於道於身,即於起念
[07p018a]
之時,已失真道矣。不旦前功盡棄
而日又招重罪也,汝等其勉之。

是時天真大神,至真大神,無量飛天大神,諸天聖眾,聞是說已,
各各歡喜,作如是言,若有奉道之士,能發如是心,欲救一切苦,
臣等當化身下降,令諸天大將,及所在十方,四直都大神將吏
兵,助法,行持,俾諸眾生,及無量六道四生,等眾,生者得以延生,
死者得以復生,病者得以安,鬼邪妖魔,皆得解脫,冤家執對,各
獲消散,如斯利益,乃為不可思議,時於眾中,既發善念,稽首禮
謝。
 註此大眾等聞言,而亦願分身下降,以濟生度死也,諸天大
 將即三十六罡也,四直都大神,四方直都統以管轄十
 方
 者

[07p018b]
 解天尊說法既畢,是時天真大神,及至真大神與夫無量飛
 天大神,並諸天聖眾等,聞天尊說是法已,各各歡喜,當時
 作如是言曰:若諸眾生中,有奉道之士,能發天尊所說如是
 等心,欲救度一切生死苦者,臣等當即化身下降於世以引
 導是人焉。又恐鬼魅妖精,纏擾其身,正法難以得聞臣等爰
 令諸天大將,以及所在十方神祇並四直都統四大神統領
 神將吏兵,咸來護衛其身,使助正法,得以行持,而聞諸大道
 焉,奉道之士,以慈悲心,以智慧力,或濟其生,或度其死,俾諸
 一切眾生,幽明俱沾福果,將見是大利益,更能及諸無量六
 道四生,墮諸惡趣等眾,皆得受其快樂,當其濟生也,則南台
 注壽,北極延齡而生者,得以延生,及其度死也,則死魂受鍊
 仙化成人,而死者亦得以復生,至於禱禳謝,則易凶為吉,
 轉禍成祥,而病者,亦可得安,彼人之生者,難以得安,其故何
 哉?蓋由六塵五蘊,不能皆空,所以魔鬼纏身,不能解釋,今得
 臣等,擁護奉道者以濟之,將見鬼邪妖魔皆得解脫也,已抑
 人之死者,不能復生,其故何哉?蓋由夙世今生孽緣甚重,所
 以墮諸地獄,永無出期。今得臣等,保衛奉道者,以度之,將見
 冤家執對,各獲消散也。已觀濟生度死之如斯利益乃為不
 可思議也,臣等願化身以輔翼之焉,是時天真大神等,於大
 眾中,既發此善念願化身下降已於是各各稽首以禮謝天
[07p019a]
 尊之慈
 悲焉

天尊遂告諸大眾曰:汝等宿生慶幸,得預人天,受諸快樂,衣以
天繪食則甘露,無有四時寒暑,無有日夜冥闇,亦無生老病死
三塗八難痛苦之名,地平如鏡,七寶莊嚴,所受之身,六根清靜
不染六塵,常聞我說法,增益智慧,今能如是,發無上智慧,心欲
救一切苦惱,令諸眾生,皆能聞法,最為利益。
 註預先也,天繪霓裳之屬甘露,食之美者也,冥闇,昏暗不明
 也,七寶莊嚴宮室華麗也,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六塵色
 聲香味
 觸法也

 解天尊聞諸大神眾,各發是願已遂告之曰:汝等夙世今生
 大有因緣,今得遇此法會,實有無數之慶幸焉,汝等若果
 能如我所說,以為持行,其福報正自無窮,必得預先在人,天
 大眾之中,受諸無量快樂焉,吾想汝等,是時神生上品,其快
[07p019b]
 樂非凡世所能有者矣,將見汝等之衣,則衣以天繪也,天孫
 雲錦,織成黼黻文章羽衣霓裳,包羅乾坤景象,汝等之食,則
 食以甘露也,珍饈營辦於天廚,迴邁人間富貴,酒釀造作於
 王母,大殊世上馨香,當斯時也,無冬無夏,四時之寒暑不聞,
 無晝無夜,一日之冥闇何有?不伹身無生老病死諸苦惱,即
 三塗八難痛苦之名,亦俱無有已也,且天宮美景,諒非人間
 之所得聞,地之平直,如明鏡然,非塵世之可比矣,其所住之
 樓臺宮殿,悉皆七寶莊嚴,其快樂為何如即,至於汝等所受
 生之身,是時六根,俱已清淨,不復染夫六塵,是其身已為不
 生不滅之身矣,然處斯境也,企斯誼也,果何由而臻此哉,皆
 緣常得聞我說法,曰以增益其智慧,使之然耳,故汝等今能
 如是發無上智慧之心,欲化身下降救度一切生死苦惱利
 益已大矣,又令諸奉道眾生,皆能聞法,吾思此
 等利益,最為甚大也,豈人天之所能及者哉。

惟有薄福之人,信根下劣,雖聞是法,多生障礙,自沉苦趣,永無
出期,如此之人,亦難超度。
 註信根信道之根也
 下劣者愚魯之謂

[07p020a]
 解然聞法者不能皆如汝等也,惟有薄福之人夙世今生因
 緣甚淺是信道之根不深質為下劣之輩姑無論不得遇
 此奇緣也縱值此良因雖同聞此正法旋而疑惑必多生障
 礙之心不肯慇懃奉持致使難免生老病死等苦自以自沉於
 苦趣永無出期良可哀悼即曰汝等化身以濟度生死倘遇
 如此之人亦難救度之也汝等其信從吾言焉可矣

而說偈曰
   汝觀世人   一切障難   煩惱之患
   亦難可說   不知迴向   終日積聚
   既復得已   復生貪求   種種諸罪
   無量無邊   或遇重病   空喪身命
   既沒之後   還歸苦輪   若不聞法
   永無解悟
[07p020b]











[07p021a]











[07p022a]
集宮經第十宮指太清宮,老君說法之處也。集官者,言諸天聖眾齊集宮闕聞法也。
我若演說,令汝等諸天諸仙諸大真人,及諸聖眾等,皆因妙法
智慧高明,咸同一類,無復殊異,容色微妙,道行自然,聲音和雅
所居宮觀,隨意高下應念具足。
 註此言聞法者於一切
 利益隨意而獲也。

 解降生天尊曰,妙法難遇而遇之者,其利益實無窮焉,我若
 演說妙法之時,不但眾生得沾福報也,已俱能令汝等諸
 天諸仙諸大真人及諸聖眾等,皆各因吾所之妙法而得
 開其智慧俾心地日見其高明,以悟大道也。雖汝等實係有
 徒,功修不無淺深之別,然今於此妙法乃共得聞者也,則不
 論前日之造詣何如,第就此時之良因而論之,其智慧之力,
 咸同一類,無復稍有殊異者矣,觀此而妙法之益人為何如
 哉,且汝等之得此智慧則為入道之基,將見有諸內者,形諸
 外,其容必藹然,予人以可親,見於面者,由於中,其色必溫然,
 令人以可挹,是其妙法之著於容色而微妙已有如此由是。
[07p022b]
 而見諸行為也,皆本先天大道合乎天地自然之理,由是發
 諸聲音也,俱屬雍容和雅,遠夫暴慢躁率之端,是其妙法之
 見於言行也,又如此夫如是,則人非凡世之人,而不復其處此
 平地矣,其所居之宮觀,處處俱屬莊嚴,而意欲其高也,則高
 之,而意欲其下也,則下之,
 應念而至,無不俱足也已。

無量寶網,及諸寶樹,彌覆其地,自然清風,吹諸寶網,及諸寶樹,
發微妙音,有遇其風,皆能令諸塵勞不起,其風拂身,自得清涼,
無量快樂。
 註寶網,如鈇網珊瑚之類寶樹,即七寶樹也,皆妙法之所結
 成者,彌滿也,此言宮觀之外,無窮美景聞其聲音俱得利
 益
 也

 解夫汝等所居宮觀之中,華麗殊美不待言矣。而宮外之景
 象亦有無端之妙好焉,何則第見妙法之所結者,有無量
 之寶網並及諸一切寶樹羅列宮闈其所放之光明,則彌覆
 於其地,吾想其時自然,有習習清風吹諸寶網及諸寶樹其
[07p023a]
 聲則泠然可聽不禁發微妙之音焉,若有眾生遇其吹此寶
 網寶樹之風,縱其人罹諸塵氛不勝勞苦,皆能令此等心不
 復再起,蓋當其風拂身之時,自得清涼,而有無量
 之快樂也,其聲之足以利益,一切人民有如此。

散諸香花,徧滿其地,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於其中,無限至真。
一切得道諸天真人大神,各各放千百光明,普為十方,微塵世
界,開演妙法,普度羣生。
 註香花妙法所見微者,微塵世界,言世界細如微塵也,此言宮
 觀之外,見諸種種妙色而國中之得道者,見之,亦各放光
 明以度
 羣生也

 解且宮觀之外,不但寶網寶樹已也,而妙法之所結者復見
 諸種種香花,到處飛散,殆徧滿於其地焉。吾想是時濃淡
 繽紛漫天俱屬錦繡,紅白繚繞滿地,悉是珠璣,宜乎五色相
 混足以眩人之目矣,孰知不然,竟隨其色之次第,散諸虛空
 而絕不雜亂也,於其國中,彼無限至真皆屬一切得道之士
 所謂諸天真人諸天大神者,睹諸五色香花,徧滿其處於是
[07p023b]
 各起慈悲心,各以智慧力,放千百種大光明,以照諸世界焉。
 雖三千大千,廣大不可思議,今至真等,普為十方眾生放此
 光明,其視諸世界,不啻細如微塵焉,於是各各開演微妙之
 法,以普度羣生而已,其色之足以利益,一切人民又如此。

若復有人,正智圓滿,生彼國者,皆即住於正定。隨其惡業,高下
不同,為其開演上乘、中乘、下乘,各願智願。
 註正智,正性智慧也。正定,正性得定也。三乘,妙法之次第也。
 蓋三清開種種方便之門,說法者,亦視眾生之惡業高下,
 以為差
 等而已

 解若復有人焉正性,不迷因以生其智慧,修習妙法,而至功
 行圓滿之時降生於彼國中者,其了明一切諸法皆即住
 於平地,如虛空然,是其正性已定,不得復染貪着矣。乃見其
 國人民,罹諸塵網,無緣解脫,於是隨其所積惡業高下之不
 同以開方便之門焉。如遇夙自善根,今中情慾而惡業之輕
 者則為其開演上乘之法,以令彼修持也。若本性昏迷,起諸
 一切雜念邪思而惡業之稍重者,則為其開演中乘妙法,至
 於全無片善足錄,惟是造諸種種罪咎,無量無邊,是其惡業
[07p024a]
 雖重不可遂棄之如遺,不思救度也。則為其開演下乘,使之
 易得感悟,庶幾由淺而深,由疏而密也乎。蓋妙法無窮,隨遇
 皆可,吾想天地,無棄材,聖賢無棄人,說法者亦體天地
 聖賢之心各隨其人之高下,以成己之智願而已矣。

是即十方國土,無量真人,及諸仙眾,皆詣此所,恭敬供養,聽受
經法,宣揚道化,其有眾生,於此國來,詣其宮,皆具智慧。
 註此所天尊說法之處也,此國眾生所住之
 國也天尊說法已畢,大眾等如詣其所也。

 解是時天尊與諸天聖眾等,說法已畢,復有十方國土之中,
 無量真人及諸仙眾等,皆詣此會所,同起恭敬之心,願供
 養三寶,以聽受天尊演說經法,而宣揚道化焉不但已也,其
 時又有十方國土之眾生,各於此國而來,詣於其宮,同聽說
 法,以其人皆各具有智
 慧,故今齊至會所也。

時諸真人,及諸仙眾,乘茲無量天功德力,無量大智慧力,無量
大神通力,去來無礙,徧滿十方,無量世界,自然化身,應念而至,
[07p024b]
 註言真人大聖等今何以同至會所而得聞此妙法乎,蓋其
先是已得大道化身下降於十方國土中故今皆得應念
而至

解吾想是時,十方國土諸大真人,及諸先眾等,是何因緣而
得遇此妙法乎,蓋其先世已得大道於是各乘茲無量大
功德力,與夫無量大智慧力,以及無量大神通力,化身下降
故今生或去或來俱無滯礙也。夫諸大真人等,既具如是等
力當為不生不滅之身,胡為又墮諸塵世徧滿十方國土之
 中,歷諸無量世界也哉,蓋體大道慈悲之心見諸受苦眾生,
無由解脫自然化身下降以救度之也,今日得
聞天尊在此說法,所以皆應念而至也乎
是諸真人出微妙音,讚嘆善事,聽受經法,歡喜無量,乘空步虛
能令聞者,心開意解,隨其善音,而得正果。
註步虛讚嘆微妙之聲音也,此言真人等,乘空
步虛,能令眾生聞之,而得證其正果也。
解是諸真人等,雖分身化生,而真靈不昧,故每出微妙之音
以讚嘆一切善事焉,惟經法中所說者,皆屬善語所以每

[07p025a]


得聽受之時,其歡喜無量也,蓋入於耳而即會於心,喜於心
不禁宣於口,匪惟遇諸眾生,為其解說,即乘空往來之際亦
恒唱步虛之聲以適已之性情焉是音也即三乘之經音無
上之法音也,能令眾生聞者,心智開朗意思解悟,皆能隨其
善音以為修持
而得證正果也。
時有微風,吹起七寶樹中,自出微妙音聲,奏諸天妙樂,自然快
樂,不可勝言,所說諸法,其義廣大,利益眾生。
註此言風吹寶樹之聲,奏成諸
天妙樂,其利益亦無窮也。
解是時太清宮內有習習微風,由座吹起,忽開七寶樹中,因
風所觸,自出微妙音聲,喜人聽聞俄而奏成諸天妙樂清
濁高下,皆中其節耳,而聆之煩慮自然消融其快樂有不可
勝言者矣,如聞所說諸法,然蓋其義之廣大而利益眾生,有
難以稱揚者,夫知寶樹之
妙用而寶網從可知矣。
於其國中,無我無人,清靜無為,智慧常勝,得如是報
[07p025b]
註此以下天尊之言也,意以為十方國土之中,如有得聞寶
樹微妙之音,俱皆物我之胥忘,身心之悉淨,智慧宏開,常
能勝夫
大眾也。
解天尊是時謂諸大眾曰,此諸妙音利益無窮,如於其各國
之中,或有眾生,能聞此清風所吹寶樹之聲音者,均皆煩惱
解脫塵污盡去將見無我也無人也,四相俱已皆空常清也
常靜也,一已本乎,無為其智慧之朗發,常能勝夫國土也所
謂利益眾生,於此已見
其得如是之果報矣。
復有人,雖受人身,殊無智慧,信根下劣,不聞正法不見妙道
集淺故,得如是報。
註此言各國之人,雖善根淺薄
而聞茲妙音亦得解悟也
解夫人身難得,樂土難生,若十方國土之中,復有人焉雖受
天地之氣得此人身,奈所稟甚薄殊無智慧即曰人為萬
物之靈而此信道之根不深,實為下劣之輩而已,所以不得
聞其正法,不能見其妙道,夫均是人也,此人何以愚智之若

[07p026a]
是哉蓋以其夙世所集之功德甚淺故也,今聞寶樹之音亦
得心開意解而得如是之報,所謂利益眾生者又於此可見矣
於是至真大聖,天真大聖,無量飛大大神,聞是語已,咸生恭敬
稽首長跪上白
天尊曰,臣等既蒙說法,而得如是利益,幸望大慈,廣為救護,欲
使一切未聞者聞,未見者見,亦令一切眾生受諸苦者,咸得解
脫。
註此天真等,懇祈太上說
法欲廣度一切眾生也
解於是至真大聖,與夫天真大聖,及諸無量飛天大神等,聞
是語已,咸生恭敬之心,同為稽首長跪,上稟天尊曰,臣等
幸遇良因得赴法會,既蒙天尊說此妙法,而得知如是利益
之事,臣等今日得以見聞固不勝之喜,然十方國土之中,其
見在未來眾生,不知凡幾俱於妙法未之見也,未之聞也,幸
望天尊發大慈心,廣為眾生說法於受諸苦惱者,救之以得
[07p026b]
清涼於奉道修真者護之以遠魔障,此臣等之願也,夫臣等
之欲護之也,此何意哉,欲使一切奉道眾生,未聞法者,悉以
得聞未見道者,皆以見道而已,臣等之欲救之也,亦欲令諸
一切眾生或魔鬼纏身,生受無邊煩惱或酆都被拷,死受無
量極刑,其受諸種種苦趣者咸得解脫而已
此臣等之所私心藉慰者,天尊其勿吝救焉
天尊曰,善哉汝等發此善念,是大不可思議功德,我今為汝宣
揚正法,諸品醮謝,令於甲子庚申,三元八節,本命生辰,祈恩請
福,謝過禳災,同得快樂。
註諸品即上乘法品也,甲子等解見前篇
此授大眾等以妙法,而翼其遵行也
解天尊聞言而善曰,善哉,汝等所發如是善念,實令吾聞之
深喜乎哉,此等功德是大不可得而思議者也,我今為汝
等宣揚正法,而汝等即發善念,今可授汝等諸品醮祭儀文
以令諸眾生於甲子庚申之日三元八節之期及本命生辰
或祈恩請福或謝禳災將此諸品,一一如法遵行,則福無
不至,災無不消,俱同得受其快樂也已,汝等受此妙法,尚其
[07p027a]


而說偈曰
我示此法 直作是言
心歡喜故 種種所患
即得陰瘥 平復如本
一切諸法 亦復如是
而無所得 無所得耶
有何所得 了不得耶
善者智得 念念是心
常得法味 精進賢達
[07p027b]
承上頁二十七,頁二十八
集宮經靈符
四行咒語,字體關係,看不懂。故缺打此頁的十二字。
[07p028a]
[07p029a]
黃庭經第十一黃者,中央土之色也庭
堂中也,指人心而言

人物異形受生惟一,氣魄得之,於天體魄得之於天地無形無象
自空中來,但假父母,以無為有
註萬物之氣化,化各有不同,而皆受天地之氣以生惟人
獨稟其氣之正,故視物最靈,此段言無極而太極之理也
解降生天尊曰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是盈天地之間者惟
萬物而已矣,吾觀其氣化形化者,形質各有不同是人與
萬物異其形也,然而化化生生,誰外天地之氣形形色色皆
且陰陽之幾形雖各殊而受氣則一也,萬物且不必論試以
人言之,蓋人之生也,亦天地之氣使然耳,彼氣行於脈之內
者凝為三魄稟之於陽乃得於天者因此氣而為體而體乃
血肉之所成者也,血行於脈之外者聚為七魄稟之於陰乃
得於地者,是人之有此身,誰非稟夫天地之氣也,乎然此氣
也無形之可見,無象之可雖欲命之為人將何以成此形
哉吾想其將成此人也,此氣則自空中而來,伹假之於父母
以無形為
有形而已
[07p029b]
三百日胎完胎完既足則生是因無為有
天地未判之先四象八卦俱含於中故太極之理無不畢
具人當屬毛離裏之時而五官百骸要必全備於身方降
生於世也此以太極將判之際言○愚按堯以十四月而始
生老君以八十一年而始降又當別論不過以常情言之耳
吾謂以無為有者於何見之今夫父則配之於天母則配
之於地二氣相合而胎結成矣然此胎必俟三百日形骸
方能完備此時雖屬渾沌之際而陰陽之理無不周雖為囫
圇之時而乾坤之氣無不具蓋五官百體俱已全備而胎完
即足則粉碎太極人於是乎生
矣是非所謂因無為有者乎
故神以氣為母氣以形為舍鍊氣成神鍊形成氣陽神未聚三
花不入泥丸真氣未朝五彩不生丹闕
此言人既成形也不可不盡修習之功以全先天大道神
以五臟之神言氣以五行之氣言形耳目口鼻四肢之屬
舍宅也鍊氣成神取陰陽之氣入於丹田俾嬰姹相媾以成
神也鍊形如少語少思之類成氣養氣也丹闕即絳宮也
[07p030a]
夫人即有此形也豈可不盡修持之功以明先天之故哉
蓋人受氣成形乃天地之精以生其氣而氣又因以生其
神人始稟之以生也是神非以氣為母乎然人既成形舉
凡耳目口鼻非氣莫以神其運用是形之所在即氣之所在
也彼前之無形可見者今則有形以寄之矣而氣非以形為
舍乎夫人受天地之氣以生此生亦具天地之理天地既有
造化之功吾身豈無生成之德也哉吾想神既以氣為母則
有生育之道焉於是鍊陰陽二氣俾嬰兒姹交交相配合自
可生子而成神矣氣既以形為舍則有住居之義焉於是鍊
五官百骸俾貪嗔癡愛不能相纏自能歸宿以成氣矣吾何
以謂人之必鍊其神哉蓋陰長則陽消若羣陰不能剝盡則
陽神終不會聚而精氣神之三花不能入於泥丸矣吾何以
謂人之必鍊其氣哉蓋邪盛則真衰若邪魅不能消散則真
氣難以相朝而青赤白之五彩不能生於丹闕矣鍊氣鍊形
之功其
可少乎
故天地大也未免輕清重濁之象日月明也難逃圓明缺闇之
形積陽生神上以麗乎天者星與辰下以壯乎地者土與石水
[07p030b]
中氣昇昇而為霧為雲氣中水降降而為雨為露萬象羣生不
能無形集靈以生資道以成
此言天地陰陽生物之功見人之不可不修道也
人身一小天地吾且即天地以明道人能明其故自知道
不可臾離矣彼天地如是其大也宜於道無缺憾乃氣之
輕清者則浮於上氣之重濁者則疑於下是天地亦未免有
此象矣麗於天者為日月何如其光明也宜於道無有虧欠
乃日中則昃明闇或以異致月盈則食圓缺竟以不同是日
月亦難逃此形矣此皆一陰一陽之氣使之然也間嘗考之
陽則屬乾而為天故積陽之氣以生神者亦莫在於天上彼
星與辰之麗乎天者乃得陽之氣而在上也陰則屬坤而為
地故積陰之氣以生形者亦莫在於地下彼土與石之壯乎
地者乃得陰之氣而在下也然陰陽亦可相兼而昇降□為
互用今夫水屬陰之物也陽氣盛則水中之氣昇也昇則為
霧為雲陰中不有陽乎今夫氣乃陽之象也陰氣盛則氣中
之水降矣降則而為雨為霧陽中不有陰乎從可知天下之
萬象羣生咸賴陰陽二氣以生者俱不能無形
[07p031a]
惟人集天地之靈氣以生故爾最秀而靈超夫萬物之上然
則人之有是形也非鍊氣鍊形不為功故欲與天地不朽日
月同明須資
此道以成也
故三清以下有三太三太之內有二儀二儀既判而列五帝五
帝既立而同一區此天地之內上下之氣
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也三太天地人也蓋太極分形天地
各具太極之理是天地亦太極也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則
人一太極也故謂之三太二儀陰儀陽儀
也指日月言五帝木火金水土五星是也
然則人之欲成此道須遡夫道之根源蓋此道也者自無
極之時而已具之也吾想夫天地未判之先囫囫圇圇沕
然萬象之虛杳混混沌沌渾然一理之包羅惟三清具此大
道以默養其先天由是以無極之氣而至於太極之時未幾
而天開於子矣是天已有一太極也又未幾而地闢於丑矣
是地亦具一太極也天地陰陽之氣至於三陽之時則人生
於寅矣雖智愚之賦性各有不同秀頑之受氣不無異致就
男女而論夫婦同一太極也就一人而論吾身各一太極也
[07p031b]
三太既立而陰陽未分亦無以見大道之妙用太極於是分
太陽之精而為陽儀分太陰之經而為陰儀故三太之內有
二儀也二儀既判於是東方以木之九氣而為青帝主生物
之功南方以火之三氣而為赤帝主長養之德中央則以土
之一氣而為黃帝萬物莫不賴以成之也西方以金之七氣
而為白帝非所謂肅殺之候乎北方以水之五氣而為黑帝
非所謂閉藏之時乎此五帝所以列於五方也五帝既立而
同住於一區於此可知天地之內人與萬物
無非藉夫上下陰陽
之氣始能成此形也
惟人以精為母以氣為主五臟各有精精中生氣五臟各有氣
氣中生神神能生壽長生保命
五臟具五行之德莫不各有其精故鍊精則能化氣五臟
按五方之義莫不各有其氣故鍊氣則能化神修道者必
鍊神成質始
得長生也
天地之性人為貴惟人得其天地之正氣故大道之所由
寄也修真者欲復乾象須取坎宮之陽以補離宮之陰則
[07p032a]
還其先天矣然惟鍊精始能化氣是氣以精為母也欲養胎
元須命東家之女以配西舍之郎則產其嬰孩矣然惟鍊氣
始能化神是神以氣為主也夫精雖聚於腎其實五臟之中
莫不各有其精取其精而鍊為白漿彼精中不亦生氣乎氣
雖藏於心其實五臟之內莫不各有其氣取其氣而結為胎
息彼氣中不亦生神乎修道者要必神魄受鍊方能入水不
溺入火不然則不生不滅自能
生壽矣豈非長生保命之道乎
鍊精為丹養氣為神真仙上聖修精養氣自然而然內真外應
有作必成自凡入聖
丹汞鉛所鍊以成者穴在前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
也內真者坎離交媾胎結於內也外應者出神以應於


惟其五臟各有其精於是納汞鉛於土釜鍊其精而為丹
功深九轉則道果成矣惟其五臟各有其氣於是配嬰姹
於黃庭養其氣而為神滿夫十月則乾道全矣故凡真仙上
聖其修精養氣也皆自然而然無容勉強於其間然盛德既
[07p032b]
積於中而光輝自發於外故夫內保其真者外必有以應之
也由是有所作為必能成功此身雖屬幻殼方可自凡而入
於聖矣人何為
而不修道哉
男子之生先生右腎以外精而內血陰之裏也女子之生先生
左腎以外血而內精陽之裏也
腎以內腎言左玄右牝即二儀也人之受氣而生陰
包陽則為男陽包陰則為女此以受生之始言也
然人欲修道當明夫人生之理彼天地陰陽之氣假之於
父母而人以父精母血而成形其有男女之分者亦受氣
之始有以異之耳蓋男子之生也則先生右腎以其父精在
外母血在內是陽在陰之裏也故為男女子之生也則先生
左腎以其母血在外父精在內是陰在陽之
裏也故生女男女之受生其不同有如此
腎生脾脾生肝肝生肺肺生心心生小腸小腸生大腸大腸生
膽膽生胃胃生內腎內腎生膀胱膀胱生三元三元生三焦三
[07p033a]
焦生八脈八脈生十二經十二經生十五絡十五絡生一百八
十繼絡一百八十繼絡生一百八十纏絡一百八十纏絡生三
萬六千孫絡三萬六千孫絡生三百六十五骨三百六十五骨
生八萬四千毛竅胎完既足靈光入體與母分離而為人矣
腎屬北方坎水象玄鹿左腎右命生氣之府聚精之所即
取鉛處也脾屬土象丹鳳坤之氣土之精也居心下一寸
肝屬木象青龍左三右四少近心三魂居之肺屬金象白虎
在五臟之上七魂居之心屬火象朱雀在鳩尾下一寸鳩尾
穴在蔽骨之間膽者金之精水之氣也附肝短葉下夫人之
一身臟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內血
脈主之而四肢百骸聯絡週身通
行血脈者皆筋之經絡於其間也
吾謂男子先生右腎女子先生左腎者是以受氣之區分
言非以始生之次第言也夫天一生水而五行因以相繼
而生腎則屬水也故先生之然水非土不為功而脾則屬
土以分應夫四季者故腎生脾左屬青龍而藏三魂者肝是
[07p033b]
也脾則生肝右屬白虎而藏七魄者肺是也肝則生肺至於
方寸之地名為天君號曰靈府而為一身之主者非所謂心
乎由肝生心臍下三寸小腸之幕也心生小腸湧谷大道大
腸之謂也小腸生大腸人之敢於有為者膽也大腸生之中
腕之地胃之幕也膽則生胃若夫其連如環其白如綿方圓
徑寸密裏一身之精粹者則為內腎乃胃生之中極者會陰
之所膀胱之幕也內腎生之泥丸土釜玉池為之三元膀胱
生三元人之氣血經於上焦營於中焦衛於下焦三元生三
焦任脈起於中極督脈起於下極三焦生八脈凡人骨節之
外肌膚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經無經非絡而相生則有次
第八脈生十二經十二經生十五絡也太陽太陰筋之起於
足者不同陽明厥陰筋之起於手者各異於是十五絡生一
百八十繼絡手之能攝足之能履以及通身活潑靈動者皆
筋之挺然者也豈繼絡遂足為功乎於是一百八十繼絡又
生一百八十纒絡尺寸之膚皆血之所週流也而血非筋無
以運行肌膚所有之處即經絡所有之處故一百八十纒絡
又生三萬六千孫絡人身一小天地有三百六十五骨按週
天三百六十五度血肉既全而骨節可生矣三萬六千孫絡
又生三百六十五骨骨節既成而毛髮當成矣三百六十五
骨又生八萬四千毛竅此人之一身內而五臟六腑外而四
[07p034a]
肢百骸內而精氣與神外而筋骨與肉在母腹已共成一身
者也三百日胎完既足先天之靈光一入其體於是粉粹太
極開闢洞天與母分離而為人也
所謂人身一太極其此之謂乎
以內外言之經絡之內而為內肌膚之外而為外養命養其五
臟五臟為根根固葉自茂矣養形養其五氣五氣為源源深流
自長矣
此言人身內外
交修之道也
夫人既有此身則五官百骸俱在所養矣而要必知其所
本方為自愛自養之道以一身之內外言之凡肌膚之內
皆為內而非吾之所謂內也必經絡之內而始為內凡經絡
之外皆為外而非吾之所謂外也必肌膚之外而始為外夫
經絡之內者非所謂五臟者乎欲養命者當養其五臟也可
取而辟諸木焉能培其根則根固而葉自茂矣肌膚之外非
所謂五氣乎欲養形者當養其五氣也可取而辟諸水焉能
清其源則源深而流自長矣欲養命養形者何以異於是哉
[07p034b]
真氣大運隨天元氣真氣小運隨日元氣五臟之中腎為精海
心為氣舘真精在腎餘精自還下丹田真氣在心餘氣自朝中
元悉歸黃庭正景
此正言修道之功也下丹田
即坎宮也中元即離宮也
然人雖知其根源不可暴棄自甘以廢其自修之功誠能
以吾身之氣合夫天地自然之氣而養命養形之道得矣
彼夫一身之中陰陽之真氣無時或已當其真氣之大運也
則視夫寒暑之節以隨天之元氣運轉焉當其真氣之小運
也則視夫盈虛之候以隨日之元氣運行焉雖五臟之中莫
不各有其精各有其氣而腎乃藏精之所可名為精之海也
心乃聚氣之區可謂為氣之舘也夫精既在腎而五臟不幾
無精也乎然此亦不過真精在腎而已餘精則各自本位以
還下丹田也氣既在心而五臟不幾無氣也乎然此亦不過
真氣在心而已餘氣則各自五方以朝於中元也然精也氣
也欲鍊而為丹亦悉歸此黃庭正
景以為受鍊而已修道者其知之
[07p035a]
而說偈曰
思道出家 接引眾生
令得離苦 得聞道法
饒益一切 無量眾生
得大神力 悉從道成
得無所畏 神通自在
去來往返 無所障礙
故有斯法 濟度羣生
識法宗本 入道因緣
[07p035b]
黃庭經靈符
[07p036a]
[07p037a]
小劫經第十二
小劫以一切災難苦厄而
言賴大道以救度之也
天地分形變化隨氣數運轉故有泰有否日月因天地以運行
故有明闇圓缺星辰亦是而躔度故有或舍或次人受天地氣
以生豈無災福故我說法常令汝等廣宣正道明其要法
此以天地日月星辰之災祥見人身之有禍福
也不可不修明大道以禳度之餘俱解見前篇
降生天尊曰夫人之一身覆載者天地照臨者日月星辰
也或災或福亦氣數使之然耳所以上聖之人必修德以
禳之然此災福不但人為然也試以天地言之彼夫洪荒闢
而乾坤分形草昧開而天地定位兩儀四象無不包羅於中
萬國九州莫不覆載於內是天地之道萬古不滅者也然天
不自覆氣使之覆地不自載氣使之載天地俱隨氣數以為
運轉當其陰陽之氣相交而萬物相通則泰當其陰陽之氣
不交而萬物不通則否故天地陰陽之氣亦有泰有否也至
於麗於天而照於地者非所謂日月乎天左旋而繞地日月
亦因天之氣以為運行彼日行遲常不及天一度而其照臨
[07p037b]
萬方固亘古長明者也當其月之朔而與月會如遇首尾二
宿則奪其精而闇也月得日之精而光明常不及天十三度
當其月之望而與日相望也此則氣之盈而形為之圓過此
則上弦下弦皆缺也是日月亦有明闇圓缺也星辰得陽之
精實稟天地之氣而亦隨天之運行以為躔度故有或守其
舍者或失其次者是天地日月星辰均不能不改其常况人
受天地之氣以生豈無災福之變異也哉是非奉道修法不可
故我之說法常令汝等祈其福而禳其災特廣宣其正道講
明其要法使之知所持行
以順天地自然之氣而已
與諸天諸仙無量飛天大神無極聖眾同生讚歎得免是說上

天尊曰未審下民若遇災否作何功德修何行業得免離一切
苦惱證無上道
與天尊與之也天尊說法乃與諸天仙眾等言
也因聞而言讚嘆同懇解禳災難以證大道也
[07p038a]
天尊說此經乃與諸天諸仙並無量飛天大神及無極聖
眾等言之也是時大眾等聞此經同生歡喜之心因其讚
嘆其妙焉以為我等厯億千萬劫今日始得聞此說也是時
讚嘆已竟少頃乃上白天尊曰天尊說此災福人所俱有未
審下界人民若遇其災否不知作何功德修何行業始得
免離一切苦惱以證無上大道也乎願天尊明以教我
天尊曰若欲求諸解脫永免輪迴離諸疑網惟有虔心看轉經
文修諸功德禮拜懺悔讚嘆稱揚燒香然燈造十絕旛行道講
誦散施貧乏放諸生命六慾七情常無染着三業六根永不復
作精思端寂念慮都捐往生天境快樂自在生大福堂
往生天
境舊本
作往失
天境
此言禳解之法也十絕旛各有符篆禳災解厄所必用者
貧乏困窮之人也捐去福堂即天堂言享福之無窮也
天尊告諸大眾曰若有眾生遇一切災厄欲求諸解脫而
證無上道以永免其輪迴離諸疑網而開智慧途以得明
[07p038b]
其要法其道果何在哉惟有虔誠己心顏潔壇場以看誦轉
念經文修諸種種功德而已遙望天階禮拜羣真億聖回思
己過懺悔萬罪千愆如斯讚嘆功德稱揚聖號庶幾可以解
脫也而解禳之法則何如壇中燒香以達其誠然點斗燈與
夫本命星燈依時拜禮造十絕寶旛恭書先天符篆於上每
遇六時行道講誦經文已畢持此旛一一依法行之則災難
可解矣然修法雖可延生而布德亦可造命門開方便隨任
俱是恩光心體慈悲無處不逢春色如遇貧乏之人或措衣
或予食酌力以散施如遇禽獸之命或戒殺或放生盡心而
廣布是其善根已重矣於是清靜其心凡諸六慾七情常無
染於懷來清靜其身一切三業六根永不復作於日後惟精
白乃心思了然於大道端其正體欲寂然於真寂將見念慮
都捐往生神天之境快樂自在生大福
堂之鄉又何有災難之及其身也耶
若復有人若病苦若官事禁繫枷鏁身彼羅網瘟毒時氣災厄
纒綿無由解脫及其過往神識尚處沉淪受地獄苦是經功德
乃為無量更能廣發真心大施福力建立道場懸諸旛蓋齋戒
[07p039a]
懺悔修設齋筵徧及一切六道四生無主孤魂滯魄等眾用伸
薦拔日夜虔誠丹心懇禱應時苦厄咸得消除
鏁鎖同
鏁以鐵為之所以繫罪人手足者言是
經功德能解一切眾生生死苦厄也
夫此經之能解脫災難如此一切眾生復有人焉若或患
諸病苦而日夜呻吟若或興其官事而資財浪費且或禁
繫囹圄受其枷鏁而身被羅網又或瘟毒流行染諸時氣而
災厄纒綿遭兹苦惱無由解脫其情形俱可慘矣及其過往
之七祖九玄父母神識尚處沉淪受諸種種地獄之苦無緣
得度倘能嚴潔壇場奉道修齋皆可解此生之罪苦是此經
功德乃為無量也若諸謝禳眾生更能廣發修真之心大施
福德之力或於觀宇或於家庭建立道場懸諸旛蓋以昭奉
道之誠齋戒盟心以伸懺悔之意且修設此齋筵也其意不
但超夫九玄七祖姻親眷屬並欲徧及一切六道四生無主
孤魂滯魄等眾俱用伸此誠悃祈恩薦度超拔也吾思此諸
眾生日夜虔誠志丹心懇禱神靈皇天后土實所共鑒匪
惟無有災難縱應此時有諸疾病官事苦厄
亦咸得消除也已是經之利益為何如耶
[07p039b]
無量真人稽首讚嘆咸稱善果利益眾生如是大神通力百千
萬劫實難遭遇則於此經其意有七一者得智二者行解三者
顯利四者利用五者智慧六者得力七者得滿
此真人等讚嘆其功德而天尊復言利益之多也意猶目
也智得以智而得大道行解解其惡孽也顯利大得利益
也以得諸己者言利用推行無滯也以及於人者言智慧得
大智慧力也得力得大功德力也德滿功行圓滿也此七者
皆經中利
益之目也
爾時無量真人等閒天尊說此經功德於是同為稽首而
讚嘆其妙焉雖一時之言語難以盡傳由今思之無非咸
稱此經善果能以利益一切眾生也天尊復謂之曰吾想此
經具有如是大神通力彼諸眾生雖百千萬劫實難遭遇汝
等今得見聞則於此經利益其意有七焉七者何一者智得
人之得到實由夫智也二者行解人之煩惱令得解脫也三
者顯利得諸己者功德無窮四者利用及諸人者推行無滯
五者智慧無一事之不知六者得力無一善之不行七者德
[07p040a]
滿而道果圓成也
七者之意如此
智得者念念是心行解者求道出家顯利者引接眾生利用者
思念聖人智慧者得大神力得力者得無所畏得滿者神通自

此言七者
之實也
夫七者之意既可得而言矣而其實則何如彼夫智得者
情慾悉化得睹大道淵源色相皆空惟期本性朗徹凡道
之所在者皆屬心之所之豈非念念是心乎行解者洗淨塵
污六根俱以清淨解脫魔障三業悉以消除凡身之所行者
皆為道之所存非欲求道出家乎至於道得於己顯利之謂
也而並欲以成物焉或濟生或度死務期引接眾生而已矣
功及於人利用之謂也而實思以成已焉或修道或奉法要
在思念聖人而已矣若夫智慧者事無不知自然得大神力
得力者善無不行自然得無所畏彼夫所謂德滿者乃道
果圓成之時自得神通自在應化無方此七者之實也
[07p040b]
如是七者去來往返無所滯礙故有如是微妙與諸眾生用為
法藥濟度諸厄疾病苦惱
此言七者之利益無窮也法藥言濟生
度死皆得解脫如藥之能去其病也
惟其七者有如是之功德所以於十方國土之中或去或
來一往一返俱無所滯礙故有如是微妙之法也見諸見
在眾生沉溺慾海飄浪愛河而受無量苦惱過往眾生饑餐
猛火渴飲鎔銅而有無數悲號惟是與之說法如良醫之用
藥然以濟度一切諸厄疾病苦惱之事吾知大藥
妙用俾煩惱者俱得清涼受苦者悉皆解脫也已
若善男女能得了解得真實言說識大法力宗源入大道因緣
從何念處得無量因緣得無上至真大智慧深妙難思終始受
持勿生懈怠永存無盡用是而行皆還正性應用自得深遠感
應真實無邊無限示諸眾生皆得如是方便之力
[07p041a]
此言一切男女等如能解悟經
法亦有如是七者方便之力也
夫此經七者之利益如何人不當奉持戒若有善男信
女於此經典能得了悟解脫其中義理則為智得矣能得
經中真實言說則為行解矣若識大法力則宗源可窺何難
引接眾生以顯利乎能之入大道則因緣有在何難思念聖
人以利用乎然從其心所發念處得諸無量因緣即是得大
神力也亦可謂之智慧由是進修必得無上至真大智慧力
是即得無所畏也亦可謂之得力功德至此深妙難思謂為
德滿誰曰不然善男女等亦有七者之利益如此然而果報
雖屬有徵而功德要在無閒必也終始受持無生懈怠之心
而後可誠能永存此念無有盡期行坐起居悉用是經典而
行皆得還其正性而善已明矣應用自得深遠而初已復矣
此中感應皆真實無虛故功德為無邊無限也汝等若以此
經典示諸眾生使之如法遵行
皆得如是七者方便之力也已
而說偈曰
太上一切 平等無礙
[07p041b]
大乘所行 小乘所用
不假不實 不有不無
轉入法輪 經始成就
但有妙相 無為不為
無量因緣 或去或來
而成正悟 真為妙身
皆成微妙 悉從願來
小劫經靈符
[07p042a]
[07p042b]